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古代军事思想

外国古代军事思想精髓

斜形战斗队形:古希腊统帅埃帕米农达采用密集斜形阵新战术以劣势兵力击败了斯巴达的优势兵力。埃帕米农达的“斜形战斗队形”是古希腊方阵战术的重要创新,斜阵战术使集中兵力在决定性地段进行主攻成为一个重要的作战原则,对后世作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步骑协同作战: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发展了马其顿步兵方阵,创立了机动灵活的新型骑兵,制定了步骑兵机动和协同作战原则。中国在春秋战国就相继出现了步兵、水兵和骑兵。车、步、骑配合和水陆并用的多兵种协同作战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盛行。对协同作战的认识,欧洲略晚于中国。

迁延战术:古罗马统帅费边对侵入意大利腹地的迦太基军队采用迁延战术,达到了保存自己实力不断疲惫消耗敌人的目的。中国在夏末就提出“避敌锋锐,伺机而动”,春秋的孙子则提出“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对避敌锋锐的认识,中国领先于世界。

预备队:古罗马统帅凯撒首创了预备队,他认为作战时建立预备队是非常必要的。中国孙子提出“役不再籍,粮不三载”,中国军事家注重速战速决和先胜后战,一般会考虑增援的问题,但未明确提出预备队的概念。中国的围城打援和围魏救赵等思想则领先于世界。

军区制度:波斯国王大流一世首创军区制度,把全国的军队划归军事区统管,把军队编成四级体制,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提高了战斗力。中国秦汉的军区制度是把全国的军队分为京师兵、州郡兵和边防兵。对军区制度的认识,波斯略早于中国。

合围歼敌:迦太基统帅汉尼拔以少胜多,合围歼敌,在坎尼之战中大败罗马军队。在西方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西方的“战略之父”。孙子提出“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在攻围问题上,中国领先于世界。

普遍征兵制:瑞典国王宙斯塔夫二世采取普遍征兵制,建立常备军;缩减军队编制,建立团属炮兵;在欧洲最早采用线式战术。宙斯塔夫二世对欧洲的建军作战产生了重大影响。启在夏朝建立之初就建立了常备军。在征兵制和常备军方面,中国领先于世界。在热兵器的运用方面中国明朝末年仍然领先世界,只是从清朝的“骑射为本”开始人为地突然落后了。

筑城:法国元帅沃邦首先提出野战筑城和永备筑城,对欧洲各国的筑城学有很大的影响。对城市攻防的认识,中国明朝末年之前仍然是领先世界的。

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断言战争是各国人民的自然状态,因而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夏商的军事家就已经提出“有备无患”,对战争的认识更早更深刻更积极。

掠夺战争是正义的: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为奴隶主的战争辩解,认为掠夺奴隶的战争的正义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西方的影响非常深远,西方的殖民扩展和殖民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也是在“掠夺战争是正义的”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亚里士多德说:“掠夺战争是正义的”。拿破仑说:“强权即真理”。中国人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强权即真理,胜者即正义。

警戒线战略:封建时代的中世纪欧洲在军事和其他科学方面都是一个毫无收获的时代。中国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欧洲的军事思想才又开始发展。欧洲军事家提出了攻击敌人的交通线和防御自己的交通线的警戒线战略。

雇佣兵制

欧洲和中东的古代奴隶制国家早期采用公民兵制,后来公民兵制被雇佣兵制取代。中世纪的欧洲采用骑士兵制,国王和封建主给骑士封地,骑士为领主服兵役。封建制度瓦解后,欧洲各国普遍采用雇佣兵制。

击垮日本,然后规定日本永远不得拥有任何武装力量,日本必须雇佣外国军队履行防务。世界各国均可将军队外包,雇佣外国军队来保卫国家。雇佣外国军队的收费标准是每个雇佣兵每天1克黄金的工资和1克黄金的装备费,雇佣10万雇佣兵的年费是73吨黄金,即146亿人民币。

中国在粉碎美国、日本、印度和俄罗斯之后,可以成立“全球安全联盟”,加入联盟的每个成员国只需要每年缴纳73吨黄金,就可获得1万名解放军驻军和10万名解放军紧急增援承诺。每年缴纳730吨黄金,就可获得10万名解放军驻军和100万名解放军紧急增援承诺。也可以缴纳“安全费”但不驻军,只是在需要时紧急增援。加入联盟的每个成员国每年的军费不得超过其GDP的2%,即每个成员国每年缴纳的“安全费”不能超过其GDP的2%。当一个成员国每年缴纳的“安全费”达到其GDP的2%且其军队全部解散时就自动加入“人类文明共和国”。加入“人类文明共和国”后的第二年不再缴纳“安全费”。一个成员国必须至少缴纳10年的“安全费”后才能加入“人类文明共和国”。

炮兵:亚述帝国在公元前8世纪就建立了轻装步兵、重装步兵、骑兵和战车兵等多兵种部队。欧洲内陆国家只有陆军。欧洲沿海国家和岛国以海军为主。希腊多山,其陆军以步兵为主。穆斯林国家的军队以骑兵为主。印度没有骑兵而有战象。中世纪的欧洲,骑兵占统治地位达500年。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在13世纪传入西方,西方各国进入冷兵器和火器并用时代,建立了常备雇佣兵,步兵逐渐成为主要兵种。16世纪,出现了长矛兵和火枪兵组成的步兵团。17世纪初,瑞典国王宙斯塔夫二世建立团属炮兵连和野战炮兵连。后来法国建立炮兵团,兵团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

步兵、骑兵和水兵是冷兵器时代的标志。

步兵、炮兵和海军是热兵器时代的标志。

装甲兵、航空兵和海军是机械化战争时代的标志。

C4I、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和精确制导炸弹是机械化信息战的标志。

导弹、激光和无人机是信息化导弹战的标志。

智能化光速战系统、地面效应陆军和地面效应海军是智能化光速战的标志。

各个击破:亚述帝国在征服邻国时采用逐步蚕食,各个击破的战略。秦国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使用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

两翼突击:雅典在希波战争中采用了两翼突击,诱敌决战的战法,打败了波斯军队。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逐渐采用侧翼突破,再捣中央的战术。

迂回包抄:迦太基统帅汉尼拔采用伏击和迂回包围的战法在坎尼之战中大败罗马军队。

军团战术:古罗马用军团战术代替了方阵,克服了方阵不灵活的特点。

军事历史著作:外国古代的军事著作以军事历史著作为主,着重于史实的记述,对军队的组织、训练、谋略和战法涉及很少。外国古代的军事理论著作不仅出现时间晚,而且数量少,深度和广度也非常有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