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0-3《绪论》思考题和练习题解析

光盘0-3《绪论》思考题和练习题解析
光盘0-3《绪论》思考题和练习题解析

《绪论》思考题和练习题解析

1. 为什么说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密切,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好化学?

答:(略)

2. “1 mol 硫酸的质量是98.0g ”,对吗?

答:错误!未指明基本单元,正确说法是1 mol H 2SO 4的质量是98.0g 或1 mol

[(1/2) (H 2SO 4)]的质量是49.0g 。

3. 0.4 mol H 2SO 4溶解于水,配成500 m L 溶液,其浓度表示正确的是

A c (H 2SO 4) = 0.8 mol·L -1

B c [(1/2) (H 2SO 4)] = 0.8 mol·L -1

C c [(1/2) (H 2SO 4) ]= 0.4 mol·L -1

D 硫酸的浓度为0.8 mol·L -1 答;正确的是A 。根据定义,1L 溶液中含有0.8 mol H 2SO 4,c (H 2SO 4) = 0.8 mol·L -1。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O ”可以说成“1 mol 原子O ”

B 1摩尔碳

C 原子等于12g

C 1 L 溶液中含有H 2SO 4 98 g ,该溶液的摩尔浓度是1 mol·L -1

D 基本单元不仅可以是构成物质的任何自然存在的粒子或粒子的组合,也可以是想象的或根据需要假设的种种粒子或其分割与组合

答:正确的是D 。

A 应说成“1 mol 氧原子”;

B 应为“1摩尔碳

C 原子的质量等于12g ”; C 不应该使用“摩尔浓度”,此术语已被废除。

5. 求0.100kg (

21Ca 2+)的物质的量。 解:M (

21Ca 2+) = (40.08 g · mol -1 / 2) = 20.04 g · mol -1, n (21

Ca 2+) = [ m / M (21Ca 2+) ] = 0.100kg ×103 g · kg -1/20.04 g · mol -1

= 4.99 mol 6. 每100m L 血浆含K + 为20mg ,计算K +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用mmol·L -1表示。 解:M (K +)= 39.10 g · mol -1,

n (K +)= [ m / M (K +) ] = (20mg / 39.10 g · mol -1)= 0.51 mmol

c (K +)= [n (K +)/V ] = 0.51 mmol / 0.1L = 5.1 mmol·L -1 。

7. 计算下列常用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

⑴ 浓硝酸,含HNO 3的质量分数为0.700,密度为1.42g · mL -1

⑵ 浓氨水,含NH 3的质量分数为0.280,密度为0.900 g · mL -1

解:(1)11--13L mol 8.15L 00.1mol 63.01g 0.7000ml 1.42g ml 1000)HNO (-?=?????=

c

(2) 1113L mol 8.14L 00.1mol g 03.17280.0ml g 900.0ml 1000)NH (---?=?????=c

8. 某患者需补充Na + 5.0×10-2 mol ,应补充NaCl 的质量是多少?若用生理盐水

[ρ(NaCl) = 9.0 g·L -1] 补充,应需生理盐水的体积是多少?

解:m = 5.0×10-2 mol ×58.5 g · mol -1 = 2.9 g

设补充生理盐水x L ,则 x · 9.0 g ·L -1 = 2.9 g

x = 0.32 L

9. 实验室现有剩余的0.100 mol·L -1H 2SO 4 500 mL 和0.050 0 mol·L -1H 2SO 4 300 mL ,如

何利用上述溶液加入一定体积的ωB = 0.960的H 2SO 4(相对密度d = 1.84 kg·L -1)配制成1 000mL 浓度为0.250 mol·L -1的H 2SO 4溶液?

解:500 mL 0.100 mol · L -1H 2SO 4中,

n (H 2SO 4) = c 1V 1 = 500 mL ×0.100 mol · L -1 = 50.0 mmol

300 mL 0.050 0mol · L -1H 2SO 4中,

n (H 2SO 4) = c 2V 2 = 300 mL ×0.050 0 mol · L -1 = 15.0 mmol

ω= 0.960 H 2SO 4的浓度为

1113L m o l 0.18L 00.1mol g 0.98960.0ml g 84.1ml 1000---?=?????=c

设取该酸体积为V 3 mL ,则有

(50.0+15.0+18.0V 3)mmol = 1000 mL ×0.250 mol · L -1

V 3 = 10.3 m L

10. 溶液中KI 与KMnO 4反应,假如最终有0.508g I 2析出,以(KI+51

KMnO 4)为基本单元,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解:KMnO 4 + 5KI + 4H 2SO 4 = MnSO 4 + 3K 2SO 4 + 5/2 I 2 + 4H 2O

(1/5)KMnO 4 + KI + (4/5)H 2SO 4 = (1/5)MnSO 4 + (3/5 )K 2SO 4 + (1/2) I 2 + (4/5)H 2O n [ (1/5) KMnO 4 + KI] ]= n [ (1/2 )I 2 ]= 1--1mol g 9.126mol

mmol 1000g 508.0??? = 4.00 mmol

11. 用质量摩尔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标度有何优点?

答:质量摩尔浓度不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物理化学应用较多.

12. 100 g 浓硫酸中含纯H 2SO 4 95 g ,将此100 g 浓硫酸加入400 g 水中,混合后溶液

的密度为1.13 kg·L -1,计算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分数。 解: 1-3-1B kg mol 4.2kg

10)5400(mol g 98/g 95?=?+?=-b 11-3-1B L mol 2.2L

kg 1.13/kg 10500mol g 98/g 95--?=???=c 041.0)mol g 18 / g 405()mol g 98 / g 95(mol g 98/g 95)SO H (1-1--142=?+??=x

13. What is the mole fraction of the solute in a 1.00 mol ·kg -1 aqueous solution?

解: 018.0mol g 18g 1000 mol 1mol 11-B =?+=x

14. A solution contains 20.0 g acetic acid ,CH 3COOH, in 250 g water . What i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olution expressed as (1) mole fraction of CH 3COOH and H 2O (2) molality?

解:(1) 023.0mol g 18g 250mol g 60g

20mol g g/6020)COOH CH (1-1--13=?+??=x

x (H 2O) = 1 – 0.023 = 0.977

(2 ) 11B kg mol 34.1kg 250.0mol g 00.60g

0.20--?=?=b

研究生绪论写法

研究生论文写作要有条理清晰的组织结构,特别是“绪论”,通常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重要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以适度铺陈研究的相关背景与论文的组织结构。 研究生写作论文时必须要“慎始”,尤其是“绪论”务必要能直接申明自己的“研究目的”,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且须切合研究主题的重要意义,并能与“结论”前后相互呼应,方能收到“凤头豹尾”的效果。因此,研究生进行“绪论”的论文写作之前,最好先广泛的阅读与观察,并从日常生活问题解决的一般想法之中,寻找所关注的研究主题或是方向,并找出具有教育意义的研究主题,以及重要的研究启示。而且,如果研究题目新颖且丰富有重要价值,“绪论”要贴切,才能合乎研究题目。特别是“绪论”开头要能扣紧题目且华丽动人,方能显现出引人入胜之效,进而导入清晰简洁的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如此,研究主题才能透过概念界定与概念释义,彰显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笔者特别在本章第一节指出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的“第一道迷宫关卡”:绪论之研究目的不清或研究问题不明的“迷魂阵障”关卡。该“迷魂阵障”包括各种相关迷障歧途与苦海困境,例如:一,研究动机背景交代不清;二,未能说明研究的重要性与价值;三,未能清楚说明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四,概念释义不当与研究范围不明确。这些有关“绪论”的种种迷障歧途与苦海困境,均有待研究生一一克服,才能顺利通过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的康庄大道。 --论文检测专家教你写论文-如何写绪论一般的绪论包括这样两层意思:一是“立题”的背景,说明论文选题在本学科领域的地位、作用以及目前研究的现状,特别是研究中存在的或没有解决的问题。二是针对现有研究的状况,确立本文拟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下文。一般作者在引言写作中存在这样两方面的问题。 1)文不着题,泛泛而谈。 常见的现象是,一般化地论述研究的重要性,甚至从技术所涉及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开始谈起,就像一篇领导的讲话稿,就是落脚于研究的主题,也是从宏观谈起到微观结束,停留在一般性的论述较多。显然,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读者无法准确地判断“论文命题”的具体价值,缺少对当前研究状况的概括和介绍,不知道作者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工作有什么不同。因此,科技论文的引言必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 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 2. 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三、实验内容 制法:(1)水飞朱砂成极细粉。(2)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3)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再称取朱砂极细粉 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四、思考题 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 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2、何谓共熔?处方中常见的共熔组分有哪些? 共熔现象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经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 3、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 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可视药物的性质、用量及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的多少而定。一般可利用其它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若液体组分含量较大而处方中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时,可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吸收。若含挥发性物质,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并进一步在水浴上蒸发,加入固体药物或赋形剂后,低温,干燥即可。 五、讨论 甘草因含有纤维性物质在粉碎过程中较难成细粉,总有残渣,粉碎好多次,最后还是没把甘草的细度粉碎成标准要求。因而,后面的研磨,总有粗颗粒无法研碎,制出的益元散中也可以明显看出甘草残渣。

、实验目的 掌握药酒、酊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 仪器:粉碎机、药筛(20目,65目或60目)、渗漉筒、铁架台、铁夹、 烧杯(1000ml, 400ml) 2. 药材:蕲蛇(去头)12g,防风3g,当归6g,红花9g,羌活6g,秦艽6g, 香加皮6g,白酒加至1000ml。 三、实验内容 制法:以上七味,蕲蛇粉碎成粗粉,其余防风等六味共研碎成粗粉,与上述粗粉 混合均匀,置烧杯中,加入白酒适量,拌匀,浸润0.5小时,使其充分膨胀,装入底部填有脱脂棉的渗漉桶中,层层轻压,装毕后于药面覆盖滤纸一张,并压小 瓷片数块,加白酒使高出药面1?2cm盖上表面皿,浸渍48小时后,以白酒为溶剂,按渗漉法调节流速每分钟1?3ml渗漉,收集渗漉液900ml,加入蔗糖100g, 搅拌溶解后,过滤,制成1000ml,即得。本品含醇量应为44%?50%。 四、思考题 1、比较药酒、酊剂的异同点? 相同点:药酒与酊剂同为浸出药剂。 不同点:(1)药酒溶剂为蒸馏酒,无一定浓度,制备方法有浸渍法和渗漉法, 常加入糖或蜂蜜作为矫味剂;(2)酊剂的溶剂为不同浓度的乙醇,有浓度规定,制备方法除上述两种还有溶解法和稀释法,一般不用添加矫味剂。 2、浸出药剂中哪些剂型需要测定含醇量? 酊剂和流浸膏剂需测乙醇含量。 五、讨论 蕲蛇在粉碎过程中,蛇皮和蛇刺难以被粉碎,但是其他部分被粉的过细。在 装入渗漉桶中时,由于不小心,导致渗漉桶壁上粘上许多药材,造成实验误差。此外,时间有限,并没有浸渍48个小时,一个多小时后就开始渗漏,因为严格按照要

电子政务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电子政务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一站式服务大厅” 2:安全岛 3:VPN 二、单选题 1:电子政务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A. 经济发展 B. 现代信息技术 C. 社会进步 D. 政府职能优化 满分:2 分 2.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管理是一种以()为主的管理。 A. 控制结果 B. 过程控制 C. 间接控制 D. 直接控制 满分:2 分 3. ()主要是指凡是由计算机软件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控制起执行的过程。 A. 数据流 B. 电子流 C. 工作流 D. 信息流

4. 结构化知识一般包括数据、信息和知识三个层次,其中数量最大的是()。 A. 数据 B. 信息 C. 原始数据 D. 知识 满分:2 分 5. 电子政府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的一个(),从而使民众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各类 政府服务。 A. 远程政府 B. 民主政府 C. 虚拟政府 D. 现实政府 满分:2 分 6. 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中的事务处理系统,一般不包括下列哪种功能()。 A. 会议组织 B. 处理来信来访 C. 后勤服务 D. 资源信息管理 满分:2 分 7. 当前提倡的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应该是以自上而下模式和()为主,多种模式并 存的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A. 自主创建模式 B. 联合经营模式 C. 集约经营模式 D. 联合型集约模式

8. 为了刺激长期处于低速状态的经济()政府确立了“IT立国”的方针,把IT作为振兴 本国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A. 新加坡 B. 日本 C. 中国 D. 美国 三、判断题 1:国家层面的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信息技术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参与政府的各项决策活动,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进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2006年3月19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印发的《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是指导我国“十 一五”期间电子政务设计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电子政务深入发展阶段的标志性里程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如果不建立网络行为人的信用机制和网络行为人的身份认证机制方面的相关法律和制度,是 无法真正实现电子政务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无论是电子合同、电子公文、电子邮件或其他电子文件,其造假远比纸介质材料所形成的文 件要复杂,鉴定真伪的难度也比纸质环境小得多。 A. 错误

粘度法测分子量实验报告(精)

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黏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和分子。 2、测定聚乙二醇的黏均分子量。 3、掌握用乌贝路德黏度的方法。 4、用Origin或Excel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 分子量是表征化合物特征的基本参数之一。但高聚物分子量大小不一,参差不一,一般在10~10之间,所以通常所测高聚物的分子量是平均分子量。测定高聚分子量的方法很多,对线型高聚物,各方法适合用范围如下; 10 端基分析〈3*4 10 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等温蒸馏〈3*4 10~10 渗透压46 10~10 光散射47 10~10 起离心沉降及扩散47 10~10 黏度法47 其中黏度发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有相当好的实验精度,但黏度发不是测分子量的绝对方法,因为此法中所有的特征黏度与分子量的经验方程是要用其他方法来确定的,高聚物不同,溶剂不同,分子量范围不同,就要用不同的经验方程式。 高聚物在稀溶液中的黏度,主要反映了液体在流动是存在着内摩檫。在测高聚物溶液黏度求分子量时,常用到下面一些名词。 如果高聚物分子的分子量越大,则它与溶剂间的接触表面之间的经验关系为; 式中,M为粘均分子量;K为比例常数;a是与分子形状有关的经验参数。K与a植a与温度、高聚物]溶剂性质及分子量大小有关。K植受温度的影响较明显,而a值主要取决与高分子线团在某温度下,某溶剂中舒展的程度,其数值介于0.5~1之间。K 与a的值可以通过其它的实验方法确定,例如渗透压法、光散射大等,从黏度法只能测定得[ɡ] 根据实验,在足够稀的溶液中有: 这样以及对C作图得两条直线,外推到这两条直线在纵坐标轴上想叫与一点,可求出数值。为了绘图方便,引进相对浓度,即。其中,C表示溶液的真实浓度,表示溶液的其始浓度,由图可知,其中A为截距 黏度测定中异常现象的近似处理。在特定性黏度测量过程中,有时并非操作不慎,而出现对图与对图外推到时,在纵坐标轴上并不相交于一点的异常现象。在式中和

粘度法测分子量实验报告

实验二十一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黏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和分子。 2、测定聚乙二醇的黏均分子量。 3、掌握用乌贝路德黏度的方法。 4、用Origin或Excel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 分子量是表征化合物特征的基本参数之一。但高聚物分子量大小不一,参差不一,一般在10~10之间,所以通常所测高聚物的分子量是平均分子量。测定高聚分子量的方法很多,对线型高聚物,各方法适合用范围如下; 10 端基分析〈3*4 10 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等温蒸馏〈3*4 10~10 渗透压46 10~10 光散射47 10~10 起离心沉降及扩散47 10~10 黏度法47 其中黏度发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有相当好的实验精度,但黏度发不是测分子量的绝对方法,因为此法中所有的特征黏度与分子量的经验方程是要用其他方法来确定的,高聚物不同,溶剂不同,分子量范围不同,就要用不同的经验方程式。 高聚物在稀溶液中的黏度,主要反映了液体在流动是存在着内摩檫。在测高聚物溶液黏度求分子量时,常用到下面一些名词。 如果高聚物分子的分子量越大,则它与溶剂间的接触表面之间的经验关系为; 式中,M为粘均分子量;K为比例常数;a是与分子形状有关的经验参数。K与a植a与温度、高聚物]溶剂性质及分子量大小有关。K植受温度的影响较明显,而a值主要取决与高分子线团在某温度下,某溶剂中舒展的程度,其数值介于0.5~1之间。K 与a的值可以通过其它的实验方法确定,例如渗透压法、光散射大等,从黏度法只能测定得[ɡ] 根据实验,在足够稀的溶液中有:

这样以及对C作图得两条直线,外推到这两条直线在纵坐标轴上想叫与一点,可求出数值。为了绘图方便,引进相对浓度,即。其中,C表示溶液的真实浓度,表示溶液的其始浓度,由图可知,其中A为截距 黏度测定中异常现象的近似处理。在特定性黏度测量过程中,有时并非操作不慎,而出现对图与对图外推到时,在纵坐标轴上并不相交于一点的异常现象。在式中和值与高聚物结构和形态有关。而式物理意义不大明确。因此出现异常现象时,以曲线求值。 测定黏度的方法有毛细管法、转筒法和落球法。在测定高聚物分子的特性黏度时,以毛细管流出法的黏度计最为方便。若液体在毛细管年度计中,因为重力作用流出时,可通过泊肃叶公式计算黏度。 式中,为液体的黏度,为液体的密度,为毛细管的长度,为毛细管的半径,为流出的时间,为流国毛细管液体的平均液体高度,为流进毛细管的液体体积,为毛细管末端校正的参数 对于某一指定的黏度计而言,式可以写成下式 式中,为流出的时间在左右,该项可以从略。又因通常测定是在稀溶液中进行,所以溶液的密度和溶剂的密度近似相等,因此可以将写成: 式中,为溶液的流出时间,为纯溶剂的流出时间。所以通过溶剂和溶液在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从式求得,由图求得。 三、仪器药品 恒温槽1套;乌贝路得黏度计一只; 移液管2只,1只;停表1只; 洗耳球1只;螺旋夹一只; 橡皮管2根;聚乙二醇;蒸馏水。 实验步骤 四、实验步骤 本实验用的乌贝路得黏度计,又叫气承悬柱式黏度计。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在黏度计里逐渐稀释从而节约许多操作手续. 1.先用洗液将粘度计洗净,再用自来水、蒸馏水分别冲洗几次,每次都要注意反复 冲洗毛细管部分,洗好后烘干备用。 2.调节恒温槽温度至(30.0 0.1)℃,在粘度计的B管和C管上都套上橡皮管,然 后将其垂直放入恒温槽,使水面完全浸没1球。 3.溶液流出时间的测定 用移液管分别吸取一直浓度的聚乙二醇溶液10ml和蒸馏水5ml,由A管注入粘 c,恒温5min,度计中,在C管处用洗耳球打气,使溶液混合均匀,浓度记为 1 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如下:将C管用夹子夹紧使之不通气,在B管用洗耳球将溶 液从4球经3球、毛细管、2球抽至1球的2/3处,解去夹子,让C管通大气, 此时3球内的溶液即回入4球,使毛细管以下的液体悬空。毛细管以上的液体下 落,当液面流经a刻度时,立即按停表开始记时间,当液面降至b刻度时,再按 停表,测得刻度a、b之间的液体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重复这一操作至少三次,

绪 论

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内容提要 一、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毛泽东就提出了建设中国新文化的历史任务。他在《维新历史观的破产》中昭告世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1949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毛泽东再次指出,共和国建立后要“有系统地和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国防建设工作”。同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在上述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出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文化复兴和繁荣的时代。这一时代的特征,首先,在于文化事业从少数人掌握、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转变为由多数人掌握、为全体劳动人民服务,因而极大地解放了文化所蕴含的精神生产力。其次,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因此中国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囿于国际国内条件和自身经验的不足,也由于当时政治形势的严峻和经济建设任务的繁重,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也出现了一些缺憾和不足。到了“文革”时期,随着政治动乱的出现和升级,长期在中国社会中潜藏的文化惰性一齐迸发出来,并极力以社会主义“新思想”、“新文化”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面目出现,混淆视听,蒙蔽了许多幼稚青年和真心拥护革命的人们。这个时期出现了无数文化观念上的颠倒错乱,比如把实现现代化的社会要求误解或歪曲为资本主义复辟,把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观念误解或歪曲为修正主义的观点,把人类几千年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当作“伪科学”来加以扫荡。相反,却把封建地主阶级的“血统论”当作阶级论加以宣传,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当作组织纪律加以贯彻,把践踏民主法制当作“造反有理”的革命行动加以提倡,把封建株连当作划分阶级阵营加以推广。这些文化观念上的颠倒错乱,不应看作是哪一个人的偏见或失误,而应该进行民族文化的自我反省。当然,也要看到,“文革”的迷雾只是一种暂时的历史倒退现象,因为新中国的成立、生存和发展这一事实本身就决定着中国文化不断进步的总的历史趋势是不可逆转的,领导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国共产党,终于通过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而从“文革”的迷雾中走了出来。 二、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反思 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研究与文化讨论,表现出以往的文化研讨所不曾有过的崭新内容和独特性质,它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多方面的,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80年代“文化热”的特点之一是现实性;特点之二是广泛性;特点之三是世界性。正因如此,80年代的文化热,显而易见带有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它以多维视野反省中国文化,审视世界文化,承认世界文化是多元并举、互为补充的整体格局,并力图通过痛定思痛的自我反省和突破框囿的大胆求索,为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做好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并进行全社会的动员和启蒙。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80年代“文化热”支持、赞助了改革开放,促进了文化观念的更新,推动了社会进步。 但是80年代文化讨论中也发出了一些与时代精神不甚协调的音调。诸如全盘西化论,彻底重建论,复兴儒学论。文化讨论中还出现了“西体中用”论,“新启蒙”论等种种不同主张,对此应作全面具体的分析和评价。 事情很清楚,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科学和理性来指导。如果用种种错误的、偏激的方式来进行文化批判和文化重构工作,不仅会在思想上、理论上引起混乱,而且会在实践中形成错误的导向,把一些学识尚浅、判断力不强的青年人引向歧途,为害匪浅。平实而论,错误的东西必须为正确的东西所取代,情绪化的东西终归要由理性匡正,非科学的东西必依归于科学。错误的非科学非理性的东西毕竟不能转化为现实的政策。因此,用理性的头脑、客观冷静的眼光来审视新中国的文化建设问题,无论对于文化学者还是青年一代,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20世纪90年代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20世纪90年代之初,江泽民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黑龙江大学2011级药剂学实验思考题及处方分析

药剂学实验二思考题 1、乳剂的制备方法有几种?实验室常用哪种方法?优点是什么?鱼肝油乳剂制备属于哪 类制备方法? 解:乳剂的制备方法有干胶法、湿胶法和机械法。实验室常用干胶法和湿胶法。优点是适宜小剂量制备。干胶法系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应注意容器的干燥。湿胶法则是胶粉先与水进行混合。鱼肝油乳剂属于干胶法。 2、为什么制备乳剂是经常要将阿拉伯胶和西黄蓍胶合用?为什么含有阿拉伯胶的乳剂不 宜作外用制剂? 解:阿拉伯胶单独使用往往会使形成的乳剂分层,所以常与西黄蓍胶等合用,有利于乳剂的稳定。因为阿拉伯胶黏度较大,附着在皮肤上会形成一层膜而导致不适感,所以不宜作外用制剂。 3、石灰搽剂的制备类型及形成乳剂的类型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解:石油搽剂的制备类型是新生皂法,形成乳剂的类型是油包水型乳剂。原因是氢氧化钙与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等反应生成钙肥皂,由于是二价皂,所以形成的是油包水乳剂。 4、测定植物油乳化时所需HLB值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解:对于评价和选择恰当适合的乳化剂和稳定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也可以指导生产实践。 5、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解: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体系,由于分散体系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常常导致乳剂分层、絮凝、转相、破裂或酸败。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1.乳化剂的性质 2.乳化剂的用量3.分散相的浓度4.分散介质的黏度5.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6.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7.其他微生物的污染等 6、有哪些方法可判断乳剂类型? 解:稀释法和染色法。 药剂学实验一思考题 1、通过本实验总结制备比较稳定的混悬型液体药剂所需条件及可采取的措施。 解:1.尽量减少微粒半径,将药物粉碎得愈细愈好。2.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减少固体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向混悬剂中加入高分子助悬剂。 2、分析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解:炉甘石(主药)氧化锌(主药)甘油(润湿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助悬剂)三氯化铝(絮凝剂)吐温-80(稳定剂,形成电性保护膜)枸橼酸钠(反絮凝剂)水(溶媒) 药剂学实验六思考题 1、乙酰水杨酸片处方中为何要加入酒石酸? 解:因为乙酰水杨酸遇湿热不稳定,湿法制粒可加入酒石酸,以防乙酰水杨酸水解。 2、湿法制粒历史悠久,为什么至今还在应用? 解:湿法制成的颗粒经过表面润湿,具有颗粒质量好,外形美观、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型性好等优点,故虽历史悠久仍在应用。 3、制备中药浸膏片与制备化学药片有什么不同? 解:一般中药的剂量比较大,所以中药片的大小比化学药片大。中药通常容易吸潮,压片时会粘冲,所以加的辅料中需要增加一些改善流动性的辅料。中药由于成片后不容易崩解,所以辅料还有增加崩解剂。中药外观不好看,或味苦,需要包衣。主要是成分上不一样,中药片剂多是复方,成分复杂,不像一般化学药品成分明确且单一。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影响片剂质量的主要因素? 解:影响片剂质量的主要因素:1、原材料特性的符合性2、药用赋形剂的使用比例,辅料的不一致性3、不合理的配方关系 4、不合理的混合工艺,制粒工艺5、压片时使用的模具

电子政务模拟题一复习进程

电子政务模拟题一 一、单选题 1、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信息化的关键是哪一项() A家庭信息化B政府信息化C社区信息化D企业信息化 2、“OA”代表的中文意思是() A办公自动化B信息技术C电子政务D电子商务 3、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用户是() A社会B企业C政府D个人 4、下述有关电子政务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B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C超越时空与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D通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推动社会改革 5、我国是何年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 A 2000 B 1999 C 1998 D 1997 6、相对于传统政府的垂直化层次结构,电子政府体现的是() A金字塔结构B扁平化辐射结构C饼状结构D集中化结构 7、实现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属于什么问题?() A必然B短期C高技术D复杂而困难 8、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A购买硬件设备B提出需求,进行管理C项目监理D外包开发 9、网络世界中,实施政务公开,发布政务信息的最佳平台是() A政府门户网站B电话C报纸D广播 10、在信息化领域中,政府对公民的英文缩写是() A B to C B B to B C G to C D B to C 11、有关电子政务的广义解释正确的是() A政务电话网B工业网络化C办公信息化D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net的,并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 12、通常说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应用领域不包括() A电子政务B远程教育C电子商务D网络电视 13、实现由“现有的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是一个的问题() A、简单 B、短期 C、不可能 D、复杂而困难 14、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不包括() A、电子政务 B、电子商务 C、远程教育 D、数字电视 15、金关工程不涉及的单位是()

粘度法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2012级化学萃英班岳铁强 学号:320120925281 、

一、实验目的 1.测定聚乙烯醇的平均分子质量。 2.掌握乌氏粘度计测定粘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高聚物分子质量的测定中,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他所用的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并有很好的实验精度,可测定分子质量范围为104-107的高聚物,因而在生产和科研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高聚物溶液的粘度一般比较大,粘度值与其分子质量有关,通过测定粘度值就可以求出高聚物的分子质量。但由于高聚物多是分子质量大小不一的混合物,所以通常所测定的高聚物的分子质量,实际上是一个平均的分子质量。 高聚物的稀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照牛顿流体来处理。溶液在流动式,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阻碍运动的内摩擦力,粘度就是这种内摩擦力的表现。高聚物稀溶液的粘度,主要反映了液体流动时的三个方面的内摩擦情况: 1.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 2.高分子与高分子之间的内摩擦; 3.高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 这三者的总和表现为高聚物溶液的粘度。记作η。其中纯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表现出来的那部分粘度,记作η0,称为纯溶剂粘度。溶液粘度和纯溶剂年度的比值称之为相对粘度,记作ηr,ηr=η/η0,它反应的仍是溶液粘度的行为。(液体粘度的绝对值测定是很困难的。所以一般应用都测定相对粘度。)具体测定液体粘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的几类: 1.液体在毛细管里的流出时间(毛细管法)。 2.圆球在液体里的下落速度(落球法)。 3.液体在同心轴圆柱体间相对转动的影响(转筒法)。 以上几类方法中,在测定高聚物的粘度时,以毛细管粘度计最为方便。液体在毛细管粘度计内因重力作用流出的时间和液体粘度的关系服从泊塞尔(PoisEuille)公式:

绪论

绪论 1、护理学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 A、进行临床诊疗技术的科学 B、从属于医疗的辅助科学 C、从事病员生活护理的科学 D、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E、以技术操作为主的专门科学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护理学是生命科学中综合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于一体的应用学科。 2、小冬,4岁,因急性传染性肝炎住院治疗,现虽然病情好转,因无家长陪护仍哭闹不止,食欲不振,病儿何种需要未得到满足 A、生理需要 B、自尊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E、爱与归属的需要 参考答案:E 试题解析: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①生理的需要:个体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个体需要有保障、受保护、有安全感、生活稳定。③爱与归属的需要:个体渴望归属于某一群体,希望爱与被爱,与他人友好相处。④尊重的需要:有自尊、被尊重他人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体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自己的理想。此题正确答案为E 3、半坐卧位常用于 A、行颅骨牵引者 B、十二指肠引流者 C、肛门部位检查者 D、呼吸困难者 E、产妇胎膜早破时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半坐卧位的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有利于呼吸肌的活动,能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改善呼吸困难。引流腹腔渗液至盆腔,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毒物的吸收;减轻切口缝合部位张力,减轻疼痛,因此选D 4、组成护理程序框架的理论是 A、应激与适应理论 B、人的基本需要论 C、系统论 D、信息交流论

E、解决问题论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护理程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很多理论,主要有一般系统论、基本需要层次论、信息交流论、应激与适应理论、Roy的适应模式和Orem的自理模式等。一般系统论是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5、护理学是生命科学中综合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于一体的一门 A、进行临床诊疗技术的科学 B、从属于医疗的辅助科学 C、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D、从事病员生活护理的科学 E、以技术操作为主的专门科学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护理学是生命科学中综合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于一体的应用学科。(《急救包》上册第4页) 6、当个体发生疾病时采取的第二线防卫是 A、生理防卫 B、心理防卫 C、自我帮助 D、减少压力的生理性影响 E、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第一道防卫——生理防卫和心理防卫:生理防卫包括遗传素质、身体状况、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等。心理防卫是指心理上对应激做出适当反应的过程,如焦虑、否认、忽视、压抑、转移等。第二道防卫——自我帮助:当应激原较强,应激反应严重,而个体第一道防卫相对较弱时,就必须采用自我帮助来对抗和控制应激反应,以减少疾病的产生。第三道防卫——专业帮助:第二道防卫失败,就必须及时寻找帮助,由医护人员提供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健康教育等,以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有利于心身疾病的痊愈。 7、人们面临细菌感染压力时的第三线防卫是 A、健全的免疫系统 B、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 C、请医生、护士治疗 D、向家属求助 E、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第一线防卫——生理与心理应对:机体避免与应激原接触,并对身心做出调整,增加对应激的抵抗力。第二线防卫——自立救助:主要内容包括正确对待问题、正确对待情感、利用可能的支持力量、减少压力等。第三线防卫——专业辅助:个体寻求医护人员的帮

电子政务终极整理复习课程

思考题: 1、传统的政务流程有哪些缺陷?电子政务能够在哪些方面弥补这些缺陷? 答:传统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政府机构职能为中心,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通过政府部门办理相关事务。业务流程复杂,审批环节众多,议事程续漫长,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政府形象,也为腐败行为留下了空间。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公众为中心,政府以“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政府管理与服务”作为出发点,帮助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办理各种经济与社会事务。传统政务主要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遵循边际成本递增的规律,即管理的社会化任务越重,管理的服务范围越大,相应的单位管理成本就越高。实施了电子政务的政府则遵循了边际成本递减规律,即随着政务服务量的增加,投入的信息化建设成本可以在更广的用户范围内加以均摊,因此单位管理成本下降。3、你认为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建设处于哪个阶段?为什么?答: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①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起步阶段:政府办公自动化②.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工程建设阶段:政府上网工程③.我国全面构建电子政务阶段:实施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性、长期性、整体性的特点。总体来说,目前全球电子政务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成功的例子,取得了一定的效益或效果,但远远没有满足需求,远远没有发挥信息与通信技术潜能,整体效益仍较差,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仍远远没有满足现实存在的需求。4、简述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和功能。答:模式:根据用户的不同,可将电子政务分为以下几个类别: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 to E),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 to G),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 to B),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 to C).功能:①.G to E:电子政策法规、电子公文流转、电子财务、电子办公、电子培训、公务员业绩评价。 ②G to G.电子公文处理、协同办公、政务信息共享③G to B.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服务。④. G to C:教育培训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众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众电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5、如何理解电子政务的总体发展趋势?答:根据处理方式和对象的不同将电子政务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①.面向数据处理的第一代电子政务。②.面向信息处理的第二代电子政务。③.面向知识处理的第三代电子政务。根据电子政务发展的成熟度可将电子政务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发展、成熟和完善阶段。1、什么是政府创新?政府创新与电子政务的关系如何?答:政府创新:是指各级政府为适应公共管理与行政环境的需要,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与职能,探索新的行政方法与途径,形成新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行政规范,全面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履行行政职责的实践途径。政府创新为电子政务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动力和保障:①.政府创新是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保证②.政府创新是实施电子政务的动力. ③.政府创新贯穿电子政务实施的整个过程.2、传统的政务流程有哪些缺陷?政务流程重

黏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最终版)

黏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最 终版)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学生姓名 平璐璐 学 号 20132401179 专 业 化学(师范) 年级、班级 13级一班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项目 黏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分子量 实验类型 □验证□设计□综合 实验时间 2016 年 4 月 7 日 实验指导老师 林晓明 实验评分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多糖聚合物-右旋糖苷的平均分子量; 2.掌握用乌式黏度计测定黏度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高聚物摩尔质量不仅反映了高聚物分子的大小,而且直接关系到它的物理性能。与一般的无机物或低分子的有机物不同,高聚物多是摩尔质量大小不同的大分子混合物,所以通常所测高聚物的分子量是一种统计的平均分子量。 用粘度法测定的分子量称“黏均分子量”记作M η 高聚物稀溶液的黏度(η)是流体在流动时摩擦力大小的反映,这种流动过程中的内摩擦力主要有:纯溶剂间的内摩擦,也就是纯溶剂的粘度,记作η0,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这三种内摩擦的综合成为高聚物溶液的黏度η 实验证明,在相同温度下,η> η0,相对于溶剂,其溶液粘度增加的分数,称为增比 粘度,记作 sp η, 0sp r 00 11 ηηη ηηηη-= =-=- r η称为相对粘度,即溶液粘度对溶剂粘度的相对值。 高聚物溶液的ηsp 往往随浓度增加而增大,为了便于比较,定义单位浓度的增比黏度ηsp /c 为比浓黏度,定义ln ηsp /c 为比浓对数黏度。当溶液溶液无限稀释,高聚物分子彼此相隔甚远,其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此时比浓粘度趋近于一个极限值,即: [η]称为特性粘度,在足够稀的溶液中,比浓黏度ηsp /c 和比浓对数黏度ln ηsp/c 与溶液的浓度有以下的关系(关系公式):

绪论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物进化:是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 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相应的表型改变。 2.进化生物学:研究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进化的原因、机制、速率、趋向及物种的 形成和绝灭、系统发生以及适应的起源等方面的学科。 3.趋同进化(convergent evolution):不同的生物,甚至在进化上相距甚远的生物, 如果生活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 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此种现象称为趋同进化。鲸、海豚等和鱼 类的亲缘关系很远,前者是哺乳类,后者是鱼类,但形都和相似。 4.趋异进化(divergent evolution):有些生物虽然同出一源,但在进化过程中在不 同的环境条件的作用下变得很不相同,这种现象称为趋异进化。 5.用进废退: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发达,不使用的就退化。 6.获得性状遗传:用进废退的器官变化是可遗传的。 二、问答题 1、试述达尔文进化认的主要思想和形成过程 提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思想:遗传、自发变异、繁殖过剩、生存斗争、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共祖。其主要论点是自然选择下的物种起源与渐进进化. 2、新达尔文主义、综合进化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提示:新达尔文主义学说 1)约翰森的“纯系说”(pure line theory): 纯系:从一个基因型纯合的个体自交所得到的后代,其后代群体的基因型也是纯一的。生物的变异可分为遗传的变异(基因型)和不遗传的变异(表现型)。在基因型混杂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但是在纯系中,不同个体所表现的差异是表现型的,是不遗传的,所以在纯系内继续选择无效果。 2)摩尔根的“基因论” 生物的基因重组是按照一定频率必然发生的,它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没有必然联系。认为这种变异一经发生就以新的状态稳定下来,因此获得性状是不遗传的。新达尔文主义通过对基因研究揭示遗传变异机制,克服了达尔文学说的主要缺陷。同时又通过遗传学手段

药剂学实验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考试试卷 思考题 1.乳剂的制备 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体系,由于分散体系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常常导致乳剂分层、絮凝、转相、破裂或酸败。 .影响乳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①乳化剂的性质;②乳化剂的用量,一般应控制在0.5%~10%;③分散相的浓度,一般宜在50%左右;④分散介质的黏度;⑤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一般认为适宜的乳化温度为50~70℃;⑥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⑦微生物的污染等。 2、石灰搽剂的制备原理是什么?属何种类型乳剂? 乳剂(也称乳浊液)是指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经乳化而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分散的液滴称为分散相、内相或不连续相,直径一般在0.1~100μm;包在液滴外面的另一液相称为分散介质、外相或连续相。乳剂分为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常采用稀释法和染色镜检法鉴别; 由于乳剂中液滴具有很大的分散度,总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很高,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此,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必需加入乳化剂,并在一定机械力作用下制备乳剂。 乳化剂的作用机理是能显著降低油水两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并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防止液滴合并。 3、分析液体石蜡乳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液体石蜡60g 油相,调节稠度 尼泊金乙酯1g 防腐剂 蒸馏水 4、干胶法和湿胶法的特点是什么? 干胶法系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应注意容器的干燥。湿胶法则是胶粉先与水进行混合。但两法初乳中油、水、胶三者均应有一定比例,即:若用植物油,其比例为4:2:1,若用挥发油其比例为2:2:1,液状石蜡比例为3:2:1。 2.注射剂的制备 1、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 原料药材质量的优劣、提取工艺的选择、配伍不当、配药环境、溶液PH的改变、辅料的质量与配伍情况、灌封的工作状况、灭菌条件的影响、安瓿的质量和前处理、其它影响因素。 2、影响Vc注射液质量的因素是什么?应如何控制工艺过程?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C缺乏而致的各种坏血病。维生素C注射液在生产中因配制工艺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常出现药液外观发黄,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 3、制备Vc注射液时为什么要通入二氧化碳?不同可以吗? 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维生素C还原性很强的 4、Vc注射液时为什么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查颜色?目的是什么?

电子政务复习题集与答案解析(分题型归纳)

《电子政务》复习题及答案(分题型整理) 题型:单选题20道,多选题20道,判断题30道,共90分。开卷,机考。 一、单选题 1、信息化是指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 C )为支撑、以信息处理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过程。 A.计算机技术 B.通信技术 C.信息技术 D.网络技术 2、在组织结构上, 政府再造主建立一个无缝隙的( B )组织结构。 A.金字塔式 B.扁平式 C.分权式 D.科层制 3、“数字鸿沟”又称为( B )。 A.电脑鸿沟 B.信息鸿沟 C.网络鸿沟 D.资源鸿沟 4、电子政务在( B )中得以孕育和发展,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与行政改革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A.政府再造运动 B.新公共管理改革 C.信息技术 D.政府改革 5、新公共管理改革核心思想是把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 D )和公共服务之中。 A.政府部门 B.行政部门 C.管理部门 D.公共部门 6、电子政务是一个包含容广泛的政府转变创新行动,通过发挥与利用( C )的驱动作用,发展与传递高质量、无缝、集成的信息和公共服务,重构政府部门的业务和流程,整合系统应用及功能,实现以公民为中心的电子包容和电子。 A.计算机软硬件技术 B.网络通信技术 C.信息和通信技术 D.信息安全技术 7、在线服务即为公民、企业提供的在线服务。这一层面通常也被称为电子政务的( B )。 A.窗口 B.前台 C.基础 D.后台 8、电子政务鼓励政府利用对经济竞争力至关重要的信息技术;允许政府重新定义其职能,变成以( A )为中心的政府;能在不降低公共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政府行政成本。 A.公民 B.企业 C.顾客 D.效益 9、电子政务的核心容是( B )。 A.政府业务信息化 B.政府再造 C.政府治理模式 D.政府服务式的转变 10、电子政务是一种( B )模式。 A.政治 B.治理 C.管理 D.服务 11、电子政府是电子政务建设的( C )。 A.手段 B.途径 C.目标 D.组成部分 12、电子政务是( A )某一阶段的具体实现。 A.政府信息化 B.政府再造 C.传统政务改革 D.信息社会 13、电子政府打破了实体政府的( D ),使政府组织结构扁平化,同时也使得政府为公民提供7天×24小时的“一站式”,“无缝”服务成为可能。 A.组织机构 B.行政体制 C.业务流程 D.物理边界 14、电子政务的发展显然不能脱离一个国家或地区现有的经济文化条件。其中,( C )作为行政环境的首要环境因素,对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水平,具有决定性

黏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最终版)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学生姓名 平璐璐 学 号 20132401179 专 业 化学(师范) 年级、班级 13级一班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项目 黏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分子量 实验类型 □验证□设计□综合 实验时间 2016 年 4 月 7 日 实验指导老师 林晓明 实验评分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多糖聚合物-右旋糖苷的平均分子量; 2.掌握用乌式黏度计测定黏度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高聚物摩尔质量不仅反映了高聚物分子的大小,而且直接关系到它的物理性能。与一般的无机物或低分子的有机物不同,高聚物多是摩尔质量大小不同的大分子混合物,所以通常所测高聚物的分子量是一种统计的平均分子量。 用粘度法测定的分子量称“黏均分子量”记作M η 高聚物稀溶液的黏度(η)是流体在流动时摩擦力大小的反映,这种流动过程中的内摩擦力主要有:纯溶剂间的内摩擦,也就是纯溶剂的粘度,记作η0,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这三种内摩擦的综合成为高聚物溶液的黏度η 实验证明,在相同温度下,η> η0,相对于溶剂,其溶液粘度增加的分数,称为增比粘 度,记作 sp η, 0sp r 00 11 ηηη ηηηη-= =-=- r η称为相对粘度,即溶液粘度对溶剂粘度的相对值。 高聚物溶液的ηsp 往往随浓度增加而增大,为了便于比较,定义单位浓度的增比黏度ηsp /c 为比浓黏度,定义ln ηsp /c 为比浓对数黏度。当溶液溶液无限稀释,高聚物分子彼此相隔甚远,其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此时比浓粘度趋近于一个极限值,即: [η]称为特性粘度,在足够稀的溶液中,比浓黏度ηsp /c 和比浓对数黏度ln ηsp/c 与溶液的浓度有以下的关系(关系公式):

绪论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心理学是研究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D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个性 D、心理现象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B A、间脑 B、脊髓 C、延脑 D、中脑 3、从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是B A、语言 B、制造工具 C、劳动 D、直立行走 4、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称之为A A、反映 B、感受性 C、意识 D、感应性 二、填空题 1、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五部分组成的。 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4、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5、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6、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渊源,它们是近代哲学思潮和。 三、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主要流派的主要思想。 2、简述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3、简述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4、什么是神经元和突触? 第一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完善的动态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值、过程 3.心理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活动是心理过程和革新心理的总和 4.观察法在自然生活下有母的有计划的考察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已好研究其心理活动 5.自然实验法实验者有母的的空吃某些条件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 6.测验法又叫心理测验是指利用制定好的测量量表研究能力心理特征和某些反面的心理活动的犯法 7.调查法研究者根据理定的调查提纲或易达的问题直接访问被试者或者相关人员将活动结果整理或者文字总结精心心理分析的一种犯法 二、填空题 1. 心理学的英文写法为“psychology”,它是由两个古希腊文字:“psyche”和“logos”所组成。“psyche”的含义是“心灵”、“灵魂”;“logos”的含义是“讲述”或“解说”。“psyche”和“logos”合起来就是“(对心灵的讲)”。 2.心理现象不仅人有,动物也有。我们所学的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3.人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它可概括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