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电子感应门铃()剖析

红外线电子感应门铃()剖析
红外线电子感应门铃()剖析

GXH-3011A型便携式红外线分析器操作规程 1.仪器工作条件及环境要求 1.1仪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22V AC,6V±0.6V AC,功率≤9W 1.2仪器工作环境温度:0~35o C 1.3仪器安放地点要求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1.4仪器台应稳固、防震 2.操作规程 2.1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预热5分钟,冬季可适当延长预热时间。 使用交流供电时将稳压电源的标准插头插在仪器面板的“POWER”插座上,将“BAT.EXT”转换开关拨到“EXT”处;直流供电时将“BAT.EXT”开关拨到“BAT”处。按下“ON/OFF”,红色指示灯亮,将“TEST”开关向上扳动,仪器表头指示为电源电压,外接供电时电压要大于6V,电池供电时电压应大于5.8V,如电压指示正常,将“TEST”开关扳下,预热。 2.2校零点。 将仪器侧面板上的圆形切换阀旋钮拧到“零点”位置,打开“PUMP”开关,黄色指示灯亮,约两分钟后表头指示稳定在“0”附近,如不是“0”,缓慢旋动面板上“ZERO”电位器,将指示调为“0”。如显示在0~0.5之间可不必调零。 2.3校终点。 调好仪器零点后,关上泵开关,将仪器侧面板上的圆形切换阀旋钮拧到“测量”位置。将减压阀装在标准气瓶上,皮管插到仪器进气口“IN”处,以0.5L/min流量通入标准气体,约1分钟后表头显示值稳定,调终点电位器使显示值与标准气值相等,关上减压器阀及标准气瓶总阀,打开泵开关将标气排出,当指示小于5ppm时再将切换阀拧到“零点”处,指示回到“0”附近。

2.4 样品测定。 校好“零点”、“终点”后,将取样器与进气口相连,可将被测气体样品抽入仪器内,显示值即为被测气体CO的浓度值,连续测量多个样品时,不需要每次回零,可直接连续进样测量,约一小时左右可进行一次回零检查,零点变化较大时,可旋动零点电位器调零。仪器显示数据单位为ppm。 2.5 测定完毕,关闭泵及仪器电源开关。 2.6填写仪器运行记录和维护情况,整理工作台和实验室卫生。 3. 仪器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 3.1仪器电池电压低于5.8V时,应进行充电。将稳压电源插在“POWER”处,另一端接220V,将“BAT.EXT”开关拨在“BAT”处,“ON/OFF”开关与“PUMP”开关均处于“关”,此时仪器便处于充电状态。电池电压在58V时,只需要充电4小时即可达到6V以上,电池电压小于5.5V时,需要充电6~16小时充满。电池充满后可连续工作5h。 3.2该仪器选用高容量免维护蓄电池,无记忆特效,不必放光电后再充电,可随时充电。 3.3仪器测定样品时需要1min以上读数稳定,因此样品采集量应保证在5L左右。 3.4当仪器归零反应慢时,需要激活过滤剂。更换过滤剂时,将过滤器盖逆时针方向拧开,使过滤器口朝下方,并将仪器前后、左右摇晃,使过滤剂倒干净。将过滤剂放在瓷盘中加热到100℃,烘2~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再倒入过滤器中。 3.5在装入过滤剂时,上过滤器盖之前要用酒精棉球将过滤器口的密封棉擦拭干净后慢慢按顺时针方向将过滤器盖拧紧。 5. 应急措施 5.1若发生断电情况时,要立即关闭仪器的电源,待恢复供电后重新启动仪器。 6.检定/校准/检查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红外感应门铃设计 系部: 专业: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职称:

二○一○年12月 摘要 本设计的红外线感应电子门铃,可在来客距房门一定距离时发出音频信号,以告知主人“有客来访”。该门铃还可兼作报警器用。电路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该红外线感应电子门铃电路由红外线发射电路、红外线接收电路、低频振荡器、音频振荡器和音频输出电路等组成。当人进入感应的区域,即可发出铃声或者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的铃声和报警。概述了红外辐射的知识、反射式红外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设计了一种被动式红外报警电路,分析了该电路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具有很多的优点,在人们生活、安全、警戒等装置中应用较广。 关键词:红外线反射式感应门铃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课题来源和意义 (1) 1.2 课题研究背景 (2) 1.3 课题研究容 (2) 1.4 设计在国外研究现状 (2) 第二章系统设计 (4) 2.1系统方案 (4) 2.2传感器概述 (5) 2.2.1 红外线传感器 (5) 2.2.2 红外线传感器的特点 (5) 2.2.3 主要特性 (6) 2.3 LM567芯片 (6) 2.3.1 LM567概述 (6) 2.3.2 芯片特点 (7) 2.3.3 电气特性 (7) 2.3.4 典型电路 (8) 2.4 CD4001芯片 (9) 2.4.1 CD4001概述 (9) 2.4.2 芯片特点 (9) 2.4.3 电气特性 (9) 2.4.4 典型电路 (10) 2.5 红外线对射管 (11) 第三章实验 (12) 3.1 电路设计 (12) 3.1.1 电路的原理图 (12) 3.1.2 电路的组成部分 (12)

GXH-3011A1型便携式红外线分析器 操作维护规程 1.仪器工作条件及环境要求 1.1工作电压:(220V±22)V AC,(50±1)Hz,功率≤6W 1.2工作环境温湿度:5~40o C;相对湿度≤90% 1.3响应时间:≤45s 1.4预热时间:30min 1.5仪器安放地点要求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及强烈的机械震动和电磁干扰 2.测量气体要求 2.1含水量:相对湿度≤90% 2.2含尘量:<0.1g/m3 2.3腐蚀性气体:(SO 2、H 2 S、NH 3 ……)<0.005% 2.4温度:(5~40)o C 2.5流量:(0.5~1.5)L/min 3.操作规程 3.1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使用交流供电时将稳压电源标准插头插在仪器面板的“POWER”(电源)插座上,将电池/外接转换开关拨到“外接”处;电池供电时,将电池/外接开关拨到“电池”处,按下“电源开关”,液晶显示屏点亮,这时仪器表头指示为电源电压。外接供电时电压约 6.0V,如太低应加交流调压器或稳压器;电池供电时电压应大于 6.5V,否则需要充电。仪器预热时间为30min。 3.2校零点 将仪器侧面板上的圆行切换阀旋钮拧到“调零”位置(红点对准“调零”,要拧到底),此时表头读数应在零点附近,如相差较远则调节侧面板上的零点电位器,使其读数在“0.0”附近,待读数稳定后按“调零”键,仪器将自动保存零点初值,以后测量的数据将减去这个零点初值,调零结束。按“确定”键直接退出,不保存这次的零点初值(但仍

保留上次调零时的零点初值,此为防止用户误操作的一种措施)。 3.3校终点。 调好仪器零点后,关上泵开关,将仪器侧面板上的圆形切换阀旋钮拧到“测量”位置。将减压阀装在标准气瓶上,皮管插到仪器进气口“IN”处,以0.5L/min流量通入标准气体,约1分钟后表头显示值稳定,调终点电位器使显示值与标准气值相等,关上减压器阀及标准气瓶总阀,打开泵开关将标气排出,当指示小于5ppm时再将切换阀拧到“零点”处,指示回到“0”附近。(新出厂的仪器已经校好终点,且仪器终点很稳定,所以用户半年内可不必再校终点) 3.4 样品测定。 校好“零点”、“终点”后,将仪器侧面板上的圆形切换阀旋钮拧到“测量”位置,将取样探头拉出,用皮管将取样器与入口“IN”相接,便可将被测环境中的气体抽入仪器内,从显示器上能直接读得被测气体 CO 的浓度值。当浓度值稳定后按动“确定”键可将测量数据保存,也可点“↓”键选择取消,不保存。测量第二个数时,不需要再回零,重新选择开始测量即可,将探头指向被测处,直接测量第二个数据。1 小时后,可回零检查。零点变化较大时,可以重新进行零点校对。 3.5 测定完毕,关闭泵及仪器电源开关。 3.6填写仪器运行记录和维护情况,整理工作台和实验室卫生。 4. 仪器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 4.1仪器电池电压低于 6.5V 时,就应对仪器进行充电。充电时,将切换开关打到充电档,稳压电源一端插在 220V 交流电源插座上,另一端插在仪器侧面板的“POWER”处,此时充电指示灯为红色,此时仪器处于充电状态。当充电器的指示灯由红色变成绿色时,表示充电完成(但不能变充电边使用)。该电池是锂电池供电,可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 4.2仪器测定样品时需要1min以上读数稳定,因此样品采集量应保证在5L左右。 4.3当仪器归零反应慢时,需要激活过滤剂。更换过滤剂时,将过滤器盖逆时针方向拧开,使过滤器口朝下方,并将仪器前后、左右摇晃,使过滤剂倒干净。将过滤剂放在瓷盘中加

摘要 本设计的红外线感应电子门铃,可在来客距房门一定距离时发出音频信号,以告知主人“有客来访”。该门铃还可兼作报警器用。电路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该红外线感应电子门铃电路由红外线发射电路、红外线接收电路、低频振荡器、音频振荡器和音频输出电路等组成。当人进入感应的区域内,即可发出铃声或者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的铃声和报警。概述了红外辐射的知识、反射式红外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设计了一种被动式红外报警电路,分析了该电路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具有很多的优点,在人们生活、安全、警戒等装置中应用较广。 关键词:红外线反射式感应门铃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课题来源和意义 (1) 1.2 课题研究背景 (2) 1.3 课题研究内容 (2) 1.4 设计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第二章系统设计 (4) 2.1系统方案 (4) 2.2传感器概述 (5) 2.2.1 红外线传感器 (5) 2.2.2 红外线传感器的特点 (5) 2.2.3 主要特性 (6) 2.3 LM567芯片 (6) 2.3.1 LM567概述 (6) 2.3.2 芯片特点 (7) 2.3.3 电气特性 (7) 2.3.4 典型电路 (8) 2.4 CD4001芯片 (9) 2.4.1 CD4001概述 (9) 2.4.2 芯片特点 (9) 2.4.3 电气特性 (9) 2.4.4 典型电路 (10) 2.5 红外线对射管 (11) 第三章实验 (12) 3.1 电路设计 (12) 3.1.1 电路的原理图 (12) 3.1.2 电路的组成部分 (12) 3.1.3 电路的工作原理 (13) 3.2 电路原理图、PCB板图的设计 (14)

BFS8310型相关红外线分析仪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CO测定仪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障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1、适用范围 适用于BFS8310型红外线分析仪的使用操作。 3、职责 3.1操作人员;严格按本操作规程使用仪器,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做好使用登记。 3.2管理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对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和定期维护,做好记录;当设备出现无法排除的故障时,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员汇报,联系维修,并做好记录;定期参与仪器的期间核查,做好记录。 3.3科长:监督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组织每年对设备的校准/检查工作,负责仪器的综合管理。 4、主要技术数据 4.1测量范围:CO 0-50ppm; 4.2线性误差:±≤2%F.S 4.3重复性误差: 1% 4.4预热时间:15分钟 4.5零点漂移:≤2%F.S/4h; 4.6跨度漂移:≤±2%F.S/4h

4.7响应时间:T90≤10s 4.8泵流量:0.5L/min 4.9环境温度:5℃-35℃ 4.10环境湿度:≤85%RH 4.11干扰误差:≤±2%F.S 4.12供电:220V±10%,50HZ±0.5HZ经直流转换成12V1200Ma. 4.13功率:≤5W 5、操作规程 5.1将仪器后面板的拨动开关拨到“外接”方向,将直流稳压电源的4.5mm电源插头插入到电源插口(注意:电源插头的芯为正,出厂前已经装好,若更换其他电源时,注意正负极不能接反,否则会烧坏内部元器件)。 5.2启动:打开仪器前面面板的开关,此时,仪器已启动,预热15分钟,预热过程中气泵开关应处在关的位置上。 5.3调零:将仪器的前面板的切换阀旋到左侧的零点位置上,打开泵的开关。约1分钟后,数显表头的显示值趋 向零点附近。此时,旋下零点电位器上的保护盖,调节零点电位器。将显示值调到零点上。 5.4测量:用橡胶软管将取样手柄与仪器进口连接上,开泵即可抽取样气进行测量。不取样时可把泵关闭。 5.5测量完毕后,关上电源开关、泵开关,拔下稳压电源插头,将仪器前面板的切换阀打到左上侧的调零状态,可防止灰尘进入气路

《电子线路CAD》课程论文题目:简易门铃电路的设计

1 电路功能和性能指标 简易门铃是一种简单的门铃电路,它由分立元件和中规模集成芯片的构成,主要采用NE555定时器电路和扬声器组成门铃,利用多谐振荡电路来制作一简易单音门铃电路。它主要由一个NE555、一个47uf的电容、一个0.047uf电容、一个0.01uf电容、一个36kΩ的电阻、一个30kΩ的电阻、两个22k电阻、一个喇叭、两个IN4148高速开关二极管、一个9013三极管、一个开关和一个6v电源组成。NE555作为多谐振荡器,发出脉冲波。与传统的门铃相比,其可靠性、抗干扰性都较好,应用领域也相对较广泛。 2 原理图设计 2.1原理图元器件制作 方法和步骤: ①右键点击项目文件,选择追加新文件到项目中,在二级菜单下选择Schematic Library。 ②在放置菜单中,选择放置矩形。 ③在放置菜单中选择放置引脚。 ④在放置引脚时,按Tab键,选择引脚属性。 图1 注:在放置引脚的过程中,引脚有一端会附带着一个×形灰色的标记,该标记表示引脚端是用来连接外围电路的,所以该端方向一定要朝外,而不能向着矩形的方向。若需要调整引脚的方向,可按键盘撒花上的空格键,每按一次,可将引脚逆时针旋转90°。

2.2 原理图设计 步骤: ①创建PCB工程项目,执行File→New→Project→PCB Project,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Protle Pcb类型并点击OK。将新建默认名为“PCB Project1.PrjPCB”的项目保存,命名为“简易门铃”。 ②创建原理图,在该项目文件名上点击右键,选择追加新文件到项目中,在二级菜单下选择Schematic。 ③保存项目目录下默认名为“Sheet1.SchDOC”的原理图文件。并命名为“简易门铃”。 ⑤绘图环境其他参数采用默认设置。 图2 编译原理图步骤: ①在原理图编辑页面,执行“Project→Compile PCB Project 简易门铃.PRJPCB” 菜单命令。 ②在Messages工作面板中,出现提醒为“Warning”的检查结果可以忽略。 图3

红外线分析仪工作原理解释 Interpretation of working principle of infrared analyzer 云南云维股份大为制焦电仪黄兆荣 原理: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是利用红外线对气体的浓度分析,浓度不同,吸收的红外线的能 量不同.剩下的能量使得检测器里的温升不同,电容器两边动片所受的压力不同,从而产生一个差动电容值,测量电容器的变化电容量,通过电容器电桥转换成电信号,间接测量气体组分的浓度。主要用于测量CO2、CO,CH4、SO2等气体浓度。 比尔定律: 分析仪是根据比尔定律工作:I=I0e-KCL(比尔定律) 式中:I--被气体吸收后的能量; I0--红外线通过介质前的能量; C--待测量的气体浓度; K--待气体的吸收系数; L--气室长度 结构图如下: 被测量气体进入测量气室,流体状态发生改变,摩擦加剧,噪音、发热量、电磁力变化增大,气体分子带电增大,红外线是电磁波,当红外线的电磁力与被测量气体分子频率相同时则共振,吸收红外线的能量,红外线入、出口则形成能量差。

被测量气体的分子为何会与红外线一起共振呢?一定要有力的作用(打秋千的共振是人的力作用于秋千上,而且频率要相等),红外线(电磁波)的力是电磁力,作用于被测量的气体分子上(作用力),若被测量的气体分子不是电磁力(反作用力),那么被测量的气体分子会随红外线的波动而波动吗?被测量的气体分子之间的力也是电磁力。 气室5是参比气氮气,气室4是测量气体,气体逆光路前进,吸收红外线能量使之共振产生能量差,薄膜7将检测室6一分为二,气室4能量的变化使检测室6体积发生改变带动薄膜7变化,薄膜7与定片8的电容量发生变化,通过电容器电桥转换为都有的变化放大进行记录。 气室5与检测室6、气室4与检测室6、气室4与气室5相互隔离,只是通过红外线进行作用,气室5中的氮气浓度不变,到检测室6红外线的能量是恒定不变的,故检测室6在气室5下的体积不变。气室4气体浓度是变化的,在气室4下检测室6是变化的。都是红外线的电磁力在作用整个过程中。 从上面分析可看到,房子、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电磁力或电磁波。

题目:红外感应门铃设计 系部: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二○一二年12月 摘要

本设计的红外线感应电子门铃,可在来客距房门一定距离时发出音频信号,以告知主人“有客来访”。该门铃还可兼作报警器用。电路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该红外线感应电子门铃电路由红外线发射电路、红外线接收电路、低频振荡器、音频振荡器和音频输出电路等组成。当人进入感应的区域内,即可发出铃声或者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的铃声和报警。概述了红外辐射的知识、反射式红外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设计了一种被动式红外报警电路,分析了该电路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具有很多的优点,在人们生活、安全、警戒等装置中应用较广。 关键词:红外线反射式感应门铃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课题来源和意义 (1) 1.2 课题研究背景 (2) 1.3 课题研究内容 (2) 1.4 设计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第二章系统设计 (4) 2.1系统方案 (4) 2.2传感器概述 (5) 2.2.1 红外线传感器 (5) 2.2.2 红外线传感器的特点 (5) 2.2.3 主要特性 (6) 2.3 LM567芯片 (6) 2.3.1 LM567概述 (6) 2.3.2 芯片特点 (7) 2.3.3 电气特性 (7) 2.3.4 典型电路 (8) 2.4 CD4001芯片 (9) 2.4.1 CD4001概述 (9) 2.4.2 芯片特点 (9) 2.4.3 电气特性 (9) 2.4.4 典型电路 (10) 2.5 红外线对射管 (11) 第三章实验 (12) 3.1 电路设计 (12) 3.1.1 电路的原理图 (12) 3.1.2 电路的组成部分 (12) 3.1.3 电路的工作原理 (13) 3.2 电路原理图、PCB板图的设计 (14)

电子工程学院课外学分设计报告 题目:叮咚门铃的制作 姓名:吕思伟学号: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开放实验室 班级: A1022 设计时间: 2011 年 09月 07 日—— 2011 年 12月 16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查兵 目录

1.专业综合设计任务 (3) 2. 方案设计与论证 (3) 3.硬软件设计 (4) 4. 实现与测试 (4) 5.分析与总结 (4) 参考文献 (5)

1.专业综合设计任务 (1)背景:在已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背景下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2)任务:设计一种能发出“叮、咚”声的门铃。 (3)要求与设计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置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较高的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正常人听力范围在 20Hz~20000Hz,而 300Hz~5000Hz 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叮咚”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恰当。电路最好具有低功耗。 (4)目的:实现叮咚门铃的功能,使所连接得电路能发出叮咚的声音。 2.方案设计与论证(或基本原理与论证) “门铃”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提醒主人开门。设计一种能发出“叮、咚”声的门铃。它是利用一块时基电路集成块和外围元件组成的。它的音质优美逼真,装调简单容易、成本较低,一节6V迭层电池可用三个月以上,耗电量较低。NE555集成电路与外围元件构成一个音频振荡器电路,其振荡频率由R2、R3、R4和C2的数值决定。该电路与其他555系列在使用上的不同是,NE555的4脚没有直接接到电源正极上面去。而是接到了一个由二极管D1、D2、按钮开关AN构成的开关电路和一个由R1、C1构成的定时器电路上。使得NE555的4脚的电位受到R1、C1上面电位的影响。这是该电路设计的独到之处,是电路实现“叮咚”门铃声效的关键。 叮咚门铃属于音乐集成电路,它们是大规模 CMOS 集成电路的一种,应用非常广泛。CMOS 是这种集成电路英文名称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互补对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 (Complementary Symmet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历史上最早提出 CMOS 集成电路线路结构是在 1963 年,到 1968 年就发展成商品化生产。早期应用领域限于空间电子设备和军用产品;到上世纪 70 年代,迅速扩展到工业和民用产品,如电子手表、电子计算器等等。在所有数字集成电路中,CMOS 的产量和产值仅次于另一种叫做 TTL 的集成电路,位居第二。叮咚门铃等这一类音乐集成电路是简单的 CMOS 电路。它采用黑膏软

GXH-3011A型红外线分析器操作规程 一、目的 规范GXH-3011A型红外线分析器操作程序,正确使用该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和仪器的正常状态。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GXH-3011A型红外线分析器的使用和维护操作。 三、职责 1 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 2 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操作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3 科室负责人负责仪器综合管理。 四、仪器工作条件及环境要求 1 仪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22V AC,6V±0.6V AC,功率≤9W 2 仪器工作环境温度:0~35oC 3 仪器安放地点要求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4 仪器台应稳固、防震 五、操作规程 1 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预热5分钟,冬季可适当延长预热时间。 使用交流供电时将稳压电源的标准插头插在仪器面板的“POWER”插座上,将“BAT.EXT”转换开关拨到“EXT”处;直流供电时将“BAT.EXT”开关拨到“BAT”处。按下“ON/OFF”,红色指示灯亮,将“TEST”开关向上扳动,仪器表头指示为电源电压,外接供电时电压要大于6V,电池供电时电压应大于5.8V,如电压指示正常,将“TEST”开关扳下,预热。 2 校零点。 将仪器侧面板上的圆形切换阀旋钮拧到“零点”位置,打开“PUMP”开关,黄色指示灯亮,约两分钟后表头指示稳定在“0”附近,如不是“0”,缓慢旋动面板上“ZERO”电位器,将指示调为“0”。如显示在0~0.5之间可不必调零。 3 校终点。 调好仪器零点后,关上泵开关,将仪器侧面板上的圆形切换阀旋钮拧到“测量”位置。将减压阀装在标准气瓶上,皮管插到仪器进气口“IN”处,以0.5L/min流量通入标准气体,约1分钟后表头显示值稳定,调终点电位器使显示值与标准气值相等,关上减压器阀及标准气瓶总阀,打开泵开关将标气排出,当指示小于5ppm时再将切换阀拧到“零点”处,指示回到“0”附近。 4 样品测定。 校好“零点”、“终点”后,将取样器与进气口相连,可将被测气体样品抽入仪器内,显示值即为被测气体CO的浓度值,连续测量多个样品时,不需要每次回零,可直接连续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工作原理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工作原理 2011年02月08日 20世纪90年代初,外国厂商开始在我国销售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产品,但在很长时间内,进展不大,其原因主要是:首先,近红外光谱分析要求光谱仪器、光谱数据处理软件(主要是化学计量学软件)和应用样品模型结合为一体,缺一不可。但被分析样品会由于样品产地的不同而不同,国内外的样品通常有差异,因此,进口仪器的应用模型一般不适合分析国内样品。如果自己建立模型,就需要操作人员了解和熟悉化学计量学知识和软件,而外商在中国的代理机构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能有效地根据用户的需要组织培训,因此,用户对这项技术缺乏全面了解,影响到了它的推广使用。其次,进口仪器价格昂贵,售后技术服务费用也往往超出大多数用户的承受能力。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工作原理 近红外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近红外光谱记录的是分子中单个化学键的基频振动的倍频和合频信息,它常常受含氢基团X-H(X-C、N、O)的倍频和合频的重叠主导,所以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测量的主要是含氢基团X-H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 由于倍频和合频跃迁几率低,而有机物质在NIR光谱区为倍频与合频吸收,所以消光系数弱,谱带重叠严重。因此从近红外光谱中提取有用信息属于弱信息和多元信息,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光机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计算机技术主要包括光谱数据处理和数据关联技术。光谱数据处理是消除仪器因素(灯及测量方式等)环境因素(如温度等)和样品物态(如颜色、形态等)等对光谱的影响。常采用的方法有平滑、微分、基线漂移扣减、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有限脉冲响应滤波(FIR)等也可以用小波变换来进行部分处理。数据关联技术主要是化学计量学方法。化学计量学的发展使多组分分析中多元信息处理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解决了近红外光谱区重叠的问题。通过关联技术可以实现近红外光谱的快速分析。在近红外光谱的应用中我们所关心的是被测样品的组成或各种物化性质,因此,如何提取这些有用信息是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技术核心。现在的许多研究与应用表明,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 2013年3月1日

大庆石油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光电检测技术 题目红外感应式语音门铃电路设计 专业应用物理09—1姓名梅学号09主要内容: 应用KD5603语音专用集成电路,HN911红外集成传感器,设计一红外感应式语音门铃电路,使其当有人接近时发出“请开门”的声音。 基本要求: 1)设计红外感应式语音门铃电路设计功能框图。 2)设计红外探测电路、模拟语音电路、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电源变换电路。 3)当客人离门1米左右时发出“请开门”的声音。 4)调试安装。 5)完成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主要参考资料: 1)陈有卿编著. 新颖集成电路制作精选[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4. 2) 陈振官,陈宏威等编著.光电子电路制作实例[M]. 2006.4. 3) 黄继昌等编著.检测专用集成电路及应用[M]. 2006.10. 完成期限2013.2.25~2013.3.1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3年2月25日 第1章概述

1.1门铃的发展、作用及意义 门铃历史悠久,现代社会最常见的是电子门铃。门铃的类型由有线门铃发展为无线门铃,由单纯的音乐门铃发展到对讲门铃,遥控门铃,可视门铃等。随着经济的发展,门铃也已经不单纯作为居家提醒来客的工具了。善于创新的人类会去思考,门铃是否可以用来提醒主宾双方,是否可以既用于迎宾又用于防盗。感应门铃就是在这种探索中产生。感应门铃又称迎宾器,是近年才有的常用于小型商铺,超市起迎宾防盗作用的电子产品感应门铃的前身是电子防盗报警器;事先人们用它来防盗的,但后来因为电子防盗报警器发出的声音是刺耳的报警声,对进店的顾客产生消极的影响,后来演变成比较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叮咚声,您好,欢迎光临等音效备受用户的青睐,顾客一进门就报出欢迎语音,起到了礼貌问候,从而做到提醒店员有人进店和迎宾的两重作用。 1.2红外感应式的研究现状 感应门铃分光感应式和红外感应式,其中红外感应式的具有较为优良的性能和可靠性,为大家所接受使用。常见红外感应式门铃使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本身不发射任何信号,当接收到人体辐射的特定红外线中心波长信号时,才会触发电路,因此误报极少,加上前面的菲涅尔透镜窗口,从而将误报率降至最低。红外感应式采用先进微电脑制造技术,无论白天黑夜都可正常使用,即可做迎宾器使用,也可做独立报警器使用。性能卓越,节能易用,灵敏度强,更适合市场的需要,更贴近消费者的生活内容,办公写字楼、家居、商店、工厂等各种场合均可使用,带来方便之余,更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和安全感。红外感应式技术的核心就是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是一种将不可见的红外辐射转换成可测量的信号的光敏器件。探测器作为红外整机系统的核心关键部件,探测、识别和分析红外信息。一个完整的红外探测器包括红外敏感元件、红外辐射入射窗口、外壳、电极引出线以及按需要而加的场镜、浸没透镜、滤光片等。按工作机理分为热探测器和光子探测器两大类。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就是热探测器的一种。本次设计就是要根据现有红外感应门铃技术,在掌握其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利用红外探测器加上必要的芯片及元器件,制作一个简易实用廉价的感应门铃。 第2章红外感应式语音门铃的工作原理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CDIO项目设计说明书(2010 /2011学年第二学期) CDIO项目名称:电子技术设计与仿真 (实用门铃电路)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成绩: 2011年7月8日

1、课程设计目的 运用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使用555定时器芯片与LM386驱动芯片设计一个实用门铃电路。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对电子元器件有深刻的了解。 2、课程设计正文 2.1实用门铃电路的设计 2.1.1基本器件的认识 图1 555原理图 如图1,555定时器成本低,性能可靠,只需要外接几个电阻、电容,就可以实现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及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与变换电路。它也常作为定时器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子测量及自动控制等方面。555 定时器的内部电路框图和外引脚排列图分别如图 2.9.1 和图 2.9.2 所示。它内部包括两个电压比较器,三个等值串联电阻,一个 RS 触发器,一个放电管 T 及功率输出级。它提供两个基准电压VCC /3 和 2VCC /3 555 定时器的功能主要由两个比较器决定。两个比较器的输出电压控制 RS 触发器和放电管的状态。在电源与地之间加上电压,当 5 脚悬空时,则电压比较器 C1 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 2VCC /3,C2 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为VCC /3。若触发输入端 TR 的电压小于VCC /3,则比较器 C2 的输出为 0,可使 RS 触发器置 1,使输出端 OUT=1。如果阈值输入端 TH 的电压大于 2VCC/3,同时 TR 端的电压大于VCC /3,则 C1 的输出为 0,C2 的输出为 1,可将 RS 触发器置 0,使输出为 0 电平。 它的各个引脚功能如下: 1脚:外接电源负端VSS或接地,一般情况下接地。 8脚:外接电源VCC,双极型时基电路VCC的范围是4.5 ~ 16V,CMOS型时基电路VCC的范围为3 ~ 18V。一般用5V。

1红外分析仪构成 1.1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是基于红外检测原理,属于光学分析仪器中的一种。它是利用不同气体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具有特殊的吸收能力来实现气体的组分检测的。红外线式气体检测主要利用了气体对红外线的波长有选择的可吸收型和热效应两个特点。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是一种吸收式的、不分光型的气休分析器。所谓吸收式即利用气体对电磁波的吸收特性。不分光型也称为非色散型,即光源发射出连续光谱的射线,全部投射到被分析的气样上去。利用气体的特征吸收波长及其积分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大部分的有机和无机气体在红外波段内都有其特征吸收峰。有的气体还有两个或多个特证吸收峰。 具有对称结构的、无极性的双原子分子气体,如O2、H2等,以及单原子分子气体,例如Ar等,在红外线彼段内没有特征吸收峰。因此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对这种双原子和单原子分子气体不能进行分析测量,每一台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只能分析一种气体,例如一台CO2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它可以从一个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中分析出CO2的体积百分比浓度,如果背景气体中的某一组分在红外线波段内有与CO2的特征吸收峰重迭的部分。那么我们称这种背景气体为干扰组分,因此在气样进人红外线气体分析仪之前要把这种干拢组分去除掉。水蒸汽在2.6-10μm这个很宽的波段范圈内有吸收的特性。因此水蒸汽对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来讲是一种重要的干扰组分,在分析之前都要对样气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水分,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工作原理:用人工方法制造一个包括被测气体特征吸收峰波长在内的连续光谱的辐射源,让这个连续光谱通过固定厚度的含有被测气体的混合组分,在混合组分的气体层中,被测气体的浓度不同,吸收固定波长红外线的能量也不相同。继而转换成的热量也不相同,在一个特制的红外检测器中再将热量转换成温度或压力,测量这个温度或压力就可以准确地测量出被分析气体的浓度,从朗伯特一比耳定律来看,I=I o e-kcl,就是要使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辐射源的发射能量连续地通过一定厚度的被分析气样,也就是说使I o、K、L确定下来。然后测量气体吸收后的能量I来确定气样浓度C的大小。 I。-射人被测组分的光强度; I-经被测组分吸收后的光强度; K-被测组分对光能的吸收系数; C-被测组分的摩尔分数; L-光线通过被测组分的长度(气室长度)。

红外线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参考资料:中国环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118191815.html,/news/details12018.htm ) 红外线分析仪简介 气体工业名词术语。大多数气体分子的振动和转动光谱都在红外波段。当入射红外辐射的频率与分子的振动转动特征频率相同时,红外辐射就会被气体分子所吸收,引起辐射强度的衰减。利用这种气体分子对红外辐射吸收的原理而制成的红外气体分析仪,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以及能连续测定等特点,在钢铁,石油化工,化肥,机械等工业部门,红外气体分析仪是生产流程控制的重要监测手段;在环境污染成分检测和医学生理研究等方面也都有许多成功的应用。 红外线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基于某些气体对红外线的选择性吸收。红外线分析仪常用的红外线波长为2~12μm。简单说就是将待测气体连续不断的通过一定长度和容积的容器,从容器可以透光的两个端面的中的一个端面一侧入射一束红外光,然后在另一个端面测定红外线的辐射强度,然后依据红外线的吸收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就可知道被测气体的浓度。本项目中采用的是ABBAO2000系列仪表,配以URAR26红外模块。 朗伯—比尔定律——其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 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吸收层厚度成正比。这就是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的测量依据。 红外线便携式分析仪器,是基于某些气体对红外线的选择性吸收原理而制成的,该原理的便携式分析仪器是目前在国内市场上是最为精确,数字显示、操作简单,低返修率的一款仪器。已经受到国内外众多用户的普遍欢迎。 红外线分析仪的用途 卫生防疫部门、环境检测站等部门,对宾馆、商店、影剧院、舞厅、医院、车厢、船舱等公共场合的各种气体浓度的测定。也可用于实验室分析。 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该原理仪器主要用于测量CO2、CO,CH4、SO2等气体浓度。 红外线分析仪的技术参数 1.测量范围:CO2最低:0-50ppm,最高:0-100% CO 最低:0-50ppm,最高:0-100% (其他用户需求自定) 2.零点漂移:≤±2%F.S/4h 量程漂移:≤±2%F.S/4h 3.线性度:≤±2%F.S 4.重复性:≤±1%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 课程光电检测技术 题目红外感应式语音门铃电路设计院系电子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应物09-1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13年3月1日

大庆石油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光电检测技术 题目红外感应式语音门铃电路设计 专业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 应用KD5223语音专用集成电路,TX05D红外集成传感器,设计一红外感应式语音门铃电路,使其当有人接近时发出“请开门”的声音。 基本要求: 1)设计红外感应式语音门铃电路设计功能框图。 2)设计红外探测电路、模拟语音电路、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电源变换电路。 3)当客人离门1米左右时发出“请开门”的声音。 4)调试安装。 5)完成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主要参考资料: 1)陈有卿编著. 新颖集成电路制作精选[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4. 2) 陈振官,陈宏威等编著.光电子电路制作实例[M]. 2006.4. 3) 黄继昌等编著.检测专用集成电路及应用[M]. 2006.10. 完成期限 2013.2.25~2013.3.1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3年2月25日

第1章概述 1.1目的及意义 门铃历史悠久,现代社会最常见的是电子门铃。门铃的类型由有线门铃发展为无线门铃,由单纯的音乐门铃发展到对讲门铃,遥控门铃,可视门铃等。随着经济的发展,门铃也已经不单纯作为居家提醒来客的工具了。善于创新的人类会去思考,门铃是否可以用来提醒主宾双方,是否可以既用于迎宾又用于防盗。感应门铃就是在这种探索中产生。 感应门铃又称迎宾器,是近年才有的常用于小型商铺,超市起迎宾防盗作用的电子产品。感应门铃的前身是电子防盗报警器;事先人们用它来防盗的,但后来因为电子防盗报警器发出的声音是刺耳的报警声,对进店的顾客产生消极的影响,后来演变成比较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叮咚声,您好,欢迎光临等音效备受用户的青睐,顾客一进门就报出欢迎语音,起到了礼貌问候,从而做到提醒店员有人进店和迎宾的两重作用。 本次设计就是要根据现有红外感应门铃技术,在掌握其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利用红外探测器加上必要的芯片及元器件,制作一个简易实用廉价的感应门铃。 1.2基本内容和设计方案 1.2.1基本内容 1)了解红外感应探测技术,重点掌握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原理,掌握常用逻辑芯片及独立元器件的应用情况,熟悉常见红外感应器件的性能参数。了解语音芯片的型号及存储内容。了解可能使用的常见芯片及独立元器件的价格; 2)根据理论知识及实际需要与成本限制,分析需要使用的模块,构建完整模型,进行模块分析,设计出合理完善的技术方案,另外注意功能的拓展功能实现的难易程度,及拓展模块与原电路的兼容性;3)根据所设计的方案,完成电路仿真。 1.2.2 技术方案 本方案设想用于商铺门口,当有顾客进入时,门铃自动响起“请开门”声音,提醒店主有人进入并起欢迎顾客的作用。而在顾客离去时,门铃不发声。并且电路应具有一定的拓展空间,以便后续实现附加功能。 在供电模块,采用 5V直流电源供电。功能实现后可考虑增加拓展模块,如当顾客出门时发出另一种提示音,或者在商铺无人时,模式改为报警门铃等。 第2章感应门的基本原理

红外线感应门铃设计方案 一:选题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不断地飞速发展,电子类技术更是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常见的手机到翱翔在太空的宇宙卫星,各种电子类产品是现代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本课程设计主要通过红外线感应开关的制作,深入浅出地学习其设计,工作原理以及其工作环境、效率等,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和以后工作学习奠定基础。 二:总体方案 1.设计任务要求: 通过检测发射的红外线编码信号是否被反射来判断是否有物体在门面前,从而控制门铃动作。 2.总体电路模板设计: 3.单元电路设计: 1 )感应电路2)门铃控制电路 4.选择元器件 5.安装和调试元器件 三:各部分设计以及原理分析 1 )感应电路 2)门铃控制电路

四.功能分析 电源供电电路:接入12V直流电进行供电。 开关控制电路:可接入工作设备,由开关电路控制。 该红外线对射式电子门铃电路由红外线发射电路、红外线接收电路、集成运放电路、音频振荡器和音频输出电路等组成,如图3-1所示。 电路中,红外线发射电路:由红外发射管(红外线发光二极管)D1、驱动晶体管VT1内电路及有关外围元器件组成;红外线接收电路:红外接收管(红外线光敏晶体管)VD2;信号放大由集成电路LM741和电阻器R5、R4,电容器C1、C2等组成;音频振荡器由LM567内部的或非门D3与D4和电阻器R6、电容器C5等组成;音频输出电路由放大晶体管V3、电阻器R7和扬声器BL等组成。 3.3 电路的工作原理 VD1发射红外线,VD2接收红外信号。 LM567第⑤、⑥脚为译码中心频率设定端,一般通过调整其外接可变电阻W 改变捕捉的中心频率。 图中红外载波信号来自LM567的第5角,也即载波信号与捕捉中心频率一致,能够极大的提高抗干扰特性。 当接收到的红外载波信号和捕捉中心频率一致时,说明不是干扰,LM567的第8角输出低电平。 1、LM567输出部分与普通数字IC等有所不同,其内部是一个集电极开路的 NPN型三极管,使用时,⑧脚与正电源间必须接一电阻或者其它负载,才能保证

标识:YNHD/ZY-001-01 云南华都生态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XLT-3091型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操作 作业指导书 编制: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 生效:

标识:YNHD/ZY-001-01 云南华都生态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XLT-3091型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操作规程 1 目的: XLT-3091型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使用,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 2 范围: XLT-3091型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操作维护核查规程 3 职责和权限: 3.1 检测主管 负责XLT-3091型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外校维修安排、校准及本作业指导书的更新。 3.2 检测工程师及检测技术员 XLT-3091型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日常维护保养、相关记录及结果判定。 4主要技术指标 4.1测量组分:CO2 4.2量程范围:(0-0.5)% 4.3最小分辨率0.001 4.4示值引用误差:±0.2%F·S 4.5重复性:1% 4.6漂移:零点漂移:±0.2%FS/h 量程漂移:±0.2%FS/h 4.7预热时间:20min(特殊要求除外)

4.8 响应时间:≤60S 4.9 重量:约6.5kg 4.10 外形尺寸:约215mm*84mm*285mm 4.11 非被测组分干扰误差:不包括水蒸气的非被测组分干扰误差:±0.2%F·S; 水蒸汽干扰误差:不大于仪器的示值引用误差。 4.12 供电电源:充电器AC(100-240)V/50HZ DC8.4V/2A 5 测量方法 5.1 仪器开机预热30min 后可进行正常测量工作,将仪器前面的“气泵开关”打开,可从气体入口吸入气体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会显示在数码显示器上。如需要使用探头进行定点测量时,则需要连接气体取样手柄。 5.2定点测量连接图 6. 工作原理 6.1基本原理 XLT-3091型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由光学系统、数显系统、气路系统、电气系统等四部分组成。 工作原理为: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时基于不同的气体对红外线有选择吸收这一原理而设计的,吸收的关系遵循朗伯比尔定律,详见图

新疆大学课程设计 题目:门铃电路设计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所属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学号: 完成日期:2013年01月07日

新疆大学 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姓名: 设计题目:门铃电路设计 要求完成的内容: 1.要求设计出一个门铃电路,当按下门铃后扬声器以2KHz持续向15秒。 2.设计出详细的电路图。选择元件参数要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公式要写清晰。 3.设计出按建电路和对应的编码逻辑电路。 4.写出详细的原理说明。 指导教师:希望,努尔买买提 教研室主任:

⒈概述: 555定时器是一种集成电路的简称,是一种使用方便灵活、用途广泛的多功能器件。只要外部配接少量阻容元件便可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等电路。555定时器在脉冲波形的产生和变换,仪器与仪表,测量与控制,家用电器与电子玩具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将模拟与逻辑功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电压范围宽、工作速度快、定时精度高、驱动能力强等优点。 ⒉工作原理 2.1由555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a )电路图 (b )工作波形 图2.1-1 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谢振荡器 ⑴第一暂稳态 接通电源CC V 后,CC V 经电阻1R 和2R 对电容C 充电,其电压c u 有0按指数规 律上升。当2 3 c CC u V ≥时,电压比较器1C 和2C 的输出分别为10c u =,21c u =,基 本RS 触发器被置0,即0Q =,1Q =,输出o u 跃变到低电平OL U 。与此同时,放电管VT 饱和导通,电容C 经电阻2R 和放电管VT 放电,电路进入第一暂稳态。 ⑵第二在稳态 随着电容C 的放电,C u 随之下降。当C u 下降到1 3C CC u V ≤时,则电压比较器 1C 和2C 的输出分别为11C u =,20C u =基本RS 触发器被置为1,即1Q =,0Q =, 输出o u 由低电平OL U 跃变到OH U 。电路进入第二暂稳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