测量平差习题集

测量平差习题集
测量平差习题集

第二部分 自测题

第一章 自测题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通过平差可以消除误差,从而消除观测值之间的矛盾。( )

2、 观测值i L 与其偶然真误差i ?必定等精度。( )

3、 测量条件相同,观测值的精度相同,它们的中误差、真误差也相同。( )

4、 或然误差为最或然值与观测值之差。( )

5、 若X 、Y 向量的维数相同,则YX XY Q Q =。( )

6、 最小二乘原理要求观测值必须服从正态分布。( )

7、 若真误差向量的数学期望为0,即0=?)(E ,则表示观测值中仅含偶然误差。( ) 8、 单位权中误差变化,但权比及中误差均不变。( ) 9、 权或权倒数可以有单位。( )

10、相关观测值权逆阵Q 的对角线元素ii Q 与权阵P 的对角线元素ii P 之间的关系为

1=ii ii P Q 。( )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测量平差就是在基础上,依据原则,对观测值进行合理的调整,即分别给以适当的,使矛盾消除,从而得到一组最可靠的结果,并进行。

2、测量条件包括、、和,由于测量条件的不可能绝对理想,使得一切测量结果必然含有。

3、测量误差定义为,按其性质可分为、和。经典测量平差主要研究的是误差。

4、偶然误差服从分布,它的概率特性为、和。仅含偶然误差的观测值线性函数服从分布。

5、最优估计量应具有的性质为、和。若模型为线性模型,则所得最优估计量称为,最优估计量主要针对观测值中仅含误差而言。要证明某估计量为最优估计量,只需证明其满足性和性即可。

6、限差是的最大误差限,它的概率依据是,测量上常用于制定的误差限。

7、若已知观测值向量L 或其偶然真误差向量?的协方差阵为∑,则L 或?的权阵定义为

L P =?P =,由于验前精度∑难以精确求得,实用中定权公式有、、

,特别是对独立等精度观测向量L 而言,其权阵可简单取为L P =。

8、已知真误差向量1

??n 及其权阵P ,则单位权中误差公式为,当权阵P 为此公式变为中误差

公式。式中,1

??n 可以为同一观测量的真误差,也可以为观测量的真误差。

9、已知独立非等精度观测向量1

?n L 的非线性函数变量为)(L f z =,则2

z m =,

z

p 1

=。 10、已知某量z 的权倒数

z

p 1

及单位权中误差μ,则z m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已知方位角1213245''±'''=ο

AP T ,±=km s AP 10时点位纵横向精度基本相同(5

102?≈ρ)。

A 、1m

B 、1cm

C 、5cm

D 、5mm

2、已知)180(3

?ο-++=-=C B A W W

A A

,m m m m C B A ===,m m W 3=,则A m ?= 。

A 、

m 32 B 、m 32

C 、m 3

2 D 、m 2

3 3、长方形地块的面积由长和宽得到,已知长度的测量值cm m a 14±=,若要求面积的中误差2

5dm m S ≤,则宽度测量值m b 3=的中误差应限制在范围。

A 、1cm

B 、2cm

C 、3cm

D 、4cm

4、A 、B 两点按双次观测得高差'i h 、"

i h )8,,2,1(K =i ,各高差之间相互独立,每一高差的中误差均为mm 2±,则全长高差算术中数的中误差为±。

A 、2mm

B 、4mm

C 、8mm

D 、16mm

5、水准测量中,10km 观测高差值权为8,则5km 高差之权为。

A 、2

B 、4

C 、8

D 、16 6、已知??

????

=?3112P ,则2

L p =。

A 、2

B 、3

C 、

25

D 、3

5

7、已知三角形闭合差向量1

?n W 及其相关权阵W P ,i W 中i A 的权为i p ,则i A 的中误差为

A 、n W P W W T ±

B 、i W T np W P W ±

C 、n

W

P W W T 3± D 、i W T np W P W 3±

8、已知观测值L 的中误差为L m ,L x 2=,2

L y =,则xy m =。

A 、2

4L Lm B 、L Lm 4 C 、2

2L Lm D 、L Lm 2

9、已知),,2,1(n i L x v i i K =-=,[]n

L x =,观测值i

L 独立等精度,其权均为1,则2

1v v p

=

A 、n

B 、n -

C 、

n 1 D 、n

1

- 10、随机向量1

?n X 的协方差阵X ∑还可写为。

A 、)()()(X E X E X X E T T -

B 、)()(X E X E T

C 、)()(X E X E T

D 、)()()(X

E X E XX E T

T

-

第二章 自测题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参数平差中,当误差方程为线性时,未知参数近似值可以任意选取,不会影响平差值及其精度。( )

2、 观测值i L ),,2,1(n i K =之间误差独立,则平差值i

L ?之间也一定误差独立。( ) 3、提高平差值精度的关键是增加观测次数。( )

4、参数平差中要求未知参数i x ?之间函数独立,所以它们之间的协方差一定为0。( )

5、对于一定的平差问题,一定有??≤P PV V T

T

。( )

6、参数平差中,若X F Z T

?δ=,则)(1F N F t

n PV V T T Z --=∑。( )

7、 参数平差中,当观测值之间相互独立时,若某一误差方程式中不含有未知参数,但自由

项不为0,则此误差方程式对组成法方程不起作用。( )

8、 数平差定权时,随单位权中误差的选取不同,会导致观测量平差值的不同。( ) 9、 差值的精度一定高于其观测值的精度。( )

10、因为V L L +=?,故V L L

Q Q Q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参数平差中,未知参数的选取要求满足、。

2、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79,多余观测量个数为35,则按参数平差进行求解时,误差方程式个数为,法方程式个数为。

3、非线性误差方程式i t i i L x x x f v -=)?,,?,?(21K 的线性化形式为。未知参数的近似值越靠近,

线性化程度就越高;当线性化程度不高时,可以采用法进行求解。 4、参数平差中,已知??

?

?

??=4223N ,2±=μ,则=1?x p ,=1?x m ,=2?x p ,=2?x m 。若1??221++=x x

z ,则=z p ,=z m 。 5、已知36=Pl l T

,4=n ,法方程为024??322421=??

????+????????????x x δδ,则PV V T =,μ=,1?x m =,2?x m =。

6、设观测值的权阵为P ,将其各元素同乘以某大于0的常数λ后重新进行平差,则下列各

量:X ?、V 、μ、X

?∑、V Q 中,数值改变的有、,数值不改变的有、、。

7、V L ?∑=,V X ?∑=,LV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参数平差的法方程可以写为。

A 、0??=+U X Q X

B 、0??=+U P X X

C 、0?=+U Q X U

D 、0?=+U X Q U

2、参数平差中,已知???

???=

21112

1?X P ,41?±=x m ,则±=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