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农业法心得体会.doc

学习农业法心得体会.doc

学习农业法心得体会

篇一:农业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1月8日,作为芒市的一名农业科技人员,我有幸参加了由省农业厅统一组织、大理农校具体承办的201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水稻班的培训。参加此次培训的芒市农科人员共100名,分三期进行,每期历时7天,分别培训水稻、玉米、奶水牛、马铃薯四个产业。

经过7天的学习培训,我深深的被几位农业专家、教授丰富渊博的现代农业知识、经验、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所折服,深深地体会到参加这次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这一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考察参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我受益匪浅;培训中大理州农校高级讲师张小明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水稻模式化栽培技术及现代育种技术;大理州植保站站长李月秋研究员讲授了现代生物防治技术使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绿色防控的技术知识;另外大理农校李直斌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农业信息网站、农产品网络宣传服务及农业信息检索等知识。教师讲授与学员讨论相结合方式的学习培训,我感觉收获很大,不仅使自己的专业素质、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对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有了新的理解,而且更增加了自己扎根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一名农技推广人员,我深感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新观念通过试验、示范、培训、交流、指导、咨询等方法传授传播给农民的责任重大,搞好农技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学习新知识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这次培训是难得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在这一周的时间里,通过与其他市县学员朝夕相处,大家互相学习、帮助、一起座谈讨论、相互交流,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一定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严格要求自己、学以致用、踏踏实实工作,积极把这次学到知识和技术积极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同时积极加强水稻新技术等现代农业最新知识学习,更好地发挥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不断促进生产、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作用,切实帮助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参加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学习体会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乡村农业发展的关键。以前,高科技的新型农业中在我看来,就像天空中的星星,知道其能量无穷却觉得遥不可及。因为在我成长的农村,大家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模式。经过这次培训,发现农村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充满潜力,值得我们去探索。传统农业的耕作都需要遵循着季节的周期性,这也是一个需要人为长时间护理植物的过程。但现代新型农业,应用现代的物质装备,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经营方式,让农业更高效。我会把这次培训的内容落实到实践当中。深入调研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成立一个我们大学生村官和农民的合作社,寻找适合的品种进行高效农业种植项目,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引导,可以带领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路。总之,通过此次培训,我们学到很多新的知识,更拓宽了带领农户致富的新思路。使我们更有信心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创造新的辉煌。

篇二:2014年学法心得体会

2014年学法心得体会

岁多

(2014年5月8日)

一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州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法治建设工作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按照“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认真学习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理,依法行政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通过党组学法活动以及我局每周二、四早会组织的普法学习,我对法律条文由表面理解到深层次内涵的深刻领悟,有了质的变化。对照所学的知识,结合本职工作,联系到执政为民、依法办事上,真正觉得法律对一个基层干部来说,既是护心镜,又是当家宝。

一、领悟学法的重要性普法教育已经开展了十几个年头,随着法律知识的不断普及,公民法律意识的明显增强,各级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联系自身工作经历,我认为,法律知识的匮乏,法律运用的不完善,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极大程度地阻碍着经济发展,引发着各种矛盾。无论在工作方式上,还是在决策领域上,总是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去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而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虽然认识到学法的重要性,但知识准备不足;

虽然对法的公正价值有了认识,但树立信心不足;虽然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依法办事的能力低下。随着公民法制观念的普遍增强,领导干部的思想、言行,毫无掩饰地接

受着群众的裁判。所以说,作为基层的一把手、大当家,不仅要自己

学好、用好法律知识,还必须引导群众学好法律知识,运用法律去沟通思想、交融感情、理顺工作、维护正义、实现和谐、谋求发展。尤其是在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穷富悬殊的差异,急功近利的贪欲打破了心态平衡,盲目的发展,使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出现了严重的生态赤字,私欲的膨胀占据了法律的位置。当我面对愚昧的做法,面对贪婪的纠缠,面对苛刻的质疑,面对办一件事得不到理解,面对办一个企业是如此艰难时,深深感到:法律意识淡薄和执法的苍白,是那样毫不留情地阻碍着发展。因此,这一个多月的法律知识学习,对我是个很大的鞭策,更是一个很大的收获。我不仅一扫缺少法律知识带来的困惑和迷惘,更收获了增长法律知识带来的巨大财富。所以说,学法重要,用法必然,执法关键。

二、坚持学法的自觉性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象的大事。我深深体会到,当人大代表要学好《代表法》;搞行政事务要学好《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抓生产要学好《农业法》、《土地法》;植树造林要学好《森林法》;项目引进要学好《环保法》;优生优育要学好《计生法》调解纠纷、;维护稳定要学好《民法》和《刑法》,如此等等,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到法律法规。要学深学透,靠上级安排不行,必须形成

自觉的、有序的、重点的学习风气和习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不断领悟,依法履行职责的观念才能得到增强,自身法律素质才能明显提高。

三、提升用法的技巧性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用法。通过从书本学到实践学,我深深感到,只有把学习法律知识与依法办事紧密结合,与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在涉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决策时,才能做到充分论证,依法决策,才能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去用法?我认为:一是思想上绷紧“一根弦”。计划办什么事,首先要在思想上打问号,符合法律的就去预谋、策划;计划说什么话,先想想群众愿不愿听,听了是什么反映,会有什么效果和后果,用换位思路反复去想,自己先和自己过不去,直到说出来公平、公正、依法为止。

二是工作中穿好“二根线”。必须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从群众的角度去审视问题,以发自内心的真情与群众沟通交流。在拆迁征地补偿的问题上,群众一时不能理解,我就坚持“换位思考”,除亲自接待来访群众外,多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讲《土地法》,讲国家征地补偿政策,一次讲不通多次讲,口头讲不清用书本,一条条打印出来,发到群众手中,经过反复宣传、讲解,群众解除了疑虑,最终达成了合法、合情、合理的占地补偿协议。通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到自己有法律知识还不够,还必须让群众有法律意识。群众和国家这二根线,针眼再小也得穿过去,并成一根线。三是

决策上把好“三道关”。我始终认为为民办事、办民谋利,必须依法执政、依法决策。在不断的强化法律意识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符合实际,体现民意,只要是依法决策,再硬的石头也去啃。我体会到,要想办成一件大事,还必须把握好“三道关”。即:

(1)法律关。法律是准绳,法律至上、法律至尊、法律至贵;学法律充实自己心中有数,用法律保护群众深得民心,依法律办事得心应手。(2)公开关。公开是依法行政的窗口。近年来,国家补偿政策多,农民实惠大,但要把握不好,就会造成不稳定因素和违法事件发生,把各项补偿政策、标准公布于众,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才能保一方稳定。

(3)行政关。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最有效的行为。干部在工作中的每个具体的行为都能反映政府的形象。在具体工作中,作为领导、班子,必须做学法榜样,当用法先锋,行法定职权。

行政权的运用,最经常、最广泛、最密切地关系着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崇尚法制权威,是实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克服以言代法、以权执法的有效途径。

篇三:普法心得会6

“六五”普法

丹巴

二0一二年

“六五”普法心得体会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次飞跃。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民主法制建

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进一步指出“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应该成为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的模范,在工作中坚持依法办事,运用法律知识指导工作,有力地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下面结合自己本职工作学法,谈点心得体会。

一、坚持学法,提高自身法律素质

党的十七大指出:“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荣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农业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律法规在管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不掌握法律知识就难以胜任工作,难以解决复杂问题,难以正确履行职责。农业工作涉及法律法规数量繁多,而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严格执法和规范化服务结合起来,通过执法实现为人民服务,使农业的职能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我认真学习了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统重要论述,并着重学习了《农业法》、《动物

防疫法》、《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通过不断学习,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对加强法制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提高。特别是宪法是国家根本的观念、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公民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等得到了增强,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依法办事,运用所学的法制知识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依法办事,提高工作水平

一般干部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用法。只有把学习法律知识与依法办事紧密结合起来,与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存在的困难结合起来,在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中,才会运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准确行政是牧业工作的首要职责,近几年来随着牧业工作功能作用的延伸和强化,把牧业工作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保障他们的健康是我们农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习,本人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有了一些了解,对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有了新的认识,依法履行职责的观念等得到了增强。为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坚持依法办事,运用法律的知识开展好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农村法规基本知识

农村法规基本知识 一关于农业法 1.农业法的概念 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狭义的农业法即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双层经营体制:集体统一经营、农民承包经营。 3.农业法的基本原则 1)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 2)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

4)“科教兴农”原则。 5)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 4.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概念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 5.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农民或者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二农村土地承包法 1.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 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 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2.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条件 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应根据土地使用条件,确定每一

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试题及答案

《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试题及答案 《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农民个人不能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活动。() 2、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登记或者许可制度。() 3、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4、农业保险实行自愿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加农业保险。()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用于农业的财政和信贷等资金的审计监督。() 6、农业生产资料使用者因生产资料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该生产资料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赔偿额包括购货价款和有关费用。() 7、对在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实施退耕的农民,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助。() 8、任何机关或者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进行摊派。() 9、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所属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集资。() 10、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与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在机构、人员、财务上彻底分离。() 11、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 12、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或者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13、承包方在承包期内交回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 14、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时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15、在《农村土地承包法》施行前,已经按照国家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的规定承包,其耕地的承包期限长于三十年的,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后继续有效,不得重新承包土地。() 16、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 17、在承包期间,承包方不能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 18、实行家庭承包的,承包方通过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19、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 2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除按规定收取证书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 21、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 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22、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转让必须登记。() 23、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 24、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该承包人死亡,其应得的承包利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在承包期内,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 25、以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的,承包费由双方议定。() 26、通过招标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抵押。() 27、承包方给土地造成永久性危害的,发包方有权制止,并有权要求承包方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28、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依照税务机关的规定承担纳税义务。() 29、任何组织和个人强迫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该流转无效。()

农业政策与法规 作业

《农业政策与法规》 第一次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政策:是国家为改善农业运行和促进农业发展而进行的干预。 2.农业法规: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地方机关制定和颁布的,适用于农业 经济领域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农业政策目标:指解决一定的农业问题所要达到的某种状态或结果。 二、简答题 1.简述农业政策的特点。答:①农业政策占有基础地位和特殊性;②农业政策学也是比 较早成为一个独立分支,还是比较完整和成熟的一个分支。 2.简述农业政策的意义。答:①农业政策是保证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工具;②是保障 农民权益的重要手段;③是从宏观上干预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的基本工具;④农业政策指导并农业组织的发展;⑤是农业科技进步不可缺少的条件。 3.简述农业政策制定的过程。答:①发现和认定政策问题;②确定农业政策目标;③选 择农业政策措施和方案。 4.简述农业法规的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答:①农业法规的调整对象是指农业法规所调整 的社会关系。具体分为两类:农业经济管理关系,它是农业法的主要调整对象;农业经济协作关系。②农业法的调整范围包括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与农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其他活动。 5.简述农业法规的作用。答:①加强农业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农业 立法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③农业立法是实现政府依法治农,对农业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④农业立法是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⑤加强农业立法是我国农业走向世界的需要。 6.简述农业法规的基本原则。答:①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促进农业持续、 稳定、协调发展;②维护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③稳定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④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 7.简述农业政策与农业法规的关系。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辩证统一的 8.简述我国农业政策沿革中存在的缺陷及其改善的趋势。答:存在的缺陷:①农业政策的 调整对于频繁;②目标的确定缺少客观性;③措施不尽实在;④过程的科学性不足; ⑤上升为法律的程度和意识不强;改善的趋势:1> 大力开展和加强农业政策研究和科 学政策的建设;2> 努力形成完整的农业政策体系;3> 建立政策制定、执行、监督、评价的组织体系;4> 加强农业政策法制化建设;5> 加强农业政策信息建设。 9.简述我国农业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的方法途径。答:存在的问题:①农业法律 体系不完善;②农业立法质量不高;③农业执法和执法监督还较为薄弱。完善的方法途径:1> 完善农业法制体系;2> 提高立法质量;3> 建立科学、规范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和农业执法监督制度。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65132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一) 1、“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自1982年起至2009年2月1日共发布了11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D )。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五个重点,下面哪项不是重点方面(C )。 A.农村的电网建设B.乡村道路建设 C.三农支持保护体系建设D.农村沼气建设 3、《农业法》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2003年3月1日新《农业法》正式实施,对原法做了较大调整、充实和完善,新增了(D )章 A.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B.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C.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D.农民权益保护 4、国家在农村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由(C )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校舍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安排。 A.市级县级B.县级市级

C.县级县级D.市级市级 5、《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关系九亿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村民组织制度的重大立法措施。该法规定有(A )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页眉内容.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A.十分之一B.五分之一 C.三分之一D.二分之一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林地的承包期为(C )。 A.30年B.30-50年 C.30-70年D.50-70年 7、除法律规定外,森林资源属于(A )所有。 A.国家B.集体 C.私人D.县政府 8、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 C )以上。 A.百分之百B.百分之九十 C.百分之八十D.百分之七十 9、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A )。 A.土地B.田地 C.非耕地D.林地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所称的水资源包括( A )。

新旧农业法的比较

原《农业法》有9章66条,修订后的《农业法》共有13章99条,增加了4章33条。新《农业法》保留了原《农业法》7个章节;修改了原《农业法》2个章节的章名,将第四章“农产品流通”改为“农产品流通与加工”、第六章“农业投入”改为“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新增了粮食安全、农民权益保护、农村经济发展、执法监督4个章节。修订后的《农业法》保留了现行《农业法》的大部分条款,但对其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充实和完善;增加了一些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新的条款;删除了少数不符合当前实际情况和已有新的法律规定的条款。同时,新《农业法》还考虑了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衔接的问题,并对此作了相应的规定。它主要是体现了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原则,除了农林牧渔之外,把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内容也写进了农业法,包括信息服务和农产品加工,把“三农”作为一个整体写进了农业法。新《农业法》增加了“粮食安全”“农民权益保护”“农村经济发展”和“执法监督”四章。 现行《农业法》是1993年7月2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同日起施行的。农业法修订草案除保留了现行农业法的大部分条款外,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新增加了粮食安全,农民权益保护,农村经济发展,执法监督四章;修改增加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内容。 为了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修订草案新增加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草案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安排资金,引导和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国家引导和支持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协调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益的农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种植业应当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调整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同时还规定了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为此,修订草案规定,鼓励和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引导和支持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企业、科研单位和其他组织,与农民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带动农业发展;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乡镇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为了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和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修订草案增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容。草案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监督体系,制定保障消费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产品强制性标准,禁止生产经营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农产品;国家支持建立健全优质农产品认证和标志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标准,加强对农产品加工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和监督,保障食品安全等。 为实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目标,新增加“粮食安全”一章。修订草案规定,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建立耕地保护制度;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粮食主产区给予重点扶持,建设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部分粮食品种可以实行保护价制度;国家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制度和分级储备调节制度及粮食风险基金。 依法保护农民权益,事关农业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修订草案新增加“农民权益保护”一章,在现行《农业法》对保护农民权益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各级人民政府、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等过程中,不得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禁止非法收费、罚款、摊派;不得向农民集资;不得非法在农村进行达标、升级、验收活动;不得以平摊税款及其他非法方法向农民征税;农村中小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国

农村政策法规基本知识

【资料】农村政策法规基本知识 第一章 1.农业法的概念 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狭义的农业法即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双层经营体制:集体统一经营、农民承包经营 3.农业法的基本原则 1.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 2.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 3.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 4.“科教兴农”的原则。 5.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概念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 5.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农民或者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 第二章 1.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适用范围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这一规定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它规范和调整的是农村土地。但并不是全部农村土地。二是这些土地的用途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对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分别

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试题精选

《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试题精选 一、判断题 1、农民个人不能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活动。(F ) 2、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登记或者许可制度。( T ) 3、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T) 4、农业保险实行自愿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加农业保险。(T )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用于农业的财政和信贷等资金的审计监督。(T ) 6、农业生产资料使用者因生产资料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该生产资料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赔偿额包括购货价款和有关费用。(F) 7、对在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实施退耕的农民,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助。(T ) 8、任何机关或者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进行摊派。( T ) 9、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所属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集资。(T ) 10、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与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在机构、人员、财务上彻底分离。( T ) 11、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T ) 12、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或者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F ) 13、承包方在承包期内交回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 T ) 14、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时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T ) 15、在《农村土地承包法》施行前,已经按照国家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的规定承包,其耕地的承包期限长于三十年的,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后继续有效,不得重新承包土地。( T ) 16、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T ) 17、在承包期间,承包方不能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T ) 18、实行家庭承包的,承包方通过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F )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19、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T ) 2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除按规定收取证书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T ) 21、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T ) 22、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转让必须登记。(F )转让不必登记 23、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T ) 24、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该承包人死亡,其应得的承包利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在承包期内,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 T ) 25、以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的,承包费由双方议定。( T )

简述农业法的基本原则

农业法基本原则 1.依法治农的原则 依法治农的原则是,一切涉及农业,农村地区和农民利益的活动,都应按照宪法的规定和农业基本法进行。所有国家机关,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违反这一原则,即必须遵守法律,执法必须严格,违法行为应受到惩罚。依法治农原则是农业法的基本制度原则,是依法治国的体现,是依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实现农业法的基本目标,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维护“三农”利益的原则 保护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的原则,简称“保护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的原则”,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律,执法,监督和司法的原则。宪法和农业基本法的要求,有效保护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根本利益,并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一原则反映了农业经济的基本地位,并作出反应农村社会基础薄弱,农民在弱势群体中的地位是现

实的。支持和保护“三农”利益的原则体现了农业法的公允价值,这是农业法的基本价值原则或“维权原则”,是农业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依法治农”的原则。 3.农业经济,生态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农业经济,生态与农村社会并行协调发展的原则,是指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保持与改善相结合,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建设相结合的思想。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与农村社会建设相结合,不仅追求一定的发展,而且实现了农村经济,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 4.以市场为导向和政府监管为原则 该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在农业立法和农业行政管理活动中,应当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农业法律制度,并应授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指导和管理农业和农村建设。根据市场规律。该原则是农业法的方法原则或手段原则。 5.通过科教兴农的原则

农业政策与法规作业

《农业政策与法规》作业 第一次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政策 2.农业法规 3.农业政策目标 二、简答题 1.简述农业政策的特点。 2.简述农业政策的意义。 3.简述农业政策制定的过程。 4.简述农业法规的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 5.简述农业法规的作用。 6.简述农业法规的基本原则。 7.简述农业政策与农业法规的关系。 8.简述我国农业政策沿革中存在的缺陷及其改善的趋势。 9.简述我国农业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的方法途径。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农业用地所有权 2.农业用地使用权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原始取得 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受取得 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7.土地用途管制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9.基本农田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农村国有土地的范围。 2.简述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3.简述农村土地承包时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4.简述农村土地承包时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5.简述农村土地承包的原则。 6.简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征。 7.简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 8.简述土地用途管理的法律特征。 9.简述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 10.简述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范围。 11.简述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的政策。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 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农业产业化经营 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二、简答题 1.简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 2.简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原则。 3.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4.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5.简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第二次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农业生产结构 2.农业综合开发 二、简答题 1.简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2.简述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 3.简述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目标。 4.简述种子管理政策的基本内容。 5.简述申请种子生产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 6.简述农药使用应遵守的规范。 7.简述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基本内容。

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复习题与答案

《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农民个人不能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活动。(×) 2、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登记或者许可制度。(∨) 3、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4、农业保险实行自愿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加农业保险。(∨)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用于农业的财政和信贷等资金的审计监督。(∨) 6、农业生产资料使用者因生产资料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该生产资料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赔偿额包括购货价款和有关费用。(×) 7、对在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实施退耕的农民,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助。(∨) 8、任何机关或者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进行摊派。(∨) 9、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所属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集资。(∨) 10、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与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在机构、人员、财务上彻底分离。(∨) 11、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 12、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或者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13、承包方在承包期内交回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 14、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时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15、在《农村土地承包法》施行前,已经按照国家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的规定承包,其耕地的承包期限长于三十年的,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后继续有效,不得重新承包土地。(∨) 16、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 17、在承包期间,承包方不能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 18、实行家庭承包的,承包方通过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19、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 2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除按规定收取证书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 21、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22、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转让必须登记。(×) 23、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 24、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该承包人死亡,其应得的承包利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在承包期内,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 25、以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的,承包费由双方议定。(∨) 26、通过招标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抵押。(∨) 27、承包方给土地造成永久性危害的,发包方有权制止,并有权要求承包方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28、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依照税务机关的规定承担纳税义务。(∨) 29、任何组织和个人强迫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该流转无效。(∨) 30、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前没有预留机动地或者预留的机动地面积不足本集体经济组织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五的,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后可以补足。(×)

最新整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执法检查涉及事项的自查报告.docx

最新整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执法检查涉及 事项的自查报告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执法检查涉及事项的自查报告 市人大办: 贵办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执法检查的来函收悉。我局按照部门职能,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相关条款进行自查,现将有关情况反馈如下: 一、关于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整合和统筹使用涉农资金的情况 一是加大水利资金的“三农”投入力度。据统计,20xx年我市通过水利项目共争取省级补助经费用于“三农”资金共6xxx5.57万元,其中:中小河流治理项目3755万元、水土流失治理395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2243.6万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6948万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14286.8万元、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和电气化及水水电代燃建设1898.2万元、水库水源地保护和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1014万元、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982万元、海堤除险加固3381万元、引调水和防洪堤建设8000万元、水利设施修复4745万元、其他项目341.97万元。在市本级征收的堤防维护费和水资源费收入中,倾斜“三农”投入的水利项目支出2043万元,其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540万元、水土流失治理20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03万元、海堤除险加固200万元、水利设施建设800万元。20xx年1-5月,省厅和市级尚未下达水利补助资金。 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督、促进规范管理。为切实规范我市水利建设管理,

加大工程建设监管力度,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我局努力在规范上下功夫,严格把好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关和资金使用关。近年来,我局在全市水利系统内认真开展水利项目资金内部审计工作,要求各县(市、区)水利局对水利专项资金实行专户或专帐管理,坚持做到专款专用,严格审核审批,做到手续完备、程序合规,有的项目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于项目资金的拨付与工程实施进度、工程质量结合起来,严格遵守基本建设有关规定,做好项目完工验收与竣工验收工作。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及时与项目业主沟通存在的问题,将内部审计结果在各县(市、区)政府进行通报,要求认真整改存在问题,同时将整改情况及时反馈给我局,从而有效保证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 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的情况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补助,我市先后有xxx等8个县列入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通过工程建设,我市农田水利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我市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保护范围、效益及重要性等要素,按照“谁所有、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积极探索,强化政策支撑,创新管护运营机制,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水利工程建后管理服务体系,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制,依托乡镇水利工作站、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民水利技术员为技术载体,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护。 一是鼓励和扶持农民用水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建设、使用维修、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针对小型农田灌溉设施位置分散、面广量大的特点,我市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听取农民意见,提出了管理重心下移的思路,在全市成立了69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建立了村级水利技术员队伍。 二是设置乡镇水利服务机构。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我市积极贯彻文件精神,在恢复乡镇水利工作站等工作方面取得突破,根据省厅《关于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我市于20xx年6月底前出台了

2012年农村政策法规复习题

2012年农村政策法规复习题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材料 2012.6 试卷题型分为:名词解释题、问答题和论述题三种题型。考试时间90分钟。考虑到今年的教材变化,请大家注意根据教材复习,特别是每章的最后复习问题要给予重视。这个材料仅供大家参考。 新增加的内容有 第一章复习重点 1、农村政策法规特点(P 2) 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策沿革?P3-6 3、农业法的基本原则P12 4、第31页最后的五个问题 5、第40页的6个问题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的P455 1、自然资源及其特征 2、自然资源保护制度 第六章 1. 广义的农业法: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2.<农业法>的立法目的 (农业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P1 (①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②统筹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3.农业的概念 农业 P2[07.1]]: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4.农业市场化的要求与现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 P2[07.7] 农业市场化的要求与现行经济体制之间存在着种种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二是农户

经营规模狭小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矛盾;三是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日趋明显,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新扩大;四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门路狭小之间的矛盾;五是农业产业分割、部门分割,严重妨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5.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农村社会发展目标 ***2、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什么?P5-7[05.7][06.7]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即“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即“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③农村社会发展目标即“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6.保护农民利益的基本原则 P8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基本含义是:第一,他们可以依法充分地行使自己的财产权和其他各项权利,满足自己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需要。第二,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有权通过行政的或者司法的救济手段,获得国家的保护。第三,任何侵害他们权利的违法行为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P14[05.7]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8.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P20: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以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农业生产设施和其他公共财产为基础,主要以自然村或者行政村为单位设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P20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重要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民自愿组成的。这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非常重要的两个特点。 9.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 P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动原则是:第一,加入自愿、退出自由。即农民是否加入、加入哪一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必须由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一) 1、“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自1982年起至2009年2月1日共发布了11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 D )。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五个重点,下面哪项不是重点方面(C )。 A.农村的电网建设 B.乡村道路建设 C.三农支持保护体系建设D.农村沼气建设 3、《农业法》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2003年3月1日新《农业法》正式实施,对原法做了较大调整、充实和完善,新增了(D )章 A.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 B.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C.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D.农民权益保护 4、国家在农村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由( C )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校舍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安排。 A.市级县级 B.县级市级 C.县级县级 D.市级市级 5、《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关系九亿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村民组织制度的重大立法措施。该法规定有( A )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A.十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林地的承包期为( C )。 A.30年 B.30-50年 C.30-70年 D.50-70年 7、除法律规定外,森林资源属于(A )所有。 A.国家 B.集体 C.私人 D.县政府 8、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 C )以上。 A.百分之百B.百分之九十 C.百分之八十 D.百分之七十 9、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A )。 A.土地B.田地 C.非耕地 D.林地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所称的水资源包括( A )。 A.地表水和地下水B.井水和湖水 C.雨水与雪水D.河水与海水 11、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 B )为主要目的林木。 A.蔬菜 B.药材 C.出口产品D.鲜花 12、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 B )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农业法试题及试题答案

精心整理农业法律法规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变更或者终止集体资产所有权,其集体资产较大的,须经其成员会议或者其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并在集体资产所有权取得、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日内,向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机构备案。 A、10 B、15 C、30 D、60 2、《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前已经预留机动地的,机动地面积不得超过本集体经济组织耕地面积 A、3%B 3 A B C D 4 A C 5 A C 6 A、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财务报表等有关资料 B、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和资产 C、制止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财经法纪、损害集体和农民利益的行为,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D、废止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财务收支规定 7、邮寄、承运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必须凭()收寄、承运。

A、有效的植物检疫证书正本 B、植物检疫证书副本 C、邮寄、承运合同 D、付款收据 8、调运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时() A、本省内不必办理植物检疫手续 B、非疫区办不办植物检疫手续均可 C、应当办理植物检疫手续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1 A、县B 12 的维修等级承揽维修项目。 A、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 B、职业资格证书 C、营业执照 D、工人技术等级证书 13、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应向()提出。 A、市交通主管部门 B、市农业(农机)主管部门 C、省农业(农机)主管部门 D、县农业(农机)主管部门

14、未办理登记手续,领取号牌和有关证件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 A、可以投入使用 B、不得投入使用 C、可在农忙季节使用 D、可以临时使用 15、发生农业机械事故后,当事人逃逸或者破坏现场、毁灭证据,致使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该当事人应当承担() A、全部责任 B、同等责任 C、次要责任 D、一定责任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4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公布, A、2004 C、2005 17 A C D 18 A B C D 19 A 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不符的 B、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 C、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 D、没有农药登记证、准产证、标准的 20、生产、经营转基因植物种子,应当取得()颁发的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 A、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B、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C、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县

农村政策法规试题及参考答案

农村政策法规试题及参 考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农村政策法规试题及参考答案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农业法(狭义): 2、农村土地: 3、草原载畜量: 4、人生权: 5、开垦土地: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如何减轻农民负担? 2、如何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问题? 3、简述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4、捕捞权的取得方式有哪两种? 5、简述共有的特征。 6、义务教育实施的保障措施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如何理解我国的林业建设方针? 2、试论物权和债权的区别。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狭义的农业法,指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尸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莲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3.草原载畜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4.人身权,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能分离的非财产权利。 5.开垦土地,是指以垦殖为目的开发土地,即开垦荒地为耕地用于农作物的种植。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如何减轻农民负担 (1)禁止非法收费、罚款、摊派;

(2)不得向农民集资和非法在农村进行达标升级、验收活动; 〈3〉不得违法摊派税款及以其他非法方法向农民征税; (4〉不得对农村中小学生非法收费 〈5〉不得侵犯农民在土地征用、占用时的合法利益; (6〉不得强制农民接受服务。 2、如何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问题? 答:(1)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这是我国保护耕地的基本方法。《土地管理法》规定了新增加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措施。(4分) (2)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总量不减少,是指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的综合措施,保证我国现有的耕地的总面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具体办法包括保持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实行省级政府负责制等。 3、简述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一方面为了保护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为了保障草原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1分) 根据《草原法》的规定,应当划分为根据《草原法》的规定,应当划为基本草原实施严格管理的草原有: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农村政策法规》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法:农业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农业法则仅是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 农业: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农业法第五条规定,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 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通过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三)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四)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五)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B 6、A 7、B 8、B 9、C 10、D 三、简答题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什么?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衣业和农村现代化。 2、农业发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是:1 、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2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3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 4 、科教兴农的原则。 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根据《农业法》的规定,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加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农业法》对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做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加强对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监督管理和审计监督。 2 、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除国家财政投入外,通过信贷资金、其他社会资金和外资对农业进行支持,鼓励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加农业投入。 3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农村信用制度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支持。 4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逐步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鼓励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扶持互助农业保险。 5 、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前提下,明确了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扶持措施。 6 、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