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薯生理年龄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微型薯生理年龄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微型薯生理年龄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马铃薯是我国第五大粮食作物,营养丰富,粮菜饲兼用,加工用途多,产业链条长,增产增收潜力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的矛盾不可逆转,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对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联合国将2008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关注,各国政府相继出台许多优惠政策支持本国的马铃薯产业发展,使马铃薯产业发展呈现出:脱毒种薯需求逐渐增加、生产面积逐步扩大、加工能力显著提高、经济贸易份额不断增长的良好态势,前景十分广阔。我国脱毒马铃薯良种应用面积仅为种植面积的2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90%以上。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将近8000万亩,年用种量需800万吨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种薯市场。随着全国“科技兴薯”战略的大力推进,脱毒种薯需求将逐渐扩大,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2012年全国实现脱毒种薯应用面积平均35%的目标,国内脱毒种薯需求量将达到450万吨。目前,我国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供能力还很低,真正意义上的脱毒原原种(微型薯)不足3亿粒,是阻碍国内脱毒种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加之各地的质量标准不统一、检测手段还落后和监督体系不健全,致使种薯质量参差不齐,已成为制约我国马铃薯产业向纵深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另外,多年来我国马铃薯育种目标是以鲜食为主,生产品种具有浓郁的温饱色彩,加工等专用品种严重缺乏,这是当前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比较薄弱的标志性现状。 本文从研究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入手,通过对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分析,采用了查阅文献资料,数据分析,现场调研等研究方法对马铃薯的开发利用价值和行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解析了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行业细分,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繁育,生产、需求及马铃薯行业国家产业规划,各省区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政策;运用定量分析法,图例对比,卫星影像对比等研究方法,对马铃薯加工产业情况,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进入门槛条件,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市场前景,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制约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证后提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结论: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前景很好和行业发展空间还非常大。

马铃薯种薯质量的田间检验操作规程

附件21 甘肃省马铃薯脱毒种薯(种苗)病毒检测及安全性评价工程中心 马铃薯种薯质量的田间检验操作规程 马铃薯种薯质量田间检验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将病源的数量减到最少,生产合格的种薯。马铃薯种薯质量田间检验以目测为主,比实验室操作简单,易于执行,比收获后和库房检测范围大,能够实时掌握种薯生产整体情况,对质量控制作用效果显著。影响种薯质量最重要的是病毒和细菌病害,它们在植株上引发一系列症状,应用这些症状进行质量诊断很实用也很方便,在大田种薯繁育中,检测的灵敏性要求不像检测母株时那么高,此时观察症状就成为除去感染植株最迅捷的方法。 1田检种类 狭义的田间检验指的是由第三方监督检测单位进行的监督检验。广义的田间 检验根据针对不同群体需要,分为以生产为目的的检测(自检)和以质量评价为目的的检测(监督检验),前者执行单位为马铃薯种薯生产单位,后者为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单位,二者并重。自检与监督检验依据相同的标准“马铃薯种薯GB 18133-2012 ”,先自检后监督检验,生产单位通过自检降低田间病害比率,以达到所生产级别种薯的最低要求,然后检测或监督管理单位通过田检评价种薯生产是否达到相关标准。 不同目的的田检其检测技术细节有很大差异,自检具有及时、全面、细致的 特点,即在整个生长季节不问断执行全田检测,每一个有异常的植株需要对全株进行详细观察。监督检验具有客观、准确、高效的特点,即抽查检测要有代表性,在规定的时间段仅有的几次检测结果能真实反应全田基本质量状况。无论自检还 是监督检测的田检员,都要在检测前详细掌握被检田块的基本信息。 1.1检测内容 马铃薯对许多的病虫害非常敏感,这在所有马铃薯生长的地区都是一样。有些病虫害通过土壤传播的,也有的可以通过种薯传播。许多传播广泛的病害被视 为质量病害,例如晚疫病、疮痂病、丝核菌溃疡病、黑胫病、镰刀菌病害以及一些病毒性病害。这些质量病害在种薯中只能允许非常低的感染率。除了质量病害

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栽培技术 摘要: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马铃薯良种繁育的一项重大改革。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阐述了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栽培的两种方法,意欲和同仁们商榷讨论。 关键词:马铃薯;微型薯;栽培技术 20世纪70年代,马铃薯茎尖培养技术的出现为马铃薯无病毒良种生产体系的建立和推动马铃薯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而脱毒微型薯的生产和推广又为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交换以及无毒种薯的生产和运输提供了一条便利的途径。因此,微型薯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马铃薯良种繁育的一项重大改革。采用组织培养和无土栽培技术生产微型薯,是将脱毒试管苗经过切段繁殖,达到所需数量后通过基质栽培,经3~4个月的生长,每株可获得3~5粒1~3g 的微型薯。如果结合温室栽培,可进行周年生产。采用此法生产微型薯,生产周期短,繁殖效率高,在短期内就能生产出大量的脱毒微型薯。 1微型薯的特点及意义 1.1种性好,增产效果明显由于微型薯是在防虫条件下无土栽培,其生长周期短,重新感染病毒、病菌的机会大为减少。种薯不带病毒、品质高,除了具有大种薯生长发育的特征特性外,还能保证马铃薯高产不退化,增产效果一般在40%以上,能够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种性。 1.2体积小,重量轻,降低运输费用和用种量微型薯的百粒重仅100~300g,用种量只有10~15kg/667m2,比用大种薯播种减少用种量100kg/667m2,克服了脱毒种薯大调大运带来的麻烦和经济损失,更有利于边远山区脱毒种薯的供应和优良品种的更新。 1.3休眠期长,便于种质交流与保存一般脱毒早熟品种的休眠期为90~100d,比同一品种的大种薯休眠期长2~3倍。微型薯的这种特性可以避免在种薯交流和运输过程中,由于过早发芽而引起种薯腐烂或严重失水,而且便于保存,不需要复杂的贮藏设备。但是,如果用未充分通过休眠的微型薯播种,田间出苗极不整齐。生产上通常在播种前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浸种,以打破微型薯的休眠,促进同时发芽,效果很好。 1.4后代植株适应性强通过休眠的微型种薯100%具有发芽能力,在大田直播条件下只要温、湿度条件适宜,田间即可表现出苗齐、苗壮、生长势强,其株高接近同品种的大种薯后代植株。 1.5作为病害检测的指示材料微型薯特别是由试管培养的微型薯无病毒和其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分级标准和质量要求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分级标准和质量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贸易和技术合作的发展,我国已制定了国家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标准,并使之与国际标准接轨,该标准已于2000年颁布实施(GB18133-2000)。 (一).马铃薯种薯的相关定义及分级 1、脱毒苗:应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再生试管苗,经检测确认不带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等病毒和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才确认是脱毒苗。 2、脱毒种薯:从繁殖脱毒苗开始,经逐代繁殖增加种薯数量的种薯生产体系生产出来的。脱毒种薯分为基础种薯和合格种薯两类。基础种薯是指用于生产合格种薯的原原种和原种;合格种薯是指用于生产商品薯的种薯。 3、基础种薯:分为三级。 (1)原原种:用脱毒苗在容器内生产的微形薯(Microtuber)和在防虫网、温室条件下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或小薯(Minituber)。 (2)一级原种:用原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3)二级原种:一级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 4、合格种薯:分为二级。 (1)一级种薯:用二级原种作种薯,在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2)二级种薯:用一级种薯作种薯,在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 5、病毒病株允许率:脱毒种薯繁殖田中病毒病株的允许比率。 6、细菌病株允许率:脱毒种薯繁殖田中细菌病株的允许比率。 7、混杂植株允许率:脱毒种薯繁殖田中混杂的其他马铃薯品种植株的比率。 8、有缺陷薯:畸形、次生、龟裂、虫害、冻伤、黑心和机械损伤的薯块。 (二)质量要求

马铃薯微型薯气雾培营养液研究综述

马铃薯微型薯气雾培营养液研究综述 肖英奎,张艳平,张强,李继嫚,乔建磊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和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 摘要:气雾栽培法是解决根系水气矛盾最好的一种栽培形式,营养液是气雾栽培的核心。已知的营养液配方多是以MS营养液为基础、改变营养液中N,P,K的比例而形成的。叶面营养、营养液浓度梯度等问题也同时影响马铃薯微型薯的生长和产量。为此,对马铃薯气微型薯雾培营养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分析,并总结出有待解决的问题,对气雾培马铃薯微型薯的进一步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马铃薯;气雾培;营养液;无土栽培 中图分类号:S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88X(2011)10-0220-04 0引言 马铃薯是世界上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农作物。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但马铃薯单产水平很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马铃薯企业市场的不断扩大,马铃薯栽培正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1]。 气雾栽培是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栽培的一个分支。营养液栽培是与土壤栽培相对而言的,它是一种无土壤和无土壤肥力的栽培方式。气雾培是指作物的根系悬挂生长在封闭、不透光的容器(槽、箱或床)内,营养液经由特殊设备形成雾状,间歇性喷到作物根系上,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是所有无土栽培技术中解决根系水气矛盾最好的一种形式。 雾培的概念是在1968年提出的。1995年,Lem-men采用两种生产方式进行微型薯的生产:一种是将马铃薯植株从栽培基质中提起,收获一定大小的小薯后再将植株根植于基质中;另一种方法就是雾化栽培。实验结果表明,雾化栽培特别适用于以地下块茎为产品器官的马铃薯生产。 1996年,韩国首先取得了雾培马铃薯栽培试验的成功;意大利的气雾培系统已经发展到大规模的立体式空间多层栽培;以色列已经有成套的雾培设备投入 收稿日期:2010-12-07 基金项目:吉林省应用基础项目(20090566);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90169) 作者简介:肖英奎(1965-),男,长春人,教授,(E-mail)xiaoyk@jlu.edu.cn。 通讯作者:张强(1968-),男,吉林德惠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zhanqiang@jlu.edu.cn。到国际市场;1997年,我国由黑龙江从韩国引进了雾化栽培马铃薯微型种薯这一技术,目前关于这项技术,我国也进行了较多的实验,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气雾法生产马铃薯的优势 目前,马铃薯微型薯的生产主要有4种方法:一是有土栽培,将马铃薯直接种植在土壤中;二是无土基质栽培,将无土栽培与马铃薯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快速生产脱毒微型薯原原种,当前普遍采用的是以草炭、蛭石、沙子为基质的无土栽培方式;三是试管法,通过改变培养基的配方,诱导试管苗结出许多小气生块茎;四是雾培法,就是将适用于不同时期发育的营养液适时、适量喷于保持在黑暗条件下的马铃薯植株根际,使马铃薯得到充分的营养,促进马铃薯块茎的生长[2]。于品华[3]等人研究认为,试管法生产周期较长,限制因素多,无法规模化生产,只适用于一些专项研究。 Frederic F Souret和Pamela J Weather[4]在雾培、营养液栽培与土壤栽培3种条件下对藏红花进行研究发现:雾培条件下,藏红花球茎的干质量与其他栽培方法相比增长得最多,但根的长度有所减少。E.RIT-TER[5]等人对水培法和雾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雾培法使得马铃薯植株表现出更快的增长势头,块茎形成时间较短,所得的块茎产量显著增加。2002年,杨元军等人[6]对马铃薯脱毒苗的喷雾栽培和草炭+蛭石双层基质无土栽培两种模式进行了同期对比试验,并对脱毒苗的结薯特性和增产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雾培的繁殖系数较基质栽培显著提高,采用雾化栽培每株匍匐茎数可达到97条,膨大成薯76个,分别是双基无土栽培的6.5倍和13.3倍。2003年,

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项目规划

曾都区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项目规划 第一节总论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地点:曾都区唐县镇 (三)项目主办单位:曾都区鲁城河马铃薯生产专业合作社 (四)项目负责人:刘克文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曾都区唐县镇农技服务中心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曾都区位于长江和淮河两大流域之间,自然条件好,属南北气候过渡带,夏热冬冷,春秋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种植马铃薯,多冬种春收,属菜用马铃薯;商品薯畅销全国各地,马铃薯生产不断发展,已成为一项支柱产业,2008年曾都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 马铃薯易染病毒病、品种退化快,目前曾都区马铃薯种

薯都是直接从内蒙古调进的当地未经任何处理的劣质商品薯,种薯带病,导致病害加重,尤其是马铃薯晚疫病日益严重,产量呈下降趋势,如不引进脱毒种薯,大约2---3年以后,曾都区将不再具有马铃薯生产优势,马铃薯生产将逐步被淘汰。 为解决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及推广问题,合作社与华中农业大学联系,校方同意提供马铃薯脱毒种薯核心技术,在曾都区建立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种繁殖基地,提供试管脱毒马铃薯。 三、市场预测与前景分析 马铃薯是中国粮、菜、饲、加工用主要农作物,曾都区马铃薯种植主要区域集中在唐县镇、尚市、历山等,面积在10万亩左右,根据湖北省马铃薯板块建设发展规划要求,省政府将每年提供100万元板块建设经费,至2010年,把曾都区马铃薯种植板块扩大到20万亩。目前曾都区马铃薯大田种植所需种薯都是从内蒙古调进的当地劣质商品薯,品种混杂,未经任何处理;种薯带病,且数量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在曾都建设脱毒种薯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二节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马铃薯种薯购销合同(标准版)

Both parties jointly acknowledge and abide by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and reach an agreed resul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马铃薯种薯购销合同

编号:FS-DY-20676 马铃薯种薯购销合同 买方:_____ 电话:_____ 传真:_____ 移动电话:_____ email:____ 开户银行:_____ 收款人:_____ 账号:_____ 卖方:_____ 移动电话:_____ 开户银行:_____ 账号:_____ 买卖双方同意买卖马铃薯脱毒种薯,并按下列条件成交:1.品种

______ 2.种薯级别 (按国家分级标准)____,品种纯度____%以上,净度____%以上。 3.规格 单薯重:____克、____克,病、烂、冻薯率小于____%。 4.包装 _____公斤/麻包袋,或_____公斤/麻包袋,包装袋印刷产品名称,执行标准,注册商标和生产单位名称地址。每袋附合格证标签一张。 5.数量 _____吨(根据实际装车量,约溢装_____吨)。 6.交货地点_____ 7.价格 (货价、保价费、长短途运费、包装费)_____元/吨。 8.费用负担 由卖方办理运输事项,各项手续费用由卖方负担,在产地的装车费及短途运费由卖方负担,铁路运费由卖方承担。

运抵惠州火车站后,所发生的费用由买方承担。 9.货款支付 合同签订后7天内,买方向卖方预付货款_____万元。 10.支付方式 预付货款通过电汇至卖方银行账户,剩余货款在交货地点货物交割时现金结算清。(分三批汇入甲方账户)11.检验和异议 货物到达交货地点后三天内由买方根据合同规定和装运单对商品质量和数量检验。如发现与合同规定和装运单不符,除承运方责任外,可凭检验结果向卖方提出异议。 凡因执行合同发生的异议,应由双方通过友好协商方式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则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 12.不可抗力 如有人力不可抗拒的事故、原因,使卖方不能交货,卖方不负责任。但卖方必须以电话和传真立即通知买方。 13.本合同一式两份,具有同等效力。双方签字后正式生效,双方各执壹份。 卖方:_____(公章)

马铃薯脱毒苗扩繁及微型薯生产技术

马铃薯脱毒苗扩繁及微型薯生产技术 摘要:马铃薯脱毒苗扩繁及微型薯生产是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作者通过对马铃薯脱毒苗扩繁、扦插炼苗、温湿度管理、提高结薯率等技术环节的研究,总结出了微型薯生产的一整套高产、稳产、低成本生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苗;温室扩繁;微型薯;生产技术马铃薯在种植中基本采用薯块做种,当马铃薯受到病毒感染后,病毒病危害性逐年加重,种性严重退化。培养马铃薯脱毒苗,进而培育出脱毒种薯,是解决马铃薯病毒病最有效的途径。笔者通过多年的种薯繁育生产实践,探索出了马铃薯脱毒苗快速繁殖及微型薯高效、低成本的生产技术,供广大农业工作者参考。 1 组培脱毒苗移栽 1.1 生产设施 组培苗在温室中移栽,温室风口安装防虫网,温室内沿宽用红砖铺砌成苗床,苗床宽度2 m,长度6.5~8 m,苗床深15~20 cm,苗床埂用砖错砌,宽度25 cm,配套晒水池,购置1台370 W水泵,农用喷雾器喷头,60 m左右1 cm粗细胶管及喷壶、水桶等。 1.2 铺覆基质 基质选用蛭石加入适量珍珠岩,经反复冲洗并消毒。将基质平铺于苗床中,大水浇透,基质表层每苗床撒施氮、磷、钾复合肥(20-10-20)500 g,浅耙,与基质混合均匀,用木板刮平,保证基质疏松。 1.3 组培脱毒苗移栽 1.3.1 移栽标准苗龄20 d左右,苗高10 cm左右,茎粗0.6 mm,叶片8片左右。 1.3.2 移栽方法将脱毒苗剪成双茎节茎段,用3 mg/LGA3加5mg/L NAA浸泡,然后按株距5 cm、行距lO cm栽植,栽植后用喷壶浇透定根水。移栽后加盖地膜,5 d后揭去。 2 扦插繁殖 2.1 准备工作 扦插繁殖在防虫温室中进行,设施准备和基质铺覆参照组培脱毒苗移栽标准。 2.2 扦插繁殖 脱毒苗移栽成活后,大约每25~30 d切段扦插繁殖一次。将成活的移栽苗留下一个节剪下后,剪成双茎节茎段,用3 mg/LGA 3加5 mg/LNAA浸泡,后扦插。 2.3 扦插苗定植 按株距5 cm、行距lO cm栽植,切段1节插入基质中,1节露在基质上面。栽植时压实基部,用喷壶浇透定根水。移栽后加盖地膜,5 d后揭去。 3 生产管理 3.1 水分管理 2 d浇1次水。用手深入到基质底部确定干湿,根据苗床干湿情况确定浇水量。浇水时间应在早晨10点之前。浇水量不宜过度以免引起烂苗。 3.2 温度管理

正确认识马铃薯脱毒种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0581111.html, 正确认识马铃薯脱毒种薯 作者:唐保文 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3年第08期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为什么要进行马铃薯脱毒,如何充分认识马铃薯病毒病给生产带来的危害及要正确认识脱毒马铃薯的增产潜力。 关键词:认识;马铃薯;脱毒种薯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6-43-1 脱毒马铃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目前,马铃薯脱毒种薯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到生产中,并为马铃薯种植者所重视,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脱毒种薯的推广和应用已经成为马铃薯生产的发展趋势,但还有很大一部分种植者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的优势和潜力的认识及脱毒种薯的应用方面存在误区。针对生产实践中存在的误区,种植者必须从思想观念上正确认识脱毒马铃薯,在马铃薯生产中正确应用脱毒马铃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增产增效优势,从而保障马铃薯的种植效益。 1 正确认识对马铃薯进行脱毒的原因 马铃薯是以无性繁殖为主的作物,因为用来繁殖后代的种薯是水分多而且营养丰富的新鲜块茎,因此比其他谷类作物更容易受到病原的侵袭。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有许多病原侵染的机会,如种薯切块、催芽、播种、田间生长发育、收获、运输和贮藏等。马铃薯生产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易于被各种真菌、细菌、病毒及其类似病原体以及各种害虫侵染的作物。真菌类和细菌类能够通过化学方法防治而解决,危害只在当代表现,病原菌不能积累造成品种退化;而病毒病目前在世界上还没有发现有较成功的化学方法来进行防治,病毒可以通过种薯无性繁殖过程逐代增殖、积累,从而导致品种退化。 种植退化的种薯,在田间表现出种植变矮,枝叶丛生,生长势衰退,叶片皱缩,出现花叶、卷叶等现象,地下块茎出现变小、变形,薯皮龟裂等现象,使产量大幅度降低,同时商品性状变差,种植效益降低。马铃薯退化是马铃薯生产上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采用已经退化了的薯块做种,即使给予优良的水肥条件和先进的栽培技术,也不能获得高产。所以,防治马铃薯退化是实现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黑龙江省是马铃薯生产大省,但由于病毒病引起的品种退化问题很长时间限制了黑龙江省各马铃薯生产区的发展,影响着种植者的种植效益,因此进行马铃薯的有效脱毒,并在马铃薯生产中广泛推广使用脱毒种薯,是发展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的重要手段。 2 正确认识马铃薯病毒病给生产带来的危害

马铃薯种薯级别-屈冬玉

大力推进三代种薯繁育体系建设提高 中国马铃薯种薯质量和生产水平 屈冬玉 谢开云 金黎平 庞万福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 100081) 马铃薯种薯质量是影响马铃薯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是提高生产水平的关键。世界上马铃薯产量较高的国家,其种薯质量也是较高的,例如荷兰、比利时、英国和美国等。我国马铃薯产量较高的省,如山东、辽宁和广东等省,“优质种薯”的利用和推广也较广泛。但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总体较差,真正优质的种薯引用比例很低,种薯问题是限制我国马铃薯产量最主要因素。 为了提高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种植者做了很多尝试,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都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种薯质量问题。谢从华曾根据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4年制种薯生产体系,即:超级原种(微型种薯)、一级原种、二级原种、一级良种生产体系;吕世安和柳俊等提出的二年体系或二年制种薯生产体系(吕世安等,2002;柳俊等,2006)、宁夏提出的“四位一体、一步到位”、贵州王怀利提出的“两级实施,一步到位”、河北马恢等提出的“脱毒马铃薯一步到位推广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三代繁育方式(农民购买原原种两年后出售种薯)、王梅春在甘肃定西种薯生产体系建设中也提倡三级繁育制(微型薯、原种和一级种)。 为解决种薯分级混乱和迅速提高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根据我国种薯生产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全面采用三代种薯繁育体系(G1-G2-G3),即从微型薯生产(G1种薯)开始,将微型薯生产得到G2代种薯再种植一年,得到G3代种薯,将G3代种薯用于商品马铃薯生产。并建议农业部尽快制定新的种薯繁育行业标准,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一、种薯分级问题 关于种薯分级,全世界都处于一种混乱状态,甚至同一个国家内都有不同的分级体系,各级种薯的名称也不尽相同。欧盟的种薯分级体系为三级种薯,即原原种(Pre-basic seed)、原种(Basic seed)和合格种(Certified seed)。但每个级别中又可能再细分成若干个级别,如原种中,不同国家分为1到4级不等,俄罗斯只有1级,为SSE级,而芬兰、瑞典、丹麦和法国又细分为4个级别(详见表1)。其中俄罗斯每个级别中不再细分,只是简单的分为:SSE级(相当于原原种)、SE(相当于原种)和E(相当于合格种薯),所以俄罗斯的种薯生产体系相当于我们所提倡的三代种薯生产体系。芬兰是种薯分级最多的国家,其中原原种就分为4个级,原种分为3个级别,合格种薯分为2个级别,种薯从SS级到B级,分成了九级:SS、S、SEE、SE、E1、E2、E3、A和B。 美国得分级体系更是复杂,不同州之间有不同的分级体系,见表2。 加拿大的分级体系不同于其他国家,自成一体,他们包括:原原种(Pre-elite),原种Ⅰ(EliteⅠ),原种Ⅱ(EliteⅡ),原种Ⅲ(EliteⅢ),原种Ⅳ(EliteⅣ),基础种薯(Foundation),合格种薯(Certified)。

马铃薯种薯生产栽培管理手册

马铃薯种薯生产栽培管理手册 一、播前准备 1、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质地沙壤或壤土。地块相对平整,地力一致,有机质含量1.2%以上,PH值5.4-7.8。前茬最好是禾谷类作物,周围5000米没有种植马铃薯及茄科作物和十字花科作物,具有灌溉和排水能力的地块,每500亩配套2-3眼机井,出水量在120吨/小时以上。、土样测试 2 2.1取样 按地块,不同地力类型,不同层次分别取样,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取土深度0-30cm,每个取品至少取12点,重量0.5公斤以上。 2.2取样方法土钻,蛇形法,对角线法或棋盘法。 2.3测试项目 全N、PO、KO,碱解N、有PO、速效KO,有机质、PH值,Ca、252252 S、Mg、Zn、B、Fe、Cu。 3、制定生产方案 3.1田间种植管理进程安排(详见流程表) 详见安排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日程。商都各基地4月25日-9月30日收获。 3.2施肥方案制定 3.2.1 土壤中养分增加主要通过 秸杆还田,雨水带入,灌溉水带入,施肥。 3.2.2 土壤中养分丧失主要通过植物吸收,淋溶,土壤吸附,挥发。 3.2.3制订施肥方案的基本原理: a、养分归还学说 b、最小养分限制定律

c、报酬递减定律 P 0.83kg,K 8.36kg,(每产一吨马铃薯所需营养元素,如N 4.74kg, Ca 0.64kg,M 0.36kg,S 0.48kg,Na 0.125kg,Zn 0.0052kg,Cu 0.0022kg,g Mn 0.0021kg,Fe 0.0042kg,B 0.0006kg) 3.2.4具体施肥水平的确定取决于 a、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及PH值 b、马铃薯品种 c、种植密度 d、生长季节长度 e、水份条件 f、光照、积温及气候条件 g、目标产量 h、栽培技术水平 i、营养元素之间的互作效应 3.2.5施肥量的计算方法 目标产量×单位产量的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供应量 施肥量= 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一般条件下施肥量推荐表(公斤/亩) 碱解氮含量(ML/L) <60 60-80 80-110 110-125 >125 高水平施肥量 18 15 13 10 7 中水平施肥量 15 13 10 7 5 低水平施肥量 13 10 7 5 3 有效PO(PPM) <5 5-10 10-20 20-25 >25 25 高水平施肥量 25 19 14 10 6

浅谈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马铃薯作为不少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了使品种退化减产的问题得以 有效解决,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技术受到重视,技术人员不断对其加强研究和实践,通过在不少地区的示范种植,也取得了显著的生产效果,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 一、种植管理措施 (一)种地选择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开阔平坦的轻沙壤土或壤土地质,更适合于种植脱毒种薯,粘重地块、盐碱地、沙性大或涝湿地等地质不适合作为种植用地。 (二)轮作措施 轮作需保证三年以上,对于茄科作物,如:辣椒、番茄、茄子等,以及根类作用如:胡萝卜、甜菜等,都不宜用于轮作,可选择油菜或小麦等;同时设 置1000M以上的隔离区,在此范围内严禁种植茄科作物、其他马铃薯以及开黄花的作物,如油菜等;前一轮作物所残留的除草剂不能对种殖的脱毒种薯造成不利 影响,同时周边作物进行除草剂喷洒时,时也应避免其漂移危害脱毒种薯的种植。 (三)整地 采用休闲夏翻的方式对土地进行深翻整地,此方式为最佳方案,其次可选择在秋季进行翻地,同时保证翻地深度不少于25CM;在春播之前还应再进行 一次,“平、净、深、碎、齐”是衡量整地质量的标准[1]。 二、施肥措施 高产栽培技术中需要对马铃薯进行施肥,同时也需与种植机械化作业、有机肥资源短缺以及生产成本过高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宜采用磷、氮、钾 配方进行平衡施肥;在播种时主要采用人种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整地阶段 和中耕阶段采用有机肥进行施肥和追肥,另外保持施肥总量在适度偏高的水浃, 不宜追求最大量。 (一)种肥要点 如是水肥条件较好的夏翻地地块,施肥量应控制667M2施以33-53KG化肥,在插种期,插种的同时施入33KG的肥料,其中包括尿素6KG、磷酸二铵 12KG、磷酸钾15KG[2]。 (二)追肥要点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翻二次地时再进行20KG的追肥,主要采用尿素4KG、 磷酸二铵6KG、硫酸钾10KG。 三、种薯措施 (一)催芽要点 在进行播种前10-15天,种薯出窖,或在15天左右采用白天薯容窖通风的方式,使种薯所处的温度条件达到并保持在15-20℃,有利于种薯出芽;日 光照射种薯出芽,使其变成紫绿色[3]。 (二)切种要点 当薯芽长至豆粒大小时,便可以进行采种处理。首先对中暑进行精选,将畸形、烂、病、伤的薯块进行清除;种块最宜重量保持在30克左右,不得大 于35g,小于25g; 种薯高产与种块的大小有关,但同时种块过大对种植成本造成 不昨影响;要保证种块薯肉厚实,并带有两个芽眼,处于皮面中间部位最佳,同

浅谈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 发表时间:2019-08-15T15:27:35.45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6期作者:陈润平 [导读] 和传统高产经验的总结相结合,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气候特点、地质情况等,对相应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制定。 内蒙古乌兰察布卓资县农牧局种子管理站 012300 摘要:马铃薯作为不少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了使品种退化减产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技术受到重视,技术人员不断对其加强研究和实践,通过在不少地区的示范种植,也取得了显著的生产效果,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 一、种植管理措施 (一)种地选择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开阔平坦的轻沙壤土或壤土地质,更适合于种植脱毒 种薯,粘重地块、盐碱地、沙性大或涝湿地等地质不适合作为种植用地。 (二)轮作措施 轮作需保证三年以上,对于茄科作物,如:辣椒、番茄、茄子等,以及根类 作用如:胡萝卜、甜菜等,都不宜用于轮作,可选择油菜或小麦等;同时设置1000M以上的隔离区,在此范围内严禁种植茄科作物、其他马铃薯以及开黄花的作物,如油菜等;前一轮作物所残留的除草剂不能对种殖的脱毒种薯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周边作物进行除草剂喷洒时,时也应避免其漂移危害脱毒种薯的种植。 (三)整地 采用休闲夏翻的方式对土地进行深翻整地,此方式为最佳方案,其次可选择 在秋季进行翻地,同时保证翻地深度不少于25CM;在春播之前还应再进行一次,“平、净、深、碎、齐”是衡量整地质量的标准[1]。 二、施肥措施 高产栽培技术中需要对马铃薯进行施肥,同时也需与种植机械化作业、有机 肥资源短缺以及生产成本过高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宜采用磷、氮、钾配方进行平衡施肥;在播种时主要采用人种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整地阶段和中耕阶段采用有机肥进行施肥和追肥,另外保持施肥总量在适度偏高的水浃,不宜追求最大量。 (一)种肥要点 如是水肥条件较好的夏翻地地块,施肥量应控制667M2施以33-53KG化肥, 在插种期,插种的同时施入33KG的肥料,其中包括尿素6KG、磷酸二铵12KG、磷酸钾15KG[2]。 (二)追肥要点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翻二次地时再进行20KG的追肥,主要采用尿素4KG、 磷酸二铵6KG、硫酸钾10KG。 三、种薯措施 (一)催芽要点 在进行播种前10-15天,种薯出窖,或在15天左右采用白天薯容窖通风的 方式,使种薯所处的温度条件达到并保持在15-20℃,有利于种薯出芽;日光照射种薯出芽,使其变成紫绿色[3]。 (二)切种要点 当薯芽长至豆粒大小时,便可以进行采种处理。首先对中暑进行精选,将畸 形、烂、病、伤的薯块进行清除;种块最宜重量保持在30克左右,不得大于35g,小于25g; 种薯高产与种块的大小有关,但同时种块过大对种植成本造成不昨影响;要保证种块薯肉厚实,并带有两个芽眼,处于皮面中间部位最佳,同时不可成薄皮状,表皮大小需大于2.0CM×2.5CM。 切种时,将其直接堆于地面或切入土筐中,不能切入不透气的塑料或尼龙袋 中,并且不可堆积过厚,需要保证其通风见光,并尽快将切面进行晾干。 (三)消毒措施 接种时需要对,病虫害进行防治,首先每人要准备两把切刀,采用3%的高 锰酸钾溶液或75%的酒精对切刀进行交替消毒和使用;对切好晾干的种块也要进行喷药灭菌处理,可采用70%的代林锰锌、58%的瑞毒锰锌、75%的百菌清,加水后调配成100倍的液体喷雾,采用人工喷雾器对种块进行翻动喷洒,每150克的种块需喷洒2-3KG的药液;喷药后的肿块儿在进行晾干,装入丝袋中进行通风码放,保证其间留有空隙,避免出现种薯伤热烂种或出苗影响等情况;另外,还需避免雨淋、受冻等情况出现。 切种和播种的时间也应提高关注度,并互相配合进行,种块放置不宜超过3 天,最佳方案是随播随切。 四、播种措施 (一)播种时机 播种最佳时间应为10CM的深土层的温度保持在6-7℃时,以海拉尔为例, 其与周边地区适宜播种期为5月5-20日,而5月10-15日为最佳时段,并且播种期应保证天气晴暖无风,应尽量在最佳播种期内完成播种[4]。 (二)播种数量 以荷兰七事和克新一号为例,在667M2的播种面积上,播种量为120-130KG,作物数量为4000株,预计收获3800株左右,其中保持

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

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 GB 7331—87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各级原(良)种场、科研院校、集体单位和农户生产马铃薯种薯。 2 名词解释 2.1 产地检疫 指种薯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检疫工作,即4,5章规定的全部内容。 2.2 脱毒种薯 指通过茎尖脱毒培养方法,除去马铃薯花叶型、卷叶型、矮化型病毒(不包括束顶型)的脱毒核心材料(或脱毒苗)在隔离条件下生产的脱毒原原种、脱毒原种级种薯,并经检验合格。 2.3 健康良种 指按照5.3所列方法进行检查和检验,未发现检疫对象,控制病害发生率符合5.3.3所订标准的种薯。 3 检疫对象及控制病害 3.1 检疫对象 3.1.1 马铃薯癌肿病Synchytrium endobioticum(S chilb)Per。 3.1.2 马铃薯环腐病Corynebacterium michiganense Pv. S epedonicum (S piechet K otth)S kaptet B urkh。 3.2 控制病害 3.2.1 马铃薯黑胫病Erwinia Carotovara Pv.atroseptica(rones)〔=Erwinia P hytophora(Appel)Holland〕。 3.2.2 马铃薯花叶型、卷叶型、矮化型病毒病。 4 种薯的生产 4.1 种薯地的选择 4.1.1 种薯地应选在无检疫对象发生的地区或轻发生地区的未发病地块。 4.1.2 留种地确定后,于播种前一月向所在地植检部门申报并填写“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申报表”(见表1)。 表 1 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申报表

注:申报表一式三份,一份交植检部门、一份交种薯收购主管部门,一份存繁育单位(或农户)备查。 4.2 脱毒种薯的生产 4.2.1 脱毒核心材料的培育见附录A(补充件)。 4.2.2 脱毒原原种的繁育见附录B(补充件)。 4.2.3 脱毒原种级种薯的高倍繁殖。 4.2.3.1 必须选用附有产地检疫合格证(引进的凭检疫证书,下同)的脱毒原原种(或脱毒原种)为种

马铃薯科学种植技术

马铃薯科学种植技术 一、选地 1.1 选地 选择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的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或是冬前深翻30~35cm。第二年春天,整细耙平后种植马铃薯。 二、播前种薯准备 2.1 选种:最好选用脱毒种薯,脱毒种薯脱去了主要病毒,恢复了原品种的特性,达到复壮的目的,其生活力旺盛。实验证明马铃薯脱毒后比普通马铃薯增产20%左右,商品率高、口感好。 2.2 催芽、切块 一般在播种前20~30天催芽。催芽播种充分发挥了“顶端优势”作用,可促进早出苗,快出苗,进而达到苗齐苗壮的目的;完全杜绝了因土壤过度潮湿或者干旱引起的种薯腐烂现象,起到了一次性播种保全苗的作用;可减少种薯包衣的药剂费用和人工拌种的人工费用;这对保证提高单产、保证稳产、增加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切芽块时,切刀需用75%的酒精或是3%的高锰酸钾消毒,每个芽块不能小于25g;为了打破顶端优势,保证苗齐,切块时应纵切,并且每个芽块至少留有一个鲜活的芽眼。 种薯催芽方法: 有条件的地方在播种前可以采取催芽措施,促进早出苗。具体催芽方法如下:在播种前20d左右,将种薯平摊在有散光照射的空屋内或者日光温室内,要避免阳光直射。温度保持在15℃~18℃,块茎堆放

以2层~3层为宜,每隔几天翻动一次薯堆,使种薯发芽均匀粗壮,芽体由白色变成绿色或者紫色时,即可切块播种。也可在室外背风向阳的空地或者塑料大棚内,底下铺上草苫子,将种薯倒在草苫子上,晚上和中午阳光直射时,用草帘子遮盖,上午10点前和下午3点后打开草帘子,种薯厚度大约50公分。当芽子出来变成绿色或者紫色的时候,就可以将底下的种薯翻到上边来,上边的翻到底下。底部和上部的种薯芽子完全变紫色或者绿色时(芽的颜色因品种而异),就可以切块播种了。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催芽过长,机械播种,芽长不能超过0.5cm,否则易造成芽的折断,影响出苗。 三、播种 3.1 适期播种: 一般在当地地温10cm处稳定在5℃以上便可播种;如果覆地膜种植,可提高地温3~5℃,一般可提早播种10~15天,但出苗后要注意防止霜冻。我县露天马铃薯的最佳播种期应是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 3.2 播种深度:根据土壤墒情而定,若墒情好,播深10-12 cm;墒情差,播深12-15cm,见到湿土为宜。 3.3播种方法: ①垄作:施入农家肥或者有机肥每亩至少200公斤,与耕整地同时进行,起垄后达到待播状态。采用双行播种机或者90cm大垄单行播种、施肥、扶垄、复土、镇压作业一次完成。 ②大田:播种时基肥、种肥一起施入,一般每亩施入有机肥200

马铃薯种薯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种薯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种薯 1播前整地 FruIlsandGreens圈蕊地~一…一 高产载培技术 王志学1范有君z许丽艳1 (1哈尔滨市呼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505002黑龙江大学农学院) 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 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 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 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 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因此,深耕是马铃薯高产 的基础.据研究耕深15—18emB,-]”,松土层达30em.较 浅耕的增产10%.耕深达到36em的地块,比耕深18em 的可增产63.1%,可见整好地是马铃薯高产的前提. 2选地,选茬 马铃薯选茬时一定要注意,前作避免和茄科作物 的辣椒,西红柿,茄子等作物重茬,以免同源病虫害 垂直传染,同时养分消耗相同,造成地力下降,选择 豆茬也应注意地下害虫,避免选择迎茬大豆田,最好 选择玉米茬,麦茬和亚麻茬. 注意前作应用的除草剂:马铃薯选地应特别注意 前作应用的除草剂,前两年应用磺酰脲磺隆类等除草 剂的地快,不能种植马铃薯如:绿磺隆,豆磺隆,甲 磺隆,苄嘧磺隆等;小麦田种马铃薯施用麦磺隆的用 量不能超过20g/hm2;前作应用阿特拉津,阔草清的地 块2年不能种植马铃薯,避免选择前作应用广灭灵,氟 乐灵的地块.否则造成减产或绝产. 3种薯处理 3.1种薯催壮芽 催芽播种比不催芽可增产10%以上.催大芽要求 播种的整薯或切块上芽长lem左右.贮藏窖温度低及 休眠期长的品种,应在播种前40d左右将种薯放在室 温15~18cc的散射光下催芽.块茎堆放以2—3层为 宜,不要太厚,否则下边块茎芽太长,不利于播种.催 芽过程中对块茎要常翻动,使之发芽均匀粗壮.催芽 的块茎能增产是因为;①幼芽发根快,出苗早而齐,早 发棵,早结薯,有利于高产;②经过长期贮藏和催芽, 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黑茎病等患病块茎均可暴 露,便于播前淘汰,以免田间发病或缺苗断垄;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