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基本理论

舞蹈基本理论
舞蹈基本理论

第一章:舞蹈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舞蹈及舞蹈的类别

教学重难点:舞蹈的定义与舞蹈的种类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节:舞蹈的定义和特性一:舞蹈的定义

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舞蹈是一种以经过提炼,组织,韵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一定是时间和空间内运用人体动作的姿态,表情和动作流程等构成画面,创造形象,从而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艺术。

二:舞蹈的特性

(一)形态表现性:就是舞蹈用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的特征。(二)直观动态性:就是舞蹈的一切创意都要通过观众现实直观感受到的舞蹈动作来被感知。

(三)综合展演性:包含舞蹈音乐,舞蹈灯光和舞蹈布景。

第二节:舞蹈的分类

一: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划分

(一)古典舞:(A)中国古典舞(B)芭蕾

(二)民间舞:(A)以反映该民族风土人情为主的民间舞(B)借用某民族的舞蹈元素,表达特定艺术构思的民间舞。

(三)现代舞:反对古代芭蕾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倾向主张摆脱古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

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的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生活

二:根据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划分

(一)独舞

(二)双人舞

(三)三人舞

(四)群舞:(主要功能:1,塑造群体形象2 ,营造意境背景3,外化主要人物内心的一种表现手段。

(五)舞剧:是综合了舞蹈,戏剧,音乐,舞台美术等综合手段的舞台表演艺术。

一、起源及发展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舞,简称“国标”。它的前身是交际舞(社交舞)。 体育舞蹈也不例外,发展过程经历了原始舞蹈---公众舞---民间舞---宫廷舞---社交舞---新旧国际标准交际舞等发展阶段。社交舞(Social Dancing)亦名舞厅舞(Ballroom Dancing)、舞会舞(Party Dancing),起源于西方。经过不断地加工,吸取各类舞蹈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当今的各种流派。社交舞早在14~15世纪已在意大利出现,16世纪末传入法国。1768年巴黎开办了第一家交际舞厅,由此社交舞开始流行于欧美各国,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方式。 1924年,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对当时社交舞的一部分进行整理,将7种舞步和跳法加以系统化、规范化,从此人们将规范化的华尔兹、探戈、维也纳华尔兹、狐步、快步舞和伦巴、布鲁斯称为“国际标准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又整理了拉丁舞蹈,并将它纳入国标舞范畴,列入正式比赛项目。至此,国际标准舞成为包括10个舞种的摩登舞系列和拉丁舞系列两大类。 国标舞比赛起始于英国,1929年成立的“舞会舞蹈委员会”制定了比赛规则,每年举行全英锦标赛和国际锦标赛等比赛。1950年,由英国ICBD(摩登舞国际理事会)主办了首届世界性的大赛“black pool dance festival1950”(黑池舞蹈节),并把规范后的舞蹈命名为“国际标准交际舞“,随后每年的5月底,在英国的”黑池”都会举办一届世界性的大赛。1959年,举行了第一届业余和职业舞蹈世界锦标赛,此后每年举行一次。1960年,拉丁舞正式列入世界锦标赛比赛项目。1964年,国标舞又增加新的表演和比赛项目——团体舞。使国标舞10个舞种的风格特点得到更为鲜明的体现。以上3种崭新的交际舞——现代舞、拉丁舞、团体舞,被称为“现代国际标准舞”。 组织:标准舞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舞蹈组织的发展。1、“国际体育舞蹈联和会”(“IDSF”),管理业余体育舞蹈事务和比赛;2、“世界舞蹈和体育舞蹈总会” (“WDDSC”简称“世界舞蹈总会”),管理职业体育舞蹈事务和比赛。 二、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 1986年,文化部宣布成立了“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后改名为“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并于1987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国际标准舞锦标赛”,由此每年举办一届。 1989年8月。国家体委成立了体育舞蹈俱乐部,1991年“中国体育舞蹈协会”成立。1993年12月,举办“中国上海、北京世界体育舞蹈锦标赛”,这是我国首次获得WDDSD、IDSF认可的世界性公开赛。 2008体育舞蹈成为正式奥运项目。 三、体育舞蹈的分类 按照舞蹈风格和技术结构,分为摩登舞(华尔兹、探戈、维也纳华尔兹、狐步、快步)和拉丁舞(伦巴、桑巴、恰恰、牛仔、斗牛)。按照竞赛项目可以分三类:摩登舞、拉丁舞、团体舞(摩登舞或拉丁舞的混合舞,由8对选手组成,借助音乐的引导,将五种舞蹈在变化莫测的队形变动中编织出丰富的图案。)。 一、基本名词 1.舞程向:在一个舞池中,为避免互相碰撞而规定舞者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行进,这个行进方向叫舞程向。

体育舞蹈基础知识 1.体育舞蹈———体育舞蹈原名国际标准舞,它内涵丰富,容艺术、体育、音乐、舞蹈、服饰于一体,涉及范围广,包括学、音乐学、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力学、美学、服饰学和运动训练学等,是健与美相结合的运动项目的典范。 2.舞程向 -----在跳舞时,为了防止碰撞,必须按规定的行进路线有序的行进,在连续行进和旋转时就更为必要,因此体育舞蹈规则规定舞者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行进,这个进行方向称为舞程向。 3.华尔兹舞 -----华尔兹舞是人们通常说的慢三步,它是交际舞中历史最悠久的舞蹈,它最早源自德国和奥地利,后流入英国并在那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享有“英国皇家宫廷舞蹈”和“舞蹈之王”的称为;其风格典雅大方、动作流畅,有较强的韵律,音乐是3/4拍,每分钟30至32小节,它的舞步基本上是一拍跳一步,每小节三步。 1. 体育舞蹈包括摩登舞系列;拉丁舞系列;集体舞系列 2. 桑巴最早起源于非洲,最终形成于巴西,成为巴西的民族舞,现代舞起源于欧洲,拉丁舞起源于拉丁美洲 3.. 拉丁舞系列包括伦巴、恰恰恰、桑巴、帕索多不列(斗牛舞)、加依夫(牛仔舞、 .竞技性体育舞蹈:包括现代舞、拉丁舞、团体舞在内的三个竞赛项目十个竞赛舞种。 4.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特点:实践性、双边性、整体性、继承性、发展性。 5.国际比赛主要由职业舞协会“世界舞蹈与体育舞蹈理事会”(简称WDDSC )和业余舞协会“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简称IDSF )两大组织举办 6..、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每年举办的主要赛事有体育舞蹈锦标赛、体育舞蹈公开赛、青少年锦标赛 1.社交舞早在14-15世纪已在( B )出现,16世纪传入法国 A.英国 B.意大利 C.美国 D.德国 2.1768年( C )开办了第一家交际舞厅 A.纽约 B.伦敦 C.巴黎 D.东京 3.( C )年中国舞蹈家协会正式成立 A.1987 B.1988 C.1989 D.1990 4.伦巴音乐4/4拍,4拍走( B ),每分钟27小节 A.2步 B.3步 C.4步 D.5步 5.恰恰恰4/4拍,4拍走( D ),每分钟29-32小节 A.2步 B.3步 C.4步 D.5步 6.狐步舞起源于( D )黒人舞蹈 A.英国 B.法国 C.毛里求斯 D.美国 7.体育舞蹈场地为( A )平方米 A.23×15 B.23×16 C.26×15 D.23×26 8.决赛时每曲时间为( B ) A.1′30″ B.2′30″ C.3′30″ D.4′30″ 9.国际比赛专业选手公开组和新人组跳( A )舞 A.5项 B.6项 C.7项 D.10项 (√ )1.体育舞蹈的前身是社交舞,也称交际舞、交谊 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密)………………………………(封)………………………………(线)…………………………………………

【个人简历范文】 校园舞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常活跃在学校节庆活动、艺术节、主题班会中。舞蹈教育可以锻炼和培养少儿的集体意识不仅增强他们的社会模仿能力也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舞蹈表演还可以培养少儿的艺术美感不仅增强个人欣赏能力也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但许多老师也常常为编排舞蹈而头疼,不知该从何入手。经过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和学习,我在儿童舞蹈编排上也有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步骤和方法,与各位老师分享。 一、抓住音乐的情绪 一般我们编排一个舞蹈都是按音乐进行的。不同的音乐情绪是不一样的,当我们听到《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等歌曲时,会感受到一种抒情优美的情绪,而听到《娃哈哈》、《我爱北京天安门》时,会感受到欢快,热烈的情绪;《闪闪红星》《只怕不抵抗》则是一种神气、雄壮的气势。在听音乐的同时,我们的头脑中可能会出现人物、画面和舞蹈形象,比如《在希望的田野上》音乐一播放,我们的大脑中会浮现绿色的田野,金色的麦浪,广阔的田地,美好的未来,这种开放式的场景令人心旷神怡,当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时,眼前好像有很多可爱的娃娃在欢蹦舞蹈,令人欢欣鼓舞。这种画面,场景就是舞蹈的基调,决定了你用哪些适合的动作来表现它。这最初的感觉往往是正确的,我们要珍视这种感觉,抓住音乐的情绪,并通过舞蹈来表现音乐的实质。 二、创编主题动作 主题动作是一个舞蹈中的核心动作,也就是舞蹈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性动作,一般一个舞蹈只要有五、六个主题动作即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变化、重复。比如说《娃哈哈》这个舞蹈,我的主题动作只有三个,一个是“三步一吸腿”,一个是“垫步”另一个是“托帽”,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发展很多动作。比如我将垫步和托帽组合成基本动作是原地垫步托帽,然后对它进行发展,就有单腿跪地帽,托帽点地步转圈,三步吸腿托帽前进等等,这些都是在托帽动作不变的情况下变换脚步动作发展而来的动作。另外,我也可以变化手部动作来发展新动作,比如,将单手托帽发展为双手托帽,还可以在托帽前使用过渡动作,使动作更丰富。如由一位手衔接托帽动作,可以单手衔接,双手衔接,翻手腕。这样的话,在基础动作上我就发展了六个动作,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些基本动作后完成整个舞蹈是不成问题的。 但我们在编排舞蹈时遇到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缺少舞蹈动作,空想想不出,有的动作看的时候觉得好看,但过后就忘了,有些动作难度比较高,自己也学不会。那么主题动作究竟从哪里来呢?我觉得从老师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运用基本步伐 我理解的舞蹈就是舞蹈舞蹈,手舞足蹈。儿童舞更是这样,必须要让学生动起来,而且应以脚上的动作为基础,再以手配合协调,我们就可以舞蹈起来。在这里来介绍几种最基本的步伐 2、捕捉生活中的舞蹈

*舞程线知识 跳舞者必须按逆时针方向前进,这个行进线路就叫舞程线。舞程线中,长的两条为A线,短的两条为B线。国标舞以男伴面对舞程线方向为基准,对舞步的行进方向规定了八条线。只要舞者沿着舞程线行进,无论到哪个点上,都可以按八条线来区分方位和角度。 *条线 1、男伴面向的是舞程线 2、男伴背向的是逆舞程线 3、男伴右肩所向即右转90°所向为四壁称为壁线 4、男伴左肩所向即左转90°所向为舞池中央称为中央线 5、男伴右前方即右转45°后的方向朝壁线倾斜称为斜墙壁线 6、男伴左前方即左转45°后的方向朝中央线倾斜称为斜中央线 7、男伴右后方即右转135°后的方向朝壁线逆向倾斜称为逆斜墙壁线 8、男伴左后方即左转135°后的方向朝中央逆向倾斜称为逆斜中央线 *五个摩登与五个拉丁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分两个项群,十个舞种。其中标准舞(摩登舞)项群含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项群包括伦巴、恰恰、桑

巴、牛仔和斗牛舞。每个舞种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风格。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作。 标准交谊舞起源于古代土风舞,经历对舞、圈舞、行列舞、集体舞等演变过程,成为流传广泛的社交舞蹈。19世纪20年代后,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对原"舞种"、"舞步"、"舞姿"等进行规整理,制定比赛方法,始形成国际标准交谊舞,并于1947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第一届世界标准交谊舞锦标赛。现已发展成艺术性高、技巧性强的竞技性项目。 比赛分团体赛和个人赛两种,按预赛(淘汰赛)、复赛(选拔赛)、半决赛(资格赛)、决赛(名次赛)的程序进行。团体赛由每个参赛单位的8对男女运动员组成,按顺序进行比赛。个人赛分职业组和业余组,分别进行不同要求的比赛。对比赛舞种也有不同规定。比赛场地长23米,宽16米。最小尺寸为长20米,宽15米。 比赛按音乐节奏配合、身体基本姿势、舞蹈动作、旋律的掌握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舞步等方面评定运动员的成绩。体育舞蹈的音乐不超过4分30秒。视比赛规模设5~9名裁判员,按国际评判标准规定的基本技术、音乐表现力、舞蹈风格、舞蹈编排、临场表现、赛场效果等六个方面进行评分。 交谊舞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而竞技性体育舞蹈则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推行。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参与此活动的人数将近3000余万人(含交谊舞)。 标准舞(Standard)又称"摩登舞"。体育舞蹈项群之一。容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特点是由贴身握抱的姿势开始,沿着舞程线逆时针方向绕场行进。步法规严谨,上体和胯部保持相对稳定挺拔,完成各种前进、后退、横向、旋转、造型等舞步动作。具有端庄典雅的绅士风度。曲调大多抒情优美,旋律感强。服饰雍容华贵,一般男着燕尾服,女着过膝蓬松长裙。 拉丁舞(Latin)体育舞蹈项群之一。容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特点是舞伴之间可贴身,可分离。各自在固定围辐射式地变换方向角度,展现舞姿。步法灵活多变,各舞种通过对胯部及身体摆动不同的技术要求,完成各种舞步,表现各种风格。舞姿妩媚潇洒,婀娜多姿。风格生动活泼,热情奔放。曲调缠绵浪漫,活泼热烈,节奏感强。着装浪漫洒脱,男着上短下长的紧身或宽松装,

一、体育舞蹈发展概况、基本知识 二、体育舞蹈的项目分类 三、摩登舞 四、拉丁舞 五、体育舞蹈比赛 一、体育舞蹈的发展概况 总的来说: 体育舞蹈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原始舞蹈----公众舞----民间舞----宫廷舞----社交舞----新旧国际标准交际舞等发展阶段。体育舞蹈的前身就近来说是社交舞,也称交际舞、交谊舞。 ?社交舞起源于西方。摩登舞起源于欧洲。 ?社交舞(Social Dancing)亦名舞厅舞(Ballroom Dancing)、舞会舞(Party Dancing),起源于西方。社交舞早在14~15世纪已在意大利出现,16世纪末传入法国。1768年巴黎开办了第一家交际舞厅,由此社交舞开始流行于欧美各国,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方式。 ?国际标准舞比赛起源于英国。 1924年,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对当时社交舞的一部分进行整理,将7种舞的舞姿、舞步和跳法加以系统化、规范化,从此人们将规范化的华尔兹、探戈、维也纳华尔兹、狐步、快步舞和伦巴、布鲁斯称为“国际标准舞”。 1925年正式颁布了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的步伐,统称标准舞,首先在西欧比赛。 国际标准舞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成形于60年代初,发展普及于70年代以后。 ?拉丁舞起源于非洲和拉丁美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又整理了拉丁舞蹈,并将它纳入国标舞范畴,列入正式比赛项目。至此,国际标准舞成为包括10个舞种的现代舞系列和拉丁舞系列两大类。 1995年4月 国际奥委会决定,给予体育舞蹈以准承认资格。 1997年9月4日 体育舞蹈于正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 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历程 我国体育舞蹈的开展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交谊舞率先进入上海,30年代后,交谊舞在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广泛流行。解放后,国内盛行内部舞会,通常由各地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舞会,国家领导与群众同乐,大家一起跳交谊舞。

体育舞蹈理论基础知识 一、体育舞蹈概述 1、发展概况 (1)世界发展 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交际舞。 起源于西欧。1924年由体育舞蹈的发源地—英国伦敦,国标舞比赛起始于英国,1929年成立了“舞会舞蹈委员会”制定了比赛规则,每年举行全英锦标赛和国际锦标赛。1947年在柏林举行了首届世界交际舞锦标赛。1950年“国际交际舞理事会”成立。英国“黑池”由英国ICBA(世界舞蹈组织)主办了首届世界性的大赛--黑池舞蹈节.并把规范后的舞蹈命名为国际标准交际舞,以后每年的五月底,在英国的“黑池”举办一届世界性的大赛。1959年完全按国际委员会制定的规则,举行了第一届业余和职业舞蹈世界锦标赛。1960年拉丁舞正式列入比赛。1964年增加了团体舞。 (2)中国的发展 主要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上世纪30年代交谊舞率先进入上海1956年以后交谊舞陷入了困境。1979年人民大会堂春节联欢会后交谊舞复出1989年中国舞蹈家协会正式成立了“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90年代后改名为“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1987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国际标准舞锦标赛”。1991年成立了“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1995年国际奥委会给予体育舞蹈以准承认资格进入并认可。 2、体育舞蹈的意义 定义:..体育舞蹈是由属于文艺范畴的舞蹈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它兼有文艺和体育之间的边缘项目,是以竞赛为目的,具有自娱性和表演观赏性的竞技舞蹈。 是一项集动作美、服装美、音乐美、形体美于一体,具有健身、竞技表演、培养气质及文化修养的运动。国际体育舞蹈是体育舞蹈项目之一,它是以舞蹈形式出现的一种融舞蹈与艺术为一体的高雅文体活动,对于培养人们文明礼貌、待人接物、形体姿态、陶冶性情、提高素质等方面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因为进行这项活动时,在礼节、衣着、举止、仪态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有益于人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3、体育舞蹈的特点: 是由属于文艺范畴的舞蹈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它兼有文艺和体育特点,是介于文艺和体育之间的边缘项目,是以竞赛为目的,具有自娱性和表演观赏性的竞技舞蹈。 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严格的规范性表演观赏性体育性 严格的规范性规范性首先表现在体育舞蹈是一个完整的舞蹈系统,它是经过数百年历史的锤炼,几代人的加工而成的;其次表现在技术的规范性上,它严格到多一分嫌过,少一点欠火。 表演观赏性体育舞蹈融音乐、舞蹈、服装、风度、体态美于一体,既有观赏的价值又有参与的可能,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艺术” 体育性(1)竞技性:即比成绩、拿冠军、为国争光(2)锻炼价值:科研人员对体育舞蹈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作用研究显示:跳华尔兹和探戈舞时,人体能量代谢为7.57,高于网球7.30,与羽毛球8.0相近;体育舞蹈最高心率为:女子197次/分,男子210次/分。可见,体育舞蹈促进人体生理变化是明显的,它是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一种极好形式。 二、体育舞蹈的常用名词及术语 1、基本名词 舞程向:在舞池中,为避免互相碰撞而严格规定舞者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行进。舞程线:沿舞程向方向行进的路线。舞姿:泛指舞者跳舞的姿态。合对位舞姿:泛指男女面对面双手扶握的身体位置。侧行位舞姿:指男士的右侧与女士的左侧身体紧紧贴靠,身体的另一侧略向外展开成“V” 形的站或行进的身体位置。 2、常用名词 升降动作:是指跳舞时身体的上升或下降。升降动作是在膝、踝、趾关节的屈和伸动作的转换中完成的。摆荡动作:是指舞者在身体上升做斜向或横向移动时,像钟摆似地把身体摆动起来。 节奏:以一定规律反复出现、赋予音乐以性格的具有特色的节拍。套路:由若干个组合而编成一套的完整的舞步型。

---------------------------------------------------------------范文最新推荐------------------------------------------------------ 舞蹈编排方案 校园舞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常活跃在学校节庆活动、艺术节、主题班会中。舞蹈教育可以锻炼和培养少儿的集体意识不仅增强他们的社会模仿能力也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舞蹈表演还可以培养少儿的艺术美感不仅增强个人欣赏能力也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但许多老师也常常为编排舞蹈而头疼,不知该从何入手。经过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和学习,我在儿童舞蹈编排上也有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步骤和方法,与各位老师分享。 一、抓住音乐的情绪 一般我们编排一个舞蹈都是按音乐进行的。不同的音乐情绪是不一样的,当我们听到《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等歌曲时,会感受到一种抒情优美的情绪,而听到《娃哈哈》、《我爱北京天安门》时,会感受到欢快,热烈的情绪;《闪闪红星》《只怕不抵抗》则是一种神气、雄壮的气势。在听音乐的同时,我们的头脑中可能会出现人物、画面和舞蹈形象,比如《在希望的田野上》音乐一播放,我们的大脑中会浮现绿色的田野,金色的麦浪,广阔的田地,美好的未来,这种开放式的场景令人心旷神怡,当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时,眼前好像有很多可爱的娃娃在欢蹦舞蹈,令人欢欣鼓舞。这种画面,场景就是舞蹈的基调,决定了你用哪些适合的动作来表现它。这最初的 1 / 8

感觉往往是正确的,我们要珍视这种感觉,抓住音乐的情绪,并通过舞蹈来表现音乐的实质。 二、创编主题动作 主题动作是一个舞蹈中的核心动作,也就是舞蹈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性动作,一般一个舞蹈只要有五、六个主题动作即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变化、重复。比如说:《娃哈哈》这个舞蹈,我的主题动作只有三个,一个是“三步一吸腿”,一个是“垫步”另一个是“托帽”,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发展很多动作。比如我将垫步和托帽组合成基本动作是原地垫步托帽,然后对它进行发展,就有单腿跪地帽,托帽点地步转圈,三步吸腿托帽前进等等,这些都是在托帽动作不变的情况下变换脚步动作发展而来的动作。另外,我也可以变化手部动作来发展新动作,比如,将单手托帽发展为双手托帽,还可以在托帽前使用过渡动作,使动作更丰富。如由一位手衔接托帽动作,可以单手衔接,双手衔接,翻手腕。这样的话,在基础动作上我就发展了六个动作,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些基本动作后完成整个舞蹈是不成问题的。 但我们在编排舞蹈时遇到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缺少舞蹈动作,空想想不出,有的动作看的时候觉得好看,但过后就忘了,有些动作难度比较高,自己也学不会。那么主题动作究竟从哪里来呢?我觉得从老师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运用基本步伐 我理解的舞蹈就是舞蹈舞蹈,手舞足蹈。儿童舞更是这样,必须要

舞蹈篇 第一章舞蹈的定义 a、舞蹈就是艺术的一种,就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 手段艺术表现形式 b、舞蹈就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第二章舞蹈的起源 舞蹈来源于生活,就是劳动的创造,舞蹈已经产生就有了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它与诗歌结合在一起,就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a、模仿论 b、游戏论 c、巫术论 d、表情论 e、性爱论 f、劳动论 第三章舞蹈的种类、作品与舞人 第一节生活舞蹈 a、习俗舞蹈 表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特征 b、宗教祭祀舞蹈 宗教舞蹈用于祈求神灵庇佑、感激神灵的恩赐 祭祀舞蹈就是祭祀先祖、神灵的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 c、社交舞蹈 各种交谊舞 d、健身舞蹈 它就是以艺术审美的方式锻炼身体、使得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舞蹈形式,如:健美操 e、教育舞蹈 第二节艺术舞蹈 艺术舞蹈就是由专业或者业余的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与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创造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有少数人在舞台、广场等专门的表演场地地表演给人观赏的舞蹈作品。 1、古典舞 A、古典舞 具有自成体系的美学原则,鲜明独特的风格与特色、完整的表演手法与严谨的训练方法,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的舞蹈艺术中具有代表性意义

B、中国古典舞 a、周朝,形成中国古典舞“舞诗乐”三者融为一体的古典艺术风格 b、唐朝创造中国艺术古典舞发展的高峰与世界的经典 c、戏曲成为宋元以后中国古典舞蹈的主流与具有代表性与审美意蕴的传统舞蹈 形态 d、当代的古典舞就是就是当代中国舞者致力于建设中国当代民族舞蹈体系的实 践成果 C、作品与人物介绍 西施的响屐舞 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 赵飞燕的掌上舞 双人舞《飞天》,1954首演 独舞《春江花月夜》,1957首演,获第八届青年与学生与平友谊联欢节金质奖章 舞剧《小刀会》,1959首演,1994年获“中华民族20世纪经典舞蹈评比“经典作品奖” 舞剧《丝路花雨》1979首演,获“中华民族20世纪经典舞蹈评比“经典作品奖”舞剧《铜雀伎》 集体女子舞《踏歌》,1997首演,1998年获首届荷花杯舞蹈比赛创作金奖、表演银奖 独舞《敦煌彩塑》1980首演,获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塑造典型中国式的美 独舞《醉剑》,1980首演,获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表演一等奖 集体舞《黄河》,1988首演,获“中华民族20世纪经典舞蹈评比“经典作品奖”独舞《扇舞丹青》,2000首演,获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第三届荷花杯舞蹈比赛一等奖等 独舞《秦俑魂》,1997首演,第五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 戴爱莲,1916生,新舞蹈艺术开拓者之一,《游击队的故事》、《荷花舞》、《飞天》资华筠,1936生,《飞天》、《白孔雀》,著作《舞蹈生态学导论》、《舞蹈与我》 舒巧, 1933生,《剑舞》、《小刀会》、《长恨歌》,著有《我的舞剧观》 栗成廉,1927生,《牧笛》、《春江花月夜》、《宝莲灯》 陈爱莲,1939生,《春江花月夜》、《白毛女》、《霓裳羽衣舞》,中国古典舞的代表人物 孙颖, 1929生,《铜雀伎》、《踏歌》 2、民间舞 A民间舞 a、劳动人民长期在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 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 b、具有民族性与地区性、群众性与稳定性等特点 B、中国民间舞 汉族主要有:秧歌、龙舞、跑旱船等,多在北方地区 少数民族:多朗舞(维吾尔族)、筷子舞(蒙古族)、长鼓舞(朝鲜族),果卓(西藏地区) C、中国民间舞的特色 a、载歌载舞,形象生动

文艺常识基础训练题 第二节填空题 1.1906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春柳社是中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演出团体,其主要成员有曾孝谷、李叔同、陆镜若、欧阳予倩等。 2.王实甫的代表作品是《西厢记》,其中为张生和崔莺莺穿针引线的是红娘。 3.清代最为著名的戏曲作家是洪昇和孔尚任,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长生殿》和《桃花扇》。 4.世界上最早将位置不变的电影摄影机改成能移动、拍摄自由的摄像机的,是美国电影导演格里菲斯。 5.美国著名喜剧影片《淘金记》的作者是卓别林。 6.我国第一部彩色银幕故事片是1959年拍摄的《老兵新传》。 7.我国许多当代著名作家的名作已被编为电视剧,成为影视剧精品,如老舍的《四世同堂》、钱钟书的《围城》。 8.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和活动家夏衍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改编创作了电影剧本《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 9.50年代末的法国“新浪潮”运动,得力于《电影手册》杂志,该杂志的主编是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赞,其代表作有雷乃的《广岛之恋》等影片。 10.《偷自行车的人》是40年代末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的代表作品。 11.1895年12月28日,电影的最早发明者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放映世界上最早的几部影片《墙》、《火车到站》、《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 12.日本第一部获得世界电影节大奖的影片是《罗生门》,导演是黑泽明。 13.元末明初的四大南戏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14.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窦娥冤》、《倩女离魂》、《墙头马上》、《汉宫秋》。 15.我国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是《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16.乾隆末年,三庆、四喜、春台以及和春四大徽班把二黄戏带进北京,后逐渐发展为京剧。 17.《虎符》是郭沫若的名剧,《雷雨》是曹禺的名剧,《龙须沟》是老舍的名剧。 18.世界上第一部故事片是法国著名电影创始人乔治·梅里爱在1902年拍摄的科学幻想片《月球旅行记》。 19.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电影节是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1923年首次举办。 20.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由谭鑫培主演,1905年在丰泰照相馆的露天广场上拍摄。 21.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的影片是《红色娘子军》。 22.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代表作有《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幸福时光》、《有话好好说》、《英雄》、《十面埋伏》。 23.法国著名的“农民画家”米勒是巴比松派的代表人物,他出身农民之家,一生绘画都以农民为主。他的作品《播种者》、《拾穗者》、《晚钟》被称为《米勒三部曲》。 24.中国传统花鸟画从技法角度可分为工笔、写意、工兼带写三类。 25.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风俗画是北宋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 26.被人们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的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其中拉斐尔被誉为西方的“画圣”。 27.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倡导水墨山水,富于诗情画意,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8.最善于画竹的北宋画家是文同,最善于画竹的清代画家是郑板桥,最善于画梅的元代画家是王冕,最善于画金鱼的近代画家是虚谷,最善于画虾的现代画家是齐白石,最善于画牛的现代画家是李可染,最善于画马的现代画家是徐悲鸿,最善于画驴的现代画家是黃胄。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舞蹈编排方案 舞蹈编排方案(一) 校园舞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常活跃在学校节庆活动、艺术节、主题班会中。舞蹈教育可以锻炼和培养少儿的集体意识不仅增强他们的社会模仿能力也增强他 们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舞蹈表演还可以培养少儿的艺术美感不仅增强个人欣赏能力也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但许多老师也常常为编排舞蹈而头疼,不知该从何入手。经过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和学习,我在儿童舞蹈编排上也有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步骤和方法,与各位老师分享。 一、抓住音乐的情绪

一般我们编排一个舞蹈都是按音乐进行的。不同的音乐情绪是不一样的,当我们听到《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等歌曲时,会感受到一种抒情优美的情绪,而听到《娃哈哈》、《我爱北京天安门》时,会感受到欢快,热烈的情绪;《闪闪红星》《只怕不抵抗》则是一种神气、雄壮的气势。在听音乐的同时,我们的头脑中可能会出现人物、画面和舞蹈形象,比如《在希望的田野上》音乐一播放,我们的大脑中会浮现绿色的田野,金色的麦浪,广阔的田地,美好的未来,这种开放式的场景令人心旷神怡,当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时,眼前好像有很多可爱的娃娃在欢蹦舞蹈,令人欢欣鼓舞。这种画面,场景就是舞蹈的基调,决定了你用哪些适合的动作来表现它。这最初的感觉往往是正确的,我们要珍视这种感觉,抓住音乐的情绪,并通过舞蹈来表现音乐的实质。 二、创编主题动作 主题动作是一个舞蹈中的核心动作,也就是舞蹈作品中

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性动作,一般一个舞蹈只要有五、六个主题动作即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变化、重复。比如说:《娃哈哈》这个舞蹈,我的主题动作只有三个,一个是“三步一吸腿”,一个是“垫步”另一个是“托帽”,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发展很多动作。比如我将垫步和托帽组合成基本动作是原地垫步托帽,然后对它进行发展,就有单腿跪地帽,托帽点地步转圈,三步吸腿托帽前进等等,这些都是在托帽动作不变的情况下变换脚步动作发展而来的动作。另外,我也可以变化手部动作来发展新动作,比如,将单手托帽发展为双手托帽,还可以在托帽前使用过渡动作,使动作更丰富。如由一位手衔接托帽动作,可以单手衔接,双手衔接,翻手腕。这样的话,在基础动作上我就发展了六个动作,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些基本动作后完成整个舞蹈是不成问题的。 但我们在编排舞蹈时遇到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缺少舞 蹈动作,空想想不出,有的动作看的时候觉得好看,但过后就忘了,有些动作难度比较高,自己也学不会。那么主题动作究竟从哪里来呢?我觉得从老师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幼儿舞蹈动作创编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 构成舞蹈最基本的元素是动作,幼儿舞蹈也不例外。就想美术离不开画笔一样,舞蹈也离不开动作。一个好舞蹈最重要的不是看它的音乐不是看它的背景而是看它的舞蹈动作。一段再有意义的舞蹈配不出好的舞蹈动作也是没有意思的。幼儿舞蹈的动作创编比较特殊,除了在确定了舞蹈题材,音乐背景及舞蹈的教育意义之外还需要注意幼儿的生理特点来编排合适的动作,这也是学生在实际编排中碰到问题最多的环节。很多学生往往一开始就不注重幼儿舞蹈动作创编应的重要性所以不能编排出一个有效的动作,本文将对幼儿舞蹈动作创编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幼儿舞蹈;音乐背景;教育意义;生理特点;动作创编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children's dance action creation problem Abstract The most basic element is a dance, children dance is no exception. Like art cannot do without the same brush, dance also cannot do without action. A good da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 not to see its music not to see it in the background but see dance movements. A more meaningful dance with no good dance is not interesting. Children dance action creation is rather special, in addition to the dance theme, background music and dance outside the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also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to arrange appropriate action, this is also the students met the most problems in practical arrangement. Many students often begins with a do not pay

舞蹈艺术基本知识 一、舞蹈的基本概念 1、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 2、舞蹈是一种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 3、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4、其他人体动作的艺术: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 5、审美情感:是人的一种高级的情感,是人在审美过程中对客观审美对象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主观精神上的好恶态度的直观反映。 6、审美理想:人们审美活动中追求的至高、美好的境界,是社会理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7、生活的审美属性:在艺术创作中对反映的某种社会现实社会现象属性的分析和评价。是艺术家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在艺术创作中的直接和集中的反映。 二、舞蹈与其他艺术的共同性和区别 共同性:都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概括、加工,并根据艺术的特点和规律予以创造性的反映和表现。 差异性:物质载体和表现手段不同 文学——物质载体:语言、文字;表现手段:用文学语言进行叙述和描写 美术(绘画、雕塑)——物质载体:纸张、画布、颜料、油彩、石膏、等可塑材料; 表现手段:色彩、线条、构图和造型 音乐——物质载体:声音;表现手段:旋律、节奏、和声 杂技——物质载体:人的身体;表现手段:人体动作、姿态造型和构图变化 舞蹈与杂技的区别:表现对象和对于观众在审美作用的不同 三、舞蹈的起源 模仿论——人有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动物和自然景物动态的模仿。游戏论——艺术的根本起因是“游戏的冲动” 巫术论——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万物有灵 性爱论——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将舞蹈作为择偶、求婚等主要方式和手段 表情论——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劳动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劳动综合论——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 四、舞蹈的种类 1、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 【生活舞蹈】 (1)习俗舞蹈 (2)宗教祭祀舞蹈 (3)社交舞蹈 (4)自娱舞蹈 (5)体育舞蹈 (6)教育舞蹈

舞蹈编排方案 校园舞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常活跃在学校节庆活动、艺术节、主题班会中。舞蹈教育能够锻炼和培养少儿的集体意识别仅增强他们的社会摹仿能力也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舞蹈表演还能够培养少儿的艺术美感别仅增强个人观赏能力也增强他们对日子的热爱和追求。但许多老师也常常为编排舞蹈而头疼,别知该从何入手。经过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和学习,我在儿童舞蹈编排上也有了一些比较有用的步骤和办法,与各位老师分享。 一、抓住音乐的情绪 普通我们编排一具舞蹈基本上按音乐进行的。别同的音乐情绪是别一样的,当我们听到《在希翼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等歌曲时,会感觉到一种抒情优美的情绪,而听到《娃哈哈》、《我爱北京天安门》时,会感觉到欢快,热烈的情绪;《闪闪红星》《只怕别反抗》则是一种神气、雄壮的气魄。在听音乐的并且,我们的头脑中可能会浮现人物、画面和舞蹈形象,比如《在希翼的田野上》音乐一播放,我们的大脑中会出现绿色的田野,金色的麦浪,广大的田地,美好的以后,这种开放式的场景令人心旷神怡,当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时,眼前看起来有不少可爱的娃娃在欢蹦舞蹈,令人欢欣鼓励。这种画面,场景算是舞蹈的基调,决定了你用哪些适合的动作来表现它。这最初的感受往往是正确的,我们要珍视这种感受,抓住音乐的情绪,并经过舞蹈来表现音乐的实质。 二、创编主题动作 主题动作是一具舞蹈中的核心动作,也算是舞蹈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性动作,普通一具舞蹈只要有五、六个主题动作即可,然后在那个基础上加以变化、重复。比如说:《娃哈哈》那个舞蹈,我的主题动作惟独三个,一具是“三步一吸腿”,一具是“垫步”另一具是“托帽”,在那个基础上能够进展不少动作。比如我将垫步和托帽组合成基本动作是原地垫步托帽,然后对它进行进展,就有单腿跪地帽,托帽点地步转圈,三步吸腿托帽前进等等,这些基本上在托帽动作别变的事情下变换足步动作进展而来的动作。另外,我也能够变化手部动作来进展新动作,比如,将单手托帽进展为双手托帽,还能够在托帽前使用过渡动作,使动作更丰富。如由一位手衔接托帽动作,能够单手衔接,双手衔接,翻手腕。如此的话,在基础动作上我就进展了六个动作,关于学生来说,掌握这些基本动作后完成整个舞蹈是别成咨询题的。 但我们在编排舞蹈时遇到的最现实的咨询题算是缺少舞蹈动作,空想想别出,有的动作看的时候觉得好看,但过后就忘了,有些动作难度比较高,自己也学可不能。那么主题动作究竟从哪里来呢?我觉得从老师们的实际事情动身,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运用基本步伐 我理解的舞蹈算是舞蹈舞蹈,手舞脚蹈。儿童舞更是如此,必须要让学生动起来,而且应以足上的动作为基础,再以手配合协调,我们就能够舞蹈起来。在这个地方来介绍几种最基本的步伐: 2、捕捉日子中的舞蹈 舞蹈源于日子,重要的要我们老师要常观看,多积存,捕捉日子中的舞蹈。 摹仿动物:孩子们的摹仿能力强,小动物又是孩子们所喜欢的,以此来编一些动作比较可行。如以小鸟飞为主题动作,编四个八拍。第一具八拍:挪移重心,第二个八拍:转圈,第三个八拍:碎步挪移擦地,第四个八拍:反方向做。 孩子们是儿童舞蹈动作的最初制造者,他们在玩耍中舞蹈,在丢手绢,跳橡筋,造屋子,捉迷藏等游戏中欢乐地舞蹈,经过老师的提炼进行二度创作也能编一具舞蹈。少儿舞蹈《皇城根下踢毽子》中有大量的踢毽子动作,它直接来自儿童日子,加以艺术化处理,提炼成舞蹈动作,再经过小演员的二度摹仿、表演,使之成为趣味盎然的舞蹈形态了。(视频)

舞蹈基础知识 各位同学,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由我来为大家介绍舞蹈这门艺术学科的相关知识。我将从五个方面来和大家一 起探讨,分别是:舞蹈基础理论、舞蹈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幼儿舞蹈以及舞蹈的创编。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幼儿由于年龄特点,骨骼及肌腱非常嫩,可塑 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现在很多的家庭积极的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舞蹈的训练,因为都觉得经过专业舞蹈训练后的孩子站立、坐姿包括行走都比较挺拔,即形象气质佳。不仅如此,培养幼儿奋发向上的心理素质。舞蹈课的训练 是很辛苦的?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为苦因为累而掉眼泪?这样孩子们就从小有了吃苦的精神?孩子在练习时我们经常鼓励他们,激发每个孩子的好胜心,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并 且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从小就树立了知难而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特别是当辛勤劳动获得荣誉的时候,孩子们笑得是那样开心、那样甜,又加强了孩子们的集体主义意识。舞蹈艺术还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幼儿舞蹈有诗意的构思, 有美的艺术造型,有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有悦耳动听的音乐旋律?幼儿舞蹈艺术通过孩子 们的内在旋律和形体节奏的柔和,展示多彩的思想感情,它通过无声的美熏陶孩子们的道德情操,让孩子从中感知美、表现美。因此,舞蹈教学是幼儿教育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课程。 一、舞蹈基础理论 1、舞蹈的起源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的 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 有的学者认为,人由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 有些舞蹈还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 等等,人们都可以模仿它们进行舞蹈。 也有学者认为,在艺术的起源中,模仿虽然重要、但还不是真正的起因,艺术的起因是"游戏的冲动",游戏是自白的人性的表现。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这里的的游欢,是指人的审美需求,即以假象为快乐。如人模仿动物的舞蹈、就是通过这种假象的游 戏来获得快乐和宣泄自己的情感。 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 是有灵魂的,由此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巫术祭祀等,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甚至舞蹈是巫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因此,有人断言"一切跳舞原来都是 宗教的”。 我国有很多学者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措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 2、舞蹈的分类极其特征 (1 )、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可分为:古典舞,芭蕾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 古典舞:一般指古典风格的传统舞蹈,在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历代艺术家的提炼,加工和创造而形成的舞蹈? 芭蕾舞:一种以欧洲古典舞蹈为只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戏剧,舞台美术等艺术形式的舞蹈品种. 民间舞:是指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 现代舞:指二十一世纪,由美国舞蹈家邓肯创作的一种舞蹈?与古典芭蕾相对立,以自然的舞蹈

七艺考研简介:七艺考研是专业从事艺术生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辅导机构,为贴近艺术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更基础,教学管理更灵活,“讲”“练”“考”“评”四位一体,为艺术学生制定高效的辅导方案。 课程种类:艺术生集训营,文化课保过班,文化课周末小班面授,专业课暑假小班面授 特色课程:艺术生文化课保过班经过5年的实践积累,开发出一套专门针对艺术生的辅导方案,抓基础,保底分,国家线通过率99.8% 舞蹈考研舞蹈学专业答题准则 舞蹈学考研,主要分为专业一舞史和专业二舞论两大块,以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考研为例,舞蹈史大致细可分为: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近现代舞蹈史、西方芭蕾史、和西方现代舞史。舞蹈概论主要以舞蹈学导论、舞蹈艺术概论、舞蹈欣赏为主,所以广大的考生要围绕这个进行学习,形成系统。 善用真题 参加舞蹈考研的考生要认真研读,并善于利用真题。真题当中的专业试题都会有大致的框架。以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试卷为例,它的基本框架就是:一、名词解释;二、简答或简述;三、论述。这三项总共的题量超不过20,08年的题量不到15题,其中名词解释是6选4。 1.怎么看待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在考研当中务必不能认为它只是单纯意义上的名词解释,一定要学会举一反三,也许名词解释中只出现了解释舞蹈的概念,你就可以把与舞蹈相关的意境,构图,结构,思维,语汇,种类等等相关的概念整理出来,形成一条线,这样就容易记背多了。 2.简答论述的作用 简答或简述包括后面的论述不能问什么就只答什么,即使你的回答是正确的,但是这样的答题思路老师是不会给高分的。在把基本的内容表述正确了以后,要有所扩展,比如联系实践,联系个人心得,联系日常生活,联系相关专业等等,使论述内容充实有说服力,这样就会拿到比较好的分。例如07年舞蹈学考研有一个论述题是这样的,“请你说一下从汉代的百戏到今天的大型综合文艺晚会舞蹈的发展状态”。考生作答时不仅对汉代的百戏情况进行描述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