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老挝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老挝是东南亚国家之一,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其中金矿资源是比较重要的一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金矿的开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从老挝金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矿模式两个方面,对老挝典型金矿床进行探讨。

一、老挝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1. 地质背景

老挝地质构造复杂,多属于岩浆-变质岩带。老挝主要分布在古老盆山带,其地壳构造以老挝岩浆-变质岩带为主,由岩浆红色花岗岩、变质硬岩、褶皱岩系,以及燕山系泥岩、砂岩等成分构成。

2. 成矿物质

老挝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有脉状矿体和矿床两种。脉状矿体主要由石英、绿泥石、方解石、辉绿岩等矿物组成,其中石英在成矿中起到重要的载矿作用。矿床主要由黄铁矿、辉钼矿、方解石、硫化物等矿物组成,其中黄铁矿是金矿的主要矿物之一。

3. 成矿时代

老挝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前寺河期、双支期、泰国期和后寺河期,其中前寺河期的成矿活动最为显著。根据地质勘

探和研究的结果,老挝金矿床主要形成在岩浆-热液环境中,沉积岩和火山岩矿床较少。

4. 成矿地质条件

老挝金矿床的形成受到多种地质条件的制约,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岩石属性、岩浆热液运动、构造变形等方面的因素。在老挝,多数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太古界基性岩带和岩浆-变质岩带的交界地带,成矿物质主要由岩浆热液活动形成。

二、老挝金矿床的成矿模式

1. 岩浆热液成矿模式

老挝金矿床的成矿模式主要是岩浆热液成矿模式,也就是在岩浆热液作用下,成矿物质在地下富集,形成矿床。

2. 砂岩型金矿成矿模式

砂岩型金矿的成矿模式是指沉积岩经历一系列的化学、地球物理作用,使金在砂岩中被富集起来,形成金矿床。

3. 特殊结构型金矿成矿模式

特殊结构型金矿成矿模式是指通过燕山系泥岩、砂岩等层状地层,在断裂、褶皱、侵蚀作用下,形成特殊结构的金矿床。

综上所述,老挝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主要是受到岩浆

-变质岩带的多种因素的影响,金矿主要分布在太古界基性岩

带和岩浆-变质岩带的交界地带,成矿物质主要由岩浆热液活

动形成。在成矿过程中,脉状矿体和矿床是老挝金矿的主要成矿类型。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老挝金矿资源,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其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为了深入了解老挝金矿的发展状况,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以下是一些与老挝金矿相关的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的分析。

一、老挝金矿产量

根据老挝矿产资源部门的发布,2019年老挝金矿产量为6.18吨,同比增长15.84%。这一数字虽然不算高,但说明了老挝

金矿发展态势良好,正在逐渐成为国家的重要经济资源之一。

二、老挝金矿储量

老挝金矿储量的准确数字并不容易确定,由于老挝金矿位于丛林茂密的地区,地形较为复杂,难以进行详细和全面的勘探和评估。但据老挝官方资料统计,老挝拥有的金矿储量应该在

10-20吨之间。

三、老挝金矿开采企业

老挝金矿开采企业主要有几家,如Khamkeut Saen Oudom Limited、Lao State Gypsum Mining、Lane Xang Minerals Limited等。其中,Lane Xang Minerals Limited是老挝最大的

金矿生产企业,该公司负责老挝西南部的金矿生产。

四、老挝金矿对经济的贡献

老挝金矿对经济的贡献很大。根据老挝矿产资源部门发布的数据,黄金占老挝出口总额的25%以上,同时提供了数以千计

的就业机会。此外,老挝的黄金矿产也为国际市场提供了一定的产量。

五、老挝金矿的开发和管理

老挝金矿的开发和管理面临多种问题。由于老挝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矿区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需要加强环保,降低社会成本。同时,由于老挝的矿业管理制度不完善,需要加强政府领导和规范管理,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综上所述,老挝金矿产量同比增长,储量在10-20吨之间,Lane Xang Minerals Limited是老挝最大的金矿生产企业,对经

济有25%以上的贡献。但是开发和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也不

能忽视,需要加强环保和规范管理,确保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以老挝为例,对金矿的开发和管理进行研究和思考,探究如何在强化环保和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的金矿开发利用,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老挝是个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在化石能源、金属矿产、水利资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潜力和开发价值。目前,老挝的金矿资源较其它矿产资源而言相对单一,但其开采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却比其他矿业类型更复杂和难以控制。如何在金矿开采中平衡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是开发这一领域的难点。本文主要从老挝金矿开发和管理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一、老挝金矿开发和管理的现状

老挝金矿的开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30年的发展,

金矿已经成为老挝重要的矿产资源。目前,老挝的金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沙耶武里省、萨缪省、甘蒙省等地,其中西贡地区是老挝黄金资源的重要产区之一。老挝政府为吸引外资、发展黄金矿产业,制定了政策法规,并将矿业开采视为国家重点产业之一。目前,老挝的金矿开发企业主要有几家,其中 Lane Xang Minerals Limited 是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

金矿开发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带来环境和生态问题。老挝境内许多采矿工作已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了影响,如土地破坏、森林砍伐、水土流失、水污染等。研究显示,老挝的矿业开采在当地居民健康和环境方面的影响十分复杂,其中最显著的影响是重金属污染。此外,采矿对生态的影响也

十分重大,目前采矿已经成为当地生态破坏的最大祸首,导致多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恶化的局面。

二、可持续金矿开发与利用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都得到平衡与和谐发展。河海大学做出了全球金矿开发规划,其中明确走可持续

路线,通过生态建设论证、绿色金矿开采实践等措施实现可持续的金矿开发与利用。金矿资源是公共资源,国家有积极的管理责任,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管理方案应包括法规和制度体系、行为准则和限制、配套设施和管理措施,以确保金矿的开发和利用符合有关的环保标准和要求。具体如下:

1. 加强政府管理和规范,通过政策、法律等手段促进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在开发和利用金矿资源过程中的合作和协调。

2. 强化环保和生态保护,通过控制矿区的污染排放量、减少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推广环境友好型开采等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通过优化金矿的采储技术、改进矿山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手段,以更高效率和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 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通过政府、企业、公益组织等多方的宣传教育,提升当地社区对环保和可持续开发的认知和关注度。

三、结合案例,讨论可持续开发的重要性

当前,上海金融学院和老挝国家矿业部的合作项目在施,旨在引进多方的经验与技术,全面提高老挝金矿开采的效率、可持续性。该项目将在环保、资源利用、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为老挝的黄金矿开采注入新的动力。

案例证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金矿开发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而它的实施必须借助于政策支持以及全社会的努力。

只有在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才能实现金矿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金矿开发和管理要考虑广泛的利益攸关方,包括环保、社会和经济资源利用方面,应该倡导科学开发、和彻底的管理,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在国际合作、科技进步、绿色生产等方面寻求创造性的改进,以推动现代化的金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老挝金矿资源

老挝金矿资源 金矿在老挝分布非常广泛,大小河流的冲击层中普遍有砂金产出。金矿类型主要有四种,即冲积型砂金矿、斑岩型与铜伴生的金矿,石英脉型金矿和卡林型微细粒金矿。 金矿按地域主要集中分布于八个片区,即波乔-南塔片区,乌多姆赛-琅勃拉邦片区、川圹-赛松本片区、华潘片区、万象盆地西沿片区、玻里坎赛片区、沙湾拿吉片区、阿速坡片区。斑岩型铜金矿和卡林型微细粒金矿应有很大的找矿前景。2003年2月28日,辽宁省华锦国际经贸集团公司与老挝政府正式签约,取得了琅勃拉邦省帕奔金矿开发权,目前勘探工作已结束,发现3个具开采价值的金矿体,储量已达中型规模(C+D级储量1000KG),且具有扩大远景之可能。 冲积型金矿在老挝许多地区都有发现,而多数为小型冲积型金矿,只能小规模生产,仅有短期效益。这类矿床对一些小公司和小型手工业生产者仍有吸引力,它可以在短期获利,但不能长期维持生产。冲积型矿床多位于河谷底部,对于这类矿床的开采会影响该区的农业生产。Bakoulin和其他学者(1986)介绍了老挝的许多冲积型金矿床,详细描述了若干金矿床的规模、厚度和含金量。在老挝只有在最大的河流——湄公河谷的砂金矿床才有可能进行机械化生产和 开采。采用地球化学找矿对于寻找原生岩金矿床是非常成功的,最重要的岩金矿床有如下地区。

1、沙纳坝—巴莱(Sanakham-Paklay)火山岩带 这是一个比较熟悉的地质带,它与泰国的黎府(loei)金矿带相连,在这个金矿带近来已作过少数几个矿区的风险勘探。三叠纪安山质火山岩可能是金矿的矿源层.金主要富集于石英脉和邻近的同生花岗闪长岩或斑岩侵入体的蚀变带中。在南森——南利(Nam Seng —Nam Lik)地带也发现了类似的火山岩,并通过航空地球物理测量探测出这类侵入体,该区水系重砂中存在一组贱金属、辰砂和自然金异常区。从这两个火山岩地区到伴有金异常的西部和北部可能同属于一个金矿带,它们都与沙纳坝地区有着类似的重矿物组合,辰砂的出现,可以认为它们属于浅成低温热液成因。 2、川圹(XiangKhong)火山岩带 川圹火山岩带是具有找矿远景的成矿带,它包括二叠纪流纹岩类火山岩和同生侵入的花岗闪长岩体,并在蚀变围岩中发育有交代黄铁矿蚀变带。在此蚀变带已发现富铜矿体。并在南岸河(Nam Ngu n)及其流域有金的高异常出现。以上资料表明在流纹岩或蚀变带存在岩金资源。在该区30×20km断层结合带,经详细地质勘查,认为属于与斑岩有关的铜——金矿床模式。在川圹省南部少数地区的下伏岩石主要为安山岩,这些岩石可能是一些金异常的源区,该地区沿泥盆纪沉积物的走向出现贱金属和汞的矿物组合,可能仍属低温热液成因。在伴有铜矿化出现的两个类似火山岩之间为理想的成矿远景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及矿床实例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与矿床实例 一、岩桨热液金矿床 本类矿床分布于古地块周围断陷盆地的边缘或两个构造单元之间的深断裂带附近。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了本类型的矿床。如密山~清源深断裂,郯城~庐江深大断裂,浙闽沿海的丽水~海丰深断裂带等。混合岩化~交代重熔、同熔型花岗岩类与含金建造变质岩系有着内在联系,所形成的含金花岗岩或偏碱性的花岗岩类小侵入体,岩株对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有直接的控制作用。 本类型金矿床可分3个亚类。 (一)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成矿母岩为含金的重熔型花岗石。在燕山期,它们沿着深切基底的断裂构造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盖层中。金矿化多沿台、槽分界断裂隆起区的边缘断裂展布。在隆起区以金矿化为主,伴有多金属矿化,在凹陷区以多金属矿化为主,而在过渡带则为金~多金属矿化。在侵入体内为石英细脉浸染型金矿化,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产于岩体的边缘或其顶部,而含金石英脉带赋存于接触带和围岩的构造裂隙中。 河北峪耳崖金矿床: 燕山期花岗杂岩体居于矿区中心。呈北东~南西向分布,岩体的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长2km,宽0.7km,平面上中间膨大两端狭小,呈一菱形状(图1~4)侵入于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中,接触带局部有矽卡岩化现象。侵入杂岩体主要由同源不同阶段侵入的似

斑状斜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金矿化带主要分布于内接触带附近和岩体中,极少数分布于云岩岩或边部的断裂构造中,白云岩中的矿体,一般距接触带50~100m。 成矿断裂主要有两组,一组走向北40o~80o东,倾向北西,倾角400~80o,贯穿全区,规模较大,破碎带发育,另一组走向为2900~280o倾向北东,倾角40o~60o,仅在若休内部发育,与第一组斜交,规模小。 已查明地表矿带有14条,深部盲矿带10余条,每一矿带由1~6条矿体组成。大多数矿带平行于岩体长轴方向,呈平行脉状,雁行排列,地表规模较大,长几百米,厚度不足1 米,最厚5~10 米。 含金地质体共有3种:①含金黄铁矿石英脉;②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③含金破碎蚀变带。 围岩蚀变强烈,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钠长石化为主。 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有银金矿和碲金矿,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等。金品位为5.37~9.01g/t,一般在7 g/t以上。

成矿模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成矿模式 成矿模式又称矿床模式.成矿模式并没有十分严格的定义。目前一般认为,所谓成矿模式,是指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形成环境及其成因机制的高度综合和概括,它是表达矿床研究成果、反映矿床成矿规律的重要形式。其成果为制定合理的矿产勘查战略和工作方案,科学找矿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成矿模式的表达,一般要求文字与图表并重,文字言简意赅,图表要醒目准确。 成矿模式的建立过程常起始于单个矿床,特别是典型矿床的描述性概括。同时与其他类似矿床对比,最终对同一类型矿床进行总结概括,从中概括和抽象出一些共同特征,内在规律。 成矿模式的建立是以重要的典型矿床研究为基础的,但又必须超越对单个矿床的纯粹描述,需要充分分析和对比大量的典型矿床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矿床归为一类。因此,广泛借鉴和利用区域成矿学研究成果,是建立正确的成矿模式的必要前提。同时,区域成矿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模式化,用区域成矿模式展示。 成矿模式指导矿产勘查实践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将斑岩型铜矿成矿模式应用于世界范围内的斑岩铜矿找矿工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国60 年代初应用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的五层楼成矿模式,发现了一大批隐伏钨矿床;近年来,应用卡林型金矿成矿模式发现和评价了黔西南及其它地区的金矿床。 同时,大量成矿模式的不断建立能够对现行矿床成因分类进行合理补充。目前广泛流行的矿床成因分类,基本上是以单一成矿作用为主要依据来划分的。自然界中的矿床固然有一部分是单成因或以一种成因为主的,但是有相当多的矿床是多成因叠加形成的,如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亚的奥林匹克坝金-铀矿床和中

老挝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老挝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老挝是东南亚国家之一,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其中金矿资源是比较重要的一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金矿的开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从老挝金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矿模式两个方面,对老挝典型金矿床进行探讨。 一、老挝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1. 地质背景 老挝地质构造复杂,多属于岩浆-变质岩带。老挝主要分布在古老盆山带,其地壳构造以老挝岩浆-变质岩带为主,由岩浆红色花岗岩、变质硬岩、褶皱岩系,以及燕山系泥岩、砂岩等成分构成。 2. 成矿物质 老挝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有脉状矿体和矿床两种。脉状矿体主要由石英、绿泥石、方解石、辉绿岩等矿物组成,其中石英在成矿中起到重要的载矿作用。矿床主要由黄铁矿、辉钼矿、方解石、硫化物等矿物组成,其中黄铁矿是金矿的主要矿物之一。 3. 成矿时代 老挝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前寺河期、双支期、泰国期和后寺河期,其中前寺河期的成矿活动最为显著。根据地质勘

探和研究的结果,老挝金矿床主要形成在岩浆-热液环境中,沉积岩和火山岩矿床较少。 4. 成矿地质条件 老挝金矿床的形成受到多种地质条件的制约,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岩石属性、岩浆热液运动、构造变形等方面的因素。在老挝,多数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太古界基性岩带和岩浆-变质岩带的交界地带,成矿物质主要由岩浆热液活动形成。 二、老挝金矿床的成矿模式 1. 岩浆热液成矿模式 老挝金矿床的成矿模式主要是岩浆热液成矿模式,也就是在岩浆热液作用下,成矿物质在地下富集,形成矿床。 2. 砂岩型金矿成矿模式 砂岩型金矿的成矿模式是指沉积岩经历一系列的化学、地球物理作用,使金在砂岩中被富集起来,形成金矿床。 3. 特殊结构型金矿成矿模式 特殊结构型金矿成矿模式是指通过燕山系泥岩、砂岩等层状地层,在断裂、褶皱、侵蚀作用下,形成特殊结构的金矿床。 综上所述,老挝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主要是受到岩浆

探讨有色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特征

探讨有色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特征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及进步,有色金属矿存在独有的采矿优势,在现实生活方面对有色金属的应用不断增多,所以正受到广泛关注。而且,有色金属矿有明显的稀缺性特点,其稀缺性与巨大的价值需要全面确定有色金属矿各种成矿地质性质。积极找到有色金属矿能够改善当下的这种现况,需要深入探究有色金属成矿的持续发展,由此推动金属矿寻找。简而言之,伴随时代的发展需求与观念的改变,有色金属有关领域势必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对于有色金属矿体地质特点与成矿特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合理指导找矿项目。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床;地质特点;成矿特点 除了黑色金属矿石之外的金属矿体都是有色金属,涉及铅、钴、钨、镍等稀缺金属和铜、锌等重金属矿体资源。在暴露于陆地表层,有色金属很难辨别,可以清楚判断的有色金属极少,再加之技术人员针对专业找矿模式与有关成矿模型的知识不足,令找矿更为困难。为克服各种困难,更要制定科学模式开始找矿,由此提高找矿的合理性与精准性。 1、有色金属的含义与采矿背景 1.1有色金属含义 从广义上来说,有色金属含义包含的范围很广,除了金、银等常规金属矿产意外,还有稀土金属矿产、稀缺金属等不典型的金属矿产,及其Al、Mg、Cu、Pb、Zn等在现实生活用品或者其他地区常常会使用的各种轻金属与重金属矿体资源。简单地说,除了黑色金属矿产之外的其余金属矿产资源均是有色金属。 1.2找矿需求与方法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人类生产加工的每个领域对有色金属有较大的需求量。有色金属是一种无法再生资源,如此就表示该种资源将越来越稀少。所以,在探测开采时应合理使用当下先进的方法,遵循一种科学的宗旨,减少在开采时引起的浪费,提升有色金属的科学利用率与开采率。 地球浅部容易判断的矿床很少,且很少有重大、超大性矿床;地质深部的隐藏矿床尽管有巨大前景和潜力,但开发难度很大。所以,当前找到新矿床就必须有先进的找矿方法与科学的成矿模式概念,且与国家现行的科技开采方法相融合[1]。按照相应的成矿地质观念、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条件、控矿条件与找矿标志等观念方法,推测出新矿床位置,并采用科学的物理理论与科学办法作为引导,进而发现新的有色金属矿体。 1.3成矿模式分析 通常情况下,该种成矿模式属于一种在4D空间中对成矿功能的一种深入概括,且用不同深度和不同模式与内容来表述产生矿床的成矿功能。现今有如下几种最为普遍的成矿模式:地区成矿形式、矿床成矿形式、找矿形式。这几种成矿模式是基于原来的成矿理论探究和勘探实践的前提下根据现代科技发展出来的。 上述几种成矿形式见有一定差异。体现一定成矿位置的成矿规模与对特殊地质单元中多种固体矿产特点及成矿规模的归纳是地区成矿形式;而成矿规律表述与可描绘矿床产生过程的形式必定是矿床成矿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出矿产基本特点与基本构成要求的术语找矿形式。除了以上的大体差异以外,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应当把三种成矿形式相融合应用,如此方可使找矿工作顺利开展。例如,在实际操作环节,地区成矿形式、矿床成矿形式这两个模式可以给矿床勘探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位于老挝南部的沙拉湾省,是老挝近年来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复杂,与周边的芒勿岗、耶恩邦、波威空等矿床密切相关,研究其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将有力地促进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地质特征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是一种典型的铜金多金属矿床,主要矿化体为石英-石英碳酸盐-硫化物脉体。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伟晶岩、闪长岩、二长岩等岩石中,具有典型的矿床空间分异性,石英脉主要分布在中酸性岩体中央部位,而硫化物脉体则主要分布于碱性或调节碱性岩的边缘部位。该矿床的主要矿物有黄铜矿、辉铜矿、方铅矿、菱锰矿、砷矿等,其中黄铜矿和辉铜矿是其主要产矿物。 二、成矿演化过程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成矿演化过程相对复杂,主要经历了岩浆期、热液期、后期变质期等几个阶段。首先,在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的岩浆活动期间,形成大量的破碎断层和矿体空间,为后期的热液充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次,在中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时期的热液期间,通过高温、高压等作用,使岩浆中的金、银、铜等重金属元素和硫化物等物质逐渐向下浸透,与周围的岩石相互作用并逐渐形成了各种类型的矿体。最后,在扰动造山作用的影响下,矿床发生了一定的变形、变质和蚀变,为矿床的后期修饰与演化提供了充足的热量与动力。 三、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找矿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质体系学分析法:通过全面梳理矿区地质地貌等基础地质情况,从岩石构造、矿床成矿物质、成矿过程等方面,深入分析矿床形成和演化的内在机制与规律。 (二)地球物理勘测法:通过研究矿区内岩石的物理性质和规律,运用磁性、电性、重力等物理勘测手段,对矿床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勘测,为后期找矿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三)化探勘测法:通过利用化学物质在矿床成因中的作用特性及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化探方法,探测地下的矿化体,并确定其规模、性质等信息。 (四)矿物宝石定向勘探法:通过了解矿物的内部结构、成因、晶体学等方面的特点,利用现代化的精密仪器与技术手段,对矿物成分和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探寻出矿床的丰度和分布情况等。 综上所述,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具有一定的勘探价值,需要加强地质调查、物探勘测、化探等工作,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信息化、智能化探矿模式,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老挝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积极的贡献。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是老挝近年来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该矿床的规模、资源储量以及开采利用情况。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红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红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是一种典型的红土型金矿,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老挝班康姆铜金矿的地质特征以及如何从中寻找黄金矿床。 一、地质背景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位于老挝南部的南环带,是一个含铜金矿床。该地区岩石类型主要为变质岩和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古生代- 中生代。在该地区的构造活动中,前三叠纪时期发生了强烈挤压和变形作用,形成了一系列韧性剪切带以及断层和褶皱。这些结构构造成为班康姆矿区金矿床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二、矿化类型及特征 班康姆铜金矿为红土型金矿,其矿床主要分布在了东北方向的粗麻面等熔岩流周围的韧性剪切带中。矿床主要成分为黄铜矿、黄铁矿、白铁矿、自然铜,金矿石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黄铜矿、黄铁矿处于近典型成矿温度条件下,主要形成于400-420℃下的热液沉淀过程。 在班康姆金矿床中,矿体呈不规则形态,分布不均匀,但总的来说矿体都在粗麻面附近或沿剪切带产出。矿体主要有矿化断层、矿化巨石体、矿床周围的硫化带和厚度较薄的矿化带等。 三、找矿方向

班康姆铜金矿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其找矿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寻找铜金分布区:通过了解矿区之前的勘探资料,可以预测地下矿体的分布情况。铜金矿床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东南等方向,因此,在这个方向寻找矿体会更加容易。 2. 针对不同类型找矿:不同类型的矿床中黄金含量的分布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矿化带进行分析,对黄金含量高的矿体重点寻找。 3. 寻找矿化特征:在矿床以及矿化带的寻找过程中,需要注意寻找矿化特征,比如脉状矿化、火山热液沉淀矿化等矿化特征。 4. 筛选矿体:在挖掘时,除了注意找到矿体外,还要注意一些地理特征,如剪断带、石英脉、硅化岩等特征,这些地层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都会对矿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值得重点关注和挖掘。 综上所述,老挝班康姆铜金矿是一种典型的红土型金矿,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从其地质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出寻找的方向。因此,合理的找矿方向非常重要,只有抓住了黄金矿床的寻找方向,才能更有效地找到矿体。数据分析是指对一些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整合和解释的过程,以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和结论。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就一些数据进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数据的含义和价值。

老挝旺塔金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老挝旺塔金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摘要:老挝旺塔金矿位于北西向长山(Truongson)褶皱带南延部位,是近年发现并开采的一处中型金矿床。本文对旺塔金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和矿体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的基础上,认为旺塔金矿是断裂控制的中温热液型金矿床,对旺塔金矿的研究及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长山褶皱带;旺塔金矿;成矿期次;中温热液矿床 图1 长山成矿带地质简图及典型金矿床分布图

长山成褶皱带位于东南亚印支地块北缘,是东南亚大陆重要的火山弧带及铜 金多金属成矿带(Goldfarb et al., 2014; 王宏等,2015)。该成矿带内共发现铁、铜、金、银、铅、锌、锡、钨、锑、铬等十余种金属矿产(Zaw et al., 2014; Leaman et al., 2019;陈晓锋等,2021),矿产地近50余处。矿产勘查 探明一定储量的工业矿床21处,初步统计大型矿产地8处(其中,大型铜金矿2处、铁矿2处、金银矿1处、铬矿1处、镍矿1处、锡矿1处),中型矿产地6处,小型7余处。尽管长山成矿带的规模、延伸及构造演化等方面存在不同认识,但近年以来年代学及矿床学的研究认为,该成矿带的铜金矿化与晚石炭世-早二 叠世古特提斯洋壳消减于印支地块下的弧岩浆活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Metcalfe, 2011; 赵红娟等,2011; Kamvong et al.,2014; Guo et al.,2018; 聂飞等, 2019)。 本文对旺塔金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和矿体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和评 价的基础上,认为旺塔金矿是断裂控制的中温热液型金矿床,对旺塔金矿的研 究及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1、区域地质 长山成矿带是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南西的延伸,主体构造方向为北西向,北 起老挝川圹,向东南至越南岘港。北侧为蓝江断裂、南侧为长山-岘港断裂,中 部为长山微板块(任纪舜,1999)。成矿带内地层自寒武系到侏罗系断续出露。 古生代以来,多期次岩浆活动构成了复杂的构造-岩浆岩带,为成矿作用提供了 丰富的物质来源。区域上构造方向以北西向为主,北西向深大断裂控制着成矿带 内的岩浆岩和矿床分布,次级东西向断裂发育,多为容矿构造。 成矿带内分布着一系列铜、金、铁、锡、铅等多金属矿床,金矿床主要分布 在川圹、塞奔和拉绍等地区。代表性矿床有塞奔超大型铜金矿、富开超大型铜金矿、维龙金矿、拉绍金多金属矿等,成矿类型包括冲积型砂金矿、斑岩型与铜伴 生的金矿、构造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和卡林型微细粒侵染型(赵延朋等,2013,2015, 2017;孙佳等,2020)。 2、矿区地质

老挝川圹省西南部富开铜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老挝川圹省西南部富开铜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陈慕天;王吉勇;许国明 【摘要】铜金矿容矿岩系为石炭系—二叠系碳酸盐岩、火山碎屑岩系和矽卡岩及 斑岩脉,成因类型为斑岩型-矽卡岩型.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 【期刊名称】《云南地质》 【年(卷),期】2013(032)003 【总页数】4页(P286-288,276) 【关键词】铜金矿;斑岩—矽卡岩型;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综合找矿;老挝川圹富开【作者】陈慕天;王吉勇;许国明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四川成都610081;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二地质队,四川成都611730;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二地质队,四川成都6117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1-51 富开(Phu Kham)铜金矿位于老挝中部川圹省西南部老挝—越南长山构造岩浆岩带、长山晚古生代—中生代铜金铁铅锌锡成矿带中段。已发现万象省爬立山(Pha Lek) 铁矿床、川圹省陇维(Longvi)铜金矿床、川圹省富诺安(PhouNhouan)和纳萨特(Nasat)大中型铁矿床等(何文举,2004;朱延渐等,2012)是老挝境内重要的矿集区(图1)。 富开铜金矿床所处印支地块东部长山成矿带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区域较老地层

为奥陶系—志留系的钙碱性火山岩(玄武岩、安山岩)和含三叶虫复理石沉积,次为晚古生代灰岩、火山—沉积岩系和中生代红层岩系(Tate,2005)。上石炭统—二 叠系以碳酸盐岩为主,夹火山岩和碎屑岩,是富开矿区铜金矿主要赋矿围岩。早古生代至新生代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以海西期和印支期最为强烈。其中,海西期侵入体大面积侵入晚古生代地层中,并以大型花岗岩基状产出,岩石类型以中酸性钙碱性系列岩性组合为主。印支期—喜马拉雅期则为中酸性小侵入体,后期热液叠 加成矿作用明显。多期次侵入花岗质岩类及火山岩浆喷发作用形成北西—南东向 展布的长山构造岩浆岩带,为铜金铁成矿作用提供了热源和成矿物质,是长山多金属矿带最重要成矿因素之一。 2.1 基础地质 (1)容矿岩系 矿区容矿岩系为石炭系—二叠系碳酸盐岩、火山碎屑岩、矽卡岩以及少量斑岩脉,位于低角度逆冲断层之上。矿化岩层几乎完全发生绢云—石英—黄铁矿化,并发 育中—强叶理和大量条带状、块状石英—绢 云母—黄铁矿组分。Tate(2005)认为此类矿化岩由钙质沉积岩经弱矽卡岩化或硫 化物交代蚀变形成。极少量镁铁质矿物蚀变成绿泥石以及缺少石英斑晶等特征表明:这些蚀变火山岩的原始成分可能属中性。低角度逆冲断裂下盘岩石为褐红—栗色 红层粉砂岩、砂泥岩,夹长石砂岩质砾岩透镜体。矿区东界为二云花岗岩体(431.2±9.5Ma,Tate,2005),与矿化无成因联系。在铜金矿体与花岗岩体之间 有较多含二叠系—石炭纪珊瑚化石的灰岩,可能是容矿岩系的一部分。 矿区东半部分布一系列花岗斑岩墙,其中长石斑晶约占30%~50%,粒径一般为 4mm~8mm,原生矿物多因蚀变而破坏,部分标本中可鉴别出约10%的绿泥石 化镁铁质矿物。基质中普遍见细粒石英,亦见介于花岗斑岩和闪长岩之间的渐变结构。斑岩岩墙周围有大量石榴石矽卡岩和磁铁矿矽卡岩。矿区内还出露数处细粒花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9013039.html,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作者:刘绘强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8期 【摘要】金矿在我国的矿产资源当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分布广泛,但是金矿矿床地质复杂,在开采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论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详细地介绍了矿床的类型与地质特征,分别列举了典型的矿床代表,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金矿矿床形成的原因,希望为相关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以更好地认识金矿的地质特征与成因,为矿产的生产提供保障,促进发展。 【Abstract】Gold or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our country, the mineral resources which are widely distributed, but the ore deposit geology is complex,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mining.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it introduc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deposit, introduces the types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in detail, enumerate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deposit. The second part mainly studies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gold deposit, hoping to give researchers the relevant referenc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gold deposits, and provide protection for mineral production,promote the development. 【关键词】金矿矿床;构造;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Keywords】gold deposit; structural;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 of deposit 【中图分类号】TD1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8-0131-02 1 引言 金矿就是指具有一定含金量的矿石,可以用于工业当中,经过冶炼提成,能成为精金及金制品。虽然现阶段我国的金矿开采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原因掌握的不够深入。由于我国金矿分布较为广泛,所在区域地质复杂,因此本文分别进行了详细研究,以方便更加直观地了解具体的内容。 2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2.1 金矿矿体特征 金矿矿体的特征主要由地层特征、构造以及岩浆活动三方面构成。金矿矿体一般分布在构造的破碎带当中,地层相对来说不完整,而且相同的矿体周围地质划分不是很明显。金矿矿体的分布有着明显的特征,大多数以圆弧形,切面整齐,平面的分支为复合脉状,也有部分山脉矿体的形状为铜镜状,它的切面一样是重叠山脉的形状。整体上来说,金矿矿体的特征还是铜

金矿成矿规律、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特征-最新文档资料

金矿成矿规律、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特征 1 金矿成矿规律的原理分析 金矿的形成需要长久的时间、特殊的地质环境、特殊的化学环境等,如果能够针对这些规律仔细的分析,可以大致的推测该地是否存在金矿床,如果能够结合金矿成矿的类型与地质特征进一步分析,就能更精准的锁定该地是否存在金矿床。为了能够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金矿床,相关的地质工作者要对金矿成矿规律、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特征作仔细的分析。 2 金矿成矿形成的主要规律 1)金矿床形成的时间规律。金矿床形成的时间一般有时间的规律。比如绿岩带型金矿一般形成于太古时期、变质碎屑型金矿一般形成于中晚元古时期、卡林金矿一般形成于燕山时期等。在判断该地是否有金矿形成时,需了解该地的地质环境形成的时期。 2)金矿床形成的地质规律。金矿床的形成一般有特殊的地形环境,比如近水的地区,且出现水流湍急的地区,它易将富含矿物质的金砂送至平缓的地区,形成金矿带;火爆岩爆发的地区,它的侧边等地区易形成金矿区;部分形状特别险峻,如呈边缘裂陷槽地区易出现金矿床。 3)金矿床形成的矿体规律。部分地区从外表看起来呈红色,且该红色泥土覆盖较浅的地区有可能出现金矿床;部分地区富含

石英、硫化物、绿云母等地区有可能会出现金矿床;部分地区富含大量的铀化物、钾元素等也容易出现金矿床。 4)金矿床形成的蚀变规律。蚀变的规律是指其它化学物质与金属物质产生的化学反应。比如比较常见的就属于红土型的金矿床与铁冒类型的金矿床。由于当时地质产生变化时,当地的化学物质让金矿床出现类似于红色,或铜色等,形成特殊的化学颜色;从这类化学颜色与化学反应上能够推测该地是否存在金矿床。 3 金矿成矿类型和地质特征 1)矿金砂矿床。矿金砂矿床带是通过河流搬运含金的金属,将它们冲击到河流平缓的地区,形成一块富含金金属的矿金砂矿床带。该矿床带的含金量高、开采容易,是世界上含金量最多的矿床带类型。 地质特征:上游富含含金量高的矿区,河流的位置有剧大的弯曲,形成一个能推动金矿砂的游流,弯曲过后的河川有一段平缓地带,只以蓄集金砂。金砂铺在其它岩石上呈砂金状。 2)绿岩带形矿床。绿岩带矿形金矿床原本是角闪岩或辉石岩、斜长角闪岩或辉石麻粒岩,由于当地出现火山剧变,喷发而出的火山矿物质给这些岩石以化学侵袭,使这些岩使呈现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呈现出一片绿色。 地质特征:绿岩带形矿床所在的位置通常多山,该地曾发生过火山作用,,外来的物体与火山喷射的矿物质与原有的岩石共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康铁锁;胡远档;宁庚陈;吴栋彦;潘翰 【摘要】班康姆铜金矿位于琅勃拉邦—黎府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南段,属于火山岛弧环境,成矿受含矿侵入岩-蚀变次火山岩-断裂构造联合控制。矿体呈 NNE 向展布,倾向NW ― NNW,条带状分支复合产出,走向上大致呈等距性的赋存富矿段。主矿体主要赋存于安山岩的断裂带中,少量赋存于闪长玢岩、安山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部位,倾向上存在“上金-中铜金-下铜”的分带特点。矿床成矿规律典型,找矿前景较好。%Lying i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Luang Prabang – Loei Cu-Au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Pan-gkuam Cu-Au deposit occurs in the volcanic island arc environment and its mineralization is jointly controlled by ore-bearing intrusive rocks,altered subvolcanic rocks and fracture structure.The orebodies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NNE-trending strike and are dipping towards NW-NNW direction.The orebodies occur as ban-ding or branching in form,and the ore-enriched sections are generally distributed with equal intervals along the strike.The major orebodies occur predominantly in the fracture belt of andesite and subordinately in the contact zone of dioriticporphyrite,andesite and carbonatite.The orebod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gold on top, copper and gold in the middle,and copper at bot tom”in terms of trend.The deposit has typical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favorable prospecting potential. 【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 【年(卷),期】2016(030)005

老挝金矿成矿区带和矿化集中区探究

老挝金矿成矿区带和矿化集中区探究 邵长亮;王居松;李宗瑾;刘文杰 【摘要】老挝位于"三江"成矿带南延部分,金矿点分布广泛,成矿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主要区域控矿构造为北北西向和北北东向,两条构造带在中北部川圹省交汇,成矿区带上普遍见金异常矿点,其成矿特征是:河流的冲积层中普遍有砂金产出,原生矿床主要为与花岗闪长岩有关的石英脉型和产于碎屑岩中的蚀变岩型、斑岩型金矿,以及产于灰岩中的含金方解石脉型金矿,另外红土型金矿也是老挝金矿类型之一.金矿的集中分布区域特征明显,砂岩型金矿点主要有3个集中区,原生岩金矿点有5个主要的矿化集中区. 【期刊名称】《矿产勘查》 【年(卷),期】2015(006)006 【总页数】6页(P787-792) 【关键词】金矿;成矿区带;矿化集中区;老挝 【作者】邵长亮;王居松;李宗瑾;刘文杰 【作者单位】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 30017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 300170;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300170;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 3001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老挝地处中南半岛北部,面积23.68万km2,其境内近80%的地区为山地和高原[1]。东部是与越南交界的长山山脉西坡山地,西部是与泰国为界的湄公河及其沿岸平原,从而使老挝境内呈现出北高南低和自东向西倾斜的地势。从成矿区带划分看,老挝位于“三江”成矿带南延部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较丰富,但受自然地理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地质矿产调查程度不高。 笔者曾在老挝从事了多年地质找矿和矿点调查工作,特别是对其重要金矿点进行了考察。本文主要针对老挝境内金矿成矿带进行简述,并对金成矿集中区初探,希望能够给“走出去”的我国矿业企业提供参考。 1.1 赋矿区域构造和地层 老挝金成矿带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大地构造位置基本上是属于欧亚大陆范畴,但它处于印度板块和太平洋两大板块之间[2]。两大主构造带分别是琅勃拉邦—黎府构造带、川圹—长山构造带,北北西向的沙湾那吉(Savannakhet)—拉绍(Lakxao)—川圹(Xianghoang)和北东向萨那砍(Xanakham)—赛松本(Xaisomboun)—川圹(Xianghoang)构造带,两构造线在赛松本和川圹地区交汇,成为主要的金成矿的宏观控矿构造区带(图1)。 前中生界地层主要分布于老挝北部以及与越南交界的长山山脉一带;中、新生界主 要分布于老挝西南部及湄公河流域。前寒武系仅在西北部与缅甸交界处、东北部和东南部与越南交界处以及南部与柬埔寨交界处等处有小面积出露,主要为高级变质的片麻岩和片岩夹斜长角闪岩,属于火山—沉积变质岩系,但无同位素年代学资料,通常将其归属于元古宇,该地区已成为老挝重要的金矿远景区并正处在勘探阶段。早古生界出露比较局限,主要在北部与东部。上古生界—中三叠统分布相对 比下古生界广,主要在北部及东部[3-4]。 岩浆侵入作用分布比较广,主要有元古宙、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新生代等5期,其中以印支期最为发育。

老挝万象省南坡金矿地质特征

老挝万象省南坡金矿地质特征 许为民;吕余红;杨瀚海 【摘要】南坡金矿矿体严格受岩浆岩中的剪切构造裂隙带控制,金主要以自然金状态赋存于褐铁矿及黄铁矿中,少数赋存于石英脉内.为印支期中~酸性岩体内剪切构造蚀变型金矿床. 【期刊名称】《云南地质》 【年(卷),期】2016(035)002 【总页数】6页(P219-224) 【关键词】剪切裂隙带;构造蚀变型金矿床;老挝万象南坡 【作者】许为民;吕余红;杨瀚海 【作者单位】云南伟力达地球物理勘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云南富盛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云南伟力达地球物理勘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南坡金矿位于老挝万象省沙拉坎县南坡村境内,面积12.76Km2,地理座标东经:101°34′03″~101°39′45″;北纬:18°00′35″~18°04′55″。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印支陆块群之墨江-黎府-罗文真火山弧带的北段,该火山弧带受到自晋宁运动以来的历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以印支运动影响最为强烈,各期构造运动均伴有火山活动及相应的构造体系和成矿活动,且相互叠加,为各类矿产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

质条件,形成了墨江-黎府-罗文真火山弧巨型多金属重要的成矿带。 1.1 矿区地层 矿区主要为上石炭统南坡组(C3n)浅海~滨海相碎屑沉积浅变质岩。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细分为三个岩性段,区内主要出露第二段和第三段。除此之外还有广泛的第四系冲积~坡(残)积层。现分述如下(图1)。 (1)上石炭统南坡组二段(C3n2):分布于矿区东部,为矿区内主要含矿地层之一, 顶部与上石炭统南坡组三段(C3n3)呈渐变过渡关系。地层总体呈北北西及近南北 向展布,倾向西,倾角为45°~70 °,矿区内出露厚度854m~1125m。该段岩性组合为灰~灰黑色粉砂质板岩、炭质板岩;黄褐色~褐红色(风化色)中~厚层状变质粘土质粉砂岩;灰~深灰色薄~中层状变质粉砂岩;北部见有少量黄褐(风化色)、灰色中~厚层状变质细砂岩。以上岩性组合中各层多为互层状产出,特别以变质粘土质粉砂岩与炭质粉砂质板岩、炭质板岩中最为明显。本段底部及中上部见有蚀变中~基性火山岩,通过镜下鉴定资料成果,其岩性组合主要为蚀变安山岩、蚀变玄武岩、蚀变橄榄玄武岩。 (2)上石炭统南坡组三段(C3n3):分布于矿区东部,未见顶。地层总体呈近南北向 展布,倾向西,倾角63°~85°,出露厚度>1125m。该段由上而下岩性组合为黄褐~灰白色薄层状变质细粒砂岩、炭质粉砂质板岩互层;深灰~黑色炭质粉砂质板岩、炭质板岩互层;深灰~灰黑色(风化后呈黄褐色)薄层状变质细粒石英砂岩、炭质粉砂质板岩互层。该段岩石以泥砂质、炭质沿板理相间平行排列,组成明显的黑灰、灰白色条纹~条带状韵律构造为特征(类复理石建造)。 (3)第四系(Q):矿区大面积被第四系掩盖,其岩性主要为松散的红色、褐黄色粘土、亚粘土、粉土、砂土夹少量的炭质粉砂质板岩、炭质板岩、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闪长岩等碎块及砾石。各类粘土、粉砂土、碎块多分布于山坡、山脊处,为坡积、残积之产物;砂砾皆分布于沟谷地带,为冲积之产物。局部沟谷地段见有洪积物。

老挝万象省沙拉坎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万象省沙拉坎金矿地质特征及找 矿方向 摘要:老挝万象省沙拉坎金矿为一产于脆-韧性剪切构造中的石英-黄铁矿脉型金矿床。矿体呈薄层状、脉状,主要受北东向“闪长岩体+脆-韧性剪切构造”控制。找矿标志主要为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受北东向 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的构造破碎带、裂隙带。矿区找矿潜力较大。 关键词:沙拉坎金矿;石英-黄铁矿脉型金矿床;找矿方向 老挝万象省沙拉坎金矿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北部,大地构造单元处于横断山-印支造山系(Ⅰ),黎府弧盆系(Ⅱ),黎府蛇绿混杂岩带(Ⅲ)中部,属于琅勃拉邦-大呖铜铅锌金锑铁铝钾 盐成矿带[1]。矿区地理坐标为北纬17°54′40″-17°57′51″,东经101°37′21″- 101°41′18″,地处老挝西北部山地区,湄公河北西岸,隔湄公河与泰国相邻。该区域具 优越的成矿条件,矿区北部有南坡金矿(中型)、普潘金矿(小型)、帕奔金矿(中型),西部有 孔沙湾金矿、班康姆铜金矿等。前人对该矿区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但对其地质 特征并未进行总结。对此,笔者在本区多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 方向进行总结,为矿区下一步增储及外围找矿工作提供思路和方向。 1矿区地质特征 1.1矿区地层 矿区内地层由老至新可依次分为:上石炭统南坡组二段(C3n2)、上石炭统南坡组三段(C3n3),其上为第四系(Q4)断续覆盖(图1)。 (1)上石炭统南坡组二段(C3n2):分布于矿区东部,厚度大于2000m。下部岩性为灰色 粉砂质板岩夹薄至中层状大理岩、条纹状硅质大理岩、角岩化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厚层状的 粉砂质板岩。倾向268°-315°,倾角47°-83°,厚度603m-1049m。上部岩性为浅灰色粉 砂质板岩夹少量薄层状板岩、变岩屑石英砂岩。倾向288°-332°,倾角50°-86°,厚度424m-516m。 (2)上石炭统南坡组三段(C3n3):该段主要分布于矿区西部,矿区内未见顶。岩性组合为紫红色、褐红色厚层状变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板岩、褐色薄层状角岩化细粒长石岩屑 砂岩,以泥质、铁质沿板理面充填,形成褐黄色、紫红色、灰色条纹、条带,为该段的主要

金矿地质资源特征

金矿地质资源特征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岩金矿床 1、我国岩金矿床成矿的层控特征1大多数岩金矿床产在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的某一特定含矿建造中;矿床点密集分布,成群成带产出,其延伸与地层产状总体是一致的;2矿化围岩的含金丰度往往大于地壳中同类岩石丰度值的几倍至数十倍;3多数金矿矿体与围岩的同位素组合特征基本相似;如河南省小秦岭地区文峪金矿,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杨砦峪矿区硫同位素δ34S为‰,金洞岔矿石硫同位素 δ34S为-‰,而两矿区地层δ34S为‰,表现出矿石硫与地层硫特点相似;以此说明容矿层往往是矿源层;4我国岩金矿床产出的地层以太古宇为主,其次为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均有金矿产出,但发育程度不一;矿化围岩有变质岩、沉积岩、火成岩类,其矿化情况各异;现就其主要矿化密集区的层控性概述如下: 1华北地台金矿成矿域本区金矿床点集中分布于板块的边缘及基底构造层的隆起区,并且主要产于太古宇结晶基底的中深变质岩系中; ①燕山金矿密集区金矿集中分布于山海关及密云隆起区,容矿岩层为太古宇迁西群马兰峪组;该组混合岩化作用较强;岩层含金丰度~×10-6,高于同类岩石的25~200倍;本区已知金矿床点115处,有109个产于本岩层中; ②辽西建平-北票金矿密集区区内金矿床点80%以上集中分布于建平隆起区内;容矿岩层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的斜长角闪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类; ③夹皮沟金矿田金矿床主要产于太古宇鞍山群三道沟组下部的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岩中;围岩含金丰度值平均×10-9;根据320个硫同位素的研究,矿石硫δ34S平均为‰;围岩硫δ34S为‰;二者相近,硫源相同; ④小秦岭金矿田:金矿围岩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等;岩层含金丰度值平均为×10-9;金矿δ34S平均为‰,两者近乎相等,具密切成生关系;上述各区容矿围岩,经原岩恢复为基-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岩石呈黑绿色,亦称绿色岩系;这套含金建造是本区金矿的原始矿源层;它不仅是变质热液型金矿的矿源层,而且也是本区其他类型金矿的重要矿源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