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在军事上应用

复合材料在军事上应用
复合材料在军事上应用

复合材料在军工上的应用

先进复合材料是比通用复合材料有更高综合性能的新型材料,它包括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碳基复合材料等,它在军事工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先进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高的比模量、耐烧蚀、抗侵蚀、抗核、抗粒子云、透波、吸波、隐身、抗高速撞击等一系列优点,是国防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类工程材料。

------------------------------------------------------------------

(1)树脂基复合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成形工艺性、高的比强度、高的比模量、低的密度、抗疲劳性、减震性、耐化学腐蚀性、良好的介电性能、较低的热导率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中。树脂基复合材料可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类。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以各种热固性树脂为基体,加入各种增强纤维复合而成的一类复合材料;而热塑性树脂则是一类线性高分子化合物,它可以溶解在溶剂中,也可以在加热时软化和熔融变成粘性液体,冷却后硬化成为固体。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制备工艺容易实现,原料丰富。在航空工业中,树脂基复合材料用于制造飞机机翼、机身、鸭翼、平尾和发动机外涵道;在航天领域,树脂基复合材料不仅是方向舵、雷达、进气道的重要材料,而且可以制造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绝热壳体,也可用作发动机喷管的烧蚀防热材料。近年来研制的新型氰酸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耐湿性强,微波介电性能佳,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用于制作宇航结构件、飞机的主次承力结构件和雷达天线罩。

玻璃纤维

目前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玻璃纤维主要有高强度玻璃纤维、石英玻璃纤维和高硅氧玻璃纤维等。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不仅应用在军用方面,近年来民用产品也有广泛应用,如防弹头盔、防弹服、直升飞机机翼、预警机雷达罩、各种高压压力容器、民用飞机直板、体育用品、各类耐高温制品以及近期报道的性能优异的轮胎帘子线等。石英玻璃纤维及高硅氧玻璃纤维属于耐高温的玻璃纤维,是比较理想的耐热防火材料,用其增强酚醛树脂可制成各种结构的耐高温、耐烧蚀的复合材料部件,大量应用于火箭、导弹的防热材料。

碳纤维

碳纤维具有强度高、模量高、耐高温、导电等一系列性能,首先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在运动器具和体育用品方面也广泛采用。

芳纶纤维

芳纶纤维比强度、比模量较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性能复合材料零部件(如火箭发动机壳体、飞机发动机舱、整流罩、方向舵等)、舰船(如航空母舰、核潜艇、游艇、救生艇等)、汽车(如轮胎帘子线、高压软管、摩擦材料、高压气瓶等)以及耐热运输带、体育运动器材等。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比强度在各种纤维中位居第一,尤其是它的抗化学试剂侵蚀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优良。它还具有优良的高频声纳透过性和耐海水腐蚀性,许多国家已用它来制造舰艇的高频声纳导流罩,大大提高了舰艇的探雷、扫雷能力。除在军事领域,在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医疗器械、体育运动器材等领

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纤维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极大兴趣和重视。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指以热固性树脂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乙烯基酯树脂等为基体,以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为增强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环氧树脂的特点是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耐腐蚀性、良好的粘接性能和较高的机械强度,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机械、电子、水利、交通、汽车、家电和宇航等各个领域。酚醛树脂具有耐热性、耐磨擦性、机械强度高、电绝缘性优异、低发烟性和耐酸性优异等特点,因而在复合材料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乙烯基酯树脂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热固性树脂,其特点是耐腐蚀性好,耐溶剂性好,机械强度高,延伸率大,与金属、塑料、混凝土等材料的粘结性能好,耐疲劳性能好,电性能佳,耐热老化,固化收缩率低,可常温固化也可加热固化。1971年以前我国的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工业主要是军工产品,70年代后开始转向民用,主要用于建筑、防腐、轻工、交通运输、造船等工业领域。在建筑方面,有内外墙板、透明瓦、冷却塔、空调罩、风机、玻璃钢水箱、卫生洁具、净化槽等;在石油化工方面,主要用于管道及贮罐;在交通运输方面,汽车上主要有车身、引擎盖、保险杠等配件,火车上有车厢板、门窗、座椅等,船艇方面主要有气垫船、救生艇、侦察艇、渔船等;在机械及电器领域如屋顶风机、轴流风机、电缆桥架、绝缘棒、集成电路板等产品都具有相当的规模;在航空航天及军事领域,轻型飞机、尾翼、卫星天线、火箭喷管、防弹板、防弹衣、鱼雷等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2)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高的比模量、良好的高温性能、低的热膨胀系数、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在军事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铝、镁、钛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基体,而增强材料一般可分为纤维、颗粒和晶须三类,其中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已进入型号验证,如用于F-16战斗机作为腹鳍代替铝合金,其刚度和寿命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增强铝、镁基复合材料在具有高比强度的同时,还有接近于零的热膨胀系数和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成功地用于制作人造卫星支架、L频带平面天线、空间望远镜、人造卫星抛物面天线等;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和抗磨损的特点,可用于制作火箭、导弹构件,红外及激光制导系统构件,精密航空电子器件等;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抗氧化性能,是高推重比发动机的理想结构材料,目前已进入先进发动机的试车阶段。在兵器工业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可用于大口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弹托,反直升机/ 反坦克多用途导弹固体发动机壳体等零部件,以此来减轻战斗部重量,提高作战能力。

(3)陶瓷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以纤维、晶须或颗粒为增强体,与陶瓷基体通过一定的复合工艺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材料的总称,由此可见,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在陶瓷基体

中引入第二相组元构成的多相材料,它克服了陶瓷材料固有的脆性,已成为当前材料科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方面。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热机械性能和抗热震冲击性能好的特点,是未来军事工业发展的关键支撑材料之一。陶瓷材料的高温性能虽好,但其脆性大。改善陶瓷材料脆性的方法包括相变增韧、微裂纹增韧、弥散金属增韧和连续纤维增韧等。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制作飞机燃气涡轮发动机喷嘴阀,它在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和降低燃料消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4)碳-碳复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增强剂与碳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抗热震性好、耐烧蚀性强、性能可设计等一系列优点。碳-碳复合材料的发展是和航空航天技术所提出的苛刻要求紧密相关。80年代以来,碳-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入了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的阶段。在军事工业中,碳-碳复合材料最引人注目的应用是航天飞机的抗氧化碳-碳鼻锥帽和机翼前缘,用量最大的碳-碳产品是超音速飞机的刹车片。碳-碳复合材料在宇航方面主要用作烧蚀材料和热结构材料,具体而言,它是用作洲际导弹弹头的鼻锥帽、固体火箭喷管和航天飞机的机翼前缘。目前先进的碳-碳喷管材料密度为1.87~1.97克/厘米3,环向拉伸强度为75~115兆帕。近期研制的远程洲际导弹端头帽几乎都采用了碳-碳复合材料.随着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飞机装载质量不断增加,飞行着陆速度不断提高,对飞机的紧急制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碳-碳复合材料质量轻、耐高温、吸收能量大、摩擦性能好,用它制作刹车片广泛用于高速军用飞机中。

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要求材料不再是单一的结构材料,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在先进复合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它在“十五”期间的发展会更加引人注目。21世纪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是低成本、高性能、多功能和智能化。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事需求分析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与特点_图文_(精)

需求工程 Emall:gfkj@https://www.360docs.net/doc/e08877921.html, REQUIREMENT ENGINEERING 摘要:本文从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入手, 明确辨析了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 研究信息化战争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信息战指挥控制战 当人类社会开始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正逐步成为维持社会一切活动的重要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信息作用的提升。信息、信息技术,同样在军事领域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新军事革命” , 开辟了军事斗争的新的领域。正如江泽民主席所指出 的:“人类战争的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信息化可能逐步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特征。” 人类社会的军事斗争已经跨进了信息化战争的门槛。 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是指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一定的社会领域所形成的结果,它既是衡量信息社会发展程度的静态指标,又是与社会的发展互为促进的动态概念。信息化作用于军事, 就是军事信息化。军事信息化以军事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化部队和装备为主体,以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为核心,必将对人类的军事 活动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可以预见,未来高技术战争将 是核威慑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 必 将围绕着控制信息权这个当代军事 制高点展开。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 事需求的根本就在于建立军事优势 和战场优势,在于建立军事信息优

势和全频谱控制能力,在于能以比 敌人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对战 争空间所发生的一切更全面地了 解、更快地掌握、更快地决策在于有效而又恰当地管理所获得的一切军 事信息,在于将有效而又适当的信 息以适合于每个使用者所需要的形 式实时或近实时地分发给适当的使 用者。而所有这些目的的实现必须 主要依靠各类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来 完成, 因此, 有必要对各类典型军事 系统的军事需求进行分析,明晰其 对信息化战争的军事需求。 本文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文章将 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各类军事系 统的军事需求展开探讨, 在此之前, 我们觉得有必要首先将作为前提和 基础的信息化战争的相关概念、特 点和主要作战样式等问题进行必要

遥感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遥感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一前言 二遥感信息技术基础 三遥感信息技术的应用 3.1遥感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3.1.1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 3.1.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 3.1.3通过遥感技术调查废水污染和泥沙污染 3.1.4应用红外扫描仪监测水体热污染 3.1.5通过遥感技术分析水域的分

布变化和水体沼泽化 3.2.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3.2.1臭氧层 3.2.2大气气溶胶 3.2.3有害气体 3.2.4气候变化 3.3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3.4应用遥感技术监控生态环境 3.5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 四遥感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4.1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越来越先进 4.2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 4.3 3S一体化 4.4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

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4.5建立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 4.6建立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 五总结 六参考文 一前言 遥感,作为采集地球数据及其变化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在理论上、技术上和实际应用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遥感数据源向着更高光谱分辨率和更高空间分辨率发展的同时,处理信息技术也更加成熟;在应用方面,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向着更系统化,更定量化的方向发展,是遥感技术的应用更加广

泛和深入。 二遥感信息技术基础 遥感技术是指从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器上,利用各种波段的遥感器,通过摄影、扫描、信息感应,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具有遥远的感知的意思。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遥感”这个词,到1972年美国陆地卫星计划发射了第一颗对地观测卫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军事、国防、农业、林业、国土、海洋、测绘、气象、生态环境、水利、航天、地质、矿产、考古、旅游等领域,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为人类提供了从多维和宏观角度去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与新手段,遥感技术能够全面、立体、快速有效地探明地上和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其效率之高是以前各种技术无法企及的。 三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3.1.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3.1.1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

传感器在现在军事中的运用

常州工学院 题目:传感器在现代军事中的应用 班级: 11机Y3 学号: 09120240 姓名: 周唯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金祥曙 时间:2014年6月16号

传感器在现代军事中的应用 11机Y3 周唯09120240 摘要:技术是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高新技术之一。为了增强人们对传感器及其技术的重要性的认知,阐述了军用传感器在武器装备中的作用、地位与国内外发展趋势,论述了高技术战争需要新型传感器,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对传感器技术的更高的要求,提出了传感器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发展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传感器;军事;作用;趋势 Abstract: Sensor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 today's world is impressive. In order to enhance people's percep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sensor and its technology, elaborated the function of military sensors in weapons and equip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gh technology war needs new sensors, high technology weapons and equipment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demands of sensor technology,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idea, development priorities, sensor developme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sensor; military; role; trend 0引言 在现代电子信息系统中,信息采集-传感器技术,信息传递-通讯技术,信息处理-微处理器(即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三大核心技术,也是现代武器装备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感器可将被测目标的各种非电量信息转换成可进行测量的电信号,因此在军事上传感器是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十几年来,发生的历次局部战争中使用的高技术武器上都装有多种传感器,在对目标探测、精确制导、电子对抗、通讯指挥、故障诊断和自我防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认为,一个国家军用传感器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国武器制造层次的高低,决定了该国武器自动化程度的高低,最终决定了该国武器性能的高低。 1传感器简介 1.1定义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1.2传感器主要分类 1.2.1按用途分类:压力敏和力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能耗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射线辐射传感器、热敏传感器。 1.2.2按原理分类:振动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真空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

浅析中学化学知识在军事中的运用

浅析中学化学知识在军事中的运用 摘要: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实现保卫国家主权与统一的事业。在保证领土完整过程中,必要时需要进行军事活动。而军事武器的研发,一定会应用到我们在学校主修的化学、物理、生物学科等相关知识。本文将针对中学化学知识在军事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挖掘化学课程设置对我们的军事意义,使同学们都深刻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已的国防安全意识,将来为我国国防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关键词:中学化学知识;国防意识;军事;运用一、前言本文针对中学化学知识在军事中的运用研究,将从国防教育对我们的重要意义入手,结合我们学到的化学知识,对军事武器的研发进行研究,进而列举出中学化学知识在军事中的重要运用。希望能够用本文浅要的分析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发现更多军事中的奥秘,同时为对军事武器感兴趣的同学们提供一份参考与借鉴。 二、国防教育对我们的重要意义国防事业的建设是为了保障我们国家的主权。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关注国防建设,正确认识学校设置的国防教育课程。通过国防教育老师的讲解,我们深刻认识到,国防事业离我们并不遥远,国防事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我们平时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也有较大的关联。而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老师市场教导我们,学习需

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需要在学好理论的前提下进行。在国防事业的建设中,与其最相关的学科要属化学了。并且,我们从国防教育中了解到,国防军事中的所有武器都有化学的成分。因此,结合我们所学的初中化学知识,分析国防军事中的化学应用,对我们的进一步的军事武器研发具有重要意义[1]。三、中学化学知识在军事中的运用(一)烟雾弹无论是军事的真实上,还是在电影中烟雾影视效果,都有利用化学的成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军方使用烟雾弹将军舰隐藏在烟雾中,避免了敌军的轰炸。烟雾弹不仅可以隐蔽被保护事物,还可以躲避红外线与微波的扫描,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军事中的烟雾弹,很有可能有白磷的成分。因为在是实验中,白磷燃烧的现象与烟雾弹的现象具有一致性。老师告诉我们,“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烟雾弹就是通过化学反应在空气中制造烟和雾的过程。装有白磷的烟雾弹引爆后,白磷迅速燃烧,形成的五氧化二磷与空气继续反应形成磷酸物质,磷酸物质带有毒性,并与遗留下的五氧化二磷一起留在空气中,形成烟雾朦胧的景象。另外,四氯化硅也可制作烟雾弹,与水发生发硬形成盐酸雾态。(二)石墨炸弹石墨炸弹是在1992年的海湾战争中第一次登入军事战场,当时,美军方向伊拉克投掷了石墨炸弹,攻击其供电设施,导致伊拉克国家80%以上的供电系统受到破坏。90年代末期,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中,型号为BLU-114/B的石墨炸弹,导致南斯拉夫70%的地区发生断电[2]。因此,在军事上,石墨导

金属材料在军事装备上的应用

金属材料在军事装备上的 应用 金属合金在军事装备上的应用 班级:机自1305 学号:41340156 姓名:包龙飞

金属合金在军事装备上的应用 关键词:金属材料军事上的应用 摘要:军用新材料是军用高技术的基础,谁能更快地开发和应用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谁就拥有最强大的技术潜力。因此世界各国军事部门都把军用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放在特殊的地位,各国的军用高技术计划无不以新材料作为其重要的内容之… 金属材料是最重要的工程材料之一。按冶金工艺,金属材料可以 分为铸锻材料、粉末冶金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铸锻材料又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材料包括钢、铸铁和各种铁合金。有色金属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如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等。工程结构中所用的金属材料90%以上是钢铁材料,其资源丰富、生产简单、价格便宜、性能优良、用途广泛。钢有分为碳钢和合金钢,铸铁又分为灰口铸铁和白口铸铁。金属材料的结构及其性能决定了它的应用。而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工艺性能是指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材料适应加工的性能,如铸造性、锻造性、焊接性、淬透性、切削加工性等。使用性能是指材料在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如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等)、物理性能(如熔点、密度热容、电阻率、磁性强度等)和化学性能(如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等)。 军用材料按材料性能和用途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 主要应用于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兵器工业和船舰工业中。结构材料

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和理化性能,以满足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耐蚀和抗辐射等性能要求。以下介绍的则是当下最主要也是最火热的金属合金材料在世界军事装备上的应用。 一:铝合金 铝合金一直是军事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结构材料。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加工性能好等特点,作为结构材料,因其加工性能优良,可制成各种截面的型材、管材、高筋板材等,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提高构件刚、强度。所以,铝合金是武器轻量化首选的轻质结构材料。铝合金在航空工业中主要用于制造飞机的蒙皮、隔框、长梁和珩条等;在航天工业中,铝合金是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行器结构件的重要材料,在兵器领域,铝合金已成功地用于步兵战车和装甲运输车上,最近研制的榴弹炮炮架也大量采用了新型铝合金材料。近年来,铝合金在航空航天业中的用量有所减少,但它仍是军事工业中主要的结构材料之一。铝合金的发展趋势是追求高纯、高强、高韧和耐高温,在军事工业中应用的铝合金主要有铝锂合金、铝铜合金(2000系列)和铝锌镁合金(7000系列)。新型铝锂合金应用于航空工业中,预测飞机重量将下降8~15%;铝锂合金同样也将成为航天飞行器和薄壁导弹壳体的候选结构材料。随着航空航天业的迅速发展,铝锂合金的研究重点仍然是解决厚度方向的韧性差和降低成本的问题。 二:镁合金 镁合金在航空、航天较早得到应用, 在兵器上也得到一定应用,最早应用于军事工业领域是在1916 年,被用于制造77mm 炮弹引线。国外

化学战剂浅谈

化学战剂浅谈 战争中使用毒物杀伤对方有生力量、牵制和扰乱对方军事行动的有毒物质统称为化学战剂(chemical warfare agents,CWA)或简称毒剂。作为战剂,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毒性强、作用快、毒效持久、施放后易造成杀伤浓度或战斗密度、能通过多种途径引起中毒、不易发现、防护和救治困难、容易生产、性质稳定、便于贮存。因此,实际上作为CWA的毒物是不多的。根据CWA的性质、作用原现及战术目的,化学战剂可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如按战术用途分类可分致死性毒剂、致伤性毒剂、失能性毒剂、扰乱性毒剂和牵制性毒剂;按作用快慢可分速效性毒剂和非速效性毒剂。下面主要介绍化学战剂的种类及其防护。 一、按临床或毒现作用分类 (一)神经性毒剂(nerve agents) 这是现今毒性最强的一类化学战剂。人员中毒后迅速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而得名。神经性毒剂属有机磷或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organoposphates)。这类毒剂特别对脑、膈肌和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致使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在体内过量蓄积,从而引起中枢和外周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严重紊乱。因其毒性强、作用快,能通过皮肤、粘膜、胃肠道及肺等途径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加之性质稳定、生产容易、使用性能良好,因此成为外军装备的主要化学战剂。 最具代表性的四个神经性毒剂是塔崩(tabun)、沙林(sarin)、梭曼(soman)和维埃克斯(VX)。它们的通式和分子结构见表12-1。美军将含有P-CN健和P-F健的前三者称为G类毒剂。代号分别为GA、GB和GD,将含有P-SCH2CH2N?2键的化合物称为V类毒剂,如VX、VE、VG、VS及VR等。美军装备的V类毒剂是VX(下图)。

军事需求问题方案形成和评价方法研究_张梅

电脑与信息技术2014年8月 收稿日期:2014-03-10; 修回日期:2014-04-09作者简介:张梅(1973-),女,江苏东海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军事运筹;王延烽(1970-),男,江苏连云港,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作战模拟。 军事需求问题方案形成和评价方法研究 张 梅,王延烽,夏孝勇 (工程兵学院江苏徐州 221004) 摘要:达成军事需求目的就是要形成可行方案,文章深入研究了军事需求问题方案形成的方法,对方案要素进行了详细 阐述,给出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量化的方法。对从事军事需求研究的科研人员、教师和学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军事需求;方案;形成;评价中图分类号:TP39;E917 文献标识码:A StudyontheProposalformationandEvaluationofMilitaryNeedsAnalysis Z H A N G M e i ,W A N G Y a n -fe n g,X I A Xi a o -y on g (Engineering Corps College,Xuzhou 221004,China ) Abstract:The pu r p o se o f m i l i ta r y n ee d s a n alys i s i s t o f or m a v i able p ro p o sal.Th i s a r t i cle stu di es the meth od f or the f or mat ion o f m i l i ta r y n ee d s in the p ro g r am,a nd exp o u nd s p ro p o sal eleme n ts in d eta i l,g i ves way t o bu i l d a nd q ua n t i tat i ve evaluat ion ind ex system.Th i s ca n g i ve s o me id eas f or the pe o ple wh o e n gage d in m i l i ta r y n ee d s o f a n alys i s,such as r esea r che r teache r s a nd stu d e n ts. Keywords:m i l i ta r y n ee d s a n alys i s;p ro p o sal;f or mat ion ;evaluat ion 文章编号:1005-1228(2014)04-0064-03 Vol.22No.4Aug .2014 第22卷第4期2014年8月 息技术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军事需求分析的目的,是寻求解决需求问题的可行方案。形成方案是指在研究清楚了军事需求问题并明确了分析目的后,经过需求分析,进行寻求解决军事需求问题与达到分析目的的备选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生成过程,系统分析、系统综合与平衡、信息反馈贯穿于过程的各个环节。 1方案形成的方法 方案要素是指形成的解决军事需求问题方案包含的组成部分、结构和内容。军事需求的领域、性质、层次 不同,解决军事需求问题的方案必然存在差异,方案中包含的要素和方案内容也可能有所不同。方案要素和内容,应该根据军事需求的领域、性质和层次,以及分析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而言,一个解决军事需求问题的备选方案应该包括定义对象系统、系统概念分析、系统现状风险、系统目标分析、系统环境空间分析、系统功能分析、系统结构分析、系统质量分析、系统数量分析、系统成效分析、系统优化分析、提出解决具体军事需求问题的构想等。 1.1定义对象系统 定义对象系统是指对分析研究对象进行内涵、概念、边界的具体界定和基本属性描述。研究对象是形成解决军事需求问题方案首先要定义的问题。由于军事需求的领域、性质、层次不同,只有定义清楚具体研究对象的概念和边界,才能把握分析对象的本质,对军事需求的实现起到根本导向作用。定义研究对象就是对军事需求所处的领域、性质、层次进行明确界定,对具体军事需求的内涵、概念、边界、要求以及达到的目标作出清晰而确切的定性描述,使抽象概念具象化,形成可以识别和把握的具体对象表示。1.2分析各种要素 分析各种要素是形成方案的核心内容,也是军事需求分析的重点和难点工作。要素分析要遵循系统分析理论和系统工程基本思想,按照军事需求分析的一般过程,以军事需求分析方法论为指导,运用具体军事需求分析方法,围绕论点,寻求依据,对各种条件、因素进行客观而公正的可行性分析、风险分析、综合分析和权衡优化,形成结论性意见。

浅谈机器人在军事上的应用

机器人在军事上的应用 【摘要】我们知道工业机器人是当今最热门的技术,甚至在一些国家中,把应用机器人看作是新技术革命的标志。而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现代战争已不在像以往那样对士兵依赖性较高,并且现代战争武器威力越来越大,战争越来越残酷。为了保护士兵的生命,无人作战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类型的军用机器人大量涌现。美国发表的《21世纪战争技术》一文认为:“20世纪地面作战的核心武器是坦克,21世纪则很可能是军用机器人”所以机器人或许会在以后在战争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机器人军事应用未来战争 一、军用机器人及其发展 1.军用机器人定义 军用机器人是一种用于完成以往由人员承担军事任务的自主式、半主式或人工遥控的机械电子装置。它是以完成预定的战术或战略任务为目标,以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武器装备。 2.军用机器人种类 军用机器人是机器人的极为重要的分支。它们外型千姿百态尺寸大小不一,军用机器人按照军事用途可以分为:地面军用机器人、空中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和空间机器人。 ●地面军用机器人 地面军用机器人主要是指智能或遥控的轮式和履带式车辆。它又可分为自主车辆和半自主车辆。自主车辆依靠自身的智能自主导航,躲避障碍物,独立完成各种战斗任务;半自助车辆可在人的监视下自主行驶,在遇到困难时操作人员可以进行遥控干预。 ●空中机器人 这是一种有动力的飞行器,它不载有操作人员,由空气动力装置提供提升动力,采用自主飞行或遥控驾驶方式,可以一次性使用或重复使用,并能够携带各种任务载荷。广义的军用无人机系统不仅仅指一个飞行平台,它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系统设备,主要由飞行器、任务载荷、数传/通信系统和地面站4个部分组成。 ●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即无人潜水器。它是一个水下高技术仪器设备的集成体,除集成有水下机器人载体的推进、控制、动力电源、导航等仪器、设备外,还需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

化学在军事中的应用

化学在军事中的应用 姓名:唐玉霞 学号:110505021 班级:11级化学教育 摘要化学在人类活动中的应用相当广泛。本文从化学在军事中应用的角度,通过实例说明化学在军事活动的应用。 科学技术本着造福人类的宗旨,与人类的社会活动相联系机密。化学作为一门中心科学,其与军事的关系的密不可分的。 一、热兵器中的化学。 热兵器的标志便是火药的应用。传统的热兵器的定义是指利用推进燃料快速燃烧后产生的高压气体推进发射器的射击武器。而现代战争的发展下,直接利用火、化学、激光等携带的能量伤人的,也都是热兵器。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作为热兵器中推进燃料的是黑火药和无烟炸药。军事上黑火药的成分是:75%硝酸钾,10%硫,15木炭。其反应方程式为: 2KNO 3+S+3C==K 2 S+N 2 ↑+3CO 2 ↑ 可见,此反应放出大量气体。同时,由于气体带走碳粉,使得爆炸有大量黑烟,因而称为黑火药。 二、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是一种以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有生力量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现代意义的化学武器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次登上人类战争的舞台,两次世界大战和此后的历次战争中得到使用,造成了几百万人的中毒伤亡。化学武器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其特有的获取容易、制造简单、使用简便、后果严重、防范困难的特点,是一个很好的武器。化学武器起源于一战时的德国,由哈伯向德国参谋部提议使用氯气借助风向杀伤敌人。效果十分显著,也揭开了化学武器走上战场的序幕。例如;氯气属于窒息性毒气,以刺激呼吸道、肺部,损害肺组织,引起肺水肿,导致呼吸功能破坏的毒剂。除氯气外,窒息性毒剂有光气、双光气、氯化苦等。

三、结构材料 冷兵器时代剑的千锤百炼过程中,少不了各种结构的变化。其间主要就是晶型的转化。而以物理化学原理为背景下的铁碳的相图,更是在现代军工制备坚固耐用的结构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了传统的碳钢,各种特种钢,由于其性能的优越性,也在军工中大放异彩。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锰钢,其硬度很大。用高锰钢制造钢盔、坦克钢甲、穿甲弹的弹头等。炼制锰钢时,是把含锰达60一70%的软锡矿和铁矿一起混合冶炼而成的。骇人听闻的隐形飞机,其设计上除了独特的外形以外,另外就是表面涂了一层吸波材料。吸波材料常采用具有磁性或介电性特点材料制成,例如铁氧体、碳化硅等。其原理简单描述即是将电磁波的能量转换为材料的机械能、电能、热能等而消耗掉,从而达到吸波的效果。 四、结语 军事中各种高精尖技术的运用常常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科学发展阶段,目前人类科学最高成就是量子的相关理论,而军事上最具威慑力的武器正是在此背景下的核武器。通过对化学在军事中应用的探讨,可以深化对于化学这一学科的实际应用性理解,同时也清楚认识到,对于现代化的军事活动,化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资料: [1]网络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e08877921.html,/view/2064780.htm [2]网络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e08877921.html,/view/2460.htm [3]化学与军事,闫斌,《化学教育》,2003.7 [4]《炸药理论》,金韶华、松全才。 [5]《告别化学武器》,朱建新,科学普及出版社。 [6] 《告别化学武器》,朱建新,科学普及出版社。 [7]《恶魔出瓶》,胡思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8]《告别化学武器》,朱建新,科学普及出版社。 [9]《杀伤力巨大的魔王》,郞宗亨,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0]《告别化学武器》,朱建新,科学普及出版社。 [11]网络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e08877921.html,/view/1061735.htm

我对军事高技术的了解

我对军事高技术的了解 半个世纪以来,以信息化为中心的现代化战争的发展就是信息革命的直接产物。可以这样说,正是信息技术及其他高技术的应用成就了现代化战争,而现代化战争的最大特色就是信息化。军事高技术的应用对现代化战争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 每一次战争形式的进步,或者说是转变,都是最新科技成果在军事领域应用的结果,可以说,正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战争模式的转变。纵观人类战争史,战场从陆地延伸到了海洋、天空、太空、电磁世界,而每一次作战空间的拓展背后都有技术革命的影子。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高科技的发展不但对整个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导致了战争军事技术日益走向了技术化,信息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各种高技术为支撑,未来的战争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军队的作战方式和作战手段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军队信息化的程度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以及一国在军事领域的战略地位和国家安全。 首先,高技术的应用拓展了作战空间。 在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战争是单一的陆地形态,而大航海时代的开始使各国为了争夺海上利益而将战场从陆地拓展到了海洋;1903年飞机的发明标志着又一种战争样式的大幕即将拉开;到了1957年,人类将人造卫星送入外太空时,外层空间的宁静被打破。并且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一种无形的作战——电子战也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出现在了战争中。随着高技术的一个应用,人类将作战空间拓展到了难易想象的程度。如果以空间尺度来衡量的话,上到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下到几千千米深的大洋深处;大到战略导弹的覆盖范围,小到对昆虫的纳米芯片植入。高技术使人类看到更远,但也使每一寸可以看见的地方变为战场。 其次,高技术的应用使战争重心发生趋向信息战的偏移,情报的获取更为迅速,决策更为准确。 有一句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从有了战争,敌我之间的情报获取工作就开始了运行,情报直接关系着战略及战术指挥。而在现代战争中,掌握情报的主动权,就等同于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纵观半个世纪以来的几次大规模局部战争,信息技术在情报获取工作中的应用使战场变得透明化,从而为战略决策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从而避免了己方不必要的损失,而造成敌方的被动与混乱。现代技术的应用使千里眼顺风耳变得可能,多种手段结合的立体侦测使对手无处遁形。 另外,高技术的应用还使作战手段更加多样化。 为了更有效地打击目标,各方都希望能够使打击更有效,而提高打击效果,减小自身伤亡的有效手段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是大啊家都想到了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出奇兵制胜。于是各种新的作战样式出现在了战场上。就像索姆河上的坦克拉开了坦克战的序幕,大西洋上空飞机的搏击宣布空战诞生一样,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作战手段的改变,增加,而现代战场的新型作战样式更是层出不穷。 显然,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科学技术已成为主导力量。军事高技术对现代军事领域的影响是十分广泛和深刻的。研究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是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P100)

化学在未来战场中的应用

化学在未来战场中的应用 生活中,化学的影子随处可见。可以说,化学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化学制品,大到汽车、飞机,小到衣服、鞋子,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高效。也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每次化学上大的进步,都有力的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迈进。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战争。两个人叫打架,一群人叫群殴,更多的人就是战争。化学虽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化学也毫不例外的被人们用在了战场上。 古代的冷兵器,都是化学进步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人们掌握了炼铜的技术,于是就有了铜质兵器;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于是就有了铁质兵器。至于今天的各种现代化武器装备,都是建立在化学的巨大进步上的。人们研制出吸波材料,便有了隐形飞机;人们研制的各种新型材料,使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性能得到了质的提高。 化学在人类战争中的应用随处可见,但本文着重谈论化学战剂在古今战场中的应用,从而由此进一步推测化学战剂在未来战场中的应用。 若论化学战剂在战场上的应用,古代就有在战争中使用有毒物质的例子。 公元前559年,晋、齐、鲁、宋等13国联合伐秦,秦军在泾河上游施毒,致使对方饮用染毒的河水而造成大量伤亡。 公元前431年,斯巴达人把掺有硫磺和沥青的木片,在雅典所占的普拉塔与戴莱两座城下燃烧,毒烟弥漫,使守军涕泪横流,痛苦不堪。 以上就是古代人们把有毒物质用在战场上以制胜对方的应用举例。由此可知,一旦人们掌握有毒物质的制造,便有把它用在战场中的可能。人类把有毒物质应用在战场中以制胜对方,或扭转不利战斗局面的意识,不是近现代才有的。 当然,限于技术上的不足,古代的人们无法制造出能跟近现代相提并论的有毒物质,有毒物质在古代战场中的应用也受到了其自身产量的限制。 随着技术上的进步,近代的人们已能批量生产毒性更强的有毒物质,所以化学战剂在近代战争中便得到大规模有意识的应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化学战剂便得到大规模的使用,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使用毒剂11万多吨,54种以上,造成130万人员伤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对中国实施了大规模,广泛的毒气战。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在中国使用了芥子气、路易氏剂、氢氰酸、光气等当时已知的所有毒剂,采用烟罐、手榴弹、炮炸弹和布洒器等几乎所有可用装臵,用毒2000多次。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实施的毒气战,共造成中国军队4.7万人当场中毒,6000多人当即死亡,使中国军民中毒死亡达3.3万人。 美国在越南战场上同样使用了化学战剂,甚至把越南战场当作了化学战剂的试验场。据美军官方缩小的报告,美军在越战时共用各种植物杀伤剂78000吨,布洒面积38000平方公里,其中针对农田的约占10%,越南南方受毒污染面积达3800()平方公里(森林25000平方公里,农作物13000平方公里),153.6万人中毒,其中死亡3000余人。 美国在越南大规模,频繁的使用化学战剂,给越南人民带来长期的后遗症,引发癌症,畸形儿和其他疾病。 1980年爆发的两伊战争,历时8年,其中化学战打了6年。两伊战争是两个同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生的战争,引发了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化学战争。 近现代战争中使用的毒剂,可分为: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失能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刺激性毒剂;植物除莠剂;全身中毒性毒剂。 神经性毒剂有塔崩、沙林、梭曼和VX等。神经性毒剂是现今毒性最强的一类化学毒剂。

传感器在军事上的应用

传感器在军事上的应用 高技术武器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电子化,其核心技术则是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战场上一方面靠外部传感器快速发现与精确测定敌方目标,并通过计算机,控制火炮,快速精确地打击敌方目标;另一方面,靠各种内部传感器,测定火控系统、发动机系统等各部位各类参数,通过计算机控制,用以保证武器本身处于最佳状态,发挥最大效能。因此有人说在实战中,看得见、听得到要靠传感器,打得准靠传感器,全天候作战靠传感器,故障诊断靠传感器是毫不夸大的。 下面具体从航空航天、主战坦克、舰船、地面战场警戒系统、军用机器人、军事化学器材等方面说明传感器在军事国防建设中的应用情况。 ?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应用 传感器在航空方面有四种用途。即:提供航器工作信息,起诊断作用;判断各分系统间工作的协调性,验证设计方案;提供全系统自检所需信息,给指挥员下决心提供依据;提供各分系统、整机内部检测参数,验证设计的正确性。美国航天飞机上使用的传感器约有100 多种4000 多个。俄罗斯大型运载火箭、载人飞船迅速发展,所需的传感器也相应迅速增长。发展高质量、高水平的传感器,其品种多样,如压力、压差、绝压、温度、热流、耗量、燃气浓度、介质成分、密度、湿度、应变、摩擦、电场、磁场、生物电势等传感器。欧洲航天局的阿里安娜火箭在试验阶段需测量参数常规的达到1000 个,低温参数大600 个。 在军用航空中,各国都强调空中优势与防御。目前每架军用飞机需20 多种力学量的传感器,对操纵杆拉力、起落着陆冲击力、发动机的推动力、救生装置弹射力、进气管压力场分布及动态中各种压力、振动、加速度、角加速度、位移等参量的测量,还要对过载和燃油密度及飞行员呼吸的流量等参数的测量,检测机舱内含氧量、舱内烟雾报警、机载火控系统的设计、隐型用传感器等。 ?传感器在主战坦克中的应用 坦克的电子化是衡量坦克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传感器主要装备在: 1 )发动机系统中使用的有绝压、速度、流量、温度、氧分压等传感器,用来检测、控制发动机,从而使坦克达到加速快,控制自如,以最少能耗保证最大的动力。 2 )火力系统中使用的有倾斜、药温及环境温度、压力、风向、风速传感器等,以保证火力系统的自动瞄准目标,并根据火炮及外界环境条件及时修正。 3 )故障诊断系统主要需要温度、压力、压差、转速、扭矩等传感器,对战车整体进行故障诊断。 4 )红外传感器则是主战坦克中热成像仪的关键部件,保证全天候下的作战能力。 ?传感器在舰船上的应用 现代舰艇装备的传感器群中包括压力、位置、速度、温度、扭矩、流量、偏航速率等。每万吨级使用温度传感器150 多个,压力传感器150 多个。吨位越大,用量越多。在猎雷和灭雷武器技术装备中使用声、磁、光电传感器。另外为了解自然环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需要配备检测自然环境的各种传感器。以声纳为重点的舰艇传感器是保障武器实施有效攻击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由压电材料制成的声纳在舰艇上也是不可缺少的。 ?地面战场警戒系统的应用 该系统能及时准确检测、定位、分类识别和实时报告所有入侵人员和武器装备、车辆的活动情况。如美国的REMBASS 系统由三个分系统组成:传感器分系统、传输分系统(转发器)和监测分系统(监测仪)。该系统采用了地震声、红外、磁、压力、应变等传感器采集信息。

武警作战系统需求分析

武警作战指挥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目录 1、引言 (3) 2、系统概述 (3) 3、需求分析 (4) 3.1功能需求 (4) 3.1.1大屏幕显示系统 (4) 3.1.2 GIS系统 (5) 3.1.3 视频会议 (5) 3.1.4 人员管理 (6) 3.1.5 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 (6) 3.2性能需求 (7) 3.3依赖需求 (8) 3.3.1硬件设备 (8) 3.3.2软件设备 (8) 3.3.3各类人员 (8) 4、总结 (8)

1.引言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什么都数字化、智能化,就连军事上的作战指挥也开始采现代的设备,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现场演练的效果。随着科技的进步,仅仅是先进的音响设备电子设备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各种设备在不断地增加,控制方式与管理也相应的越来越复杂而使用全自动智能化设备再加上标准的作战指挥系统可以将复杂的控制环境简单化、智能化。 该软件具体的将作战指挥中的所需的各个环节融入其中,实现一个完整的作战指挥系统。我们将该系统中的细化的各个小系统明确化,再逐一分析其功能需求,通过软件实现这些功能。 然而该系统实现的不仅取决于软件本身,更多的是依赖于现代化先进的音响设备、电子设备、软件的开发环境以及相应的开发工具等。 2.系统概述 只需要根据相应的界面就能对几乎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包括投影机、屏幕升降、影音设备、信号切换、灯光照明、音量调节、DVD,录像机等等的各种功能控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简化复杂的操作系统,带来一个拥有优美音质、清晰图象以及具备GIS系统、大屏幕系统等功能的大型作战指挥中心。 根据此次工程的需求以及我们的实际工程经验,我将整个工程细化成以下几个子系统。 (1)大屏幕显示系统 (2)GIS系统 (3)视频会议系统 (4)人员管理系统 (5)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 设计武警指挥作战系统中的这些细化的系统不仅要考虑到设计系统本身。还要结合武警指挥作战系统的其它模块,一同完成整个指挥作战流程。 以下是整个武警作战指挥系统的系统模块图:

化学理论在军事上应用

化学理论在军事上应用 学以致用,是学习重要目的。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经常提倡的原则。而今学生经常感到学习无用论。理论和实际相差太远,学生只是为应试而学习,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把高中化学理论结合现实中应用,成为当今老师共同探讨问题。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归纳总结出一些高中的化学理论在军事上应用的案例。 一、高贵与平凡的结合体——石墨炸弹 石墨炸弹是选用经过特殊处理的碳丝制成(此知识在人教版高一化学的《碳族元素》),每根碳丝的直径相当小,仅有几千分之一厘米,因此,可在高空中长时间漂浮。由于碳丝经过流体能量研磨加工制成,且又经过化学清洗,因此,极大地提高了碳丝的传导性能。碳丝没有粘性,却能附在一切物体表面。它通过爆炸或火药引爆散布在敌方阵地,破坏敌方防空和发电设备。碳丝可进人电子设备内部、冷却管道和控制系统的黑匣子。碳丝弹头对包括停在跑道上的飞机、电子设备、发电厂的电网等所有东西都产生破坏作用。90年代初,海湾战争时,石墨炸弹在“沙漠风暴”行动中首次登场。当时,美国海军发射舰载战斧式巡航导弹,向伊拉克投掷石墨炸弹,攻击其供电设施,使伊拉克全国供电系统85%瘫痪。90年代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中,美国空军使用的石墨炸弹型号为BLU-114/B,由Fll7A隐形战斗机于1999年5月2日首次对南电网进行攻击,造成南全国70%的地区断电。 二、瞒天过海的真实写照——烟幕弹 大家知道,化学中的“烟”是由固体颗料组成,“雾”是由小液滴组成,烟幕弹的原理就是通过化学反应在空气中造成大范围的化学烟雾。例如装有白磷的烟雾弹引爆后,白磷迅速在空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为:,(此知识在人教版高二化学的《氮族元素》)P2O5会进一步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偏磷酸和磷酸,并且偏磷酸有毒反应方程式为:P2O5+H2O=2HPO3,2P2O5+6H2O=4H3PO4,这些酸液滴与未反应的白色颗粒状P2O5悬浮在空气中,便构成了“云海”。 同理,四氯化硅和四氯化锡等物质也极易水解 SiCl4+4H2O=H4SiO4+4HCl,SnCl4+4H2O=Sn(OH)4+4HCl,也就是它们在空气中合形成HCl酸雾,所以也可用作烟幕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海军就曾用飞机向自己的军舰投放含SnCl4和SiCl4的烟幕弹,从而巧妙的隐藏了军舰,避免了敌机轰炸。现代有些新式军用坦克所用的烟幕弹不仅可以隐蔽物理外形,而且烟雾还有躲避红外激光、微波的功能,达到真的“隐身”。将此知识在教学中讲述,引起学生无限的想象,增强学习动力。 三、打开天堂之光和地狱之火的结合体——燃烧弹 看过《拯救大兵瑞恩》吗?里面有一个美军用燃烧弹烧死坑道中敌兵的境头,这就是燃烧弹在现代坑道战,堑壕战中的作用之一。由于汽油密度较小,发热量高,便宜,所以被广泛用作燃烧弹原料(此知识在人教版高中化学中高二第五章《烃》)。加入能与汽油结合成胶状物的粘合剂,就制成了凝固汽油弹。为了攻击水中目标,有的还在凝固汽油弹里添加活泼碱金属和碱七金属钾、钙、钡,金属与水结合放出的氢气又发生燃烧,提高了燃烧威力(此知识在人教版高中化学中高一第二章《碱金属》)。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及 未来发展前景 一、综述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系列高新技术如计算机软件、硬件、图形学、多媒体、人工智能、智能人机接口、传感器、高性能计算技术以及人类行为学、心理学等多领域最新技术的汇集与融合。 它是建立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之上,本质上是一种在系统仿真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高级接口技术,但是它与仿真技术有明显的区别。虚拟现实的目的是为人与实际环境之间接的交互提供一种自然的、方便的界面,即所谓的虚拟环境。虚拟环境可以给人一种进入真实环境的效果,人可以与虚拟环境交互,通过改变虚拟环境,进而实现改变实际环境的目的。 像IT界其他高新技术一样,比如计算机、Internet等,这些新技术不仅是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同时军事领域的应用需求与研究也是这些技术逐步发展成熟的决定性推动力量,VR技术也不例外,在军事训练准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做简要的分析。 二、虚拟现实技术特点 1.对于一个人造的环境,人需要有参与的感觉,不能只是此环境的

外部观察者,人要对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武器装备进行自主操作,在虚拟技术中掌握武器装备的使用方法。 2.虚拟现实依赖于3维立体的、头跟踪的显示,以及手身体跟踪和双耳声音,虚拟现实是一种有临场感的多传感的体验,给人以身临战场的真实感觉。 3.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场景与实际作战场景的地形和标志物相似,可以使作战人员提前适应战场环境。 4.虚拟现实技术中设计各种突发事件,增强士兵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作战小分队的团结协作能力。 三、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 (一)在新式武器研究方面 在新式武器与装备的研制和应用上,军事模拟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效益。 比如,在美国国防部测绘局在1995年8月到9月北约对波黑进行大规模空袭期间,曾在意大利的空军基地建立一个作战模拟设施,利用侦察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图像与测绘据提供的波黑地区的数字地图相结合,通过作战模拟所产生的灵境环境,模拟战斗机在波黑地区上空的飞行。 经过这个仿真环境的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实战的成功率和飞行员的适应性。 (二)作战训练与人才培养方面 这些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