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指标练习题

平均指标练习题
平均指标练习题

测验题

6.下面各题为研究平均指标的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关系。请根据已知两平均指标数据推算另一个未知平均指标,并确定其偏态。

(1)某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众数为2560元。

(2)根据工时消耗的资料,工厂食堂午餐平均用时13分钟;中位数为16分钟。(3)《统计学》考试结果,有半数考生成绩在80分以下,得84分的考生最多。

统计学第五章平均指标变异指标

第五章 平均指标 (一)填空题 1.平均数可以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 2.社会经济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指标有(算术平均指标)、(调和平均指标)、(几何平均指标)、(中位数)和(众数)。 3.算术平均数不仅受(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且也受(权数 )多少的影响。 4.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等于(零),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和为(最小)。 5.调和平均数是平均数的一种,它是(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又称(倒数 )平均数。 6.几何平均数是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最适用的一种方法,凡是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现象,都可以使用几何平均数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 7.众数决定于(分配次数)最多的变量值,因此不受(极端值 )的影响,中位数只受极端值的(位置)影响,不受其(大小)的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 1.平均数反映了( A )。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 、总体中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 C 、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D 、总体变动的趋势 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D )。 A 、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 B 、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 C 、受各组权数系数的影响最大 D 、受各组标志值和各组次数的共同影响 3.在变量数列中,如果变量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则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B )。 A 、接近于变量值大的一方 B 、接近于变量值小的一方 C 、不受权数的影响 D 、无法判断 4.权数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D )。 A 、权数的经济意义 B 、权数本身数值的大小 C 、标志值的大小 D 、权数对应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 5.各总体单位的标志值都不相同时( A )。 A 、众数不存在 B 、众数就是最小的变量值 C 、众数是最大的变量值 D 、众数是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 6.凡是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现象,要计算其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都可以采用( C )。 A 、算术平均法 B 、调和平均法 C 、几何平均法 D 、中位数法 7.如果次数分布中,各个标志值扩大为原来的2倍,各组次数都减小为原来的1/2,则算术平均数( D )。 A 、增加到原来的 21 B 、稳定不变 C 、减少到原来的2 1 D 、扩大为原来的2倍 8.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计划规定的产值分别为500万元、600万元、700万元。执行结果,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0%、115%、110%。则该公司三个企业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 、108.3% B 、108.9% C 、106.2 D 、108.6% 9.某机械局所属的3个企业2000年完成的实际产值分别为400万元,600万元,500万元。执行结果,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106%,108%,则该局三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C )。 A 、%=%%%33.1071081061083??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统计学》 单元教学设计任课教师:张俊霞

单元教学设计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组织教学和复习上次课主要内容 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意义(划分类型、研究结构、分析)、方法(品质分组、数量分组) 数量分组: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组数、组限、组距、组中值) 分布数列的编制 统计图的绘制 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 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第一节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意义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是指统计汇总后得到的具有计算单位的总和指标,反映被研究对象在一定时期或时点的规模、水平或性质相同总体规模的数量差异。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又称绝对数指标。 (二)计量单位 1.实物单位 实物指标表明现象总体的使用价值总量。它根据现象的自然属性和特点采用实物单位计量。实物单位有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标准实物量单位,复合单位。 2.价值单位 价值指标表明现象总体的价值总量,它以货币单位计量。 3.劳动量单位 以劳动过程中消耗的劳动时间为计量单位,如工时、工日、人工数等,为成本核算和计算劳动生产率提供依据。 (三)作用 1.从总体上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 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情况,从其基本状况和基本实力入手。 2.计算其它统计指标的基础。 统计综合指标中的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的计算都是以绝对数指标为基础计算的。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1.按指标反映的具体内容划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中单位数的多少,说明总体本身规模大小的总量指标。如:对某地区居民粮食消费情况进行研究,该地区的居民人口数便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总体标志总量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中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标。如:上例中粮食消费总量便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地位随统计研究的目的而变化。如:研究该地区粮食消费价格,粮食消费总量变为总体单位总量指标了。 2.按指标反映的时间状况划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变化过程总量的指标,如:商品销售额、总产值、基本建设投资额等。

相对指标习题2

相对指标习题 1. 统计相对数是指两个有______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所得的____或______. 2.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为相对数,而相对数又具体表现为两种,一种为_______,另一种为________.除了_______相对指标可用_______表示外,其他都用_______表示. 3. 统计相对数值常用的无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根据研究目的和比较标准的不同,相对数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________而又_________的现象的总量指标对比的比值.它反映现象的______、密度、_______和_______. 6.某企业计划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5%,实际提高了8%,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完成()。 A.% B.% C.60% D.160% 7.某市现有老龄人口60万,其拥有30家养老院共有24000个床位,该市每万人老龄人口的养老床位为400个,这个指标属于() A.比较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 8.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计算的所有者权益占资产总额的百分比() A.既是结构相对数又是比例相对数 B.属于结构相对数 C.属于比较相对数 D.属于比例相对数 9. 某种产品单位成本2010年计划规定比2009年下降5%,实际下降了6%,则该种产品的单位 成本( ) A.计划完成程度为%,超额完成了计划 B.超额完成计划1% C.计划完成程度为%,超额%完成计划 D.比计划要求少完成%,没有完成计划 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是( ) A.结构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比例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11.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为2002年的109%,这是( ) A.比例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 D.计划完成相对数 12.某公司2006年创利为200万元,2007年计划增长12%,实际创利240万元,则该公司 超额完成计划()。 % % 13.比较两个有内在联系且数值差别不大的指标多用于()计量。 A.倍数 B.成数 C.系数 D.百分数

平均指标练习题

第五章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1.平均指标反映( )。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 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C. 总体分布的大概趋势 D. 总体分布的一般趋势2.平均指标是说明( )。 A. 各类总体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B. 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C. 同质总体内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D. 大量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3.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A.中位数 B. 众数 C. 调和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4.算术平均数的基本计算公式( )。 A.总体部分总量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B.总体标志总量与另一总体总量之比 C. 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D. 总体标志总量与权数系数总量之比

5.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 A. 权数的标志值 B. 权数的绝对值 C. 权数的相对值 D. 权数的平均值 6.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 主要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与各组次数的多少无关 B. 主要受各组次数大小的影响,而与各组标志值的多少无关 C. 既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又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D. 既与各组标志值的大小无关,也与各组次数的多少无关 7.在变量数列中,若标志值较小的组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A. 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 B. 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 C. 接近于平均水平的标志值 D. 不受权数的影响 8.假如各个标志值都增加5个单位,那么算术平均数会:( )。 A. 增加到5倍 B. 增加5个单位 C. 不变 D. 不能预期平均数的变化

05章 平均指标与变异度指标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平均指标 1、权数的实质是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 2、在算术平均数中,若每个变量值减去一个任意常数a,等于平均数减去该数a。() 3、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和可以大于0,可以小于0,当然也可以等于0。() 4、各个变量值与任意一个常数的离差之和可以大于0,可以小于0,当然也可以等于0。() 5、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0。() 6、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的平方之和可以等于0。() 7、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的平方之和为最小。() 8、已知一组数列的方差为9,离散系数为30%,则其平均数等于30。() 9、交替标志的平均数等于P。() 10、对同一数列,同时计算平均差和标准差,两者数值必然相等。() 11、平均差和标准差都表示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距离。() 12、某分布数列的偏态系数为0.25,说明它的分布曲线为左偏。() 1、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 集中趋势 离中趋势 长期趋势 基本趋势 2、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平均数的是()。 某省人均粮食产量 某省人均粮食消费量 某企业职工的人均工资收入 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 3、影响简单算术平均数大小的因素是()。 变量的大小

变量值的大小 变量个数的多少 权数的大小 4、一组变量数列在未分组时,直接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与先分组为组距数列,然后再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两种计算结果()。 一定相等 一定不相等 在某些情况下相等 在大多数情况下相等 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 受各组次数影响最大 受各组权数比重影响最大 受各组标志值与各组次数共同影响 6、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 总体单位的多少< 权数的绝对数大小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 7、在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大的组权数较小时,加权算术平均数()。 偏向于标志值较小的一方 偏向于标志值较大的一方 不受权数影响

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练习题

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2、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只受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3、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4、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5、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6、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7、中位数和众数都属于平均数,因此他们数值的大小受到总体内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8、对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9、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标准差系数越大,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10、工人劳动生产率是一个平均数。() 二、单选题 1、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B众数 C调和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 2、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该是() A大量的B同质的 C有差异的D不同总体的 3、在标志变异指标中,由总体中最大变量值和最小变量值之差决定的是() A标准差系数B标准差 C平均差D全距(极差) 4、为了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A 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 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 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 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5、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4.3和4.7,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A 甲大于乙 B 乙大于甲 C 一样的 D 无法判断 6、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 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D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7、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来比较其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B平均数C全距D均方差8、平均数指标反映了同质总体的()。 A 集中趋势B离中趋势 C变动趋势 D 分布特征 9、分配数列各组变量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增加2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A 增加25% B 减少25% C 不变化 D 无法判断 10、对下列资料计算平均数,适宜于采用几何平均数的是()。 A 对某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求平均数 B 对一种产品的单价求平均数 C 由相对数或平均数求其平均数 D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时 11、SRL服装厂为了了解某类服装的代表性尺寸,最适合的指标是()。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中位数 D 众数 12、若某一变量数列中,有变量值为零,则不适宜计算的平均指标是()。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中位数 D 众数 三、多项选择题 1、平均数的种类有() 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 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 2、平均指标的作用是() A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 B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部门的同质

第三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一、填空题 1.综合指标的具体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相对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相对指标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计算方法。 4.总量指标是说明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标。 5.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指标。6.结构相对数和比例相对数都是在________基础上计算的。 7.系数和倍数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______而计算的相对数。 8.实物指标能够直接反映总体的________总量,价值指标反映总体的________总量。 二、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 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2.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3. 分子与分母属于不同总体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4.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2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500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5. 2002年上海市GDP的年增长率为10.9%,该指标是()。 A.绝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6.2005年上海市GDP是北京市的134.18%,该指标是()。 A.强度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7. 劳动生产率属于()指标。 A.动态 B.平均 C.强度 D.绝对 8.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本年实际比上年实际增长5%,则计划规定比上年实际增长的算式为()。 A.5 3 % % B. 3 5 % % C. 105 103 1 % % - D. 103 105 1 % % - 9.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又可分为( )。

统计学练习题

前面章节及第三章综合指标 一、选择题(不用做) 1、杭州地区每百人手机拥有量为90部,这个指标是 A、比例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结构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2、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计算出算术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7,则该数据分布为 A、左偏分布 B、右偏分布 C、对称分布 D、无法判断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 主要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与各组次数多少无关; B 主要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 C 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也与各组次数多少无关; D 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有关,也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4、已知一分配数列,最小组限为30元,最大组限为200元,不可能是平均数的为 A、50元 B、80元 C、120元 D、210元 5、比较两个单位的资料,甲的标准差小于乙的标准差,则 A 两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B 甲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乙单位 C 乙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甲单位 D 不能确定哪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6、若单项数列的所有标志值都增加常数9,而次数都减少三分之一,则其算术平均数 A、增加9 B、增加6 C、减少三分之一 D、增加三分之二 7、与变量值相同计量单位的是 A 全距 B 调和平均数 C 平均差 D 标准差 E 离散系数 F 算术平均数 8、与变量值同比例变化的是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全距 E 标准差 F 平均差 G 标准差系数 9、人口普查中以每个常住居民为调查单位,下面属于标志的是 A 性别 B 年龄 C 男性 D 人口总数 E 未婚 10、对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 平均支出 B 年龄 C 年级 D 体重 E 学生总数 二、思考题(不用做) 数值平均数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位置平均数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的确定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二、计算题

第5章 平均指标及答案

第五章平均指标 一、本章重点 1.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共性或一般水平,和标志变异指标一起分别从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两个方面来描述总体分布的特征。平均指标有动态上的平均指标和静态上的平均指标之分。静态上的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算术平均数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有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之分。权数的大小,并不是以权数本身值的大小而言的,而是指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即权重系数。每一个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零,每一个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最小,是算术平均数两个最重要的性质。 3.调和平均数也叫倒数平均数,是根据标志值的倒数计算的,它是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是在缺乏算术平均数基本公式分母部分的资料时所采用的。 4.几何平均数是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最适用的一种方法。是n个标志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有简单调和平均数与加权调和平均数之分。 5.中位数和众数是根据标志值的位置计算的,所以也叫位置平均数。把标志值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处于中间位置上的数就是中位数,在一个变量数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哪个数就是众数。要掌握组距数列确定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存在一定的关系,无论左偏还是右偏,中位数总是居于两者中间。在偏斜适度的情况下,中位数与算术平均数之差约等于众数与算术平均数之差的1/3。 6.只有在同质总体内才能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指标;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是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的三个基本原则。 二、难点释疑 1.算术平均数通常用来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调和平均数往往只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来使用,即在已知标志总量而未知总体单位总量的情况下计算调和平均数;而几何平均数较适用于计算平均比例和平均速度。 2.调和平均数虽然是根据标志值的倒数计算的,但其结果不等于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在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时,除了考虑数理方面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其现实的经济意义。 3.平均数的性质是简捷计算法的基础,也是计算标志变异指标的基础。掌握

第九章- 统计指数练习题

第九章 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某百货公司2001年与2000年相比,各种商品零售总额上涨了25%,零售量上涨了10%,则零售价格增长了( )。 2.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通常要以( )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通常要以( )为同度量因素。 3.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和( )。 4.只有当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的权数为( )时,才与拉氏指数等价。 5.只有当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权数为( )时,才与派氏指数等价。 6.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只能购买原有商品的80%,则物价上涨了( )。 7.可变构成指数既受( )变动的影响,也受( )的影响。 8.在综合指数体系中,为使总量指数等于因素指数的乘积,两个因素指数中通常一个为( )指数,另一个为( )指数。 二、单选题 1. 根据指数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2.设p 表示商品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则 11 01 p q p q ∑∑说明了( ) A.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B.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C.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3.作为综合指数变形使用的平均指数,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权数( ) A.p 0q 0 B.p 1q 1 C.p 0q 1 D.p 1q 0 4.根据指数所表现的数量特征不同,指数可分为(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 C.环比指数和定基指数 D.时间指数、空间指数和计划完成指数 5.下列指数中属于可变构成指数的是( )1100 1 . :x f x f A f f ∑∑∑∑ 1001 1 . :x f x f B f f ∑∑∑∑ 1101 1 1 . :x f x f C f f ∑∑∑∑ 01001 . :x f x f D f f ∑∑∑∑ 6.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 A.166.32% B.85.68% C.185% D.54% 7.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 ) A.降低 B.增长 C.不变 D.趋势无法确定 8.某商店本年同上年比较,商品销售额没有变化,而各种商品价格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增(或减)的百分比为( ) A.-6.54% B.-3% C.+6.00% D.+14.29% 9.当平均工资指数下降1.72%,各组工资水平指数提高9.62%时,工人结构指数为( )。 A 、增长11.54% B 、增长18.11% C 、下降11.34% D 、下降10.34% 10.同度量因素的使用时期必须是( )。 A 、报告期 B 、基期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题及答案(1)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B.众数C.调和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 2、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A.大量的B.同质的C.有差异的D.不同总体的 3、已知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和职工人数资料,要计算该工业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选择的权数是() A.职工人数B.平均工资C.工资总额D.职工人数或工资总额 4、由组距式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 A.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各组的变量值必须相等 C.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5、平均数反映的是同质总体() A.各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某一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C.某一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D.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6、权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7、为了用标准差分析比较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 .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 .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8、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元元,乙甲65==σσ则两个企业 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 A .甲大于乙 B .乙大于甲 C .一样的 D .无法判断 答案:1.D 2.B 3.A 4.C 5.D 6.A 7.B 8.D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E .众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 .受各组频数或频率的影响 B .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 .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共同的影响 D .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 .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 3、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结合运用体现在( ) A .用变异指标说明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大小 B .以变异指标为基础,用平均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 C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 D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节奏性 E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 4、众数是( ) A .位置平均数 B .在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C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D .适用于总体次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二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去年为3%,今年为4%,则这两年该地区粮食产量共增 长了() A、1% B 、7% C 、7.12% D 、12% 2.某厂2006 年完成产值2000 万元,2007 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 万元,超额完成计划()A、5% B 、5.5% C 、115.5% D 、15.5% 3.某厂2006 年完成产值2000 万元,2007 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 万元,超额完成计划()A、5% B 、5.5% C 、115.5% D 、15.5% 4.某企业10 月份计划要求销售收入比上月增长8%,实际增长12%,其超额计划完成程度为 () A、103.7% B 、50% C 、150% D 、3.7% 5.某企业计划2014年产值达到5000 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500 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A、10% B 、90.9% C 、100% D 、110% 6.强度相对指标表现出的两种形式是指() A、复名数和无名数 B 、有名数和无名数 C复名数和单名数 D 、重名数和单名数 7.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商品库存量 B 、商品销售量 C平均每人销售额 D 、商品销售额 8.某商场销售洗衣机,2014 年共销售6000 台,年底库存50台,这两个指标是() A、时期指标 B 、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9.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商品库存量 B 、商品销售量 C平均每人销售额 D 、商品销售额 10.总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A、平均数B 、相对数 C 、绝对数 D 、指数 11.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商品销售额B 、商品库存额 C 、商品库存量 D 、职工人数

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第五章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经济统计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综合指标,即平均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反映总体特征的另一指标,即标志变异指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训练,重点要求是: 1、深刻理解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掌握计算平均指标的各种方法及运用原则 3、对平均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影响平均指标大小的原因 4、明确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5、掌握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平均数的代 表性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重点掌握:1、平均制表的分析方法。 2、变异指标的计算意义。 教学方式:用多媒体课件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理论4学时,实训2学时 第一节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 1、定义 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它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统计指标之一。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中某一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

平,或者反映某一总体、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发展的一般水平。 2、特点 第一,同质性,即总体内各单位的性质是相同的。 第二,抽象性,即总体内各同质单位虽然存在数量差异,但在计算平均数时并不考虑这种差异,即把这种差异平均掉了。 第三,代表性,即尽管各总体单位的标志值大小不一,但我们可以用平均数这一指标值来代表所有标志值。 二、平均指标的作用 1、可以用来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地区、部门、单位(即不同总体)发展的一般水平,用以说明经济发展的高低和工作质量的好坏。 2、可以用来对统一总体某一现象在不同时期上进行比较,以反映该现象的发展趋势或规律。如对同一地区人均年收入逐年进行比较来反映该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发展趋势或规律。 1、可以作为论断事物的一种数量标准。 2、可以用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3、可以估算和推算其他有关数字 三、平均指标的种类 平均指标按其性质可分为静态平均数和动态平均数。 静态平均数反映的是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的一般水平, 动态平均数反映的是某一总体某一指标值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本章主要介绍静态平均数。 第二节平均指标的计算和确定 一、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是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其基本公式是: 总体标志总量 算术平均数= 总体单位总量 使用这一基本公式应该注意公式中分子与分母的口径必须保持一致,即各个标志值与各单位之间必须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属于同一总体,否则计算出的指标便失去了意义,这也正是平均指标与强度相对指标不同的地方。强度相对指标虽然也是两个总量指标之比,但分子分母各属不同的总体,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依存关系。由于掌握的资料不同,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有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之分。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2014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某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生产率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计划执行结果仅提高4%,则劳动生产率的任务仅实现一半。(错) 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错) 3、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错) 4、正相关指的就是因素标志和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错) 5、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反映出来。(对) 6.上升或下降趋势的时间序列,季节比率大于1,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时,由于季.的影响使实际值高于趋势值,(对) 7.特点是“先对比,后综合。”(错 8.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尾折半的方法。( 错) 9.均数指数的计算特点是:先计算所研究对象各个项目的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总指数。( 错) 10.和样本指标均为随机变量。( 错) 11.距数列中,组数等于数量标志所包含的变量值的个数。(对) 12.中值是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错) 13.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14.变异度指标越大,均衡性也越好。( 对) 15.于资料的限制,使综合指数的计算产生困难,就需要采用综合指数的变形公式平均数指数。( 错) 16.计量是随机变量。(对) 17.数虽然未知,但却具有唯一性。(错) 18.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19.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常性调查(错) 20.样本均值来估计总体均值,最主要的原因是样本均值是可知的。()答案未 21.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个体。(错) 22.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个体的。(对) 23.志表明个体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错) 24.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25.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错) 26.标及其数值可以作为总体。(错) 27.润这一标志可以用定比尺度来测定。(错) 28.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5分,78分,82分,96分,这4个数字是数量指标。(错) 29.术学派注重对事物性质的解释,而国势学派注重数量分析。(错) 30.是统计研究现象总体数量的前提。(对) 31.析中,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分水平法和方程两种。(错) 32.数值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同理,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对 33.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条件,而不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条件。(错) 34.度具有另外三种尺度的功能。(对) 35.民旅游意向的问卷中,“你最主要的休闲方式是什么?”,这一问题应归属于事实性问题

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试题

第三章统计综合指标 一、名词解释 1、总量指标 2、时期指标 3、相对指标 4、强度相对指标 5、算术平均数 6-标致变异指标 7、标准差系数 二、填空 1、总量指标是对总体和进行统计描述的基础数据,是从上认识客观事物的起点数据。 2、是统计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综合指标。 3、总量指标按照其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可划分为和。总量指标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和总量指标。 4、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点、性质和作用,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一般有三种,即、、。实物单位是反映事物使用价值的计量单位,它又可以分为、、双重单位和。 5、相对指标的基本公式为: 6、相对指标数值有两种计量形式:一是相对指标,二是相对指标。 7、无名数相对指标是指相对指标值后边没有计量单位,或者没有实质性的具体计量单位而只有抽象的计量单位。具体有、、、。 8、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任务和对比基础,相对指标可分为相对指标(与计划数对比)、相对指标、相对指标(与部分数额对比)、相对指标(与同类典型数额对比)、相对指标(与有联系的总体数额对比)、相对指标(与历史数额对比)。 9、在社会经济统计中,(也称为均值)是最常用的最基本的反映分布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的代表值。它是在总量指标基础上计算出来的。 10、算术平均数依据计算方法不同,又分为算术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 11、在不掌握各组单位数的资料及总体单位数的情况下,如果只掌握各组的标志值和各组的标志总量及总体总量,则用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平均指标。 12、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程度的综合指标,它表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和,又称。 13、按计算方法的不同,标志变异指标一般常用的有、、。 14、极差的计算公式:。 标准差的简单式计算公式:。 标准差的加权式计算公式:。 标准差系数的计算公式:。 15、对于不同水平即平均指标不相同的总体,不宜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的大小,而需要利用进行比较。 16、标准差愈大,说明标志变动程度愈,因而平均数的代表性就愈。 17、是总体中最普遍的数,也就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标志值。 18、指标是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尺度,标志变异指标值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标志变异指标值越小,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按计算方法的不同,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分为、和。 19、是数列中最大标志值与最小标志值之差,用来反映现象的实际变动范围,全距又称。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同平均数的差叫,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 20、将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按大小顺序加以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标志值就是。 三、简答 1.什么是标准差,它有什么作用? 2.简述平均指标的概念及其作用。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题及答案.doc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 A .中位数 B .众数 C .调和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2、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 A .大量的 B .同质的 C .有差异的 D .不同总体的 3、已知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和职工人数资料,要计算该工业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选择的权数是( ) A .职工人数 B .平均工资 C .工资总额 D .职工人数或工资总额 4、由组距式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 ) A.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各组的变量值必须相等 C .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5、平均数反映的是同质总体( ) A.各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B .某一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C .某一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D .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6、权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7、为了用标准差分析比较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 A .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 .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 .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 .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8、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元元,乙甲65==σ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 A .甲大于乙 B .乙大于甲 C .一样的 D .无法判断 答案:1.D 2.B 3.A 4.C 5.D 6.A 7.B 8.D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E .众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 .受各组频数或频率的影响 B .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 .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共同的影响 D .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 .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 3、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结合运用体现在( ) A .用变异指标说明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大小 B .以变异指标为基础,用平均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 C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 D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节奏性 E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 4、众数是( )

统计学教案——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教学重点、难点】 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分量指标的概念、种类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节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意义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是指统计汇总后得到的具有计算单位的总和指标,反映被研究对象在一定时期或时点的规模、水平或性质相同总体规模的数量差异。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又称绝对数指标。 (二)计量单位 1.实物单位 实物指标表明现象总体的使用价值总量。它根据现象的自然属性和特点采用实物单位计量。实物单位有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标准实物量单位,复合单位。 2.价值单位 价值指标表明现象总体的价值总量,它以货币单位计量。 3.劳动量单位 以劳动过程中消耗的劳动时间为计量单位,如工时、工日、人工数等,为成本核算和计算劳动生产率提供依据。 (三)作用 1.从总体上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 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情况,从其基本状况和基本实力入手。 2.计算其它统计指标的基础。 统计综合指标中的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的计算都是以绝对数指标为基础计算的。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1.按指标反映的具体内容划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中单位数的多少,说明总体本身规模大小的总量指标。如:对某地区居民粮食消费情况进行研究,该地区的居民人口数便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总体标志总量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中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标。如:上例中粮食消费总量便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地位随统计研究的目的而变化。如:研究该地区粮食消费价格,粮食消费总量变为总体单位总量指标了。 2.按指标反映的时间状况划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变化过程总量的指标,如:商品销售额、总产值、基本建设投资额等。

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习题含答案

第五章相对与平均指标 一、填空题 1.总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__绝对数___,其数值随着___总体范围__大小而增加或减少。 2.根据总量指标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可将总量指标分为___总体单位总量__和___总体标志总量__两种。 3.总量指标是计算__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___的基础。 4.某高校在校生人数是__时点___指标,其数值__不可___相加;毕业生人数是__时期___指标,其数值__可以___相加。 5.价值指标的特点是具有广泛的__综合性___和__概括性___。 6.属于同一总体对比的相对指标有__结构___、__比例___和___计划完成__;属于不同总体对比的相对指标有__比较___和__强度___。 7.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有两种,即:__无名数___和__复名数___,其中,除强度相对指标用__复名数___表示外,其余都用__无名数___表示。 8.检查长期计划执行情况时,如计划指标是按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下达的,应采用___水平__法计算;如计划指标是按整个计划期累计完成总数下达的,应采用_累计___法计算。 9.某校在校生中男女之比为1.5:1,这是___比例__相对指标。其中,男生所占比重为60%,这是___结构__相对指标。 10.同类指标数值在不同空间作静态对比形成__比较相对___指标;而同类指标数值在不同时间对比形成__动态相对___指标。 11.统计中的平均指标主要有__算术平均数___、__调和平均数___、__几何平均数___、__中位数___和___众数__五种。 12.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__特殊形式___,事实上简单算术平均数也有___权数__存在,只不过各变量值出现的__权数___均相等。 13.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__平方和___等于最小值。 14.权数对于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作为权数的__各组单位数__的比重大小。 15.在某市范围内以企业为单位研究企业平均规模时,各企业职工人数总和是__标志

第五章 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

第5章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 【教学内容】 本章包括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两部分内容,阐述了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各种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计算原则、方法与应用条件;变异指标的作用、主要的变异指标(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及其系数)的计算方法和运用条件。【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的概念、意义、作用; 2.明确其种类及其区别; 3.掌握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应用的原则和条件、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 1.平均指标的特点和计算、应用原则; 2.加权算术平均数; 3.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的关系; 4.标准差及其系数 第一节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 在社会经济现象的同质总体中,同一标志在各单位的数量表现不尽相同,标志值大小各异,这就需要利用平均指标来代表总体的一般水平。总体各单位的同质性和某种标志值在各单位的差异性,是计算平均数的前提条件。 平均指标,是将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性水平指标,其数值表现为平均数。平均指标一般是一种具有单位名称的数,它的计算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平均指标是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的综合指标之一。 平均指标的显著特点是,把同质总体内各单位在某一数量标志值上的差异抽象化了,是对各单位具体数值的平均;它不是某一单位的具体数值,而是代表总体某种数量标志值的一般水平,是总体各单位的代表值。需要注意的是,掩盖总体内部各单位某种数量标志值的差异,是平均数的局限性,必须充分认识,以防误用。 二、平均指标的作用 平均指标由于能综合反映所研究现象的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因此,在统计研究中,以及各项经济管理和分析中被广泛应用。其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 1、利用平均指标,可以了解总体次数分布的集中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