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2万m3/d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设计

(学年论文)

课题名称:2万m3/d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设计

学生学号: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专业班级: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02班

学生姓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学生成绩: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课题工作时间:2010-12-27 至 2011-1-7

前言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正在兴建及待建的污水厂也日益增多。有学者曾根据日处理污水量将污水处理厂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模:日处理量大于10万m3为大型处理厂,1-10m3万为中型污水处理厂,小于1万m3的为小型污水处理厂。近年来,大型污水处理厂建设数量相对减少,而中小型污水厂则越来越多。如何搞好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特别是小型污水厂,是近几年许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比较关注的问题。

目录

第一章城市污水处理概述--------------------------------------------------------------5

第二章设计原则、范围与依据---------------------------------------------------------5

2.1 设计原则--------------------------------------------------------------

2.2 设计范围----------------------------------------------------------------

2.3 设计依据--------------------------------------------------------------------

第三章工艺流程设计-----------------------------------------------------------------5

3.1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5

3.2 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选型及设计参数------------------------------------12

3.3 污水处理辅助构筑物设计-----------------------------------------------------14

3.4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设计------------------------------------------------------15

3.5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设计-------------------------------------------------------15

3.6 设计计算------------------------------------------------------------16

第四章经济预算------------------------------------------------------------------------17

第五章总结------------------------------------------------------------------------------19

致谢----------------------------------------------------------------------------------------------19

参考文献------------------------------------------------------------------------------------------20

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摘要(中文):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2万m3/d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设计。

某城市位于湖北地区,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该污水处理工程污水排放量标准为180L/(人·日),总变化系数Kh=1.43,所处理的污水主要污染物有 COD、BOD、SS 和NH-N等物质,其污水水质如下:BOD5 =230mg/L ,城市污水水质:SS=200mg/L,要求沉淀池的去除率为60%;BOD5=220mg/L,CODCr=480mg/L;当地最高水温为30℃。拟建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厂地形平坦,地基良好,设计标高为47.00米,地下水为标高为41.00米。城市污水总管从污水厂南面进入,干管终点水面标高为42.00米。污水厂北面300米处有一条河流,最高洪水位为45.00米,常水位为41.00米,是该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接纳水体。近期(2015年)设计人口为11万人,远期(2025年)设计人口为22万人,要求经过处理后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 B标准(BOD5≤20mg/L ,CODCr≤60mg/L,SS≤20mg/L ,TN≤20mg/L, TP≤1mg/L)。本设计采用厌氧池+DE型氧化沟主体工艺,工艺流程简单,省去了初沉池和污泥消化系统,节省了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同时曝气设备和构造形式多样,运行灵活,管理方便,保证出水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做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技术方案论证,对工艺处理构筑物进行了选型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对设备进行了选型,进行了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单体构筑物的设计、环境卫生、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的设计,污水经处理后可达到要求的排放标准。该污水处理厂总面积为49150 立方米,总投资为 2642.5 万元,运行费用为288.35 万元。

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摘要(英文):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design, the design of teacher issued task of hubei province city sewage treatment design calculation. Th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this design main processing structures using oxidation ditch, processed sewage requirements to the town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of standards for pollutants discharge

GB18918-2002 level B standard

Through the municipal sewage pipe collection in through the thick grille remove impurities by large suspended after sewage pumping station ascent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After fine grille enters shaft sinking sand pool streaming sewage into larger inorganic particle removal. Then entered three groove type oxidation ditch, use of sewage sludge are nitrogen phosphorus, reduce the BOD, COD sewage. After the treatment

of sewage into contact pool disinfection, meets emission standard. To oxidation ditch produced inside sludge concentration, first in a pool in the belt type filter press pressure filtration dehydration after sinotrans landfill. Desig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every subject structures such as grille, perpendicular streaming sinking sand pool, 3 oxidation ditch, answer the ditch type touch pool in detail, the system of design calculation and instructions. Theoretically this process is given to BOD, COD, except rate and nitrogen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In entailed of enrichment pool, dehydrator design calculation and instructions.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terrain elecrtromachinery and design criterion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on layout and elevation calculation thus system determines various processing structures elevation and decorate.

After the treatment of sewage, drainage standard to structures of agriculture an irrigation ditch and relieve hubei elecrtromachinery and improve the water crisis set elecrtromachiner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关键字:城市污水氧化沟生物处理脱氮除磷

Key word: urban wastewater oxidation ditch biological treatment nitrogen phosphorus removal

湖北地处中部地带,这里雨水充足,水资源相当丰沛,且很大一部分水资源水质优良,非常适宜生产生活和农业灌溉。湖北自来水引自长江水和个湖泊等,但是大量的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致使水源

水量锐减速度快,所以节约和再利用水源一直是很为迫切的问题。长期以来,湖北十分重视城市污水的处理,一直致力于对水资源的保护,因此,修建污水厂,对保护长江以及湖泊、改善湖北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及保护省内的生态环境,促进省内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处理后的江水为下游江汉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可以减少湖北水资源的不必要消耗。

湖北省是中国人口数量较多的省区,湖北历来为中国水陆交通运输枢纽。长江、汉江和交于京广铁路武汉市,京九铁路联络线与武汉相连,使武汉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九省通衢”。内河运输在省内居重要地位,以长江汉江为两大水运干线,全省一半以上县、市处于航运线上,是中国内河航运最发达的省区之一。

铁路干线四通八达。京广线是中国铁路运输最繁忙运输线之一,纵贯省东部,过境物资运输量远大于省内物资装卸量。1990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1673公里,其中复线占1/4以上。横穿鄂西北山区的襄渝线中的襄阳-重庆段是中国第3条电气化铁路。

公路分布不平衡状况有了极大改善。“十五”期间,全省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一、二级公路4609公里,长江、江汉大桥10座,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5000公里,等级公路比重达到91%,实现省会武汉到各市通达高速公路,市州到县(市)全部通达二级以上公路。公路建

设以“六路六桥”为主,完成高速公路1000公里以上,完成长江大桥6座,同时完成一、二级

公路4609公里。

民用航空事业发展迅速。武汉市是中国航空运输中心之一。武汉天河机场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航空港,设计为4E级国家一级民用兼国际备降机场,是全国十大机场之一。空中航线共107条。省内有航线通往沙市、宜昌和恩施,省外有航线通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

以产值而论,湖北支柱产业主要为: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及建筑业。其中东风汽车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湖北建筑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等生产厂家排污量较大。

湖北省地理位置为北纬29°05′~33°20′、东经108°21′~116°07′之间,主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气候特点:冬季寒冷湿润,夏季炎热高温。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利于农业生产,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全省年均温15~17℃,7月均温为27~29℃,江汉平原最高温在40℃以上,有“火炉”之称,为中国酷热地区之一。全省平均日照1150— 2245小时,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年均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由于受地形影响,大神农架南部等地为全省多雨中心,江汉平原在梅雨期长的年份常发生洪涝灾害。鄂本北山区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在15-22之间。全省树种有1300余种,其中用材林约占一半。主要有马尾松、栎类、杉木、桦、楠竹等,经济林甚多,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板栗和果树等。此外有野生动物570余种,其中20多种列为国家保护对象,主要为金丝猴、闽中羊、苏门羚、金钱豹、毛冠鹿等;药用植物1300多种,以党参、黄连、天麻、贝母等产量最大,并产名贵药材,是驰名中外的天然动植物园。湖北污水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前者是人类生活活动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后者是人类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湖北城市的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食品、药品及轻工业加工等工业.其中这些定西市安定区生活废水主要来源于城市人口的生活活动,如人们的排泄物及人们生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动植物残片等。这些物质使得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尿素、脂肪、硫酸盐、氯化物及氮、磷等物质,但其中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湖北省内的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城市人口的生活活动,如人们的排泄物及人们生活活动产生的

废弃物,动植物残片等。这些物质使得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尿素、脂肪、硫

酸盐、氯化物及氮、磷等物质,但其中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尿素、脂肪、硫酸盐、氯化物及氮、

磷等物质,但其中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氮、磷为最主要的物质,使得生活污水的有机含量居高。

湖北的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及建筑业。

第一章城市污水处理概述

城市污水既包括工业废水,也包括生活废水,随着经济和人口的飞速增长,生活污水与城市污水在数量与种类方面都有增无减,城市污水的处理在水污染的治理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且能较大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的短缺。

湖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其城市污水的处理不容小觑。现拟定在位于湖北地区的某城市修建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水厂地形平坦,地基良好,设计标高为47.00米,地下水为标高为41.00米。城市污水总管从污水厂南面进入,干管终点水面标高为42.00米。污水厂北面300米处有一条河流,最高洪水位为45.00米,常水位为41.00米,是该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接纳水体。。由有关资料可知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近期(2015年)设计人口为11万人,远期(2025年)设计人口为22万人,污水排放量标准为

=1.43。要求沉淀池的去除率为60%。

180L/(人·日),总变化系数K

h

平均日流量(m3/d):2万m3/d

出水水质确定:

处理系统出水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 标准

注:当地最高水温为30℃。

第二章设计原则、范围与依据

(1)根据湖北省污水处理的标准,用此方案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2)确保运行安全,尽量减少占地、能耗和设备费用。

(3)依据专业知识选择合适设备,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4)妥善处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尽量回收利用。

第三章工艺流程设计

3.1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

对于城市污水的处理,目前较为流行实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氧化沟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1、活性污泥法

(1)曝气池内是混合液,在曝气系统的搅动下,混合液中的有机物、活性微生物、氧气充分混合。达到较好的接触效果。

(2)曝气池内的混合也必须不断充氧,维持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使有机物更好地被分解。

(3)二次沉淀池的作用是泥水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污泥浓缩,是经过处理的污水达标排放。需要设置污泥回流系统,是需要回流的污泥得到浓缩,从而减少污泥统的体积和运行费用。

(4)污泥回流系统包括:污泥提升泵、剩余污泥排出系统、污泥回流管道。其微生物接种的作用。

优点

(1)活性污泥法适合处理城市污水,并且其适合处理的水量比较大,处理效果比较好,可以除去污水中大部分的有毒有害的物质;

(2)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微生物去氧化、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保持活性污泥的活性,就可以达到好的处理效果;

(3)活性污泥法不需要滤料等微生物的载体,可避免滤料堵塞等一系列不良问题的出现;

(4)活性污泥法的微生物繁殖较快,微生物的种类较多、世代时间短,可以保证活

性污泥的活性;

(5)活性污泥法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6)活性污泥法工艺中的污泥接种和驯化的操作比较简单、用时比较短,可以较快的投入运行;

(7)活性污泥法对营养的要求比较低,一般 C:N:P=100:5:1 即可满足要求,而城市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可以满足活性微生物的营养要求,故不需要另外投加营养物质,可以降低运行费用;

(8)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较方便,便于维修

缺点

所需停留时间长,设备庞大,基建投资大,因而要加各种构筑物,使各种构筑物容积增大,从而使处理厂面积增大,增加管理人员及管理难度。

2、氧化沟

又称循环混合式活性污泥法。一般采用延时曝气,同时具有去除B OD5 和脱氮的功能,它采用机械曝气,一般不设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氧化沟处理效率为:BOD5 和SS 均为95%以上,总氮为70%~80%。氧化沟具有工艺流程短,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但占地面积过大。在流态上,氧化沟介于完全混合与推流之间。污水在沟内的流速v平均为0.4m/s,氧化沟总长为L,当L为

100~500m 时,污水完成一个循环所需时间约为 4~20min,如水力停留时间定为 24h,则在整个停留时间要做

72~360 次循环。可以认为在氧化沟内混合液的水只是几近一致的,从这个意义

来说,氧化沟内的流态是完全混合式的。但是又具有某些推流式的特征,如在曝

气装置的下游,溶解氧浓度从高向低变动,甚至可能出现缺氧段。氧化沟的这

种独特的水流状态,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而且可以将其区分为富

氧区、缺氧区,用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取得脱氮的效应。常用的氧化沟系统由

卡罗塞氧化沟、交替工作氧化沟及二沉池。

优点:

(1)氧化沟特殊的水流状态,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可以将其分为好氧区和缺氧区,用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取得脱氮效果;

(2)可以考虑不设初沉池。也可以考虑不单独设二沉池,从而省去污泥回流系统;

(3)BOD 负荷低,对水温、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强;

(4)污泥龄较长,有较好的反硝化脱氮效果;

(5)污泥的产率; 且多已达到稳定状态,故不需设置消化池

缺点:

尽管氧化沟具有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除磷脱氮效率高、污泥易稳定、能耗省、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污泥膨胀问题

当废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较多,N、P含量不平衡,pH值偏低,氧化沟中污泥负荷过高,溶解氧浓度不足,排泥不畅等易引发丝状菌性污泥膨胀;非丝状菌性污泥膨胀主要发生在废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较高时。微生物的负荷高,细菌吸取了大量营养物质,由于温度低,代谢速度较慢,积贮起大量高粘性的多糖类物质,使活性污泥的表面附着水大大增加,SVI值很高,形成污泥膨胀。

针对污泥膨胀的起因,可采取不同对策:由缺氧、水温高造成的,可加大曝气减少;如污泥负荷过高,可提高MLSS,以调整负荷,必要时可停止进水,闷曝一

段时间;可通过投加氮肥、磷肥,调整混合液中的营养物质平衡(BOD5:N:P=100:

5:1);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调节;漂白粉和液氯(按干污泥的0.3%~0.6%投加),能抑制丝状菌繁殖,控制结合水性污泥膨胀[11]

2 泡沫问题

由于进水中带有大量油脂,处理系统不能完全有效地将其除去,部分油脂富集于污泥中,经转刷充氧搅拌,产生大量泡沫;泥龄偏长,污泥老化,也易产生泡沫。用表面喷淋水或除沫剂去除泡沫,常用除沫剂有机油、煤油、硅油,投量为

0.5~1.5mg/L。通过增加曝气池污泥浓度或适当减小曝气量,也能有效控制泡沫产生。当废水中含表面活性物质较多时,易预先用泡沫分离法或其他方法去除。另外也可考虑增设一套除油装置。但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水源管理,减少含油过高废水及其它有毒废水的进入

3 污泥上浮问题

当废水中含油量过大,整个系统泥质变轻,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很好控制其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易造成缺氧,产生腐化污泥上浮;当曝气时间过长,在池中发生高度硝化作用,使硝酸盐浓度高,在二沉池易发生反硝化作用,产生氮气,使污泥上浮;另外,废水中含油量过大,污泥可能挟油上浮。

发生污泥上浮后应暂停进水,打碎或清除污泥,判明原因,调整操作。污泥沉降性差,可投加混凝剂或惰性物质,改善沉淀性;如进水负荷大应减小进水量或加大回流量;如污泥颗粒细小可降低曝气机转速;如发现反硝化,应减小曝气量,增大回流或排泥量;如发现污泥腐化,应加大曝气量,清除积泥,并设法改善池内水力条件

4 流速不均及污泥沉积问题

在氧化沟中,为了获得其独特的混合和处理效果,混合液必须以一定的流速在沟内循环流动。一般认为,最低流速应为0.15m/s,不发生沉积的平均流速应达到0.3~0.5m/s。氧化沟的曝气设备一般为曝气转刷和曝气转盘,转刷的浸没深度为250~300mm,转盘的浸没深度为480~ 530mm。与氧化沟水深(3.0~3.6m)相比,转刷只占了水深的1/10~1/12,转盘也只占了1/6~1/7,因此造成氧化沟上部流速较大(约为0.8~1.2m,甚至更大),而底部流速很小(特别是在水深的2/3或3/4以下,混合液几乎没有流速),致使沟底大量积泥(有时积泥厚度达1.0m),大大减少了氧化沟的有效容积,降低了处理效果,影响了出水水质。

加装上、下游导流板是改善流速分布、提高充氧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最方便的措施。上游导流板安装在距转盘(转刷)轴心4.0处(上游),导流板高度为水深的

1/5~1/6,并垂直于水面安装;下游导流板安装在距转盘(转刷)轴心3.0m处。导流板的材料可以用金属或玻璃钢,但以玻璃钢为佳。导流板与其他改善措施相比,不仅不会增加动力消耗和运转成本,而且还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充氧能力和理论动力效率

另外,通过在曝气机上游设置水下推动器也可以对曝气转刷底部低速区的混合液循环流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而解决氧化沟底部流速低、污泥沉积的问题。设置水下推动器专门用于推动混合液可以使氧化沟的运行方式更加灵活,这对于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选型及设计参数

3.3 污水处理辅助构筑物设计

1.泵房形式:本设计水量较小,可采用合建式圆形污水泵房,自灌式工作,水泵不超过4台,圆形结构受力条件好,便于采用沉井法施工,可降低工程造价。当泵房直径为7~15m时,工程造价比矩形低,水泵启动方便,易于根据吸水井中水位实现自动操作。泵房内设置立式离心泵可克服机器间机组及附属设备布置困难的缺点。

2.格栅:格栅是污水泵房中最主要的辅助设备。格栅一般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组成,斜置于泵房集水池的进口处。格栅后应设置工作台。工作台一般应高出格栅上游最高水位0.5m,对于人工清渣的格栅,其长度不小于1.5m,两侧通道宽度不小于0.7m,工作台上应有栏杆和冲洗设施。

3.集水池:

(1)污水泵房集水池的最小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

(2)集水池中最高水位进水管渠水位标高减去过栅水头损失。

(3)集水池的有效水深从最高水位到最低水位,一般为1.5~2.0m

(4)池底坡度I=0.1~0..2倾向集水坑。

(5)集水坑的大小应保证水泵有良好的吸水条件。吸水管的喇叭口放在集水坑内,一般朝下安设。其下缘在集水池中最低水位以下0.4m。离坑底的距离不小

于喇叭口进口直径的0.8倍。

(6)污水泵房集水池宜设冲洗和清泥设施。

4.机器间:

机器间平面尺寸及高度见表

5.反冲洗设备:

污水中所含杂质,往往部分地沉积在集水坑内。时间久后,腐化发臭,甚至填塞集水坑,影响水泵的正常吸水。为松动集水坑内的沉渣,应在坑内设置压力冲洗管。一般从水泵压水管上接出一根直径为50~100mm的支管伸入集水坑内,定期将沉渣冲起,由水泵冲走。

6.采暖与通风:集水池一般不需设采暖设备。因集水池较深,热量不易散失,且污水温度不低于10~

20℃。机器间如必须采暖时,一般采用火炉,也可采用暖气。污水泵房的集水池通常利用通风管自然通风。在屋顶设置风帽,机器间一般只在屋

顶设置风帽,进行自然通风。只有在炎热地区,机组台数较多或功率很大,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才采用机械通风。

7.起重设备:

起重量在0.5t以内时,设置移动三脚架或手动单梁吊车,也可在集水池和机器间的顶板上预留吊钩。起重量在0.5~2.0t时,设置手动单梁吊车。起重量超过2.0t 时,设置手动桥式吊车。

8.地面排水:干式水泵间地面做成0.01~0.015的坡度,倾向排水沟或集水沟。集水沟直径500~600mm,深600~800mm,排水沟断面100mm×100mm,坡度0.01。

9.卫生设备:应就近设置洗手盆或拖布池水龙头,并备有冲洗地面用的橡胶软管。

10.水泵进水管:

3.4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设计

第一节

厂址的选择城市的排水系统与城市的总体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污水处理厂

的数目及位置又受到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支配。因此在污水处理厂的总体设计时,对厂址的选择,仍需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进行详尽的技术经济比较。污水处理厂的厂址选择的原则如下:

一、为了保证环境卫生要求,厂址应与规划居住区或公共建设群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二、厂址应设在城市集中供水水源的下游至少500 米的地方。

三、在选择厂址的时候引进可能少占农田或不占良田,而处理厂的位置又应便于农田灌溉和销纳污泥。

四、厂址应尽可能设在城市和工厂夏季主导风向的方。

五、要充分利用地形,把厂址设在地形有适当坡度的城市下游的地区,以满足污水处理构筑物之间水头损失的要求。

六、厂址如果靠近水体,应考虑汛期不受洪水的威胁。

七、厂址应设在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以利施工并降低造价。

八、厂址的选择应考虑交通运输及水电供应等条件。

九、厂址的选择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考虑远景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扩建余地。第二节

厂平面布置及总平面图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包括:处理构筑物的布置、办公、化验及其它辅助建筑物的布置。以及各管道、道路、绿化等的布置。

根据处理厂的规模大小,可以绘制总平面图。

平面布置得一般原则是:

一、处理构筑物的布置应该紧凑、节约用地并便于管理;

二、处理构筑物应尽可能按照处理流程排序布置,以避免管线迂回。同时应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远期设施的安排应在原始设计中仔细考虑,除了满足远期处理能力的需要而增加的处理构筑物外,还应为改进出水水质的设施预留场地。三、经常有人工作的构筑物的布置应在夏季的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一方。在中部地区,还应考虑朝阳。

四、在布置总图时,应考虑安排充分的绿化地带,为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提供

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

五、总图布置应考虑远近期结合,有条件时,可以按远期规划水量布置,将处理

构筑物分为若干系统,分期建设。

六、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应考虑敷设管渠的的位置,运转管理的需要和施工的要求,一般采用5—10 米。

七、污泥处理构筑物应尽可能布置成单独的组合,确保安全,并方便管理。

八、变电站的位置宜设在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高压线应避免在厂内架空敷设。

九、污水处理厂内管线种类很多,应综合考虑布置,以免发生矛盾。污水和污泥的管道应尽可能考虑重力自流。

十、污水处理厂内应设超越管,以便发生事故时,使污水能超越一部分或全部构筑物,进入下一级构筑物或事故溢流。

3.5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设计

为了使污水能够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流动,以保证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在进行平面布置的同时,必须进行高程布置,确定各构筑物及连接管渠的高

程,并绘制处理流程的高程布置图。

在整个污水处理工程中,应尽可能使污水和污泥为重力流,但在多数情况下,污泥往往需要提升。

高程布置得一般原则如下:

一、为了保证污水在各构筑物之间能够顺利自流,必须精确计算个构筑物之间的

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及构筑物自身的水头损失。此外,

还应考虑扩建时预留的贮备水头损失。

二、进行水力计算时,应选择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并按最大设计

流量计算。还需考虑管内淤积时阻力增大的可能。以此,必须留有余地,以防

止水头损失不够而发生涌水现象,影响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三、污水厂的出水管渠高程,须不受水体洪水顶托,并能自流进入到农田进行灌溉。

四、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包括进出水渠的水头损失)须进行计算确定。

五、污水厂的场地竖向布置,应考虑土方平衡并考虑有利,并考虑有利排水。

3.6 设计计算

根据工程设计教师下达的设计任务,对湖北某市污水处理进行设计计算。经综

合考虑后,本设计主体处理构筑物采用氧化沟,经过处理后使污水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通过市政管网收集的污水在通过粗格栅去除大的悬浮杂质后由提升泵站将污水提升到污水处理厂。在经过细格栅后,进入竖流式沉砂池将污水中较大的无机颗粒去除。而后进入三沟式氧化沟,利用活性污泥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降低污水中的B OD、COD。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接触池消毒,达到排放标准。对氧化沟内产生的污泥首先进入浓缩池浓缩,在经带式压滤机压滤脱水后外运填埋。

设计中对整个处理流程的各主体构筑物如格栅、竖流式沉砂池、三沟式氧化沟、接触池等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设计计算和说明。理论上给出了这个流程中B OD、COD、的去除率及脱氮除磷的效率。在泥路中,对浓缩池、脱水机进行设计计算和说明。再结合某市市当地的地形和设计规范,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平面布置和高程计算,从而系统的确定各处理构筑物的标高及布置。

污水经过各处理构筑物后,达标排放至农灌渠,从而缓解湖北某市的用水危机,并改善定某市的环境问题。

第四章经济预算

(四)工程总造价

工程总投资:土建投资+设备投资+其它费用=963.99(万元)

污水站吨水投资:工程总投资/日处理污水量

=963.99×10000/10000=963.99(元/ m 3

污水·天)

二、运行费用估算

(1)人员编制:8 人×25元/人·天=2000

元/天人工费=2000/ 1000=0.2 元/

吨污水·天

(2)能耗(电费):49.2×24小时×0.8元/ kwh =1180.8 元/·天=0.12 元/吨污水·天

(3)药剂费:0.3 元/吨污水·天污水站运

行成本:0.2+0.12+0.3 = 0.62元/吨污水

污水站吨水投资:964.61 元/ m 3 污

水·天

污水站运行成本:0.62 元/ m 3

污水·天

第五章总结

通过这次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课程的论文设计,我对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有了初步了解,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污水处理后的水质是否达标,还要对设计工艺的选择、合适的设备、场地,以及经济费用进行的全方位的考察,在此过程中我对几种主要的污水处理工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加巩固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且有机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受益匪浅。同时,也感觉到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深切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的学习过程再接再厉,争取能真正的学以致用。

致谢

谨此感谢提供相关信息的作者及老师的教导。

参考文献

[1]《水污染控制工程》上、下册,(第三版)高廷耀等主编,中国高等教

育出版社;

[2]《排水工程》上、下册,(第四版)孙慧修(上册)、张杰(下册)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5、9、11、12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三~四);

[5] 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数据结构I》三级项目报告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电子工程系 ××××年××月

三级项目报告注意事项 1. 按照项目要求书写项目报告,条理清晰,数据准确; 2. 项目报告严禁抄袭,如发现抄袭的情况,则抄袭者与被抄袭者均 以0分计; 3. 课程结束后报告上交教师,并进行考核与存档。 三级项目报告格式规范 1. 正文:宋体,小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1.5倍行距,段前段后 各0行; 2. 图表:居中,图名用五号字,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位于图表下方,须全文统一。

目录 一项目设计方案 (3) 二项目设计分析 (4) 三项目设计成果 (4) 四项目创新创业 (5) 五项目展望 (6) 附录一:项目成员 (6) 附录二:相关代码、电路图等 (6)

一项目设计方案 1、项目名称: 垃圾回收 2、项目要求及系统基本功能: 1)利用数据结构的知识独立完成一个应用系统设计 2)程序正常运行,能够实现基本的数据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3)体现程序实现算法复杂度优化 4)体现程序的健壮性 二项目设计分析 1、系统预期实现基本功能: (结合本系统预期具体实现,描述出对应基本要求(增、删、改、查等)的具体功能) 1. 2. 3. 4. 5. 6. 7. 2、项目模块功能描述 (基本分为组织实施组织、程序功能模块编写、系统说明撰写等。其中程序功能子模块实现) 模块一: 主要任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模块二: 主要任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模块n: 主要任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大题目).doc 一、公司销售管理系统 项目开发基本要求 1.客户信息管理:对客户的基本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 2.产品信息管理:对产品的基本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 3.供应商信息管理:对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 4.订单信息管理:对订单的基本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 二、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系统主要用于帮助高校或科研单位管理和维护各项科研相关资料 项目开发基本要求 1.系统用户管理模块:为系统新用户设置用户名及口令;操作员更改自己的系统口令。2.数据字典管理模块:管理项目性质包括:分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部省科委及企业集团四种情况;范围包括:分为全国、国际、地方三种情况;检索源包括:分为EI、SCI、核心和一般四种情况。 3.项目参加人员管理模块包括:显示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4.项目基本情况模块包括:显示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5.项目获奖情况模块包括:显示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6.期刊论文管理模块包括:显示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7.著作管理模块包括:显示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8.科研工作量统计模块:按照学校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为每位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工作量的计算和统计。 9.科研积分统计模块:按照学校科研积分计算办法,为每位科研人员进行科研计分的计算和统计。 三、网络五子棋对战 四、不同排序算法模拟 五、科学计算器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1.运动会分数统计 任务:参加运动会有n个学校,学校编号为1……n。比赛分成m个男子项目,和w个女子项目。项目编号为男子1……m,女子m+1……m+w。不同的项目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积分;取前五名的积分分别为:7、5、3、2、1,前三名的积分分别为:5、3、2;哪些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由学生自己设定。(m<=20,n< =20) 功能要求: 1)可以输入各个项目的前三名或前五名的成绩; 2)能统计各学校总分,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实验报告3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实验报告3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三字符串操作实验 课程名称: 课程设计Ⅰ(CPU与汇编)(实 验)实验时间: 第5-10周周五 下午 任课教师:聂青实验地点:10-102 实验教师:苏京霞 实验类型:?原理验证□综合设计□自主创新 学生姓名:罗逸雨 学号/班级:1120141208 05211401 组号:3 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同组搭档: 专业:通信工程成绩:

CX 中值减 1,当 CX 中值减至 0 时,停止重复执行,继续执行下一条指令。当REP无条件重复前缀,重复串操作直到计数寄存器的内容 CX 为0为止。经常与REP 配合工作的字符串处理指令有MOVS、STOS和LODS。 当REPE/REPZ判断计数寄存器的内容 CX 是否为0或ZF=0(即比较的两个操作数不等),只要满足一个则重复执行结束,否则继续执行。可以与 REPE/REPZ 配合工作的串指令有CMPS和SCAS。 当REPNE/REPNZ判断计数寄存器的内容是否为0或ZF=1(即比较的两个操作数相等),只要满足一个则重复执行结束,否则继续执行。可以与 REPE/REPZ 配合工作的串指令有CMPS和SCAS。 3)字符串操作指令 lodsb、lodsw:把DS:SI指向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装入AL或AX,然后根据 DF 标志增减 SI; stosb、stosw:把AL或AX中的数据装入ES:DI指向的存储单元,然后根据 DF 标志增减 DI; movsb、movsw:把 DS:SI 指向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装入ES:DI指向的存储单元中,然后根据 DF标志分别增减SI和DI; scasb、scasw:把AL或AX 中的数据与ES:DI 指向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相减,影响标志位,然后根据DF标志分别增减SI和DI; cmpsb、cmpsw:把DS:SI 指向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与 ES:DI 指向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相减,影响标志位,然后根据DF标志分别增减SI和DI; rep:重复其后的串操作指令。重复前先判断 CX 是否为0,为0就结束重复,否则CX减1,重复其后的串操作指令。主要用在MOVS和STOS前。一般不用在 LODS 前。 上述指令涉及的寄存器:段寄存器DS和ES、变址寄存器SI和DI、累加器 AX、计数器CX。 涉及的标志位:DF、AF、CF、OF、PF、SF、ZF。 三、实验步骤 1) 编写程序,比较两个字符串BUF1和BUF2所含的字符是否相同,相同则AL 返回0,不同AL返回1,字符串长度要求自动获取,要求用字符串处理方法。提示:输入两个字符串之后,将串操作所必须的寄存器等参数设置好,然后使用串操作指令进行从头到尾的比较,两个字符串相等的条件是串长度相等且对应的字符相同。 2) 编写程序,设有一字符串存放在以BUF为首址的数据区中,其最后一字符‘$’作为结束标志,计算该字符串的长度并输出。提示:从串的第一个字符开始统计,直到遇到定义的字符串结束符为止,看看在这个过程中总共有多少个字符,

地铁与轻轨课程设计(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地铁与轻轨 设计名称: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5年11 月日

目录 1.设计任务 (1) 1.1 车站设计资料 (1) 1.2设计内容 (1) 2.设计正文 (2) 2.1设计目的 (2) 2.2设计内容及要求 (2) 2.3具体设计 (2) 2.3.1站厅层的设计 (3) 2.3.2站台层的设计 (4) 2.3.3出入口的设计 (6) 3.附图 (6)

1.设计任务 1.1 车站设计资料 某地铁车站,预测远期高峰小时客流(人/小时)、超高峰系数如下表, 客流密度ω为0.5m2/人,采用三跨两柱双层结构的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上的立柱为直径c=0.6m的圆柱,两柱之间布置楼梯及自动扶梯,使用车辆为B型车(车长s为19.5m),列车编组数n为6辆,定员P v为1440人/列,站台上工作人员为6人,列车运行时间间隔t为2min,列车停车的不准确距离δ为2m,乘客沿站台纵向流动宽度b0为3m,出入口客流不均匀系数b n取1.1。 1.2设计内容 1.站厅层:①客流通道口宽度; ②人工售票亭或自动售票机(台)数; ③检票口检票机台数;

④站厅层的平面布置。 2.站台层:①站台长度; ②楼梯宽度、自动扶梯宽度; ③两种方法计算的站台宽度; ④根据计算出楼梯、自动扶梯宽度按防灾要求检算安全疏散的时间; ⑤站台层的平面布置。 3.出入口:出入口数量和出入口宽度。 2.设计正文 2.1设计目的 掌握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中站厅、站台层以及出入口通道的设计过程、内容和平面布置原则。 2.2设计内容及要求 根据提供的车站资料,进行车站的建筑设计及车站各组成部分的平面布置。 2.3具体设计 由基本条件可得: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题目:用C语言实现成绩统计程序的设计系名: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计算机1121 姓名:吴涛 学号:10210412104 指导教师:司晓梅 2016年3 月20日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信息工程系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司晓梅班级名称:计算机1121 开课系、教研室:信息系计算机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为训练学生的数据组织能力和提高程序设计能力而设置的增强实践能力的课程。目的:学习数据结构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会分析研究数据对象的特性,学会数据的组织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以及相应操作,把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转换为计算机内部的表示和处理,这就是一个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训练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算法设计质量与程序设计素质的培养就是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的目的。 任务: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算法设计与程序实现,并按规定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设计题目:用C语言实现成绩统计程序的设计 〔问题描述〕给出n个学生的m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信息,每条信息由姓名、课程代号与分数组成,要求设计算法: (1)输入每个人的各门课程的成绩,计算每人的平均成绩; (2)按平均成绩的高低次序,打印出个人的名次,平均成绩相同的为同一名次; (3)按名次列出每个学生的姓名和各科成绩; 〔基本要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必须通过键盘输入,且需对输出进行格式控制; 〔算法提示〕可以用选择排序、冒泡排序等多种排序算法求解; 具体要完成的任务是: A. 编制完成上述问题的C语言程序、进行程序调试并能得出正确的运行结果。 B. 写出规范的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课程设计步骤及时间进度和场地安排 时间:1周地点:现代教育中心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天:布置题目,确定任务、查找相关资料 第二天~第四天:功能分析,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运行系统; 第五天上午:撰写设计报告; 第五天下午:程序验收、答辩。 四、课程设计考核及评分标准

基于某PLC的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

PLC实训设计任务书 一.实训的主要容 根据实际要求,以S7-200型PLC为核心,设计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编写软件控制系统程序,目的是掌握PLC控制的基本原理、直流电机、传感器等器件的原理及使用。 二.实训报告任务 车库模型以205实验室的立体车库模型为准 立体停车库实物教学实验装置的主要结构分为控制柜和停车库模型两部分。 控制柜部分由按键显示板、信号接口板电气 控制板几部分组成停车库模型部分由停车层模型和停车盘模型组成。 停车层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有四个车位共有四个车盘可停放四辆汽车 模型从左到右分别是1号位2号位3号位4号位简记符为3-1、3-2、 3-3、3-4中层有四个车位共有三个车盘可停放三辆汽车模型从左到右 分别是2-1车盘2-2车盘2-3车盘下层有四个车位共有三个车盘可停 放三辆汽车模型从左到右分别是1-1车盘1-2车盘1-3车盘。 对立体车库的控制可以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由现场操作人员通过相应的按钮控制立体车库设备的动作 第二种是根据实际的生产工艺要求编制出控制程序按照现场要求来控制 立体车库设备的动作。 按下存车按钮选择存车位置。如果选择的车位上已有车停放将发出警示信 息。该警示信息可以通过控制系统点亮警示灯或发出警示声来实现。如果选择的 车位上无车系统将做如下动作 如果选择存放1-1号车位汽车进入车库。当检测到光电开关的信号后表 明车辆己经进库。如果选择存放1-2号车位载车盘1-1右移载车盘1-2下移 到第一层汽车进入车库。1-2号车位上移到第二层原位停止。 按下取车按钮选择取车位置。如果选择的车位上没有车停放将发出警示信 息。如果选择的车位上有车系统将做如下动作 如果选择取1-1号车位的车此时车辆可以离开车库。当检测到限位开关的 信号后表明车辆已经出库车位1-1车辆出库过程完成。如果选择取1-2号车 位的车载车盘1-1右移载车盘1-2下移到第一层汽车出库。车位1-2车辆 出库过程完成上移回原位车位1-2车辆出库过程完成。

汇编课程设计报告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汇编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唐宁九 姓名:廖偲 学号:0943111209 班级:软件09级一班 日期:20101114

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实验一:DEBUG基本命令与数据传输指令 二、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 1.熟练掌握DEBUG的基本调试命令,能够使用DEBUG编写、调试汇编语言程序片段。 ? 2.在理解数据传输指令的基础上按照实验内容中指定的程序片段对程序进行调试和记录; 三、实验的环境: 1.硬件环境:cpu 2.26gHZ、内存2G、显存1G、64位总线笔记本电脑 2.软件环境:win7 32位操作系统、8086/8088指令集系统(在windows系统中)、masm的汇编工具。 四、源程序清单: ?MOV AL, 01H ?MOV SI, 0002H ?LEA SI, [SI] ?MOV BYTE PTR [SI], 80H ?LAHF ?XCHG AL, AH ?SAHF ?XCHG AH, [SI] ?SAHF 五、操作内容: 1.从cmd在debug下进入用A命令进行汇编 格式: A [地址] 功能:从键盘输入汇编程序, 并逐条地把汇编指令翻译成机器代码指令存入对应内存单元。如果不指定汇编地址, 则以CS:IP为地址 2. 反汇编命令U使用 格式: U [地址]/[地址范围] 功能: 将指定地址范围内的机器代码翻译成汇编源程序指令显示出来, 并同时显示地址及代码。 注意: 反汇编时一定确认指令的起始地址, 否则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3.寄存器查看/编辑命令r或r寄存器名称 功能: 显示当前所有寄存器内容, 状态标志及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代码和汇编指令形式。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汇本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 计算 书 姓名: 班级:勘查 学号:203 指导教师:志高 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岩土教研室 2012年6月

目录 1 荷载计算-------------------------------------3 1.1 结构尺寸及地层示意图-----------------------3 1.2 隧道外围荷载标准值-------------------------3 1.2.1 自重--------------------------------3 1.2.2 均布竖向地层荷载----------------------4 1.2.3 水平地层均布荷载----------------------4 1.2.4 按三角形分布的水平地层压力--------------5 1.2.5 底部反力-----------------------------5 1.2.6 侧向地层抗力--------------------------5 1.2.7 荷载示意图----------------------------6 2 力计算---------------------------------------6 3 标准管片配筋计算--------------------------------8 3.1 截面及力确定-----------------------------8 3.2 环向钢筋计算--------------------------------8 3.3 环向弯矩平面承载力验算-----------------------11 4 抗浮验算-------------------------------------10 5 纵向接缝验算--------------------------------12 5.1 接缝强度计算------------------------------12 5.2 接缝开验算------------------------------14 6 裂缝开验算------------------------------15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学 生成绩管理系统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题目:用C语言实现成绩统计程序的设计系名: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计算机1121 姓名:吴涛 学号: 指导教师:司晓梅 2016年 3 月 20日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信息工程系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司晓梅班级名称:计算机1121 开课系、教研室:信息系计算机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为训练学生的数据组织能力和提高程序设计能力而设置的增强实践能力的课程。目的:学习数据结构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会分析研究数据对象的特性,学会数据的组织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以及相应操作,把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转换为计算机内部的表示和处理,这就是一个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训练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算法设计质量与程序设计素质的培养就是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的目的。 任务: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算法设计与程序实现,并按规定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设计题目:用C语言实现成绩统计程序的设计 〔问题描述〕给出n个学生的m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信息,每条信息由姓名、课程代号与分数组成,要求设计算法: (1)输入每个人的各门课程的成绩,计算每人的平均成绩; (2)按平均成绩的高低次序,打印出个人的名次,平均成绩相同的为同一名次; (3)按名次列出每个学生的姓名和各科成绩; 〔基本要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必须通过键盘输入,且需对输出进行格式控制; 〔算法提示〕可以用选择排序、冒泡排序等多种排序算法求解; 具体要完成的任务是: A. 编制完成上述问题的C语言程序、进行程序调试并能得出正确的运行结果。 B. 写出规范的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课程设计步骤及时间进度和场地安排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独立题目

题目2:运动会分数统计 1.问题描述 参加运动会有n个学校,学校编号为1……n。比赛分成m个男子项目,和w个女子项目。项目编号为男子1……m,女子m+1……m+w。不同的项目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积分;取前五名的积分分别为:7、5、3、2、1,前三名的积分分别为:5、3、2;哪些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由学生自己设定。(m<=20,n<=20) 2.功能要求 1)可以输入各个项目的前三名或前五名的成绩; 2)能统计各学校总分; 3)可以按学校编号、学校总分、男女团体总分排序输出; 4)可以按学校编号查询学校某个项目的情况;可以按项目编号查询取得前三或前五名的学校。 存储结构:学生自己根据系统功能要求自己设计,但是要求运动会的相关数据要存储在数据文件中。 。 题目6:哈夫曼编/译码器 1.问题描述 利用哈夫曼编码进行信息通信可以大大提高信道利用率,缩短信息传输时间,降低传输成本。但是,这要求在发送端通过一个编码系统对待传数据预先编码,在接收端将传来的数据进行译码(复原)。对于双工信道(即可以双向传输信息的信道),每端都需要一个完整的编/译码系统。试为这样的信息收发站写一个哈夫曼编/译码系统。 2.功能要求 I:初始化(Initialization)。从终端读入字符集大小n,以及n个字符和n个权值,建立哈夫曼树,并将它存于文件hfmTree中。 E:编码(Encoding)。利用已建好的哈夫曼树(如不在内存,则从文件htmTree 中读入),对文件ToBeTran中的正文进行编码,然后将结果存入文件CodeFile 中。 D:译码(Decoding)。利用已建好的哈夫曼树将文件CodeFile中的代码进行译码,结果存入文件TextFile中。 P:印代码文件(Print)。将文件CodeFile以紧凑格式显示在终端上,每行50个代码。同时将此字符形式的编码写入文件CodePrint中。 T:印哈夫曼树(Tree Printing)。将已在内存中的哈夫曼树以直观的方式(树或凹入表形式)显示在终端上,同时将此字符形式的哈夫曼树写入文件TreePrint 中。 题目9:构造可以使n个城市连接的最小生成树 1.问题描述 给定一个地区的n个城市间的距离网,用Prim算法或Kruskal算法建立最小生成树,并计算得到的最小生成树的代价。 2.功能要求 城市间的距离网采用邻接矩阵表示,邻接矩阵的存储结构定义采用课本中给出的定义,若两个城市之间不存在道路,则将相应边的权值设为自己定义的无穷大值。要求在屏幕上显示得到的最小生成树中包括了哪些城市间的道路,并显示得到的最小生成树的代价。

自动立体车库PLC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摘要 立体车库是专门实现各种车辆的自动停放及科学寄存的仓储设施。随着城市里面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停车困难的问题己经成为大中型城市的普遍现象。自动立体化立体车库可充分利用上地资源,发挥空间优势,最大限度地停放车辆,成为解决城市停车困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本课题以最为典型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立体车库制造成本和运行效率等因素进行设计。 本文在对国内外车库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三层十车位式自动立体车库结构为研究模型。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就其组成部分而言,可分为三大部分:车库结构部分、传动机构部分和控制系统部分。本文简单介绍了车库的主体结构特点和传动机构部分。在对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PLC控制,运用西门子公司的编程软件编制了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程序,并经调试、运行,证明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作为控制系统简单易行。其稳定、可靠、快速、性价比高的特点使得控制系统非常完美。为了使停车设备满足使用要求,根据国家关于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的标准、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实际,在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中使用了一些必要的安全技术,这样保证了车辆的绝对安全,使得整个车库可以安全平稳的运行。 关键词:自动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

Abstract Stereo garage is specifically implement check of vehicles automatic parking and scientific storage faciliti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urban car ownership, parking problem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Mechanical stereo garage can make full use of land resourc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 of the play maximum parking vehicles becoming the important way to slow the problem of urban static traffic. This topic was typical to lift move transversely type parking equip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nsider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dual factors of manufacturing cost and operation efficiency. In the garage at home and abroad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choose three layers of ten parking type automatic stereoscopic garage structure as the research model. Lifting and moving type stereo garage in terms of their component par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garage structural parts, transmission parts and control system. 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s the mai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parts of the garage. In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for lifting and moving the 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adopt advanced PLC control, using Siemens programming softwa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for lifting and moving type, and the debugging and running, prove that using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as control system is simple. Its stable, reliable, rapid, cost-effective features makes the control system very perfect. In order to make the parking equipment meets the requirement, according to the state of mechanical parking equipment general safety standards, lift the lateral movement type parking equipment and actual using some necessary safety technology in the lift move transversely, so that ensures the complete safety of the vehicle, make the whole garage can be safe and smooth operation. Keywords:automatic stereoscopic garage;control system;PLC.

汇编语言-课程设计1

) 汇编语言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设计1 实验环境 硬件平台:Intel Core i5-3210M 操作系统:DOSBox in Windows 软件工具:Turbo C , Debug, MASM 实验内容 《 将实验7中的Power idea公司的数据按照下图所示的格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实验步骤 1.要完成这个实验,首先我们需要编写三个子程序。第一个子程序是可以显示字符串到屏 幕的程序,其汇编代码如下: ;名称:show_str

;功能:在屏幕的指定位置,用指定颜色,显示一个用0结尾的字符串 ;参数:(dh)=行号,(dl)=列号(取值范围0~80),(cl)=颜色,ds:si:该字符串的首地址 ;返回:显示在屏幕上 ¥ show_str: push ax push cx push dx push es push si push di mov ax,0b800h - mov es,ax mov al,160 mul dh add dl,dl mov dh,0 add ax,dx mov di,ax mov ah,cl . show_str_x: mov cl,ds:[si] mov ch,0 jcxz show_str_f mov al,cl mov es:[di],ax inc si inc di 【 inc di jmp show_str_x show_str_f: pop di pop si pop es pop dx pop cx } pop ax ret 2.第二个程序是将word型数据转换为字符串,这样我们才能调用第一个程序将其打印出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班级序号: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1.总体说明 (1) 1.1钱江新城核心区基本情况 (1) 1.2地下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 (2) 1.3地下空间规划的总体构思 (2) 1.4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3) 2. 地下交通规划 (3) 2.1地下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3) 2.2地下铁路规划 (4) 2.3地下公路交通 (10) 2.4地下停车系统 (12) 2.5地下步行系统 (13) 3.主要节点规划 (14) 3.1市民广场地下空间规划 (14) 3.2地下商业街规划 (24) 4.地下市政设施规划 (29) 4.1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原则 (29) 4.2共同沟规划 (29) 4.3共同沟的布置 (31) 4. 4雨水收集系统规划 (36) 4.5地下变电站和煤气站规划 (37) 5.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 (37) 5.1防空体系规划 (37) 5.2城市灾害预防 (39) 6.环境规划 (40) 6.1人文环境规划 (40)

6.2生态环境规划 (41) 7.参考文献 (43) 8.图 (44)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1.总体说明: 1.1钱江新城核心区基本情况: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杭州CBD)位于市城区的东南部,钱塘江北岸,距离西湖风景区约4.5公里,距萧山国际机场约18公里。所辖范围为:东临钱塘江,南靠复兴地区,西依秋涛路,北至钱塘江二桥、艮山西路,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它将平行于钱塘江的富春江路作为核心区商务发展轴,将是钱江新城最长、最繁华的景观道路;新城核心区以市民中心为核心,向江形成中轴线,两侧将建设杭州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新城规划具有低密度、高容积率和高绿化率的特点,将集中杭州的现代化建筑群,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杭州钱江新城的大部分地区位于老海塘——钱江路和航海路以外,曾是杭州的城郊结合过渡地带,因此现状主要以居住用地、村镇用地和村办工业、仓储用地为主;沿江地区大部分为水塘和农田,且地势低洼,平均地面标高在7米左右。核心区块即中央商务区占地面积3.29平方公里, 可建建筑面积约为650万平方米,包括八个功能区,即行政办公区、金融办公区、商务办公区、商贸会展区、文化休闲区、商业娱乐综合区、办公园区和滨江休闲游游憩区。 规划区域四周围合道路除庆春东路延伸段未形成外,其余已基本按照规划红线要求建设,现状道路主要有快速路秋涛路,主干道庆春东路(西段)、清江路、钱江路、之江路和灵江路,新安江路和富春江路也在建设之中,钱江新城核心区的道路骨架已基本形成。过江通道:现状西兴大桥和规划庆春东路过江大桥(或隧道)。市政基础设施主要有220KV城南变电站及其高压走廊、杭州煤气储配站用地,它们对城市景观特别是城市新中心视觉景观产生了不利影响。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为了配合《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开设,通过设计完整的程序,使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应用、算法的编写等基本方法。 1.课程的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学各种基本抽象数据类型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操作实现算法,以及它们在程序中的使用方法。(2)使学生掌握软件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进行规范化软件设计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使用各种计算机资料和有关参考资料,提高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 2.课程的基本要求与任务 (1)巩固和加深对数据结构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能力。 (3)通过实际课程设计,初步掌握简单软件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4)了解与课程有关的工程技术规范,能正确解释和分析实验结果。 (5)题目具有足够的工作量。 二、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1)划分课程设计小组:由不超过3名同学组成一个课程设计小组,自愿组队。 (2)选题与搜集资料:每个课程设计小组在参考选题中选择课题,并保证每人一题。 (3)分析与概要设计: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程序功能与数据结构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现程序功能的算法设计。 (3)程序设计:运用掌握C/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所有程序的各个模块功能。 (4)调试与测试:调试程序,并记录测试情况。(5)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6)验收与评分:指导教师对每个同学的开发

的系统进行综合验收。 三、任务完成形式 1.完整的软件系统 最终必须向指导老师提交完整的程序源代码(.c和.cpp以及.h为后缀的文件)、数据文件以及使用说明文件等。源代码文件要特别注意编程规范、代码风格,关键代码需有合理的注释,不含任何无用代码;数据文件内要求有一定数量的“真实”数据(如对于记录文件,需要有5条以上记录);使用说明文件的第一行,需要给出设计者的学号、姓名,后面为其它说明。 2.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总体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目录、课程设计报告正文、使用说明、参考文献。其中课程设计报告正文(12-20页之间,8000字以上),书写规范,应包括如下8个部分:(1)问题描述:描述要求编程解决的问题。(2)功能要求:给出程序要达到的具体的要求。 (3)算法思想:描述解决相应问题算法的设计思想。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1. 排序算法的性能分析 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测试程序,比较几种内部排序算法的关键字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以取得直观感受。 基本要求 (1)对冒泡排序、直接排序、选择排序、箱子排序、堆排序、快速排序及归并排序算法进行比较。 (2)待排序表的表长不小于100,表中数据随机产生,至少用5组不同数据作比较,比较指标:关键字参加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的移动次数(关键字交换记为3次移动)。 (3)输出比较结果。 选做内容 (1)对不同表长进行比较。 (2)验证各算法的稳定性。 (3)输出界面的优化。 2. 排序算法思想的可视化演示—1 基本要求 排序数据随机产生,针对随机案例,对冒泡排序、箱子排序、堆排序、归并算法,提供排序执行过程的动态图形演示。 3. 排序算法思想的可视化演示—2 基本要求 排序数据随机产生,针对随机案例,,对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基数排序、快速排序算法,提供排序执行过程的动态图形演示。 4. 线性表的实现与分析 基本要求 ①设计并实现线性表。 ②线性表分别采取数组(公式化描述)、单链表、双向链表、间接寻址存储方 式 ③针对随机产生的线性表实例,实现线性表的插入、删除、搜索操作动态演示(图 形演示)。 5. 等价类实现及其应用 问题描述:某工厂有一台机器能够执行n个任务,任务i的释放时间为r i(是一个整数),最后期限为d i(也是整数)。在该机上完成每个任务都需要一个单元的时间。一种可行的调

度方案是为每个任务分配相应的时间段,使得任务i的时间段正好位于释放时间和最后期限之间。一个时间段不允许分配给多个任务。 基本要求: 使用等价类实现以上机器调度问题。 等价类分别采取两种数据结构实现。 6. 一元稀疏多项式计算器 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一元稀疏多项式简单计算器。 基本要求 一元稀疏多项式简单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是: (1)输入并建立多项式; (2)输出多项式,输出形式为整数序列:n,c1,e1,c2,e2,…,c n,e n,其中n是多项式的项数,c i,e i,分别是第i项的系数和指数,序列按指数降序排序; (3)多项式a和b相加,建立多项式a+b; (4)多项式a和b相减,建立多项式a-b; (5)计算多项式在x处的值; (6)计算器的仿真界面(选做) 7. 长整数的代数计算 问题描述 应用线性数据结构解决长整数的计算问题。设计数据结构完成长整数的表示和存储,并编写算法来实现两长整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代数运算。 基本要求 ①长整数长度在一百位以上。 ②实现两长整数在取余操作下的加、减、乘、除操作,即实现算法来求解a+b mod n, a-b mod n, a?b mod n, a÷b mod n。 ③输入输出均在文件中。 ④分析算法的时空复杂性。 8. 敢死队问题。 有M个敢死队员要炸掉敌人的一碉堡,谁都不想去,排长决定用轮回数数的办法来决定哪个战士去执行任务。如果前一个战士没完成任务,则要再派一个战士上去。现给每个战士编一个号,大家围坐成一圈,随便从某一个战士开始计数,当数到5时,对应的战士就去执行任务,且此战士不再参加下一轮计数。如果此战士没完成任务,再从下一个战士开始数数,被数到第5时,此战士接着去执行任务。以此类推,直到任务完成为止。排长是不愿意去的,假设排长为1号,请你设计一程序,求出从第几号战士开始计数才能让排长最后一个留下来而不去执行任务。 要求:至少采用两种不同的数据结构的方法实现。 9. 简单计算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大全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字符统计.asm 2.斐波那契数(小于50).asm (29) 一、课程设计目标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计算机原理与汇编知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软硬件开发水平,为今后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巩固和加强《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2、使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及编程技巧,正确编写程序。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并掌握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4、使学生养成规范书写报告文档的能力,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5、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2 3 4 1 2 3 00001001 00100000 00001011 00110000 00001011

01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本实验设计机器指令程序如下: 4)这里做的是个加法运算,第一个加数已经存入到内存的0000 1010单元中, 第二个加数是需要手工输入的。在实验运行面板中点击“运行”按钮,选择 “输入”芯片,设置输入的数据后,双击连接“输入”芯片的单脉冲,这样 第二个加数就设置好了。 5)在实验运行面板中双击连续脉冲,模型机便开始工作,观察各个芯片的状态。 或者在模型机调试窗口中(如图2所示)点击“指令执行”选项卡,在模型 机调试窗口中点击“下一时钟”,模型机机执行到下一个时钟,点击“下一

微指令”,模型机机执行到下一个微指令,点击“下一指令”,模型机机执行到下一条指令。观察各个芯片的状态,思考模型机的运行原理。 四、课程设计的要求 1、根据题目内容,查阅资料。 2、编写课程设计预习报告。 3、编制程序及调试程序。 4、分析总结,写出课程设计报告,报告中应该包含程序功能与使用说明、程序功能 实现方法说明、如流程图与算法参数说明等内容,设计经验体会总结,源程序清 5 6 1 通 三、实验设计内容 读取文件代码段: MOV AX,DATAS MOV DS,AX ;置数据段寄存器 ; MOV DX,OFFSET FNAME MOV AX,3D00H ;读打开指定文件

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 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系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 1.1 课程设计目的 (1)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 1.3 课程设计方案 (1) 1.3.1 方案概述 (1) 1.3.2 主要材料 (4) 1.4 课程设计基本流程 (5) 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6) 第三章结构内力计算 (9) 第四章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 (12)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1 课程设计目的 初步掌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课程设计学习,熟悉地下工程“荷载—结构”法的有限元计算过程;掌握平面简化模型的计算简图、荷载分类及荷载的组合方式、弹性反力及其如何在计算中体现;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有限元建模、划分单元、施加约束、施加荷载的方法;掌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根据结构内力完成配筋工作。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地铁设计规范》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地下铁道》(高波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6、计算软件基本使用教程相关的参考书(推荐用ANSYS ) 1.3 课程设计方案 1.3.1 方案概述 某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结构尺寸参数详见表1-1。车站埋深3m ,地下水位距地面3m ,中柱截面的横向(即垂直于车站纵向)尺寸固定为0.8m (如图1-1标注),纵向柱间距8m 。为简化计算,围岩为均一土体,土体参数详见表1-2,采用水土分算。路面荷载为2/20m kN ,钢筋混凝土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银行业务模拟系统

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 班级计升1001班 姓名 学号1022051029 指导教师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成绩评定 课题名称银行业务模拟系统 Ⅰ、题目的目的和要求: 1、设计目的 巩固和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通过上机实验、调试程序,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最终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数据结构的知识写程序。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熟练掌握几种基本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 (2)能针对给定题目,选择相应的数据结构,分析并设计算法,进而给出问题的正确求解过程并编写代码实现。 2、设计题目要求: 1. 客户业务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申请从银行得到一笔资金,即取款或借款;第二种是向银行投入一笔资金,即存款或还款。 2. 银行有两个服务窗口,相应地有两个队列。客户到达银行后先排第一个队。处理每个客户业务时,如果属于第一种,且申请额超出银行现存资金总额而得不到满足时,则立即排入第二个队等候,直至满足时才离开银行,否则业务处理完后立即离开银行。 3. 每接待完一个第二种业务的客户,则顺序检查和处理第二个队列中的客户,对能满足的申请者予以满足,不能满足者重新排到第二个队列的队尾。 4.假设检查不需要时间,在此检查过程中,一旦银行资金总额少于或等于刚才第一个队列中最后一个客户(第二种业务)被接待之前的数额,或者本次已将第二个队列检查或处理了一遍,就停止检查(因为此时已不可能还有满足者),转而继续接待第一个队列的客户。 5. 任何时刻都只开一个窗口,营业时间结束时所有客户立即离开银行。通过模拟方法求出客户在银行内逗留的平均时间。

Ⅱ、设计进度及完成情况 Ⅲ、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 [1] 严蔚敏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 严蔚敏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3] 谭浩强 C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4] 与所用编程环境相配套的C语言或C++相关的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