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自保求和政策_到_和平战略_谈二战前后苏联对外政策中民族利己主义的膨胀

从_自保求和政策_到_和平战略_谈二战前后苏联对外政策中民族利己主义的膨胀
从_自保求和政策_到_和平战略_谈二战前后苏联对外政策中民族利己主义的膨胀

第23卷第4期 2003年11月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Jou rnal of Chengde T eachers ’Co llege fo r N ati onalities

V o l

.23N o .4N ov .2003 

收稿日期:2002—09—20

作者简介:付际红(1965—),女,江苏省淮阴市人,承德民族师专法政系副教授。

从“自保求和政策”到“和平战略”

——谈二战前后苏联对外政策中民族利己主义的膨胀

付际红

(承德民族师专 法政系, 河北 承德 067000)

摘 要:二战前后,苏联通过实施“自保政策”与“和平战略”确保了自身的安全与利益。但同时

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也出现了恶性的膨胀发展。为了自身的安全与利益,它由侵害周边小国的领土、主权和利益发展为损害盟国的利益、严格控制各盟国。苏联的这些做法影响消极且恶劣。究其原因,一是苏联没有摆正历史上形成的特殊地位;二是历史因素的影响,吸取苏联的教训,我们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应始终坚定不移地执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关键词:二战前后;苏联对外政策;民族利己主义;侵害近邻;损害盟国

中图分类号:K 512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554(2003)04-0028-05 诚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而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红色政权的苏联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外部——有来自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渗透和经济奴役;有被帝国主义大国出卖首先陷入战争的危险。内部——有进一步发展经济,缩短与帝国主义国家差距的愿望;有纠正“肃反运动”的错误,拨乱反正、稳定社会、增强军事力量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反苏联、反社会主义的论调甚嚣尘上。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已由一国发展为多国,但与帝国主义国家实力相差悬殊,处于劣势;特别是战后的苏联满目疮 ,有尽快完成国内各方面恢复任务的迫切要求。综合以上内容我们知道,苏联无论是战前实施的首先保证自身安全的“自保求和政策”,还是战后实施的以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内容的“和平战略”,都有特定的环境。但是,我们对苏联实施以上政策时所采用的侵害周边小国领土、主权甚至损害盟国利益的做法则不敢恭维。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苏联的这些做法,这正是民族利己主义在新形势下恶性膨胀发展的表现。本文试图利用历史比较法将二战前后苏联对外政策实施中民族利己主义不断升级的做法做一浅显的比较,分析其影响,认识其危害。也使我们以史为鉴,在发展对外关系时更加坚定不移地奉行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

二战前后,苏联分别实施了“自保求和政策”与“和平战略”,其实两种不同名称的对外政策具有延续性和不断发展的特点,它要达到的目的也是相同的,这就是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不惜一切代价来首先保证苏联国家的安全与利益。两种政策的实施也使苏联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利己主义不断升级,出现了恶性的膨胀发展,主要表现如下:

“自保政策”实施中的做法:1939年8月23日,当苏联通过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实现了首先不卷入战争的目的后,为了更有效地保证自身安全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活动。

其一,苏联为了防止战火的东延,在东部边境开始了建立防御带的行动,即建立从波罗的海到黑海被称为“东方战线”的防线。

苏联建立防线的第一步即是在波兰败亡之际,以波兰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和保护、解放波兰境内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为理由,出兵占领波兰东部约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约1300万人口。1939年9月28日又与德国签订友好条约,确定了两国“最终国界”。

第二步是苏联为了加强列宁格勒的防御能力,要求芬兰把列宁格勒地区的边界向北推移20—30公里,并要求租借芬兰汉科兰半岛30年。芬兰政府迫于压力同意靠近列宁格勒的边界北移20—30公

里,并答应把芬兰湾的几个岛屿割让给苏联,但因租借汉科兰半岛会削弱芬兰的防御能力,与芬兰所持中立政策不符而婉言拒绝。于是,1939年11月30日,苏联大举进攻芬兰,经过3个月的激战,芬兰战败投降,1940年3月12日双方在莫斯科签订和约。根据和约,苏联把列宁格勒地区的边界向北推移了150公里,并租借汉科兰半岛及附近岛屿作为海军基地,原来答应给芬兰的领土补偿只字未提,这样,苏联通过战争手段从芬兰得到了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第三步是苏联为了加强波罗的海的防御力量,吞并波罗的海沿岸三国。1939年9—10月间,先与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订立互助条约,在三国驻军和建立军事基地,1940年6月,又以三国对苏联和苏军不友好为由,要求三国改组政府并允许苏军自由通行。随后将三国并入苏联。这样,苏联又增加了17万4千平方公里的领土和586万人口。

最后的行动是夺取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那。1940年6月26日,苏联政府以“罗马尼亚统治集团的政策严重威胁苏联东南边界的安全”为由照会罗马尼亚政府,要求罗政府归还比萨拉比亚,又以民族成分的共同性为由要求罗政府把北布科维那移交给苏联,作为罗政府占比萨拉比亚22年的赔偿。罗政府先是婉言拒绝,在苏联发出最后通牒后又被迫屈服。这样,苏联就又从罗马尼亚得到了5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400万的人口。至此,苏联“东方战线”建成,它从周边小国得到了4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和200~300公里的防御空间。而这就充当了苏联在西方的缓冲地带。

其二,担心受德、日法西斯的东西两面夹击,先是援华让中国拖住日本,后又以出卖中国主权达到了保证东部边界安全的目的。

不可否认,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苏联曾在舆论、物资、人员上给予了中国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这里我们也应该清楚苏联援华的动因——通过援华,让中国拖住日本,使之无法脱身北上进攻苏联。这一点当年驻华使馆武官崔可夫讲的很清楚:“……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起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1]二战全面爆发后,苏联仍然担心东部边界的安全,所以,当日本军部内部“南进论”占了上风,并决定在未来的苏德战争中保持中立时,苏联竟不顾它与日本妥协将影响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的整体战略,迎合了日本的外交策略,于1941年4月13日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

总之,苏联在实施“自保求和政策”时采用了无视周边小国的独立与主权,吞并其领土、牺牲或出卖其利益的手法,这正是苏联国家利益至上的民族利己主义在战争威胁形势下重新兴起的表现。

“和平战略”实施中的做法:二战结束后,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反社会主义、反苏联的叫嚣,苏联仔细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优劣,实施了“和平战略”,主要有以下活动:

其一,按照波茨坦协定的内容根除德、日军国主义势力,打击垄断资本,消除德、日重新成为战争策源地的条件。

为此,苏联曾对德国实行了严厉的索赔政策,并夺取了它的领土。据西方公布的数字,苏联从德国苏占区拆迁机器设备资金达120亿美元,按苏联官方公布的数字为429200万美元,还无偿使用德国专家、技术人员及战俘。当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进占日本千岛群岛时,还占领了日本北海道附近的色丹、齿舞群岛。

其二,从苏联自身安全、利益考虑,在不同背景下,对东欧国家分别采取了支持与控制、干涉、损害兼容的政策。

战后初期,东欧成为苏联最关心的重点地区。因为战前这一地区是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反苏的前沿阵地和进攻苏联的跳板,战后又成为美、英争夺的重要目标。鉴于历史的经验,苏联对该地区也颇为重视。因为:“德国人入侵苏联是经过芬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善意态度的政府”。[2]此后,苏联利用战争期间对东欧和东南欧具有的压倒优势的影响,积极支持东欧各国政府打击国内反革命的活动,支持东欧国家的共产党清除封建势力和亲西方的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的活动,确立了共产党在东欧国家的领导地位,使东欧国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接着通过缔结双边和多边条约,与之结成了社会主义阵营。此后,苏联就将东欧国家当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加以控制、操纵。

1947年春,当美国出笼了“杜鲁门主义”并向东欧国家试探性的开展进攻时,苏联积极支持东欧国家反击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势力的复辟活动。它支持匈牙利政府逮捕了小农党的头目;支持保加利亚政府逮捕了农民党的领袖;支持波兰当局逮捕一批

亲西方的社会民主党人。特别是坚定地支持和帮助了捷克政府粉碎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的夺权阴谋。后来为了反击美国的冷战政策,协调各国的行动,苏联又联合东欧各国于1947年9月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虽然,斯大林说过,情报局是一个协商、情报机构,但实际上,苏共有意让它起国际共运指导中心的作用。不仅如此,情报局在苏共操纵下,在处理各国党之间关系上也有违背情报局所规定的关于党与党之间关系准则的做法。苏共常常以领导党、大国自居,在东欧国家强制推行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甚至连军队服装都要与苏军一致,对那些要求按照本国的具体情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党进行粗暴干涉。这其中以苏共干涉南斯拉夫内政、干涉南共与东欧国家的友好往来,不是平等对待而是企图奴役和剥削南斯拉夫、操纵情报局武装围攻、采取集体“制裁”手段把南斯拉夫“革出教门”,并在东欧各国制造一系列所谓“与铁托集团勾结”的“叛国事件”影响最为恶劣。

1947年6月,美国抛出了“马歇尔计划”,当苏联认识到美国是以经济援助为诱饵来达到奴役和控制受援国,并借此拉拢、分化东欧国家的目的后,坚决拒绝了“马歇尔计划”,并不许东欧各国加入“马歇尔计划”。此后,美国开始对东欧各国实行经济封锁。1948年美国政府拒绝给捷克贷款购买棉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也拒绝给捷克贷款发展经济。因捷克和波兰是“马歇尔计划”的积极响应国,为了防止由捷克引起其他东欧各国对苏联的离心倾向,苏联首先于1948年给予捷克3300万美元的赠款,还提出了加强苏联、东欧经济一体化的“莫洛托夫计划”,在此基础上,1949年1月,苏联极力促成了“经互会”的成立,解决了苏联与东欧国家的经济合作问题。不过,“经互会”虽然原则上规定各成员国平等互利,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苏联在与东欧国家发展贸易关系中,实行严格的控制,并要求把苏联的利益置于东欧各国的利益之上。如苏联当局逮捕了两名东欧高级贸易官员,指控他们有民族主义倾向和反苏倾向,因为他们企图为他们各自的国家在与苏联的交易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条件。后来,有几名这样的官员因为他们的“罪行”而遭处决。苏联在与波兰进行煤炭贸易时也曾把波兰煤炭的价值压的很低。其做法类似于英法制定的东欧国家加入“马歇尔计划”时规定的内容——可以任意强迫波兰多出产煤炭,强迫捷克多出产农产品而缩小机器制造业。

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成立后,苏联加紧武装东欧国家。它派遣军事顾问团到东欧国家帮助进行军事训练,到1950年,东欧各国已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武装部队。1953年,这些军队已经达到150万人。50年代中期,苏联在东欧国家驻军30个师,在苏联境内部署50至65个师作为后盾。1954年10月,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后,为了对抗这一军事集团的侵略,1955年5月,东欧7国与苏联签订了《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该组织尽管在政治军事合作方面确有积极的作用,但后来却成为苏联扩大自己实力、与美国争夺霸权的工具。

其三,在对待中国革命问题上苏联的做法是“解放战争时期,先是不准革命,说是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性的危险,仗打起来,对我们半信半疑,仗打胜了,又怀疑我们是铁托式的胜利,1949年, 1950年两年给我们以很大压力”。

总之,苏联在“和平战略”实施过程中采取了控制、操纵、利用各盟国力量、损害各盟国利益来为苏联服务、增强苏联实力的手法,这种做法其实就是苏联民族利己主义在战后新形势下膨胀发展的典型表现。

以上事实说明,二战前后,苏联不同名称的对外政策其核心就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而在实施过程中又都采取损人利己的手法,并且经历了一个从侵占、损害周边小国的领土、利益来保证自身安全到控制、操纵、利用盟国力量、损害盟国利益来扩大苏联的利益、提高苏联国际地位的不断升级的发展过程,而这正是苏联在二战前后的新形势下民族利己主义恶性膨胀发展的表现。它所产生的影响消极且恶劣。

无论是“自保求和政策”还是“和平战略”都产生了一些消极、恶劣的影响。

“自保政策”的影响:这里我们暂且不谈使苏联暂时不卷入战争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得与失,仅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作为所产生的影响做一浅显的评述。

从总体上讲,苏联的作为无论是在政治上、军事上还是道义上都产生了消极影响。

其一,苏联在实施“自保求和政策”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中,或以军事需求为由、或以民族共同性为借口,采用以强凌弱、趁火打劫、军事占领的手段侵占周边小国领土、损害其主权与独立来加强自身

边境安全系数的做法,违背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背离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原则,大大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不利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开展,自然也就遭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唾弃。所以,当苏联发动对芬兰的战争后,国联大会发表了苏联为侵略国的公报并开除了苏联的盟籍。苏联的国际威信因此大打折扣,这样,苏联从道义上将自己推上了被告席。

其二,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过程中,不顾这些国家的民族感情和国家利益,或以民族的保护者或“解放者”的姿态出现、或从军事安全考虑,在十个月内连续吞并三个主权国家、侵占三个国家部分领土的做法,在政治上孤立了自己,在军事上处在了被动、处处挨打的境地。对于以军事需要侵占他国领土的做法,早在1870年就遭到了马克思的批评,他说:“把军事上的考虑当作决定国界的原则,岂不完全是一种无稽之谈和时代错误吗?……如果国界应当根据军事利益决定,那么要求就会毫无止境,因为任何一条战线都必然有其缺点,可能用兼并近邻新地区的办法加以改进;并且这种国界永远也无法最终和公允地规定,因为每一次总是战胜者强迫战败者接受自己的条件,从而播下了新战争的种子。”[3]尽管苏联在建立“东方战线”后到苏德战争爆发前没再动用武力,但其做法已经严重损害了这些周边小国的民族自尊心,使它们感到了巨大的屈辱。所以,在希特勒离间政策作用下它们迅速地投进了希特勒德国的怀抱、如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公开倒向了德国,而原打算严守中立的芬兰则秘密地引进了德军,最后公开参加了德国侵略苏联的战争。可见,是苏联蔑视周边小国的作用、在周边近邻到处树敌的做法,使自己处在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在军事上将自己摆在了被动、处处挨打的位置。

其三,苏联用与日本的妥协换取东部边境安全的做法是苏联在欧洲搞缓冲地带的重演,它伤害了中国人民抗日的热情;侵犯并出卖了中国的主权;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加大了中国战场的压力,造成了中国人民中期抗战的困难,也影响了整个战争格局的发展。因为条约的签订使日本解除了南北两线作战之忧,使日本放手去进攻英、美,从这个意义上讲,苏联的作为对战争的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和平战略”的影响:尽管斯大林实施的“和平战略”在当时符合和平、和缓、集体安全、裁军和实现和平共处的世界总体发展方向,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影响恶劣。

其一,苏联以惩治德、日,打击其军国主义势力,削弱其军事潜力为由占领它们的领土、索取赔款、拆迁机器设备的做法严重伤害了德、日两国的民族感情,为日后留下了最敏感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领土纷争。至今,俄日两国之间关于北方四岛领土归属问题的谈判仍时续时断,未得到彻底解决,从而影响了两国正常关系的发展。

其二,苏联对东欧国家实行的支持与控制、干涉、损害兼容的政策在东欧国家中影响恶劣。苏联利用自身历史上形成的有利因素,将苏联国家、民族利益摆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处处端着领导党、“老子党”和大国的架势。它无视东欧各国国情的不同,强行推行苏联模式和外交政策,东欧各国的政策,往往要随着苏联政策的变化而摇摆;对于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发展道路的国家则以粗暴的手段干涉它们的内政;它还利用战争期间和战后的有利形势从周边盟国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获得大片领土,索要苛重的战争赔款,在经济贸易关系中以不平等待遇来损害它们的利益;采用所谓政治协商、经济互助、军事援助等方式严格控制它们,这实质上是把东欧国家变成了苏联战后战略防御体系中的前沿棋子,成为苏联西部的安全带。而苏联的做法也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合作、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对外关系原则,败坏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严重伤害了东欧各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压抑了各国人民的创造激情和建设新式国家的热情,从而影响了东欧各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阵营的破裂埋下了伏笔。同时也成为80年代西方“和平演变”猛烈攻势下东欧发生剧变的政治、经济动因。

其三,苏联粗暴干涉东欧各盟国内政、武装围攻、革出盟国、损害盟国利益、严格控制各盟国的民族利己的做法对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有消极影响。因为苏联的做法大大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形象,削弱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使本来就处于劣势的社会主义力量的影响力更减弱了。而战后,苏联又将主要精力放到了在欧洲与美国对抗上,相对削减了对世界各国人民革命力量的支持力度,致使许多欧洲国家的革命运动失败,亚非拉新独立的国家除少数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外,绝大多数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这不能说与苏联的作为没有关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苏联的行为妨碍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开展,背离了列宁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使社会主义的实力与整体利益

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综上所述,二战前后,苏联实施的“自保求和政策”与“和平战略”虽然有其迫不得已的苦衷,也确实起到了首先保证自身安全的作用(尽管有时是暂时的),但是其不择手段的做法,不仅对苏联本国的形象、对外关系的开展,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都产生了十分恶劣且深远的影响。

当然,我们在批判、谴责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达到首先保证自身的安全与利益、增强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的目的,采取侵害邻近小国、损害自己盟国的不择手段做法的同时,我们也不否认,二战前后,苏联针对不同的形势分别实施的“自保求和政策”与“和平战略”,对于保卫自身安全、防御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与渗透、促进本国与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而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作为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随着苏联实力的增强,斯大林没有能够始终如一地遵循列宁创建共产国际时遵循的“世界性共产党——国际苏维埃共和国”的思想和“世界革命利益中心”的原则,而是变相地将其转变成了“苏联利益中心”的思想与原则,视苏联国家利益为世界革命的最高利益。在谈到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与世界社会主义整体利益关系时列宁曾说过“我们维护的不是大国主义(俄国遗留下来的除了大俄罗斯以外,没有任何其他东西)不是民族利益,我们肯定地说,社会主义的利益,世界社会主义的利益高于民族利益,高于国家利益”。[4]而二战前后苏联的做法则是“从不根据什么社会经济方面的分歧和意见或厌恶,而是从国家利益出发”。[5]二是苏联没有摆正作为走在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前列的党的位置。没能处理好团结合作与独立自主之间的关系,将苏共暂时走在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前列当成了指挥、领导、控制别国党的资本,不能平等对待兄弟党和国家。三是随着苏联实力与地位的提高,历史上的民族利己主义在现代新形势下死灰复燃,出现了恶性膨胀发展的势头。

总之,通过对苏联“自保求和政策”与“和平战略”实施中一些民族利己主义的做法及其影响的比较研究,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与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的同时,历史上遗留的民族利己主义也随着恶性膨胀发展起来,其结果不仅影响了苏联的国际声誉,更重要的是使其对外关系蒙上了一层抹不掉的阴影,制约了国家之间正常的交往。我们说,一个主权国家在对外关系中追求国家利益是无可挑剔的,但如果处处将本国的国家利益摆在特殊的位置甚至用侵犯、损害别国以至盟国的利益来进行维护就过分了。所以,在处理对外关系中,一个国家无论其实力强弱、地位高低、影响力大小,都应摆正自身的位置、注意自身的形象、正确处理世界利益与国家利益、大国与小国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在对外关系中提出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苏]瓦?崔可夫.在华使命[M].新华出版社,1980.35.

[2]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资料选编[M].1986.6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7卷,284.

[4]列宁全集[M].第27卷,315.

[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J].1994.(8)

From the“Self-safety and Su i ng for Peace Pol icy”to the“Peace Stra tegy”

-On the Expan sion of the Na tiona l Ego is m of the Russi an D iplo ma tic Pol icy around W orld W ar

FU J i2hong

(T he D ep art m ent of P olitics and H istory,Cheng d e T eachers’Colleg e,Cheng d e,067000,H ebei) Abstract:A round W o rld W ar ,the Soviet U ni on assured its ow n safety and benefits th rough the“Po licy of Self2p ro tec2 ti on”and“Peace Strategy”.M eanw h ile the nati onal ego is m had also been expanded and developed vici ously.In o rder to p ro2 tect its safety and benefits,it started from the invading territo ries,sovereignty and interests of the s m all neighbo ring coun2 tries around and ended w ith infringing and contro lling strictly w ith its allies.F irstly,it is because that the U.S.S.R.had no t p laced itself the special po siti on shaped from h isto ry.Secondly,it is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s of h isto rical elem ents.T here2 fo re,w e should draw a lesson from it,and stick to the F ive P rinci p 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w h ile dealing w ith the relati on2 sh i p betw een fo reign countries.

Key words:around W o rld W ar ;R ussian fo reign po licy;nati onal ego is m;infringe upon neighbo ring countries;har m the allies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精品教案 一、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 1.背景: ⑴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⑵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 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⑶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P98历史纵横,了解) ▲注意: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⑴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①② P98 第一段) ⑵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 2.内容: ⑴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 主要内容:P98第二段①②③ ⑵工业:P99第一段①②③ 3.评价 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这是其改革的最大功绩) ⑵但是改革成效甚微,基本失败。 4.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 具体原因: ⑴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如:玉米运动),提出一些不切实 际的口号与目标(如: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⑵具体做法上,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只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 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 1.内容: ①②③见P99第3段 ④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目的),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 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2.结果: ①②③见P99第4段 ▲注意: 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都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 ⑵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都取得一定成效;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结果都失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二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在学习二战史时,我对这期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的中苏关系很感兴趣,想对战前中苏的历史和战后中苏的关系发展有了一探究竟。 一、北洋军阀同沙俄 二战前,中国当时当权的是北洋军阀。北洋军阀同沙俄争夺外蒙的实际主权。 1911年,中国进行辛亥革命,沙俄趁机让外蒙宣布独立,处自己势力之内。1915年,北洋军阀政府与沙皇俄国签定《中俄蒙协约》,中国在外蒙只保存了徒具虚名的领土主权。 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在十月革命(1917年)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 1919年,外蒙向北洋军阀请求取消“自治”,中国驻军入外蒙,正式恢复领土主权。因为直皖战争,中国驻蒙军撤回。1921年,外蒙趁机成立“自治政府”。坊间传言,当时许多来不及回国的在蒙华商被屠杀。 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1922年),中国与苏联纠葛开始了。 列宁执政时期,年轻的苏维埃曾想通过承认蒙古属于中国的方式,来得到北洋军阀对苏维埃的承认。但是因为当时北洋军阀看不起苏维埃,认为得到苏维埃对中国在蒙古主权的承认并不能产生实际作用,所以忽略了列宁抛来的橄榄枝。在斯大林执政期间,由于苏联开始强大,苏联已经在保住自己在俄国的执政地位的前提下,保证苏联对蒙古享有的控制权,所以,在斯大林时期,中国在对苏外交上屡屡受挫。 (一)1924年,在苏联的扶持下,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1925 年,斯大林获得苏联最高权力。 (三)1928年6月,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时任外交部长的王正廷在南京发动了一场以修订不平等条约为中心的“革命外交”,将列强在华特权分为五类,革命外交将分为五期进行,包括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治外法权、收回租界、收回租借地,以及收回铁路利权、内河航行权、沿海贸易权等。 (四)1929年,中东路事件,中苏外交停止。这场冲突持续近5个月之久,双方动用的一线兵力超过20万,使用了重炮、坦克、飞机和军舰等重型装备,是中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冲突,其结局对于东北的局势乃至全国的时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二战爆发前夕 (一)1931年9月18日,日侵东北三省(黑龙江、辽宁、吉林)。同日,日军逼近苏联、蒙古边境。 (二) 1、1932年,满洲国成立。 2、中苏外交恢复。原因如下: (1)国内爆发广泛的爱国主义行动,民众要求国民政府实现中国对苏关系正常化。 (2)日军继续对苏联挑衅。 (3)国民政府想得到苏联的军事援助。

战后苏联自行高炮史(二):“叶尼塞”高炮列传

相对于步兵为主的中国军队,苏联陆军就是一只机械化怪兽,它的大部分师团都是坦克和机械化部队。苏军也一贯重视机械化部队的野战防空。二战后到50年代末,苏军伴随坦克部队的野战防空炮兵由少量单管ZSU-37和双联 ZSU-57-2自行高炮组成,这两种高炮都是身管气冷方式,射击速度低,系统机动能力较差,无雷达火控,不具备全天候交战能力。到60年代末期,它们已不能满足防空任务的需求。 为此,苏军从50年代初开始,在57毫米、37毫米和23毫米自动炮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试验研究,力图研制一种性能优良、机动性好的野战防空自行高炮。1957年4月7日,苏联部长会议下达了№426-211号武器研制命令,命令规定同时研制ZSU-37-2双联37毫米“叶尼塞”和ZSU-23-4“石勒喀”4联23毫米两种自行高炮,以及“奥比”厘米波目标指示和火控雷达。其中ZSU-23-4装备陆军摩托化步兵团的高炮连,执行对空防御任务,能够对付高度在1500米、射程在2500米以内的目标。而ZSU-37-2自行高炮则计划装备坦克师的高炮团和坦克团的高炮营,负责高度3000米以下,射程为4500米以内的对空防御任务。 1958年4月21日,以首席设计师Г.С.叶菲莫夫(Г.С.Ефимов)和主任设计师Ю.В.杜马硕夫(Ю.В.Томашов)为首的设计团队造出了第一台ZSU-37-2自行高炮样车,该车重达25.5吨,装甲底盘由OKB-3中央试验设计局的乌拉尔重型机器厂负责研制,火炮直接采用了OKB-43设计局的37毫米双联高炮,小型雷达火控系统由全苏国家电子委员会第20设计局(НИИ-20 Г

КРЭ)负责研制。1959年3月,该车完成了工厂测试。1959年8月14日,“叶尼塞”自行高炮系统被赋予2A1的正式型号。1960年12月至1961年间,“叶尼塞”高炮先后完成了顿库斯科高射武器靶场的火炮测试,库宾卡国家装甲武器靶场的1200公里跑车试验,和国家无线电靶场的375小时雷达电子设备鉴定试验。1961年8月14日,正式定型,在利佩茨克拖拉机厂开始批量生产并试装,计划1963年至1965年间生产并部署450辆该型高炮。但天有不测风云,1962年9月5日,苏联部长会议下达(№925-401)号命令,停止了ZSU-37-2“叶尼塞”自行高炮的生产,只保留ZSU-23-4“石勒喀”23毫米自行高炮。 “叶尼塞”自行高炮下马的原因,据笔者分析,一是师级野战高炮,其防空范围和战斗性能相比团级“石勒喀”23毫米自行高炮没有太大提高(前者3000米,后者2500米)。二是过于昂贵,“叶尼塞”高达40万卢布的造价(当时一辆T-64超级坦克也就十几万卢布),使得苏军望而却步,苏联也没有太多的余钱,没有力量在师团两级装备两种口径的自行高炮。苏军还认为如此昂贵的高炮,不如近距地空导弹给力。加之其27.5吨的战斗全重,战略机动性远差于只有十几吨的“石勒喀”23毫米自行高炮。这样,“叶尼塞”的下马就在意料之中了。 1962年初,“叶尼塞”自行高炮还计划进行两个改进型号。第一个仍采用OB119型履带式通用底盘,加长了车体,但负重轮改为7个,提高了越野性能和射击稳定性。第二个型号更改了底盘,采用T-54/T-55主战坦克的车体。但随着“叶尼塞”的下马,这两个型号只停留在了图纸上。 “叶尼塞”和“石勒喀”自行高炮研发进程比较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9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

课时作业(三十九)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时间:月日 1.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苏联产生这一争论的背景是( ) A.市场经济的理论得到认可 B.计划经济理论被否定 C.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模式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显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说明大家对已有的经济理论产生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所以产生了上述争论,故选D项。 2.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 C.援助集体农庄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故答案为A项。 3.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 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A. B.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同时题干表格信息反映了当时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重点进行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

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学习目标】 1、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前导读】: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一、诊断病情: 1931-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联人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1、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了什么信息? 2、导致苏联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症结是什么? 病人:苏联经济 病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二、医疗过程: 1 疗效: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原因: 2、勃列日涅夫的药方

【读一读】苏联为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世界现代史》 疗效: 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原因: 3、戈尔巴乔夫的药方 (1)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政府还减少了,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3)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 (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出现企业; (5)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或建立家庭农场。 疗效: 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4、我的药方 三、知识升华

六十年代末苏联大兵压境:中国备战秘闻

六十年代末苏联大兵压境:中国备战秘闻 风声紧,雨意浓。自1968年起,中苏边境紧张气氛增加,冲突规模明显增大。 1968年1月,大批苏军侵入中国七里沁岛地区,1969年3月,苏军侵入中国珍宝岛地区,1969年6月和8月,新疆又发生中苏武装冲突。 毛泽东说:要准备打仗。 中央内部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以林彪为首的、以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为主要成员的军委办事组认为战争危险迫在眉睫。以陈毅牵头,有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参加的国际形势研究小组,则认为苏联不敢挑起反华大战。 风声紧雨意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战争威胁。 从60年代初起,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恶化,中苏边境出现了紧张局势。1962年10月,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向我国边防部队发动全面进攻,我边防部队被迫自卫还击。同年,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也企图利用大陆的暂时困难“反攻大陆”。1969年以后,美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在越南的战争,对中国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这一系列严

峻的事实,使得中国领导人不能不把国家安全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以考虑,不能不高度重视国防建设和战备工作。60年代后,这种重视的程度日益提高。1964年5月至6月的中共中央北京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把国防看作是与农业并列的“一个拳头”。他从存在着新的世界战争的严重危险的估 计出发,提出在原子战争时期,没有强大、稳固的后方不行。据此,他提出了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下决心搞好三线建设。 1965年4月12日,针对美国侵越战争不断升级的趋势,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指示》指出, 鉴于美帝国主义正在越南采取扩大侵略的步骤,直接侵犯越南民主共和国,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因此,中央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应加强备战。《指示》号召全党、全军和全 国人民,在思想上和工作上要准备应付最严重的局面,要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尽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 略方针,1965年9月初,国家计委重新草拟了《关于第三 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汇报提纲》明确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 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集中力量 尽快地把“三线”地区的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建设起来,逐 步改变工业布局;发展农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轻工业,逐步

二战德军火炮大全4重炮

105毫米leFH 43 重炮 性能: 口径:105毫米 出膛初速度:610米/秒 有效射程:13000米 说明: 105毫米leFH 43 重炮是德国为了取代德国国防军中的标准野战榴弹炮105mm le.FH 18而研制的,坚固的Skoda工厂(被德国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军工厂)发展了FH 43,105毫米leFH 43 重炮最明显的特点是:采用了类似88毫米高射炮的四轮炮架,可以360度环向射击,火炮采用当时先进的液压系统,使火炮射击时非常稳定,精确度很高。该炮仅仅制造出几门实验的样炮,限于二战战局的恶化,该炮计划没有进一步实现,没有来得及生产,所以照片找不到! 105毫米leFH 44 重炮 性能: 口径:105毫米 炮弹重;14.97公斤 出膛初速度:655米/秒 有效射程:14250米 说明: 105毫米leFH 44 重炮,也是德国为了取代德国国防军中的标准野战榴弹炮105毫米 le.FH 18而研制的,德国的克虏伯公司仅仅制造了2门样炮,性能上比捷克斯洛伐克的Skoda工厂研制的105毫米leFH 43 重炮强,其炮架则是五花八门。主要原因是:希特勒希望新型重炮必需使用现有火炮的零部件,今天看来有点火炮通用化、模块化的思路。按照希特勒的最高指示,克虏伯公司给105毫米leFH 44 重炮配置了以下火炮的炮架:105毫米 le. FH 18/40榴弹炮的炮架、105毫米 le. FH 42 榴弹炮的炮架、88mm Pak 43反坦克炮的炮架。由于该炮采用不同炮架后,重量增加较多,机动性下降,所以德国克虏伯公司没有进一步发展。照片现在找不到。 128毫米K 43 重炮 说明: 为了在火炮上赶超苏联的122毫米火炮,德国人决定发展128毫米K 43 重炮,它将使用与128毫米Flak 40重型防空炮相同的身管和炮膛。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Skoda工厂生产了一门试验的原型炮,采用交错十字型炮架。但是仅仅制造一门就终止了。因为德国的克虏伯公司发展的类似重炮已经走在Skoda工厂的前面。不过Skoda工厂生产的唯一一门128毫米K 43 的原型炮计划是安装在黑豹坦克的第12种实验型号Grille 12 上面的。限于战局恶化,128毫米K 43没有量产,而计划装备128毫米K 43黑豹Grille 12型也仅仅停留在计划图纸阶段,没有量产。照片找不到,因为只制造一门,已经毁于战火。 另外说明:德国的黑豹还有一些计划型号及其计划装备的火炮列表,从俄罗斯找的: Grille 10* 88mm Flak 37 L/56 (ранний) 88mm Flak 41 L/75 (поздний)Panzer IV / Sd.Kfz.9 Grille 10 88mm Flak 37/41. Panther Grille 10 100mm K. Panther Grille 10 105mm leFH 43/35. Panther Grille 12 128mm K 43/44. Panther Grille 15 150mm sFH 43/44. Panther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二战前的苏联秘闻

一.1937年的苏联军事理论有多落后? 1937年,在苏联的军事理论上,最流行的是对骑兵解决战术和战略任务的夸大,而斯大林和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坚持这种主张,而重视装甲部队建设的“苏联装甲之父”图哈切夫斯基被指控为“人民公敌”,被解除军职。 二.苏联大清洗时期之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死因 1937年5月,盖世太保头子海德里希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导演了一场德国军事谍报局的火灾,借此炮制了一份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谋反的专卷,借苏联肃反委员会之手除掉了大患图哈切夫斯基。 三.为何日本没在德国突袭苏联时,北上支援?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苏联在伪满洲国制造“张鼓峰事件”,并在之后的诺门坎战役中大捷,使日本被迫调整战略,由西进变为南下,对苏联产生了深深的忌惮,并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 四.苏联打造“东方战线” 1.1939年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与德国合伙瓜分了波兰。 2.1939年11月,苏联制造“曼尼拉事件”,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30日,45万苏军入侵只有18万部队的芬兰。但由于苏军整体素质不高以及天气地形等因素,苏联第一次入侵损失惨重,斯大林震怒,重新聚集兵力,发动第二次入侵,3月12日,苏芬签订合约。苏芬战争中,苏联对外宣称近50万伤亡,事实上近百万,而芬兰伤亡仅5万,这一战充分暴露出苏联军队巨大的弱点。 3.1940年6月,苏联通过威逼利诱兼并波罗的海三国。 斯大林本想把“东部战线”作为抵御德国入侵的屏障,却使得被入侵国家和一些还未被入侵的国家倒向了德国,壮大了德国的力量。而苏军在作战中暴露的弱点,充分展示在德国的面前,这使得希特勒更加坚定了入侵苏联的决心。 五.遭到德国突袭的苏联真的是毫无准备吗? 1940年1月,苏联秘密制订了“大雷雨”计划,准备对德国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实施的时间定于1940年夏季。斯大林估计德国很难在西线取胜,只要德国陷入西线泥潭,苏联就会入侵德国,对付英法。不料,英法联军一败再败,最后连法国都投了降。苏联未能完成攻打德国的军事准备,故而计划延后。尽管如此,战前,德军在苏联边境部署的陆军部队人数为250万,而苏军西部边境总数达到430万;苏军坦克数量增加到15687辆,是德军的4倍多,其中1500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T-34坦克和KV重型坦克;苏军部署在西部边境的飞机有11000多架,其空军对德国空军具有至少5倍的数量优势;苏联拥有6万门火炮,德军拥有43000门火炮。可以说,苏军对德军具有各方面绝对数量优势,故而斯大林认为德军在灭亡英国之前是不敢对苏联开战的,并且自己会抢在希特勒之前动手。 六.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对背后的日本真的毫无戒备吗? 事实上,苏联间谍查德.佐尔格潜伏日本,与日本的尾崎秀实等人一起成立了“扎姆扎”小组,在被捕前,他向苏联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关于苏联,日本政要一致认为,即使德军战胜苏军,日本也要等到明春出兵苏联,因为美国问题和南进问题比远东问题重要。”,这使得后来的莫斯科保卫战中斯大林将远东的最后20个师调往莫斯科,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七.希特勒出台对苏作战的“巴巴罗萨”行动之前,到底对苏联了解多少? 事实上,战前,德国最高统帅部无从了解苏联坦克和飞机的数量,德国情报部门的报告也只是猜测而不是判断,希特勒的情报部门只能以苏联人口和估计的工业潜力为依据,粗略而草率地判断敌情。也就是说,苏联的战争潜力有多大,希特勒根本一无所知。不过,希特勒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参照物,那就是1939年的苏芬战争,苏军低劣的战斗素质让希特勒坚

二战中的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

二战中的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 毋庸置疑,轻型坦克歼击车是纳粹德国二战中实战价值最高的装甲车辆之一,而苏联红军在这一领域似乎并无明确的概念,在统计装甲力量时甚至对坦克和自行火炮不加区分。因此尽管苏军的坦克歼击车在残酷的战争中殊死拼杀,却因先天不足,始终没有应有的名分。 实际上,苏军坦克歼击车诞生的理由很简单,即面对超强防护的德军坦克,在己方坦克暂时无法安装有效的大威力火炮时,紧急研发一种安装反坦克火炮的装甲车辆。正是由于这种作为权宜之计的思路,苏联红军并没有大量装备轻型坦克歼击车。SU-76等自行火炮虽然兼具反坦克能力,但当它无法对付德军坦克不断加厚的正面装甲时,就基本退出了反坦克作战。 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苏联红军从未试图拥有与德军类似的轻型坦克歼击车。恰恰相反,最早提出固定炮塔的坦克歼击车概念的正是苏联人而非德国人。苏联对轻型坦克歼击车的研究投入的精力并不少,其最典型特征是低矮的无炮塔外形、大倾角装甲和一体化动力-战斗室,以轻量级的体重搭载着不太相称的反坦克火炮。 思路领先 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起源于德国入侵之前的1941年4月。在审查轻型侦察坦克计划(SMK)时,中央同时提出了研制T-50坦克的计划,但原计划为T50配套的57毫米高初速坦克炮却未能接时完成。有人鉴于一年前横扫西欧的德国装甲部队的潜在威胁,提出以T50坦克的底盘安装1941型高初速反坦克炮(ZIS-2),迅速开发一种坦克歼击车,以应不时之需。 当时,T-34坦克和KV坦克已开始批量生产,如果再大规模生产仅重14吨、战斗力远不如T-34的T-50,只会带来更多的混乱。因而T-50向坦克歼击车发展的方向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1941年5月19日列宁格勒负责T-50研制的174厂提出了坦克歼击车的初步设计方案,但表示:如果要采自用旋转炮塔,还需要更多的试验和设计,因此快速而现实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固定炮塔。它不仅对采用大倾角装甲、降低造价和重量都有好处,而且安装在前装甲上的57毫米高初速炮采取特殊措施后,仍可提供左右各22.5°的射界,加上保留了车长的指挥塔,因此不会对战场观察带来更多不利。 总之,苏联轻型坦克歼击车的出现既有应对潜在敌人装甲力量威胁的原因,也有在当时体制下为重复型号寻求出路的原因。无论如何,是苏联人率先对轻型坦克歼击车的功能作出了定位――可以作为坦克的一种简易替代装置,装备坦克机械化部队和步兵部队,为部队提供基本的反坦克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战术机动性和防护。而德国人直到1942年以后才逐渐建立了这种认识。 不过T-50坦克并未留下太多资料。苏德战争开始后174厂销毁了有关资

2020版高考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讲二战后苏联的改革试题(含解析)

第二讲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8·安徽蚌埠一模)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采取打破地区、部门界限,组织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使得科技发展速度快于西方同类项目。然而,19541962年,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仅是美国的1/2,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5。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苏联( ) A. 经济体制僵化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 B. 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活力仍然存在 C. 攻势外交政策极大消耗了经济实力 D. 不重视农业投入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2. (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盟六评)苏联学者指出:若不是多亏新开垦地获得丰收,苏联在1956年几乎肯定要发生饥荒。这主要表明( ) A.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出现重大突破 B. 赫鲁晓夫的垦荒政策符合苏联实际 C. 垦荒政策是苏联特殊国情的产物 D. 二战后初期的苏联改革成效最突出 3. (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1958年赫鲁晓夫将机器拖拉机站进行改组,把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这是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正确措施,可是赫鲁晓夫把这一改革解释为“有助于把集体农庄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并且强调指出这一措施不是“所有制的倒退”。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 破除了经济发展的桎梏 B. 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C. 平衡了农轻重发展比例 D. 强化了国家对农业管理 4. (2018·湖南株洲统一检测)赫鲁晓夫退休后,曾订购水管和营养液混合剂,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并取得成功,当他发现栽培出的黄瓜和西红柿因为成本太高而市价昂贵时,便再也不提这件事情了。赫鲁晓夫之所以对此事缄默,是因为他( ) A. 对盲目开荒政策有所反思 B. 认为对农业投资很不够 C. 对国营农场改革耿耿于怀 D. 知道经济体制弊端重重 5. (2018·山东淄博部分学校二模)1965年,苏联陆续出台了调整农业政策的法令,改变过去每年制定一次农产品收购计划的做法,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的制度,农产品收购计划制定后5年不变。这些做法( ) A. 扭转了苏联农业落后局面 B.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 改变了旧体制框架的弊端 D. 降低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上表为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苏联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 A. 缺乏明确指导思想致改革混乱 B. 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为重点 C. 没有触动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 D. 改革操之过急脱离经济实际 7. (2018·湖南怀化二模)以下是《20世纪60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3[2017全国卷Ⅲ,34,4分]1953年①,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②。这一措施旨在③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本题从苏联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切入,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凸显时空观念①、史料实证②、历史解释③等学科核心素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承认农民的个体利益,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赫鲁晓夫只是对农业政策进行了微调,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并未改变,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城乡的社会状况,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运动发生在斯大林执政时期,D项错误。 A 4[2019全国卷Ⅲ,35,4分] 苏联1970年①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类别1961年对1970年的 预测或计划任务②1970年实际产量② 钢 1.45亿 1.15亿 煤 3.9亿 3.35亿 肉 2 500万 1 230万 蔬菜与瓜类 4 700万 1 300万 上表可以说明③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本题从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切入,考查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成效,凸显了时空观念①、史料实证②、历史解释③等学科核心素养。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的钢、煤、肉、蔬菜与瓜类等产量都没有完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的,反映了当时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苏联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体现不出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苏联1970年计划实际完成情况与既定目标相差甚远,无法得出当时苏联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 A 解题反思二战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构成了苏联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三者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三者的侧重点看,赫鲁晓夫侧重于农业,勃列日涅夫侧重于工业,而戈尔巴乔夫侧重于政治体制。前两次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 的局部调整,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

前苏联克格勃“燕子”的前世今生之六

前苏联克格勃“燕子”的前世今生之六 老枪 “黑寡妇”二十五年前在欧洲就如雷贯耳 随着俄罗斯国有公司、商店、工厂、矿山被瓜分完毕,俄罗斯黑白两道侵吞国有财富的生死大战告一段落。胜利者的排座次通过美国《福布斯》财富杂志而确定,霍多尔科夫斯基在俄罗斯富豪榜上坐了第一把交椅,阿布拉莫维奇坐了第二把交椅……而柯兹尼雪夫排在第二十三名,《福布斯》估计柯兹尼雪夫拥有10亿以上美元的财产。 吉娣的情绪近来日渐低落,原因是她的家乡车臣正处战火纷飞的灾难中。吉娣的一个堂哥和一个表妹在车臣战争中丧身,令吉娣最忧愁的是,她的父母亲还在车臣,父亲拒绝了吉娣让他们来莫斯科享福的要求,表示死也要把老骨头埋在家乡的土地上。 车臣战争愈演愈烈,车臣平民伤亡人数不断增多,吉娣不幸的预感终成事实,她的父母亲在同一天死于战火中。 吉娣回车臣处理父母后事,库列尼娜到莫斯科的舍列梅季耶夫机场送吉娣,两人相拥而泣,心中都有种深深的不祥预感。吉娣乘坐客车进入车臣的境内,满目疮痍,盗贼遍地,土匪

横行。客车在行经一个山口时,被一群便衣武装人员拦住。这群人上车后,搜走了乘客身所有值钱的东西。而吉娣仅身上佩戴的金手饰,其价值就超过了全车30多名旅客所带钱 财的总数,当他们打开吉娣随身携带的皮箱,发现里面装着数万美元,更是惊喜若狂,两个头儿模样的人盯着吉娣耳语了一遍,立即就有人将她押下了客车带进路边树木。吉娣进入树林不久,看到与她同坐一车的年轻妇女全数被带了过来。这帮人开始了集体奸污女乘客的兽行,吉娣优越的生活条件保养得分外娇嫩的体肤,与同行的车臣妇女肤色粗糙、面容憔悴相比,就如天仙。吉娣被两个头儿奸污后,其余男人丢下自己的女人发疯般地冲向了她。 回到车上,吉娣从同车妇女口里得知,这样的事情对车臣 妇女已经习以为常。车臣妇女在车臣战争中完全过着地狱般的生活,男人死了,妇女则担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并随时听从车臣武装人员的召唤,为他们提供无偿的性服务;而多如牛毛的武装土匪,可以随意闯进居民家中,奸污未成年的女孩,搜去活命的一点粮食。吉娣发现车上的妇女讲起这些悲惨的经历时,对车臣武装人员没有怨言,而是咬牙切齿地把所有的罪过加到了俄军头上。 吉娣的财物被洗劫一空,她终于回到了车臣首府,城内到 处残垣断壁,她凭印象找到了自己的家,这里成了一堆废墟。吉娣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原先的邻居,打听父母遗骸的下落。

二战德军各兵种部队所用的一些缩写和名称翻译系列篇

A Abt, Abtl (Abteilung) 装甲营(这个词在德国部队之中运用极为广泛,而在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之中多数情况下指的是营级单位。而同样这个词在空军之中则指的是特别附属部门和部队,如Flakabteilung 防空部队;而在海军之中则是称呼一个专职部队的全体队员,如Funkabteilung通讯组全体。) Abshn (Abschnitt) 分区、分组(此词同样属常用之词,这里的意思主要指的是地理位置上的战斗分区。同样这个词在SS党卫队当中则要说成为旅队分区了。) ARW (Achtradwagen) 拥有八个轮的重型卡车或是装甲车 (a) (amerikanisch) 美制 Anh (Anh?nger) 拖车,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坦克后面拽着的弹药车或是扫雷车一类的 Art (Artillerie) 炮兵 Aufkl (Aufkl?rer) 侦查兵,多数情况下指的是空军的侦察机,而在装甲部队或是陆军部队当中如果说起侦察兵的话,也会用到Vorhut这个词,最起码在一些非正规军文之中是这样说的! Ausf (Ausführung) 型号 B BW (Bataillonswagen) 团队指挥车 Bef Wg (Befehlswagen) 一线挂指挥旗的指挥战车 PzBergeWg (Panzerbergewagen) 坦克救护装甲车

Brig (Brigade) 旅 BL (Brückenleger) 架桥工程车 D DB (Daimler Benz)戴姆勒"奔驰 (d) (deutsch)德制 DAK (Deutsches Afrika Korps) 德国非洲军团(专指隆帅的部队) DW (Durchbruchwagen) 阵地突击装甲车,同时也可以指主力的攻击先锋坦克 E (e) (englisch) 英制 E (Entwicklung) 研究、研制,多数值得是研究的级别 Einh (Einheit) 部队,这个词也很常用,而其意思太广,并不易进行专门翻译的。但是这个词多数用在正规公文或是对外的公开命令中。

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问题尤为严重. 2 措施 农业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牺畜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尝试推选“物质利益原则” 3 评价 ①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 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②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修修补补。 ③提出“20内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脱离了实际。 ④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 目性。 ⑤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勃列日涅夫改革 1 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 措施 工业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农业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3 局限性 (1)错误认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停滞不前。 (3)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带来负面影响。 4.失败: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启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改革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 相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④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入手;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借鉴: ●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改革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的精神;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 ●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不能背离方向; ●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二战前现代史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写道:“很明显,对人的重新强调和对人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重新强调,显然比之前中世纪的观点更能导致海外扩张。”这句话说的是 A.文艺复兴的影响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启蒙运动的影响 D.工业革命的影响 2、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煤的储存丰富 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采掘技术提高 D.煤的出口量激增 3.有人说西欧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就是因为在15—19世纪该地区最早出现了许多影响世界进程的大事。这些大事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锻炼了人们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同时又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下列不属于这一事件的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美国独立战争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4.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下列事件可以作为“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证据的是B A启蒙运动深入发展并走向高潮B西欧各国工业革命相继展开 C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D民主共和制在各国普遍建立 5.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B.奥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C.法国国王路易十四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1.《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目的是 A建立无产阶级政权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什么革命 C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巩固苏维埃政权 2.1917年,俄历2月23日是“国际三八妇女节”,首都彼得格勒受失业和饥饿威胁的工人与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会和示威活动,提出了“打倒战争”“反对饥饿”等口号。这一天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了12万人。随后罢工和示威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材料表明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 A.取得争霸战争胜利B.实现和平,发展经济 C.进行无产阶级革命D.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 3.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向布尔什维克党祝贺,“你们摧毁了俄国资本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富丽堂皇的大厦。你们首先向全世界发出…和平属于人民?的呼声,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倡议签订和约,接着就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大业……”。上述材料最能体现[ ] A.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B.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D.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

吃遍天----苏联45毫米20K火炮

在M1930型火炮定型不久,苏联革命委员会就立即指示第8号工厂针对增加威力和便于量产对其进行改进。这种炮保留有Ml930型的炮架和防盾,换装了45毫米口径炮管以及简易瞄准装置,外观上非常接近德国PaR 36型。1932年3月,这种炮通过了测试并被定型为M1932型。M1932型刚交付部队,就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为改动瞄准装置后移动的击发装置位置不合理,不便于炮手开炮闭锁机构未能实现半自动,射速较低。1936年起,第8号工厂针对炮兵部队反映的情况开始对其进行改进。主要是改用了将击发装置移至高低机边; 炮闩改为直立楔式,能够实现半自动闭锁,射速显著提高。此外,水平回转机等其他部件也得到相应改善。 1937年,改进后的样炮被定型为Ml937型,并投入量产。次年,为解决维护和后勤供给问题,Ml937型的某些配件被更换,改称M1938型。但实际在苏军的装备记录中,仍将其当作M1937型。苏芬战争中,苏军投入大批M1937型。由于芬军坦克数量极少,该炮主要被用于支援步兵作战,拿来摧毁工事和碉堡。大约有125门该炮被芬军缴获并使用,击毁了不少苏军轻型坦克。 一向追求重火力、高输出的苏联人自然不会忘记将这门火炮装在装甲车辆上。经过研发M1938型反坦克炮被成功的安装上了坦克。如果说D-10型100毫米坦克炮是苏军的传家宝,那么20K坦克炮则是苏军早期的吃遍天。战争开始的时候苏联20K型45毫米火炮则能在1公里外击毁德国坦克。而德国的“什科达”公司的37毫米坦克炮杀伤弹(610克)是苏联20K型炮炮弹(1430克)的1/2不到,因此对步

兵的杀伤力显著要小。至于对装甲目标的杀伤力,37毫米炮的作用则非常有限。 说了这么多,是想告诉大家,咱们平时关注的更多的可能都是什么什么坦克,什么什么自行火炮,但其实一个无敌坦克,架在坦克上的火炮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时火力强大的体现,尤其是重坦,想成为陆地上的霸主,你的铁甲洪流就必须像猛兽一样进攻,就必须有个好的火炮,在二战历史中,每款经典坦克的火炮都很抢眼,都是经典元素之一,我相信,大家都想去尝试哪种火炮威力更大吧,可光靠我说45毫米20K火炮好,有人去觉得美国火炮不错,如果真有人有异议,我想大家可以去一款以二战历史背景为模板的写实游戏里去一较 高下。 那个游戏叫《坦克世界》,那里面的20K反坦克炮也是苏军早期的利器。不但通用性好,威力也相当可观。该火炮在游戏中穿透力为51/84/23毫米,杀伤力很大,远高于美德同期火炮。一般在同级甚至高一级的分房内这门炮都可以在四炮内解决对手。但20K反坦克炮就显得过于老迈了,毕竟这是一门卫国战争前的火炮,对付厚重装甲还是非常吃力,所以尽量避免正面打击。而作为吃遍天的炮不断升级后各种不同 的新炮想必也是相当难以取舍的吧。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教学方法】重点采用比较的方法,运用史料组织学生讨论。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讲授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 (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联的最高领导地位。(阅读课本P98历史纵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