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七单元

三年级第七单元
三年级第七单元

数学·三上·36第七单元年月日

(第一课时看日历)

数学·三上·37第七单元年月日

(第二课时一天的时间)

数学·三上·38第七单元年月日

(第三课时时间表)

数学·三上· 39第七单元数学好玩

(第四课时校园中的测量)

数学·三上· 40第七单元数学好玩

(第五课时搭配中的学问)

数学·三上· 41第七单元数学好玩

(第六课时时间与数学)

部编新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例文评析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例文评析我感到了愧怍 有一个人,他普通平凡,甚至有些卑微,但他却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这个人,便是我家店门口的一个修车人。他是一个哑巴,皮肤黝黑,泛着脏兮兮的油光,两只大手也总是沾满黑乎乎的污垢,和他那身破旧的军绿色迷彩衣裤一样,仿佛永远也洗不干净。所以,一直以来我总是憎恶地远远绕过他的身边,即便这样,我还是怀疑他身上的那种脏臭会沾染到我的身上。而他却仿佛全然不知,远远看见我总是咧嘴微笑。这天,我和朋友出去骑行,聊得正高兴,没注意路上有一个破碎的酒瓶,直到车轮“吱嘎”压过,前胎“嘭”地爆裂时,我才发现大事不妙。可是后悔已晚,我只好颓丧地推着车子慢悠悠返回家。 一路阳光灿烂,我心中却是懊恼,各种滋味齐聚心头,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不觉,我来到店门口,远远看到那个一直被我嫌恶的哑巴,心内有些犹豫,不知道是否上前,要怎么开口。 而他正忙完手头的活,四处张望。瞥见我的前胎,他会意地向我招招手,示意我过去。我想推车上前,脚底却好像钉了钉子,怎么也抬不动脚。他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连忙跑过来,一把把车子接过去,而我就像一个木头人,默默地跟在后面。 哑巴熟练地停车,立撑,弯腰捡起地上的螺丝刀和扳手,蹲下身就要拔下气门,翻开外胎。这时我赶紧上前对他比画:我没有钱!他抬头咧嘴一笑,摆了摆手,意思是不要钱,接着便埋头干了起来。

望着他那黝黑而专注的脸,沾满污垢却上下翻飞的大手,我的心中好像又打翻了五味瓶,有感动,有不好意思,更多的是满满的愧怍:曾几何时,我以貌取人,对他如此嫌恶,如此无礼,但他却不以为意,一直用这样憨厚的微笑默默地回应我…… 很快,他修好了车子,站起身,用黝黑的手背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再次向我微微一笑。 我禁不住也报以微笑,我不知道他是否知道我微笑的含义: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他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和宽容无私的行为让我感到了愧怍,认识到了自己的狭隘,懂得了如何平等待人,尊重别人! [评析] 本文犹如一张速写画,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得婉曲有致。哑巴的衣着、神态、修车的动作,小作者都观察得极为细致,描述得十分真实,用词也十分准确、简洁,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朴素、憨厚、善良和“我”由厌恶、歧视到感动、愧怍的心理变化。 最美 对于小学,真的是一点儿回忆也没有了,却唯独清楚地记着她———我美丽的语文老师。当真是美丽呢,她有着一头如瀑的长发,软软的,温柔地散落在背上,娴静着,又高雅着。我们常去摸她的头发,当真喜爱着。用小手仔细地慢慢地帮她梳理,偶尔弄疼了, 她也从不恼,总是温柔地笑着,真诚地对我们说:“真好,我有这么多孩子。”

初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doc

初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大自然妙不可言,是个七彩的世界。春姑娘播撒希望种子;夏娃娃晒出暖暖的爱意;秋姐姐收获金灿灿的说过;冬哥哥为大地披上银装,他是最坚强的,在寒风中“站岗”,坚信: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大自然中,总有一些默默奉献者。太阳焕发最耀的光芒,月亮悬挂夜空点亮黑夜。绿树敞开胸怀,收获一丝丝凉意,为人们除去些污染的空气。其实,叶子也有香气。在秋季,最枯枝落叶,但也化作蝴蝶翩翩起舞…… 大自然的美迷惑了我们双眼,贪婪之心泛滥开来。一天,太阳不出来了,鸟迹飞绝,乌云却密布天空,天空不再湛蓝,雨水不再清润,土壤不再肥沃……大自然变得有些单调孤零。听,大自然在哭泣,难道他再也回不去当年的蓬勃朝气? 树木被砍伐,一片广袤的树林一夜间光秃秃。大量开采地下水,罗布泊仙湖逝去。胡杨林,岁寒三友,仙人掌也终于忍不住日晒风寒——倒下了!大自然发怒了!水土流失,沙尘暴,涝旱灾害紧接而来,暴风雨越来越猛烈,像是大自然凝聚了许久的愤恨“火山爆发”。呵!人类竟不知这是人所为,不知所措,抱怨大自然的无情。人类总说要征服自然,的确可笑。因为有了大自然,所以有了我们的存在。我们为什么不敬畏我们的“母亲”,而去伤害她呢? 每个人都有过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我想,这种接触是美妙

的。人类生于自然,自然就像人类的母亲,让人类成长。在母亲面前,有的只是惬意与温馨。 经常听人说起,在书上看到关于自然的种种描述。不谈荒野求生这类过于刺激的接触,田野里烤红薯,山坡上躺着看白云,乘一叶小舟观赏初放的荷花,这类小小的接触都能使我的心激动好一阵子。所以,虽置身于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里,却一直做着与自然亲近的梦。 记得小时候,每到清明时节,郊区的公路两侧就开满了大片油菜花,灿烂得如同这热烈的夏,但随着城市的“边疆”不断扩大,几年前开满油菜花之处早已盖起了大楼,我只能在还未铺上水泥的角落里,勉强辨认出那些曾经的美丽;还有,乡下老家那条河流,在我的记忆中曾经鱼虾丰富,也是游泳戏闹的好去处,如今却变成了一河臭水,原因是上游建成了一家化工厂;同样,还有很多地方的自然风光,也都变成了灰白的高楼和工厂,速度之快,令人惊诧。那种安宁,静谧,舒心,一律变成了快节奏,连休息也是快的。白天的吵闹使你无法寻找片刻的安静,夜间的霓虹灯代替了壮美的星河。遥望着夜空中惨白的月亮和几颗稀疏的星星,我深深感到一种被自然远离和抛弃的孤独,心,在隐隐地痛。 给大自然的一封信 亲爱的大自然: 你好! 您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时刻在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保障。但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忽视了你,并一次又一次地让你受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2016 年单元测试卷(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此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 1.(3分)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x2﹣4x=3 B.C.x+2y=1 D.xy﹣3=5 2.(3分)下列方程中,以x=﹣1为解的方程是() A.B.7(x﹣1)=0 C.4x﹣7=5x+7 D.x=﹣3 3.(3分)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x=﹣1,则k的值是() A.B.1 C.D.0 4.(3分)若关于x的方程2x+a﹣4=0的解是x=﹣2,则a的值等于() A.﹣8 B.0 C.2 D.8 5.(3分)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6cm,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1cm,宽增加2cm,就可成为一个正方形,设长方形的长为xcm,则可列方程() A.x﹣1=(26﹣x)+2 B.x﹣1=(13﹣x)+2 C.x+1=(26﹣x)﹣2 D.x+1=(13﹣x)﹣2 6.(3分)已知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商品都卖了80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损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A.盈利50元B.亏损10元C.盈利10元D.不盈不亏 7.(3分)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30%后标价,再打8折(标价的80%)销售,售价为312元,设这件商品的成本价为x元,根据题意,下面所列的方程正确的是() A.x?30%×80%=312 B.x?30%=312×80%

C.312×30%×80%=x D.x(1+30%)×80%=312 8.(3分)一张试卷上有25道选择题:对一道题得4分,错一道得﹣1分,不做得﹣1分,某同学做完全部25题得70分,那么它做对题数为() A.17 B.18 C.19 D.20 9.(3分)若2x+1=4,则4x+1等于() A.6 B.7 C.8 D.9 10.(3分)甲比乙大15岁,5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2倍,乙现在年龄是() A.30岁B.20岁C.15岁D.10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 11.(3分)方程x﹣2=4的解是. 12.(3分)如果关x的方程与的解相同,那么m 的值是. 13.(3分)轮船沿江从A港顺流行驶到B港,比从B港返回A港少用3h,若静水时船速为26km/h,水速为2km/h,则A港和B港相距km. 14.(3分)若2x﹣3=0且|3y﹣2|=0,则xy=. 15.(3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4的解是x=4,则a=. 16.(3分)当x=时,3x+4与4x+6的值相等. 17.(3分)如果单项式3a4x+1b2与可以合并为一项,那么x与y 的值应分别为. 18.(3分)关于x的两个方程5x﹣3=4x与ax﹣12=0的解相同,则a=.19.(3分)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p的绝对值等于2,则关于x 的方程(a+b)x 2 +3cd?x﹣p 2 =0的解为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知识小结【新】

第七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呈(ch én ɡ)现 变幻(hu àn ) 诱(y òu )人 圆润(r ùn ) 乘(ch én ɡ)凉 模(m ó)型 迅(x ùn )速 海藻(z ǎo) 危险(xi ǎn ) 金属(sh ǔ) 细胞(b āo) 储(ch ǔ)量 紫檀(t án ) 喂(w èi)食 笑盈(y ín ɡ)盈 凶猛(xi ōn ɡ m ěn ɡ) 镇(zh èn )静 二、易写错的字 幻:左边是“幺”,右边是“”。 推:右边是“隹”,是四横。 退:半包围结构,里面的最后一笔是“长点”,不是“捺”。 攻:左边的第三笔是“提”,右边是“攵”。 武:半包围结构,斜钩上没撇。 镇:右边是“ 真”,里面是三横。 三、会写词语 呈现 变幻 蜡烛 诱人 圆润 乘凉 光芒 刀剑 普通 模型 宁静 器官 汪汪 危险 海参 攻击 推动 迅速 后退 铁矿 推力 是否 秒针 凶猛 庙门 威武 镇静 金灿 灿 红彤彤 恍恍惚惚 四、多音字 模?????m ó(模型)m ú(模样) 降? ????ji àng (降落)xi áng (投降) 宁?????n íng (宁静)n ìng (宁愿) 参?????c ān (参加)sh ēn (人参)c ēn (参差) 似? ????s ì(相似)sh ì(似的) 五、形近字 ?????呈(呈现)程(方程) ?????蜡(蜡烛)腊(腊月 ? ????诱(诱人)透(透明) ?????乖(乖巧)乘(乘法) ?????幻(幻想)幼(幼小) ?????迅(迅速)讯(通讯)

? ????汪(汪汪)旺(旺盛) ?????脸(笑脸)险(危险) ?????推(推动)谁(谁的) ? ????退(后退)腿(长腿) ?????灿(灿烂)仙(神仙) ?????秒(秒针)抄(抄写) ?????跪(跪着)脆(脆弱) ?????凶(凶猛)汹(汹涌) ? ????镇(镇定)真(认真) 六、近义词 如同—好像 蔚蓝—碧蓝 诱人—迷人 闪烁—闪耀 奇妙—神奇 领略—欣赏 雕饰—雕刻 余晖—残阳 光芒—光辉 宁静—安静 迅速—敏捷 普通—一般 蕴藏—储藏 模糊—隐约 凶猛—凶狠 镇静—镇定 威武—威严 笑盈盈—笑呵呵 沉静—安静 恍恍惚惚—迷迷糊糊 波涛澎湃—波涛汹涌 七、反义词 结束—开始 漂亮—丑陋 无穷—有限 奇妙—平常 普通—特别 宁静—喧闹 蕴藏—裸露 清楚—模糊 后退—前进 迅速—缓慢 伸—缩 危险—安全 凶猛—温顺 镇静—慌张 沉静—喧闹 恍恍惚惚—清清楚楚 笑盈盈—哭啼啼 波涛澎湃—风平浪静 八、词语搭配 1. 动词搭配:(变幻)颜色 (洒满)光芒 (张开)翅膀 黑夜(降临) 群星(闪烁) 树枝(颤动) 树叶(飘落) 2. 形容词搭配: (1)形容词+ 名词: (奇妙)的世界 (蔚蓝)的天空 (奇妙)的形状 (诱人)的颜色 (波涛澎湃)的大海 (宁静)的海底 (色彩多样)的植物 (稀有)的金属 (奇异)的景色 (物产丰富)的世界 (红彤彤)的火烧云 (金灿灿)的霞光 (凶猛)的大狗 (威武)的狮子 (2)形容词+ 动词: (迅速)地后退 (缓缓)地游动 (悠闲)地旅行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 是未知数,a 、b 是已知数,且a ≠0).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整理方程 …… 去分母 …… 去括号 ……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 (检验方程的解). 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 ………… 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 距离=速度·时间 时间距离速度= 速度 距离 时间=; (2)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效·工时 工时工作量工效= 工效工作量 工时=; (3)比率问题: 部分=全体·比率 全体部分比率= 比率部分 全体=; (4)顺逆流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价格问题: 售价=定价·折· 10 1 ,利润=售价-成本, %100?-=成本成本售价利润率; (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 圆=2πR ,S 圆=πR 2 ,C 长方形=2(a+b),S 长方形=ab , C 正方形=4a , S 正方形=a 2,S 环形=π(R 2-r 2),V 长方体=abc ,V 正方体=a 3,V 圆柱=πR 2h ,V 圆锥=3 1πR 2 h. 本章内容是代数学的核心,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快乐很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乐趣,所以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研究起,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3.1.1一元一次方程】 一.选择题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指导+优秀范文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指导+优秀范文 写作指导 要写好一个人物,首先要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特点。 接下来,展开具体描写,描写外貌,可写人物的五官、头发与胡须,也可写脸色、神情,尤其是眼睛;描绘衣着,可写人物某次的具体穿着,也可写其习惯的颜色搭配、衣服样式等。注意不要泛泛地叙述和描写,要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来写。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入神”的动作,寥寥几笔,一个可爱的“宿儒”形象跃然纸上。 要把人写活,写成“他自己”,就要把人放在事中去写,写他与别人的交往,写他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可写的事情很多,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特征的事来写,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 记叙文除了要记事,也常常要描写人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有人内向,有人泼辣;有人粗犷,有人细腻;有人幽默,有人朴实。写人要细心观察,认真比较,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把“这个人”写“活”,写成“他”自己。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各方面入手,找出人物在着装打扮、身高体态、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等方面异于常人之处,抓住最有特点的方面做细节描写,使人物鲜活起来! 一、肖像描写: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饰、体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要写好人物的外貌,就要细心观察,发现被描写者不同于他人之处,选出最有特点之处,再将其扩大,运用一点夸张手法也未尝不可。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谈。同时不要忽略对眼睛的描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表现人物个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心理不同,眼神也各不相同。 二、语言描写: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等不同,语言风格也一定不同。语言描写要把握语言风格,切忌众口同腔。 三、动作描写:动作描写首先要做到准确、真实,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实事求是,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在动词的运用上要揣摩、推敲,选择最恰当、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 一、会认字。 呢(ní)(毛呢)(呢子)(呢喃细语)喃(nán)(呢喃细语)(喃喃自语)伟(wěi)(雄伟)(伟大)(宏伟)汇(huì)(汇聚)(汇报)(汇集)喳(zhā)(叽叽喳喳)黎(lí)(黎明)(黎民) 凝(níng)(凝视)(凝聚)(凝神静气)畅(chàng)(舒畅)(畅饮)(畅爽)瞬(shùn)(瞬间)(转瞬即逝)馋(chán)(眼馋)(馋嘴)(馋虫)缓(huǎn)(缓慢)(缓和)(平缓)讶(yà)(惊讶) 测(cè)(猜测)(测试)(检测)监(jiān)(监视)(监控)(监测)恍(huǎng)(恍惚)(恍然大悟)逐(zhú)(逐个)(逐步)(追逐)扎(zhā)(扎针)(扎透)(扎破) 二、会写字。 妙(美妙)(奇妙)(微妙)演(演奏)(表演)(演员) 奏(演奏)(弹奏)(奏乐)琴(弹琴)(琴声)(手风琴)柔(温柔)(柔软)(轻轻柔柔)感(感受)(感慨)(感冒) 受(承受)(忍受)(受伤)激(激动)(感激)(激动人心)击(打击)(冲击)(撞击)器(乐器)(器官)(铁器) 滴(水滴)(雨滴)(滴滴答答)敲(敲打)(敲门) 鸣(虫鸣)(鸣叫)(耳鸣)朝(朝着)(朝代)(朝向) 雾(大雾)(云雾)(雾蒙蒙)蒙(启蒙)(蒙住)(蒙蒙细雨)

鼻(鼻子)(鼻孔)(鼻音)总(总是)(总结)(总共)抖(抖动)(发抖)(颤抖)露(露水)(露出)(雨露)湿(湿气)(潮湿)(风湿)吸(呼吸)(吸气)(吸取)猎(猎人)(打猎)(猎物)翅(翅膀)(鸡翅)(展翅)膀(翅膀)(臂膀)(肩膀)重(沉重)(重量)(举重)刺(带刺)(刺猬)(刺破)枣(红枣)(大枣)(枣泥) 三、多音字。 ní呢喃zhā扎针 呢扎zhá挣扎 ne 干啥呢zā扎紧 四、辨字组词。 奏(演奏)柔(轻柔)激(激动)击(打击) 泰(泰山)揉(揉面)缴(上缴)出(出口) 器(乐器)滴(水滴)敲(敲门)妙(美妙) 哭(哭泣)摘(采摘)搞(搞笑)抄(抄写) 鸣(鸣叫)朝(朝着)雾(云雾)蒙(蒙住) 鸡(鸡蛋)乾(乾坤)零(零钱)家(家长) 吸(呼吸)抖(抖动)湿(湿地)猎(猎人)

浅谈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

浅谈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力求以情感人,唤起兴趣。 1、让教学语言富有情感。众所周知,在诸多科目当中,普遍都认为数学科比较呆板、单调和乏味,而数学本身的内容安排也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当中若不花点心思则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一点,我在教学中力求表达语言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就连学生发言的评价,我也注意措辞和语气,给予强化式的鼓励赞扬。教学中努力做到活泼多样,动静结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随时随地乐意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由想动口发展到想动手,而动手和动口都是促使学生动脑的最好途径。 2、领略数学教材无声语言的作用。在数学教材的每一节都安排了例题,而这些例子全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多都是图文并茂的。我在教学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例题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可行性和重要性。作为教师,除了把那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来教育鼓励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和情趣融合在一起,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现实生活当中,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二、渗透艺术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1、通过动口、动手,丰富表象。我在教“角的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把身边的角找出来,然后让学生对角的样子用语言进行描绘,再自己动手画一画角是怎样的,在总结完角的样子后,又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画不同的角多,最后举例说明角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这样,使学生对角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感怀愉悦,各抒己见,提高效率。数学科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千万不要忽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多一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除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同时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3、举一反三,培养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充分给学生动手操作,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除了以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举一反三能力,从而扩展学生思维,增长学生知识。如教“乘法口诀”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体会“几个几是多少即是口诀几几得几”,从而延伸到体会每一句口诀的含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表演,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如我教“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专门请一些同学扮演数字和小数点,然后让扮小数点的学生根据我出示的小数在数字中进行移动。整个表演过程,学生情绪高涨,笑声叠起,而学生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日增月加。 那么,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从算式到方程 (1)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一个未知数(元)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 标准式:ax+b=0(x 是未知数,a 、b 是已知数,且a ≠0); (3)方程的解:使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4)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b ,那么a ±c=b ±c;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b ,那么ac=bc; 如果a=b ,c ≠0,那么 c b c a =;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去括号与去分母 (1)合并同类项:把含x 的项合并在一起; (2)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反移到另一边;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 去括号----------注意符号变化 移项----------注意要变号 合并同类项--------合并后注意符号 系数化为1---------等式右边除以x 的系数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是计算工作量的常用数量关系式;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①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②画图分析法: 多用于“行程问题” 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3)列方程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1)相遇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2)追及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2.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有人内向,有人泼辣;有人粗犷,有人细腻;有人幽默,有人朴实……写人要细心观察,认真比较,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才能把人物写真写活。 1.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的要点。 2.掌握抓住人物特点来写人物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动描写人物个性特点的能力。 一、文题展示 请写一篇写人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主题鲜明,内容具体,人物个性鲜明,思路清晰,不少于600字。 二、写作导航 记叙文除了要记事,也常常要描写人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有人内向,有人泼辣;有人粗犷,有人细腻;有人幽默,有人朴实……写人要细心观察,认真比较,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把“这个人”写“活”,写成“他”自己。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各方面入手,找出人物在着装打扮、身高体态、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等方面异于常人之处,抓住最有特点的方面进行细节描写,使人物鲜活起来。 1.肖像描写: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饰、体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要写好人物的外貌就要细心观察,发现被描写者不同于他人之处,选出最有特点之处,再将其扩大,运用一点夸张手法也未尝不可。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谈。同时不要忽略对眼睛的描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表现人物个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心理不同,眼神也各不相同。 2.语言描写: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等不同,语言风格也一定不同。语言描写要把握语言风格,切忌众口同腔。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首先要做到准确、真实,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实事求是,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在动词的运用上要揣摩、推敲,选择最恰当、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词语。对于连续性动作的描写,一定要先想到动作的先后顺序,除了写出做了什么,还要写出是怎么做的,在什么背景下做的。 4.心理描写:写自己的心理容易,写他人的心理难,可以直接用“他想”“他自言自语地说”“他默默地告诉自己”“他在心中发誓”等语句引出;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反映人物内心隐藏着的微妙感情。 三、例文引路 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也许是太久没有见到太阳的缘故,那个午后让我觉得特别温馨。柔柔的阳光照射进来,将车厢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我微闭着双眼,享受这难得的幸福时光。 随着报站声音的响起,汽车慢慢驶进了车站。这几站的乘客不多,汽车却迟迟没有启动。在一阵微微的骚乱中,我疑惑地睁开眼睛。瞬间,一个身影跃入了我的眼帘,她后背微驼,双眼凹陷得好深,看上去就像是一尊雕像。尤其是那一头白雪般的短发,在阳光下格外打眼。

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版第三单元作文范文_单元作文

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版第三单元作文范文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版第三单元作文范文 清晨,晶莹的露珠还没褪去,白茫茫的雾还没消散,眼前是朦胧一片,只有那墨绿又挺拔的山峰时隐时现。 它是梦想的陪伴者 我喜欢久久地注视着它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企图能够寻找到最初梦想的痕迹。记得,为了能够考上重点中学;为了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为了能够看到更加绚烂多彩的世界;它默默地倾听着我的英语朗诵,它静静地陪伴着夜灯前奋战的我,它用清风为我轻轻的为我掠去忧虑。当真的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脸上溢满喜悦,被风吹动的茂绿的枝叶无不在随风摇摆,为我梦想的实现而道贺。而它,正是我努力奋斗实现梦想道路上的陪伴者。 它是失败的倾听者 它是个历经风霜的老人,皱纹里充满了沧桑,缠绵的白云常与它作伴。我喜欢把所有烦恼都与它诉说,生活中的琐事、考场上的失利,毫无肆忌地丢出来让它与我分担,它偶尔会默不作声,让我独自领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真谛;它偶尔会吹来一阵清凉的微风,温柔地抚平我紧皱的眉头,让我平息下那烦躁的心。无声胜有声,沉默的陪伴便是最忠实的倾听。 它是迷茫的引导者 1 / 2

山是墨绿色的,青树翠蔓为它披起的绿衣,使它看起来威严而又冷静。迷茫时,内心时常会感到徘徊、犹豫,慌了自己。静静地站在阳台上,望一望那雄奇的山峰,它那墨绿的素妆会让你冷静片刻,它会消去你前进路上的雾霾,让你看清路,那么你就不会再感到迷茫,继而能够向胜利的方向前进。而它,就是迷茫时的引导者。 雾气退去,它墨绿而又挺拔的样子完全显现,柔软的小草和嫩绿的枝叶是它的装饰,偶尔几只燕子成群飞过山顶,发出欢快的欢叫声,我想,这是最美的风景了。 2 / 2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七单元主题阅读

第七单元主题阅读 (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看松鼠做巢 在橡树林里,最常见的动物是松鼠。 我喜欢坐在窗前,看松鼠表演。它们有的表演高空走树枝,有的表演无伞降落,有的像舞彩带似的甩动它漂亮蓬松的大尾巴。我曾经注意到一只松鼠,它把尾巴夹起来旋转,左转几次,右转几次,玩了好半天,然后打着它的尾巴旗子一纵一跳地跑过街,到对面树林串门去了。 松鼠也并非终年都这么玩。有一年,九月底的一个早晨,我正在观赏树上的红叶。这时,视线里出现了一个小影子,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白肚子的小松鼠。它匆匆爬上一棵半枯的橡树,又匆匆地爬下来,忙个不停。原以为它在玩呢,其实它在做巢!每次上树,松鼠嘴里都叼着一片干树叶。 不过,我心里有点不解,树顶的洞口附近有好多叶子,为什么它不就近 .. 取材 ..,非捡树下堆积的落叶不可呢?大概是嫌树上的叶子太湿吧。 晚上,松鼠休息了,我到林子边拖来一棵干枯的小橡树,绑在那棵大橡树上。我想,这样小松鼠就不必费劲地到地上去捡枯叶了小橡树上,枯叶有的是。 我得意地等待着。早晨的阳光刚照到树梢,小松鼠就出现了。你猜它怎么着?它对我为它准备的树叶竟然不理不睬,一如昨天,依旧匆匆爬下,从地上叼起树叶,又匆匆爬上去。

好吧!既然它认定只有地上的东西好,我就有办法帮助它。树叶终究是树叶,怎么能保暖?晚上,我翻出旧被子里的人造棉,混杂在那棵树下的落叶中。 我得意地想,如果小松鼠够聪明,一定会叼着这又轻又暖的新材料去做巢。早晨,阳光照到树梢,小松鼠又出现了。它匆匆爬下,又匆匆上去,嘴里叼着的,还是树叶。 我仍然不死心。晚上,我找来一张大床单,铺在那棵树下,把落叶全部盖住,上面撒满人造棉。我暗自得意没有别的选择,它只有用我的材料了。 想不到一切都白费心机 ....!它竟绕到别的树下叼来落叶。 我不再尝试别的办法了。小松鼠继续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忙忙碌碌地叼落叶。秋已深了,冬天就要来临。不久,大雪会把所有的落叶和橡树掩盖起来。但是我相信,那只白肚子小松鼠高高地蜷卧在自己用最好的材料铺就的巢里,过得非常舒适。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就近取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费心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词句联系上下文,读下面的句子,想象画面,说说你的理解。 它们有的表演高空走树枝,有的表演无伞降落,有的像舞彩带似的甩动它漂亮蓬松的大尾巴。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手法写松鼠______的情景,让人觉得这是一群______的小松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知识总结

第七单元复习重点 一、容易读错的音 呈.现(céng chéng√)变幻.(hàn huàn√)模型.(xín xíng√)警.报(jǐn jǐng√)章.鱼(zāng zhāng√)金属.(sǔ shǔ√) 储.量(chǔ√ zhū)跪.地(guì√kuì)宁.静(níng√ líng)迅速.(sù√shù)凶.猛(xiōng√xōng)镇.静(zhèn√zhèng)笑 √)窃.窃.私语(qiē qiè√) 盈.盈.(yín yíng 二、多音字辨音 差chā(差别)参sēn(人参)着zhe(沿着)chà(差不多)cān(参加)zhuó(穿着) chāi(出差)cēn(参差)zháo(着急)模mú(模样)降 jiàng(降落)重zhòng(重要)mó(模仿)xiáng(投降)chóng(重新)字音辨析:“差”表示“减法运算中,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所得 的数”或“稍微”时读chā,如差数;表示“不相同,错误,缺少” 时读chà,如差得远;表示“被派遣去做的事”时读chāi,如出差。 “模”表示“模子”时读mú,如模具;表示“规范,标准;仿效;模范”时读mó,如劳模。 三、容易写错的字 幻:右边是(横折钩),一笔写成。 官:下面是(?),不要写成“吕”。 险:右部中间有一(横),不要漏写。 攻:右边是(攵),不要写成“夂”。 速:第七笔是(点),不是捺。 威:“女”上面有一(横),不要漏写。 武:斜钩上没有撇,不要多写。

四、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1.形近字 幻(幻想)剑(刀剑)诱(诱人)普(普通) 幼(幼小)敛(收敛)绣(绣花)晋(晋朝) 通(通过)宁(宁静)官(士官)险(危险) 涌(汹涌)宇(宇宙)宫(宫殿)捡(捡拾) 攻(攻打)秒(分秒)庙(寺庙)武(武力) 功(成功)妙(奇妙)由(由于)式(方式) 2.同音字 máng (芒)果匆(忙)(盲)人(茫)然 mó(模)型角(膜)蒸(馍)描(摹) xùn(迅)速(讯)息潮(汛)(迅)猛 五、词语听写 呈现变幻诱人圆润光芒冰柱刀剑普通模型宁静器官汪洋危险海参攻击推动迅速退后煤炭钢铁必要胡子灿烂骑马分秒接着凶猛庙门威武镇静奇妙感叹锋利长途反推力天然气火烧云金灿灿 六、词语搭配 1.填量词 一(匹)马一(支)蜡烛一(粒)种子 一(个)大火球一(片)黑暗一(颗)珍珠 一(把)刀剑一(头)大狮子 2.填入合适的动词 (变幻)颜色(洒满)光芒(张开)翅膀 (建造)房子(攻击)动物(射进)深海

七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七年级数学兴趣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们初一成立了数学兴趣班,我总的感受是:学生的数学意识加强了,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素养提高了。作为兴趣活动小组的负责人,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激发兴趣为出发点来开展活动 为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数学兴趣班学生既打好数学基础,又开拓视野、开发智力,我经过探索实践,力求做到具有特色的以目标教学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思路,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尽快实现教学方式的更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经常向他们举一些生活中的数学例子,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向他们介绍与小学阶段不太一样的数学课堂,某些结论由他们自己去亲身经历或与同伴合作交流,得出自己的结论。另外,我还给他们讲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介绍了学习数学的一些参考方法,并提出了新学期的要求和目标。 二、精心准备,以新方式上好每一节课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他们对数学难题的直接兴趣。 我要求学生更深一步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定义、公式,直接给出时的效果总不太理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逐步过渡、上升到抽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2、个别学生的重点辅导。 重点辅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关键问题。兴趣班中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同等优秀,总会有几个特别出色的,对待他们不可能跟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角度出发,要求要高一些,在正常的课堂辅导外还要求他们自发学习有关内容,扩充自己整体的知识面。 3、引导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 我要求他们随时记录感受体会,留言点滴灵感,以形成数学知识技能的结构。数学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爱护学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含答案)第三单元 1.用字母表示运算律:设a,b,c 表示三个数,加法交换律可表示为a+b=b+a;加法结合律 可表示为(a+b)+c=a+(b+c) ;乘法交换律可表示为ab=ba;乘法结合律可表示为(ab)c=a(bc) ;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可表示为a(b+c)=ac+bc。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C=2(a+b);面积S=ab;正方形周长C=4a;面积S=a2;平行四边形面积S=ah;三角形面积S= ah;梯形面积S= (a+b)h;圆形周长C=πd;面积 S=πr2;长方体棱长总和l=4(a+b+h) ;表面积S=2(ab+ah+bh);体积V=abh ;正方体棱长总 和l=12a;表面积S=6a2;体积V=a 3;圆柱侧面积S=Ch;体积V= πr2h;偶数2n;奇数2n+1/2n-1 。 3.用运算符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4. 代数式的书写要求: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称号可以用“。”表示,也可以省略, 当省略字母时,数应写在字母的前面,带分数化成带分数,字母按顺序写;若含有单位名称, 积或商的形式时,除法要写成分数(式),后面直接写单位名称;和或差的形式时,要先括 括号,再写单位名称。 5.求代数式的值,遇到负数时,要合理添加括号。 6.数与字母的乘积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注:凡字母出现在分母中的式子一定不是单项式;单项式中不含加减运算;π是常数。 7.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注:单项式中只含有字母时,它的系数是 1 或-1,通常“1”省略不写;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前面的符号;带分数写成假分数。 7.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注:单项式中某个字母没有指数,则次数是1;常数的次数是0;π不属于字母。 8.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中单项式的个数叫做多项式的项数。 注:不可忽略多项式中各单项式前面的“+”“-”号;几次几项式的找法。 多项式不含某项,则令某项的系数为0。 9.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注:整式中分母不含字母。 10.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11.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 不变。注:同类项移动位置时,不要漏掉“+”“-”号。 12.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 符号都不改变。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13.多位数表示方法:若a 在百位上,b 在十位上,c 在个位上,则三位数可表示为100a+10b+c;两位数可表示为10b+c。 14.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将整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如果有括号应先去括号,运算结果 要最简。 15.代数式求值,应先化简再求值,字母代换成数字时,省略的乘号要还原,代入负数时, 应加上括号。 16.去绝对值时,若绝对值里的数大于0,仍得原数;若绝对值里的数小于0,则每一项都变 成相反数。

最新人教部编版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1.学会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2.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 一、故事激趣,听一听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东晋时的大画家顾恺之曾经为好朋友裴楷画像。裴楷脸上有三根又黑又粗的毫毛,很不雅观,别人为裴楷画像总是加以回避,可顾恺之不但不回避,还特地将这三根毫毛画得异常突出。正是由于这样的处理,使裴楷的肖像格外生动。别人一见都拍手称妙。三根毫毛的添加,真的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吗? 二、细心观察,说一说 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两幅漫画。谁知道这两幅漫画分别画的是谁? (用课件展示图片素材——两幅肖像漫画:鲁迅和爱因斯坦。) 为什么同学们很快就能猜出他们是谁?我们把两个人物的肖像漫画和照片对比一下,再看一看文学作品是如何刻画这两个人物的,请你谈谈画家抓住了人物哪些方面的特征,而文学作品中作者是运用了哪些个性化描写向读者传达自己的独有认识的。 《一面》节选: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节选: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不等女孩回答,老人又低头向前走去。女孩望着老人,但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明确:(1)画家抓住了鲁迅很瘦、寸头、胡须浓重的特征。《一面》中,作者阿累运用了肖像描写,如面孔黄里带白但精神很好,头发约莫一寸长直竖着,胡须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表现鲁迅的顽强、正直。 (2)画家抓住了爱因斯坦头发蓬乱、眼睛很圆、鼻子很大、脑门有深深的皱纹的特征。文学作品中,运用了肖像描写,如短而硬的胡须,深陷的眼窝,蓬乱的头发,刻画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 写人记事的手法多种多样,譬如刻画人物就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如何才能使这些表现手法产生强烈的冲击力,这就需要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就是指描写对象身上的那种富有个性特色的细微之处。细节描写就是抓住这些地方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的一种特殊方法。譬如《一面》当中对鲁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写,就是三次经典的细节描写,它紧紧抓住了鲁迅先生的“瘦”,突出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呢?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细笔勾勒,即抓住人物外貌特征的一个方面,详细进行描摹;二是动态造型,即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的动作进行细致刻画,力求惟妙惟肖,生动传神;三是反复出现,即对描写对象的某一个特征从不同角度反复呈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四是对比展示,即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呈现描写对象的不同特征,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五是运用修辞,即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仔细刻画描写对象的某一特征。 互动平台 虽败犹荣 周霁 操场上彩旗招展,人声鼎沸。800米女子长跑比赛马上就要打响了(“打响”改为“开始”),只见运动员们站在起跑线后,瞪大眼睛,屏住呼吸,全神贯注,若箭在弦。(“瞪大眼睛”与“屏住呼吸”就是写“全神贯注”,意思重复,可删掉其一。)“砰!”发令枪刚一响起,所有运动员都把全身力量使了出来,奋不顾身冲了出去。操场上“加油”的喊声响成一片。【可从运动员的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节描写,突出当时气氛的紧张和热烈。】 我班的王娟同学一马当先,稳稳当当地跑在队伍最前面。同学们别提多高兴了。然而在跑到第二圈时,我发现,王娟用右腿连蹦了两步,左腿好像变得僵硬起来。不过,就只那么一下,接下来,王娟又表现正常了。她继续向前跑着,跑着。经过我面前时,我忽然发现,她的脸色很难看。(可将“难看”的样子详细写出来。)【如何高兴呢?可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来进行表现。】【“蹦”这个动词用得好,暗示了王娟的身体已经出了问题,与后文形成呼应。】 就剩下一百米,冲刺开始了,运动员开始了最后的发力。“王娟,加油!”“王娟,冲啊!”操场上气氛一下子热到了顶点,人人都异常兴奋,感动(“感动”改为“激动”)不已。 然而,我们发现,我们的英雄王娟,竟然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越跑越慢,越跑越慢,由第一变成了第二、第三、第四……【“越跑越慢”重复使用,强调了王娟的痛苦。】看着跑在队伍最后的王娟,听着别的班级的叫好声,我们的同学全没了劲。(可以用更加形象化的语言来写同学们的“没劲”。) 王娟在离终点还剩两米的地方突然跌倒了,她抱着左腿一脸痛苦。我突然想起她刚才的情况,在比赛前,她还曾担心,有“小神鹿”之称的她,会不会栽在那可恶的抽筋上?【应把前面的细节重复一下,这样可在反复中突出人物的形象。】 我恍然大悟,猛地冲上去扶起王娟,帮她敲腿。王娟站稳了,表情坚强,让人感动。(如何坚强,如何感动,应进行详细的描写。)全场爆发出了最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觉得,王娟虽败犹荣。不,她就是获胜了!【最后点题,令人感动。】 (作者及评点同学均系江苏省东台市南海镇中学学生,旁批、指导教师/吴应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