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咯血介入治疗体会

大咯血介入治疗体会
大咯血介入治疗体会

?82?堑堡望堑量盆△墼盟堂垫!Q堡簦!里卷第2期

大咯血介入治疗体会

罗永荣周建勤汤雷军章学胜张亚珍

【摘要l目的对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行供血动脉栓塞治疗的价值及疗效评价。方法分析21例急性大咯血、内科

保守治疗无效危急生命的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法及过程。结果所有患者的病例都成功实施了供血动脉栓塞,均取得良好的II缶床疗

效,对I临床大咯血患者进行急诊介人治疗。止血效果确切、显著、疗效好,是一种微刨、安全各快捷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大咯血:介入治疗;评价【doi:10.3772/j.issn.1005-8001.2010.02.007】

大咯血是指日咯血量在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300—500ml的临床急症.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颇为常见.肺部疾病所致的大咯血是内科危急重症之一,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止血郊果极差而外科手术创伤大,费用高、禁忌证多。患者不愿意接受,介人放射学的发展,在DSA引导下行供血动脉的栓塞术,已成为治疗大咯血最有效的方法【l】,我院自2005年12月~2009年3月问2l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急性大咯血患者行导管介入明胶海绵颗粒+明效海绵条栓塞供血动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5年12月一2009年3月间2l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急性大咯血患者21例,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40~80岁.平均62岁,咯m量1次>100ml或24h>300ml,持续时间lh~3d,患者血压下降,肢体皮肤苍白、变冷,血红蛋白6—89/L,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咯痰(黏液痰、脓痰或痰中带血)部分有发热、消瘦、乏力、气促等。少数患者大咯血前无任何前驱症状,其中肺结核6例,支气管扩张ll例、支气管扩张伴结核3例、肺癌伴咯血1例,所有病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24h~48h.无效后寻求介入治疗。

2.方法:①术前准备:胸部CT扫描、血常规及出凝血检查、腹股沟区备皮、碘过敏试验,术前完备各类急救的器械和药品。并请专科内科治疗医师陪同,以备不需。

②介入治疗方法:采用Seldinger’S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引入Yashiro。胃左动脉导管、Cobra造影导管或sP同轴导管行双侧支气管动脉及邻近肋间动脉、膈动脉和胸廓内动脉造影,详细观察供血动脉的走行,分布及病变情况,排除病变动脉与脊髓动脉共干后,超选至出血动脉,在透视监控下,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1mm×lnun×1II皿)+明胶海绵条(1mmxlrnmxlOmm),栓塞后再次造影显示病变血管不再显影,无造影剂外溢,术后拔管、穿刺点加压包扎并卧床24h,予以抗炎、止血对症治疗、同时行原发疾病的积极治疗。

结果

1.造影结果及造影表现:本组2l例经动脉造影证实为作者简介:315700浙江,象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支气管动脉异常,右侧6例,左侧3例,双侧均有12例,DSA表现为支气管动脉主干增粗、扭曲、分支增多、紊乱、血管丛形成,可见造影剂外溢及支气管腔染色征象。肺实质内造影剂溢出片状阴影。出现体循环和肺循环有分流现象。支气管动脉和其他循环动脉有沟通(如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及膈动脉等),如急性期有造影剂外溢现象,支气管分支造影剂涂抹等。

2.疗效:本组栓塞支气管动脉21例。进行单侧支气管动脉栓塞8例.同时栓塞双侧支气管动脉13例。栓塞后行DSA造影评价栓塞效果。本组资料发现有参与供血的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膈动脉等6例,进一步选择性造影均显示参与供血动脉管径增粗、迂曲、分支增多、紊乱和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病变区不规则染色,末梢呈瘤样扩张,对比剂外溢等,在排除病变动脉与脊髓动脉共干、避开脊髓动脉后超选人靶动脉行栓塞治疗。其中19例立即止血,2例出血明显减少,48h内完全停止出血。有2例患者2—3d后再次大咯血。再次行栓塞治疗后停止,总有效率达90.5%(图l,2)。

3.并发症:有14例患者出现术后发热,胸痛,胸闷等症状,经对症处理,在1周左右缓解消失,本组资料无严重并发症。

圈1。2右侧支气管动脉栓塞木前、后

讨论

1.大咯血的原因和机制:咯血的常见原因有支气管扩张、结核、肺霉菌病、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先天性疾病等临床遇到的急性大咯血主要是支气管扩张和肺结核所致。而

肺癌通常只有少量咯血或痰血,较少引起大咯血。咯血机制

大咯血介入治疗体会

作者:罗永荣, 周建勤, 汤雷军, 章学胜, 张亚珍

作者单位:象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浙江,315700

刊名: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英文刊名:DIAGNOSTIC IMAGING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年,卷(期):2010,19(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4条)

1.常恒大咯血的介入治疗进展 2003

2.杨建勇介入放射学临床实践 2002

3.张文生PVA颗粒和明胶海绵联合栓塞在急性大咯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观察 2002

4.吴良浩肺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200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刘继伟肺结核大咯血的急诊介入治疗-中原医刊2007,34(7)

目的 观察经皮血管介入治疗对肺结核急诊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21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经皮血管介入治疗,用栓塞材料、明胶海绵、手术丝线段或自身凝血块栓塞病变供血系统.结果 21例大咯血患者咯血全部得到有效控制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经皮血管介入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止血手段,也是主要止血措施之一.

2.会议论文伍筱梅大咯血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2007

咯血,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咯血的临床经过难以预料,有时少量的血痰可以是致死性大咯血的先兆。大咯血病人可由于严重失血、血氧不足和窒息死亡。大咯血的界定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国外文献报道的标准从100ml/24h至数天内1000ml不等,较广泛采用的标准为每天出血量300ml~600ml。国内常用标准定为:24小时咯出血量在100ml(痰中带血)以内为小量咯血,24小时咯出的血量在100~500ml为中等量咯血,24小时咯出的血量达500ml以上

,或一次咯血量超过300ml者为大咯血。

然而,很小量的出血如果阻塞病人的气道也是致命的,因此,对大出血更有临床意义的定义应该是评价出血是否会引起威胁生命的临床状况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介入处理。本文探讨了大咯血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

3.期刊论文刘晓玲27例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治疗的护理-中外医疗2009,28(32)

目的 总结结核大咯血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7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结核大咯血患者术前进行应急处理、必要的检查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测和观察,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注重舒适和饮食等护理.结果 术后24例咯血停止,3例出现再次咯血,其中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行二次栓塞后咯血停止, 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后失访.术后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经对症治疗及护理,1d后症状消失.结论 栓塞治疗大咯血,具有止血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细致的当的护理亦是保证临床治疗及远期疗效的关键.

4.期刊论文孙功能.孟祥荣.李光玉.武德华.谢斌.张照如介入治疗在急性大咯血中的应用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大咯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4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栓塞术,随访6~18个月,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34例患者插管栓塞成功,即刻止血27例(79.4%),出血明显减少7例(20.6%),总有效率1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是一项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的成熟技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5.期刊论文杨印楼.李少明.郑衍玉.姜鲁宁.YANG Yin-lou.LI Shao-ming.ZHENG Yan-yu.JIANG Lu-ning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与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对照研究-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4)

目的 探讨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与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4例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或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结果 支气管动脉栓塞组患者即刻止血率、临床治愈率、有效控制率、无效率分别为82.4%、88.2%、5.9%、5.9%,支气管镜介入止血治疗组则分别为53.3%、60.0%、26.7%、13.3%.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较支气管镜介入止血具有止血效果迅速、明显、确切等优点.

6.期刊论文屈文华.孙利平.郭平.魏桂莲.QU Wen-hua.SUN Li-ping.GUO Ping.WEI Gui-lian支气管扩张大咯血介入治疗临床分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1)

目的 分析介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经内科治疗失败的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明胶海绵作为栓塞材料.结果 30 例患者均栓塞成功,即刻止血率100%、治愈率70%、好转率 23.3%,有效率 100%,三年后复发率 6.6%.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具有操作简单、微创、疗效迅速、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同样能够立即止血,取得满意疗效.

7.期刊论文张子东.贾广志.尹华介入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应用-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7,29(2)

大咯血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出血,经咳嗽从口腔咯出, 日出血量在500mL~2000mL,或每次超过300mL的内科急症.以往多采取内科保守治疗,但疗效差、病死率为50%[1];外科手术治疗不仅创伤大,而且死亡率亦高.如今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bronchial arterio-graphy,BAG)及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为治疗大咯血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广泛用于临床,大大地减少了病人的病死率.现将我院采用BAE治疗的20例大咯血的情况报道如下.

8.期刊论文王一平.申东峰.Wang Yiping.Shen Dongfeng介入治疗在大咯血中的应用-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6,7(5)

目的 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大咯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35例大咯血患者,24 h咯血量为300 mL~1 500 mL,急诊行病灶供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PVA)颗粒.结果 35例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均成功,即刻止血26例(74.3%),出血明显减少9例(25.7%),总有效率

9.期刊论文陈红.吴彤彬.王亚贤肺结核大咯血的介入治疗-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6,3(2)

咯血是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常见症状,咯血引起病灶播散,失血性休克,甚至咯血窒息直接危及病人生命.目前肺结核咯血病人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使用促凝、抗纤溶及直接收缩血管的药物来达到止血的目的.但对于大咯血,往往因肺部病变广泛或血管破损较重疗效欠佳,而针对病因治疗常常因为需要时日,"远水救不了近火".近年来肺结核大咯血的介入治疗发展较快.

10.期刊论文吕朝阳.范菊意大咯血的介入治疗-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

目的:研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大咯血患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后,对病变动脉用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KMG)+消毒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止血.结果:31例患者均一次栓塞成功,大多数患者能及时止血,个别患者在3-5 d内咯血渐止.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损伤小,止血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e06801746.html,/Periodical_yxzdyjrfsx201002006.aspx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9日

咯血的介入治疗流程及规范

咯血的介入治疗流程及规范 24 小时咯血量200ml~300ml 以上或血细胞比容减少30%可以诊断为大咯血。呼吸系统疾病9%~15%可引起咯血,其中大咯血占1.5%,死亡率极高,达60%~80%,主要为失血性休克或呼吸道大量血液堵塞窒息而致死。 病因 咯血常见的病因以肺结核(38%)、支气管扩张(30%)、支气管肺癌(9%),慢性肺部炎症和肺脓肿(9% )多见,同时肺动脉-静脉瘘、肺动脉栓塞、肺隔离症、肺霉菌病、肺外伤、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支气管动脉瘤、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支气管动脉曲张、凝血异常等也可以导致大咯 血。 临床表现 咯血病人常有原发肺内病变存在,且有反复咯血病史且逐渐加重以及贫血貌。据估计肺泡内积血量达400ml 即可出现明显的氧气交换障碍,并且症状出现与出血速度密切相关,当病人出现面色、脉搏、呼吸、血压改变和紫绀等威胁生命的症状或需输血维持血容量均可视为大咯血。 解剖基础 支气管动脉的起始咯血大部分来自支气管动脉(90%以上),肋间动脉等,绝大多数开口于第5胸椎体上缘到第6胸椎体下缘范围内的主动脉腹侧壁。 右侧支气管动脉起源于:右侧肋间动脉(44.9%);主动脉降部(30.6%);主动脉弓(14.3%);右锁骨下动脉(10.2%) 左侧支气管动脉主要起源于:主动脉降部(86.5%);主动脉弓(10.9%)。此外支气管动脉尚可起自头臂干,甲状颈干,胸廓内动脉,心包膈动脉,膈下动脉,腹主动脉,甚至冠状动脉等。 支气管动脉的走形及分布 支气管动脉自体循环大动脉发出以后都位于气管、支气管背侧,穿行于同侧迷走神

经各分支组成的复杂的肺神经丛中,沿两侧支气管进入肺门。 另外亦有分支到食管中段、气管及支气管旁淋巴结、肺间质淋巴结等,脊髓前、后动脉均可能起源于肋间动脉或与肋间支气管动脉共干。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采用Seldinger 技术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至支气管动脉,先行支气管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程度,再行治疗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出血血管。自从1963 年Viamonle 成功实施了第一例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Selective bronchial arteriography ,SBAG),1974 年法国学者Remy首先应用支气 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 ,BAE)治疗大咯血成功。 人们已逐渐开始并不断增多利用BAE治疗大咯血,并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目前,大多数学者推荐为首选治疗方法。 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一般说来,任何急性大咯血或反复较大量咯血;一次咯血量≥200ml,经内科治疗无效或经手术治疗又复发咯血,如支气管扩张症所知的大咯血、肺结核咯血、肺肿瘤咯血、肺部血管畸形咯血等。怀疑出血来自支气管动脉,而无血管造影禁忌症者均可考虑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包括 (1)反复大咯血,胸部病变广泛功能差,无法作肺切除者(大咯血患者大多有长期肺疾患); (2)需手术治疗,暂不具备手术条件,必须先控制出血者; (3)咯血经手术治疗后复发者; (4)拒绝手术治疗的大咯血病人, (5)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复发咯血者。 禁忌症 (1)严重出血倾向,插管局部皮肤感染,碘过敏,肝肾功能障碍,严重甲亢,体弱,发热和感染者; (2)肺淤血以及肺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先天性心血管病患者; (3)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与脊髓动脉沟通,在造影或栓塞时,将引起脊髓损伤而致截瘫者; (4)导管在靶血管固定困难或者试注对比剂明显返流者。

咯血的介入治疗流程及规范

咯血的介入治疗流程及规范 24小时咯血量200ml~300ml以上或血细胞比容减少30%可以诊断为大咯血。呼吸系统疾病9%~15%可引起咯血,其中大咯血占1.5%,死亡率极高,达60%~80%,主要为失血性休克或呼吸道大量血液堵塞窒息而致死。 病因 咯血常见的病因以肺结核(38%)、支气管扩张(30%)、支气管肺癌(9%),慢性肺部炎症和肺脓肿(9% )多见,同时肺动脉-静脉瘘、肺动脉栓塞、肺隔离症、肺霉菌病、肺外伤、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支气管动脉瘤、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支气管动脉曲张、凝血异常等也可以导致大咯血。 临床表现 咯血病人常有原发肺内病变存在,且有反复咯血病史且逐渐加重以及贫血貌。据估计肺泡内积血量达400ml即可出现明显的氧气交换障碍,并且症状出现与出血速度密切相关,当病人出现面色、脉搏、呼吸、血压改变和紫绀等威胁生命的症状或需输血维持血容量均可视为大咯血。 解剖基础 支气管动脉的起始 咯血大部分来自支气管动脉(90%以上),肋间动脉等,绝大多数开口于第5胸椎体上缘到第6胸椎体下缘范围内的主动脉腹侧壁。 右侧支气管动脉起源于:右侧肋间动脉(44.9%);主动脉降部(30.6%); 主动脉弓(14.3%);右锁骨下动脉(10.2%) 左侧支气管动脉主要起源于:主动脉降部(86.5%);主动脉弓(10.9%)。 此外支气管动脉尚可起自头臂干,甲状颈干,胸廓内动脉,心包膈动脉,膈下动脉,腹主动脉,甚至冠状动脉等。 支气管动脉的走形及分布

支气管动脉自体循环大动脉发出以后都位于气管、支气管背侧,穿行于同侧迷走神经各分支组成的复杂的肺神经丛中,沿两侧支气管进入肺门。 另外亦有分支到食管中段、气管及支气管旁淋巴结、肺间质淋巴结等,脊髓前、后动脉均可能起源于肋间动脉或与肋间支气管动脉共干。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至支气管动脉,先行支气管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程度,再行治疗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出血血管。自从1963年Viamonle 成功实施了第一例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Selective bronchial arteriography, SBAG),1974 年法国学者Remy首先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治疗大咯血成功。 人们已逐渐开始并不断增多利用BAE治疗大咯血,并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目前,大多数学者推荐为首选治疗方法。 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一般说来,任何急性大咯血或反复较大量咯血;一次咯血量≥200ml,经内科治疗无效或经手术治疗又复发咯血,如支气管扩张症所知的大咯血、肺结核咯血、肺肿瘤咯血、肺部血管畸形咯血等。怀疑出血来自支气管动脉,而无血管造影禁忌症者均可考虑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包括 (1)反复大咯血,胸部病变广泛功能差,无法作肺切除者(大咯血患者大多有长期肺疾患); (2)需手术治疗,暂不具备手术条件,必须先控制出血者; (3)咯血经手术治疗后复发者; (4)拒绝手术治疗的大咯血病人, (5)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复发咯血者。 禁忌症 (1)严重出血倾向,插管局部皮肤感染,碘过敏,肝肾功能障碍,严重甲亢,体弱,发热和感染者; (2)肺淤血以及肺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先天性心血管病患者; (3)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与脊髓动脉沟通,在造影或栓塞时,将引起脊髓损伤而致截瘫者; (4)导管在靶血管固定困难或者试注对比剂明显返流者。

大咯血

内容:一次咯血在50ml以上,或24小时内咯血大于500ml者称为大咯血。大咯血90%以上来源于支气管动脉。常见病因依次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癌等。大咯血应与呕血相鉴别。大咯血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窒息,其次为失血性休克。大咯血的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常规处理 1.1 体位:平卧位或略呈患侧卧位。患者健侧肩下垫一小枕头,头略低,偏向患侧,肺部听诊出血侧可闻及痰鸣音或大水泡音,即可确定。禁向健侧卧位和坐位,避免血液或血块堵塞对侧支气管。禁止患者起床活动,大小便均在床上进行、禁止晒太阳,冬天远离暖气片、空调等。 1.2 饮食:温凉饮食,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有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禁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3保持大便通畅,大便时禁用力或屏气,必要时用润滑剂或缓泻剂。 1.4解除患者紧张情绪,鼓励患者尽量将血咯出,毋须强忍咽下,因过度紧张导致血压升高时,可少量应用镇静剂。 1.5咳嗽剧烈的患者可用祛痰剂或缓止咳药,禁止使用吗啡等强镇咳药,对老年、体弱、COPD、肺功能中度减退以下患者,尽量不用镇咳药,避免抑制咳嗽反射而导致窒息。 1.6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止血药物的应用 大咯血时针对不同止血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联合应用3~5种药物 2.1作用于血管或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 2.1.1垂体后叶素:强烈收缩血管起止血作用。为最常用最有效的止血药物。应用方法:5~10U溶于20~40ml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推注,10~15分钟完,续10U于250ml液体中以2U/h维持。每日量控制在30~50U以下。注意事项:孕妇、心衰、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等患者慎用或禁用;快速耐药性,应用3~6天后,特别是通过静脉点滴方式给药效果减弱,须适当提高用药剂量;快速失效性,一次用药只能维持10~30分钟;有恶心、呕吐、头晕、腹痛、腹泻、便意等副作用,减慢给药速度多可好转。 2.1.2普鲁卡因、酚妥拉明:扩张血管,降低肺循环压力而止血。多在垂体后叶素无效或有禁忌症时考虑使用。应用方法:普鲁卡因,皮试阴性方能使用,40~60mg溶于葡萄糖注射液20~40ml,10~15分钟静脉推注,每日二次,或300~500mg溶于500ml葡

咯血的介入治疗流程及规范样本

咯血介入治疗流程及规范 24小时咯血量200ml~300ml以上或血细胞比容减少30%可以诊断为大咯血。呼吸系统疾病9%~15%可引起咯血,其中大咯血占1.5%,死亡率极高,达60%~80%,重要为失血性休克或呼吸道大量血液堵塞窒息而致死。 病因 咯血常用病因以肺结核(38%)、支气管扩张(30%)、支气管肺癌(9%),慢性肺部炎症和肺脓肿(9% )多见,同步肺动脉-静脉瘘、肺动脉栓塞、肺隔离症、肺霉菌病、肺外伤、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支气管动脉瘤、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支气管动脉曲张、凝血异常等也可以导致大咯血。 临床体现 咯血病人常有原发肺内病变存在,且有重复咯血病史且逐渐加重以及贫血貌。据预计肺泡内积血量达400ml即可浮现明显氧气互换障碍,并且症状浮现与出血速度密切有关,当病人浮现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和紫绀等威胁生命症状或需输血维持血容量均可视为大咯血。 解剖基本

支气管动脉起始 咯血大某些来自支气管动脉(90%以上),肋间动脉等,绝大多数开口于第5胸椎体上缘到第6胸椎体下缘范畴内积极脉腹侧壁。 右侧支气管动脉来源于:右侧肋间动脉(44.9%);积极脉降部(30.6%); 积极脉弓(14.3%);右锁骨下动脉(10.2%) 左侧支气管动脉重要来源于:积极脉降部(86.5%);积极脉弓(10.9%)。 此外支气管动脉尚可起自头臂干,甲状颈干,胸廓内动脉,心包膈动脉,膈下动脉,腹积极脉,甚至冠状动脉等。 支气管动脉走形及分布 支气管动脉自体循环大动脉发出后来都位于气管、支气管背侧,穿行于同侧迷走神经各分支构成复杂肺神经丛中,沿两侧支气管进入肺门。 此外亦有分支到食管中段、气管及支气管旁淋巴结、肺间质淋巴结等,脊髓前、后动脉均也许来源于肋间动脉或与肋间支气管动脉共干。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选取性插管至支气管动脉,先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拟定出血部位、限度,再行治疗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出血血管。自从1963年Viamonle 成功实行了第一例选取性支气管动脉造影(Selective bronchial arteriography,SBAG),1974 年法国学者Remy一方面应用

大咯血介入治疗操作规程

大咯血介入治疗操作规程 一:适应症 1. 急性大咯血、反复大咯血,经内科治疗无效,且不具备手术条件。 2. 大咯血经手术治疗后复发者。 3. 不明原因大咯血,反复发作。 二:禁忌症 1. 有严重出血倾向,严重感染,心肝肾功能严重衰竭。 2. 支气管动脉造影时,导管不能固定靶血管内或靶血管与脊髓动脉有交通而导管不能超过脊髓动脉开口者。 三:术前准备 1. 详细了解病史及全面体检,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胸部CT等检查。 2. 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列出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3. 术前和患者及家属谈话,签署手术同意书。 4. 穿刺部位备皮,碘过敏试验,抗生素皮试,术前4小时禁食水。四:药品准备 肝素钠针12500U×1支、地塞米松针20mg、2%利多卡因针200mg、水溶性碘造影剂100ml、罂粟碱针60mg、生理盐水500ml×5瓶、5%葡萄糖液500ml及急救药品等。 五:器材准备 4-5F动脉鞘、超滑导丝、4-5F多功能导管、猪尾导管、 1

微导管、穿刺针、刀片、消毒明胶海绵、弹簧圈等。 六: 操作步骤 1. 实施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路。 2. 选择右侧股动脉入路。 3. 患者取仰卧位,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以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置入4-5F动脉鞘,以超滑导丝做引导下置入4F多功能导管,于第4-6胸椎体之间,寻找左或右支气管动脉,插管成功后,用6-10ml造影剂,手推行支气管动脉造影,以明确支气管动脉开口、分支、造影剂外溢及是否与脊髓动脉共干等情况,同时还要了解病侧锁骨下动脉、肋间动脉、膈动脉是否有供血。然后超选择插入靶动脉,把明胶海绵颗粒缓慢注入,有较大血管出血时,可使用弹簧圈栓塞。必要时使用微导管。 七:注意事项 1. 当有肋间动脉或脊髓动脉与靶动脉共干时,应选用微导管插管避开其开口。 2. 每释放一次栓子时,都应手推造影剂明确靶血管栓塞程度,以及确定导管是否还在靶血管内,以免误栓。 3. 栓塞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下肢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4. 很多病变出血来自多条血管,应当逐一寻找,逐一栓塞。 2

肺咯血的介入治疗附8例报告

肺咯血的介入治疗(附8例报告) 【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咯血患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后,对病变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检塞止血。结果8例患者咯血停止。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咯血是急症止血可靠,有效的方法。 咯血为临床常见症状,引起咯血的疾病至少100种以上,其中主要是呼吸道疾病。许多患者经内科抗炎、止血及对症治疗可缓解。但少数患者由于病变范围广、部位多、反复咯血或大咯血,通过内科治疗往往不能止血,是呼吸道疾病死亡原因之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已得到临床的公认,成为咯血患者经内科治疗无效的首选方法,也是唯一快速有效控制出血的治疗措施[1]。我院通过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咯血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8例患者,女5例,男3例,年龄46~76岁,平均63岁,病程3~45年,咯血频率3~5次,经内科治疗无好转。所有病例均行胸部DR和/或CT扫描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其中支气管扩张并咯血6例,肿瘤咯血2例。 1.2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插管,行双侧支气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辨确认病变动脉后,超选择导管进入病变动脉, 注入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行病变出血支气管动脉栓塞,动态观察,确认病变所供出血区域的血管栓塞完好即停止栓塞。

设备为飞利浦AlluraXperFD20数字减影机,导管用COOK公司生产的5F胃左导管即C2导管。对比剂为碘海醇。栓塞前仔细观察供血血管,主要有无异常交通。 2结果 2.1血管造影表现8例均插管成功。其中3例为左侧支气管动脉共干;2例双侧支气管动脉共干患者之一右侧支气管动脉增粗与头臂干形成侧枝循环,另一患者右侧支气管动脉发出畸形动脉血管,并见下部分支有少许结构与同侧静脉血管相畸形;2例可见肿瘤血管,并见肿瘤染色;出血病灶的表现为:供血支气管动脉均增粗且扭曲,病变区血管明显增多、扩张,局部血管呈网状、丝状及团片状,造影剂外溢呈小片状[1]。 2.2并发症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发烧、异物感,经对症处理后消失[2],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 3讨论 咯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保守治疗部分能缓解但易复发,对严重患者无效,而外科手术创伤及风险大,患者痛苦多,且有时临床较难鉴别何侧咯血。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咯血的治疗和预后得到改善,介入治疗具有简易、微创、痛苦小的优点。在咯血的介入治疗中,术前术中与患者的沟通及护理和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术后预防并发症。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咯血是急症止血可靠、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咯血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

咯血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 【关键词】咯血;介入治疗;护理 咯血是肺部疾病的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肺组织损伤,及侵犯肺周围的血管均可引起咯血。常见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等。对于咯血的治疗,内科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主要应用药物止血,而部分病人经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咯血,甚至咯血不止,发生大咯血而危及生命。此时经外科手术止血创伤性大,费用也高,病人不易接受,而介入治疗咯血,病人易于接受,创伤小,费用低,效果好。 介入治疗是应用赛尔丁格儿(ser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确定出血部位和血管,局部应用止血剂,再用明胶海绵行动脉栓塞,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咯血病人50例。经介入治疗,咯血消失48例,咯血减少2例,收到良好效果,临床有效率为96%,详见表1。 2护理要点 2.1术前准备及护理 2.1.1 首先要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病人对介入治疗咯血的知识缺乏了解和认识,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和焦虑,有紧张情绪,此时护士必须掌握和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对症护理,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讲解介入治疗咯血的目的、优点及注意事项,特别要详细说明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性手术,及用此种方法治疗咯血好转病例,使病人及家属对介入治疗有一种安全感,解除思想上的顾虑,特别对那些咯血不止的病人能消除紧张心理状态,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术前准备术前1d因咯血不止病人当天必须做介入治疗的,前2h 遵医嘱给予双侧腹股沟备皮和做洽影落胺过敏试验及出凝血时间的测定,术前仔细询问有无过敏史。术前12h禁喝水,术前晚让患者充分休息,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镇静药,同时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和器械。 2.2术后的观察护理 2.2.1术后24h取仰卧位,绝对卧床休息,穿刺部位用重500g沙袋压迫止血4~6h,穿刺侧肢体制动6~8h,每15~30min巡视病房1次,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皮下血肿,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给相应的处置,做好护理记录,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

大咯血的介入治疗及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咯血的介入治疗及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大咯血不同介入治疗效果及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大咯血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供血方式分为两组,按照栓塞方法分为三组。分析比较不同组别大咯血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栓塞成功率等情况。结果大咯血患者多支动脉供血的复发率明显大于单支动脉供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咯血的治疗过程中单纯应用明胶海绵栓塞和多支动脉供血更容易导致介入栓塞治疗后复发且时间较短。在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应用这种组合的治疗方式。单只动脉供血且选用PV 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栓塞能够更好的保证治疗有效率,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标签:大咯血;供血方式;复发率;疗效观察 临床上大咯血常指一次咯血量>100 mL的情况,也指24 h内咯血总量>600 mL的情况[1-2]。在此病的治疗过程中,我们不应过分关注咯血的量,而要综合分析患者咯血的原因,病情严重程度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49例大咯血患者,施行不同的供血方式与栓塞方法,论证了单只动脉供血、PV 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等因素在大咯血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现详细叙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大咯血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供血方式分为两组,单只动脉供血组24名,男12例,女12例,年龄24~62歲,平均年龄(33.5±6.2)岁。多只動脉供血组80名,男40例,女40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34.5±7.1)岁。两组大咯血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栓塞方法分为三组。单纯应用明胶海绵组43名,男21例,女22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35.1±5.4)岁。单纯应用PV A颗粒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33.8±4.3)岁。PV 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5.3±6.1)岁。三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大咯血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供血方式分为两组,按照栓塞方法分为三组。本次实验咯血患者均明确出血灶, 栓塞时将明胶海绵颗粒或PV A颗粒与非离子型对比剂充分混匀后在透视下缓慢注入,视病变血管末梢粗细及是否合并动静脉瘘而选用不同大小颗粒。分析比较不同组别大咯血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栓塞成功率等情况。以此来明

1例大咯血紧急介入治疗急救护理

1例大咯血紧急介入治疗急救护理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锁安云 大咯血是常见急重症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严重者可引起窒息或出血性休克而死亡【1】。大咯血不仅要看量的多少,还要注意出血速度、频繁程度及患者体质情况,患者精神紧张、出血速度过快、频繁出血,体质较弱者,极易发生窒息和出血性休克。现将我科2006年10月26日收治1例大咯血紧急行介入治疗急救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7岁, 患者因“咯血3天余, 咯血待查”于2006年10月26日月23:35急诊入院,患者于10月24日夜间3时许无明显诱因咯鲜红血100ml无痰液及紫黑色血凝块,无咳脓痰、畏寒发热,在当地医院予消炎对症治疗,未再出血。次日上午8时再次咯鲜红血150ml,紧急到当地县人民医院治疗,当日下午15:00又咯血150ml,为鲜红色,经消炎止血对症治疗,10月25日未咯血。10月26日晨06:00再次咯血150ml,10:00又咯血200 ml,晚间18:00许开始持续咯血至到我院期间共咯血500 ml,为进一步诊治住院治疗。入院查体:T37.8。C P72次/分 R21 BP107/70mmHg神志清,精神萎,面色苍白,正力体型,营养中等,发育正常,平车推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出血点、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五官无畸形,唇不绀,颈软,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肿大,两下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未及哮鸣音,心率7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部(一)双下肢无肿胀,神经系统(一)。实验器械检查:胸部CT:右中下肺,左下肺炎症。入院后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抗炎止血,告病危。患者于10月27日09:15突然咯鲜红色血100 ml,但出现SaPO268%,心率56次/分,即予翻身拍背,头低脚高位,吸出血块,提高吸氧流量8L/分,垂体后叶素静滴维持,并紧急送介入科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在介入科少量咯血SaPO295%,心率86次/分,律齐,手术顺利。术后生命体征稳定,于11:45安返病房,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于13:24患者再次咯血200 ml,呼吸急促,面色苍白SaPO2下降65~72%,心率120次/分,BP120/75mmHg。立即予叩背,立止血1KU iV,再次送入介入科治疗。在介入科患者咯血不止,予头低脚高45。C俯卧位头侧向一侧,叩背,负压吸引,面罩吸氧。患者脉氧继续下降,即紧急行气管切开术,持续负压吸引,叩背,并建立多条静脉通路予输血输液扩容止血于16:00咯血停止,共出血约1650 ml。再次行介入治疗,18:00介入治疗结束。留介入科观察专人监护于10月28日08:00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安返病房。术后患者血气分析示:PaO255mmHg,T不超过38。C,床边X胸片示:右肺不张。经治疗护理,11月03日床边胸片示右肺不张较前有很大改善,于09:30拔气管切导管,15:00从监护室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抗炎治疗。11月11日病情稳定未见咯血现象住院半月后出院。 2.护理 2.1心理护理:大咯血经药物治疗无效,仍反复咯血不止,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应安慰病人进行必要的解释,告知病人除药物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作用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9-07-31T12:29:11.9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7期作者:周涛 [导读]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外周血管介入治疗逐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1130 大咯血指的是人体每日咯血量超过500ml,或每次咯血量都在100ml以上,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危险性。通常来说,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核、白血病等疾病为导致引发大咯血的主要原因,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如患者咯血量较多,往往会合并烦躁、发绀等症状,如不及时进行治疗,极易引发其出现休克,从而死亡。在以往临床中,对于大咯血患者往往采用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虽说有一定疗效,但患者治疗进展较慢,手术治疗风险性较高,一旦术中操作不当将加剧整体治疗的危险性,且很多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治疗效果一般。如何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保障大咯血患者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一直是临床所重视的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外周血管介入治疗逐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是临床医生采用5Fcobra导管,并结合Seledinger穿刺技术,在患者胸部5-6椎体之间范围行支气管动脉主干造影检查,以了解其病灶部位血供情况,并在其支气管动脉中采用5Fcobra导管进行栓塞治疗。栓塞主要材料以明胶海绵颗粒、PVA颗粒微粒为主,治疗完毕后,在行造影检查的基础上,对肋间动脉与支气管动脉以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以明确其整体治疗、供血情况,对于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对其斟酌进行超选择栓塞治疗。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操作快捷、治疗效果好、创伤小、安全性高的治疗措施,伴随着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也在不断替代保守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现已成为临床中对于大咯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处理患者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无需为其肺动脉进行手术为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治疗原则,但栓塞材料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临床中大多选择明胶海绵颗粒与PVA颗粒微粒,明胶海绵颗粒具有显著的止血效果,可最大程度降低患者支气管壁缺血、坏死情况的发生率,PVA颗粒微粒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长期性栓塞剂,可对患者行永久性栓塞治疗,在为大咯血患者行治疗后,可有效避免再通其病灶供血动脉,并阻滞其侧支循环。 在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医生通过对患者动脉行造影检查,以将其病变部位、程度合理掌握,但医生应注意,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开患者的食管中段供血支、脊髓动脉,且无必要根据电视屏幕进行操作,且操作速度应放慢,推注力度应循环渐进。因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某一环节操作不当,或推注力度过快,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栓塞剂反流、误栓等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临床医生务必要保障操作的安全性,以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并最大程度降低意外事件与并发症的发生率。 患者一旦发生大咯血,将严重降低其日常生活质量,且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一旦病情加剧,未及时进行抢救,则加剧了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于大咯血患者,临床应秉承“早发现、早治疗”的处理方式。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大咯血患者数量正呈逐渐年轻化趋势直线上升,且大咯血患者因导致其咯血的原因不同,所以临床症状极为复杂。因此,对于大咯血患者,临床应将其病症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定制可靠的治疗措施。有医学研究表明,如患者每日咯血量在500ml之上,且未及时采用相关治疗手段,将会加剧各种病理反应增加,并降低其体内血液循环速度,以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器官功能衰竭,为最大程度保障其生活质量,患者一旦出现大咯血后,应立刻前往医院就诊。多数患者主要是因为支气管动脉或肺动脉供血损伤,且其个人肺动脉压力无法达到支气管动脉所产生的压力,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医生只确保其栓塞情况一切正常即可,无需进行手术,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加剧整个治疗过程的危险性。大咯血治疗的核心之一便是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支气管出血,在行治疗时,医生务必要保护好患者的食管、器官及周边血管组织,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外,医院应加强医生的培训工作,以将其操作能力及大咯血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提升,以降低在治疗过程中意外事件与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于大咯血患者来说,临床中应首先考虑为其进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因为这种治疗方式相对于保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方式来说其具有治疗安全性高、创伤小、操作简单快捷、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肺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介入护理体会

肺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介入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3-07-25T16:25:44.3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8期供稿作者:黄惠莲李燕霞潘鲜丽[导读] 对每一位患者先行内科止血治疗,当症状不能控制时及时进行肺动脉栓塞治疗。 黄惠莲李燕霞潘鲜丽(东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523000) 【摘要】目的总结对大咯血患者进行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大咯血患者行肺动脉栓塞治疗后进行护理干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观察记录大咯血的预后和复发率。结果60例患者均进行肺动脉栓塞治疗后,大咯血完全控制者有52例;栓塞后有少量咯血的有5例,经适时地内科治疗后咯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有2例患者进行二次肺栓塞治疗后咯血才得以基本控制;1例患者因肺大量出血而死亡。结论用肺动脉栓塞技术治疗大咯血,止血迅速,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进行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大咯血的复发率,为手术的成功提供基本的保障。【关键词】肺动脉栓塞大咯血介入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8-0229-02 大咯血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是指一次咯血量超过300毫升或24小时内咯血量超过500毫升;能使患者误吸而窒息死亡或者因大量出血致休克而死亡,死亡率高达50%- 100%[1]。大咯血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临床急症,内科治疗常难以奏效[2]。近年来随着放射介入学的发展,肺动脉栓塞治疗术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对我院60例患者进行该项治疗,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2012年间,从我院收治的大咯血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在31-62岁之间,平均为50岁;发病原因为肺结核28例,支气管扩张20例,支气管肺癌为8例,肺炎为4例。 1.2 方法 对每一位患者先行内科止血治疗,当症状不能控制时及时进行肺动脉栓塞治疗。用Seldinger技术在DSA监测下进行动脉内造影,找到出血的肺动脉血管,选择合适的导管插入成功后,注入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直到该处血流变慢或者静止后停止注射。为证实栓塞是否成功,要再行肺动脉造影检查。 1.3 结果 进行肺动脉栓塞治疗后60例患者中,大咯血完全控制者有52例;栓塞后有少量咯血的有5例,经适时地内科治疗后咯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有2例患者进行二次肺栓塞治疗后咯血才得以基本控制;1例患者因肺大量出血而死亡。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不能正确认识大咯血的治疗和危险性,由于大量的出血以及患者身体上存在的疼痛使得患者处于紧张焦虑之中,这对手术治疗是不利的。在手术前我们要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告知本病的基本情况以及实施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详细说明该手术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提高他们战胜病痛的信心。如果有条件可带患者参观一下将要进行手术的手术室,消除患者不必有的担忧和恐惧。 2.1.2 术前准备:帮助患者做好术前的各项检查,做好各种过敏试验并准备好术中可能用到的药物,嘱咐患者术前4-6小时禁食、禁饮,术前30分钟应用镇静剂,在手术部位备皮。因为大咯血病人出血量大,故我们在术前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以便在术中及时进行输液或输血以防休克等不良反应发生。准备好后将患者送入手术室进行手术。 2.2 术中护理: 2.2.1 安置心电监护装置,严密观测患者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观察患者的神志和在手术过程中的反应,并注意其语言。及时清除患者口内的异物,防止窒息的发生,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2.2.2 在手术过程中,只是对患者实施了局部麻醉,患者的神志应该是清楚的,因此我们医护工作者在术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影响手术的进程和结果。另外在术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2.2.3 肺动脉栓塞术中所用的造影剂为碘试剂,一般不会造成不良反应。但在应用过程中要与患者时刻保持对话联系,以便在发生异常时第一时间停止注入并根据出现的反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3]。 2.3 术后护理: 2.3.1 术后患者回到病房,在24小时内要绝对卧床休息,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加压包扎,并观察该处是否有出血、渗出、水肿等症状,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其他部位的血栓形成的表现。一般患者3天后才能下床活动。 2.3.2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患者的病情,术后有无胸闷、胸痛、呼吸不畅等症状发生,观察咯血的情况以及有无脊髓损伤等。其中脊髓损伤是动脉栓塞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原因是由于肺动脉与脊髓动脉有吻合,高浓度的造影剂流入脊髓动脉所致[4]。上述症状如有发生,立即向医生汇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3.3 嘱咐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运动;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3 小结 在大咯血的治疗中,肺动脉栓塞术能通过DSA监测准确找到出血点并通过栓塞治疗迅速止血,并发症少见且疗效显著。而在术前、术中、术后随时进行护理干预治疗为手术的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手术成功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并在患者术后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一位护理工作者都应该熟练的掌握护理的基本技能,熟练的操作,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位患者,避免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梦增.介入放射学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2-136.

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

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2-02-28T15:14:13.91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8月总第198期供稿作者:李桂林张发林朱彬[导读] 大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的一组急症,而肺癌是咯血的常见病因。 李桂林张发林朱彬(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528000)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术。结果:22例均手术成功完全控制咯血21例,有少量咯血1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安全、有效和快速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大咯血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841-01 大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的一组急症,而肺癌是咯血的常见病因。肺癌组织内小血管较多, 癌组织易坏死, 形成支气管动脉―肺动脉(B-P)分流, 常规内科治疗效果欠佳外科手术创伤大,治疗有一定困难。其中大咯血病情危急,死亡率较高, 主要为窒息或失血性休克所致, 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1]。 目前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大咯血使许多大咯血得以成功抢救[2]。我科 2008 年 1 月至 2011年6月采用 BAE 治疗大咯血22例, 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2~67岁,平均45.5岁其中肺结核11例,支气管扩张9例,肺癌2例均表现为急性大咯血,日咯血量约350~1500ml(其中 500ml 以上者7例) 22 例大咯血病人中12例为经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行 BAE,10例为急诊行 BAE 术前常规准备,行胸部CT、X片检查以明确肺部病变情况;查血常规及凝血酶原时间,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出血状况;补充血容量,以减少手术的风险[3]。 1.2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生化和凝血功能等检查。使用 5F Ycobra导管,采用 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5F-C2 cobra 导管在T5-T6之间钩挂支气管动脉后,行造影摄片在气管分杈部左主支气管附近寻找出血部位的供血支气管动脉,找到出血部位的供血动脉,明确无脊髓动脉与支气管动脉吻合,推注2%利多卡因 2-3ml,观察 5-15min,病人无不适反应后,将明胶海绵颗粒(1×1×1mm)+造影剂+庆大霉素(32万U)混合后,在DSA 下缓慢推入,至出血动脉完全栓塞为止若出血部位有多支动脉供血,应逐一栓塞确认栓塞满意后,拔除导管,穿刺部位局部压迫止血15min 后加压包扎,嘱患者穿刺侧肢体制动 12h 术后给吸氧止血止咳抗炎及支持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穿刺点有无出血,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3]。 2结果 2.1疗效:22例行BAE,即刻止血21例,出血明显减少 1 例,总有效率95.5%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超过6个月,期间未见复发其中16例随访超过18个月,1例因肺癌于术后9月死于肺功能衰竭。 2.2并发症:12例患者有刺激性咳嗽发热胸痛胸闷恶心呕吐等不同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均于1周内症状消失,其中2例咳嗽较剧,咳陈旧性血痰,体温达39.5,给补液、抗炎、药物止血等治疗, 2周后症状明显缓解,咯血未见复发,所有患者均无脊髓损伤发生。 3讨论 咯血是指喉以下的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腔咳出,是呼吸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大咯血是指在 24 h内咯血量超过 600 ml或每次咯血量在 300 ml以上,或持续咯血需输液以维持血容量,以及因咯血而引起气道阻塞导致窒息者。其病情凶险,易发生窒息、休克、导致生命危险。而咯血的病因最常见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肺脓肿等经病理解剖学研究[4]证实,咯血多数来自支气管动脉,其他有来自锁骨下动脉分支、肋间动脉等,少数源于肺动脉分支。多年来经血管造影亦发现,咯血大多数来源于支气管动脉。由于支气管动脉内压力较高,且支气管腔内无阻力,血液不易凝固,所以容易发生咯血。过去大咯血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止血、止咳、镇静、防治感染及治疗原发病。有部分患者不得以行肺叶切除术,但手术创伤大,死亡率高,且许多大咯血病人来不及手术就失去治疗机会,也有部分患者因大咯血而窒息死亡[3]。血管栓塞是一种低廉,有效,低风险栓塞形成只需短时间操作,在临床工作中仍有一部分治疗后的患者咯血复发,使医患对该治疗的选择都丧失一定的信心。BAE治疗大咯血无效的原因考虑为:多支支气管动脉出血,栓塞时未能全部发现;病变支气管动脉较粗,因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小,未能彻底栓塞;咯血不单来源支气管动脉,也可能来源于肺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支气管动脉及肺动脉分流 (B-P)。BAE对肺癌、曲菌球引起大咯血效果差,可能于 B-P分流有关[5]。 栓塞剂的选择:栓塞剂的种类较多,明胶海绵为中效栓塞剂,具有易制备、价格低廉、方便的特点,加之具有伸缩性,无抗原性,导管通过性能好,栓塞后约2周内可逐渐被吸收,不仅起到确切的止血效果,又能避免支气管壁缺血坏死,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很小[6],成为栓塞治疗最常使用且理想的栓塞剂。,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技术的发展,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也逐年增多,其治疗大咯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快速的治疗手段,,因其疗效确切,止血较彻底,而被临床广泛应用。参考文献 [1]凌丽.介入治疗肺癌大咯血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9(8卷), 9期:99 [2]吴恩惠, 刘玉清, 贺能树.介入性治疗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 219 [3]赵雄,熊春燕,李文静,江鹰,姚红.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0年04月第23卷第4期1105-1106 [4]单鸿,罗鹏飞,李彦豪.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3-186 [5]黄晓.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2月第5卷第 4期126-127 [6]屠文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顽固性大咯血30例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1, 17(5):372-374

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

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复发率。方法74例大咯血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7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查,并给予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监测。对照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介入治疗大咯血,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的发生,可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介入治疗;大咯血;临床观察 咯血是喉及喉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咳出的临床症状,也是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中大咯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主要指患者一次咯血量>100 ml,或咯血量>600 ml/d,如不及时处理,患者易出现窒息、失血性休克等症状,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介入治疗是近几年被临床应用于治疗大咯血的一种方法,目前已开始取代外科手术,成为治疗大咯血的首选方法。本组研究中,通过采用介入治疗大咯血,观察其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4例大咯血患者,其中男41例,女33例;患者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9.4±4.7)岁;其中支气管扩张41例,肺癌19例,肺结核9例,其他5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7例。全部患者对本次治疗均具有知情权,并接受本组治疗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查,并给予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监测。对照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患者给予静脉滴注酚妥拉明,无上述疾病患者给予静脉推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配合静脉滴注酚妥拉明。同时给予止血、应用抗生素及原发病的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经股动脉穿刺置入鞘管,经鞘管将导管头置于患侧支气管动脉主干开口处,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支气管动脉血供情况及出血部位情况,给予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若支气管动脉迂曲明显且有脊髓动脉共干应配合微导管给予超选择动脉栓塞,均采用PV A颗粒/弹簧圈/真丝线段及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材料。结束后行二次造影,明确患侧支气管动脉栓塞情况,给予对侧支气管动脉及肋向动脉造影,观察患者动脉血供情况,如有需要则给予栓塞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复发率等情况。 1. 3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治疗24 h内出血停止,3个月内无复发;显效: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3-25T13:13:58.68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作者:潘丹丹 [导读]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并发大咯血患者采用气管镜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且经过相应护理下的患者在身体素质及病情的恢复速度较快,可以灵活的加以运用。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214000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通过真实案例进行护理体会的分析,提高气管镜技术的使用频率。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近三年来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患者共计二十四例,以每组十二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实验组采取气管镜介入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加以辅助,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性治疗及护理。研究结果:数据表明,经过特殊护理及治疗下的实验组并发大咯血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而常规治疗下的对照组患者则相对较弱,本次研究的数据具有可比性。研究结论:并发大咯血患者采用气管镜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且经过相应护理下的患者在身体素质及病情的恢复速度较快,可以灵活的加以运用。 关键词:气管镜;并发大咯血;护理体会 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日趋密切的今天,多种治疗设备及技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气管镜介入并发大咯血效果就非常明显,它的灵活运用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治疗中的不足,同时在提高肺癌患者、呼吸道患者的治疗效果上都非常有利。但是,任何一项技术的使用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相关的医护人员做好配合与观察,从而确保其治疗的有效性及科学性。实践表明,科学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配合度,需要护理人员提高责任意识,尽可能的保障在治疗及住院期间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某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接受气管镜介入治疗患者共计二十四例,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岁,男女比例为15:9。本次研究征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许可,通过检查发现了这些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要求,在性别、年龄、身体机能上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包括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止血药物。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患者以下护理干预措施:(1)心理护理:意识对于人们行为活动的影响非常之大,在对某种事物缺乏了解的前提下,人们大都会出现一些恐慌的心理,此时,针对并发大咯血患者需做好情绪引导,帮助患者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从而控制好病情,延缓其恶化的趋势。甚至部分患者因为缺乏理解,频频出现情绪波动较大、血压上涨,这些现象的出现极易降低患者的复原率。护理人员需积极的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了解怎样做才能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住房环境来改变患者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2)体位护理:严禁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尤其是剧烈运动,待血量降低稳定后取患侧卧位,保持充分引流,撬开牙关,清除口腔内血块,轻拍背部使其咯出。咯血停止后需静卧3d。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护患者临床表现,避免患者情绪波动引发的血管收缩导致再次咯血。 (3)并发症护理:正确教导患者咯痰、咯血,不可屏气。 (4)呼吸道护理:咯血期间,患者往往发生不同程度的肺循环功能障碍,引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症状。咯血好转后根据情况适当予以患者止咳药或化痰药,避免再次出现咯血,预防窒息。若上述处理无效,可迅速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并以气管镜反复吸引,保持气道通畅,同时予以6~8L/min的高流量吸氧。 (5)发热护理:可对患者采取物理降温方式,即应用冰袋置于患者胸部冷敷降低患者局部体温,引起肺部血管收缩,以达到止血目的;有感染者则给予相应的抗菌抗感染药物治疗。 (6)饮食护理:手术前后需控制患者的饮食,在进行治疗的三小时之内不允许患者吃东西,且检查完毕之后,饮食需均衡,过于油腻、不易消化的食品尽量少吃为宜。 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咯血停止未再出现,无严重并发症为治愈;咯血停止后未再出现咯血,出现1种并发症为有效;咯血停止后再次出现咯血,出现1种以上并发症为无效。 二、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三、讨论 近年来由于气管镜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如镜下冷冻、微波、高频电刀、激光、氩气刀、球囊扩张和放置支架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升高。气管镜介入治疗发生的大咯血与操作过程有关,大约70%发生于气管镜操作时,其次为围手术期。引发大出血最常见的介入治疗为APC,APC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高频电凝技术,治疗中APC破坏了肿瘤表面的粘膜后,血管浅露、在进一步的烧灼中可能会破裂造成大出血,尤其瘤体内有动脉血管进入时。另外冷冻是在冷冻状态下将探头和肿瘤组织取出,由于大块肿瘤组织取出主要是机械离断,血管破裂引起大出血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 本研究中,实验组实施了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并发症护理、呼吸道护理、发热护理、饮食护理等在内的有效护理配合。对患者予以全方位的护理,从而使患者在镇定的情况下接受抢救,有效预防了并发症,挽救了患者生命,保证了患者健康。大咯血患者易出现窒息、休克、呼吸衰竭等症状。一旦发生,护理人员应立即配合医生展开抢救,嘱咐患者张口咯血,协助清除鼻腔、口咽的血块,对窒息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