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20秋《保险学原理》作业1-辅导资料附学习答案

北语20秋《保险学原理》作业1-辅导资料附学习答案

20秋《保险学原理》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在损失发生后对损失事故进行调查,以确定保险责任归属、赔偿金额等具体事项的中间人是( )

--A.保险经纪人

--B.保险公估人

--C.独立代理人

--D.专用代理人

注:请仔细阅读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参考选择答案是:B

2.()在1693年编制了第一张生命表,提供了寿险计算的依据。

--A.巴蓬

--B.哈雷

--C.辛普森

--D.陶德林

注:请仔细阅读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参考选择答案是:B

3.在影响保险需求的因素中,保险购买者不能施加影响的因素是( )

--A.强制保险

--B.消费者爱好与偏好

--C.收入

--D.单个经济单位经济特点的影响

注:请仔细阅读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参考选择答案是:A

4.盗窃、罢工、战争等所致损失的风险,称为()

--A.自然风险

--B.社会风险

--C.经济风险

--D.特定风险

注:请仔细阅读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参考选择答案是:B

5.保险代理人责任保险属于( )

--A.公众责任险

--B.个人责任险

--C.雇主责任险

--D.职业责任险

注:请仔细阅读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参考选择答案是:D

统计学原理作业(1)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一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6.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7.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8.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9.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10.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二、单项选择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各个单位称为(A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状况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5.总体的变异性是指( B )。 A.总体之间有差异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 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57分、68分、7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8.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9.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统计学原理作业1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1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1 第一章~第三章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 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3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这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 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 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第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 是(C)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时限 ) 为(B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人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上变量是(D)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的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C)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完全来划分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 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 三、多项选择题 1、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A,D) A、在国有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有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C、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

北师19秋《心理统计学》离线作业答案-心理统计学

答案: 一、选择题 1、 简单表 相关表 双向表 复合表 D 2、 次数分布多边图 依存关系曲线图 动态曲线图 次数分布直方图C 3、 80斤 80升

80米 80条 D 4、 9.00 10.005 9.005 9.995 D 5、 开区间 闭区间 左开右闭 左闭右开D 6、 次数

组中值 分数 上实限 B 7、 求全距与定组数 求组距与定组限 求中值与划记 记录次数与核对 B 8、 多10 多,但具体多少无法知道 相等 多10 数据个数 A 9、

9 10 11 12 B 10、 141.4% 41.4% 126% 26% B 11、 两者都可以 可以求平均下降速度但不能求平均下降率两者都不可以

可以求平均下降率但不能求平均下降速度A 12、 单位相同,标准差相差较大 单位相同,标准差相差较小 单位相同,平均数相差较小 单位相同,无论平均数相差大小 A 13、 8.15 8.75 79.5 62 B 14、

语文 数学 外语 无法比较 C 15、 1 6 80 A 二、判断题 1、在统计推断中小概率事件一般被称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对 2、任何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介于0和1之间对 3、无论在何种条件下,我们均可用标准差来直接比较两组同质数据的离散程度错 4、计算积差相关系数,所用原始数据必须是比率或等距数据对 5、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值都加上10,则所得标准差与原来的标准差相同对 6、当样本足够大时,样本分布与总体分布相同对 7、事件的概率不仅由事件本身决定,而且也与我们用什么方法去求它有关错 8、对于数据较多的资料,其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值不会相差太大对 9、抽样分布是参数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对

统计学原理习题解答1-40题库

1 (1)1997年第一,二,三季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2)1997年累计至第三季度止实际完成全年计划进度的相对指标; (3)1997年第一,二,三季度实际产值分别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动态相对指标。 解:(1)第一季度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320328 ×100% =102.5% 第二季度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340350 ×100% =102.94% 第三季度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350 345 ×100% =98.57% (2)实际完成全年计划进度的相对指标: 350 350340320345 350328+++++×100% =13601023×100% =75.22% (3)第一季度动态相对指标: 310328 ×100% =105.81% 第二季度动态相对指标:312350 ×100% =112.18% 第三季度动态相对指标:312 345 ×100% =110.58% 2.某地1996年工农业总产值为920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3120万元;轻工业总产值为2950万元;重工业总产值为3130万元。试计算: (1)农,轻,重的比例相对指标(以农业为100); (2)农,轻,重的结构相对指标。 解:(1)农业比例相对指标: 100 轻工业比例相对指标: 31202950 ×100 =94.55 重工业比例相对指标:31203130 ×100 =100.32 (2)农业结构相对指标: 92003120 ×100% =33.91% 轻工业结构相对指标:92002900 ×100% =32.07% 重工业结构相对指标:9200 3130 ×100% =34.02% 3.某市1996年人口总数为87万人,医院病床数为2088张,试计算每万人口的医院病床数和每张病床负担的人口数,并指出其正,逆强度相对指标。 解:正指标: 872088=24张/万人 逆指标:2088 870000 =417人/张 4.某企业1996年计划产值1080万元,计划完成110%,1996年产值计划比1995年增长了

统计学作业答案归纳

统计学作业答案归纳 1、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居民每日平均读报时间的95%的置信区间为〔2.2,3.4〕小时,问该次抽样样本平均读报时间t 是多少?若样本量为100,则样本标准差 是多少?若我想将允许误差降为0.4小时,那么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样本容量 应该为多少? 解:样本平均读报时间为:t = 24.32.2+=2.8 由()96 .121002.24.322.24.305.0?-=?-==s n s z E =3.06 2254.006.396.12 2 22205.02=?=?=E s z n 一家调查公司进行一项调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某市电信营业厅大客户对该电信 的服务的满意情况。调查人员随机访问了30名去该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的大客 户,发现受访的大客户中有9名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好。试在 95%的置信水平下对大客户中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好的比率进 行区间估计。 4.据某市场调查公司对某市80名随机受访的购房者的调查得到了该市购房 者中本地人购房比率p 的区间估计,在置信水平为10%下,其允许误差E = 0.08。则: (1)这80名受访者样本中为本地购房者的比率是多少? (2)若显著性水平为95%,则要保持同样的精度进行区间估计,需要调查 多少名购房者。 解:这是一个求某一属性所占比率的区间估计的问题。根据已知n =30,2 /αz =1.96,根据抽样结果计算出的样本比率为%3030 9?==p 。

总体比率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为: ()n p p z p ?1??2/-±α 计算得: ()n p p z p ?1??2/-±α=30%()30 %301%3096.1-??± =(13.60%,46.40%) 5、某大学生记录了他一个月31天所花的伙食费,经计算得出了这个月平均每天 花费10.2元,标准差为2.4元。显著性水平为在5%,试估计该学生每天平 均伙食费的置信区间。 解:由已知:=x 10.2,s =2.4,96.1025.0=z ,则其置信区间为: 314 .296.12.10025.0?±=±n s z x =〔9.36,11.04〕。 该学生每天平均伙食费的95%的置信区间为9.36元到11.04元。 7、某电子邮箱用户一周内共收到邮件56封,其中有若干封是属于广告邮件,并 且根据这一周数据估计广告邮件所占比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8.9%, 16.1%〕。问这一周内收到了多少封广告邮件。若计算出了20周平均每周收 到48封邮件,标准差为9封,则其每周平均收到邮件数的95%的置信区间 是多少?(设每周收到的邮件数服从正态分布) 解:本周收到广告邮件比率为:p =2 161.0089.0+=0.125 收到广告邮件数为:n ×p =56×0.125=7封 根据已知:x =48,n =20,s =9,093.2)19(025.0=t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统计与概率》测试卷及答案共2套

《统计与概率》达标检测 一、填一填。 1.下面是新城区新城小学课外兴趣小组男、女生的人数统计图。 (1)参加()兴趣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参加()兴趣小组的女生人数最少。 (2)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女生比男生少()人。 (3)参加文艺兴趣小组的总人数和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总人数相差()。 2.下面是某地6~18岁的男、女生平均身高情况统计图。 (1)上图中两条折线有2个交点,从左边4,第一个交点说明:从()岁开始,()的平均身高开始超过()生;第二个交点说明:从()岁开始,()的平均身高又超过()生。 (2)从图中你还能看到哪些关于男、女生平均身高变化趋势的信息?(写出2条) 二、按要求画出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下面是李明和王宏两名同学在某学期前六单元测试中的数学成绩统计表。(单位:分)。

根据表中的成绩,完成下面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1)李明第几单元的测试成绩最好? (2)李明和王宏谁的成绩比较稳定? 2.育才小学五年级两个班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1)五(1)班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

(2)五(2)班四个月一共回收了多少个易拉罐? 三、解决问题。 1.某地举行自由体操比赛,10位评委给选手赵亮的打分如下:8.5分、8.4分、8.7分、8.5分、8.3分、8.8分、9.0分、8.4分、8.6分、6.0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选手赵亮的最后得分是多少? 2.一个8人小组想知道他们小组更喜欢音乐还是美术,于是他们用1、2、3、4、5分别表示非常不喜欢、不喜欢、一般、喜欢、非常喜欢,结果如下表。 你认为哪个科目更受这8名学生的欢迎? 3.下面的统计图是杨老师对五(1)班同学从下午放学到晚饭之前的活动情况进行的调查。 (1)从下午放学到晚饭之前,做什么事情的人数最多?做什么事情的人数最少?做哪些事

《统计学原理》第一次平时作业2020春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统计学原理 》作业 1、某快餐店某天随机抽取49名顾客对其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为:平均花费8.6元,标准差2.8 元。试以95.45%的置信度估计: (1)该快餐店顾客总体平均花费的置信区间及这天营业额的置信区间(假定当天顾客有2000人); (2)若其他条件不变,要将置信度提高到99.73%,至少应该抽取多少顾客进行调查? (提示:69 .10455.0=z , 2 2/0455.0=z ; 3 2/0027.0=z , 78 .20027.0=z ) 答 : 2、一所大学准备采取一项学生在宿舍上网收费的措施,为了解男女学生对这一措施 男学生 女学生 合计 赞成 45 42 87 反对 105 78 183 合计 150 120 270 请检验男女学生对上网收费的看法是否相同。已知:显著性水平α=0.05, 487 .9)4(,992.5)2(,842.3)1(205.0205.0205.0===χχχ。 答:

3、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为不同的客户举办人力资源管理讲座。每次讲座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但讲座的听课者,有时是中级管理者,有时是低级管理者。该咨询公司认为,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讲座的满意度是不同的,对听完讲座后随机抽取的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满意度评分如下(评分标准从1——10,10代表非常满意): 高级管理者 中级管理者 低级管理者 7 9 6 8 8 5 7 10 7 9 9 4 10 8 8 经计算得到下面的方差分析表: 差异源 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组间 0.0008 3.68 组内 18.9 1.26 总计 48.5 17 (1) (2) 请用α = 0.05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方差分析。(15分) 答: 4、某企业生产的袋装食品采用自动打包机包装,每袋标准重量为100克。现从某天生产的一批产品中按重复抽样随机抽取50包进行检查,测得样本均值为:32 .101=x

1统计学原理作业1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1 第一章-第三章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 )。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C )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 三、多项选择题 1、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 ABD ) A、在国营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C、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 D、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 E、在全部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 2、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BCE )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3、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 ACE ) A、300人以下,300-500人 B、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

统计学原理作业答案(1).doc

宁大专科《统计学原理》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C )。 A、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B、社会经济现象个体 C、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统计研究在( B )阶段的方法属于大量观察法。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3、、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那么,统计总体为( A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每一台生产设备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所有生产设备 4、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C )。 A、工人年龄 B、工人工资 C、工人性别 D、工人体重 5、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 A、企业数 B、职工人数 C、利润额 D、设备台数 6、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那么每一个工人就是( A )。 A、总体单位 B、数量标志 C、指标 D、报告单位 7、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500元、1800元和2500元,这几个数字是( C )。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8、变异的涵义是( A )。 A、统计中标志的不同表现。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 9、销售额和库存额两指标( D )。 A、均为时点指标 B、均为时期指标 C、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D、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1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B )。 A、机器台数 B、产量 C、企业数 D、库存额 11、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 B )。 A、具有可加性 B、不具有可加性 C、可加或可减 D、以上都不对 12、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5%,实际提高8%,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86% B、102.86% C、60% D、160% 13、某市2004年重工业增加值为轻工业增加值的85%,该指标是( C )。 A、比较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计划相对指标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总体和单位,举例说明。 答: (1)总体:统计所研究对象的全体,即由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许多个别事物所组成的集合。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 (2)了解某企业的设备情况,每台设备是单位,所有设备是总体。 2、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4.2 随机抽取25个网络用户,得到他们的年龄数据如下: 19 15 29 25 24 23 21 38 22 18 30 20 19 19 16 23 27 22 34 24 41 20 31 17 23 要求;(1)计算众数、中位数: 1、排序形成单变量分值的频数分布和累计频数分布: 网络用户的年龄 从频数看出,众数Mo有两个:19、23;从累计频数看,中位数Me=23。 (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Q1位置=25/4=6.25,因此Q1=19,Q3位置=3×25/4=18.75,因此Q3=27,或者,由于25 和27都只有一个,因此Q3也可等于25+0.75×2=26.5。 (3)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Mean=24.00;Std. Deviation=6.652 (4)计算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Skewness=1.080;Kurtosis=0.773 (5)对网民年龄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分布,均值=24、标准差=6.652、呈右偏分布。如需看清楚分布形态,需要进行分组。 为分组情况下的直方图:

为分组情况下的概率密度曲线:分组: 1、确定组数: () lg25 lg() 1.398 111 5.64 lg(2)lg20.30103 n K=+=+=+=,取k=6 2、确定组距:组距=( 最大值- 最小值)÷组数=(41-15)÷6=4.3,取5 3、分组频数表 网络用户的年龄(Binned) 分组后的均值与方差:

Kurtosis 1.302 分组后的直方图: 组中值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F r e q u e n c y 10 8 6 4 2 Mean =23.30 Std. Dev. =7.024 N =25 4.11 对10名成年人和10名幼儿的身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成年组 166 169 l72 177 180 170 172 174 168 173 幼儿组 68 69 68 70 7l 73 72 73 74 75 要求:(1)如果比较成年组和幼儿组的身高差异,你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量?为什么? 均值不相等,用离散系数衡量身高差异。 (2)比较分析哪一组的身高差异大? 成年组 幼儿组 平均 172.1 平均 71.3 标准差 4.201851 标准差 2.496664 离散系数 0.024415 离散系数 0.035016 幼儿组的身高差异大。 7.6利用下面的信息,构建总体均值μ的置信区间: 1)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已知σ = 500,n = 15, =8900,置信水平为95%。 解: N=15,为小样本正态分布,但σ已知。则1-α=95%, 。其置信区间公式为 ∴置信区间为:8900±1.96×500÷√15=(8646.7 , 9153.2) 2) 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已知σ = 500,n = 35, =8900,置信水平为95%。 解:为大样本总体非正态分布,但σ已知。则1-α=95%, 。其置信区间公式为 2 α() 28.109,44.10192.336.10525 10 96.136.1052=±=?±=±n z x σ αx x 2 α() 28.109,44.10192.336.10525 1096.136.1052=±=?±=±n z x σ α

北师大作业答案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作业 CAABC BDCCB CABBC 1、什么叫做生态系统理论? 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儿童发展理论模型。儿童的发展是在一个由若干相互镶嵌的系统组成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这些系统包括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系统。宏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外层系统,并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微系统和中间系统。这一模型的启示是,在研究设计时,对儿童发展的分析不应仅停留在微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儿童的发展。另外,观察一个人如何应对生态环境中的变化是理解其发展的最好基础。 2、什么叫做父母教养观念? 父母教养观念是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包括儿童观、发展观和父母观。在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方面,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影响表现在:父母关心儿童的社会交往,有意识地训练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让他们参与家庭中某些事情的决策,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等都会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间接影响表现在:儿童早期的亲子依恋及亲子间日常的互动是儿童发展同伴关系的实验地。另外,父母的社会交往能力较强,亲子关系较好,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1比较横向研究设计与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横向:优点: 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可以是研究工作较低成本,节省时间和人力.缺点: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 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纵向:优点: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迅速的变化时期。缺点:样本少在追踪过程中易流失;成本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2、评述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 1、艾森伯格提出的解释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的模型。该模型把亲社会行为产生的过程分为3大部分: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意图和行为相联系阶段。 2、亲社会行为的初始阶段——对他人需要的注意。能否注意受个体因素和个体对情境的解释两方面影响。个体因素又受社会化历史和社会——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个体对情境的解释,受特定情境特征和个体因素影响。 3、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紧急情况下,情感因素在决策过程重起主要作用。非紧急情况下,个体的认知因素和人格特质起主要作用。个人目标层次体系在两种情况下都对助人决策有影响。 4、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是否采取行动受个人能力、人与情境变化两方面因素影响。亲社

统计学作业答案...doc

1. 一家调查公司进行一项调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某市电信营业厅大客户对该 电信的服务的满意情况。调查人员随机访问了30名去该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 的大客户,发现受访的大客户中有9名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 好。试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大客户中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 好的比率进行区间估计。 4.据某市场调查公司对某市80名随机受访的购房者的调查得到了该市购房 者中本地人购房比率p 的区间估计,在置信水平为10%下,其允许误差E = 0.08。则: (1)这80名受访者样本中为本地购房者的比率是多少? (2)若显著性水平为95%,则要保持同样的精度进行区间估计,需要调查 多少名购房者。 解:这是一个求某一属性所占比率的区间估计的问题。根据已知n =30,2 /αz =1.96,根据抽样结果计算出的样本比率为%30309?==p 。 总体比率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为: ()n p p z p ?1??2/-±α 计算得: ()n p p z p ?1??2/-±α=30%()30 %301%3096.1-??± =(13.60%,46.40%) 5、某大学生记录了他一个月31天所花的伙食费,经计算得出了这个月平均每天 花费10.2元,标准差为2.4元。显著性水平为在5%,试估计该学生每天平 均伙食费的置信区间。 解:由已知:=x 10.2,s =2.4,96.1025.0=z ,则其置信区间为: 314 .296.12.10025.0?±=±n s z x =〔9.36,11.04〕。 该学生每天平均伙食费的95%的置信区间为9.36元到11.04元。

6、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居民每日平均读报时间的95%的置信区间为〔2.2,3.4〕 小时,问该次抽样样本平均读报时间t 是多少?若样本量为100,则样本标准 差是多少?若我想将允许误差降为0.4小时,那么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样 本容量应该为多少? 解:样本平均读报时间为:t = 24.32.2+=2.8 由()96 .121002.24.322.24.305.0?-=?-==s n s z E =3.06 2254 .006.396.122 22205.02=?=?=E s z n 7、某电子邮箱用户一周内共收到邮件56封,其中有若干封是属于广告邮件,并 且根据这一周数据估计广告邮件所占比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8.9%, 16.1%〕。问这一周内收到了多少封广告邮件。若计算出了20周平均每周收 到48封邮件,标准差为9封,则其每周平均收到邮件数的95%的置信区间 是多少?(设每周收到的邮件数服从正态分布) 解:本周收到广告邮件比率为:p =2 161.0089.0+=0.125 收到广告邮件数为:n ×p =56×0.125=7封 根据已知:x =48,n =20,s =9,093.2)19(025.0=t ()199 093.24819025.0?±=±n s t x =[43.68,52.32] 8、为了解某银行营业厅办理某业务的办事效率,调查人员观察了该银行营业厅 办理该业务的柜台办理每笔业务的时间,随机记录了15名客户办理业务的时间,测得平均办理时间为t =12分钟,样本标准差为s =4.1分钟,则: (1)其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 (2)若样本容量为40,而观测的数据不变,则95%的置信区间又是多少? 解:(1)根据已知有()145.214025.0=t ,n =15,t =12,s =4.1。 置信区间为:()151 .4145.21214025.0?±=±n s t t =〔9.73,14.27〕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题目1 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选择一项: a. 个体指数 b. 平均指数 c. 综合指数 d. 平均指标指数 正确答案是:综合指数 题目2 重点调查所选的重点单位,必须是在调查对象中() 选择一项: a. 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 b. 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 c. 按随机原则选出的调查单位 d. 填报调查数据的填报单位 正确答案是: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 题目3 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单选) 选择一项: a. 1025 b. 1050 c. 1100 d. 1150 正确答案是:1050 题目4 零售物价指数为103%,商品零售量指数为106%,则商品零售额指数为()(单选)

选择一项: a. 109% b. 110% c. 103% d. 109.18% 正确答案是:109.18% 题目5 下列不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指标有() 选择一项: a. 平均单位成本 b. 人口出生率 c. 人口死亡率 d. 人口密度 正确答案是:平均单位成本 题目6 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 b.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 c. 指标名称 d. 计量单位 e. 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是: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题目7 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性别

b. 年龄 c. 职业 d. 月收入 e. 职称 正确答案是:性别, 职业, 职称 题目8 在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相加后无意义的有()(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时期数列 b. 时点数列 c. 绝对数时间序列 d. 相对数时间序列 e. 平均数时间序列 正确答案是:时点数列, 相对数时间序列, 平均数时间序列 题目9 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 a. 发展水平 b. 增长量 c. 发展速度 d. 增长速度 正确答案是:增长量 题目10 相关关系是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单选) 选择一项: a. 在数量上不确定的相互依存关系 b. 在数量上确定的函数关系

川农《统计学(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统计学(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序时平均数与一般(静态)平均数相比较,它的特点在于( ) (满分:5) A. 均抽象了各单位的差异 B. 二者可根据同一数列资料计算 C. 序时平均数表明现象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一般平均数表明现象在某一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平均水平 D. 严格说来,序时平均数不能算为平均指标 正确答案:C 2.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调查对象是( ) (满分:5) A. 所有职工 B. 职工家庭 C. 职工 D. 该市所有的职工家庭户 正确答案:D 3.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 (满分:5)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B. 权数的绝对数大小 C. 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 D.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正确答案:C 4.经常性调查与—次性调查是按( )划分的 (满分:5) A. 调查组织形式 B. 调查时间长短 C. 调查时间是否连续 D. 资料收集方式 正确答案:C 5.鉴别计算算术平均数的方法是否正确的标准,是其公式应符合( ) (满分:5) A. 标志总量除以总体总量 B. 总体总量除以标志总量 C. 标志总量乘以总体总量 D. 标志总量开项数方根 正确答案:A 6.、统计中广泛应用大量观察法,是因为( ) (满分:5) A. 只有进行大量观察,才能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而把握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B. 大量观察法是一种有效的综合分析法 C. 大量观察法可以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 D. 大量观察法可以分析现象间的联系 正确答案:A 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 ) (满分:5) A. 520 B. 510

北师大统计学基础习题答案5

Exercise 5 1. P201: 4.59.Let 54321Y Y Y Y Y <<<

统计学原理作业1答案

统考计学原理作业1答案 (一) 单选题 1. 采用组距分组时,一定要遵循的原则( )。 (A) 不重不漏 (B) 组距相等 (C) 组数从少 (D) 操作简单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2. 统计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制定( )。 (A) 统计指标体系 (B) 统计调查方案 (C) 统计分析方案 (D) 各种统计工作方案 参考答案: (D) 没有详解信息! 3. 英国的戈塞特(William Seely Gosset,1876~1937)用笔名Student发表了关于分布的论文。该事件发生在( )。 (A) “城邦政情”阶段 (B) “政治算术”阶段 (C) “统计分析科学”阶段 (D) “统计学帝国主义”阶段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4. ( )是根据统计设计的要求搜集统计数据的阶段,是定量认识的起点。 (A) 统计设计

(B) 统计调查 (C) 统计整理 (D) 统计分析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5. 温度可以运用( )来测度。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6. 对中国大学教育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 )。 (A) 中国的所有大学 (B) 中国的每一所大学 (C) 中国的每个大学生 (D) 中国教育部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7. 按调查误差产生原因,统计调查误差分为工作误差和( )。 (A) 代表性误差 (B) 人为误差 (C) 方法误差 (D) 源头误差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8. 用直方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是( )。 (A) 条形图 (B) 直方图 (C) 箱线图 (D) 平面图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9. 质问题答案由表示不同等级的形容词组成,并按照一定的程度排序,由被调查者依次选择的方法是( )。 (A) 配对比较法 (B) 赋值评价法 (C) 评定尺度法 (D) 双向列联法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10. 统计学通常把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 )。 (A) 时期指标 (B) 品质指标 (C) 质量指标 (D) 总量指标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11.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明总体中个体具有( )。 (A) 全局性 (B) 同质性 (C) 大量性 (D) 差异性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 (第五~第七章) 一、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5、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6、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 7、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 8、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9、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 c的平均误差程度(√)。 10、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性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11、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12、在一定条件下,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A、抽样误差系数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3、抽样平均误差是(C)。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4、当成数等于(C)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 B、0 c、0.5 D、-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