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总复习—压强

初中物理总复习—压强
初中物理总复习—压强

压强

【思考训练】

一.填空题:

1.两物体所受到的压力之比是2∶3,受力面积之比为2∶5,两物体所受到的压强之比是。

2.一块砖平放、侧放和坚直放在水平面上时,底面积之比是1∶2∶5,这三种情况下,水平面受到的压力之比是,压强之比是。3.重为20牛的物块A,被大小为8牛的水平力F静止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若A物体与墙的接触面积为25厘米2,则物块A对墙的压力为_______牛,压强为_________帕。A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牛。

4.底面积为5分米2,质量为6千克的物体,放在面积为30分米2的水平桌面上,则桌面受到物体对它的压力为________牛,压强为__________帕(取g=10牛/千克)

5.小明的质量是50kg,每只脚的面积为100cm2,小明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_Pa,小明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___(g=10N/kg)。6.质量为3kg的长方体,长10cm,宽5cm,高20cm,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产生的最大压强与最小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三百吨大平板汽车远征巴山蜀水,这种汽车的轮子个数多,其目的是:()A.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C.减小与地面接触面积

D.减小对地面的压力,也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2.对压强公式解释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B.物体对受力面的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C.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D.物体所承受的压力一定,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3.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越大的物体,那么压力也越大。

B.压力越大,那么压强也越大

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受力表面

D.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5.把质量相等的正方体铜块和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比较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大小,正确的是:()

A.铜块大B.铁块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铜、铁两个实心圆柱体的高度相等,将它们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比较桌面受到的压强()

A.铜柱对桌面的压强大B.铁柱对桌面的压强大

C.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D.无法判断

7.按图所示的方式,将正方体木块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压强不变的是图:()

A.甲B.乙C.丙D.丁

8.下列事例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是()

A.在铁路的钢轨下铺设枕木

B.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C.菜刀钝了磨一磨,使它锋利此

D.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9.有8块完全相同的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其中一块砖对地面压强为P1,则这8块砖对地面压强是()

A.P1B.2P1C.4P1D.8P1

三、计算题

两个实心的长方形物体A、B叠放在一起后放在水平面上(如图)。已知A

物体的密度和底面积分别为ρ

A 、S

A

,B物体的密度和底面积分别为ρ

B

、S

B

,A

物体对B物体的压强P

A 等于B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

B

,求A、B两物体的高度之

比。

1、如图所示,a、b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

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的密度大,受的重力大B:a的密度小,受的重力小

C:a的密度小,受的重力大D:a的密度大,受的重力小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容器中装有相同高

度的水,若将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三个容器中,水不溢出,静

止后比较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3、一个形状如图所示的密封容器,其中盛有一些水,现将容倒置过来,这时,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将()

A:压力增大,压强减小B:压力减小,压强增大

C:压力不变,压强增大D:无法确定

5、一块质量为2.7kg的正方体铝块,静止放在面积为100dm2的水平桌面上,求桌面受到的压

=2.7×103kg/m3)(奥赛解题大全P80)

强是多大?(ρ

7、某纪念牌质量为100t,立在高1m的基石上,基石密度为2×103kg/m3,如果

地面能承受的压强不能超过6.86×104Pa,基石的底面积最少应是多少?(奥赛解题大全P86)

8、有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在它的一端挡一轻薄塑料片后插入水中,如图所

示,当向管中注入100g水时,塑料片刚好脱落,如果不注入水,而是轻轻放

入一个100g的砝码,塑料片是否会脱落?为什么?

【中考链接】

1.关于压力、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在数值上总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支持面受压强越大

D .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越小,压强一定越小

2.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大型平板车下装有许多轮子

B .剪刀钝了要磨一磨,使刀变快

C .在铁路的钢轨下铺设枕木

D .把书包带做得宽而扁

4.重力100N 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m 2,现用一个大小为20N 的力竖直作用在物体中央,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

A .一定是1200Pa

B .可能是1000Pa

C .可能是800Pa

D .可能是200Pa

5.有两组同样的砖,A 组一块,B 组两块,每块砖的长∶宽∶高=4∶2∶1,A 组砖对地面的压强设为P A ,B 组砖对地面的压强设为P B ,当A 组立放,B 组叠着平放时,P A ∶P B =_______,当A 组侧放,B 组叠着平放时,P A ∶P B =_______。

6.在海滩发案现场留下了罪犯清晰的站立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注了如图所示的鞋模,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cm ,质量675g ;又经过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压强为1.5×104Pa ,罪犯的体重是多少?(ρ蜡=0.9×103kg/m 3)

7.一只底面积为S 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 的水平桌面上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 ,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凳面被箱子全部盖住),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 )

A .2

1P B .P C .2P D .4P

8. 同种材料制成的三个实心圆柱体,都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 )

A .体积

B .质量

C .横截面积

D .高度

9.两块完全相同的砖,每块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1,图乙的四种放法中,有两种与图甲放法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④和②

10.有一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F ,压强是P ,如图所示,若切去阴影乙

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 .F 、P

B .87F 、6

7P

C .87F 、87P

D .43F 、23P

11.静止在斜面上的金属块,重为10N ,金属块对斜面的压力为6N ,金属块与斜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 2,则金属块对斜面的压强是:( )

A .5×103Pa

B .3×103Pa

C .2×103Pa

D .8×103Pa

12.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1>ρ2,若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1和F 2,则( )

A .F 1=F 2

B .F 1

C .F 1>F 2

D .不能确定

13.一平行玻璃砖在一水平的长木板上由平放滑动,该为侧放滑动,则玻璃砖受到的摩擦力 ;玻璃砖对木板的压强 。

14.下列做法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 )

A .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 .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被削尖

C .刀钝了用磨刀石磨一磨

D .将水平地面上的长方体砖由平放改为竖放

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

A .p 甲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无法判断

16.冬天北方的河面结冰,某同学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 .原处站立不动

B .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C .赶快向岸边跑

D .就地伏下并向岸边爬行

17.将一个质量为2kg 、底面积为O.05m 2的长方体平放在某一水平桌面中央,水平桌面的面积为O.8m 2,则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取g =10N /kg)( )

A .2.5Pa

B .25Pa

C .40Pa

D .400 Pa

18.如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1。若取走金属块A ,金属块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2 , 边长之比L 1:L 2 = 2 : 3 ,已知p 1: p 2=3 : 2 ,则金属块A 与金属块B 的密度之比为

19.如图所示,将实验用的“小桌”放入砂盘中,观察陷入砂中的深度

比较图甲与图乙的情况,可知压力作用的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比较图乙与图丙的情

况,可知压力作用的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而形状不同的A 、B 两个容器中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力的关系为:P A _____P B ,F A ______F B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2.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倒入等质量的三种液体,液

面位置如图所示, 则液体对烧杯底压强大小关系正确

的是: ( ) A.P 甲>P 丙

>P 乙 B.P 甲<P 丙<P 乙 C.P 甲=P 乙=P 丙D.因密度未

知,所以无法比较

3.如图所示:A 、B 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等质量的不同液体a 、b ,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 a ______P b 。(填“>”、“<”或

“=”)

4.如图所示:在水槽中放入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并在管中注入

与水不相溶的油,恰好使距水槽底部相同高度的A 、B 两点的

压强相等(A 为油与水的分界处),则距水槽底部相同高度的C 、

D 两点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

A.P C = P D

B.P C >P D

C.P C <P D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5.如图所示:把塑料吸盘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较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在解释这个现象时要用以下四句话:⑴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

上;⑵把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墙上,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⑶吸盘与墙之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⑷所以挂衣钩可以挂住衣

服。按照下列哪个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

( )

A.⑴、⑵、⑶、⑷

B.⑵、⑴、⑶、⑷

C.⑶、⑵、⑴、⑷

D.⑵、⑶、⑴、⑷

6.如图所示:容器的底面积是100厘米2,内装某种液体,液体对B 点的

压强是235.2帕,求:⑴A 点受到液体的压强;⑵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7.有一截面积为5厘米2、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壁厚不计),用薄塑料片

(质量不计)挡住其下端管口,然后插入杯中液面下20厘米处, 如图所示,若沿管壁缓慢向管中注入120克水银后,薄塑料片刚好下落,求:

杯中液体的密度。

8.在如图所示的盛有液体的容器中,投入一木块后,容器底受到的压强__,压力________;若杯中装满水时, 再将木块投入后,容器底受到的压力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题图第2题图第5题图

9.如图所示:容器中装入某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3×103帕,则:该液体密度是多大?容器底受到的压力是多大?(g=10牛/千克)

第九章 压强 一、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平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 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 ;F :牛顿(N )S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

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 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 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 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 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 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1)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膜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膜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2)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F=G FG

第九章第1节教学设计课题第九章第1节压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海绵、钩码两个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实验 用手用相同的力把气球按压在 钉子和钉床上,观察效果参与实验 思考回答 让学生亲身感受,提 高学生分析问题的 兴趣。

提出问题 两个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 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 同? 和这个实验类似的情况生活中 还有很多,我们再看一个图片。 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 的,但压力的效果相同吗? 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 因素有关呢? 带领学生分析 引导 上面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内容有关。 板书 第九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 根据力的平衡,两个手指 受力相同。 尖的一端手指觉得更疼。 尖的一端手指凹陷的更 多。 不相同。 与压力作用面积、压力大 小有关。 聆听 进一步展示现象,说 明这种现象的普遍 性。锻炼学生的分析 能力。 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首先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影响 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觉得影响压 学生思考,并回答: 压力的大小; 锻炼分析能力。

《第九章压强》 、压强: ㈠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且指向受力面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物体的重力 G: F=G=mg。 5、固体可以大小不变、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6、重为 G的物体在承受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 G F( 与重力无关) ㈡压强 1、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P30 ⑴课本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 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 量法和对比法。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4、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 5、公式: P=F/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 Pa); F:牛顿( N) S;米2 2 ( m) 6、单位:帕斯卡( pa)1pa = 1N/m 2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 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是指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 gh。 ⑷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 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4 4 1.5× 10 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 5× 10 N。 7、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举例 : 用力切菜易切断 2) 减小受力面积举例 : 磨刀不误砍柴功、缝衣针做得很细 8、减小压强的方法: 1) 减小压力举例 : 车辆行驶要限载 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9.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固体的压力和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 F=G容 +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F/S)。 、液体压强(P33)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初中物理总复习——例题专题 第九章压强 一、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例 1 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1>ρ2,若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则()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解析】: 解: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对地面的压力均等于其重力,对地面的压强: P=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又因为ρ1>ρ2,所以h2>h1,因为是正方体,所以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2>S1; 所以对地面的压力F压=pS;接触面积越大,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所以底地面压力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F1<F2.故选B.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三、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例3三个相同的容器,甲盛水、乙盛盐水、丙盛植物油(ρ盐水>ρ水>ρ植物油),若三个容器底面积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三个容器的液面() A.一样高 B.甲的液面最高 C.乙的液面最高 D.丙的液面最高 【解析】: 解:已知ρ盐水>ρ水>ρ植物油,还知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公式p=ρgh可知,密度越大,液体深度越小,密度越小,液体深度越大, 因为植物油密度最小,所以盛植物油的丙容器液面最高. 故选D. 例4 在公园平静的湖水中,经常能看到从湖底产生的气泡向上升.则气泡在水中向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不变 B.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大 C.气泡的体积逐渐变大 D.气泡的体积逐渐变小

例5三个容器底面积之比1:2:3,容器里盛有同一种液体,如果各容器底面所受液体的 压力相等,则容器内液体深度之比是() A.1:2:3 B.3:2:1 C.2:1:3 D.6:3:2 【解析】: 解: 已知三个容器底面积之比1:2:3,容器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力相等, ∵p=, ∴容器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关系为3:2:1; 已知容器里盛有同一种液体,密度相同, ∵p=ρgh, ∴由公式h=得:容器内液体深度之比是3:2:1. 故选B. 四、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例6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 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___(填写正确选项前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 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U 型管内添加适量水; (2)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在步骤(4)时,图乙中U 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_______Pa。(ρ盐水=1.2×103kg/m3,ρ水=1.0×103kg/m3,g=10N/Kg) 【解析】:

初中物理压强练习题及解析 一、压强 1.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 C.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C.菜刀钝了磨一磨,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2.甲、乙两个自重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 入液体中, 小球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液面相平,则 A.甲中液体密度比乙中液体密度小 B.小球在甲中所受浮力比乙中所受浮力大 C.取出小球后甲容器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 D.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知道,物体在甲中漂浮,在乙中悬浮,所以ρ乙=ρ物,ρ甲>ρ物,所以,甲中液体密度比乙中液体密度大,故A错误;由于在甲悬浮,在乙漂浮,则F浮甲=G排甲=G; F浮乙=G排乙=G,所以G排甲=G排乙,即两容器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故B错误;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自重不计,它们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液体和小球的重力,所以取出小球后,甲容器 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故C正确;由A知道,ρ甲>ρ ,又因为h甲 =h乙,由p=ρgh知道,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物 体压强,故D错误,故选C。 3.如图所示,A、B两长方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m A<m B、S A>S B、h A=h B).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为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09) 课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一)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⑸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二)、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_____、________ (三)、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 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F F F F F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 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 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五)、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例1:三个质量均为2千克的物体,如图放置,处于平衡状态,试分析它们对接 触面的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实物投影,请同学们作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例2、海淀区图1中,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事列是()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取两块质量相同的橡皮泥,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橡皮泥静止后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F 甲=F 乙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液甲<p 液乙 C .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D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 地甲>p 地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橡皮泥在甲液体中漂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甲=G ,橡皮泥在乙液体中悬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乙=G ,所以F 甲=F 乙,故A 符合题意; B C .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当放入橡皮泥后,液面仍然相平,说明橡皮泥排开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由于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甲=F 乙,则 =V g V g ρρ甲乙甲排乙排 =ρρ甲乙 液体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 gh ρ甲甲液甲 =p gh ρ乙乙液乙 由于=ρρ甲乙,=h h 甲乙所以=p p 液甲液乙,故B 、C 错误; D .容器对面的压强分别为 G G F p S S +==液甲甲容 地甲 G G F p S S += =液乙容 乙地乙 由于液体甲、乙的体积相同,密度相同,所以液体甲、乙的质量相同,重力也相同,所以 p p =地甲地乙 故D 错误。 故选A 。

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均与大气压有关,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下降 B.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易拉罐会变瘪 C.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会掉下来 D.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会从管口流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玻璃管上方气压下降,气压计内部气压可将细玻璃管中的液面托起更高,A选项错误; B.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罐内气压下降,小于外部大气压,在外部气压作用下,易拉罐被压瘪,B选项正确; C.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的作用且作用存于各个方向上。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受到大气压竖直向上的作用,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同样会受到大气压垂直作用于其上的作用,纸片同样不会掉下来,C选项错误; D.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为1.01×105Pa,相当于10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试管中水柱产生的压强远远小于大气压强,试管中的水柱可以被大气压托住,故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不会从管口流出,D选项错误。 故选B。 3.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两个物体下底面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压强基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用吸管吸饮料 B .用注射针筒抽取药液 C .贴在墙上的吸盘式挂衣钩 D .用高压锅煮饭 2.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 、b 、c 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 .b 点压强比c 点压强小 C .a 、b 两点的压强相等 D .b 、c 两点压强相等 3*.甲、乙两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乙两个物体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个物体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为2:3,则两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 A .4:3 B .3:4 C .3:1 D .1:3 4.如图所示,一杯水放在桌面上。若用细绳系一金属块,将它悬挂在水中时,则水对杯底的( ) A. 压强增大,压力不变 B .压强不变,压力增大 C. 压强和压力都不改变 D .压强和压力均增大 5.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液体甲的密度为甲ρ,液体乙的密度为乙ρ,则甲ρ和乙ρ的关系是( ) A .乙甲ρρ< B .乙甲ρρ= C .乙甲ρρ> D .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 法能够使压强计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A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7.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同一房间用托里拆利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实验记录结果依次是75.2cm ,75.6cm ,76.0cm 。已知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入了空气,另一个同学则没有将管子竖直放置,如果只有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它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有一密闭的圆台形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液体,如果把它倒置,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压强的变化是( ) A.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B.压力增大,压强减小 C.压力增大,压强增大 D.压力减小,压强增大 9.如图所示,物体重G =10N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40N ,且F 与墙壁垂直,这时墙壁受到的压力大小是( ) A .10N B .40N C .30N D .50N 10*.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则两只杯子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应该是( ) A.乙甲P P > B.乙甲P P = C.乙甲P P < D.无法判断 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重为N 30,其底面积为21200cm 。鱼缸内装有m 2.0深的水,水的质量是Kg 27。(Kg N g /10=) 请计算: ⑴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 ⑵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⑶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吉隆中学吕伟新 【设计思想】 本设计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观察法、探讨法、演示实验法、训练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农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心理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平时由于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且课堂气氛好,师生配合融洽。 2.教材分析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最后概括出规律的方法的掌握, 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钢直尺、小凳子盒、砝码盒、棉花、气球、小桌等。

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 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8.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 1.013×105帕= 76 cm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压强和浮力》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下图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专题复习 1. 如图,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小 B.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大 D.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2.一块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1,把它按图中所示的三种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三种方式中,若桌面受到砖的最小压强为p,则桌面受到砖的最大压强是 () A. 1p B. 2p C. 4p D. 6p 3.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水和酒精(水>酒精), 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这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将甲、乙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后,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大小仍相等,则可以确定()。 A.甲球的质量等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等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4.如右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的液体A和B,现从两容器内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两容器内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原来未抽出液体前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和压强pA、pB的关系是 C.FA<FB,pA<pB D.FA<FB,pA=pB A.FA>FB,pA>pB B.FA=FB,pA>pB A B 5.轮船舱底在水面下3.5米处,舱底穿了一个面积为0.2米2的洞,要用________牛的力,才能堵住这个洞。 6.将一质量为2.7kg的正方体铝块放在面积为1m2的正方形桌面中央,则铝块对桌面的压强为 ________ Pa (g取10N/kg) 7.(2005年北京市32题)如图,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 B 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 对 地面的压强为p1。若取走金属块 A ,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 , 边长之比 L1:L2=2:3,已知p1: p2=3 : 2 ,则金属块A 与金属块B 的密度之比为 ________ 8.如图,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A向右移动一点(不落地),则物体A对桌面 的( ) A.压力和压强都不变, 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C.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D.压力和压强都变大 9、随着电热水器的不断改进,图l4所示的电热水壶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容积 为2L,壶身和底座的总质最是l.2kg,底座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50cm2,装满水后水深l6cm。(ρ水=1.0×l03kg/m3)求: (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2)装满水后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 (3)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强。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归 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 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3)同时把F↑, 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8.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 1.013×105 帕= 76 cm 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压强2 一、填空题 1.物体________受到的_____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 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目的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斧头、菜刀具有很窄的刃,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个重力等于100 N,边长20 cm的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方桌面的中央,桌子的边长是50 cm,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若用20 N的水平力把它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是_____. 5.你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如果想使你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一倍可以_____,这是因为______. 6.用刀切菜时,刀钝了切不动,这时可以使劲切,这是利用_____的方法来_____;或者在磨刀石上把刀磨一磨就容易切了,这是利用_____的方法来_____. 7.已知图钉帽的面积是1 cm2,图钉尖的面积是5×10-4c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 N,那么图钉尖对墙的压强p2是_____Pa,手对图钉帽的压强p1是_____Pa,p2是p1的_____倍. 8.要在0.5 cm2的面积上产生4×106 Pa的压强所需压力为_____ N. 9.用5 N的压力作用在1 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_____Pa;若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2×104 Pa的压强,受力面积应变为_____ m2. 10.一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3∶1,则平放和侧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压力之比是_____. 13. 5帕斯卡=___________牛/米2,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楼房要建在宽的地基上,是为了___________;缝衣针的尖要很细,是为了___________。 15. 如图所示,四块相同的砖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为p,若将上面两块拿走,剩下两块对地面压强是___________;若将右边两块拿走,剩下两块对地面压强是_______; 若将右边两块再叠放在左边两块上,四块砖对地面压强是___________。 16.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保持压力不变时减小___________或保持___________不变, 增大___________。 17. 液体内部向___________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___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 度内,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____。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 18. 木工磨斧子有利于工作,这是利用___________方法来改变压强,使其锋利。大型载 重汽车的轮子又宽又多是为了___________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19. 容器内装有深40厘米的水,在离容器底部10厘米处,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_帕斯卡。(g=10N/kg) 20. _____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有关。 21. 如果作用在40厘米2面积上的压力是600牛顿,那么压强是___________帕斯卡。如 果不改变压力大小而使压强为3×105帕斯卡,则受力面积是___________米2。

《液体的压强》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 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 认识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 的大小和方向。 ◎ 尝试采用不同实验方法探究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和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 能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解释相关现象,提高科学技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鼓 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难点:正确理解液体的深度,能从题设条件中分析出隐含条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准备好实验器材:薄塑料袋、盛水的容器、、矿泉水瓶两个(一个瓶身扎竖直方向扎三个小孔,各异底部挖空、侧壁扎一小孔、瓶底瓶盖包上橡皮膜的各一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有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坝上窄下宽,为什么潜水需要不同的装备,还有海洋馆的潜水员,被压扁的深海带鱼,看起来非常厚重的潜水艇,是不是在水里面存在一双无形的打手对这些东西有压力作用呢?是不是就可以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13.2 液体的压强 二.新课教学 ( 上节课我们学过固体的压强,一物体由于对另一物体表面有压力作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我们把它叫做压强,满足公式S F P ,那液体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做几个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一)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演示实验(做实验前可想让学生猜想实验现象,明确观察目的,做好观察的思想准备。) 1.用封膜的矿泉水瓶做实验: ①竖直放置,装入水,发现下端的橡皮膜向下突出,说明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对容器下方有压强。 ②水平放置,装入水,发现两端的橡皮膜向外突出,说明液体由于流动作用,对容器侧面有压强。 ③用塑料袋装水时,它会胀起来,让学生感知液体会产生压强,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用扎了孔的矿泉水瓶做实验 ①矿泉水瓶装有水,让学生观察到水从小孔流出来,且处于不同位置的小孔流出来的的射程

初中辅导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总结 压强 1、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 F/S )。 2、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 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 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压强教案 知识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能力目标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知识回顾: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播放视频《踩气球》 从同学们看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 二、进行新课 (一)压力: 让学生观察3幅图片,总结出压力的定义 2.投影] a.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按图钉时图钉对墙的压力. 结合3道组图题,强化学生对压力的定义理解 3.通过分析,学生应明确,有些压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和重力无关,压力不是重力 (二)压强: 1.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观察图片雪地里的两个孩子 学生讨论: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的感觉为什么会不一样?体重差不多的两个人为什么一个,深陷雪地,一个没有呢?

生]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生]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生]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 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无关。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积有关.生]我们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作用的面积可能都有关系.[师]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器材自己选择,设计并进行实验.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们的活动.最后进行交流) [师]大家利用“练习三”中的数据,计算两种情况下每平方米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每平方米上受的压力和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 (学生计算,一名同学板演) 生]也可以说压力的作用效果跟物体压力与受力面积大小的比值有关系。 师]物体所受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生]可以说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投影] 压强的计算公式: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教师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就是牛顿每平方米(N/m2).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师]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实际中还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5Pa .一颗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压强约20Pa 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 (三)压强的应用: 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分析. 练习1.一本重2.5N的教科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4.7×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练习2.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N。接地面积为9.5cm2,一只大象体重60000 N.每只脚掌面积600 cm2,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学生练习,两名同学板演,教师讲评) 强调:(1)在计算的过程中各单位一定要换算成国际单位。(2)要弄清受力面积的大小.(3)还要注意题中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但不是任何情况下,压力的大小都等于重力。 [师]同学们对压强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是不是可以解释本节课开头照片中看到的现象呢? [师]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损坏.因此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又需要减小压强.如何改变压强的大小呢? [师]观察几幅图片,讨论人们是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用的是什么办法? 师]同学们一定还可以举出生活中许多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例子.大家可以互相讨论.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越高,空气分子运动的越强烈,压强越大; ②密度:密度越大,表示单位体积内空气质量越大,压强越大; ③海拔高度:海拔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就越小。 PV=nRT克拉伯龙方程式通常用下式表示:PV=nRT?… ① P表示压强、V表示气体体积、n 表示物质的量、T表示绝对温度、R表示气体常数。所有气体R值均相同。如果压强、温度和体积都采用国际单位,R=8。314帕米3/摩尔K。如果压强为大气压,体积为升,则R=0。0814大气压升/摩尔K。R 为常数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已知标准状况下,1mol理想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把p=101325Pa, T=273。15K, n=1mol, V=22。4L 代进去 得到R约为8314帕升/摩尔K 玻尔兹曼常数的定义就是k=R/Na 因为n=m/M、p =m/v所以克拉伯龙方程式也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 pv=mRT/M????.②和pM=p RT??… ③ 以A、B两种气体来进行讨论。 在相同T、P、V时: 根据①式:nA=nB 摩尔质量之比=分子量之比=密度之比=相对密度)。若mA=mB则MA=MB。 在相同T P时: 体积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 物质的量之比=气体密度的反比;两气体的体积之比=气体密度的反比)。 在相同T V时: ---- 精选公文范文

----------------------- 精选公文范文----------------------- 摩尔质量的反比;两气体的压强之比=气体分子量的反比)。 阿佛加德罗定律推论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总复习:压强 压强 液体的压强 (一)压力 1.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发生挤压作用时就有压力产生。 2. 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受力的物体并垂直于被压物体表面。 3. 压力不是重力,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 (1)压力是由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互相挤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而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而产生的。 (2)压力的方向可以向上,可以向下,也可以沿水平方向,即只要指向物体表面并垂直于物体表面即可;而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也可以与重力无关,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无其他外力作用时,压力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重。 (二)压强 1.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是用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物理量。“单位面积”应理解为“单位受力面积”是指施加压力的物体与受压力的物体互相接触并挤压的面积。 2. 压强的定义式S F p =;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压强的单位符号是Pa ,2/11m N Pa =。用该公式分析问题时切忌不能单纯用数学观点去分析得出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的错误结论,应注意当满足压力F 不变这一条件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才成立,进而得出比例式1 221S S P P =;当满足受力面积S 不变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才成立,进而得出比例式2 121F F P P =。 3.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用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或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用增大(或减小)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压强。 (三)液体的压强 1. 液体的压强是由于液体受重力的作用且液体有流动性产生的。但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重力大小无关,即一定重力大小的液体可以产生不同的压力、压强。 2.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 3. 液体压强公式gh p 液ρ=,其中h ——液体的深度,是从液体的自由表面到所研究的液体内部某点(或面)的高度,即从上向下量的距离。 4. 定义式S F p /=与gh p 液ρ=的区别与联系。 (1)液体压强公式gh p 液ρ=是根据流体的特点,利用定义式S F p /=推导出来的,只适用于液体,而S F p /=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2)在公式S F p /=中决定压强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在液体压强公式gh p 液ρ=中决定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