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选择题模拟训练(二)详解

2020届高三地理选择题模拟训练(二)详解
2020届高三地理选择题模拟训练(二)详解

2020届高三地理选择题模拟训练(二)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锦”是鲁西南民间织锦的简称,俗称“老粗布、家织布、手织布”。鲁锦的织造工具(如下图所示)几乎全是木制的,结构都很简单。织造原料均为纯棉材料和纯天然的印染色料。清末时期,鲁西南地区手工织造的鲁锦和印染技术受到巨大的冲击而迅速衰落。到目前为止,鲁锦从业者多为40-60岁的农村妇女,鲁锦织造技艺和印染技术正面临消失的困境。近年来,山东省正在积极采取拯救措施恢复和发展尚存的鲁锦织技和原始印染术这一文化遗产。据此1~3题。

1. 清末以来鲁锦手工织造业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消费市场的萎缩

B. 鲁锦织造技艺的失传和从业者减少

C. 劳动力价格上涨

D. 洋布进口及机器纺织业的快速发展

2. 近年来,鲁西南地区恢复和发展鲁锦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A. 棉花产量大,资源丰富

B. 传统工艺和生态印染技术

C. 现代化织造机器的发展

D. 劳动力丰富且文化水平高

3. 为了鲁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鲁西南地区最应该

A. 传承技艺,开发创意产品

B. 树立品牌,扩大销售市场

C. 扩大优质棉花的种植面积

D. 用机器生产替代手工工艺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

1. 清末以来,由于列强的入侵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逐渐失效,国外的织品大量进入我国,由于其机器生产,价格低廉,质量较好,样式也相对新颖。而鲁锦俗称“老粗布、家织布、手织布”,在当时市场竞争力较弱,因此洋布进口及机器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对鲁锦等我国传统纺织业冲击较大,使其逐渐走向衰落,故D正确。注意本题要求的是“主要原因”,A、B、C三项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2. 由材料鲁锦“织造工具几乎全是木制的,织造原料均为纯棉材料和纯天然的印染色料”可知,鲁锦产品集纯天然的织造原料、传统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鲁锦艺术于一身,因此鲁西南地区恢复和发展鲁锦的优势条件主

要是传统工艺和生态印染技术,B 正确。棉花的产量大是该地域纺织业得以发展的保障,但不是其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故A 错误;现代化织造机器的发展与其传统的生产工艺不符,故C 错误;由材料“鲁锦从业者多为40~60 岁的农村妇女”可知,劳动力不丰富且文化水平不高,D错误。

3. 注意本题的问题“为了鲁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鲁西南地区最应该”,随着时代趋势的改变,人们的观念也在更新。由于经济发展,人们对高质量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既要从文化传统中汲取灵感,也要根据时代趋势有所创新。故为了鲁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鲁西南地区最应该传承技艺,开发创意产品,故A正确。树立品牌,扩大销售市场,提升其知名度是其发展的方向,但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其吸引力,故B错误。扩大优质棉花的种植面积,从原料上提升其质量,但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其吸引力,故C错误;用机器生产替代手工工艺,会使鲁锦失去特色,故D错误。

下图为我国某科考基地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拒马河2月份流量最大。据此回答4~5题。

4.“站在这里向北看去,山丘下的湖泊,就像一块碧玉一般,镶嵌在大地上;而湖泊北部和东部两座延伸出来的长长山脊,如同一双温柔的手,以无限的深情呵护着这熟睡的精灵”。文中的湖泊是指

A.高山湖B.燕鸥湖C.西湖D.拒马河沿线冰沼

5.该科考基地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B.北极黄河站C.格陵兰岛D.南极长城站

【答案】4.B 5.D

【解析】

4.根据题干描述“湖泊北部和东部两座延伸出来的长长山脊”,看哪个湖泊北部和东部有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往低处凸出为山脊,图中燕鸥湖符合文中描述。

5.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科考基地所在地区海拔低,地面有冰川、冰沼,说明气候寒冷,纬度很高,应在极地附近;图中拒马河2月份流量最大,拒马河因在极地附近其河水补给应是冰雪融水补给,2月份流量最大说明1、2月份气温最高,应是南极地区,所以该科考基地可能位于南极长城站。

北京正研究6条主要的通风廊道,以增强通风能力,读“北京通风廊道示意图”回答下面6~7题。

6.北京城市通风廊道,可以

A.缓解雾霾天气和城市热岛效应

B.分散城市职能和疏散城市人口

C.减少交通污染和缓解交通拥堵

D.合理利用土地和控制地租价格

7.北京城市风道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及合理的规划分别是

A.盛行风向,①风道的东南方向可建化工厂

B.建筑物高度,②风道主要沿绿地、公园、河湖布局

C.城郊热岛环流,③风道需大量拆迁高大建筑物

D.人口密度,④风道有利于保护沿线文物古迹

【答案】6.A 7.B

【解析】

6.读材料,城市通风廊道建设目的是为了增强城市的通风能力,城市通风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城市污染物的扩散和城市内部热量的扩散,有利于缓解雾霾天气和城市热岛效应,A对;建设通风廊道、增强城市通风能力并不能起到分散城市职能、缓解交通拥堵、控制土地价格等作用,要分散城市职能和人口可以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要减少交通污染、缓解拥堵可采取限制私家车使用、优先发展公交、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等措施;而要合理利用土地、控制土地价格应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利用经济、政策手段调节等方式,B、C、D错。7.城市风道设计应考虑盛行风向,通风廊道与盛行风向一致有利于风的运动和提高通风能力,但①风道的东南方向不宜建化工厂,北京夏季盛行东南风,东南风容易将化工厂的污染吹向市区,加剧城市大气污染,A错;建筑物对风有阻挡作用,建筑物高度会影响风速,风道设计应考虑这一因素,读图②风道经过了植物园、昆明湖、昆玉河等,B对;热力环流产生的空气环流对风向、风速有影响,风道设计应考虑热力环流因素,③风道经过的是西五环绿化带,经过地区以绿化植被为主,不需要大量拆迁高大建筑物,C错;④风道有利于吹散沿途污染物,保护故宫、天坛等文物古迹,但人口密度的大小与风向、风速没有直接关系,因此风道设计不需要考虑这一因素,D错。

下图示意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据此完成8~11题

8. 该水库的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 3月

B. 6月

C. 8月

D. 9月

9. 该水库每年11月下旬开闸放水,主要是为了

A. 灌溉

B. 旅游

C. 防凌

D. 发电

10. 该水库的河水有两个汛期,其主要补给为

A. 积雪融水和雨水

B. 冰雪融水和雨水

C. 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 地下水和雨水

11. 该水库修建,会导致黄河

A. 入海水量大量减少

B. 入海泥沙大幅度下降

C. 下游断流时间延长

D. 部分河段结冰期缩短

【答案】8. D 9.C 10. A 11. D

【解析】本题考查水库的修建及其影响。

8. 黄河的主要汛期为夏季,从图中看7月、8月、9月蓄水量都大于0,且蓄水量较大,说明水库流出量小于流入量,水库蓄水量一直在增加,10月蓄水量小于0,说明水库蓄水量开始减少,因此水库水位最高的月份是9月,C正确。

9. 该水库每年11月下旬开闸放水,11月下旬气温下降到零度左右,黄河下游河段开始结冰,放水主要是为了防凌,C正确。

10. 从水库的蓄水量变化,可知有两个高峰,其水量主要来自河水,说明进入该水库的河流也有两个汛期,一个是3、4月,说明主要补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一个主要是7、8月,说明主要靠雨水补给。A正确。

11. 该水库位于黄河上游,修水库蓄水,会导致黄河入海径流变化减少,从水平衡角度出发,不会导致多年平

均水量减少;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上游修建水库,可能会导致部分泥沙沉积,进入下游泥沙减少,但对入海泥沙影响较少;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枯水期水量增加,下游断流时间缩短;修建水库后,水库放水主要是底层水,冬季水库下游部分河段结冰期缩短。D正确。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