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四辩稿

当今中国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四辩稿
当今中国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四辩稿

正方一辩稿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下午好!) 首先让我来给大家明确几个概念: 所谓国情教育是基于国家现状,在全面认知国情的基础上,让国民能够知国、爱国、报效国家的一种教育。民族危机感是指人们对本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甚至缺陷感到担心和忧虑。民族自豪感则是指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现实状况、未来走向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今天我们探讨的辩题是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

豪感还是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二者都是爱国的体现,我方认为更注重三字体现的是一种迫切性,所以我方认为国情教育在两者不可偏废的情况下,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当今中国的民族自豪感严重缺失。我国国民对重大成就的不关心与漠视是随处可见,我们都知道日本在争夺我国的钓鱼岛,也知道菲律宾在抢夺我国的南海黄岩岛,但我们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激光能力已经超越美国,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国的超级电脑“天河一号”排名全球第五呢?现在我们许多人只知道在网上发布一些消极的言论,宣泄着自己对中国的各种不满,觉得中国没救了,甚至想尽办法要搬到外国去。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的民族自豪感确实缺失严重。

第二民族自豪感是民资危机感的源泉。如今,有许多不良商贩只顾自己利益,不惜将各种污染物排放到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之中,造成了

水质的巨大污染。也许您会说,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民族危机感不知道黄河被破坏后会带来严重后果。可是他们缺乏民族自豪感,根本就不爱国,黄河被破坏了,又不关他们的事,大不了他搬到外国去就好了。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不爱,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砍伐树木,因为不爱,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丑化中国。没有了民族自豪感何来民族危机感呢?

第三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危机和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知道,危机感有利于发现问题,但我们更需要民族自豪感去解决问题。也许我国现在的GDP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是什么让我们得到这么大的提升呢?是民族自豪感,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国的大炮加坦克,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可以超越美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所以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晚上好!

如今的中国正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在此期间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就,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此时就需要国情教育来调整国民心态,使得人民更能知国、爱国,最终报效祖国。基于现状考虑,我方认为国情教育更应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所谓国情教育,是指根据社会要求和按照国家发展的目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关于国家基本情况的教育。而民族危机

感则是指基于国情现状,面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而产生的危机感受。当下的社会,媒体行业极其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我们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及时的新闻和广泛的消息。这其中自然包括了国家和地方的喜忧。也许各方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方向不同、内容不同,但是甄别之后,我们依然可以得到可靠的信息。如此一来,我们对于危机的感受更加直接全面,进而产生的民族危机感,正可以达到知国的目的。

而反观民族自豪感,这种基于民族历史、现状和未来的自豪感受似乎很容易培养,但是,我们从当下国民的表现中却正可以察觉到个人内心真实的自豪感尚有不足。

首先,国家成就对民族自豪感无法起到推动作用。例举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神九升天。这本是一件足以令全国人民再次为国家自豪的事件,但事实情况是,各方的宣传已经到位,民众的关注程度却没有提高,甚至更多的人表现十分淡定,与自己毫无关系。这种事不关己的心态显然难以提升民族自豪感。

其次,面对国际事件时民族自尊心没有得到体现。当我们面临菲律宾对我国南海群岛造成威胁的时候,并没有多少真正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而只是简单的表达情绪,大家表现的或是激愤地大骂菲律宾的挑衅,抑或消沉地抱怨政府软弱的态度,此时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又体现在哪里呢?

从以上的种种现实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表面上所存在的自豪感,实际中却是脆弱渺小。当这种现象日益明显的时候,我们就更应该采取冷静的态度面对,以民族自豪感来支持我们的心灵,凝聚每个人的

爱国情怀和改变现状的力量。我们为何不能为国家经济的发展而感到自豪?又为何不能为国家科技的振兴感到骄傲?抛开冷漠和自卑,保持爱国的热情,继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才是我们应当肩负起的使命与责任!

正方二辩

首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所谓国情教育中注重的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就是告诉大众我们国家更多成就),您所谓的民族危机感的培养就是告诉大众我们国家面临的众多危机,是这样么?

很好,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一句话“教育的核心是培养自信”,国情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是否也承担着培养民族自信这一重要使命呢?(对方辩友,我只是想告诉您民族国情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民族自信心)

请问对方辩友您认为成就更容易配培养民族自信还是问题更容易培养民族自信呢?

显然是成就更容易培养民族自信心,当今中国我们的确面临着一些国内外的民族危机,可是,光有危机感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些危机,而要解决这些危机我们就必须要对民族的未来充满自信而这种自信正式建立在我们民族在自豪感的基础上的。

我再请问对方辩友,当今中国面临房价高涨,道德和环境方面的一些问题,如果我们没有民族自豪感的所带来的民族自信心,您认为我们可能战胜这些问题么?

显然是不能的,我们看到生活中正是由于许多人失去了民族自豪感与民自信心,当国家面临一些问题时,他们只知道发泄,不满却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变成了所谓的愤青,您认为这样的是我们丧失民族自信心的国情教育是合适的么?

谢谢主席,从刚才的一轮盘问中,我们首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国情教育中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更注重于告诉我们的青少年,我们国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及灿烂的文化。而培养民族危机感则更侧重于告诉青少年我们的国家被侵略奴役的历史,以及我们国家现阶段所面临的重重危机。徐特立先生说过:“教育的核心应当是培养自信心。”而国情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正是培养我们对于国家的自信心。那么显然国家成就,也就是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更有利于我们培养对国家的自信心。如果在国情教育中注重于民族危机感的培养,很容易让人们失去战胜这些危机的信心与勇气,这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青少年而言,当我们在国情教育自豪感的培养中看到祖国发展的重大成就时,会油然而生对祖国未来命运强烈自信与期盼,会以更饱满的精神和斗志去为祖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自信能使人平添三分力量”这样的青年不是更有希望么?当旧中国面临帝国主义日本的入侵时,广大青少年正是怀抱着对祖国未来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烈自信才

奔赴战场最终取得了胜利,反之,许多人虽然认识到了危机感却对中国的未来失去了信心,这才有了汪精卫的所谓曲线救国。危机固然可以激起责任意识,但危机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却可能使许多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因压力而失去对国家民族的自信,从而变成只知抱怨国家却不能真正为祖国建设认真反思一群所谓的愤青,您真的认为这样教育方式是好的吗?中华民族虽历经苦难也能铸造无数辉煌一路走到今天不仅仅是靠着危机意识更多的是依赖于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在国情教育中我们注重于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不是更符合教育的目的么?

对方辩友您好

国情教育的主体是谁

我们知道青少年是国情教育的主要接受着成年人极少收到系统正规的国情教育而青少年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才是

国情教育的主要接受着

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您更愿意在国情教育中对青少年施以积极的引导还是消极的引导呢

很显然对青少年施以积极的引导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我们知道积极乐观的态度更有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而消极忧虑的

态度更容易使人们对危机感同身受。

那么我再请问对方辩友您所谓的民族危机感应当如何在国情教育中培养呢

举个例子汶川地震后您认为自国情教育中应当更多的告诉青少年地震中死了多少人遭受了多少损失还是应该告诉他们众志成

城抗震救灾好呢

青少年与成年人不同他们极易受到各种负面思想的引导从而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对于他们的教育应当更侧重于事物更积

极的一面汶川地震中有那么多的优秀人物感人事迹您为何非要把一些鲜血淋漓的东西摆在青少年面前呢

反过来说把如果您不断的告诉青少年祖国这也这有问题那有问题您说青少年还会对祖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么而没有了这种归

属感当国家面对危机的时候还会有人挺身而出么

显然不会。

国情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更注重本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的

现实、充满希望的未来点燃满腔的激情、从而激发出绵绵不绝的精神力量为祖国的发展奉献生命, 为国家实力的增强添砖加瓦;

在自然国

情方面祖国有泰山、庐山、峨眉山、珠穆朗玛峰等名山奇峰有长江、黄河等大河有

云南石林、川西黄龙的“石灰华”、九寨沟等名胜景观有桂林山水、三峡壮丽景色。在人

文国情方面我国近年经济总量从第四位提升到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

口大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远高于同期全球2.9%和

新兴经济体5.5%的增速。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通货膨胀率远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还有许多科技文化的巨大成就。这些东西不该更多的向广大青少年们展示么?

正方四辩

国情教育民族自豪感为主民族危机感为辅

就好比一个男生打球很帅,因此我深深的喜欢,然后就开始关注他,了解他的各种信息,即使我的力量很微小,我也会尽可能做一些事情来关心他,保护他。但如果让我侧重了解这个男生的毛病缺点,我想不会有女孩因为缺点和毛病而喜欢这个男孩,更谈不上深入了解和保护呢。同理,民族

自豪感的生成,可能仅仅就是国家的一个成就,因为为之自豪,为作为中国人而自豪,所以我们会更尽心去了解,关心,这个我引以为豪的国家,然后为之付出自己的力量,让国家更加强大。而民族危机感不是我们爱国的原因,因为并非祖国处于水深火热,民族空前危机,我们才更加热爱祖国。我们热爱祖国,是因为我们有种为祖国灿烂文化、美好未来而感到自豪的情感。由此可知民族自豪感,更能激发爱国情怀,让人们主动了解国家,报效国家,从而达到国情教育爱国知国报国的目的。诚然,一个民族缺乏民族危机感,就缺少一种手持长矛时刻警惕的精神,而纵观屈辱的近代历史,我们知道必须要用危机之棒打醒中华民族这个沉睡的雄狮,但从当今国情教育的目的出发,以民族自豪感为主民族危机感为辅的培养才是国情教育的主流。在中国发展飞速,综合国力日益提升的今天,我仍然记得03年,当我在小学带着红领巾,听到老师大人新闻里讲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时候,仿佛也被周围的气氛感染,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继而中国的一系列瞩目成就,都深深让我身为中国人而自豪,而正是这种民族自豪,无论是汶川玉树等天灾面前,还是面对国家的外忧内患,我们中国人都血脉相承,团结一心,因为为之自豪,所以为之努力,哪怕前途遍地荆棘,也为心中之爱奋勇前行

反方一辩

(一)

谢主席,各位观众、评委大家晚上好。开宗明义,国情教育是使人们正确了解国家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教育。民族自豪感是指个人为其所属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可以激发起整个民族的爱国情怀,激励和鼓舞民族向上发展的作用。民族危机感是指个人在时态上感到整个民族处于危机之中。可以起到激发整个民族

的危机意识和长远发展意识,勉励和鞭策使整个民族谨慎地向上发展。二者都建立在国民对于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之上。当下的现状是中国国民,由于教育和媒体宣传的问题,没有真正正确,深刻的了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没有达到国情教育的目的。所以我方的判断标准是,当下何者更能让国民正确,深刻地了解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就更应该注重何者。我方理由如下:第一、当下国民危机意识淡薄,正面的主旋律教育和媒体宣传培养并没有使国民充分的了解我国国情,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辉煌背后,中国内部的道德沦丧,人口老龄化,严峻的均是局面等等情况已经愈演愈烈,然而据香港中文大学调查,只有30%的国人感到中国实际处于危机之中,国民只看到了辉煌的光环,却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国家背后的隐患,并没有正确了解国情。所以更应该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才有助于国民正确了解中国国情,从而是国家社会良性发展。

第二、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中国快速从一个弱国发展为世界强国,然而国家的过快发展,导致中国浮躁风盛行,由于社会竞争,房价生活成本高的种种社会压力,中国在这样的竞争社会中,国人越来越以成功为目的,过分注重自身,缺乏对于整个民族的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当下更应该通过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让国民警醒,以冷静的态度对待当下国家的快速发展,才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国家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第三、民族自豪感通过生活中的变化,国民高素质的展现,和过去辉煌历史的演绎等培养,更为直观,容易接受。而民族危机感往往脱离人生活的经验社会,所以民族危机感的培养相较于民族自豪感更为深刻,然而当为何只有汶川地震爆发时,中国人才体现出的空间团结,只是感到欣慰却没有深思。当下民族危机感的培养,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效果,众多国情,人民并不能深刻的认知。所以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能够让国民深刻地了解问题与国情。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国情教育更应该注重民族危机感。

(二)

谢谢主席,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陈词,但请让我先来给大家明晰几个概念

国情:国情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按照一定目的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实施关于国家基本国情的教育活动国情教育的对象是全体民族成

民族自豪感是以本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的现实充满希望的未来为素材的民族情感

民族危机感深入剖析本民族走过的弯路理性分析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矛盾和不足基础上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国情教育中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危机感同为积极向上的一种情感,2者其实都建立于一个统一就是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上的。这两种民族情感贯穿着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推动着历史的发展,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在一个比较的观点上予以论证。此外,我方认为注重二字在讨论中更应该体现为一种迫切性,而不单单是一种重要性,我方认为国情教育在两者不可偏废的情况下应把着力点放在民族危机感培养上理由有三

第一培养民族危机感更有利于公众正视和发现民族当前和前进中的问题和隐患。我国的发展存在着大量隐患,这些隐患只有培养出足够的危机感才能迅速发现,隐患险于明火,民族危机感的培养不仅需要深入剖析本民族走过的弯路更多的是对于现在和未来发展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的理性的前瞻的预见这种情感给我们以深刻的警醒,能够从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正如古人所言知危者不危,只有看到并重视暴露出的危险于隐藏着的威胁,才能更好的建设国家,反观培养民族自豪感的培养素材只是旧有辉煌和现今成就,无法有效延伸到未来

第二培养民族危机感更好切中了当前国民的情感实际

国情教育的着力点应该是注重解决公众民族情感中的薄弱环节中国人自古以来以崇尚知足常乐乐天知命的思想报喜不报忧鼓吹形势一片大好的心态存在很多民众之中,面对许多严重威胁民族生存的国情,人

民群众的危机感。在北方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南方许多地区仍然在砍伐森林破坏我们的环境。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已经面对断水的威胁时,南方的工厂还在排放着大量的污染到曾几何时清澈的河流中。民族危机感的严重缺失正在上演着一出出个人因一时之利泱及一个种族生存的惨剧。

第三培养民族危机感更有利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推动民族的发展在当前国情下民族发展更需要注重加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责任意识中外的实践证明危机感最大限度的团结力量危机感培养能使人们对国家民族现在和未来保持清醒的认识激发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使公众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综上所述,我方观点认为,国情教育应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

(三)

定义:(这个不说,只是大家确认下)

自豪感:对民族既有成就的赞美,对民族未来的信心

危机感:对民族现有危机的发现,希望解决危机的态度

谢谢主席。首先纠正对方辩友立论中的几点误区(看定义有无不同,或者论点中是否有太多反常识的东西)。

开宗明义,国情教育是以教化为目的,了解国情为手段,激励国民更好的建设祖国的教育。更注重培养自豪感和危机感有不同的表现,前者更多的宣传我们国家已有的成果,引发我们的肯定;而后者更多的分析已有或潜在的问题,引导我们去解决。今天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必定要立足现状,放眼未来。今天的中国,是一头正在苏醒的雄狮,然而,

深化改革寻求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矛盾复杂,文化传承挑战严峻,公民对于大多数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处于不了解或认识有偏差的状态。因而,正确理解国情,增强民族认同感,进而众志成城为中国稳步向前奋斗,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下面,我方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为何国情教育更应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

1. 从正确全面认识国情来看,危机感教育缺失更为严重。在我们的教育中,我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璀璨、科技的进步,都被一次又一次的提及。而对于我们当前的不足却难以得到官方确凿的资料。国民对现状的不满,与政府遮遮掩掩的态度,产生了严重的矛盾,一些网络上为搏人眼球的虚假言论或者外媒居心叵测的挑拨就极易被人们认为是事实。面对“南海已完全被菲律宾占领”的谣言,我们固然要宣传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观点,但更加清晰的引导国民认识我们在南海问题上的现状与困境,培养民众的危机意识,才能让我们抵御谣言,有真正清醒的认识。

(类似例子,网络上55%的谣言是关于贪腐的)

2.从国情教育过程来看,危机感教育更需要深度和时间,需要更加注重。如前所述,自豪感生发于已有成果,危机感体现于隐忧与未知。长城的雄壮我们耳闻目睹可以领会,但是八达岭之外断壁残垣却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关注。而这种关切之心与忧思之情需要长时间培养,需要启发出我们深刻的思考。相较于看到奥运健儿摘金夺银的精彩表现而油然而生出的民族自豪感,看到一些环境、贪腐等负面问题时,人们往往只是抱怨,而只有进行教育和引导,我们才能从问题中感受到危机,希望

去解决。因此,危机感的培养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更加重视。

(具体例子:刚开始实行限塑令的时候,由于国民没有受到关于环保问题的教育,因而阻力巨大)

3.从产生的效用来看,危机感更有利于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对社会推动更大。对于一件事,我们不否认自豪感和危机感都能激发人们对其保护和重视,然而针对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国粹昆曲急需保护,如果仅仅是对于昆曲的自豪感,我们会燃起保护昆曲的熊熊斗志;但如果我们对问题分析深入,意识到昆曲现在面临着艺人流失过快的现状,产生了这样一种危机感,就更容易将目标具体化,问题明确化,对高效解决问题提供有力思维武器。同时,危机感更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责任心,体会到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因而在问题解决上源动力更强。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我们更注重危机感的培养,并不是要否认自豪感带来的对国家民族的爱,而是去追求一种更加深沉的爱,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改深爱一如往昔。

(四)

国情教育更应该加强民族危机感

开宗明义定义先行。首先我为大家明确以下几个定义

国情教育是根据社会要求和按照国家发展的目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关

于国家基本国情的教育

其目的是认清当代国情解决现实问题合理促进未来发展。

民族危机感是深入剖析本民族历史理性分析现状合理认识未来的一种

危机意识。

民族自豪感是以本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的现实及充满希望的未来为前提一

种民族情感。

今天我方将立足国情从三个方面论述我方观点

一、加强民族危机感更有利于正视当下国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天下大事匹

夫有责。民族危机感是培养民族的忧患意识在理性分析现在和未来发展的

矛盾和不足的过程中民族对于发展中的问题就不再是简单的回避和盲目的

自信。2010我国GDP总产值已排到全球第二这毫无疑问是值得我们自豪

的。但是人均GDP的落后这一现状并没有再民族中得到重视在这巨大的

落差下进一步加强民族自豪感只会上让我们躺在功劳簿上酣睡

而民族危机

感所带来的忧患意识能够让我们的民族理性正视发展中的问题在现阶段进

一步加强民族危机感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二、正所谓正确发现问题才能正确解决问题加强民族危机感教育能为解决国

家面临的问题提供更有力的条件。国家现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

面均面临严峻的考验而文化的削弱和流失、外来文化的入侵问题尤为严重。

不久前韩国注册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并高调声称韩国是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此前中国人对于端午这传统节日是并不重视的韩国正是

抓住了这一漏洞强言声称端午源于韩国屈原籍为高丽,并光明

正大的抢夺了

我们的传统节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民族面临如此现状当是奋起之时。而

作为民族危机感则能做到理性分析现状引领我们正视民族文化流失的问

题。对此政府、媒体均表现出了优秀的处理能力首当其冲的提出端午节假日

公共假期等一系列手段这说明加强民族危机感更能为解决问

题提供有利的

条件。

三、让我们回到辩题看看现实的意义吧。今天我们讨论这个问题为了就是

让当代青年、尤其是我们大学生更好为祖国做出贡献树立一种更符合当代国

情的民族感。所以我们今天判断的标准是那者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则

更应该加强。让我们来分析下国情教育的发展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告诉我

们我们是一个强大的民族拥有广阔的土地和富足的资源。这些思想更多的

是属于民族自豪感的教育而危机感的教育却少之又少。随着我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能力有所加强民族危机感的教育却远远没有更上步伐让我们来

看一组数据54.3 %的网民在中华网上表示我们的文化是抢不走的只有

31%的民众在调查中表示应该制止那些文化侵略行为更为震惊的是仅有15%的网民表示对于文化侵略的担忧。尽管我国在发展中民族危机感的程度有了

一定提升但面对我国现阶段复杂的国情这种危机感还远远不够历史的发

展告诉我们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更乐于安于现状的民族不论是清末的闭关锁

国还是建国初期的大跃进我们民族均表现的盲目自大安于现状。民族危

机感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我方已经在前两点论证过在这样的前提下民

族危机感程度低难竖立的现状就要求我们的国情教育更应该加强民族危机

感。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的认为国情教育更应该加强民族危机感。

因为却自豪感所以加强。

比较性辩题首先对方一辩回答两者都缺失如果体现更该先加强的标准是什

么。

民族认同感而非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豪感是优越感锦上添花民族危机感是忧患感{雪中送炭}

都已民族认同感为前提

民族认同感也是民族认同意识即民族认同性。它是“同一民族的人

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

自由辩思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是否正式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国情教育建立于基本国情以发展问题为素材的教育更符合危机感的教育。

迫切端午节是否月来越多是否危机意识的丢失

四辩稿

方才对方辩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冠冕堂皇之词煽情至极。可是对方辩友冲动是魔鬼啊,正是缺乏危机感导致了您的一番说辞错漏百出。①对方辩友偷梁换柱,我们讨论的是“应该侧重哪个”的价值命题而不是“哪个是更重要

的”事实命题。我方不否认自豪感和危机感同为国情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当今发展顺境下,趋于安逸的本性使人缺乏危机感,正如木桶的短板让桶难装更多水,不下力量补危机感的短板,国家的发展又如

何更上一层楼呢?②对方辩友断章取义,片面取证。对方辩友一直揪住发达国家更注重自豪感一点死不放手,

殊不知正是因为缺乏危机感,德国20世纪初政治市侩主义流行,现代性建构进程迅速减缓;正是因为缺乏危机感,美国19世纪中后期社会矛盾加剧,用了七十余年才解决当初遗留的问题;正是因为缺乏危机感,当年的老大哥苏联才会在20世纪末解体。对方辩友知识丰富,一定不会认为德国美国苏联不是发达国家吧?③对方辩友因果不搭。对方辩友列举种种人类至今取得的种种骄人成就,将“人类应该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当做是“国情教育应注重自豪感的”凭据。国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能够更好地发展,难道满怀自豪躺在功劳簿上就能让国家发展吗?当然不能,(对方辩友的自豪感不具有前瞻性,而危机感既能从过去中吸取经验教训,又能发现当前存在问题,为今后发展做长远打算!)反观我方观点如下:

第一,危机感能够有效抑制自豪感的过度膨胀。顺境中最容易导致自豪感过度膨胀,然而

当今世界和平大局下局部纠纷依旧不断,潜在的危机依旧存在。侧重危机感的国情教育更容易让人正视潜在隐患,发现问题,避免自豪过度,一失足成千古恨。

第二,危机感更具前瞻性。心理学表明,自豪感源于对取得事物的认同,因而更具回顾性。

对于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国情教育来说,危机感让人从过去吸取教训,于当下发现问题,为今后做好打算!

新课程背景下的布依族民俗研究与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的布依族民俗研究与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2-10-24T10:05:15.0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10月总第67期供稿作者:王倩[导读]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规定“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还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王倩贵州省册亨县民族中学552200 摘要: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规定“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 文化的营养”,还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确,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那么如何将弘扬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呢?我想借助“中华民俗”这把金钥匙,在轻松的氛围中渗透民族精神。关键词:新课标布依族民俗民族自豪感提升策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校本研究日益成为广大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关注的对象,如何认识新课程与校本研究的关系,以新课程为导向如何开展校本研究,校本研究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已成为当今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规定“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还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确,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那么如何将弘扬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呢?我想借助“中华民俗”这把金钥匙,在轻松的氛围中渗透民族精神。 一、布依族民俗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布依族民俗文化,从居住、服饰、婚姻、节令、丧葬、宗教信仰等方面观察,有许多“土著”(原住民)的痕迹。虽然千百年来已逐渐演变,且受外来文化影响,现在很难确认其历史原貌了,但是,仍可以从中窥见一些布依族民族文化的特点。即使与其他民族习俗文化交往融合,布依族仍牢固地保存着本民族的许多习俗文化。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布依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由农家自己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近年来,专门生产布依织锦、蜡染布和民族工艺服装的企业相继建立,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 除此之外,我还从布依族民族服饰﹑民族英雄事迹﹑婚恋趣话、民间音乐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当我们找到了“民俗”这把金钥匙,更要拿好这把钥匙,打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大门。“渗透”是语文教学中进行民族精神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只有以读为本,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发掘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发挥文中形象的感染力,才能水到渠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渗透中华民俗知识,并将这种意识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二、渗透民俗内涵,贯穿教学始终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本身与思想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更显示出民族精神培育的特殊优势。语文教材中含有民俗知识的课文约占70%左右,思想内涵盈溢,道德营养丰富。首先我选取了以下几篇明显的文章为例,不难发现,其中的中华民俗特色洋溢于字里行间: 高中必修二《采薇》《故都的秋》高中必修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谈美》高中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首先,教师必须有这样的渗透意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放在《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一条,显然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德育地位与要求。 其次,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做好这种渗透的预设。教学预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无论哪个教师,都应用心进行教学设计,哪里需要明理,哪里需要渗透,都要一清二楚、心中有数。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环节的预设: 1.在导语引入中渗透。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环节,也是启动情趣的环节,如果抓不住这个环节,整堂课将会逊色不少。导语引入渗透方法很多,要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和隐埋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细微地去体会,这样的渗透才是有价值的。 2.在朗读讲解中渗透。 语文学科的重头戏是阅读教学,不论是记叙文、散文还是寓言故事和古诗,必须通过朗读讲解加以贯彻和落实,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一方面,教师可以以情激情,在朗读讲解中表现出来的鲜明的爱憎会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分析,包括具体的情节、人物和事件,尤其是丰富的语言环境,将内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情感体会出来;教师还可以借助朗读和表演,范读、比赛读、感情读,读出不同的语调,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及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读出文中的内在感情,体会文中的“道”之所在,从而使学生倍受教育和感染。 3.在拓展延伸中渗透。 阅读教学是为了学习内容、感悟体验、净化心灵,同时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因此,拓展延伸是开发中华民俗内涵的途径之一,能拓展延伸到课外读物,也能拓展延伸到生活经历,还能拓展延伸到社会实践。 4.在作文教学中渗透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动笔写写家乡的风俗,这也是一种渗透。如《春节民俗》是依托综合性学习蕴涵的“民俗文化”生成优质的作文资源。浓郁的中华民俗文化情结凸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这类综合性学习资源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受到民族人文情感的熏陶,激活了学生积极的写作动机,学生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捕捉到了许多特别鲜明的习作素材。 三、从民俗内涵到民族精神的提升策略 中华民俗的内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当不露痕迹地渗透,达到 “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效果。有人曾经用雨水渗进墙壁的说法来解释“渗透”,这是非常形象的,也是十分恰当的,只不过待到晴天时,墙壁会有明显的痕迹。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应当是不经意的,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我尝试的策略是: 1.钻研教材,寻找渗透点。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重要体现在中国的基本国情、历史方位等方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紧密联系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联系当代中国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加深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把握。 1、当代中国国情概述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能否顺利发展,都是同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密切相关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才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之所以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曲折和失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出现了错误,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中国社会主义阶段的实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正确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作出了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和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尚处于不发达阶段,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迈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闭关没有根本改变,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目前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每年还在以年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10%以上。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没有危机感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一个没有危机感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我说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绝不是危言耸听、故弄玄虚!在我的新书《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中,我要告诉那些“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国人和官员,今天的中国经济有多危险、多可怕。我们身处世界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却浑然不知,我们习惯低估我们的对手,又习惯高估我们自己的实力。我今天就是要把我们的危机说清楚,以唤起国人的危机感。否则,我们的经济就要真的翻车了。看看美国,今天之所以强大,靠的就是危机意识;危机意识,已经成为美国精神的一部分了。因为只有危机才能凝聚人心,才能增强国家的向心力。 有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危机视而不见,粉饰太平;更可怕的是,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制造更大的危机。我们常说“成绩是主要的”,这些我们的媒体已经说得够多的了,我就不说了。我在本书中,将专门谈我们在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危机。我经过研究发现,今天中国经济的问题,仅仅依靠现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手段,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还应该寻找其他办法。“功夫在诗外”,对此,读者可以详细阅读本书。同时,通过本书我也试图理清一条中国下一步“经济改革路线图”来,供大家评判。 我在此再强调一遍,我的预言从来没有错过。在2010年初出版的《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中,我就告诫大家美国要对我们发动汇率大战、成本大战和贸易大战,多少人觉得我是痴人说梦,多少人说我是杞人忧天。当时,我还告诫大家不要以明天的产能过剩解决今天的产能过剩,否则等我们花光了财政积蓄,经济肯定又要二次探底。 如今呢?汇率大战导致中国出口失去竞争力,高端就业岗位回流到美国,低端就业转移到东南亚。成本大战导致中国进口持续飞增,2011年石油进口消耗的美元激增了45.3%;贸易大战导致中国从光伏到轮胎的每一种快速增长的出口产品都被精确斩首。不仅仅是外贸企业被折腾得一塌糊涂,成本大战也精确狙击了4万亿受益的企业,比如铝业60%的铝土矿都靠进口,钢铁行业80%的铁矿砂都靠进口,这些在4万亿拉动下风生水起的产业,如今无不陷入全行业的巨亏。 更可怕的是,4万亿引发的严重通货膨胀,又直接导致老百姓的财富严重缩水;内需因而欲振乏力,又造成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进一步打击了制造业。直接结果就是中国制造业出现一场静悄悄的大裁员,这次裁员的力度和经济下滑的幅度在很多行业甚过2008年金融危机。而带头大裁员的竟然是行业领军企业,裁员的重点又往往是其核心业务的制造环节,比如美的和小天鹅的家电业务、比亚迪的手机和电池代工业务、雅戈尔的服装业务,而不敢裁员的国企只好选择大幅度降薪。直接反映内需冷暖的零售行业更是一片狼藉,从李宁陨落到国美利润衰退,都说明老百姓的购买力在大幅下挫。 但是即便如此,很多国人还是很有优越感,总是喜欢把别人的威胁当成自己强大的证明。美国战略重心重归亚洲,从军事、贸易、经济等方面全面遏制中国,可是我们很多人对这种威胁视而不见。无论是南海危机、东海危机,还是中东变天,都无法唤醒这些人自大的美梦。反倒是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就是因为长期以来一直有危机意识。可以说,美国危机意识之强甚至已经到了“妄想狂”的病态。当初,美国之所以捏造

国情教育应当更侧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立论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下午好!) 首先让我来给大家明确几个概念:所谓国情教育是基于国家现状,在全面认知国情的基础上,让国民能够知国、爱国、报效国家的一种教育。民族危机感是指人们对本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甚至缺陷感到担心和忧虑。民族自豪感则是指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现实状况、未来走向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今天我们探讨的辩题是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二者都是爱国的体现,我方认为更注重三字体现的是一种迫切性,所以我方认为国情教育在两者不可偏废的情况下,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当今中国的民族自豪感严重缺失。我国国民对重大成就的不关心与漠视是随处可见,我们都知道日本在争夺我国的钓鱼岛,也知道菲律宾在抢夺我国的南海黄岩岛,但我们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激光能力已经超越美国,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国的超级电脑“天河一号”排名全球第五呢?现在我们许多人只知道在网上发布一些消极的言论,宣泄着自己对中国的各种不满,觉得中国没救了,甚至想尽办法要搬到外国去。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的民族自豪感确实缺失严重。 第二民族自豪感是民资危机感的源泉。如今,有许多不良商贩只顾自己利益,不惜将各种污染物排放到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之中,造成了水质的巨大污染。也许您会说,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民族危机感不知道黄河被破坏后会带来严重后果。可是他们缺乏民族自豪感,根本就不爱国,黄河被破坏了,又不关他们的事,大不了他搬到外国去就好了。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不爱,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砍伐树木,因为不爱,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丑化中国。没有了民族自豪感何来民族危机感呢? 第三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危机和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知道,危机感有利于发现问题,但我们更需要民族自豪感去解决问题。也许我国现在的GDP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是什么让我们得到这么大的提升呢?是民族自豪感,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国的大炮加坦克,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可以超越美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所以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

国情教育应当更侧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二辩盘问稿1

对方辩友您好: 国情教育的主体是谁? 我们知道,青少年是国情教育的主要接受着,(成年人极少收到系统正规的国情教育,而青少年,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才是国情教育的主要接受着) 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您更愿意在国情教育中对青少年施以积极的引导,还是消极的引导呢? 很显然,对青少年施以积极的引导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知道,积极乐观的态度更有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而消极忧虑的态度更容易使人们对危机感同身受。 (那么我再请问对方辩友,您所谓的民族危机感应当如何在国情教育中培养呢?) 举个例子,汶川地震后,您认为自国情教育中应当更多的告诉青少年地震中死了多少人,遭受了多少损失,还是应该告诉他们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好呢? 青少年与成年人不同,他们极易受到各种负面思想的引导,从而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对于他们的教育应当更侧重于事物更积极的一面汶川地震中有那么多的优秀人物感人事迹,您为何非要把一

些鲜血淋漓的东西摆在青少年面前呢? 。 反过来说把,如果您不断的告诉青少年祖国这也,这有问题那有问题,您说青少年还会对祖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么?而没有了这种归属感,当国家面对危机的时候还会有人挺身而出么? 显然不会。 国情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更注重本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的现实、充满希望的未来点燃满腔的激情、从而激发出绵绵不绝的精神力量为祖国的发展奉献生命, 为国家实力的增强添砖加瓦;在自然国 情方面,祖国有泰山、庐山、峨眉山、珠穆朗玛峰等名山奇峰,有长江、黄河等大河;有云南石林、川西黄龙的“石灰华”、九寨沟等名胜景观;有桂林山水、三峡壮丽景色。在人文国情方面,我国近年经济总量从第四位提升到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远高于同期全球2.9%和新兴经济体5.5%的增速。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通货膨胀率远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还有许多科技文化的巨大成就。这些东西不该更多的向广大青少年们展示么?

当今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四辩稿完整版

当今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 四辩稿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正方一辩稿 一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下午好!) 首先让我来给大家明确几个概念: 所谓国情教育是基于国家现状,在全面认知国情的基础上,让国民能够知国、爱国、报效国家的一种教育。民族危机感是指人们对本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甚至缺陷感到担心和忧虑。民族自豪感则是指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现实状况、未来走向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今天我们探讨的辩题是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二者都是爱国的体现,我方认为更注重三字体现的是一种迫切性,所以我方认为国情教育在两者不可偏废的情况下,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当今中国的民族自豪感严重缺失。我国国民对重大成就的不关心与漠视是随处可见,我们都知道日本在争夺我国的钓鱼岛,也知道菲律宾在抢夺我国的南海黄岩岛,但我们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激光能力已经超越美国,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国的超级电脑“天河一号”排名全球第五呢?现在我们许多人只知道在网上发布一些消极的言论,宣泄着自己对中国的各种不满,觉得中国没救了,甚至想尽办法要搬到外国去。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的民族自豪感确实缺失严重。 第二民族自豪感是民资危机感的源泉。如今,有许多不良商贩只顾自己利益,不惜将各种污染物排放到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之中,造成了水质的巨大污染。也许您会说,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民族危机感不知道黄河被破坏后会带来严重后果。可是他们缺乏民族自豪感,根本就不爱国,黄河被破坏了,又不关他们的事,大不了他搬到外国去就好了。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不爱,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砍伐树木,因为不爱,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丑化中国。没有了民族自豪感何来民族危机感呢?

增强民族自豪感 坚定中国梦信念

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中国梦信念 摘要: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既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又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和阐发,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来感受、体验和探究。教师应充分运用历史学科具体生动、故事性强、易于感染人的特点,使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发自内心、定格于情、体现于行。教学中还可以联系一些鲜活的重大时事历史,让学生放眼天下,关注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初中历史名族自豪感教育培养中国梦 民族自豪感是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对祖国和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对自己民族的品格和地位感动满足的感情。历史学科以其特有的功能,在提高全民族素质,尤其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方面,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在历史教学中,要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初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人生理想。所以,初中历史教育要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熏陶。 历史教学中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也是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寓德育与历史,是历史德育功能的一大特点和规律,历史学科在渗透德育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历史知识具体生动,有时间地点和人物,故事性强,人物鲜活生动,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对于更多保留着形象思维特点的初中生来说,运用具体的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自然要比其他学科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呢? 一、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感受和体验,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熏陶,让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心中油然而生。 1、通过对祖国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讲解,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是几十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有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教学中可抓住历史长河中的一些闪光点,如人类的起源、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四大发明、都江堰大运河等,教师进行阐发和引导,让学生来探究和体验,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为自己民族的成就而骄傲和自豪。 2、教育学生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在学习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时,要引导学生探讨古老帝国由傲视天下到任人

如何正确看待当代中国国情的三个没有变

如何正确看待当代中国国情的三个“没有变” 摘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中强调指出三个“没有变”,三个“没有变”相互关联,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方位的逻辑统一体。正确理解三个“没有变”可以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位置以及存在的问题,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所以,必须坚持“中国道路”的价值导向不动摇;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战略导向不动摇;须坚持“基本路线”的路线导向不动摇。 关键词:提出,基本含义,意义,实践要求 一、三个“没有变”的提出及逻辑关联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三个没有变”的历史方位,对于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三个没有变”质的规定性分析,不难看出,“三个没有变”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又是生产不发达、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不发达这

一本质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则是由这一本质特征决定的,是这一特征在国际地位上的反映。三个“没有变”相互关联,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方位的逻辑统一体。 二、准确理解三个“没有变”的基本含义 (一) 基本国情没有变 讲“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是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即本质特征没有改变。尽管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发展,但不尽完善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仍然阻碍和桎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建立合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还相当漫长,任何急于求成的社会制度变革都是有害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 (二) 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讲“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是讲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落后且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不足仍是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唯一出路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不断做大财富蛋糕。(三) 国际地位没有变 讲“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是指我国的国际身份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尽管经过30 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2010 年我国GDP 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 只

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危机感开篇立论2

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危机感开篇立论谢谢主席,尊敬的老师,在场观众,大家晚上好。很高兴由我来开宗明义。 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危机感。主语“教育”,指当今教育,因此教育现状、目的和意义便是辩题基础。宾语“危机感”,辩题核心。但是危机感前面的定语,限制了核心的辩论方向:民族! 首先强调三个概念: 1.民族,我们说中华民族,德意志民族,马克思定义;具有共同语言、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由定义可知:民族本质和表现形式就是文化,也就是说:讨论民族既在讨论文化! 2.《日知录》卷十三“正始”一条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换言之,民族还在,国家灭亡还可以重建,可民族灭亡了,那就不在了,国家失去内核动力,一盘散沙!中国的发展归根究底是中华民族的发展。 3.危机感和民族危机感,两字之差,含义天壤之别,一个是综合的国家危机感,即忧患意识,一个是民族危机感!国家的各类危机终归是表象,其本质,就是民族危机。这也是辩题精髓所在。 其次我们都有疑问:主语“教育”和定语“民族”联系何在? 两个方面: 一、教育意义: 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发展,有了我们中华民族,教育的意义是民族的传承和发展,教育传承没做好,发展更无从谈起。 二、国情和民族:当今国情的很大部分危机和成就是国人的民族劣根性和优越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能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认清我们民族的劣根性和优越性,也就能更好的看清当前现状和潜在隐患。

由国情看清并认知我们的民族,由民族特性出发并指导国家发展,这是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意义,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那么大家又有困惑了,危机感才是核心!危机感在哪里 请大家自问一下,教育达到其目的和意义了吗?我们传承了吗?当孔子学院在西方广受流行,今天我们有多少人能背出论语十则。我们都说要向西方学习,可我们连自己都没有学习看清,又该如何认识当前国情现状的本质原因和未来隐藏的隐患。又该如何发展我们的民族,从而发展我们的国家! 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认识到这个问题,这就是危机!我们对文化忽视,其本质也是民族特性造成的,民族的,得不到重视,就是民族危机! 对方辩友今天和我们谈民族自豪感,我们一直都知道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外国人都在学习了,我们也看到了国家这几年发展,对于民族,我们从不缺乏民族自豪感,但是民族文化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民族危机。难道不更应该培养民族危机感吗?!答案势在必行! 以上是我方观点和要点,敬请雅正。

当今中国的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地一二四辩稿子

实用标准文案 正方一辩稿 一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下午好!) 首先让我来给大家明确几个概念: 所谓国情教育是基于国家现状,在全面认知国情的基础上,让国民能够知国、爱国、报效国家的一种教育。民族危机感是指人们对本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甚至缺陷感到担心和忧虑。民族自豪感则是指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现实状况、未来走向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今天我们探讨的辩题是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二者都是爱国的体现,我方认为更注重三字体现的是一种迫切性,所以我方认为国情教育在两者不可偏废的情况下,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当今中国的民族自豪感严重缺失。我国国民对重大成就的不关心与漠视是随处可见,我们都知道日本在争夺我国的钓鱼岛,也知道菲律宾在抢夺我国的南海黄岩岛,但我们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激光能力已经超越美国,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国的超级电脑“天河一号”排名全球第五呢?现在我们许多人只知道在网上发布一些消极的言论,宣泄着自己对中国的各种不满,觉得中国没救了,甚至想尽办法要搬到外国去。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的民族自豪感确实缺失严重。 第二民族自豪感是民资危机感的源泉。如今,有许多不良商贩只顾自

己利益,不惜将各种污染物排放到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之中,造成了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水质的巨大污染。也许您会说,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民族危机感不知道黄河被破坏后会带来严重后果。可是他们缺乏民族自豪感,根本就不爱国,黄河被破坏了,又不关他们的事,大不了他搬到外国去就好了。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不爱,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砍伐树木,因为不爱,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丑化中国。没有了民族自豪感何来民族危机感呢? 第三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危机和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知道,危机感有利于发现问题,但我们更需要民族自豪感去解决问题。也许我国现在的GDP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是什么让我们得到这么大的提升呢?是民族自豪感,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国的大炮加坦克,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可以超越美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所以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晚上好! 如今的中国正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在此期间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就,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此时就需要国情教育来调整国民心态,使得人民更能知国、爱国,最终报效祖国。基于现状考虑,我方认为国情

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

开宗明义,民族自豪感让民众为本民族优良的品格、传统而感到光荣,而民族危机感则是让民众保持对现状的警醒和对潜在危机的忧患。民族自豪感和危机感同是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同样是促进民族发展的动力,二者在当今国家崛起进程中缺一不可。 今天的命题是个比较性的命题,我们今论的焦点不是自豪感危机感何者更重要,而是在当今教育中更应该侧重于培养哪一方面。 我方认为,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理由如下: 首先,相较于民族危机感而言,国民的自豪感缺失严重。我们羡慕西欧的福利,美国的科技,北欧的治安。然而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各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却没有激起相应的民族自豪感。在治安领域,根据联合国刑事资料库显示,中国犯罪率世界最低,治安排名全球第九;科技领域,我国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登上世界之巅。而在腾讯新闻对近5万名网友展开的调查结果中,82%的网友认为这些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与此同时,在这新闻公开、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多数危机消息一经媒体报道后,往往能激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穹顶之下》播出后,连小学生们都知道雾霾问题相当严重,治理雾霾刻不容缓。连日常出租车司机都能对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娓娓道来,可见危机感在当今生活中已难称缺乏。可是,我国的科研在很多领域都位列前沿,高精尖人才的流逝却异常严重,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成海归的人才数量只占留学生总人数的26%,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又去了哪里。 再者,就培养方式而言,危机感更适宜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而自豪感更需要通过教育进行直接正面培养。在当今严峻的形势下,媒体对中国在崛起过程中面临的国内外危机都有很多报道,在这些问题,报道的轰击下,国民大众会以自己的视角评判问题、衡量危机,在这个感知,体验的过程中自发培养危机感。联系实际生活,每当国际原油价格产生大幅波动,加油站门口就排起长队。所以说危机感的培养主要靠的不是教育而是实际感受。然而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却很难在社会生活和媒体宣传中得到培养。培养民族自豪感应借助宣扬民族文化历史,结合民族成就的方式,使民族优良品质精神在国民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这种直接正面的培养方式正是教育特征具备的。 第三,培养民族自豪感更有利于民族的延续。民族自豪感是本民族优良品格传统的高度提炼,凝聚了千百年来人们对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实践,是维系民族发展的传承脉络。自豪感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由衷地担当起传承民族的重任。 因此在教育层面上,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培养民族自豪感,让民众发自内心得认同国家能力,欣赏自己的民族身份,这样我们才能更积极更正面得寻找现实中的问题并寻求发展。

当今中国,更应该培养民族危机感一辩稿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大家晚上好。 开宗明义,民族危机感是对事情发生前对未发生的事情感到担忧,因此谨慎小心、积极理智的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我方认为当今中国,更应该培养民族危机感是因为民族危机感更能弥补现实的缺失性,满足现实的紧迫性,以及培养民族危机感能利于我们更好的面对未来的挑战。 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危机意识,必然会滋生不求进取的怡然自得感。就像清朝时期统治者的闭关锁国,相反,重视培养危机意识,则会有无穷的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推动历史车轮迅猛向前。正如日本本是一个资源缺乏岛国,其自身条件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然而,正是一种潜在的危机感时刻渗透于国民的思想意识之中,才激发了全民族的自强心,焕发出强盛的精神资源,事实证明:日本能在短短时间内,力博世界经济群雄,登上经济强国之位,这一奇迹的创造与他们高度的危机感教育密不可分。 与其相反,我国在几十年的宣传教育中,则侧重于”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等优越性的启蒙教育。此种教育固然必要,却显得片面和固步自封,使人易患错觉,误以为生活在没有危机的“保险箱”里。长此以往会产生负作用,导致思想混乱,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30 年改革开放,中华民族空前昌盛,国防科技连攀顶尖,经济腾飞民富国强。在如此斐然的成就面前,我们应如何面对?古人云:“知耻近乎勇。”这句话告诉我们,越是在国家强盛、民众安康的今天,就越应该“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在成绩前看到差距和不足,进而产生豪迈的志气和拼搏的勇气。 当今社会,一切都在瞬息万变。如何培养中华民族适应社会的千变万化成了国情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时代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促使人们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意识显著,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大众传播媒介又使得人们与外界的接触与日俱增,信息不断扩大,许多现实问题一时解释不了。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人们难免感到困惑和苦恼,国家奉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以及人们的需要相脱节,暂时做不到的在天天讲,人们渴望听到的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的信息却经常被隐藏。这样很容易让人们产生一种不信任心理,从而丧失为祖国效力的原动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只有不断平衡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通过教育者展示事物的危机同素,使主体产生危机感觉,创设相应的刺激环境,才能激发动机、鼓励行为,从而成为进取拼搏的内动力。 最后回到今天的辩题,我们不可否认,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危机感都是对民族的深厚感情, 对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方所提倡的便是当今中国面对空前的机遇与挑战,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为什么高度宣扬民族自豪感仍未调动起国民的积极性,是不是应该加强培养国民民族危机感来让人们认清世界、认清自己,从而为国家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两组比较:中国与日本 校内思想政治的宣传教育和青少年所接受到的知识 危机-----危机感------危机意识-------责任感 当今宣传教育过于强调民族自豪感------ 学生心理失衡的原因主要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优越性尚未充分显示出来认为社会主义优而不越;战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认为资本主义腐而不朽; 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党政机关的腐败现象学生有怨气、牢骚。文化闭关锁国。中国梦的实现是需要认清现实的 例如在17世纪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他们在鼎盛时期霸占了半个世界,然而日渐膨胀的自豪感让他们丧失了理智评估具有危机感的 四辩总结:把失落的文化找出来,其实从古至今,都是强调民族危机感,我们骨子里面都是重视危机感,历代明君,孟子提出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更侧重民族自豪感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更侧重民族自豪感 一辩稿 谢谢评委,各位观众、评委大家上午好。我方认为在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更侧重民族自豪感。 开宗明义,定义先行。首先,我为大家明确一下几个定义: 国情教育是教人正确的认识本民族国家,并树立正确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观念,达到爱国、报国的目的。 民族自豪感是国民客观认识当今国家国情,对民族成就真正认可并对其传达的精神给予继承,是主观判断得到的,是一种价值取向。 民族危机感是本民族在同外界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劣势,或者受到其他民族的威胁而产生的紧迫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今天只有合理的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危机感才能让国家和民众良性发展,所以我方的判断标准是,当下何者更缺乏并且何者更能达到国情教育目的,促进国家发展,就更应该侧重培养。 我方将立足国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我方观点。 1.民族自豪感是解决国家危机和问题之道。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危机感都是在知国层面上产生的,心存民族自豪感的人即使在危机面前也会毅然决然的与国家共存亡,而那些存在危机感的芸芸众生,面对国家危机,破釜沉舟不仅需要的对危机的清醒认识,更需要一腔热血。只有代代不忘民族自豪感,才不会临阵退缩。 2.民族自豪感对于一个民族是极其重要的,而当今国人正缺乏民族自豪感。反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人人都为之感到自豪,而有多少人能真正列举出五千年中的民族辉煌,并继承其精神;再者纵观我国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人人都知道地大物博,可是又有多少人具体了解我国国土资源概况、动植物资源概况;最后聚焦中国政治体制,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国家决定背后的真正意图。 3.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不仅能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还能在平时一如既往的热爱这个国家,热爱这个民族,并为之奉献自己。李四光先生说过“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正是李四光先生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才会不遗余力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个国家,奉献给中国的地质事业。如果所有的国人都为了民族奉献自己的所以,国家繁荣昌盛指日可待!!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更侧重民族自豪感。

民族危机意识不可或缺

民族危机意识不可或缺 新化十二中肖凯文 朋友,当你听到雄壮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你的心灵还震撼吗?一遍又一遍响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你又涌现何感想呢?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在战争年代,她是凝聚民族力量、激发民族抗争的冲锋号角;在和平年代,她应是警醒人民居安思危、增强民族危机意识的长鸣警钟。 那我们有民族危机意识吗?我们的民族危机意识是不是很强烈呢?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稍有民族危机意识的朋友不会忘记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在内蒙古举行的那次草原探险夏令营。也是在那时,日本人公开对我们说,我们这代孩子不是他们的对手。孙云晓先生据此写出了《夏令营中的较量》,该文一经发表如石破天惊,引起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强烈震动。社会各界纷纷发表看法,采取对策,以极大的努力改变培养孩子的失误。 20年过去了,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可以雄胜于地球了呢?先看一则报道,我国某地区学生平均肺活量只有韩国同龄孩子的60%,相当于少了一叶肺;我国孩子近视率世界最高;肥胖率逐年上升,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成人病”提前出现;某省城青春期青少年的身高比世界卫生组织所提供的标准平均矮了3厘米。一般人把

问题的症结归结于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挤占了体育课,没有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无疑,这很有道理。但笔者认为,还有一个更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食品安全。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防不胜防,好端端的一个品牌,突然间出问题了。当下青少年的饮食习惯差,一些商家迎合孩子的口味,放肆开发垃圾食品。饮食不安全的食品,犹如吸毒,孩子的身体在一步一步吞噬,甚至断送生命。有人形象地把身体健康看做“1”,其余的都是“1”后面的“零”。“1”没了,后面的“零”就不能体现“十倍、百倍、千倍……”的价值。 我们的孩子,还有一个更危险的信号,就是诚信的缺失。就拿高考来说吧,考前考生签订了诚信承诺书,考中进行了身份证查验、电子监控和手机屏蔽,武装到这种程度,可总是还有舞弊现象发生。其实,这些都是一些比较消极的做法。诚信是做人的起码资格,只有我们的骨子里是诚信的,才能经得起各种利欲的考验。当前社会“搞得赢的为大哥”、“骗到手的为高手”等不公正不诚信的事情大有市场,一些家长和教师也缺失诚信,这样要孩子们诚信是很难的,孩子们不劳而获怕吃苦的思想越来越严重,国家的前途命运受到严峻考验。利用高科技舞弊,已经波及到了中考,特别更可怕的是,监考老师抓到搞舞弊的考生,他们一点不脸红,没有半点羞愧感,只怪自己运气不好。难道不是我们社会的价值取向出现问题了吗?试想,大人也好,孩子也好,把钻研舞弊的精神和智慧用到我们的工作与学习上,哪有学习难关不能攻破?哪有诺贝尔奖还遥遥无期? 我们在喊,在报道我国犯罪低龄化的比率在不断升高,但对为什

浅谈民族自豪感

浅谈民族自豪感 看了《战狼2》,深深被感染,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不得不说在国内这样优秀的电影实在不多,我认为它是一步教育片,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引发的阵痛、发展遇到的难题、还有外国文化、势力的渗透使得一些国民的自豪感缺失,一些人对祖国的发展产生疑虑。这个时候就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培育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民族自豪感是人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传统、优秀品德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等感到光荣的情感,是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精神、价值取向、现实状况、未来走向等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精神。拥有民族自豪感的人会积极主动地为民族本发展而奉献力量。与民族自卑感、民族虚无主义根本对立,也与民族沙文主义片面炫耀本民族、歧视和否定其它民族有着本质区别。民族自豪感是以历史和现实为根据,建立在民族平等、实事求是基础上的积极情感,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心理基础。民族自豪感能够极大地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优化民族成员的精神状态,从而以饱满的情绪、积极的态度、乐观的精神投入到祖国建设、民族发展的事业之中。“人心齐,泰山移”,古人的话并不夸张,一个国家的强大是需要国民们拥有充足的自信和自豪来拥护和热爱的。

民族危机感是人们对本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甚至缺陷感到担心、忧虑,充满忧患意识,时时以一种批判态度审视本民族历史的和现实的问题,在行为上表现为对本民族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乃至批判,喜欢探讨和设计民族的未来走向。危机感可以使人冷静,危机感可以使人清醒,危机感可以使人睿智,危机感可以让人激发出“知耻而后勇”的勇气。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肆虐祖国大地,中华民族受尽帝国主义欺凌,改革开放中国走出去的同时,科技文化等领域也收到了剧烈的冲击,国家同国外的差距,使得危机感深入人心。过犹不及,以至于到现在还盲目的迷信国外的科技文化政治制度等,失去了应有的自信,如今的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危机感,所以更应该注重培养我们目前所缺少的民族自豪感。 祖国的日益昌盛都是有目共睹的,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甚至于出现“中国威胁论”“中国霸权论”这样的说法,虽然我国一直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国家强大了总会有些心怀叵测的人恶意诋毁,试想,如果我们一直默默无闻,一直不强大,还会有人来恶意揣度,恶意诋毁吗?显然是不会的,能经得住多大诋毁就能担得起多少赞美,我们的祖国就是这样,在艰难的国际环境中成长,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祖国日渐强大是事实,我们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无论是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社会上各种形式的氛围营造

当今中国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地一、二、四辩稿子

正方一辩稿 一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下午好!) 首先让我来给大家明确几个概念: 所谓国情教育是基于国家现状,在全面认知国情的基础上,让国民能够知国、爱国、报效国家的一种教育。民族危机感是指人们对本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甚至缺陷感到担心和忧虑。民族自豪感则是指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现实状况、未来走向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今天我们探讨的辩题是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 豪感还是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二者都是爱国的体现,我方认为更注重三字体现的是一种迫切性,所以我方认为国情教育在两者不可偏废的情况下,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当今中国的民族自豪感严重缺失。我国国民对重大成就的不关心与漠视是随处可见,我们都知道日本在争夺我国的钓鱼岛,也知道菲律宾在抢夺我国的南海黄岩岛,但我们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激光能力已经超越美国,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国的超级电脑“天河一号”排名全球第五呢?现在我们许多人只知道在网上发布一些消极的言论,宣泄着自己对中国的各种不满,觉得中国没救了,甚至想尽办法要搬到外国去。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的民族自豪感确实缺失严重。 第二民族自豪感是民资危机感的源泉。如今,有许多不良商贩只顾自己利益,不惜将各种污染物排放到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之中,造成了

水质的巨大污染。也许您会说,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民族危机感不知道黄河被破坏后会带来严重后果。可是他们缺乏民族自豪感,根本就不爱国,黄河被破坏了,又不关他们的事,大不了他搬到外国去就好了。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不爱,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砍伐树木,因为不爱,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丑化中国。没有了民族自豪感何来民族危机感呢? 第三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危机和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知道,危机感有利于发现问题,但我们更需要民族自豪感去解决问题。也许我国现在的GDP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是什么让我们得到这么大的提升呢?是民族自豪感,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国的大炮加坦克,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可以超越美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所以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晚上好! 如今的中国正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在此期间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就,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此时就需要国情教育来调整国民心态,使得人民更能知国、爱国,最终报效祖国。基于现状考虑,我方认为国情教育更应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所谓国情教育,是指根据社会要求和按照国家发展的目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关于国家基本情况的教育。而民族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