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系统介绍PPT(共友)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技术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一体化平台)研制单位:共友时代(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共友“智慧工地”系统工程

行业背景介绍智慧工地各子系

统介绍

共友智慧云平台

介绍公司简介

目录

第一章

行业背景

建筑业在我国是一个传统的产业。我国虽然是建筑大国,然而生产管理方式粗放(经验型)、生产效率较低、重质量轻安全、建筑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继续教育留于形式、现场人、机、料等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大规模推进,建筑产业高消耗、高风险、高投入、低收益的问题日益突出。

对于现代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就是建筑施工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体现,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上得以立足的基石。传统的工程现场管理模式已完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市场需要,更不符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施工企业迫切需要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促进项目现场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真正构建一个智能、高效、绿色、精益的“智慧工地”施工现场管理一体化平台。

施工现场管理难

在我国将近有50万个工地在施工,塔吊(塔式起重机)数量70余万,升降机不低于100万台,建筑从业人员5000余万人。建筑施工现场生产作业环境复杂,人员复杂,多工种交叉作业、协作方多,呈现出施工地点分散、施工现场管理难等特点。施工企业很难通过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科学、有效、集中式的管理。

建筑工地环境复杂从业人员管理难

调查取证难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难

2、施工企业的困惑及信息化建设要求

3、共友时代推出工地信息化建设策略

云计算

大数据物联网

施工现场管理一体化主动“监测与预警

共友时代——聚焦建筑施工企业、推广行业应用

2014年,共友公司根据住建部工地管理相关标准,结合施工企业现场管理实际需求,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公司十余年工地信息化行业建设经验与优质资源,倾力推出“智慧工地”云平台及终端产品。

同时,共友公司正在紧密配合住建部共同撰写《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程》国家标准,以标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共建行业生态圈,更好的为施工企业服务。

4

、共友时代推出工地信息化建设策略

5、定义“智慧工地”?

“智慧工地”是“智慧城市”和“互联网+”理念在建设工程领域的行业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崭新的工程现场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互联网+与传统建筑行业的深度融合。“智慧工地”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传统建筑施工现场参建各方现场管理的交互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为建设集团、施工企业、政府监管部门、设备运维公司、劳务公司等提供一揽子工地现场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共友公司积极投入“智慧工地”系统工程建设---以“智慧工地云平台”为管理核心,提供支持建筑施工现场安

全管理、重点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环境管理等全系产品及技术服

务支撑。

6、共友公司的产品架构

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控系统重点设备管理从业人员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人员管理扬尘、噪声监测系统

环境管理

智慧工地云平台

7、政策环境

要求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大型起重机械要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2010年7月19日)

JGJ 332-2014 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我公司是行业最新标准JGJ332-2014《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程》重要编制单位之一。

2014年,住建部发布公告推进标准新实施2014年7月29日,住建部发布公告,要求在2015年3月1日始,

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JGJ 332-2014新标准

10、智慧工地的价值-建设意义

对建筑施工企业

“智慧工地”创造性的将施工企业现场视频管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现场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扬尘噪声监测管理有机、高效、科学规范的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工程项目业务流与现场各类监控源数据流的有效结合与深度配合,实现了建筑企业内部对各工程项目的集约式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力度,彻底巅覆了原有的传统施工现场管理模式,使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质的跨越;

11、研制过程

2011年

2011年3月,公司成立该项目研发小组,小组成员有28人,其中8位高级工程师,并聘请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清华大学等专家为技术顾问。2012年

远程平台软件、建筑起重机械监控设备研制成功,获得十余项专利、著作权证和软件产品登记证书。

2013年

公司塔机监控产品全国十余个省份、近千个工地推广应用,得到业界用户的高度认可,并获得住建部推荐证书。

2014年

公司整合资源,与施工企业现场管理需求完美结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融入多个现场管理子系统模块,倾力推出“智慧工地”系统架构,实现产品一体化战略布署。

12、研制成果展示

2011年,住建部下设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为我公司颁发了“工程建

设推荐产品证书”

2012年,住建部信息中心为我公司“特种设备远程监控平台”进行了测评与鉴定,

并颁发了“软件测评证书”

2013年,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为我公司颁发了“示范工程证书”

智慧工地视频监控系统

智慧工地视频监控系统 1. 令狐采学 2.需求分析 在事故多发的施工现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地的建筑材料、及设备的财产安全是建筑企业管理者关心的头等大事;每个建筑企业或者是开发商在地区或者全国都会有很多的建筑工地,这些工地分布很散,很难有足够的人力和精力去频繁的到现场去监管、检查,所以造成管理上的困难。根据上述内容,对建筑企业用户具体的需求分析如下: ?远程对分散的建筑工地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使用人力频繁的去现场监管、检查,减少工地人员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工地现场施工实时情况,施工动态和进度,防范措施是否到位,特别是对于场面比较大的工地,对于重点项目企业领导也需要远程监管。 ?监管建筑工地现场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财产安全,避免物品的丢失或失窃给企业造成损失; ?将施工实况展现于客户面前,向客户展现工地的建设规

划和进度,达到一个宣传效果,也使得销售计划能够合理制定; ?防范外来人员的翻墙入侵、越界出逃,非法入侵危险区及仓库等场所,保证工地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3.平台设计 海康威视iVMS-8700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是一套“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平台,包含视频、报警、门禁、访客、巡查、考勤、停车场、可视对讲、动环等多个子系统。在一个平台下即可实现多子系统的统一管理与互联互动,真正做到“一体化”的管理,提高用户的易用性和管理效率。iVMS-8700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是自主研发的基于SOA系统架构的集成多系统的联网平台,采用先进的软硬件开发技术,满足系统集中管理、多级联网、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多业务融合等需求,广泛应用于综合安防领域,满足领域内弱电综合管理的迫切需求。(由于本次智慧工地涉及到的是视频监控一类,所以平台设计只介绍视频区块的内容和特点) 2.1平台架构设计 2.1.1平台架构图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从系统架构上分为设备接入层、数据交互层、基础应用层、业务实现层、业务表现层。

智慧工地监控管理系统

监控中心设计 大型施工项目的沟通工作量巨大,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组内部、项目和分包单位、甲方、监理、上级部门以及其他项目关系人有着繁重的沟通需求。沟通的充分程度,直接影响着项目执行的效率和成本。通过电话或者会议的方式进行项目沟通,费时费力。 本产品提供了一个以43寸安卓电视机为展现平台的沟通工具,高效直观地展现项目现场进度及相关细节,现场或非现场项目干系人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工程现场的进度以及相关细节。 系统结构 监控中心拓扑图 监控中心系统部分 01、前端系统

大屏显示系统支持各类型信号的接入,如:模拟标清摄像机,高清数字摄像机,高清模拟摄像机,网络高清标清摄像机等,支持萤石协议的NVR所支持的设备均支持。 02、传输控制系统 前端摄像机信号接入之后通过4G网络等手段实现远距离传输,通过在控制主机上安装拼接控制软件可实现对整个大屏显示系统的控制与操作,可实现上墙显示信号的选择与控制。 03、显示系统 大屏显示系统支持BNC信号,VGA信号,DVI信号,HDMI信号等多种信号的接入显示,通过控制软件对已选择需要上墙显示的信号进行显示,通过视频综合平台可实现信号的全屏显示,任意分割,开窗漫游,图像叠加,任意组合显示,图像拉伸缩放等一系列功能。 系统组成 1、43英寸DS-D5043FC LCD显示屏:1块 工程专用液晶显示单元能够保证设备的亮度、使用寿命、稳定性 2、底座:1个 支撑固定LCD显示单元。 3、传输线缆:1条 将信号源传输到LCD电视墙上面显示。 系统效果图

监控中心效果示意图 系统功能 项目信息展示平台由安卓机顶盒、安卓电视机以及相应的输入操作设备所组成。电视机将作为显示设备,将安卓机顶盒的相应内容展现出来。安卓机顶盒作为核心设备,与智慧工地平台进行连接,从平台处获取到项目信息,输出呈现在电视机屏幕上。 项目信息展示平台拓扑图 由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所以该展示平台可以安装在多个场合,比如:领导办公室、工地项目部、工地出入口等地方,适合场合非常广泛。

智慧工地: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工地 前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和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业界人士和广大学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在建筑领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二研究所和海康威视联手采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和技术优势,推动了物联网相关技术在建设工程安全质量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在技术上又称为“传感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就物联网技术而言,其本身是一项信息技术,为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安装在建筑施工作业现场的各类传感装置,构建智能监控和防范体系,就能有效弥补传统方法和技术在监管中的缺陷,实现对人、机、料、法、环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同时,其也将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引入新理念,真正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传统的施工监测、易受人为影响且效率低下。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进而构建智能家居、智能建筑,并最终达到创造智能城市的目标。 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物联网管理系统 背景介绍 针对目前安全监管和防范手段相对落后,全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仍较低,信息化尚未深度融入安全生产核心业务的现状,利用信息化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进行“智能化”监管。 通过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物联网管理系统,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监管责任,提高企业对工程现场的远程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对工程现场安全隐患处理的速度。通过政府统筹规划,协调各业务管理部门,围绕安全监管制度为核心,以物联网技术为技术手段,将科技技术力量与安全监管制度紧密集合,成立综合性市级应急管理机构,实现体制创新,能够统一处置生产安全领域的各类事件。

智慧工地系统介绍

智慧工地安全管理系统介绍

概述 智能监控 通过安装在施工作业现场的各类智能装置,构建智能管理体系,有 效弥补传统方法和技术在管理上的不足和缺陷,实现对人、机、料、环 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并且所有数据可在本地存储,作为追溯依据,变被 动监督为主动监控。同时为安全生产、高效管理引入新理念,真正体现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安全生产方针。

系统构成 工地视频出入人员管理 塔机监测电梯监测

1. 及时了解建筑工地现场施工实时情况,保障工程实施质量和人员安 全,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2. 实时检查建筑工地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如建筑物的安全网设 置、施工人员作业面的临边防护、施工人员安全帽的佩带、外脚手架及 落地竹脚手架的架设、缆风绳固定及使用、吊篮安装及使用、吊盘进料 口和楼层卸料平台防护、塔吊和卷扬机安装及操作等; 3. 可以远程对地区或全国的下属建筑工地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使用人 力频繁的去现场监管、检查,节约管理成本; 4. 出现异常状况和突发事件时,可以及时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 理; 5. 对于发现的施工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的地方,可以第一时间 通知施工单位现场整改,并及时检查整改效果; 实现目标 6. 加强建筑工地的文明施工管理,主要针对工地围挡、建筑材料堆放 、工地临时用房、防火、防盗、施工标牌设置等内容。

部署 位置 数量 购买单价(元/台) 租赁单价 备注 出入口 1 300 枪机、半球50元/台/月 高速球、车牌识别200元/台/月, NVR :100元/台/月, 存储:50元/台/月 1、摄像机和存储设备品牌为海康或大华; 2、塔机大臂安装红外高速球机,可以转动和放大,具备夜视功能,并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操控,其他点位均为枪式或半球网络摄像机; 3、出入口若需安装具备车牌识别的智能摄像机,单价为2500/台; 塔机大臂 1 2500 塔机驾驶室 1 300 电梯轿厢 1 300 电梯标准节 1 300 物料提升 1 300 办公区 1 300 民工夜校 1 300 生活区 1 300 存储查看 1 1700 NVR :1100,1T 硬盘:600(西数) 人工 1 50元/点位 线材费用按照实际使用结算,2元/米 光纤传输 1 10M 专线:1000元/月 正在测试新一代远程视频无线传输方案,正式投入使用后价格低于光纤。 视频监控 *围挡及其他主要作业面根据现场环境布置监控设备,原则上施工区域全覆盖。 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让管理人员在现场和远程通过电脑或手机实时查看工地现场情况,并且可以通过本地的存储设备回放还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