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家教要注意

近八成中小学生认为:请家教对学习无太大帮助
在“中少在线”网站的“父母论坛”上,有一位母亲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某一门功课不好需要请家教吗?”这位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六年级,眼看要升初中了,可语文成绩不好,同事建议她给孩子请个家教,她心里很矛盾。她觉得成绩的好坏关键在孩子自身,他愿意学成绩就会好,如果孩子没有潜力,不管怎样都学不好。那么,应不应该给孩子请家教呢?请了家教孩子成绩真的会提高吗?
无独有偶,一位家长在写给“知心姐姐”的来信中,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孩子已经读小学四年级了,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辅导他。而四年级是小学阶段较为重要的一个时期,我很担心孩子跟不上,所以想给他请一位家教。请问,给孩子请家教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应该请什么样的家教?如何挑选好的家教?”
随着“请家教”的热潮在社会上不断升温,“请不请家教”已经成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困惑。为了让家长对“请家教”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本刊知心调查组围绕“中小学生对家教的满意度”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范围包括《知心姐姐》杂志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e111103664.html,)的中小学生网友,北京和广西南宁等地的中小学生。共有400名8至18岁的中小学生参与了本次调查。

近八成中学生请过或正在请家教
调查结果显示,有78.50%的中学生曾经请过或正在请家教,还有10.28%的人打算请家教,只有11.22%的中学生“没有请过,也没有这个打算”。这组数据在小学生当中是这样的:曾经请过或正在请家教的占25%,打算请家教的占9.68%,“没有请过,也没有这个打算”的占65.32%。
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请家教”似乎已经是“见怪不怪”的现象,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中学生请家教的比例竟然如此之高!而在小学的低年级里,请家教的比率也并不低。由此,我们发现了两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现象一,“家教”这种教育形式已经成为仅次于校园教育的另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家教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在所有请家教的孩子当中,请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等“主科”家教的占52.48%,请历史、地理、生物等“副科”家教的占23.76%,请“才艺”家教的占20.79%,还有2.98%的孩子选择了“其他”这一项。有的孩子在这个选项当中填入了“体育、电脑”等等我们没有想到的科目。可以说各种类型的家教应有尽有,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比如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

个性化家教、网上家教、陪玩家教,甚至还有颇有噱头的“性教育”家教等等。一位初三的女生就在《知心姐姐》杂志的小记者QQ群里发布消息,寻找可以胜任的“网络家教”。
◎刘 元 (15岁男孩):我爸妈暑假给我请了一个游泳教练,这算不算家教?那个教练是体校的学生。我喝了好多水,现在终于学会蛙泳了。
◎萍 萍(16岁女孩):我有个同学家里好有钱,他们家给他请了各种家教,不仅有学习方面的,听说还有教他打球的。他爸妈说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觉得他好累!
现象二,请家教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
记者的一位朋友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她在暑期找了一份全职家教的工作:帮一对夫妇教两个分别上小学三年级和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吃住都在这户人家里。这是一个高收入家庭,男主人是外籍人士,女主人是北京人,夫妻俩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时间照顾和教育孩子,怕孩子荒废了两个月的假期,于是给孩子请了全职家教。这位家教不仅要替孩子规划好每天的时间安排,给孩子上课,还要能让孩子在玩耍当中学到东西。
如果说中学生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不得不”请家教的话,那么小学生请家教又是为何呢?在九年义务教育走向免费的今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家长愿意花更多的钱给孩子请家教呢?这背后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吗?

探析请家教背后的深层原因
◎林全伍(17岁男孩):为了不让人生有遗憾,我主动要求家里给我请了个声乐老师,虽然上课的费用很贵,但是如果我能考上音乐学院,那么就可以实现我的梦想。
◎冰 冰(17岁女孩):我请家教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为了提高自己和丰富自己……
◎张明鸣(18岁男孩):很简单,考大学需要呗,我去年没考上,我就不信今年我还考不上。
以上这些都是孩子们写在问卷上回答为什么请家教的原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请家教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这部分人占到了82.83%。其中,46.47%的人是因为“成绩差,想提高”,21.21%的人是因为“成绩不错,想更好”。此外还有15.15%的人是因为“别人请,我不请会跟不上”。
我们推测,在这些表面原因的背后还蕴藏着更深层的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
原因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很多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将大把的钱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
原因二,学校教育缺乏个性化。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老师对记者

说了这样一句话:“家长给孩子请家教是对学校教育最大的不信任。”很多家长觉得学校的教育并不足以把孩子培养得更全面或更优秀。这虽然说是家长的过度焦虑,但是学校的教育的确也存在着缺乏个性化的特点,只能给孩子们提供同样模式的教育,难以达到因材施教。
原因三,受高考制度影响。中国的考试制度本身决定了家长和孩子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只要高考制度继续存在,学习成绩注定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够继续接受更好的教育。
原因四,家庭结构的改变。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里往往缺少“哥哥姐姐”这样的家庭角色。于是家长们请来比自己孩子稍微大一点的大学生家教,帮助孩子获得成长。
原因五,家长自身的原因。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忙碌,不能够拿出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孩子的学习,或者因为家长自身缺乏这样的素质,便将希望寄托在家教的身上,把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一部分责任转移到了家教的身上。如请“陪玩家教”,就是把陪孩子玩的责任托付给了别人。

近八成孩子认为:请家教对学习无太大帮助
既然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此关注,那么家教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这次调查最重要的一项是了解孩子们对家教效果的满意度如何。调查结果令我们吃惊:79.38%的孩子认为请家教对学习成绩的提高并没有起到太大的帮助作用!
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数据:有62.89%的人认为家教的效果“还行,进步并不明显”;有10.31%认为“一般,成绩和原来一样”;有6.18%的孩子甚至觉得“不好,因为压力太大,成绩反而退步了”!只有20.62%的孩子对家教的效果比较满意,觉得“很好,成绩进步明显”。
◎许杨琳(16岁女孩):家教时间都很短,没有什么效果。
◎天 空(16岁女孩):我成绩挺好,不用请家教。我们班有些同学请了,可没听他们讲过半句家教老师的好话,而且大多都不是自愿请的。即使我成绩很差,我宁愿多向同学、老师请教,也不会请家教。提高学习成绩主要靠课堂听讲,不是课后恶补!再说,如果你是认真听讲的,成绩怎么会跟不上来呢?请家教花的都是冤枉钱!
◎方 方(12岁女孩):遇到过一位对我有很大帮助的英文老师,她是一位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教得很不错,我的英语成绩现在明显提高很多。
通过调查数据和孩子们的回答,我们发现了两个影响孩子对家教效果满意度的因素:
因素一,孩子对家教效果的满意度跟孩子自身的学习愿望

密切相关。那些主动要求家长请家教的孩子,说明他需要在课外得到更多的辅导和帮助,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于是这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就提高得比较明显;那些“家长请,自己被动接受”的孩子由于内心并不乐意,于是学习成绩就难以得到提高;而那些“家长请,自己强烈拒绝”的孩子,即使最后不得已去上家教课,由于内心抵触,再加上课业压力比较大,成绩反而下降了。
因素二,孩子对家教效果的满意度与家教老师自身的能力及素质有关。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除了教学经验丰富之外,教学态度、人格魅力、个性开朗、道德品质等等方面也是孩子们评判一个家教好坏的标准。因为家教除了在学习上会影响孩子之外,在为人处世上也会在无形当中影响孩子。
◎尤 文(13岁男孩):家人给我请过一个数学的家教,那个姐姐认真负责,有问必答,在短时间内让我的数学成绩提高了20-30分。
◎猴 子(14岁女孩):我爸妈帮我请了个家教可我一点也不喜欢她,她身上有一种“铜臭味”,每次去上课我都不高兴。

请家教,建议家长“四不要”
在请家教这个问题上,家长需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这样才能够避开不利的影响。
请家教的弊端是容易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而过多地将希望寄托于“家教”,也有可能带给孩子过大的心理压力。对于那些请“陪玩家教”、“个性家教”的家庭来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亲子关系更加疏离。
◎金燕西(12岁男孩):我才不请家教,我们班好多请家教的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总想着家里还有老师在背后为自己撑腰,课堂上不听也无所谓,反正回去还得再听一遍。结果,考试成绩还是不好。
◎陈晓玲(13岁女孩):我现在压力好大,家里没有多少钱,可是妈妈还是给我请了个家教,教我电子琴。妈妈说,先从电子琴练起,以后等我弹好了再给我买钢琴。我好想去玩,又怕琴没学好,对不住妈妈。
鉴于家教的负面作用,我们给家长提出以下“四不要”:
建议一,不要过早给孩子请家教。孩子小的时候应该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倘若孩子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当中,那么孩子就很难成长。在学习的道路上,可以允许孩子走些弯路,让孩子自己主动去探索最佳的学习方法。
建议二,不要只考虑自己的意愿,还要征得孩子的同意。倘若孩子的基础实在太差,可以考虑给孩子请家教。在这之前,最好跟孩子谈一谈,看看孩子是怎么想的。毕竟在请不请家教、请什么样的家教这个问题上,

孩子的意见很关键。
建议三,不要把孩子完全推给家教。家教和孩子有一个磨合期,他们对你的孩子不了解,这样就要你自己找出你孩子的特点和不足,让家教来帮助你的孩子,和家教一起制定一个辅导孩子的综合计划会令彼此合作更为愉快。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让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二是可以让你的孩子感觉到来自父母的关怀。
建议四,不要过分关注“学习成绩”。相对于学习成绩,家长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是否能从家教课上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会了独立学习,那么即使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短时间内没有得到提高,孩子后面的路也会走得更顺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