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活动规律分析报告

顶板活动规律分析报告
顶板活动规律分析报告

山西****************煤业有限公司

****综采工作面顶板活动规律

分析报告

生产技术科

2020年3月5日

****综采工作面顶板活动规律分析报告

一、工作面概况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臂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工作面顺槽长度610m,切眼长度150m(中-中)。工作面采用97架ZZ4800/19/42型四柱掩护式普通液压支架,两端头各采用2架ZZD5200/19/42型四柱掩护式端头液压支架支护顶板。两巷采用DW31.5-300/110X或DW35-300/110X型单体液压支柱超前支护,运输顺槽超前50m,回风顺槽超前30m。

二、顶板日常观测

****综采工作面顶板日常观测内容主要有:液压支架压力表观测、两巷超前支柱压力检测、两巷顶板离层仪观测和两巷围岩表面位移观测。工作面顶板动态观测设备未到货,暂未进行观测。

三、顶板活动情况

(一)****运输顺槽

1、超前支护内巷道

****运输顺槽超前支护内的巷道受采动压力和侧压影响较明显,巷道支护受顶板压力和巷道侧压挤压后,有明显变形现象,出现工字钢梁扭结、弯曲,工字钢柱弯曲现象,甚至呈“V”字形变形情况。从外向里,变形逐渐加重,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附近变形最严重。

2、超前支护外巷道

****运输顺槽超前支护外的巷道受采动压力影响不明显,大部分巷道支护未出现明显变形现象,顶板离层仪也未发生变化,但个别工字钢出现变形现象。

(二)****回风顺槽

1、超前支护内巷道

****回风顺槽超前支护内的巷道受采动压力影响明显,巷道支护有轻微变形现象,从外向里,变形逐渐加重,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尾附近变形最严重,部分工字钢梁出现弯曲现象。

****回风顺槽总体比****运输顺槽受压小,巷道支护变形量小。

2、超前支护外巷道

****回风顺槽超前支护外的巷道受采动压力影响不明显,大部分巷道支护未出现明显变形现象,顶板离层仪也未发生变化,但个别工字钢出现变形现象。

(三)****工作面

****工作面直接顶垮落可见,基本顶垮落不可见。根据现场观测,****工作面拉架后,4#煤直接顶随即垮落。根据垮落时出现的声音,以及支架和超前支柱压力变化情况,判断周期来压情况。

根据采煤队班长现场观测,周期来压情况见下表:

根据现场观测情况及上表分析可知,****工作面周期来压平均步距约25m,支架压力增大范围为0.5~1MPa,超前支柱压力增大范围为0.2~0.4MPa。周期来压时有明显的征兆,其征兆概括为:工作面支架压力表读数、超前支柱压力检测数据均有增大现象,煤壁出现片帮现象。周期来压时采空区会出现“闷雷声”,“闷雷声”每次1~2次,持续时间约1min。

四、针对性措施

12月2日制定了《****综采工作面两巷支护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其主要内容如下:

****综采工作面两巷均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π型梁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型号为DW35-300/110X或DW31.5-300/110X,π型梁型号为DFB4000-300,长度为3.6m。

(一)****运输顺槽超前支护

1、在工作面煤壁线向外不少于50m的巷道中,平行于巷道中心线至少打设两排单体液压支柱+π型梁棚。第一排距煤壁400~500mm;第二排距第一排1000~1200mm,且距转载机或胶带输送机H架100~200mm。若转载机或胶带输送机H架距煤柱大于700mm时,应补打一排。

2、在转载机机头和破碎机处,无法打设两排单体液压支柱+π型梁棚时,必须加密此处原有的支护,转载机推移后,必须及时补足两排单体液压支柱+π型梁棚。

3、π型梁采用“一梁五柱”的方式,柱距不大于800mm,单体液压支柱应打在π型梁和工字钢交叉处,不应直接打在π型梁的悬空段,若受现场条件限制,必须打在悬空段时,必须在π型梁与巷道顶板之间加垫木背实。

4、π型梁必须与工字钢或巷道顶板接实,若巷道不平整,必须用板梁或背木背实。单体液压支柱与π型梁、π型梁与工字钢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其接触面必须加垫木,垫木规格不小于δ20×120×120mm。

5、同排的单体液压支柱、π型梁必须分别打成一条直线。单体液压支柱必须用专用防倒链与巷道顶板钢筋经纬网连接,且必须“根根防倒”;单体液压支柱的注液嘴统一朝向煤壁侧。π型梁的两端必须用专用防滑链与工字钢或钢筋经纬网连接,防止π型梁下窜、掉落或者翻转伤人。

6、拉端头架时,严禁直接取掉影响拉架的单体液压支柱或π型梁。在取掉影响拉架的单体液压支柱或π型梁时,必须执行“先支后回”的原则,即先在距该π型梁不大于100mm处新架一棚单体液压支柱+π型梁棚,新棚标准必须符合上述架棚要求。新棚超前旧棚一个拉架步距(0.63m),严禁超前一个步距以上。拉架后,重新按上述架棚要求架上旧棚,然后方可拆除新棚。

(二)****回风顺槽超前支护

1、在工作面煤壁线向外不少于30m的巷道中,平行于巷道中心线至少打设三排单体液压支柱+π型梁棚。第一排距煤壁400~500mm,第二排距煤柱400~500mm,第三排打在第一排与第二排中间。

2、π型梁采用“一梁五柱”的方式,柱距不大于800mm,单体液压支柱应打在π型梁和工字钢交叉处,不应直接打在π型梁的悬空段,若受现场条件限制,必须打在悬空段时,必须在π型梁与巷道顶板之间加垫木背实。

3、π型梁必须与工字钢或巷道顶板接实,若巷道不平整,必须用板梁或背木背实。单体液压支柱与π型梁、π型梁与工字钢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其接触面必须加垫木,垫木规格不小于δ20×120×120mm。

4、同排的单体液压支柱、π型梁必须分别打成一条直线。单体液压支柱必须用专用防倒链与巷道顶板钢筋经纬网连接,且必须“根根防倒”;单体液压支柱的注液嘴统一朝向煤壁侧。π型梁的两端必须用专用防滑链与工字钢或钢筋经纬网连接,防止π型梁下窜、掉落或者翻转伤人。

5、拉端头架时,严禁直接取掉影响拉架的单体液压支柱或π型梁。在取掉影响拉架的单体液压支柱或π型梁时,必须执行“先支后回”的原则,即先在距该π型梁不大于100mm处新架一棚单体液压支柱+π型梁棚,

新棚标准必须符合上述架棚要求。新棚超前旧棚一个拉架步距(0.63m),严禁超前一个步距以上。拉架后,重新按上述架棚要求架上旧棚,然后方可拆除新棚。

(三)两巷超前维护

****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超前支护以外的巷道应超前维护,维护要求如下:

1、巷道支护变形时,必须及时补强支护或更换新棚,更换新棚时,必须执行“先支后回”的原则。

2、补强支护时,必须符合上述超前支护架棚要求。

五、下步顶板管理措施

1、顶板观测

加强支架压力表观测、两巷超前支柱压力检测,分析数据变化规律,准确判断周期来压时间。

2、两巷支护

严格执行《****综采工作面两巷支护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3、工作面

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及时拉架控制顶板,防止顶板破碎段出现冒顶或片帮现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