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木桶理论_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_木桶理论_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_木桶理论_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要:文章首先介绍并引用了木桶理论的内容与论点,论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及其重要意

义,并进一步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过程的核心环节———

知己、知彼和抉择。分析了木桶理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认为木桶理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全过程都具有指导价值和启迪作用。

关键词:木桶理论;大学生;生涯规划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9)06-0170-03

“木桶理论”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著名理论,在企业管理应用中,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发现自己管理系统中的“短木板”,敢于揭短,善于补短,才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对于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大学生来说,木桶理论对大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客观认识职业自我,正确评估职业生涯、做出明智的抉择等环节和步骤来说,是具有指导价值和启迪作用的理念。能够合理运用木桶理论,善于发现自我综合素质中的“短木板”,并能善于补短,做好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核心步骤,做到知己、知彼,并与环境和机遇恰到好处的匹配、抉择,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一名社会所需要的、优秀的人才。

一、木桶理论的内容

木桶原理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传统的木桶理论的核心内容为:一只沿口不齐的、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

传统的木桶理论忽视了桶底的作用,其实决定木桶盛水量的多少不仅仅取决于某一木板的长度,还包括桶底的质量。木板再长,如果桶底有漏洞,则同样无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此外,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和

桶底的作用,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以上就是有学者提出的“新木桶原理”,认为木桶的容量既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还取决于木桶的底板、木板间的缝隙以及木桶的桶箍。这个新木桶理论说明了在管理中如何“拼好板”、“摆好桶”是一门非常大的学问。这由许多块长短不齐的木板组成的“木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级,更可以象征着一个个体。而“木桶”的最大盛水量则象征着个人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及其意义随着高校扩招后入学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和国家经济体制、用人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在“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的情况下,有计划、有准备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以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一生中有目的地对自己的兴趣、技能、知识、动机等自身特征和所处的环境状况进行认识分析,从而为选择最合适的职业和职业发展通道而进行的规划和设想。其内容包括:确立事业目标、选择何职业、在什么地方和领域从事何种职业、担任某种职务、取得什么成绩等等。个人职业

作者简介:罗德明(1975—),男,现任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学办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

“木桶理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罗德明

□170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生涯呈现出一种周期性,主要包括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下降阶段等五个阶段。从阶段划分来看,大学时期正是个人职业生涯早期的探索、学习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大学生应该认真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并努力将这一选择与其对职业的了解以及在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兴趣和能力匹配起来。

如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有关的指导课程、专题报告与讲座、研究文章和网络论坛上,都把大学生职业规划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然而,不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重要意义、操作程序和具体技巧等缺乏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以致对职业生涯规划或冷眼相对,或茫然无所适从,或使规划流于形式,或不顾主客观条件任意随自己的兴致来规划,导致职业规划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做好大学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必须预先涉入的问题,是个人职业历程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事业目标、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份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大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发展的目的性与针对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地认识评价自己,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重新定位自身的价值和优势并使其持续增长,对比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树立发展目标后评估自己离目标还有多少差距,而后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大学生在这一阶段上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规划任务是对自己的能力、兴趣与爱好形成一种现实性的评价,在此基础之上,根据来自各种职业选择的可靠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

再次,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培养大学生对人生资源的积累、整合能力,一个人能否尽可能地占有、扩大自己所需要的人生资源,并将不同的人生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规划,既是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个体必备的一种驾驭人生的能力。

最后,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成功地实现自我具有推动作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尽早地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需要,从而向着目标奋斗,成功地实现自我。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

一般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全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步骤:

第一,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大学生成功规划职业生涯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前提。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大学生首先对自己做全面地分析,通过自我分析,正确深刻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第二,环境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学生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等,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只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才能趋利避害,最大可能地实现个人最佳目标。第三,职业选择。即根据对自我和外界环境的分析,选择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职业发展的成败。第四,路线选择。选择好自己的职业后,就需要选择一条正确的生涯路线,发展路线不同,对自身的要求就不同,要达到的职业生涯目标也不同。第五,目标选择。有效的生涯规划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职业生涯目标的选择包括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的确定。第六,策略选择。职业生涯规划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涯策略,即为实现生涯目标的行动计划,并且这些计划要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和易于评量。第七,生涯评估。是指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自觉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和最终的职业目标,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为调整和修订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从以上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可以看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一个“认识自己”、“分析环境”、“合理选择”的过程,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专家罗双平先生把这三个方面称为职业生涯的三要素,即知己、知彼、抉择。职业生涯就是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一定要准确把握这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遵循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只有认清并充分把握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善于科学规划,合理选择,今天的大学生才能成为明天的健全的职业人才和满足社会需求的真正人才。

四、木桶理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如果将木桶理论应用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木桶的最大盛水量即是大学生的职业目标所在,木桶象征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长短不齐的木板象征着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养、努力以及所面临的客观环境、机遇等多种因素。决定一个大学生竞争力强弱的不是其中哪个单方面多少能力,或者某个最优势的环节,而恰恰是强弱力量合理组成的一个盛水量最大的木桶。

17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才辈出,任何一个个体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保持均衡发展。如果没有围绕个体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素质,就很容易导致庸才不断产生,导致竞争失败。而高素质的人才,往往是在某几个方面有突出的竞争优势,其“短板”是可以通过外部环境中资源的整合来克服的。

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如果肤浅地强调均衡发展,实际上只能是一种理想。在实际操作上,往往都不现实,不能适应于现代社会分工的需要。那么,大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中,该怎样来理解和实践“木桶理论”呢?

1、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知己”环节,要善于认识“长短”、“短中见长”及扬长补短。

其实,对每个大学生来说,长板和短板总是存在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的自我认知方面,应善于认识自己的长短板,善于从不同角度来短中见长,并力所能及地扬长补短。

首先,要善于认识自己的“长短”分别是什么。每一个大学生自己的先天素质、后天成长环境与自身努力的程度不同,因此,对人才的衡量也不能标准化。每个大学生只要用心地观察、思考,总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也都会认识到自己不足的一面,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估的环节,准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这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知彼、抉择环节也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要善于“短中见长”,将自己横向的不足转化成纵向的优势。换位思考,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把自己所谓的缺点做一个纵向的比较,即跟自己的过去作比较。这样,个体就容易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身上发生的积极的变化。尽管与他人比起来,某个方面还不够好,但比起以前的自己来,这些方面就是积极的。认识到这一点,大学生不仅可以做到“短中见长”,而且还可以提高自信心,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后,要善于弥补“短”处,努力将自己的“短板”补长。大学生在认清自己的“长短”之后,要寻求补“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每个人的缺点总是有限的,也总是可以找到根源的。就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言,很少部分是由先天遗传素质决定的,绝大部分不足都是由可改变的因素造成的。因此,对于一些通过个人努力可以改进的缺点,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奋发图强,积极进取,从而将自己的短板补长。

2、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知彼”环节,要善于分析职业环境中的“长短板”,并努力根据自我条件创设可以扬长补短的有利环境。

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对个体内外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努力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和不利方面、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并善于根据自我的主客观条件分析把握职业环境中的“长短板”,努力做到让客观的职业环境变成自己可以掌控的主观因素,努力抓住有利条件为我所用,把职业环境中的可能性变成自我的现实性。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生涯发展中知己知彼。

3、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抉择”环节,要把职业自我和职业环境各方面的长短板有机地整合,打造一个盛水量达到最大值的最强木桶。

大学生各长短板之间的缝隙弥合的好坏,体现的是一个人整合内外因素等各方面优势的水平。在这一点上,我们应看到资源组合与优势互补的重要性。这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所有抉择步骤的坚实保障。因此,我们要让整合的能力变成职业自我的一种潜在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要让这种能力在每个大学生的脑海里生根,并坚信这种整合力对实现职业目标的强大作用。

关于桶底基础问题,积沙成塔效应很好,但这种塔是极不牢固的,因此,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决不能忽视“桶底”——

—即大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基础素质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是决定大学生职业成败的关键,至少是决定大学生是否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的关键。

总之,只要我们能科学地认识、正确地对待职业自我和职业环境中的“长”和“短”,切实做好扬长补短工作,把基本功这个“桶底”打得坚实、牢固,把长短板之间的缝隙弥合好,自我这个“木桶”就会增大容量,职业目标就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查宗保:《“木桶理论”之思考》,《东方企业文化》2008年第7期,第40-41页。

[2]肖立山,林玉波《“木桶理论”解读》,《卓越管理》2007年第4期,第86-87页。

[3]刘辉:《木桶原理新解》,《经营与管理》2005年第5期,第41-42页。

[4]顾娅娣:《“职业锚”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科教文汇》2007年第12期(中旬刊),第4页。

[5]陈石清、熊道陵:《浅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规划》2008年第4期,第57-58页。

[6]冯峰:《浅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第112-113页。

[7]沈道海,王保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本土化”论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4期,第118-120页。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杭州310018)

(责任编辑:孙菲)

172

木桶原理启示

“木桶原理”对牧场管理的启示所谓“木桶理论”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很容易会想到木桶装水的多少不在于最长的,却在于最短的一块,继而会认为长木板没有短木板有用。此时,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取长补短,将短板补起来,让所有的板子都增长,这样就能装更多的水。牧场作为一个企业存在,自身管理也摆脱不了木桶原理的影响,在现在的牧场管理中,也确实有很多人在想尽一切办法弥补短板,提升效益,但并非都取得良好的效益,主要存在“长短不分”和不能正确的“扬长避短”的问题。 牧场大小不等,地理位置也不尽相同,作为牧场管理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给明确牧场的定位,找出长处和短板,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只看到短板而忘记了长处,这样以来就容易让原来的长处也变为短板,然后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短板,想再取长补短已无长处可取,最终走进死胡同。如何更好的分析牧场的长处和短板,如果是懂管理的人可以使用SWOT等工具,若无专业知识支撑也可以简单的分析,所谓生活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牧场也可以列出7个方向——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饲喂营养、繁殖兽医、环境管理、奶厅管理和后勤保障。根据牛场的规模对照以上7个方向进行分析,找出牧场的管理长处和短板,进而巩固长处取长补短。

很多牧场能够比较容易的找出自身的长处和短板,接下来就需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就在这里,一些牧场同样犯了错误。例如现在很多牧场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已经成为制约牧场发展的主要短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大部分牛场选择的是银行贷款或借贷,经过与某些牛场打交道发现,他们的财政问题并没有糟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完全没有必要愁眉不展,要知道一时的舍弃可能或获得更大的收获,古有退避三舍而取胜,现在也可以舍掉一部分奶牛作为筹码,资金只要周转开,一盘死棋就能活过来,资金是短板没有错,可是奶产量和质量才是牧场生存发展的基石,一旦没钱就减少奶牛饲喂量,导致奶牛产量和质量都下降,进而奶价下降,走进逐渐缩小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反不如忍一时之痛,淘汰部分奶牛来促进资金周转,增加奶牛饲喂量,提高产量和质量,让一时之痛换来良性循环。另外,有些牧场不缺资金,主要短板就是人员技术跟不上,经过多次的培训和人员更换都无济于事,在这种情况下,反不如丢掉短板,交给专业的外包公司去做技术,牧场来负责运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能力,这样一来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效益提升,同时自己牧场的人员也可在专业人员的熏陶下获得一定的进步。 “木桶原理”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理论,尤其对于管理者更是如此,只是要求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分清长短,学会取长补短,也许会需要舍掉一部分木板,让木桶变得小一点,然而短木

“木桶理论”在高校学生班级建设中的启示

“木桶理论”在高校学生班级建设中的启示 本文结合我国高校学生班级建设的现状,分析了木桶原理与反木桶原理对学生辅导员在班级工作的启示。学生辅导员在班级建设中要尊重每一个个体,同时需要引导所有学生积极构建自身的班级文化和班级意识,为优秀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标签:木桶原理;反木桶原理;班级建设 一、木桶原理与反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是说一个由若干木板构成的木桶,其容量不取决于构成木桶的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使木桶能装更多的水,就要设法改变这块短木板的现状。对一个组织而言,构成组织的各个要素类似于组成木桶的若干木板,而组织的能力又如木桶的容量,取决于组织中最弱的要素。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企业要继续保持优势就不能有致命的弱点。随后,又有学者提出“新木桶原理”,认为木桶的容量既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还取决于木桶的底板、木板间的缝隙以及木桶的桶箍[1]。“反木桶原理”则说,木桶上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对一个组织而言,凭借其鲜明的特色,就能跳出大集团的游戏规则,独树一帜建立自己的王国[2]。 该原理对于高校学生工作有重要启示。以下笔者分述之。 二、木桶原理在高校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我们可以从“木桶”原理中借鉴很多经验,受到一些启发。 (一)建设好木桶的“底板” 木桶的底板决定了这只木桶还能不能盛水。在一个班级中,“底板”就如班级的基础管理,即班级的各类制度。在高校班级管理中,一个班级的规章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既反映了班级的科学管理水平,又反映了学生辅导员的管理水准。班级的各类规章制度,是班级团队运作中的灵魂,在好的班规和程序下,班级成员会共同思考,统一行动,坚持下来便会形成一种行为习惯,这种习惯将会不断提升班级的团队精神。 (二)关注每一块木板尤其是“短木板” 正是因为班级中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如因为部分学生影响班级没有评选上时优良学风班时,老师、同学在内心往往把责任归咎于“学习困难学生”(即短木板)。而在实际的管理中,会有优秀的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舞台,而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久而久之会出现学习困难、人际困难和心理困

“木桶理论”对中职班级管理的启示

“木桶理论”对中职班级管理的启示 发表时间:2016-05-09T09:58:22.84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88期作者:程例 [导读] 安庆工业学校班级管理归根结底是对学生的管理。 安庆工业学校安徽安庆246005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班级管理工作成效的因素很多,需要管理者关注的内容也很多,其中正确认识班级存在的“短板”,并针对性地进行“补短”,是实现班级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也是管理者需倾心用力之所在。 在管理学中有一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寡,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将这一理论运用到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班级管理归根结底是对学生的管理。由于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个人能力、家庭环境不同,兴趣、爱好、性格各异,综合表现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与层次。这正如木桶的“板”有长、短之分一样。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必须充分了解、认识每位学生,进而引导、帮助学生,激发出每位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潜能,促其不断实现“取长补短”,最终达到使班集体整体的“存水量”趋向于最大值的管理目标。 第一,要善于认识“长短” 中职学生来源的广泛性决定着中职班级管理的复杂性,中职班级管理的难度非同一般。为了有效提升管理质量,管理者必须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场所,通过细致的观察、交流与分析,切实了解每位学生的思想状况、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归纳分类。如:有的个性倔强,有的沉默寡言,有的顽皮好动,有的妒忌自私;有的学习能力较强但缺乏动力,有的成绩稍差但管理能力较强,有的对理论知识缺乏兴趣但乐于动手实践……只有摸清了班级中的“长板”和“短板”,才能“对症下药”,提高管理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最终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第二,要精于“短中见长” 对待“问题生”的管理一向是中职班级管理的难点,而“问题生”之形成原因不同,表现特点各异,如有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喜欢惹是生非,有的缺乏学习兴趣而厌倦学习……做“问题生”的工作艰苦而繁杂,需要班主任具有非凡的耐心和不知疲倦的精神,其中发现并利用其自身的“闪光点”是促进转变、寻求突破的关键。“问题生”的长处、优点常常被其短处、缺点所掩盖,别人不易发现,他们自己更不会发现。作为管理者,就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通过必要的“放大”处理,使其“光能”逐步转化为“热能”,进而形成推动其持续进步的“动能”。 第三,要勤于补“短” 对待“问题生”,需要班主任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爱。首先应从信任出发,对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都加以充分鼓励、肯定,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上进心,增强自信心;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生”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并在集体活动和师生交流中捕捉教育良机,拨动学生心弦。如:对上课喜欢讲话的学生,以培养自制力、增加约束条件为主;对成绩差的学生,以培养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为主……只要信心十足,方法得当,就能使“短板”逐渐“加长”,“木桶”的整体容量随之逐渐增大。一位优秀教师曾说过:“如果问题生是一朵被霜打虫咬的鲜花,那么,只要我们倍加爱护,也一定能使每个花瓣恢复生机、散发芬芳。” 第四,要敢于“长中揭短” 教师一般都容易喜爱“好学生”,因为他们优点突出,成绩好,且顺应教师的要求。实际上,“好学生”并非完美无缺,他们自身的“短处”同样存在,如:爱听表扬,吃不起批评,受不起挫折;创新、开拓精神往往不足;动手、组织、社交等方面的能力甚至不如一般同学……有时候,教育“好学生”甚至比教育缺点多的学生难度更大。因为“好学生”一般感情比较细腻,想得比较多,自尊心也强些,因此教育方式的选择应更加慎重。对于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对于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同样应使其有清醒的认识,通过自我批评的方式寻求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同时应采用激励机制,对他们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促使他们不停地向前迈进,在前进中不断完善自己。此所谓“响鼓更须重锤敲”。 第五,要长于创设“长短互补”的环境 班级建设是一个从“群体”到“集体”的过程,故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十分重要。管理者应在班级有效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确立明晰的“集体目标”并鼓励班级全体同学为之努力。可通过设置形式各样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长处”,以达到自我教育、互助教育、扬长补短、协同提高的目的;同时要及时排除同学之间因各种原因造成的不和谐、不合作的现象。只要能架起沟通的桥梁,拉起互信的纽带,就能消除同学之间的隔阂或误解,不断化解矛盾,最终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班级整体沿良性发展方向前行,促使每位同学的“板长”逐渐增大,达到班级整体“存水量”为最大值。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作为管理者,不仅要进行群体的“长短”分析、个体的“长短”分析,更重要的是应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达到“扬长补短”的目标,促进全体同学互相学习、协同提高,以实现班级整体管理质量的“最优化”目标。

最新中考优秀作文素材:木桶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

中考优秀作文素材:木桶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 “木桶理论”带给我们以下启示: 启示1:改变木桶结构可增加储水量 改变木桶结构可增加储水量从木桶原理中,我们可以发现,木桶的最终储水量,不仅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还取决于木桶的使用状态和木板间的衔接与配合。在特定的使用状态下,通过相互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木桶的储水量。 比如:有意识地把木桶向长板方向倾斜,木桶的储水量就会比正立时多得多;或为了暂时地提升储水量,可以将长板截下补到短板处,从而提高木桶储水量。 启示2:通过激励让“短木板”变长 毫无疑问,在企业中最受欢迎、最受关注的是明星员工,即少数能力超群的员工。管理者往往器重明星员工,而忽视对一般员工的利用和开发。这样做很容易打击团队的士气,从而使”明星员工”的才能与团队合作两者间失去平衡。想要避免这个问题,管理者就需要多关注普通员工,特别是对那些”短板员工”

要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赏识。 启示3:别让“短板”葬送自己 如果把木桶比做人生,那么”短板”实际上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些弱点。比如,很多人不注意个人习惯,导致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现失误。缺点和毛病就是人的”短板”,因为它们的存在,制约了一个人才能的发挥。有时候,一些不良的习惯甚至有可能葬送一个人的事业。所以,我们不能被缺点牵着鼻子走,而要主动将”短板”加长,将缺点纠正过来。

高考作文素材:木桶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

高考作文素材:木桶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木桶理论”带给我们以下启示: 启示1:改变木桶结构可增加储水量 从木桶原理中,我们可以发现,木桶的最终储水量,不仅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还取决于木桶的使用状态和木板间的衔接与配合。在特定的使用状态下,通过相互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木桶的储水量,比如:有意识地把木桶向长板方向倾斜,木桶的储水量就会比正立时多得多;或为了暂时地提升储水量,可以将长板截下补到短板处,从而提高木桶储水量。 启示2:通过激励让"短木板"变长 毫无疑问,在企业中最受欢迎、最受关注的是明星员工,即少数能力超群的员工。管理者往往器重明星员工,而忽视对一般员工的利用和开发。这样做很容易打击团队的士气,从而使"明星员工"的才能与团队合作两者间失去平衡。想要避免这个问题,管理者就需要多关注普通员工,特别是对那些"短板员工"要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赏识。 启示3:别让"短板"葬送自己 如果把木桶比做人生,那么"短板"实际上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些弱点。比如,很多人不注意个人习惯,导致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现失误。缺点和毛病就是人的"短板",因为它们的存在,制约了一个人才能的发挥。有时候,一些不良的习惯甚至有可能葬送一个人的事业。所以,我们不能被缺点牵着鼻子走,而要主动将"短板"加长,将缺点纠正过来。 看了以上木桶理论的启示后,提醒同学们要学会从木桶理论中提取作文素材。

木桶理论的启示

木桶理论的启示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水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的容水量,不取决于桶壁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使木桶能装更多的水,就要设法改变这块木板的现状。显然,无论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团队而言,这一理论都不无启迪意义。 平心而论,作为一个人,不可能尽善尽美,难免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短板”。面对自身“短板”,是消极回避遮遮掩掩,还是直面问题以求改进,往往考验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生存智慧。前者只会让短处和缺点越来越多,最终掩盖长处和优点,不仅严重制约自己的成长进步,而且还可能贻误工作,后者则会让自己在揭短中开阔胸襟,在补短中完善自我,从而提升为人境界,提高综合素质,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无疑,明智的人只会选择后者,及时补短,克非改过。 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团队也同样如此。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团队里的员工素质参差不齐,能力高低不一,而管理者又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弥补,那么,时间一长,能力较低的员工难免就会拖整个团队的后腿,进而影响和制约整个团队优势的发挥。因此,一个团队要想成为一个盛水较多、结实耐用的“水桶”,就要想方设法提高所有木板的长度,只有让所有的木板都达到“足够高”的高度,才能完全发挥团队作用,进而提升整个团队的核心竞争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管理者既要注重发挥那些“长木版”——明星员工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也要加强对“短木版”——一般员工进行培训,激励其见贤思齐,完善自我,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实践证明,人与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差距往往就在于能否有效地做好补短的工作,补短是改进工作、追求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瞄准短板,补齐短板,个人才能健康成长,同时提高团队核心竞争力。(刘建明)

2016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模拟之谈谈木桶原理对自己的启示

中公教育东莞分校 2016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模拟之谈谈木桶原理对自己的启示【题目】 木桶原理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要点】 1. 木桶原理就是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其意义是短处限制发展。 2. 论证木桶原理,谈短板对自己、团队的影响,强调木桶原理的重要作用。 3. 谈木桶原理对自己的启示,正视短板及时补短实现飞跃。 【参考答案】 木桶原理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盛水时,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若要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这一规律就被总结为“水桶定律”,也常称为“短板理论”。其实不管对于我们个人,还是一个团队,木桶原理都向我们昭示着一个道理:我们要及时发现自身的毛病和缺点,并且想办法及时改正缺点,冲破“限制性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成长。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但是当我们面对自身“短板”时,是消极回避遮遮掩掩,还是直面问题以求改进,往往考验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生存智慧。前者只会让短处和缺点越来越多,最终掩盖长处和优点,不仅严重制约自己的成长进步,而且还可能贻误工作,后者则会让自己在揭短中开阔胸襟,在补短中完善自我,从而提升为人境界,提高综合素质,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无疑,明智的人只会选择后者,及时补短,克非改过。对一个团队而言,团队中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如若我们对团队的劣势部分不予理睬,那么长久下去,劣势的部分难免就会拖整个团队的后腿,进而影响和制约整个团队优势的发挥。因此,在我们的团队建设当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提高所有木板的长度,只有让所有的木板都达到“足够高”的高度,才能完全发挥团队作用,进而提升整个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自身的短板,并及时补短,才能不断的提升自我实现飞跃。再次,我们要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真正实现一个团队的力量,实现彼此互助,同时进步,促进我们团队的腾飞。 1

木桶原理的解读及启示

木桶原理的解读及启示 2014年08月05日00:00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71 比尔·盖茨说:“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建设一支有凝聚力的团队,已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什么是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木桶短板管理理论,所谓“木桶理论”也即“木桶定律”。木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根据这一内容,可以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解读 如果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比做三长两短的一只木桶,而把企业的生产率或者经营业绩比做桶里装的水,那影响这家企业的生产率或绩效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最短的那块板。企业的板就是各种资源,如研发、生产、市场、行销、管理、品质等等。为了做到木桶“容量”的最大化,就要合理配置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及时补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企业要想成为一个结实耐用的木桶,首先要想方设法提高所有板子的长度。只有让所有的板子都维持“足够高”的高度,才能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完全发挥团队作用。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只要组织里有一个员工的能力很弱,就足以影响整个组织达成预期的目标。而要想提高每一个员工的竞争力,并将他们的力量有效地凝聚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企业培训是一项有意义而又实实在在的工作,许多著名企业都很重视对员工的培训。 根据权威的IDC公司预计,在美国,到2005年企业花在职工培训的费用总额将达到114亿美元,而被誉为美国“最佳管理者”的GE公司总裁麦克尼尔宣称,GE每年的员工培训费用就达5亿美元,并且将成倍增长。惠普公司内部有一项关于管理规范的教育项目,仅仅是这一个培训项目,研究经费每年就高达数百万美元。他们不仅研究教育内容,而且还研究哪一种教育方式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 启示 最长的怎么反而不如最短的?这似乎与常规思维格格不入,然而却被证明为正确的论断。木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那块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因为在水平状态下,长的板子再长也没有用,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

木桶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网聚天下文化传媒观点:木桶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网聚天下文化传媒旗下专业机构天下营销商学院与你一起分享木桶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 由此可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短板”的长度决定其整体发展程度。正如,一件产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那个品质最次的零部件,而不是取决于那个品质最好的零部件;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高低,不是取决于这个组织的最优秀分子的素质,而是取决于这个组织中最一般分子的素质一样。此种现象在管理学中通常被称为“木桶效应”。 更进一层,我们可以知道: 1、比最低的木板高出的部分是没有意义的,高出越多,浪费越大; 2、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这是来自生活中的经验,但朴素的道理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任何一个组织或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但劣势部分却往往决定着整个组织的水平。问题是“最短的部分”是组织中一个有用的部分,你不能把它当成烂苹果扔掉,否则你会一点水也装不了! 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它告诉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要下工夫狠抓单位的薄弱环节。 领导者要有忧患意识,如果你个人有哪些方面是“最短的一块”,你应该考虑尽快把它补起来;如果你所领导的集体中存在着“一块最短的木板”,你一定要迅速将它做长补齐,否则它给你的损失可能是毁灭性的——很多时候,往往就是一件事而毁了所有的努力。一个县或是任何一个区域都有这样“最短的木板”,它有可能是某个人,或是某个行业,或是某件事,领导者应该迅速找出它来,并抓紧做长补齐。有些人也许不知道木桶定律,但都知道“一票否决”,这是中国的“木桶”,有了它你便知道木桶定律是多么重要。 形容科学研究和事物发展的整体水平比喻。决定一只木桶容量的,既不是最长的,也不是平均长度的,而是最短的那根木板。这意味着必须推进所有的知识前沿,加强整个科学技术事业和组织的结构,才能在竞争中取胜。一个团队组织的成功,不在于某几个人,而是所有人的齐头并进。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理论被应用于许多方面。比如经济界,IT界等等。

新木桶原理的启示2010

新木桶原理的启示2010-07-17 22:36 木桶理论的最初含义是指:—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子。新木桶原理是指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正常情况下(指木桶的大小是一定的,也不斜放等)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每一块木板的长度,最短的木板决定盛水量。第二、是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第三、是有一个很好的桶底。第一个因素大家好理解;但如果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缝隙或缝隙很大,也无法装满水;同样如果没有好的桶底,盛水只能是空想,这就是新木桶原理。 前几天,有个朋友推荐了几篇文章给我,很经典。其中之一,用一支登山队的简单故事阐述了一个深刻的结论——一个人独自行走,会走得很快,但多人结伴而行,才能走得更远。这让我想到了“新木桶原理”,有时候人真的很矛盾,有很多事情或者想法,因为很多方面的顾忌而不企与人分享,自己一个人在慢慢地做。但是时间不等人,等到真的做好之后,突然发现它已经远远失去了当初预计的价值,已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实际上,这里所缺失的就是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最基本的条件便是要与团队中的成员达成信任与认同。如果团队中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那么合作肯定不是全身心的。即便是勉强达成共识,那也极为脆弱,经不起历练,最后肯定没有赢家。认同感也很重要,它意味着团队成员能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对团队的前景有着相当的共识。信任与认同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为促进。 团队合作的价值就是为了双赢或共赢,这当中可能会发生预期收获减少,但其背后的价值却不可小视。首先,能节约时间与精力,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预期目标,实现急需成果。虽然这当中因为合作而与队友分享果实,但可能出现1+1>2的结局,而且还能为未来的社会活动添加一个合作者;其次,能在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中,与队友的思维得到交流,极易生

木桶定律读后感

木桶定律读后感 木桶定律读后感(一)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众人皆知的管理学界知名的木桶定律。近日再次看了《木桶定律》这本书,很受触动。 水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书中说:“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从一个企业的整体来看,木桶定律要求业务经营要均衡发展,平衡各方位,注重细节,敢于自我揭短,对漏洞进行及时的修复。如今,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到企业的整体,小到一个部门、一个班组,无疑都是团队竞争的战场,都是整体实力的较量。只有改善团队的不足与缺陷,这才是提升团队战斗力的出路,只有提高团队的综合实力,这才是提升团队竞争力的关键。 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水桶定律”可谓是极为巧妙和别致的。木桶定律以我们日常一个最简单、最常见不过的木桶盛水的例子,形象阐述“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的市场竞争法则。对企业而言,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劣质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系统的水平。其实说白了,木桶定律告诫我们决不能轻视短板,必须要均衡发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板”、“短板”。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随着“水桶定律”被应用得越来越频繁,应用场合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基本由一个单纯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水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水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无论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员工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和不足。从我们的员工个人的角度来看,木桶定律无疑是对自身的一个反省与洞察,找寻自己在工

木桶理论对教育的启示_1905

木桶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一个木桶的容水量,不取决于桶壁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著名的“木桶理论”。确实,在许多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短板”的长度决定了其整体发展程度,劣势部分往往决定着整个组织水平。要使木桶能装更多的水,就要设法改变这块木板的现状。显然,无论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团队而言,这一理论都不无启迪意义。我想,木桶理论不但适用于管理学,也适用于教育领域。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关注优秀生,更要关注决定班级整体水平的那片最短的木板。 作为教师,谁都想使“木桶”承载更多的水,但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学生发展极具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板有所短、板有所长是很正常的事情。短板的长度不解决,班级“容积”增大就会成为空谈。因此,对“短板”的关注,不仅关系到“短板”自身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木桶“容积”的多少。何况,现在的短板并不代表着永远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能忽视、轻视、漠视他们。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告诉我们,学生个体的智力组成非常复杂,每个学生个体的智力是多种智能的排列组合,其智力不是一模一样的。因此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用一种包容、宽恕的心去善待学生。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切实地理解、信任学生,学生才会热爱老师,

只有教师对学生投之以桃,学生才会对教师报之以李;师生关系融洽,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为全面完成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 界。高尔基说得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 可是往往,教师关注的是“长板”,对待他们呵护有加,总以为是他们撑起了班级的“容积”。而对“短板”,教师更多的是漠视、忽视,很少想到要为他补长,从而提高班级的“容积”。也有的教师是注意到了“短板”,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总是以各种借口来为自己辩解:如短木板太短了,无法使之变长;抑或那么多的长木板都无法关照,哪里来的时间来关心短木板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站不住脚的借口。对于木桶而言,要想提高木桶的容积,我们必须为木桶量身订制发展计划,如此乎木桶的容积才能达到它的最大值。那么,教师在教育中如何提高木桶容积呢? 一、重其短板以求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个班集体都有短板,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团队里的成员素质参差不齐,能力高低不一,而管理者又不

木桶原理对我的启发

木桶原理对我的启发 第一点,“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它的长板,而在于它的短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缺点和不足,这就在于我们如何定位了。 对于我们自身来说,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首先我们要清楚地找到自身的短板,但有时候不能客观的分析出自己的不足,就要通过别人的评价和对你的看法来找寻自己的缺点,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对于团队来说,我们可以扬长避短,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这也是装水多少的关键。团队是一个互相体现价值的地方,在团队中,其实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缺点和优点,我们要善于利用自身的优点,在自己的领域上和团队相互配合,更好的完成任务,但是一个人要是处处都是弱点,那就无法扬长避短,无法在团队中起到作用,从而失去自身的价值。 第二点,“木桶能不能长时间的装下水还取决于木板的厚度”,对于现在的我们,装下很多的水不是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在高速奔跑的前提下始终可以保持桶中的水不减少。 这就必须要提高木板的厚度,木板太薄,就容易断,正如那句话时间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知识只懂得照本宣科,不懂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的结果就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我们必须增加木板的厚度,提高每一部分的坚实程度,这样我们才能在高速发展的现在,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三点,“木桶要装水,每一块木板必须要紧密结合”-每一个部

分都有相互联系,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要做到举一反三,可以熟练运用不同的知识,将不同的知识相互融会贯通。对于团队来说,每个人都要相互交流,互相了解,这样在发挥自己优点的同时还可以协同他人工作,高效的完成每一项工作,不会发生因缺乏交流而造成的扯皮推诿,工作进展缓慢。 第四点,“木桶装水多少,还取决于木桶底的结实程度”-如果没有基础一切都白搭,就如同房屋牢不牢固,在于它的基础,而我们的基础在于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这个基础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积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二十几年的光阴一直在积累知识,但各自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同,造成每个人的基础不同,知识掌握牢固的人,就相当于直径大且底部结实的木桶,不但牢固,装水有多;知识掌握欠缺的人,就相当于直径小且底部脆弱的木桶,装少许水还可以,一旦增加水量,顷刻破坏。所以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对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对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桑代克联结学习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一)学习是在刺激情境和行为反应之间形成一定联结的过程。桑代克明确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这些系统,下自26个英文字母,上至科学或哲学,其本身都是联结造成的”。他曾设计过一种迷笼,动物必须在笼内做完三种不同的反应,即按压机关、抓绳索和技环之后,笼门才能自动打开。然后他再仔细观察猫是怎样学会开迷笼的。他看到,猫被放人笼后,总是表现出明显不安,并企图逃出监禁。它想从空隙中钻出来,抓咬笼内的板条或铁丝,伸出爪子抓那些可以抓到的东西。当它使某件东西松动或摇晃时,就继续努力去做。它并不十分注意笼外的食物,而是在笼内乱抓,似乎本能地想逃出迷笼。猫不断地挣扎,可以连续十分钟、八分钟地抓、咬、按、钻。在这种冲动式挣扎中,猫可以通过各种尝试,偶然一下子抓住绳索,触及按钮或拉动拉环,从而使门打开。这样反复实验,就可以发现,猫在笼中逐渐地减少和排除了那些不成功的冲动,而成功的动作反应则被愉快地牢记。直到多次尝试以后,猫一进笼,就会以一种确定的方式去触按钮,抓绳,拉环并顺利逃出笼外。桑代克根据他的实验,认为动物的学习是在情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可以不必假定动物也有推理与思维。因此桑代克认为,人类的学习也是联结的形成与巩固,人类所有的行为、思想和活动,都能分解为基本的单位刺激和反应的联结。(二)联结是通过多次的尝试错误过程建立的。桑代克在观察动物学习时发现,只要把猫放进迷笼,它就会很快作出反应并经过多次的尝试,最终学会打开迷笼。他记录了动物解决迷笼问题的行为表现,并把它的反应时间绘成曲线,制成了学习曲线图。从学习曲线图中可以看到,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加,动物错误的反应越来越少,正确的反应逐渐增加,最后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出形成了联结。也就是说,动物的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不断尝试和减少错误,并最终在刺激与反应间形成联结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做尝试错误,简称试误说。他还认为,人类的学习也是

《关于《木桶故事》的启示》

《关于《木桶故事》的启示》大儿子尽量把自己的木桶做大,做到桶壁最后一条挡板时没有木材了;而小儿子平均地使用了这些木板,做出了一个看上去桶壁并不很高的木桶。 老国王让两人用自己的桶去装水,结果反而是小儿子并不起眼的木桶装水最多,最终得到了王位。 通过木桶故事,让我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寓言及传说故事中,往往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一条木桶法则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多盛水,提高木桶的整体效益,就必须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则法则所蕴涵的深意,对于我的学习又何尝不是呢。就以我四年级期末考试成绩来说,数学87分,语文92分,英语98分,品社86分,科学92分,均分在91分左右。虽然单科成绩有超过95分的,可均分却总提不上去,为什么。通过分析,原来低分的科目过多。正如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多盛水,提高木桶的整体效益,就必须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全面提升学科均分,必须在低分学科上下功夫。面对这一情况,在新学期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前做好预习、准备好需要查的资料,课下回顾课上讲的内容,做好笔记。 二、上课积极发言,落下的科目要在最短时间内复习完毕,不耽误老师讲新课。

三、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多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多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 生活中好多事情也是这样,我们的学习恰恰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常常带着一颗平常心,更要注意发展的平衡,同时,不能忘了取长补短,把劣势转变成优势,反之欲速则不达。 五年级:夏音沫 第二篇:谈“木桶的故事”对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启示谈“木桶的故事”对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启示 ----班主任网络培训专题四讨论 作为教师,工作中最艰苦最头痛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事莫过于对后进生(问题生)的转化工作。无论在哪所学校,也无论在学校的哪个班级,都有后进生或问题学生的存在。学生后进或者思想有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来自社会、家庭、社区、学校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消极影响以及学生的资质和性格等都是后进生或者问题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后进生或者问题生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一个教师,无论从他们的个体健康发展需要或者从班集体的发展需要考虑,都需要将其转化。 读了《木桶的故事》这则教育案例,我的心又一次受到一种教育大爱思想的触动,我不由得重新开始了对自己工作态度和方法的审视,在对比反思中,有了如下对后进生教育转化的理性认识。 一、要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

木桶理论对班级均衡发展的启示

木桶理论对班级均衡发展的启示 云南省武定民族中学张明昆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的容水量,不取决于桶壁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使木桶能装更多的水,就要设法改变这块木板的现状。显然,无论对学生个体还是班级管理而言,这一理论都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笔者认为,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班主任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积极创设学生成长的有利条件和优良环境,把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公平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笔者从事班级管理多年,一直致力于班级均衡发展的探索实践,并结合“木桶理论”的启示,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学生发展不均衡等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寻求到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转化后进生是实现班级均衡发展的关键 如何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谓后进生,是指在学习或者思想品行上和同班其他同学有差距的学生,从某种角度而言,后进生是班级发展必然存在的群体,

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正视这个群体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又要想方设法转化和改变这个群体的现状,进而促进班级的均衡发展。 班级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要求班主任不仅要具备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还要懂得一定人文关怀。只要留意观察不难发现,有些班主任虽然整天忙得焦头烂额,但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因,就是不善于总结研究班级管理的方法,工作重心把握不准,没有充分了解和掌握本班学生的特点,不能因地制宜的实施班级管理,就拿如何界定和转化本班后进生来说,如果班主任不能够深入到学生中去,细心观察了解学生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就难以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动向。平心而论,所谓的后进生也只是相对某个方面而言的,他们并非一无是处,只是在学习或品行上和同班其他同学存在差距而已,只要班主任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让其发挥优点,让他们在集体中逐步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不断增强其自信心,久而久之,他们的上进心就会逐渐提升,某些不良品行或是缺点就会被其优点所取代。 二、班主任的“一视同仁”是实现班级均衡发展的前提 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好“一视同仁”的原则,不能让后进生有被冷落的感觉,因为相对而言,后进生一般都比较敏感,而他们又特别在乎班主

木桶原理启示录

木桶原理启示录 在百度上搜索“木桶原理”,百度百科会弹出这样的答案:“水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其他的答案也都是大同小异,不管叫木桶原理也好、水桶效应也好,说的都是一个道理,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 木桶原理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古老的定律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就像美酒一般,时间愈久远,愈是甘甜可口。凭借其深遂的内涵,越演绎内涵越丰富。木桶原理的核心是说一支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的高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那我们不妨按此思路继续演绎。 一、一支木桶能盛多少水,还取决于木桶的大小。而木桶的大小则完全取决于木桶底部的面积大小和厚度如何。要想让一个木桶存在合理,使用便捷,木桶的高度和底部的面积一定是比例均匀合谐的。而底部面积和厚度就是企业的主营业务的品质如何。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这个企业的盘子有多大,企业的赢利模式和项目的获利能力如何。一个企业如果有了一个足够大的盘子,获利能力又很强,就拥有了让这个木桶盛更多的水的先天基础。 二、一支木桶能盛多少水还取决于木桶的形状,众所周知,在木桶的所有形状中,当桶底面积相同,木板数量相当时,圆形木桶容量最大,盛水是最多的。而圆形木桶中的每一块木板与木桶底部圆心的距离也都是相等的。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企业的每位员工都能和企业的核心目标与核心战略与思维保持同样的距离,这时木桶就是圆的,那这种状态是最理想的。反过来说,如果企业的核心吸引力对每位员工都是一样的,那就达到了上下同欲,万众一心的境界,在这种状态下,木桶的盛水量最多,企业的运行状态最好,利润会最大化。当然这是一种理论上的最佳状态,实际操作中不可能这么完美,但它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的目标和方向。那这种吸引力靠什么形成呢?就是企业文化、绩效体系、薪酬体系等等,如果企业在这些方面设计不合理,绩效和薪酬不公开,不透明,不平等则不但达不到效果,相反副作用会很大。同时,要使木桶的形状是圆形的则一定要把组织架构设置合理,只有架构合理,才能让企业的每位员工、每个部门作用最大化。 三、要想让木桶盛更多的水,木桶中的每块木板的品质十分重要。尤其是当木桶盛满水时,巨大的压力对每块木板都是严峻的考验。要想让每块木板都承受住考验,企业在人的方面必须在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这四个方面做足功课。特别是在选人方面,应该本着对员工负责、对企业负责的态度,筛选对热爱企业又适合在本企业服务发展的人。同时做到在本企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位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能确实起到本岗位应发挥的作用。 四、木板与木板之间如何科学搭配组合以及他们之间的联接配合的紧密程度也十分重要。工匠在制做木桶时,把每块木板加工成统一的标准形状以便于木桶的制做。但企业在用人时却要复杂得多。因为人不同于木板,千人千面,具有多样性。并不是随意组合起来就能发挥最大的效能,组合得不好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内耗。所以现在象《九行人格》、《色彩与性格》等方面的书籍和培训特别多,其目的就是为对人的思维方式和性

什么是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给我们的启示

什么是木桶原理木桶原理给我们的启示什么是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木桶短板管理理论,所谓“木桶理论”也即“木桶定律”。木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根据这一内容,可以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木桶原理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改变木桶结构可增加储水量 从木桶原理中,我们可以发现,木桶的最终储水量,不仅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还取决于木桶的使用状态和木板间的衔接与配合。在特定的使用状态下,通过相互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木桶的储水量,比如:有意识地把木桶向长

板方向倾斜,木桶的储水量就会比正立时多得多;或为了暂时地提升储水量,可以将长板截下补到短板处,从而提高木桶储水量。 启示2:通过激励让"短木板"变长 毫无疑问,在企业中最受欢迎、最受关注的是明星员工,即少数能力超群的员工。管理者往往器重明星员工,而忽视对一般员工的利用和开发。这样做很容易打击团队的士气,从而使"明星员工"的才能与团队合作两者间失去平衡。想要避免这个问题,管理者就需要多关注普通员工,特别是对那些"短板员工"要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赏识。 启示3:别让"短板"葬送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