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4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4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4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过对秦始皇兵马俑的了解,初步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

2、会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并能了解它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特色。教学准备:

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等。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等。

教学过程:

师:同学看过《古今大战秦俑情》和《神话》这两部影视作品么,知道两部作品的共同之处么。

生:看过,都发生秦朝,都和兵马俑有关。

师:这节课呢我们就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咤风云的始皇帝,为了显示声威,希望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根据《史记》记载,始皇初即位,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知道始皇死,秦朝灭亡前夕方才建成,长达38年之久。

师: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几个打井的农民挖出了举世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建立兵马俑博物馆。

俑:是古代陪葬用的人偶,秦陵兵马俑是随葬的陶兵陶马。

兵马俑位于陵寝东侧1500米处,有3个俑坑,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

场那么大。共有8000余件兵马俑

一号坑最大是战马和步兵组成的主体部队。

二号坑是骑兵、战车、弓箭手组成的混合兵种。

三号坑指挥中心。

师:从这张照片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秦俑非常高大。

师总结:秦兵马俑除了规模宏大之外,每一个个头也很高大,他们平均身高1.80米,是目前世界最高大的圆雕陶俑。

师:同学们,多么宏大的工程啊,这样众多的兵马俑,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让我们大胆的猜想一下。学生猜想。

单独把身子、四肢、头分开烧制,最后组合拼装。8000多件陶俑中每一件都不完全相同,这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师:看下这三幅图片,说一下他们的点异同?

相同:细腻,发丝清晰可见五官清晰,表情生动

不同:衣服、法式、表情、动作

发饰是区分兵马俑的标志:将军俑头戴燕尾长冠,胸前覆有铠甲,双手相握置于腹前,拄剑伫立。军吏俑以装束的不同,可分为三种:(1)身穿齐膝长襦,外披胸甲,下穿长裤,足登翘尖履,头戴双版长冠。(2)身穿鱼鳞甲,头戴双版长冠。左手按剑,右手持戈、矛兵器。(3)不穿铠甲的轻装军吏俑,身穿长襦,下穿短裤,腿扎行滕,头戴双版长冠。士卒俑戴介帻或束发挽髻,身上铠甲的甲片疏且大。有的只有战袍,以提高作战效能,方便战斗。

师:下面请同学给这几个兵马俑连线,找到合适他们的名字。

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兵马俑的艺术特点:1 绘塑结合,注重传神2 即具真实性,又具装饰性3 色彩明快,对比强烈4 彩绘与雕塑互补5 大型雕塑的代表作

外国人对兵马俑的评价:

法国总统希拉克说:“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卢森堡大公说:“这些艺术珍品,达到了非凡的水平,表现了中国人民一贯的超人才能,全人类都将在这里受到鼓舞。”

拓展:

这不愧是一个宏大而又精美的地下珍宝库,今天对秦陵兵马俑的欣赏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只是着重地欣赏了兵俑,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欣赏的。

铜车马是1980年在秦陵两侧出土的,是用金、银、青铜制造的,显示了精湛的余属加工技艺。被誉为青铜之冠,国之魂宝。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文化知识,它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因此,我们应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并有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6的分成》大班数学教案.

《6的分成》大班数学教案 2019-06-11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成,进一步掌握数的分成的互换规律。 2.初步理解数的分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3.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数的分成的互换规律。 活动准备 1.小老鼠图片,小老鼠头饰各6个,鼠妈妈头饰一个 2.画有小河的图画一幅,西瓜形状的小船图片两个 3.1---5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知不知道今年是什么年?”(鼠年),从而引出小老鼠。 2.讲故事,学习6的'分成 老师出示图片并讲故事,“老鼠妈妈有6个孩子,它们6个一起去外面郊游,天色晚了,它们要赶回家去,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河,它们要乘坐两条西瓜船过河,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助这6只小老鼠乘上西瓜船过河回家,好吗?” (1 )先让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一条西瓜船,另外6只小老鼠坐上另外一条西瓜船,引导幼儿说出6可以分成1和5 ,并在黑板上记下结果6分成1和5

(2)根据以前所学分成的数的互换规律,将以上分成的两个数互换为6分成5和1 (3)老师让乘坐5只小老鼠的西瓜船“下沉”,告诉幼儿,这条小船载不下这么多的小老鼠,怎么办?引导幼儿让这条船上的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另一条西瓜船,然后让幼儿观察现在6只小老鼠分成了几只和几只?老师在黑板上记下结果6分成2和4 。 (4)用以上互换规律将6分成2和4 互换为6分成4和2 。 (5)让幼儿一起看现在两条西瓜船能不能过河,然后老师让乘坐4只小老鼠的船仍然下沉,和幼儿一起让其中一只小老鼠再乘上另外一条船,再让幼儿说出这次分成的结果,并在黑板上记录下来,6分成3和3。 (5)老师操作图片并告诉幼儿:小老鼠们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终于可以安全过河了。 3.师生共同将分出来的结果:6分成1和5,6分成5和1,6分成2和4,6分成4和2,6分成3和3,用分成出来的两个数左边一个数依次多1,右边一个数依次少1的方法整理为6分成1和5,6分成2和4,6分成为3和 3 ,6分成4和2,6分成5和1 。 4.玩游戏巩固6的分成 (1)老师告诉幼儿:“小老鼠在我们的帮助下已经安全的回到了家,正在家门口玩耍,现在天要黑了,鼠妈妈来叫它们回洞了,它们家住着两个洞,现在小朋友们来和老师一起玩小老鼠回洞的游戏,好不好?” (2)请几位幼儿上来分成两组手拉手上举组成两个洞,然后请6位幼儿上来带上头饰扮演小老鼠,老师带上头饰扮演鼠妈妈,当“鼠妈妈”说:“天黑了,小老鼠们快回洞”,6只小老鼠分别跑进两个洞里,这时让下面的幼儿一起数一数每个洞里各有几只小老鼠,然后说出6可以分成几和几? (3)同样的方法,再换几位幼儿上来玩游戏,得出不同的结果。 5.跟音乐玩“找朋友”游戏 每次找10位幼儿,每人胸前戴上1―5数卡中的任意一张,老师向幼儿说明游戏玩法:胸前数字可以组成6的两位小朋友是“好朋友”,当老师琴声响起时,做游戏的小朋跟着全体幼儿一起边唱边“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两人互相敬礼,握手,然后手拉手站在一起,这时老师与其他小朋友来看每对好朋友找的对不对,老师对做游戏的小朋友分别进行奖励。 6.老师总结所学内容,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

232425(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 2.3 金属性结合;§ 2.4 范德瓦耳斯结合; §2.5 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金属性结合和范德 瓦耳斯结合;理解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2.教学重点:金属性结合和范德瓦耳斯结合。 3.教学难点:范德瓦耳斯结合。 4.讲授时间:45分钟。 5.讲授方式:PPT文档。 6.作业:学生课后复习。 一.金属性结合 (1)金属性结合的概念 第I族、第II族元素及过渡 元素都是典型的金属晶体,它们 的最外层电子一般为1~2个。组 成晶体时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为所有原子所共有,因此在结 合成金属晶体时,失去了最外层 (价)电子的原子实“沉浸”在 由价电子组成的“电子云”中。 如图XCH002_004所示。 这种情况下,电子云和原子实之 间存在库仑作用,体积 越小电子云密度越高,库仑相互 作用的能愈低,表现为 原子聚合起来的作用。 (2)金属晶体结合力 金属晶体结合力:主要是原子实和电子云之间的静电库仑力,对晶体结构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求排列最紧密,这样势能最低,结合最稳定。因此大多数金属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即立方密积或六角密积,配位数均为12。 立方密积(Cu、Ag、Au、Al)(面心立方结构)(配位数12) 六角密积(Be、Mg、Zn、Cd)

体心立方结构(Li、Na、K、Rb、Cs、Mo、W)(配位数8) 良好的导电本领,结合能比前面两种晶体要低一些,过渡金属的结合能较大。 晶体的平衡是依靠库仑作用力和一定的排斥力而维持的。 排斥来自两个方面 (a) 但体积减小,电子云的密度增大,电子的动能将增加 (b) 当原子实相互接近到一定的距离时,它们的电子云发生显著的重叠,将产生强烈的排斥 作用。 金属性结合对原子的排列没有特殊的要求,这使得容易造成原子排列的不规范性,使其具有很大的范性。 二.范德瓦耳斯结合 (1)范德瓦耳斯结合的概念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惰性)元素在低温下所结合成的晶体,是典型的非极性分子晶体。为明确起见,我们只介绍这种分子晶体。 惰性元素最外层的电子为8个,具 有球对称的稳定封闭结构。但在某 一瞬时由于正、负电中心不重合 而使原子呈现出瞬时偶极矩,这就 会使其它原子产生感应极矩。非极 性分子晶体就是依靠这瞬时偶极 矩的互作用而结合的,这种结合力 是很微弱的。1873年范德瓦耳斯 (Van der Waals)提出在实际气体 分子中,两个中性分子间存在着 “分子力”。当时他并没有指出这 力的物理本质,现在知道瞬时偶极 矩引起的力是分子力的一种。如图 XCH002_005所示。 (2)范德瓦耳斯结合的特征 惰性元素因具有球对称,结合时排列最紧密以使势能最低,所以Ne、Ar、Kr、Xe的晶体都是面心立方结构。它们是透明的绝缘体,熔点特低,分别为24K、84K、117K和161K。

固体物理教学大纲2018

《固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固体物理学融汇了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和晶体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介绍固体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固体物理学各种专门问题及相关领域的内容建立初步的理论基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意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 1.了解固体物理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固体物理对现代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2.了解固体物理学及凝聚态领域的当代前沿概况。 3.掌握固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4.掌握固体物理学分析与处理问题的基本手段和思想方法。 5.掌握固体的结构及其组成粒子(原子、离子、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晶体结构与物质力学、热学、光学性质的之间的关系。重点是晶体结构、晶体结合、晶格振动、金属自由电子论、能带论等。 四、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一是晶格理论,二是固体电子理论。晶格理论包括:晶体结构的基本特点和类型及对称性质;确定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方法;晶体的结合类型与特点;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固体电子论包括:固体中电子的能带理论;金属自由电子理论和电子的输运性质。 课程难点:倒点阵的性质及其与正点阵的关系;晶体X射线衍射的分析;晶格振动的色散关系与模式密度;布洛赫定理及推论;晶体中电子的准经典运动与有效质量。 五、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

基泰尔,《固体物理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6月第8版; 2.教学参考书目 (1)方俊鑫,陆栋,《固体物理学》(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 (2)阎守胜,《固体物理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二版; (3)陆栋,蒋平,徐至中,《固体物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4)胡安,章维益,《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5)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 六、课程内容: 基本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晶格理论,二是固体电子理论。晶格理论包括:晶体的基本结构;晶体中原子间的结合力和晶体的结合类型;晶格的热振动及热容理论;晶格的缺陷及其运动规律。固体电子论包括:固体中电子的能带理论;金属中自由电子理论。 教学时间分配表 第1章晶体结构 第一节原子的周期性阵列 第二节晶格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晶面指数系统 第四节简单晶体结构 第五节原子结构的直接成像 第六节非理想晶体结构 第七节晶格结构的有关数据

高中英语必修4 unit1 说课教案

高中英语必修4 unit 1 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 说课教案 李春莲Unit 2 Women of achievement ABCDEFGHIJKLMNOPQRST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pproaches Teaching procedures Teaching reflection 1.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1)Status and function of the text The topic of this unit is women of great achievements. This perio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learning of this unit. It will help the Ss get to know more great women in world and how to describe people. It will be helpful for them to learn the rest of this unit.

(2).Teaching aims To get the Ss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Jane ’s research and his achievements. Knowledge aim :Ability aim :To develop the Ss ’reading ability and reading skills 。Emotional aim :To learn Jane Goodall ’s bravery and perseverance in achieving his goals. To reinforce the sense of wildlife protection. 1.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3).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Important points: Get the Ss to know more about Jane ’s research and his achievements.Difficult points:Enable the Ss learn to describe a person by using some key words and phrases. 1.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十八岁和其他教案

十八岁和其他 【教学目标】 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4、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 二、针对各个版块,小组讨论交流 (一)十八岁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 (1)焦急忧虑(2)激动喜悦(3)辛劳(在“青春”版块中)爱 2、句子的理解 (1)第一段第一句中“欣慰”和“似水流年的迷惘”的原因:“欣慰”是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挚友、知己。“似水流年的迷惘”是因为时光流逝,十八年里

因孩子引起的“焦急忧虑”或“激动喜悦”都已转眼逝去,留给自己的也许只有“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见第三段) (2)“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作者用诗人的话来形容养育孩子的十八年光阴,自己沉湎于养育孩子的巨大幸福中,猛然间惊讶时光之飞逝。 (3)第四节中“这样的心情”指:“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第1节);“会情愿溺爱你”(第2节);“高兴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令人满意开怀”(第3节)。 3、交流父母养育自己的片段。 (二)两代人的矛盾 1、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流行观念的影响;(2)父母的愚昧与落伍;(3)子女的盲目与急躁; (4)缺乏沟通、理解、平等。(根本原因) 2、探讨:你同意文中父亲归纳的原因吗?你是如何看待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的?你和父母产生过矛盾吗?有了矛盾后你是如何处理的?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去做的?你认可他们的做法吗?(让学生明确平等、对话、理解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 (三)读书的苦乐 1、理解文意(补充阅读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见《学习与评价》) 苦学乐学 蒋士铨每日夜读直至鸡叫一遍 被不出书被父亲罚跪,母亲训斥幼时用柳枝拼字 诵诗作为闲时游戏 我为病中母亲诵读 考取举人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4的组成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4的组成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4的组成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学习根据相同物体的不同特征列出4的组成分合式,初步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学习4的组成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相同物体的不同特征列出4的组成分合式,初步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培养幼儿安静、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挂图两幅。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天气真好,小鸭子们要到郊外游玩,我们看一看一共去了几只鸭子?(出示挂图一) 二、学习4的组成: 1、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这些鸭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根据鸭子所处的位置及颜色不同列出4的组成分合式。)

2、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 3、师:看到4可以分成1和3,我们很快的能想到4还可以分成3和1,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几和几是部分数,几是总数? 4、齐读一遍。 5、拍手问答。 三、找一找,巩固学习4的组成。 师:刚才我们根据小鸭子所处的位置及颜色不同列出了4的三组组成分合式,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还可以根据什么列出4的组成分合式。(引导幼儿根据荷叶和石头的大小、位置列出组成分合式。) 四、幼儿操作活动: 我们班小朋友真聪明,我相信我们班小朋友不仅聪明,还乐于助人,对不对?森林里的小袋鼠们找不到妈妈了,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出示挂图二)每位袋鼠妈妈都有4个孩子,这些袋鼠宝宝有的跟妈妈出门了,有的留在了家里。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特征帮他们找到妈妈吗? 五、小结。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设计了以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和玩中学习,使幼儿了解4的分解,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固体物理教案第3次课

第 3 次 课 教学目的:掌握原胞、基矢和布拉伐格子的基本概念;掌握简立方、面心立 方、体心立方晶格原胞特点以及基矢的表示; 理解复式晶格结构及其表示 教学内容:§1.2 晶格的周期性 重点难点:简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晶格原胞特点以及基矢的表示;复 式晶格结构及其表示 §1.2 晶格的周期性 1 晶格周期性的描述 — 原胞和基矢 —— 晶格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周期性,可以用原胞和基矢来描述 (1)原胞:一个晶格中最小重复单元(体积最小) 如图XCH001_011所示。 (2) 基矢:原胞的边矢量。 三维格子的重复单元是平行六面体,是重复单元的边长矢量 (3) 单胞(结晶学元胞):为了反映晶格的对称性,常取最小重复单元的几倍作 为重复单元。 特点:单胞的边在晶轴方向,边长等于该方向上的一个周期。代表单胞三个边的矢量称为单胞的基矢。 基矢: 表示单胞的基矢。 在一些情况下,单胞就是原胞,而在一些情况下,单胞不是原胞。 简单立方晶格 — 单胞是原胞 321,,a a a c b a ,,

面心立方晶格 — 单胞不是原胞 例如面心立方晶格,如图XCH001_013所示。 原胞基矢: ——原胞的体积: 单胞基矢: ——单胞的体积: 2 简单晶格 简单晶格中,某一个原胞只包含一个原子,所有的原子在几何位置和化学性质上是完全等价的。碱金属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结构;Au 、Ag 和Cu 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结构,它们均为简单晶格。 1)简单立方晶格(Simple Cube ) 原胞为简单立方晶格的立方单元。 基矢: 如图XCH001_012所示 原胞体积: —— 原胞中只包含一个原子 晶胞中,顶角的原子可视为8个立方单元所共有,故8×1/8=1。 2)面心立方晶格 (fcc ) 如图XCH001_013所示,八个顶角上各有一个原子,六个面的中心有6个原子故称面心 立方。 由立方体的顶点到三个近邻的面心引三个基矢 , ,,a ai b aj c ak == =123()2 () 2 ()2 a a j k a a k i a a i j = +=+=+33214 1)(a a a a V =??= 3)(a c b a V =??= k a a j a a i a a ===321,,3321)(a a a a V =??= 321,,a a a

人教版必修4Unit1WomenofachievementWriting写作教学课例教案

写作教学课例教案 课题:人教版必修4 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Writing 课型:写作课 设计者:河北省邯郸市第二中学宋XX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1.单元主题:本单元是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 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主要是围绕成功女性这一主题展开,其中重点介绍了Jane Goodall和Lin Qiaozhi 两位伟大成功女性。学习本单元有助于提高对妇女社会角色的认识,了解成功女性的奋斗经历和勇于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尤其是女生)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和自信心。可以帮助学生深切感受到无论男女,只要对他人有无私的爱心,对事业有坚定的信心,并不懈地为之倾注心血,都能成就一番事业。 2.课堂内容:本节课是Writing写作课。是本单元的第5课时。在学习了Jane Goodall和Lin Qiaozhi两位伟大女性后,在对人物介绍有了一定的基础后,由老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逐步完成人物描写写作课。 3.内容分派:Lead-in运用Using language--- reading (Why not carry on her good work?)林巧稚这个人物作为导入对象,引导学生从简单的词汇到简短英语短句最后总结从哪几方面进行人物描写。 人物介绍描写从背景、外貌、性格、成就、兴趣爱好、教育背景等几方面评价人物。每环节分设任务让学生结组或者自由讨论完成。实战演练部分呈现完整范文,师生共同分析文章总结介绍人物的文章怎么完成。作业以学生熟悉的教师为题材进行课后练习。 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个性培养,注意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创设“情景”加强“协作”“会话”,让学生主动积极获取知识,使其学会,会学,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1.演示法:把相关林巧稚的图片、视频等展示给学生看,便于学生对人物背 景知识的把握,并从旧知识中获得启迪,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和小组活动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我教《十八岁和其他》(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我教《十八岁和其他》(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己生活经历和情 感体验,阐发对文体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人生的体悟。 2、学生能够把握书信体文章写作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父辈对渐渐长大成人的子女的一份特殊的爱。 (这时候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儿时他们给子的爱已经发生了变化。儿时父母对子女的爱,更多是体现在保护、照顾上,是 一种疼爱;而文章中的父亲对子女的爱已发生了变化,由于 子女渐渐长大了,成人了,父母更希望与子女能成为朋友, 成为知己,双方地位更加平等,更多的是彼此的理解与同情,是一种关爱。) 2、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发生矛盾的原因、如何处理) 3、读书的苦与乐。(父母读书的态度以及对子女“读书苦”这种现象的态度) 4、对青春的礼赞。(十八岁青春的礼赞,一是对失去青 春的追忆,另一方面是希望十八岁的儿女能珍惜青春时光, 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初中的时曾经学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它是朱自清先生写给父亲的一篇散文,文章中充满了儿子对过去不能理解父亲对自己的爱的一种悔意,还表达了对远方父亲的思念。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是一位父亲在长子十八岁生日之际,写给儿子的一份信。这便是杨子先生的《十八岁和其他》。(板书课题和作者)介绍作者:《十八岁和其他》的作者--杨子,原名杨选堂,曾经担任过多家著名报纸的主笔,著有小说《浸洒的花朵》、《变色的太阳》等等,散文集《感情的花季》、《画夜记》等等。 早自习的时候,我已经请同学们朗读过这篇文章了,相信大家对文章都有了大致的了解。我们知道作者运用小标题这样的方式,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成长的喜悦、两代人的矛盾冲突、读书的苦乐和珍惜青春。那么下面再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浏览文章,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感触最多、最深的是哪一个部分,哪些话? 下面就是对各部分的解读: 第一部分:十八岁 在这个部分里,我想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面对孩子已经十八岁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小组讨论,

固体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908 总学分:3学分 固体物理 (Solid-State Physics) 课程性质:学科大类基础课 适用专业:应用物理学专业 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46学时(含演示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上机学时:0学时;习题课学时:2学时。 先行、后续课程情况:先行课:高等数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后续课:量子力学,原子物理。 教材:《固体物理学》,黄昆,韩汝琦,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固体物理学》,陆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固体物理基础》,阎守胜,北京大学出版社 《固体物理简明教程》,蒋平,徐至中,复旦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固体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和物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是继四大力学之后的一门基础且关键的课程,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固体的结构及组成粒子(原子、离子、电子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阐明固体的性能和用途,尤其以固态电子论和固体的能带理论为主要内容。 通过固体物理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描述,固体电子论和能带理论,以及实际晶体中的缺陷、杂质、表面和界面对材料性质的影响等,掌握周期性结构的固体材料的常规性质和研究方法,了解固体物理领域的一些新进展,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分三级:掌握、理解、了解。 掌握:属于较高要求。对于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定理、定律、原理等的内容、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都应比较透彻明了,并能熟练地用以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对于能由基本定律导出的定理要求会推导。 理解:属于一般要求。对于要求理解的内容(包括定理、定律、原理等的内容、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都应明了,并能用以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对于能由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四第一单元教案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 Section Ⅰ Warming up, Extensive reading, Comprehending Teaching aim: 1.Have s grasp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2.Let s know the achievement of Jane Goodall. 3.Improve s reading ability. 4.Have s know the importance of hard-working. Teaching key point: 1.Have s know about the new words. 2.Improve s reading ability. Teaching difficulty: Improve s extensive reading ability. Teaching step: step 1: learn new words. A: learn about the key words. 1. n. achievement v. achieve 2.lead a...life lead to(介)导致

Eg: I am leading a happy life./ He has led a rich life since he came to China. 3.intend: intend to do sth. Eg: I intended to date you. behave vi. vt. 举动,表现behave oneself 规矩点,行为得体 4.crowd in; inspire; come across; look down upon/look up on;observe; by chance=by accident; campaign; shade B: practice Match the words and the explanation. 1.by chance a. a series of planned activities 2.campaign b. to watch carefully; to obey 3.move off c. by accident 4.observe d. to plan ; to mean 5.intend e. to start; to set out 6.behave f. to admire someone 7.crowd g. sth. important that you succeed in doing 8.inspire h. to encourage someone.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4、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 2、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走近“大师” (一)走进作者 杨子,本名杨选堂,1921年生,广东省梅县人。暨南大学商学院毕业。历任《前线日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曾任台湾大学讲师、中兴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编译室主任、中央银行行务委员等职。后任《联合报》副社长、社长、中国论坛发行人、《联合晚报》发行人。现任联合报系副董事长。 研究经济兼长文学,以笔名杨子在报刊开设“杨子专栏”“杨子漫谈经济”“杨子论衡”等专栏,颇受欢迎。著有散文《精神的裸体》《回首拥抱那人》《被宠爱的感觉》《男人的诞生》《春孕》《水柳的诱惑》《感情的花季》《昼夜记》《香囊》《相亲》《杂花生树》《惊喜》《描梦记》;小说《变色的太阳》(曾拍成电影)《欲神》《魔象》《浸酒的花朵》;经济论文集《经济理论活用》《经济理论的落实》《经济小品》。 (二)文题背景及解析 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 二、走进文本 (一)文面把握 1、重点词语 沉湎(miǎn):沉溺。 溺(nì)爱: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 抹煞: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怪癖(pì):古怪的癖好。 摭(zhí)拾:拾,捡。 涉(sha)猎:粗略地阅读。 翱(áo)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枝桠(yā):枝杈。 2、把握文意 十八岁:这一部分,作者概写十八年的时光流逝,在孩子十八岁的生日到来的时候表达了自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把爱和理解在文字里表达的淋漓尽致。“我不知道我对你的爱,十八年来是否夹杂有一些不经心的、任性的、以及成人对孩子不够了解的责备”“东东,假如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4的组成》(数)

科学活动——《学习4的组成》(数)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数量为4的物品分成两份,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2.认识、理解分合号和分合式,并用语言描述分合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1.橘子图卡、记录表若干,幼儿人手一套1?4的数字卡片和笔。 2.两面分别是红、绿颜色的圆片若干,两面分别是红、黄颜色的花片若干,有分合号的记录纸若干。 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分一分写一写》。 活动过程: 一、以“举卡片”的形式复习2和3的组成 二、玩“分饼干”的游戏,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4的组成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雪花片、数字卡和记录表,先数出4个雪花片,并在记录纸的最上面的括号里写上数字4,把4片雪花片分给爷爷和奶奶,分一次并记一次,记的和分的要一样,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三、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师幼分享交流 1.师:你们把4个饼干分给爷爷和奶奶,可以怎么分,有几种分法?(要求幼儿看着自己的记录表回答,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2.引导幼儿表述,如:第一种是爷爷分到1个饼干,奶奶分到3个饼干,合起来是4个1,引导幼儿表述,如:第一种是爷爷分到1个饼干,奶奶分到3个饼干,合起来是4个饼干;第二种…… 四、用数字和分合号记录分合结果。告诉幼儿“ 4 ”是分合号,表示分合的意思,读作“4可以分成1和3” 用同样方法与幼儿互动,分别填写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起来是4; 4可以分成 3和1,3和1合起来是4。 五、幼儿分组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4的组成 翻圆片:分别从盘子里取出2、3、4个圆片和记录纸,并在记录纸的

分合号上分别写上2、3、4数字,每次游戏时先把圆片按一种颜色排好,翻动前面的一部分圆片,看看翻出圆片的颜色有几个,写上数字几,原来片片的颜色又有几个,也写上数字几,翻一次,记一次,每一次翻出的结果不能一样,看看各有几种不同的翻法。 六、完成操作材料《科学?分一分写一写》 提醒幼儿记的结果要与分的结果一样,鼓励幼儿看记录正确说出自己的操作结果。

固体物理教案

固体物理典型教案 §6.7 纯金属电阻率的统计模型 一.电阻率的本质 比喻 1. 纯金属具有电阻率的本质:金属的电阻率ρ与外电场ε和电流密度j 的关系为j ρ=ε。外电场ε一定,电阻率ρ大的金属电流密度j 就小。而电流密度j 正比于电子在电场方向的飘逸速度。这就是说电阻率ρ大的金属,电子的飘逸速度就小。电子的飘逸速度小,表明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受到的阻力大。对于纯金属,这个阻力只能是来自晶格,是晶格的振动引起了电子的散射,使电子的运动方向随时发生变化,减缓了在外电场方向的飘逸速度。 2. 比喻:拿做广播体操作比喻。把穿越体操阵列者比喻成电子,做操者比喻成振动的原子。一旦做起操来,要想穿过这体操阵列,为了避开做操者,穿越者不得不东躲西闪。这样以来,穿过这体操阵列花费的时间就长了,穿越速度就降低了。 二.实验规律 高温:纯金属电阻率 T ∝ρ, 甚低温:5 T ∝ρ 问题:为什么纯金属电阻率与温度会有如此的奇异关系? 三. 前人的工作 包括J.Bardeen 在内的不少人对纯金属电阻率与温度的依赖关系进行过研究,但“处理方法、 数学积分及至结果表达式都是相当令人生畏的。”[R.J.Elliot and A.F.Gibson, An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Phys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311(1976) ],这些研究难以以基础课的内容让学生们接受。 问题:能否用更简单明了的模型来揭示纯金属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四. 提出“纯金属电阻率的统计模型”的基础与思路 1. 基础一 纯金属具有电阻率,是晶格的振动引起了电子的散射,使电子的运动方向随时发生了变化。 电子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说明电子与晶格之间发生了能量和动量的交换。在第三章中把晶格振动谱测定中的光子与晶格的能量和动量的交换,看成是光子与声子的相互碰撞。同理,我们也可以把电子与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 看成是电子与声子之间的相互碰撞。 2.基础二 第三章中晶格热容是一个宏观物理量,是晶格振动的统计平均效应。爱因斯坦采取了一个平均频率的简单模型,取得了很成功的结果。电阻率也是一个宏观物理量,是电子与晶格作用的统计平均效应。是否可采取平均声子的模型来处理纯金属电阻率问题呢?所谓平均声子模型,是假定声子系统由平均声子来构成,在这个系统中,每个声子的动量等于原声子系统中声子的平均动量。 3. 基础三 由上一节(§6.6)已知,对电导有贡献的只是费密面上的电子,因此纯金属电阻率可看成是费密面上的电子与平均声子相互碰撞的结果。金属的电阻率 τ ρ2* ne m =, (1)

人教课标版高中英语必修四 Unit1 Reading for writing 教案-新版

Unit1 Reading for Writing 教学设计 1. Teaching Analysis 教情分析 1.1 Teaching objectives-教学目标 In and after this period,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1.1 know and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describing a person 1.1.2 use and apply the useful sentences patterns and words in the writing: it seemed that...; Suddenly it hit me ...; it is ...that...;etc. 1.1.3 extend what has been learned to the class to writing. 1.1.4 show respect for the women role model and learn from them 1.1.5 learn to cooperate in a group and self-correction. 1.1.6 practice some reading skills: prediction, canning, summarizing 1.2 Important & difficult teaching points-教学重难点 1.2.1 Important teaching points-教学重点 Guide the Ss to write with the useful language and correct structure in the passage 1.2.2 Difficult teaching points-教学难点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vocabulary to describe a successful woman in an organized way 2. Student analysis学情分析 2.1 Fundamental state基本情况 在学习过本单元重点词汇,相关语法以及第一篇课文之后,学生对本单元主题“杰出女性”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同时积累了相关的语言知识。本次阅读围绕林巧稚的生平为主线,主要探讨了其成就和成功的原因,这也切合了写作的要点,能够为学生写作提供类似语言和相似结构。同时文章从一位高中生角度来进行书写,对学生起了比较正面的引导。学生学习此类文章时,能有比较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学习兴趣较浓,学习动力也充足。 2.2 Knowledge reserve知识储备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使用出现在文中的宾语从句,主语从句等名词性从句。在词汇方面,描述人的性格品质的一些形容词和本单元一些重点词

大班数学教案:4的组成

大班数学 4的组成 设计目的: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稻田背景图一张,瓶盖做成的虫子一条,刀一把,笔一只,记录卡一张,练习卡片若干。 学具:木珠做成的虫子若干,记录卡人手一份,刀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蜻蜓妈妈,幼儿扮演蜻蜓宝宝 师:我是蜻蜓妈妈,你们都是我的蜻蜓宝宝,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稻田捉害虫,好吗?来,出发啦!(小蜻蜓音乐起,幼儿学教师做小蜻蜓飞的动作。)教师带领幼儿进场后转一圈坐在位置上。 2.无意间发现虫子。 师:(出示稻田图)呀,这块稻田真漂亮,黄灿灿的稻子长的多好呀! 师:咦!这边的稻子怎么怎样乱?(有虫子) 师: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了,(出示隐藏在稻田里的害虫)原来是虫子在捣乱。 3、认识虫子。 师:这条虫子长的怎么样?(长长的、有一个个圆圈、一节一节的……) 师:这条虫子一节一节的,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我们就叫它“六节虫”。(教师出示数字“6”贴在黑板上) 师:“六节虫”很厉害,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来对付他们好呢? 幼儿讨论回答。 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现在妈妈就来教你们怎样消灭“六节虫”。 4、学习捕虫本领。

师:(教师拿出灭虫武器——刀)这是消灭“六节虫”的专用武器,看我的。(教师用刀将虫子一分为二) 师:我的刀砍在虫子的那里?把虫子分成了几段?(两段)左边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右边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边讲边出示数字) 师:这是我捉到的第一条“六节虫”,现在我它把分成的两段数字记录下来,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我捉了一条虫子。 师:“六节虫”被我的刀砍在第一节分成两段死掉了,还可以砍在虫子的那里,虫子也会变成两段死掉呢? 师小结:看来只要把“六节虫”砍成两段它就会死掉。小朋友要把每次捉到的虫子怎么砍的记录下来,看谁砍的方法最多。 5、尝试捉“六节虫” 师:在后面的稻田里还有许多的“六节虫”,能干的蜻蜓宝宝跟着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宝宝们,回家啦!(组织幼儿坐回原来位置) 6、交流捉虫经验 师:宝宝们,你们都捉到虫子了吗?谁来告诉我,你是怎样捉到的? 提问: (1)你砍在第几节? (2)分成了几和几? (3)6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讲述教师演示,教师相应摆出“6”的分解式,重复的去掉。找出记录方法——有序排列。 教师小结: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 7、游戏《给蜻蜓宝宝送虫子》 师:我收到昆虫医院的一封信,说有许多的蜻蜓宝宝生病了,正在住院,想请你们给生病的蜻蜓宝宝准备晚餐。你们愿意吗? (1)一只蜻蜓宝宝一天只能吃6只虫子,早上已经吃了2只,晚餐还要吃几只虫子?6可以分成2和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1 窦娥冤 关汉卿教案(1)

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教案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有关知识; 二、理解节选部分的剧情及窦娥的形象; 三、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的主题。 【教学重点】窦娥形象、元杂剧常识。 【教学难点】三场戏对表现窦娥形象的作用。 【教学设想】先使学生了解元杂剧的常识,再理清:赴法场、别蔡婆、立誓愿三场戏的情节结构,依次分析三场戏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与作用,最后总结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教学过程中注意启迪学生积极思考。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简介常识、通读全文 具体步骤: 一、导入新课:从古代戏曲的不同种类、不同角色导入新课。 二、简介元杂剧的常识:套数(散套) 1、元曲的分类:散曲 元曲小令 剧曲(杂剧) 2、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的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 3、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 宾白:即说白。曲词为主,所以说白为宾。 科介: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 4、元杂剧的角色: 旦:女角色。包括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老年女角色)、小旦(少年女角色)四类。 末:男角色。也包括正末、副末、外末、小末四类。 净:俗称“大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 丑:俗称“小花脸”。多扮次要角色。 此外,还有“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头儿)、孤(官员)、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角色。 5、其他:元杂剧多一人主唱,因而又可分为“旦本戏”(女角色主唱)、和“末本戏”(男角色主唱)两类。

高一语文教案2.4《十八岁和其他》(苏教必修1)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4、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 2、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走近“大师” (一)走进作者 杨子,本名杨选堂,1921年生,广东省梅县人。暨南大学商学院毕业。历任《前线日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曾任台湾大学讲师、中兴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编译室主任、中央银行行务委员等职。后任《联合报》副社长、社长、中国论坛发行人、《联合晚报》发行人。现任联合报系副董事长。 研究经济兼长文学,以笔名杨子在报刊开设“杨子专栏”“杨子漫谈经济”“杨子论衡”等专栏,颇受欢迎。著有散文《精神的裸体》《回首拥抱那人》《被宠爱的感觉》《男人的诞生》《春孕》《水柳的诱惑》《感情的花季》《昼夜记》 《香囊》《相亲》《杂花生树》《惊喜》《描梦记》;小说《变色的太阳》(曾拍成电影)《欲神》《魔象》《浸酒的花朵》;经济论文集《经济理论活用》《经济理论的落实》《经济小品》。 (二)文题背景及解析 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