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桥隔直电容的计算

关于全桥隔直电容的计算
关于全桥隔直电容的计算

全桥电源隔直电容是怎样抑制偏磁的

在网络上关于桥式电源隔直电容的分析与计算的资料比较少,在此咱们一起来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上一个简单的全桥电源开关部分的简图

当全桥电源没有隔直电容如上图

世界上由于任何事务都不能能绝对的一模一样,跟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都有它细微的差别,Q1Q4与Q2Q3的占空比也是一样也会存在微小的差异。

全桥拓扑Q1Q4和Q2Q3是交替导通的,在此我们假设Q1Q4的占空比略微比Q2Q3的要大。

当Q1Q4导通时变压器原边绕组左正右负,当Q2Q3导通时变压器原边绕组右正左负,但由于每个周期Q1Q4的导通时间比Q2Q3的导通时间要长一点点,磁感应强度B每个周期偏一点点,很多一点点累加最终导致磁芯饱和,很危险。当全桥电源增加隔直电容C1如下图

同上,我们假设Q1Q4占空比大于Q2Q3的占空比,对于隔直电容来讲,隔直电容上左边流到右边的时间大于右边流到左边的时间,Q1Q4导通时隔直C1充电,Q2Q3导通时隔直电容C1放电,电容充电时间与放电时间不一致,电容上电压出现一个直流偏执。

当Q1Q4导通时Np绕组上的电压为:输入电压减去隔直电容C1的偏执电压;当Q2Q3导通时,Np绕组上的电压为:输入电压加上隔直电容C1的偏执电压。出现了导通时间短时(Q2Q3通)Np绕组两端电压更高,导通时间长时(Q1Q4通)Np绕组两端电压低,最终伏秒平衡。

当然当Q2Q3占空比大于Q1Q4占空比时一样可以调节,您可以自己简单分析一下。

隔直电容C1的计算

隔直电容C1在每个周期都处于充电与放电状态,C1上始终有一个电压波动(纹波),隔直电容C1的取值要适中,如果电容值选得太小C1上的波动电压会很大导致变压器绕组上的波形与方波差异比较大电源不太好设计,假设电容值选得太大对于偏磁的动态抑制效果会不好。根据经验我们一般使之C1上的纹波电压大约在输入电压的10%左右。

估算C1的容值公式为

CV=it

C:为隔直电容C1的容值在这里是需要求的值

V:为纹波电压,假设输入电压为400V,则取10%的样子,40V

i:为隔直电容充电或放电电流的平均值,由于隔直电容C1与绕组Np是同一条通路上,所以i为电源最大负载情况下的原边绕组平均电流(包括变压器传输电流与电感上的励磁电流)。

t:为电容充电时间或者放电时间(即Q1Q4的开通时间或者Q2Q3的开通时间)注意:此为隔直电容的估算值,最终以调试值为准。

隔直电容C1的耐压

隔直电容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耐压值是很低的,但如果再电源发生暂态异常或其他的情况下不好说,建议选择比输入电压更大的耐压值。

半桥隔直电容计算方法!

工程师都知道实际的开关电源半桥拓扑都有一个隔直电容,其实在原理拓扑中是没有这个电容的。

这个电容的存在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该如何理解,又该如何计算它的容量?

图1

半桥基本工作原理

首先忽略小容量阻断电容Cb,则Np下端可近似地看作连接到C1和C2的连接点。若C1、C2的容量基本相等,则连接处的电压近似为整流输出电压的一半,约为168V。通常的做法是在C1、C2的两端各并接等值放电电阻来均衡两者的电压。图1中的开关Q1和Q2轮流导通半个周期。Q1导通Q2关断时,Np的同名端

(有点端)电压为+168V,Q2承受电压为336V;同理,Q2导通Q1关断时,Q1承受电压为336V,此时Np同名端电压为-168V。

Cb的作用

从原理上讲Cb是可以不要的,但原理终归是原理是纯理想化的东西,但我们是工程师我们要设计产品一定要联系实际。原理成立的前提是C1和C2上的电压是完全相等的,但在实际的半桥电源中一定不会相等,为什么呢?比如C1和C2两个电容虽然选的是同一型号同一容量但总会存在误差,从而使C1、C2两端的电压不相等。我们假设C1两端的电压170V,C2两端的电压为166V,半桥拓扑上管下管的导通时间是相同的,根据伏秒平衡一个周期下来就会4V×D是多出来的复不了位打破了平衡(多出来的这4V也可以理解成直流分量),经过多个周期后磁芯就饱和了。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还是C1为170V,C2为166V,如果有Cb的存在上管导通时,正向加在绕组两端的电压就会被Cb分掉一些(左负右正)不会达到170V,下管导通时,由于Cb上存在左负右正的少量电压,Cb的这个电压会叠加在C2的166V之上,一起加在绕组两端(方向跟上面的相反)绕组上的电压就会超过166V,从而调整了磁通不平衡,使系统收敛。

注意一下,电路系统中存在着其他很多不确定的因素,Cb电容不一定是左正右负,也有可能右正左负,无论是正向充电还是反向充电Cb电容都在不断的在做着维护平衡的工作。

上面的分析只有一个大概的思路,有很多地方不严谨还请谅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更进一步的精确分析。

隔直电容Cb是如何计算的?

图2

设允许的下降量为dV,产生该压降的等效平顶脉冲电流为Ipft,而流通该电流的时间为0.8T/2(假设),所需的阻断电容值可用下式得到

Ipft的计算很简单

设效率为80%,则

电源输入电压最低时,输入功率等于初级电压最小值与对应的初级电流平均的乘积。即 1.25Po=(Vdc/2)(Ipft)(0.8T/T)

其中Vdc(下方加一横)为最低输入直流电压。

实际举例计算隔直电容Cb的容量

一个功率为150W的半桥开关电源,额定直流输入电压为320V,频率为100kHz,设有15%的网压波动,最小输入电压为272V,则初级电压应为±272/2=±136V。

初级平顶脉冲电压的允许下降量约为10%,即约为14V,又已知功率为150W,Vdc=272V,Ipft=3.13×150/272=1.73A,

由公式

可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Cb电容一定要选择无极性电容。

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

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 平行板电容器是最常见的一种电容器,其结构可以发生变化,因此电容也跟着随之变化。当我们改变电容器的某个结构时,电容器的电容也随之变化。从而导致电容器中间的电场强度也会发生变化。这就引出一种问题,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总体上来说大概分为两类:电压不变的问题和电荷量不变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题目中的说法是:电压不变(电容器始终接在电源上)电荷量不变(电容器充电完成后,断开电源) 如果根据问题的难度再细分: 层次1:仅仅分析电容和电荷量(电压)的变化 层次2:分析电容和电荷量(电压)的变化,再加上电场强度的变化,而电场强度的变化有两个方法进行比较(U不变的问题中:E=U/d,Q不变的问题中,Q与E成正比(前提是S 不变)) 层次3:E的变化会导致容器中某点电势的变化(或者电荷在某点电势能的变化) 层次4:E的变化会导致容器中液滴所受电场力的变化,进而会产生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加速度;或者容器中国液滴的平衡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分析细线角度的变化。【此题问题本质上只重在分析电场强度的变化问题,因为所需要分析的是力的问题】 动态分析问题的处理方法: 1.先分析清楚题目给出的是U不变还是Q不变的类型 2.找出题目中发生变化的参量,然后分析C的变化(注意正反比关系),Q的变化(U的变 化)Q的变化会产生瞬间的充电和放电电流(会判断电流方向) 3.再分析E的变化 4.如果是平衡问题或者动力学问题需要进行受力分析,写平衡方程或者牛顿第二定律。 典型例题剖析 例1:★★【2016 新课标I】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电容器计算公式(2013_04_21)

电容器计算公式 电容器串并联容量 并联:C=C1+C2+…… 串联:2 121C C C C C +?= 电容器总容量 3.0.2 本条是并联电容器装置总容量的确定原则。 如没有进行调相调压计算,一般情况下,电容器容量可按主变压器的容量的10%~30%确定,这就是不具备计算条件时估算电容器安装总容量的简便方法。 谐波 3.0.3 发生谐振的电容器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1(2K n S Q d cx -= 式中,cx Q ----发生n 次谐波谐振的电容器容量(Mvar)d S ----并联电容器装置安装处的母线短路容量(MVA)n ----谐波次数,即谐波频率与电网基波频率之比K ----电抗率 母线电压升高 5.2.2 本条明确了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的主要原则 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后引起的母线电压升高值可按下式计算: d so s S Q U U =? 式中,s U ?----母线电压升高值(kV) so U ----并联电容器装置投入前的母线电压(kV) Q ---- 母线上所有运行的电容器容量(Mvar) d S ----母线短路容量(MVA) 电容器额定电压 5.2.2 本条明确了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的主要原则 电容器额定电压可由公式求出计算值,再从产品标准系列中选取,计算公式如下: )1(305.1K S U U SN CN -= 式中,CN U ----单台电容器额定电压(kV)SN U ----电容器投入点电网标称电压(kV)S ---- 电容器每组的串联段数K ----电抗率

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 5.5.2 (1)当电网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可配置电抗率4.5%一6%。因为6%的电抗器有明显的放大三次谐波作用,因此,在抑制5次及以上谐波,同时又要兼顾减小对3次谐波的放大,电抗率可选用4.5%。 (2)当电网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电抗率配置有两种方案:全部配12%电抗率,或采用4.5%一6%与12%两种电抗率进行组合。采用两种电抗率进行组合的条件是电容器组数较多,为了节省投资和减小电抗器消耗的容性无功。 电容器对母线短路容量的助增 5.1.2 在电力系统中集中装设大容量的并联电容器组,将会改变装设点的系统网络性质,电容器组对安装点的短路电流起着助增作用,而且助增作用随着电容器组的容量增大和电容器性能的改进(如介质损耗减小、有效电阻降低)、开关动作速度加快而增加。试验研究报告建议:在电容器总容量与安装地点的短路容量之比不超过5%或10%(对应于电抗率K=5%~6%,不超过5%;K=12%~13%,不超过10%),助增作用相对较小,可不考虑。 当K=12%~13%时,%10 d c S Q 式中,c Q ----电容器容量(kVar) d S ----母线短路容量(kVar) 回路导体的额定电流 5.1.3 所以取1.35倍电容器组额定电流作为选择回路设备和导体的条件是安全的也是合理的。 电容器分组原则 3.0.3 变电所装设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总容量确定以后,通常将电容器分组安装,分组的主要原则是根据电压波动、负荷变化、谐波含量等因素来确定。

Maxwell平行板电容器2D仿真实例

实验要求: 综合训练项目一:平板电容器电场仿真计算2D仿真 目的和要求:加强对静电场场强、电容、电场能量的理解,应用静电场的边界条件建立模拟的静态电场,解决电容等计算问题;提升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果形式:仿真过程分析及结果报告。用Ansoft Maxwell软件计算电场强度,并画出电压分布图,计算出单位长度电容,和电场能量,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将所做步骤详细写出,并配有相应图片说明。 一、平行板电容器描述 上下两极板尺寸:20*2(mm) 材料:pec(理想导体) 介质尺寸:20*6(mm) 材料:mica(云母) 激励:电压源 上极板电压:5V 下极板电压:0V 二、仿真步骤 1、建模 Project > Insert Maxwell 2D Design File>Save as>Planar Cap(工程命名为“Planar Cap”)选择求解器类型:Maxwell > Solution Type> Electric> Electrostatic(静电的) 创建下极板六面体Draw > Rectangle(创建下极板长方形) 将六面体重命名为DownPlate 大小:20*2(mm) Assign Material > pec(设置材料为理想导体perfect conductor) 创建上极板六面体Draw > Rectangle(创建上极板六面体) 大小:20*2(mm) 将六面体重命名为UpPlate Assign Material > pec(设置材料为理想导体perfect conductor) 创建中间的介质六面体Draw > Rectangle(创建中间介质六面体)

平行板电容器中介质的受力分析

平行板电容器中介质的受力分析 引言: 对于平行板电容器的受力问题,前人大多研究理想情况下平行板电容器的受力,即通过改变电容的大小研究其受力情况。本文的设想是把电介质放入平行板电容器中电介质在电场的作用下一定会发生变化,必然产生电偶极子,电偶极子在电场中必定会受力,一旦电偶极子受力就会发生位移变化,那么必然存在做功问题,那么就可以从能量角度去分析它的受力,进而得出的两个结果一定是相等的,本文通过例题去检验其确性。 1 介质受力公式的推导(从宏观上理论推导) 介质在进入平行板电容器的过程中(假设电量Q 不变),纵向电场使介质极化所做之功转化为介质的极化能,这仍是电容器储能的一部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插入介质后电容的静电能应不变,但是由电容器的能量公式W=Q*Q/2C ,当C 增大时,能量却是减少的,矛盾的出现说明我们一定忽略了某些相互作用的存在,为了避开繁琐的力分析,下面,我们将从能量的角度出发,通过数学方法导出平行板电容器中介质的受力的计算公式。 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中部分地充入介质常数为E(p(m),r)(介质常数一般不仅是空间r 的函数,而且还是介质的质量密度p(m)的函数)并且无自由电荷的介质,假设介质沿X 方向作一个无限小位移X ,则电容器的储能变化为 22111 222W V V v V D EDdV dV EDdV E dV δδδδεε===-???? 式(1-1) 而 E 0D ρ=-?Φ?== 则 ()221 2V v V V Ddv E dV D D E dV δφδδεδδδε=-?- =-?Φ+Φ?-???????? =22 12S v V V Dd s dV E dV E dV δδρδεδε-Φ+Φ- -???? 式(1-2) 其中在无穷大界面的值为零,而介质中已设自由电荷密度为零。 对于介质给定的一个无限小位移0X ,相对于空间的一个固定体积来说,必有: 0()m m X v S v dV d s X dV δρρ ρ=-=-????? 式(1-3)

超级电容选用计算

二、超级电容的主要特点、优缺点 尽管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是蓄电池的5%或是更少,但是这种能量的储存方式可以应用在传统蓄电池不足之处与短时高峰值电流之中。相比电池来说,这种超级电容器有以下几点优势: 1.电容量大,超级电容器采用活性炭粉与活性炭纤维作为可极化电极,与电解液接触的面积大大增加,根据电容量的计算公式,两极板的 表面积越大,则电容量越大。因此,一般双电层电容器容量很容易超过1F,它的出现使普通电容器的容量围骤然跃升了3~4个数量级,目前单体超级电容器的最大电容量可达5000F。 2.充放电寿命很长,可达500000次,或90000小时,而蓄电池的充放电寿命很难超过1000次;可以提供很高的放电电流,如2700F的超级电容器额定放电电流不低于950A,放电峰值电流可达1680A,一般蓄电池通常不能有如此高的放电电流,一些高放电电流的蓄电池在如 此高的放电电流下的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 3.可以数十秒到数分钟快速充电,而蓄电池在如此短的时间充满电将是极危险的或是几乎不可能。 4.可以在很宽的温度围正常工作(-40℃~+70℃),而蓄电池很难在高温特别是低温环境下工作;超级电容器用的材料是安全和无毒的,而铅酸蓄电池、镍镉蓄电池均具有毒性;而且,超级电容器可以任意并联使用来增加电容量,如采取均压措施后,还可以串联使用。 因此,可以用简短的词语总结出超级电容的优点: ● 在很小的体积下达到法拉级的电容量; ● 无须特别的充电电路和控制放电电路 ● 和电池相比过充、过放都不对其寿命构成负面影响; ●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它是一种绿色能源; ● 超级电容器可焊接,因而不存在象电池接触不牢固等问题。 缺点:

电容计算公式

电容计算公式 教你两条不变应万变得原理: 1.电容器的计算依据是高斯通量定理和电压环流定律; 2.电感的计算依据是诺伊曼公式。要一两个答案查书就够了,要成高手只能靠你自己~慢慢学,慢慢练。 容量是电容的大小与电压没有关系。电压是电容的耐压范围。可变电容一般用在低压电路中电容的计算公式: 平板C=Q/U=Q/Ed=εS/4πkd 1. 所以E=4πkQ/εS即场强E与两板间距离d无关。2.当电容器两端接电时,即电压U一定时,U=Ed,所以U和d成正比。 容抗用XC表示,电容用C(F)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c=1/2πfc 容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电容C,就可以用上式把容抗计算出来。 感抗用XL表示,电感用L(H)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L=2πfL感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线圈的电感L,就可以用上式把感抗计算出来。 已知容抗与感抗,则对应的电压与电流可以用欧姆定律算出,如果电容与电阻和电感一起使用,就要考虑相位关系了。 2、电容器的计算公式: C=Q\U =S\4*3.1415KD Q为电荷量 U为电势差 S为相对面积 D为距离 3.1415实际是圆周率 K为静电力常数并联:C=C1+C2 电路中各电容电压相等;总电荷量等于各电容电荷量之和。串 联:1/C=1/C1+1/C2 电路中各电容电荷量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容电压之和。 电容并联的等效电容等于各电容之和!电容的并联使总电容值增大。当电容的耐压值符合要求,但容量不够时,可将几个电容并联。

3、Q=UI=I2Xc=U2/Xc 这是单相电容的 Xc=1/2*3.14fc 为什么我看到一个三相电容上面标的额定容量是30Kvar,而额定容量是472微法。额定电压是450伏。额定电流是38.5安三角接法, 答:C,KVar/(U×U×2×π×f×0.000000001) ,30/(450×450×2×3.14×50×0.000000001)?472(μF) 4、我知道电容公式有C=εS/D和C=Q/U,那么他们与电容"C"的关系,我特别想知道:我知道"U"与电容成反比,但是我在听老师讲时,没听到为什么成反比,就像知道"Q"与电容的关系时,就明白,一个电容放得的电荷越多就越大,还有"ε"是什么,与电容有什么关系, 再请问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电容是如何阻直通交的呢, 五一长假除了旅游还能做什么, 辅导补习美容养颜家庭家务加班须知 答:电容c是常数,只跟自身性质有关,即使没有电压,电荷它也是存在的,ε是介电,跟电介质的性质有关,交流能不停的对电容充电放电(因为交流的方向是变化的),二直流无此性质,所以通交流阻直流,更专业的话,大学物理里面会讲,如果你要求不高的话就不用深究了 5、电 容降压 在常用的低压电源中,用电容器降压(实际是电容限流)与用变压器相比,电容降压的电源体积小、经济、可靠、效率高,缺点是不如变压器变压的电源安全。通过电容器把交流电引入负载中,对地有220V电压,人易触电,但若用在不需人体接触的电路内部电路电源中, 本弱点也可克服。如冰箱电子温控器或遥控电源的开/关等电源都是用电容器降压而制作的。 相对于电阻降压,对于频率较低的50Hz交流电而言,在电容器上产生的热能损耗很小,所以电容器降压更优于电阻降压。

电容计算公式

教你两条不变应万变得原理: 1.电容器的计算依据是高斯通量定理和电压环流定律; 2.电感的计算依据是诺伊曼公式。要一两个答案查书就够了,要成高手只能靠你自己!慢慢学,慢慢练。 容量是电容的大小与电压没有关系。电压是电容的耐压范围。可变电容一般用在低压电路中电容的计算公式: 平板C=Q/U=Q/Ed=εS/4πkd 1. 所以E=4πkQ/εS即场强E与两板间距离d无关。2.当电容器两端接电时,即电压U一定时,U=Ed,所以U和d成正比。 容抗用XC表示,电容用C(F)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c=1/2πfc 容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电容C,就可以用上式把容抗计算出来。 感抗用XL表示,电感用L(H)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L=2πfL感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线圈的电感L,就可以用上式把感抗计算出来。 已知容抗与感抗,则对应的电压与电流可以用欧姆定律算出,如果电容与电阻和电感一起使用,就要考虑相位关系了。 2、电容器的计算公式: C=Q\U =S\4*3.1415KD Q为电荷量 U为电势差 S为相对面积 D为距离 3.1415实际是圆周率 K为静电力常数 并联:C=C1+C2 电路中各电容电压相等;总电荷量等于各电容电荷量之和。串联:1/C=1/C1+1/C2 电路中各电容电荷量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容电压之和。 电容并联的等效电容等于各电容之和!电容的并联使总电容值增大。当电容的耐压值符合要求,但容量不够时,可将几个电容并联。 3、Q=UI=I2Xc=U2/Xc 这是单相电容的 Xc=1/2*3.14fc 为什么我看到一个三相电容上面标的额定容量是30Kvar,而额定容量是472微法。额定电压是450伏。额定电流是38.5安三角接法? 答:C=KVar/(U×U×2×π×f×0.000000001) =30/(450×450×2×3.14×50×0.000000001)≈472(μF) 4、我知道电容公式有C=εS/D和C=Q/U,那么他们与电容"C"的关系,我特别想知道:我知道"U"与电容成反比,但是我在听老师讲时,没听到为什么成反比,就像知道"Q"与电容的关系时,就明白,一个电容放得的电荷越多就越大?还有"ε"是什么,与电容有什么关系?再请问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电容是如何阻直通交的呢? 五一长假除了旅游还能做什么?辅导补习美容养颜家庭家务加班须知 第 2 页共 3 页 答:电容c是常数,只跟自身性质有关,即使没有电压,电荷它也是存在的,ε是介电,跟电介质的性质有关,交流能不停的对电容充电放电(因为交流的方向是变化的),二直流无此性质,所以通交流阻直流,更专业的话,大学物理里面会讲,如果你要求不高的话就不用深究了 5、电容降压 在常用的低压电源中,用电容器降压(实际是电容限流)与用变压器相比,电容降压的电源体积小、经济、可靠、效率高,缺点是不如变压器变压的电源安全。通过电容器把交流电引入负载中,对地有220V电压,人易触电,但若用在不需人体接触的电路内部电路电源中,

带电粒子在平行板电容器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平行板电容器中的运动 满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电子在电势差为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射入电势差为 的两块平行极板间的偏转电场中,在满足电子能射出平行极板区的条件下,下述四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电子的偏转角变大的是() A.变大,变大B.变小,变大 C.变大,变小D.变小,变小 二、多选题(共1小题) 2.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B水平正对放置,分别带等量异号电荷,一带电微粒水平射 入板间,在重力和电场力共同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 A.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动能一定增加 B.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电势能一定增加 C.微粒从M点运动到N点机械能可能增加 D.若微粒带正电荷,则A板一定带正电荷

三、计算题(共3小题) 3.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和B的距离为d,它们的右端放着垂直于金属板的 靶MN,现在A.B板上加上如图乙所示的方波形电压,电压的正向值为,反向电压值为,且每隔变向1次。现将质量为m的带正电,且电荷量为q的粒子束从AB的中点 O以平行于金属板的方向射入,设粒子能全部打在靶上而且所有粒子在A.B间的飞行 时间均为T。不计重力的影响,试问: (1)定性分析在时刻从O点进入的粒子,在垂直于金属板的方向上的运动情况。(2)在距靶MN的中心点多远的范围内有粒子击中? (3)要使粒子能全部打在靶MN上,电压的数值应满足什么条件?(写出、、、、的关系即可) 4.如图所示,四分之一光滑绝缘圆弧轨道AP和水平绝缘传送带PC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圆弧轨道的圆心为O,半径为R;P点离地高度也为R,传送带PC之间的距离为L,沿逆时 针方向的传动,传送带速度V=,在PO的左侧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 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物体从圆弧顶点A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恰好运动到 C端后返回.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不计物体经过轨道与传送带连接处P时的 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体由P点运动到C点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 (2)匀强电场的场强E为多大; (3)物体返回到圆弧轨道P点,物体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电容充放电计算公式

标 签:电容充放电公式 电容充电放电时间计算公式设,V0 为电容上的初始电压值; V1 为电容最终可充到或放到的电压值; Vt 为t时刻电容上的电压值。 则, Vt="V0"+(V1-V0)* [1-exp(-t/RC)] 或, t = RC*Ln[(V1-V0)/(V1-Vt)] 例如,电压为E的电池通过R向初值为0的电容C充电 V0=0,V1=E,故充到t时刻电容上的电压为: Vt="E"*[1-exp(-t/RC)] 再如,初始电压为E的电容C通过R放电 V0=E,V1=0,故放到t时刻电容上的电压为: Vt="E"*exp(-t/RC) 又如,初值为1/3Vcc的电容C通过R充电,充电终值为Vcc,问充到2/3Vcc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V0=Vcc/3,V1=Vcc,Vt=2*Vcc/3,故 t="RC"*Ln[(1-1/3)/(1-2/3)]=RC*Ln2 =0.693RC 注:以上exp()表示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Ln()是e为底的对数函 解读电感和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山东司友毓 一、电感 1.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交变电流通过电感线圈时,由于电流时刻都在变化,因此在线圈中就会产生自感电动势,而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原电流的变化,故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会起阻碍作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自感系数及电流变化的快慢有关,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就越大,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电感对交流的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叫做感抗,用X L表示,且X L=2πfL。感抗的大小由线圈的自感系数L 和交变电流的频率f共同决定。 2.电感线圈在电路中的作用 (1)通直流、阻交流,这是对两种不同类型的电流而言的,因为恒定电流的电流不变化,不能引起自感现象,所以对恒定电流没有阻碍作用,交流电的电流时刻改变,必有自感电动势产生以阻碍电流的变化,所以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2)通低频、阻高频,这是对不同频率的交变电流而言的,因为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流变化越快,感抗也就越大,对电流的阻碍越大。 (3)扼流圈:利用电感阻碍交变电流的作用制成的电感线圈。 低频扼流圈:线圈绕在铁芯上,匝数多,自感系数大,电阻较小,具有“通直流、阻交流”的作用。 高频扼流圈:匝数少,自感系数小;具有“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 二、电容 1.电容器为何能“通交流” 把交流电源接到电容器两个极板上后,当电源电压升高时,电源给电容器充电,电荷向电容器极板上聚集,在电路中形成充电电流;当电源电压降低时,电容器放电,原来极板上聚集的电荷又放出,在电路中形成放电电流,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好像是交流“通过”了电容器,但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 2. 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知道,恒定电流不能通过电容器,原因是电容器的两个极板被绝缘介质隔开了。当接到交流电源上时,电源使导线中自由电荷向某一方向定向移动,对电容器进行“充放电”,电容器两极板在此过程中由于电荷积累(或减少)而产生电动势,因而反抗电荷的继续运动,就形成了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知识点

四、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主要考查的内容 主标题: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高考考查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关键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 难度:3 重要程度:5 内容: 考点剖析: 电容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出应用型题目的热点,复习时应注意。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是高考考查的知识点,应理解、弄懂。 电容器的电容C =Q /U =ΔQ /ΔU ,此式为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决定式为C =4πS kd ε。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的Q 、E 、U 、C 的讨论要熟记两种情况:1.若两极保持与电源相连,则两极板间电压U 不变; 2.若充电后断开电源,则带电量Q 不变。 典型例题 例1.(2014秋?乐陵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的实验 装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 板与静电计的指针带的是异种电荷 B.甲图中将B 板上移,静电计的指针偏角增大 C.乙图中将B 板左移,静电计的指针偏角不变 D.丙图中将电介质插入两板之间,静电计的指针偏角减小 【解析】BD .A 板与静电计的指针带的是同种电荷,A 错误;将B 板向上平移,正对面积减小,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 =4πS kd ε得知,电容C 减小,而电容器的电量Q 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C =Q U 分析得到,板间电势差U 增大,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故B 正确;乙图中将B 板左移,板间距增大,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 = 4πS kd ε得知,电容C 减小,而电容器的电量Q 不变,由电容的

平行板电容器 计算题

1. 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板间距离为d,上极板开有一小孔,质量均为m、带电荷量均为+q的两个带电小球(视为质点),其间用长为l的绝缘轻杆相连,处于竖直状态,已知d=2l,今使下端小球恰好位于小孔正上方距离为d处,由静止释放,让两球竖直下落。当下端的小球到达下极板时,速度刚好为零。(已知静电 常数为k)试 求: (1)两极板间 匀强电场的 电场强度; (2)两球运动 过程中的最 大速度大 小; (3) 下球刚 进入电场时 杆中弹力。 【解析】:(1)两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到下端的小球到达下极板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4mgd-Eqd-Eq(d-l)=0(2分) 解得E =方向竖直向上(1分) (2)两球由静止开始下落至下端小球恰好进入小孔时两球达到最大速度,此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得 2mgd =(1分)解得v =(1 分) (3) 下球刚进入电场时整体加速度为 a==方向竖直向上,(2分) 取上球为研究对象,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F F+=ma(2分) 杆中弹力 =—(若>表示杆中为压力,若<0表示杆中为拉力。)(2分)2. 如图所示, 水平放置的平 行板电容器,两 板间距为 d=8cm,板长为 L=25cm,接在 直流电源上,有 一带电液滴以 v0=0.5m/s的初速度从板间的正中央水平射入,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运动到P处时迅速 将下板向上提起cm,液滴刚好从金属板末端飞出,求: (1)将下板向上提起后,液滴的加速度大小;(2)液滴从射入电场开始计时,匀速运动到P 点所用时间为多少?(g取10m/s2) 【解析】:(1)带电液滴在板间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电场力,因为液滴匀速运动,所以有: 当下板向上提后,d减小,E增大,电场力增大,故液滴向上偏转,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此时液滴所受电场力 . (2)因为液滴刚好从金属末端飞出,所以液滴 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是 设液滴从P点开始在匀强电场中飞行的时间为 , 而液滴从刚进入电场到出电场的时 间所以液滴从射入开始匀速运动到P 点时间为【答案】(1)(2)0.3s

法拉电容放电简单计算方法

法拉電容放電簡單計算方法 超級電容的特點 體積小,容量大,能量密度遠大於電解電容。 可以作為後備電源使用。ESR小,功率特性好,功率密度遠大於電池。可作為主電源的功率補償,保證短時間、大電流的需要。充放電次數10萬次以上。 過充和過放都不會對其電性能產生影響。 使用簡單,不需要特別的充放電控制電路。 綠色環保,無污染,免維護。 工作溫度範圍大,最低工作溫度,零下40攝氏度。 法拉電容放電簡單計算方法 T = (C×ΔU) / I T:放電時間,單位s C:電容容量,單位F ΔU:電壓降,是最高工作電壓與最低工作電壓的差,單位V I :放電電流,單位A ◆超級電容器充放電時間計算方法

一般應用在太陽能指示燈上時,LED都採用閃爍發 光,例如採用一顆LED且控制每秒閃爍放電持續時間為0.05秒,對超級電容器充電電流100mA,LED放電電流為15mA. 下面以2.5V50F在太陽能交通指示燈上的應用為例,超級電容器充電時間計算如下: C×dv=I×t C: 電容器額定容量; V:電容器工作電壓; I:電容器充電; t: 電容器充電時間 故2.5V50F超級電容器充電時間為: t =(C×dv)/I =(50×2.5)/0.1 =1250s 超級電容器放電時間為: C×dv-I×C×R=I×t C: 電容器額定容量; V:電容器工作電壓; I:電容器放電電流;

t: 電容器放電時間; R:電容器內阻 則2.5V50F超級電容器從2.5V放到0.9V放電時間為: t =C×(dv/I-R) =50×[(2.5-0.9)/0.015-0.02] =5332s 應用在LED上工作時間為5332/0.05=106640s=29.62小時 舉例如下︰ 如單片機應用系統中,應用超級電容作為後備電源,在掉電後需要用超級電容維持100mA的電流,持續時間為10s,單片機系統截止工作電壓為4.2V,那麼需要多大容量的超級電容能夠保證系統正常工作? 由以上公式可知︰ 工作起始電壓Vwork=5V 工作截止電壓Vmin=4.2V 工作時間t=10s 工作電源I=0.1A 那麼所需的電容容量為︰ C=(Vwork+ Vmin)It/( Vwork2 -Vmin2) =(5+4.2)*0.1*10/(5^2 -4.2^2) =1.25F

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对平行板电容器的有关物理量Q、E、U、C进行讨论时,关键在于弄清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在变量中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因变量,只有过程清晰,结果才会明朗准确。我们可根据不变量,把这类问题分为两种情况来分析: 一. 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 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则电容器所带电量Q保持不变,当极板距离d,正对面积S 变化时,有 对于电场强度变化,我们还可以认为一定量的电荷对应着一定数目的电场线,若电量不变,则电场线数目不变,当两板间距离变化时,场强不变;当两板正对面积变化时,引起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发生了变化,如图1所示,电容器的电量不变,正对面积减小时,场强增大。 图1 这样,越大,电场线就越密,E就越大,反之就越小;不变时,不管极板间距离 如何变化,电场线的疏密程度不变,则E不变。则此式可知,在电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场强度与板间的距离无关。 例1. 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量很小)固定在P点,如图2所示,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U表示电容器的电压,W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则()

图2 A. U变小,E不变; B. E变大,W变大; C. U变小,W不变; D. U不变,W不变; 解析: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说明电容器带电量不变。正极板向负极板移近,由 可知电容增大,由可知,U变小,而,由此可看出,场强E 不变。因E不变,P点与负极板间的距离不变,可知P点的电势U P不变,那么正电荷的电势能就不变,综上所述,A、C选项正确。 例2. 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与静电计的连接如图3所示,对电容器充电,使静电计张开某一角度,撤去电源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 增大两板间距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B. 减小两板间距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C. 将两板错开一些,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D. 将某电介质插入极板间,静电计指针张开角度变大。

隔直电容

经常看到用一个电容做成的所谓的"隔直电路",如图1。这是没真正理解隔直的含义的表现。电容可以实现隔直,这是中学生的理解水平,搞电子的人不应该停留在这个水平。经常看到用一个电容做成的所谓的" 隔直电路",如图1。这是没真正理解隔直的含义的表现。电容可以实现隔直,这是中学生的理解水平,搞电子的人不应该停留在这个水平。这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隔直流通交流"的电路。试问直流和交流的界限何在?1Hz 是交流,0.1Hz 是交流......无穷小的频率仍然是交流!无穷小频率的交流跟直流怎么区分?所谓隔直电路的本质是截止频率比较低的高通滤波器,如此而已!那么高通滤波器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最简单的RC 高通滤波器也是一个电容串联一个电阻,如图2。哪有一个电容就能工作的高通滤波器?也许某些隔直电路看起来只有一个电容,那是因为电容后面的负载本身有一定的输入等效电阻。如果后面是运放的高阻输入端,仅仅用一个电容就是错误的设计了。这种电路,不仅无法隔直,而且运放的输入偏置电流在电容上逐渐积分,最终会导致电容两端积累过高的电压致使运放输入电压超出正常的共模输入范围。因此,有人把这个电阻的作用解释为"直流泄放电阻",当然不能算错。但这种理解仍有隔靴搔痒的感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个电阻是高通滤波器的两个必要元件之一!即使后面的电路绝对没有偏置电流,这个电阻仍然不能少。如果后面的运放没有偏置电流,也没有输入电阻,这个电阻就变成了电容C1 与运放输入电容Ci 分压的电路。由于C1 >> Ci,在上电过程中,输入电平通过C1 对Ci 充电,将会有运放的输入电压IN1 ~IN。显然,直流信号通过了电容C1,根本没发生什么"隔直"事件!------------------------------------------------- 问题在哪呢?"因此,有人把这个电阻的作用解释为"直流泄放电阻",当然不能算错。但这种理解仍有隔靴搔痒的感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个电阻是高通滤波器的两个必要元件之一!"是不是这样?非也。R1 作为"直流泄放电阻"肯定没有问题。就是说,R1可以防止运放偏置电流积分而饱和。而R1要作为高通滤波的必要元件就勉强了。正巧,lzjnytttt出来反顶一下,我们两个持不同意见者几乎" 同时出现"来了,请大家仔细端详,有一定道理否:----------------------------------------- lzjnytttt 发表于2004 -4-1 21:49 技术交流←返回版面反顶一下!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其实电容所谓的通交流,需要一端接地才能体现所谓的通(实际上在电容极板间没有电流通过),而直接与运放相连,运放的输入阻抗非常大,对电容这端就没有了地的呼应,所以图一是错误的。图二提供了电阻这个电容与地之间的通道,所以是正确的,但是电阻非常大之后,高通的效果是不是也不好了?lzjnytttt 发表于200 4-4-1 21:54 技术交流←返回版面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以前对电容的通电流一直不太理解。今天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1。电容的通交流实际上需要有地的呼应。2。图一的运放输入阻抗无穷大,使电容缺少了地的呼应,所以错。3。图二的电阻如果非常大的话,那么这个电容的高通效果是不是将变差?--------------------------------------------------- 如果后面的运放没有偏置电流,也没有输入电阻,这个电阻就变成了电容C1 与运放输入电容Ci 分压的电路。由于C1 >> Ci,在上电过程中,输入电平通过C1 对Ci 充电,将会有运放的输入电压IN1 ~IN。显然,直流信号通过了电容C1,根本没发生什么"隔直"事件!----这时过去的是直流信号吗?纵然是,也是"上"电的电,也不是信号的"电",上电结束后,后面的故事是什么?------------------------------------- 我初步认为:R1,包括运放输入电阻Ri,要说直到滤波电阻的作用,应当和上一级的输出阻抗一起产生作用,而不是由R1自己单独起作用。一般地,R1的选择,要考虑运放偏置电流的大小,不能随意选择,否则,选得太大,达不到泄放电流的目的,太小,输入输入阻抗又偏低,要综合考虑。-------------------------------------- 频率问题,个人认为也有点不妥,后面讨论。------------------------------------------------------------------------------------ 首先,我必须承认我的第一篇帖子举的例子有问题,导致这么多争论。我的本意是解释隔直电路的问题,但额外引入了运放输入偏置电流的问题,作为解释概念的文章,这样是不合适的。解释基本概念就应该尽可能简化问题,避免不必要的牵连。这对我可算一个有益的教训,感谢lm7556 网友的提醒。我重新系统表述我对隔直电路问题的理解,问题本身的讨论已经显得有些过分了,如果我下面的论证思路能对初学者有所启示,也就够了。 1. 基本概念所有讨论的基础概念:直流信号。(说明:这里的直流特指"恒定直流",不要忘了,脉动直流也是直流。) 1.1. 加窗的直流信号有人想的很简单化:恒定就是不随时间发生任何改变。其实没有这么简单,许多概念一旦绝对化就会带来无法解决的悖论——如果非要说某个信号s "绝对恒定",那就应该是:s = 某个常量,t=-∞→+∞ 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连宇宙本身都可能是有限的。这种讨论会

电容计算公式

教你两条不变应万变得原理:?? 1.电容器的计算依据是高斯通量定理和电压环流定律;? 2.电感的计算依据是诺伊曼公式。? 要一两个答案查书就够了,要成高手只能靠你自己!慢慢学,慢慢练。? 容量是电容的大小与电压没有关系。电压是电容的耐压范围。可变电容一般用在低压电路中?电容的计算公式:? 平板C=Q/U=Q/Ed=εS/4πkd?1.?所以E=4πkQ/εS即场强E与两板间距离d无关。2.当电容器两端接电时,即电压U一定时,U=Ed,所以U和d成正比。??? 容抗用XC表示,电容用C(F)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c=1/2πfc?容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电容C,就可以用上式把容抗计算出来。??? 感抗用XL表示,电感用L(H)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L=2πfL感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线圈的电感L,就可以用上式把感抗计算出来。?? 已知容抗与感抗,则对应的电压与电流可以用欧姆定律算出,如果电容与电阻和电感一起使用,就要考虑相位关系了。?2、电容器的计算公式:?C=Q\U? ?=S\4*? Q为电荷量?U为电势差?S为相对面积?D为距离?实际是圆周率?K为静电力常数??? 并联:C=C1+C2? ?????电路中各电容电压相等;总电荷量等于各电容电荷量之和。?串联:1/C=1/C1+1/C2? ?????电路中各电容电荷量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容电压之和。? 电容并联的等效电容等于各电容之和!电容的并联使总电容值增大。当电容的耐压值符合要求,但容量不够时,可将几个电容并联。??? 3、Q=UI=I2Xc=U2/Xc????这是单相电容的???????Xc=1/2*? 为什么我看到一个三相电容上面标的额定容量是30Kvar,而额定容量是472微法。额定电压是450伏。额定电流是安??三角接法?? 答:C=KVar/(U×U×2×π×f×? ?=30/(450×450×2××50×≈472(μF)? 4、我知道电容公式有C=εS/D和C=Q/U,那么他们与电容"C"的关系,我特别想知道:我知道"U"与电容成反比,但是我在听老师讲时,没听到为什么成反比,就像知道"Q"与电容的关系时,就明白,一个电容放得的电荷越多就越大?还有"ε"是什么,与电容有什么关系??再请问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电容是如何阻直通交的呢?? 五一长假除了旅游还能做什么?辅导补习美容养颜家庭家务加班须知 第?2?页?共?3?页? 答:电容c是常数,只跟自身性质有关,即使没有电压,电荷?它也是存在的,ε是介电,跟电介质的性质有关,交流能不停的对电容充电放电(因为交流的方向是变化的),二直流无此性质,所以通交流阻直流,更专业的话,大学物理里面会讲,如果你要求不高的话就不用深究了?5、电容降压? 在常用的低压电源中,用电容器降压(实际是电容限流)与用变压器相比,电容降压的电源体积小、经济、可靠、效率高,缺点是不如变压器变压的电源安全。通过电容器把交流电引入负载中,对地有220V电压,人易触电,但若用在不需人体接触的电路内部电路电源中,本弱点也可克服。如冰箱电子温控器或遥控电源的开/关等电源都是用电容器降压而制作的。?? ?相对于电阻降压,对于频率较低的50Hz交流电而言,在电容器上产生的热能损耗很小,所以电容器降压更优于电阻降压。?? ?????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他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在一定的交流信号频率下产生的容抗来限制最大工作电流。例如,在50Hz的工频条件下,一个1uF的电容所产生的容抗约为3180欧姆。当220V的交流电压加在电容器的两端,则流过电容的最大电流约为70mA。虽然流过电

电容器典型习题及含容电路计算

电容器动态问题与电势及电势能相结合 电容器动态问题与粒子受力相结合 一、 电容器、电容 1、 电容器:两个彼此绝缘又互相靠近的导体可构成一个电容器。 2、电容:1)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2)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一个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与两个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3)定义式:U Q U Q C ??= =,对任何电容器都适用,对一个确定的电容 器,电容是一个确定的值,不会随电容器所带电量的变化而改变。 4)单位: 5)可类比于水桶的横截面积。 3、电容器的充放电: 充电:极板带电量Q 增加,极板间场强E 增大; 放电:极板带电量Q 减小,极板间场强E 减小; 4、常见电容器有:纸质电容器,电解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电解电容器连接时应注意其“+”、“-”极。 二、平行板电容器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kd s C r πε4=(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板正对面积成正比,与两板间距 离成反比,与介质的介电常数成正比)。是决定式,只对平行板电容器适应。 带电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可认为是匀强电场,d U E =。 三、平行板电容器动态分析 一般分两种基本情况: 1、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U保持不变。即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继续保持电容器两极板与电池两极相连接,电容器的d、s、ε变化时,将引起电容器的C、Q、U、E的变化。 2、电容器的带电量Q保持不变。即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连接,使电容器的d、s、ε变化时,将引起电容器的C、Q、U、E的变化。 进行讨论的物理依据主要是三个: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距离d、正对面积S、电介质的介电常数ε间的关系:kd S C r πε4= (2)平行板电容器内部是匀强电场,d U E = S kQ r επ4= 。 (3)电容器每个极板所带电量Q=CU。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带电量为Q ,极板间的距离为d . 在两极板间的中点放一电量很小的点电荷q .它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等于 () A .8kQq/d 2 B .4kQq/d 2 C .Qq/Cd D .2Qq/Cd

超级电容电量简易计算

超级电容电量简易计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超级电容电量简易计算 电压(V) = 电流(I) x 电阻(R) 电荷量(Q) = 电流(I) x 时间(T) 功率(P) = V x I = 能量(W) = P x T = Q x V 容量 F= 库伦(C) / 电压(V) 将容量、电压转为等效电量 电量 =电压(V) x 电荷量(C) 实例估算: 电压 1F(1法拉电容)的电量为(库伦), 电压下限是,电容放电的有效电压差为,所以有效电量为。 =*S(安秒)=1700mAS(毫安时)=(安时)若电流消耗以10mA计算,1700mAS/10mA=170S=(维持时间分钟)。转 电荷量 通常,正电荷的电荷量用正数表示.负电荷的电荷量用负数表示.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量总是等于某一个最小电量的整数倍 这个最小电量叫做基元电荷

它等于一个电子所带电量的多少,也等于一个质子所带电量的多少 而库仑是电量的单位 1库仑=1安培·秒 库仑是电量的单位,符号为C。它是为纪念物理学家库仑而命名的。若导线中载有1安培的稳恒电流,则在1秒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电量为1库仑。 库仑不是国际标准单位,而是国际标准导出单位。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量e=×10^19库仑(元电荷), 也就是说1库仑相当于×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总量。 电荷量的公式: C=It(其中I是电流,单位A ;t是时间,单位s)电量 电量表示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单位时间内通过截面的电荷量 一般来说,电荷的数量叫电量,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 一个电子的电量e=*10^-19库。实验指出,任何带电粒子所带电量,或者等于电子或质子的电量, 或者是它们的电量的整数倍,所以把*10^-19库叫做基元电荷。做功时的电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