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危险源辨识软件系统介绍【模板】

特种设备危险源辨识软件系统介绍【模板】
特种设备危险源辨识软件系统介绍【模板】

**市质量管理研究所

**市质量管理研究所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的技术机构。

?质量管理、特种设备安全、食品安全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应用推广工作;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检验人员、质量、计量等专业人员职称和专业资格考试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等咨询服务工作。

**市质量技术监督培训中心

**市质量技术监督培训中心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所属从事特种设备和质量技术监督相关人员教育培训的专业培训机构,是由国家质检总局授权的天津质量技术监督职业资格考试机构,中国计量协会授权的我市唯一注册计量师资格考试辅导培训机构。

地址:**市**区华苑产业园区榕苑路16号鑫茂科技园D2座3层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cn

特种设备危险源辨识软件系统介绍

软件概况

“特种设备危险源辨识系统”软件是由**市质量管理研究所和**大学联合开发的一种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进行量化评价的软件。软件依据**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地方标准(DB12/382-2008)进行特种设备危险源辨识。

软件功能

软件分为监察版和企业版。

监察版:

?用于安全监察机构对辖区企事业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并分类监管

企业版:

?用于企事业单位自评特种设备安全性

?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对设备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自动汇总,提出相应相关管理建议

?评估结果的图形统计可直观反映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重点

共有功能:

?特种设备信息录入

?辨识指数评估计算

?辨识指数评估统计

?辨识指数评估结果查询

?设备信息、评估数据的导入、导出

软件特点

?软件严格忠实于地方标准,并实现了帮助企事业单位推行地方标准

?软件实现了动态评估,在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发生变化时同步评估,便于查找问题,明确安全管理重点

?操作简便,企事业单位在操作本软件时,只需要根据设备现状进行简单选择,即可得出本单位相关特种设备危险源辨识结论

?软件实现了企事业单位自我风险评价与事故预防

?软件为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效率提供了有效手段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技术资料 [项目名称] 系统测试报告 1测试内容及方法 1.1测试内容 本次测试严格按照《软件系统测试计划》进行,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用户接受度测试等内容。 1.2测试方法 正确性测试策略、健壮性测试策略、接口测试策略、错误处理测试策略、安全性测试策略、界面测试策略 1.3测试工作环境 1.3.1硬件环境 服务端 数据服务器: 处理器:Inter(R) Xeon(R) CPU E5410 @2.33GHz×2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8G 硬盘空间:500G×2,RAID0 应用服务器: 处理器:Inter(R) Xeon(R) CPU E5410 @2.33GHz×2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8G 硬盘空间:500G×2,RAID0 客户端 处理器:Inter(R) Core?2 Quad CPU Q6600 @2.4GHz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2G 硬盘空间:200G 1.3.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客户端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6.0/7.0 GIS软件:ArcGIS Server 9.3 WEB服务:IIS6.0 2缺陷及处理约定 2.1缺陷及其处理 2.1.1缺陷严重级别分类 严重程度修改紧急 程度 评定准则实例 高必须立即 修改 系统崩溃、不稳定、 重要功能未实现 1、造成系统崩溃、死机并且不能通过其它方法实现功能; 2、系统不稳定,常规操作造成程序非法退出、死循环、通讯中断或异 常,数据破坏丢失或数据库异常、且不能通过其它方法实现功能。 3、用户需求中的重要功能未实现,包括:业务流程、主要功能、安全 认证等。 中必须修改系统运行基本正 常,次要功能未实 现 1、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不一致)。 2、数据状态变化时,页面未及时刷新。 3、添加数据后,页面中的内容显示不正确或不完整。 4、修改信息后,数据保存失败。 5、删除信息时,系统未给出提示信息。 6、查询信息出错或未按照查询条件显示相应信息。 7、由于未对非法字符、非法操作做限制,导致系统报错等,如:文本 框输入长度未做限制;查询时,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未做约束等。 8、兼容性差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如:使用不同浏览器导致系统部分 功能异常;使用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导致系统部分功能异常。 低可延期修 改 界面友好性、易用 性、交互性等不够 良好 1、界面风格不统一。 2、界面上存在文字错误。 3、辅助说明、提示信息等描述不清楚。 4、需要长时间处理的任务,没有及时反馈给用户任务的处理状态。 5、建议类问题。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简易版)

XXXX软件项目系统测试报告

1.引言部分 1.1项目背景 本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3-4句) 本测试报告为(系统名称)系统测试报告;本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及测试结果分析,描述系统是否达到需求的目的。 本报告预期参考人员包括测试人员、测试部门经理、项目管理人员、SQA人员和其他质量控制人员。 1.2参考资料 《XXXX需求说明书》 2.测试基本信息 2.1测试范围 2.2测试案例设计思路 根据上述测试范围测试点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3.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3.1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3.1.1测试组织 第 2 页共4 页

3.1.2测试时间 3.1.3冒烟情况 3.1.4测试用例统计 3.2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缺陷汇总: 列出本次实际发现缺陷数、解决的缺陷数、残留的缺陷数、未解决的缺陷数。 缺陷分析: 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按缺陷类型、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统计: 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就其功能分布、测试阶段进行统计,分析软件缺陷倾向及其主要原因: 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对残留缺陷对系统功能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对未解决问题对项目的影响(如有,列表说明) 4.测试结论与建议 4.1风险分析及建议 无 第 3 页共4 页

4.2测试结论 本项目根据业务需求及开发人员的反馈意见,覆盖了所有的测试需求及案例,均已在ST环境测试完成,有效案例一共xx个,执行率xx%,,成功率xx%,缺陷关闭率为xx%,目前缺陷均已修复并回归关闭; 综上所述,xx需求达到ST项目测试出口标准,本项目ST测试(通过/不通过),可以进行验收测试 5.交付文档 《xxx需求_系统测试计划》 《xx需求_测试案例》 《xx需求_ST测试报告》 第 4 页共4 页

软件用户使用报告模板

软件用户使用报告模板 篇一:用户报告模板 用户报告 因业务开拓及公司发展需要,我公司x x 时间购买了x x 公司x x 产品。该产品对我公司的x x 事务上取得了重大,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在公司x x 方面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通过使用,我们发现该产品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创新点搬到这里来) 2、 3、 4、 在合作过程中,x x 公司的技术、经验、xx、xx等服务堪称一流。对此,我们表 示衷心感谢。 上海ABC公司 年月日 用户报告 随着我单位业务的不断发展及市场的日渐扩大,我们( 因为什么需求) 购买了xx公司xx产品,该产品对我公司(某 1 一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该产品对我公司(什么业务)取得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使用,xx公司xx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ABCDEFG方面)性能很好。 通过使用,我们发现该产品具有以下优点:

1、(创新点搬到这里来) 2、 3、 4、 特此用户报告,并对xx公司的先进技术与优质服务表示感谢~ 上海ABC公司 年月日 用户报告: 我经常需要与新加坡的朋友联系,使用linker一键通,跟实际手机拨打感受一样,但费用节省了90%以上,非常划算和实惠,据说是VOIP,但通话质量还不错,我认为使用非常方便。 我由于商务关系,通信录联系人非常庞大,有200多个,每次找一个联系人非常麻烦,使用linker语音拨打之后,感觉非常方便和快捷,只要说出来联系人的名字,系统就能够帮我接通联系人,通话音质也不错。 2 我经常出差到外地,有些商务酒店配备了电脑用来上网,之前为了拨打网络电话,必须打开我自己的电脑,还要想办法联网,现在不用了,直接通过浏览器打开linker网页客户端,就能够进行网页拨打,非常方便。 我是一家做贸易的公司,有4个分支机构,分布在不同的城市,由于跟客户与供应商,还有各个分支机构之间联系,使用电话非常频繁,每个月电话费用1000多元,用了linker托管呼叫中心后,我们内部建立了远程的ip总机系统,分支机构之间拨打电话也不需要费用了, 另外建立了ip客户系统,各个分支机构坐席可以统一进行服务和安排,极大整合了资源,降低了成本。

软件需求分析报告文档模板.doc

软件需求分析报告文档模板 目录 1. 引言 (1) 1.1编写目的 (2) 1.2项目风险 (2) 1.3文档约定 (2) 1.4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2) 1.5产品范围 (2) 1.6参考文献 (3) 2. 综合描述 (3) 2.1产品的状况 (3) 2.2产品的功能 (4) 2.3用户类和特性 (4) 2.4运行环境 (4) 2.5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 (4) 2.6假设和约束(依赖) (5) 3. 外部接口需求 (5) 3.1用户界面 (5) 3.2硬件接口 (6) 3.3软件接口 (6) 3.4通讯接口 (6) 4. 系统功能需求 (6) 4.1说明和优先级 (7) 4.2激励/响应序列 (7) 4.3输入/输出数据 (7) 5. 其它非功能需求 (7) 5.1性能需求 (8) 5.2安全措施需求 (8) 5.3安全性需求 (8) 5.4软件质量属性 (8) 5.5业务规则 (8) 5.6用户文档 (8) 6. 词汇表 (9) 7. 数据定义 (9) 8. 分析模型 (9) 9. 待定问题列表 (19)

引言 引言是对这份软件产品需求分析报告的概览,是为了帮助阅读者了解这份文档是如何编写的,并且应该如何阅读、理解和解释这份文档。 1.1 编写目的 说明这份软件产品需求分析报告是为哪个软件产品编写的,开发这个软件产品意义、作用、以及最终要达到的意图。通过这份软件产品需求分析报告详尽说明了该软件产品的需求规格,包括修正和(或)发行版本号,从而对该软件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义。 1.2 项目风险 具体说明本软件开发项目的全部风险承担者,以及各自在本阶段所需要承担的主要风险,首要风险承担者包括: ●任务提出者 ●软件开发者 ●产品使用者 1.3 文档约定 描述编写文档时所采用的标准(如果有标准的话),或者各种排版约定。排版约定应该包括 ●正文风格: ●提示方式: ●重要符号: 也应该说明高层次需求是否可以被其所有细化的需求所继承,或者每个需求陈述是否都有其自己的优先级。 1.4 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列举本软件产品需求分析报告所针对的各种不同的预期读者,例如,可能包括 ●用户; ●开发人员; ●项目经理; ●营销人员; ●测试人员; ●文档编写入员。 并且描述了文档中,其余部分的内容及其组织结构,并且针对每一类读者提出最适合的文档阅读建议 1.5 产品范围 说明该软件产品及其开发目的的简短描述,包括利益和目标。把软件产品开发与企业目标,

系统测试报告模板(绝对实用)

XXX项目软件测试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2测试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进度回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硬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3测试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修改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易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靠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兼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4缺陷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收敛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统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5遗留问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遗留问题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XX系统测试报告 XXXX年X月

关于本文档 说明:类型-创建(C)、修改(U)、删除(D)、增加(A);

目录 1 引言 (4) 1.1 目的 (4) 1.2 背景 (4) 1.3 术语与缩写 (4) 2 测试背景 (4) 2.1 测试目的 (4) 2.2 测试版本 (4) 2.3 测试日期 (5) 2.4 测试人员 (5) 2.5 测试方式 (5) 3 3 测试环境 (5) 3.1 测试系统及网络环境 (5) 3.2 测试资料 (5) 4 测试内容 (5) 5 测试结果与缺陷分析 (6) 5.1 测试覆盖分析 (6) 5.2 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6) 5.2.1 缺陷汇总 (6) 5.2.2 缺陷综合分析 (6) 6 测试结论 (7) 6.1 测试概要说明 (7) 6.2 测试评估 (7) 6.3 验收结论 (7)

1引言 1.1 目的 本测试报告目的在于说明XX年X月各个XXX系统上线版本的测试情况,反馈系统缺陷的分布状况和缺陷的解决情况,并评估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档预期读者包括XXX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经理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相关领导。 1.2 背景 XXXX各系统正常使用,根据用户提出的各优化建议作为新需求予以采纳并开发。 1.3 术语与缩写 2测试背景 2.1 测试目的 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和验证本次提交功能点是否严格达到需求要求。 2.2 测试版本 本次测试版本包括:XX系统XXXX_vX.X.2版本、双核系统XXXX_vX.X.3版本。

2.3 测试日期 XXX年X月 2.4 测试人员 XXXX 2.5 测试方式 本次测试为系统测试,采用黑盒测试方式。 33 测试环境 3.1 测试系统及网络环境 本次测试在XX、XX测试环境进行测试: 3.2 测试资料 无 4测试内容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暂定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作为该系统测试的测试标准,内容关系到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技术解决方案。 1.2.系统概述 略 2. 测试描述 2.1.测试范围与内容 我方(北京圆规创新公司对XX公司“XX”项目进行测试,保证使用方的功能正确,保证系统核心模块的稳定和安全,为项目的验收提供参考。以此,本计划列出了在此次功能测试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内容和实施的方案及测试资源的安排,作为测试活动的依据和参考。 本次测试的对象为XX公司“XX”项目,测试范围为:略。 本次测试的主要内容有功能测试(含容错测试、易用性测试。 2.2.测试依据 本次测试所依据的文档包含开发方提供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操作手册》、《用户手册》,《维护手册》,《设计文档》等相关开发文档。 并依据IT行业项目的通用标准,包括功能测试标准、缺陷标准、易用性标准。 对于项目的易用性标准,原则上由测试方提出易用性问题修改的建议,由开发方对测试方提交的问题进行确认。

3. 测试解决方案 我公司针对用户方提出的测试要求,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经验,撰写测试技术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含了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类型,并分别介绍不同测试类型的内容和相关标准。 3.1.系统功能测试 实施系统功能测试,完成对被测系统的功能确认。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用户手册,将功能点转换为功能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保证所有功能点必须被测试用例覆盖。 测试用例的编写采用基于场景的测试用例编写原则,便于以使用者的角度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上兼顾正常业务逻辑和异常业务逻辑。测试数据的选取可采用GUI测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比较测试等测试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数据的组合,一般以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为主。 3.1.1.系统功能项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所有功能项进行测试(列表; 3.1.2.系统业务流程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典型业务流程进行测试(列表; 3.1.3.系统功能测试标准 可测试的功能点100%作为测试需求(如未作为测试需求,必须在测试计划中标注原因并通知用户方负责人; 测试需求100%被测试用例覆盖;

炼钢厂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炼钢厂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炼钢厂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新版) 一、培训的目的 1.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 2.让员工实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保安全 二、安全生产相关概念 1.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生产过程。安全生产涵盖两种安全即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事故是指在生产和行进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与人们的愿望和意志相反的情况,使生产进程停止或受到干扰的事件。 造成事故的原因包括如下三方面 (1)人的因素:人员缺乏安全知识,疏忽大意或采取不安全的操作动作等而引起事故。如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 (2)物的因素:机械设备工具等有缺陷或环境条件差而引起事故。

(3)管理缺陷 3.事故的七大特点 (1)因果性(2)偶然性(3)必然性(4)规律性 (5)潜在性(6)再现性(7)可预测性 4.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最常见的六种职工心理状态 (1)自我表现心理(2)“经验”心理(3)侥幸心理 (4)从众心理(5)反常心理(6)逆反心理 5.何谓危险源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辨识即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等级分类 一级危险源: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多人死亡且危险概率高的地方,即A级 二级危险源: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1人死亡或多人重伤且危险概率极高的地方,即B级

xx系统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xxx系统测试报告(版本:V1.0)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修订记录

目录 1 目的 (5) 2 概述 (5) 2.1 被测对象 (5) 2.2 测试特性 (5) 2.3 测试结论 (6) 3 测试时间、地点及人员 (6) 4 环境描述 (6) 4.1 测试组网图 (6) 4.2 硬件环境 (7) 4.3 软件环境 (7) 5 总结和评价 (7) 5.1 过程质量统计评估 (7) 5.1.1 工作量统计 (7) 5.1.2 用例数统计 (9) 5.1.3 需求覆盖率 (11) 5.1.4 用例稳定性 (11) 5.1.5 用例有效性 (12) 5.1.6 测试执行效率 (13) 5.2 产品质量统计评估 (14) 5.2.1 缺陷数分布 (14) 5.2.2 缺陷等级统计 (15) 5.2.3 每人发现的缺陷数 (16) 5.2.4 用例通过率 (18) 5.3 测试对象质量评价 (18) 6 附件 (19)

图表目录 图表1测试组网图 (7) 图表2工作量(按测试类型)统计表 (8) 图表3工作量(按测试类型)统计饼图 (8) 图表4工作量(按功能模块)统计表 (9) 图表5工作量(按功能模块)统计饼图 (9) 图表6用例数(按测试类型)统计表 (10) 图表7用例数(按测试类型)统计饼图 (10) 图表8用例数(按功能模块)统计表 (10) 图表9用例数(按功能模块)百分比统计饼图 (11) 图表10用例稳定性统计表 (11) 图表11用例稳定性统计图 (12) 图表12用例有效性统计表 (12) 图表13用例有效性统计条形图 (13) 图表14测试执行效率统计表 (13) 图表15测试执行效率条形图 (14) 图表16 缺陷数分布(按测试类型)统计饼图 (14) 图表17缺陷数分布(按功能模块)统计饼图 (15) 图表18缺陷等级统计表 (15) 图表19缺陷严重程度分布柱形图 (16) 图表20缺陷严重程度分布饼图 (16) 图表21缺陷原因统计表 (17) 图表22缺陷原因统计饼图 (17) 图表23每人发现的缺陷数统计表 (17) 图表24每人发现的缺陷数柱形图 (18) 图表25每人发现的缺陷等级柱形图 (18) 图表26缺陷趋势统计表 (19) 图表27缺陷趋势坐标图 (19)

软件产品用户使用报告

软件产品用户使用报告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信息管理系统 用户使用报告 ***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于政府部门基于无线传输、GPS、GIS的信息化系统集成的开发建设,开发过的项目有警用地理信息综合平台、纪委全程式工程监管系统、工商辖区监管地理信息系统、警车GPS指挥调度系统等。 ****信息平台,根据***“工作精神,通过科技手段强化工程项目标前、标中、标后过程监管,确实解决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突出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随着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也要求达到信息化和标准化,打造“数字化工地”已成为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的新要求和新目标。系统具体实现以下功能:1、项目工程基本信息(项目类型、项目周边环境、参见单位、基建手续、质量安全监督情况等)。 2、视频监控(结合电信全球眼功能实现施工现场的实施监控)。 3、单位信息的管理:对单位的详细信息进行管理,确保参与项目的单位符合一定的企业资质,从而提高项目工程的质量。 4、考勤人员管理:项目考勤人员在前台查询时是否显示进行控制。 5、监督小组管理:对负责工程监督的人员进行小组划分管理。 6、工程图片管理:对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各种图片进行管理,如施工现场周边环境。 7、工程基建手续管理:对工程实施中所需的各种手续和证书进行管理。

****信息平台,将全球眼远程监控、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指纹考勤实现“全程式工程监管”达到加强管理力度和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的目的。同时按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本国策”,针对我市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一些薄弱环节,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监督工作质量,大大加快了施工现场的数字化步伐,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对全市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的整体水平。 用户实际使用中,如一些操作方式与操作习惯不符合的日常工程项目管理等问题,希望联系我们,提出宝贵意见,批评和指导我们以便在今后的更新版本中得到纠正和改进。 (盖章) 年月日

(完整版)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xxxxxxxxxxxxxxx 系统测试报告 xxxxxxxxxxx公司 20xx年xx月

版本修订记录

xxxxxx测试报告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术语解释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系统简介 (2) 2.2测试计划描述 (2) 2.3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3) 3.1测试执行情况 (3) 3.2功能测试报告 (3) 3.2.1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 3.2.2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3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4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5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4) 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5) 3.5易用性测试报告 (5) 3.6安全性测试报告 (6) 3.7可靠性测试报告 (6) 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7) 4测试结论与建议 (9) 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9) 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9) 4.3测试结果分析 (9) 4.4建议 (9)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xxxxxxxxxx公司 1.3 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 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软件项目需求调研报告模板

软件项目需求调研 报告模板

[XXXX]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名称] [XXXX]公司[客户名称] [XXXX]软件项目[项目或产品名称] 需求调研报告 文件信息

修改历史

目录 文件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修改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文档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项目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项目关联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假定和约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名词/术语解释......................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用户环境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用户单位组织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用户部门设置与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用户业务关系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系统面向的用户群...................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doc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2016年06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术语解释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系统简介 (2) 2.2测试计划描述 (2) 2.3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3) 3.1测试执行情况 (3) 3.2功能测试报告 (3) 3.2.1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 3.2.2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3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4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5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4) 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5) 3.5易用性测试报告 (5) 3.6安全性测试报告 (6) 3.7可靠性测试报告 (6) 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7) 4测试结论与建议 (8) 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8) 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8) 4.3测试结果分析 (8) 4.4建议 (8)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xxxxxxxxxx公司 1.3 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 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用户需求分析报告(范本)

用户需求分析报告(范本) 需求分析报告 引言 当决定要开发一个信息系统时,首先要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理解当前系统“怎么做”的基础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质,从而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有许多物理因素,随着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困素,去掉那些非本质的困素即可获得反映系统本质的逻辑模型。任务概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的信息化管理使得问题得以解决,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出现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本系统主要上可以分为两大模块:图书馆管理员模块和读者登录模块,并在这两大模块下分成多个子模块。图书的使用对象是借阅者,例如学生,教师。 因此根据这些信息,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图书馆图书信息的管理和维护,图书浏览、查询等。 数据描述 系统功能结构 学生用户端:查询图书,学生用户可以进行简单的查询和高级查询,预约图书,当要借的的书不在馆时,可以提前预约。挂失图书,图书丢失要挂失,可以在学生用户端实现。 管理员端:学生用户管理,实现学生用户信息的修改,删减,添加,查询。图书管理,包括对图书的增加,删减,查询等。管理员管理:操作者包括超级管理员和普通管理员,超级管理员可以对普通管理员进行删减,查询等操作,而普通管理员只有修改自己密码的权限。借阅管理:主要是学生借阅管理,归还图书和缴纳罚款的管理。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编号:JYD-EP-RD-0I2 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项目 系统测试报告 拟制人:刘雪桃 审核人: 批准人: [2013年3月14日] 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JYD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文件变更记录

目录 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范围及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中止和恢复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结束准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测试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时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用例执行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遗留缺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测试结论、建议、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测试报告补充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遗留缺陷列表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参考文档....................................................................................................................................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系统验收报告模版

*****系统项目验收报告 二、验收目的目的在于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检验与测评,检验乙方提供的软件系统是否遵循软件开发标准的要求,检验各项指标与功能是否与合同要求相吻合。 三、验收范围验收范围以双方签订的技术开发合同所描述的内容为准。具体如下:、项目技术目标1 功能。个人工座席客户端,实现 ********系统可支持4***** 2、项目技术内容个人工座席客户端;实(4*******1)、研究设计系统,系统可支持现。。。。。。。。。。。。。。。。。。。。。。。。。。。;10包括研华工控机: 1套;客户端主机DELL台式机)、硬件平台建设(2D-Link 套;三汇语音卡笔记本套,DELL31数码相机SONY DSLR-A230L套;1套;套。1网络交换机口24.项目于2010年11月开始组织建设,在甲乙双方密切配合下,项目进展顺利,乙方按合同完成了***硬件平台建设、软件系统平台开发、数据库建设、系统培训、技术支持等工作,系统于2010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系统正常运行。

验收单位(签章):软件

系统验收报告(模版) 目录 1. 简介 1.1 目的 1.2 范围 1.3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1.4 概述 2. 产品 3. 人员 3.1 项目实施人员 3.2 验收参加人员 功能验收 5. 安装验收4. 1. 简介 本文档为电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网络安全升级项目验收报告。 工程名称电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网络安全升级 施工工期验收日期 甲方:需方电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乙方:供方 工程概述:本工程为整体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其中涉及软硬件产品安装,调试及验收。 1.1 目的 提供项目验收的方法、内容和结果。 1.2 范围 本验收报告的范围是针对电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安全升级项目的实施。 1.3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在验收报告中将提到电联工程为电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简称,在本验收报告中提到的“此项目”或“本网络安全升级项目”,如无特别说明,指的是电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网络安全升级项目。 1.4 概述 本验收报告中包含的内容为项目涉及的产品、产品安装验收和功能验收方法、结果等内容。本验收报告的验收结果是在项目双方或多方依据认可的验收方法进行验收得出,项目双方或多方对验收结果均认可。 2. 产品 电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网络安全工程实际安装及配置清单: 安装日期产品型号数量 防火墙 1台 台 1设备VPN. 应用层网关 1台 内网管理软件 1套(300 点) 服务器 1 台 Window server 2008 标准 1套 版 数据安全软件 1套(70 点)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控制度

哈尔滨华润凯旋门二期工程项目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控制度 1目的 对现场所有活动的人员、场所、设施以及运行、作业设备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风险的重要程度,确定、更新重要危险源,以及对其进行管理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依据,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为体系的持续改进产生更大绩效。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项目生产经营活动、服务全过程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 3术语和定义 3.1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疾病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 3.2风险 危险事件发生或曝露其中可能性和由事件或曝露其中导致伤害或疾病严重程度的组合。 3.3风险评价 评估采取了任何适当的控制措施后,危害因素造成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过程。 4职责 4.1项目负责人 a)负责批准项目《重要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 b)各部门负责人批准本部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表》和《重要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 4.2安全部 a)负责组织各部门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b)负责组织项目重要危险源的收集整理和对风险控制的策划; c)负责确认与更新项目重要危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 4.3各部门 a)负责对本部门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认与更新;

b)负责对本部门重要危险源风险控制的策划与实施。 5管理内容与要求 5.1危险源的辨识 5.1.1危险源的辨识应考虑以下因素: a)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人员的行为、能力及其他人为因索; d)来自工作场所外部会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之下的人员造成不利于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 e)来自工作场所周边、由组织控制下的与工作有关的活动产生的危险源; f)工作场所中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不论由组织或其他部门提供; g)组织、组织的活动或材料的变化或已纳入计划的变化; h)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临时的变化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 i)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方法的实施有关的适用的法定义务; j)工作场所、过程、装臵、机械/设备、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与人的能力相适应。 5.1.2作业活动和场所的划分通常包括: a)公共场所:如办公楼、会议室、员工餐厅等; b)作业活动场所:如作业场所、运行场所、抢修现场、施工现场、仓库等; c)各种设备设施:如运行设备、作业设备、特种设备、机械设备等; d)危险作业活动:如高处作业、动火作业等; e)特种作业活动:如场内机动车驾驶,特种设备操作、起重作业等。 5.1.3危险源的分类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分类辨识: 5.1.3.1按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后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结合公司实际,将危险源分为十四大类: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化学性爆炸;(12)物理性爆炸;(13)中毒和窒息;(14)其它伤害等。 5.1.3.2按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时,将危险源分为六大类: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