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doc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doc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doc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

IHDP的缘起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简称IHDP)最初是由国际社会科学联盟理事会(ISSC)于1990年发起的,时称“人文因素计划”(简称HDP)。1996年2月,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联同ISSC成为项目的共同发起者,项目名称则由HDP演变为IHDP,秘书处设在德国波恩。

IHDP缘起日益严重的全球环境变化(GEC)问题。GEC是由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相互交织的系统驱动所造成的一系列陆地、海洋与大气的生物物理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际科学界先后发起并组织实施了4大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即: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IHD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其共同使命是传播科学知识,促进人类社会与地球环境协调发展。每一项计划均从整个使命的某些方面着手,侧重于更加特定的科学目标。其中,IHDP侧重描述、分析和理解GEC的人文因素,阐明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探索个体与社会群体如何驱动局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发生的环境变化?这些变化的影响?如何减缓和响应这些变化?

IHDP的科学计划

围绕研究、能力建设,IHDP在结构上设置了科学委员会、核心计划、联合计划、秘书处、国家委员会等5大功能模块。

目前,IHDP有5项核心计划,即: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安全(简称GECHS)、全球环境变化的制度因素(简称IDGEC)、工业转型(简称IT)、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简称LUCC,与IGBP共同发起)、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简称LOICZII,与IGBP 共同发起,是IHDP最新的研究计划)。各核心计划通过其各自的国际项目办公室(简称IPO)协调其运作,并接受来自其各自科学指导委员会(简称SSC)的科学管理。

IHDP的能力建设

IHDP开展了广泛的能力建设活动,概括如下:(1)联合主办了GEC研究的大型国际活动,如两年一度的HDGEC开放大会;(2)IHDP举办了发展中国家人文因素研讨会、科学政策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HDGEC研究的重要性。通过与美洲国家间全球变化研究所、亚洲—太平洋地区全球变化研究网络、全球变化的分析、研究与培训系统计划的合作,已经或正在筹建许多工作组;(3)国家委员会与国家联络点是IHDP研究与能力建设的领导力量与驱动力之一,种子基金(SeedGrants)

则特别支持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中国家委员会的发展;(4)信息工具的开发,如:IHDP通讯UPDATE,IHDP秘书处与科学计划办公室网站,囊括大约5000个研究单位或个人的人文因素研究数据库等;(5)旨在促进年轻人文因素研究者专业发展与工作的研究网络于2001年发起,它是IHDP长期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6)山地研究由I-HDP、全球陆地观测系统、IGBP 核心计划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联合发起,提高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学家与实践者之间的密切合作;(7)人与环境研究网络(简称PERN)是一个全球性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重点研究与人口、发展、环境有关的主题;(8)数据与观测是支持上述研究的关键。监测与观测已经成为人文因素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测与观测已经成为人文因素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测与观测已经成为人文因素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测与观测已经成为人文因素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测与观测已经成为人文因素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测与观测已经成为人文因素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测与观测已经成为人文因素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测与观测已经成为人文因素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

关于全球环境经济论文范文2篇

关于全球环境经济论文范文2篇 关于全球环境经济论文范文一:全球环境变化与健康 摘要:全球环境变化条件下的人类安全与健康问题,是20世纪末提出的重要问题。全球环境变化是指全球范围的大规模的环境变化,本文主要从大气组成的改变、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全球化等方面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做了一些阐述。同时提及了我国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关键字:全球环境变化;人类健康;气候变化 一、全球环境变化 随着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科学家逐渐认识到上述环境变化的各个方面不仅加剧了空气、水污染等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问题,而且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大城市拥挤的居住环境、就业竞争的压力、贫富差距等,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并引起的多种慢性疾病和疾病谱的明显改变等一系列安全与健康问题。目前,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虽然目前为止尚未完全搞清楚全球环境变化的机制、各种变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但已有的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损耗、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淡水资源、食物生产系统改变以及城市化等问题从多方面给人类健康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图为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及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途径)

二、全球大气组成改变及其健康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预计消极影响会大大超过其积极影响,其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且以间接影响为主。 对人类和其他动物而言,其影响包括免疫系统抑制;增加严重晒斑、白内障和表皮损害的发病率;减少维生素d的合成;导致皮肤癌。臭氧层臭氧每减少1%,皮肤接触到紫外线辐射量就会增加2%,皮肤癌的患病率就要增加4%⑵。uv辐射对粮食作物和海洋浮游植物产生不利影响,会破坏食物链从而影响到人类健康.uvb辐射在低空大气层的增加会催化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产生高浓度的大气污染物,从而对人类的呼吸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大气成分变化对健康的另一重要影响就是臭氧层破坏使人类紫外线辐射暴。 三、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健康问题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范围从改变大气层的组成成分到对不同尺度地球生态系统改变等多个方面,往往伴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消逝,特别是生境的消逝,分裂和改变。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首先考虑的就是生物多样性丧失对健康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维持生命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并在保护生命健康和确保生命对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具有恢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许多品种都来自野生物种,生物多样性还是医药的源泉,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意味着我们

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_六年级作文

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 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大连一面靠山,三面环海。是国家首批“环保模范城市”,又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环境500佳”。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环境优美,是很多外地小朋友向往的地方。 还有金石滩、旅顺口、冰屿沟等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也盛产樱桃、苹果、桃子等特色水果,是最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连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各种变化。这些变化,我觉得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记得前几年我居住的开发区街道上车辆非常少,楼房也不多。 但现在街里塞满了各种车辆,到处大兴土木,高楼林立。生活方便了,但道路拥挤了,树木减少了,空气中充满了二氧化碳的味道,让人嗓子不舒服。工厂也多了,海水变污浊了,因为工厂的污水只能排到大海里去。我担心总有一天海里再也看不到一条鱼。 本应是鲜花怒放的美丽7月,大连却迎来了一场灾难。有家石油企业的输油管道爆炸了,好多原油流进了大海。天空的一边被黑烟笼罩,我在家都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让人头混脑涨,窗户都不敢开着。我们全家最喜欢去纳凉的丽娇湾和金沙滩再也不能去了,海边一道道黑色的油迹,被草垫子吸附着,海水变黑散发着讨厌的味道,真是触目惊心,让人心痛!什么时候能变回原来的样子啊?我要从做小事情开始,为生态环境的健康做点贡 第1页共2页

献。 比如少坐汽车多走路;拒绝一次性筷子和餐盒、不使用塑料袋;尽量不使用空调,不乱丢垃圾。积极参加种树活动,不践踏草坪;在学校也节约用水、节约用纸。我希望我们快点长大,好好学习,能够做出马上让空气清新,海水洁净的神奇发明,望让我的家园永远美丽、干净。大连开发区松林小学5年4班郑佳豪 第2页共2页

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环境学古松南开大学

全球变化生态学 古松南开大学 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 A、百分之四 B、千分之四 C、万分之四 D、十万分之四 正确答案:C 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D 3、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 B、人类和资源 C、生物和环境 D、人类和环境 正确答案:C 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正确答案:× 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答案:√ 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 B、生物 C、水体 D、大气 正确答案:D 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德国人 正确答案:D 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正确答案:A 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正确答案:× 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正确答案:× 1.3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 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二氮 C、甲烷 D、氩气 正确答案:D 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 A、9月13日 B、9月14日 C、9月15日 D、9月16日 正确答案:D 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A、1840年 B、1912年 C、1974年 D、1993年 正确答案:C 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答案:√ 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正确答案:× 1.4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1、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 B、7000-9000 C、50000-70000 D、70000-90000 正确答案:C 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六分之一

全球环境变化考查方法说明及答案

《全球环境变化》课程考查办法 考查说明: 1.考查采用期末作业、出勤情况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 2.考查总分为100分,其中本次考查作业占60分,出勤情况占40分。考查题目: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在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哪些气候突变事件,各对全球环境造成哪些 影响。 (一)气候快速变换事件 1. D-O事件(Dansgaard-Oescheger Oscillations) 格陵兰不同地点的冰芯记录显示,末次冰期(距今最近的冰期)期间存在多次短期变暖事件,温度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增加6℃~7℃,从较现代低12℃~13℃增加到较现代低5℃~6℃,同时降尘减少4倍多,每次变暖持续的时间尺度约0.5ka~2ka,在110~15kaB.P. 期间共有23次。 2. Heinrich事件 哈特穆特·亨里奇发现北大西洋末次冰期的沉积层中普遍 存在6次大的冰漂碎屑沉积事件,反映了6次较大的冰山崩塌 融化过程。 并且,Heinrich事件与D-O事件的关系十分明显,每隔 几次D-O事件,就出现一次Heinrich事件,Heinrich事件正 是发生在D-O旋回的显著寒冷阶段。 (二)末次冰期的气候变化 末次冰期包括两个冰阶和一个间冰阶,但前一个冰阶冰 川所造成的地貌常被后一个冰阶的冰川所改造,目前所能见

到的主要是盛冰期(25~15kaB.P.)的冰川遗迹。 研究表明,盛冰期的气温约比现今低8℃~13 ℃,而中 纬西风带气温比现在低15 ℃。雪线也明显低于现在,降水比 现在少(相当于现在80%),中国季风区可能降水更少,蒸 发量也明显减少。 (三)新仙女木事件(The Younger Dryas Event) 1. 定义:在1 2.9kaB.P.,温度在数百年内突然下降6℃, 使气候回到冰期环境。 2. 得名由来:在欧洲丹麦哥本哈根北部黏土沉积层中,发 现了北极地区的一种草本植物——仙女木 的残骸。更早的地层里也有同样的两次发 现,分别称为老仙女木事件和中仙女木事 件。 (三)新仙女木事件(The Younger Dryas Event,YD) 3. 新仙女木事件发生的过程 冰河世纪(第四纪大冰期)结束后,地球气候大约在1.7万年前开始变暖,气温回升。两极、北美和北欧的冰川开始消融,海平面上升。到了1.3万年前,北美和北欧的冰雪已经融化了相当大一部分,南北半球春暖花开,一片繁荣景象。但是,就在这时,在1.26万年前,气温又骤然下降,世界各地转入严寒,两极和阿尔卑斯、青藏高原等地的冰盖扩张,许多本来迁移到高纬度地区的动植物大批死亡。这一次降温是很突然的,在短短十年内,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大约7、8℃。

全球环境变化论文

中山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全球环境变化 题目名称: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 学院:国际商学院 专业班级:经济二班 姓名:吴超贤 学号: 10307046 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2010 年月日

河南理工大学《网站设计与管理》课程论文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 学生:吴超贤 (国际商学院经济二班,学号:10307046) 摘要: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也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但这种气候的变化势必会将我们人类引向灭亡的道路,有人说这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报复,人类为了发展经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断的破坏环境,例如将工业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其中二氧化碳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氯氟烃气体能破坏高空臭氧层,造成南极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层减薄,这些都使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灾难,虽然现在人类已经重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也在想各种方法去补救,但这会不会太晚了和人类所实施的方法是可以做到,可以有效呢?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变化,气候与人类活动,气候灾害,人类与气候,全球变暖 一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气候的自然变化为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及生物圈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大气圈是整个气候系统的温度计,是气候变化的表征。内在因素:大气成分、地形、植被、冰雪覆盖面的变动,大气与海海洋的交互作用,大气、生物圈、陆地之间的交互作用,甚至云量的多寡及分布,都造成大气环流的变动。外在因素:太阳辐射量的改变、火山爆发、板块飘移、地形变动人类:人类的活动曾改变区域气候,也曾因为气候变动发生浩劫。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更大 二全球气温的变化 (一)变化趋势:

全球环境变化论文

身边的全球变化 随着人类的发展以及文化的进步,人类左右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从很久以前的顺从、适应自然到现在的改造自然甚至征服自然,这一过程全球的变化诸如温室效应和全球增暖、臭氧层破坏、森林锐减等全球性的环境恶化无时无刻在我们身边进行着,并直接影响地球生物的生理活动和生存。但是人类现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应经超越了地球变化和缓冲强度,这将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个过程产生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应经不是一个学科的范围,而是整一个地球系统问题。而身边环境的变化也无时无刻的表现出严重的全球环境恶化。 就温室效应而言,我们身边也是时刻可以感受得到。总所周知,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其最直接影响就是造成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尽管其数值很小,当在气象意义上来讲是巨大的。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身处南粤地区的我们更是深有体会。其中当年的黑格比、莫拉克等带来损失十分巨大,狂风暴雨,台风过后惨不忍睹。次生灾害严重,滑坡、溃堤等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更是大于财物上的损失。另一方面,温室效应还会造成地球上病害虫的增加,增加了害虫生长气候的时间。海平面上升沙漠荒漠化增加等等,都是无时无刻在进行着。尽管温室效应会带来一定量的植物粮食产品增产,但总体来说,它的弊大于利,是我们应该警惕的。提倡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发烧的地球降降温。 森林锐减,沙漠化程度加深。森林可以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还可以为人类提供资源、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森林锐减,主要原因是人类毫无制约的砍伐树木,片面盲目过激的追求一时的经济收入,造成绿化率的锐减,荒漠进一步扩张。造成自然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的减少,绿化是地球之肺,肺受伤了,那么地球的自我净化能力深受影响。还有就是容易发生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9.海洋污染10.城市垃圾污染 "竭泽而渔,..."怎么理解?反映了什么样的环境观? 翻译:把水排干了捕鱼,怎么会捕不到鱼呢?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捕了。用火烧林的办法来打猎,怎么会打不到猎物呢?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捕了。说明人类不能采取掠夺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否则必然遭到环境用"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来报复。因此不能只顾短期利益,而应适度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环境问题的危害:危害生命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制约经济发展,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污染?(P66页) 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危害?(1)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2)会危害动物的健康和生命; (3)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会妨碍农业生产 很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资源问题",如何理解? 人们在大量使用某种资源制成的物品(如塑料制品)后,废弃物(如用过的塑料制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制造这些物品有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所以,白色垃圾越多,白色污染越严重,反映了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越大。 如何保护环境?中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环保从小事做起:少使用塑料袋、回收废旧电池等。政府: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大环保投入;依靠科技,开发环保产品,建环保设施。依法保护环境,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资源问题的影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威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不合理,总体质量不高。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不仅会给国家的资源、环境带来压力,容易造成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给教育、住房、就业等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人口增长过慢,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问题。 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一个国家的人口应适度发展,既不能超过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又不能太少,否则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世界和平为什么会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1、世界局势在朝多极化发展,绝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普遍反对建立一国独霸的单级世界。 2、国际社会期盼和平的呼声不断高涨,维护和平的力量日益壮大。 3、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和大量核武器存在的现实,每时每刻都提醒人们要维护和平。造成世界不安宁的因素有:1、恐怖主义。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根本原因)3、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 4、南北贫富差距大。 应怎样来维护和平? 1、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根本途径) 2、倡导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3、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广州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WORD格式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课程作业

目录 1.引言 (2) 2. 广州环境简介 (2) 2.1 地理位置 (2) 2.2 气候环境 (2) 2.3 地貌环境 (3) 3.广州城市环境变化近况 (3) 3.1 气候环境变化 (3) 3.2 大气环境变化 (4) ......................................................................................... 7 3.3 酸雨 3.4 水体环境变化 (9) 3.5 固体废弃物 (11) 3.6 声环境 (12) 3.7 环境变化总述: (13) 4. 环境变化影响因素 (13) 4.1 经济水平提高 (14) 4.2 能源消费结构改变 (14) 4.3 城市绿地增加 (14) 4.4 政府对环境的治理 (14) 5. 对环境质量改善的建议 (15) 参考文献 (15) 1

广州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摘要: 本文从气候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水体环境、声环境等角度,选取了气温、降水、主 要大气污染物、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噪声等指标,用2000~2012 年的数据描述了从近年来广州市的环境变化情况,并从经济发展、绿地面积变化、能源消费结构、政府支持等 角度,分析影响广州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对广州环境质量改善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字:环境变化、大气质量、水体环境、噪声环境、气候环境 6.引言 在过去的发展中, 广州市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 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自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广州市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 试图改善本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在2001 年和2002 年, 广州市分别获得“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 示范奖”称号, 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广州城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进入协调发展新阶段的标 志。为了验证这种说法,本人从广州统计年鉴找到了从2000~2012 年的一些数据,希望能从气候、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声环境等角度发现近年来广州市环境变化的特征。 7.广州环境简介 2.4地理位置 广州地处中国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 处,濒临中国南海,东连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三水、南海和顺德,北靠清远市区和佛冈县 及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相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中 国的“南大门”,是广佛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2.5气候环境 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为特征。全年平均气温20-22 为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 的大城市之一。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 月,月平均气温达28.7℃。最冷月为 1 月份,月平均气温为9~16℃。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约为1720 毫米。全年中, 4 至6 月为雨季,7 至9 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 月、11 月、和 3 月气温适中,12 至2 月为阴凉的冬季。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

全球变化与环境导论结业论文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1—2012学年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全球变化与环境导论》课程论文 任课老师周培疆年级:11级学号: XXXXXXXXXX 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姓名:XXX 系主任签名 课程论文总题目:全球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 ——浅谈当下全球环境危机与应对摘要: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愈来愈多,愈来愈尖锐的环境问题正日渐凸显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众所周知现在有十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分别是:大气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减少、土地退化沙化、水资源短缺、海洋环境恶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化减少、固体废物污染以及人口增长。这些环境问题都是我们在这颗蓝色星球上不计后果地疯狂发展所带来的副产品,而现在这些环境问题都成为了阻碍我们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所以,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如何应对与处理环境危机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了解的课题。 关键字:环境;全球环境变化;环境危机;应对 一、从一些数据开始 2008年春节,中国南部遭受大范围冰雪灾害,预计受灾损失达到1500亿元。 2008年5月,发生汶川大地震。 2008年6月,南方暴雨连天,洪涝成灾。 2009年2月,河南大旱,号称50年一遇。 2009年8月,台湾风灾。 2010年3月,西南旱灾,3月36日,曾经雄伟的贵州黄果树瀑布断流。 2010年夏季,南方再次水灾成患。 2010年8月,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 2011年5月,长江中下游旱灾,洪湖发生70年一遇的大旱。丹江口水库库岸因干旱而出现龟裂,创下历史最低水位。 2011年6月,江西发生水灾。 2012年2月,云南昆明大旱,水库干涸见底,经济损失100亿左右。 …… 为什么在这么短短几年之间,会发生如此之多的环境灾害?为什么原来那些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的天灾现在正渐渐变成五十年一遇,甚至十年、几年一遇?人类与环境问题的矛盾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三)臭氧层破坏和防治对策 臭氧层损耗是当前又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因为它同样直接关系到生物圈的安危与人类的生存,需要全世界共同采取行动。 1、臭氧层变化与臭氧洞 臭氧(O3)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在大气中含量很少,但其浓度变化都会对人类健康和气候带来很大的影响。 臭氧存在于地面以上至少10km高度的地球大气层中,其浓度随海拔高度而异。 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掉太阳放射出的大量对人类、动物及植物有害波长的紫外线辐射(240-329纳米,称为UV-B波长),为地球提供了一个防止紫外辐射有害效应的屏障。但另一方面,臭氧遍布整个对流层,却起着温室气体的不利作用。 在平流层中臭氧耗损,主要是通过动态迁移到对流层,在那里得到大部分具有活性催化作用的基质和载体分子,从而发生化学反应而被消耗掉。臭氧主要是与HOX、NOX、ClOX和BrOX中含有的活泼自由基发生同族气相反应。 1985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Farmen)等人首先提出,“南极臭氧洞”的问题。他们根据南极[[right]][[image1]][[/right]]哈雷湾观测站(Halley Bay)的观测结果,发现从1957年以来,每年早春(南极10月份)南极臭氧浓度都会发生大规模的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臭氧层浓度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达上千公里,“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这一发现得到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南极科学站观测结果的证实。卫星观测结果表明,臭氧洞在不断扩大,至1998年臭氧洞的覆盖面积已相当于三个澳大利亚。而且,南极臭氧洞持续的时间也在加长。这一切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仍在恶化之中。 臭氧层的损耗不只发生在南极,在北极上空和其它中纬度地区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臭氧层损耗现象。只是与南极的臭氧破坏相比,北极的臭氧损耗程度要轻得多,而且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中国气象科学院的周秀骥)也报道了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存在一个臭氧低值中心。中心出现于每年6月,中心区臭氧总浓度年递减率达0.345%,这在北半球是非常异常的现象。 2、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对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们有多种见解。有的认为,这可能跟亚马逊河地区不断出现的森林火灾有关;有的认为,臭氧洞之所以出现在两极,是极地低温造成的,美国肯塔基大学的一个科学小组则认为,臭氧水平可能是随着太阳黑子活动的自然周期而变化的。但是,多数科学家则认为,人类过多使用氟氯烃(CFCS)类物质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 CFCS的形式决定了它们对臭氧层的危害程度。含H的CFCS比不含H的降解得快,对平流层臭氧威胁较小,而像C2H4F2(CFC152a)类不含氯溴的CFCS则对平流层臭氧威胁更小,甚至不构成威胁。

全球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目前,全球环境的变化逐渐加强了对土地利用/土壤植被覆盖方面的研究,而土壤植被的变化又会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物种的适应能力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2004年,在“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地球经历了冰期与间冰期的演替,对生物圈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第四纪以来,由于人类进化与发展,对自然界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全球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变暖,森林砍伐严重,绿地减少,对地球的生命系统产生了巨大地威胁。Robert K. Dixon[1]等人(1999)指出,森林生态系统已对全球变化产生强烈的反馈作用。这在几个发达国家已经做了成功的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并没有研究到位。目前,已经有55个国家运用通用的方式与模型估算森林中的碳库,并预测未来全球变化对森林的影响。在将来,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与政治条例,那么各个纬度和地方的森林都会减少,温室气体则会增加。要解决这个问题,需从环境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来控制。 浓度的增加和气候变暖,一方面可以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生全球环境的变化,主要是CO 2 长季节,使一些地区更加适宜发展农业;另一方面,全球环境的变化,也可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适应这种变化,造成很大的损失,大范围的森林被破坏,大片农田受 及其他污染物的含量有所增到损害。Pekka E. Kauppi[2]等人(1992)指出:由于环境的变化而使CO 2 加,但是大气中污染物中有很多具有肥力,虽然它们也会对作物产生损害,但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能 浓度升高所引起的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稳定性的力有时可以掩盖其对作物的破坏程度。另外,大气CO 2 浓度升高出现了额外多的C供应,这些额外多的变化会导致森林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动。由于大气CO 2 C经大气一植物-土壤途径流动。赵平,彭少麟[3]等人(2001)研究了大气CO 浓度的升高与森林结构和 2 浓度升高对森林植物生长,冠层结构的影响,并对此引发的生物量功能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大气CO 2 增量的分配,凋落物质量和根质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这些受影响的生物要素和生态过程会引起群落内植物间对资源的竞争关系发生变化,对资源竞争格局的变化最终将会导致森林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气候变暖也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温室效应及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和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一个重要组分,森林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刘国华[4](2001)、王叶[5](2006)等系统地总结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分布、生态系统生产力、森林树种以及森林土壤的影响,论述了未来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树种组成、林分结构、分布和生产力的潜在响应,指出了现阶段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需要加强的一些核心问题与研究重点作了展望。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产生了一定的干扰作用,但是干扰是森林循环的驱动力,它导致了森林生态系统时空异质性, 是更新格局和生态学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改变资源的有效性,再者,干扰导致的林隙是森林循环的起点。王纪军[6]等(2004)回顾了目前研究森林演替的几种方法,即马尔科夫模型、林窗模型( GAP) 、陆地生物圈模型(BIOME) 和非线性演替模式等;介绍了气候变化对森林演替的影响;并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MARK EMMERSON[7]等人(2005)根据经验数据详细描述历年分布在社区的影响和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对食物链的影响,表明气候变化不仅仅取决于物种数量,还涉及到降水、养分循环和温度等属性。 目前,森林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在全球变化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的森林面积有4.1*109公顷,植被和土壤中含有1146皮克碳,其中37%在低纬,14%在中纬,49%在高纬。2/3以上的碳集中于土壤与泥炭沉积层中。低纬度的碳的总量变动较大,中高纬变动相对较小,

全球环境变化的不良后果及对应策略

全球环境变化的不良后果及对应策略 摘要:作为这个星球上与众不同的生物,人类凭借自身与生俱来的智慧改造着大自然,这固然使环境朝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疯狂的改造造成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环境问题,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问题却越来越明显,它们对生态,对人类社会正造成造成不可忽视的不良影响,而且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问题很可能进一步恶化造成更严重后果,所以人类在充分反思自身行为的同时有必要居安思危,积极寻求对应全球环境变化的策略。 关键词:全球环境变化,全球变暖,生态影响,应对策略 1全球环境变化是一种过程缓慢,范围广泛,且影响深远的环境变化,其中以气候变化最为突出,而在这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无疑是全球气候变暖,这我们身边是时刻可以感受得到。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其最直接影响就是造成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尽管其数值很小,当在气象意义上来讲是巨大的。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身处南粤的我们更是深有体会。其中当年的黑格比、莫拉克等带来损失十分巨大,狂风暴雨,台风过后惨不忍睹。次生灾害严重,滑坡、溃堤等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更是大于财物上的损失。另一方面,温室效应还会造成地球上病害虫的增加,增加了害虫生长气候的时间。海平面上升沙漠荒漠化增加等等,都是无时无刻在进行着。尽管温室效应会带来一定量的植物粮食产品增产,但总体来说,它的弊大于利,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1.1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呼吸和分解作用的影响温度和生长季长度是制约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植物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全球变暖使这类地区温度升高,生长季延长,这将有助于这些地区的植物提高生产力。但由于生物呼吸和分解强度同样也在很大程度上由温度决定,在高温、干旱地区,如沙漠带,温度升高可能会造成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这是因为当温度高到超出某些物种的耐受温度上限时可能会对该物种和整个生态系统有破坏性影响。 1.1.1 对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的影响 当气候或其他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或当生物群落遭到人为破坏时, 生物群落与地区的气候和其他环境因素(如土壤、水文、地形等)的关系将受到损害,生物群落将通过适应和自然选择而改变结构和功能。当这种结构和功能上的调整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可能导致该地区生物群落类型的改变和生物群落在地理空间上的再分配。 1.1.2 对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不同的物种有其特定的生态位,当环境条件发生持续性变化时,各物种将根

2020关于世界空气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

2020关于世界空气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总结 环境调查报告1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然而在人们越来越奢侈的物质享受的背后,却是生态的失调、环境的恶化。到处可见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正在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鱼虫绝代,七十年代河水泛滥,原本蔚蓝的天空,被浑浊的灰色所代替,原本“桃花流水劂鱼肥”的河水被发臭的水沟所代替;原本撑起的一把把绿色大伞,被人们以愚昧的思想,锋利的斧子所砍掉。面对这样的惨状,我国政府近几年也大力抓好环境保护工作,例如,对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每天做好空气质量日报,禁止农民乱施农药,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然而,人们的愚昧、无知,总是一味地追求经济的一时发展,为了眼前的利益,烟囱个个“吐黑烟”随处可见,树叶片片“缺了补”枯枝败叶,原本清脆的鸟儿叫声,也已经销声匿迹了。人类的所作所为不但危及着幼小的生灵们,连人类自己也自食其果。倘若人们不行动起来,我想过不了多久,人们所面临的环境将一片黯然失色。 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不可不解决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针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目前人类已经部分认识到了自身与环境的唇寒齿亡的关系(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或者任意排放废弃物等有害物质时,便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同时人类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决办法。现在就让我

们来一起看一下有关的环境污染情况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吧。 一、水污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为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几何级数增长。另外,淡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仅占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的1.2%;而埃及1976年人均取水量为1180立方米,已接近该国人均可利用总量1470立方米的极限。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

大气环境与天气

第二节大气环境与天气 教学目标: 1、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 2、掌握气压带风带及其与天气的关系 3、了解洋流的分布及其形成 课程内容:[新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热力环流原理及其影响,知道海陆风、山谷风及城市热岛效应都是一种小区域的热力环流,那在我们整个地球上存在一些大的热力环流圈吗?答案是肯定的,那这些大的热力环流圈的影响结果是什么呢?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第一讲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一、 1 高的流向低的) 2、成因及分布图

概念:低纬环流与信风带 中纬度环流与西风带 高纬度环流与极地东风带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成因由于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而太阳是地球的直接热源,直射和斜射对地面增温影响不同,所以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面温度最高的地区也在南北移动进而影响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移动特点: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二 各气压带风带的大至纬度气流状况 注意:上升气流一般温度湿度都较高,常形成降水。下沉气流较干燥不会形成降水。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气流温度低,低纬流向高纬的温度高 第二讲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由于海洋陆地的增温降温快慢不一,使得相同纬度的气温气压不尽相同:北半球海陆相间,使得气压带风带被一些高低气压中心分割。如:①7月份陆地上增温快形成热低压,(北半球的印度低压把副高割裂使得高压仅在海洋上存在。)近地面,暖湿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1月份大陆上降温快在陆地上形成冷高压, (北半球的蒙古高压把副低隔断使得低压仅在海洋上存在。)南半球大部分为海洋所以气压带风带基本严纬度成条带状分布。 概念:大气活动中心,及其异常的影响? 高低气压的季节性变化使得东南亚的风出现季节性变化。一月份由陆吹向海,七月份由海吹向陆。 二、气压带风带移动与季风环流的关系 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因素,但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因素。 如:南亚和我国西南地区,冬季受蒙古高压影响刮东北风,夏季去是因为东南信风带北移过赤道向右偏而刮西南风。 三、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规律:处在生成、发展、移动、消亡的过程中,每个阶段天气状况不一样。 (二)概念:气团: 冷锋: 暖锋: 低气压、高气压: 锋面气旋:

全球气候变化

2.4全球气候变化 【学习目标】 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2.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知识梳理】 1、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 2.全球变暖的具体对策 1.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 2.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不仅仅指二氧化碳,另外还有水汽、臭氧、甲烷、氟氯烃化合物等。其共同特点是能够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其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 3.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但冰川融化不会使淡水资源更加充沛。事实上,冰川融化的水基本上都流入海洋或被蒸发,很难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再加上全球变暖使世界各地的蒸发量普遍增加,从而使得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更加缺乏。

【直击高考】: (2013高考题四川卷)26分)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6 图7 (1)选择图6和图7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6分) (2)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10分)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 (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 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变大D.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全球环境问题题目汇总

题目1:近年来社会上主要关注哪些(全球性)环境问题?简要论述其影响?答:(1)酸雨蔓延(Acid rain) 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危害水中生物;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的流失,导致土地贫瘠化;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建筑物损坏。 (2)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 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3)全球气候变暖(Greenhouse effect) 全球海平面上升一些岛国便会被淹没;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两极冰川融化;大量物种灭绝;淡水资源流失;农作物减产;疾病肆虐;造成新的冰河期。 (4)大气污染(Air pollution)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对生物的危害,动物因吸入污染空气或吃含污染物食物而发病或死亡,大气污染物可使植物抗病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叶面产生伤斑或枯萎死亡;对物品的危害,如对纺织衣物、皮革、金属制品、建筑材料、文化艺术品等,造成化学性损害和玷污损害;造成酸性降雨;破坏高空臭氧层;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5)生物多样性锐减(biodiversity) 破坏人类未来的食品来源;破坏药物来源;破坏工农业资源;破坏物种的生物遗传基因;影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6)水污染(Water pollution) 绝大部分有机化学药品有毒性并且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危及鱼类的生存,引起生态破坏;污染的水难以得到净化,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 (7)海洋污染(Ocean pollution) 局部海域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海洋上油船的泄漏会造成大批海洋动物死亡,由海域至路域使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海洋生物死亡后产生的毒素通过食物链毒害人体;破坏海滨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使之失去应有价值。 (8)土地污染(Land pollution) 土壤污染使本来就紧张的耕地资源更加短缺;给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是造成其他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污染物具有迁移性和滞留性,有可能继续造成新的土地污染;严重危及后代子孙的利益,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题目2:简要论述气候与气候系统,生态与生态系统,环境与环境系统的含义、相关性与侧重点。 ①含义: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 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生态,现在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

全球变化之全球变化科学导论(大气所考博真题知识点归纳)

《全球变化科学导论》要点总结 第一篇全球变化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全球变化科学产生的背景及其研究内容及意义 1、什么是全球变化?其产生背景? 答:全球变化作为一个科学术语和一门交叉学科,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和人类对其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化而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全球变化科学的精髓是系统地球观,强调将地球的各个组成部分作为统一的整体来加以考察和研究,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地球上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基本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进行综合集成研究。即全球变化科学是研究作为整体的地球系统的运行机制、变化规律和控制变化的机理(自然的和人为的),并预测其未来变化的科学。它研究的首先是一个行星尺度的问题——将大气圈、水圈(含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看成是有机联系的全球系统,把太阳和地球内部作为两个主要的自然驱动器,人类活动作为第三种驱动机制。发生在该系统中的全球变化是在上述驱动力的推动下,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全球变化科学是在时代发展、科学进步、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和社会需要的背景下产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条件。在20世纪末,全球国际性应用的探测器和预测预报系统已有约1000个高空站、10000个气象站、3000个飞行器、7000艘充气船、500个浮标、 长期立体动态信息库,还有全球海洋观测系统、全球陆地观测系统、全球气 候观测系统。 (2)由于强烈的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以下十大环境问题,急需国际社会合作共同解决。主要有大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和 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水资源匮乏和水体污染、海洋环境恶化、 森林锐减、物种濒危、垃圾成灾、人口增长过快。 (3)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看,全球变化科学的产生是历史进程的必然。 (4)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全球变化研究有其科学思想的代表。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支持生命的物理系统;加兰第一次提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弗里德曼第 一次提出“全球变化”概念,从此人类开始从交叉学科角度将地球作为全球 系统开展研究。马隆是他第一个将全球变化研究付诸实施。 2、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相关国际计划 答: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地球系统复杂的多重相互作用的机制,是目前全球变化最主要的研究内容。 (2)分析地球系统各种尺度的变化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 (3)建立地球系统变化的预测理论及方法。 (4)提出全球资源和环境科学管理的建议。 相关国际计划有以研究物理气候过程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以研究地球系统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以研究人类与地球环境变化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计划”(IHDP)、以地球上生物多样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 3、什么是地球系统? 答:大气圈、水圈(含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存在能量转换,且受太阳能及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