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绍兴市柯桥区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

注意:1.本卷分卷I、卷II和答卷,满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将卷I答案涂在答卷相应的字母上、将卷II的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卷I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温哥华(49°N,123°W)是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规划要求城区公园、绿地、湿地分布相对均匀,各生活小区配有小学、幼儿园、社区中心和教堂等;规定家庭院落中的人工林草植被干旱季节时不能灌溉。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城对公园、绿地、小学、教堂等的规划,其主要目的是()

A. 集约利用土地

B. 弱化功能分区

C. 方便居民生活

D. 约束城市扩张

2. 家庭院落中的人工林草植被干旱季节时不能灌溉,其结果是()

A. 自然植被恢复

B. 干旱灾害减少

C. 病虫危害减轻

D. 地下水源枯竭

【答案】1. C 2. 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规划要求城区公园、绿地、湿地分布相对均匀,各生活小区配有小学、幼儿园、社区中心和教堂等”,这种规划使每个生活小区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C正确,ABD不是其主要目的。故选C。

【2题详解】

人工林草植被干旱季节时不能灌溉,不受人为干扰,达到自然植被恢复的效果,A正确;不灌溉,干旱灾害增加,B错;干旱不会使病虫害减轻,C错;不灌溉不会导致地下水源枯竭,D错。故选A。

【点睛】城市功能区,指城市内部各功能活动的分布空间及其相应产生的小区分异。它受自然、经济、历史、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形成、发展、现代城市根据各功能对环境、社会、技术经济等条件的要求,为避免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相互干扰,为有利于生产和环境保护,并合理利

用土地和自然条件,将城市按一定功能划分为若干功能区。资本主义国家大城市内部一般分为中心商业区、行政区、工业区、文化(娱乐)区、居住区、仓库码头区、游憩区和郊区。中小城市的分区则相对简单或不明显,工业区、居住区和商业区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基本的功能区,但有时各区划分的界限并无明显的标志。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对促进生产、方便居民生活、城市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下图是世界部分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问题。

3. 图中吹偏南风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图中E点的气压值可能是()

A. 1006

B. 1010

C. 1016

D. 1022

【答案】3. C 4.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以及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分析能力。

【3题详解】

据图,根据图中气压数据分析,甲乙在北半球,甲是在高压中心的东侧,所以甲是西北风,乙在高压中心的南侧,是东北风;丙丁在南半球,并在高原中心的北侧,吹偏南风,丁在低压中心的北侧,吹偏北风。故选C。

【4题详解】

据图可知,等压距为4百帕,据区域轮廓可判断该季节亚欧大陆为高压中心,太平洋上形成低压中心,则E 为北美大陆上的高压中心,据等压线数值的递变可推出E的取值范围在1020-1024之间。故选D。

【点睛】等压线图中风向和风速的判定:先明确的一点,是不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风都是从高压吹向低压,所以要先判断高低压的位置,然后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偏向,南半球偏向左)就能判断风向了。等压线密集的地方风力大,等压线稀疏的地方风力小。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 土壤、水源

B. 光热、降水

C. 降水、光照

D. 地形、河流

6.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 土地盐碱化

D. 洪涝灾害 【答案】5. B 6. C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影响因素。

【5题详解】

根据图示的

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位于西欧,由于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终年温和多雨,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乙位于中亚,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故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水资源是该地区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条件。对照选项,故选B 。

【6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乙地区位于干旱地区,若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旺盛,则导致土地盐碱化,C 对。水土流失是流水侵蚀导致,一般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地区,A 错。沙尘暴一般是植被破坏导致的环境问题,并不是人类不合理灌溉引起的,B 错。洪涝灾害是自然灾害,并非环境问题,且也不是人类不合理灌溉引发的,D 错。故选C 。

冰川由高山向下滑行,刨蚀山谷,形成“U”型谷,沿海的“U”型谷被海水倒灌,形成两侧陡崖峭壁的峡湾。位于挪威西南海岸的的松娜峡湾是世界最长、最深的峡湾,其两岸的岩层很坚硬,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下图示意挪威松娜峡湾。完成下面小题。

7. 在松娜峡湾两侧的陡崖峭壁上能够欣赏到的壮观景象是()

A. 岩层错位的断层

B. 飞流直下的瀑布

C. 热气沸腾的温泉

D. 土层复杂的红壤

8. 冬季,松娜峡湾的大部分海面不结冰,其主要原因是()

A. 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B. 海水盐度过高

C. 峡湾落差大,海水流速快

D. 植被茂密,蒸腾耗热多

9. 松娜峡湾地区适宜发展的产业是()

A. 耕作业、旅游业

B. 航运业、林果业

C. 畜牧业、耕作业

D. 航运业、旅游业

【答案】7. B 8. A 9. D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结合材料松娜峡湾两侧陡崖峭壁,发源于峡湾附近山地的河流,经陡崖峭壁,形成飞流直下的壮观的瀑布。选项B正确。该处没有断层,A错误;该处为冰川地貌,C错误;红壤位于低纬度地区,该地纬度高,无红壤,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考查影响结冰的因素,冬季松娜峡湾的大部分海面不结冰的主要原因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水温度较高,难以结冰。选项A正确。该地纬度高,蒸发弱,海水盐度低,B错误;峡湾落差、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大,C 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松娜峡湾基本东西走向,风平浪静,利于航运,适宜发展航运业;优美壮观的自然风光,利于发展旅游业;因所处纬度较高,不具有发展耕作业和林果业光热水条件;山高谷深,也不利于发展畜牧业。选项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冰川地貌的判断,影响海水结冰的因素以及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某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图为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14年来,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降低就业年龄

B. 鼓励妇女就业

C. 外来人口迁入

D. 出生率稳定

11. 14年来,该国人口总体出现的趋势是()

A. 快速增长

B. 缓慢增长

C. 零增长

D. 负增长

12. 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老龄化严重

B. 死亡率较低

C. 人口迁移

D. 出生率过低

【答案】10. C 11. D 12. D

【解析】

【分析】【10题详解】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10年来,该国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15- 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最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该年龄段人口迁入较多,C对。人口就业年龄15岁,没有

降低,A错。鼓励妇女就业不能改变就业年龄结构,B错。劳动力人口减少,人口出生率下降,D错。

故选C。

【11题详解】

考查人口变化趋势判断,10年来,该国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51-64岁人口占劳动力比重大,且呈上升趋

势,说明人口负增长,D对。人口快速增长,劳动力数量增加,A错。缓慢增长、零增长不会导致51-64岁

人口占劳动力比重大,A、B、C错。故选D。

【12题详解】

考查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过低,人口老龄化严

重,死亡率较高,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负增长,青少年人口比重低,D对。老龄化严重的原因是人口出生

率过低,A错。死亡率较高,B错。发达国家人口迁移以迁入为主,不是主要原因,C错。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图判断和分析,以及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

的提取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荷兰是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人口1685万,面积4.15万平方千米,地狭人稠,历史上深受海潮之害。1920年开始修建的长达30千米的须德海大坝,是荷兰近代最大的围海工程,大坝上建有泄水闸,透过闸门可调控艾瑟尔湖入海流量。1996年荷兰在莱茵河河口修建挡潮闸,该闸由两个庞大的支臂组成,闸体平时停靠在河道两岸,需要时合龙以关闭河道(见照片)。图为荷兰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荷兰修建须德海大坝的主要是为了()

A. 修大坝发电,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B. 防止海水入侵,保护现有土地

C. 大坝内形成湖区,发展水产养殖业

D. 围垦区园艺业发达,提供灌溉用水

14. 须德海大坝修建后,艾瑟尔湖与建坝前相比湖水的盐度变化及其原因是()

A. 变大湖区封闭,水分蒸发量变大

B. 变大河流携带的盐分在湖区富集

C. 变小湖内咸水通过泄水闸逐渐排出

D. 变小地表径流及灌溉用水汇入增加

15. 莱茵河河口修闸有利于()

A. 控制船舶进出数量

B. 减轻风暴潮的危害

C. 保护河口生态环境

D. 增加土地围垦面积

【答案】13. B 14. C 15.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水利工程修建以及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3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荷兰为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历史上深受海潮之害,再加上人口众多,从而导致该地土地资源紧张,而且从纬度位置来看,该地全年受西风影响,风浪大,地势低,多受风暴潮影响;因此为了

防止海水入侵,保护现有土地,在沿海地区修建了须德海大坝,B正确;透过闸门可调控艾瑟尔湖入海流量,修大坝不是为了发电,不是为围垦区提供灌溉用水,A、D错误;当地靠近北海渔场,不必再建坝发展水产养殖业,C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据材料和图分析可知,大坝阻止海水进入坝内水域,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注入淡水量大,湖内咸水通过泄水闸逐渐排出,大坝修建后盐度变小。故选C。

【15题详解】

莱茵河航运繁忙,莱茵河河口修闸不利于提高通航能力,A错误;通过关闭闸门减轻风暴潮的危害,B正确;闸体平时停靠在河道两岸,对保护河口生态环境作用不大,但有可能对河口生态造成不利影响,C错误;不会增加土地围垦面积,D错误。故选B。

【点睛】修建水坝的好处:1、调节河流径流,改善库区气候(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2、可z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

修建水库的弊端:第一、对库区上游的影响:1、水库蓄水蓄沙,水质下降,洄游产卵的生物数量减少;2、淹没农田,居民要离开家乡。第二、对库区的影响:1、库区水质富营养化,水位上升使得地下水上升,蒸发加剧,导致库区耕地盐碱化;2、蓄水使得库区压力增大可能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如库区地震;第三、对库区下游的影响:1、下游泥沙沉积减弱,有机质沉积减少,径流量减少,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紧张;2、入海口因沉积减缓,加之海浪侵蚀使得三角洲(海岸线)后退威胁沿海地区;3、入海口营养物质减少,影响动植物生存。

读厄瓜多尔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厄瓜多尔沿海地区的自然带主要是()

A. 热带雨林带

B. 热带荒漠带

C. 热带草原带

D. 亚热带阔叶林带

17. 厄瓜多尔自然植被种类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①位于沿海②位于低纬③地势高差大④海水温差大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18. 甲河流主要补给是()

A. 大气降水

B. 冰雪融水

C. 地下水

D. 湖泊水

【答案】16. A 17. D 18. A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厄瓜多尔地处赤道附近,沿海地区地势较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属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A正确;热带荒漠带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热带草原带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带的南北两侧,亚热带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故选A。

17题详解】

厄瓜多尔地处低纬,热量充足,结合图中海拔设色可知,区域地势高差大,自然带的垂直差异显著,所以

自然植被种类丰富,②③正确;位于沿海自然带不一定丰富,①错;地处低纬,海水温差不大,④错。故选D。

【18题详解】

甲河流域地处山地东坡,处于东南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A 正确;山地海拔高,但地处低纬,高山冰雪量有限,冰雪融水不是其主要补给水源,B错;地下水补给量小,不是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C错;图示并无信息显示有湖泊水补给甲河,且湖泊水也不会是甲河的主要补给水源,D错。故选A。

【点睛】区域物种丰富的原因:一个地区物种丰富,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地处较低纬度,气候湿润,水热充足,利于多种生物生长;二是地形复杂,垂直地域差异明显,丰富了生物多样性;三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小,可能原因是人烟稀少或人类保护力度大。

摩洛哥为重要的渔业生产国,大、小渔船基本以进口为主,近年来中国造船公司前往摩洛哥开办渔船修理公司。下图为摩洛哥降水量(单位:mm)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造成M、N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经度

B. 大气环流

C. 洋流

D. 地形地势

20. 摩洛哥绝大多数城市都分布于清凉国土区,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 西风、洋流

B. 西风、地形

C. 地形、洋流

D. 纬度、地形

21. 中国在摩洛哥开办渔船修理公司的主要目的是()

A. 保障渔业生产

B. 提高技术水平

C. 拓展国际市场

D. 增加当地就业

【答案】19. B 20. C 21. C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图中所示,降水M>N,由于M纬度更高,受西风带影响大,降水较多;N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大,降水较少。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B正确。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摩洛哥城市分布的因素。读图可知,摩洛哥大多数堿市分布在海边及海拔高的地区,主要是受地形及洋流的景响,海拔高气温较低,沿海有寒流流经,有降温作用,故选C。

【2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摩洛哥为重要的渔业生产国,大、小渔船基本以进口为主。渔业生产中渔船可能出现故障等,中国造船公司在摩洛哥设置渔船“修理厂”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国际市场,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气候的影响因素、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22. 关于甲农业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产规模大

B. 现代化程度高

C. 商品率较高

D. 专业化程度高

23. 乙、丙两个农业带的协作关系主要体现在()

A. 丙为乙提供水资源

B. 丙为乙输送大量劳力

C. 乙为丙提供稻谷

D. 乙为丙提供牲畜饲料

【答案】22. B 23.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22题详解】

据图甲农业带的分布位置可知,甲为美国西部的高原山地间的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受地形阻挡,降水少,是干旱、半干旱区,不利于农作物生长,需灌溉才能发展农业,草原面积广,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但现代化程度低,B错误,A、C、D均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B。

【23题详解】

据图可知,乙为玉米带,丙为乳畜带,乙、丙两个农业带的协作关系主要体现乙为丙提供牲畜饲料,D正确。故选D。

【点睛】美国农业带分布如图:

读“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俄罗斯货物周转量最多的运输方式运输的货物是()

A. 煤炭与铁矿石

B. 石油与天然气

C. 粮食与蔬菜

D. 木材与水果

25. 俄罗斯海运周转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海岸线平直且短促

B. 海岸线漫长,但没有良港

C. 经济发达,航空货运量大

D. 国土纬度高,海运价值不高

【答案】24. B 25.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24题详解】

据图可知,从图中可发现俄罗斯货物周转量最多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该运输方式适宜运输石油和天然气。故选B。

【25题详解】

俄罗斯海岸线长,有许多优良港口,A、B错误;但因国土纬度高,冬季海水结冰,所以海运价值不明显,海运周转量少,D正确,航空主要是客运,C错误。故选D。

【点睛】管道运输的优点:石油不会外流,天然气不会挥发,安全可靠,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输量很,,管理方便,运输成本低等。

26. 图为“德国南部城市分布图”。完成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 斯图加特的服务范围大于兰茨胡特

B. 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河流

C. 中等城市间的距离最远

D. 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等级体系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据图并结合图例分析可知,该区域城市很多,其发展的主导因素肯定有所不同,尤其许多城市并非沿河分布,不会以河流为主导因素,B错误;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愈大,城市间距离自然也就愈大,数目愈少,斯图加特城市等级大于兰茨胡特,因此服务范围也大,A正确;大城市间的距离最远,C错误;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D错误。故选A。

【点睛】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同等城市间距离越远,数量越少。

读南美洲安弟斯山脉南部随时间推进出现①到③的自然地理系统演替模拟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引起系统演替的根本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地壳运动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

28. 该系统演替,说明了()

A. 自然地理各要素内在的关联性

B. 自然地理各要素作用的均一性

C. 地理环境的变化具有周期性

D. 系统的特征和其成因的无相关性

【答案】27. B 28. A

【解析】

【分析】

【27题详解】

读图,图示信息表示,由于地形的变化,导致植被类型的改变。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地壳运动,B对。地形变化,导致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降水差异,根据图示信息,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没有变化,大气环流没有改变,人类活动不是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ACD错误,故选B。

【28题详解】

图示信息表示,由于地形的变化导致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导致植被类型的改变。因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关系,A正确,D错误;周期性和均一性没有体现,BC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与分析,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根据城镇化发展要素的集聚与流动,结合经济、人口与用地三个维度,将城镇发展分为持续增长、转型增长、潜在收缩和显著收缩四种类型。下图为城镇发展类型示意图(虚线为原有水平,实线阴影区为现在发展水平)。完成下面小题。

29. 图中所示类型中,属转型增长和潜在收缩的分别是()

A. 甲、乙

B. 乙、丙

C. 丁、甲

D. 丁、丙

30. 造成甲类型城市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环境质量下降

B. 经济发展放缓

C. 土地资源紧张

D. 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29. A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图甲人口维度处于收缩,经济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不再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转型增长型;图乙人口维度和用地维度处于增长,但经济维度处于收缩,是潜在收缩型;图丙经济、人口、用地三个维度居民处于收缩,是显著收缩型;图丁经济、人口、用地三个维度居民处于增长,是持续增长型。综上所述,选A。【30题详解】

甲类型城市一般是成功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城市,其经济结构中依靠劳动力投入的程度减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下降,所以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减少。所以该题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以及城市的产业结构等知识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芬兰有丰富的泥炭资源,泥炭是古代湖泊、沼泽在多水、缺氧的条件下,死亡后的植物残体不完全分解形成的松软有机质堆积层。

材料二:芬兰是欧洲经济发达国家,铀矿自给,但石油、天然气欠缺,电力需要进口,制约着经济发展。

材料三:图1为芬兰地理要素分布。图2为芬兰电力构成。

(1)分析芬兰泥炭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大量开采泥炭资源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芬兰电力开发的主要特点是以可再生、____、本国能源资源转换为特点,并说明其在南部加快核电发

【答案】(1)地形:平原丘陵地形为主,地势起伏小,排水不畅。

气候:①纬度高,气温低,冻土层使地表水不易下渗,湖沼广布;②受西风和极地海洋气团影响,降水相对较多;③植被覆盖率高,植物残体来源丰富;④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速度慢。

(2)①导致泥炭资源锐减;②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功能减弱;④调节气候能力减弱;⑤造成粉尘、噪音等污染。

(3)特点:清洁。本国具有铀矿资源,核电能量密集;地形较为平坦,水能资源贫乏;河流结冰时间长,发电季节差异大;风力发电不稳定:泥炭、煤炭不可再生且发电污染大;南部电力需求大。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泥炭的成因及泥炭资源开发的影响,属于成因分析类和意义类考题,综合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

【详解】(1)由材料可知,泥炭又称草炭或泥煤,是种经过数千年演化形成的富含水分的有机质聚集物,成因分析基本上按照沼泽的成因进行分析即可,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来源,二是潮湿的环境。则其成因可以从水分充足、有机质富集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图示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和海洋的影响,降水较为丰富;温带森林与草原分布区,有机质来源丰富;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存在冻土层,气候寒冷,蒸发微弱,地表水不易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等。

(2)由材料一可知,泥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形成于湿地环境中。因此开采泥炭资源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从湿地的生态效益考虑。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储蓄洪水、供水、净化水中污染物、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作用。过度开采易造成泥炭资源枯竭,使得湿地的生态效益难以发挥。

(3)图中信息显示,核电、水电、生物发电、风电在芬兰电力构成中所占比重远远超过泥碳发电和煤炭发电,因此芬兰电力开发以清洁能源为主。在南部加快核电发展的原因应从核电的优点、其它发电形式的缺点、当地的电力需求等方面考虑。核电的优点是能量密集,正常运行污染小。由材料二可知,芬兰铀矿可以自给,但芬兰石油、天然气欠缺;芬兰泥炭资源虽然丰富,但为非可再生能源,且泥炭发电污染大;芬兰纬度高、气候寒冷,河流结冰期长,不利于发电,因此水能发电季节差异大;芬兰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流较慢,水能贫乏;芬兰纬度高、气候寒冷,南部地区较温暖,人口、城市集中,经济总量大,电力需求量大。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乙岛因其森林覆盖率高、病虫害少等被誉为世界上最纯净的岛屿,另外火山公园、苹果历史博物馆等也驰名世界。

材料二:图1为澳大利亚局部地区及乙岛放大图。图2为为甲地气候统计图。

(1)从土壤这一要素,分析乙岛上苹果品质好的原因。

(2)墨累河下游段的河水含盐量较____(高/低),从农业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答案】(1)河流冲积物多,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小;火山灰广布,土壤矿物质含量高;植被覆盖率高,水源和空气洁净,土壤污染小;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小。

(2)高;墨累河中上流域小麦种植规模大,引水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降水少,气温较高,蒸发量大,使得表层土壤易发生盐碱化,盐分析出量大,析出的盐分被地表径流带入河水中,故河中的含盐量较高。【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土壤、农业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从土壤对苹果的影响角度考虑。一是土壤肥力高,化肥使用量小:从右图,河流众多,河流冲积物多;以及材料,火山公园,多火山灰,土壤矿物质含量高可以看出。二是土壤洁净,污染小:材料森林覆盖率高,净化空气和水源;病虫害少,农药用量小。

(2)看图小麦牧羊带位于墨累河上中游,农业所需灌溉用水量大,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升高,由图二可以看出,该地气温较高,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表层土壤易发盐碱化,盐分大量析出,经地表径流带入河流下游,所以墨累河下游段的河水含盐量较高。

【点睛】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毛里塔尼亚地处撒哈拉沙漠西部,经济结构单一,渔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之一。该国南部在每年11月-次年3月份盛行火一样的“哈马丹风”,带来大量干燥尘埃,使人的皮肤干燥裂口。

材料二:毛里塔尼亚简图。

(1)“哈马丹风”的风向为____简析哈马丹风的形成过程。

(2)该国主要城市大概沿____和____分布,写出其主要原因。

(3)近年来南部发现丰富的磷矿资源,有人建议在矿区建设大规模的磷肥生产基地,专家对此持反对意见,请说明理由。

【答案】(1)东北;北半球冬半年11月-次年3月份,在北部撒哈拉地区形成高压;南部的几内亚湾北部形成低压区;干热的大陆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风向为东北的哈马丹风。

(2)海;河;原因:①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气候较凉爽,②海陆交通便利,海洋渔业等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人口密集;③南部沿河地区降水相对较多,且有河流经过,为城市提供水源;南部为国界,边境贸易繁荣。

(3)①环保基础设施落后;②荒漠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③磷矿开发对土地、水源、大气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④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缺乏;⑤生产技术落后,开发难度大。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季风成因、城市区位因素以及区域发展。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该国南部在每年11月-次年3月份盛行火一样的“哈马丹风”,带来大量干燥尘埃,使人的皮肤干燥裂口。”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南半球夏半年;并且“哈马丹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性质干燥。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地转偏向力可以得出“哈马丹风”风向为东北风,其形成过程为北半球冬半年在北部撒哈拉地区形成高压,南部的几内亚湾北部形成低压区,故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哈马丹风。

(2)河流对城市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通(水运)、水源(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防御(城市发育初期)等方面;沿海地区对城市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产业(种植业、渔业、对外贸易等)、交通等方面。所以该地区城市分布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上因素具体分析。

(3)专家对在矿区建设大规模的磷肥生产基地持反对意见,应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区域本身的劣势(不足),如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资金缺乏,生产技术落后等;二、在矿区建设大规模的磷肥生产基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如磷矿开发对土地、水源、大气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