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与弗洛伊德的文学创作心理论之比较

金圣叹与弗洛伊德的文学创作心理论之比较
金圣叹与弗洛伊德的文学创作心理论之比较

金圣叹与弗洛伊德的文学

创作心理论之比较Ξ

刘南南

(兰州大学中文系,甘肃兰州 730000)

内容摘要:金圣叹和弗洛伊德都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其理论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挖掘人性。本文尝试以《创作家与白日梦》和《金圣叹评西厢记》为例,考察两人从文学创作角度对人的心理表现这一命题的阐述,比较两者理论诸多可沟通探讨之处,并探究其相似的原因。

关键词:弗洛伊德;金圣叹;创作心理;人性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804(2003)022*******

《创作家与白日梦》是弗洛伊德的一篇经典文学专论(写于1908年)①,集中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认识。弗洛伊德借助心理学的研究分析了具有复杂的意识现象的文学活动。他的文学理论无视社会、历史对文学的作用,无疑是偏颇的。从开始发表就不断受到批评。但无论如何,其思想还是整整影响了一个世纪人们的思考方式。正如波林在《实验心理学史》中的评价:“(弗洛伊德)被视为最伟大的创设者,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他对知识的贡献在于他改变并带来了成熟的思想体系。”

《西厢记》号称元杂剧的压卷之作,美誉天下。自传世以来,对它的评论可谓长盛不衰。其中,金圣叹批点的《西厢记》②可视为《西厢记》评点中的集大成者。在他批点后,百年间,其批本大有取代诸批之势,并且甚至有人只知金批而不晓原著。金批的突出特点同时也是巨大成就所在,即以人物为核心评说。金圣叹犹如一位向导,带引读者步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又促使读者借此反观自我,从而努力揭示出人性中某些最本真的因素。

金圣叹和弗洛伊德,可以说,分别鲜明地代表了古代中国、现代西方关于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挖掘人之本性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文学创作人性观具有诸多可沟通之处。本文就以他们的这两篇经典文论为例做一比较分析。固然两种理论不能一一对应、完全吻合,但以此合理成分反观彼相关

内容,或许可以对二者做出一个合理的当代审视。

金圣叹批点《西厢记》是笔随兴至,但其论核心是如何进行文学创作,总的看可划分为两类:方法论、人性论。前者涉及到文学创作的种种笔法,这是其批点的重点所在,占了绝大部分篇幅;而后者则围绕人的心理意识(包括创作者和作品人物)展开论述,是批点的精神实质所在。本文谈论后者。

首先,关注创作者的心理。

金圣叹在评点中,不时赞叹《西厢记》的作者是怎样拥有如此精彩的慧心妙笔,写出这样绝美的文章。这也就是弗洛伊德在他的开篇提出的问题:“我们这些外行一直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那种怪人(即创作者)的素材是从哪里来的,他又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使我们产生如此深刻的印象,而且激发起我们的情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引领我们走入创作家的内心世界。

第一,在批点的“读法”中,金圣叹说:“《西厢记》是《西厢记》文字,不是《会真记》文字。圣叹批《西厢记》是圣叹文字,不是《西厢记》文字。天下万世锦绣才子读圣叹所批《西厢记》,是天下万世才子文字,不是圣叹文字”。

而弗洛伊德在文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创作家们自己喜欢否定他们这种人和普通人之间的差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2期 2003年3月

Journal of L anzhou U 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 o l.31N o.2 M ar.2003

Ξ收稿日期:2002210214.

作者简介:刘南南(19782),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距,他们一再要我们相信:每一个人在内心都是一个诗人,直到最后一个人死去,最后一个诗人才死去”。

这就是说不仅是《西厢记》,文学作品对于读者产生的效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西厢记》”,所以人人都可以是创作者。

第二,既如此说那么创作者的心态又是怎样的呢?就是任情自然表露。金圣叹认为“《西厢记》其实只是一字”,“是此一‘无’字”。他举说赵州和尚解释佛性所用之“无”字,正体现了此人的“真才实学”,以此例证明这个“无”字不是有无的无,而是一种创作者的心态。概括地说,它表现为“总是写前一篇时,他不知道后一篇应如何”。“总是写到后一篇时他不记道前一篇是如何”。金圣叹之意是说,《西厢记》是不着人力斧凿、自然而成的。提笔前,作者胸中隐约有竹,而它们潜在地涌动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创作者只要不凭主观、顺其自然地表达,就会创作出神品。他以云的生成做喻说明创作“无成心之与定规”:“云只是山川所出之气,升到空中,却遭微风,荡作缕缕。既是风无成心,便是云无定规,都是互不相知,便乃偶尔如此”。(以上引文仍见“读法”)。金圣叹所论与弗洛伊德所持创作实质是人的本性得以发泄的观点是一致的。

一种微妙的创作心态被形象地解释出来了。但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弗洛伊德进一步做了回答。他认为,人在童年时都会以全部热情投入游戏世界而获得快乐,在游戏中每一个孩子的举止都像创作家。人长大后不再游戏,但那种长久被压抑的心理冲动使人们“从来不可能丢弃任何一件事情,只不过是把一件事转换为另一件事罢了”。“现在做的不是游戏,而是幻想。他在虚渺的空中建造城堡,创造出我们叫做白日梦(或幻想)的东西来。大多数人在他们的一生中时时会创造出幻想”。

显然,这里的“白日梦”不同于一般所说的意义,它是并不根据道德规范进行的幻想,而是本能冲动要求得以满足的产物。所以它往往很私人化,如果用道学家的眼光审视,那就纯粹属于丑恶的、淫秽的心理。就像弗氏所说:“一般说来,他(创作家)宁愿坦白自己的过失行为,也不愿把他的幻想告诉任何人”。这样,由于所写之事、所抒之情都出自创作者早年已有、多年沉淀的内心私人化的心理,那么只要顺势付诸笔端,自然就创作出了挚情佳作。而作品又因往往表达了人们共有的私念,便格外具有感召力。

追求真实的自我情感的实现是人之本性。就金圣叹本人也是创作者而言,其批点的心态也是如此。他在《惊艳》小序中写道:“然则今日提笔而曲曲所写,盖皆我自欲写,而于古人无与……夫天下后世之读我书者,彼岂不悟此一书中,所撰为古人名色,如君瑞、莺莺、红娘、白马,皆是我一人心头口头吞之不能,吐之不可,搔爬无极,醉梦恐漏,而至是终竟不得已,而忽然巧借古之人之事以自传,道其胸中若干日月以来七曲八曲之委折乎?……夫天下后世之读我书者,然则深悟君瑞非他君瑞,殆即著书之人焉是也;莺莺非他莺莺,殆即著书之人之心头之人焉是也;红娘、白马悉复非他,殆即为著书之人力作周旋之人焉是也。如是而提笔之时不能自爱,而竟肆然自作狂荡无礼之言,以是愉快其心,是则岂非身自愿为狂且,而以其心头之人为倡女乎?”金圣叹借批点《西厢记》表达自己心存已久的种种思想、感悟,而所说的又正是读者的共想,自然写作时下笔如神,读者阅读时也感到酣畅淋漓,彼此产生情感共鸣。

第三,弗洛伊德认为:“作家还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在素材的选择和改变上——这种改变往往是很广泛的。不过,就素材早已具备而言,它是从人民大众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宝库中取来的。这很可能是所有民族寄托愿望的幻想和人类年轻时代的长期梦想被歪曲之后所遗留的迹象”。

同样的,金圣叹认为:“想来姓王字实父此一人亦安能造《西厢记》?他亦只是平心敛气向天下人心里偷取出来。总之世间妙文,原是天下万世人人心里公共之宝,绝不是此一人自己文集”。

《西厢记》取材于民间传说、小说戏剧已有的素材,对其进行了完全崭新的重创作,它抓住了“天下万世人人心里之公共之宝”,即人类本有的情感欲望,绘写出人人不敢言而心中常常想之情,表达了所有人的白日梦——“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金圣叹把《西厢记》第五本贬得一钱不值,但却连连称赞此句:“结句实乃妙妙”。又在“读法”开篇辩解《西厢记》绝非诲盗诲淫:“《西厢记》断断不是淫书,断断是妙文。文者见之谓之文,淫者见之谓之淫耳”。在《酬简》的小序中他又提出“自古至今,有韵之文,吾见大抵十七皆儿女此事……夫为文必为妙文,而妙文必借此事。事妙,故文妙;今

82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文妙,必事妙也”。足见,金圣叹认同创作家的审美心理应是趋于实写人欲之本质的。

其次,关注剧中人物的心理,这主要体现在场次的设置中。

弗洛伊德认为“创作家以非常认真的态度——也就是说,怀着很大的热情——来创作一个幻想的世界,同时又明显地把它与现实世界分割开来……然而,作家那个充满想象的世界的虚构性,对于他的艺术技巧产生了十分重要的效果,因为有许多事情,假如是真实的就不会产生乐趣,但在虚构的戏剧中却能给人乐趣;而有许多令人激动的事,本身在现实上是痛苦的,但是在一个作家的作品中却成为听众和观众乐趣的来源”。

虽然有时间的先后,但因为反映了共同的真理,《西厢记》的创作的确可以作为弗氏这一论断的佐证。金圣叹的批点也完全关注到了《西厢记》是如何使现实的苦痛不断在精心的情节安排中转变,人物心理连贯于情节演变之中,从而牵动读者也随着剧情而变化感情。

在现实中,相国千金和布衣书生根本不可能自由见面,爱情从何而起?金圣叹在《惊艳》中批注:“乃丧停而艳停,艳停而才子停矣。则实为相国有自营菟裘故也”。又注:“罪老夫人也。一念禽犊之恩,遂至逗漏无边春色”。其实,相国停丧西厢、老夫人开春院只是万事的引爆器,金圣叹此说无非是把这种为礼不容的爱情的发生合理化。

主人公不是市井浪子娼女,金圣叹赞他们,一个是“周公之礼,尽在张矣”;一个是“天仙化人,一片清净心田”。这样知书达礼的人怎么会私约西厢呢?弗洛伊德做出了回答认为,人性的本能“或者是野心的欲望,要想出人头地;或者是性欲的愿望。在年轻的女人身上,性欲的愿望占极大优势。在年轻的男人身上,利己和野心的愿望十分明显地与性欲的愿望并行。我们要强调这一事实:它们常常结合在一起……一个有良好教养的年轻女子只允许怀有最起码的性的欲望;年轻的男子必须学会抑制自己在孩提时代所养成的过分注重自己的利益的习惯,以使自己能够在一个提出了同样强烈要求的人们的社会中,明确自己的位置。”因此莺莺既有一出场就唱:“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这种被压抑得只被允许在心里悄悄地动一动春思,幻想一下心仪之人的爱情渴望,就有其后随着形势的变化而逐渐激扬起压抑于心底的情欲。相比之下,张生的情感简单直接。戏剧开场就表明他

有出人头地的野心,金圣叹评道:“满胸前刺刺促促,只是一色高才未遇说话。”“借黄河以快比张生之品量。试看其意思如此,是岂偷香傍玉之人乎哉!”正如弗氏理论,张生一直执著于自己的情感要求,是与他坚持个性的习惯有直接关系。但之后他就必须学会抑制这种习惯,去接受老夫人的成亲条件了(这也代表着一种普遍的社会秩序要求)。

接下来的《借厢》和《酬韵》两折分别将张生、莺莺的态度明朗化,他们开始把心中的渴望与追求付之行动,张生热切积极、莺莺谨小慎微。然而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墙牢牢地挡在两人之间,即使是在《闹斋》中彼此细细打量,更加心心相悦了,它也无法逾越。而读者一想到现实中种种痛苦的爱情人生,就不由感到剧中人物的爱情将被窒息在无尽的等待中了——人人胸中郁闷。金圣叹在批阅《寺警》中说明,创作者巧设情节让读者眼前一亮,顿扫胸中闷气。“今乃不端不的出自意外,忽然鼓掌应募,驰书破贼,乃正是此人,此时则虽欲矫情箝口,假不在意,其奚可得?其理、其情、其势固必当感天谢地,心荡口说,快然一泻其胸中沉忧。”“斗然从他递书人身上凭空撰出一莽惠明,一发泄其半日笔尖呜呜咽咽之积闷。”老夫人许婚、张君瑞破贼。此时欢乐的祥云笼罩着普救寺。《请宴》小结旧愁,《赖婚》重开新怨。刚刚从天降喜庆,既而就晴天一霹雳!老夫人轻描淡写地赖婚把所有人从玄美的幻想中拉进无助的现实:气氛再度沉郁下去。

弗洛伊德指出:“一个幸福的人绝不会幻想,只有愿望未满足的人才会。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次愿望的履行,它与使人不能感到满足的现实有关联。”“要一个人放弃自己曾经历的快乐,比什么事情都更困难。”张生的处境正是这样。追思往昔,莺莺临去一回眸点燃了他的希望;莺莺酬韵让他鼓起了勇气;老夫人请宴令他欢悦醉心……就是爱情不得实现,就是这些曾经的幸福难忘,激励着张生义无返顾地追求下去。莺莺也是如此,因此才得以和张生心照不宣。

当仿佛失败已注定时,斗然又跃出一个小侍女。红娘不仅给人们重燃希望,而且最终把希望促成了现实。这期间(《琴心》、《前候》、《赖简》、《后候》、《酬简》、《拷艳》),莺莺真亦假、假亦真,张生喜而忧、忧而喜。之后,又经历张生远别赴考(《哭宴》、《惊梦》、《泥金报捷》、《锦字缄愁》),郑恒登门求配等等诸般事故。直到衣锦荣归、终成眷属,人们紧悬的心才释然。主人公这一路走来起起

92

刘南南1金圣叹与弗洛伊德的文学创作心理论之比较

伏伏,而人们的感情也随着他们的经历腾挪跌宕。

在理学成为社会主导思想的古代中国,以自由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只能是美好的梦想。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最现实的结局应该是像元稹《会真记》所写的那样,痛苦悲哀而无奈。而用上述弗氏理论反观,《西厢记》正是在不动声色的铺写中给读者带来了梦想的快乐。而金圣叹则在各个重要关目转变处点明人物的心态、读者的感触,将剧中剧外所有人的情感表达无遗。再次,金圣叹对于剧情最显著的批改是删去了第五本,以《惊梦》剧终。笔者认为不可取。首先从传统的叙事角度讲,剧情发展到《惊梦》并没有结束。它和下一折一起分别备写出张生、莺莺各自的相思之状,作用犹如《借厢》和《酬韵》分别明朗两人的态度一样。同时,它们承上启下,小结过去的波折,引发新的事端,从而把前文隐藏的郑恒的情节做出了结,使全剧情节再无遗漏。其次,就情绪效果而论,金圣叹认为删去第五本就是以悲剧结尾,从而加重了批判力度。实际上,以一梦作结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对最终结局的猜测,这种模棱两可的结尾不会产生悲剧的震撼力,人们不会放弃对美好结局的幻想猜测。同时,崔、张接受成亲的条件,表明进步的自由爱情向封建礼教做出了妥协,这种不彻底的解放更是一种悲哀,它的批判反而比正面批判更有力度。第三,从本文探讨的人之本性角度而言,弗氏理论指出,得不到实现的欲望将引起幻想,但“我们不能假设这种想象活动的产物——各式各样的幻想、空中楼阁和白日梦——是固定而不可改变的。相反,它们根据人们对生活的印象的改变而做相应的更换。幻想同时间的关系一般很重要。精神活动是与当时的印象与当时的某种足以产生重大愿望的诱发性场合相关连。从那里回溯到早年经历的事情,从中实现这一愿望;这种精神活动现在创造了一种未来的情景,代表愿望的实现。它这样创造出来的就是一种白日梦,带着诱发它的场合与往事的原来踪迹。”可见这种精神活动具有完整的发展过程。“过去、现在和未来就联系在一起了,好像愿望作为一条线,把它们三者联系起来了。”剧中,莺莺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幻想追求下完成情感历程的。早年她被指婚给郑恒,显然是不满意的;后又处在暮春伤父时巧遇张生的情境中,自然地勾起她心底埋藏的情思:“愿配得冠世才学、状元及第、风流人物、温柔性格”:过去的经历唤发出当前的幻想。之后又经历了起起落落、百转千回的曲折,熬到长亭哭别。为了美满的爱情这个

梦想,她又忧虑张生是否能钟情不渝——“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想象着未来的种种情景。再看张生,《惊梦》一折是现在的经历,野店一梦牵连起过去普救寺酸甜苦辣的种种回忆,那么弗氏所说的作为线索的愿望连接的未来情况呢?若删除第五本,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就不得而知了。

《西厢记》描写了爱情的发生、发展、结局的全过程,现实种种痛苦的不可能,在经过层层技巧的运用后,成为美好幻想的可能,带给人们乐趣。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最根本的诗歌艺术就是用一种技巧来克服我们心中的厌恶感。”“实际上一种虚构的作品给予我们的享受,就是由于我们的精神紧张得到解除。甚至于这种效果有不小的一部分是由于作家使我们能从作品中享受到自己的白日梦,而用不着自我责备和害羞。”

不难看出他们的思想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评《西厢记》为金圣叹晚年所做,可以说是他一生文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因此还可见到在相当程度上他强调了礼法对人的创作心理的作用。同时受传统学术的浸染,并体现出民族风格,金圣叹的评说更具抽象的感悟性。而《创作家与白日梦》则是弗洛伊德前期的文论著作,是以临床治疗的实践科学为理论依据的。以后他更加义无返顾地进一步深发,甚至将人性本能的作用置于绝对支配的地位,最终实现了精神分析法在文学研究上的运用。和金圣叹相比,他的理论非常激进,同时显出严密的科学分析的层次性、系统性。

尽管两人的理论显著区别,但仍能挖掘二者可沟通之处。他们认为一方面文学创作是人类共有的自然情绪的抒发、纯然心理的表达、本质欲望的写真,因此文学创作就是打造投射人性的镜子。另一方面创作心理明显地倾向于个性的展露,无论是创作者的心态还是作品人物的言行,无不被个性的光芒烛照着,正所谓“每一个人在内心都是一个诗人”。简而言之,他们的创作心理论核心的相似处就是充分肯定人的自然天性。

这样探寻并不是要将一种西方理论强行对照于另一个中国古代文论,其意义在于说明这种相似性的原因,进而探讨某种文学现象的原因。

首先,从学术思想的演进来看,明代中后期复兴的商品经济推动社会世俗之趣扩展,一时成为万众响应的审美趋向。自然而然地,社会风气日益开

03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放活跃,而最终汇集为复苏人欲、张扬个性的艺术思潮(即尚情论)。作为那一批新思想倡导者中的一员,金圣叹自然会继承其肯定人性的精神,只是其所论显示出新的时代变化亦是必然,即向理欲思辨的深化。因此在金批中,既有维护礼教的保守复古之论,又有响应时代的惊世革新之语。

20世纪初,西方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政治形势风云变化,现代工业社会的现实猛烈地涤荡着人们惯有的思维方式,因此传统学说在经历了19世纪的辉煌后,开始受到人们的怀疑、批判。同时种种非理性的、异化的思潮风行于世,论者多关注人的心理、直觉、意识等方面,于是逐渐改变了人们过去所持“人是理性的”观念。弗洛伊德的学说就是其中极具时代学术特色的代表。他质疑人的本性,“深入地研究了关于‘无意识’精神活动的理论,并用来分析人类行为动机”。“他的理论体系和描述性的术语词汇,渗透到整个西方现代文化的各个领域”③。

金圣叹和弗洛伊德都身处时代的大更替、社会的大变动中:一个是明清易代,一个是世纪之交。新旧社会状态的碰撞伴随着新旧思潮的碰撞。其中文艺思想必然体现出批判性。这两个时代思潮氛围都呈现出关注人性、侧重内省的趋势,因此两人所论皆关涉此命题。其次,这种学术以人性研究为主导的倾向,又

有更深层的时代原因。当物质文明不断提高时,伴随物质世界的极大丰富,人的精神状态必然要经历最初对物质利益的极度追求依赖阶段,即“人的自

由度反而降低,异化程度则加深”④

,于是人的世俗情性为社会公认而被极大张扬。文学是时代风貌、社会心理的艺术再现。当创作实践在不断超越传统时,相应所做的理论亦围绕共同的命题开展。

金圣叹和弗洛伊德的时代正例证了这一点。明末,内地的起义、沿海的外寇将偌大国家陷入天翻地覆的混乱中,满清政权重整江河,一切混乱又都纳入了秩序中,人们重获生存的稳定感。而20世纪初,现代科技的飞跃前进成为社会巨变的根由和动力,各种传统都被怀疑甚至打破,混乱代替了秩序,一种长久的西方文明的优越感在渐失。尽管这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可却有近似的结果:统一的政权大力发展经济;现代科技革新了生产力——比较各自的过去,物质水平都大大提高了。于是文学上,有在实践中描绘人的本性,而创作论上侧重人的内省分析的倾向。

对于金圣叹和弗洛伊德的创作心理论做出以上比较只是一种尝试。每一种理论都有它独特的氛围,对于西方文论,显然不一定能照原样的洋为中用,但这种中外理论的互学应该还是有意义的。

注 释:

①马新国.西方文论选讲[C ].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374~384.②陈德芳.绘图本金圣叹评西厢记[Z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③伍蠡甫.西方古今文论选[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391.④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0.

A Com para tive Study i n L iterary Psychology :

J IN Sheng -tan and Sigm und Freud

L IU N an 2nan

(D epartm ent of Ch inese ,L anzhou U niversity ,L anzhou ,730000,Ch ina )

Abstract :T he p resen t paper m ain tain s that J I N Sheng 2tan and Sigm und F reud share certain literary tenets ,the m o st obvi ou s am ong them being their in sigh tfu l scru tiny of hum an p sycho logy .B ased on a com p rehen sive su rvey of J I N ’s “N o tes on the W estern Cham ber ”and F reud’s “W riters and the D aydream ”,the p aper analyses their comm on ground in literary criticis m and the reason s underlying th is comm on ground .

Key words :F reud ;J I N Sheng 2tan ;creative p sycho logy ;hum an natu re

(责任编辑:李向辉)

1

3刘南南1金圣叹与弗洛伊德的文学创作心理论之比较

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人格组成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人格组成本我自我超我 (2011-09-09 15:48:02)转载▼标签:转载分类:转载 原文地址: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人格组成:本我、自我、超我作者:xpwj_2008_sx4r3 弗洛伊德认为整个人格由三大系统组成,它们是本我、自我、超我。在一个精神健全的人身上,这三大系统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组织结构。当人格的三个系统相互冲突时,人就会处于失调状态,即不满意自己也不满意社会,活动效率随之降低。 一、什么是本我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一个人饿了,他需要食物;一个人冷了,他需要穿衣服;一个男人有了性的冲动,他就是需要一位女性;有人羞辱了你,你就会愤怒;一个人眼睛受到了强光的刺激,他就要闭上眼睛;这些活动都是人原始本能的需要,而且这些话动都是无意识的,无论你是圣贤哲人还是卑鄙小人都存在这个本能。 人为什么会些本能,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人做为一个机体,由于机体内部或外部的刺激会产生兴奋(紧张),这种紧张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比如一个人饥饿了,他的胃部就会产生痉挛,他必须进食才能消除这种紧张感,本我的目标是消除这些紧张,紧张是一种让人痛苦的和让人不舒服的体验,消除紧张以后人才会感到快乐,本我的特点是不能容忍紧张状态,希望立即得到满足。 本我为了解除紧张而产生了两种活动过程: 1、行成意象 一个人饥饿了,他的脑子里就会产生食物的意象,一个口渴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水,这都是由于人的本能需要所产生心理活动,这些意象的产生有效缓解了紧张的压力。这种由于本能需要而产生意象的心理过程叫原发过程。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为减轻紧张(饥饿是一种紧张)而产生的对所需事物(食物)的记忆意象或联想的心理过程叫原发过程。产生这些意象是无意识的,是自动产生的,没有经过思考加工的,一个人的眼睛受强光刺激后会不由自主的闭上,这也是无意识的行为。 2、冲动性行为 一个人受到了羞辱,为了报复,拿起刀子就向人刺去,这就是一种冲动行为,他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他只是为了马上缓解由于别人对自己的羞辱而产生的紧张感。 二、什么是自我: 本我解除紧张的两种活动过程是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但只有意象并不能给饥饿的人提供食物,冲动性的行为也不能给一个性冲动的人提供一个伴侣,实际上,冲动行为只能招引外界的惩罚而导致紧张的程度增加。人必须寻找食物、伴侣以及生活所需要的其它东西,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人不得不考虑外界的现实,比如,实施一种行为时,他必须考虑到后果,就如一个有性冲动的男人不能强奸一个妇女一样,如果他这样做了,他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一个人在商店里看到了一件自己非常喜爱的东西,他想得到,这是本我在起作用,但他不能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结构理论 11级汉语3班11100319 吴越滢 【摘要】奥地利著名科学家弗洛伊德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即使是正常人,在意识的背后都可能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冲动,因不被社会习俗、道德法律所容许,必须被压抑下去而不被意识到。这些被压抑于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动机构成了人的潜意识,它是人类一切精神生活的根本动机。这种潜意识学说,构成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而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在世界心理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对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美学理论等多门人文社会科学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关键字】意识与潜意识俄狄普斯情结失言 【正文】 心理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中发现,在人的意识之外还可能有一种无意识心理,这种无意识心理在遇到阻碍的场合下就转化为神经病的病理症候。弗洛伊德在1895年与布鲁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中提出了“潜意识”概念。书中认为在我们觉察到的意识性观念之外还存在着潜意识观念。并强调:“我们必须承认存在着潜意识的观念,并起着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可以觉察到并能够认知的心理部分,包括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消息、观念和感觉。因为意识和外部世界联系得非常紧密,它受到的限制也就更多。潜意识是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潜意识又被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前意识“指当需要时就能 变为意识的那种心理材料。”它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 个边缘部分。它虽然暂时是无意识的,但是比较容易转化为 意识。而无意识作为心理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则 是“包括所有曾被压抑或从未被允许变为意识的心理材料”。 无意识处于心理结构的深层,是人们难于察觉和认识的部 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其核心要素是性冲动、性本能、 性欲望,它通过人们不够注意的玩笑、失言、梦等方式表现出来。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无意识占据了最大一部分。在表现上多为盲目的冲动、生物的本能和被压抑的欲望。倘若用冰山来比喻的话,意识只是浮于水面上的小部分,而无意识则是藏于水面之下的那大部分。 弗洛伊德早期是用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尤其是性本能和欲望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这一学说从两个前提出发:首先,它“肯定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而那些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其次,就是肯定那些不论就狭义还是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内容提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 心。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理 论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着许多合理的成分,也包含许多谬误。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医生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把心理学 的研究带进了人的深层精神世界,为现代心理学展现出一个全新的领域。就影响而言,弗洛伊德超过了其他任何 心理学家,他开创的精神分析学冲击了现代西方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儿乎每一个侧面。其中以无意识为基础的 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涉及范围极广。本文拟从以下儿方面对弗洛伊德 的人格理论作以介绍,并略作评价,供读者分析研究。 按弗洛伊德的看法,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弗洛伊德 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实际上他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山意识、询意识和潜意识 三个系统所构成。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究竟什么是潜意识呢,弗洛伊德认为潜

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不见容于人类的风俗习 惯、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而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 足。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 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担 负着“检查员”的任务,严把关口,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检查员”丧失警惕 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 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 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 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他认为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只有假定人们精神过 程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弗洛伊德宣 称:“精神 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 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注:,奥,弗 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8页)

弗洛伊德的《爱情心理学》读后感

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浅析 《爱情心理学》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与《性学三论》、《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不安》三者构成了“泛性论’的核心。所谓“泛性论”就是一切从性谈起,一切归结于性。但是,当我们把弗氏的大部分著作阅读之后,就不难得到一个印象,他所指的“性”,除窄义的男女之事外,实具有更深远的涵义。 原欲(即力必多—libido),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需要,如同饥饿一样,它需要获得满足,但不同的是,其满足的方式远比单一的饮食广泛得多。由原欲所迸发出来的能量,作为性欲冲动,可直接进行发泄和满足,但也可以经转化而升华为动力,成为文化与文明的创造源泉。然而,这种原欲所积累的能量,不一定都能顺利地满足或升华,在某种情况下,由于遇到阻力,则可变为畸形发展或是倒错,甚至出现性心理发育的反向退化或停滞现象,这些都会反映在人们对爱情选择、爱的对象和目的以及性满足的方式方法上,于是在心理学上形成一组特殊的变态病;或由于过分的压抑而形成各种心理症。这就是《爱情心理学》所涉及的中心内容。 由此可见,弗氏所著《爱情心理学》并不是一本谈情说爱的心理学,也不是就正常爱情过程做心理上的探讨和阐述。它的出发点旨在通过各种性变态以及心理症,对人类性心理发展做出反证——由病态推论正常的发展过程。现实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变态者,长期以来,医学家、心理学家找不到合理的科学解释,弗氏则基于深入的观察和研究,终于创造性地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进而形成一个独特完整的精神分析学体系。因此,当我们阅读《爱情心理学》时,万不可从中找出自己可效法的规律。它只能帮助我们去较好地研究精神分析学说,而不能把它作为爱情的指南,更不能依此来片面分析自己或他人的爱情生活,并从中为某种行为寻找什么心理的依据,因为,不懂精神分析技术,很难对人对已做出正确的评价。 浅析(一) 什么是人的“精神机制”和“人格结构”? 精神机制亦即心理机制。我们说任何一种精神现象或行为方式都具有其心理背景。表面上看是一哭一笑、一言一行,但其心理活动可能是极其错综复杂的,正如制作一颗螺丝钉,成品是那样轻而易举地掉下来,可是其生产工序流程的每道环节都要为形成这颗螺丝钉做准备。螺钉是受机械制约的,人的行为则受心理过程的制约,但这种心理过程,不仅在你的意识控制之中,有时连行为者自己都难以党察到,此即所谓的潜意识(弗洛伊德在研究歇斯底里患者时,发现他人的症状是受着一种患者本人也意识不到的力量所支配。通过催眠疗法,能使患者暴露出这种支配力量的内容,一旦患者意识到其内容,症状便会消失。于是他得出结论说,在人的意识之外还有一个隐藏着的东西,这就是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们意识到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是意识不到的潜意识,它是一个特殊的精神领域,如同冰山下的海洋,冰山是可见的突起,而海洋则是无尽的辽阔。潜意识是人类本能冲动的源泉,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下去的不能满足的欲望的总仓库。为了使潜在的能量得以发泄,需要进行大量的秘密的心理工作,这就是所谓的“精神机制”。由于这种机制有其自己独特的表达和反应方式,所以不能以人们所意识到的心理过程去衡量。例如做梦和一些不可思议的变态心理症便是如此。即使是在正常人的精神活动中,有的也难免要流露出自己也不能理解的言与行。一位议长,在众议院致开幕词中,

佛洛依德与心理学

弗洛伊德与心理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 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 孙子卢西恩·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后来成为了著名的画家。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A·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于1939年9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生平经历 ◆童年时期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Moravia,现属捷克)的弗莱堡(Frieberg)市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雅各布一位心地善良、助人为乐但资本微薄的犹太商人,他虽然经商,但为人诚实、单纯。所有的这些性格,对弗洛伊德有很大的影响。母亲是父亲的第三个妻子,当时才21岁,他是同母所生8个兄弟姐妹中之长兄,而他还有两个异母的哥哥。他4岁时全家迁居到维也纳,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在上中学以前,弗洛伊德是在家里接受父亲的教育的,尽管父亲的文化程度很低。当弗洛伊德9岁的时候,由于具备了过人的智力,加上平时的努力自修,以优异的成绩比入学年龄提前1年通过了中学入学试,17 岁时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吉姆那森学校。1873 年,弗洛伊德从大学预科毕业前夕,面临着一生职业的抉择。他对成为政治家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均感兴趣,但作为犹太人行医是可供选择的几种职业之一,他在自传中曾说:“毕业之前,在卡尔·布鲁尔教授的课上,听他朗诵歌德那美妙的论自然的散文,遂决定成为一名医科学生。” ◆学习医学

弗洛伊德心理学说

弗洛伊德心理学说 心理动力的本能论:弗洛伊德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本能来自身体的内部刺激,它驱使人通过活动来满足由于内部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宣泄和消除由于刺激所引起的紧张、痛苦和焦虑。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弗洛伊德多次提出和修改他的本能理论,如前期提出的自我保存与种族繁衍的本能,后期提出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等。但是他所反复强调、深入研究的则是性本能。他认为性本能是诸本能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因素," 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意识到的。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1)根据这一心理动力论,弗洛伊德系统地揭示了人格发展的过程,揭示了各种精神病的起因,解释了人类创造性行为的心理动机,性本能成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解人类活动的一把钥匙。正是这两个基本的理论发现,支起了一个巨大的拱门,精神分析的潮流就从这一拱门源源流出,并显示了独特的思想个性。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各种学说中,最有影响的分支主要包括 5 个方面:一、梦心理学。弗洛伊德用无意识来解释梦,认为" 梦都是本能欲望的满足。" (2)同时他还提出 了梦的工作机制,探讨了自由联想等释梦的方法和技术,将梦的

分析看着是理解和接近人的无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二、过失心理学。根据决定论思想,弗洛伊德深信任何偶然性的后面都受到必然性的支配,因而人的各种失误,如口误、笔误、遗失、遗忘、误听、误读、误行等,都是无意识动机与意识的控制相互冲突的体现,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暴露。三、变态心理学。传统的变态心理学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弗洛伊德则将病因转向了对病人的内心冲突和动机的分析,他指出,变态心理可以说是性的本能因受到外部和内部挫折和剥夺后所引起的非常规的寻求满足的心理,是无意识欲望的反常表现,是力比多的变态用法,是力比多满足的代替物。而这些变态心理大多是对早期婴儿的性满足方式的倒退,如受虐与施虐、自恋、同性恋、恋物淫、窥淫癖等。四、人格心理学。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 )、"自我" ( ego)、" 超我" ( super-ego )。" 本我" 的构成是被称为" 力比多" (libido )的原始的生命本能,它无条件地按照"快乐原则"行动,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无所顾忌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而"自我"则使本能现实化理性化了,它已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化出来,代表了人格中理智和意识的部分,其行为准则是"现实原则",它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来调整本我与外部世 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的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代表了儿童时期所认同的双亲或社会的

浅析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6766884.html, 浅析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作者:李敏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24期 摘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 伊德人格理论中有三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如果这三重人格结构失调,或者被外界力量所破坏,就会使人产生精神方面的疾病;不加以治疗的话,还会损害人格健康,甚至威胁到生命。为此,文章将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三重结构;焦虑;自我防御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不仅开始向外太空探索,更是不忘研究自身,讨论人格问题。人格问题历来是哲学家们非常重视的问题,只有真正认识了自身,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弗洛伊德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人格问题,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人格理论,正是人格理论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人作为社会动物,是如何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人格的。 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 (一)人格结构 对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提出过一次修改,一开始他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将人格这一整体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部分。但实际上他认为人的思想是由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共同构成的。这里的潜意识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意识,也就是它一直存在着,但是我们自己却对它的存在毫无知觉。弗洛伊德表明,潜意识是人的原始冲动,这些冲动是在人类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受到本能驱使。意识是人类自身能感觉到的,它起到一个约束作用,可以压制人类内心的本能和欲望。人们的活动往往表现出来的都是受到人类意识的影响,但其实意识只是人格的一小部分,无意识才是一个人的精神主体。 后来,弗洛伊德对“二部人格结构”进行了修改,他又重新提出了“三部分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为我们熟悉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无意识的人格结构,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它并不遵循我们所处社会的社会原则,但是它是建立人格的根基。本我遵循着“唯乐原则”,它会自然地摆脱痛苦,远离痛苦,向着快乐靠近。而自我意识是通过后天学习来的,它受到一个人成长环境和所得教育的影响。超我,是已经被社会规范化的自我,他处于一个人人格修养的顶层,可以完全遵循着道德标准来进行生活。超我指导着自我,限制着本我。人格构成的三部分分别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追求,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生活,而超我则是在追求完美。只有这三种人格协调发展,一直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才能保证人格的健康和正常,一旦哪个人格出现了不协调,这个人的精神方面就会出现问题。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阶段发展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阶段发展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病医生,他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分析了病人的梦、随意的谈论、不其然的联想以及儿时的记忆,认为人类所经历过的激烈冲突都会影响其行为的发展和文化。尤其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得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他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在他看来,人格的的发展是伴随着性的发展而发展的,个人的性生活并非开始于青春期,儿时开始于婴儿期。因为性本能虽然是天生的,但它会随着生理的成熟而改变,这也就是说,本能的成熟会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一些特殊的痕迹。因此,当性本能成熟时,它的能力即欲力就会慢慢的从身体的某一部位转移到性其他的部位,婴儿就进入了另一个新的人格发展阶段。他按照年龄顺序,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分别为口腔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6个月),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两性期(12岁以后)五个时期,这五个时期各有不同的特征。如口腔期,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通过口腔活动得到满足,如咀嚼、吸吮或咬东西。若母亲对婴儿的口腔活动不加限制,儿童长大后的性格将倾向于开放、慷慨及乐观;若其口腔需要受到挫折,则未来性格发展可能偏向悲观、依赖和退缩。所以,早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会有长期影响。再如性器期时候儿童的依恋情结的发展正常与否会影响到孩子成人后的性格特征和男女关系。

可以肯定的是,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儿童的成长随着性欲的发展由自恋发展到恋他。他用古希腊两个神话构成的两个情节,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来证明女孩依恋父亲,男孩亲近母亲的结论。他的这种以泛性论为支撑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对传统的禁欲主义的反抗,同时,他把性的问题大胆的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注意研究心理的自身规律,重视性心理对常人的心理神经的形成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无疑具有学术价值和意义,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他的研究方法上是值得质疑的。它采用非标准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喜欢用面谈、自由的联想以及梦的解析等方法来研究少数临床病人的生活史,其研究结果难以推广到大众,如并没有证据说明可以从人的口腔期及肛门期的活动预测其今后的人格,也没有证据说明所有的儿童都经历那五个时期。另外,他忽视了人的性心理的社会性,夸大了人的性心理的作用,自然性陷入了生物化的境地,他也忽视了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夸大了人的性欲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从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境地。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我们需要用一个辩证的眼光去看待。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演变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它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早期,他把地形学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构造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广义的潜意识可以涵括前意识,并注重描述心理的不同深度层次和研究潜意识活动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的心理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意识,隐没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不仅个人的行为动机,而且整个人类的活动和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在潜意识中找到根源。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后期,通过与不同学派和观点之间的长期论争,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早期运用心理地形学的观点去描述心理活动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之间的联系;逐步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侧重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建立一种新的人格结构模式。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这三大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靠遗传获得,是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并有一种精神表达的本能。本我通过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得以表现,它追求快乐原则。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精神领域就是自我,它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

弗洛伊德经典案例-小汉斯的故事

弗洛伊德---《狼人的故事(弗洛伊德心理治疗案例三种)》 小汉斯的故事 这是关于五岁男童(小汉斯)恐惧症的案例。本案例是由病人小汉斯的父亲在弗洛伊德的指导下完成记录的。这个病例在精神分析史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弗洛伊德所说,它为幼儿期性欲理论提供了第一个完整的例证。通过病人之父的详尽记叙,以及穿插于记叙过程中的弗洛伊德的精到点评,我们看到一个有些性早熟的小男孩从患上对马的恐惧症到治愈的全部过程,并深入到这个孩子的性心理的方方面面。 从不到四岁开始,小汉斯就对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明了根据阴茎的有无判别有生命物体和无生命物体的方法;他还固执地认为,所有人都有阴茎,而且体型大的人和动物其阴茎也更大。当他的妹妹出生之后,生殖问题更是盘桓在小汉斯的心头,他下意识地对母亲的怀孕和婴儿的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但是父母却用鹳的故事来向他解释生育的问题。处在俄狄普斯期的小汉斯,本就对母亲有强烈的依恋而对父亲怀有敌意,再加上父亲在性问题上解释让他疑窦丛生,于是对父亲的敌意越发加强。他想跟母亲结合,想和母亲生下孩子,但是又害怕父亲的报复,害怕遭到父亲的阉割,于是焦虑产生,心理症的隐患也由此埋下。请注意,弗洛伊德在一开始就向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阉割威胁的情节:“在他三岁半的时候,他母亲曾看见他把手放在阴茎上。她这样吓唬他:‘如果你再那样(触碰阴茎),我会叫A医生来把你的小鸡鸡割掉。那时候,看你怎么撒尿?’汉斯:‘那我就用屁股尿。’”由后来的事情看来,阉割正是导致症结的原因,而他的恐惧症,根本说来也正是对阉割的恐惧;不过,这里向汉斯发出威胁的,乃是他所钟爱的母亲,而他的恐惧对象,却明显的是父亲,看来,阉割威胁的源头主要并不是语言,而是一种深刻的心理情结。有一点需要说明,在弗洛伊德较早期的理论中,他所持的观点一直是:焦虑产生于对恋母情结的压抑。根据他后来的修正理论,焦虑实际上是一种信号,警告自我阉割危险即将到来;不是压抑产生焦虑,而是焦虑产生压抑。在本文中,弗氏在焦虑成因的问题上多少有些语焉不详,但是毕竟在此基础上多处把焦虑的成因明确指向了汉斯的父亲,可见在当时的弗洛伊德心中,焦虑新说的雏形已然形成;…….有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根据其对病态人格进行的研究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提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在此,他对发展心理学的建设也做出了贡献。 1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主要包括意识(conciousness)和无意识(unconciousness)两个部分。弗洛伊德后来修订了这种意识与无意识的“二分法”,而引进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 “本我”,类似于弗洛伊德早期理论中的“无意识”概念。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它又是强有力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弗洛伊德把本我比拟为充满剧烈激情的陷阱(pit)。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动机的里比多(libido)被围困在本我中,并且是通过减少紧张的意向表现出来。诸如,性欲的满足、干渴和饥饿的解除等,都使紧张状态消除而使个体产生快乐。在弗洛伊德看来,一个个体是要和现实世界发生交互作用的。即使是进攻、侵略,也是和本我的减少紧张状态的基本原则相联系的。 在心理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是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由于他们可担忧的事情不多,除了身体的舒适以外,尽量解除一切的紧张状态。但是,由于生活需要,可能产生饥饿、干渴,于是就产生了紧张,他们等待吃奶、喝水,此时,本我可能会产生幻觉,出现希望目标的想象而且在幻想中获得满足;本我也可能闯入梦境,儿童在梦中吸吮乳头或拿起了水杯。这被弗洛伊德称之为初级过程思维(primaryprocessthinking)。儿童随着年龄的递增,不断地扩大和外界的交往,以满足自身增加的需要和欲望,并维持一种令其舒适的紧张水平。在本我需要和现实世界之间不断接通有效而适当的联络时,自我就从儿童的本我中逐渐地发展出来。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概述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概述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它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早期,他把地形学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构造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广义的潜意识可以涵括前意识,并注重描述心理的不同深度层次和研究潜意识活动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的心理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意识,隐没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不仅个人的行为动机,而且整个人类的活动和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在潜意识中找到根源。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后期,通过与不同学派和观点之间的长期论争,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早期运用心理地形学的观点去描述心理活动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之间的联系;逐步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侧重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建立一种新的人格结构模式。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这三大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靠遗传获得,是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并有一种精神表达的本能。本我通过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得以表现,它追求快乐原则。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精神领域就是自我,它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训练和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管理机构”,是现实化了的本我,即一方面,它接受本我趋乐避苦的的要求,力图实现本我的意图,另一方面,它必须正视外部现实世界的条件,区分主观心理世界与客观现实世界,从而能动地支配人在现实世界的活动。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是以“自我理想”和“良心”为尺度,它追求理想原则。

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流派的主要创始人.自十九世纪末以来,他的精神分析的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这一流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她的《精神分析导论》这一书中简要的阐明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及方法,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大概的了解到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观点理论 1,潜意识理论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3 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指个人目前意识到的一切, 是和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表层的精神活动,是人的精神结构中很小,很微弱的一部分。前意识指虽非目前意识到的但可以通过回忆而变为意识内容的一切, 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无意识则指被压抑而不能通过回忆再召唤到意识中的 一切;这通常是不为社会规范所容的欲望。 无意识包括本能的冲动欲望,人的行为是受本能支配的,但又现实的制约。他把无意识的作用提到了一个高度,认为潜意识起决定作用,认为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是潜意识的。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的核心。 2、人格理论 在无意识概念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人的精神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 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目标乃 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 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佛洛伊德认为人格的三种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不平衡时则会产生心理异常。 3、性欲论 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一切行为动机,都有性的色彩,都受性本能冲动的支配。神经症的产生,就是由于性本能冲动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的结果。精神分析理论指出,在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力,这种潜力常驱使人去追求快感。这种潜力被叫做里比多,又称性力。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以及生殖期等。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4、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受本能的支配,但同时又要受现实的限制。因此,人的心理也就有两种系统,每种系统各受特殊的原则支配。第一种系统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形成于婴儿期;第二种系统除受快乐原则支配以外,还受现实原则支配,形成于婴儿期以后。 在他的后期理论中又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虽然各有不同的目的,但最后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因此,他把它们联成一体,称为生存本能。为了与生存本能形成两极性,于是他又假设了一个死亡本能。死亡本能不是表现为一种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现为一种自杀的欲望。当

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

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说 摘要: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的主要内容,从二部人格结构说到三部人格结构说的发展系统的解释了人来的精神世界,其结构理论具有相当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人格结构 潜意识 前意识 意识 本我 自我 超我 和谐统一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一种内部控制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控制着在在一切给定情景中的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一)关于二部人格结构说 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格结构属于以无意识为主的二部结构,无意识、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结构(无意识又包括潜意识和前意识)。意识是指我们平时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对人的行为支配是最无力的。潜意识是指被压抑的欲望、本能冲动极其代替物。主要由本能的欲望,尤其是性的本能欲望为主,是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到的。而前意识是阻止潜意识中那些不为人们接受的观念、想法混入意识层面。潜意识虽然被阻止,但它仍然是人思想活动的内驱力,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和谐。弗洛伊德由此提出著名的冰山模型理论。即潜意识在冰山之下,意识是露出水面的部分,之间就是前意识。从本质上来说这不只是一种人格结构模型,更是一种人格动力学模型。 (二)关于三部人格结构理论 后期弗洛伊德重新修正了人格结构理论,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格三部结构”模型,用本我,自我,超我取代了前面三个概念。 本我与潜意识相对应,是一种杂乱的不稳定的被压抑的本能的欲望,里面包含了不为法律的规范和人们的社会道德所接受的本能冲动。它存在于无意识的深处,是人格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又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自我本能指的是有助于个体自我保存的原始性冲动,而性本能则指与性欲与种族繁衍。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不管什么道德原则价值,它只专注于自己的内部需要。 超我是指人格中最道德的一部分,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通过自我典范确立人行为的道德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的行为,从而产生愧疚感。 自我指的是有意识的结构部分,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并依照现实原则进行活动,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道德规范行为的出现。比如一个女人在逛街时想买新衣服,而资金紧张宁可不买也不会去偷去抢。这就是自我在起作用。 其中,本我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无意识结构部分,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自我和超我都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它们三者之间相互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其主要内容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2.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与压抑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经验的重大影响。神经症症状的核心问题是焦虑,当自我预感到焦虑时,为防止焦虑的发展而施行压抑,并运用自我防御机制进行伪装,从而避免痛苦,却形成了症状。神经症症状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是压抑与被压抑的两种势力相妥协的结果,是无意识冲突的替代性满足。精神分析治疗就是采用自由联想、释梦、阻抗分析、移情分析、解释和修通等技术,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意识化,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张昱教授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学的理论。尽管弗洛伊德经常表白他无意建立一种完备的理论体系,但实际上,他致力于精神分析学说凡六十年,写了很多著作,并且他对他的学说几经琢磨和修改,到他的晚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如此,而且他使自己的理为成了一种人生哲学,企图解决生活和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人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生平中,从他的主要著作中看到他的理论的发展道路。西方心理学史学家和哲学史学家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史,一般是分为两个时期:以1913年作为分界线,1913年以前的系统观点称为他的早期理论,他最后二十年在修订早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理论称为他的晚期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这里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意识和无意识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即“意识到”的活动上。所谓无意识,一般是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能用言语来表述。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认为,人的心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治疗歇斯底里病中曾经发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情绪经验。患者在催眠状态中,如果能够回忆起自己的有关病症的经验并向医生和盘托出,心里就会感到舒畅,病也就好。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患者经历过的情绪经验受到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外,潜伏在无意识之中,因此产生了病症。从这一早期的设想开始,弗洛伊德逐渐形成了他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这样,导致他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的两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而无意识则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个人的原始的盲目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学习目标: 了解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发展; 理解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xx; 掌握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关系和启示; 重难点突破: 重点:对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解; 难点:三者相互关系的辨析与掌握; 课程设计: 弗洛伊德的生平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发展 1)早期的人格结构理论 意识:个体觉察觉知的心理活动和过程状态,我们日常的生活状态;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的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 前意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中间地带; “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 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却对其余部分产生影响(无意识)。 2)后期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在早期“意识-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将人格结构又细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不同层次:

本我:(id)

人格结构最底层,由本能、欲望等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和冲动;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属于无意识层面; 是人格结构中能量的供应源,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 基本能量单位为力比多,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 ego) 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属于意识结构层面;主要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调节本我,受制于超我,遵循现实原则;仆三主” 与本我的关系,“骑士与马”——能量与指引,采用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 超我:( super ego) 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内化而来;是社会化的结果,作用是抑制本我、监控自我和追求完善,遵循道德原则;三者关系示意图: “X图”和发展层次图”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间的关系决定个体人格的基本面貌; 三者各自代表人格的一个方面, 本我——生物本能我快乐 自我——心理社会我——现实 超我---- xx理想我---- 完善 相互交织构成人格整体,能量守恒动态系统 协调一致——健康,敌对冲突——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