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教案

知识产权法教案
知识产权法教案

知识产权法教案

刘洪泉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产权法》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它是为培养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要求的应用型高等法律人才服务的。

通过学习知识产权法课程,使学生对知识产权法的发展概况有个全面了解,并明确知识产权法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体系;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系统掌握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产权法的理论,根据法律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的学分和学时

《知识产权法》课程4学分,72学时,教学周期为一学期,全年开设。

第二部分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初步方案

一、文字教材

本课程文字教材为《知识产权法》,主编中国政法大学黄勤南教授,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该教材为过渡教材。

该教材系统阐述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以及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这是本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

基本法律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国际公约。

二、其他媒体

1、本课程计划制作12学时IP课件,它对文字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和重点阐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字教材内容。

2、本课程计划制作二次电视直播课程,每次1学时,针对教学进行动态辅导答疑。

3、网上辅导,本课程将提供网上辅导,帮助理解和掌握文字教材内容。

三、教学环节

1、自学

自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依据教学要求,全面系统地阅读教材和教师指定的参考书。

2、利用多媒体学习

收视IP课程阅读网上辅导文章是系统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远程学习。并利用网上交互答疑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电视直播课程

电视直播课程是实现动态教学、远程交互的重要手段,学生应利用电视直播听取主讲专家的辅导,解决学习难题。

4、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方式,辅导教师要全面系统掌握教学要求和文字教材,通过讲解、辅导、答疑、组织讨论、模拟法庭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5、平时作业

中央电大和试点电大均将安排平时作业,这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考核结果将记入形成性考核总成绩。

6、考试要求

在全面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编知识产权法总论

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知识产权概念的来源和知识产权的范围,掌握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明确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和特征

一、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二、知识产权的特征

第二章知识产权法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明确知识产权法的功能和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渊源,了解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执法体系和法律服务机制。

第一节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和功能

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二、知识产权法的功能

第二节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一、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二、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三、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体系

四、中国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组织

第二编商标法

第一章商标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商标的概念,明确商标与相邻标记的区别,明确商标的分类,掌握商标的功能。

第一节商标的概念

一、商标是表彰商品或者服务的一种标志

二、商标是一种识别性标志

三、商标是由经营者使用的一种标志

四、商标是由显著之文字、图形或者组合所构成的标志

第二节商标与相邻标记

一、商标与商品装潢

二、商标与商号

三、商标与原产地名称

四、商标与商务标语

第三节商标的种类

一、按照商标使用对象所做的分类

二、按照商标构成要素所做的分类

三、几类特殊的商标

第四节商标的功能

一、区别功能

二、表明商品服务来源的功能

三、表明质量的功能

四、广告功能

五、财产功能

第二章商标保护制度的沿革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商标的起源和发展,明确商标保护的历史发展和我国商标立法的概况。第一节商标与商标保护的历史

一、商标的起源和发展

二、商标保护的历史

第二节中国商标制度的沿革

一、1949年前的商标立法

二、1949年后的商标立法

第三章商标权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商标权的概念、法律特征和内容,掌握商标权的取得,商标权取得的原则、方式,掌握商标权的终止。

第一节商标权的概念和内容

一、商标权的概念

二、商标权的法律特征

三、商标权的内容

第二节商标权的取得和终止

一、商标权的取得

二、商标权的终止

第四章商标注册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商标注册的概念,商标注册的原则和条件。掌握并能运用申请注册商标的要求、方法和程序注册商标及变更注册商标。掌握并能运用商标注册的审查原则、对申请的审查、复审、商标异议、核准注册及程序。明确商标国外注册的意义、途径,掌握商标国际注册。

第一节商标注册的原则和条件

一、商标注册的原则

二、商标注册的条件

第二节商标注册的申请

一、申请商标注册的要求

二、申请商标注册的文件

三、申请商标注册的方法

四、商标注册申请日的确定

五、注册商标的变更申请

第三节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

一、申请在先原则

二、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

三、对驳回商标注册申请的复审

四、商标异议及异议复审

五、商标的核准注册

六、商标注册申请审核流程

第四节我国商标的国外注册

一、商标国外注册的意义

二、商标国外注册的途径

三、商标国际注册

四、逐一国家注册

第五章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和注册不当商标的撤消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注册商标争议的概念、掌握并能运用商标争议裁定解决商标争议。了解注册不当商标撤消制度的意义,掌握对注册不当商标的界定,明确注册不当商标撤消程序与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程序、商标异议程序的区别。

第一节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一、注册商标争议的概念

二、申请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的条件

三、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的程序

第二节注册不当商标的撤消

一、注册不当商标撤消制度的意义

二、注册不当商标的界定

三、注册不当商标的撤消程序

四、注册不当商标撤消程序与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程序、商标异议程序的区别

第六章注册商标的续展与利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及续展,了解注册商标使用的意义,明确注册商标使用的方式,掌握注册商标转让的概念,掌握并能运用注册商标转让的制度,明确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形式,并能够运用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第一节注册商标的续展

一、注册商标的有限期限

二、注册商标的续展

第二节注册商标的使用

一、注册商标使用的意义

二、注册商标使用的方式

第三节注册商标的转让

一、注册商标转让的概念

二、注册商标转让的情形

三、注册商标转让的程序

四、注册商标转让的限制

第四节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

一、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概念和意义

二、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形式

三、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第七章商标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商标管理的概念,了解商标管理的意义,明确商标管理机关及其职责,掌握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明确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明确商标印制管理。

第一节商标管理概述

一、商标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二、商标管理机关及其职责

第二节商标使用管理

一、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

二、未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

三、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

第三节商标印制管理

一、对商标印制单位的管理

二、对商标印制委托人的管理

三、对非法印制商标标识的管理

第八章商标权的保护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保护商标权的意义,明确保护商标权的概念及保护范围、方式,掌握并能运用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明确,明确我国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和例外,明确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掌握对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

第一节保护商标权概述

一、保护商标权的意义

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

三、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方式

第二节商标侵权行为的界定

一、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二、商标违法、侵权、假冒行为与假冒商标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三、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四、商标侵权行为的例外

第三节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商标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行政责任

三、商标侵权行为的刑事责任

第四节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

二、国际公约对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

三、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第九章商标评审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商标评审制度的沿革,明确商标评审机构,掌握并能运用商标评审程序。第一节商标评审制度概述

一、商标评审制度的沿革

二、商标评审机构

第二节商标评审程序

一商标评审申请的提出

二商标评审申请的审查与受理

三商标评审事宜的审理

四商标评审事宜的裁决

五重新评审

第三编专利法

第一章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专利的概念,专利权的性质,了解专利保护的历史及现代专利法的产生,了解中国专利制度的沿革,明确专利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专利与专利权

一、专利的基本概念

二、专利权的性质

第二节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一、专利保护的历史及现代专利法的产生

二、中国专利制度的沿革

第三节专利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一、专利制度的特点

二、专利制度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专利权的客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发明的概念、种类,掌握实用新型的概念及其特征,明确实用新型与发明的区别,掌握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概念、保护方式,掌握不授予专利权的内容。

第一节发明

一、发明的概念

二、发明的种类

第二节实用新型

一、实用新型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实用新型的保护方式

第三节工业品外观设计

一、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外观设计的保护方式

第四节不授予专利权的项目

一、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二、不可专利的项目

第三章专利权的主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发明人、共同发明人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明确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的概念、范围。第一节发明人或设计人

一、发明人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二、共同发明人

第二节专利申请人

一、发明人或设计人

二、发明人所属单位

三、专利申请权的受让人

四、外国人

第三节专利权人

一、发明人或设计人

二、发明人的单位

三、作为境外外国企业或个人的专利所有人

四、专利权的合法受让人

第四章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实质条件的概念及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条件。

第一节实质条件的概念

第二节新颖性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新颖性

二、外观设计的新颖性

三、丧失新颖性的例外

第三节创造性

一、判断创造性的客观标准

二、判断创造性的主观标准

第四节实用性

一、实践性

二、再现性

三、有益性

第五章专利权的取得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专利申请的原则,掌握并能运用专利申请的程序、文件申请专利,掌握审查制度的基本理论,明确中国专利申请的审查及批准程序。

第一节专利申请

一、申请前的准备工作

二、专利申请的原则

三、专利申请日

第二节专利申请文件

一、请求书

二、说明书

三、权利要求书

四、摘要

五、图片或者照片

六、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

第三节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

一、几种不同的审查制度

二、中国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程序

第六章专利权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职务发明人的权利,掌握专利权的限制以及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第一节专利权人的权利

一、专利权的本质及效力

二、禁止他人擅自实施专利

三、转让专利的权利

四、实施许可权

五、使用专利标记的权利

第二节职务发明人的权利

一、对职务发明人的奖励

二、发明人和设计人的表明身份权

第三节专利权人的义务

一、交纳专利年费

二、实施专利的义务

第四节专利权的限制

一、专利用尽后的使用和销售

二、善意第三人的使用和销售

三、先用权人的制造、使用或销售

四、外国运输工具运行中专利的使用

五、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

第五节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一、专利权的期限

二、专利权的终止

三、专利权的无效

第七章专利权的利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并能运用专利实施许可解决实践问题,明确强制许可的概念、种类及其他限制性条件,了解计划许可实施。第一节专利实施许可

一、专利实施许可的概念和特点

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种类

三、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主要条款

第二节强制许可

一、强制许可的概念

二、强制许可的类型

三、实行强制许可的其他限制性条件

第三节计划许可实施

第八章专利权的保护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和对权利要求书的解释规则,明确专利侵权行为的概念及表现形态,能够运用基本理论进行专利侵权判断,明确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了解其他违反专利法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第一节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一、对权利要求的解释规则

二、专利保护范围的确定

第二节专利侵权行为

一、专利侵权行为的概念和表现形态

二、专利侵权行为的判断

第三节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

一、专利侵权案件的处理机关

二、专利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三、专利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四、假冒专利和冒充专利的法律责任

第四节其他违法专利法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一、泄露国家机密

二、徇私舞弊

第四编著作权法

第一章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著作权的概念、法律特征,了解版权制度的沿革、著作权的国际保护,明确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著作权的概念及其演变

一、版权制度的沿革

二、著作权的由来

第二节著作权的法律特征

一、著作权的特点

二、著作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

第三节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一、保护作者权益为核心的原则

二、鼓励作品传播的原则

三、作者利益和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

第四节著作权的国际保护

第二章著作权的客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作品的含义及其构成,明确作品的分类及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第一节作品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一、作品的含义

二、作品的构成条件

第二节作品的分类

一、一般作品

二、特殊作品

第三节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一、依法禁止出版的作品

二、不适用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第三章著作权人及其权利

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著作权的概念及其种类,掌握并能运用著作权人的权利,了解著作权保护期限的意义,明确著作权的保护期限。第一节著作权人的概念及其种类

一、作者

二、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三、继受人

四、外国人

第二节著作人身权

一、发表权

二、署名权

三、修改权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

第三节著作财产权

一、著作财产权的含义

二、各项具体的著作财产权

第四节著作权的期限

一、著作权保护期限的意义

二、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第四章著作权的归属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及不同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明确著作权的继承及转让。

第一节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不同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一、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二、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三、编辑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四、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五、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六、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与行使

七、原件所有权转移的作品著作权归属及行使

八、作者身份不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第三节著作权的继承及转让

一、著作权的继承和转移

二、关于著作权转让

第五章邻接权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邻接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了解邻接权制度的来源,掌握表演者权的概念及权利和义务内容,掌握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概念及权利义务内容,明确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出版者的权利,明确邻接权的限制。

第一节邻接权的概念和特征

一、邻接权的概念及制度来源

二、邻接权的法律特征

第二节表演者的权利

一、表演者的概念

二、表演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

一、录制者权的概念

二、录制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

一、广播电视组织权的概念

二、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节出版者的权利

一、出版者权利的产生及其性质

二、图书出版者的权利

三、报刊出版者的权利

第六节邻接权的限制

一、邻接权的期限

二、邻接权的限制

第六章著作权的限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作品合理使用的概念及条件,明确法定许可使用作品、强制许可使用作品的规定。第一节作品的合理使用

一、作品合理使用的概念及条件

二、合理使用的情形

第二节法定许可使用作品

一、法定许可使用的概念和使用条件

二、法定许可使用作品的情形

第三节强制许可使用作品

第七章著作权的使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了解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种类,明确其主要条款,明确集体管理的概念和著作权集体许可合同,了解集体管理的宗旨和作用。

第一节著作权许可使用

一、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和意义

二、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种类

三、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主要条款

第二节著作权集体管理

一、集体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二、集体管理的宗旨和作用

三、著作权集体许可合同

第八章著作权的保护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并能运用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理论和构成要件,分析和解决著作权侵问题,掌握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明确著作权侵权处罚的条件和方式,明确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了解违反著作权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著作权侵权行为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二、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

一、著作权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二、民事责任的适用

第三节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行政处罚

一、著作权侵权行政行为的条件

二、著作权侵权行政处罚的方式

三、著作权行政案件

《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知识产权法》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2130014 (二)课程英文名称: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三)开课对象:法学专业 (四)课程性质: 知识产权法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本科阶段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是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学科必修课。 (五)教学目的: 1、学习和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提高知识产权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 2、熟悉各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训练和提高解决司法实践问题、处理法律纠纷的能力; 3、了解知识产权法在民法中的地位,注意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其他民事法律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六)教学内容: 知识产权法学是研究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重要法学学科,掌握系统的知识产权法学知识是各类法律专业人员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要求。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产权法在保护智力创造者合法权益、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我国加入 WTO 以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七)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32学时 学分数:2学分

(八)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适当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加强学生课堂讨论力度,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课件。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考试采用闭卷方式,并结合平时成绩综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述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范围、性质及特征,理解知识产权法的含义、基本制度的类别及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掌握知识产权区别于有形财产权的基本特征,为后面各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种类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二、知识产权的种类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 一、知识产权的性质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某酒厂的“迷你香”商标使用在其酒类商品上,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等。现该酒厂欲转让该商标,则( )。 A:该厂可以分别将该商标转让给不同的酒类制造商 B:该厂可以只转让其在白酒上的该商标,保留在其他酒上的该商标 C: 该厂应当将其在各种酒上的该商标均一同转让 D: 该厂不得转让该商标 答案: C 【2】甲乙二人对同一艺术雕刻进行摄影,则二人()。 A:对这两幅摄影作品都享有著作权 B:只有一人对其摄影作品享有著作权 C: 对其各自的摄影作品都享有著作权 D: 对其各自摄影作品都不享有著作权 答案:C 【3】在下列使用中,不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有() A: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 B: 购买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自用 C:伪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 D: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答案: B 【4】在专利制度中,( )是指国家专利管理机关不经专利权人许可,通过行政程序,直接允许有关申请人实施专利权人的专利的一种法律制度。 A:专利权的国家计划许可 B: 专利权的穷竭 C: 专利权的强制许可 D: 专利权的限制 答案: C 【5】转让商标的,由()向商标局提出申请。 A: 受让人 B: 转让人 C:转让人或受让人 D: 转让人和受让人共同 答案:D 【6】职务发明,申请专利权的权利属于( )。 A:国家 B:职务发明人 C: 职务发明人所属单位 D: 职务发明人与其所属单位共同共有 答案: C 【7】对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范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B: 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C: 说明书

知识产权教育读本教案 叶丽红 活动目标: 1、认识和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及内容、价值、作用。 2、通过活动,让我们更多、更好地了解专利权的有关知识。 3、激发我们进行发明创造的兴趣,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 活动策略: 一、活动方式 通过阅读“知识产全ABC”的相关内容或到网上、图书馆查找资料,初步了解专利权的概念和有关知识,再开展问答竞赛、角色表演。讲故事等活动,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二、活动建议 1、专利权问题是比较抽象的知识,为了避免学起来枯燥无味,活动形式应多样化,情景设计要贴近生活,使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2、活动要强调说的训练,通过说辩识正误、是非。 课时安排:4课时。 注意事项 1、活动前查阅有关资料。如:专利的相关知识。利用专利创业致富的例子。 2、活动前要对专利法的知识有初步的认识。 3、活动时要多联系生活实例 活动准备

1、搜集专利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利用技术的故事、例子。 3、挑选主力队员,分成几组准备参加问答竞赛。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知识产权基本知识 一、课题引入: 1、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知识拥有者和创新者的利益,它是法律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某种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可称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2、知识产权有何作用? 二、知识产权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规定知识产权包括以下各项智力创造成果的权利: 1 2 3 4 5 6

7 8 他权利。 三、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有: 著作权法律制度;专利权法律制度;版权法律制度;商标权法律制度; 商号权法律制度;产地标记权法律制度;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等。 四、作业。 准备知识产权法知识竞赛 第二课时维权行为 一、开展知识产权法知识竞赛。 1、以小组为单位。 2、必答题: 3、抢答题: 4、互相提问。 二、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知识产权 三、怎样申请发明(创作……)的专利权? 1、产品名称、简单介绍。 2、填写“专利申请表”。 3、递交——复核——批复——专利权成立。 4、以(范例)加以说明,边讲边学习怎样填写“专利申请表”。 四、开展维权行为。 1、了解知识产权的侵权现象及对社会、个人的影响。

《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题 一、著作权案例 1、高丽娅是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4月,因撰写论文需要参考自己历年所写教案,遂向学校要求返还上交的48本教案,但学校最终只返还了4本,其余的教案或被销毁或被卖给了废品回收站。高丽娅认为学校不尊重教师劳动成果,状告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校私自处理自己教案本的行为侵犯了其对于所写教案的著作权。此案一审判决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四条的规定,教案不属作品范畴,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进而认定原告“编写教案的行为应为一种工作行为,所编写的教案应为工作成果,被告有占有、使用、处分的权利。”二审判决则认定“虽然教案包含了教师个人的经验及智慧,但也是教师为完成学校工作任务所创作的职务作品,是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履行的工作职责,是一种工作行为。”高丽娅不服二审判决,于2004年5月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重庆市检察院于2004年11月25日向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根据案例和著作权法理论,辨析回答以下问题: (1)作品的概念与条件?(2)教师教案是不是文字作品,为什么? (3)什么是职务作品?什么是非职务作品?(4)本案中教师教案著作权的归属?为什么? 答:(1)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构成条件: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是思想或感情的表现;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作品的表现形式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可感知性和可复制性;(2)文字作品是指用文字或等同于文字的各种符号(包括数字符号)来表达思想或情感的形式,包括小说、诗歌、论文、文书、日记等作品无论附着在什么载体上,只要改文字形式得以显示其存在,就属于文字作品。高丽娅老师的教学教案是一个人的思想智慧写成的,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在形成过程中没有抄袭与剽窃,就有自己的独创性,因此属于文字作品。(3)职务作品是指作者与所在动作机构应具有劳动关系;创作的作品应当属于作者的职责范围;对作品使用属于单位的正常业务范围之内;不满足上诉条件的属于非职务作品。(4)该案例中高老师的教学教案属于职务作品。她与该学校具有劳动关系,作为教师记载教学教案属于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学校对于老师上交的教学教案有使用的权利。本案中的教师教案的职务作品的完成并未使用该学习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因其著作权属于高老师所有。 2、甲乙两人合作创作一部著作,1993年出版时,双方约定署名顺序为甲、乙。1996年甲、乙在原作的基础上共同修订准备出第二版。在该书付印之际乙未经与甲协商,即通知出版社调整署名顺序,将乙署名为第一作者,甲为第二作者。图书出版后,甲见署名顺序被调,便告乙侵犯了其署名权。试问甲的主张是否成立?为什么?答:甲的主张成立。署名权是指作者在自己创作的作品及其复制件上标记姓名的权利,也称姓名表示权。该案例甲乙合作完成的著作属于合作作品,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由合作作者约定。著作权的署名权包括决定署名顺序,乙要改变署名顺序应当与甲协商,擅自改变则侵犯了甲的署名权。 3、甲创作一首歌曲,乙在个人演唱会上演唱,丙现场直播乙的表演,引起轰动效果。后丁音像公司请乙演唱,录制成录音制品,并授权戊复制发行。 请分析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法律关系,以及各法律关系的内容。 答:甲创作歌曲,即享有对其的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如复制权、发行权等。乙演唱该歌曲需要经过甲的同意,双方签订合同或作出约定,乙支付给甲一定的报酬,此时乙享有表演者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丙现场直播乙的表演,因此享有广播权,但需经过甲的同意,当然还需经过乙的同意并支付报酬。丁录制成录音制品应经甲和乙的同意并支付报酬,由此丁享有录制者权。丁授权戊复制发行,需经过甲、乙、丁的同意并支付报酬,戊享有复制发行权。 4、2001年9月20日,广东省中山市的一名法官徐业恒将中国电影集团导演黄军告上法庭。理由是:自己根据在法院工作期间接触到的杀人案件,撰写了纪实报道《走近杀人犯》,发表之后发现,由被告黄军编剧的影片《不要欺负人》叙述故事的起因、发展、结构和主要脉络以及人物特征、对白等细节都与《走近杀人犯》吻合。原告认为,被告擅自改编了自己的文章,侵犯了著作权。

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第一章) 一编:总论(选、简) 一、知识产权: 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最早见于17世纪法国卡普夫,后为比利时皮卡第所发展) 广义: 著作权、邻接权(或相关权)、商标权(包括服务标志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包括工业品外观设计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新植物品种权等各种权利。 狭义: 即传统意义上的。著作权(包括邻接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三部分。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文学产权,包括著作权与邻接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有专利权和商标权。 二、性质与特征 一、性质: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即知识产权的客体(知识产品或智力成果)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也是该项权利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最根本区别。知识产权的无形是相对于动产、不动产的有形而言的。它具有不同的存在、利用、处分形态,具体表现为: 1、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 2、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 3、不发生消灭智力成果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 基于上述特征,国家有必要赋予知识产品的创造者以知产,并对这种权利实行有别于传统财产权制度的法律保护。 二、特征: 基于其无形财产权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具有以下特征: 1、专有性:是一种专有性的民事权利。同所有权一样,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的特点。不过,由于知识产品是精神领域的产品,知识产权的效力内容不同于所有权的效力内容。 2、地域性:知权作为一种专有权在空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而要受到地域的限制,即具有严格的领地性,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该处的地域既可是一个国家,也可是一个地区。 3、时间性:其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永恒的权利,其时间性的特点表现:它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相关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 从本质上看,只有客体的非物质性才是知产所属权利的共同法律特征。 三、知产法概念、体系及地位 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国际上通行的确认、保护和利用著作权、工业产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专有权利的一种专门法律制度。 (一)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一般应当包括如下法律制度: 1、著作权法律制度。 2、专利权法律制度。 3、工业版权法律制度。 4、商标权法律制度。 5、商号权法律制度。 6、产地标记权法律制度。 7、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8、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二)知识产权法的地位: 知识产权法基本上采用单行法的立法体例。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的范畴。其没有独特的,仅属于它自己所有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手段,因而不具有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条件。

案例: 著名作曲家甲在1998年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2004年乙将该手稿借给学者丙,供其研究甲的生平。2005年,丙将手稿向某杂志投稿发表。甲的继承人看到该杂志后,认为出版社侵犯了自己的权利。 请回答:(1)谁享有手稿的著作财产权?为什么? (2)谁是侵权人?为什么? . 案例: 某公司委托某科研机构开发新产品A。该科研机构成立了课题组,由员工甲、乙、丙组成,其中甲负责收集、翻译资料、绘图,乙、丙分别负责一部分技术的开发。 请回答:(1)产品A申请专利的权利主体是谁?为什么? (2)发明人是谁?享有什么权利? .案例: 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10年5月10日向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商标构图为文字“DC”,商品类别为服装。乙公司已于2010年3月开始生产“DC”牌服装并投放市场销售。丙公司于2010年4月28日,在日本提出了使用在服装上的“DC”商标注册申请,又于2010年8月10日在中国提出了相同注册申请。 请回答:商标局应该核准谁的商标注册申请?为什么? 案例: 高丽娅是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4月,因撰写论文需要参考自己历年所写教案,遂向学校要求返还上交的48本教案,但学校最终只返还了4本,其余的教案或被销毁或被卖给了废品回收站。高丽娅认为学校不尊重教师劳动成果,状告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校私自处理自己教案本的行为侵犯了其对于所写教案的著作权。此案一审判决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四条的规定,教案不属作品范畴,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进而认定原告“编写教案的行为应为一种工作行为,所编写的教案应为工作成果,被告有占有、使用、处分的权利。”二审判决则认定“虽然教案包含了教师个人的经验及智慧,但也是教师为完成学校工作任务所创作的职务作品,是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履行的工作职责,是一种工作行为。”高丽娅不服二审判决,于2004年5月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重庆市检察院于2004年11月25日向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根据案例和著作权法理论,辨析回答以下问题: (1)作品的概念与条件? (2)教师教案是不是文字作品,为什么?

知识产权阶段练习一 班级:学号: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5:DADAA 6-10:ACBCC 11-13:BCB 1. 知识产权的客体不包括( D )。 A.智力成果 B.经营性标记 C.专利技术 D.特定的行为 2. 知识产权是一种( A )。 A.无形财产权 B.所有权 C.债权 D.诉权 3. 下列权利中不属于工业产权的是( D )。 A. 专利权 B.商标权 C.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D. 著作权 4、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业产权保护范围的是( A ) A.《日出日落》电影文学剧本 B.可口可乐商标 C.断路器生产工艺专利 D.内联升厂商名称 5、以下诸选项中不属于广义知识产权范围的是( A ) A.无形财产权; B.产地标记权; C.商号权; D.商业秘密权。 6、国际上第一部专利法(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规范)是( A ) A.英国的《垄断法规》; B.英国的《安娜法令》; C.美国的《专利法》; D.日本的《专利法》。 7、《为鼓励知识创作而授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已印刷成册的图书在一定期限内之权利法》为称为( C ) A.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 B.美国第一部著作权法; C.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 D.世界上第一部国际公约。 8、我国目前业已形成的是以( B )为龙头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 A、反不正当竞争法 B、民法通则 C、合同法D著作权法 9、世界上最早的商标法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B、美国兰哈姆法 C、法国备案商标保护法令 D、法国知识产权法典 注:尽管1618年英国就出现了处理商标权纠纷的判例,但最早的商标成文法应当被认为是法国1809年的《备案商标保护法令》。1809年,法国颁布了第二部《备案商标保护法令》,申明商标权应与其他财产权一样受到保护;1857年,法国又颁布了《关于以使用原则和不审查原则为内容的制造标记记和商标的法律》,首次确立了已注册为基础的商标法律制度,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商标法。此后,许多国家纷纷效仿 10、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 C )。(可以说是“智力成果、知识产品、知识信息”,见附注2) A、有形物 B、无形物 C、信息 D、权利 11、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B )。 A、知识产权法属于经济法 B、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 C、知识产权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D、知识产权法属 于行政法 12、侵害知识产权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C )。 A、无过错责任原则 B、公平责任原则 C、过错责任原则 D、严格责任原则 13、我国知识产权法确定的侵害知识产权的赔偿原则是( B )。见附注1 A、惩罚性原则 B、补偿性原则 C、惩罚性原则为主、补偿性原则为辅 D、补偿性原则为主、惩罚性原则为辅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5:DADAA 6-10:ACBCC 11-13:BCB 1.BD 2.ABCD 3.ABD 4.CD 5.AC 6.CD 7.AD 8.ABCD 1、对于( BD ),不授予专利权。(产品发明、技术发明) A. 能制造伪钞的复印机 B. 疾病的治疗方法 C. 动物品种的生产方法 D. 智力活动的规则 2、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渊源包括(ABCD )。 A、宪法 B、合同法 C、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 D、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3、知识产权法调整智力成果、商业标志和其他信息的(ABD )关系。 A、归属 B、利用 C、创造 D、交换 4、属于工业产权的知识产权有(CD )。 A、著作权 B、著作邻接权 C、专利权 D、商标权

第二讲知识产权范围、特征 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原理与实务授课顺序 2 章节标题第一章:认识知识产权 第一节: 知识产权 本章学时 6 本讲标题知识产权范围、特征本讲学时 2 授课对象2014级知识产权专业本科生课时累计 4 教学目的 在学习知识产权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知识产权的范围、特征,了解知识产权范围是动态变化的,知识产权的特征是多样的,掌握其基本范围和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一、知识产权的范围 二、知识产权的特征 重 点 难 点 重点:1、知识产权的基本范围;2、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方 法与手段 案例引导与理论对比学习,适当引申并概括介绍其他理论以帮助理解。 课后作业1、知识产权的范围是什么? 2、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章:认识知识产权 第一节: 知识产权 一、知识产权的范围 (一)知识产权的基本范围 第一,国际公约规定的范围 第二,我国知识产权的范围 (二)知识产权范围的变化趋势 第一,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扩大 第二,商标保护范围的扩大 第三,著作权保护范围的扩大 二、知识产权的特征 (一)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 第一,专有性 第二,地域性 第三,时间性 (二)知识产权的其他特征 本体的私权性客体的无形性—载体的有形性客体的创造性内容的双重性知识产权的授权性可复制性

教学内容设计: 内容及步骤设计思路课程导入:(15分钟) 组织教学:包括师生问候、考勤检查等上课前 的准备。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知识产权的概念,了解到知识产权是人们对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但是只知道什么是知识产权还不够,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知识产权的范围和特征,解决哪些是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有哪些特征这两个问题。 先来一起看一则案例: 【案例1】:非遗“安顺地戏”署名权案 “安顺地戏”是一种地方戏剧,2006年6月,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张艺谋导演的影片《千里走单骑》出现了“安顺地戏”表演片段,拍摄的剧情将其称为“云南面具戏”。原告贵州省安顺市文化和体育局诉称,被告张艺谋等歪曲了“安顺地戏”,侵犯了其署名权。 法院经审理认为,按照著作权法,署名权是作者对作品的权利。安顺地戏与京剧、评剧一样,仅是一个戏剧种类,本身不构成作品。只有安顺地戏中某一个特定剧目,如影片中使用的《千里走单骑》,才能构成作品。因此被告将“安顺地戏”作为一种文艺创作素材使用在影片《千里走单骑》作品中符合电影创作的规律,主观上无侵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意和过失,未对“安顺地戏”产生法律所禁止通过案例导入新课——知识产权的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无知识产权立法,因此目前不在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内。

第一单元《知识产权》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知识产权法有个基本了解,并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产权法的理论、根据法律规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识产权的主要特点及主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 2、难点:分组讨论我们身边的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的重要之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的例子。 教学过程: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关于知识产权的概念,目前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列举式定义,即通过对知识产权种类和范围的列举,来分析和认定知识产权的概念;二是概括式定义,即从各种知识产权中抽象出一般特征,用以定义知识产权的概念。 现在比较认可的概念是: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的创造人或工商业标记的所有人依法享有权利的统称。 二、对概念的基本理解 1、知识产权是一种权利; 2、是一类关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的权利; 3、是一类法律规定的权利。 三、知识产权的范围及特征 (一)、知识产权的范围 依据Trips协议的阐释,当前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植物新品种权、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保护、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对地理标志的保护、以及通过反不正当竞争

法保护的内容。 (二)、知识产权的主要特点 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对象(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一类通过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信息,因此,这类权利与一般的民事权利不同。其原因就在于权利的客体不同。 1、非物质性 ①专有性。除权利人同意或法律规定外,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该项权利。这表明权利人独占或垄断的专有权利受严格保护,不受他人侵犯。只有通过“强制许可”、“征用”等法律程序,才能变更权利人的专有权。 2、专有性 ②地域性。即除签有国际公约或双边互惠协定外,经一国法律所保护的某项权利只在该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 3、时间性 ③时间性。即法律对各项权利的保护,都规定有一定的有效期,各国法律对保护期限的长短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完全相同,只有参加国际协定或进行国际申请时,才对某项权利有统一的保护期限。 4、地域性: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特点,即知识产权只在授予其权利的国家或者确认其权利的国家产生,并且只能在该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而其他国家对其没有必须给予法律保护的义务。

第一讲课程简介与知识产权的概念 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原理与实务授课顺序 1 章标题第一章:认识知识产权 第一节:知识产权 本章学时 6 本讲标题课程简介与知识产权的概念本讲学时 2 授课对象2014级知识产权专业本科生课时累计 2 教学目的 结合人生规划点明学习本课意义,结合知识产权与法律、民商法的关系介绍学好本门课程的要点。讲解知识产权的概念,结合生活拉近知识产权与同学的距离。 教学内容一、课程简介 二、知识产权的界定 重点难点重点:1、学习课程的方法;2、知识产权的概念;难点:知识产权与民法的关系 方 法 与 手 段 故事、经验穿插,适当引申并概括介绍其他理论。 课后作业1、知识产权是什么? 2、知识产权与民法的关系是什么? 3、如何学好知识产权?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章:认识知识产权 第一节知识产权 一、课程简介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 第一,知识产权是一种权利 第二,知识产权是一种有关知识与创造的权利 第三,知识产权是一种与工业生产、文化传播、科技进步、创造财富有关的权利 (二)为何学习知识产权 第一,知识产权法专业的基础课程 第二,从事专业工作的必备知识 第三,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三)如何学习知识产权 第一,从基础开始,善于抓住教材重点 第二,如何使用法条 第三,注意总结、比较,在头脑中构建法学知识体系 第四,注重培养法律逻辑,养成法学思维习惯 第五,善于质疑与自我解疑(从属-特性-比较-目的、效果) 第六,学会宽容与刻苦(诸多理论、法律不完备、老师万能) 二、知识产权的界定 (一)知识产权的定义 第一,国内学者的定义

本书:人们对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等依法享有的权利 其他学者:刘春田、王利民、郑成思、吴汉东教授的定义(人智力成果、标记等依法权利或专有权) 第二,我国港、澳、台地区与国外学者的称谓 “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intellectual property geistiges eigentum,智慧财产权、智力财产权“知的所有权”“无形财产权” 第三,《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列举性定义, 创作性成果权利识别性标记权利 总之,知识产权强调知识的力量,但并不等同于知识。 (二)知识产权在民法中的地位 第一,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体系中的一种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身份权 民事权利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 第二,民法是知识产权各专门法的一般法 第三,知识产权是特别法 总之,知识产权涉及一种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因而是民事权利;但又不限于财产关系,因而是一种新型民事权利。

《知识产权与专利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35226 课程名称:知识产权与专利法 总学时数:18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生物技术专业选修专业课,授课对象为该专业本科学生。 2.教学目标及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明确知识产权法的功能和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渊源,了解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执法体系和法律服务机制。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包括绪论、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知识产权的范围,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专利的概念,专利权的性质,专利保护的历史及现代专利法的产生,中国专利制度的沿革,专利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在教学工作中,采用多媒体课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把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放在首位,努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同时,得到科学研究、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良好训练,为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及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知识产权与专利法基础内容与概念。 4.教学方法及手段 采用多媒体和网络互动式教学为主,结合讨论式教学.

二、正文部分 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知识产权概念的来源和知识产权的范围,掌握知识产 权的概念和特征,明确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二、知识产权的特征 三、知识产权的范围 四、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第二节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一、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二、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三、中国知识产权的执法体系 四、中国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组织 三、本章学时数 2学时 第二章商标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商标的概念,明确商标与相邻标记的区别,明确商标的分类,掌握商标的功能。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商标的概念 一、商标的概念 二、商标的特征, 三、商标的标志

第一篇知识产权法总论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法学的基本概念,是现代私法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权利,属于与人身权、物权、债权并列的一种民事权利。 十七世纪法国学者卡普左夫第一次提出 我国译为知识产权,()智慧财产或者智力成果更为确切 (一) 广义的知识产权 、概括式定义 它是指智力活动在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所产生的合法权利。 ()知识产权是由于智力活动的结果而产生的 ()知识产权是由于智力活动所产生的合法权利 () 知识产权是在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所产生的权利 、列举式定义 协定所指知识产权包括以下权利: ()版权和相关权利 ()商标 ()地理标识 ()工业设计 ()专利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拓扑图)

()对未披露信息的保护 ()对许可合同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知识产权的范围 包括: () 著作权(含邻接权) () 工业产权 ①专利权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②商标权 () 发明权、发现权、其他科技成果权 我国学者对此存有异议: ①种观点认为,发明权、发现权已为国际公约所承认,我国立法专门对 上述权利予以保护并无不当。 ②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现不宜作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世界上绝 大多数国家的法律及国际公约都没有科学发现授予财产权利。 ③认为该类发明权、发现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并非是对智力成果的专有使用权,而是一种取得荣誉及获取奖励的权利,该项制度应归类科技法。 二) 狭义的知识产权 文学产权:著作权及与著作相关的邻接权 工业产权:创造性成果权:专利权、商业秘密 识别性标记权:商标权、商号权、产地标记

名词解释 1.著作权: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性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2.知识产权: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3.外观设计: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的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中可以受专利法保护的对象是( C )。 A.某甲发明的一种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法 B.某乙发明的一种游戏规则 C.某丙发明的一种茶叶的制作方法 D.某丁发明的专用于吸食毒品的工具 2.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商业秘密权的是( C )。 A.通过反向工程获取他人技术的行为 B.通过公开的文献取得他人技术的行为 C.通过聘用他人的技术人员获取他人技术的行为 D.通过独立开发获得相同技术的行为 3.专利法所保护的发明创造包括( D )。 A.科学发现、发明、外观设计 B.发明、智力活动规则、植物新品种 C.发明、实用新型、动物新品种 D.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4.就商标注册原则而言,以下诸命题中,正确的是( D )。 A.我国商标法不允许商品使用未注册商标。 B.我国商标法不允许未使用商标的商品在市场上销售。 C.我国商标法不允许在人用药品上使用注册商标。 D.我国商标法规定在某些商品上必须使用注册商标才能在市场上销售。 5.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有效期为( B )。 A. 5年 B. 10 年 C. 15年 D. 20年 6.甲系乙的领导,甲曾委托乙创作一小说,乙碍于情面答应为其创作,但双方未订立任何书面合同,也未作出明确的口头约定。后甲被"双规",乙完成作品即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发表。甲知悉后,提出著作权属

作业一 第一编总论部分 一、填空题 1、将一切来自知识活动领域的权利概括为“知识产权”,最早见于17世纪中叶的法国学者()的观点,后为比利时著名法学家()所发展。 答案:卡普佐夫;皮卡第 2、“知识产权”的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简称“IP”。在我国,“知识产权”曾长期被称之为()。“知识产权”作为正式的法律用语,最早出现在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中。在我国台湾地区,称之为()。 答案:智力成果权;智慧财产权。 3、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 答案:著作权及其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志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 著作权及其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 4、狭义的知识产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著作权及其邻接权;另一类是(),主要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 答案:文学产权;工业产权。 5、1474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该法相当简单和粗糙,带有浓厚的封建特权色彩。 1624年,英国颁布的(),被人们称之为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注:本教材认为该法为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 答案:威尼斯;《垄断法规》 6、1709年,英国颁布的(),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 答案:《安娜法令》(全称:《为鼓励知识创作而授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已印刷成册的图书在一定时期内之权利法》)。 7、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商标制度的国家是法国。 1804年法国颁布的《拿破仑法典》第一次肯定了商标权与其他财产权同样受保护。 1857年法国又颁布了一部系统的《商标法》,该部法律的全称为()。 答案:《关于以使用原则和不审查原则为内容的制造标记和商标的法律》 二、判断题 1、知识产权的性质属于公权。(×) 2、知识产权的发生、行使和保护,适用于民法。民法的精神和制度,决定着知识产权的面貌。(√)

知识产权的保护 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 2、了解我国的主要知识产权法有哪些。 3、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完成P22页调查表。 2、学习一些知识产权知识以备竞赛。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知识产权基本知识 一、课题引入: 1、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知识拥有者和创新者的利益,它是法律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某种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可称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2、知识产权有何作用?书19页。 二、知识产权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规定知识产权包括以下各项智力创造成果的权利: 1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2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录音制品和广播; 3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 4科学发现; 5工业品外观设计; 6商标、服务商标以及商业名称和标志; 7制止不正当竞争; 8在工业、科学、文学及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其他权利。 三、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有: 著作权法律制度;专利权法律制度;版权法律制度;商标权法律制度; 商号权法律制度;产地标记权法律制度;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等。 四、作业“盗版假冒侵犯知识产权”调查: 1、调查内容 2、调查时间 3、调查地点

第二课时知识产权保护 一、检查导入: 调查任务完成情况检查,并进行简单扼要的小结,肯定表扬可取之处,指出、改正存在不足的地方。 二、根据你的调查记录,说说你身边的侵权行为。 盗版光盘…… 盗版书…… QQ盗号…… 三、了解我国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国防专利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 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办法 四、小实践。 了解知识产权的侵权现象及对社会、个人的影响。 望一简文学校骆学知 2014年11月5日

第五章再创设计新意 第四节《知识产权及其保护》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个国家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及经济的振兴,必须以科学技术为依托,而技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技术创新的具体表征是发明创造与革新的成果。每一项发明成果无不经过发明者的努力和奋斗才能获得。为了鼓励创新,促进社会的发展,依法保护发明者和革新者的利益,国家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赋予发明人一定期限、一定程度的相对权利。本课学习目的在于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知识产权是指智力的创造性劳动取得成果后,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它是一种无形资产。它与汽车、房屋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法律保护,且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作品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在激烈的竞争和商业世界里,获得专利是及其重要的,专利是用来保护一种思想、发明或革新的经济利益的。在没有向发明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下,专利禁止他人在给定的期限内抄袭其过程和最终产品。技术思想时常需要通过获取专利得到保护。对创造思想的保护也是技术知识分享的核心。知识产权在广义上涵盖十种以上的权利,狭义上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部分。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一方面是使学生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维护技术的正常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技术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初步了解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二、学情分析 关于知识产权及其保护,学生们平日接触的不多。但本节内容要求的难度不大。既“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的方法(课标)。”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与穿衣戴帽中,对品牌的概念是有的,但从“生活的概念”上升为要学习的“知识产权”的科学概念,还是有诧异的。我想应从激发学生兴趣与引发学生思考入手,培养他们自学、主动学习、主动思维的能力。许多同学有去“新东方”接受外语培训的经历,没去过至少也听说过。我以“新东方”擅用美ETS考题事件的案例组织辩论会开始课程(课前布置辩题,公布网站名,了解事件的全部,并看网上的评析)。上课的就坐以辩论会现场的

《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大纲 法律教研室制订日期:2008年10月30 日课程编号:132027 课程总学时、学分:60、4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法律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首选教材:《知识产权法学》,吴汉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制订单位:人文学院 制订时间:2008年10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 本课程是法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产权法学基本理论、基本法律规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法学原理和法学观点放在突出地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理解知识产权法学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知识产权法是民法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解决现代社会中专利、商标、著作、软件、商业秘密等无形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先修民法、法理学等法学专业其他课程。 3课程特点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应当力求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制度,注意理论结合实践。 4教学总体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适当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加强学生课堂讨论力度,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考试采用闭卷方式,并结合平时成绩综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5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配置 主要教学手段:要全面、系统、准确讲述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和法律、法规,并且在讲述

中要联系有关案例和我国的司法实践,使之既符合学科的原貌,又易于理解和接受。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法。 教学环节配置: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为主,配合以实验教学环节。 6教学总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 60学时, 3学分。理论学时60学时。具体安排如下表所示:

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 题(汇总)

六、案例分析(10分) 邯郸某食品厂是“乐华”注册商标的商标权人,该商标使用在罐头商品上,沧州某厂在罐头上使用未注册商标“月华”牌,且包装是用与“乐华”商标相似装潢。北京某仓储公司帮助沧州某厂运输、存储“月华”罐头并在北京某商场销售。请回答问题: 1、“月华”与“乐华”是否构成商标近似?为什么? 2、沧州某厂的商标是否侵犯了“乐华”的商标权?为什么? 3、北京某仓储公司是否应承担责任? 4、北京某商场是否应承担责任? 六、案例分析(10分) 1、构成商标近似。因为“月华”与“乐花”同音且容易造成混淆。主要从、形、音、义三个方面综合分析。 2、侵犯了“月华”的商标权。应考虑两个因素:(1)两个商标相同或近似;(2)行为人使用该商品的商标相同或近似。 3、北京某仓储公司的责任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其不知的情况无责任,在其明知的情况下要承担责任。 4、北京某商场要承担侵权责任。商标法第52条第二项规定: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1.张某与李某两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分别于1999年4月5日和2000年2月1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试分析李某能获得该发明专利权的法律依据和条件。 42.某作品原件上只有刘一守一人的署名。试分析刘一守不是该作品作者的可能性。 43.天外天公司将“天外天”作为商标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使用在第11类的取暖器上。但未获核准注册。试分析“天外天”公司未获核准注册的理由。 参考答案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1.张某与李某两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分别于1999年4月5日和2000年2月1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专利。试分析李某能获得该发明专利权的法律依据和条件。 答:李某获得该发明专利权的法律依据是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具体条件是: (1)在我国,在张某的申请日前,没有任何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先提出专利申请,且有效存在;也没有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取得过专利权;或者虽然有人在张某的申请日前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提出过专利申请,但是

知识产权的保护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 2、了解我国的主要知识产权法有哪些。 3、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完成P22页调查表。 2、学习一些知识产权知识以备竞赛。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知识产权基本知识 一、课题引入: 1、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知识拥有者和创新者的利益,它是法律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某种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可称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2、知识产权有何作用?书19页。 二、知识产权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规定知识产权包括以下各项智力创造成果

的权利: 1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2 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录音制品和广播; 3 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 4 科学发现; 5 工业品外观设计; 6 商标、服务商标以及商业名称和标志; 7 制止不正当竞争; 8 在工业、科学、文学及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其他权利。 三、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有: 著作权法律制度;专利权法律制度;版权法律制度;商标权法律制度; 商号权法律制度;产地标记权法律制度;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等。 四、作业“盗版假冒侵犯知识产权”调查: 1、调查内容 2、调查时间 3、调查地点 第二课时知识产权保护 一、检查导入:

调查任务完成情况检查,并进行简单扼要的小结,肯定表扬可取之处,指出、改正存在不足的地方。 二、根据你的调查记录,说说你身边的侵权行为。 盗版光盘…… 盗版书…… QQ盗号…… 三、了解我国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国防专利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 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办法 四、小实践。 了解知识产权的侵权现象及对社会、个人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