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传动实验指导书

机械传动实验指导书
机械传动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验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

实验指导书

2012-10-10

机械工程学院

实践技能及培训中心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设备介绍 (1)

三、实验任务 (3)

四、实验台的使用与操作 (3)

1.实验台各部分的安装连线 (4)

2.实验前的准备及实验操作 (4)

五、实验步骤 (5)

六、测试软件介绍 (6)

1.界面总览 (6)

2.数据操作面板 (6)

3.电机控制操作面板 (6)

4.下拉菜单 (7)

附录1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实验系统各模块展示 (17)

附录3转矩转速传感器介绍 (18)

附录4实验注意事项 (26)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机械传动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并利用机械

传动综合实验台对机械传动系统组成方案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组成方案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掌握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

新方法。

3.测试常用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

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

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设备介绍

1 实验台系统组成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由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几个模块组成,另外还有实验软件支持。系统性能参数的测量通过测试软件控制,安装在工控机主板上的两块转矩转速测试卡和转矩转速传感器联接,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机械传动测试系统组成示意图

1-变频调速电机2-联轴器3-转矩转速传感器4-实验传动装置5-加载与制动装置6-工控机7-电器控制柜8-台座

图2 实验台机构布局

实验台组成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组成部件技术参数备注变频调速电机550W,同步转速1500 r/min

Z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Ⅰ.规格10N.m ;

输出讯号幅度不小于100mV Ⅱ.规格50N.m;

输出讯号幅度不小于100mV

机械传动装置(试件) 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i=5

蜗杆减速器i=10

V型带传动

齿形带传动P b=9.525 Z b=80

套筒滚子链传动Z1=17 Z2=25

摆线针轮减速器i=9

1台

WPA50-1/10

O型带3根

1根

08A型3根

磁粉制动器额定制动转矩: 50 N.m

激磁电流: 2A

允许滑差功率: 1.1Kw

加载装置

工控机IPC-810B 控制电机和负载采集数据

打印曲线

三、实验任务

在“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上能开展典型机械传动装置性能测试、组合传动系统布置优化和新型机械传动性能测试三类实验。学生根据实验任务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写出实验方案书,搭接传动系统进行测试,分析传动系统设计方案,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方案书内容包括已知条件、实验目的、机械传动系统运动参数和组成方案设计、机械传动系统性能测试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在实验中观察测试系统运行情况,采集传动性能数据,测绘实验系统。实验报告内容包括测试系统平面布置图、实验曲线和分析结果等。

四、实验台的使用与操作

图3 实验控制台背面接口示意图

1 实验台各部分的安装连线

(1)先接好工控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之间的连线、显示器的电源线接在工控机上、工控机的电源线插在电源插座上。

(2)将主电机、主电机风扇、磁粉制动器、ZJ10传感器(辅助)电机、ZJ50传感器(辅助)电机与控制台连接,其插座位置在控制台背面右上方(见

图3)。

(3)输入端ZJ10传感器的信号口Ⅰ、Ⅱ接入工控机内卡TC-1(300H)信号

口Ⅰ、Ⅱ(见图4)。

输出端ZJ50传感器的信号口Ⅰ、Ⅱ接入工控机内卡TC-1(340H)信号口Ⅰ、Ⅱ(见图4)。

(4)将控制台37芯插头与工控机连接、即将实验台背面右上方标明为工控机的插座与工控机内D/A控制卡相连(见图3、图4)。

图4 工控机插卡示意图

2 实验前的准备及实验操作

(1)搭接实验装置前、应仔细阅读本实验台的使用说明书,熟悉各主要设备的

性能、参数及使用方法,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及测试软件。

(2)搭接实验装置时,由于电动机、被测传动装置、传感器、加载器的中心高

均不一致,组装、搭接时应选择合适的垫板、支承板、联轴器,调整好设备的安装精度、以使测量的数据精确。

各主要搭接件中心高及轴径尺寸如下:

变频电机中心高80mm 轴径φ19

ZJ10转矩转速传感器中心高60mm 轴径φ14

ZJ50转矩转速传感器中心高70mm 轴径φ25

FZ-5法兰式磁粉制动器最大直径220mm 轴径φ25

WPA50-1/10蜗轮减速器输入轴中心高轴径φ12

输出轴中心高轴径φ17 齿轮减速箱中心高120mm 轴径φ18 中心距85.5mm 轴承支承中心高120mm 轴径(a) φ18

轴径(b) φ14、φ18

(3)在有带、链传动的实验装置中,为防止压轴力直接作用在传感器上、影响

传感器测试精度,一定要安装本实验台的专用轴承支承座。

(4)在搭接好实验装置后,用手驱动电机轴,如果装置运转自如,即可接通电

源,开启电源进入实验操作。否则,重调各连接轴的中心高、同轴度,以免损坏转矩转速传感器。

(5)本实验台可进行手动及自动操作,手动操作可通过按动实验台正面控制面

板上的按钮(见图5)、即可完成实验全过程。

控制面板中:

电源:接通、断开电源及主电机冷却风扇

自动-手动:选择操作方式

主电机:开启、关闭变频电机

Ⅰ正转:输入端ZJ10型传感器电机正向转动的开启、关闭

Ⅰ反转:输入端ZJ10型传感器电机反向转动的开启、关闭

Ⅱ正转:输出端ZJ50型传感器电机正向转动的开启、关闭

Ⅱ反转:输出端ZJ50型传感器电机反向转动的开启、关闭

电流粗调:FZ5型磁粉制动器加载粗调

电流微调:FZ5型磁粉制动器加载微调

图5 实验台操作面板

五、测试软件介绍

1.测试软件界面总览

图6 主界面

2.数据操作面板

用于对被测参数数据库和测试记录数据库进行操作。

3.电机、负载控制操作面板

(1)电机转速调节框:

通过调节此框内数值可改变变频器频率,进而调节电机转速,变频器最高频率由变频器设置。

(2)被测参数装入按钮:

根据被试件参数数据库表格中的“实验编号”,装入与编号相符的实验数据,并在下面表格中显示。

(3)测试参数自动采样按钮:

试验台开始运行后,由计算机自动进行采样并记录下采样点的各参数,按下此按钮后,用户对数据的采样无须干预。

(4)停止采样按钮:

按下此按钮,计算机停止对试验数据进行采样。

(5)手动采样按钮:

如果用户选择手动采样方式,那么在整个试验期间,用户必须在认为需要采集数据的时刻按下此按钮,计算机会将该时刻采集的试验数据填入下面表格中显示并等待用户进行下一个采样点的采样。

(6)主电机电源开关:

按下此按钮可以打开关闭主电机电源,并且通过图象显示当前电机电源状态。(由于此开关影响继电器寿命,故现为虚设,主电机电源开关现设置于工作台控制面板上。)

(7)电机负载调节框:

控制此调节框,计算机将控制电机负载的大小(磁粉制动器)。调节框数值为0-100可调,负载满度由后面的满度调节滑竿控制。在调节框里输入负载后,点击“调载”后,计算机立即自动调节磁粉制动器的大小。

4.下拉菜单

(1)设置菜单

设置菜单对本实验台有效的菜单项包括“基本试验参数”,“选择测试参数”,“设定转矩转速传感器参数”。

图7 “设置”下拉菜单

图8 基本实验参数

图9 选择测试参数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指导书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综合 实验指导书 目录 一、实验目的 (2) 二、实验内容 (2)

三、实验设备介绍 (2) 1. 实验设备的总体布局 (2) 2. 实验台各部分的安装连线 (3) 3. 实验台组成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 (5) 四、实验台的使用与操作 (5) 五、测试软件介绍 (7) 1.数据操作面板 (8) 2.电机控制操作面板 (8) 3.下拉菜单 (9) 六、实验注意事项 (14) 附录1: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任务卡 (15) 附录2: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方案书 (16) 附录3: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报告 (16) 附录4:实验系统各模块展示 (17) 附录5:转矩转速传感器介绍 (25)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及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新方法; 2.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和机械传动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

3.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装置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4.培养学生根据机械传动实验任务,进行自主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从附录1中选择3~4个实验任务,自主设计满足要求的机械传动系统,并参照 附录2写出实验方案书; 2.按照所设计传动系统的组成方案在综合实验台上搭接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系 统,并进行主电机转速一定载荷变化的性能测试及绘制性能参数曲线(转速曲线、 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 3.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传动系统设计方案。 三、实验设备介绍 1.实验设备的总体布局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由变频电机、联轴器、机械传动装置、加载装置(磁粉制动器)、转矩转速传感器和工控机等硬件模块及测试软件组成,如下图所示。变频电机、机械传动装置、加载装置(磁粉制动器)、转矩转速传感器之间用联轴器连接;两转矩转速传感器的信号线分别与安装在工控机主板上的两块转矩转速测试卡联接,两转矩转速传感器的信号由此传入工控机,系统性能参数的测量通过测试软件控制。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任务,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选用不同机械传动装置,在此实验台上进行各种不同传动系统的搭建、安装调试和传动系统的各种性能测试,并分析系统传动性能,完成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电工技术实验指导书..

目录 项目一基尔霍夫定律 (1) 项目二三相交流电路 (3) 项目三常见低压电器的识别、安装和运用 (5) 项目四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过载保护自锁控制线路 (7) 项目五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9) 项目六三相异步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 (11) 项目七模拟照明线路安装 (13)

项目一基尔霍夫定律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直流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的使用; 2、学习和理解基尔霍夫定律; 3、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 二、原理说明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测量某电路各支路电流及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即对电路中任一个节点而言,应有ΣI=0;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应有ΣU=0。运用上述定律时必须注意各支路或闭合回路中电流正方向,此方向可预先任意设定。 三、实验设备 表1-1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 图1-1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 2、I3,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2、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毫安表的“+、-”两端。 3、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源(一路如E1为+12V;另一路,如E2接0~30V可调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接入电路,令E1 =12V,E2 =6V;然后把开关K1打置左边、K2打置右边(E1和E2共同作用)。 4、将电流表插头分别插入AB、BC、BD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注意另外两个未测量支路的缺口要用导线连接起来) 5、用万用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分别记录在表1-1中。(注意电路中三个未测量支路电流缺口均要用导线连接起来)表1-1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不以电源表盘指示值为准。 2、防止电源两端碰线短路。 3、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时的“+、-”极性。倘若不换接极性,则电表指针可能反偏(电流为负值时),此时必须调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可正偏,但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 4、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该注意仪表的极性,及数据表格中“+、-”号的记录。 5、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机械设计试验报告2(附答案)

实验二、机械设计课程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减速器名称班级日期 同组实验者姓名

回答下列问题 减速器拆装步骤及各步骤中应考虑的问题 一、观察外形及外部结构 1.起吊装置,定位销、起盖螺钉、油标、油塞各起什么作用?布置在什么位置? 答: 定位销:为安装方便,箱座和箱盖用圆锥定位销定位并用螺栓连接固紧 起盖螺钉:为了便于揭开箱盖,常在箱盖凸缘上装有起盖螺钉 起吊装置:为了便于吊运,在箱体上设置有起吊装置箱盖上的起吊孔用于提升箱盖箱座上的吊钩用于提升整个减速器 油标:为了便于检查箱内油面高低,箱座上设有油标 油塞:拔下即可注油,拧上是为了防止杂质进入该油箱,常在箱体顶部位置设置油塞 2.箱体、箱盖上为什么要设计筋板?筋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布置? 答: 原因:为保证壳体的强度、刚度,减小壳体的厚度。 作用:增大减速机壳体刚度。 布置:一般是在两轴安装轴承的上下对称位置分别布置较好。 3.轴承座两侧联接螺栓应如何布置,支承螺栓的凸台高度及空间尺寸应如何确定? 答: 轴承旁凸台高度h 由低速级轴承座外径确定,以便于扳手操作为准。取50mm 轴承旁连接螺栓的距离S 以Md1螺栓和Md3螺钉互不干涉为准尽量靠近一般取S=D。 4.铸造成型的箱体最小壁厚是多少?如何减轻其重量及表面加工面积? 答: 大约10mm左右。减轻重量主要是减少厚度,做加强筋来满足。 5.箱盖上为什么要设置铭牌?其目的是什么?铭牌中有什么内容? 答: 为了显示型号,基本参数,外国的产品还包含序列号,给厂家提供序列号,可以查到出厂时的所有参数,方便使用维护,比如用了几年,你要买备件或备机,提供名牌信息。 二、拆卸观察孔盖 1.观察孔起什么作用?应布置在什么位置及设计多大才是适宜的? 答: 为了检查齿轮与齿轮(或涡轮与蜗杆)的啮合情况、润滑状况、接触斑点、齿侧间隙、齿轮损坏情况,并向减速器箱体内注入润滑油。 应设置在箱盖顶部的适当位置:孔的尺寸大小以便于观察传动件啮合的位置为宜,并允许手伸入箱体内检查齿面磨损情况。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 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入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 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 1、机械部分 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 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 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当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于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翻转力的大小可通过力传感器测得,经过计算电路计算可得到作用于电机和发电机定子的转矩,其大小与主、从动轮上的转矩1T 、2T 相等。

《汽车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实训指导书

《汽车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实训指导书 编写说明 《汽车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实训指导书,适用于龙门县职业技术学校3年制中专“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训教学,也可作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实训教学参考书。 由于理论课采用教材的不同,在具体的实训教学中,任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可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对本指导书所列的实训内容进行变更、增删。 实训一普通万用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万用表的结构和原理; 2、学习万用表的基本使用方法,测量电压和电阻; 二、实验器材 MF-30型万用表、电阻箱、(电池+电阻+二极管)盒、直流稳压电源、导线 三、实验原理: 万用表是集电压表、电流表和欧姆表于一体的仪器。它主要由表头、测量线路和转换开关三部分组成。表头通常采用磁电系测量机构,它的满刻度偏转电流一般为几个微安到几百个微安,所以灵敏度较高。由于各种测量公用一个表头,因而在表盘上有相应的多条标度尺,通过指针可以读出测量的数值。万用表的测量线路由多量程的直流电压、电流表、多量程的交流电压表和欧姆表等多种线路组合而成。它的作用是把各种被测量分别转换成适合表头测量的直流电流。万用表的转换开关是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档位,切换到相应的测量线路上去。在转换开关的面板上,标有测量种类和刻度,表明各被测量的档位及其量限。 四、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表笔的正确使用 万用表的红色表笔插入“+”号插孔内,黑色表笔插入“—”号插孔内。测量时两手不要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以确保人身安全和测量的准确。 2、正确选择功能档位和量程。 如果测量前不知道被测量的大致范围,可先用最大量程试测,再逐渐减小量程,直到合适的档位。 3、正确读数。

机械传动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验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 实验指导书 2012-10-10 机械工程学院 实践技能及培训中心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设备介绍 (1) 三、实验任务 (3) 四、实验台的使用与操作 (3) 1.实验台各部分的安装连线 (4) 2.实验前的准备及实验操作 (4) 五、实验步骤 (5) 六、测试软件介绍 (6) 1.界面总览 (6) 2.数据操作面板 (6) 3.电机控制操作面板 (6) 4.下拉菜单 (7) 附录1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实验系统各模块展示 (17) 附录3转矩转速传感器介绍 (18) 附录4实验注意事项 (26)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机械传动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并利用机械 传动综合实验台对机械传动系统组成方案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组成方案的特点; 2. 通过实验掌握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 新方法。 3. 测试常用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 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设备介绍 1 实验台系统组成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由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几个模块组成,另外还有实验软件支持。系统性能参数的测量通过测试软件控制,安装在工控机主板上的两块转矩转速测试卡和转矩转速传感器联接,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机械传动测试系统组成示意图 变频电机 ZJ 扭矩传感器 被试传 动机构 ZJ 扭矩传感器 负载 工控机 转速调节 负载调节 扭矩测量卡 扭矩测量卡 D/A 转换卡

电工技术实训指导书

电工技术实训指导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电工技术实训指导书(第一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李静

训练一电工安全基础知识 1、安全用电知识 (1)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是指工作人员与带电导体之间、导体与导体之间、导体与地面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在此距离下,能保证人身、设备等的安全。 (2)安全电压 加在人体上在一定时间内不致造成伤害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等级分为42V、36V、24V、12V、6V五种,一般情况下以36V作为安全电压。 (3)安全电流 流经人体致命器官而又不至致人死命的最大电流值。安全电流值为30mA, 2、电工安全操作知识 (1)电气操作人员应思想集中,电气线路在未经测电笔确定无电前,应一律视为“有电”,不可用手触摸,不可绝对相信绝缘体,应认为有电操作。 (2)工作前应详细检查自己所用工具是否安全可靠,穿戴好必须的防护用品,以防工作时发生意外。 (3)维修线路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开关手把上或线路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防止他人中途送电。 (4)使用测电笔时要注意测试电压范围,禁止超出范围使用,电工人员一般使用的电笔,只许在五百伏以下电压使用。 (5)在一个插座或灯座上不可引接功率过大的用电器具。 (6)不可用潮湿的手去触及开关、插座和灯座等用电装置,更不可用湿抹布去揩抹电气装置和用电器具。

(7)工作完毕后,送电前必须认真检查,看是否合乎要求并和有关人员联系好,方能送电。 3、电气火灾消防知识 (1)电气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电气火灾是指由电气原因引发燃烧而造成的灾害。短路、过载、漏电等电气事故都有可能导致火灾。设备自身缺陷、施工安装不当、电气接触不良、雷击静电引起的高温、电弧和电火花是导致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周围存放易燃易爆物是电气火灾的环境条件。 (2)电气火灾的防护措施 电气火灾的防护措施主要致力于消除隐患、提高用电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①正确选用保护装置; ②正确安装电气设备; ③保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4、触电的危害性与急救 (1)触电的种类 人体触电有电击和电伤两类。 ①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伤。通常说的触电就是电击。触电死亡大部分由电击造成。 ②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下造成的人体外伤。 (2)触电发生的主要方式

电工技术实训指导书

电工技术实训指导书 (第一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训练一电工安全基础知识 1、安全用电知识 (1)安全距离安全距离是指工作人员与带电导体之间、导体与导体之间、导体与地面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在此距离下,能保证人身、设备等的安全。 (2)安全电压加在人体上在一定时间内不致造成伤害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安全

电压等级分为42V、36V 24V、12V、6V五种,一般情况下以36V作为安全电压。 (3)安全电流流经人体致命器官而又不至致人死命的最大电流值。安全电流值为 30mA, 2、电工安全操作知识 (1)电气操作人员应思想集中,电气线路在未经测电笔确定无电前,应一律视为“有电”,不可用手触摸,不可绝对相信绝缘体,应认为有电操作。 (2)工作前应详细检查自己所用工具是否安全可靠,穿戴好必须的防护用品,以防工作时发生意外。 (3)维修线路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开关手把上或线路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防止他人中途送电。 (4)使用测电笔时要注意测试电压范围,禁止超出范围使用,电工人员一般使用的电笔,只许在五百伏以下电压使用。 (5)在一个插座或灯座上不可引接功率过大的用电器具。 (6)不可用潮湿的手去触及开关、插座和灯座等用电装置,更不可用湿抹布去揩抹电气装置和用电器具。 (7)工作完毕后,送电前必须认真检查,看是否合乎要求并和有关人员联系好,方能送电。 3、电气火灾消防知识 ( 1 )电气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电气火灾是指由电气原因引发燃烧而造成的灾害。短路、过载、漏电等电气事故都有可能导致火灾。设备自身缺陷、施工安装不当、电气接触不良、雷击静电引起的高温、电弧和电火花是导致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周围存放易燃易爆物是电气火灾的环境条件。 (2)电气火灾的防护措施电气火灾的防护措施主要致力于消除隐患、提高用电安全,具体措施如下:①正确选用保护装置; ②正确安装电气设备; ③保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4、触电的危害性与急救 (1)触电的种类人体触电有电击和电伤两类。 ①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伤。通常说的触电就是电击。触电死亡大部分由电击造成。 ②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下造成的人体外伤。 (2)触电发生的主要方式 ①单相触电

实验9 机械传动性能参数测试分析(2)重庆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9 机械传动性能参数测试分析 9.1实验目的 传动系统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器的性能。机械传动系统的性能主要由传动功率、转矩、转速、传动效率、振动噪声和寿命等性能参数来描述。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如下: 1. 掌握转速、转矩、传动功率和传动效率等机械传动性能参数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机械传动性能参数测试实验台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 3.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4.通过机械传动系统的拼装,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团队工作能力。 9.2实验测试对象 可为各种传动装置,包括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蜗轮减速器、同步带传动、V 带传动、链传动等。 9.3测试原理 机械传动中,输入功率应等于输出功率与机械内部损耗功率之和。即: f o i P P P += (9-1) 式中:i P ——输入功率;o P ——输出功率;f P ——机械内部所消耗功率。则机械效率η为: i o P P = η (9-2) 由力学知识可知,对于机械传动若设其传动力矩为M ,角速度为ω,则对应的功率为: M n M n M P 30 602ππω== = (9-3) 式中:n ——传动机械的转速(r/min ) 所以,传动效率η可表述为: i i o o n M n M = η (9-4)

式中: M i , M o ——分别为传动机械输入、输出转矩 n i ,n o ——分别为传动机械输入、输出转速 因此,若能利用仪器测出被测试对象的输入转矩和转速,以及其输出转矩和转速,就可以通过式(9-4)计算出其传动效率。 9.4实验台的组成及主要实验测试仪器设备 9.4.1实验台的类型 根据测试对象的功率的大小,机械传动性能参数测试实验台可采用开放功率流式与封闭功率流式两种构造形式。 开放功率流式实验台借助一个加载装置(机械制动器、电磁测功器或磁粉制动器)来消耗测试对象所传递的能量。开放功率流式的优点是与实际工作情况一致,实验装置简单,安装方便;缺点是能量消耗大,对于需作较长时间试验的场合(如疲劳试验),耗费能量尤其严重。一般测试对象的功率较小时多采用此种形式。 封闭功率流式实验台采用输出功率反馈给输入从而形成功率流封闭。封闭功率流式的优点是电源只供给传动中摩擦阻力所消耗的功率,可以大大地减小功耗;缺点是实验台的控制复杂,价格较高。一般测试对象的功率较大时或需作较长时间试验时(如疲劳试验)多采用此种形式。 9.4.2实验台的组成 本实验台采用开放功率流式实验台,其基本构造简图如图9-1所示,其实物构成如图9-2所示。 图中:1——变频电动机 2、5、7、10——联轴器 图9-1 实验台的基本构造简图

机械传动方案实验报告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检测实验报告 院、系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系专业班级机械122 姓名 同组人 实验日期2014 年12 月17 日 功能目标1、认识组成机械系统常用的零部件及安装方式。 2、根据负载的形式设计不同传动比、不同传动路径的传动系统方案,并对系统方案进行评价。 3、组合装配机械传动系统和平面机构执行系统。 4、利用检测系统检测实际系统的传动效率。 5、对系统输入、输出的传动速度变化及系统效率变化进行分析。 动力学、运动学 曲线 系统流程图 结论 输出转矩以及输出速率则保持稳定不变,传动效率也随输入扭矩变化而稍有波动。输出转速明显小于输入转速,该套装置起了减速作用。

减速器装拆与测绘实验报告 院、系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系专业班级机械122 姓名 同组人 实验日期2014 年12 月17 日 一、绘制简图 1、根据自己所拆装的减速器,任选一根轴,注明所拆装减速器的类型及所画的是哪根轴。仔细绘制轴系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锥齿轮所在的轴

二、回答下列问题 (1)减速器的齿轮和蜗杆传动以及滚动轴承各采用什么样的润滑方式?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开设油槽? 减速器的齿轮和蜗杆传动以及滚动轴承都采用油浴式润滑。 因为:1、机械传动中油浴式的润滑方式效率最好; 2、减速器是有壳机械,具备封闭和循环条件。 开设油槽的目的是为了能使浴油进入死角和相对封闭的局部。 (2)定位销、起盖螺钉、油面指示器、放油塞、窥视孔和通气塞各起什么作用? 1.定位销:为安装方便,箱座和箱盖用圆锥定位销定位并用螺栓连接

固紧 2.起盖螺钉:为了便于揭开箱盖,所以常在箱盖凸缘上装有起盖螺钉 3.油面指标器:观察液面情况的情况,以防油箱里的油过少而影响各个部件的运动 4.窥视孔:打开窥视孔盖板,通过窥视孔可以检查齿轮啮合情况及向箱内注 5.放油塞:箱座下部设有放油孔,换油时通过放油孔排放污油和清洗剂平时用放油塞堵住 6.通气塞:减速器工作时由于箱内温度升高,空气膨胀压力增大为使箱内受热膨胀的空气能自动排出,以保持箱内压力平衡,不致使润滑油沿剖分面等处渗漏,因此在箱盖上的观察孔盖板上装有通气塞。(3)减速器箱体有些地方为什么要加筋?为什么有些地方有凸台? 从减速箱的功能及结构工艺性方面考虑: 首先解决后面的问题,由于减速箱的功能就是为减速器提供一个支架及良好润滑冷却及防尘的外环境,其凸台及凹坑是因为内部的齿轮及轴类零件的安装及结构需要而设计成这样的,同时加强筋是为了提高箱体的刚度及防止变形的作用

维修电工技能实训考核装置

电工实训实验指导书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

前言 我国自1994年以来,相继颁布了《劳动法》《职业教育法》逐步推行了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我国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始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机械行业技术工人队伍的素质,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了《机械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教材》。 本企业研制生产的THWD-3型培训台目前可对《初中级维修电工》教材中列出的基本的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实际动手操作,使学生操作培训后,在以下技能上得到了提高: 1、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安装和使用; 2、了解电路图中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的使用方法,并能按实物的布局,画出 相应的接线图; 3、掌握了焊接和安装后,能用书上的专业知识独立完成线路的检测和调试。 因此,该操作台不仅可让学生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同时该操作台也可作为初、中级维修电工的技能考核台。

目录 第一章THWD-2型维修电工技能实训装置简介 (1) 第二章THWD-2型维修电工技能实训装置安装要求 (4) 第三章THWD-2型维修电工及技能实训装置可进行的操作内容 (6) 实验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启动控制 (6) 实验二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点动控制线路 (8) 实验三单向启动停止控制线路/异步电动机自锁控制线路 (11) 实验四异步电动机单向点动、启动控制控制电路 (14) 实验五异步电动机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17) (A)按钮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17) (B)接触器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20) (C)双重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23) 实验六正反转点动、启动控制线路 (26) 实验七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控制线路 (29) 实验八异步电动机星形、三角形控制线路 (31) 实验九手动顺序启动 (35) 实验十自动顺序控制线路 (37) 实验十一异步电动机两地控制线路 (39) 实验十二三相异步电动机串电阻降压启动手动控制 (41) 实验十三三相异步电动机串电阻降压启动自动控制 (43) 实验十四单向降压启动及反接制动控制 (45) 实验十五三相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48) 实验十六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50) 实验十七带点动的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53) 实验十八接触器控制双速电动机的控制线路 (56) 实验十九时间继电器控制双速电机的控制线路 (58) 实验二十C620型车床的接线、故障与维修 (61) 实验二十一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线路 (64) 实验二十二Y3150型滚齿机控制电路 (66) 实验二十三Z3040B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 (69) 实验二十四CA6140普通车床电路 (76) 实验二十五单向电动机起动控制线路………………………………………..

中南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报告机类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类) 中南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2011年8月 目录 训练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1) 实验二动平衡实验 (3) 实验三速度波动调节实验 (4) 实验四机构创意组合实验 (5) 实验五平面机构创新设计及运动测试分析实验 (6) 实验六螺栓联接静动态实验 (7) 实验七螺旋传动效率实验 (8) 实验八带传动实验 (9) 实验九液体动压轴承实验 (10) 实验十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12) 实验十一滚动轴承综合性能测试分析实验 (13) 实验十二机械传动设计及多轴搭接实验 (14) 实验十三减速器拆装实验 (15)

训练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 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2.机构自由度与原动件的数目各为多少当机构自由度=原动件的数目,机构的

运动是否确定 五.收获与建议

实验二动平衡实验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 一、实验目的: 二?设备名称: 三?实验数据 实验转速: 四.思考题: 转子动平衡为什么要在左右两个平面上进行平衡

实验三速度波动调节实验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 二?设备名称: 三?实验数据 1?当转速不变时,采用不同的飞轮,数据记录: 结论:当转速不变时,飞轮转动惯量越大,则机构的速度波动越二?当飞轮不变时,转速变化,数据记录: 结论:当飞轮不变时,转速越大,则机构的速度波动越

实验四机构创意组合实验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 一、机构运动简图(要求符号规范标注参数) 二、机构的设计方案图(复印件) 三、机构有____________个活动构件?有______个低副,其中转动副 _______个, 移动副__________个,有____________复合铰链,在_________处?有________处? 有__________个虚约束,在__________处? 四、机构自由度数目为 F=3n-2PL-PH=3X-2X-0= 五、机构有_________个原动件 在_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驱动,在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_驱动? 六、针对原设计要求,按照实验结果简述机构的有关杆件是否运动到 位?曲柄是否存在?是否实现急回特性?最小传动角数值?是否有“卡住” 现象?(原无要求的项目可以不作涉及) 七、指出在机构中自己有所创新之处? 八、指出机构的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简述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188 机械传动多功能试验台(含全套说明书和CAD图纸)解析

摘要 实验设备对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实验设备存在陈旧、落后的问题,而实验设备开发与实验教学应用严重脱节,导致实验设备无法满足教学发展的要求。因此,迫切地需要通过新型实验设备的自主设计研制,来改进实验设备现状、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关键词:机械传动,运动学,动力学,实验台,仿真,测试

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have the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cademic knowledge, exercises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of creation. At present, problems of obsolete and backward facilities exist in majority of the universities.Because of the disjoint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and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pplication, the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can not sui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the new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to improve the test installation present situation, the enhancement experiment teaching level. Keywor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 Kinematics, Dynamics, Laboratory Bench, Simulation, Test

机械传动系统综合实验

实验五机械传动系统组合实验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实验计划学时:1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的构成及其应用特点,认识其组成元件; 2.了解不同类型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3.了解几种常见传动设计、组成、制作、安装与校准方法; 4.能将几种传动形式组合,并完成安装调试工作; 5.掌握齿轮传动系统中的多轴、混轴传动系统设计、安装及校准方法。 二、实验设备 主要应用的设备为JCY—C创意组合机械系统综合实验系统,关于实验系统做如下说明:1.系统的主要组成 存储面板 传动系统 控制板 工作面 存储单元 图5-1 JCY—C创意组合机械系统综合实验系统 JCY-C机械驱动系统如图1所示,此系统包括一个活动的工作站,用于装配机械系统的的标准工作台板,存储面板,储存组件的存储单元。工作台板包含四块金属板,每一个工作台板都设计有用于装配组件的狭槽和孔,工作站还包括一个电动机控制单元。 2.存储面板组件: 轴面板1、轴面板2、带面板、链面板;齿轮面板1、齿轮面板2、不合格件面板、机构

面板;这些面板装配在工作台的头顶上方架子上。 3.组件存储单元(抽屉) 抽屉存储单元中含有以下类别的物品:测量仪器、垫片和按键;带、链;装配器具、紧固标准件。 系统主要安装部件及测量与校正零件:常转速电机、齿轮电机、电机支座、带式制动器、转速计;支撑座制动器、数字转速表及常用工具 图5-2存储零件面板 图5-3常用安装部件及工具

三、实验方法 1.单一传动系统类实验题目: 2.传动系统综合运用类实验题目: 3.实验要求: 同学在规定的学时,从实验题目中选择至少2项以上,同学自主完成设计并塔接;根据实验项目的要求,制定实验初步方案,在实验台所提供的硬件系统中,选择零配件,并完成

电工技术实训指导书整理版

电工技术实训教案指导教师:许金海、刘希村

1.照明光源及电气元件 (1)白炽灯。白炽灯为热辐射光源,是靠电流加热灯丝至白炽状态而发光的。白炽灯有普通照明灯泡和低压照明灯泡两种。普通灯泡额定电压一般为220V,功率为10~1000W,灯头有卡口和螺口之分,其中1OOW以上者一般采用瓷质螺纹灯口,用于常规照明。低压灯泡额定电压为6~36V,功率一般不超过1OOW,用于局部照明和携带照明。 白炽灯由玻璃泡壳、灯丝、支架、引线、灯头等组成。在非充气式灯泡中,玻璃泡内抽成真空;而在充气式灯泡中,玻璃泡内抽成真空后再充入惰性气体。 白炽灯照明电路由负荷、开关、导线及电源组成。安装方式一般为悬吊式、壁式和吸顶式。而悬吊式又分为软线吊灯、链式吊灯和钢管吊灯。白炽灯在额定电压下使用时,其寿命一般为1000h,当电压升高5%时寿命将缩短50%;电压升高l0%时,其发光率提高17%,而寿命缩短到原来的28%。反之,如电压降低20%,其发光率降低37%,但寿命增加一倍。因此,灯泡的供电电压以低于额定值为宜。 (2)荧光灯。荧光灯(又称日光灯)靠汞蒸气放电时辐射的紫外线去激发灯管内壁的荧光物质,使之发出可见光。 荧光灯由灯管、灯架、镇流器、起辉器(启 相线动器)及电容器等组成,接线如图所示。 中性线其工作原理是:当日光灯接通电源后, 电源电压经过镇流器、灯丝加在起辉器的两 端,引起起辉器辉光放电而导通。此时线路 接通,灯丝与镇流器、起辉器串接在电路中,灯丝发热,发射出大量的电子;起辉器停止辉光放电,冷却断开。就在起辉器断开的一瞬间,镇流器线圈因自感现象产生感应电动势,它与电源电压同时加在灯管的两端,使灯管内惰性气体被电离而引起弧光放电。随着灯管内温度升高,液态汞汽化游离,引起汞蒸气弧光放电而发出肉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紫外线激发灯管内壁的荧光粉后,发出近似日光的灯光。 荧光灯具有结构简单、光色好、发光效率高、寿命长、耗电量低等优点,在电气照明中被广泛采用。 (3)高压汞灯。高压汞灯分为荧光高压汞灯和自镇流高压汞灯两种。荧光高压汞灯(带外接镇流器)是一种在玻璃泡内表面涂有荧光粉的高压汞蒸气放电灯;而自镇流高压汞灯是利用钨丝绕在石英管的外面做镇流器,并与放电管串联后装入高压汞灯的玻璃泡内,工作时利用它可限制放电管电流,同时发出可见光。高压汞灯发光效率高、亮度大、耐振性较好,广泛用于工厂车间、街道广场、车站码头、建筑工场等场所的一般照明。高压汞灯接线如图 所示。 高压汞灯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 点: ①灯泡必须与符合要求的镇流 器配套使用。 ②从启动到稳定工作大约需要 4~lOmin。 ③高压汞灯熄灭后,不能立即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械传动效率测试的工程试验方法及常用测试设备及其精度; 2. 分析传动系统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掌握常用传动系统的特点及其效率范围; 3. .认识智能化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新方法, 培养进行设计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及设备 .本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台的工作原理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2所示。 1-变频调速电机2-联轴器3-转矩转速传感器4-试件 5-加载与制动装置6-工控机7-变频器8电器控制柜9-台座

实验台组成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采用自动控制测试技术设计,所有电机程控起停,转速程控调节,负载程控调节,用扭矩测量卡替代扭矩测量仪,整台设备能够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自动输出实验结果。其控制系统主界面如图2所示,软件操作指南见附件二。 图2 实验台控制系统主界面 运用“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能完成多类实验项目(表2),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验教学改革需要指定,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设计实验类型与实验内容。 表2

线的测试, 来分析机械传动的性能特点; 实验利用实验台的自动控制测试技术,能自动测试出机械传动的性能参数, 如转速n (r/min)、扭矩T (N.m)、功率P (K.w)。并按照以下关系自动绘制参数曲线: 传功比i=n1/n2 扭矩T=9550 P/n (Nm) 传功效率η=P2/P1= T2 n2/ T1n1 四、实验步骤

机械综合实验与创新设计-机械传动系统创意组合搭接综合实验-开题报告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机械传动系统创意组合搭接综合实验 开题报告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卓越)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年04月25日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目录 第一章立论依据......................................................................................................................... - 1 - 1.1 背景意义....................................................................................................................... - 1 - 1.2 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 2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参考文献....................................................................................................................... - 2 - 第二章设计研究......................................................................................................................... - 3 - 2.1研究目标........................................................................................................................ - 3 - 2.2研究内容........................................................................................................................ - 3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 4 - 3.1键连接的安装与测量.................................................................................................... - 4 - 3.2带式制动器安装与扭矩测量........................................................................................ - 4 - 3.3V带传动装置装配和校准.............................................................................................. - 4 - 3.4链传动装置装配和校准................................................................................................ - 4 - 3.5掌握轴承的安装与校准方法........................................................................................ - 4 - 3.6掌握联轴器的安装与校准方法.................................................................................... - 4 - 3.7掌握齿轮传动比、齿轮传动系统中轴的转速及力矩的计算方法 ............................ - 4 - 3.8掌握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系统的安装及校准方法,掌握齿侧间隙的概念及意义 .... - 4 - 3.9掌握齿侧间隙的确定及测量方法................................................................................ - 4 - 3.10机械传动系统组合搭接试验系统.............................................................................. - 5 - 第四章主要创新......................................................................................................................... - 5 - 第五章可行性分析..................................................................................................................... - 5 - 5.1人力资源........................................................................................................................ - 5 - 5.2实验条件........................................................................................................................ - 5 - 5.3辅助资源........................................................................................................................ - 5 - 5.4理论基础........................................................................................................................ - 5 - 第六章预期成果......................................................................................................................... - 5 - 第七章研究计划......................................................................................................................... - 6 - 第一章立论依据 1.1 背景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向着高效率、高速度、高精度发展,对机械传动的性能和功能要求也逐渐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能源消耗,工作噪声等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动系统的性能,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起来传动系统的研究。机械系统是由原动机、传动系统和执行系统组成。其中,传动系统(机器中的传动部分)是置于原动机与执行机构之间,将原动机产生的机械能传动到(执行)机构上去的中间装置。它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运动参数、运动形式和动力参数变换为执行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