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

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
组织胚胎学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基础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授课教研室:组织胚胎学学时:51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

《组织胚胎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整合的学科课程,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embryology)是研究个体发生、发育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这两门课程均为形态学科,是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学习生理、生化、病理解剖等后续课程和临床实践所必备的基础。组织学与胚胎学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属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主要课程,是我院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考试)。

本课程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坚持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为主的施教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光镜结构及超微结构,了解其相关的功能;理解胚胎发生过程和常见畸形成因,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全面发展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目前条件下理论为主课程可基本保持学科体系和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要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部分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适应的包含需解决问题的生活事件、社会事件,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实施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人体的微细胞结构和发生规律,为学习其他基础和临床医学打下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巩固生物学有关细胞学的概念、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相关功能。

(2).掌握四大基本组织的光镜结构和主要超微结构,了解其相关的功能。

(3).掌握各系统中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和重要超微结构,了解其相关的功能。

(4).掌握人胚早期发育的基本过程以及胚胎附属结构的形成、构造和机能意义。熟

悉人体各系统发生过程的概况,掌握主要器官的发生过程及常见畸形。

2、能力目标

(1).要求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听课时扼要记笔记,有效使用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实习指导,能科学地安排课外自学时间。

(2).了解研究组织学与胚胎学常用的技术,石蜡切片、超薄切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及过程,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等。

3、素质目标

(1).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新意为人民服务;培养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能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即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描述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理论教学标准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熟练掌握人体微细结构的相关知识,能具有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建立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按教学单元详细介绍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分析。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微细结构,并理解与其功能的关系,熟悉人体胚胎发生过程,理解临床所出现的常见畸形。理论课与实习课相结合,通过在显微镜下独立辨认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微细结构。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要求】

1. 理解组织学常用研究技术。

2. 了解组织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医学中的地位,了解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细胞、组织、器官的关系;石蜡切片主要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组织、细胞对各种染色的反应性质;如:嗜酸性、嗜碱性、嗜银性、亲银性、嗜铬性、异染性

【课程内容要点】

一、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二、组织的发展简史和当代组织学

三、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四、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细胞

【学习目的要求】

1. 了解细胞的形态、大小及细胞的一般结构,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2. 掌握细胞器的概念,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及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功能。

【教学重点】

掌握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

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及功能

【课程内容要点】

一、介绍细胞的形态、大小及其相关因素。

二、详细讲解细胞膜的光、电镜特点,化学组成及功能。

三、重点讲授细胞器的概念、种类,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线粒体、核糖

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中心体、细胞骨架(微丝、微管、中间

丝)。

四、简单介绍细胞核的结构。

五、重点讲授染色体(质)的结构及功能意义。

六、简单介绍核仁的结构、功能。

第三章基本组织

第一节上皮组织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

2掌握各种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

3掌握微绒毛和纤毛的光镜结构、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

4熟悉细胞连接的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

5熟悉基膜的位置、光镜、电镜结构和功能

6了解腺细胞、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几种被覆上皮的形态、分布与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

上皮细胞侧面连接结构:紧密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课程内容要点】

一、上皮组织的一般特征

上皮组织的组成、分布、结构特点、功能及分类。

二、被覆上皮的类型和结构

1.被覆上皮的特征和分类原则。

2.几种被覆上皮的形态、分布与主要功能

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层、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移行上皮。

三、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1.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衣、微绒毛、纤毛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的特点和功能。2.细胞侧面连接结构: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结构特点与功能。

3.上皮细胞基层面的结构:基膜、质膜内褶和半桥粒。(重点讲解)

四、腺上皮的类型和结构

1.腺细胞、腺上皮和腺的概念。

2.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的一般特点。

3.外分泌腺的分类:单细胞腺和多细胞腺。多细胞腺的分类。(自学)

4.几种腺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分泌方式;局浆分泌、顶浆分泌和全浆分泌。

第二节结缔组织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2.掌握疏松结缔组织各种成份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纤维和基质的形成。

3.熟悉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4.掌握软骨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5.了解三种软骨的特点与分布。

6.掌握骨组织和骨的组织结构。

7.熟悉骨发生的两种方式与骨骼生长的关系。

8.掌握血液有形成分的形态结构、功能和正常值。

9.熟悉红骨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以及造血诱导微环境的结构基础。

【教学重点】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光镜与电镜结构及其功能。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结构与功能。长骨的组织结构(几种骨板)。

骨发生的两种方式。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功能和正常值

【教学难点】

分子筛,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软骨的生长方式,骨发生的基本过程。

【课程内容要点】

概述:结缔组织的一般特征

一、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起源和分类。

二、固有结缔组织

(一).疏松结缔组织

1) 细胞成份: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光镜结构及超微结构;纤维和基质的形成过程,巨噬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光镜与电镜结构及其功能;脂肪细胞的光镜结构及其功能,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的概念,各种白细胞。

2) 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理化特性。

3) 基质的组成、特性及功能,分子筛。

(二)致密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分布

(三)、脂肪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分布 (一般讲解)

(四)、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分布 (一般讲解)

三、软骨组织和软骨

1.软骨组织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2.软骨膜的结构、功能及软骨的生长方式。

3.软骨的分类及三种软骨的特点与分布。

三、骨组织和骨

1.骨组织的结构

1)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来源、形态、分布与功能。

2)骨基质:胶原纤维、基质及钙盐组合成骨板。

2.长骨的组织结构:

骨松质和骨密质中的骨板;骨膜的结构和功能。

3.骨的发生和生长

1)骨组织发生的基本过程。

2)骨发生的两种方式: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3)长骨发生的基本过程,骨的加长和增粗。

四、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浆、血清与有形成分。

2.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功能和正常值。(重点讲解)

(一)血浆

(二)血细胞

1、红细胞

2、白细胞

第三节肌组织

【学习目的要求】

1、熟悉肌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2、掌握骨骼肌和心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联系,熟悉平滑肌的结构和机能。详细介绍

骨骼肌和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教学重点】

骨骼肌纤维和心肌纤维的微细结构。

【教学难点】

肌原纤维、肌节与粗、细肌丝。

【课程内容要点】

一、肌肉组织的一般特征

二、骨骼肌

1.骨胳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2.骨胳肌纤维的电镜结构:肌原纤维、肌节与粗、细肌丝,横小管、肌质网、三联体。

3.骨骼肌的收缩机理

4.肌肉的结构。

三、心肌光镜结构及电镜结构特点

四、平滑肌光镜结构及电镜结构特点

第四节神经组织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和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2.掌握突触的超微结构特点与分类。

3.了解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4.掌握神经纤维的结构与分类。

5.熟悉神经末梢的分类及几种主要神经末梢的结构与功能。

6.熟悉血-脑屏障的结构和意义。

【教学重点】

神经元的结构,突触,有髓神经纤维。

【教学难点】

突触,有髓神经纤维。

【课程内容要点】

概述:神经组织的组成。

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体、树突、轴突的光镜与电镜结构。

2.神经元的分类

按形态分类,按所释放的神经递质分类。

3.突触:

定义和分类。化学性突触的光镜、电镜结构与功能。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特点、分类、功能。血—脑屏障。

三、神经纤维

1.有髓神经纤维的光镜结构,神经膜与髓鞘的形成及其超微结构。

2.无髓神经纤维的光镜结构。

3.神经的结构。

四、神经末梢

1.感觉神经末梢的结构与功能:游离感觉神经末梢;有被囊的感觉神经末梢。2.运动神经末梢的结构:运动终板的分布、光镜及电镜结构。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第三章消化系统

第一节消化管

【学习目的要求】

1.熟悉消化管壁的基本结构。

2.掌握食道、胃、小肠粘膜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3.了解消化管的内分泌细胞的分布,主要类型和功能。

【教学重点】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胃粘膜、小肠粘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小肠的三级放大。

【教学难点】

胃小凹与胃底腺的关系,肠绒毛的结构与小肠功能。

【课程内容要点】

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的结构和功能。

二、食管的结构特点及食管腺

三、胃

1.胃粘膜的结构特点:

上皮的结构特征。贲门腺和幽门腺。胃底腺的结构,主细胞与壁细胞的光镜、电镜结构和功能,颈粘液细胞的结构特点。

2.胃其它各层。

四、小肠

1.小肠粘膜结构特点:

环形皱襞及绒毛,肠上皮吸收细胞、杯状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及其功能。小肠腺的结构。

2.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小肠其他各层。

五、大肠和阑尾的结构特点

六、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

1.消化管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特点、分布。

2.消化管几种主要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功能。

第二节消化腺

【学习目的要求】

1.了解消化腺的基本结构,实质与间质、分泌部与导管部的关系。

2.了解三对唾液腺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掌握胰腺的结构和功能。

4.掌握肝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肝小叶的光镜及电镜结构与功能。

5.掌握肝血循环及胆汁排出途径。

【教学重点】

胰腺外分泌部结构特点及胰岛的细胞类型和功能。肝小叶的光镜、电镜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

肝小叶的光镜结构及肝细胞、肝血窦与窦周隙、胆小管的电镜结构和功能。

【课程内容要点】

一、大唾液腺

1.大唾液腺的基本结构,浆液性腺泡、粘液性腺泡及混合性腺泡。

2.腮腺、颌下腺与舌下腺的结构比较。

二、胰腺

1.外分泌部:腺泡和导管的结构特点及胰液。

2.内分泌部:胰岛的形态、细胞类型和功能。

三、肝脏

1.肝脏的基本结构。

2.肝小叶的光镜结构及肝细胞、肝血窦与窦周隙、胆小管的电镜结构和功能意义。

3.门管区的结构特点。

4.肝血循环特点及胆汁排出途径。

5.肝脏的功能。

第四章呼吸系统

第一节呼吸道

【学习目的要求】

1、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机能意义。

2、熟悉与功能。

【教学重点】

熟悉气管、主支气管的微细结构

【课程内容要点】

一、气管、主支气管的微细结构

1、粘膜

由上皮和固有层组成

2、粘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与固有层无明显分界。

3、外膜

由“C”形的透明软骨环构成支架,软骨环间及其后方的缺口有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封闭。

第二节肺

【学习目的要求】

1、肺导气部的结构特点,与各级管道的变化规律。

2、掌握肺呼吸部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讲解肺泡的结构。详细说明气-血屏障的组成及功能。

【教学重点】

导气部的组成及管壁结构变化。肺的呼吸部组成及肺泡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

肺泡的结构与功能

【课程内容要点】

一、肺的一般结构及肺小叶。

二、肺的导气部的组成及管壁结构变化。

三、肺的呼吸部:组成,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的结构。

四、肺泡;肺泡上皮I型和Ⅱ型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肺泡隔的结构。气血屏障的组成与功能。肺泡巨噬细胞。

第五章泌尿系统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肾单位和集合小管的分布、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和功能。

2.掌握球旁复合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3.熟悉肾血循环的特点。

4.了解排尿道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肾小体、肾小管的光镜和电镜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

肾小体、肾小管的光镜和电镜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

【课程内容要点】

一、肾

1.肾的基本结构:被膜、皮质、髓质、迷路、髓放线和肾柱。

2.肾单位:组成、各段划分及走向。表浅肾单位与髓旁肾单位的概念。

1) 肾小体的光镜和电镜结构及功能,滤过屏障的组成与功能。

2) 肾小管的光镜和电镜结构及功能,髓袢的组成。

3.集合小管的光镜和电镜结构及功能。

4.球旁复合体:球旁细胞、致密斑及球外系膜细胞的位置、结构与功能

5.肾的间质

6.肾血循环的特点二、排尿管道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六章生殖系统

第一节男性生殖系统

【学习目的要求】

1.熟悉睾丸的基本结构

2.掌握生精小管的结构,精子发生的过程,血睾屏障,睾丸问质细胞的光

镜、电镜结构及功能。

3.了解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和精囊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

生精小管的结构及精子的发生。睾丸间质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

生精细胞的分化与变态。

【课程内容要点】

一、睾丸

1.睾丸的基本结构。

2.生精小管的结构及精子的发生。

3.睾丸间质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二、输精管

三、附睾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卵巢的结构、卵泡的发育和功能,排卵、黄体的形成、结构与功能。2.了解卵巢与脑垂体激素的关系。

3.掌握子宫的结构,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及其与卵巢的关系。

【教学重点】

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功能与转归。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及其与卵巢【教学难点】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及其与卵巢激素的关系。

【课程内容要点】

一、卵巢

1.卵巢的基本结构。 2.卵泡的发育成熟过程。

卵母细胞的成熟分裂。排卵、黄体形成与退化。

3.闭锁卵泡、间质腺。

4.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二、输卵管

1.子宫壁的基本结构。

2.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及其与卵巢激素的关系。

第七章脉管系统

【学习目的要求】

1.了解血管壁的一般结构。

2.掌握毛细血管的光镜结构及毛细血管的分类、电镜结构和功能。

3.掌握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4.熟悉静脉的一般结构特点,了解静脉瓣的结构。

5.熟悉心脏壁的结构。

6.了解心瓣膜,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组成和结构特点。

7.了解淋巴管壁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毛细血管的结构、分类与分布。三种动脉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教学难点】

毛细血管的结构与物质交换

【课程内容要点】

概述: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各部份的主要功能。

一、毛细血管

1.毛细血管的分布、光镜结构。

2.三种毛细血管的电镜结构。

3.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

二、动脉

1.中动脉的组织结构。

2.大动脉与小动脉的结构特点。

三、静脉的结构特点

四、心脏

1.心脏壁的结构与功能。

2.心瓣膜的结构和功能。

3.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P细胞、移行细胞及束细胞的形态特点与分布。

五、淋巴管的结构与功能

第八章免疫系统

【学习目的要求】

1.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中枢和周围淋巴器官的概念,

2.掌握淋巴组织的组成和分类。

3.熟悉胸腺的结构与功能和年龄变化。

4.掌握淋巴结和脾的结构与功能,

5.了解免疫应答时淋巴结和脾的结构变化,了解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

6.熟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成、分布与功能。

【教学重点】

淋巴组织,胸腺、淋巴结、脾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

胸腺细胞的分裂、分化与胸腺微环境。淋巴细胞再循环。

【课程内容要点】

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

1.淋巴组织的类型与分布。

2.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的特征。

3.免疫细胞:类型与免疫作用。

一、胸腺

1.胸腺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2.胸腺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胸腺激素的作用。

3.胸腺的血管分布,血—胸腺屏障的结构。

4.胸腺的年龄变化。

二、淋巴结

1.淋巴结的组织结构及其在抗原刺激下的变化。

2.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结构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3.淋巴结的功能。

三、脾

1.脾的组织结构及其在抗原刺激下的变化。

2.脾的血液通路。

3.脾的功能。

四、腭扁桃体

五、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第九章皮肤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皮肤的基本结构和一般功能,了解表皮的角化过程。

2.了解黑素细胞、郎格罕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的分布、形态和功能。

3.熟悉皮脂腺和汗腺的结构和功能。

4.熟悉毛发的基本结构和毛发的生长。

【教学重点】

皮肤的分层。黑素细胞、郎格罕细胞、的分布、结构、功能。

【教学难点】

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

【课程内容要点】

一、皮肤的结构。

1.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

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及角质层的光镜和超微结构。

2.黑素细胞、郎格罕细胞、梅克尔细胞的分布、光镜和电镜结构、功能。(一般讲解) 3.真皮的分层和结构特点。

二、皮肤的附属器

1.毛发的组成:

毛干和毛根的结构,毛囊的结构。毛球和毛乳头的结构及毛发的生长和替换。立毛肌的位置与功能。

2.汗腺的结构;

导管部和分泌部的结构,肌上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大汗腺的分布和结构特点。

3.皮脂腺的结构与功能。

指(趾)甲

第十章内分泌系统

【学习目的要求】

1.熟悉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

2.了解分泌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的电镜结构特点。

3.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及肾上腺的光镜结构及其分泌的激素。

4.掌握脑垂体的光镜结构及其分泌的激素,

5.熟悉下丘脑与脑垂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

甲状腺滤泡与滤泡旁细胞。肾上腺皮质、髓质的结构特点及其分泌的激素。腺垂体远侧部、神经垂体的结构特点及其分泌的激素。

【教学难点】

下丘脑与脑垂体的关系。甲状腺素的合成、碘化、储存与释放过程

【课程内容要点】

一、内分泌腺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1.内分泌腺的一般结构

2.分泌不同性质激素(氨基酸衍生物、肽类、类固醇)的腺细胞电镜结构特点。激素的靶器官和靶细胞酌含义。

二、甲状腺

1.甲状腺滤泡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甲状腺素的合成、碘化、储存与释放过程。

2.滤泡旁细胞的分布、结构及功能。

三、甲状旁腺、松果体

四、肾上腺

1.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的光镜结构,各带分泌的激素。皮质细胞电镜结构的共同特点。

2.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及其分泌的激素。交感神经节细胞。3.肾上腺血管分布特点

五、脑垂体

1.脑垂体的分部。

2.脑垂体远侧部、中间部、结节部的结构及其分泌的激素

3.神经垂体的结构特点及其所释放的激素。

4.下丘脑与脑垂体的关系。

1)下丘脑神经垂体系。

2)下丘脑腺垂体系。

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总论

【学习目的要求】

1.了解胚胎学研究内容、发展简史、研究方法。

2.了解生殖细胞的成熟和精子获能。熟悉受精过程、时间、地点、条件及意义。了解体外受精与试管婴儿。

3.掌握人胚胚前期的变化及胚泡植入的过程及意义。了解蜕膜的形成与分部。

4.掌握胚层的形成,熟悉胚层的分化。

5.了解胚体的形成,胎儿期的主要变化,胎龄的测算方法。

6.掌握胎盘的结构和功能。熟悉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和脐带的形成、结

构和功能。

7.熟悉先天性畸形和致畸敏感期。了解孪生、联胎和多胎。

【教学重点】

受精、植入。胚盘的形成。胎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致畸敏感期。【教学难点】

胚盘的形成有分化。胚体卷褶。

【课程内容要点】

概述:胚胎学研究内容、发展简史、研究方法。

一、生殖细胞

1. 生殖细胞的发生和成熟。

2.精子在女性生殖管道中的获能。

二、受精

1.受精的时间、地点、过程及意义。

2.受精的条件。

三、卵裂与胚泡形成:卵裂的概念、桑椹胚和胚泡的结构。

四、植入

1.植入的定义、时间、部位、过程及意义。

2.植入的条件、异位植入。

3.滋养层的分化,胚泡植入后子宫内膜的改变(蜕膜及其分部)。

4.体外受精与试管婴儿。

五、胚层的形成和分化

1.二胚层时期:羊膜腔与卵黄囊的形成,上胚层与下胚层构成的胚盘。胚外中胚层,胚外体腔,体蒂的形成。

2.三胚层时期:原条,原凹及原结的出现,胚内中胚层的形成。

脊索的形成及意义。三胚层胚盘、口咽膜、泄殖腔膜、绒毛膜的形成。3.胚层的分化和胚体形成:外胚层的分化,神经管的形成与分化。

中胚层的分化,体节、间介中胚层、侧中胚层、胚内体腔的形成与分化。内胚层的分化,原始消化管的形成与分化。

胚体卷褶与圆柱状胚体的形成。

六、胎膜和胎盘

1.胎膜:绒毛膜、卵黄囊、羊膜、尿囊及脐带的形成及其功能。

2.胎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胎盘屏障。

实验一显微镜使用、上皮组织、血涂片

实训目的:

1、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2、通过观察各种被覆上皮的组织切片,使同学加深对上皮组织特性的认识,

掌握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的结构

特点,知道它们分布在哪些器官。

3、观察血涂片,要求同学能鉴别各种血细胞和血小板。

实训内容:

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血涂片

实验二肌组织、神经组织、皮肤、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实训目的:

1、掌握骨骼肌和心肌纤维不同切面的光镜形态特点。

2、掌握识别有髓神经纤维的纵切面和横切面的结构形态。

3、通过观察中等动静脉切片,比较中等动静脉的区别,掌握血管壁三层的组织结构特点。

4、观察皮肤切片,熟悉表皮各层细胞的特点及真皮各层的特点。

5、掌握淋巴结的组织结构。

6、掌握脾的组织结构。

实训内容:

骨骼肌、心肌、有髓神经纤维、中等动静脉、皮肤、淋巴结、脾

实验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实训目的:

1、观察食管切片,熟悉食管壁四层组织结构。

2、重点观察胃壁切片,掌握胃小凹与胃底腺的结构

3、观察小肠切片,掌握绒毛和肠腺的结构和机能。

4、重点观察肝脏切片,掌握肝小叶与门管区的结构特点。

5、观察胰腺,熟悉外分泌部的腺泡、导管的结构,重点掌握胰岛的结构及功能。

6、观察气管壁各层结构。

7、详细观察肺内各级支气管及肺泡的结构特点。

实训内容:

食管、胃、小肠、肝脏、胰腺、气管、肺

实验四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

实训目的:

1、观察肾脏切片,重点掌握肾小体和各段肾小管的结构特点及其分布位置。

2、观察睾丸切片,掌握生精小管的管壁结构,识别各级精细胞的形态特点,注意睾

丸间质细胞的形态结构。

3、观察卵巢切片,了解卵巢的皮质和髓质的结构,掌握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形态特

点及黄体组织结构特点。

4、通过垂体切片,掌握远侧部各种细胞形态特点。

5、观察甲状腺切片,能认清滤泡上皮细胞形态和胶体特点,有条件时可辨认滤泡旁细胞。

6、观察肾上腺切片,掌握皮质各带的细胞排列及形态。

实训内容:

肾脏、睾丸、卵巢、垂体、甲状腺、肾上腺

(三)学时分配

《组织胚胎学》学时分配表

章次教学内容理论实验/实

总学时

1绪论、细胞33 2上皮组织33 3固有结缔组织、软骨33 4骨、血液33

5实验一显微镜使用、上皮组织、

血液

33

6肌组织22 7神经组织33 8循环系统22 9免疫系统、皮肤33

10实验二

肌组织、神经组织、皮肤

循环系统、免疫系统

33

11消化系统44 12呼吸系统、泌尿系统33 13实验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33

14内分泌系统、男性生殖系

33

15女性生殖系统33

16实验四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

分泌系统

33

17胚胎学总论44

合计391251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模式

我们建立起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们在讲解各个章节时应适当与临床疾病相结合,用相关的临床疾病提出与本节课理论内容有关的问题。例如:我们在讲解心血管系统时,可以首先以一个高血压患者急性脑出血发作的病例引出问题——高血压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使心脑血管发生病变,那么动脉粥样硬化的血

管是累及到了动脉壁的哪一层?这样,学生在课上学习时就有了具体的目标,同时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激发。通过病例引出问题,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将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有机结合,为今后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程打下了基础。

同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应用不同教学方法,例如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

2、教学方法

1)、讲课要求教师做到教案规范,备课充分,内容

熟练,概念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透,深入浅出,语言简练,板书清晰。要大力开展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模型、投影片、板图等,加强形象化教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授人体形态结构要密切联系其功能。要加强课堂管理,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时时处处体现教书育人。

2)、实习实习课为观察切片,分成小班在实验室进行,每个小班以24名学生为宜。

切片准备要充分,本大纲要求看到的内容要保证让学生都能看清楚。要求学生实习前充分预习实验指导,充分复习好本阶段所学理论知识。组织学标本实习一般由学生自行观察,教师进行指导。

3)、自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放实验室,提供切片、多媒体自学软件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学条件,鼓励学生在自习及可利用的课余时间,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自学,以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简单易懂、便于自学的内容可不进行讲解,完全依赖学生自学,并明确指出列为自学的内容不等于是不重要的内容,其中重点内容仍然属于考试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必须加以掌握每次课结束时都要指出下次课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进行全面预习。针对下次课列为自学的内容,可提出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掌握其要领和精髓,下次上课时通过提问检查自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辅导每次课后自习或晚自习时间,任课教师要在教室辅导,耐心认真细致地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指导其学习方法。对于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要进行集中讲解。

适用范围:三年大专临床医学专业

3、教学手段

组织胚胎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人体各系统,各器官及各结构的微观形态描述,以及描述人体发生、发育。因此本课程特别注重利用不同的手段进行教学,以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增强内容的丰富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 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借助于黑板、挂图和模型,在大教室对学生进行讲解,然后在实验室指导学生自己观察。近年来,由于教学规模扩大,理论课的教学都采用大班上课,对于100多人的大班来说,板书、挂图和模型已失去了往日的作用,再则挂图是平面的、静止的、相互独立的,缺乏连贯性,不能全方位的反映人体细微结构及人胚胎发育的立体、动态过程;同时,由于随着近代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多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使

得组织学与胚胎学这门学科课程内容更加繁杂,结构更加细微,信息量大增,而学时数却在不断缩减,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日益尖锐。

面临这些教学压力,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教学发展的要求。为解决上述难题,我们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科学地选择、安排和组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及其它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构筑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

直观,形象,生动,动态的课件和适当加入的flash动画,不仅图文并茂,解决了组胚的枯燥无味,难以记忆的问题,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骨骼肌的结构组成和肌丝滑动学说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通过flash动画的直观呈现是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通过互联网下载大量教科书中没有的光、电镜结构图,使神奇的微观世界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正常人体微细结构的认识和理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为学生提供教学课件、教学录像上网,并建立了网络复习题和自测题库满足学生自学的需要,提高教学效果。

3).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好的了解现代医学领域中的相关发展,如组织工程、胚胎工程等内容。我们订阅多种专业期刊杂志以供学生借阅。借此提供一个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途径。

(二)课程实施条件

1、本教研室专兼结合,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历高、学缘广,知识结构互补、教学经

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

2、教学条件

显微镜实验室3个,准备室1个。教学切片300余套,胚胎模型2套,为学生上实验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能充分利用挂图、模型或草图进行灵活多样的教学;在应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时,则采用大量人体各组织、器官形态图片,将抽象的基础理论具体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教学效果。

3、教材的选用与编写建议。

1).在教材的选取上,建议使用贴合高职高专学生实际水平、重点突出的教材。因为本学科属于形态学科,教材的图示必须准确、清晰,便于学生的理解。

2.)实验课是本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材的好坏是开好实验课的必备条

件之一,为此,本课程组从事组织胚胎学教学多年的教师自主编写了《实验指导》,根据本校理论教学的需要,将实验指导与图谱有机的融为一体。

4、课程网站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建议。

经过长期建设和积累,我教研室分门别类地建立起了具有专业特色、内容翔实的多媒体素材库,如电子教材、实习指导,自习纲要、课外阅读材料、图片库、视频库、动画库、

和试题库等。通过大量的文本资料、图片、动画演示、多媒体辅助等手段为学习者展现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知识要点,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化解难点。

五、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思路本课程的考核评价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闭卷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构分为三个部分1、考核评价学生的平时学习行为2、考核评价学生实验能力3、考核评价学生对基本理论观点的认知、掌握和运用其解决问题的水平

(二)、考核方式采用实验与笔试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笔试占课程总成绩的70%,实验及平时表现占课程总成绩的30%。

(三)、考核措施

1、笔试考核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考试日程、考场及监考教师。考试时间定为60分钟。试卷命题,以教学大纲(或实训大纲)为依据,一般不应超出教学大纲(或实训大纲)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结构一般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试题约占7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20%,一定难度和深度试题的约占10%。试题分客观性试题(选择、填空、名词解释),非客观性试题(简答、论述)。要求命两套期末考试试卷并提交其标准答案。系部(专业)主任审核后,随机抽取一套作为期末考试试卷,送教务处统一誊印。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要求、教学进度相同的课程,应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实行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

2、实验及平时表现考核由教研室审批,实验课以实验报告及学生平时动手能力等来评测;平时成绩可根据学生出勤、听课、作业、课堂讨论等情况来评定。

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大纲

GDOU-B-11-213《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动物科学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家 畜、家禽有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本门课程以牛、羊、 猪、及家禽体的内部结构为研究对象,借助解剖器械、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 在巨视水平、亚微水平和超微水平研究动物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为后期课程和其它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基础。根据研究内容和层次的不同,本课程 分为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三部分。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为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 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只有在正确认识和掌握了正常畜禽的形态结构、位置关系 和发生发展规律,才能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才能有效地预防 和治疗畜禽疾病,合理地饲养、管理畜禽,有效地控制畜禽的繁殖和生长发育, 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研究畜禽身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动物科学专业 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畜禽有机体大 体解剖、组织结构和发生发展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 化学、免疫学和家畜繁殖学等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面向专业: 动物科学

四、先修课程: 本课程为动物医学专业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与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繁殖学、养禽学、养牛学等都有密切联系,它是学好上述课程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篇家畜解剖 绪论(1学时) 第一章运动系统(5学时) 第一节骨与骨连结 一、总论(A) 二、躯干骨及其连结(B) 三、头骨及其连结(C) 四、四肢骨及其连结(B) 第二节肌肉 一、总论(B) 二、皮肌(C) 三、前肢的主要肌肉(B) 四、躯干的主要肌肉(B) 五、后肢的主要肌肉(B) 思考题 1、全身骨的划分及连结? 2、骨、骨连结和肌肉在运动中各有何作用? 第二章被皮系统(1学时) 第一节皮肤 第二节毛 第三节皮肤腺 第四节蹄 第五节角(自学) 思考题:皮肤及其衍生物的形态、结构、位置及功能? 第三章内脏学(10学时)

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带答案)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选择题 一、A型题 1. 电子显微镜最高的分辨率为: A 0.2nm B 2nm C 0.2μm D 10nm E 0.04μm 2. 光学显微镜最高的分辨率为: A 2nm B 0.2μm C 0.2nm D 2μm E 5μm 二、B题型 题1~2 Aμm B mm C nm D cm E A 1. 光镜结构常用计量单位是: 2. 超微结构常用计量单位是: 题3~4 A蓝紫色B粉红色C橘红色D黄绿色E蓝绿色 3.HE染色中核染为: 4. HE染色中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染成: 题5~6 A投射电子显微镜B扫描电镜C荧光显微镜D暗视野显微镜 E相差显微镜 5.研究细胞器的超微结构用: 6. 研究细胞表面结构用: 第二章上皮细胞 一、A型题 1.关于上皮细胞的功能哪项错误? A分泌 B 呼吸 C 保护 D 营养 E 排泄 2.未角化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分布在下列哪个器官? A食管B气管C输卵管D输精管E输尿管 3.关于被覆上皮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 A被覆在身体表面和器官腔面B上皮内有丰富的血管C具有高度的再生能力D细胞形状较规则并排列紧密E有内胚层` 中胚层和外胚层发生 4.下列哪个器官被覆单层柱状上皮? A血管B膀胱C皮肤D小肠E食管 5.关于复层扁平上皮的哪项特点是正确的? A细胞层数多,是最厚的一种上皮B浅层为柱状细胞C细胞间隙宽,其中有毛细血管D上皮与结缔组织的连接面平直E被覆在小肠腔面 6.下列关于变移上皮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A分布于排尿管道的大部分B细胞的层次与形状可随器官胀缩而改变 C表层细胞呈大立方形,可有二个细胞核D有分泌作用 E表层细胞有防止尿液侵蚀的作用 7.下列哪种结构不属于细胞间连接? A桥粒B中间连接C缝隙连接D紧密连接E半桥粒 8.下列关于纤毛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纤毛表面有细胞膜,内为细胞质,含有纵行的微管 B微管的排列,外周为九组双联微管,中央为二条单微管C微管的下端与基体相连D纤毛的摆动是由于微管的相互滑动E参与细胞的吸收作用 9.关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特点哪项错误? A细胞的表面均有纤毛B所有的细胞都附在基膜上C属于单层上皮 D细胞高矮不同,故细胞核不在同一个平面E具有分泌和保护作用 10.光镜下所见的纹状缘或刷状缘,电镜下是: A微管B微丝C纤毛D微绒毛E张力丝 11.关于基膜描述哪项是错误? A基膜是物质通透的半透膜B基膜由基板和网板组成 C基板和网板均由上皮细胞产生 D基板又可分为透明层和致密层,网板有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 E基板的成分主要是Ⅳ型胶原蛋白和层粘连蛋白 12.关于基膜内褶哪项错误? A这种结构能加强上皮和基膜间的连接B扩大细胞表面积,加强水和电解质转运C多分布于肾的近端D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褶叠形成 E在内褶处有许多纵行线粒体 二、B型题 题1 A 复层扁平上皮B单层柱状上皮C变移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E单层立方上皮 1.所有细胞的基底部都附着到基膜,但细胞顶端并不都伸到上皮游离面的上皮是: 题2~3 A 紧密连接B中间连接C桥粒D缝隙连接E半桥粒 2.最牢固的细胞连接是: 3.传送化学信息和电冲动的结构是: 题4~10 A复层扁平上皮B单层柱状上皮C变移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E单层扁平上皮 4.膀胱的粘膜上皮: 5.血管内皮: 6.气管的粘膜上皮: 7.肠绒毛上皮: 8.食管的粘膜上皮: 9.胸膜的上皮: 10.胃黏膜的上皮: 第三章结缔组织 一、A型题

组织胚胎学全部题库

组织胚胎学全部题库在线测试- 满分:0 分时间:0分钟出卷人: -------------------------------------------------------------------------------- I.单选题(共 170 题,0 分) 1. (0 分)平滑肌纤维的中间丝起 A. 收缩作用 B. 连接作用 C. 滑动作用 D. 保护作用 E. .骨架作用 2. (0 分)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沉淀后从上到下分为如下三层 A. 血清、白细胞、红细胞 B. 血清、红细胞、白细胞 C. 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D. 血浆、红细胞、白细胞 E. 血浆、白细胞和红细胞、血小板 3. (0 分)关于肺巨噬细胞的描述哪项错误()A. 可见与肺泡隔和肺泡 腔内 B. 来源于内胚层 C. 吞噬尘粒后称尘细胞 D. 肺的重要净化装置 E. 可因黏液流动和纤毛 摆动而咳出 4. (0 分)在发育过程中肠袢共旋转了 A. 90度 B. 180度 C. 270度 D. 360度 E. 450度 5. (0 分)人体四大基 本组织中分布最广泛的一 种是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组织 D. 神经组织 6. (0 分)中央乳糜管 位于 A. 绒毛固有层 B. 肠腺之间 C. 黏膜下层 D. 肌层 E. 肠上皮之间 7. (0 分)造血干细胞 最早起源于 A. 胚胎羊膜血管 B. 胚胎卵黄囊血岛 C. .胎儿脾脏 D. 胎儿肝脏 E. 胎儿淋巴结 8. (0 分)细胞内具有 解毒功能的细胞器是() A. 线粒体 B. 高尔基体 C. 溶酶体 D. 粗面内质网 E. 滑面内质网 9. (0 分)不属于门管 区的结构是() A. 小叶间胆管 B. 小叶下静脉 C. 小叶间动脉 D. 小叶间静脉 E. 小叶间的结缔组织 10. (0 分)食管及胃内 表面的上皮分为() A. 单层扁平上皮及复层 扁平上皮 B. 复层扁平上皮及复层 柱状上皮 C. 复层扁平上皮及单层 柱状上皮 D. 单层柱状上皮及变移 上皮 E. 单层扁平上皮及变移 上皮 11. (0 分)关于空肠的 结构特点哪项错误() A. 黏膜与黏膜下层形成 环状皱襞 B. 黏膜向腔面突起形成 绒毛 C. 黏膜上皮吸收细胞有 微绒毛 D. 肠底腺部有潘氏细胞 E. 黏膜下层内有腺体 12. (0 分)有关肝血窦 的特点,错误的是() A. 内皮细胞为有孔形 B. 内皮细胞之间有较大 的间隙 C. 有完整的基膜 D. 形状规则 E. 血窦内血液汇入中央 静脉 13. (0 分)形成胆小管 管壁的是() A. 肝细胞的细胞膜 B. 立方上皮 C. 肝巨噬细胞 D. 内皮细胞 E. 贮脂细胞 14. (0 分)食管腺属于 () A. 黏液腺 B. 浆液腺 C. 混合腺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新乡医学院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2005年3月23日

课程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课程编号: 学时: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检验、法医、药学、麻醉、预防医学(护理、影像)等专业 一、课程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两门学科,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embryology)是研究个体发生、发育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的。这两门课程均为形态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生理、生化、病理解剖等后继课程和临床实践所必备的基础。组织学与胚胎学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属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主要课程,是我院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考试)。本课程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坚持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为主的施教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光镜结构及超微结构,了解其相关的功能;理解胚胎发生过程和常见畸形成因,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采用讲授、实验、演示、自学、讨论、辅导等多种形式,使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评价包括教师授课评价和学生成绩测试两部分。以提问、理论测试、抽查、实验技能考核方式进行。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作用,全力实现本大纲规定的课程目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知识量不断增加。为有效完成教学,突出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对高综合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考虑到前后课程的衔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作部分调整,制定本教学大纲。 本大纲根据邹仲之主编的《组织学与胚胎学》五年制规划教材第六版,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和学时安排,规定了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基本要求,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总学时72,其中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18,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为3:1。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1. 巩固生物学有关细胞学的概念、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相关功能。 2.掌握四大基本组织的光镜结构和主要超微结构,了解其相关的功能。 3.掌握各系统中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和重要超微结构,了解其相关的功能。 4.掌握人胚早期发育的基本过程以及胚胎附属结构的形成、构造和机能意义,熟悉人体各系统发生过程的概况,掌握主要器官的发生过程及常见畸形,以及主要致畸因素和致畸敏感期。 (二)基本技能 1.要求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听课时扼要记笔记,有效使用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实习指导,能科学地安排课外自学时间。 2.熟悉石蜡切片制作和HE染色的基本过程。 3.熟练使用和维护普通光学显微镜。 4.能用光镜辨认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结构,并能辨认组织和器官的主要超微结构。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考题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一.填空题 1.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可产生纤维和基质。 2.在骨骼肌纤维中,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每个肌节包括1/2明带﹢暗带﹢1/2明带,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电镜下,基膜可分为基板和网板_两部分,它们分别由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产生。4.突触是神经原与神经原之间或神经原与非神经原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5.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直径约7~8 m。无细胞核和其它细胞器,细胞质中充满了血红蛋白。 6.在骨组织中,成骨细胞具有分泌骨质有机成分的功能,破骨细胞具有很强的重吸收骨的能力。 7.运动神经末梢有两种,即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内脏运动神经末梢,均属于化学性突触。8.椎间盘是由周围的纤维软骨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 9.从侧方观察脊柱,可见它有颈曲、胸曲、腰曲、骶曲4个生理性弯曲。 10.隔上有3个裂孔,分别称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和腔静脉孔。 11.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 12.骨盆借岬、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围成的界线分为上、下两部分。 13. 子宫颈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别称为子宫颈阴道部和子宫颈阴道上部。子宫颈下端被阴道壁环抱。 14. 阴道上端与子宫颈阴道部之间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其中以后穹最深,它与直肠子宫陷窝之间仅隔以阴道壁和腹膜。 15.椎弓分为椎弓根和椎弓板两部分。椎间孔由椎弓根上切迹和椎弓根下切迹围成,有血管和脊神经通过。 16.唾液腺包括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三对。 17.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降部后内侧壁,是胆总管和胰腺导管的共同开口。18.结肠和盲肠的三个形态特征是具有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19.男性腹膜腔的最低处是直肠膀胱陷凹,女性腹膜腔的最低处是直肠子宫陷凹。20.胃底腺主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是:细胞基底部及核周围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核上方

(完整版)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考试试题

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 本试题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院系:班级:学号:姓名: 第一部分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为正确答案,将其填入答题卡中,每题两分。) 1、不含细胞器的细胞是() A、白细胞 B、红细胞 C、淋巴细胞 D肌细胞 2.肌节由()组成 A.1/2A带+I带+1/2A带 B.1/2I带+A带+1/2I带 C.A带+I带+Z带 D.A带+1/2I带+Z带 3.下列关于尼氏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尼氏体代表神经元具有极其活跃的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B.又称嗜染质,光镜下呈强嗜碱性斑块或细粒状结构。 C.当有害因素消除或损伤修复时,尼氏体不可复原。 D.当神经元受损、过度疲劳和衰老时,均可引起尼氏体数量的减少、解体甚至消失。 4.关于中动脉下面那一项是错误的() A、又称为肌性动脉 B、内弹性膜不明显 C、中膜无弹性膜

D、有调节各器官血流量的作用 5.浆细胞来源于() A.T细胞 B.单核细胞 C.B淋巴细胞 D.NK细胞 6.下列关于脾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人脾能储备一定量的血,当机体需要时,可将储存的血液排入血循环。 B.脾在胚胎早期是造血器官,其后演变为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C.脾功能亢进时可能会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增加 D.脾的被膜和小梁的平滑肌收缩可以调节脾的血量 7.构成胰岛的细胞是() A.A细胞 B.B细胞 C.D细胞 D.PP细胞 E. 以上都是 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细胞是() A.小颗粒细胞 B.I型肺泡细胞 C.II型肺泡细胞 D.肺巨噬细胞 9.关于肺巨噬细胞的描述何者为错? A.由单核细胞演化而来。 B.吞噬尘埃颗粒的称尘细胞 C.肺淤血时称心力衰竭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报告

组织学与胚胎学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教师实验室 遵义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目录 前言 (2) 实验一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上皮组织、固有结缔组织 (3) 实验二软骨与骨、血液 (7) 实验三肌组织、神经组织 (10) 实验四循环系统、免疫系统 (13) 实验五内分泌系统、眼和耳※ (17) 实验六消化系统 (20) 实验七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24) 实验八生殖系统、皮肤 (28) 实验九胚胎学总论 (31) ※实验十心脏发生 (34) ※为护理学、药剂、药检、影像医学等专业免修内容

前言 (一)书写实验报告,是组织学和胚胎学实验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基本手段。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组织学和胚胎学实验报告的规范式书写要求,克服过去使用单页实验报告纸易丢失、难保存、考核内容单一等缺点,我们根据《组织学和胚胎学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帮助学生掌握人体细微结构和人胚发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相应的基本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报告使用,希望能对本课程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 (二)绘图是组织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认真观察组织切片后,准确绘出简图,加深对组织结构的理解,便于复习记忆,绘图时要注意各部结构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一般用红、兰铅笔描绘常规染色的结构,用红色描绘嗜酸性结构,如:细胞质和纤维;用兰色描绘嗜碱性结构:如细胞核。注意色调的深浅,笔道均匀,正确反映镜下的结构特点,图中注字要规整;引线要平行、对齐;最后在图下注明标本名称、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三)每次课实验报告要求在课内完成,下课前交实验指导教师批改。本实验报告是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请同学们妥善保管,期末统一收回给予评分。 (四)本实验报告可供我院各专业本、专科医学生及研究生学习组织学和胚胎学实验课时选用,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分析、整理、综合、归纳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书写科研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组织学与胚胎学考分比例:实验部分:35 % 理论部分:65% 2006年8月

最新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期末考试卷二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期末考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 1、胸骨角 2、肋膈隐窝 3、乳糜池 4、神经核 5、蛛网膜下隙 二、填空题 1.男性的生殖腺是___,女性生殖腺是___。 2.运动系统由___、___、___组成。 3.鼻旁窦包括___、___、___、___。 4.胃可分为___、___、___和___四部分。 5.喉软骨包括___、___、___、___。 6.脑干自上而下由___、___和___三部分组成。三、选择题 1.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为() A.水平面 B. 冠状面 C. 矢状面 D.纵切面, 2.下列细胞具有吞噬能力的是() A.巨嗜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肥大细胞 D.成纤维细胞3.闰盘为() A.心肌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 B.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

C.平滑肌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 D.肌细胞内的粗面内质网 4.识别颈椎的主要标志是() A.棘突 B.椎孔 C.横突孔 D. 椎体 5.胸骨角平对() A.第1肋软骨 B.第2肋软骨 C.第3肋软骨 D.第4肋软骨6.骨盆腔是指() A.小骨盆内腔 B.大骨盆内腔 C. 大、小骨盆内腔 D.下腹部7.能使肩关节外展的肌是() A.三角肌 B. 胸大肌 C.前锯肌 D.背阔肌 8.中等度充盈时,胃大部分位于() A.左季肋区 B.左季肋区和腹上区 C.右季肋区 D.右季肋区和腹上区9.肝脏面的横沟称() A.肝蒂 B. 尾状叶C. 方叶D.肝门 10.气管切开的部位常选在() A.第2-3气管软骨处 B.第3-4或4-5气管软骨处 C. 第4-5气管软骨处 D.以上都不理想 11.肺下界在肩胛线上位于( ) A.第6肋 B.第8肋 C.第10肋 D.第11肋 12.输尿管的狭窄部位不包括( ) A.起始处 B.腹后壁处 C.穿膀胱壁处 D.跨越髂血管处13.尿道的3处狭窄不包括( ) A.尿道内口 B.尿道膜部 C.尿道前列腺部 D.尿道外口

组织胚胎学全部题库

. . 组织胚胎学全部题库在线测试- 满分:0 分 时间:0分钟 出卷人: -------------------------------------------------------------------------------- I.单选题 (共 170 题,0 分) 1. (0 分) 平滑肌纤维的中间丝起 A. 收缩作用 B. 连接作用 C. 滑动作用 D. 保护作用 E. .骨架作用 2. (0 分) 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沉淀后从上到下分为如下三层 A. 血清、白细胞、红细胞 B. 血清、红细胞、白细胞 C. 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D. 血浆、红细胞、白细胞 E. 血浆、白细胞和红细胞、血小板 3. (0 分) 关于肺巨噬细胞的描述哪项错误( ) A. 可见与肺泡隔和肺泡腔内 B. 来源于内胚层 C. 吞噬尘粒后称尘细胞 D. 肺的重要净化装置 E. 可因黏液流动和纤毛摆动而咳出 4. (0 分) 在发育过程中肠袢共旋转了 A. 90度 B. 180度 C. 270度 D. 360度 E. 450度 5. (0 分) 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是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组织 D. 神经组织 6. (0 分) 中央乳糜管位于 A. 绒毛固有层 B. 肠腺之间 C. 黏膜下层 D. 肌层 E. 肠上皮之间 7. (0 分) 造血干细胞最早起源于 A. 胚胎羊膜血管 B. 胚胎卵黄囊血岛 C. .胎儿脾脏 D. 胎儿肝脏 E. 胎儿淋巴结 8. (0 分) 细胞内具有解毒功能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 B. 高尔基体 C. 溶酶体 D. 粗面内质网 E. 滑面内质网 9. (0 分) 不属于门管区的结构是( ) A. 小叶间胆管 B. 小叶下静脉 C. 小叶间动脉 D. 小叶间静脉 E. 小叶间的结缔组织 10. (0 分) 食管及胃内表面的上皮分为( ) A. 单层扁平上皮及复层扁平上皮 B. 复层扁平上皮及复层柱状上皮 C. 复层扁平上皮及单层柱状上皮 D. 单层柱状上皮及变移上皮 E. 单层扁平上皮及变移上皮 11. (0 分) 关于空肠的结构特点哪项错误( ) A. 黏膜与黏膜下层形成环状皱襞 B. 黏膜向腔面突起形成绒毛 C. 黏膜上皮吸收细胞有微绒毛 D. 肠底腺部有潘氏细胞 E. 黏膜下层内有腺体 12. (0 分) 有关肝血窦的特点,错误的是( ) A. 内皮细胞为有孔形 B. 内皮细胞之间有较大的间隙 C. 有完整的基膜 D. 形状规则 E. 血窦内血液汇入中央静脉 13. (0 分) 形成胆小管管壁的是( ) A. 肝细胞的细胞膜 B. 立方上皮 C. 肝巨噬细胞 D. 内皮细胞 E. 贮脂细胞 14. (0 分) 食管腺属于( ) A. 黏液腺 B. 浆液腺 C. 混合腺 D. 内分泌腺 E. 有半月结构 15. (0 分) 骨小梁的构成 A. 数层平行排列的骨板和骨细胞 B. 数层平行排列的骨板 C. 骨单位和骨细胞 D. 环骨板、骨单位和骨细胞 E. 环骨板、骨单位、间骨板和骨细胞 16. (0 分) 能够分泌胆汁的是( ) A. 胆小管 B. 肝细胞 C. 胆囊 D. 小叶间胆管 E. 贮脂细胞 17. (0 分) 关于变移上皮的描述哪项正确 A. 表层细胞呈扁平状 B. 细胞层数和形状可发生变化 C. 厚度不变 D. 表面细胞常有角化 E. 基底面凹凸不平 18. (0 分) 软骨内成骨是 A. 在软骨破坏的基础上发生的 B. 在软骨雏形基础上产生的 C. 软骨钙化后形成的 D. 软骨钙化后,部分被溶解吸收,在此基础上产生 E. 骨钙化后,成骨细胞在其表面形成 19. (0 分) 心管先后出现的膨大从头至尾为 A. 心室、心球、心房、静脉窦 B. 静脉窦、心球、心房、心室 C. 心室、心房、心球、静脉窦 D. 心房、心室、心球、静脉窦 E. 心球、心室、心房、静脉窦 20. (0 分) 原始生殖细胞来源于 A. 卵黄囊壁内胚层细胞 B. 尿囊壁内胚层细胞 C. 未分化性腺的生殖腺索 D. 卵黄囊壁胚外中胚层细胞 E. 生殖腺嵴的表面上皮 21. (0 分) 下列哪种上皮的游离面可见纤毛 A. 远曲小管上皮 B. 肠上皮 C. 支气管上皮 D. 胆囊上皮 E. 输尿管上皮 22. (0 分) 造血干细胞最早起源于 A. 羊膜上的胚外中胚层 B. 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 C. 体蒂的胚外中胚层 D. 绒毛膜的胚外中胚层 E. 胚内中胚层 23. (0 分) 与肝巨噬细胞无关的选项是( ) A. 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B. 可随血液在肝内移动 C. 胞质内有发达的溶酶体 D. 表面有大量微皱褶、微绒毛和小球状突起 E. 来自于单核细胞 24. (0 分) 关于呼吸道净化空气的描述哪项错误( ) A. 纤毛摆动将尘粒推向咽部 B. 腺体分泌物可粘附灰尘和细菌 C. 鼻毛可阻挡空气中的大的尘粒 D. 浆细胞产生分泌性IgA 能杀灭细菌 E. 固有层中的淋巴组织参与免疫反应 25. (0 分) 原始消化管的形成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A. 脊索的诱导 B. 侧中胚层裂开的影响 C. 体节分化的影响 D. 胚盘周边向腹侧卷折所致 E. 脊索的诱导和侧中胚层裂开的影响 26. (0 分) 骨骼肌纤维的肌膜向内凹陷形成 A. 小凹 B. 肌浆网 C. 终池 D. 横小管 E. 纵小管 27. (0 分) 舌苔的变化主要与以下哪种结构有关( ) A. 轮廓乳头

组织胚胎学A试卷带答案

组织胚胎学A试卷 1、本试卷共2页,用钢笔和圆珠笔作答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名词解释:15分 1.内皮: 2.突触: 3.受精: 4.植入: 5.滤过膜(血尿屏障): 二、填空题:25分 1.单层上皮根据细胞的形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疏松结缔组织内常见的纤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有结缔组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类。 4.神经组织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类细胞构成。 5.胰岛A细胞主要分泌___________,胰岛B细胞主要分泌___________。 6.胃底腺主细胞又称___________,壁细胞又称___________。 7.感光细胞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类。 8.肾小球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 9.在一个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变化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期。10.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由___________分泌。 三、选择题:(将每题的最佳答案的标号写在其左侧, 30分) 1.下列哪一器官的上皮属于复层扁平上皮() A.胃 B.气管 C.膀胱 D.口腔 2.下列哪种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不常见() A.杯状细胞 B.肥大细胞 C.浆细胞 D.脂肪细胞 3.以下器官哪个主要由纤维软骨构成() A.会厌 B.椎间盘 C.肋弓 D.气管环 4.降钙素主要由下列哪个内分泌器官所分泌() A.肾上腺 B.甲状旁腺 C.甲状腺 D.垂体 5.贮脂细胞位于() A.肝板 B.肝血窦 C.中央静脉 D.窦周隙 6.滤过屏障不包括以下哪种结构() A.裂孔膜 B.有孔内皮 C.基膜 D.血管系膜 7.大动脉中层主要由()组成。 A.平滑肌 B.胶原原纤维 C.弹性纤维 D.致密结缔组织8.受精发生于输卵管() A.峡部 B.壶腹部 C.漏斗部 D.子宫部 9.以下哪种结构在肝门管区不常见() A.胆小管 B.小叶间动脉 C.小叶间静脉 D.小叶间胆管10.胃底腺位于胃壁的哪一层() A.上皮层 B.固有层 C.肌层 D.黏膜下层 11, 下列哪种细胞的突起构成视神经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50434 课程名称: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英文名称:Anatomy and Histoembryology of the Domestic Animal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99 学分:4.5 适用对象:动物医学、动物生产类(含畜牧、经济动物养殖)、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生物科学等专业的本科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动物学 二、课程简介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是一门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以及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动物生理学、动物繁殖学,以及动物饲养学、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等专业课程提供必需的动物有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体大体解剖特征,包括各器官的名称、形态、结构、位置关系;掌握动物有机体显微解剖特征,包括细胞基本结构,基本组织结构特征和各器官显微解剖结构;掌握动物个体发育基本形态学描述,细胞分化、组织和器官的形成等基本生命现象.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动物的实际解剖技术和观察方法,以及能够根据正常形态结构正确分析解决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Anatomy and Histoembryology of the Domestic Animals "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of animal sciences, veterinary medicine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This course would provide these students with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animal organisms normal morphology and experimental skills to learn animal physiology, animal reproduction, animal breeding, animal nutrition, animal genetics, animal breeding and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 Through learning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ould master general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ls, including the names, forms, structures, locations of various organs, master microanatomy features of animal organisms, including basic cell structure, the basic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nd microstructure anatomical structures of various organs; and grasp of the basic 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 of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the basic life phenomena, such as cell differentiation, formation of tissues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模拟试题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模拟试题 一、名词说明(每题3分,共计18分) 1、椎间盘 2、上运动神经元 3、关节囊 4、反射弧 5、纤维束 6、气血屏障(定义、结构组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多数突触利用_________________作为传递信息的介质,称为化学性突触。 2、膝关节由股骨下端、_______和_______构成。关节周围有韧带加强。囊的前壁有_______,两侧有_______副韧带和_______副韧带。 3、气血屏障是指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所必须通过的结构,它包括I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其基膜、薄层结缔组织、_______及_____________。 4、胸腺髓质内散在分布着许多圆形、大小不等的________ 。 5、角膜的结构由前向后分为五部分,依次为前上皮、前界膜、_______、后界膜、后上皮。 6、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又称降钙细胞或称C细胞,常单个镶嵌于_____________ 之间,或成群分布在滤泡间的结缔组织内。 7、分布在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状与功能的结构称_______。 8、骨能够依照外形分为长骨、短骨、_______和_______。 9、牙组织由牙质、_______、和粘合质构成。 10、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为纤维膜、________和视网膜。 11、人体的心跳、血压、呼吸中枢位于_______的_______内。 12、正常的受精部位是在________________。受精卵的细胞分裂,称为卵裂,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称________,12-16个子细胞构成的实心细胞团称________。 13、卵管内侧端开口于________;输卵管外侧端称为________口,它开口于________。 14、结膜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 15、固有结缔组织中的_______组织分布十分广泛,即分布在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之间。 16、电镜下,相邻心肌纤维的肌膜相互嵌合,在纵向的接触面上具有________。 17、卵巢实质的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以下关于心肌纤维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一次作业习题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一次作业习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一次作业习题 1. 关于微绒毛的描述,哪一项正确?( ) A.光镜下清晰可见 B.电镜下可见其表面为细胞膜,内有微管 C.微绒毛能向某一方向规律摆动 D.微绒毛之间以紧密连接相连 E.微绒毛与细胞的吸收机能有关 答案:E 2. 以下不产生纤维和基质的细胞是?( ) A.成纤维细胞 B.成软骨细胞 C.成骨细胞 D.肥大细胞 E.腱细胞 答案:D. 3. 对于骨细胞,哪一项错误?( ) A.是多突形细胞 B.突起多而细长,相邻细胞突起借紧密连接相互连接 C.胞体呈扁平椭圆形,居于细胞间质中,其所占据的空间称骨陷窝 D.细胞突起所占空间称骨小管,各骨陷窝借骨小管彼此相沟通 E.细胞核呈卵圆形,胞质内含少量的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和散在的粗面内质网等 答案:B 4. 以下哪一项不是单核细胞的特点?( ) A.血液中体积最大的细胞 B.占白细胞总数的20%~25% C.细胞核形态多样,呈卵圆形、肾形、不规则形或马蹄形 D.细胞质丰富,呈弱嗜碱性 E.有吞噬作用,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答案:B 5. 骨骼肌纤维的横小管由( ) A.滑面内质网形成 B.粗面内质网形成 C.高尔基复合体形成 D.肌浆网形成 E.肌膜向肌纤维内凹陷形成

答案:E. 6. 心肌纤维能成为一个同步舒缩的功能整体,主要依赖于( ) A.横小管 B.肌质网 C.闰盘中的缝隙连接 D.闰盘中桥粒 E.闰盘中中间连接 答案:C 7. 在神经元结构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神经元为多突起细胞,胞体是营养代谢中心 B.突起分树突和轴突 C.除一般细胞器外还有尼氏体和神经元纤维 D.尼氏体和神经元纤维分布于胞体和突起内 E.根据突起多少将神经元分为三类,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假单极神经元 答案:C 8. 有关神经胶质细胞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末端膨大形成脚板,附着于毛细血管壁上形成胶质膜,参与血脑屏障的构成 B.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末端扩展为宽叶片状,包绕神经元轴突形成髓鞘 C.小胶质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可能来源于血单核细胞 D.室管膜细胞是一层立方形或柱型上皮样细胞,分布在脑室和脊髓中央管内表面 E.神经胶质细胞同神经细胞一样,也是多突起细胞,一般都是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答案:D 9. 分泌蛋白质旺盛的细胞中,常含有( ) A.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丰富的线粒体 B.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丰富的粗面内质网 C.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丰富的滑面内质网 D.大量的核糖体和丰富的线粒体 E.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溶酶体 答案:B. 10. 人体正常染色体数目为( ) A. 44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 B. 22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 C. 22对常染色体,一对Y染色体 D. 23对常染色体,一对X染色体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

---------------------------------------------------------------最新资料推荐------------------------------------------------------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1、微绒毛: 2、骨髓: 3、咽峡: 4、气血屏障: 5、膀胱三角: 6、哈弗系统: 7、胸骨角: 8、中央乳糜管: 9、肾单位: 10、神经核: 11、排卵: 12、静脉角: 13、视神经盘: 14、赫令氏体: 15、胎盘膜: 二、填空题 1、成骨细胞具有分泌()的功能,破骨细胞具有很强()的能力。 2、肩关节由()和()构成。 3、膈上有 3 个裂孔,分别称()、 1 / 15

()和()。 4、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是()和()汇合后的共同开口。 5、结肠和盲肠的三个形态特征是具有()、()、()。 6、上呼吸道包括()、()和();下呼吸道包括()和()。 7、泌尿系统包括()、()、()和()四部分。 8、子宫位于()中央,前邻()后邻()。 9、主动脉弓凸侧发出的分支自右向左依次为()、()和()。 10、锥体束包括()和()。 11、电镜下,基膜可分为()和()两部分。 12、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可产生()。 13、在骨骼肌纤维中,相邻两条Z 线之间的一段()称肌节。 每个肌节包括()。 14、肩胛骨下角平对()。

---------------------------------------------------------------最新资料推荐------------------------------------------------------ 15、咀嚼肌包括()、()、()和()。 16、痔借齿状线分为()和()。 17、喉腔自上而下分为()、()和()。 18、肾的被膜自内向外依次为()、()和()。 19、子宫的内腔包括()和()。 20、腹腔干由()发出,其分支有()、()和()。 21、视网膜视部由三种神经元构成,由外向内为()、()和()。 22、三叉神经的三个主要分支有()、()、()。 23、透明软骨内无()和()。 24、从侧方观察脊柱,可见它有()、()、()、() 4 个生理性弯曲。 25、髋关节由()和()构成。 26、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与()连线的()交点处。 27、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 3 / 15

组织胚胎学练习题库十套之七(含答案)

家伙——卷七 一选择题 、A型题(50分) A.上皮由锥体细胞、梭形细胞及柱状细胞组成 B.所有的细胞基底部均位于基膜上,游离面均达到腔面 C.细胞的游离面均有纤毛结构 D.只有杯状细胞和纤毛柱状细胞可达上皮游离面 E.纤毛柱状细胞的游离面有纹状缘 2.关于复层扁平上皮正确的是 A.细胞层数多,是最厚的一种上皮B.浅层为柱状细胞 C.细胞间隙宽,其中有毛细血管D.上皮与结缔组织的连接平直 E.细胞间无游离神经末梢 3.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B细胞B.浆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E.肥大细胞 4.破坏基质分子筛防御屏障的物质是 A.酸性磷酸酶B.胶原蛋白酶C.弹性蛋白酶D.透明质酸酶E.碱性磷酸酶 5.下列哪种细胞无核,无细胞器 A.血小板B. 浆细胞C.红细胞D. 脂肪细胞E.巨噬细胞 6.下列哪种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7.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杀伤寄生虫的是 A.浆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肥大细胞 D.血小板 E.中性粒细胞 8.骨板的组成是 A.平行排列的细胞B.平行排列的细胞和骨盐C.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和骨盐D.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和骨盐E.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和细胞 9.属于细胞连接结构的是 A.肌膜B.闰盘C.肌质网D.肌原纤维E.粗面内质网 10.骨骼肌纤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明带B.暗带C.H 带D.Z线E.肌节 11.具有吞噬功能的神经胶质细胞是 A.少突胶质细胞 B.星形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施万细胞 E.卫星细胞 12.神经组织的组成成分是 A.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B.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C.神经细胞和神经膜细胞D.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E.神经细胞和卫星细胞 13.感受强光和颜色的细胞是 A.视锥细胞 B.节细胞 C.双级细胞 D.视杆细胞 E.色素细胞 14.内耳螺旋器盖膜是何种细胞分泌形成的 A.毛细胞 B.指细胞 C.柱细胞 D.螺旋缘上皮细胞 E.血管纹上皮细胞 15.连续毛细血管主要分布于 A.中枢神经系统 B.胃肠黏膜 C.内分泌腺 D.肝、脾 E.肾血管球

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集锦

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1 本试题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2010.4.30 3:00—5:00 院系:班级:学号:姓名: 第一部分:选择题(60小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道题有五个选项中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填入答题卡里,每小 题1分) 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B ) A. 大分子 B. 细胞 C. 组织 D. 器官 E.系统 2.下列哪项不是HE染色的特点:( C ) A.可制冷冻切片进行染色 B.显色原理是基于组织对染料的亲和力 C.组织块石蜡包埋 D.切片常用重金属电子染色 E.切片常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 3.光镜组织切片和电镜组织切片:(D ) A.均为超薄切片 B.均为化学染料染色 C.均可制冷冻切片 D.均为固定组织 E.均可摄彩色照片 4.杯状细胞常见于( B )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复层扁平上皮 D.单层立方上皮 E.变移上皮 5.在复层扁平上皮之间最多的细胞连接是:( C ) A.紧密连接 B.中间连接 C.桥粒 D.缝隙连接 E.半桥粒 6.分布于呼吸道的上皮组织属于 ( D ) A.单层柱状上皮 B. 单层立方上皮 C. 单层扁平上皮 D.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E. 复层柱状上皮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上皮组织的基本特点的是: ( C ) A.细胞排列紧密 B.细胞有明显极性 C.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细胞形态比较规则 E.极少的细胞间质 8.纤毛的内部有( B ) A.微丝 B.微管 C.中间丝 D.张力丝 E.角蛋白丝 9.腺是( C ) A.以腺细胞为主要成分的腺上皮 B.有大量分泌细胞的上皮 C.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 D.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E.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 10. 具有合成和分泌抗体功能的细胞是 ( B ) A. 肥大细胞 B. 浆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巨噬细胞 E. 脂肪细胞 11.下列纤维,何种纤维是细胞间质( C ) A.神经纤维 B.神经原纤维 C.胶原纤维 D.肌纤维 E.肌原纤维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固有结缔组织的是(E ) A.脂肪组织 B.网状组织 C.疏松结缔组织 D.致密结缔组织 E.淋巴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