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和发展:政治经济学视角

产业政策和发展:政治经济学视角
产业政策和发展:政治经济学视角

1.概要

本文将讨论产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包含五个主要论点。第一,从理论视角来看,有充分理由相信产业政策可以在促进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二,显然能找到某些案例,证明产业政策确实发挥了这样的作用。第三,针对所有这些案例,也都能找到其他反例,表明产业政策失败了,甚至阻碍了发展(当然这种反事实论证是很复杂的)。第四,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之间的区别在于政策的政治角力上。产业政策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实施政策的当权者自己希望工业化能顺利完成,或者是因为政治体制所产生的激励迫使他们这样行动。

从上述四个论点推论出的第五个论点是,经济学家和国际组织必须改变他们对产业政策的思考方式。为真正促进一个社会的工业化,我们需要实证性理论来描述实现社会的特定政策选项所需的政治均衡。要提供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我们必须对这样的政治均衡有清晰的理解,并试图加以改变,或者在其生成的环境下开展工作。这是一条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认识产业政策的思路。

不幸的是,从目前来看我们对于产业政策仅有很好的规范性理论,实证性理论还相当缺乏。例如,中国台湾地区为什么能采纳并成功实施产业政策,而加纳却造成了灾难性的结果,对此,我们很难给出充分的解释。我们的研究应该关注构建这样的理论,否则按传统方式倡导用产业政策去解决贫困国家的问题,必然是属于盲目自信。

在深入介绍产业政策的后果和我的看法之前,有必要对产业政策的含义做出某些界定。我认为,产业政策的含义是政府有意识地促进工业发展。当然对此可以有多种办法,许多内容都可以视为“产业政策”,从关税和外贸政策(保护),到税收优惠、各种补贴、出口加工区,以及国有制等。斯大林在1930年代促进苏联工业化的办法,与朴正熙在1960年代对韩国的政策完全不同。另外,所有这些政策都可能是在无意识地促进工业发展,而非有意为之。在苏联和韩国并没有此类情形,因为两国政府在当时都明确致力于工业化发展。然而在其他案例中,政府是否在有意识地推动工业化,我们并不清楚。一个例子是英国议会在1701年通过的《棉布法案》(Calico Acts)及其在1721年的修正案,这些法律对英国从印度进口的棉纺织产品征收极高的关税,甚至禁止穿着以印度纺织品(棉布)制作的服装。事实上,直到1774年穿着全棉服装才成为合法的事情,而那时英国自身已经建立起了极具活力的纺织工业。对上述

措施的传统解释是,18世纪的英国政府是按照错误的重商主义理论来制定政策。因此,改变现状需要思想观念上的革命,包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的理论,推动这些法案在1774年最终被废除。而对上述措施更为实证性的解释则是,英国的羊毛和亚麻产业在当时饱受印度纺织品的竞争,因而推动实施了保护法案(Mokyr, 1999, 第50—51页)。两种理论解释都没有提到,《棉布法案》与英国的工业化之间有任何联系。

不过,《棉布法案》加上1623年的《垄断条例》(Statue of Monopolies,该条例使英国企业难以建立国内垄断),让起初缺乏竞争力的英国棉纺织业得以在没有外国竞争的环境下发展起来。尽管我们不知道离开保护会是什么情形,但很显然《棉布法案》提升了棉纺织业的投资回报率,并且极大地促进了对该产业的投资,进而引发了英国工业革命。

那么《棉布法案》算不算一项“产业政策”?根据对该法案背景的上述两种理论的任意一种,都不能将其理解为产业政策,英国的工业化应该是无意识政策导致的副产品。当然这两种理论也都没有给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的经济政策提供满意的解释。有学者令人信服地指出(Pincus,2009),辉格党联盟领导的光荣革命有着极为明确的扶持制造商或者说工业化的目标,为此,他们创立了英格兰银行,通过运河与收费公路促进了交通运输部门的发展,改造了税收体制,调整了商业政策。《棉布法案》其实是这一系列政策中的组成部分,而这批政策或许是世界上最为成功、影响最深远的产业政策之一,堪称“产业政策之母”。

在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中,对产业政策的作用有多种研究方法,1940—1950年代的早期研究把经济发展同工业化联系起来,认为由于存在各种市场失灵,贫困国家不能自然而然进入起飞,因此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利用产业政策来促进工业化。学术界代表人物有罗森斯坦-罗丹(Paul Rosenstein Rodan)、缪尔达尔(Karl Gunnar Myrdal Myrdahl)、纳克斯(Ragne Nurkse)和赫希曼(Albert Hirschman)等人。其中一派尤为重要的观点强调动态比较优势,建议在一段时期内封闭国内经济,以培育出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部门,倡导者为汉斯·辛格(Hans Singer)和劳尔·普雷维什(Raúl Prebisch)。

上述理念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之一,直到1970年代后期和1980年代才受到其他学者们的持续批判。安妮·克鲁格等人(Anne Kruger,1993;Deepak

Lal,1983;Peter Bauer的著作)认为,产业政策并未发挥作用也不能发挥作用,因为政府失灵总是比市场失灵更为严重。我们不能指望利用产业政策或者其他任何政策干预来解决发展问题,而应注重创建自由市场和守夜人性质的政府。这些研究文献恰当地列举了某些发展中国家极为失败的产业政策案例,可是关注点失之偏颇。此外,政府失灵总是比市场失灵更为严重的理论,似乎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而非基于理论和实证推导。

所以,此类观点尽管对1980年代的发展组织产生了极大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必然难以服众。其中最为激烈的反驳意见来自对“东亚奇迹”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包括Johnson,1982;Amsden,1989;Wade,1990;World Bank,1993)。这些研究都把成功的产业政策视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在“二战”后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核心因素。与其他许多研究类似,它们立足于公共选择理论,或多或少地认为市场失灵总是比政府失灵严重,而产业政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工具。对东亚国家历史经验的这套理论,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银行在1992年发表的著名报告。

上述研究中所分析的成功案例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失败的政策案例同样如此。这表明两种极端看法都存在缺陷。产业政策有时能发挥作用,有时却不能,其差别在哪里?一个明显差别在于,不同案例中采纳的产业政策类型相去悬殊。例如拉丁美洲采纳的是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政策,把本国市场封闭在国际竞争之外。而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模式则是通过激励设计来鼓励出口产业的发展,当然本地市场也确实受到了保护。

为什么各国选择了不同策略来促进工业发展?与《棉布法案》的案例一样,许多学者本能地把这种政策选择差异归结为不同思想观念的影响。例如克鲁格(1993)认为拉丁美洲国家采纳进口替代策略,是因为受到错误的经济学理论引导。与拉丁美洲相比,东亚各国的政治家们兴许有更高明或者更幸运的经济顾问。然后,产业政策的内容和结果的不同,是由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及其经济学家们的观念和意识形态差异所致。例如,斯大林采纳的特定工业化模式来自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毛里求斯建立了成功的出口加工区是由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米德爵士(James Meade)说服了执政的工党。

对政策选择差异的另一种解释来自罗德里克(Rodrik,2007),他的基本观点是产业政策具有极大的潜力,但不存在通用模式。要成功促进发展,产业

政策必须根据各国的特定环境和制度加以调整,或者用他和其他人引入的术语来讲,必须对“硬约束”(binding constraints)做出灵活反应(Hausmann、Rodrik and Velasco,2007)。按照这个观点,不同国家采纳相同的政策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它们有着很不同的市场失灵环境。为什么某些国家能根据其市场失灵环境采纳适合的政策,而其他某些国家不能呢?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弄清楚“硬约束”是什么。韩国的成功要么是因为非常幸运,要么是有更高明的、深入理解本国问题的经济学家。而加纳的产业政策失败,是因为某些理论家——如阿瑟·刘易斯爵士(Lewis,1953)——推荐恩克鲁玛(Kwame Nkrumah)政府采纳了并不适合该国实情的产业政策。

本文将以完全不同的思路来检视产业政策历史经验。我承认现实中存在许多市场失灵,新兴的工业部门会产生重要的外部效应,产业政策有可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强大工具。我相信,这正是1980年代后期的修正派学者们所研究的韩国、中国台湾和其他案例的实际情形。综合历史证据来看,尽管还没有决定性的经济计量学结论,但这些学者关于产业政策产生了有力的因果作用的观点仍是正确的。同时我也认为产业政策完全可能失败,正如1960年代的加纳以及1940年代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那样。不过,成败案例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日本或韩国更为幸运、更为高明,或者有着更出色的经济顾问,而是因为这些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均衡环境。

我认为,为正确认识产业政策,我们必须首先建立此类政策的实证性理论。有关产业政策的经济学研究文献一直回避提出有均衡结果的实证理论,这点非常令人吃惊。以艾伦(Allen,2003)对苏联工业化的重新评估为例,他的整个论点是说斯大林的工业化政策对初始制度欠缺的落后国家其实是最优选择。但他并没有讨论,为什么斯大林政府会采纳有效促进发展的政策[其实有很多证据表明,从斯大林体制追求的许多标准来看,其效率并不很高,参见格里高利和哈里森(Gregory and Harrison,2005)]。解释政策选择的这类规范理论通常假设政治家们是为了社会最优目标进行政策选择,但对1920—1930年代的苏联来说,这是很难让人相信的。此类研究方法的另一个惊人案例是关于1990年代转轨经济国家的政策改革,俄罗斯的改革极为糟糕,而中国的双轨制则较为成功。有研究者认为中国的改革策略比俄罗斯更为明智(Lau、Qian and Roland,2000)。当然,并没有人认为1950年代的“大跃进”更为明智。施莱

弗等人(Shleifer and Treisman,2000)确实尝试过用均衡理论来分析俄罗斯的政策改革,他们认为在当时的约束条件下是有效选择。其实历史表明,中国与苏联选择的道路不同并非因为中国人更高明(Shirk,1993;Naughton,2007)。中国的政策改革是均衡结果,苏联的改革也是。两国的转轨政策不同,是因为它们虽然都曾是共产党的集权式体制,但社会上的实际政治均衡格局却差异悬殊。例如,中央政府和执政党的权威很不一样。加纳在1960年代实施产业政策的问题并非在于这些政策不明智、不适合或者不需要,而是因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根本就没有机会真正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为了从均衡结果的视角去研究政策选择,建立产业政策的实证性理论,我们需要借助政治经济学的办法。采纳不同的产业政策及其结果的成败,与思想观念或经济学家们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大(当然在特殊条件下也可能很重要),更多取决于具体社会的政治均衡特征:哪些利益团体能被动员,关系到怎样的利益,处于怎样的政治体制环境等。因此,政策比较研究可以成为比较政治学的应用。这是一种很不同于以往的分析,我们还远没有完善的框架来解释政策选择和结果的差异,但我们必须开始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逐步将其完善。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思路注重给产业政策提供实证性质的解释。从这一角度看,较为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是否还有意义?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经济学家们不可能指望落后国家采纳更睿智的政策,或者出现更英明的领袖,从而解决欠发展的问题。他们已经花费了数十年时间来推广好的政策建议,但问题在于这些建议并未得到采纳,正如其他先进技术也同样没有被落后国家采纳。在我看来,以产业政策来促进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政治选择的内生结果。不管理论的结果如何,在利益和制度没有理顺的情况下,工业发展是难以推动的。希望促进工业发展的外来经济学家或者国际机构必须考虑到这点,它意味着下面两条。首先,应该试图朝着更有利于工业化的方向改变政治均衡的特性,例如增强能从中获益的群体的政治影响力。这个想法看似激进,但实际上世界银行对增强穷人权力的政策很少有保留意见(如注重增强问责和改进公共服务等)。其次,应该维持政治均衡的稳定,力求找到与当权者激励相容的方式来实施产业发展的政策。

本文的论述结构如下。第二节介绍有关产业政策的规范性理论。第三节分析哪些证据能说明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第四节着重分析产业政策的成败主要取

决于各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差异。第五节勾勒关于产业政策的实证性政治经济学理论。第六节探讨这一理论可以如何应用于对产业政策的反思。第七节是总结。

2.规范性产业政策理论

支持采取产业政策的福利经济学理论相当直接易懂。市场不完善(market imperfection)、外部性和收益递增等现象很可能出现,表明有多种类型的产业政策能增进社会福利,甚至是创建现代制造业的必要条件。此类政策的最优形式取决于市场不完善的性质,如果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某些产业的规模小于社会最优水平,这并不能给保护新兴产业提供规范性的理由,而是应该把政策重点放在消除特定的市场失灵方面。当然我们不能忘记次优理论,也就是说在有着多种市场失灵的经济中,去除其中一种市场失灵有可能使整体福利水平下降,而非改善(Lancaster and Lipsey, 1956)。如果某个产业能带来正的外部性,那么福利经济学表明可以采取直接补贴这一最简单的产业政策形式。在此情形下,补贴成为经典的庇古式干预。在开放经济模型中,如果某个产业能带来正的外部性,而国际市场价格导致本国的产业规模从社会福利角度看过小,那么,关税就是最优的干预政策(Matsuyama,1992)。

然而大量研究显示,即使我们确认市场失灵很严重,实际的政策选择却很少符合规范经济理论的建议,例如在可以选择高效政策工具时,采纳的却是低效的政策工具(Coate and Morris,1995;Acemoglu and Robinson,2001)。本文暂不涉及这个话题,而只是强调,经济学理论的确充分证明,至少某些产业政策可以在增进福利水平和经济增长上发挥重要作用。下一节则将指出,确实有这方面的实际案例。但很明显,此类理论并没有给我们观察到的许多产业政策提供规范基础,如苏联在1928年后采纳的政策。只是在某些极为特殊的条件下,政府所面临的政策选择才符合规范性理论的说法。

3.产业政策的历史经验

下面将简要介绍一系列成功和失败的产业政策案例。我的主要观点不是说产业政策总是不好或者总是好,而是认为各种经验表明:产业政策有着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但只有在政治环境合适的情况下,这样的潜力才能发挥。下面的案例是为了描述我将更系统地解释的分析视角。

倡导产业政策的人所钟爱的榜样是实现东亚奇迹的各经济体。本文概要中已经提到,如今对这个领域有大量的研究文献。在韦德(Wade,1990)的书中,

第4章到第6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台湾的案例,其中许多有趣的故事是关于台湾当局如何从1950年代以来为促进工业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经济干预,比较著名的是台湾当局的经济设计师尹仲容(K.Y. Yin)如何根据美国顾问怀特工程公司(J.G. Whit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的报告,判断出塑料是应该发展的工业部门。他接下来通过银行记录,认准当地商人王永庆是有资源完成此事的人选,然后劝说对方着手开创企业(Wade, 1990, 第80页)。1957年,第一家塑料工厂在当局监督下完工,移交给王永庆。此后领导台塑集团发展的王永庆成为当地的企业家楷模之一。韦德列举了许多通过当局干预来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的案例,例如在台北公开销毁了2万只灯泡,以打击劣质产品(Wade, 1990, 第81页)。在私人产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台湾地区的公共部门也深深卷入了工业化浪潮,到1980年代,有多达60%的研发支出来自公共部门(Wade, 1990, 第99页)。产业政策研究院(Industrial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从1973年开始扮演了关键角色。特别是减少了对于美国的技术依赖,在8个领域发起了“‘国家’战略行动”。

公共部门在1965年创立了一个出口加工区,并利用信贷等许多支持工具来促进出口(Wade, 1990, 第139—148页),而且与韩国一样,兴建了一家大型的钢铁综合企业。

韦德书中的图1(Wade,1990, 第111页)总结了台湾当局在不同产业发挥关键引导作用的主要发展时期。某些措施并不十分成功,例如,与日本或韩国不同,台湾地区虽然也有过持续努力,却没能发展出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而在半导体等其他领域,干预却得到了非常出色的结果。

台湾当局成功促进工业发展的案例令人吃惊,极有说服力,很好地证明了产业政策的价值。但不幸的是,也有大量失败的产业政策案例,其中某些典型来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许多非洲国家在独立之后采纳了各类产业政策,如加纳和津巴布韦等国制订了五年计划和宏大的发展目标。与台湾地区一样,这些计划往往是由公共部门牵头。但糟糕的是,没有任何一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培育出了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在通常情况下,尽管实现了快速的资本积累,这些产业的效率却极其低下,全要素生产率令人沮丧。

对非洲国家的产业政策失败的最详细研究是基里克(Killick,1978)对加纳经济发展的开创性著作。对任何主张用产业政策来解决非洲现实问题的人来

说,这都应该是必读书籍。该书非常详细地介绍了1960年代早期以来的多个产业政策案例,并逐一揭示了这些政策的低效无能。作者指出,成本收益核算被忽视,低效的投资项目被采纳。一个例子是关于一家牲畜制品综合工厂(Killick, 1978, 第231页),“制鞋工厂……需要与北方的肉类工厂建立联系,把毛皮通过500英里远的运输送到南方的一家制革厂(现已废弃),然后又走200英里,把皮革运回位于中部地区的库马西的制鞋厂。因为主要的鞋类市场是在阿克拉都市区,这些成品鞋子还得再运输200英里,返回南方”。

基里克有些低调地评论说,这家企业的活力被错误选址给破坏了(第231页)。另一个惊人的例子是兴建一家水果罐头厂“以加工芒果,人们认为芒果在本地没有市场,而该工厂的产能据说超出了国际市场总和的数倍”(Killick, 1978, 第229页)。加纳政府对该工厂的报告大加引用:“A项目工厂将建立在布隆阿哈福省的文奇市,每年加工7000吨芒果和5300吨西红柿。如果该地区的平均产量为每年每英亩5吨芒果和5吨西红柿,那么应该有1400英亩土地种植芒果,1060英亩土地种植西红柿,以供应给该工厂。问题在于,该地区现有的芒果供应仅仅来自散落在灌木丛中的很少几棵果树,西红柿也没有商业化种植,因此这些作物的生产必须从零开始。芒果从种植到结果需要5—7年。于是,如何获得充足的种植物资和组织原材料生产,很快成为该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Killick, 1978, 第233页)。

基里克的尖刻评论是,“很难想象还有比对该项目规划的经济效率更加糟糕的分析了”,而这样的报告是在该工厂开工建设一整年之前做出的。恩克鲁玛统治时期的问题不是工业投资不足,人们普遍认为该国的资本存量在1960—1965年间增长了80%(Killick, 1978, 第69页)。公共部门的投资占其中的60%,占非住房投资的80%(Killick, 1978, 第170页)。问题在于这些投资的配置方式。

我们很容易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找到更多的类似案例。虽然拉丁美洲的情形或许没那么糟糕,甚至还有少数成功案例(特别是巴西),但普遍情况依然是拉丁美洲国家政府对工业发展的刺激政策并不成功。大多数政府保护和产业补贴并未扶植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而是出现了缺乏竞争力、为受保护的国内市场提供劣质产品的垄断企业或寡头企业。

4.决定产业政策成败的政治经济学

成功和失败的产业政策案例的区别何在?为什么在台湾地区能发挥作用,而加纳则不行?虽然产业政策在各国的实施方式肯定有区别(如对内思路和对外思路),但我相信这些案例的主要差异在政治方面。毕竟,《棉布法案》似乎是一项成功的进口替代政策,人们也可以说,台湾地区在1950年代执行的早期进口替代政策很关键,给某些后来的优秀企业创造了起飞良机。因此拉丁美洲乃至加纳(至少在设想中)所尝试的政策本来是可以发挥作用的,实际上没能如此是由于这些国家的政治环境所致。

为体会这个观点,我们再来看非洲的例子。有学者分析了赞比亚利用工业发展公司(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来促进工业化的失败案例(Tangri,1999, 第30页),指出原因在于“该公司在具体操作业务中听命于各种政治上的指示,包括投资的类型和选址等。项目的开展是基于政治考虑,例如曼萨电池厂的可行性分析就认为该项目是不合算的。还有,钦格拉的中国玉米加工厂在开工时也没有任何可行性分析,完全是出于政治决策,导致已经完成规划和评估的基特维玉米加工厂项目被放弃。项目选址也受到政治指令的干扰,工业发展公司的下属企业利文斯顿汽车组装厂、卡皮里玻璃制品厂和曼萨电池厂,都是为了在主要都市区以外提供就业。这些工厂和其他类似项目由于各种原因陷入困境,部分原因正是因为它们位于内地,与主要市场相距遥远。在卡拉路西和内加内加的农村地区,投资数百万美元的制砖厂修建起来,但把这些砖头长途贩运到建筑工地使其成本陡增,建筑企业转而使用混凝土块来替代。由于需求下降,内加内加的制砖厂被迫在1979年关闭,卡拉路西的工厂也陷入严重亏损”。

以上对赞比亚产业政策的分析表明,赞比亚与日本的区别在于,其政策、项目和选址的决策是根据政治标准,而非经济因素。

同赞比亚一样,加纳的资源错配决策背后的动机显然也是政治上的。有学者认为许多项目根本没有可行性研究和竞争投标就启动了,新企业被当成党政官员的私人领地来分配,以便他们给自己的亲属、朋友和支持者们提供好处(Rimmer,1969, 第195页)。还有人总结说:“加纳的政治家们在经济和社会项目的总体规划和实施上,地位总是高于公务员和规划师。”(Omaboe,1966, 第460—461页)

相比之下,所有研究东亚奇迹的文献都强调,那里的经济主管部门如何能制定理性的经济政策,而不用采纳服务于政治的项目或政策工具。

5.实证性的产业政策理论

综上所述,产业政策可能发挥作用,也可能遭遇失败。区别在于实施政策的机构的目标和行动,而这些是由政治体制决定的。与其他因素相比,如约束边界和思想观念的差异相比,政治因素对产业政策成败的影响似乎要大得多。要真正解释产业政策的不同结果,我们必须深入剖析这些政治因素。台湾地区和加纳的哪些政治因素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它们的政治均衡差异如此之大,可以决定产业政策实施的成败?对于这些问题,已经有学者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包括韦德等人(Wade,1990;Haggard,1990;Evans,1995)。

作为我的思路的讨论背景,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内生政策理论[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Acemoglu、Johnson and Robinson(2005b)]。经济政策(以及同样是集体选择结果的更普遍的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因为这些政策和制度影响着社会上的主要经济参与者的激励,特别是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技术的投资,还有生产的组织。经济政策非但决定着总体的经济增长潜力,而且会影响未来的资源分配。换句话说,它们非但影响总收入的规模,还关系到收入如何在社会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

经济政策是内生决定的,来自社会的集体决策。显然无法保证社会上所有个人和群体都赞成同样的政策组合,因为如上文所述,不同政策会导致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果,因此在经济决策的选择上存在利益之争。在此情形下,社会上的政治权力格局将决定选择何种经济制度,有更大政治权力的群体将确保推行自己赞成的经济政策组合。

同时,社会上的政治权力格局也是内生决定的。根据我和阿西莫格鲁(2006)的理论,我把政治权力分为两个部分:法定权力(制度)和实际权力。法定政治权力代表社会的政治制度所赋予的各种权力,政治制度决定了政治生活中主要参与者的约束条件和激励机制。

政治制度中包括政府的组织形式,例如,民主制还是独裁制,对政客和政治精英的约束程度等。然而,还存在超出政治制度规定的政治权力。某些人群即使没有被政治制度(如宪法的规定)赋予权力,但仍然可能掌握政治权力,他们可以起义,拿起武器,雇用士兵,与军队结盟,或者采用有经济破坏力但

基本上和平的抗议来向社会宣扬自己的主张。我把此类政治权力视为实际政治权力,它有两方面的来源。首先,这种权力取决于相关人群解决自身集体行动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在其个体成员可能搭便车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大家团结行动。其次,这种权力取决于相关人群掌握的经济资源,它影响着这些人利用或滥用现有政治制度的能力,以及招募和借助武装以对抗其他人群的能力。

社会中的实际政治权力和法定政治权力的组合,决定了各个人群的真实权力以及利益格局,进而决定了选择怎样的经济政策。这种观点强调说,今天的掌权者所做的决策不但是为了目前的收益最大化,还致力于长期维护其政治权力。这些目标之间往往存在冲突,而原因可能很简单,例如某些经济政策尽管能增加现有政治精英群体的收入,但同时会让反对派的收入增加更多,这样将影响未来的实际政治权力分配。贝茨(Bates,1981)在一篇开创性研究中也指出,好的经济政策可能不是好的政治选择,例如,虽然提供公共品能增加政治精英群体的收入,但利用再分配手段来扶持支持者、打压反对者,可能更有利于维护现有的统治。

如果产业发展是政治均衡的内生产物,那么在何种条件下政治均衡将有助于推动产业发展?如果促进产业发展能提高经济效率,可以形成帕累托改进,那么在任何政治制度下,任何类型的政治领导人都有动力采纳。例如,惠特曼(Wittman,1989)就认为在民主制度下,政治竞争总能产生有效率的政策。不过该观点遭到了阿西莫格鲁(Acemoglu,2003)的有力反驳,而且他举出的案例并不属于上文提到的大多数非民主国家的情况。使台湾地区采纳成功的产业政策的也不是因为政治竞争,因为当时那里还基本上属于一党独裁。当然如果工业化带来了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即使独裁政府也会给予支持。但正如上文所述,这种看法的问题在于,工业化几乎肯定会破坏现有的政治权力格局,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历史就是明证。

这些观点意味着,只能间接受益的人不太可能去推动工业化。然而此判断能否成立显然需要结合具体环境。例如,韩国和台湾地区都经历过日本统治的殖民历史,在工业化方面有过比较多的经验。当它们在1960年代促进工业发展时,那里有企业家资源和操作经验。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则都有漫长的商业资本主义历史。另外韩国和台湾地区有着深厚的官僚政治传统,在政策的制定和监督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说这样的操作必须得到政治家们的允许,但这种能

力的存在显然能影响政策的成败,从而改变政治家们的激励。最后,这些地方还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本。这些条件表明,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有很大机会成功,其他国家如果有同样条件也会鼓励政府采纳类似的政策。

除帮助产业政策发挥巨大作用的上述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可以缓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政治不稳定。日本和韩国都是长期巩固、独立的政治实体,台湾地区在1949年后与中国大陆存在对立,但在语言文化上仍血脉相连。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另外,所有这些社会都处于高度均平状态,部分原因在于农业改革。较低的不平等程度,加上团结稳固的社会形态,使得当政的政治精英能推行快速工业化,而不至于面临剧烈的权力挑战(Acemoglu and Robinson,2006)。

如果间接利益不足以推动产业发展,那么回到光荣革命的例子,成功的工业化政策可能需要能直接从工业化中受益的群体掌握政治权力。这正是平卡斯(Pincus,2009)对英国辉格党联盟的看法,他认为辉格党的许多政治领袖有自己的工厂和新兴企业,他们支持能提升自己资产价值的政策。

这种看法虽然有理,但并不全面。正如亚当·斯密所述,这是因为对商人来说垄断是最有吸引力的事情之一。光荣革命的关键之处在于它是在1623年的《垄断条例》通过后发生的,该法案导致很难在英国国内建立垄断。因此,受到《棉布法案》保护的羊毛和亚麻纺织业不能阻止国内棉纺织业的兴起。还有,获得政权的辉格党政客们在1688年革命后也不能建立自己的国内垄断企业。

阿根廷的工业化历史可以为上述观点提供很好的佐证。我们需要认识到,阿根廷和其他拉美国家的政策转向促进工业化,是新的政治联盟结成后的内生反应,也是为了向自己人提供收入再分配,维护其统治。在1930年代的拉丁美洲,外贸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资源分配向相对价格提升的城市和工业部门倾斜。这一冲击加上许多国家的民主参与度的扩大,使城市和工业人群的势力大为增强,随之兴起了进口替代的发展模式。

过了一段时间后,政策反应开始出现,其背景正是变化中的经济和政治版图所催生的新兴政治运动和党派。在巴西,其标志是格图里奥·巴尔加斯(Get úlio Vargas)的崛起和新国家体制(Estado Novo)在1937年的建立。秘鲁则是德拉托雷(Víctor Haya de la Torre)领导的阿普拉党(APRA)的兴起。还

有拉扎罗·卡德纳斯(Lázaro Cárdenas)在1934—1940年担任墨西哥总统,及阿根廷的胡安·贝隆(Juan Perón)于1943年后的兴起。

虽然这些新兴政治势力促进了工业发展,但对于此类政策的理解,还是应关注到它们对于新的执政者有直接的好处。有学者(Gerchunoff,1989)这样总结阿根廷实施的贝隆主义经济政策,“并不存在特定的和统一的贝隆主义经济政策,更不用说长期发展规划,尽管官方文件中谈到了规划,但首要(甚至唯一)目标却是……能够保证新的分配模式的经济秩序”。产业政策是存在的,因为这符合那些制定经济政策的群体的利益,这些政策的形式虽然不像1960年代的加纳那么糟糕,却并不符合社会效益的目标,显然也没有给促进快速工业化创造必要的激励机制。其他学者也赞成上述判断,认为“贝隆主义政策反映出,政府并不那么关心工业化,而是注重增加民众和新兴企业家的实际消费、就业和经济安全的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政策,为实现这些目标,甚至不惜牺牲资本积累和经济的转型能力”(Díaz Alejandro,1970, 第126页)。还有,“主要问题在于,从经济效率角度来看的最优政策(如自由贸易)会导致收入分配有利于数量最为丰富的生产要素(如土地)所有者,也就是说会强化传统精英群体的地位……但长期效率和受欢迎的收入分配只能靠完善的财政体制来协调,这不是很容易做到的”(Díaz Alejandro,1970, 第65页)。

通过光荣革命与贝隆革命的对比,我们看到后者欠缺《垄断条例》。上述讨论还指出了东亚经济体与拉丁美洲或非洲的一个重大环境差异,东亚各经济体都不存在反对工业化或者受城市剥夺的强大乡村利益集团。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没有什么农村腹地,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则通过农业改革剥夺了农村精英群体的传统权力。

为什么英国制定了《垄断条例》,而阿根廷没有?这个差别与不同国家的制度发展历史有很深的渊源。拉丁美洲国家在1930—1940年代的政策选择是殖民地时代以来制度形成过程的路径依赖的结果(Engerman and Sokoloff,1997;Acemoglu、Johnson and Robinson,2001)。殖民地社会所建立的经济制度是为了从当地人和奴隶那里产生和榨取租金,以社会发展为代价,为极少数精英群体服务,给这些国家造成了严重的不平等。

拉丁美洲在1930年代所形成的政治联盟及其采纳的政策,与关注租金产生和攫取制度史存在高度的路径依赖关系。历史上形成了垄断和高度仆从性质的

政治策略,成为以前的寡头体制的延续。英国的制度形成路径与之大不相同,中世纪后期到现代初期的一系列冲击和结构变化又使社会权力平衡急剧改变,不但让各种利益群体获得了更大权力,而且形成了一系列实际和法定的权力制衡机制,从而产生了《垄断条例》等政策措施(Acemoglu、Johnson and Robinson, 2005a;Pincus, 2009)。

东亚国家成功促进工业发展同样是历史发展路径的结果。前文已强调了某些结构因素影响了产业政策对政治精英群体的成本和收益,此处还要增加一个因素。韩国和中国台湾都曾经是日本的殖民地,在国防现代化上受到了日本的深入影响,这是后者自明治维新以来为避免自己成为西方殖民地所高度重视的。孙中山和1949年后来到台湾的国民党人同样关注这个目标。韩国和中国台湾脆弱的国际地位,及其与朝鲜和中国大陆的激烈竞争,也强烈地促使其领导者鼓励工业发展。这些因素使他们不可回避地要发展强大的工业部门。

6.对产业政策的新研究方法

以上对历史经验的诠释表明,失败的产业政策乃至各种糟糕政策都是错位的政治激励的后果。因此,成功促进工业化要求改变政治均衡格局,以便使掌握政治权力的群体与社会实现激励相容。这可以通过改变政治制度来实现,或者通过社会权力平衡的内生变化来实现。东亚国家成功推行产业政策的历史就表明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出现了特殊的政治均衡格局,与拉丁美洲或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迥然不同。

发展路径的历史根源以及产业政策的内生特性,使它们难以因为简单的政策建议而改变,因为我们尚不清楚如何把中国台湾或韩国的政治均衡复制到其他地区。本文的分析已明确指出,这些国家的历史经验与很多独特的因素有关。促进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要求我们深入理解社会的政治均衡、经济参与者及其利益关系、政治制度、实际与法定的政治权力格局,以及这些因素组成的综合图景。在做到这点之后,可以有多种途径来促进工业发展。例如,增强在工业发展上有既得利益的群体的力量;通过改变政治制度来引入更激烈的政治竞争,以产生更有社会效率的政策;撬动政治均衡的另一种办法是在内部发挥作用,给现有的政治精英群体创造调整政策的激励等。这里不能详细阐述新的产业政策框架应该是怎样的,只是希望清楚地说明,为什么我们需要采用这种新的思路。

7.结论

本文试图提出一个直观的论点,我们有充分理由从经济学理论中得出结论:产业政策可以是社会所需要的,并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某些重要的案例能支持这个说法,若干国家的产业政策确实发挥了有益作用,当然也有若干国家遭到失败。本文进而指出,成败原因在于采纳产业政策的不同国家的政治环境。与任何对社会有益的政策一样,产业政策未必是政治均衡的结果,即使能推出产业政策,也未必能采取理想的形式。例如,某些国家的政策更多关注收入再分配或政治权力巩固,而非促进经济增长。所以,那么多非洲国家在1960年代的产业政策遭遇失败,以及其他经济政策也普遍非常糟糕,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即各种政策的目标是为了维护政治权力,与促进经济增长往往存在冲突。这些非洲国家以及程度较轻的拉丁美洲国家同东亚国家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政治均衡格局完全不同,东亚的地缘政治和历史环境非常独特。最后,我认为如果这种政治经济学视角成立,那就需要从新的思路来看待产业政策。仅仅提出好的经济政策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考虑这些好建议如何能被掌握政治权力的群体自愿采纳。

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释人口红利的变迁和效应

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释人口红利 的变迁和效应 关于《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释人口红利的变迁和效应》,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令世界惊讶,人口红利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源泉。近年来,有关人口红利问题引发了学术界的热议。本文将另辟蹊径,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释人口红利的变迁和效应。 一、人口红利

1.人口红利的现代经济学解释 美国学者大卫?布鲁姆在研究人口转变对东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时最早提出“人口红利”。此后,大卫?布鲁姆明确提出人口转变将产生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即出生育率、死亡率的降低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给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机会窗口。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人口转变的过程会逐渐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即总人口中适龄劳动人口规模大,青少年和老年人人口规模小。这种结构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而且人口的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形成了对经济社会发展十分有利的条件,被称为“人口红利”。 2.人口红利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劳动力能够创造剩余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由三部分来度量: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力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数量大国,劳动力供给充足,造成了劳动力商品的价格下降。此外,劳动力价值决定受到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社会消费水平较低,劳动力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远远小于发达国家。 这些决定了中国的劳动力使用成本较低,资本积累较高,这就是“人口红利”。 二、中国人口现状

大一政治经济学笔记(资本主义部分总汇)

大一政治经济学笔记 资本主义部分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王禹 目录 第一章02 第二章07 第三章14 第四章24 第五章Ⅰ32 第五章Ⅱ39 第六章48 第七章56 第八章63 第九章73 第十章82

大一政治经济学笔记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 ——萧伯纳 1.1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政治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1、概念、研究对象不同 A、政治学:研究阶级、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国内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B、经济学:(美国经济学家Joseph.E.stiglitz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进行选择的,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任何被利用。” C、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阐述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的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科学。 延伸:经济学 [重要观点]: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稀缺是经济学的显著现象。 ①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人必须做出选择。(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②经济学被称为“选择的科学”。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不同的欲望。 [重要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资源配置问题。 (1)选择与制度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人,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在一定的社会中进行。 ①经济活动:做出选择或资源配置决策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②经济制度:各个社会做出选择或资源配置的方式 (2)现代社会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即两种经济制度: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①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差别:决策机制不同、协调机制不同、激励机制不同。 ②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各有利弊。可从经济效率、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等方面来比较。 ③现代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干预的混合经济制度。

育明考研:2013年北大行政管理比较政治经济学状元笔记

七月一日之前推出全国58所院校行政管理视频和资料,优惠价为1680元-2500元。越早越优惠。。。还赠送最后三套押题卷和公共课阅卷老师一对一的点评指导。 育明教育包揽2008-2013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状元!2008年第一名郭同学398分,2009年第一名冯同学418分,2010年第一名葛同学398分,2011年第一名周同学384分,2012年第一名王同学402分,2013年第一名郭同学402分。 23.社会联盟范式的主张P123及特点P124-126,代表作品P126-136。 A.主张: 它注重分解国家和社会,所强调的互动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和社会的组成部分在不同利益的驱使下的交叉联合与斗争,指出社会的组成部分和国家的组成部分根据相关利益而交叉组成社会联盟以推动或反对一定的政策。政策依靠社会联盟推动。 B.特点: 首先,对国家和社会的分解。 其次,以利益为中心的研究视角。 再次,对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及历史演变等宏观变量的重视。

最后,研究层次、方法的多样性。 C.代表作品: 两本书,一是《困难时期的政治》,二是《贸易与联盟》 24.制度主义的主张P139,流派P144&P150及其区别P155 A.主张: 它主要分析规则、规范对个人或组织的利益、能力和行为的影响。 B.流派: 首先,历史制度主义(路径依赖P148)。a.认为制度可以使个人重新定义自己的利益所在,b.认为制度可以通过影响甚至决定个人对自己利益的定义而影响甚至决定他的行为,c.认为如果制度影响政策结果,那么历史则创造出制度。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是人有意识的思考和行为的结果,而制度反过来又限制人的行为,认为制度并不决定行为,个人建立在制度约束上的理性选择决定行为,制度为人与人的战略互动提供了重要的限制环境。 C.历史制度主义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区别:P155 首先,分析层次和研究方法不同。 其次,利益形成的解释不同。 25. 比较政治经济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角比较 比较角度比较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 1.以个体为中心 的理论视角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自由主义 2.以国家为中心 的理论视角国家主义现实主义 3.以社会为中心的 理论视角社会联盟理论新马克思主义 4.以制度、理念为 中心的理论视角新制度主义建构主义(育明教育注:考察过)

经济转轨研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

经济转轨研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 [摘要]经济转轨研究存在多种理论范式,但研究目标多指向经济转轨中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和国际因素。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综合考量这些因素,通过利益-制度这一对核心概念来研究国际-国内、国家-社会框架内国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从此视角来看,经济转轨是处于国际体系中的国家政府整合国内社会行为体利益偏好,从而形成新的国家经济制度的过程。在经济转轨发生以后的若干年里,转轨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依然是对于国内结构的把握。在实践中,国家偏好与社会行为体利益偏好的整合受到多种国际力量的冲击,政府面临对偏好来源的界定与整合的双重任务,政府协调利益体矛盾的能力受到考验。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转轨;国内政治;社会行为体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10)09-0022-05 经济转轨是原计划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转变。西方主流经济学以其一般理论为基础把经济转轨作为经济事件加以阐释,遇到了转轨实践中的难题:有意想不到的俄罗斯的失败,却也有出人意料的中国的成功。新政治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等各理论流派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对影响经济转轨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经济转轨研究越来越指向一种政策的出台过程,成为一种政策选择的政治事件。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化,转轨经济日益受到国际力量的冲击,于是,国内转轨政策的出台被置于国际体系当中加以考察,已经成为一种理论上的诉求,也是转轨经济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经济转轨及经济转轨理论的问题指向 从经济转轨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来看,影响经济转轨的各种因素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1、经济转轨中的政治因素 新古典经济学以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以效用价值论和均衡分析为主要工具,强调自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政策主张是建立市场制度。然而在俄罗斯经济转轨出现无序状态时,新古典经济学陷入理论困境。于是,政治、法律、文化等因素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研究框架之中,出现了多种理论逻辑对经济转轨的解释。如:比较经济学研究范式强调在发达的市场中强大的政府的作用。科尔奈用软预算约束造成短缺经济来解释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斯蒂格

导论政治经济学述要

导论政治经济学述要 导论政治经济学述要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0332610.html,/course/zzjjx/ 案例内容: “宁为自由而战死,决不为富人的娱乐而丧身!”这是二千多年前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发出的英勇誓言。 公元前73年,在古罗马中部卡普亚城的一所角斗训练所里,发生了一次暴动。角斗奴们手拿菜刀、肉叉和各种尖刺的木棒,杀死了卫兵,冲出了戒备森严的训练所,向城南的维苏威火山奔去。组织这次暴动的,就是古罗马史上极其著名的英雄斯巴达克。 斯巴达克原是色雷斯人,同罗马作战时被俘,被卖为奴,并且被送到卡普亚一所专门训练角斗士的学校受训。角斗士的境遇十分悲惨,经常遭受拷打,而且等待他们的命运是被迫在角斗场上互相角斗、互相残杀,供灭绝人性的奴隶主哄笑取乐。他们对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忍无可忍。公元前73年,有200多人密谋逃亡,由于密谋泄漏,结果只有78名奴隶及时拿了菜刀和铁叉等武器潜逃成功,来到维苏威火山上造反。他们推出三名领袖,斯巴达克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 逃亡奴隶纷纷投奔前来,起义队伍迅速扩大。起义军极盛时期曾发展到12万人以上,屡败罗马军,活动范围几乎遍及意大利南部。公元前72年,罗马执政官率军镇压。此时,起义队伍内部发生分裂,以克里克苏斯为首的一支队伍单独行动,不久被罗马军队消灭。斯巴达克率军北上,频频取胜。但他并未翻越阿尔卑斯山,而是率12万义军再次南下,进抵意大利半岛南端,计划借助海盗船只渡到西西里,因受海盗欺骗未获成功。公元前

71年,奉命镇压起义的克拉苏尾随斯巴达克南下,在意大利半岛最狭窄的部分布鲁提乌姆挖掘了横过整个地峡的壕沟,对起义军加以围困。起义军突破封锁线,向东南海岸进发,受阻,被迫折回迎战克拉苏。同年在布林底西港附近亚决战中,克拉苏得到从伊比利亚半岛归来的庞培的增援,起义军遭到惨败,六万名起义者战死,斯巴达克也壮烈牺牲。 起义失败后,奴隶主把六千名被俘的起义者钉死在从卡普亚到罗马沿途的十字架上。尽管如此,奴隶反抗奴隶主的阶级斗争并没有停止过,而是继续蔓延,一直到罗马帝国的灭亡。 案例评析: 案例讨论: 1、在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表现如何?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是怎样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 案例来源: (1)李纯武、寿纪瑜等编著:《简明世界通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2)《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 案例内容: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 (4)

政治經濟學 Political Economy 2007 秋授課教師:魏少君(東海大學社會系博士班) 上課時間:星期四晚上18:00-21:00 授課對象:社會系大學部學生 聯絡方式:shauchun171@https://www.360docs.net/doc/e110332610.html,電話:0912-073330 約見時間:每週下課後或另外約定 課程主旨 什麼是政治經濟學?它和社會學理論的傳統有何關連?政治經濟學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又有哪些關鍵議題與概念值得我們深思?簡單地說,它的宗旨在於企圖解釋一個社會中財富如何被生產、被分配的問題,它提醒學者們不斷地去思考人類社會生活的歷史中始終存在的問題:財富價值是由誰以及如何被創造出來的?而這些財富資源又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分配?為什麼社會不平等與貧富不均的現象在人類文明中屢見不鮮?國家與社會如何看待貧窮問題並且曾經提出了什麼解決之道?國家透過財政手段榨取社會價值,這種方式在多大程度上解決了社會重分配的問題?而又為什麼在資本主義與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各國國內以及國家之間卻仍然未能真正面對並且解決這個問題? 本課程內容設定為社會學系專題課程,在進度安排上本課程將分成三個討論部分,首先帶領學生討論政治經濟學的關鍵議題,從經濟、政治與勞動等議題依序切入政治經濟學的不同主題與討論,由經驗現象出發來奠定本學期課程的基礎,並且於每週課程中進行理論與概念的討論。其次則是進入比較政治經濟學的脈絡,從歷史與跨國比較中,凸顯政治經濟制度的發展與問題,經由台灣政治經濟的歷史經驗以及福利國家研究的介紹,進一步讓學生將前一階段所學的基本議題串連並且予以理論化,同時深化對台灣經驗的掌握。最後一部份,則是進入全球化現象對當今政治經濟環境所造成的衝擊與問題,讓學生理解全球化所造成的多面向衝擊以及各種今日的政治經濟學者所不得不重新正視的當代議題。 教學設計在比重上,相對重視課堂參與討論與觀察現象的訓練,目的在於鼓勵社會系大學部學生發展對政治經濟現象的興趣,利用各種基本議題刺激學生反思自己與政治經濟活動的互動關係,除了能夠對現象進行多面向的描述之外,更能夠對現象的來源與後果提出闡釋。藉此讓學生更為深刻地體認到政治經濟現象對我們日常生活所造成的衝擊與意義。另一方面,則是在理論上持續與社會學的傳統議題:民族國家與資本主義緊密扣連,並且進一步思考在所謂「後工業社會」、「全球化」等當代趨勢中所產生的種種變化,藉此豐富學生的社會學基礎訓練以及深化對於現實經驗的真誠關懷。 課程要求 1.「出席成績」,每次出席2分,最多30分。 2.每週第一節上課時,先請同學提出「時事議題報導」(3分)一份,並上台「口頭評述」(3分)。每次合計6分,最多30分 (5次)。 內容要求: a剪報主題請配合當週讀本與課程內容。 b請以新聞剪報或雜誌專題為主要資料來源。 c口頭評述應包括「現象說明」、「分析提問」兩部分。 d「現象說明」:請妳精要地描述現象的始末與其相關論點。 e「分析提問」:請妳說明此現象與本課程討論的關係以及妳的提問。 3.以報告代替考試。於期中考前一週上課時繳交「期中作業」,佔20分。 作業題目:「台灣政治經濟專題簡史」(3000字) 內容要求: a 「報導主題」:請妳選擇一個與本課程相關的議題。 b 「歷史年表」:請從妳出生那年開始至今,製作主題年表。 c 「文字描述」:請妳進行妳自己的歷史描述,文字請扣緊報導主題。 d 「問題意識」:請妳從自己的歷史描述中,提出妳所觀察到的社會問題。 4.於期末考前一週上課時,繳交「期末總心得」,1500字以內,佔15分。 心得內容要求: a 請分享妳在本學期最深刻的學習收穫與體會? b 政治經濟學如何幫助妳解決生命中的難題?為什麼?

政治经济学_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1: 在2002年的最后一个周日,中国为电力行业的垄断画上了句号。拥有占全国46%发电资产和90%输电资产的原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重组为11家独立的公司,这些公司在12月29日同时宣布正式成立。从1987年持续至今的中国民航业改革在2002年也有突破性进展。随着6大民航集团10月11日的成立,中国民航总局与下属的民航企业彻底脱钩。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基础组建的三大航空运输集团,其资产总和将占据中国民航总资产的80%。 问题:政府对市场失灵的纠正。 分析: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竞争失效 (2)外部性 (3)市场不完全 (4)公共产品 (5)信息不对称 为弥补市场失灵需要政府介入,政府介入的手段和领域为: (1)对效率的介入 ①财政支出②财政补贴③政府采购④限制垄断(2)对收入再分配的介入 ①税收和转移支付 ②公共事业投资 ③特别征税 (3)对经济稳定的介入 ①财政制度内在的自动稳定器 ②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③金融政策 ④紧急行政措施 ⑤道义上的劝告 本案例中,政府通过限制垄断,恢复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可操作的竞争。 案例2: 1998年5月18日,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向最高法院递交诉状,控告微软公司利用其“视窗”操作系统来迫使消费者使用它的其它软件产品——其中最重要的是“网络探索者”Internet浏览器。1999年,该案做出了一审判决,在长达270页的判决中,法官杰克逊列举了微软一系列反竞争,保护垄断势力的行为。微软一直在努力拓展其势力范围,使其超越软件行业,而进入日趋有利可图的电子商务和网络连接行业,他们已经投资数以百亿计的资金在通讯和科技公司中(如AT&T)。由于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具有垄断状态,把Internet浏览软件“网络探索者”(InternetExplorer)与“视窗”捆绑在一起也就相当于垄断了消费者和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厂商上网的交通通道。问题: 1、结合该案例分析垄断和反垄断对社会造成什么样 的影响? 2、美国的反垄断法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有何借鉴意 义? 分析:垄断市场会带来效率损失,影响市场作用的 正常发挥,主要体现在:垄断使产量减少,价格增 加;垄断造成社会无谓损失;垄断造成企业不思进 取。 有必要通过反垄断措施纠正这种市场失灵,使价格 降低,增加消费者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1890年,美国通过了美国的第一部反托拉斯法—— 谢尔曼法。1914年,美国又制定了克莱顿法和联邦 贸易委员会法。这三个法案基本形成了美国的反垄 断法律体系。 美国反托拉斯法所规范的反竞争行为包括:联合限 制竞争行为、滥用经济优势的行为、价格歧视行为、 垄断与企业兼并行为、其他反竞争行为(股份保有、 董事兼任、瓶颈垄断、商业贿赂)、损害消费者的行 为(欺骗性定价、欺骗性广告宣传、虚假不实的标 签)。 美国反托拉斯法的特点是以限制造成垄断的不公平 竞争行为为主,而不反对现有的垄断企业。所以, 一个行业中垄断企业的存在本身并不违法,只有垄 断企业应用其垄断力量不公平地竞争时才算违法。 这使得美国的反托拉斯法具有很强的“行为法”特 点,即一切以企业行为是否违背公平竞争为判断依 据。 案例3: 中国电信改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4年中国联通 公司的成立。当时联通的总资产虽然只有中国电信 的1/260。但此举使邮电部独家垄断国内电信市场 的局面开始改变。1999年2月,信息产业部决定把 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剥离出去。原中 国电信被拆分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星通 信三个公司,寻呼业务并入联通公司。2001年12 月,国务院批准了新的电信体制改革方案,对现有 的电信企业进行重组。中国电信现有资产划分为南 北两个部分。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河南、山东共 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信公司归中国电信 北方部分;其余归中国电信南方部分。 问题:1.垄断和市场失灵。2.政府对垄断的态度和 措施。 分析: 1.垄断市场的效率损失。 (1)垄断使产量减少,价格增加; (2)垄断造成社会无谓损失; (3)垄断造成企业不思进取。 垄断市场的非效率导致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 用,是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之一。 2.现今世界各发达国家限制垄断、促进竞争的政策 措施,基本上是根据上述标准把促进“可操作竞争” 作为政策目标。 在各主要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制定了有关禁止垄断、 维持公正交易的法律。具体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垄 断的立法,由行政机构加以监督,由司法机关加以 执行。各国政府的反垄断政策就是以这些法律为依 据展开的。 我国的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应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 础上,结合本国国情。 案例4: 在小镇上,该镇的人从事的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一 种是养羊。镇上的许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羊群,并出 实用以做衣服的羊毛来养家。大部分时间羊在镇周 围土地的草场上吃草,这块地被称为镇共有地。没 有一个家庭拥有土地。相反,镇里的居民集体拥有 这块土地,所有的居民被允许在这块地的草场上放 羊。集体所有权很好地发挥作用,因为土地很大。 只要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有良好草场的土 地,镇共有地就不是一种竞争性物品,而且,允许 居民在草场上免费放羊也没有引起问题。时光流逝, 镇上的人口在增加,镇共有地草场上的羊也在增加。 由于羊的数量日益增加而土地是固定的,土地开始 失去自我养护的能力。最后,土地变得寸草不生。 由于共有地上没有草,养羊不可能了,而且,该镇 曾经繁荣的羊毛业也消失了。许多家庭失去了生活 的来源。 问题:什么原因引起这种悲剧? 分析:实际上,共有地悲剧的产生是因为外部性。 当一个家庭的羊群在共有地上吃草时,它降低了其 他家庭可以得到的土地质量。由于人们在决定自己 有多少学时并不考虑这种负外部性,结果羊的数量 过多。 如果预见到了这种悲剧,镇里可以用各种方法解决 这个问题。它可以控制每个家庭羊群的数量,通过 对羊征税把外部性内在化,或者拍卖有限量的牧羊 许可证。这就是说,中世纪小镇可以用现代社会解 决污染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放牧过度的问题。 但是,土地的这个例子还有一种较简单的解决方法。 该镇可以把土地分给各个家庭。每个家庭都可以把 自己的一块地用栅栏圈起来,并使之免于过分放牧。 用这种方法,土地就成为私人物品而不是共有资源。 在17世纪英国圈地运动时期实际就出现了这种结 果。 共有地悲剧是一个有一般性结论的故事:当一个人 用共有资源时,他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 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共有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政 府可以通过管制或税收减少共有资源的使用来解决 这个问题。此外,政府有时也可以把共有资源变为 私人物品。数千年前人们就知道这个结论。古希腊

政治经济学笔记整理

政治经济学笔记整理(二下) 导论: 一:经济制度一般原理(经济制度含义,功能,演变): 含义: 社会经济制度:概括了全部经济关系,其中最根本的是财产关系。 经济制度可分为:基本经济制度和具体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指具体经济制度,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包括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制度等。功能: 既可推动生产力发展,也能阻碍生产力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制度功能观点:承认制度对经济的重大影响和作用,同时更承认生产 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西方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功能观点:认为制度功能主要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构建激励机制。 忽略非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制度演变: 马克思主义制度演进理论:1、经济制度不具有永恒性,它是发展变化的;2、经济形态的发 展变化是一个历史过程;3、人在制度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4、改良与革命是经济制度 演变的两种基本形式;5、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经历社会制度演变的五个阶段。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1、制度是可变的;2、制度变迁原因在于主体追求利益最 大化;3、制度非均衡和制度均衡之间的转化;4、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5、 制度变迁是渐进的,不是突变的。 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存与竞争(统一,对立,转化) 统一性: 两种经济制度的共存共处必然要发生联系和关系。两种经济制度具有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 益要求两种性质不同的国家之间协同行动。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具有相互借鉴之处。 对立性: 政治上:社会主义国家在现阶段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执掌政权;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是资本家及其代理人执掌政权。 经济上:社会主义国家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财产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私有制的财产制度和按资分配为主的收入分配制度。 意识形态上: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国家通行的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自 由主义。 转化性: 两种转化趋势:资本主义具有前进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现实性;社会主义也具有倒退到资 本主义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当前两种经济制度共处的优势:在资本主义一方,但是并不具有永久性。 第一讲:课堂讨论的三个问题 1、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之我见 思路(1)立论基础的正确性。(2)理论揭示的合规律性。(3)主体与途径选择的科学性 (4)与实践进程的关联性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早产儿”吗? (兼评历史唯物主义核心原理的“不在场”) (1)理论的界说。(2)矛盾综合的(历史)现实体现——历史必然性。(3)生产力的“发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2014年07月21日07:04 来源:文汇报作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60 □钟祥财 若干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探索成果 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十月革命以后,前苏联决策者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逐步确立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体制设计和理论依据方面基本参照了前苏联的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暴露出一些问题,引起我党领导集体和经济学者的注意和思考,并产生了若干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探索成果。 如,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是否完全排斥商品生产?1956年,刘少奇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说:“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这个观点恐怕值得研究。”他次年指出,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是有计划,但计划只能计划那么几类,社会经济生活是几千种,几万种,几十万种,如果只强调计划性,就会把灵活多样挤掉,搞得简单、呆板。他说,“我们一定要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多样性、灵活性超过资本主义,使我们人民的经济生活丰富多彩,更方便,更灵活”,为此“一定要有下面那样多的小计划,和中央的计划互相调整。但只是计划调整还不行,还要利用价值规律。” 1958年,毛泽东指出:“进入共产主义要有步骤。我们向两方面扩大:一方面发展自给性的生产,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他强调,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商品生产,要看它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1962年“七千人会议”期间,毛泽东在修改刘少奇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工作报告时,增加了这样一段话:“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这样两个原则,是在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决不能不严格遵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两个基本原则。” 再如,怎样激发企业的积极性?毛泽东等人提出过适当放权的主张。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就企业管理而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看待它的独立地位,“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刘少奇在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应当保证企业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下,在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干部管理、职工调配、福利设施等方面,有适当的自治权利”。 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讨方面,孙冶方在1956年提出:“通过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的认识和计算来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的这个重大作用——在我们社会主义经济中非但不应该受到排斥,而且应该受到更大重视。”1957年,顾准提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由价值规律通过市场发挥作用。经济计划应“减少它对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规定”,“使价格成为调节生产的主要工具”。沈志远在1962年著文强调,必须肯定按劳分配首先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但是,由于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即使有人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客观规律有所认识,这些规律在实际工作也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政治经济学试卷A4

政治经济学试卷A4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商品价值的实体是: A.抽象劳动() B.交换价值()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2.直接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有: A.商品的价值 ( ) B.商品的供求关系 ( ) C.纸币发行量( ) D货币商品价值 ( ) 3.从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A.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已经孕育着货币胚芽 ( ) B.货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 D.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 4.国家垄断资本的主体是: A.私人企业垄断资本() B.公私合营垄断资本() C.国有企业垄断资本() D.公共资本()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B.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C.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D.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6.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 A.垄断不能削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B.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C.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D.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7.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 A.银行垄断资本购买工业资本的股票() B.工业资本购买垄断大银行的股票() C.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生产而形成的资本( ) D.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互派人员兼任要职() 8.生息资本的两种形态是: A.借贷资本()B.货币资本()C.高利贷资本()D.商品资本() 9.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 D.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10.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活动中,成本价格的作用是: A.资本家衡量企业盈亏的标志() B.决定资本家竞争胜败的关键() C.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值中的不同作用() D.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实质() 1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内部竞争形成: A.商品个别价值() B.商品生产价格() C.商品垄断价格() D.商品社会价值() 12、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产品各个部分的交换关系是: A.第I部类内部的交换() B.第II部类内部的交换()

基于中国模式视角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探讨

基于中国模式视角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探讨 基于中国模式视角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探讨 基于中国模式视角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探讨 曾天 摘要: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步探索出的一条经济发展道路被概括为“中国模式”,并引起广泛关注。我国国民经济在微观和宏观上的低效率特征,从而决定了我国发展方式的不以人为本的、不讲可持续发展的非科学发展特征。要转变我国目前的发展方式,首先要摘清楚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才可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中国模式不经济科学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源。有人觉得,中国模式应该从体制、经济、政治等综合方面去分析:有人觉得,综合去分析体制、经济、政治问题为时过早了,当前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抓紧一切时间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有人觉得,中国模式做的已经很成功;有人觉得,中国模式是好是坏无法确定;更有人觉得,应当认真反思如今的中国模式,不是处处说好听的,也不应当将如今的中国模式推广出去。 低效率增长的中国模式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以来,主要体现的中国模式是效率低下的计划经济(公有产权)和效率高的市场经济(私有产权)。无论是农民们包揽耕种、将部分行业垄断化、沿海城市的对外开放还是让大量的工人下岗:无论是医疗、保健、食品部门的市场化、教育事业的产业化还是加入世界的WTO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农产品经济市场、房屋的市场信心化等,都是以市场经济化为基础的(或者说是有效率的)。 换而言之,经济一定是市场化吗?市场到底是经济的或者是有效率的,这些都表明在既定成本的情况下收益性最大、在既定收益条件的情况下成本最小化。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化及其私有化的变革有多少是增长效率呢,我们得到的付出的又是什么? 我国的生产效率不论在美国、欧洲还是发达国家、不论是在日本、韩国、小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其整个经济体系的产入产出效率都是非常低的。 首先,市场的不经济化。根据新的古典主义的说法,市场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经济资源总是聚集在效率很高的地方,实现了消费者效用的最大化和厂商、供应商最大化利润,实质上市场是经济化的。 在中国模式体制中也表现了市场的不经济化。为什么市场无法将资源信息合理的用到有用的地方吗?例如,将商品用在社会或者个人最需要的地方。

政治经济学判断正误题

判断正误题: 1.生产力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生产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 3.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手段两方面。(×) 4.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7.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利用经济规律,也能完善、改造经济规律。(×) 8.虽然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9.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10.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11.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1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14.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规律和价值实现规律的统一。(√)1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6.现代商品经济中,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问题上,政府的干预是起主导作用的。(×) 12.在当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是依靠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 1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资本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14.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15.货币要想现实地转化为资本,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16.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能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 (√) 17.超额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1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 1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 20.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资本价值增殖没有影响。(×) 21.考察资本循环,主要是分析产业资本的运动过程;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运动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的影响。(√)22.生产资本的职能是生产出剩余价值,货币资本的职能是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23.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要求消费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24.资本主义工资在本质上是劳动的价值。(×) 25.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26.部门之间各企业的竞争促使利润平均化。(√) 27.的形成并不能消灭竞争。(√) 28.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内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 29.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内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30.金融资本就是银行资本。(×) 31.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是一种“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 32.中央银行采取措施减少货币供应量,称为“收紧银根”。(√)33.一般来说,贸易逆差会造成一国国际支出增加,本国的产业发 展受到打击。(√) 34.贸易顺差就是输入大于输出,贸易逆差就是输入小于输出。(×)35.国际贸易,就是由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构成的国际间的商品流通。 (√) 36.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是由该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3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和消费的矛盾。(×)3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40.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再发展到国家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身调节。(√) 4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都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特定阶段。(×) 42.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经济成分。(√) 43.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业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44.私营经济与公有经济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两者必然是对抗的 (×) 45.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 46.市场经济在宏观上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微观上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47.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法人制度。(√) 48.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科学的组织制度。(×) 49.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按照所持股份分配利润。(√) 50.现代流通方式就是指电子商务。(×) 51.市场体系是由各种商品的比价和差价构成的。(×) 52.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 53.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 54.资源条件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惟一因素。(×) 55.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小康。(√) 56.实现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由经济落后走向经济发达、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5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58.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用于投资和消费。(√) 59.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经过分配,最终用于消费。(×) 60.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61.鼓励一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从根本上并不矛盾。(√)62.合法的个人收入不仅有劳动收入,而且有非劳动收入。(√)63.投资买股票所获得的收入既有资本收益又包含了风险报酬。 (√) 64.对个人收入的调节,个人自我调节起着主要的作用。(×)65.社会保险是一项盈利性的福利事业。(×) 66.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计划经济的要求。(×)

课名:比较政治经济学 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

课名:比较政治经济学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 课号:研究生课程03216270/本科生讨论课03231330 学分:3 时间:周一9:00(研究生课程) 地点:廖凯原楼(政府管理学院大楼)436 教师:朱天飚(https://www.360docs.net/doc/e110332610.html,/faculty/zhutianbiao/) 通讯:62767273或62767272tianbiao@https://www.360docs.net/doc/e110332610.html, 答疑:周一14:30-17:30(廖凯原楼423) 简介: 比较政治经济学主要讨论国家、社会与经济互动的历史、理论及相关专题。主要问题包括:当代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是怎样形成和演化的?全球化下国家、社会与经济的关系是什么?政府应该介入多少经济事务?经济因素是怎样影响国内政治的?本课在回答上述问题时致力于对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做一个全面介绍。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深入分析政治、经济体系、力量、与主体行为者在国内层面的相互作用。 要求: 1.课堂讨论(可用一篇老师指导下的研究论文代替):50% 2.每周阅读总结与评论(每周阅读总结成绩为5分,共50分):50% 3.每次缺课减总成绩3分。 网址: 政治经济系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110332610.html,/ 政经学园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110332610.html,/(未名BBS—分类讨论区—课程特区) 必读: 1.《比较政治经济学》第二版草稿。 2. 每周阅读。 泛读(仅作参考,非必读): 1. Barry Clark, Political economy: a comparative approach (New York, Westport, and London: Praeger, 1991).《政治经济学——比较的视点》王询译(当代政治经济学译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2. James Caporaso and David P. Levine, Theories of political economy(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政治经济学理论》刘骥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3. Robert Gilpin,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杨宇光杨炯译(东方编译所译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 4. Ronald H. Chilcote, Theories of 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 (Westview, 2000).《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高铦、高戈译(政治理论译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5. Jan-Erik Lane and Svante Ersson, 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2nd edition (London and Washington: Pinte, 1997).

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区别.doc

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区别 区别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 就美国学术界目前的情况而言,经济学和政治学都有被称为political economy的子学科。 在政治学里,political economy的定义并不清晰,通常是指对那些与经济决策有关的政治过程的研究,例如某法律如何出台,劳资纠纷,经济发展和权力的关系,等等。 在经济学里,political economy有深远的传统。有朋友提到了,经济学在古典时代就被称为political economy,现在经济学界最著名的杂志之一就叫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但是,对现在经济系的学生来说,狭义的政治经济学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子学科,是指那种将一般经济方法(理性选择加实证主义)应用于与政府及权力有关的问题的研究。为了与政治学里的政治经济学相区分,有时,这个子学科被称为political economics。 举例以来说,2006年,MIT经济学教授Daron Acemoglu 和哈佛政府学院教授James Robinson出版了《独裁与民主的经济起源》(或许是向政治学家Barrington Moore早年的《独裁与民主的社会起源》致敬),比较系统地将动态博弈(dynamic games) 应用于政治经济学分析。他们和其他几位经济学家如Tim Besley、Torsten Persson、Guido Tabellini, 几乎重新定义了这个领域。此书在2007年被美国政治学会授予本年度最佳图书奖,并被美国各主要政治学系引为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部分。政治经济学之外的经济学往往把政府的角色和权力结构视为给定,也就是说,政府不是行为主体,那么,在市场失灵时,国家就要进行干预。政治经济学放松了这一假设。但是,如何理解政府的行为仍然缺少广泛共识。几种有影响的看法包括: 1. 有效制度论:即包括国家在内的制度倾向于减少交易费用

政治经济学案例分析报告

资本主义经济部分 主题词:垄断组织 一、案例内容 2003年6月30日,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宣布,自7月1日以来,有线电视预订费从12元增加到18元,增长了50%。这引起了媒体和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未经价格听证的价格任意上涨表示强烈不满。歌华有线电视用户220万户,每户每月多收6元,年均超过1.584亿元。新增主营业务收入1.584亿元,不包括国家交纳的税款,基本上是公司的净利润。歌华有线怎么能这么咄咄逼人?原因很简单:它们都是由垄断造成的。歌华有线电视是北京市政府授权的唯一一家负责北京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管理和运营的公司。它是垄断行业中的垄断企业,具有很高的垄断性和经营稳定性。众所周知,垄断行业的成本是最难估算的,电信部门说市话亏损,邮政部门说普通信件业务亏损,民航公司说航运亏损,自来水公司说亏损,有线电视公司也说自己亏损。有线电视行业比电信行业更具垄断性。目前,有线电视用户别无选择:只有网络接入提供商,只有服务内容。例如,北京用户只能选择歌华有线电视网,只能选择歌华提供的唯一服务。北京的用户说:“我不想多付钱。我不需要看超过50个节目。前面的20个程序已经足够了,但是我不能选择支付原来的20套钱。作为一家企业,歌华有线当然可以利用这个词。当产品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市场上没有类似或类似的替代品代替垄断者销售的产品时,企业就有“随心所欲”的自由。 二、案例分析 完全垄断简称垄断,又称独占,是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由一个制造商控制的市场结构。如果制造商能够控制或影响整个市场的供应,那么它就构成了垄断。完全垄断具有以下特征:1。独家经营。2。产品不可替换。三。价格自己决定。4。实现差别定价或价格歧视。5。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因此,完全垄断者能够长期保持其垄断地位。垄断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各种“产业壁垒”阻碍了其他厂商的进入。就本案提到的上市公司歌华有线而言,它是北京市政府批准的唯一一家负责北京有线电视网建设、管理和运营的公司。这是一个典型的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