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02_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_课程设计指导书_11软件金融服务方向12班

2011-2012-02_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_课程设计指导书_11软件金融服务方向12班
2011-2012-02_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_课程设计指导书_11软件金融服务方向12班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姜春艳编写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系(部)

2011年6 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复习、巩固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加深对Java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既动手又动脑,独立实践的机会,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实际,实践编程的能力;

培养学生在项目开发中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及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要求每位学生熟练运用Java语言,按照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独立编制一个略具规模、中等难度的应用程序。调试通过并写出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包括题目说明、题意分析、设计目的、设计特点、功能说明、主要功能程序段、运行结果及结果分析、编程经验、设计体会、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程序代码总量不少于500行(其中不包括编译器自动生成的代码),关键代码必须有合理注释。

课程设计报告正文字数不少于1000汉字,概念清楚、叙述正确、内容完整、书写规范。

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不得抄袭他人。

功能正确、有一定实用性,鼓励创新。

程序界面友好,便于交互。

积极交流与讨论(通过同学、网络等途径)、善于查阅资料、分析与借鉴他人编写的软件和源代码。

允许学生在给出可供选择题目之外自己选择题目,但要经教师同意;

每个同学选择一个题目,原则上不允许多名同学选择同一个题目。多名同学选择同样题目时,独立完成,程序代码不可相同;

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在上机前做好充分准备,每次上机必须目的明确,必须事先编写好程序代码,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上机调试;

设计要符合选题要求,实现相应功能;可以增加其他功能或修饰,使程序更加完善、合理;

软件设计要实用,编程简练,可用,功能全面,并且所有题目全部要求有GUI 界面;

说明书、流程图要清楚;

课程设计结束后需提交的内容:课程设计报告一份(按格式书写)、源程序文件(采用锯齿型书写格式,包含注释,类名、对象名、变量名、方法名等等的命名要符合规范,采用骆驼拼写法)。备注:坚持每天书写设计日志!!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

1、JAVA基本设计类选题(独立完成)

(1)设计并实现一个扑捉动物的游戏程序。用一幅图表示一个动物,动物必须先随机出现在任何位置并维持一段随机的时间后消失,然后又以同样的方式出现在另一个随机位置上。游戏的目标是,当鼠标指在表示动物的图片上时点击鼠标捕捉动物。创建一个类代表动物,并定义一个方法检测点击鼠标的位置是否与动物当前位置一致。程序最终显示捕捉到动物的次数。

(2)设计并实现一个应用程序,模拟跑表的功能。该程序随着时间的增加一分钟为单位显示时间,并且提供一个按钮允许用户启动或停止计时功能及讲时间显示归零。注意合理布局各组件以提供一个良好的用户界面。提示:使用Timer类控制跑表的计时。

(3)设计并实现一个和计算机交互的剪刀、石头、布游戏程序。当两个人玩的时候,每个人要同时选择一项(用手势表示),然后决出胜负。规则为石头赢剪刀、剪刀赢不,布赢石头。程序必须随机选取一项但不表示出来,然后提示用户选择。当用户选择后,程序同时显示出计算机和用户的选择并且打印输出游戏结果。游戏一直进行直到用户退出为止,并且打印输出双方输赢次数及局的次数。

(4)编写一个温度转换窗口程序,窗体中有一个JTextField组件,一个JLabel 组件和一个“转换”按钮,用于将输入的华氏温度可以转换成摄氏温度,或者将输入的摄氏温度转换成华氏温度。设计要求:

界面需要具有背景图案以及背景音乐

可以进行华氏与摄氏温度的相互转换

根据显示的温度,能自动切换窗口背景的图案,如春夏秋冬等图片。

(5)工资额计算器应用程序某公司需要一个能计算出每位员工在工作一周后的全部薪水的应用程序。每位员工的周薪是根据员工工作的小时数和每小时的工资额来进行计算的。一个标准工作周应该是40个小时,而一周之内任何超过4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则被认为是属于“加班”时间,因而员工可获取相当于原工资一半的加班费。开发这样一个应用程序,接收员工工作的小时数和每小时的工资额并最终计算出该员工工作一周后的工资总额。

(6)加密应用程序某公司利用电话线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的数据都是以一个4位int值作为其传输单位的。因担心电话线可能会被窃听,所以,该公司先要求开发一个针对这种数据进行加密的应用程序,使数据能以更为安全的方式进行传输。所谓加密是指,因安全原因对数据执行的一个转换过程。该应用程序将读取用户在JTextField中所输入的一个4为整数,之后,通过点击Encrypt JButton完成整个的加密过程。要求加密每位数字并显示加密后的结果:对进行加密的每一位数字执行以下运算:将每位数加7,然后取10的模。

之后,讲1,3位上的数字进行交换,同样,将2,4位上的数字也进行交换。

最后,分别在相应的JTextField中显示出加密后的数字。(注意:一旦数字被加密,还需要对它进行解密。能力允许的话可以考虑编写一个用于数字解密工作的应用程序)。

(7)一个简单的计算器应用程序该计算器允许用户向作为输入的JTextField 中输入两个数。另外,有四个分别标记为+,-,/和*的JButton。每当用户点击这些分别标记为+(加法),-(减法),/(除法)和*(乘法)的JButton

时,应用程序会使用来自输入Enter first number:JTextField和Enter second number:JTextField中的这两个数,并执行相应的计算,最后将所得到的结果显示在作为输出的result:JTextField中。

(8)门禁系统应用程序某制药公司希望在配有设备的实验室外安装一套门禁系统。只有得到授权并取得保护密码的人员才允许进入该实验室。以下便是一些有效的保护密码(也成为访问码)及所代表的雇员小组:

保护密码雇员小组

1645 技术员

8345 管理员

9998,1006~1008 科学家

当输入保护密码时,应是该保护密码对任何可能站在门禁系统旁边的人员都是不可见的。而所输入的每一个保护密码,其请求要么是被允许要么是被拒绝。所有试图进入实验室的请求都将显示在位于小键盘下侧的一个屏幕当中。即如果请求被允许,则相应的日期、时间及其所属的小组名称(科学家、管理员、技术员等等)均会显示在屏幕当中;如果请求被拒绝,则相应的日期、时间以及一条信息“Access Denied”也会显示在屏幕当中。此外,任何雇员还可以通过输入访问码7,8或9来寻求安检员的帮助,并且在上述访问码输入完后屏幕中会显示相应的日期、时间以及一条消息“Restricted Access”,表示已收到该请求。

提示:通过JPasswordField隐藏用户的输入,通过getPassword方法取得用户在JPasswordField中的输入,利用DateFormat.getDateTimeInstance方法取得一个用以显示日期和时间的DateFormat。将new Date()传递给DateFormat的format 方法,可获得包含格式化的日期和时间的String。

(9)掷骰子游戏应用程序创建一个用于模拟掷骰子游戏的应用程序。此游戏中,游戏者将滚动两个骰子。每一个骰子有六个面,分别代表1,2,3,4,5,6这六个点。当骰子停下以后,计算着两个骰子上表面的点数和。如果第一轮投掷的骰子的点数和等于7或11,则游戏者获胜;如果第一轮投掷的点数和等译2,3,或12,则游戏者失败(庄家胜);而如果点数和等译4,5,6,8,9或10,则该值将算作游戏者的“点数”。游戏者要想最终取胜,必须连续滚动骰子直到再次掷出他的点数,但是若在他滚动到其点数之前掷出7点,则他也将输掉本次游戏。

(10)乘法训练器应用程序开发一个用以帮助小学生学习乘法运算的应用程序。通过将随机产生的两个1位正整数显示在某个问题当中,如问题:“How much is6 times 7?”(6乘以7等于多少?),然后让学生将此问题的答案输入到一个JTextField中。若答案正确,该应用程序会随机地从3条信息中(“Very Good!”,“Excellent!”,“Great Job!”)选出一条信息并显示在一个JLabel中,然后继续下一道问题;如果答案错误,则在该JLabel 中显示信息“No,Please try again!”。

(11)国旗知识测评应用程序某地理老师想测试一下学生对不同国家国旗知识的了解情况,因此,设想开发一个应用程序显示不同国家的国旗并允许学生从列表中选出与国旗相对应的国家名。之后,应用程序会告知该答案是否正确并继续显示下一面国旗。此应用程序将从澳大利亚、巴西、中国、意大利、俄罗斯、南非、西班牙、美国这8个国家的国旗中随机地挑选出5面国旗来进行显示。当应用程序执行时,所有国旗只能显示一次。(尽量使用数组)。

(12)文本统计设计并实现一个文本统计工具。该工具是一个多行文本框(JTextArea),设计一个按钮统计多行文本框中的单词数,单词平均长度,每次重新按下按钮则重新统计。

统计效果图

(13)打地鼠打地鼠是一款适合幼儿的游戏,规则如下:一块田地上有些洞,人物控制一把锤子来敲打从洞里冒头出来的地鼠,打够一定数量的地鼠后会计入下一关,且地鼠冒头的速度会随着关数的增加而越来越快。你可能需要用到P319页得Timer类来控制地鼠出现的频率。

(14)愤怒的小鸟愤怒的小鸟是一款“亿人迷”的游戏,据说大家喜欢它的原因在于大家喜欢抛物线胜过直线。课本中例题8.15-8.16是笑脸图片直线运动的例子,请修改它的运动轨迹,将它改成抛物线运动。

(15)是男人就坚持20秒是男人就坚持20秒是一款躲避子弹的游戏,你将操控飞机躲避满屏幕的子弹。实验八中的Rebound Revisited实现的是屏幕上有两个物体在运动,请参考它实现这款游戏。注意实现碰撞检测。

(16)条状图设计实现一个应用程序,创建一个条状图,用于查看一组分数的分布情况。程序初始化一组0-100的整数,根据整数值进行分类,通过调用fillRect方法绘图。

(17)虐待鼠标

任务:

鼠标是一个易损器件,损坏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过量的点击。请参考第四章的例题4.10设计一款程序测试在一分钟内你能点击鼠标多少次,找你的同学来试试看看谁的食指更灵活。

提示:

时间差计算方法

Calendar begin=Calendar.getInstance(); //获取起点时间

Calendar end = Calendar.getInstance(); //获取终点时间

long between=end.getTimeInMillis() - begin.getTimeInMillis()/1000; //除以1000是为了将毫秒转换成秒

(18)手机号码检测器

任务:

手机号码是由11位数字构成,用户在输入手机号码时经常混乱输入若干位数字或字母,要求你编写一个程序检测用户所输入的手机号码是否符合规则。

功能要求:

检测所输入的手机号码是否是11位

检测每一位是否都为数字。

(19)扑克牌

任务:

设计一个Card类代表扑克牌,每张牌都有自己的花色和大小。创建一个DeskOfCards类保存52张扑克牌,设计洗牌、发一张牌、报告剩余牌数的方法。创建main方法测试你的程序。

(20)视频播放器

任务:

参考第十章的例题10.11和9.16用AudioClip类实现一个带滑动条的视频/音频播放器

功能要求:

(21)挂钟

任务:

设计一款如下的挂钟

功能要求:

提示:

Calendar calendar=Calendar.getInstance(); //获取当前时间

int year=calendar.get(Calendar.YEAR); //获取年

int month=calendar.get(Calendar.MONTH); //获取月

int day=calendar.get(Calendar.DATE); //获取日

int weekDay=calendar.get((Calendar.DAY_OF_WEEK));

int am_pm=calendar.get(Calendar.AM_PM);

int hour=calendar.get(Calendar.HOUR_OF_DAY); //获取小时

int minute=calendar.get(Calendar.MINUTE); //获取分钟

int second=calendar.get(Calendar.SECOND); //获取秒

二、JAVA综合编程(可以两人合作完成)

(22)成绩评定应用程序(2人完成)某教师将对一个有10名学生的班级进行三次测验。其中,测验成绩是一些0~100之间的整数。该教师希望能开发一个应用程序,用于计算每位学生的平均分以及班级内全体同学总的平均分。该教师同时还希望能有一个能够按数字分值或者是字母分值来查看成绩的选项。字母分值将根据下面的成绩系统进行转换:

90~100 A

80~89 B

70~79 C

60~69 D

60以下 E

应用程序允许用户输入每位学生的姓名以及三次测验的成绩。之后,便可计算出每位学生的平均分和全班总的平均分。在默认情况下,应用程序是按照数字分值来进行显示的。

每位学生的平均分,等于该名学生三次测验成绩的总和除以3。班级平均分,等于全体学生的平均分总和除以该班级学生的总人数(本题目中班级总人数为10人)。

(23)微波炉模拟应用程序(2人完成)某电子设备公司正考虑投产微波炉。

该公司现要求开发一个可模拟微波炉工作原理的应用程序。这个微波炉模拟应用程序将包含一个允许用户设定微波炉烹调时间的小键盘,相应的烹调时间也应显示给用户。一旦输入某个时间,用户便可以通过点击Start JButton 来启动整个烹调过程。此时,微波炉上的玻璃窗将改变颜色(从灰色变为黄色),从而模拟食物烹调过程中微波炉内的灯光颜色,相应的定时器也将按每次一秒的速度进行递减。当时间终止时,该微波炉的玻璃窗会再次返回到灰色状态(表示微波炉已停止工作),然后,显示文本“Done!”。客户可在任何时刻通过点击Clear JButton停止微波炉的工作,然后再重新输入一个新的时间。注意,用户所输入的分钟数不能超过59,秒数不能超过59;否则,任何无效的烹调时间都将被重置为零。

(24)图书管理信息系统

分析整理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

包括的功能:

?图书资料;

?读者资料;

?借阅登记;

?归还登记;

?借阅查询等

(25)学籍管理信息系统

分析整理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

包括的功能:

?学生资料;

?成绩登记;

?综合排名;

?管理成绩查询等

(26)高校工资管理

现高校有五类职工:教师,实验员,行政人员,教师兼职实验员,行政人员兼职教师。为了实现工资发放的自动功能,现要求编写程序来自动完成此功能。同时注意生成的相关数据结果以文件方式存放在硬盘中。程序应具备从键盘录入,文件的可继续录入,任意职工的工资查询(可由职工编号和职工姓名来实现),如若有职工由于工作调动,则可进行相对应的删除动作。

相关信息:

每一学期将学校职工的本学期任职情况及上学期工作的相关情况输入计算机,则本学期职工的月工资按程序处理后的结果发放,其中职工的工资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工资的基本构成如下:

教师:基本工资+课时费;

实验员:基本工资+实验室补助;

行政人员:基本工资+行政补贴;

教师兼职实验员:基本工资+课时费+实验室补助;

行政人员兼职教师:基本工资+行政补贴+课时费;

其中:

(1)课时费:教师每一学期的基本工作量为120,实验员每学期基本工作量为70,行政人员没有基本工作量,每节课时费为20元;课时费=(上学期工作量-基本工作量)*20;

注意:如果上学期基本工作量没完成,则其(上学期工作量-基本工作量)*20为负值。

(2)基本工资:教师800元,实验员650元,行政人员750元。

(3)行政补贴:250元。

(4)实验室补助:150元。

(27)学生考勤系统

考勤信息记录了学生的缺课情况,它包括:缺课日期、第几节课、课程名称、学生姓名、缺课类型(迟到、早退、请假及旷课)。试设计考勤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

录入学生的缺课记录;

修改某个学生的缺课记录;

查询某个学生的缺课情况;

统计某段时间内,旷课学生姓名及旷课次数,按旷课次数由多到少排序; 统计某段时间内,有学生旷课的课程及旷课人次,按旷课人次由多到少排序;

(28)自拟题目

任务:

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业务进行系统分析;

对各个功能模块分析设计抽象并实现对象类,重点是各类的属性和行为,类之间的关系;

在类的设计上,尽量自己设计,并采用继承、多态、重载等概念;

四、主要关键技术的分析、解决、方案比较

本课程设计主要采用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编程技术进行选题的设计与实现。主要是灵活运用面向对象编程的设计思想到一些复杂的综合例题中去。五、课程设计考核方式与标准

首先检查完成后的程序能否正常运行和得出希望的结果,程序检查通过后再检查所撰写的《Java课程设计报告书》,时间允许的话,还会设置参加课程设计答辩环节,根据课程设计报告书的质量及面试的结果给出学生课程设计的成绩。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1、评阅教师可根据学生选择题目的难度、完成功能的多少、以及完成质量的优劣进行综合评分。完成质量较好,即可评定为优秀;完成质量尚可但有明显不足,可以评为良好;完成质量一般,成绩为中等;完成质量较差,成绩为及格;没有完成,成绩为不及格。成绩评定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面试和对设计报告的评审得出。优秀的比例为不超过15%。

2、如果发现两名或更多同学的课程设计相同部分过多,特别是程序的源代码相同部分达到或超过80%,则认定为抄袭,成绩评定为不及格。如果发现与现有技术书籍或网上资料相同部分过多,特别是程序的源代码相同部分达到或超过80%,也认定为抄袭,成绩评定为不及格。允许参考同学的工作,允许参考现有技术书籍或网上的资料,但要有自己的不同或改进之处,可以利用已有程序的代码,但要自己重新组织,调试通过并对程序理解正确。

成绩评定的总评成绩构成:课程设计报告30%,软件演示10%,软件编程能力及设计过程的表现60%。最后的总评成绩按照“五级制”评分。

程序检查:

不及格:程序要求的基本功能没有完成,或者程序不能正常运行,或者有严重的抄袭现象。

及格:程序要求的基本功能完成,程序能够正常运行。

中:达到及格的要求,用户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良:达到中的要求,具备良好的编码规范,主要的程序元素有注释,程序运行稳定。

优:达到良的要求,程序具有很好的扩展性,界面优美,程序结构清晰。

课程设计报告检查:报告内容包括软件的功能描述和需求规格、使用说明、系统设计说明、其它和程序有关的文档资料等等。

不及格:报告中的大部分内容叙述不正确,条理不清楚,或者有严重的抄袭现象。

及格:报告中的内容基本正确,格式规范。

中:达到及格的要求,条理清楚,内容完整。

良:达到中的要求,结构合理,重点突出。

优:达到良的要求,遣词造句规范,文字优美,详略得当,报告中没有明显的错误。

六、主要参考文献

[1]《Java编程思想(英文版第3版)》,(美)Bruce Eckel编,机械工业出版

社出;

[2]《Java程序设计基础》,(美)Gary J.Bronson编, 赵德奎林仕平译,北京

大学出版社。

[3]Cay S. Horstmann, Gary Cornell . Java 2核心技术卷I:基础知识. 机械工业

出版社, 2001.

[4]Cay S. Horstmann, Gary Cornell . Java 2核心技术卷II:高级特性. 机械工

业出版社, 2001.

[5]《Java大学简明教程》—实例程序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Deitel Deitel著

2005.

《数据库及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据库技术及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课程《数据库及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深入理解《数据库及信息系统》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会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掌握用《数据库及信息系统》的知识和设计计算机应用课题的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大作业要求的相关内容。 二、设计内容 完成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全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系统安装和调试等。 三、开发环境与工具: SQL Server /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2140155.html, 四、设计步骤 1、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分析和功能分析。(应包含所给题目提供的主要要求) 2、概念结构设计生成基本E-R图。(应基本按所给题目提供的表的结构进行设计) 3、逻辑结构设计关系表设计(主键与完整性约束)、范式分析。(应基本按所给题目提供的表的结构进行设计) 4、功能模块实现、集成及调试。 5、报告编写。 五、基本要求 1、接口设计

用户接口是提供给用户的操作界面,全部操作应通过窗口完成,可以使用菜单上或按钮式。 2、功能设计 应用系统功能通常根据实际目标设定,一般应具有基本的增、删、改、查功能。 六、选题与时间 选题:每人选其中一个题目, 课程设计时间:12月1号---1月15号 指导时间:郑义民(每周三下午)黄彩虹(每周三上午); 地点:机电信息实验楼A226。 注:凡有抄袭现象一经发现,课程设计成绩均为不及格。 七、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1、概述(设计背景,设计目的,设计内容); 2、需求分析(功能分析、程序流程图) 3、概念模型设计(E-R图); 4、逻辑设计(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式,指明所满足的范式并给出理由); 5、界面开发、源代码及查询截图、数据库链接方法; 6、总结(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课程学习及课程设计的体会)。 八、课程设计报告格式 1、报告一律A4纸双面打印打印,每人1份。 2、全班刻录在一张光盘上,每人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命名方式为“学号+姓名”, 内含课程设计报告、源文件、说明文件。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经济与管理学部 会计学专业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 项目名称:关于江城学院在校大学生生活情况调查报告班级与组别:33000801 项目成员:分工 组长:王.. 问卷设计、数据收集 组员:石.. 撰写报告 陈.. 发放问卷、数据整理 李.. 发放问卷 指导老师:俞良蒂 2010年12月15日

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单位: (四)调查的方式与方法 (五)调查程序: (六)调查时间:2002年4月20日—2002年6月10日 (七)调查内容 (八)组织与实施(分工) 二、问卷设计 开头部分 甄别部分 主体部分 背景部分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三、问卷发放 本次调查我们采取分层抽样,对在校本科生各个年级男、女生各发放问卷30份左右;我们在学一、学二、学八、学九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1份,其中有效问卷共265份。现将各年级男女生回收有效问卷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大一:(男生)26 份(女生)31份 大二:(男生)34 份(女生)40份

大三:(男生)31 份(女生)32份 大四:(男生)41 份(女生)30份 总计:(男生)132 份(女生)133份 四、数据整理 为了便于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我们用数字代码来表示问卷信息,为了便于统一,对于问卷答案“A”、“B”、“C”、“D”、“E”、“F”,我们分别用“1”、“2”、“3”、“4”、“5”、“6”表示(答案缺省项为空项),例如:我们用“1”表示男性,用“2”表示女性;各个年级也分别用“1”、“2”、“3”、“4”来表示。 数据具体整理情况见附件1。 五、小组人员分工 第二部分数据分析 根据以上整理的数据,我们进行数据分析。我们设样本一为抽样总体,样本二为男生的抽样总体,样本三为女生的抽样总体。 一、生活费水平的分析 1. 对样本一的分析 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我们绘制出样本一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表1)和直方图(图1),结果如下: 表1 样本一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 按支出分组/元频率累积/ % 300以下4 1.51%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一.设计内容: 以一个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其具体内容包括: 1.工程概况及其施工特点分析 编写工程概况应对拟建工程的工程特点、地点特征和施工条件等作一个简要的、突出重点的文字介绍。 2.施工方案设计 施工方案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其内容应包括:确定施工起点流向和施工顺序;选择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制定保证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3.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应在既定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的工期和资源供应条件,用横道图或网络图,对该单位工程从工程开工到全部竣工的所有施工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4.施工平面图设计 施工平面图设计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和施工条件,正确地确定在主体工程施工阶段所需各种临时设施与拟建工程之间的合理位置关系。 二.设计方法及要求: (一)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 工程概况,是对拟建工程的工程特点、现场情况和施工条件等所作的一个简要的、突出重点的文字介绍。其内容主要包括: 1.工程建设概况 主要说明:拟建工程的建设单位,工程名称、性质、用途和建设目的;开、竣工日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情况;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等。 2.工程特点分析 应根据施工图纸,结合调查资料,简练地概括工程全貌,综合分析工程特点,突出关键重点问题。对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施工的难点尤应重点说明。具体内容为: (1)建筑设计特点 主要说明:拟建工程的建筑面积、层数、层高、总高度;平面形状和平面组合情况;室内外装修的情况;屋面的构造做法等。为弥补文字叙述的不足,应附上拟建工程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简图,图中要注明轴线尺寸、总长、总宽、总高及层高等主要建筑尺寸。 (2)结构设计特点 主要说明:基础类型、埋置深度、桩基的根数及桩长,主体结构的类型,柱、梁、板、墙的材料及截面尺寸,预制构件的类型及安装位置,楼梯的构造及型式等。 (3)建设地点特征 主要说明:拟建工程的位置、地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气温条件、冬雨期施工起止时间、冻层厚度、主导风向、风力和地震设防烈度等。 (4)施工条件 主要说明:水、电、气、道路及场地平整的情况,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情况,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预制构件生产及供应情况,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劳动力的落实情况,劳动组织形式及施工管理水平,现场临时设施、供水、供电问题的解决等。

102工程估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102工程估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指导书 设计题目二层办公楼工程量清单使用班级工程102班 设计时间1周 指导教师陈德义谭湘倩李军红

2013年6 月17 日 《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指导书 编制一份工程量清单文件,是进行“工程估价”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习了有关理论和方法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编制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对于掌握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工程量清单项目的设置、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以及今后的估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这一课程设计阶段的学习,应力求实现对已学相关知识的巩固、对实际操作的深刻理解和总体把握,并为今后参加全国造价员考试、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以及今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设计任务 1、熟悉设计资料 (1)熟悉设计文件 (2)在开列项目前认真学习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等相应设计依据 2、计算清单工程量 计算清单工程量是一项繁重和细致的工作。由于其精确度和速度直接影响到今后工程估价的质量,因此请同学们学会按一定的程序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计算,防止产生漏算、重算和错算的现象。为此,应注意以下事项。 (1)由于漏算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为避免漏项,应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附录中章节的顺序,对本工程项目一一开列和计算。 (2)清单工程量小数位的取定,按计价规范的要求,计算过程中一般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开列清单项目时,项目特征的描述要做到完整和准确。 3、编制工程量清单表

根据前面已计算出来的清单工程量,严格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格式完成工程量清单文件。 二、设计要求 1、每人独立完成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列项,工程量计算以及清单文件的 编制。2、设计格式参照毕业设计格式要求。 3、最后成果按A4纸规格打印。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栋2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详见《建筑工程估价》附录工程2设计图纸。 四、进度安排 1、熟悉图纸开列清单项目0.5天 2、计算建筑面积和土石方工程项目0.5天 3、计算基础与砌筑工程项目1天 4、计算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 1.5天 5、计算其他房屋工程清单项目0.5天 6、计算装饰装修工程清单项目1天 7、措施项目1天 8、编写设计说明和成果汇总0.5天 9、检查并完善设计文件0.5天 六、设计成果 1、封面(见附录一) 2、设计说明 3、目录 4、清单表部分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执行 (见附录二表-01---表-12) 5、封底 七、参考资料 1、设计图纸

数据库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据库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方法 本次设计,提供一次在实际环境中,使用数据库工具获取实践经验的机会。完成设计任务,你将对设计实际有用的数据库应用程序,有更深入的理解。 先导课程为:《数据库系统概论》。 设计环境和开发工具: 操作系统, Windows98(或更高版本)。 数据库管理系统,选用Sybase 公司的Adaptive Server Anywhere。 开发工具,选用PowerBuilder 7.0(或更高版本)。 : 1、数据库设计 1)需求分析,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出的背景资料,查找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 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编写详细的数据词典。 2)概念结构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E-R模型,详细描述实体的属性和实 体之间的联系,消除不必要的冗余。 3)逻辑结构设计:实现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特别注意实体的1:n联系,优化 数据模型。详细说明实体、实体属性和实体之间的关系。 2、创建数据库:(详细内容请阅读Help文件) 创建数据库时,缺省的user ID为DBA , password为sql。 ●使用Sybase Central创建数据库 1)在Sybase Adaptive Server Anywhere 文件夹中,打开Utilities 。 2)双击 Create Database。 3)按照向导(wizard)提示,完成数据库创建。 ●使用PowerBuilder创建数据库 1)运行PowerBuilder,选择Databsae画板。 2)打开Utilities。 3)双击Create ASA Database。 ●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 例如,在C:\ex\文件夹下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C:\\ex\\mydb' TRANSACTION LOG ON PAGE SIZE 1024 COLLATION '437' ENCRYPTED OFF BLANK PADDING OFF JAVA ON JCONNECT OFF 3、创建表 ●使用PowerBuilder创建表 2)连接数据库 3)打开Tables文件夹。

数理统计课程设计一元线性回归

二氧化碳吸附量与活性炭孔隙结构的线性回归分析 摘要:本文搜集了不同孔径下不同孔容的活性炭与CO2吸附量的实验数据。分别以同一孔径下的不同孔容作为自变量,CO2吸附量作为因变量,作出散点图。选取分布大致呈直线的一组数据为拟合的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参数确定,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同时利用ma tl ab 的r egress 函数进行直线拟合。结果表明:孔径在3。 0~ 3. 5 nm 之间的孔容和CO2吸附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关键字:活性炭 孔容 CO2吸附量 m atla b 一、问题分析 1。1.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本文主要研究同一孔径的孔容的活性炭和co2吸附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有关实验数据是借鉴张双全,罗雪岭等人的研究成果[1]。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硝酸钾为添加剂,将煤粉、添加剂和煤焦油经过充分混合后挤压成条状,在600℃下炭化15 min,然后用水蒸气分别在920℃和860℃下活化一定时间得到2组活性炭,测定了CO2吸附等温线,探讨了2组不同工艺制备的活性炭的C O2吸附量和孔容的关系.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孔分布与CO2吸附值 编号1~12是在不同添加剂量,温度,活化时间处理下的对照组。因为处理方式不同得到不同结果是互不影响的,可以看出C O2的吸附量的值是互相独立 编号 孔容/(11 10L g μ--?) CO 2吸附 量 1/()mL g -? 0。5~0。8nm 0.8~1.2nm 1。2~1。8nm 1.8~2。2nm 2.2~2。2n m 2。5~3。0nm 3.0~3。5 nm 1 7.18 16.2 24.4 75.2 70 96 115 64 2 6.59 14.4 18.4 53.7 50 85。6 91 55.1 3 4.5 4 11 18.9 71 6 5 78.3 91 53.7 4 5.13 13.4 29。9 10。3 90 7 6 122 53。 7 5 4.16 10.5 18。9 83.8 78 80。5 113 61。7 6 4。92 12。1 23.4 81.6 72 56 99 53.6 7 5.0 8 12.6 23.8 93.5 86 77.8 122 65。5 8 5.29 13 25。1 88.4 69 66.4 107 57。7 9 7.47 16.9 26.9 46。4 78 93.2 107 58.2 10 5.44 13 21.4 44.1 91 98.6 137 76。6 11 1。81 64。6 18.3 53.1 114 110 142 75 12 1.24 27.7 39。5 126 114 98。6 183 98.7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要求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出发资料 1.机车车辆条件:韶山Ⅲ(SS3)型电力机车;机车轴列式30-30,轴距布置为230+200+780+200+230 (cm),轮重。 2.线路条件: (1)线路设计速度80km/h,最小曲线半径500m(实设超高为100mm),规划采用有砟轨道结构。 (2)线路铺设成无缝线路,铺设地区为福州,铺设线路长度为10km。 (3)道床顶面的容许应力为,路基顶面的容许应力为。 二、设计任务 (1)进行有砟轨道结构设计,包括钢轨和扣件的选型,轨枕的类型及布置根数,道床的等级及尺寸,并检算强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2)进行无缝线路设计,包括设计锁定轨温确定、缓冲区设计、预留轨缝确定、轨条布置。 三、提交的成果 (一)、设计计算说明书 (1)轨道结构选型。 (2)轨道结构强度检算。 (3)无缝线路设计计算。 (二)、设计图图纸 (1)轨道结构组装图及选型说明。(1张A3)

(2)轨道结构受力图(3张A4:钢轨弯矩和挠度1张,轨枕三个支承状态的弯矩分布,道床顶面、路基顶面、路基第二区域、路基第三区域应力)。 (3)无缝线路设计图(1张A4或A3,基本温度力图、轨条布置图及相关说明)。 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课程设计的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设计步骤 二、设计方法 (一)、轨道结构选型设计 根据机车车辆和线路条件,确定钢轨、轨枕、扣件的类型及刚度、道床的等级及主要尺寸(厚度、顶宽和边坡坡度)。钢轨、轨枕及扣件的可选用类型从教材中选择,道床的等级及主要尺寸也参考教材的内容确定。 以下两点说明: 1、道床厚度的选择 道床厚度设计根据《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进行,为方便可根据运营条件从教材表1-1中选择。我们的轨道类型可参考中型轨道结构。 2、钢轨支座刚度D 钢轨支座刚度D的意义是使钢轨支点顶面产生单位下沉时所必须施加于支点顶面上的力,单位一般采用kN/mm表示。 D值的计算:1/D=1/D1+1/D2 教材(7-3) 式中D1为扣件刚度,其值由设计确定;D2为道床支承刚度,计算

数据库课程设计指导书讲解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 制订教师:张娟 城市学院 2015年12月

数据库课程设计指导书 模块01 “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1、设计步骤 工作任务 任务1:“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任务2:“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概念设计 任务3:“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逻辑设计 任务4:“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逻辑设计 学习目标 理解关系型数据库基本概念 熟悉数据库设计的主要阶段和步骤 掌握数据库概念设计中绘制E-R 图的方法 掌握将E-R 图转换为数据表逻辑形式的方法 理解并掌握数据库设计规范化方法 2、设计内容 任务1-1 “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数据库设计 ● 数据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一般分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四个阶段。在数据库系统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可以独立于任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而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则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密切相关。 需求分析 概念设计 逻辑设计 物理设计 需求分析说明书 独立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相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的特征 硬件和操作系统的特征 数据库概念模式 数据库逻辑模式 数据库物理模式 需求分析 分析用户的要求。需求分析是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础,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处理需求,并以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形式加以描述。 概念设计 主要是把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化为概念模型。概念设计是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关键,我们将使用E-R 模型作为概念模式设计的工具。 逻辑设计 就是将概念设计阶段产生的概念模式转换为逻辑模式。因为逻辑设计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密切相关,本书以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讨论逻辑设计。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 设计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因子分析在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 姓名:王厅厅 专业班级:统计学级2班 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时间: 1月 3 日

目录 1.摘要: (1) 2.引言: (1) 2.1背景 (1) 2.2问题的研究意义 (1) 2.3方法介绍 (2) 3.实证分析 (10) 3.1指标 (10) 3.2原始数据 (10) 3.3数据来源 (13) 3.4分析过程: (13) 4.结论及建议 (25) 5.参考文献 (26)

1.摘要: 中国的环境问题,由于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环境法律日趋完善,执法力度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人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中国环境问题已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可是,仍存在着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问题,其中主要为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关键词: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因子分析2.引言: 2.1背景: 中国的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就,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进。可是,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环境质量还在恶化。大气二氧化硫含量居高不下,境质量呈恶化趋势,固体废弃物污染量大面广,噪声扰民严重,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一项报告表明:中国环境污染的规模居世界前列。 2.2问题的研究意义:

为分析比较各地环境污染特点,利用因子分析对环境污染的各个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并得到影响环境的内在因素,进一步对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进行分析,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各地区环境治理方法以及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政策改进环境问题,这对综合治理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3方法介绍 因子分析的意义:变量间的信息的高度重叠和高度相关会给统计方法的应用设置许多障碍。为解决此问题,最简单和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是削减变量个数,但这必然会导致信息丢失和 信息不完全等问题的产生。为此人们希望探索一种更有效地解决方法,它既能大幅减少参与数据建模的变量个数,同时也不会造成信息的大量丢失。因子分析正是这样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变量维数的分析方法。 因子分析的步骤: ·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要求原有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因子提取:将原有变量综合成少数几个因子是因子分析的核心内容。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下说课材料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12级建筑工程技术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和编制步骤,能正确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课程设计题目: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框架结构) 三、设计依据: 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中涉及的主要施工技术和组织原理如下: 1、《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7、《建筑施工手册》(第5版) 2012年 8、初步确定的基础持力层置于第二层粘土层,其承载力标准值为380Kpa。 9、现行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 四、设计条件: 1、工程概况 建筑概况:某四层学生公寓,底层为商业用房,上部为学生公寓,建筑面积3277.96m2,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主体工程为全现浇框架结构,胶合板门,铝合金窗,外墙贴面砖,内墙为中级抹灰,普通涂料刷白,底层顶棚吊顶,楼地面贴地板砖,屋面用200mm厚的加气混凝土块做保温层,上做SBS改性沥青防水层,其劳动量见附表: 2、施工条件: 本工程位于该市东郊山坡地段,两面均有公路,交通便利,西面及北面为已建工程:厂内旧房、坟墓已由建设单位拆除,平整场地已在准备工作阶段完成,场地平整均按平均施工高度为-0.5米。 (1)开竣工时间:由当年9月1日开工至次年2月1日竣工,施工时间145天左右控制。 (2)气象条件:施工期间最低气温4°C,最高气温30°C,施工开始气温较高,以后逐月降低,春节以后有回升,施工期间很少有雨,主导风向为东偏南。 (3)土壤及地下水:土为二类土,地下水位-3.0米 (4)抗震要求:7度抗震烈度设防 (5)技术经济条件:各类钢窗、饰面材料等均有相关专业厂家生产,分批成套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长春建筑学院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A课程设计 任务书 姓名:玄敏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班级学号:水1402 15 指导教师: 日期:2016.11.4-20.16.11.25 城建学院

一、设计题目 吉林省珲春市春华镇给水管网工程初步设计。 二、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给水管网设计任务。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给水管网设计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进行绘图练习及计算机绘图,加强利用参考书的能力。通过给水管网工程设计,使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掌握方案的设计、参数的选择、说明书的编写,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三、原始资料 1. 吉林省珲春市春华镇规划图1张(1:10000,等高线间距1m)。 2.总平面图上等高线间距:1m; 3.城市人口分区、房屋层数见下表; 4.使用城市给水管网的工厂,其位置见图纸: (1)冶炼厂,生产用水为950m3/d,重复利用率0%。工人总数:2700人,分三班工作,一班早8:00—晚16:00点,二班16:00—24:00点,三班24:00—8:00点。其中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30%。 淋浴情况: 每班下班后一小时淋浴时间。 (2)纺织厂,生产用水为850m3/d,重复利用率0%。工人总数1200人,分三班工作,一班早8:00—晚16:00点,二班16:00—24:00点,三班24:00—8:00点。其中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20%。

淋浴情况: 每班下班后一小时淋浴时间。 5.浇洒绿地和道路用水:每次每区70m3。 6.火车站用水:300 m3/d 。 7. 用水量逐时变化: 逐时用水量(%) 四、设计任务 新建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五、设计成果及要求 1.计算要求 (1)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弄懂设计意图及设计要求; (2)结合地形条件划分给水区域,布置给水管网,确定水流方向与管网节点; (3)计算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 (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5)水力工况分析; (6)泵站与清水池的计算。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 课程设计教学目的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周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数据库原理课程后,按照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将原理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2.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四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既要有相互合作的精神,又要分工明确。每个学生都必须充分了解整个设计的全过程。 从开始的系统需求分析到最后的软件测试,都要有详细的计划,设计文档应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书写。 系统中的数据表设计应合理、高效,尽量减少数据冗余。 软件界面要友好、安全性高。 软件要易于维护、方便升级。 编程语言可由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但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对该语言较熟悉。避免把学习语言的时间放在设计期间。 参考使用的语言有:C#。 二、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 周一:需求分析,总体设计 周二:详细设计 周三-周四:上机调试 周五:应用程序打包并撰写实验报告,做好答辩准备。

三、课程设计的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学生完成一个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程序设计,以此作为考核依据。本课程设计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本课程设计成绩由集中指导出勤情况、完成设计质量、答辩效果、综合表现等方面综合评定。 具体考核时间与考核方法: 周五晚上7点-9点(地点五教204(暂定)):考核。 1)每组派一个代表(其它成员在下面随时准备回答问题)做PPT,汇报本组工作流程与系统运行情况,并要演示。 2)针对具体问题作答(提问,至少两位老师在场提问)。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每组限选一项,且各组不能重复,请各位同学抓紧时间自行分组, 周一把分组名单报老师) 题目一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1、实验内容: (1)主要的数据表 学生基本情况数据表,学生成绩数据表,课程表等等。 (2)主要功能模块 1)实现学生基本情况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2)对学生基本信息提供灵活的查询方式。 3)完成一个班级的学期选课功能。 4)实现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5)能方便的对学生的学期成绩进行查询。 6)具有成绩统计、排名等功能。

统计学课程设计

课程:统计学课程作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 班号: _______ 学号: ____

目录 一.............................................. 调查方案4(一) .................................. 调查目的3 (二) .................................. 调查范围3 (三) .................................. 调查方法3 (四) .................................. 调查项目3 (五) .................................. 调查时间3 (六) .............................. 问卷发放方案4 二.............................................. 调查问卷............................................... .6 大学生关于食品安全调查问卷 (6) 三.SPSS数据分析 (19) (一).................................... 原始数据7(二)................................ 描述统计分析15(三)................................ 推断统计分析19 四.归纳总结 (20)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食品安全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对于大学生来说,自从”三鹿” 奶粉事件以后,大家都对食品安全产生了很大的怀疑,将”三鹿“奶粉事件作为一个引例,调查大学生是否同意购买食品安全检测仪器以及它和食品安全的相关程度,得出结论和一些建议。 (二)调查范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届到2010届在校就读大学生 (三)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自填式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 (四)调查项目 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2.被调查者对食品的放心程度 3.被调查者对食品安全检测仪的认知程度 (五)调查时间 2014年五月 (六)问卷发放方案 对于本科生共发放了160份问卷,大一至大三每个年级各50份,大四10份,男生女生各80份,专业属性各80份,理论上年级、性别、专业分别构成大样本,由于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方式,问卷的回收率比较低,因为被调查者往往不够重视,在完成问卷方面没有压力,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解析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课程设计指导书(2012 ~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 系(部):建工系 实习名称: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实习负责人: 联系电话: 2013 年 5 月20 日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多层单元住宅设计(题目自拟) 二、目的要求 通过《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及构造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3.进一步训练建筑绘图的能力。 三、设计条件 1.本设计为某城市型住宅,位于城市居住小区为单元式、多层住宅4~6层,总建筑面积不低于2500平方米。 2.设计要求,见下表。 户型A:四房二厅二卫二阳台户型B:三房二厅二卫*阳台 户型C:三房二厅二卫*阳台户型D:二房一厅一卫*阳台 户型E:二房二厅一卫*阳台户型F:一房一厅一卫*阳台 学生选做表 3.套型比可以自行选定,但必须满足总建筑面积,墙体均采用240mm墙。 4.耐火等级:Ⅱ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皿级。 5.结构类型:自定(砖混或框架)

6.房间组成及要求:功能空间低限面积标准参考(自己可以调节)如下:起居室18~25 m2(含衣柜面积) 主卧室12~16 m2 双人次卧室 12~14 m2 单人卧室8~10 m2 餐厅≥8 m2 厨房≥6 m2,包括灶台、调理台、洗地台、搁置台、上柜、下柜、抽油烟机等。 卫生间4~6 m2(双卫可适当增加),包括浴盆、淋浴器、洗脸盆、坐便器、镜箱、洗衣机位、排风道、机械排气等。 门厅:2~3 m2 贮藏室;2~4 m2(吊柜不计入) 工作室6~8 m2 四、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本次设计参考教师给定的住宅方案,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建筑方案,初步选定主要构件尺寸及布置,明确各部位构造做法。在此基础上按施工图深度要求进行,但因无结构、水、电等工种相配合,故只能局部做到建筑施工图的深度。设计内容如下; 1.单元平面图:至少2-3个套型,比例1:50(选做)。 2.建筑平面图(至少2个单元):包括底层平面、标准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比例1:10O,标准层必须有一个户型布置家具,其他房间标有名称和面积。 3.建筑立面图:包括正立面、背立面及侧立面图,比例1:100。 4.建筑剖面图;1个(必须剖到楼梯),比例1:100。 5.建筑详图: ①表示局部构造的详图,楼梯详图比例1:50、节点详图比例1:20。 ②表示房屋设备的详图(选作内容),如厨房、厕所、浴室以及壁柜、挂衣柜、 鞋柜、碗柜、灶台、洗涤盆、污水池、垃圾道、信报箱、阳台晒衣架等详图。数 量、比例自定。 6.设计简要说明、图纸目录、门窗表及技术经济指标等。 平均每套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m2)/总套数(套) 使用面积系数=〔总套内使用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X 100% 五、参考资料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 2.《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 101-87)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21-88) 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5.《建筑设计资料集》第3册 6.《房屋建筑学》教材 7.地方有关民用建筑构、配件标准图集 8.《建筑构造资料集》 9.有关的建筑构造标准图集 10.《房屋建筑统一制图标准)(GBJ—86)

数据库课程设计设计指导书New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 程 设 计 教学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指导 一.设计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是为了配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开设的,是将数据库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使用具体的DBMS,了解一种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掌握其操作技术。重点掌握如下环节——概念结构设计与逻辑结构设计;熟练的使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的建立、应用和维护。 要求如下 1.要充分认识课程设计对培养自己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既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课题,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3.独立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内容,否则成绩以不及格计。 4.学生如有事不能上课要履行正常的请假手续,并且请假时间原则上不允许超过课程设计时间的三分之一。课程设计期间,无故缺席按旷课处理;缺席时间达四分之一以上者(按照缺勤次数/考核次数比值计算),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5.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严肃、严密、严谨的科学态度,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程设计。 二.适用专业 适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三.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本课程设计分五个阶段: 1)选题与搜集资料:选择课程设计题目,进行系统调查,搜集资料。 2)分析与设计: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功能与数据分析,并进行数据库、系统功能等设计。 3)程序设计:在具体的DBMS环境下,创建数据库、建立表及必要的其它部分(如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运用掌握的语言,编写程序,实现所设计的模块功能(可选)。 4)调试与测试:自行调试程序,成员交叉测试程序,并记录测试情况。 5)验收与评分:指导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开发的系统,及每个成员开发的模块进行综合验收,结合设计报告,根据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方法,评出成绩。 四.本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掌握数据库的设计的每个步骤,以及提交各步骤所需图表和文档。通过使用目前流行的DBMS(首选SQL SERVER 2000,不得使用ACCESS),建立所设计的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数据库查询、连接等操作和触发器、存储过程等对象设计。 1.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学生自选由指导教师给定的多个课程设计的题目,进行应用系统需求分析工作,绘制操作流程图、DFD、DD图表以及书写相关的文字说明。 2.概念结构设计 绘制详细的E-R图,由指导教师师检查数据结构是否合理。 3.逻辑结构设计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

统 计 学 实 践 报 告 实践题目:关于传统节日在80后心目中的印象专业班级:公共事业管理 B070507 指导教师:王育晓

时间:2009-12-24 关于传统节日的统计报告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许多传统节日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其中最为隆重也最具代表性的就非春节莫属了。关于春节,也有许多美好的传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春节带给我们带来的欢乐程度不断发生着变化。 为了更好的了解传统节日在我们80后青年心目中的印象。就此,我们对我们身边的同学中做了一个统计调查,以此来推断传统节日在该年龄段人们心中的印象。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80后青年人,因此抽样样本为在校大学生。每个人度过春节的快乐与否都是一种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抽象的感官知觉,因此难以进行具体的量化。而要对80后过春节的感受进行统计调查,我们必须使用一种灵活的方法,将不可量化的感受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因此我们创新性的采用设置“欢乐指数” 这一衡量手段,将人们对过春节的感受转化为百分制,用打分的方法将人们的心理感受通过数字表现出来。从而使得人们对春节的感受变的可以统计。根据这种方法,我们设计了问卷,问卷将被调查对象划分为六个年龄段,分别为0-3岁,4-7岁,8-11岁,12-15岁16-19岁和20岁以上。让被调查对象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对以上年龄段中度过春节所获得的“快乐指数”进行打分。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最后,我们把调查得到的资料进行统计 三、调查项目 1、各年龄段欢乐指数调查; 2、春节欢乐指数最高的年龄调查。 四、统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表4-1原始统计数据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网络工程系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网络安全是网络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本课程设计目的是在网络安全课程基础上,加深对网络安全的理论知识理解、熟悉网络攻击的原理、和针对网络攻击的预防措施。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网络安全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技能,对网络攻防进行验证和设计,培养学生对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能力,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通过这次设计,要求在网络攻击的原理、预防措施、密码算法等方面加深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 2.学生必须按照课程设计要求,以学生为主、指导教师指导为辅,认真、独立地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有问题及时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 3.按照教学要求在一周时间内独立完成,学生要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时间,按时完成设计内容。 三、课程设计内容 1.题目:ARP地址欺骗的设计和实现 (1)设计任务 a、研究ARP地址欺骗的原理 完成ARP地址欺骗的基础理论学习。 b、完成ARP地址欺骗的设计和验证 (2)基础理论简介 在以太网中,ARP缓存表是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表,通过该表维护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目的是避免ARP解析而造成的广播报文占用过多的网络带宽。一般情况下ARP表是通过两个途径建立的: ① 主动解析:如果一台计算机想与另外一台不知道MAC地址的计算机通信,则该计算机主动发ARP请求; ② 被动请求:如果一台计算机接收到了另一台计算机的ARP请求,则在本地建立请求计算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表。 因此,针对ARP表项,有一种攻击方式就是误导计算机建立错误的ARP请求表。假设有三台计算机A、B、C,其中B已经正确建立了A和C的ARP表项。假设A是攻击者,此时A发出一个ARP请求报文,该请求报文可以这样构造:

(建筑工程设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供暖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供暖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课程设计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学习的深化和应用。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自觉地树立精心设计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掌握—般民用或工业建筑供暖工程的设计程序、方法和步骤。了解和熟悉本领域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和新技术。熟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措施,学会使用有关的技术手册和设计资料,提高计算和绘图技能,提高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设计步骤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定的设计题目及具体要求,按照收集资料热负荷计算确定方案水力计算绘制施工图的步骤进行设计,并将各步骤的主要依据成果与结论写入设计说明书。 设计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指示如下: (一)设计的原始资料 1.气象资料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出的建筑物所在地区,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中,查出该地区的有关气象参数(如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冬季室外计算风速,冬季主导风向等)。 2.土建资料

的建筑特点(建筑物的方位、层数)和各部位的建筑构造与热工特征,外墙、屋顶、地面门窗构造)。 3.根据任务书中给出的热源条件,确定系统入口位置和热媒参数。 (二)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1.进行房间编号(注意各层编号竖向统一,编号用三位数字,首位数表示层数。) 2.根据房间使用特点,确定其室内计算温度n t (参阅《规范》)。 3.确定围护结构的传热系统K值,并校核外墙,天棚热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4.进行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冷风渗透耗热量采用缝隙法,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方法可自选.条件完全相同房间可只计算一个。 (三)散热器面积和片段的计算 确定散热器型式、安装方式、系统联接型式后,确定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pj t。 (四)供暖系统型式的确定,管道布置及水力计算。 1.合理确定供暖系统的型式,根据建筑物用途、特点比较各种系统形式,选择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最佳设计方案。 2.管道布置 管道布置应注意下列几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设计指导书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资料标签 2015----2016 年第2 学期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课程设计时间: 2016年 6月日至201年6 月日指导教师:田敬民 成绩: 批改时间:

服装工程学院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指导书 指导专业:计算机科学及技术,物联网指导教师:田敬民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指导书 适用专业:计科专业开设学期:第四学期设计时间:1周学分数:1.0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的辅助教学课程。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的操作和设计,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将理论及实际相结合,应用现有的数据建模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规范、科学地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的设计及实现,把理论课及实验课所学内容做一综合,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要求: 通过设计一完整的数据库,使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各阶段的输入、输出、设计环境、目标和方法。熟练掌握两个主要环节——概念结构设计及逻辑结构设计;熟练的使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的建立、应用和维护。开发设计具体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散安排1周(合计20学时)的时间进行课程设计,以小组为单位,一般4人为一组。每组设组长一名,组长负责本小组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组织及交流,

进行考勤并督促组员按时完成各项任务。教师讲解数据库的设计方法以及布置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需求描述,进行实际调研,提出完整的需求分析报告。 要求如下: (1) 要充分认识课程设计对培养自己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 既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课题,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3) 独立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内容,否则成绩以不及格计。 (4) 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严肃、严密、严谨的科学态度,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程设计。 (5) 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但要保持联系畅通,密切合作,培养良好的互相帮助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程设计选题的原则 课程设计题目以选用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业务模型为宜,要求通过本实践性教学环节,能较好地巩固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系数据库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等主要相关知识点,针对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