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既有线无线MSO备份优化的研究

西安地铁既有线无线MSO备份优化的研究
西安地铁既有线无线MSO备份优化的研究

西安地铁无线中心设备MSO备份优化的研究

梅婧君

(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西安710016)

摘要:专用无线通信网络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日常运营和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通信手段。随着西安地铁线网的逐步建设,如何打造一张科学、合理、高效的专用无线通信网络已成为重要课题。文章结合西安地铁既有线路无线系统设备情况,讨论无线核心交换中心MSO的备份优化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网络的设计、运营维护、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线通信系统;MSO;IGR;冗余备份

引言

通信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这个技术密集的多专业、多系统互相支撑复杂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营指挥、服务乘客和传递各种信息的网络平台,是抢修救灾、应急处理的基本保障,是地铁这个有机整体的血管。无线通信系统是地铁中最重要、最与地铁运营行车息息相关的通信系统,是运行中的列车司机与控制中心调度人员和车站行车管理人员之间实时通信的手段,担负着提高运营效率、确保行车安全及乘客安全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运营风险也随之增大。作为为轨道交通运输的安全运营提供高效、可靠的无线通信系统平台在其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无线系统平台中的集群交换控制中心(简称MSO设备)是重中之重,MSO设备能否平稳运行直接影响着整个无线系统平台的功能。

西安地铁一、二、三号线MSO设备均无冗余备份功能,存在MSO设备故障时影响运营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对无线系统交换中心MSO的升级改造,可以使无线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更加灵活、增加抗干扰能力、扩大系统容量,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冗余度、抗风险水平以及故障导向安全的能力。

1 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现状

1.1 西安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现状

西安地铁一、二、三、四号线无线通信系统均采用MOTOROLA设备厂家的800MHz频段TETRA数字集群系统。全线设置控制中心交换设备MSO、基站、调度台、二次开发平台和网管系统等设备,实现控制中心(OCC)、车辆段/停车场的调度人员与列车司机、客运人员、维护人员等不同用户之间进行有效的无线话音和数据通信,是提高运输效率、确保行车安全及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通信手段。

目前,西安地铁已运营4条线路,这4条线路共设3个MSO,其中1,,3号线MSO均安装在渭河车辆段OCC中,并已经完成互联互通。网络结构如下:

图1 西安地铁1、2、3号线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一、三号线共用一套MSO设备,二号线设置一套单独的MSO 设备。因一、二、三号线MSO设备均无冗余备份功能,存在MSO设备故障时影响运营行车安全的隐患。

1.2西安地铁MSO故障情况

自2011年9月16日二号线首条线开通运营以来, 2套MSO设备共发生了影响运营较大故障6次:

1、二号线ZDS设备故障:自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ZDS服务器故障已相继发生7次,此故障现象为摩托罗拉网管功能无法实现,暂不影响无线用户通信,但无法通过网管监控全线所有基站状态,无法对无线用户数据进行配置,

且无线系统设备重启后,无法与ZDS同步数据,部分无线系统设备重启后有无法启动的风险,如无线调度台、无线CAD服务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二号线UCS模块故障:2014年1月20日UCS模块软件出现问题,摩托罗拉网管功能无法实现,暂不影响无线用户通信,但无法通过网管监控基站状态,无法对无线用户数据进行配置,远程及现场处理。

3、二号线MSO设备中期评估及ZC2硬盘故障问题:2015年9月,鉴于MSO 设备ZDS服务器前期故障以及运行时间也已4年,对MSO设备进行了中期评估,评估发现ZC2有2块硬盘故障,同时发现ZC重启后全线无线终端设备出现无法越区切换问题,影响行调与电客车司机之间的通信。

4、2013年1月23日,为处理西安地铁2号线手持台无法拨打外线电话的问题,摩托罗拉工程师到达控制中心现场查看系统状态,发现ZC/NM服务器中的UCS、ZDS软件已经掉死无法访问。

5、二号线MSO设备中的NTS服务器于2015年出现无法开机故障,此故障导致二号线范围内手持台时间走时不准,整个周期历史半年。

6、一、三号线共用的MSO设备中的一号线NTS服务器于2017年9月出现故障无法开机,维修期间一号线、三号线手持台时间走时不准,维修周期历时半年。

7、2017年11月28日,三号线多次发生无线调度台车次信息位置归属显示错误故障,经排查故障原因为无线MOXA摩莎交换机故障。

MSO作为三条线无线系统的主设备承载了所有无线集群信号语音、数据处理工作,以及其他重要功能,是支持列车调系统的核心设备。但是在日常维护和抢修中以下3方面难点:

1、因为MOTOROLA交换控制中心设备结构复杂,运行着多个数据库及软件服务器,对于某个逻辑服务器的配置和修改往往会涉及到关联其他相关设备的配置,因此操作及维护技术难度高。

2、从MSO设备对于整个无线系统的重要性来看,一旦出现硬件损坏、系统崩溃或其他未知问题时,人员无法及时处理恢复则直接影响整个无线调度通信以及应急指挥。

3、通过多年的运营维护,西安地铁能对大部分无线设备,特别是二次开发设备进行维修维护,但是对于无线MSO中心设备本身比较复杂,技术含量较高,

西安地铁应急处理能力有限。

1.3 其他城市地铁无线系统组网情况

为适应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和运营发展的需求,增强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上海、成都、昆明地铁通过新建设和对既有线的改造,实现所有线路无线通信系统均采用具备异地冗余热切换功能的IGR无线系统。北京地铁线网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单中心双机备份方式。

上海采用Motorola基于TETRA的Dimetra IP系统,由三个区域(ZONE)组成一个大区,一个大区最多可包含7个区域,大区中部署了系统级服务器负责控制大区的运行;一个区域中包含一个移动交换局、区域级服务器和最多100个收发系统(BTS)站点,BTS为移动台提供RF接口。移动交换局(MSO)分主、备用,主用MSO设置在3号线东宝兴路控制中心,备用MSO设置在8号线西藏北路控制中心。MSO依托上海地铁上层网传输系统连接区域内的各个基站。

广州的TETRA系统是通过交换机节点异地同步配置实现容灾备份的。通常情况下,其交换控制中心 (MSO) 内部冗余配置的节点控制器 (ZC),安装在同一座建筑的同一个机房的同一个机柜内。为实现异地容灾备份,可以将一个 MSO 交换机分解成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 2部分设备,分为主用节点交换机和备用节点交换机,不仅能够应对链路中断、部分功能模块的故障,并且能够实现灾备,即实现双交换中心异地容灾备份。将原本一套冗余配置的节点控制器 (zC)及网关路由器分拆2个不同位置的交现本地和异地双重备份。而其他非冗余配置的网关设备,包括电话网关、数据网关、边界路由器、鉴权服务器等,也在2个交换机柜中分别配备,实现异地备份。分解后的机柜为主用节点 1交换机和备用节点 1.1交换机,并通过光纤连接。基站和调度台双路由至2个节点交换机。主用节点交换机和备用节点交换机 2个机柜,相对于互为备份的完全的 2个节点交换机机柜的配置方案要更经济节省。

2 西安地铁既有线MSO备份优化方式

2.1 优化方式

2.1.1 异地温备方式

针对西安地铁一、二、三号线无线系统组网,可以使用温备方式实现MSO

的备份。该方式需要在备份地点新增一个备份MSO,其配置与既有MSO完全一致。当既有MSO故障时,需要手工调整基站和调度台链路到备份MSO。

技术改造所需增加的设备和配置如下:

(1)新增加一个MSO,与既有2号线MSO完全镜像配置,并配置2号线所有系统数据和用户数据;

(2)新增加一个MSO,与既有1、3号线MSO完全镜像配置,并配置1、3号线所有系统数据和用户数据;

(3)定期手动同步备份MSO和既有MSO的数据;

(4)故障时需要手动切换(调整传输)链路将基站和调度台连接到备份MSO。

2.1.2 异地冗余IGR热备方式

摩托罗拉的TETRA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并能够提供独特的IGR异地冗余交换机,采用IP技术的异地镜像热备份交换机和自动切换系统为用户提供的是一个全面的、切实可行的交换机异地备份和切换技术。它将一个交换机的所有网元设备设计在两个机柜上(A和A’),两个机柜通过光纤连接可安置在不同的交换设备机房从而形成异地备份,最远距离可达70公里。

IGR方式是将一、二、三号线改造成异地冗余配置(同4号线结构),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可靠性。由于目前这3条线路总的基站数量不超过100,因此它们可以共享一套MSO。改造完成后,系统结构图如下:

图2 西安地铁1、2、3号线IGR MSO网络结构

如图2所示,改造后具备IGR功能配置的MSO由主备两个机柜组成,两个机

柜通过光纤或千兆以太网连接,可安置在不同的交换机房从而形成异地备份。基站和调度台配置双链路同时接入的主备机柜。如果主机柜设备出现故障,无线基站将在1-2秒时间内完成切换连接,而基站下的全部用户机无须重新登记,并且所有的故障切换均由系统自动判断,无须人工干预。

改造后一、二、三号线共用一个IGR配置的MSO,以单条线路为例,系统结构示意图如下:

图3 西安地铁单条既有线路IGR MSO网络结构

IGR技术改造所需增加的设备和配置如下:

(1)新建一套具备IGR功能配置的MSO,用于连接一、二、三号线的无线基站、调度台、二次开发平台和网管系统等设备。并将这一套MSO交换机的所有网元设备设计在两个机柜上(A和A’),两个机柜通过光纤连接安置在不同的设备机房从而形成异地备份。

(2)传输系统为基站和调度台提供双链路,分别连接到MSO的主备机柜。

(3)二次开发平台厂商配合调试升级

(4)既有一、二、三号线的基站和调度台软件升级后,割接到新建的IGR 功能配置的MSO设备上。

(5)新建的IGR功能配置的MSO与新线4号线完成互联互通。

(6)因目前在用的两套MSO不具备IGR功能,待改造完成后作备品备件使用。

2.2 优化方式的比较

针对西安地铁一、二、三号线MSO的备份需求,摩托罗拉无线设备可以提供异地冗余热备(IGR)和异地温备两种方式。

表1 两种优化方式对比

3 IGR交换机的故障切换功能

3.1 传输链路故障

IGR交换机采用异地冗余技术,在正常状态下,系统的所有服务将由主用机柜提供,备用机柜中的设备为备份工作状态。基站及调度台通过主用侧链路,由主用机柜A的设备提供系统服务。当该侧链路故障时,基站及调度台会自动启用备用侧链路,连接到备用MSO机柜B。此时,MSO仍由主用侧设备A提供服务,基站则通过备用侧的核心路由器及备用侧链路接入到MSO。

图4 传输链路中断切换示意图

3.2 主用机柜模块故障

当主用机柜内的某个或某些模块故障时,备用机柜中的相应功能模块启动并接替工作。此时,基站及调度台仍通过主用链路连接到MSO。

图5 主用机柜模块故障切换示意图

3.3 主用机柜完全故障

在某些极端状况下,主用机柜完全不可用时,系统功能将由备用机柜中的所有模块承担,基站及调度台也自动切换链路到备用机柜,系统仍可以支持全部的语音呼叫功能以及短数据功能。

图6 主用机柜完全故障切换示意图

4 IGR优化方式实施前的注意事项

4.1 链路准备

IGR冗余备份系统的基站和远端调度台要有条链路分别连接到不同的交换机柜。目前从基站和远端调度台到既有交换中心机柜是有一条传输链路的,如果IGR交换机柜的其中一个安装到既有交换中心机柜旁边该链路可以使用,只需要另外准备一条从基站和远端调度台到另外一个交换中心机柜的链路即可。

基站到IGR两个机柜各1条E1链路,由于目前基站的E1接口只有1个,实际上该接口是支持双链路的,届时需增加一个接口一分二的转接头。(基站E1接口中的1,2,4,5针为第一条E1链路,3,6,7,8为第二条链路,基站TSC 上有相应的指示灯体现着两条链路的状态)

远端调度路由器到IGR两个机柜各1条E1链路,目前调度路由器都只有一个E1接口,届时会另外增加一个E1接口板。

二次开发交换机到IGR两个机柜的边界路由器的以太网链路各1条。

IGR两个机柜间的互联通道需要2条光路。

4.2 基站调度台预配置

由于既有的交换中心设备版本与新的IGR交换中心设备的版本不一致,IGR 将为最新的版本,所有基站及调度台等都要进行升级。只是基站和调度台的配置是要跟新的IGR系统相适应的配置文件,才具备连接IGR系统的能力。

4.3 系统和用户数据同步

系统和用户数据要手动的从既有MSO同步到IGR MSO,包括基站的配置,调度台的配置,用户数据的配置。

4.4 预割接测试

为了保证能够平滑的进行最终的割接到IGR系统,相关的预割接测试及相关的功能测试也是必要的。

基站:所有的基站APP和配置文件切换到相应版本,并手动切换基站链路割接到IGR系统的两个MSO,并进行功能测试。测试通过后割接回既有MSO。基站的APP和配置文件的切换工作可以在网管上远程进行。

调度台:将调度台软件版本升级到与IGR相应的版本。并通过重新连接链路将所有调度台割接到IGR MSO,并进行功能测试。测试通过后割接回既有MSO。调度台的升级工作需要现场进行,远端调度台的软件和配置的切换可以远程进行。

二次开发设备:包括二次开发调度服务器,二次开发调度台,二次开发网管在内的所有设备也要割接到备份MSO并进行测试。测试通过后割接回既有MSO。

5 结束语

为适应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和运营发展的需求,增强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上海、成都、昆明地铁通过新建设和对既有线的改造,实现所有线路无线通信系统具备异地冗余热切换功能。结合西安地铁4号线的无线系统规划建设,既有线的MSO备份优化改造增加了无线系统的冗余度,提高了系统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故障导向安全的能力。

加上西安地铁三期规划中,要上全自动驾驶,其中,通信中就要加备灾中心,并且要对无线进行全功能备份,所以研究有比较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祖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李伟章.城市轨道交通通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西安地铁基坑明挖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案

第八章基坑明挖围护结构施工 第一节工程概况 第二节钻孔桩施工 第三节冠梁施工 第四节钢支撑施工 第五节土钉墙施工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193

第一节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南康村站】是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二号线的一个中间站,车站设计范围:YCK6+759.270~YCK6+969.800,长208米,宽18.5米,基坑底板深16.21米。包括车站主体、2个风亭及4个人行通道出入口。本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CK+902.800,位于未央路与凤城二路十字路口地面下。1号风亭即北端风亭与待建的千禧国际广场地下室合建,风亭形式为高风亭,冷却塔布置在北端风亭旁的绿化带内。2号风亭即南端风亭设置在车站东南侧第五国际地块内,风道进入第五国际地下室后,出地面做低风亭。主体围护结构采用Φ800mm@1200 mm的间隔钻孔桩+Φ600mm的钢管支撑。主体基坑围护结构见下图2-8-1。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 194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 195 图2-8-1车站主体围护结构剖面图 本站附属结构共4个出入口通道、1个消防通道、2组风道,通道及风道底板埋深给9.65米左右,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附属结构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实地情况,附属工程均采用明挖顺序法施工,其通道围护结构可采用间隔钻孔灌注桩的支护形式,风道由于跨度较大并有施工场地,采用土钉墙+挂网喷混凝土的支护形式施工。 位于车站东侧的3个出入口通道靠近在建的建筑第五国际及规划的千禧国际广场,及位于车站西侧的2个出入口通道位于以发大厦及凯鑫国际前的人行道上,其围护结构采用Φ800mm@1500 mm 的间隔钻孔桩+支撑,均采用Φ600,壁厚12/14mm 的钢管支撑。桩间采用100 mm 厚的网喷混凝土支护,同时在竖向采用两道水平间距为4.0m 的钢支撑。其工程量见表2-8-1

地铁调查研究报告

西安地铁的现状分析及处理方案 ——基于西安市民对地铁满意度的分析视角 摘要:西安地铁于2006年9月29日开工建设,2011年9月16日投入运营。目前运营1条线路(2号线)、全长约20.50公里,设17座地下车站。地铁的运营,在给市民带来便捷交通方式和更多出行选择的同时,仍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人物访谈等多种形式,以地铁二号线为切入点,从地铁站外观、站点设臵、计费方式、人员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调查了乘客对西安地铁的满意度。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和发展方向,以期提高地铁服务水平,为乘客创造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 关键词:西安地铁乘客满意度解决办法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 地铁,全称地下铁道,狭义上专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或捷运系统;但广义上,由于许多此类的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可能也会有地面化的路段存在,因此通常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下与地面上的高密度交通运输系统。 西安地铁(xian metro),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依据《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条例》,其正式名称为“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xian metropolitan transit railway system),于2006年9月29日开工建设,2011年9月16日投入运营。目前运营1条线路(2号线)、全长约20.50公里,设17座地下 车站。线路北起位于未央区的西安火车北客站,南至位于雁塔区的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将西安市南北中轴线上的龙首原、钟楼、小寨等商圈紧密联系起来,目前日均客流量20万人次。西安成为中国大陆第十个运营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城市。作为现代化的公共运输工具,地铁运输量大,经济实用,污染小等优势特点,顺应着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趋势,对拉大城市骨架、缓解交通拥堵、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西安地铁2号线的投入运营,不仅丰富了城市交通方式,改变了市民的出行选择,缓解了西安由于车多路窄引起的交通拥堵;而且拓展了城市空间,引导城市空间布局的功能,有效促进了gdp的发展。 当然,作为西安市第一条地铁线路,地铁2号线的运营也暴露出一些在施工过程中、运营期间的问题与不足。为此,笔者通过此次社会调研的契机,从地铁站外观、站点设臵、计费方式、人员服务等多个方面对地铁2号线进行了一定的调查研究,了解了当下乘客对于西安地铁这一新兴的交通工具在各方面的满意度,并针对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发展方向,以期趋利避害,提高地铁的服务水平,为乘客创造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为今后西安地铁的发展建立出一份蓝本和计划,促进西安地铁事业和公共交通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1、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方法 整理原有资料,查阅有关文献,并通过网络检索获取更加全面。 科学的文献资料。 (2)调查问卷针对地铁站的乘客采取判断抽样,在电视塔站、小寨站、钟楼站三个车站有针对性地像不同年龄、性别的乘客分发问卷,运用问卷方式调查。由于采用组员询问、填写的方式,问卷回收率较高,问卷有效率较高。三个站点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5份,其中有效问卷290份。 (3)个案访谈 特别针对地铁站相关负责人员以及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工作,对于地铁站的使用现状、发展规划以及乘客反响等方面给我们做了简单的介绍,让我们对此有了更详尽的了解。 (4)实地考察 小组成员前往各个地铁站对于其装修风格、指示标识、卫生状况、等候情况等情况进行

西安地铁2号线北大街站:与1号线交叉换乘站

●1号口:北大街十字东北角,进出站口向东,出站后正前方为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北医院,北边是陕西出版发行大厦。 ●2号口:北大街十字东南角,一处在建地下商业区内。 ●3号口:北大街十字西北角,进出站口向西,与1号口平行。 ●4号口:北大街十字西北角,进出站口向北。 北大街站是就医最方便的一个站点。北大街十字有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北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等。 出入站口 4个周边要点 ●就医最方便 地铁北大街站是就医最方便的一个站点。北大街十字东北角有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北医院,还有一家大药房,西南角则有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红色遗迹多 北大街站距离青年路上的止园、西五路上的革命公园都很近,北大街十字往西的莲湖路直通以爱国将军冯玉祥的名字命名的“玉祥门”,红色教育、缅怀先烈来这里就对了。 ●看场表演去 人民剧院、五四剧院、和平电影院……虽然它们都有一定的年头了,但保存在记忆里的东西最珍贵不是吗?有时间的话,去看场表演、看场电影,也是怀念的一种好方式。 ●书香之地 陕西出版发行大厦,新华书店,人民出版社等一系列书籍印发场所,文化氛围浓厚。 公交换乘 北大街站的4个进出站口分在十字路口的东北、东南和西北三个角上。公交、地铁换乘

按照就近、不过马路的原则分类,西南角下车可选择最近的2号口或3号口进入地铁站。 ●1号口:9、28、33、104、117、214、236、506 ●2号口:36、238、336、619、通宵4号线、K618、600、600区间、601、608、609、世园4号线、10、103、301、303、游8(610)、世园2号线、4、9、11、33、102 ●3号口:702、12、118、235、K606、714、506、10、28、102、103、301、303、世园2号线 ●4号口:600、600区间、601、608、609、619、208、216、229、239、6、26、36、 37、205、206、117、104 ●在西南角停靠的公交车有:235、236、238、336、K606、游8(610)、714、通宵4号线、12、118、241、K618、4、世园4号线、11

西安地铁的建设与规划

西安地铁的建设与规划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人们的通勤方式日新月异。人们从以前的步行的交通方式开始发展,出现了自行车、公交车、私家车等。到现在,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交通情况越来越严峻。道路上的严重阻塞,导致原来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失去了原有的特点。人们不得不去寻找更为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这时候城市地铁出现了。 城市地铁规划分为客流引导型和规划引导型。所谓客流引导型,就是哪里有人往哪里修,方便大家出行;而规划引导型则是按照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引导城市发展方向,主要是在城市郊区以及卫星城镇,香港地铁就是这样的典型。此外,修建地铁对城市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支持城市东西南北的连接,形成城市中心聚集化。当然,修建地铁不仅仅对城市交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同时对城市经济、城市格局、城市环境等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西安地铁,依据《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条例》,于2006年09月29日开工建设,2011年09月16日投入运营。截止2015年07月31日,运营西安地铁1号线、西安地铁2号线,以十字形贯穿城区;覆盖七个市辖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长安区),连通古城、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大城区,串起了西安市东西中轴线上的三桥、土门、五路口、康复路、纺织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凤城五路、龙首原、钟楼、小寨、西安电视塔、韦曲等商圈,使得市区紧密联系在1小时经济圈内。但是,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情况相比较,西安地铁仍处于起步阶段。 附件1和附件2提供了西安地铁网络的两个版本的未来规划,请结合实际,考虑如下问题: 问题一:利用附件1所提供的地铁网络,设计一个购票软件(或程序),其应需具有如下功能:输入任何一个出发站点和到达站点,能得到两个站点之间的最优乘坐(换乘)策略以及票价。作为例子,请具体给出从咸阳国际机场到安定门的乘车方案;

西安地铁二号线基础设施报告

西安地铁二号线基础设施 调查报告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 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2014年6月 二〇一四年六月

(充实一下简介的内容,帮忙把进站前两个问题写完整,看一下整体是否需改动,有错误的地方改一下,还有麻烦做个总结) 一、西安地铁简介 西安地铁的标志采用了建筑城墙的造型,充分的代表了西安的古文化,而方形的地铁标识在中国还是第一例,我国其他城市的地铁标识多是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之所以采用方形的设计,是渗入了中国古代印章的涵义,代表着地铁对市民的一种承诺。同时为了突出中国特色,标识也采用了最具有代表的中国红。 首先是它的红色底色,是中国传统的喜庆颜色,在交通设施中也是引人注目的警示色,能够起到突出的作用;其次,它采用城墙作为基本形状,白色和红色也是色彩上反差对比突出的搭配,同时也象征着地铁是一种公共设施,是纯洁的,没有杂质的,外面采用了城墙垛口的形状,内侧的椭圆既代表城墙的城门,也是地铁隧道的造型,二者公共构成了一个M型,也是地铁metro在国际上的公认的标识,线条流畅,也象征着地铁运行的通畅。 2011年9月16日通车试运营。西安地铁2号线,为西安地铁首条开工线路,也是首条运营线路,一期工程主线于2006年9月28日开工建设。全长20.50公里,设17座地下车站。该线路位置为西安市南北向主客流走廊,线路将西安火车北站、西安市行政中心、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中心北大街及钟楼、南郊省体育场、小寨、西安电视塔、韦曲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串联起来。西安地铁的开通,标志着西安从此走上了地铁的时代,更加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为广大乘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出行方式。 全线共设17站,分别是:北客站-北苑-运动公园-行政中心-凤城五路-市图书馆-大明宫西-龙首原-安远门-北大街(换乘①号线)-钟楼-永宁门-南稍门-体育场-小寨-纬一街-会展中心。 二、乘车中存在的问题 乘客乘车流程:进站→购票→进闸→候车→乘车→下车→出闸→出站 1.进站 ①.入口

西安地铁1号线整体道床道岔施工技术

西安地铁1 号线整体道床道岔施工技术 摘要:道岔是轨道工程中较薄弱的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制约着行车速度和列车的平稳、安全,本文详细介绍西安地铁1 号线整体道床道岔的施工技术,以方便同类工程的参考和学习。 一、工程概况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西起后卫寨,东至纺织城,共设19 座车站(换乘站4 座),设停车场、车辆段各一座,一期工程正线全长50.665单线公里,正线最小曲线半径400m,最大坡度28%o;最高运行速度80km/h,共配置60kg/m9号单开道岔35组(左开22组,右开13组),60kg/m9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2组。 二、道岔的概述 道岔作为轨道三大病害之一,一直以来影响着线路的提速、列车的平稳、安全及运营的维护和效率等,近年来整体道床道岔以其整体性强、稳定性好、养护维修方便、工作量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西安地铁1 号线道岔采用的是成熟的北京广泛使用的60kg/m 钢轨9 号相离型弹性可弯曲尖轨道岔,道岔平面为较先进的相离型 (f=-13mm),采用10.6m长的60AT弹性可弯曲线尖轨,跟端为标准接头夹板连接,可弯段轨底刨切,既保留了侧向行车时的旅客舒适度好的特点,又从根本上解决了曲线尖轨侧磨严重的问题。 该道岔转辙器采用与国铁提速道岔相同的限位器结构,道岔内的钢轨接头可全焊接,高锰钢辙叉趾端与钢轨也可焊接,最大可能减少钢轨接头。道

岔两端与钢轨接头焊接或冻接,可实现先进的跨区间超长无缝线路。该道岔一般部位扣件采用与区间一致的DW2型扣件,导曲线半径200m侧向容许通过速度35km/h,道岔设两点牵引,适用于分动外锁闭。 三、整体道床道岔施工原理 通过精确测设铺岔基标,把道岔岔位及高程通过与基标之间的平面与空间关系表示出来,通过测设得知基标点与道岔的水平和高程差,利用L 尺和支撑架配合使用,定出道岔中线和轨面高程,然后道岔拼装、架轨,经调整道岔几何尺寸、吊挂短岔枕、浇筑混凝土、拆卸支撑架、施工清理等工序,将短岔枕连同整个道岔固定在混凝土道床内,使道岔铺设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四、施工技术介绍 道岔及其整体道床是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较长的工程。 道岔转辙器部分尖轨滑床板调平是施工中的难点,施工中我公司将采用小型螺旋千斤顶配合钢轨支撑架对转辙器部分进行支撑。这样可方便、快捷的将尖轨滑床板调整至设计位置。 1、整体道床道单开岔施工工艺流程见:整体道床单开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图。 1)、施工准备施工前,先进行线路复测,设置道岔控制基标,并在地面进行道岔的试装,经检查确认零件齐全、位置正确后,方可分组装车,运至施工地点。运装时将尖轨与基本轨捆牢避免尖轨损坏。 2)、道岔组装运输和调整在材料堆场组装整组道岔,并对各部分分组编号(如图:单开道岔平面组合示意图)。按“1,4”、“2,3”、“5,6”、“7”、“8”、“9,10,11”、“12,13”的组合方式分为七部分(依次编

上海地铁TETRA无线通信系统网络

上海地铁TETRA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介绍 全国已有30多个城市轨道交通线获国务院批准在建。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约2000公里。到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以上。十二五期间全国地铁建设投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2013年底上海地铁开通运营14条地铁(含磁浮线),331座车站,通车里程达567公里,配属车辆逾4000辆,最高日客流量超过800万人次,承担全市公交出行量近40%;至2015年,上海将建成15条线路、350余座车站、超过600公里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至2020年,上海将实现8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目标。 上海地铁曾创造100台盾构齐头并进、100座车站同时建设、100公里新线同时投运等工程奇迹。上海地铁,作为我国现代化轨道交通的先行者,已成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史上的一个亮点,其运营里程和客流量均已进入世界前列,并正在向“地铁世界第一”逼进。 上海地铁TETRA无线通信系统网络 上海地铁TETRA无线通信系统网络构成框图

上海地铁TETRA无线通信系统开通时间表

上海地铁800MHz专用无线设施设备 上海地铁800MHz专用无线设施设备用的是摩托罗拉增强型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具体如下。 主要的Dimetra系统架构

射频站点和移动交换局(MSO)射频站点: ——是一个地理区域,双向移动对讲机能够在其中进行通信。 移动交换局(MSO): ——负责操作多站点系统的中央控制点;

——执行控制、呼叫处理和网络管理等功能。 上海地铁的射频站点和MSO 上海地铁无线系统资源分配情况

上海地铁专用无线系统结构 采用Motorola基于TETRA的Dimetra IP系统,由三个区域(ZONE)组成一个大区,一个大区最多可包含7个区域,大区中部署了系统级服务器负责控制大区的运行;一个区域中包含一个移动交换局、区域级服务器和最多100个收发系统(BTS)站点,BTS为移动台提供RF接口。 移动交换局(MSO)分主、备用,主用MSO设置在3号线东宝兴路控制中心,备用MSO设置在8号线西藏北路控制中心。MSO依托上海地铁上层网传输系统连接区域内的各个基站。

西安地铁电视媒体分析

西安地铁2号线电视媒体分析 一、西安地铁2号线介绍 ①西安地铁二号线目前日均客流量约73.5万人次,每月预计客流量约2200万人次。根据相关调查, 地铁广告受众群体中71%的乘客年龄在20-40岁之间,大多受过大专以上教育,他们是整个社会的购买和消费的主体,对新鲜事物具有较高的接受能力,对品牌意识和认知程度高;地铁乘客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市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在这里投放广告直击中高端消费人群。 ②西安地铁二号线电视媒体1512台,覆盖地铁21个站点和22列列车车厢,地铁全线全覆盖,无死角,视频画面,产品或服务展示更加生动和生活化。 二 、

三、受众媒体分析; 78%西安地铁乘客是大专及以上学历 60.3%西安地铁乘客是20-35岁社会最具 消费潜力和实力的人群 四、受众媒体分析; 35.0%43.0% 5.9% 12.6% 3.54.6%大学本科或以上大专 1.3% 5.0% 9.6% 25.8% 15.3% 9.1% 7.1%7.4% 16.2% 3.2% 29.0%31.3%25.9% 13.1% 2.7%15-2425-3435-4445-54

73%西安地铁乘客是, 拥有稳定收入的白领为主58%西安地铁乘客月收入达到3000元及其以上五、西安地铁2号线电视媒体介绍 地铁电视(站点+车厢) 媒体展示: 地铁站台电视地铁车厢电视 六、地铁电视节目——特征

新媒体时代、广告投放新热点七、 地铁运行播出时间 八、媒体刊例

一、西安——西部经济中心 ④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 ④ 2011年,西安全市生产总值(GDP )3864.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增幅高于全国4.6个百分点。 ④ 同时,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了大量旅游人群。2012年,西安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15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786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654.39亿元人民币。 西安地铁1号线媒体分析

西安地铁线网规划 西安地铁线路图与详细站点

西安地铁线网规划西安地铁线路图与详细站点(图文) 时间:2009-11-09 14:46:35 来源:作者: 一号线:后围寨—纺织城 线路西起西安市西大门后围寨,沿枣园路一路东行,经阿房宫、汉城北路、城西客运站至丝绸之路群雕后,沿大庆路经沣惠路、桃园路、劳动路至玉祥门。线路穿越古城墙后沿莲湖路、西五路、东五路经北大街、解放路至朝阳门,穿越古城墙后,沿长乐路经康复路、西京医院、金花北路、万寿路,西行跨浐河后沿纺北路至终点纺织城车站。线路全长23.9千米,设车站17座。 远期规划一号线西延伸段:从一号线后围寨车站沿西兰公路一路西行,跨渭河后沿咸阳市人民路至咸阳市人民广场,长度约12.5千米;一号线东延伸段:从一号线纺织城车站东北向跨灞河,经洪庆、斜口镇至临潼,长度约17.4千米。 功能定位:该线路位置为西安市东西向主客流走廊。线路起点后围寨为西安市对外交通的西大门,后围寨连接西宝高速、西兰公路、西户公路、快速干道、西宝高速疏导线等,是西安市西向对外交通枢纽;终点纺织城东向连接西潼高速、西潼公路、西蓝高速、西韩公路等,是西安市东向对外交通枢纽。线路连接西郊汉城路、玉祥门,城市中心北大街、解放路,东郊金花路、长乐路以及城区内城西客运站、西安客运站、康复路批发市场、长乐路客运站、半坡客运站等大型客流集散点和长途客运枢纽。远期规划一号线向西延伸至咸阳市人民广场,为西咸一体化创造有利条件;向东延伸至临潼旅游度假区,可大大促进西安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及沿线土地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西安作为国际级旅游城市的地位。因此,从一号线在城市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在交通中的重要地位分析,将其确定为规划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 二号线:铁路北客站—韦曲 线路北起规划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西安北客站,向南经城运村,沿未央路经张家堡、方新

西安地铁隧道大管棚施工工艺

西安地铁隧道大管棚施工工艺 摘要:大管棚施工技术在我国地下工程施工中处理特殊及不良 地质隧道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结合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详尽地介绍了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中大管棚施作的工艺原理、工艺特点、定义、适用范围、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操作要点等主要工艺过程。通过工程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地铁;隧道;大管棚;施工;工艺 abstract: bassoon sh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deal with the special and adverse geological tunnel of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his paper, a project of the xi’an city rapid rail transit second lin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bassoon studio facilit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way tunnel mines act process principles,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definitions, scope of applicatio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construction operation points the main process.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experience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projects.keywords: subway; tunnel; bassoon shed; construction; process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西安地铁一号线车站站型设计

西安地铁一号线车站站型设计 摘要:西安地铁一号线是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东西向骨干线,本文主要对西安地铁一号线车站形式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对各站车站形式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线网规划换乘 西安地铁一号线是西安市兴建的第二条地铁线(二号线先于一号线开工建设,并即将通车),根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一号线沿西安市东西向主客流走廊敷设,为线网中的骨干线,与在建的二号线构成线网中的十字骨架。一号线作为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东西向骨干线,先后途经西咸共建区、西安市未央区、莲湖区、碑林区、新城区、灞桥区。全线分两期建设,初期建设一期工程——后卫寨至纺织城段,线路全长约为25.36km。 一期工程共设车站19座,均为地下站,其中设换乘站5座。起点是后围寨站,终点为纺织城站,均为地下站。 一号线车站包含以下5种车站形式:5座换乘车站(含纺织城站);10座地下二层岛式车站;3座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1座地下四层岛式站台车站;1座地下二层侧式站台车站(纺织城站)。 一号线结合地形、地质和城市规划等因素进行设计,车站形式根据线路、结构、限界、施工、各设备专业的情况,分为以下几种: 换乘车站: 三桥站预留通道与规划五号线换乘;北大街站为地下两层侧式站台车站与二号线换乘,二号线工程已将一号线主体结构一次实施到位;五路口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与四号线换乘;通化门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与三号线换乘;纺织城站为地下二层侧式站台车站,预留远期与六号线、临潼线换乘。 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 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后卫寨站、皂河站、枣园站、汉城路站、开远门站、劳动路站、玉祥门站、洒金桥站、康复路站、长乐坡站均采用此种形式。 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

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研究

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研究 摘要:我国交通自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发展,地铁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进步,减轻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在地铁上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地 铁无线通信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地铁车辆的行驶效率,还能够保证地铁的安全性,对于地铁来说无线通信技术的设计与实现对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关键词:地铁;无线通信技术;设计 1前言 移动通信由于应用方式的不同,包含专业移动通信网与公众移动通信网两种。无线频道集群系统是专用移动系统的主要形式,该系统融入了动态分配以及多信 道共用等技术。传统的模拟集群系统能够实现服务、设备与频率的资源共享,集 中管理并维护系统。当前新型的TDMA移动通信系统在频谱利用率方面要大幅优 于传统移动信息系统,尤其在系统容量方面,数字集群系统所体现出来的优势更 加明显。 2地铁通信系统概述 地铁通信系统主要是由传输子系统、时钟子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公务通信 系统、专用通信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广播子系统、旅客向导系统和电源及接地 系统等一系列重要的子系统组成。地铁通信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控制中心对车站、机车进行高层次控制,为列车运行提供信息服务,为旅客提供信息服务。地 铁无线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数字集群技术进行组网,主要由设置在车站的集群基站、功分器和耦合器、设置在中心的集群中心交换设备和操作控制台、天线和车站电台,敷设在区间的漏泄同轴电缆及配件、设置在车上的机车台、设置在车辆段等 处的光纤直放站、操作控制台以及为移动工作人员配备的手持台等设备构成,是 运行的列车与车站运营管理人员之间唯一的通信手段。地铁传输系统是地铁通信 系统的基础,也是地铁通信系统的关键环节。它主要是以光纤宽带业务为基础, 保证地铁能够有效传送所需信息。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传输子系统,它是组建轨 道交通通信网络的基础及骨干,是连接车站和列车调度指挥中心、车站和车站之 间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此外它还支持 RPR、MSTP、SDH 等业界先进技术。电源 及接地系统也极为重要,它主要为地铁通信系统设备提供可靠性高,质量高的电 源供应,确保列车在出现主电源中断或超限波动的情况下还能使通信设备在规定 时间里进行正常工作,在等待着主电源恢复的同时还能为通信设备和通信电源系 统设备提供接地保障。广播子系统不仅可以为车站值班员及中心调度员提供相应 区域的有线广播,还能在发生事故时提供组织指挥、事故抢险以及疏导乘客安全 撤离时的中心防灾广播。电视监控系统也是地铁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由行车司机发车监视、车站值班员客运管理监视以及控制中心调度员监视系统 组成。它可以为车站值班员和调度员提供列车运行时的监控,便于他们能掌握客 流大小及流向,并能以此作为辅助提高列车的指挥透明度,同时也方便行车司机 在车站停车后监视乘客的上下车情况以便掌握好开关车门时间。当发生事故灾情时,电视监控系统能为防灾调度员指挥乘客安全撤离及抢险工作提供一定的方便。 3对无线通信技术系统的设计 3.1地铁无线通信技术的设计分析 无线通信系统是由泛欧集群无线电系统基站组成的,在设计的过程中也有很 多的难题,例如:无线磁场的覆盖和信号强弱的问题,主要的环节包括对网络的 设置管理、泛欧集群无线电的管理、光纤直放站的管理、列车车载台的管理等等。

西安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西安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摘要:以西安地铁五号线和平村车站基坑降水施工为例。根据车站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情况,结合车站的整体施工方案,进行车站基坑降水设计。根据降水设 计进行降水井布置,降水井施工,降水机具选择。并在降水过程中对降水情况进 行观测,以保证车站施工过程中降水情况满足施工要求及周边建筑物安全。 关键词:地铁车站;基坑降水;降水设计;降水井施工 1 工程概况 1.1设计概况 和平村站为西安地铁五号线一期工程第一个车站,位于昆明路和经二十五路 交汇处,跨路口东西向敷设,车站为地下二层14m岛式站台车站。标准段宽 22.7m,车站总长度为546.1m。车站部分共设5个出入口,4组风亭。车站采用 明挖顺作法施工。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拟建和平村站场地地貌单元属皂河一级阶地。车站场地地形总体平坦,地面 高程396.5~399.76m,高差3.26m。 1.2.1工程地质 本车站在勘探深度55.0m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堆积物,即由全新统人 工填土,冲洪积黄土状土、中砂、粉质黏土,上更新统冲积粉质黏土、粗砂及中 更新统冲积粉质黏土、中砂等组成。 1.2.2水文地质 (1)地下水位补给、径流及排泄 该场地所揭露的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水位埋深14.3~17.3m, 基本呈连续分布;潜水位埋深30.0m左右。根据详细勘察报告,覆盖层为第四系 松散层,含水层主要为弱透水的黏性土夹砂层透镜体,潜水含水层厚度大于50m。本地区潜水补给来源主要来自侧向径流补给、大气降水入渗及绿化带灌溉水的入 渗补给。 (2)地下水动态 根据地勘报告可知该地区的长期动态资料分析:一般7~9月份水位埋深最大,为低水位,12月到次年2月份为高水位期,水位埋深最小。根据该场地的地 质特征及水文地质特征,潜水位受蒸发影响较大,夏季天气炎热,蒸发量大,水 位埋深明显变大,7~9月降雨量增多,水位开始回升,冬季气候干燥,蒸发量减少,水位年内达到高水位。地下水年水位变幅1~2m。 (3)渗透系数的取值 根据详细勘察报告及《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1]规定,本区域黏性土的渗透系数采用3~8m/d,砂类土的渗透系数采用20~25m/d,综合渗透系数选用12m/d。 2 总体降水方案 根据勘察资料、现场施工场地条件、地下管线情况、现场构筑物影响等多方 面因素的分析结合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2],确定降水方案如下:(1)车站主体采用集水明排和井点降水方案。 (2)由于车站靠近路边,且四周有建筑物,因而在车站四周布置监控量测点,根据基坑开挖过程中水位的变化,对各降水井抽水情况进行合理有效控制。 并根据车站周围市政雨水管网分布情况将车站降水引入市政管网进行排除。设计

西安地铁二号线客流预测的敏感性分析

西安地铁二号线客流预测的敏感性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是轨道交通投资和决策的基础,是衡量项目成本、预测项目运营后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存在较大误差。本研究着眼西安地铁2号线客流预测实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并对其进行敏感性分析,提出了西安地铁2号线客流预测值域,以期为改进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提供一定思路和方法。 關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四阶段法;层次分析法;敏感度分析 城市规模的扩大,交通需求的增长,大城市轨道交通倍受关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准确程度,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科学的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不仅依赖于影响因素是否全面,还在于不同影响因素的显著程度。如何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敏感性因素,并对其进行敏感性分析,找到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的突破点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西安地铁二号线客流预测 西安地铁二号线全长32.53km,一期工程,建设西安北客站-国际会展中心站;二期工程,建设国际会展中心站-韦曲南段。根据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建标(1999)81号文”颁布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西安市地铁二号线工程设计年限为:设计初期为2014年,设计近期为2021年,设计远期为2036年。 西安地铁2号线依据西安市2008年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采取“四阶段”法进行客流预测。 出行生成阶段采用原单位法,利用现状资料标定模型参数,预测规划年各交通小区的出行生成量。 出行分布阶段采用双约束重力模型,利用现状数据得到阻抗矩阵cij,并标定阻抗函数参数β。 方式划分阶段采用非集计多项logit模型,构建时间最短路径矩阵,将票价、步行时间、换乘时间折算为价值,对Logit模型进行改进。 交通分配阶段采用用户均衡模型(UE),以用户最优化为基础,以广义用户时间最少为依据,研究道路网平衡时的交通局面。 2 西安地铁二号线客流敏感性因素 2.1 地铁二号线客流预测影响因素分析

西安地铁冬季施工方案

冬季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况 1)车站总体简况 xxx车站为分离岛式明暗挖结合形式;车站前后区间为盾构区间,车站为盾构过站车站。 xxx车站为分离岛式站台车站,站台部分采用全暗挖,两组暗挖主隧道之间为两层的中间明挖主体,明挖主体沿北大街道路中心线对称布置且与道路平行。车站站厅层设在中间明挖主体的负一层,进站客流通过站厅内设置的两组楼扶梯与道进入到站台。 车站中间明挖主体外包总长为150.9m,外包总宽为25.9m,右线暗挖隧道总长为134.1m,左线暗挖隧道总长为144m,标准断外包总宽为10.6m,高为9.9m。 道路坡度北低南高,车站坡度与北大街成顺坡关系,车站中心处顶板覆土按3m控制,北端顶板覆土最低处按不小于2.5m控制。车站有效站台中心处轨面埋深15.4m(绝对标高391.000),底板底埋深18.07m,顶板覆土为3.0m。 1.2、场区气候特点 西安市气候类型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七月平均气温31.6℃,极端最高气温38.7℃。历年平均降水天数为90天左右,多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降水量为720mm。 冬季干燥阴冷。从西安历年气象资料看,通常情况下,每年12月上旬封冻,翌年2月末解冻,最低气温在摄氏-20度左右,1月最为寒冷,平均气温在摄氏-6度左右。市区标准冻结深度为0.8m,最大冻结深度为1.2m。 1.3、冬季施工期限划分 xxx车站施工计划工期为xxxx年x月x日到xxxx年x月x日。 根据《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即进入冬期施工。根据历年的气候,西安冬季施工从11月中旬到次年3月中旬。 2、冬季施工主要分项工程

西安地铁规划样本

地铁五号线分一、二两期建设。 五号线一期西起西郊和平工业园, 东至纺织城火车站。最新发布的规划显示, 这条线路全长25.2km, 共设21座车站, 其中高架线1.1km, 高架站1座。五号线一期底将全面开工, 计划2020年建成运营。届时, 乘客在五号线上将可一览雁鸣湖、浐河的风景。 五号线二期将向西延伸至渭河畔的交大创新港, 线路全长20.1km, 其中地下线为3.2km, 其余均为高架线, 共设车站13座, 其中11座高架站。 6 和五号线一样, 地铁六号线也分一、二期建设。 六号线一期自南客站至劳动南路站, 线路全长19.9公里, 均为地下线, 设车站15座, 车辆段1处, 总投资118.37亿元。计划上半年开工建设, 2020年底建成通车。

今年6月, 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六号线二期工程沿东、西大街避 绕钟楼方案, 这标志着西安未来将形成以钟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两 条地铁换乘线路, 届时将大大缓解钟楼附近的交通压力。 六号线二期自劳动南路站至一号线起点纺织城站, 全长19.7公里, 均为地下线, 设车站16座, 计划明年8月份开工建设, 争取2020年底 与一期工程同步开通试运营。 地铁六号线站名( 暂定名) 一览 六号线一期: 南客站、侧坡、纬二十八路、纬十八路、 西部大道、锦业二路、锦业路、丈八六路、丈八四路、 丈八一路、省游泳馆、木塔寺、科技路、劳动南路 六号线二期: 丰庆路、西关正街、贡院门、广济街、钟 楼、大差市、东关正街、兴庆路、咸宁路、万寿南路、 东胜北路、田家湾、纺南路、纺五路、纺三路、纺织 城 8 西安地铁规划最新修编方案已将地铁八号线调整为环线, 北沿凤 城二路, 东沿幸福路、万寿路, 南走丈八东路一线, 向北沿沣惠南路、唐延路一线, 至大兴东路转向东, 沿朱宏路向北止于凤城二路。地铁环 线可将城市各片区紧密地连在一起, 快速分散客流, 缓解换乘压力。八 号线周长近50公里, 比二环还要大一圈, 与北京地铁十号线相近。这 条环线将于”十三五”时期开工建设。

西安地铁规划分析

6 和五号线一样,地铁六号线也分一、二期建设。 六号线一期自南客站至劳动南路站,线路全长19.9公里,均为地下线,设车站15座,车辆段1处,总投资118.37亿元。计划2016年上半年开工建设,2020年底建成通车。 今年6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六号线二期工程沿东、西大街避绕钟楼方案,这标志着西安未来将形成以钟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两条地铁换乘线路,届时将大大缓解钟楼附近的交通压力。 六号线二期自劳动南路站至一号线起点纺织城站,全长19.7公里,均为地下线,设车站16座,计划明年8月份开工建设,争取2020年底与一期工程同步开通试运营。

地铁六号线站名(暂定名)一览 六号线一期:南客站、侧坡、纬二十八路、纬十八路、西部大道、 锦业二路、锦业路、丈八六路、丈八四路、丈八一路、省游泳馆、 木塔寺、科技路、劳动南路 六号线二期:丰庆路、西关正街、贡院门、广济街、钟楼、大差市、 东关正街、兴庆路、咸宁路、万寿南路、东胜北路、田家湾、纺南 路、纺五路、纺三路、纺织城 8 9 地铁九号线(临潼线)起点设在地铁一号线终点站纺织城站,终点设在临潼秦汉大道。临潼线全长约25.92公里,线路以地下为主,地面为辅。目前九号线临潼大学城试验段已经开工,将于2016年3月份启动全线前期工作,计划2016年10月份全线开工,争取2020年底与地铁六号线同步通车试运营。

13 地铁十三号线(机场线)全称叫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项目,它是陕西省首条城际铁路,线路全长27.3km,设有9座车站,其中3个站在地下,3个站在高架桥上,另外三个站在地面,连接机场与北客站。地铁十三号线已于2014年开工,计划2018年建成通车,届时从北客站到机场仅需约27分钟。

地铁CBTC信号系统原理及分类

地铁CBTC信号系统原理及分类 移动闭塞是基于通信技术的列车控制(简称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ATC系统,该系统不依靠轨道电路向列控车载设备传递信息,而是利用通信技术实现“车地通信”并实时地传递“列车定位”信息。通过车载设备、轨旁通信设备实现列车与车站或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换,完成速度控制。系统通过建立车地之间连续、双向、高速的通信,使列车命令和状态可以在车辆和地面之间进行实时可靠的交换,并确定列车的准确位置及列车间的相对距离,保证列车的安全间隔。 移动闭塞技术是通过车载设备和轨旁设备不间断的双向通信来实现。列车不间断向控制中心传输其标识、位置、方向和速度等信息,控制中心可以根据列车实时的速度和位置动态计算列车的最大制动距离。列车的长度加上这一最大制动距离并在列车后方加上一定的防护距离,便组成了一个与列车同步移动的虚拟分区。由于保证了列车前后的安全距离,两个相邻的移动闭塞分区就能以很小的间隔同时前进,这使列车能以较高的速度和较小的间隔运行,从而提高运营效率。 1.基于基于交叉感应环线技术 2.基于无线电台通信技术 3.基于漏泄电缆无线传输技术 4.基于裂缝波导管无线传输技术 1.基于基于交叉感应环线技术 以敷设在钢轨间的交叉感应环线作为传输媒介的CBTC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已经应用了较长时间。交叉感应环线的缺点在于,安装在钢轨中间,安装困难且不方便工务部门对钢轨的日常维修,车-地通信的速率低。但由于环线具有成熟的使用经验,使用寿命长以及投资少等优点,目前仍继续得到应用。 2.基于无线电台通信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自由空间传输的无线传输技术的在CBTC 系统中得到了应用。无线的频点一般采用共用的2.4GHz或5.8GHz频段,采用接入点(AP)天线作为和列车进行通信的手段。AP的设置保证区间的无线重叠覆盖。自由空间传输的无线具有自由空间转播,对于车载通信设备的安装位置限制少;传输速率高;实现空间的重叠覆盖,单个接入设备故障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轨旁设备少,安装与钢轨无关,方便安装及维护的特点。 基于无线电台通信传输方式CBTC系统,已经在北京地铁10号线成功应用。 3.基于漏泄电缆无线传输技术 Alstom的CBTC系统在需要的时候也可采用漏泄电缆传输方式,而新研发的系统采用的不多。漏泄电缆方式特点是场强覆盖较好、可控,抗干扰能力强。

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覆盖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06347081.html, 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网络覆盖优化 作者:韦韬 来源:《世界家苑》2017年第08期 摘要:地铁无线通信系统作为地铁专用通信系统,在地铁运行过程中起到信息相互交流 的作用,确保地铁运行安全。地铁所拥有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所独有的通信网络特点,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措施不断加强其网络性能。因此,本文就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及覆盖优化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地铁;无线通信系统;覆盖;网络优化 前言 地铁出行,绿色环保,改善了人们出行的时间,也带动了周边地区及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通信系统作为支撑着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系统,地铁运行过程中的信息通畅是确保地铁安全运行前提。因此,优化地铁无线通信覆盖率,具有重要意义。地铁无线覆盖主要分为地面与地下两部分,地面部分主要应用的是地面站的形式;地下部分由于无线通信的用户主要处于隧道或地下站厅,因此就需要考虑到隧道通信的特点,加强无线信号的覆盖,以确保地铁通信稳定、安全行车。 一、地铁无线覆盖的特点 地铁由于人流量大,不同时段对网络的需求有很大差别,而且地铁引入多家运营商,也形成了一种相互之间的干扰,加大了网络覆盖的难度。而且地下空间大小的不一致,也造成了其覆盖方案的较大差别。在地铁无线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如果各个运营商都要建设自己的信号系统,那么不仅建设成本过高,而且后期的维护上也会造成困难,且有着繁重的工作量。因此,目前选用的是一套互通的系统,然后不同的运营商如果需要接入业务则可进行租用。地铁无线网络的覆盖中,还要考虑到本身在空间构成上的特殊性。在设计阶段,应当尽量选用无源系统来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而且也方便后续的维护。同时为了确保车站无线信号的稳定,应当设置独立的微蜂窝系统,并且在机房的设置上,应当尽可能选择站台,并留下充足的扩容空间。 二、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 TETRA 数字集群系统作为一种成熟、稳定的无线通信系统,在国内的地铁通信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ETRA 数字集群无线通信系统由网络基础设施和移动台组成,其中网络基础设施主要设备包括控制中心集群交换控制设备(MSO)、基站、调度台、二次开发平台和 网管系统,各部分设备通过标准通信接口接入传输系统,由传输系统提供的通道有机协调运行,实现各部分的功能,各网络设施在逻辑上呈现以控制中心集群交换控制设备(MSO)为 中心的星形拓扑结构;移动台包含便携台、固定台和车载台。网络设施和移动终端相互作用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