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技术参数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技术参数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技术参数

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设备技术参数

一、电源使用环境

交流电源:三相AC380±15%,50Hz±2%,中性点接地。

单相交流:220V±15%,50Hz±2%电源。

直流电源:额定电压:220V;

允差:-20%~+15%;

纹波系数:不大于5%。

二、一般技术条件

本实验台在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遵照招标文件规定的一般技术要求。

部分标准及规程规范如下:

GB 3797--83 电控设备第二部分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

GB 242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IEC61131 可编程控制器

GB50062 电力装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J63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提供的所有设备及零件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9000标准制造,图纸和文件均采用国际度量制单位(SI)和IEC规定的图例符号表示。

三、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台的主要功能要求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台要求是一个自动化程度高的多功能试验平台,它要求由发电机组、双回路输电线路、无穷大电源等一次设备组成,通过中间开关站和单回、双回线路的组合,可构成发电机与无穷大系统之间有四种不同联络阻抗,供系统实验分析比较时使用。每台原动机都必须配有微机自动调速装置和手动调速装置,并且有微机过速保护功能,每台发电机要求配有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和手动同期装置,输电线路还需要配微机过流保护和重合闸装置。每套自动装置必须要有恒压,恒流,控制方式,并且微机励磁的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可在线修改。综合试验台还需具有各种微机自动装置和手动控制装置,便于学生进行比较实验。

主要用途为电气工程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毕业设计,生产实习及某些研究课题实验。

四、技术参数及指标

整个设备作为一个分布式发电的单独系统,必须具有以下功能:

(1)具有中间开关站的双回路输电线路模型

(2)能模拟无穷大系统

(3)部件采用插件式结构,便于维护。

(4)微机调速装置必须具有以下功能:

1)测量发电机转速精度优于0.2%。

2)测量系统功角精度优于1?。

3)具有手动模拟,微机自动调节,微机手动调节功能。

(5)微机励磁调节器必须具有以下功能:

1)具有手动、它励、自并励调节方式。

2)具有恒U、恒I、恒Q、恒α四种控制方式

3)有过励,欠限制功能

4)有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功能

5)能进行设备间的通讯功能

6)能对多种波形进行观测的功能

(6)发电机电压调整范围

1)20%~120%(单机),20%~ 130%(单机试验),85%~120%(并网)2)发电机电压调节精度:0.5%U N

3)起励超调小于10%U N,甩负荷超调小于15%U N

4)调差率±15%可调,档距小于0.1%

5)测控频率10Hz,即每工频周波测量和控制输出各两次

(7)微机准同期控制器

1)能测量系统频率,机端电压,系统电压精度优于0.5%

2)能实现全自动准同期和半自动准同期合闸

3)能进行多种参数的修改

4)能进行上下设备通讯功能

5)能对多种波形进行观测

(7)微机保护装置具有的功能

1)具有过流保护

2)具有故障电流波形观测功能

3)具有微机自动重合闸功能

4)可以实现与微机联接通讯。

(8)高度集成(只用一个台体),尽量减少外部连线,高安全性。

(9)提供本实验台配套教材。

五、配置

(1)两条模拟输电线路

(2)整流变压器,励磁变压器

(3)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

(4)仪表

(5)各种接触器,继电器

(6)微机调速装置

(7)微机励磁调节器

(8)微机准同期控制器

(9)微机保护装置(带自动重合闸)

(10)系统控制回路

(11)柜体

六、能完成下述实验:

(1)同步发电机并列实验;

(2)同步发电机励磁调节实验;

(3)同步发电机单回路与双回路运行方式实验;

(4)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实验;

(5)暂态稳定实验;

(6)单机带负荷实验;

(7)电力系统调度实验;

(8)电力系统潮流分析实验;

七、兼容性

能与以前本实验室原有的实验设备(电机及配件等)兼容,并将原有设备改造组网共同构成分布式发电系统。能将所有信号采集进工控机。能将整个微电网完全组态在上位机。能将系统完整运行。

八、质量保证

质保期5年。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介绍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介绍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力求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发电控制的自动化(AGC已经实现,尚需发展),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具有在线潮流监视,故障模拟的综合程序以及SCADA系统实现了配电网的自动化,现今最热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即建设综自站,实现更好的无人值班,DTS即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为调度员学习提供了方便),配电自动化(DAS已经实现,尚待发展)。 电力系统自动化automation of power systems 对电能生产、传输和管理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度和自动化管理。电力系统是一个地域分布辽阔,由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网络和用户组成的统一调度和运行的复杂大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领域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调节和控制,系统和元件的自动安全保护,网络信息的自动传输,系统生产的自动调度,以及企业的自动化经济管理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供电的电能质量(频率和电压),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 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前,电力系统容量在几百万千瓦左右,单机容量不超过10万千瓦,电力系统自动化多限于单项自动装置,且以安全保护和过程自动调节为主。例如:电网和发电机的各种继电保护、汽轮机的危急保安器、锅炉的安全阀、汽轮机转速和发电机电压的自动调节、并网的自动同期装置等。50~60年代,电力系统规模发展到上千万千瓦,单机容量超过20万千瓦,并形成区域联网,在系统稳定、经济调度和综合自动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厂内自动化方面开始采用机、炉、电单元式集中控制。系统开始装设模拟式调频装置和以离线计算为基础的经济功率分配装置,并广泛采用远动通信技术。各种新型自动装置如晶体管保护装置、可控硅励磁调节器、电气液压式调速器等得到推广使用。70~80年代,以计算机为主体配有功能齐全的整套软硬件的电网实时监控系统(SCADA)开始出现。20万千瓦以上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开始采用实时安全监控和闭环自动起停全过程控制。水力发电站的水库调度、大坝监测和电厂综合自动化的计算机监控开始得到推广。各种自动调节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中广泛采用微型计算机。

大型机械设备常用技术参数

常用大型机械设备 技术性能参数手册 中建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 (内部资料) 目录 一、塔式起重机 1、永茂建机系列 ⑴ STT139 (1) ⑵ STT153 (5) ⑶ STT200 (9) ⑷ STT293 (13) ⑸ STT553 (17) 2、中联重科系列 ⑴ TC5610 (21) ⑵ TC5613T (25) ⑶ TC6013A-6 (29) ⑷ TC6517B-10 (33) ⑸ TC7013-10D (37)

⑹ TC7035B-16 (41) ⑺ TC7052-25 (45) 3、锦城建机系列 ⑴ JC6016 (49) ⑵ JP6016 (53) ⑶ JC7030 (57) 4、川建塔机 ⑴ P125 (61) 二、施工升降机 1、整机样本 (65) 2、技术参数汇总 (66) 3、电梯基础 (69) 4、电缆滑车及底座 (72) 5、电梯附墙 (73) 三、物料提升机 1、整机样本 (75) 2、提升机附墙 (76) 3、提升机基础 (77) 4、技术参数 (78)

一、塔式起重机

1.永茂建机系列1、永茂建机STT139 整机样本 起重性能 塔身反力 传动机构 2、永茂建机STT153 整机样本 起重性能 塔身反力 传动机构 3、永茂建机STT200 整机样本 起重性能 塔机反力 传动机构 4、永茂建机STT293 整机样本 起重性能

塔身反力 传动机构 5、永茂建机STT553 整机样本 塔机性能 塔机反力 传动机构 2、中联重科系列1、中联TC5610 整机样本 塔机性能 塔机反力 传动机构 2、中联TC5613-6F 整机样本 塔机性能 塔机反力 传动机构 3、中联TC6013-6A 整机样本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

[摘要]现代社会对电能供应的“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等各项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电力系统也不断地向自动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断地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体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应用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总的发展趋势 1.当今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趋向于: (1)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发展。 (2)在设计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对多机系统模型来处理问题。 (3)在理论工具上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 (4)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 (5)在研究人员的构成上益需要多“兵种”的联合作战。 2.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则趋向于: (1)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 (2)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 (3)由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例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的发展和区域稳定控制的发展。 (4)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5)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 (6)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 (7)由以提高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为完成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扩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力系统已成为一个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和电力装备及电力电子(Power System Equiqments and Power Electronics)的统一体,简称为“CCCP”。其内涵不断深入,外延不断扩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直接可观可测的范围越来越广,能够闭环控制的对象越来越丰富。 二、具有变革性重要影响的三项新技术 1.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 电力系统的控制研究与应用在过去的40多年中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基于传递函数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阶段;线性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及多机系统协调控制阶段;智能控制阶段。电力系统控制面临的主要技术困难有: (1)电力系统是一个具有强非线性的、变参数(包含多种随机和不确定因素的、多种运行方式和故障方式并存)的动态大系统。 (2)具有多目标寻优和在多种运行方式及故障方式下的鲁棒性要求。 (3)不仅需要本地不同控制器间协调,也需要异地不同控制器间协调控制。 智能控制是当今控制理论发展的新的阶段,主要用来解决那些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特别适于那些具有模型不确定性、具有强非线性、要求高度适应性的复杂系统。 智能控制在电力系统工程应用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其具体应用有快关汽门的人工神经网络适应控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励磁、电掣动、快关综合控制系统结构,多机系统中的ASVG(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的自学习功能等。 2.FACTS和DFACTS (1)FACTS概念的提出

停车场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停车场出入系统 智控系统技术参数 技 术 参 数 内蒙古国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

GD-道闸 >> 出、入口道闸 GD-DZ805 产品编号: 91110405216 产品名称: 出、入口道闸 GD-DZ805 规 格: 金属烤漆 永不退 色 产品备注: 停车场道闸、智能 道闸、智能停车场设备 产品类别: G D-道闸 产 品 说 明 技术参数 型号:GD-DZ805 电源电压:AC220V±10% 电机额定功率:50、60Hz 标准挡杆长度:3-6M 运行噪音:≤60Db 挡杆起落时间:4.0 S 运行寿命:≥500万次 挡杆中误动作:≯0.01% 挡杆中心高:900mm 机箱尺寸:380*320*1050mm 产品说明 个别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客户能自己任意的调换闸机开闸的方向 《左向或右向》。停电时:可快速的打开离合器,快速的将闸杆抬起 (不会造成堵车情况)。外形可根据您的要求设计生产。 道闸功能介绍 1、按钮可作“升”、“降”、“停”操作; 2、可选配无线遥控器,可作“升”、“降”、“停”操作,也可选配特殊的无线遥控器,实现对按钮的“加锁”、“解锁”操作; 3、可选配通道红绿信号灯、计数器、报警灯等外设连接的接口附设; 4、可选配车辆检测器,使具有“车过自动落闸”,:防砸车“及”冲闸自动抬杆“功能; 5、可选配先进的远程网络控制技术,通过RS485与先进的通讯协议实现对道闸的控制与反馈;该方案由超皓安防上海监控安装网 转载提供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696731.html,

6、通过拨码开关设置,提供多种运行模式、运行参数供用户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不同功能的需求;此外,主控器预留有足够的拨码开关挡位与输入输出接口,只需改变软件便可定制实现用户所需的特殊功能。 7、客户能自己任意的调换闸机开闸的方向《左向或右向》。停电时,可快速的打开离合器快速的将闸杆抬起不会造成堵车的情况,适用于智能停车场收费系统。 停车管理系统>> 2010新款易达 产品编号:11129244616 产品名称:2010新款易达 规格:金属烤漆 产品备注:停车场管理系统 2010新款易达 产品类别:停车管理系统 产品说明 型号:2010新款易达 工作电压:AC220±10% 电源频率:50、60Hz 额定功率:50W IC卡读卡距离:≤100mm 读写时间:≤0.1秒 出卡时间:≤0.5秒 通讯接口:RS-485 最大临时放卡量:300张 工作环境温度:-30℃-60℃ 工作相对湿度:≤95%无凝露 脱机存储容量:进出各100000条记录 产品说明 兼容IC、ID读卡模式,IC脱机收费,可即插语音模块,可外接LED显示屏,实现脱机控制,体积小,适用于固定用户的停车场使用。金属材质,外型设计简洁美观,色彩光洁、永不褪色,机箱结构紧凑、造型简练、美观大方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实现了电力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输变电系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已经深入到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一、概述 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的实现是电力系统完整控制的重要标志。电力系统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自动化技术的支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建国之初就有了初步的发展,并保持了快速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计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

技术支持。 2.1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的现代化自动控制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信息进行监测、收集和分析,并完成系统操作的高效进行。电网的调度自动化操作,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确保了电网运行的质量和可靠性,实现了电能的充分供应,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1]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同时,将能源损耗达到最低,确保了供电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实现了电能的节约。 2.2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络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配电网络的自动化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系统的现代化和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了配电网主站、子站和光线终端组成的三层结构,配电系统网络化的发展,使通信传输的速度得到保障,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得到提高。系统的继电保护控制得到加强,大面积停电现象减少,电力供应得到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电网事故快速排除机制得到优化,科学的事故紧急应对机制得以建立,故障停电时间明显缩短;电力企业对电力系统的掌控能力加强,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了解更加便利;常规的值班方式被打破,无人职守电站得以出现,工作人员的效率大大提高。[2]

主要机械技术参数

主要机械技术参数 一、轨道板生产非标专用设备 1、多功能车技术参数 2 3 4 5 外形尺寸(长*宽*高): 9945mm*6400mm*3600mm 储斗有效容积:≥ 4.2 m3 布料机轨距: 8400 mm 大车走行速度: 1.5 ~ 30 m/min 小车走行速度: 1.5 ~ 30 m/min 振动刮平装臵升降行程:≥ 300 mm 振动刮平装臵宽度: 6600 mm 适用混凝土类别:标准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

混凝土碎石粒径:φ20 mm 6 7 9 10 轨道板规格:长×宽×高=6450 mm×2550 mm×200 mm 轨道板重量:约 9t 翻转角度: - 3°~183° 单个作业周期:不大于5 min 回转速度: 1.5~0.5 r/min,平稳匀速转动,无大的撞击提升高度:视现场实际工况而定(约650~950 mm)。 结构安全系数:大于2.0

卡紧点间距: 3900 mm; 卡紧装臵:有足够强度,应保证轨道板在翻转过程中,承受 轨道板自重及翻转带来的冲击。 动作过程: 提升、翻转、下落过程中要求动作同步,保持的 长中心线水平 电源: 380V±20% 频率: 50 Hz,带有稳压装臵 控制方式:电气控制,满足手动、自动 11、钢筋头切割机技术参数

二、混凝土搅拌站主要技术参数 2、配料系统 2.1 骨料储料仓 2.2 骨料秤 2.3 平皮带机 2.4 斜皮带

2.5 水路系统 2.6 外加剂系统 2.7 搅拌系统 3、计量系统3.1 水泥计量

3.2 掺和料计量 3.3 外加剂计量 3.5 水计量 4、电气系统 4.1系统采用交流380V、50Hz三相四(五)线制供电,每台HZS150Q 搅拌设备供电变压器容量应不小于400kVA。 4.2 称量装臵技术参数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学习中心/函授站_ 姓名学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7学年下学期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期末考试试题 (综合大作业) 考试说明: 1、大作业于2017年10月19日下发,2017年11月4日交回; 2、考试必须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雷同均按零分计; 3、答案须手写完成,要求字迹工整、卷面干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当导前时间脉冲后于导前相角脉冲到来时,可判定()。 A.频差过大B.频差满足条件 C.发电机频率高于系统频率D.发电机频率低于系统频率 2.线性整步电压的周期与发电机和系统之间的频率差()。 A.无关 B.有时无关 C.成正比关系 D.成反比关系 3.机端直接并列运行的发电机的外特性一定不是()。 A.负调差特性 B.正调差特性 C.无差特性 D.正调差特性和无差特性 4.可控硅励磁装置,当控制电压越大时,可控硅的控制角 ( ),输出励磁电流()。 A.越大越大 B.越大越小 C.越小越大 D.越小越小 5. 构成调差单元不需要的元器件是()。 A.测量变压器B.电流互感器 C.电阻器D.电容器 6.通常要求调差单元能灵敏反应()。 A.发电机电压B.励磁电流 C.有功电流D.无功电流 7.电力系统有功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曲线是()。

A.单调上升的B.单调下降的 C.没有单调性的D.水平直线 8.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的动作延时一般为()。 A.0.1~0.2秒B.0.2~0.3秒 C.0.5~1.0秒D.1.0~1.5秒 9.并联运行的机组,欲保持稳定运行状态,各机组的频率需要()。 A.相同B.各不相同 C.一部分相同,一部分不同D.稳定 10.造成系统频率下降的原因是()。 A.无功功率过剩B.无功功率不足 C.有功功率过剩D.有功功率不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远方终端 2.低频减负荷装置 3.整步电压 4.准同期 5.AG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低频减负荷装置的___________应由系统所允许的最低频率下限确定。 2. 在励磁调节器中,设置____________进行发电机外特性的调差系数的调整,实际中发电机一般采用____________。 3.滑差周期的大小反映发电机与系统之间的大小,滑差周期大表示。 4.线性整步电压与时间具有关系,自动准同步装置中采用的线性整步电压通常为。 5.微机应用于发电机自动准同步并列,可以通过直接比较鉴别频差方向。 6.与同步发电机励磁回路电压建立、及必要时是其电压的有关设备和电路总称为励磁系统。 7.直流励磁机共电的励磁方式可分为和两种励磁方式。 8.可能造成AFL误动作的原因有“系统短路故障时造成频率下降,突然切成机组或、供电电源中断时。 9.积差法实现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调节时,由于,造成调频过程缓慢。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断路器合闸脉冲的导前时间应怎么考虑?为什么是恒定导前时间? 2.电压时间型分段器有哪两种功能? 3. 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为什么要分级动作? 五、综合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用向量图分析发电机并列不满足理想准同步条件时冲击电流的性质和产生的后果?六、计算题(共15分) 某电厂有两台发电机在公共母线上并联运行,1#机组的额定功率为30MW,2#机组的额定功率为60MW。两台机组的额定功率因数都是0.8,调差系数均为0.04。若系统无功负荷波动,使得电厂的无功增量是总无功容量的20%,试问母线上的电压波动是多少?各机组承担的无功负荷增量是多少?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概况

1.1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1.1.1KXJ660(A)矿用隔爆兼本安型PLC控制箱 1)工作电压:660 V/380 V/127 V AC 2)电压波动范围:75~110%; 3)频率:48Hz~52 Hz ; 4)控制箱本安直流电源输出特性: 5)输入信号: ●4路本安(4~20)mA电流信号(负载阻抗350Ω); ●4路非本安(4~20)mA电流信号(负载阻抗350Ω); ●23路本安开关量信号; ●7路非本安开关量信号。 6)输出信号: ●4路非本安(4~20)mA电流信号(负载阻抗600Ω); ●10非本安开关量信号,接点容量250V/6A; ●1路电压信号,接通时输出电压90VAC~150VAC(受电压波动影响),断开时输出电压≤1VAC。 7)本安RS485通信:2路,波特率2400 bps,最大传输距离1 km; 8)本安以太网电口:1路,10/100Mbps自适应,最大传输距离100 m; 9)本安以太网光口:2路,100Mbps单模光纤接口,最大传输距离10 km;

1.1.2KTK18(A)矿用本安型扩音电话 1)额定工作电压:18V DC; 2)工作电压:(11.5~25.0)V DC; 3)工作电流:≤600mA; 4)FXS通信:2路,最大传输距离1Km; 5)FXO通信:1路,最大传输距离5Km; 6)以太网电口通信:1路,10/100Base-T/TX自适应,最大传输距离100 m; 7)音频通信:1路,最大传输距离5Km; 8)声级强度:不小于100dB(A); 9)支持的通信协议:VoIP、PSTN; 1.1.3KTK18(B)矿用本安型扩音电话 1)额定工作电压:18V DC; 2)工作电压:(9.0~25.0)V DC; 3)工作电流:≤50 mA; 4)音频通信:1路,最大传输距离5Km; 5)声级强度:不小于100dB(A); 1.1.4KHJ18矿用本安型急停开关 1)额定工作电压:18V DC; 2)工作电压:(9.0~25.0)V DC; 3)工作电流:≤20mA; 4)输入信号:4路无源触点信号; 1.1.5TH15矿用本安型显示控制台 1)额定工作电压:15V DC; 2)工作电压范围:(11.5~25.0)V DC;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习题及解答

1.同步发电机并列时脉动电压周期为20s,则滑差角频率允许值ωsy为(A )。 A、0.1% B、0.2% C、0.26% D、0.52% 2. 同步发电机机端电压与电网电压的差值的波形是(D )。A、三角波B、正弦波C、方波D、正弦脉动波 4.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由(A )组成。A、励磁调节器、励磁功率单元B、同步发电机、励磁调节器C、同步发电机、励磁功率单元D、同步发电机、励磁调节器、励磁系统 5. 同步发电机并列方式包括两种,即( B )。A、半自动准同期并列和手动准同期并列B、准同期并列和自同期并列C、全自动准同期并列和手动准同期并列D、全自动准同期并列和半自动准同期并列 6. 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由主站轮流询问各RTU,RTU接到询问后回答的方式属于(D )。A、主动式通信规约B、被动式通信规约C、循环式通信规约D、问答式通信规约 7. 下列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可以实现无刷励磁的是( A )。A、交流励磁系统B、直流励磁系统C、静止励磁系统D、自并励系统 8. 某同步发电机的额定有功出力为100MW,系统频率下降0.5Hz时,其有功功率增量为20MW,那么该机组调差系数的标么值R*为( C )。A、20 B、-20 C、0.05 D、-0.05 9. 下列关于AGC和EDC的频率调整功能描述正确的是(D )。A、AGC 属于频率一次调整,EDC属于频率二次调整。B、AGC属于频率一次调整,EDC属于频率三次调整。C、AGC属于频率二次调整,EDC属于频率一次调整。D、AGC属于频率二次调整,EDC属于频率三次调整。 10. 在互联电力系统中进行频率和有功功率控制时一般均采用(D )。A、

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参数1

筛分:直线振动筛(放射形筛条) 技术参数: 筛面规格:1800×5000mm 筛面面积:9m2筛孔尺寸:200mm 倾角:150 处理量:800t/h 破碎工序:双齿辊破碎机 技术参数: 入料粒度:≤800mm 出料粒度:≤200mm 处理能力:≥600t/h 干燥窑 技术参数: 规格:φ4.8×42m(筒体内径×长度) 需干燥物料的性质:红土镍矿(堆比重1.1~1.4t/m,物料含水~34%,粒度≤200mm) 干燥形式:顺流干燥 主传动转速:0.5~4.5r/min(变频调速) 辅助传动转速:~12r/h(慢速) 斜度:4% 处理物料量:正常83t/h(湿红土矿)最大108t/h(湿红土矿) 密封形式:窑头窑尾全部为迷宫鱼鳞片式柔性密封(2 层不锈钢加耐热陶瓷纤维) 设备重量:429.1 吨 配料圆盘制粒机 技术参数: 镍红土矿:粒度≤5mm,含水20~22% 除尘粉尘:粒度≤200目的大于80% 加入配比:红土矿:粉尘 4:6 成球后含水量:25±2% 圆盘直径:Φ6000mm 圆盘转速:5-9 r/min(变频调速)产量:50 t/h~60 t/h 回转窑 技术参数: 规格:φ4.8×110m(筒体内径×长度) 焙烧还原窑用途:用于将红土镍矿脱除自由水、结晶水,并实现红土矿含铁部分预还原,产出用于矿热电炉生产镍铁的焙砂。 物料性质:红土镍矿(堆比重1.1~1.4t/m3,自然堆积角38°,含自由水20%~22%,含结晶水9%~13%,粒度≤50mm),还原煤粒度5~15mm 还原剂:无烟煤(配比为:矿石/还原剂=90%~95%/10%~5% 进窑矿石量:正常82t/h(含自由水20%~22%的红土矿矿及烟尘粒料) 最大105t/h(含自由水20%~22%的红土矿矿及烟尘粒料) 主传动转速:0.5~1.53r/min(变频调速)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4-27T11:10:22.9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作者:卫华 [导读]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化系统的水平将直接反映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国网天津城东供电公司)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化系统的水平将直接反映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涵盖了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本文就此作一简单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1引言 本世纪初,各发电厂互相连接成网,规模越来越大,结构日益复杂,人力已完全无法正确判断和指挥,无法保证电力系统运行所要求的安全、可靠、质量和经济性因而直接促进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2 系统介绍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普及,电力系统不再单一的进行控制和管理,而是运用自动化技术将各个领域的技术结合,更好的实现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控制与优化。 2.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 2.11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基本工作流程 在相对的中心地带的调控中心装置现代化的计算机,以此向四周辐射网络系统,围绕这一中心的发电厂、变电站之间则设置信息服务和反馈的远方监视控制装置,并时时进行监控,从而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网络覆盖面,形成全面的畅通的信息传达和指令传输。中心计算机负责总体调控,而相关的监控设备则主要负责诸如设备操作和事故内容的记录、编制各种报表的记录处理、系统异常事故的自动恢复操作和常规操作的自动化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以控制部件为中心,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的结合,以及终端硬件装置与控制计算机的结合,运用各种软件实现控制范围的扩大和自动化程度的深化。 2.12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 (1)迅速而正确地收集、检测和处理电力系统各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的运行参数。 (2)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和系统各元件的技术、经济和安全要求,为运行人员提供调节和控制的决策,或者直接对各元件进行调节和控制。 (3)实现全系统各层次、各局部系统和各元件间的综合协调,寻求电力系统优质供电、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多目标的最优运行方式。 (4)电力系统自动控制不仅能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强度,而且还能减少电力系统事故,延长设备寿命,全面改善和提高运行性能,特别是在发生事故情况下,能避免连锁性的事故发展和大面积停电。 2.1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1.电网调度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是电力生产过程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电网运行安全分析、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电力负荷预测、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经济调度并适应电力市场运营的需求等。县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设备规模一般要比地区电网调度小,并且工作站、服务器一般选用工业或普通商用PC机。 2.变电站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的内容就是对站内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和有效控制,其特点是全微机化的装置替代各种常规电磁式设备,二次设备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尽量采用计算机电缆或光纤代替电力信号电缆;操作监视实现计算机屏幕化;运行管理、记录统计实现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除了满足变电站运行操作任务外还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生产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2.2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2.21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我国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全面建立DMS系统,通过DMS系统,可以提高电气综合管理水平,适应现代电力系统技术发展的需要;使电气设备保护控制得到优化,消除大面积停电故障,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能够建立快速电气事故处理机制,使故障停电时间减到最短,对生产装置的影响也可以大大降低;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情况以及电流、电压、电量、功率等各种运行参数,实现电力平衡、负荷监控、精确计量和节约用电等多种功能。 2.2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系统对变电站保护、测量、控制、远动通讯等功能高度微机化集成,这样使得各专业之间的传统界限被彻底打破,这就对现有的专业设置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应将继电保护和远动两个专业合并为一,以便于系统规划、设备运行管理和运行维护时协调统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组态模式中另一最为关注的问题是保护是否下放的问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一个跨专业的课题,它应该是调度自动化、保护、变电管理、通信等专业综合起来考虑问题,尽量做到设备不重复,资源能共享,但由于专业管理的原因,微机保护一般不与其他装置混在一起,保持其独立性,与监控系统通信采用网络通信方式,尽量减少信号电缆的数量。至于保护装置安装的地点,如直接安装在配电柜上,装在室外开关场的保护小间内,或仍放于控制室内,则应视现场条件和保护装置本身的抗干扰、抗恶劣环境的能力而定。 2.3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2.31变电站系统结构的革新 目前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面向对象技术已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趋势,即不单纯考虑某一个量,而是为某一设备配备完备的保护和监控功能装置,以完成特定的功能,从而保证系统的分布式开放性。从技术的发展趋势看,将来的测控设备还将和一次设备完全融合,实现所谓的智能一次设备,每个对象均会有保护、监控、计费、操作、闭锁等一系列功能及信息库,面向自动化的仅是一对通信双绞线,该双绞线以网络方式与计算机相连。完全分散式的实现依托当今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特别是现场总线技术。这一技术的使用已使得自动化系统的实现简单得多,性能上也大大优于以往的系统。 2.3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性能 早期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仅是实现基本“四遥”,功能对基本的变电管理,而将来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赋予一些新的功能。如今的变

机械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附件1 机械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合同包编号 序 号 机械设备名称 主要规格参数 数量 (台) 备注 1 养护巡查车国五;排量:1.4L 1 2 路政巡查车国五;排量:1.4L 1 HA-1 3 通行费管理用车国五;排量:1.4L 1 4 生活用车国五;排量:1.8T 1 皮卡 5 通勤车国五排放;座位数≥10 1 6 移动标志车国五;排量:1.8T 1 皮卡 7 养护作业车发动机功率≥95KW;≥11 座;柴油 1 HA-2 8 收费通勤车≥17座;排量≥2.7L 1 9 装载机 50型 1 带除雪铲 10 平地机功率≥140KW;国三排放标准; 1 11 挖掘机≥6吨 1 12 小型压路机工作质量≥3T;全液压无级变速 1 13 轻型自卸车双排座;车厢长≥3.3m;国四 2 14 汽车起重机8T 1 HA-3 15 混凝土拌合机出料容量≥500L;生产率≥ 18m3/h 1 16 抛雪机双绞笼 1 17 快速清雪车国Ⅳ功率≥249KW;雪铲长度 ≥3.6m; 1 18 快速清雪车国Ⅳ功率≥249KW;雪铲长度 ≥3.6m; 1 带智能撒布机、除 冰器 19 路面清扫车集尘箱容积≥5.4m3 1 20 洒水车10T 1 带护栏清洗21 液压动力站工作流量:20-31l.p.m. 1 带破碎镐、切割锯 22 热熔划线机容量:≥8;模具150mm、 200mm 1 23 护栏打拔桩机柴油机功率≥20KW 1 24 护栏板矫正机功率:≥30Kw 1 HA-4 25 小型打草机便携式 5

机械设备详细技术参数如下: 第HA-1合同包: 一、养护巡查车1台 ★1、燃料种类:汽油; ★2、排放标准:国五; ★3、车身尺寸(mm):≥4475/1706/1469; 4、轮胎规格:≥175/70 R14; ★5、轴距:≥2603; 6、额定载客(人):5人; ★7、排量和功率(ml/kw):≥1395 / 66; 8、油耗:4.6L/100km; 9、助力类型:电动助力; ★10、整备质量(kg):≥1115; 11、最高设计车速(km/h):≥181; 12、变速箱型式:五速手动; 13、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14、供油方式:多点电喷; ★15、悬架系统: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复合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 16、车身颜色:白色。 备注:带★项目为必须满足项。 二、路政巡查车1台 ★1、燃料种类:汽油; ★2、排放标准:国五; ★3、车身尺寸(mm):≥4475/1706/1469; 4、轮胎规格:≥175/70 R14; ★5、轴距:≥2603; 6、额定载客(人):5人; ★7、排量和功率(ml/kw):≥1395 / 66;

机械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机械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第1合同包 设备 1 :通勤车 数量:8辆 技术参数: 19座,倒车雷达,驾驶员安全气囊,全座椅安全带,手动5速变速器,中控锁,外摆乘客门,中空玻璃,发动机型号:相当于3TZ(功率≥120/4600-5000,扭矩≥260/2600-3600),油箱容积≥90升,国IV以上排放标准,CD音响,ABS刹车系统,EBD制动力分配系统,独立后暖风,独立燃烧加热器,暖风高寒状态,行车记录仪带CPS功能,车身长≥5990*2050*2680,整车质保期3年或10万公里以上。 设备 2 :生活用车 数量:5辆 技术参数: 长*宽*高:≥5345*1800*1760,轴距:≥3200,货箱尺寸≥1680*1640*480,油箱:≥70L,最大马力(Ps):126,最大功率(kW):93,最大扭矩(N?m):205,驱动方式:前置四驱,轮毂:16寸铝合金,前悬架类型:双横臂独立悬架,后悬架类型:钢板弹簧,助力类型:液压助力,前制动器类型:通风盘式,前后电动车窗。 设备 3 :路政巡逻车 数量:6辆 技术参数: 长*宽*高:≥4473*1706*1469,轴距:≥2603,油箱:≥55L,最大功率(kW):81,最大功率转速(rpm):5800,最大扭矩(N?m):155,驱动方式:前置前驱,前悬架类型: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类型:复合扭力非独立悬架,助力类型:电子助力,前制动器类型:通风盘式,正副驾驶双安全气囊,刹车防抱死(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电动车窗。 设备 4 :通信费管理用车 数量:7辆 技术参数: 长*宽*高:≥4473*1706*1469,轴距:≥2603,油箱:≥55L,最大功率(kW):≥81,最大功率转速(rpm):5800,最大扭矩(N?m):155,驱动方式:前置前驱,前悬架类型: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类型:复合扭力非独立悬架,助力类型:电子助力,前制动器类型:通风盘式,正副驾驶双安全气囊,刹车防抱死(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电动车窗。 第2合同包 设备 1 :除雪车Ⅰ 数量:3辆 技术参数: 工作环境:适合公路和高等级路面,作业对象:软雪、重度压实雪、硬层冰雪,功能:破碎、铲雪、推雪、扫雪,整机重量(不含装载机):≥,整机尺寸(长×宽×高):≥4500mm×3000mm×1300mm,仿形破冰雪轮组数:16组,设备清雪宽度:≥3000mm,破碎清雪厚度:≥3000mm,破碎清雪厚度:10mm-150mm,作业时速:≥20km/h,越障高度:50mm,整机仿形能力:80mm,推雪板转动角度(°):左30°,右30°,清扫刷工作转速(rpm):≤220,整机最大提升高度:50mm。 设备 2 :融雪撒布车 数量:3辆 技术参数: 产品型号:知名品牌,料仓容积:7立方米,撒布宽度:2-40米,发动机功率:≥20马力,液压站发动机:相当于美国科勒,传输方式:钢制履带式传送,操作系统:驾驶室

电力系统中电力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中电力自动化技术 发表时间:2016-08-22T10:54:42.2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1期作者:刘英杰 [导读] 在电力系统中是否运用自动化技术,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各项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刘英杰 (清远恒达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511500) 摘要:文章阐述了电力自动化含义,电力自动化控制的基本要求以及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 0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是否运用自动化技术,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各项水平的发展和提高。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实现了远程监视与监控管理,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为电力系统提供更为优化的服务。电力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将在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也对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安全与可靠。先进技术的引入特别是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为电力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契机。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含义 电力系统是对于各项生产生活进行电能消费后的电能生产系统,全过程由发电、输电、用电等环节组成。电力系统具有较为复杂的工作流程,首要工作是将自然界一次性能源转化成为电能,然后经过输电和变电系统将电压转化为工业和生活用电的适度电压,再将电能配送到各家各户,各用户在电力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通过各种电气设备转化为光能、电能、热能等一系列能源,为人们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 电力系统自动化包含多种形式,主要的是实现对电力调度、配电网和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如图1所示。 图1 电力自动化系统图 通过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实现了对传输和管理的电能生产、自动化管理和调度、自动化的控制。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综合的系统,是由输电网、配电网、变电站、发电厂和用户等组成的。为了保证电力电能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系统电压、电流频率的持续稳定性,并且使电力系统不断发展,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目前最好的举措。 2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不仅包含对于线路连接情况的管理,还包含对各种设备和仪器的运行状况的控制和管理,面对上述各项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 2.1从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管理 实现对电力系统中正在使用和进行的各种元件和设备的运行状况的管理和监控,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必须要完成的。通过系统的控制仪器可以对其进行运行监测,可以及时的搜集相关设备的运行数据及出现的问题,保证系统的安全有序运行。 2.2保证仪器设备稳定运行 保证系统中的仪器设备及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就是说系统要配备安全防护体系,是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的保障。由于电力系统是一项由设备和路线组成的庞大的电力系统,这就要求系统能实现对各种设备和线路进行分工管理,所以首先要在管理中做好分工工作,才能实现管理的有机协调。 2.3尽量减少人工操作 从操作的步骤上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要能够尽量的简化人工操作和控制,实现简便的管理形式。另外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化统管理,要做到尽量的减少人工的操作,更大程度实现自动化,保证人力资源的最优运用。 3电力系统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电力系统光互连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机电保护装置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生产应用中,往往会运用到光互连技术。光互连技术不仅具有状态估计、网络建模、电网分析、人机界面的处理以及高级应用等方面的功能,还能够提供传统技术的基本操作要求,光互连技术致使该技术能够为电力工作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位,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对装置操作时更加简便易行,节省劳动力和工时,同时,操作画面更加清晰,大大降低了错误率。根据更加准确的操作参考信息,工作人员可以做出更加准确的分析与处理,做出更加准确及时的判断,大大提高工作质量。 此外,传统的机电保护装置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存在很大程度的弊端,电容和电容负载对工作干扰一直得不到解决。光互连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善了以上弊端,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光互连技术的应用,排出了电容干扰的影响,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还对相应的支持了继电保护装置。光互连技术在生产中的大批量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还可以将设备运行不当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正是由于其具有上述众多优点,使得光互连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得以广泛应用。 3.2电力系统现场总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涉及到网络通信技术的全方位,其内部控制中心不仅包含实际的施工现场,还包括两个场地的装置与仪器。相关电力工作人员对采集来的信息根据系统内部相应的计算方式进行整理分析,将主机发出的指令整合后的传送到相应操作位置中。

主要设备规格及技术参数

主要设备规格及技术参数1、大顾店卡点主要设备清单

应:<=士0.5%;效率:>90%;功率:500VA;响应时间20ms-100ms;环境温度:-5 °C -+40 °C ;抗电强度: 1500V/min。 (03) 数据转换器可以提供RS232与RS422/RS485串口数据之间的相互转 换。波特率:50 bps ~ 230.4 Kbps;串口保护:15 KV ESD (所有信号);光电隔离:2 KV (TCC-100I);工作温度:- 20?60 ° C;存储温度:-20?85 ° C;工作湿度:0?90% RH 只 1 (04) 串口服务器LAN 以太网:10/100 Mbps , RJ45;保护:内置的1.5 KV 电磁 保护;串口数量:1个RS-232; RS-232信号:TxD, RxD, RTS, CTS, DTR, DSR, DCD, GND ;串口保护:所有信号15 KV 突破 保护;速度:110 bps ?230.4 Kbps ; 只 1 (05) 石英传感器线缆浇料专用浇注料。2?3小时硬化,抗压强度》30MPa抗折强 度》10MPa粘接强度》3MPa 米19 (06) 控制柜基础及接地基础尺寸:2m*1m*0.8m,根据实际施工现场环境可做适当调整 套 1 (07) 精度要求及设备检测费★高速称重设备制造商,须具有省级或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 发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且证书应满足以 下参数:最大轴(轴组)载荷》30000kg ;最高运行速度 100km/h,最低运行速度0.5km/h ;整车总重量准确度等 级(在0.5-100km/h速度范围内)不低于10级; 项 1 2 车辆分离系统 (01) 车辆检测器可提供车流量、车速、车长等交通参数。可检测逆向行驶。内置 硬件看门狗,可保证设备全天候稳定工作。内置EEPROM可保存 各项配置参数。线圈检测器最多可连接4/8个线圈。可支持接入 交通灯信号检测器,并上传交通 灯状态。1个USB接口,2个RS-485接口。具有自检故障诊断 功能,能输出线圈状态及交通灯检测器运行状态等状态信息。具 有防浪涌雷击保护功能,能有效保护线圈检测 套 1 (02) 地感线圈及浇料线圈电缆由截面积1.5mm2的多股铜导线构成,应用于超低压电 路(AC32V以下); 组 2 3 车辆识别系统 (01) 高清抓拍摄像机(车头、车尾、 车身)1.包含高清一体化嵌入式摄像机、高清镜头、室外防护罩、相机 内置网络信号防雷器、电源适配器等; 2.最大图像尺寸:》4096 X 2160像素;字符叠加时最大可支 持4096 X 2800 ; 3.视频帧率:在1?25fps可调; 4.视频压缩支持H.265、H.264、M-JPEQ 5.支持视场倾斜情况下的车辆号牌识别; 6.★支持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人脸检测功能;可对扣取的 人脸图片的像素大小、亮度、边框放大倍数进行调节; 7.★支持检测主驾驶员男女功能,主驾驶员人脸抠图率》 套 3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附件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硬件 46寸液晶屏体参数要求: 1.采用三星/夏普/飞利浦/LG/, 46寸TFT LCD-DID面板,采用S-PVA或IPS 技术, WLED直下式LED背光。 2.整机全金属结构,无电磁辐射和抗电磁干扰。 3.双边拼缝为≤5.5mm。 4.分辨率1920*1080。 5.★亮度500cd/㎡。 6.画面比率16:9。 7.★对比度≥3500:1。 8.支持7X24小时工作。 9.支持1路HDMI输入,1路DVI输入、1路DP输入、至少4路视频输入,1 路VGA输入、1路YPbPr输入,2路视频信号输出,2个RJ45接口,地址拨码。 10.大屏应具有防烁伤技术,可有效防止液晶屏被灼伤,能很好的解决在静止画 面时液晶分子容易被损伤的情况,有效延长液晶屏的使用寿命。 11.大屏应采用3D高画质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即3D数字梳状滤波和3D数字图 像降噪技术,大大消除图像细节的杂波干扰、边缘锯齿现象。(提供第三方技术证明文件), 12.支持3D高画质图像数字处理技术、RC智能自适应数字处理技术、H2S宽动 态技术, 13.应用最新色彩校正技术及独特宽视角处理技术,对动、静态图像画面处理更 具专业性,可视角度可达178°以上,使得画质清晰、逼真,还原性更好、层次感更突出, 14.★大屏具有智能温控节能技术,可自动感应当前工作温度,自动开启或关闭 散热风扇,更加节能环保,减小噪音产生。用户可根据现场情况自行设定温度值,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智能温控系统会自动出现高温提醒标志,提醒用户当前显示单元工作温度过高。(可提供软件操作界面)。

15.大屏应具有节能工作模式,支持正常显示、节能模式、睡眠模式、关闭等多 种模式选择,合理利用资源,节能环保。 16.液晶拼接屏必须提供抗震试验合格检测报告。 17.液晶拼接屏必须提供节能产品认证证书。 18.★要求原厂家提供国家强制产品认证证书及试验报告(3C证书)。 19.★要求原厂家提供国家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及试验报告(节能证书)。 20.★要求原厂家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9001证书)。 21.★要求原厂家提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14001证书)。 22.★液晶屏产品必须提供厂家A屏证明文件。 23.★要求厂商提供原厂授权,售后服务承诺书原件。 多屏处理器参数要求: 1.LCD显示屏可以同时显示几个相同或不同的动态(视频)和静态(计算机数 据)画面,支持NTSC、PAL全制式视频信号输入,各类视频信号可输入到多屏处理器,这些视频信号可以在组合屏上以整屏、单屏、屏体组合显示,实现跨屏、漫游叠加等功能,对于所有的视频信号保证实时性。 2.采用插槽式全硬件构架,无 CPU 和操作系统,免除PC架构,响应慢等缺陷, 多总线并行处理,处理功能强大,无病毒感染风险,安全性好。 3.具有多种信号输入格式,本系统要求满足8路最高支持1080p视频信号,8 路VGA信号,8路DVI信号8路HDMI输入,12路DVI信号输出。 4.系统处理信号功能:对信号源进行完善的处理,包括转接、分配、切换、倍 频、分割、多屏拼接等等,达到信号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显示系统能轻易地获取任意一个或多个所需的信号,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需要。各种信号均可灵活显示。 5.具有最新高速数字阵列矩阵通道切换技术,用户不需要再另外增加矩阵,便 可以实现通道之间的任意切换及显示。 6.视频信号:如来自于监控录像系统、DVD等视频信号。 7.非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信号:如来自笔记本电脑、本地用户终端、某台特定的 终端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