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结构练习题

城市空间结构练习题
城市空间结构练习题

2.1 城市空间结构每课一练1

一、选择题

下图中X、Y、Z~2题。

X Y Z

1.若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A.X地最大B.Y地最大

C.Z地最大D.不确定

2. 若X、Y、Z三个区域地租水平为X>Y>Z,则高楼林立、经济活动最繁忙的是()

A.X B.Y

C.Z D.X和Y

解析:人口密度越大则商业职能部门越多,若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数X最多、Y次之、Z最少,三区域大小相同,而Z商业部门数量最少,该商业部门的服务范围必然最大。经济活动越发达、越繁忙,说明城市土地所在区位条件越好,对应的地租水平也就越高。

答案: 1.C 2.A

铁路的修建可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又可抑制另一些城市的发展。例如,石家庄原本不过是一个小村庄,由于京汉、石德、石太铁路线在这里相交,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据此回答3~4题。

3.按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石家庄属于()

A.小城市B.中等城市

C.大城市D.特大城市

4.随着石家庄城市等级的提升,关于它的服务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多

C.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

D.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少

解析:第3题,石家庄现在人口已超过100万,属特大城市。第4题,在城市等级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少。

答案: 3.D 4.C

读某城市书店与书亭分布图,回答5~7题。

5.关于书店与书亭的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书店服务范围小,只集中分布于两个地点

B.书店服务范围大,因为所售商品的等级低

C.书亭服务范围大,覆盖整个城区

D.书亭服务范围小,因为它所服务的人口少

6.关于该城市由书店和书亭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书店等级低,数目少,彼此距离大

B.书亭等级高,数目多,彼此距离小

C.书店位于书亭中央,其服务范围是书亭的6倍

D.书店等级高、数量少,书亭等级低、数量多

7.根据商业布局的区位原则,下列各点应布局书店的是()

A.A点B.B点

C.C点D.D点

解析:回答该题时应明确以下三点:

(1)书店、书亭也属于商业网点的构成部分,其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当然也区别于一般的商业网点。(2)书店与书亭属于不同级别的中心地,书店等级高,服务范围大,服务人口多,数量少;书亭等级低,服务范围小,服务人口少,数量多。(3)A、B、C、D 四点的共同特点是交通便捷,但A处附近书亭较少,应布局书店。

答案: 5.D 6.D7.A

安徽省在统筹协调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江淮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筑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读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下列因素中,与“1+10”江淮城市群发展关系密切的有()

A.气候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

B.地势起伏

C.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交通便利

D.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历史悠久

9.下列关于该城市群等级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服务范围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合肥—巢湖—无为

B.服务职能由多到少的排序为:合肥—定远—蚌埠

C.小学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为:六安—巢湖—庐江

D.小汽车专卖店布局先后顺序为:合肥—安庆—巢湖

解析:第8题,江淮城市群气候的季风性特征显著,海洋性特征不明显;江淮地区工业起步晚,历史不悠久。第9题,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职能越多;反之,服务范围越小,职能越少。蚌埠是地级市,定远是县,级别低于蚌埠,六安和巢湖同为地级市,没有等级之分;安庆与巢湖级别相同,小汽车专卖店布局的先后顺序无法判断。

答案:8.C9.A

(2011·南昌高一检测)下图是某一狭长河谷地区交通线、聚落与人口分布示意图,该地居民正计划在其间兴建一处方便全体居民使用的大型商业中心。兴建原则是要使所有居民至大型商业中心的总距离最小。据此回答10~11题。

10.大型商业中心应该兴建在下列哪一个聚落()

A.甲B.乙

C.丁D.戊

11.若将庚聚落居民迁至距甲聚落右侧15千米处,则大型商业中心应该兴建在下列哪一个聚落()

A.甲B.乙

C.丁D.戊

解析:本题组考查中心地的有关知识。由图中聚落人口的规模与距离可以分别计算出

甲乙丁戊四地兴建大型商业中心的人口购物距离之和。然后进行对比得出,乙地设立商业中心的购物距离和最小。

答案:10.B11.B

(2011·黄山高一检测)下面是商品等级与中心地等级关系表和中心地市场区域图,读图表完成12~13题。

中心地

商品

等级

A B C

1

2

3

4

5

6

7

8

9

12.关于中心地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

A.A>B

C.A>B>C D.AC

13.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应去的中心地最适合的是()

A.B1B.B6

C.C6D.A

解析:第12题,由商品等级与中心地等级关系表和中心地市场区域图可知A中心地商品等级高且多,服务范围大,B中心地次之,C中心地等级最低。第13题,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应去A或B中心地,从距离上看,到B1中心地最近,最适合。

答案:12.C13.A

二、综合题

14.下图A、B分别是濒临海洋的两个港口。它们都能从外地运来当地稀缺的商品进行销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法正误

①A、B基本上是相同等级的中心地

②A、B有各自的服务范围,它们的服务范围不会重叠

③在甲图中,A中心地服务范围的主要延伸方向是矿场,B中心地服务范围的主要

延伸方向是农场

④在甲图中,A、B两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地向四周扩展

⑤在乙图中,通常情况下A中心地服务人口大于B中心地的服务人口

⑥在乙图中,B中心地的服务人口肯定不包括A中心地的居民。同样,A中心地的

服务人口不包括B中心地的居民

(3)乙图中,原矿场和农场的发展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A、B两中心地的规模和等级,试分析原因。

答案:

说法正误

①正确

②错误

③正确

④错误

⑤正确

⑥错误

(2)

比较单一。

(3)由于A、B两地的发展,使它们各自出现用地紧张、污染严重、劳动力费用高等问题。随着交通网络不断发展,A、B两地部分城市职能向原矿场和农场以及沿交通线各聚落(中心地)扩展、疏散,寻求新的服务范围,促进新中心地的形成和规模扩大。

15.(2011·济南高二检测)读山东半岛城市群示意图,回答问题。

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威海、东营、日照)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城市群之一。《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认为:济南的职能定位为山东的政治、文新技术产业发达的综合性省会城市。

(1)从区域行政管理来看级别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龙头城市是________。

(2)以山东半岛都市连绵区作为山东发展的龙头,简述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半岛城市群发展突出的“瓶颈”是________(资源)不足,从“开源”方面分析其解决的措施。

(4)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解析: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是山东省内行政管理级别最高的城市;从材料中可知,青岛是山东省的经济中心;城市在区域中总是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山东省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短缺。

答案:(1)济南青岛

(2)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区域的服务中心和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3)水资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等。

(4)位于暖温带,气候适宜;沿海多港口;东望日本与韩国;处于北接辽东半岛、西临京津唐、南接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的交会点等。

化、教育中心,山东中西部以及省际区域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高

高一地理2.1城市的空间结构中图版知识精讲

高一地理2.1城市的空间结构中图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2.1城市的空间结构 1. 本讲学习目标要求: (1)使学生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2. 知识结构: 二. 重点、难点 1. 城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2. 形成城市不同空间结构的原因 3. 中心地理论 4.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 具体内容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友爱的共同潮流。城市虽然面积不大,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涉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本章教材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研究城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为了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生活、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 本章教材共分三节,第一节主要讲述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的原因,是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重要内容。第二节重点讲述了城市化的过程及其特点,并通过讲述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节介绍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本章内容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及特征,城市化的过程及特点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焦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培养

自己的综合分析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 城市的空间结构的概念——城市的空间结构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工业区 (3)商业区 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 商业区不仅仅位于市中心,有些还位于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道路口处。另外,有些大城市由于历史等特殊原因,市中心并不是商业区,例如,北京的市中心为故宫,其附近为行政区。 (4)住宅区 (5)其他功能区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_第2章_第1节《城市的空间结构》练习与答案

第二章第一节 一、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东南某地城镇规划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地,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2.图中批发市场区位选择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位于上风向,污染较小 B.交通便利,地价较低 C.接近工业区,运费较低 D.远离河流,不污染水源 答案 1.C 2.B 解析第1题,丙地位于河流的上游,靠近湖泊和风景区且远离工业区,环境优美,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第2题,图中批发市场位于城市的外缘,地价较低;靠近高速公

路,交通便利。 3.土地价格是形成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影响地价的最主要因素是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是否便捷。图1是某地区地价等值线分布图,图2选项中能正确反映①、②两地之间地价高低情况的是( ) 答案 B 解析①位于市中心,有两条主要公路十字形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②位于城市附近的卫星城,两条公路丁字形交会,通达度较高,地租也较高。二者之间通达度降低,地价也降低。 4.(2018·学业水平测试)下图为“省温台城市群示意图”,市与市相比( )

A.城市级别高B.城市规模大 C.服务围大D.服务种类少 答案 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的城市等级低于,因而其城市规模小,服务围小,服务种类少。 读“某地区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例中的城市功能区,正确的是( ) A.甲——低级住宅区

B.乙——重工业区 C.丙——轻工业区 D.丁——高级住宅区 6.甲功能区布局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 A.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B.位于河流的下游 C.位于居住区附近,劳动力充足 D.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答案 5.D 6.C 解析第5题,图中功能区丁位于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且靠近旅游景点,因而为高级住宅区;功能区甲、乙、丙分别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和低级住宅区。第6题,功能区甲为重工业区,其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不易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靠近铁路,有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运输。 二、综合题 7.(2018·学业水平测试)读“某城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 《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2) 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城市的空间结构(一)教案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 1、城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2、形成城市不同空间结构的原因 [讲授过程]: 导入:人口最集中的场所就是城市,而城市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变最深刻的地方。本单元即学习城市,主要介绍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即乡村聚落转变为城市聚落的过程)P26,探索活动: 阅读: [问题]1、从市中心与外围的交通运输有何差异?(市中心交通更方便) 2、为什么外围的住宅区具有明显的东西部差异?(风向)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由于某些条件(风向)的影响,城市内部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同一分区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等级分化。 例如:济南市分区:文化区,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等。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要素:商业网点,人口分布、工厂、医院、行政部门等等。 它些要素并不是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工厂一般不会与大商场在一起。 城市中往往形成不同的功能小区,这些小区有规律的结合,从而构成城市的空间结构。例:城市中心,交通发达,大商场,大银行,大型娱乐设施特别多,形成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而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又依据其不同要素组合形成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城市空间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八方面: [阅读城市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 [问题]各分区的位置、特点和交通状况有何不同? 1、中心商务区: 位置:城市中心部位 特点:1、体现商业和服务职能; 2、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3、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2、工业区: 位置:城市边缘 特点:1、体现工业生产特征:工业门类分区和污染。 2、交通:便利,有河流或铁路通过。 [问题]CBD也是交通便利,这里的便利与CBD的便利有何区别:交通运输方式:CBD:公路(灵活)和航空(便捷) 3、大型工业区往往包括职工住宅区及各种服务设施。 3、商业区: 位置:城市中心区(中心城市,原因:无中心商务区)或中心区附近。 特点:1、由商业街和大商场组成。(点状或线状分布) 2、交通便捷。

高中(中图版)地理高一必修2检测:第2章_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2.3

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 一、选择题 读下列文化景观图,完成1?2题。 1?上述文化景观在我国黄土高原分布较广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甲图景观显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 .寒冷B.干旱 C .地势高D.雾多 解析:黄土高原上因黄土有较强的直立性,所以当地人利用这一特性开挖了一个个的窑洞作为住房, 如丁图所示。房屋屋顶的形状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甲图中的房屋为平顶,这主要是与其自然环境中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这一特征相适应的。 答案:1. D 2. B F图中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 3 .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自然条件的差异 C .文化特点的差异 4 .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类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区 据此回答3?4题。 B .经济水平的差异 D .政治历史的差异 ) 屮 内 甲(铁鸞桥)乙〔絹兴葩桥} 丙〔卢灣桥】J (K F H 桥)

B .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 C ?丙桥的主要功能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D ?丁类桥梁体现了藏族的建筑特色 解析:铁索桥建在西南峡谷环境中;酒桥为江南水乡环境,要考虑行船、防洪水等因素;卢沟桥为北方平原环境;风雨桥为建在河流上连接两岸侗寨的桥。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即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条件不同,导致对桥梁建设的难度,造型、风格的选择都有差异,这是最根本的差异,因为桥梁最早的功能都是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因素,使桥梁打上时代的文化的烙印。 答案:3. A 4. C 着力挖掘,营造城市特色,追求特色之美,是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特色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均高于一般城市。塑造城市特色是对城市的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富有特色,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誉,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城市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 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据此回答5?7题。 5 ?下列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②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 ③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④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中华民族雍容恢弘、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西安的古朴 B ?桂林的灵秀 C ?苏杭的神秘 D ?拉萨的奇逸 7 ?由于自然环境、历史传统、人文景观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世界上大致形成了政治型城市、 经济型城市、文化型城市、宗教型城市、旅游型城市等 5 种不同类型的特色城市。下列属于文化型城市的 是() A .苏黎世、香港 B .布鲁塞尔、火奴鲁鲁 C .威尼斯、戛纳 D .威尼斯、日内瓦 解析:第5 题,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第 6 题,西安的风格 古朴,苏杭的风格灵秀,桂林的风格奇逸,拉萨的风格神秘。第7 题,政治型城市如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瑞士的日内瓦等;经济型城市如苏黎世、香港等;文化型城市如威尼斯、戛纳等;宗教型城市如耶路撒冷、麦加等;旅游型城市如火奴鲁鲁、桂林、北戴河等。 答案:5. A 6. A 7. C 读下图,完成8?10 题。

中图版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一教案设计

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必修2 2.1 主备课人:黄志友一、【教案构思】结合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二【教案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 1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2.的片面观点。.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认识到因地制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3 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教材分析】三、:[重点] 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难点 [ 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形成城市不同空间结构的原因案例分法、归纳法四、【教案方法】【教案工具】五、多媒体 2课时六、【课时安排】七、【讲授过程】导入:人口最集中的场所就是城市,而城市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变最深刻的地方。本单元即学习城市,主要介绍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即乡村聚落转变为城市聚落的过程)城市的空间结构第一节一、城市的空间结构: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要素:商业网点,人口分布、工厂、医院、行政部门等等。它些要素并不是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工厂一般不会与大商场在一起。城市中往往形成不同的功能小区,这些小区有规律的结合,从而构成城市的空间结构。,而中)例:城市中心,交通发达,大商场,大银行,大型娱乐设施特别多,形成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 心商务区的外围,又依据其不同要素组合形成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城市空间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八方面:] [阅读城市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各分区的位置、特点和交通状况有何不同][问题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而 (1)形成。特点: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CBD 1、中心商务区:位置:城市中心部位内部 分区明显,1特点:、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建筑物高大稠密、交通便利,通信发达;2.、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3 、商业区:2 位置:城市中心区(中心城市,原因:无中心商务区)或中心区附近。(点状或线状分布)、由商业街和大商场组成。特点:、交通便捷。、土地利用集约(土地地价高) 4、人

中图版必修二试题: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测评含解析

第二章测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某大城市居民出行时间分布比例变化图,完成第1~2题。 1.人员出行与图中曲线最相符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旅游区 2.与2000年相比,2012年甲时段出行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增加 B.道路系统落后 C.出行方式改变 D.出行距离增加 解析第1题,注意出行时间的高峰值在6—9时与17—19时,从而可推断为住宅区。第2题,随着住宅区与工业区、商业区距离的增加,该时段内出行比例减小。 答案1.B 2.D (综合思维)下图为某城市土地价格分布示意图(单位:千元/平方米)。读图,完成第3~5题。 3.图中甲地是该城市的() A.大学城 B.中心商务区 C.高级住宅区 D.电子工业区 4.下列因素中,对该城市不同地段地价高低影响最大的是() A.与火车站的距离 B.与风景名胜区的距离 C.与市中心的距离 D.与高等教育区的距离 5.导致乙地(图中虚线圈地区)地租高于南北两侧地区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表崎岖 B.地形平坦开阔 C.交通通达度高 D.交通通达度低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甲地位于该城市市中心,交通便利,租金最高,最可能是中心商务区,故B项正确。第4题,影响城市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经济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运输条件对该城市不同地段地价高低影响最大,故C项正确。第5题,城市地租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且在交通干线附近,地租较周边地区高,导致乙地(图中虚线圈地区)地租高于南北两侧地区的原因最可能是交通通达度高,故C项正确。 答案3.B 4.C 5.C 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完成第6~7题。 6.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7.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解析第6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在工作日中0:00时为绝大多数人休息的时间,10:00时为工作时间。通过两幅图的比较可以看出,甲地带在0:00时人口分布较为密集,而在10:00时变得较为稀疏,说明甲地带的功能以居民休息为主,应该为住宅区,故C项正确。第7题,考查地形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由图中可以看出,城市交通线的疏密程度向各个方向大致相同,城市向各方向的伸展也大致均一,城市各功能区大致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说明该城市的形态受地形制约较小,应位于平原地区,故B项正确。 答案6.C7.B 读我国某区域城镇体系示意图,完成第8~9题。 8.甲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主要优势是() A.气候条件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 C.水能丰富

(中图版)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一)教案1

(中图版)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一)教案1

必修2 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 主备课人:黄志友 一、【教学构思】 结合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 2.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的片面观点。 3.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认识到因地制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 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重点]: 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难点] 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形成城市不同空间结构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法、归纳法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讲授过程】 导入:人口最集中的场所就是城市,而城市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变最深刻的地方。 本单元即学习城市,主要介绍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即乡村聚落转变为城市聚落的过程)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要素:商业网点,人口分布、工厂、医院、行政部门等等。 它些要素并不是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工厂一般不会与大商场在一起。城市中往往形成不同的功能小区,这些小区有规律的结合,从而构成城市的空间结构。 例:城市中心,交通发达,大商场,大银行,大型娱乐设施特别多,形成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而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又依据其不同要素组合形成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城市空间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八方面: [阅读城市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 [问题]各分区的位置、特点和交通状况有何不同 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特点: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1、中心商务区:CBD 位置:城市中心部位 特点:1、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分区明显 2、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学案第二章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 结合实例,解释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说出乡村的土 地利用及其内部土地利用分化。 水平2:运用地理资料,分析城镇内部 空间结构特点,说明城镇功能区的形成 及其特点。 水平3:结合地理实例,分析城镇内部 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说出城镇功能区 的发展变化。 水平4:运用资料,分析区域城镇内部 空间结构的变化,指出合理规划城乡空 间的意义。 人地协调观:合理规划乡村 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与自 然环境协调发展。 综合思维:结合资料,分析 影响乡村和城镇内部空间结 构的因素。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资料, 分析区域城镇空间形态的发 展变化及影响因素。 地理实践力:根据城镇内部 空间结构理论分析城镇功能 区设置的合理性及发展变 化。 01、预习准备区 精心准备夯实基础 一、乡村和城镇 1.乡村:一般是以从事□01农业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2.城镇:一般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 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1.乡村内部功能区

(1)划分依据:按照功能划分。 (2)乡村内部功能区:主要有公共空间、居住区和生产区等。 2.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01交流的场所;公共空间周围一般是□02居 03生产区。 住区,再往外是□ (2)居住区:是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 (3)生产区:是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的□04土地。, 1.判断正误。 (1)乡村和城镇的主要区别是人口数量。(×) (2)村落一般分布在农业用地的周围。(×) 2.有关乡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乡村景观复杂,功能多样 B.乡村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 C.乡村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D.乡村以居住为主 答案 B 解析乡村建筑物密度小,景观简单,功能单一,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为人们提供粮食、蔬菜等基本生活资料。 3.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在哪里才能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提示乡村的中心位置。 三、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1.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1)与乡村相比,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比较□01复杂,组成要素多,空间结构□02完 03多样。 整清晰,类型□ (2)城镇中同一类要素和活动的需求往往是相同的,导致它们在空间上□04集聚, 05功能区。 从而形成了不同的□ 2.城市主要功能区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21城市的空间结构中图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21城市的空间结构中 图版 (建议用时:40分钟) A组跨越本科线 下图为南方某特大城市居民住宅区、工业仓储区、商业办公区三类土地利用类型 相对比例与城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29790096】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三条曲线分别是( ) A.居民住宅区、工业仓储区、商业办公区 B.居民住宅区、商业办公区、工业仓储区 C.商业办公区、工业仓储区、居民住宅区 D.商业办公区、居民住宅区、工业仓储区 2.下列关于三类土地利用类型相对比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4千米范围内,三类用地比例均呈增加趋势,居住用地大于工业仓储用地 B.4~7千米,三类用地比例呈现减少趋势,工业仓储用地开始超过居住用地C.8~10千米,居住用地相对比例最高,趋势先增后减,商业用地高于工业用地 D.11~19千米,工业用地比例超过商业和居住用地,且居住用地全面大于商业用地 1.D 2.C [第1题,①类型距市中心3~4千米处最密集,应为付租能力比较强的商业用地;③类型在郊外最密集,适合布局土地需求量大的工业仓储区; ②类型在市中心和郊外之间的中间位置最密集,应布局方便市民购物和上班的 居民住宅区。第2题,4千米范围内,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例都是先增加后

减少,故A错;4~7千米,工业仓储用地呈增加趋势,故B错;11~13千米,居住用地小于商业用地,故D错。] 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圈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3~5题。 A.内圈B.第二圈 C.第三圈D.第四圈 4.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 A.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D.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5.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 ) A.农业发展B.服务业发展 C.工业发展D.旅游业发展 3.C 4.A 5.C [第3题,人口数量=人口密度×面积,经计算第三圈人口数量最多,故选C。第4题,城市内圈地租最高,一般主要分布的是商业和金融业,所以,内圈人口密度变化不大可能影响的是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故选A。第5题,第四圈,距离市中心最远,地租较低,对外交通较便利,主要布局的是工业,故选C。] (2018·河南六校联考)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读图,回答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