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V型内置式永磁转子动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

高速V型内置式永磁转子动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
高速V型内置式永磁转子动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建议-侯善民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建议 侯善民 201305 2013.05

第一章 第章基础 1、基础类型: ? 天然地基基础 ?复合地基→天然地基+增加体(柔性桩、刚性桩)? 桩基:常规桩基 后处理加强的后注浆钻孔灌注桩 先处理加强的劲性复合予制静压桩

第一章第章基础 ? 天然地基承载力不宜低于预期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百分之四 十软土地基上采用复合地基要慎重组成复合地基的增采用复合地基应注意: 十,软土地基上采用复合地基要慎重。组成复合地基的增强体桩基,应具备一定刚度,并且不能是端承桩;随着复合地基承载力需求增大增强体桩基的支承刚度与 ? 随着复合地基承载力需求增大,增强体桩基的支承刚度与桩身强度,要求也需相应提高,对于20层~30层的高层建筑不宜采用单纯摩阻桩桩端进入较好的持力层但持筑,不宜采用单纯摩阻桩,桩端进入较好的持力层。但持力层不宜是强风化以上的岩层,桩身强度承载力要满足计算底板与桩基持力层选择需慎重 算,底板与桩基持力层选择需慎重。

第一章南京某小区复合地基事故第章基础 南京某小区复合地基事故: 该小区位于河西,七层砖混住宅,场地内有深厚的淤泥质软土层,增强体刚性桩未穿过软土层,施工也存在质量问题,建造过程中一直到结构封顶,沉降持续发展,最后采用锚杆静桩较好的才控制住降静压桩,压入深层较好的土层,才控制住沉降。最近几年,我们做了一批20层~30层100米以内的高层剪力墙住宅,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都取得成功。例如:淮安恒大、淮安中南、合肥融侨等都是20万~30万㎡的高层住宅小区,天然地基承载力约在200k 左右采用予应力管桩作为增加体然地基承载力约在200kpa左右,采用予应力管桩作为增加体, 复合地基承载力可达到500Kpa左右

Ansys转子动力学

基于ANSYS的转子动力学分析 1、题目描述 如图1-1所示,利用有限原原理计算转子临界转速以及不平衡响应。 图 1-1 转子示意图及尺寸 2、题目分析 采用商业软件ANSYS进行分析,转子建模时用beam188三维梁单元,该单元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考虑转动惯量与剪切变形的影响。每个节点有6个(三个平动,三个转动)或7各自由度(第七个自由度为翘曲,可选)。 轴承用combine214单元模拟。该单元可以模拟交叉刚度和阻尼。只能模拟拉压刚度,不能模拟弯曲或扭转刚度。该单元如图2-1所示,其有两个节点组成,一个节点在转子上,另一个节点在基础上。

图 2-1 combine214单元 对于质量圆盘,可以用mass21单元模拟,该单元有6个自由度,可以模拟X,Y,Z 三个方向的平动质量以及转动惯性。 3、计算与结果分析 3.1 转子有限元模型 建模时,采用钢的参数,密度取37800/kg m ,弹性模量取112.1110pa ,泊松比取0.3。轴承刚度与阻尼如表1所示,不考虑交叉刚度与阻尼,且为各项同性。 Kxx Kyy Cxx Cyy 4e7N/m 4e7N/m 4e5N.s/m 4e5N.s/m 将转子划分为93个节点共92个单元。有限元模型如图3-1所示。

图 3-1 转子有限元模型 施加约束时,由于不考虑纵向振动与扭转振动,故约束每一节点的纵向与扭转自由度,同时约束轴承的基础节点。施加约束后的模型如3-2所示。 图 3-2 施加约束后的有限元模型 3.1 转子临界转速计算 在ANSYS中可以很方便的考虑陀螺力矩的影响。考虑陀螺力矩时,由于陀螺矩阵是反对称矩阵,所以求取特征值时要用特殊的方法。本文考虑陀螺力矩的影响,分析了在陀螺力矩的影响下,转子涡动频率随工作转速的变化趋势,其Campell图如图3-3所示。同时给出了转子的前四阶正进动涡动频率与反进动涡动频率以及固有频率。如表3-2所示。

结构动力学 论文

《结构动力学》 课程论文

结构动力学在道路桥梁方面的应用 摘要:随着大跨径桥梁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施工控制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结构动力学在各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特性也被广泛应用于桥梁结构技术状态评估中。结构动力学在道路桥梁方面应用十分广泛,比如有限元模型、模态挠度法、桥梁结构(强度、稳定性等)、状态评估、结构模态、结构自由衰减响应及其在结构阻尼识别中的应用、结构无阻尼固有频率与有阻尼固有频率的关系及其应用等,尤其是结合桥梁的检测、桥梁荷载试验与状态评价。本文就其部分内容进行介绍。 关键词:结构动力学道路桥梁应用 如今,科学技术越发先进,结构动力特性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桥梁结构故障诊断和桥梁结构健康状态监测等工程技术领域,由此应用而涉及到的一些动力学基本概念理解的问题应运而生。对于此类知识,我了解的甚少,上课期间,老师虽有讲过这相关内容,但无奈我学到的只是皮毛。我记忆最深的是老师给我们放的相关视频,有汶川地震的,有桥梁施工过程的,还有很多因强度或是稳定性收到破坏而倒塌的桥梁照片。老师还告诉了我们修建建筑物的原则:需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还有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结点强锚固。桥梁在静止不受外力扰动时是不会破坏的,大多时候在静止的荷载作用下也不会发生破坏,但当桥梁受到动力荷载时就很容易发生破坏了,所以我们在修建桥梁是必须事先计算好最佳强度等等需要考虑的量。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结构固有频率及其应用和弹性模量动态测试。 1.结构固有频率及其应用 随着对结构动力特性的深入研究,其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结构损伤识别、结构健康状态监测等研究领域.一般情况下,由于结构阻尼较小,因此在结构动力特性的计算分析中,往往不计及结构阻尼以得到结构的振型和无阻尼的固有频率fnj(j=1,2,∧∧);而在结构的动态特性的试验中,识别的却是结构有阻尼的固有频率fdj.理论上有[1,2]fdj

转子动力学知识

2转子动力学主要研究那些问题 答:转子动力学是研究所有不旋转机械转子及其部件和结构有关的动力学特性,包括动态响应、振动、强度、疲劳、稳定性、可靠性、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控制的学科。这门学科研究的主要范围包括: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计算方法;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振型不平衡响应;支承转子的各类轴承的动力学特性;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转子平衡技术;转子系统的故障机理、动态特性、监测方法和诊断技术;密封动力学;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分叉与混沌;转子系统的电磁激励与机电耦联振动;转子系统动态响应测试与分析技术;转子系统振动与稳定性控制技术;转子系统的线性与非线性设计技术与方法。 3转子动力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转折是什么 答:第一篇有记载的有关转子动力学的文章是1869年Rankine发表的题为“论旋转轴的离心力”一文,这篇文章得出的“转轴只能在一阶临界转速以下稳定运转”的结论使转子的转速一直限制在一阶临界以下。最简单的转子模型是由一根两端刚支的无质量的轴和在其中部的圆盘组成的,这一今天仍在使用的被称作Jeffcott转子的模型最早是由Foppl在1895年提出的,之所以被称作“Jeffcott”转子是由于Jeffcott教授在1919年首先解释了这一模型的转子动力学特性。他指出在超临界运行时,转子会产生自动定心现象,因而可以稳定工作。这一结论使得旋转机械的功率和使用范围大大提高了,许多工作转速超过临界的涡轮机、压缩机和泵等对工业革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事故使人们发现转子在超临界运行达到某一转速时会出现强烈的自激振动并造成失稳。这种不稳定现象首先被Newkirk发现是油膜轴承造成的,仍而确定了稳定性在转子动力学分析中的重要地位。有关油膜轴承稳定性的两篇重要的总结是由Newkirk和Lund写出的,他们两人也是转子动力学研究的里程碑人物。 4石化企业主要有哪些旋转机械,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汽轮机:将蒸汽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涡轮式机械。工作原理:在汽轮机中,蒸汽在喷嘴中发生膨胀,压力降低,速度增加,热能转变为动能。作用与功能:主要用作发电用的原动机,也可直接驱动各种泵、风机、压缩机和船舶螺旋桨等。还可以利用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供热需要。 燃气轮机:是一种以空气及燃气为介质,靠连续燃烧做功的旋转式热力发动机。主要结构由三部分:压气机,燃烧室,透平(动力涡轮)。作用与功能:以

结构力学结课论文:结构动力学振动理论在建筑结构抗震中的应用研究

结构动力学振动理论在建筑结构 抗震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抗震功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要求日益提高。通过结构动力学振动理论的研究应用,抗震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本文将运用单自由度无阻尼和有阻尼受迫振动的理论知识,通过对动力学中的结构动力特性、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功能的分析,简要介绍装有粘弹性阻尼器的单自由度体系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结构动力学振动理论单自由度体系简谐荷载 一、综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建筑结构形式日益多样化,结构设计中对于抗震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各门学科的交叉发展使得建筑结构抗震技术的运用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传统的结构抗震设计不仅仅使得结构的造价大大增加,而且由于地震的不确定性而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通过运用动力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隔震减震装置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可以发现,自振振动在结构的地震反应中经常占有主导地位,不能够忽略。那么运用动力学理论分析,找到结构反应的最大控制量,通过改进材料的性能参数,就能够使用最合适的材料来制造隔震减震装置,提高装置的使用效能,这样就有希望把被动控制技术推向一个新高度。

二、单自由度无阻尼受迫振动 当体系上作用的外荷载为简谐荷载,同时忽略体系的阻尼,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为: 式中:p0为简谐荷载的幅值;为简谐荷载的圆频率。 体系的初始条件为: 该方程的解为: 解的第一部分为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动的部分,即伴生自由频率的振幅,记为: 其中,为自振频率的振幅: 解的第二部分为激振频率振动的部分,即稳态动部分,记为: 其中,为自振频率的振幅:

解的第二部分为激振频率振动的部分,即稳态动部分,记为: 其中:为激振频率振幅: 比较两部分振动的振幅得到: 由上面的式子可以看出,结构自振的振幅与稳态振动部分的振幅的比值是成反比例的。当1 θ≥时,按自振频率部分的振幅大于按荷载频率的部分的振幅,尤其是当1 θ>时,自振部分在结构反应中将占相当重要的部分。 三、单自由度有阻尼受迫振动 在简谐荷载作用下,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和初始条件为: 该方程解为:

转子动力学知识

转子动力学知识 2转子动力学主要研究那些问题? 答:转子动力学是研究所有不旋转机械转子及其部件和结构有关的动力学特性,包括动态响应、振动、强度、疲劳、稳定性、可靠性、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控制的学科。这门学科研究的主要范围包括: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计算方法;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振型不平衡响应;支承转子的各类轴承的动力学特性;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转子平衡技术;转子系统的故障机理、动态特性、监测方法和诊断技术;密封动力学;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分叉与混沌;转子系统的电磁激励与机电耦联振动;转子系统动态响应测试与分析技术;转子系统振动与稳定性控制技术;转子系统的线性与非线性设计技术与方法。 3转子动力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转折是什么? 答:第一篇有记载的有关转子动力学的文章是1869年Rankine发表的题为“论旋转轴的离心力”一文,这篇文章得出的“转轴只能在一阶临界转速以下稳定运转”的结论使转子的转速一直限制在一阶临界以下。最简单的转子模型是由一根两端刚支的无质量的轴和在其中部的圆盘组成的,这一今天仍在使用的被称作Jeffcott转子的模型最早是由Foppl在1895年提出的,之所以被称作“Jeffcott”转子是由于Jeffcott教授在1919年首先解释了这一模型的转子动力学特性。他指出在超临界运行时,转子会产生自动定心现象,因而可以稳定工作。这一结论使得旋转机械的功率和使用范围大大提高了,许多工作转速超过临界的涡轮机、压缩机和泵等对工业革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事故使人们发现转子在超临界运行达到某一转速时会出现强烈的自激振动并造成失稳。这种不稳定现象首先被Newkirk发现是油膜轴承造成的,仍而确定了稳定性在转子动力学分析中的重要地位。有关油膜轴承稳定性的两篇重要的总结是由Newkirk和Lund写出的,他们两人也是转子动力学研究的里程碑人物。 4石化企业主要有哪些旋转机械,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汽轮机:将蒸汽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涡轮式机械。工作原理:在汽轮机中,蒸汽在喷嘴中发生膨胀,压力降低,速度增加,热能转变为动能。作用与功能:主要用作发电用的原动机,也可直接驱动各种泵、风机、压缩机和船舶螺旋桨等。还可以利用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供热需要。

浅谈结构优化设计

浅谈结构优化设计 【摘要】在建筑结构领域开展优化设计,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国策。结构优化设计应是在保证建筑安全、抗震性能较好、合理可行同时满足建筑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在这里 我结合自己做过的一些工程简单谈谈在结构设计中的一些优化体会,以供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结构设计;优化 结构优化设计是个系统的工程,它涉及的方面很多,不能片面的从某一方面来进行优化,要综合考虑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基础及上部设计两个方面来简单谈谈一些优化 的小技巧。 一、地基基础优化设计 当上部结构荷载不大,且地基土承载力较高时,优先选用天然地基。当土层的地基承载 力不是很大且压缩性很大而不能满足设计承载力或变形等要求时,在基础设计时选用深基础(桩基础)。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尽量浅埋,以节省挖土工程量且便 于施工,特别是对于上海的地基土,一般二层为粘性土,这一层都相对比较薄,且在其下面 一般就是淤泥质土,承载力很小且压缩性较大,基础就更应该浅埋。基础设计中桩基常常是 比较常采用的方案,它对工程造价和施工工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优化 分析,针对不同地方项目对各种桩型受力机理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从另一方面来说地基基 础设计也一直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因为建筑的基础形式可以是相同的,但完全相同的地 基条件是很少碰到的,所以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的理解分析就很重要,同时了解各种地 基的变形特性,结合当地工程经验,选择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特定地 区的场地,我们应该结合地勘考虑最合理的工程方案,不要因为当地使用的较少就退。一般 来说不同地区都有常用的桩基类型,像河南郑州的项目那里比较常选用CFG桩地基处理,有 些32层接近100m的高层住宅也常常采用CFG桩,对于双甲(基础设计甲级、勘察设计甲级)还要经过省里专家进行CFG桩复合地基专项论证审查等。但从另一方面讲业主往往对新工艺、新桩基形式等在当地的可行性、经济性没有信心,施工单位有时也会因为采用不熟悉的工艺 而加以抵触和阻挠,所以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就要详细周密的进行考虑,同时一个合理的试 桩方案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试桩可以验证桩基施工工艺是否可行,使我们得到承载力、沉降等情况,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初步估计出该种桩基的造价等,从而来比较此方案是否合理。如工程确需采用桩基时,需进行桩型、桩径、桩长多方案经济分析与比较,不同单体、不同 地质可选用不同桩型,地基土对桩的支承能力尽量接近桩身结构强度,另外应尽可能采取设 计前试桩,为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提高单桩竖向承载力,以减少桩根数。若条件允许,优 先采用预制桩,如需采用灌注桩,可采用后注浆技术提高单桩竖向承载力。对于设置地下室 的建筑,可考虑场地较低水位时水浮力的有利作用,以减少抗压桩根数。布桩时,应优先考 虑沿轴线墙下或柱下布桩,以减少筏板厚度及配筋,筏板局部配筋较大时,也可另附加短钢筋。 二、上部结构优化设计 结构体系选择上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技术经济分析 与比较,选择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在结构设计中尽量遵循以下优化 设计原则: 1.按照几个高度分界点控制建筑物高度设计。建筑高度、风荷载大小、地震设防烈度对 结构成本会有较大影响。当建筑物高度超过且接近分界点时,应尽量通过优化层高和楼层数 等使建筑物高度控制在分界点内,对于高层建筑60米是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基本风压的 分界点;24米是框架结构抗震等级的分界点;60米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的分界点; 80米是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的分界点。抗震等级每提高一级,内力放 大系数、抗震构造措施均会提高一级;

结构力学论文

结构力学论文

————————————————————————————————作者: ————————————————————————————————日期:

成绩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结构力学论文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结构力学 论文题目: 浅谈位移法 任课教师: 姓名: 班级: 学号: 2017 年 1 月 1

日 浅谈位移法 摘要位移法是超静定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也称变位法或刚度法,通常以结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数。位移法有两种计算方式,一种是应用基本结构列出典型方程进行计算,另一种是直接应用转角位移方程建立原结构上某结点或截面的静力平衡方程进行计算。 关键词基本原理典型方程超静定结构 一、简介 位移法以广义位移(线位移和角位移)为未知量,求解固体力学问题的一种方法。位移法的思想是法国的C.-L.-M.-H.纳维于1826年提出的。 位移法是解决超静定结构最基本的计算方法,计算时与结构超静定次数关系不大,相较于力法及力矩分配法,其计算过程更加简单,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应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可以应用于有侧移刚架结构的计算。此外,对于结构较为特殊的体系,应用位移法可以很方便地得出弯矩图的形状,位移法不仅适用于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也适用于静定结构内力计算,所以学习和掌握位移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计算种类 1.典型方程法 位移法可按两种思路求解结点位移和杆端弯矩:典型方程法和平衡方程法。下面给出典型方程法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 1.1位移法典型方程的建立: 欲用位移法求解图a所示结构,先选图b为基本体系。然后,使基本体系发生与原结构相同的结点位移,受相同的荷载,又因原结构中无附加约束,故基本体系的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矩)必须为零,即:R1=0,R2=0。 而Ri是基本体系在结点位移Z1,Z2和荷载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按叠加原理Ri也等于各个因素分别作用时(如图c,d,e所示)产生的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之和。于是得到位移法典型方程: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第一章 第章基础 1、基础类型: ? 天然地基基础 ?复合地基→天然地基+增加体(柔性桩、刚性桩)? 桩基:常规桩基 后处理加强的后注浆钻孔灌注桩 先处理加强的劲性复合予制静压桩

第一章第章基础 ? 天然地基承载力不宜低于预期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百分之四 十软土地基上采用复合地基要慎重组成复合地基的增采用复合地基应注意: 十,软土地基上采用复合地基要慎重。组成复合地基的增强体桩基,应具备一定刚度,并且不能是端承桩;随着复合地基承载力需求增大增强体桩基的支承刚度与 ? 随着复合地基承载力需求增大,增强体桩基的支承刚度与桩身强度,要求也需相应提高,对于20层~30层的高层建筑不宜采用单纯摩阻桩桩端进入较好的持力层但持筑,不宜采用单纯摩阻桩,桩端进入较好的持力层。但持力层不宜是强风化以上的岩层,桩身强度承载力要满足计算底板与桩基持力层选择需慎重 算,底板与桩基持力层选择需慎重。

第一章南京某小区复合地基事故第章基础 南京某小区复合地基事故: 该小区位于河西,七层砖混住宅,场地内有深厚的淤泥质软土层,增强体刚性桩未穿过软土层,施工也存在质量问题,建造过程中一直到结构封顶,沉降持续发展,最后采用锚杆静桩较好的才控制住降静压桩,压入深层较好的土层,才控制住沉降。最近几年,我们做了一批20层~30层100米以内的高层剪力墙住宅,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都取得成功。例如:淮安恒大、淮安中南、合肥融侨等都是20万~30万㎡的高层住宅小区,天然地基承载力约在200k 左右采用予应力管桩作为增加体然地基承载力约在200kpa左右,采用予应力管桩作为增加体, 复合地基承载力可达到500Kpa左右

第四章 旋转机械的动力学特性

第四章旋转机械的动力学特性机械系统动力学 第四章旋转机械的动力学特性 旋转机械 的 动力学特性 第四章旋转机械的动力学特性第四章第四章转子动力学的任务和内容 第四章临界转速critical speed

第四章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概念 中经过某一转速附近时,支撑系统经常会发生剧烈振动 第四章旋转机械的动力学特性 由于材料、工艺等因素使圆盘的质心偏离轴线,偏心距为e 。当转子以等角速度ω自转时,偏心引起的离心惯性力将使轴弯曲,产生动挠度。 转子的临界转速 第四章旋转机械的动力学特性第四章旋转机械的动力学特性 第四章旋转机械的动力学特性第四章旋转机械的动力学特性

第四章旋转机械的动力学特性 可见,这时质心的坐标为(0,0)。质心C 与旋转中心O 1重合,圆盘和弯曲的轴都绕着质心C 旋转。自动定心现象 第四章旋转机械的动力学特性 第四章转机械的动力学特性 单转子的临界转速和振型 多自由度转子有多个临界转速和相应的振型 第四章支承刚度对临界转速的影响 支承刚度对临界转速的影响,在不同支承刚度范围内是很不同的。 第四章学特回转效应对临界转速的影响 回转效应是旋转物体惯性的表现,它增加轴此圆盘轴线方向不变,没有回转效应 此圆盘轴线方向变化,回转效应增加轴的刚性 第四章械的动力学特性 高压转子中压转子低压转子发电机转子 多跨转子轴系由高压转子、中压转子、低压转子和发电机转子组成。 全长30余米,共 。

第四章力学特多转子轴系的临界转速和振型 200MW 高压转子中压转子 低压转子 发电机转子 轴系各阶振型中,一般有一个转子起主导作用第四章旋转机械的动力学特性 多转子轴系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第四章200MW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 第四章第四章转子的不平衡响应 对不平衡不敏感。不敏感转子 阻尼小阻尼大第四章转子的稳定性stability 对称 第四章旋转机械的动力学特性 产生的稳定的周期性振动,叫自激振动。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摘要:建筑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的减少投资金额。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是实现建筑本体功能与建筑投资成本的关键手段。因此,结构工程师必须在每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中都能做到不断地探求自然法则,不懈地追求相对的最佳最优,要通过反思比较,在经验积累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和创新力。 一、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1、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 结构优化设计不应仅仅在结构本身,而应包括建筑的各方面,科学地确定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几项基本原则并有效地按照这些基本原则去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在建筑工程的决策阶段,确定结构优化设计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满足本体功能,最大程度保障安全性,缩减投资成本: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确定每一个子系统及整体结构的优化布局;在建筑工程的建设阶段,以结构优化设计为建设原则,组织建设好每一个子系统从而实现整体结构优化布局。决策阶段结构优化选择是关键,设计阶段结构优化设计是核心,建设阶段结构优化建设是基础,3个阶段互相验证、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2、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要求 (1)功能性 建筑是人类的基础物质生存环境,建筑结构优化的终极目标就是

为了满足人类对物质生存环境的最大化需求。对功能性的满足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实用性功能,而是增添了舒适性、美观性、协调性等多种新元素,满足人类对基础物质生存环境的更高要求。 (2)安全性 建筑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生存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安全性成为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必然考虑因素。一味追求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忽略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的安全性,其作为建筑不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会给人类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致命的危害。因此,安全性是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必然考虑因素。 (3)经济性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经济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提出的新要求。经济性是指通过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最大化的节约各种材料资源,达到减少建设成本的目标。另外,各种材料资源都存在一定的稀缺特性,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能科学合理的减少材料的使用量,节省建设材料使用成本。 二、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基本原则 1、提高建筑舒适度原则 所谓好的建筑,应是从建筑、结构、装饰装修到给排水、暖通、空调、燃气、电气安装等各专业的优化设计组合,是整体优化设计,如果仅仅是某个专业设计得好,是不可能被称作是一个好建筑的,结构设计也不能例外的;建筑结构设计要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建筑平面布置、内部空间高度和建筑立面等使用功能和外形观感的要求,投入使

ANSYS中的转子动力学计算

ANSYS 中的转子动力学计算 安世亚太 许明财 转子动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旋转机械的“转子-支承”系统在旋转状态下的振动、平衡和稳定性问题,其主要研究内容有几个方面:临界转速、动力响应、稳定性、动平衡技术和支承设计。在旋转机械研究设计中,转子动力学的性能分析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旋转机械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y 涡轮机械 y 能量站 y 机械工具 y 汽车 y 家用器械 y 航空领域 y 船舶推进系统 y 医疗器械 y 计算机设备 传统的转子动力学分析采用传递矩阵方法进行,由于将大量的结构信息简化为极为简单的集中质量—梁模型,不能确保模型的完整性和分析的准确度;而有限元在处理转子动力学问题时,可以很好地兼顾模型的完整性和计算的效率,但多年来转子的“陀螺效应”一直是 制约转子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的“瓶颈”问题。 ANSYS 很好地解决了动力特性分析中“陀螺效应”影响的问题,而且陀螺效应的考虑不受计算模型上的限制,使得转子动力学有限元分析变得简单高效。 本文对ANSYS 的转子动力学计算功能进行简要介绍。 1 ANSYS 转子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ANSYS 转子动力学分析中,两种参考坐标系可供选择:静止坐标系和旋转坐标系。空间点P 在静止坐标系(其原点在O′)下的位置矢量为r′,在旋转坐标系(其原点在O)下的位置矢量为r。 在静止坐标系下转子的动力方程为: [][][]{}F {u}K }u ]){gyr [C C (}u {M =+++&&& 式中:为陀螺效应矩阵 ]gyr [C

在旋转坐标系下转子的动力方程为: [][][]{}F }r ]){u spin [K K (}r u ]){cor [C C (}r u {M =?+++&&& 式中:为哥氏效应矩阵, 为旋转软化效应刚度矩阵 ]cor [C ]spin [K 2 ANSYS 转子动力学的计算功能和新技术 ANSYS 转子动力学计算包含如下功能: y 无阻尼临界转速分析 y 不平衡响应分析 y 阻尼特征值分析 y 涡动和稳定性预测 典型的应用包括: y 轴的弯曲变形 y 扭转振动 y 转子轴未对准 y 旋转部分的平衡 y 流制振动 为了分析时计入哥氏效应、陀螺效应和支承的影响,ANSYS 发展了下列新技术单元: SHELL181 4节点有限应变壳单元 PLANE182 二维4节点结构实体单元 PLANE183 二维8节点结构实体单元 SOLID185 三维8节点结构实体单元 SOLID186 三维20节点结构实体单元 SOLID187 三维10节点四面体结构实体单元 BEAM188 三维一次有限应变梁单元 BEAM189 三维二次有限应变梁单元 SOLSH190 三维8节点层合实体-壳单元 COMBIN214 二维轴承单元(可变刚度和阻尼) ANSYS 考虑陀螺效应时没有计算模型上的限制,故可选择一维(梁、管)、二维(轴对称)和三维复杂计算模型进行分析。同时,ANSYS 还提供了一系列功能以完善转子动力学的计算,包括: y CMOMEGA 可以通过组(component CM_NAME)对多个转子指定不同的转速 y CORIOLIS 可以考虑哥氏效应在不同参考坐标系下的影响 y PLCAMP 可绘制坎贝尔图,为临界转速的确定提供了方便 y PRCAMP 可打印固有频率和临界转速 y CAMPB 可绘制预应力结构的坎贝尔图。 y PRORB 可打印出转子涡动幅值 y PLORB 可绘制转子不同截面的涡动轨迹 y SYNCHRO 可以指定激励频率是否与结构速度同步 y 多轴转子 y 正向/反向旋转和不稳定性 3 实例 实例1:梁单元与实体单元比较

结构动力学论文

浅议“动力有限元法” 摘要:有限元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离散化数值方法,其基本思想就是人为地将连续体结构分为有限个单元,规定每个单元所共有的一组变形形式,称之为单元位移模式或插值函数。该方法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桥梁,建筑上部和建筑基础等。 关键词:有限元;动力;位移 Abstract: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currently the most widely used as a discrete numerical method. Its basic idea is going to artificially continuum structure which is divided into a finite number of units. Each unit provids common to a group of deformed form, which is known as an unit displacement mode or interpolation function. This method works with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Example: bridges,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 base and so on. Key words: Finite element; Force;Displacement 1 动力有限元法基本过程 有限元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离散化数值方法,其基本思想就是人为地将连续体结构分为有限个单元,规定每个单元所共有的一组变形形式,称之为单元位移模式或插值函数[1]。动力学的有限元法同静力学问题, 是把物体离散为有限个单元体, 考虑单元的惯性力和阻尼力等动力因素的特性。在运动物体单位体积上作用的体力可以用下式表达: {}{}δδδνδρt t a -=22a - } Ps { P} { (1-1) 式中 {Ps}——静力; {δ}——位移; {}δρ22 a t a ——惯性力; {}δδδνt ——阻尼力。 用有限单元法求解动力问题的位移模式: {}e δ ] [N f} {= (1-2) 式中 [N]——形函数矩阵; {}e δ——单元节点位移矩阵。

材料力学课程论文

问题一:许可载荷试验分析 在本学期材料力学的学习过程中,有幸继续在叶敏老师的班上学习,本学期中叶老师延续去年理论力学课通过设计试验来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方式,设计了“许可载荷试验”这样一个项目。 题目即用A4纸制作成如图形状 的,测试其许可载荷。并通过裁剪制 作出符合要求的纸形。 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使数据更有 规律性,同时制作起来更方便,我们 选取中间为正圆弧,并且两侧对称。 根据圣维南定理,可以推测中间 受力基本均匀,且中间最窄,应力最大,最先断。试验也得以验证。 数据分析,我认为误差20克是很难达到的。分析如下: 1.中间裁剪误差: 中间受力均匀,可假设中间的应力σ=m*g/S,S为中间的截面 面积,许可应力为固定值,S与宽度d成正比,所以所能承受 的质量m与d成正比。根据数据对应关系,d=2cm时,m至少 为4kg(实际值大概在7至8kg),根据正比关系,每毫米的 误差在200克以上,也就是说裁剪时误差超过一毫米,则误 差就会超过200克,相对于要扣除50分。而实际学生使用的 制图工具精确度为1毫米,所以可见,误差难以控制。

2.平行度误差 根据线性分析,所测质量为1Kg 时,纸条中间宽度在3毫米左右 (根据纸质不同),而两次受力 区域宽度为6cm,是中线宽度的 20倍。 及受力不是竖直方向,对于三毫 米的宽度,是非常容易出现撕裂 的现象,两侧不是同时断,即应力不均,使m偏小。纸质为 纤维,更容易出现内部结构变动,从而不满足材料力学连续 性、各项同性等的假设。 综上,容易出现误差的地方也是试验中必须控制的因素。为保证试验进行正常,需使两侧对称,尽量裁剪精细,同时两侧受力务必平行,否则影响会非常大。

驱动电机转子结构优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09083456.html, 驱动电机转子结构优化分析 作者:屈新田章国光史建鹏 来源:《汽车科技》2013年第02期 摘要:对某电动车的驱动电机转子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针对强度分析结果进行结构拓扑优化和形状优化分析,优化后方案与原方案相比减重18.8%。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机转子各项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转子;拓扑优化;形状优化 中图分类号:U469.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550(2013)02-0043-03 世界汽车技术正朝着节能、环保、安全等方向发展,汽车的能量消耗与汽车自身质量成正比,因此,要想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轻汽车自身质量。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电池、电机和车身结构件所占整车质量的比例较高,从电池、电机和车身结构入手减轻质量,对电动汽车整车的轻量化效果十分显著。 本文针对某自主设计电动车的驱动电机转子进行结构强度仿真分析,在保证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转子结构进行拓扑优化和形状优化,优化后的电机转子通过了试验验证,满足设计目标要求。 1 电机转子结构强度分析 1.1 仿真分析说明 内嵌式永磁电机采用转子冲片内嵌磁钢块且磁极表面对称分布的方式,不仅使电机反电动势波形得到优化,而且有效的抑制了电机齿槽力矩和负载力矩扰动。电机转子结构如图1所示。在电机高速运转时,电机转子结构主要承受离心力、电磁力和永磁体吸引力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离心力是影响电机转子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本文在进行电机转子结构强度分析时,主要考虑电机转子在离心力作用下的结构强度。 1.2 结构强度分析结果 转子冲片结构采用壳单元模拟,单元尺寸为0.5 mm,能够较好的反映转子的几何特征。在分析过程中,电机转子单个冲片处于自由状态,对结构施加电机最高转速12 000转/分钟,采用惯性释放的方法,考虑永磁体与冲片之间的接触关系,利用Abaqus求解器计算,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电机转子的最大应力为137.4 MPa,采用材料的屈服强度为395 MPa,安全系数为2.9,存在较大的设计优化空间。

结构动力学大作业(重庆大学)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 (适用于课程论文、提交报告) 科目:结构动力学大作业教师: 姓名:学号: 专业:土木工程类别:学术上课时间: 2013 年 11 月至 2014 年 1 月考生成绩: 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 (签名)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

土木工程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结构动力学考试日期:2014年1月总分:20分 1、按规定设计一个2跨3层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部分要求如附件名单所示;未作规定部分自定)。根据所设计的结构参数,求该结构的一致质量矩阵、一致刚度矩阵; 2、至少采用两种方法求该框架结构的频率和振型; 3、输入地震波(地震波要求如附件名单所示),采用时程分析法,利用有限元软件或自编程序求出该框架结构各层的线性位移时程反应。 要求给出: (1)框架结构图,并给出一致质量矩阵和一致刚度矩阵; (2)出两种方法名称及对应的频率和振型; (3)输入地震波的波形图,计算所得各楼层位移反应时程图。 第 1 页共1页

1框架概况 1.1框架截面尺寸 框架立面图如图 1.1所示,各跨跨度为14000L mm =,各层建筑层高均为 34100L mm =,对应的梁截面分别为2200400mm ?,柱截面均为2300300mm ?。 设楼层进深为24200L mm =,板厚为100mm 。 图1.1框架立面图 1.2动力自由度 框架结构可以理想化为在节点处相互连接的单元(梁和柱)的集合。设 梁、柱的轴向变形均忽略不计,只考虑横向平面位移,则该框架有3平动自由度和9角自由度,共12自由度。自由度编号及梁柱单元编号如图1.2所示。

华中科技大学结构动力学课程设计

《结构动力学》 课程设计 采用振型叠加法 求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一 、课程大作业任务 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图1),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21350kN,1150kN G G ==(图2) ,层高 3.9m H =柱截面尺寸为()400400mm b h ?=?,梁刚度EI =∞,砼强度为40C ,混凝土强度等级423.2510N/mm c E =?,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加速度为0.15g ,场地类别为Ⅱ,第二组。 请采用振型叠加法求解该结构的地震内力,并绘制内力图。 图1 两层框架结构 图二、计算步骤 1.计算截面参数 柱子截面惯性矩: 3394011 400400 2.133310mm 1212 I bh = =??=? 每层刚架侧移刚度: 49627 012333 2424 3.2510 2.13331010N m 2.805110N/m 3.9m c E I k k k H -??????=====?二层楼板质量: 3 311135010137.755110kg 137.7551t 9.8 G m g ?===?= 屋盖质量: 3 322115010117.346910kg 117.3469t 9.8 G m g ?===?=

其中1 2 1.1739m n m = =,令2m m =。 2.求出频率和振型 +k 2 图3 由图3(a )和(b )可求出结构的刚度系数如下: 11122121222222,,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 那么 则两频率分别为 -1 1-1 20.63099.75s 1.717526.55s ωω====== 第一主振型:()()1 71122723111112 2.8051101 2 2.8051109.75137.755110 1.5332Y k k m Y ω-?=-=-= -??-?? ()2 11221212121220.851912 1.1739120.39802.9499k k m m k k m m k m k m k m ω??=+ ??????=+? ?????? =?+?????=? ???

新型异步起动铁氧体电机转子结构设计

2019年第47卷第1期 D 设计分析esign and analysis 王晓光等 新型异步起动铁氧体电机转子结构设计 25 收稿日期:2018-06-22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Q20161403) 新型异步起动铁氧体电机转子结构设计 王晓光,胡 雄,周 晟 (湖北工业大学,武汉430068) 摘 要: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钕铁硼永磁材料高昂的价格使其难以普及三为提高异步电机的性能,且避免大幅增加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铁氧体永磁材料的转子和转子导条非均匀分布的新型异步起动电机拓扑结构,相对于传统的转子导条均匀布置的方式,新结构电机有效地提高了电机稳态性能三并对电机转子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电机的起动性能和同步能力三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电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新结构异步起动铁氧体电机有效改善了传统异步电机的性能指标三 关键词: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铁氧体;有限元分析;非均匀分布 中图分类号:TM341;TM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018(2019)01-0025-03 Design of a New Rotor Structure for Line Start Ferrite Permanent Magnet Assisted Synchronous Reluctance Motor WANG Xiao -guang ,HU Xiong ,ZHOU Sheng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68,China) Abstract :The line start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LSPMSM)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owever,it is not widely applied because of the high price of NdFeB permanent magnet.A new type of line start motor to-pology based on the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rotor bar of ferrite permanent magnetic material was https://www.360docs.net/doc/e09083456.html,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ay of the uniform arrangement of the rotor cage,the new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eady state performance of the motor.The motor rotor structure was further optimized to improve the starting and synchronizing ca-pability of the motor.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motor,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fer-rite line start permanent magnet moto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raditional line start motor. Key words :line start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ferrite,finite element analysis,nonuniform distribution 0 引 言 与普通异步电机相比,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有着更高的效率和功率因数,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三文献[1]提出了一种新型转子结构,充分利用电机的磁阻转矩增加电机的稳态性能三文献[2]提出了一种不对称转子结构,在增大异步转矩的同时减小了制动转矩,提高了电机的起动性能三文献[3]利用现有感应电机结构设计出一款满足IE4效率等级的异步起动磁阻同步电机,并给出了稳态工况下电机的效率和对应的电压,电流波形三虽然异 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由于其复杂的设计二以及钕铁硼永磁体高昂的价格使得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未能得到广泛应用[4]三 铁氧体永磁材料由于其良好的高温性能二低廉的价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5]三相较于钕铁硼永磁材料,剩磁较小的铁氧体可有效降低起动过程中 产生的制动转矩,但同时也降低了电机的稳态电磁转矩[6]三为此,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铁氧体永磁材 料的新型异步起动永磁辅助式同步电机拓扑结构,转子多层磁钢的结构设计有效地增加电机的磁阻转矩;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转子鼠笼导条排布方式,解决了电机转子多层永磁体和鼠笼导条在空间上的冲突,并提高了电机的起动性能;最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电机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的电机结构具有较好的起动性能和稳态性能三 1 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解析 铁氧体剩磁较低,若仅仅依靠永磁磁场和电枢反应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永磁转矩很难满足电机的额定转矩[7-8]三电机的转矩公式如下: T em =mpUE 0ωs X d sin θ+mpU 22ωs (1X q -1X d )sin(2θ)(1) 式中:T em 为电磁转矩;m 为相数;p 为电机极对数;U 为相电压;E 0为空载反电动势;ωs 为电机同步电角速度;X q ,X d 分别为交二直轴电抗;θ为功角三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