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茶艺师公共理论知识模拟试卷(三)

初、中、高茶艺师公共理论知识模拟试卷(三)
初、中、高茶艺师公共理论知识模拟试卷(三)

茶文化基本知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

1、《神农本草》是最早记载茶为( ) 的书籍。

A、食用

B、礼品

C、药用

D、聘礼

2、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 )。

A、《北苑别录》

B、《神农本草》

C、《茶谱》

D、《茶经》

3、( )在宋代的名称叫茗粥。

A、散茶

B、团茶

C、末茶

D、擂茶

4、擂茶在宋代称为( )。

A、米粥

B、茗粥

C、黍粥

D、面粥

5、用黄豆、芝麻、姜、盐、茶合成,直接用开水沏泡的是宋代( )。

A、豆子茶

B、薄荷茶

C、葱头茶

D、黄豆茶

6、宋代豆子茶的主要成分是( )。

A、黄豆、芝麻、姜、盐、茶

B、玉米、小麦、葱、醋、茶

C、大米、高梁、橘、蒜、茶

D、小米、薄荷、葱、酒、茶

7、( )饮用茶叶主要是散茶。

A、明代

B、宋代

C、唐代

D、汉代

8、明代饮用茶叶主要是( )。

A、团茶

B、饼茶

C、散茶

D、粒茶

9、六大茶类齐全的年代是( )。

A、明代

B、清代

C、元代

D、汉代

10、清代茶叶已齐全( )。

A、七大茶类

B、两大茶类

C、六大茶类

D、五大茶类

11、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

A、《补茶经》

B、《续茶谱》

C、《茶经》

D、《茶录》

12、世界上第一部( )的作者是陆羽。

A、药书

B、农书

C、兵书

D、茶书

13、社会鼎盛是唐代( )的主要原因。

A、饮茶盛行

B、斗茶盛行

C、习武盛行

D、对弈盛行

14、唐代饮茶风盛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鼎盛

B、文人推崇

C、朝廷诏令

D、茶叶发展

15、唐代饼茶的制作需经过的工序是( )。

A、炙、碾、罗

B、煮、煎、滤

C、晒、煮、擂

D、蒸、煮、泡

16、煎制饼茶前须经炙、碾、罗工序的是唐代的( )。

A、煎茶的技艺

B、庵茶的技艺

C、煮茶的技艺

D、泡茶的技艺

17、唐代茶叶的种类有( )。

A、绿、白、粗、散茶

B、粗、散、末、饼茶

C、团、粒、末、饼茶

D、黄、粒、粗、散茶

18、( )茶叶的种类有粗、散、末、饼茶。

A、汉代

B、元代

C、宋代

D、唐代

19、宋代( )的产地是当时的福建建安。

A、龙团茶

B、栗粒茶

C、北苑贡茶

D、蜡面茶

20、宋代( )的主要内容是看汤色、汤花。

A、泡茶

B、鉴茶

C、分茶

D、斗茶

21、宋徽宗赵佶写有一部茶书,名为( )。

A、《大观茶论》

B、《品茗要录》

C、《茶经》

D、《茶谱》

22、《大观茶论》的作者是( )。

A、蔡襄

B、孙樵

C、苏轼

D、赵佶

23、点茶法是( )的主要饮茶方法。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24、品饮乌龙功夫茶的起源时代是( ) 。

A、元代

B、民国

C、明代

D、清代

25、清代出现( )品饮艺术。

A、信阳毛尖茶

B、乌龙功夫茶

C、白毫银针茶

D、白族三道茶

26、茶叶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称为( )。

A、广义茶文化

B、狭义茶文化

C、宫廷茶文化

D、文士茶文化

27、茶的精神财富被称为( ) 。

A、狭义茶文化

B、广义茶文化

C、市井茶文化

D、乡野茶文化

28、茶道精神是( )的核心。

A、茶生产

B、茶交易

C、茶文化

D、茶艺术

29、时兴( )的地点是潮汕和漳泉

A、黑茶茶艺

B、茉莉花茶艺

C、红茶茶艺

D、乌龙茶艺

30、泡茶和饮茶是( ) 的主要内容。

A、茶道

B、茶仪

C、茶艺

D、茶宴

31、茶艺是( )的基础。

A、茶文

B、茶情

C、茶道

D、茶俗

32、品茗、营业、表演是( )的三种形态。

A、游艺

B、文艺

C、画艺

D、茶艺

33、茶文化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是( )。

A、修身、齐家、入仕

B、寡欲、清心、廉俭

C、雅志、敬客、行道

D、益思、明目、健身

34、雅志、敬客、行道是( )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A、茶文化

B、竹文化

C、石文化

D、砚文化

二、判断题

( )1、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大观茶论》。

( )2、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大观茶论》。

( )3、擂茶在宋代时的名称叫米粥。

( )4、宋代“豆子茶”的主要成分是玉米、小麦、葱、醋、茶。( )5、六大茶类齐全于明代。

( )6、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是陆羽。

( )7、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是熊蕃。

( )8、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茶谱》。

( )9、唐代饮茶盛行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进步。

( )10、唐代饮茶盛行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鼎盛。

( )11、唐代茶叶种类有绿、白、粗、散茶。

( )12、唐代茶叶种类有粗、散、末、饼茶。

( )13、唐代煎用饼茶需经过炙、碾、罗。

( )14、唐代煎用饼茶需经过蒸、煮、滤。

( )15、斗茶起源于唐朝,却在宋朝得以流行。

( )16、宋代饮茶方法主要是煮茶。

( )17、宋代北苑贡茶的产地是当时的福建崇。

( )18、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是看茶色、汤花。

( )19、《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赵佶。

( )20、《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蔡襄。

( )21、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2、狭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的物质财富。

( )23、狭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的精神财富。

( )24、茶艺的主要内容是表演和欣赏。

( )25、茶艺的三种形态是品茗、表演、议事。

( )26、茶文化三个主要社会功能是雅志、敬客、行道。

中级茶艺师知识试卷复习

中级茶艺师理论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满分80分) 1. 窨花茶是属于调饮法的( )类型。 A 、食物型 B 、加香型 C 、加入型 D 、旁置型 D 、白瓷盖瓯 D 、明清 2. 安溪乌龙茶茶艺在泡茶时使用的主茶具是 ( )。 A 、紫砂壶 B 、陶土壶 C 、紫砂盖瓯 3. 出现焚香的历史年代是( )。 A 、秦汉 B 、唐宋 C 、元明 4. 下列选项中,( A 、语言 )不属于礼仪最基本要素。 B 、行为表情 C 、服饰 D 、道德 5. 鲜爽、醇厚、鲜浓是评茶术语中关于( )的褒义术语。 C 、叶底 A 、滋味 B 、香气 D 、汤色 6. 香气清高、味道甘鲜是( )的品质特点。 A 、六安瓜片 B 、君山银针 C 、黄山毛峰 C 、适中 D 、滇红工夫红茶 D 、适当 7. 经常饮茶者爱饮较浓的茶,茶水比 ( )。 A 、可大 B 、要小 8. 西湖龙井外形的品质特点是 ( )。 A 、外形扁平光滑,形如“碗钉” B 、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露 C 、外形细、圆紧、直、光、多白毫 D 、外形匀整,条索紧结,色泽灰绿光润。 9. 烹茗井在灵隐山,( A 、白居易 )曾经用它煮饮茶汤,因此而得名。 B 、许次纾 C 、徐霞客 D 、顾元庆 D 、茶艺术 10. 茶道精神是( )的核心 。 A 、茶生产 B 、茶交易 C 、茶文化 11. 下列选项中( )茶室插花的目的。 A 、烘托品茗环境 B 、寓意主题 D 、表达心情 C 、为茶室增添色彩 12. 冲泡茶叶和品饮茶汤是茶艺形式的重要表现部分,称为“行茶程序”,共分为段: ( )。 A 、备器阶段、冲泡阶段、奉茶阶段 B 、准备阶段、操作阶段、完成阶段 D 、备茶阶段、泡茶阶段、奉茶阶段 C 、迎宾阶段、茶艺演示阶段、送客阶段 13. 龙井茶艺的( )是寓意向嘉宾三致意。 A 、金狮三呈祥 B 、祥龙三叩首 C 、凤凰三点头 D 、孔雀三清声 14. 日本人和韩国人讲究饮茶,注重饮茶礼法,茶艺师为其服务时应注意 ( )。 A 、泡茶规范 B 、斟茶数量 C 、敬茶顺序 C 、茶壶 D 、品茶方法 D 、茶通 15. ( )是用于中和茶汤,使之浓淡均匀。 A 、茶荷 B 、茶海 16. 反映山水之音的古典名曲有( )。 A 、《情乡行》 B 、《潇湘水云》 C 、《霓裳曲》 D 、《鹧鸪飞》 17. 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 )土壤中生长,以酸碱度 PH 值在 4. 之 间为最佳。 A 、中性 B 、酸性 C 、偏酸性 D 、微酸性 中 级 茶 艺 师理论样题 第 1 页 共 10

中级茶艺师理论试卷68999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中级茶艺师理论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 1、职业道德是(B )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A 、人们在家庭生活中 B 、人们在职业工作和劳动中 C 、人们在与人交往中 D 、人们在消费领域中 A 、 遵守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B 、 精通业务,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C 、 努力砖研业务,追求经济效益第一 D 、 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自我提高 4、开展道德评价具体体现在茶艺人员间( B )。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尽心尽职具体体现的是( C ) 6、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具体体现在茶艺不但要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接待品茶客 而且 必须(A )o A 、熟练掌握不同茶品的沏泡方法 B 、专门掌握本地茶品的沏泡方法 C 、专门掌握茶艺表演方法 D 、掌握保健茶或药用茶的沏泡方法 2、 职业道德品质的含有应包括(C )。 A 、职业观念、职业技能和职业良心 C 、职业良心、职业观念和职业自豪感 3、 茶艺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就是指 B 、职业道德良心、职业技能和职业自豪感 D 、职业观念、职业服务和受教育的程度 A )。 A 、相互批评和监督 B 、批评与自我批评 C 、监督和揭发 D 、学习和攀比 A 、尽力使品茶客人感到满意 B 、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C 、尽力宣传表现自己 D 、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资料 7、最早记载茶味药用的书籍是(A )。 A 、《神农本草》 B 、《大观茶论》 C 、《茶经》 D 、《茶录》 &擂茶在宋代为(A )之称。 A 、茗粥 B 、米粥 C 、豆粥 D 、菜粥 9、 宋代豆子茶的主要成分是(A )。 A 、黄豆、芝麻、姜、盐、茶 B 、玉米、小麦、葱、醋、茶 C 、大米、高粱、橘、蒜、茶 D 、小米、薄荷、葱、酒、茶 10、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D )。 A 、《品茶要录》 B 、《茶具图赞》 C 、《榷茶》 D 、《茶经》 11、 世界上第一部(A )的作者是陆羽。 A 、茶书 B 、经书 C 、史书 D 、道书 12、 唐代饼茶的制作需经过的工序是( A )。 A 、炙、碾、罗 B 、煮、煎、滤 C 、晒、煮、擂 D 、蒸、煮、泡 13、 宋代(C )的产地是当时的福建建安。 A 、龙团茶 B 、栗粒茶 C 、北苑贡茶 D 、蜡面茶 14、点茶法是(B )的主要饮茶方法。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15、 清代出现(A )品饮艺术。 A 、乌龙功夫茶 B 、白族三道茶 16、 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A )。 A 、茶叶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C 、茶叶艺术 D 、清代 C 、宁红太子茶 D 、云南普洱茶 B 、茶叶的物质及经济价值关系 D 、茶叶经销

茶艺师初级试卷正文(1)(1)

科目:150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茶艺师初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请将准考证号、试卷左上角的科目、正确答案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中填涂,判断题对的涂“A ”,错的涂“B ”。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80题,每题1分,满分80分。) 1.茶艺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就是指( )。 A 、遵守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B 、精通业务,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C 、努力钻研业务,追求经济效益第一 D 、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自我提高 2.尽心尽职具体体现在茶艺师在茶艺服务中充分( ),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到自己的职业责任。 A 、发挥主观能动性 B 、表现自已 C 、表达个人愿望 D 、推销产品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真诚守信的基本作用的是( )。 A 、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 B 、有利于企业树品牌 C 、树立企业信誉 D 、提高技术水平 4.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 A 、《茶谱》 B 、《茶经》 C 、《茶酒论》 D 、《采茶录》 5.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是( )。 A 、毛文锡 B 、赵汝砺 C 、陆羽 D 、熊蕃 6.唐代茶叶的种类有( )。 A 、绿、白、粗、散茶 B 、粗、散、末、饼茶 C 、团、粒、末、饼茶 D 、黄、粒、粗、散茶 7.时兴乌龙茶艺的地点是( ) 。 A 、沪苏和京津 B 、潮汕和漳泉 C 、昌九和抚安 D 、珠湘和岳常 8.泡茶和饮茶是( ) 的主要内容。 A 、茶道 B 、茶礼 C 、茶学 D 、茶艺 9.灌木型茶树的基本特征是( )。 A 、叶小而密 B 、叶大而密,分枝粗壮 C 、没有明显主干,分枝较密,多近地面处,树冠短小 D 、主干明显,分枝稀,树冠短小 10.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及( )的黄茶类共等六大类。 A 、大部分发酵 B 、重发酵 C 、部分发酵 D 、轻微发酵 11.引发茶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有( )等。 A 、冷空气 B 、水分 C 、二氧化碳 D 、干燥 12.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茶叶水分含量超过( )时,就会加速茶叶的变质。 A 、5% B 、6% C 、7% D 、4% 13.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 )加速茶叶的变质。 A 、分解 B 、化合 C 、还原 D 、氧化 14.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气的控制,茶中( )的氧化和氧气有关。 A 、多酚类化合物 B 、蛋白质类 C 、维生素类 D 、脂肪类 15.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 )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A 、王褒《茶谱》 B 、陆羽《茶经》 C 、陆羽《茶谱》 D 、王褒《僮约》 16.元代茶具的代表是( )茶具,在白瓷上缀以青色文饰、清丽恬静,既典雅又丰富。 A 、青花瓷 B 、紫砂陶 C 、金属 D 、竹木 17.( )又称“三才碗”,一式三件,下有托,中有碗,上置盖。 A 、兔毫盏 B 、玉书煨 C 、盖碗 D 、茶荷 18.瓷器茶具按色泽不同可分为( )茶具等。 A 、玉瓷、青瓷和黑瓷 B 、玉瓷、青瓷和彩瓷 C 、白瓷、青瓷和红瓷 D 、白瓷、青瓷和黑瓷 19.茶荷是用来从茶叶罐中( )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 A 、均匀茶汤浓度 B 、盛取干茶 C 、放置茶杯 D 、储放茶渣 20.下列水中( )是属于软水。 A 、Cu 2+ 、Al 3+ 的含量小于8mg/L 。 B 、Fe 2+ 、Fe 3+ 的含量小于8mg/L 。 C 、Zn 2+ 、Mn 4+ 的含量小于8mg/L 。 D 、Ca 2+ 、Mg 2+ 的含量小于8mg/L 。 21.下列( )井水,水质较差,不适宜泡茶。 A 、柳毅井 B 、文君井 C 、城内井 D 、薛涛井 22.下列( )不属于中国“五大名泉”之一。 A 、济南趵突泉 B 、杭州虎跑泉 C 、北京 玉 泉 D 、苏州观音泉 23.井水属于地下水,在地层渗透过程溶入许多矿物质和盐类,当镁的含量大于2毫克/升时,茶汤品质( )。 A 、汤色加深,汤味变淡 B 、汤色加深,汤味变涩 C 、汤色变淡,汤味带咸 D 、汤色黑褐,汤味苦涩 24.用经过氯化处理自来水泡茶,茶汤品质( )。 A 、带金属味 B 、汤色加深 C 、香气变淡 D 、汤味变涩 25.要泡好一壶茶,需要掌握茶艺的( )要素。 A 、7 B 、6 C 、5 D 、3 26.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的( )环节讲究根据茶叶品种不同,达到的要求不同。 A 、选水 B 、煮水 C 、奉茶 D 、收具 27.在茶冲泡的过程中,以下( )程序中茶艺师可以借用形体动作传递对宾客的敬意。 A 、置茶 B 、温壶 C 、奉茶 D 、收具 28.喝茶与品茶主要的不同是( )。 A 、大杯与小杯喝茶 B 、大瓷壶与小品紫砂壶泡茶 C 、两者的目的不同,喝茶为了解渴,品茶重在意境,在欣赏 D 、喝茶的冲泡不用讲究,品茶则要按规范冲泡 29.茶点大致可以分为干果类、鲜果类、糖果类、西点类、( )类五大类。 A 、糕点类 B 、传统小吃类 C 、中式点心类 D 、咸点心类 30.冲泡茶叶和品饮茶汤是茶艺形式的重要表现部分,称为“行茶程序”,共分为三个阶段:( )、操作阶段、完成阶段。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美容师初级理论题库(理论知识5).doc

第5部分理论知识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1、补水护理是面部护理的常用方法。(√) 2、侠义的美容业是指提供专业美容护理、修饰美容等的美容服务行业。(√) 3、古罗马人喜欢吗沐浴,男子喜欢白净无须的脸,所以开始流行修面。(√) 4、职业道德具有从属性特点。(√) 5、美容师要自觉地将高尚的道德转化为准则。(√) 6、礼仪可以使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变为具体行动。(√) 7、产品陈列区一般选用射灯。 (√) 8、招牌的清洁、完整和明亮很重要。(√) 9、铜制品要用肥皂和水清洗,无须擦干,自然风干即可。(×) 10、美容院的装潢设计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 11、紫外线消毒法操作时间可随意。(×) 12、美容院的防火措施不包括控制可燃物。(×) 13、《卫生许可证》应锁在美容院的保险柜中。(×) 14、人得心理需求包括物质需求。(√) 15、顾客的贵重物品应自行保管好。(√) 16、美容师接待前的准备要求包括摆放好工作人员的工号牌。(√) 17、夸张的大笑是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 18、美容师在与顾客沟通时,不必听顾客讲什么,只要有自己的专业判断即可。(×) 19、美容院电话接待的基本要求是快、狠、准。(×) 20、顾客咨询美容项目效果时,美容师需客观地说明项目效果,把握适度原则。(√) 21、面部皮肤护理方案是由高级别专业美容师根据皮肤分析检测结果制定的。(√) 22、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 23、人体的细胞繁殖是通过无丝分裂完成的。(×) 24、结缔组织包括液态的固有结缔组织、固态的软骨组织和骨组织、液态的血液和淋巴。(×) 25、表皮中最厚的一层是角质层。(×) 26、狐臭与大汗腺的分泌有关。(√) 27、皱纹是皮肤老化的最初征兆。(√) 28、前臂肌分布于桡骨和尺骨周围。(√) 29、使用化妆品只能给人们带来容貌整洁的感觉。(×)

中级茶艺师考试试题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中级茶艺师考试试题茶艺师(四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考试时间:60分钟。21 )。3、考生填写答案不准超过装订线。单位(学校 评分人得分 ) 分分,共2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茶、1 )的著作。公元前5年---公元前221年证,该书为战国时代( D.《茶疏》A.《茶经》B.《神农本草》C.《黄帝内经》 、春困、夏暑、秋燥、冬寒,由于不同类别茶叶的性能有所不同,故不同季节可选用不同2 品种的茶叶来饮用,会更有利于健康,春季适选用的是 D.红茶花茶、绿茶B.黑茶C.青茶A. 3、普洱茶按年代可区分为古茶、老茶、新茶,其中老茶指 泛指以百年野生乔木型古茶树为原料所制作的A. B.以树龄三十年以上的乔木型茶树为主作原料所制作的 C.采自人工种植的灌木型茶园作原料所制作的 4、黑茶的加工工艺为 -干燥-杀青揉捻-闷黄B.(-A.鲜叶杀青-揉捻做形)-干燥鲜叶- C.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D.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发酵-干燥F.萎凋轻揉-干燥-E.萎凋揉捻尭 5、我国首部茶叶专著是。 《茶谱》A.《茶疏》B.《茶经》C.D.《茶记》 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6、时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说的是名茶中的哪一个茶。 C.黄山毛峰 D.信阳毛尖 E.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A.B.西湖龙井 、黑茶的制造工艺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其中是黑茶制造的特有工序,也是形成黑7 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揉捻C.渥堆D.干燥A.杀青B. ml8、开汤审评各种茶叶的品质,茶水比例应符合一定要求,审评毛茶,一般采用g茶用。水冲泡、时间为5min 110 D.5、150 150 B.5A.3、、250 C.5、9、无公害食品茶叶是由部门认证的。 B.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各省县级以上农业部门 D.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C.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青茶的品质特征是。10 红汤红叶香气高甜,滋味鲜浓B.A.绿叶红边香馥郁,味醇厚鲜爽回甘 清汤绿叶香高味醇黄汤黄叶,香气清纯,味甘醇爽口D.C. 11、茶入诗画是茶文化的一种反映,有名的《七碗茶歌》的作者为。 A.唐代陆羽 B.唐代卢仝 C.唐代元稹 D.宋代苏轼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中级茶艺师理论试卷

中级茶艺师理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职业道德就是(B )所应遵循得道德原则与规范得总与。 A、人们在家庭生活中 B、人们在职业工作与劳动中 C、人们在与人交往中D、人们在消费领域中 2、职业道德品质得含有应包括( C )。 A、职业观念、职业技能与职业良心 B、职业道德良心、职业技能与职业自豪感 C、职业良心、职业观念与职业自豪感 D、职业观念、职业服务与受教育得程度 3、茶艺师职业道德得基本准则,就就是指( A )。 A、遵守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B、精通业务,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C、努力砖研业务,追求经济效益第一 D、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自我提高 4、开展道德评价具体体现在茶艺人员间( B ). A、相互批评与监督 B、批评与自我批评 C、监督与揭发 D、学习与攀比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尽心尽职具体体现得就是(C)。 A、尽力使品茶客人感到满意 B、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C、尽力宣传表现自己 D、尽力完成自己得工作任务 6、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具体体现在茶艺不但要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得接待品茶客 而且必须( A)。 A、熟练掌握不同茶品得沏泡方法B、专门掌握本地茶品得沏泡方法 C、专门掌握茶艺表演方法 D、掌握保健茶或药用茶得沏泡方法 7、最早记载茶味药用得书籍就是( A )。 A、《神农本草》 B、《大观茶论》 C、《茶经》 D、《茶录》 8、擂茶在宋代为(A )之称。

A、茗粥 B、米粥 C、豆粥D、菜粥 9、宋代豆子茶得主要成分就是(A )。 A、黄豆、芝麻、姜、盐、茶 B、玉米、小麦、葱、醋、茶 C、大米、高粱、橘、蒜、茶 D、小米、薄荷、葱、酒、茶 10、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得书名就是( D)。 A、《品茶要录》 B、《茶具图赞》 C、《榷茶》D、《茶经》 11、世界上第一部(A)得作者就是陆羽。 A、茶书 B、经书C、史书D、道书 12、唐代饼茶得制作需经过得工序就是(A)。 A、炙、碾、罗B、煮、煎、滤C、晒、煮、擂D、蒸、煮、泡 13、宋代( C)得产地就是当时得福建建安。 A、龙团茶B、栗粒茶C、北苑贡茶D、蜡面茶 14、点茶法就是( B)得主要饮茶方法。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15、清代出现(A)品饮艺术。 A、乌龙功夫茶B、白族三道茶C、宁红太子茶D、云南普洱茶 16、广义茶文化得含义就是( A )。 A、茶叶得物质与精神财富得总与B、茶叶得物质及经济价值关系 C、茶叶艺术D、茶叶经销 17、泡茶与饮茶就是(D)得主要内容。 A、茶道 B、茶礼 C、茶学D、茶艺 18、茶艺得三种形态就是(B)。 A、营业、表演、议会B、品茗、营业、表演 C、营业、学艺、聚会 D、品茗、调解、息事 19、茶树性喜温暖、(D ),对纬度得要求南纬45°北纬38°间都可以种植。A、干燥B、潮湿C、水湿D、湿润

(完整版)茶艺师初级测试题及答案

茶艺师初级测试题 1、下列不属于影响劳动者经济保障与收入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的是( A ) A、意外伤害风险 B、疾病风险 C、工伤风险 D、老年风险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社会实现经济保障的主要途径( C ) A、自我储蓄 B、购买商业保险 C、购买房产 D、社会保险 3、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错误的一项是( B ) A、法律强制性 B、大众性 C、社会政策目的性 D、储存性和增值性 4、下列不属于劳动关系作用的是( B ) A、减少劳资冲突 B、提升用工效率 C、增加员工福祉 D、提高组织绩效直至增进社会和谐 5、按照对双方主体利益关系的不同认知和处理原则划分,不属于劳动关系类型的是( A ) A、利益和谐型劳动关系 B、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C、利益一致型劳动关系 D、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 6、按照劳动关系主体各方的力量对比划分,不属于劳动关系类型的是( C ) A、均衡型 B、倾斜型 C、个人自主型 D、政府主导型 7、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 D )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 D )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 A、工具;伤害因素 B、环境;潜在危险 C、工具;潜在危险 D、环境;伤害因素 8、关于贯彻安全生产方针错误的一项是( C ) A、企业领导,必须要把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放在第一位,即生产必须安全。 B、实现安全生产的最有效措施就是积极预防、主动预防。 C、安全和生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产工作和安全工作要先重视生产工作 D、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源,预防事故与职业病的发生。 9、下列不属于生产安全基本原则的是( C ) A、“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B、“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 C、“三同时”原则和“四同时”原则 D、“四不放过”原则和“三个同步”原则 10、下列不属消防检查巡查内容的是( B ) A、检查安全疏散设施 B、检查水管等设施 C、检查常用灭火器材设施 D、检查电器设备及线路 11、关于报火警时需说明的选项中错误的是( D ) A、说明起火的详细地址 B、起火物质 C、火势情况 D、人员伤亡情况

美容师初级理论知识试卷1附答案)

美容师初级理论知识试卷(后面附答案)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依据《美容师》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5分,满分80分。) 1.道德是依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 )。 A 、行为规范 B 、行为模式 C 、职业模式 D 、职业规范 2.职业道德要求从业人员在( )过程中必须遵循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 A 、工作和劳动 B 、工作和学习 C 、工作和生活 D 、学习和生活 3.职业道德是对本行业人员在( )。 A 、职业活动中文化水平的要求 B 、职业活动中道德行为的要求 C 、个人活动中的行为要求 D 、个人活动中的素质要求 4.( )是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A 、机构规章制度 B 、职业道德 C 、机构管理方法 D 、经营者经营思想 5.美容业属服务行业,所以美容师职业道德的示范作用对整个社会风尚和文明程度( )。 A 、有直接影响 B 、没有直接影响 C 、有间接影响 D 、没有太大影响 6.关于美容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 、努力学习、诚实守信是美容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部分内容 B 、实事求是、礼貌待客是美容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部分内容 C 、热忱服务、效益第一是美容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部分内容 D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是美容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部分内容 7.美容院要求美容师遵纪守法,是美容院( )。 A 、追求效益的体现 B 、约束人的体现 C 、保证服务正常进行决定的 D 、人为规定的 8.关于对美容师爱岗敬业的要求,正确的理解是( )。 A 、爱岗敬业就是让美容师多做、多干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茶艺师(初级)》知识考核模拟试卷

《茶艺师(初级)》知识考核模拟试卷 一、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40分) 1.制名优茶都是采一芽一叶,这样制成的茶叶品质好。() 2.花茶窨制过程中的“起花”与“提花”的作用相同。() 3.明清两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又一个高峰期。() 4.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是杀青目的之一。() 5.茶叶在适宜冷藏条件下品质变化较慢,因此冷藏是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6.中国茶艺涵盖雅俗各个层面,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7.泡一杯名优绿茶一定都要浸润泡。() 8.人们对茶叶的利用,一开始是咀嚼鲜叶。() 9.泡好一杯茶,应根据不同的茶叶类型来决定水的温度。() 10.日本的茶道是由中国的饮茶习俗发展而来的。() 11.饮茶有益于人体健康,还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12.有关茶的法规、法令及礼俗,是茶文化精神层次的内容。() 13.功夫红茶是国际规格的商品茶。() 14.迎宾入座后,首先安排联系人在进出方便处。() 15.要识别不同的名优茶,首先要掌握其内质的特征。() 16.茶海就是茶壶,其作用是方便饮茶。() 17.花茶是再加工茶类。() 18.冲泡一杯好的龙井茶,最好选用上投法冲泡。() 19.茶自从被发现、利用起就有了茶文化。() 20.维吾尔族人爱喝酥油茶。() 21.我国茶区目前有江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和西南茶区四大茶区。() 22.茶文化的精神层面指的是茶的精神象征和精神活动。() 23.冲泡龙井茶最好选用紫砂杯。() 24.顾客满意是企业最大的满意。() 25.仪表仪容指的就是微笑服务。() 26.宋代创制的“龙凤茶”,指的就是蒸青团茶。() 27.最常见的冲泡是用“凤凰三点头”寓意向顾客三鞠躬。() 28.茶树因分枝的性状不同,可分为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 29.职业守则就是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具体化和补充。() 30.迎宾员应站在茶馆的门外迎宾。() 31.我国的绿茶有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 32.茶文化结构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33.品茶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艺术享受。() 34.上海民间饮茶习俗以调饮为特征。() 35.行为举止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反映一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 36.红茶初制工艺过程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4道工序。() 37.宋代是茶文化的形成时期。() 38.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39.泡好一杯茶,要掌握茶叶的用量、水温和茶叶的冲泡时间3个基本要素。() 40.我国制茶工艺发展到明代时,炒青茶的制法已日趋完善。()

初级美容师课程教学大纲.doc

初级美容师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培训对象可在美容保健基础理论指导下,从事一线面部皮肤护理、基础美容化妆及脱毛、美睫等操作。 1、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1)了解21世纪的生活美容不是简单的服务行业,而是现代保健业的一部分。 因此现代的美容师必须了解相应的保健知识,树立职业的优越感。 (2)掌握美容院接待的基本内容。 (3)掌握面部护理的相关理论和程序。 (4)熟悉脱毛、美睫的基本操作。 (5)熟悉美容化妆的基础理论和程序。 2、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1)熟练美容院接待。 (2)熟练面部皮肤护理的操作,含相应美容仪器的使用。能独立全程操作。 (3)熟悉脱毛和美睫技术,能在上级指导下独立操作。 (4)熟悉美容化妆的程序和基本手法,能在上级指导下独立操作。 二、培训课时分配表

1、职业道德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培训对象了解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职业守则的基本内容,以及美容师所应具备的从事美容服务行业的职业形象及基本素质,并在服务中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职业守则。 (3)职业形象及素质。 教学建议:培训时以美容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标准为要点,提高学员对职业守则和行为准则重要性的认识。 2、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美容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培训对象了解美容的基本概念、美容史、人体生理基础解剖知识、重点掌握美容院卫生与消毒知识、人体皮肤生理知识、美容化妆品基础知识、安全防火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教学内容: (1)美容的基本概念 (2)美容史知识 (3)美容院卫生与消毒知识 (4)安全知识 (5)人体生理解剖常识 (6)人体皮肤生理知识 (7)美容化妆品基础知识 (8)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教学建议:通过培训,使培训人员掌握美容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美容师职业形象及素养、美容院卫生与消毒知识、人体皮肤生理知识及美容化妆品基础知识。可采用图片演示和示范的方式进行教学,加强培训对象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接待与咨询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美容接待服务中的相关知识,了解美容接待工作的重要性,掌握接待的基本流程及基本要求,并熟悉美容院常规服务项目、工作流程及面部皮肤护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电话礼仪。 教学内容:

中级茶艺师试题

中级茶艺师试题 全国供销系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xxx号站 茶艺师(四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学校)。 3、考生填写答案不准超过装订线。 评分人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公元前221年)的著作。 A.《茶经》 B.《神农本草》 C.《黄帝内经》 D.《茶疏》 2、春困、夏暑、秋燥、冬寒,由于不同类别茶叶的性能有所不同,故不同季节可选用不同品种的茶叶来饮用,会更有利于健康,春季适选用的是 A.花茶、绿茶 B.黑茶 C.青茶 D.红茶 3、普洱茶按年代可区分为古茶、老茶、新茶,其中老茶指 A.泛指以百年野生乔木型古茶树为原料所制作的 B.以树龄三十年以上的乔木型茶树为主作原料所制作的 C.采自人工种植的灌木型茶园作原料所制作的 4、黑茶的加工工艺为 A.鲜叶-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B.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C.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D.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E.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F.萎凋-轻揉-干燥 5、我国首部茶叶专著是。 A.《茶疏》 B.《茶经》 C.《茶谱》 D.《茶记》 6、"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时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说的是名茶中的哪一个茶。

A.洞庭碧螺春 B.西湖龙井 C.黄山毛峰 D.信阳毛尖 E.君山银针 7、黑茶的制造工艺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其中是黑茶制造的特有工序,也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A.杀青 B.揉捻 C.渥堆 D.干燥 8、开汤审评各种茶叶的品质,茶水比例应符合一定要求,审评毛茶,一般采用g茶用ml水冲泡、时间为5min。 A.3、150 B.5、250 C.5、110 D.5、150 9、无公害食品茶叶是由部门认证的。 A.各省县级以上农业部门 B.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C.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D.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10、青茶的品质特征是。 A.绿叶红边香馥郁,味醇厚鲜爽回甘 B.红汤红叶香气高甜,滋味鲜浓 C.黄汤黄叶,香气清纯,味甘醇爽口 D.清汤绿叶香高味醇 11、茶入诗画是茶文化的一种反映,有名的《七碗茶歌》的作者为。 A.唐代陆羽 B.唐代卢仝 C.唐代元稹 D.宋代苏轼 12、工夫茶指 A.一种泡茶的技法 B.工夫红茶 C.条红茶 D.制作费工的茶叶 13、茶叶品质与制茶环境有较大关系,其中"天晴北风吹"的气候特征最适宜制作的是茶叶 A.红茶 B.绿茶 C.乌龙茶 D.白茶 E.黄茶 F.黑茶 14、虫茶是一种较珍稀的药茶,产于我国,是以当地特有的老阴茶为原料制 作,经过昆虫处理后形成的粒状黑色茶沙。 A.云南西部 B.贵州北部 C.四川西部 D.云南北部 15、生产过程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除草剂和生长素等的茶叶品种是 A.无公害茶叶 B.绿色食品茶叶 C.有机茶叶 D.国标茶叶 16、属冬青科大叶冬青树,是多年生高大常绿乔木。采收它的芽叶加工成的干茶,

茶艺师(初级)知识考核模拟试卷

茶艺师(初级)知识考核模拟试卷 《茶艺师(初级)》知识考核模拟试卷 一、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40分) 1.制名优茶都是采一芽一叶,这样制成的茶叶品质好。 ( ) 2.花茶窨制过程中的“起花”与“提花”的作用相同。 ( ) 3.明清两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又一个 高峰期。 ( ) 4.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是杀青目的之一。 ( ) 5.茶叶在适宜冷藏条件下品质变化较慢,因此冷藏是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 ) 6.中国茶艺涵盖雅俗 各个层面,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 ) 7.泡一杯名优绿茶一定都要浸润泡。 ( ) 8.人们对茶叶的利用,一开始是咀嚼鲜叶。 ( ) 9.泡好一杯茶,应根据不同的茶叶 类型来决定水的温度。 ( ) 10.日本的茶道是由中国的饮茶习俗发展而来的。 ( ) 11.饮茶有益于人体健康,还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 ) 12.有关茶的法规、 法令及礼俗,是茶文化精神层次的内容。 ( ) 13.功夫红茶是国际规格的商品茶。( ) 14.迎宾入座后,首先安排联系人在进出方便处。 ( ) 15.要识别不同的名优茶,首先要掌握其内质的特征。 ( ) 16.茶海就是茶壶,其作用是方便饮茶。 ( ) 17.花茶是再加工茶类。 ( ) 18.冲泡一杯好的龙井茶,最好选用上投法冲泡。 ( ) 19.茶自从被发现、利用起就有了茶文化。 ( ) 20.维吾尔族人爱喝酥油茶。 ( ) 21.我国茶区目前有江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和西南茶区四大茶区。 ( ) 22.茶文化的精神层面指的是茶的精神象征和精神活动。 ( ) 23.冲泡龙井茶最好选用紫砂杯。 ( ) 24.顾客满意是企业最大的满意。 ( ) 25.仪表仪容指的就是微笑服务。 ( ) 26.宋代创制的“龙凤茶”,指的就是蒸青团茶。 ( ) 27.最常见的冲泡是用“凤凰三点头”寓意向顾客三鞠躬。 ( ) 28.茶树因分枝的性状不同,可分为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 ( ) 29.职业守则就是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具体化和补充。 ( ) 30.迎宾员应站在茶馆的门外迎宾。 ( ) 31.我国的绿茶有炒青绿茶、

美容师初级理论卷及答案3

XX 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理论试卷 美容师(五级/初级)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理论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 判断题(每空2分,共40分) (错的在括号内打“×”,对的打“√” 1.( )美容师应避免浪费,取出的用品没有用完要及时放回并中,并旋紧盖子。 2.( )当可燃金属发生火灾时应选择7150灭火剂灭火。 3.( )人体毛发除唇红、手掌、指(趾)末节侧、眼睑部位外遍布全身皮肤。 4.( )植假睫毛选择长(大)型号睫毛,适合大眼睛、睫毛密度适中及到使眼睛黑亮, 只有舞台修饰效果的人。 5.( )菱形脸的额头很宽而下巴呈既窄且尖的形状。 6.(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同经营服务造成消费人身伤害的应支付消费者精神补偿费。 7.( )面部皮肤清洁可以使皮肤得到放松、休息,便于允分发挥皮肤的生理功能。 8.( )美容师接待顾客进应语言坚定、声音洪亮,给顾客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 9.( )美容师除重视提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水平,同时也要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世态度。 10.( )古埃及女性用赭土作原料晕颜面。 11.( )喷雾仪使用完毕后,需先关闭红色喷雾开关,再关闭臭氧蒸气开关。 12.( )内分泌系统不属于人体的系统之一。 13.( )当可燃金属发生火灾时应选择7150灭火剂灭火。 14.( )人体毛发除唇红、手掌、指(趾)末节侧、眼睑部位外遍布全身皮肤。 15.( )道德是依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等方式来调整组织与组织、组织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普遍的行为标准。 16.( )职业道德是对本行业从业者文化水平的具体要求。 17.( )硬膜涂敷在皮肤上形成质地细软的薄膜,对皮肤没有压迫感。 18.( )美容师不能留长指甲。 19.( )消毒剂取用后,多余的应倒回瓶中并旋紧瓶盖,避免浪费。 20.( )面部皮肤护理应严格遵守操作程序,不得改变。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美容按摩的走向应注意要( ),尽量将面部的皱纹展开。 A 、由上至下 B 、由两边至中间 C 、由外至内 D 、由内至外 2、用磨砂膏做面部脱屑,( )部位时间可以稍长一些。 A 、两颊 B 、口周 C 、颈及耳后 D 、“T ”字 3、由于美容业属服务行业,因此美容师职业道德( )。 A 、不具示范性 B 、更具有示范性 C 、带有普遍性 D 、带有法律强制性 4、皮下组织的作用有( )、防寒、缓冲外力、保护皮肤等。 A 、释放热量 B 、加速循环 C 、抗紫外线 D 、保温 5、( )属于软膜。 A 、热膜 B 、胶状面膜 C 、冷膜 D 、片状面膜 6、毛细血管丝状分布与( A )形成有关。 A 、毛细血管扩张性皮肤 B 、色斑皮肤 C 、油性皮肤 D 、干性皮肤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美容师初级理论知识试卷

美容师初级理论知识试卷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一分,满分 80 分) 1、稀释消毒剂时, ()。 A 、取完消毒剂后不要立即加盖 B 、多余的消毒剂不可倒回瓶中 C 、选用合适的烧杯量取 D 、 倒消毒剂时标签朝下 2、化妆的工具分为: ()工具、操作工具、清洁工具及其他常备工具。 A 、携带 B 、装饰 C 、保养 D 、消毒 3、面部按摩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分钟。 A 、 10B 、 15C 、 20D 、 30 4、皮肤 pH 值通常为() 。 A 、 4.5—5.5 B 、 4.5— 7.5 C 、5.5— 6.5 D 、 4.5— 6.5 5、清洁类化妆品对于皮肤()起不到清洁作用。 A 、汗液 B 、灰尘 C 、细菌 D 、病原微生物 6、表皮的一般厚度为()毫米。 A 、 0.01— 0.3 B 、 0.04—0.08 C 、0.035— 0.15 D 、 1.5— 3.5 7、当()时,皮肤具有抑制某些细菌生长的作用。 A 、汗液与表皮水分结合 B 、皮脂腺和汗腺在表皮结合 C 、汗液使皮肤表面呈微酸性 D 、皮 脂腺细胞不断破裂 8、粉底中,()油脂及粉质含量最高,遮瑕效果最强。 A 、粉底霜 B 、粉底液 C 、粉条 D 粉饼 9、装假睫毛之前先()可以使假睫毛更加逼真。 A 、刷睫毛膏 B 、给假睫毛染色 C 、画上眼线 D 将假睫毛软化 10、烫睫毛的原理是用()或物理方法(如加热)使蛋白质变性,毛发形状改变,变得卷翘的一种修饰技术。 A 、弱酸性试剂 B 、碱性试剂 C 、药物制剂 D 、生物制剂 11、在服务工作中,符合美容师礼貌待客的具体表现是() A 、真诚赞美顾客, 使顾客感到亲切和轻松 B 、热心为顾客服务, 不厌其烦地介绍美容产品, C 、关心顾客,主动询问其个人经历等情况 D 、借助顾客 缺点开玩笑,拉 12、使用()检测皮肤,可根据面部的不同区域逐步观察皮肤的纹理、毛孔等情况。 A 、超声波美容仪 B 、美容放大镜 C 、喷雾仪 D 、高频电疗仪13、喷雾仪要使用 () ,并每周清洗两次玻璃烧杯。 A 、冷水 B 、温水 C 、蒸馏水 D 去离子水 14、除去面膜后对皮肤的作用不包括() A 、清除皮肤角质层的老化、死亡细胞 B 、皮肤毛孔内污垢附着于面膜 C 、皮肤汗腺扩张 D 、 清爽皮肤 15、()不是化妆品使用中应注意的内容。 A 、夜间如何使用化妆品 B 、如何鉴别化妆品损害的表现 C 、化妆品工艺与剂型 D 、化妆品的成分和性能 16、油性皮肤护理最好选择()化妆水。 A 、爽肤 B 、滋润 C 、收敛 D 、营养 17、清洁口周和鼻部时,由于这些部位面积较小,因此主要使用()操作。 扩大宣传美容效果近与顾客的距离

2018年6月30日中级茶艺师考试真题(1)

2018年6月30日中级茶艺师考试真题 一、单选题(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涂在答题卡内。每题1分,满分80分。) 1.遵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作用,体现在( ) A、促进茶艺从业人员发展,与提高道德修养无关 B、促进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与促进行风建设无关 C、促进行业良好风尚建设,与个人修养无关 D、促进个人道德修养、行风建设和事业发展 2.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培养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 A、努力提高自身技能 B、理论联系实际 C、努力做到“慎独” D、检点自己的言行 3.茶艺服务中与品茶客人交流时要( ) A、态度和蔼、热情友好 B、低声说话、缓慢和气 C、快速回答、简单明了 D、严肃认真、语气平和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真诚守信的基本作用的是( ) A、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 B、有利于企业树品牌 C、树立企业信誉 D、提高技术水平 5.( )在宋代的名称叫茗粥 A、散茶 B、团茶 C、末茶 D、擂茶 6.清代茶叶已齐全( ) A、七大茶类 B、两大茶类 C、六大茶类 D、五大茶类 7.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

A、《品茶要录》 B、《茶具图赞》 C、《榷茶》 D、《茶经》 8.宋代( )的产地是当时的福建建安 A、龙团茶 B、栗粒茶 C、北苑贡茶 D、蜡面茶 9.清代出现( )品饮艺术 A、乌龙功夫茶 B、白族三道茶 C、宁红太子茶 D、云南普洱茶 10.品茗、营业、表演是( )的三种形态。 A、文艺 B、画艺 C、茶艺 D、游艺 11.茶树扦插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 )。 A、早生早采的特性 B、晚生迟采的特性 C、高产和优质的特性 D、性状和特性 12.茶树性喜温暖、(),通常气温在18℃-25℃之间最适宜生长 A、干燥的环境 B、湿润的环境 C、避光的环境 D、阴冷的环境 13.防止茶叶陈化变质,应避免存放时间太长,含水量过高,高温高湿和( ) A、无光线 B、灯光照射 C、漫射光照射 D、阳光直射 14.鉴别真假茶,应了解茶叶的植物学特征,叶面侧脉伸展至离叶缘( )向上弯,连接上一条侧脉 A、1/4处 B、2/4处 C、1/3处 D、2/3处

高级茶艺师理论试卷_后附答案

高级茶艺师理论试卷_后附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高级茶艺师理论试卷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 )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也是最先掌握制茶技术的国家。 A 、印度 B 、中国 C 、斯里兰卡 D 、肯尼亚 2、十大名茶中的君山银针属于六大茶类中的( )。 A 、红茶 B 、绿茶 C 、青茶 D 、黄茶 3、茶叶的学术分类分为绿茶、红茶、黄茶、青茶、白茶、黑茶六大类,分类的基本依据是( )。 A 、颜色 B 、产地 C 、形状 D 、发酵程度 4、大红袍原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茶叶分类上属于( )。 A 、红茶 B 、黄茶 C 、绿茶 D 、青茶 5、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地区,茶叶分类上属于( )。 A 、红茶、条形 B 、绿茶、条形 C 、青茶、卷曲形 D 、绿茶、扁条形 6、乌龙茶(青茶)按产地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下面( )是闽北乌龙。 A 、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等 B 、铁观音、奇兰、黄金桂等 C 、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等 …… …… …… …… …… … … … … … … … … … …… … …装 … … … … … … 订 … … … … … … 线 … … … … ……… ……………………………… 班级_ ____ ____ _姓名__ ___ ____ __学号_ ___ ____ ____

D、冻顶乌龙、包种、乌龙等 7、()饮用茶叶主要是散茶。 A、明代 B、宋代 C、唐代 D、汉代 8、清代茶叶已齐全()。 A、七大茶类 B、两大茶类 C、六大茶类 D、五大茶类 9、宋徽宗赵佶写一部茶书,名为()。 A、《大观茶论》 B、《品茗要录》 C、《茶经) D、《茶谱》 10、洞庭碧螺春属于( ) A、炒青 B、晒青 C、烘青 D、蒸青 11、泡乌龙茶最适宜的水温是( ) A、70℃左右 B、80℃左右 C、95℃左右 D、100℃ 12、茶叶在储藏时应保持干燥,其最佳含水量是() A、3% B、5% C、6% D、9% 13、中国古代的茶叶专家陆羽写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的书籍 ——《茶经》,此书出于( ) A、宋代 B、唐代 C、西汉 D、元代 14、茶道精神是()的核心。 A、茶生产 B、茶交易 C、茶文化 D、茶艺术 15、茶艺是()的基础。 A、茶文 B、茶情 C、茶道 D、茶俗 16、雅志、敬客、行道是()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A、茶文化 B、竹文化 C、石文化 D、砚文化 17、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 A、《神农本草》 B、《大观茶论》 C、《茶经》 D、《茶录》 18、宋代()的主要内容是看汤色和汤花。 A、泡茶 B、鉴茶 C、分茶 D、斗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