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齿轮系

第十二章齿轮系
第十二章齿轮系

第12章齿轮系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各类轮系的组成和运动特点,学会判断一个已知轮系属于何种轮系。

2.熟练掌握各种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会确定主、从动轮的转向关系。

3.了解各类轮系的功能,学会根据工作要求选择轮系的类型。

4.掌握各种轮系的设计方法。

5.了解轮系效率的概念。

6.了解几种其它类型行星传动的原理及特点。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和轮系设计。前者是指判断一个给定轮系的类型并确定其传动比;后者指根据工作要求选择轮系的类型并确定各轮的齿数难点:

1、定轴轮系转向判别,转化轮系法求解周转轮系传动比方法

2、轮系的组成分析

【三】教具

挂图、圆规、三角板等

【四】教学内容

12.1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2.2 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2.3 轮系的应用

12.4 新型齿轮传动装臵简介

12.5 减速器

【学习内容】

在现代机械中,为了满足不同的工作要求只用一对齿轮传动往往是不够的,通常用一系列齿轮共同传动。这种由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轮系。

如果轮系中各齿轮的轴线互相平行,则称为平面轮系,否则称为空间轮系。

根据轮系运转时齿轮的轴线位臵相对于机架是否固定,又将轮系分为两大类:定轴轮系和行星轮系。

本章主要讨论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和转向确定,并简要介绍新型齿轮传动装臵及减速器。

12.1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2.1.1齿轮系的分类

1 .齿轮系:由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称为齿轮系

2 .分类:

定轴轮系(普通轮系)

周转轮系

复合轮系定+周(复杂轮系)

周+周

(1)定轴轮系

定轴轮系:当齿轮系转动时,各齿轮的轴线相对于机架的位臵都是固定不动的。

(2)行星轮系

行星轮系:当齿轮系转动时,若其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绕另一齿轮的固定几何轴线运动。

(3)复合轮系

复合轮系:既有行星轮系又有定轴轮系或有若干个行星轮系组合而成的复杂轮系。

12.1.2齿轮系的计算

轮系的传动比:轮系中首轮与末轮的角速度的比。

传动比的计算内容包括:传动比的大小;齿轮的转向。

轮系的传动比,是指该轮系中首、末两轮角速度(转速)的比值。

(一).一对齿轮的传动比

*对于平面齿轮:“+”号表示内啮合两轮转向相同,“-”号表示外啮合两轮转向相反。

*对于空间齿轮:传动比的大小:2

12

1

z

i

z

=

齿轮的转向:在图上做箭头表示。

(二).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 .传动比的大小

12

12

21

z

i

z

ω

ω

==3

2

23

32

z

i

z

ω

ω

'

'

'

==34

34

43

z

i

z

ω

ω

==5

4

45

54

z

i

z

ω

ω

'

'

'

==

将(1)(2)(3)(4)相乘得

3

124

12233445

2345

i i i i

ω

ωωω

ωωωω

''

''

???=???

则 23451

151223344551234z z z z i i i i i z z z z ωω''''

=

=???=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的公式:111k k k n i n ωω===

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2.首、末轮的转向 *平面定轴轮系:

2

1

111

(1)m k k k k z z i z z ωω-???=

=-??? m 为外啮合的对数

*空间定轴轮系:

(1)首末轮轴线平行的空间定轴轮系:2111

k

k k z z i z z -???=±

???

式中“+”、“-”号表示首末轮转向关系。用做箭头判断。 (2)首末轮轴线不平行的空间定轴轮系:

大小为:2111

k

k k z z i z z -???=

???,转向用箭头表示。

传动比计算举例

例1 . 图8.14所示的轮系中,设蜗杆1为右旋,转向如图所示,2z 2=,2z 40=,

/2z 18= ,3z 36=,/3z 20=,4z 40=, /4z 18=,5z 45=。若蜗杆转速1n 1000r /min

=,求内齿轮5的转速5n 和转向。

?解:轮系传动比的大小2345

1

15

5123440364045

200 2182018

z z z z

n

i

n z z z z

'''???

====

???

?所以:1

5

151000

5/min 200

n

n r

i

===

蜗杆轴的转向n1是给定的,按传动系统路线依次用箭头标出各级传动的转

向,最后获得

5

n的转向

学习指导(小结)

1.根据结构组成和运动特点,轮系可分为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三大类、轮系的类型不同、其传动比的计算方法也不同。对已有轮系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判断其属于何种类型,然后计算其传动比的大小并确定主、从动轮的转向关系。在一个轮系中,若所有齿轮在运动过程中其几何轴线的位臵均固定不变,则可判定该轮系为定轴轮系。

2. 在一个轮系运转的过程中,若其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的位臵不固定,而是绕着其它齿轮的轴线转动,则可判定该轮系中含有周转轮系。

3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大小,等于组成轮系的各对啮合齿轮中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

即:

n

i

n

ω

ω

===

主主

主从

从从

各级啮合中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

各级啮合中主动轮齿轮的连乘积

【思考题】

1.什么是惰轮?它在轮系中起什么作用?

2.在定轴轮系中,如何来确定首、末两轮转向间的关系?

12.2 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2.2.1 行星轮系的分类

若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不固定,而绕其它齿轮的固定几何轴线回转,则称为行星轮系。如图所示的轮系中,齿轮2除绕自身轴线回转外,还随同构件H一起绕齿轮1的固定几何轴线回转,该轮系即为行星轮系。齿轮2称为行星轮,H称为行星架或系杆,齿轮1、3称为太阳轮。

通常将具有一个自由度的行星轮系称为简单行星轮系,如下图所示;将具有两个自由度的行星轮系称为差动轮系,如下图所示。

F=?-?-=

342422

轮3固定:332321

F=?-?-=差动轮系:F=2 行星轮系:F=1 12.2.2 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不能直接用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公式计算行星轮系地传动比。可应用转化轮系

大小相等而方向法,即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假想对整个行星轮系加上一个与n

H

,则行星架被固定,而原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保持不变。相反的公共转速-n

H

这样,原来的行星轮系就变成了假想的定轴轮系。这个经过一定条件转化得到的假想定轴轮系,称为原行星轮系的转化机构。

反转法

利用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可列出转化轮系中任意两个齿轮的传动比。

31113

331

()

()H H

H H H z i z ωωωωωω-===--

差动轮系:2个运动 行星轮系:

30

ω=

3

111

1H H Z i Z ωω=

=+ 利用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可列出转化轮系中任意两个齿轮的传动比。

任何周转轮系:()H

H A A H

AB

H B B H

i f z ωωωωωω-===-

在使用上式时应特别注意:

(1)公式只适用于圆柱齿轮组成的行星轮系。对于由圆锥齿轮组成的行星轮系,当两太阳轮和行星架的轴线互相平行时,仍可用转化轮系法来建立转速关系式,但正、负号应按画箭头的方法来确定。并且,不能应用转化机构法列出包括行星轮在内的转速关系。 (2)将已知转速代入公式时,注意“+”、“-”号。一方向代正,另一方向代负号。求得的转速为正,说明与正方向一致,反而反之。

举例:图示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Z1=100,Z2=101,Z2'=100,Z3=99 求:输入件H 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H1

解:

1111

10000101991100100

H H

i i =

=

=?-

?

若Z 1=99 1100H i =-

周转轮系传动比正负是计算出来的,而不是判断出来的。 12.2.3 符合轮系的铲动比的计算

在计算混合轮系传动比时,既不能将整个轮系作为定轴轮系来处理,也不能对整个机构采用转化机构的办法。

计算混合轮系传动比的正确方法是:

(1)首先将各个基本轮系正确地区分开来 (2)找出定轴轮系行星轮系正确地区分开来 (3)找出各基本轮系之间的联系。

(4)将各基本轮系传动比方程式联立求解,即可求得混合轮系的传动比。 例1:已知各轮齿数,求传动比i1H 1、分析轮系的组成

1,2,2',3——定轴轮系 1',4,3',H ——周转轮系 2、分别写出各轮系的传动比

定轴轮系 2231

13312(1)Z Z i Z Z ωω'

=

=-: 周转轮系 :313113(1)H H H Z

i Z ωωωω''''''

-=

=--

3、找出轮系之间的运动关系

1133ωωωω''=?

?=?

4、联立求解:3111112323

1H

H Z Z Z i Z Z Z Z Z ωω'

''''+

==+

例2:电动卷扬机减速器(H ,5为一整体)

Z1=24,Z2=48,Z2'=30,Z3=90,Z3'=20,Z4=30,Z5=80,求i1H (一)1,2-2',3,H ——周转轮系 3',4,5——定轴轮系

(二)23113312(1)H

H

H Z Z i Z Z ωωωω'-'=

=-- 353553Z i Z ωω'''

==-

(三)

335H ωωωω'=?

?=?

(四)联立 131H i =

11450/min n r = 11145046.77/min 31

H H n n r i =

=≈ 12.3 轮系的应用

12.3.1 实现分路传动

利用轮系,可以将主动轴上的运动传递给若干个从动轴,实现分路传动。 下图为滚齿机上滚刀与轮坯之间作展成运动的运动简图。滚齿加工要求滚刀

的转速与轮坯的转速必须满足 i 刀坯=n 刀/n 坯=Z 坯/Z 刀的传动比关系。

12.3.2 获得大的传动比

一对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其传动比一般可为i<=5-7。但是行星轮系传动比可达i=10000,而且结构紧凑。

图示为车床电动三爪卡盘的行星减速器,它是利用周转轮系实现大传动比传动的一个实例。电动机带动内齿轮4转动,从而使固结在齿轮4右端面上的阿基米德螺旋槽转动,驱使三个卡爪快速径向移动,以夹紧或放松工件。

12.3.3 实现变速与换向传动

图示为国产红旗高级轿车中的自动变速器简图。它是由四套简单的2K-H 型周转轮系经过复杂的联接组合而成的。在不需要改变各轮啮合状态的情况下,就实现了变速和换向传动。

12.3.4实现结构紧凑的大功率传动

在周转轮系中,多采用多个行星轮的结构形式,各行星轮均匀地分布在中心轮四周,如图所示。

这样,载荷由多对齿轮承受,可大大提高承载能力;又因多个行星轮均匀分布,可大大改善受力状况此外,采用内啮合又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加之其输入轴与输出轴共线,可减小径向尺寸。因此可在结构紧凑的条件下,实现大功率传动。

12.3.5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利用差动轮系的双自由度特点,可把两个运动合成为一个运动。图示的差动轮系就常被用来进行运动的合成。

差动轮系不仅能将两个独立地运动合成为一个运动,而且还可将一个基本构件的主动转动,按所需比例分解成另两个基本构件的不同运动。汽车后桥的差速器就利用了差动轮系的这一特性。

12.4 其他新型齿轮传动装臵简介

12.4.1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

结构观察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工作原理、输出机构与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基本相同,其结构上的差别在于行星轮2改为延长外摆线的等距曲线作齿廓称为摆线轮;用针棒代替中心轮1的轮齿,称为针轮。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机构

具有减速比大(一般可达iHV=9~ 115,多级可获得更大的减速比),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一般可达90%~ 94% 左右)、传动平稳等优点。此外,还有无齿顶相碰和齿廓重叠干涉等问题。

12.4.2 谐波齿轮传动

这种传动是借助波发生器迫使相当于行星轮的柔轮产生弹性变形,来实现与钢轮的啮合。

谐波齿轮传动由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谐波发生器(简称波发生器)……是凸轮(通常为椭圆形)及薄壁轴承组成,随着凸轮转动,薄壁轴承的外环作椭圆形变形运动(弹性范围内)。

刚轮……是刚性的内齿轮。

柔轮……是薄壳形元件,具有弹性的外齿轮。

12.5 减速器

减速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齿轮及蜗杆减速器按其传动及结构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1)齿轮减速器主要有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和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三种。

(2)蜗杆减速器主要有圆柱蜗杆减速器、圆弧齿蜗杆减速器、锥蜗杆减速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等。

(3)行星减速器主要有渐开线行星齿轮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和谐波齿轮减速器等。

12.5.1 常用减速器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应用

1.齿轮减速器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分流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同轴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减速器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

齿轮减速器按减速齿轮的级数可分为单级、二级、三级和多级减速器几种;按轴在空间的相互配臵方式可分为立式和卧式减速器两种;按运动简图的特点可分为展开式、同轴式和分流式减速器等。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最大传动比一般为8——10,作此限制主要为避免外廓尺寸过大。若要求i>10时,就应采用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应用于i:8—50及高、低速级的中心距总和为250—400mmm的情况下。图示三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用于要求传动比较大的场合。圆锥齿轮减速器和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用

于需要输入轴与输出轴成90~配臵的传动中。因大尺寸的圆锥齿轮较难精确制造,所以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高速级总是采用圆锥齿轮传动以减小其尺寸,提高制造精度。齿轮减速器的特点是效率高、寿命长、维护简便,因而应用极为广泛。

2.蜗杆减速器

蜗杆减速器的特点是在外廓尺寸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很大的传动比,同时工作平稳、噪

声较小,但缺点是传动效率较低。蜗杆减速器中应用最广的是单级蜗杆减速器。单级蜗杆减速器根据蜗杆的位臵可分为上臵蜗杆、下臵蜗杆及侧蜗杆三种,其传动比范围一般为i:10—70。设计时应尽可能选用下臵蜗杆的结构,以便于解决润滑和冷却问题。

3.蜗杆—齿轮减速器

这种减速器通常将蜗杆传动作为高速级,因为高速时蜗杆的传动效率较高。它适用的传动比范围为50—130。

12.5.2 减速器传动比的分配

由于单级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最大不超过10,当总传动比要求超过此值时,应采用二级

或多级减速器。此时就应考虑各级传动比的合理分配问题,否则将影响到减速器外形尺寸的大

小、承载能力能否充分发挥等。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可按下列原则分配传动比:

(1)使各级传动的承载能力接近于相等;

(2)使减速器的外廓尺寸和质量最小;

(3)使传动具有最小的转动惯量;

(4)使各级传动中大齿轮的浸油深度大致相等。

12.5.3 减速器的结构

图示为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结构,它主要由齿轮(或蜗杆)、轴、轴承、箱体等组成。箱体必须有足够的刚度,为保证箱体的刚度及散热,常在箱体外壁上制有加强肋。为方便减速器的制造、装配及使用,还在减速器上设臵一系列附件,如检查孔、透气孔、油标尺或油面指示器、吊钩及起盖螺钉等。

【思考题】

1.定轴轮系与行星轮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各种类型轮系的转向如何确定?

3.“转化机构法”的根据何在?

4.摆线针轮行星传动中,针轮与摆线轮的齿数差为多少?

5.谐波齿轮减速器与摆线针轮减速器相比有何特点?

第4章齿轮习题答案

习 题(答案) 1.选择题 1)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3 。 (1)齿面胶合 (2)齿面疲劳点蚀 (3)齿面磨损或轮齿疲劳折断 (4)轮齿塑性变形 2)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 1 。 (1)齿面胶合 (2)齿面疲劳点蚀 (3)齿面磨损 (4)轮齿疲劳折断 3)材料为45钢齿轮,经调质处理后其硬度值约为 2 。 (1)(45~50)HRC (2)(220~270)HBW (3)(160~180 )HBW (4)(320~350)HBW 4)齿面硬度为(56~62)HRC 的合金钢齿轮的加工工艺过程为 3 。 (1)齿坯加工、淬火、磨齿、滚齿 (2)齿坯加工、淬火、滚齿、磨齿 (3)齿坯加工、滚齿、渗碳淬火、磨齿 (4)齿坯加工、滚齿、磨齿、淬火 5)齿轮传动中齿面的非扩展性点蚀一般出现在 2 。 (1)跑合阶段 (2)稳定性磨损阶段 (3)剧烈磨损阶段 (4)齿面磨料磨损阶段 6)对于开式齿轮传动,在工程设计中,一般 4 。 (1)按接触强度设计齿轮尺寸,再校核弯曲强度 (2)按弯曲强度设计齿轮尺寸,再校核接触强度 (3)只需按接触强度设计 (4)只需按弯曲强度设计 7)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1z =18,2z =72,则这对齿轮的接触应力 3 。 (1)H2H1σσ> (2)H2H1σσ< (3)H2H1σσ= (4)H2H1σσ≤ 8)一对标准渐开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时,它们的 2 必须相等。 (1)直径 (2)模数 (3)齿宽 (4)齿数 9)设计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时,若直径一定,则应取较少齿数,使模数增大以 2 。 (1)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2)提高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3)减少加工切削量,提高生产率 (4)提高抗塑性变形能力 10)在直齿圆柱齿轮设计中,若中心距保持不变,而把模数增大,则可以 2 。 (1)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2)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 (3)弯曲与接触强度均可提高 (4)弯曲与接触强度均不变 11)当 4 ,则齿根弯曲强度增大。 (1)模数不变,增多齿数 (2)模数不变,减小中心距 (3)模数不变,增大直径 (4)齿数不变,增大模数 12)轮齿弯曲强度计算中齿形系数与 3 无关。 (1)齿数 (2)变位系数 (3)模数 (4)斜齿轮的螺旋角 13)齿轮传动在以下几种工况中 3 的齿宽系数可取大些。 (1)悬臂布置 (2)不对称布置 (3)对称布置 (4)同轴式减速器布置

第十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十章齿轮机构及其 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十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0-1 填空题 (1)渐开线齿廓的齿轮啮合的特点是 。 (2)影响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齿廓形状的参数有、、。 (3)决定单个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五个基本参数是,其中参数是标准值。 (4)一对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机构的正确啮合条件是和分别相等。(5)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参数在面上,在几何尺寸计算时应按面参数代入直齿轮的几何计算公式。 (6)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标准齿轮时,其刀具的线与轮坯圆相切并作纯滚动。(7)斜齿圆柱齿轮的螺旋角对传动的主要影响有、、、,其常用的取值范围为。 (8)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n=20°,h*an=1,=20°的标准斜齿轮时,其不根切的最少齿数是。 (9)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20°,h*a=1)啮合时,当安装的实际中心距a′大于标准中心距a时,啮合角′是变大还是变小;重合度是增大还是减小;传动比i又是如何变化的。 (10)一对正常齿制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外啮合齿轮传动,其模数m=4mm,当两轮以标准中心距安装时,其顶隙为 mm,理论上侧隙为 mm;当中心距增大时,其顶隙变为mm,侧隙于零。 10-2 选择题 (1)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可分性是指不受中心距变化的影响。 A.节圆半径; B.传动比; C.啮合角。 (2)模数m=2mm, 压力角=20°,齿数z=20,齿顶圆直径d a=,齿根圆直径d f=正常齿制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是齿轮。 A.标准; B. 变位; C. A、B皆不是。

机械设计第十章齿轮练习题

10 齿轮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开式齿轮传动中,保证齿根弯曲应力σF≤[σF],主要是为了避免齿轮的失效。 A. 轮齿折断; B.齿面磨损; C. 齿面胶合; D.齿面点蚀。 2.在齿轮传动中,提高其抗点蚀能力的措施之一是。 A.提高齿面硬度; B.降低润滑油粘度;C减小分度圆直径;D减少齿数。 3.直齿锥齿轮的标准模数是______________。 A.大端模数 B.小端模数 C.平均模数 D.求出平均模数后圆整所得的模数 4.对齿面硬度≤350HBS的一对齿轮传动,选取齿面硬度时应使__________。A.小齿轮齿面硬度<大齿轮齿面硬度B.小齿轮齿面硬度≤大齿轮齿面硬C.小齿轮齿面硬度=大齿轮齿面硬度 D. 小齿轮齿面硬度>大齿轮齿面硬度 5.高速重载齿轮传动中,当散热条件不良时,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________。 A.轮齿疲劳折断B.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磨损 D.齿面胶合 二.判断题: 1、斜齿轮的基本参数分端面参数和轴面参数。 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形系数与齿数无关,而与模数有关。 3.直齿圆锥齿轮的大端模数取为标准模数。 4.一对互相啮合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分度圆总是相切的。 5.在齿轮弯曲强度计算中要用到齿形系数Y ,Y 是反映轮齿抗弯曲 能力的影响因素,它与模数m无关,而与齿数Z有关。 6.一对直齿锥齿轮传动中,两轮轴线夹角必等于90 7.对于开式齿轮传动,不必进行轮齿的接触强度计算。 8.齿面点蚀在齿轮传动中时有发生,但硬齿面齿轮一般不发生点蚀破坏。 9.在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中,相啮合的大小齿轮工作载荷相同,所以两者的齿根弯曲应力以及齿面接触应力也分别相等。 10.由于锥齿轮的几何尺寸是以大端为标准的,因此,受力分析也在大端上进行。 三、填空题: 1.在设计一对闭式传动钢制软齿面齿轮的计算中,先按 ---------疲劳强度计算

第10章 齿轮传动

第10章 齿轮传动 一.选择与填空 1.一对标准圆柱齿轮传动,已知z1=20,z2=50,它们的齿形系数是_________; A. 21Fs Fa Y Y < B.21Fs Fa Y Y = C.21Fs Fa Y Y > 齿根弯曲应力是_________; A. 21F F σσ< B.21F F σσ= C. 21F F σσ> 齿面接触应力是_________。 A. 21H H σσ< B.21H H σσ= C. 21H H σσ> 2. 在下面各方法中,_________不能增加齿轮轮齿的弯曲强度。 A.d不变模数增大 B.由调质改为淬火 C.齿轮负变位 D.适当增加齿宽 3. 设计一对减速软齿面齿轮时,从等强度要求出发,大、小齿轮的硬度选择时,应使_________。 A.两者硬度相等 B.小齿轮硬度高些 C.大齿轮硬度高些 D.小齿轮采用硬齿面,大齿轮采用软齿面 4. 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可考虑采取_________。 A.采用闭式传动 B.增大传动中心距 C.减小齿数,增大模数 5. 某齿轮箱中一对45号钢调质齿轮,经常发生齿面疲劳点蚀,修配更换时,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A.用40Cr 钢调质后代替 B.适当增大齿轮模数m C.仍用45号钢,改为齿面淬火 D.适当增大齿数z E.改用铸钢ZG45 6. 在闭式齿轮传动中,高速重载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_________。 A. 轮齿疲劳折断 B.齿面磨损 C.齿面疲劳点蚀 D. 齿面胶合 7. 对于HBS ≤350的齿轮传动,当采用同一钢材制造时,一般将进行_________ 处理。 A .小齿轮表面淬火,大齿轮调质 B.小齿轮表面淬火,大齿轮正火 C.小齿轮调质、大齿轮正火 D.小齿轮正火,大齿轮调质 8. 在齿轮传动中,为了减小动载系数,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 A .提高齿轮的制造精度 B.减小齿轮的平均单位载荷 C.减小外加载荷的变化幅度 D. 低齿轮的圆周速度 9. 计算齿轮传动时,选择许用应力与_________没关系。 A.材料硬度 B.应力循环次数 C.安全系数 D. 齿形系数 10. 直齿圆锥齿轮强度计算中,是以_________为计算依据的。 A.大端当量直齿圆柱齿轮 B.大端分度圆柱齿轮

机械设计基础第10章 轮系(课后答案)

第10章 轮系(习题答案) 10.1 解: 1、2-2’、3-3’、4-4’和5组成定轴轮系 200 ' 4'3'2154325 115== = z z z z z z z z n n i mm mz r r n n 402 min /5.2'5'5'55== == s mm v v n r r v /5.1060 26'5' 5'5'5'5=== =π? 10.2 解: 定轴轮系:1、2、3 1313311376 121276n n z z n n i = ?= + ==, 121 22 112521212 52n n z z n n i - =?- =-== 周转轮系:4、5、6和H 49734 66446 - =- =--= z z n n n n i H H H 497376 12 5212 49 731164- =--- ? -=--H H H H n n n n n n n n 因为6342,n n n n ==

所以 558 11+== H H n n i 10.3 解: 3 1 33113 -=- =--= z z n n n n i H H H 因为0 3 =n 所以 4 11+== H H n n i 结论:当手柄转过90°(即 901=?)时, 5 .224 11==??H ,且同向。 10.4 解: 3 2' 21323113 + =+ =--= z z z z n n n n i H H H 把120,12031-==n n 代入上式, 3 212012031= ---= --H H H H n n n n n n 得:min /600r n H +=,方向与1n 相同。

第13章 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

第十三章一般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现代机器由原动机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原动机部分是驱动整部机器以完成预定功能的动力源。通常,一部机器只用一个原动机,复杂的机器也可能有几个动力源。它们都是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为可以利用的机械能。现代机器中使用的原动机多是以各式各样的电动机和热力机为主。执行部分是用来完成机器预定功能的组成部分。一部机器可以只有一个执行部分,也可以把机器的功能分解成好几个执行部分。传动部分由图13-1可知,是把原动机的运动形式、运动及动力参数转变为执行部分所需要的运动形式、运动及动力参数的中间传动装置。机器的传动部分多数使用机械传动系统。它是绝大多数机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成本在整台机器的质量和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机器的工作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动装置的优劣。因此,本章仅对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传动机构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 图13-1 单路传动 §13.1机械传动方案的设计 传动系统方案设计是在完成了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原动机的选型后进行的。机械传动系统除了进行运动和动力传递外,还可实现增速、减速或变速传动;变换运动形式;进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实现分路传动和较远距离传动等。满足原动机和工作机性能要求的传动方案,是由不同的组合方式和布置顺序构成的。 13.1.1传动类型的选择 传动机构的类型很多,选择不同类型的传动机构,将会得到不同形式的传动系统方案。为了获得理想的传动方案,需要合理选择传动机构类型。常用传动机构及其性能见表13-l。 表13-1 常用传动机构及其性能

选择传动类型时,应根据主要性能指标:效率高、外廓尺寸小、质量小、运动性能良好、成本低以及符合生产条件等。选择传动类型的基本原则是: ①当原动机的功率、转速或运动形式完全符合执行系统的工况要求时,可将原动机的输出轴与执行机构的输入轴用联轴器直接联接。这种联接结构最简单,传动效率最高。但当原动机的输出轴与执行机构的输入轴不在同一轴线上时,就需要采用等传动比的传动机构。 ②原动机的输出功率满足执行机构要求,但输出的转速、转矩或运动形式不符合执行机构的需要,此时则需要采用能变速或转换运动形式的传动机构。 ③高速、大功率传动时,应选用承载能力大、传动平稳、效率高的传动类型。 ④速度较低,中、小功率传动,要求传动比较大时,可选用单级蜗杆传动、多级齿轮传动、带——齿轮传动、带——齿轮——链传动等多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出综合性能较好的方案。 ⑤工作环境恶劣、粉尘较多时,尽量采用闭式传动,以延长零件的寿命。 ⑥尽可能采用结构简单的单级动装置。中心距较大时,可采用带传动、链传动。传动比较大时,优先选用结构紧凑的蜗杆传动和行星齿轮传动。 ⑦当执行机构的载荷频繁变化、变化量大且有可能过载时,为保证安全运转,可选用有过载保护的传动类型。 ⑧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传动,尽量采用标准的传动装置以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 13.1.2传动方案的设计 相同的传动机构按不同的传动路线及不同的顺序布置,就会产生出不同效果的传动方案。只有合理的安排传动路线,恰当布置传动机构,才能使整个传动系统获得理想的性能。 1.传动路线的选择

第六章-轮系计算题专项训练(附答案)

第六章轮系计算题专项训练(答案) 1、如图所示,已知:z 1=16,z=32,z 2 ,=20,z 3 =40,蜗杆z 3 ,=2,蜗轮z 4 =40,n 1 =8 00r/min。试求蜗轮的转速n 4 并确定各轮的回转方向。 2、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1、z2、z2'、z3、z4、z4'、z5、z5'、z6。求传动比i16 。 i16=z2z4z5z6/z1z2'z4'z5' 3、图示轮系中蜗杆1为双头左旋蜗杆Z 1 =2,转向如图所示。蜗轮的齿数为Z2=50,蜗杆2为单头右旋蜗杆Z2’=1, 蜗轮3的齿数为Z3=40,其余各轮齿数为Z3’=30, Z4=20, Z4’=26, Z5=18, Z5’=46, Z6=16, Z7=22。求i17。

i17=Z2Z3Z4Z5Z6Z7/Z1Z2'Z3'Z4'Z5'Z6=50*40*20*18*22/2*1*30*26*46= 220.7 4、在习题图8所示的轮系中,已知z 1=15 , z 2 =25 , z 2’ =15 , z 3 =30 , z 3’ =15 , z 4=30, z 4’ =2,z 5 =60, 若n 1 =500 r/min,求齿轮5转速的大小和方向。 (n 5 =2.5 r/min , 顺时针)

2002151515603030254534231251=??????=='''z z z z z z z z n n ,)/(5.2200 50020015m r n n ===;齿轮5的方向可以画箭头确定。 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1、z 2、z2'、z3、z 4、 z 4'、 z 5、 z5'、z6。 求传动比 i 16。 ? 6、如图所示轮系,已知122344524,46,23,48,35,20,48z z z z z z z ''=======,1O 为主动轴。试计算轮系的传动比15i 并确定齿轮5的转动方向。

第十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要点

第十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 一个齿轮不同圆上的压力角和模数是否相同?是否都是标准值? 2 为什么模数值要标准化? 3 标准为什么规定压力角为20°? 4 如果齿轮的五个基本参数中,除模数以外其余四个基本参数都相同,齿轮的几何尺寸有何不同? 5 确定蜗杆头数和蜗轮的齿数要考虑哪些问题? 6 何谓蜗杆蜗轮机构的中间平面?在中间平面内,蜗杆蜗轮传动相当于什么传动? 7 确定蜗杆直径系数的目的是什么?的大小对蜗杆蜗轮机构有什么影响?它与蜗杆分度圆直径是什么关系? 8 何谓圆锥齿轮的背锥和当量齿轮?引入背锥和当量齿轮的目的是什么?当量齿数如何计算? 9 在直齿圆锥齿轮中何处为标准值? 10 渐开线标准齿轮是指m、α、*a h、*c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齿厚齿槽宽的齿轮。 11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与齿条啮合时,其啮合角恒等于齿轮上的压力角。 12 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标准齿轮时,刀具的线与轮坯的圆之间作纯滚动。 13 一对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其圆总是相切并作纯滚动,而两轮的中心距不一定等于两轮的圆半径之和。 14 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两轮的节圆分别与其圆重合。 15 用同一把刀具加工m、z、α均相同的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它们的分度圆、基因和齿距均。 16 正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比较其齿顶高,齿根高。 17 要求一对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中心距略小于标准中心距,并保持无侧隙啮合,此时应采用传动。 18 斜齿圆柱齿轮的齿顶高和齿根高,无论从法面或端面来看都是的。 19一对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 20 蜗杆的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在面,蜗轮的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在面。 21 直齿锥齿轮的几何尺寸通常都以作为基准。 22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 。 23 一对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24蜗杆蜗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25标准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模数和压力角定义在端。 26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时,两轮的圆总是相切并相互作纯滚动的,而两轮的中心距不一定总等于两轮的圆半径之和。 27 共轭齿廓是指一对的齿廓。 28 用齿条刀具加工标准齿轮时,齿轮分度圆与齿条中线,加工变位齿轮时,中线与分度圆。被加工的齿轮与吃条刀具相"啮合"时,齿轮节圆与分度圆。 29 有两个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及齿数相等的直齿圆柱齿轮,一个为标准齿轮1,另一个为正变位齿轮2,试比较这两个齿轮的下列尺寸,哪一个较大、较小或相等:d b1d b2; d a1d a2;d1d2;d f1d f2;s a1s a2;s1s2。 30标准齿轮除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外,还应当满足的条件是。 31斜齿轮在上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

第17章-轮系习题答案

第17章轮系(作业) 1. 由一系列齿轮所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轮系,它一般分为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两类。 2. 轮系主要应用在以下几方面:(1) 中心距较大,(2) 大传动比,(3) 变速运动,(4) 改变从动轮转向。 3. 轮系中主动轴与最后一根从动轴的转速之比,称为该轮系的传动比。若用i kl表示,则下标k表示主动轮,l表示从动轮。 4. 计算轮系传动比时,除计算其数值大小,还要判断其转向。首末两轮转向相同为+号,转向相反为-号。 5. 在定轴轮系中,只改变传动比符号而不改变传动比大小的齿轮,称为惰轮。 6. 惰轮的作用有两个:(1)改变转向;(2)增大传动中心距。 7. 在周转轮系中,轴线固定的齿轮称为中心轮,轴线转动的齿轮称为行星轮,而支持行星轮的构件称为系杆。 8. 周转轮系按所需主动件数(或机构自由度数)又可分为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两类。有两个主动件的周转轮系,称为差动轮系。 9.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可通过转化后的转化轮系求解获得。 10. 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优点是(1) 结构紧凑、(2) 传动比大、(3) 重量轻、(4) 效率高。 11. 一对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其转向相反,故传动比为B;而一对内啮合圆柱齿轮传动,其转向相同,故传动比为A。 A.正;B.负。

12. 定轴轮系总传动比等于组成该轮系的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其数值等于所有B 轮齿数的连乘积与所有A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 A.主动;B.从动。 13. 对于平行轴定轴轮系,其总传动比的正负号决定于该轮系中外啮合的齿轮对数m,m 是偶数为正,首末两轮转向B。 A.相反;B.相同。 14. 惰轮在计算总传动比数值时A计入,在决定总传动比正负号时B计入。 A. 不需;B.需要。 15. 用箭头表示图中各轮的转向,并指出哪一个是惰轮。 其中z2是惰轮其中z2,z3是惰轮其中z2是惰轮16. 试确定下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并确定其末端转动或移动方向。 (1) 卷扬机传动系统,求蜗轮转速及重物G的移动速度及方向。 已知:z1=18,z2=36,z3=20,z4=40,z5=2,z6=50,D=200mm.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练习题

第十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一、填空题 1.一对渐开线齿廓啮合传动时,它们的接触点在____________线上,它的理论啮合线长度为____________。 2.渐开线齿廓上任一点的压力角是指___________,渐开线齿廓上任一点的法线与_________相切。 3.齿轮分度圆是指______________的圆,节圆是指___________的圆。 4.当采用_______________法切制渐开线齿轮齿廓时,可能会产生跟切。 5.一对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一个锥顶角δ=25°,z=16的直齿圆锥齿轮,它的当量齿数z=____________(写出公式v和结果)。 7.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重叠系数ε与齿轮的有关,而与齿轮的 __________无关。 8.一对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9.釆用法切制渐开线齿廓时发生根切的原因是。 10.渐开线齿廓能保证以定传动比传动,其传动比不仅与半径成反比,也与其 半径成反比,还与其半径成反比。 11.一对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相等,亦即两齿轮的 和分别相等。 12.一对蜗杆蜗轮正确啮合条件是。 13.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由、两部分组成。 14.渐开线上各处的压力角等。 15.生产上对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是。 16.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与基圆,渐开线上各点的曲率半径是 的。 17.按标准中心距安装的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节圆与重合,啮合角在数值上等于上的压力角。 18.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参数在面上;在尺寸计算时应按 面参数代入直齿轮的计算公式。 19.基本参数相同的正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比较,其分度圆齿厚,齿槽宽,齿顶高,齿根高。

第六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习题解答

6.1 如图6.1所示的轮系中,已知双头右旋蜗杆的转速 9001=n r/min ,转向如图所示,602=z ,252='z ,203=z ,253='z ,204=z 。求4n 的大小与方向。 图6.1 【分析】本题轮系是定轴轮系,而且是轴线不平行的空间定轴轮系。 解: 2.1925 25260202032123414=????==''z z z z z z i 875.462.199004== n r/min 方向如图6.1所示 【评注】参见6.1.3中第(2)部分“空间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6.2 如图6.2所示,已知轮系中601=z ,152=z ,202='z ,各轮模数均相同,求3z 及H i 1。

图6.2 【分析】本题是由1、2、2′、3、H 组成一个行星轮系。 解:由同心条件得 )(2 )(22321'-=-z z m z z m 则 651520602213=-+=-+='z z z z 16 316131206065151112132131=-=??-=??-=-='z z z z i i H H 齿轮1与行星架H 的转向相同。 【评注】在求3z 时,应用到行星轮系各齿轮齿数确定的四个条件。比如对于各轮均为标准齿轮的2K —H 型轮系,(1)保证实现给定的传动比113)1(z i z H -=;(2)满足同心条件(即保证两太阳轮和系杆的轴线重合)2132z z z +=;(3)满足k 个行星轮均布安装(即满足装配条件)k z z n 13+=(n 为整数);(4)满足邻接条件(即保证相邻行星轮不致相互碰撞)。 6.3 在图6.3所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1001=z , 304322===='z z z z ,805=z 。求传动比41i 。 【分析】该轮系是一个周转轮系。该轮系有一个行星架H ,三个行星轮(2、2′、3),以及分别和三个行星轮相啮合的三个中心轮(1、4、5)。

第十三章 滚动轴承

第十三章滚动轴承 一、选择与填空题 13-1 说明下列型号滚动轴承的类型、内径、公差等级、直径系列和结构特点:6306、51316、N316/P6、30306、6306/P5、30206,并指出其中具有下列特征的轴承: (1)径向承载能力最高和最低的轴承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轴向承载能力最高和最低的轴承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极限转速最高和最低的轴承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公差等级最高的轴承是________________; (5)承受轴向径向联合载荷的能力最高的轴承是__________。 13-2 若一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为537000转,则该轴承所受的当量动载荷__________基本额定动载荷。 (1)大于(2)等于(3)小于 13-3 在保证轴承工作能力的条件下,调心轴承内、外圈轴线间可倾斜的最大角度为__________,而深沟球轴承内、外圈轴线间可倾斜的最大角度为__________。 (1)3′~4′(2)8′~16′(3)1°~2°(4)2°~3° 13-4 滚动轴承的内径和外径的公差带均为_____________,而且统一采用上偏差为____________,下偏差为___________的分布。 13-5 采用滚动轴承轴向预紧措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1)提高轴承的旋转精度(2)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3)降低轴承的运转噪声 (4)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13-6 各类滚动轴承的润滑方式,通常可根据轴承的__________来选择。 (1)转速n (2)当量动载荷P(3)轴颈圆周速度v(4)内径与转速的乘积dn 13-7 若滚动轴承采用脂润滑,则其装脂量一般为轴承内部空间容积的__________。 二、分析与思考题 13-8 滚动轴承共分几大类型?写出它们的类型代号及名称,并说明各类轴承能承受何种载荷(径向或轴向)。 13-9 为什么30000型和70000型轴承常成对使用?成对使用时,什么叫正装及反装?什么叫“面对面”及“背靠背”安装?试比较正装与反装的特点。 13-10 滚动轴承的寿命与基本额定寿命有何区别?按公式L=(C/P)ε计算出的L是什么含义? 13-11 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C的含义是什么?当滚动轴承上作用的当量动载荷不超过C值时,轴承是否就不会发生点蚀破坏?为什么? 13-12 对于同一型号的滚动轴承,在某一工况条件下的基本额定寿命为L。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轴承所受的当量动载荷增加一倍,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将为多少? 13-13 滚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些?公式L=(C/P)ε是针对哪种失效形式建立起来的? 13-14 你所学过的滚动轴承中,哪几类滚动轴承是内、外圈可分离的? 13-15 什么类型的滚动轴承在安装时要调整轴承游隙?常用哪些方法调整轴承游隙? 13-16 滚动轴承支承的轴系,其轴向固定的典型结构形式有三类:(1)两支点各单向固定;(2)一支点双向固定,另一支点游动;(3)两支点游动。试问这三种类型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13-17 一高速旋转、传递较大功率且支承跨距较大的蜗杆轴,采用一对正装的圆锥滚子轴承作为支承,是否合适?为什么?

最新机械基础教案-第九章 齿轮传动

第九章齿轮传动(16学时) 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了解齿轮的特点、类型及应用 2、掌握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3、掌握渐开线齿廓齿轮传动及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计算公式 4、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根切现象、最少齿数及变位齿轮 5、了解齿轮的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 6、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 7、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设计参数及许用应力 8、了解齿轮传动的精度 9、掌握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10、了解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设计 11、了解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 12、掌握齿轮的结构设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第三节渐开线齿廓齿轮传动 第四节渐开线齿轮的加工 第五节根切现象、最少齿数及变位齿轮 第六节齿轮常用材料

第七节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第八节设计参数、许用应力 第九节齿轮传动的精度 第十节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第十一节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第十二节变载荷时齿轮的疲劳强度计算和短期过载时的静强度计算 第十三节齿轮传动的效率和 第十四节齿轮结构 第十五节圆弧齿圆柱齿轮传动简介 三、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原理。 2、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难点: 1、针对不同的失效形式恰当地确定设计准则 2、针对不同的失效形式恰当地选用相应的设计数据 四、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 了解其他结构形式的齿轮传动。 五、教学方式与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围绕教学基本要求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六、主要参考书目 1、龙振宇主编.机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濮良贵主编.机械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邱宣怀主编,机械设计(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余俊等主编,机械设计(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七、相关的实践性环节 齿轮范成实验齿轮参数测绘 八、课外学习要求 借助课外书籍了解其他结构形式的齿轮传动

轮系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轮系可以分为:定轴轮系和 周转轮系 。 2.定轴轮系是指:当轮系运动时,各轮轴线位置固定不动的轮系; 周转轮系是指:轮系运动时,凡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是绕另一齿轮的轴线转动的轮系。 3.周转轮系的组成部分包括: 太阳轮 、 行星轮 和 行星架 。 4.行星轮系具有 1个自由度,差动轮系有 2自由度。 5、行星轮系的同心条件是指:要使行星轮系能正常运转,其基本构件的回转线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6、确定行星轮系中各轮齿数的条件包括:传动比条件、同心条件、均布条件、邻接条件。 7、正号机构和负号机构分别是指:转化轮系的传动比H 1n i 为正号或者负号的周转轮系。 动力传动中多采用 负号 机构。 二、分析计算题 1、在图示的车床变速箱中,移动三联齿轮a 使3’和4’啮合。双移动双联齿轮b 使齿轮5’和6’啮合。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 1=42,582=z ,38' 3=z ,42' 4=z ,48' 5=z , 48' 6=z 电动机的转速为n 1=1445r/min ,求带轮转速的大 小和方向。 解:3858 48 3842484258'5'31' 6'426116-=????= -==z z z z z z n n i min /9466r n -=(与电动机转动方向相反) 2、在图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20z z z z z 65321=====, 已知齿轮1、4、5、7为同轴线,试求该轮系的传动比17i 。 (1)z z z z z 41231225 520100=++==?= z z z z 75612332060=+==?=

(2)i z z z z z z z z z z 17 323467 12356 1 =-()=- ? ? =- 10060 2020 15 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蜗杆为单头且右旋,转速n11440 = r/min,转动方向如图示, 其余各轮齿数为:40 2 = z,20 '2 = z,30 3 = z,18 '3 = z,54 4 = z,试:(1)说明轮系属于何种类型; (2)计算齿轮4得转速n4; (3)在图中标出齿轮4的转动方向。 (1)定轴轮系 (2)n z z z n z z z 4 1231 234 12018 403054 14408 = ??? ?? = ?? ?? ?= ''r/min (3)n4方向←。 4、如图所示为一手摇提升装置,其中各轮齿数 均已知,试求传动比 15 i,并指出当提升重物时手 柄的转向(从左往右看时的转向) 解:方向判断用画箭头的方法完成,从左往 右看时的转向为逆时针方向。 2345 1 15'' 51234 20304052 '2015118 577.7 z z z z n i n z z z z ??? === ??? =

第十章齿轮传动-答案

第十章齿轮传动课堂练习 一、是非题 1.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齿轮传动时,若两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陋[σH]1≠[σH]2,在计算公式中应带入大者进行计算。( F ) 2.材料为20Cr的齿轮要达到硬齿面,适当的热处理方式是表面淬火。( F ) 3.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若z l=18,z2=72,则这对齿轮的弯曲应力σF1<σF2。( F ) 4.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设计中,小齿轮齿数的选择应以不根切为原则,选少些。( F ) 5.一对齿轮啮合时,其齿相互作用的轮齿上受的接触应力大小相等。( T ) 6.为减小减速器的结构尺寸,在设计齿轮传动时,应尽量采用硬齿面齿轮。( T ) 7.开式齿轮传动中,齿面点蚀不常见。( T ) 8.采用鼓形齿是减小齿轮啮合振动产生的内部附加动载荷的重要措施。( F ) 9.一对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材料相同,zl=18,z2=44,两轮齿根弯曲应力相同。( F ) 10.动载系数Kv是考虑主、从动齿轮啮合振动产生的内部附加动载荷对齿轮载荷的影响系数。为了减小内部附加动载荷,可采用修缘齿。( T ) 11.经过热处理的齿面是硬齿面,未经热处理的齿面是软齿面。( F ) 12.现有A、B两对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A对齿轮参数为:m=2、zl=40、z2=90、b=60;B对齿轮参数为:m=4、zl=20、z2=45、b=60。其他条件均相同时,则B对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比A对齿轮的大。( T ) 13.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节圆与分度圆永远相等。( F ) 14.斜齿轮的端面模数大于法面模数。( T ) 15.润滑良好的闭式软齿面齿轮,齿面点蚀失效不是设计中考虑的主要失效形式。( F ) 二、填空题 1.齿轮的齿形系数Y Fa的大小与模数无关,主要取决于齿形。 2.一对软齿面的闭式齿轮传动,小齿轮的齿面硬度比大齿轮的齿面硬度大,原因是使大小齿轮的强度和寿命比较接近。 3.齿轮传动强度设计中,σH是接触应力,[σ]H是许用接触应力,σF是弯曲应力,[σ]F是许用弯曲应力。 4.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螺旋角β过小,会使得重合度过小,β过大又会使得轴向力大。在设计过程中,β的值应为8°~20°值,中心距可以通过调整β来进行调整。 5.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中,轮1、2为高速级小、大齿轮,轮3、4为低速级小、大齿轮,若z1=z3,z2=z4,z1< z2,四齿轮的模数、齿宽、材料、热处理均相同,在有限寿命内,接触强度最高的齿轮为2,最低的为 3 ;弯曲强度最高的为 2 ,最低的为 3 。6.齿轮传动中,齿面点蚀一般易出现在轮齿的节线附近的齿根表面处,轮齿折断易出现在轮齿的齿根过渡圆角处。 7.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比i:1,大小齿轮在啮合处的接触应力是相等;如大、小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相同,则其许用接触应力是不相等。两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是不等的。 8.直齿圆柱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节点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其载荷由一对轮齿承担。 9.设计一对减速软齿面齿轮时,从等强度要求出发,大、小齿轮的硬度选择应使小齿轮硬度高些。 10.斜齿圆柱齿轮的法面模数与端面模数的关系为m n=m t cosβ。

齿轮机构作业及答案

第5章 思考题 5-1 齿轮传动要匀速、连续、平稳地进行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答 齿轮传动要均匀、平稳地进行,必须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即i 12=ω1/ω2=O 2P /O 1P ,其中P 为连心线O 1P 2与公法线的交点。 齿轮传动要连续、平稳地进行,必须满足重合度ε≥l ,同时满足一对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5-2渐开线具有哪些重要的性质渐开线齿轮传动具有哪些优点 答:参考教材。 5-3具有标准中心距的标准齿轮传动具有哪些特点 答 若两齿轮传动的中心距刚好等于两齿轮节圆半径之和,则称此中心距为标准中心距.按此中心距安装齿轮传动称为标准安装。 (1)两齿轮的分度圆将分别与各自的节圆重合。 (2)轮齿的齿侧间隙为零。 (3)顶隙刚好为标准顶隙,即c=c*m=。 5-4何谓重合度重合度的大小与齿数z 、模数m 、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 a *、顶隙系数c*及中心距a 之间有何关系 答 通常把一对齿轮的实际啮合线长度与齿轮的法向齿距p b 的比值εα。称为齿轮传动的重合度。重合度的表达式为: εα=[z 1(tan αal —tan α’)±z 2(tan αa2-tan α’)/2π 由重合度的计算公式可见,重合度εα与模数m 无关.随着齿数z 的增多而加大,对于按标准中心距安装的标准齿轮传动,当两轮的齿数趋于无穷大时的极限重合度εα= 此外重合度还随啮合角α’的减小和齿顶高系数h a *的增大而增大。重合度与中心距a 有关(涉及啮合角α’),与压力角α、顶隙系数c*无关。 5-5 齿轮齿条啮合传动有何特点为什么说无论齿条是否为标准安装,啮合线的位置都不会改变 答 由于不论齿条在任何位置,其齿廓总与原始位置的齿廓平行.而啮合线垂直于齿廓,因此,不论齿轮与齿条是否按标准安装,其啮合线的位置总是不变的,节点位置确定,齿轮的节圆确定;当齿轮与齿条按标准安装时,齿轮的分度圆应与齿条的分度线相切。这时齿轮的节圆与其分度圆重合,齿条的常节线也与其分度线重合。因此,传动啮合角α’等于分度圆压力角α,也等于齿条的齿形角α。 5-6节圆与分度圆、啮合角与压力角有什么区别 答 节圆是两轮啮合传动时在节点处相切的一对圆。只有当一对齿轮啮合传动时有了节点才有节圆,对于一个单一的齿轮来说是不存在节圆的,而且两齿轮节圆的大小是随两齿轮中心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而齿轮的分度圆是一个大小完全确定的圆,不论这个齿轮是否与另一齿轮啮合,也不论两轮的中心距如何变化,每个齿轮都有一个唯一的、大小完全确定的分度圆。 啮合角是指两轮传动时其节点处的速度矢量与啮合线之间所夹的锐角,压力角是指单个齿轮渐开线上某一点的速度方向与该点法线方向所夹的角。根据定义可知,啮合角就是节圆的压力角。对于标准齿轮.当其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由于节圆与分度圆重合,故其啮合角等于分度圆压力角。 5-7.试问当渐开线标准齿轮的齿根圆与基圆重合时,其齿数应为多少又当齿数大于以上求得的齿数时,试问基圆与齿根圆哪个大 答:cos b d mz α=,

机械设计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蜗杆传动 13.1选择题 13.1.1 蜗杆传动的传动比i不等于。 a) u 1/u 2 b) Z 1 /Z 2 C) d 2/d 1 13.1.2 蜗杆传动通常是传递运动。 a由蜗杆向蜗轮 b)由蜗轮向蜗杆 c)可以有蜗杆向蜗轮,也可以由蜗轮向蜗杆 13.1.3 在其中间平面内具有直线齿廓的是蜗杆。 a)渐开线b)阿基米德 c)延伸渐开线 d)摆线齿廓 13.1.4 蜗杆直径系数q的计算式为。 a)q=d 1 /m b) q=d 1m c)q=a/m d)q=a/d 1 13.1.5 一正交阿基米德蜗杆传动的蜗杆导程角为α=7o7'30''(右 旋),蜗轮的螺旋角β应为。 a)7o7'30''b)81o52'30'' c)20o d)15o 13.1. 6 其它条件相同时,若增加蜗杆的头数,则其滑动速度。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13.1. 7 蜗杆传动中,蜗轮轮缘通常用青铜制造,这是为了考 虑。 a)耐磨性好b)减磨性好 c)强度高 d)工艺性能好 13.1.8 选用蜗轮齿圈材料的主要根据是。 a)蜗杆的齿面硬度 b)蜗杆传递的动力 c)蜗杆传动的滑动速度 〉12m/S的重要传动应该采13.1.9 在蜗杆传动中,对于滑动速度V S 用作为蜗轮齿圈的材料。 a)HT200 b)ZCuSn10Pb1 c)45钢调质 d) d)18CrMnTi渗碳淬火 13.1.10 对于传递动力的蜗杆传动,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在一定限度内 可以采用。 a)较大的蜗杆特性系数 b)较大的螺旋升角 c)较大的模数 13.1.11 为了配凑中心距或提高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常采 用变位蜗杆传动,这时要是。

第11章 轮系习题答案(答案类别)

一、填空题: 1.轮系可以分为:定轴轮系和 周转轮系 。 2.定轴轮系是指:当轮系运动时,各轮轴线位置固定不动的轮系; 周转轮系是指:轮系运动时,凡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是绕另一齿轮的轴线转动的轮系。 3.周转轮系的组成部分包括: 太阳轮 、 行星轮 和 行星架 。 4.行星轮系具有 1个自由度,差动轮系有 2自由度。 5、行星轮系的同心条件是指:要使行星轮系能正常运转,其基本构件的回转线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6、确定行星轮系中各轮齿数的条件包括:传动比条件、同心条件、均布条件、邻接条件。 7、正号机构和负号机构分别是指:转化轮系的传动比H 1n i 为正号或者负号的周转轮系。 动力传动中多采用 负号 机构。 二、分析计算题 1、在图示的车床变速箱中,移动三联齿轮a 使3’和4’啮合。 双移动双联齿轮b 使齿轮5’和6’啮合。已知各轮的齿数为 z 1=42,582=z ,38'3=z ,42'4=z ,48' 5=z , 48' 6=z 电动机的转速为n 1=1445r/min ,求带轮转速的大 小和方向。 解:385848 3842484258'5'31'6'4 26116-=????=-==z z z z z z n n i min /9466r n -=(与电动机转动方向相反) 2、在图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20z z z z z 65321=====, 已知齿轮1、4、5、7为同轴线,试求该轮系的传动比17i 。 (1)z z z z z 41231225 520100=++==?= z z z z 75612332060=+==?=

(2)i z z z z z z z z z z 17323467123561=-() =-??=-10060202015 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蜗杆为单头且右旋,转速n 11440= r/min ,转动方向如图示,其余各轮齿数为:40 2=z ,20 '2=z ,303=z ,18 '3=z ,54 4=z ,试: (1)说明轮系属于何种类型; (2)计算齿轮4得转速n 4; (3) 在图中标出齿轮4的转动方向。 (1) 定轴轮系 (2) n z z z n z z z 4123123412018403054 14408=?????=?????='' r/min (3)n 4 方 向←。 4、如图所示为一手摇提升装置,其中各轮齿数均已知,试求传动比15i ,并指出当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从左往右看时的转向) 解:方向判断用画箭头的方法完成,从左往右看时的转向为逆时针方向。 2 345115''5123420304052'2015118577.7 z z z z n i n z z z z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