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哈工程研究生材化复试题

2006哈工程研究生材化复试题
2006哈工程研究生材化复试题

一、选择题(40分)

1.下列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表示不合理的是( )

(A )n=2,l=2,m=0,m s =+21

(B )n=3,l=2,m=-2,m s =+

21

(C )n=6,l=4,m=4,m s =-

21 (D )n=6,l=4,m=4,m s =+21

2.下列分子特性中,能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的是( )

(A )分子中存在三电子键 (B )分子呈现磁性

(C )分子的键级 (D )以上三种均可

3.由于镧系收缩的原因,下列各组中二个元素性质最相似的是( )

(A )Zr ,Nb (B )Mo ,W (C )Cr ,Mn (D )Nb ,Mo

4.下列物质的沸点高低次序正确的是( )

(A )CH 4<SiH 4<GeH 4<SnH 4 (B )He >Ne >Ar >Kr

(C )HF >HCl >HBr >HI (D )HF >>HCl >HBr <HI

5.已知[Ni(CN)4]2-磁矩μ=0B.M.,则此配合物的中心离子杂化轨道及空间构型为( )

(A )dsp 2杂化,平面四边形 (B )dsp 2杂化,四面体

(C )sp 3杂化,四面体 (D )sp 3杂化,平面四边形

6.0℃时,稳定单质的标准熵为( )

(A )零 (B )大于零 (C )小于零 (D )无法确定

7.如果一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

(A )?H >0,?S <0 (B )?H <0,?S >0

(C )?H <0,?S <0 (D )?H >0,?S >0

8.对反应N 2O 5(g )=2NO 2(g )+21 O 2(g ),下列速率常数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k N2O5 =

21k NO2=2k O2 (B )k N2O5 = k NO2=k O2 (C )k N2O5 = 21

k NO2=21k O2 (D )k N2O5 = 21k NO2=k O2

9.电子等微观粒子运动具有的特征是( )

(A )穿透性 (B )屏蔽性 (C )只有波动性 (D )波、粒二象性

10.按照分子轨道理论,O 2中电子占据的能量最高的分子轨道是( )

(A )σ2p (B )σ2p * (C )π2p (D )π2p *

11.下列物质中存在氢键的是( )

(A )HCl (B )H 3PO 4 (C )CH 3F (D )C 2H 6

12.用HAc(K a ?=1.75×10-5)和NaAc 溶液配制pH =4.50的缓冲溶液,

[HAc]/[[ NaAc]=()

(A)1.55 (B)0.089(C)1.8 (D)0.89

13.为使锅垢中难溶于酸的CaSO4转化为易溶于酸的CaCO3,常用Na2CO3处理,反应式为CaSO4+CO32-==== CaCO3+SO42-,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等于()

(A)K sp?(CaCO3)/ K sp?(CaSO4)(B)K sp?(CaSO4)/K sp?(CaCO3)(C)K sp?(CaSO4)·K sp?(CaCO3)(D)[K sp?(CaSO4)·K sp?(CaCO3)]1/2 14.已知K sp?(AgBr)=5.0×10-13,K sp?(AgCl)=1.8×10-10,向含相同浓度的Br-和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Br-]/[ Cl-]比值为()

(A)2.8×10-3(B)1.4×10-3(C)357 (D)3.57×10-4 15.下列有关标准电极电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有多种氧化值时,由不同氧化值物种所组成的电对,其标准电极电势不同

(B)电对中有气态物质时,标准电极电势一般是指气体在273K和1.00×105Pa 下的电极电势

(C)电对的氧化型和还原型浓度相等时的电势就是标准电极电势

(D)由标准电极电势不等的电对组成电池,都可以通过改变氧化型或还原型的物质浓度而改变E?

16.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能稳定存在的是()

(A)CrO42-(B)Cr2O72-(C)MnO4-(D)MnO42-

17.下列反应的最终产物中,没有硫化物沉淀生成的是()

(A)SnCl4与过量的Na2S反应

(B)(NH4)2SnS3溶液与HCl溶液反应

(C)Pb(NO3)2与过量的H2S反应

(D)SbCl3与过量Na2S反应后再与稀盐酸作用

1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根据稀释定律,弱酸溶液越稀,其解离度越大,溶液中的[H+]也越大(B)弱酸H2A溶液中的[H+]=2(K a?·[H2A])1/2mol·L-1

(C)凡是多元弱酸溶液中,其酸根浓度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其最后一级的标准解离常数

(D)一般情况下,多元弱酸中的[H+]可根据第一级解离平衡求出

19.已知[CuY]2-和[Cu(en)2]2+的K稳?分别为5.0×1018和1.0×1020,则下列关于这两种配离子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uY]2-在水溶液中比[Cu(en)2]2+更稳定

(B)[Cu(en)2]2+在水溶液中比[CuY]2-更稳定

(C)[CuY]2-和[Cu(en)2]2+的稳定性几乎相同

(D)不能直接从K稳?值比较它们的稳定性

20.第一过渡系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A)第三周期(B)第四周期(C)第五周期(D)第六周期

二、是非题(52分)正确打√,错误打×。

1.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级只与主量子数n有关,n越大,能级越高。()

2.波函数?表明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性,角度波函数?的数值可大于零也可小于

零, ?2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几率)密度。

3.共价键的键长等于成键原子共价半径之和。

4.任何两个原子的s 原子轨道,都可组成两个分子轨道σs 和σs *。

5.NaCl(s)中正、负离子以离子键结合,故所有金属氯化物中都以离子键为主。

6.每个NaCl 晶胞中含有4个Na +和4个Cl -。

7.常见配合物的形成体多为过渡金属的离子或原子,而配位原子则可以是任何元素的原子。

8.已知298K 时,?f G m ?(SbCl 5,g )=-334.3kJ ·mol -1,?f G m ?(SbCl 3,g )=-301.0kJ ·mol -1,则反应SbCl 5(g )→SbCl 3(g )+Cl 2(g )在298K 、标准状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9.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也越稳定。

10.反应的焓变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11.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1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NH 4+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反应是NH 4++OH -→NH 3+H 2O 。

13.因为难溶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它们都是弱电解质。

14.用设计原电池法可计算某电极反应的标准电势值(E ?)或非标准电势值(E )。

15.理论上所有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借助一定装置设计成原电池,因此能设计成原

电池的电池反应也必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16.[Cu(NH 3)4]2+在水中的解离如同弱电解质。

17.基态时具有ns 2最外层电子结构的元素都是碱土金属。

18.CO 2分子与H 2O 分子之间存在着色散力、取向力和诱导力三种分子间作用力。

19.SiH 4、CH 3COOH 、CH 3COCH 3三种物质中均含有氢键。

20.π键是原子轨道以“肩并肩”的形式重叠而形成的,其重叠部分对键轴(两原

子核的连线)呈圆柱型对称。

21.同一周期中自左向右元素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的电离能递变规律相同,都是逐

渐增大的。 22.V Sn Sn 1357.0)(2-=+Θφ,V Pb Pb 1262.0)(2-=+Θφ,在标态下Pb 2+氧化性大于Sn 2+的氧化性。

23.将硼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写为1s 22s 3,这违背了洪特规则。

24.在0℃时,一切物质完美晶体的熵值等于零。

25.若某一过程或反应的ΔH <0,ΔS >0,则该过程或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

26.已知K 稳定,,[Ag(NH3)2]+=1.12?107, K 稳定,,[Ag(CN)2]-=1.26?1021,则反应

[Ag(NH 3)2]++2CN -=[Ag(CN)2]-+2NH 3自发逆向进行。

三、问答题(24分)

1.(6分)取向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色散力只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这两句话是否正确?试解释之。

2.(6分)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BeCl 2的空间构型。

3.(6分)对配合物[Co(NH 3)5(H 2O)]Cl 3进行命名,并指出配离子的形成体、配体、配位原子、配位数、配离子的电荷数和形成体的氧化数。

4.(6分)试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分子轨道表达式,计算它们的键级,判断它们的稳定性并说明它们的磁性(顺磁性还是反磁性),N 2+,N 22-,N 2-..

四、计算题(34分)

1.对于基元反应:2A(aq)→2B(aq)+C(aq),当A的原始浓度为0.030mol·L-1,某温度下测得反应速率常数为0.40 mol·L·s-1。(1)求开始的反应速率和该反应的半衰期。(2)经一段时间后A的浓度下降到0.010 mol·L-1,计算此时的反应速率。(11分

2. 将0.050 dm3,浓度为0.10 mol·dm-3一元弱酸HA溶液与0.020dm3,0.10

mol·dm-3KOH溶液混合后稀释至0.10 dm3,测得溶液pH=5.25,求HA的解离常数K a。(11分)

3. 在温度为298.15下将反应2Fe3+(aq)+2I- (aq)=2Fe2+ (aq)+I2(s) 组成原电池,已知

?(Fe3+/Fe2+)=0.771V, 0?( I2/ I-)=0.5355V.(1)计算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2)计算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级标准平衡常数。(3)计算C(I-)=1.0×10-2 mol·dm-3以及C(Fe3+)= C(Fe2+)/100时原电池的电动势。(12分)

复变函数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一、 选择题 1.当i i z -+= 11时,5075100z z z ++的值等于( ) (A )i (B )i - (C )1 (D )1- 2.设复数z 满足3 )2(π = +z arc ,6 5)2(π = -z arc ,那么=z ( ) (A )i 31+- (B )i +-3 (C )i 2321+- (D )i 2 123+- 3.复数)2 ( tan πθπ θ<<-=i z 的三角表示式是( ) (A ))]2 sin()2 [cos(sec θπ θπθ+++i (B ))]2 3sin()23[cos(sec θπ θπθ+++i (C ))]23sin()23[cos(sec θπθπθ+++-i (D ))]2 sin()2[cos(sec θπ θπθ+++-i 4.若z 为非零复数,则2 2z z -与z z 2的关系是( ) (A )z z z z 222≥- (B )z z z z 22 2=- (C )z z z z 22 2≤- (D )不能比较大小 5.设y x ,为实数,yi x z yi x z +-=++=11,1121且有1221=+z z ,则动点),(y x 的轨迹是( )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6.一个向量顺时针旋转 3 π ,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对应的复数为 i 31-,则原向量对应的复数是( ) (A )2 (B )i 31+ (C )i -3 (D )i +3

7.使得2 2 z z =成立的复数z 是( ) (A )不存在的 (B )唯一的 (C )纯虚数 (D )实数 8.设z 为复数,则方程i z z +=+2的解是( ) (A )i +- 43 (B )i +43 (C )i -4 3 (D )i --43 9.满足不等式 2≤+-i z i z 的所有点z 构成的集合是( ) (A )有界区域 (B )无界区域 (C )有界闭区域 (D )无界闭区域 10.方程232= -+i z 所代表的曲线是( ) (A )中心为i 32-,半径为2的圆周 (B )中心为i 32+-,半径为2的圆周 (C )中心为i 32+-,半径为2的圆周 (D )中心为i 32-,半径为2的圆周 11.下列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中,不是圆周的为( ) (A ) 22 1 =+-z z (B )433=--+z z (C ) )1(11<=--a az a z (D ))0(0>=-+++c c a a z a z a z z 12.设,5,32,1)(21i z i z z z f -=+=-=,则=-)(21z z f ( ) (A )i 44--(B )i 44+(C )i 44-(D )i 44+- 13.0 0) Im()Im(lim 0z z z z x x --→( ) (A )等于i (B )等于i -(C )等于0(D )不存在 14.函数),(),()(y x iv y x u z f +=在点000iy x z +=处连续的充要条件是( ) (A )),(y x u 在),(00y x 处连续(B )),(y x v 在),(00y x 处连续 (C )),(y x u 和),(y x v 在),(00y x 处连续(D )),(),(y x v y x u +在),(00y x 处连续

数字逻辑模拟试题

数字逻辑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表示任意两位无符号十进制数至少需要()二进制数。 A .6 B.7 C.8 D.9 2.余3码10001000对应的2421码为()。 A .01010101 B.10000101 C.10111011 D. 11101011 3.下列四个数中与十进制数(72)10 相等的是()A.(01101000)2 B. (01001000)2 C.(01110010)2 D. (01001010)2 4.某集成电路芯片,查手册知其最大输出低电平U oLmax =0.5V,最大输入低电平U lLmax =0.8V,最小输出咼电平U oHmi n= 2.7V,最小输入高电平U lHmi n= 2.0V,则其高电平噪声容限U NH=() A.0.3V B.0.6V C.0.7V D.1.2V

5 ?标准或-与式是由()构成的逻辑表达式。 A ?与项相或 B.最小项相或 C.最大项相与 D.或项相与 6.根据反演规则, F A C C DE E的反函数为()。 A. F [AC C(D E)]E B.F AC C(D E)E C. F (AC CD E)E D.F AC C(D E)E 7、对于TTL或非门多余输入端的处理,不可以()( A、接电源 B、通过0.5k Q电阻接地 C、接地 D、与有用输入端并联 8?下列四种类型的逻辑门中,可以用()实现三种基本逻辑运算。 A.与门 B.或门 C.非门 D.与非门 9.将D触发器改造成T触发器,图1所示电路中的虚线框内应是()。

A.或非门 B.与非门 C.异或门 D.同或门 10.以下电路中可以实现线与功能的有()。 A. 与非门 B.三态输出门 C.传输门 D.漏极开路门 11 ?要使JK触发器在时钟作用下的次态与现态相反, JK端取值应为()。 A. JK=00 B. JK=01 C. JK=10 D. JK=11 12?设计一个四位二进制码的奇偶校验器,需要()个异或门。 A . 2 B. 3 C. 4 D. 5 13.相邻两组编码只有一位不同的编码是() A. 2421BCD码 B.8421BCD码 C.余3 码 D.循环码14?下列电路中,不属于时序逻辑电路的是() A.计数器 B.全加器 C.寄存器 D.RAM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期末考查试题及参考答案(20210221222717)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期末考查 试卷 研究生姓名:入学年份:导师姓名:试题1:简述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研究的共同问题和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答:(1)模式识别是研究用计算机来实现人类的模式识别能力的一门学科,是指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研究生物体(包括人)是如何感知客观事物的,二是在给定的任务下,如何用计算机实现识别的理论和方法。机器学习则是一门研究怎样用计算机来模拟或实现人类学习活动的学科,是研究如何使机器通过识别和利用现有知识来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主要体现以下三方面:一是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模型;二是通用学习算法;三是构造面向任务的专用学习系统的方法。两者关心的很多共同问题,如:分类、聚类、特征选择、信息融合等,这两个领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的理论和方法可用来解决很多机器感知和信息处理的问题,其中包括图像/ 视频分析(文本、语音、印刷、手写)文档分析、信息检索和网络搜索等。 (2)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是分别从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的角度发展起来的,各自的研究侧重点也不同。模式识别的目标就是分类,为了提高分类器的性能,可能会用到机器学习算法。而机器学习的目标是通过学习提高系统性能,分类只是其最简单的要求,其研究更

侧重于理论,包括泛化效果、收敛性等。模式识别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了,而机器学习中一些方法还没有理论基础,只是实验效果比较好。许多算法他们都在研究,但是研究的目标却不同。如在模式识别中研究所关心的就是其对人类效果的提高,偏工程。而在机器学习中则更侧重于其性能上的理论证明。试题2:列出在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中的常用算法及其优缺点。答:(1)K 近邻法算法作为一种非参数的分类算法,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分类、 回归和模式识别等。在应用算法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的两个方面是样本权重和特征权重。 优缺点:非常有效,实现简单,分类效果好。样本小时误差难控制,存储所有样本,需要较大存储空间,对于大样本的计算量大。(2)贝叶斯决策法 贝叶斯决策法是以期望值为标准的分析法,是决策者在处理 风险型问题时常常使用的方法。 优缺点:由于在生活当中许多自然现象和生产问题都是难以完全准确预测的,因此决策者在采取相应的决策时总会带有一定的风险。贝叶斯决策法就是将各因素发生某种变动引起结果变动的概率凭统计资料或凭经验主观地假设,然后进一步对期望值进行分析,由于此概率并不能证实其客观性,故往往是主观的和人为的概率,本身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和不肯定性。虽然用期望的大小进行判断有一些风险,但仍可以认为贝叶斯决策是一种兼科学性和实效性于一身的比较完善的用于解决风险型决策问题的方法,在实际中能够广泛应

复变函数试题及答案

1、复数i 212--的指数形式是 2、函数w = z 1将Z S 上的曲线()1122 =+-y x 变成W S (iv u w +=)上 的曲线是 3.若01=+z e ,则z = 4、()i i +1= 5、积分()?+--+i dz z 22 22= 6、积分 ?==1sin 21z dz z z i π 7、幂级数()∑∞ =+0 1n n n z i 的收敛半径R= 8、0=z 是函数 z e z 1 11--的 奇点 9、=??? ? ??-=1Re 21z e s z z 10、将点∞,i,0分别变成0,i,∞的分式线性变换=w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 1、设α为任意实数,则α1=( ) A 无意义 B 等于1 C 是复数其实部等于1 D 是复数其模等于1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i i 2< B 零的辐角是零 C 仅存在一个数z,使得 z z -=1 D iz z i =1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函数()z z f =在z 平面上处处连续 B 如果()a f '存在,那么()z f '在a 解析 C 每一个幂级数在它的收敛圆周上处处收敛 D 如果v 是u 的共轭调和函数,则u 也是v 的共轭调和函数

4、根式31-的值之一是( ) A i 2321- B 2 23i - C 223i +- D i 2321+- 5、下列函数在0=z 的去心邻域内可展成洛朗级数的是( ) A z 1sin 1 B z 1cos C z ctg e 1 D Lnz 6、下列积分之值不等于0的是( ) A ? =-12 3z z dz B ? =-1 2 1z z dz C ?=++1242z z z dz D ?=1 cos z z dz 7、函数()z z f arctan =在0=z 处的泰勒展式为( ) A ()∑∞ =+-02121n n n n z (z <1) B ()∑∞ =+-0 1221n n n n z (z <1) C ()∑∞ =++-012121n n n n z (z <1) D ()∑∞=-0 221n n n n z (z <1) 8、幂级数n n n z 20 1)1(∑∞ =+-在1w 的分式线性变换是( ) A )1(1>--=a z a a z e w i β B )1(1<--=a z a a z e w i β C )1(>--=a a z a z e w i β D )1(<--=a a z a z e w i β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

北京邮电大学 数字逻辑期末模拟试题5

C 本科试题(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A 3、A 2、A 1、A 0是四位二进制码,若电路采用奇校验,则校验位C 的逻辑表达式是___________。 A. B. C. D. 2. 要使3:8 线译码器(74LS138)能正常工作,使能控制端的 电平信号应是____________。 A. 001 B. 011 C. 100 D. 111 3. 最小项的逻辑相邻项是___________。 A. B. C. D. 4. 设,则它的非函数是___________。 A. B. C. D. 5. 下列各函数相等,其中无冒险现象的逻辑函数是___________。 A. B. C. D. 6. 为实现将D 触发器转换为T 触发器,图1所示电路的虚线框内应是_________。 a) 或非门 b) 与非门 c) 异或门 d) 同或门 7. 用计数器产生110010序列,至少需要________个触发器。 A. 2 B. 3 C. 4 D. 8 8. 从编程功能讲,E 2PROM 的与阵列________,或阵列________。 A. 固定,可编程 B. 可编程,固定 C. 可编程,可编程 D. 固定,固定 9. 在图 。 10123⊕⊕⊕⊕A A A A 0123A A A A ⊕⊕⊕00123⊕⊕⊕⊕A A A A 0123A A A A +++ B A G G G 221,,D C B A ABC D CD B A D C B A D C B A D C AB F +=D C B A F +?+=)()(D C B A F +?+=)()(D C B A F +?+=D C AB F +=CD C B AC F ++=D AC C B CD F ++=AB BD CD C B AC F ++++=BD D C B CD AC F +++=n n Q Q =+1图1 T A B D

中科大模式识别试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模式识别试题 (2012年春季学期) 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与选择填空(本题答案写在此试卷上,30分) 1、模式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包括:、 和。 2、统计模式识别中描述模式的方法一般使用;句法模式识别中模式描述方法一般 有、、。 3、聚类分析算法属于;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属于。 (1)无监督分类 (2)有监督分类(3)统计模式识别方法(4)句法模式识别方法 4、若描述模式的特征量为0-1二值特征量,则一般采用进行相似性度量。 (1)距离测度(2)模糊测度(3)相似测度(4)匹配测度 5、下列函数可以作为聚类分析中的准则函数的有。 (1) (4) 6、Fisher线性判别函数的求解过程是将N维特征矢量投影在中进行。 (1)二维空间(2)一维空间(3)N-1维空间 7、下列判别域界面方程法中只适用于线性可分情况的算法有;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的 有。 (1)感知器算法(2)H-K算法(3)积累位势函数法 8、下列四元组中满足文法定义的有。 (1)({A, B}, {0, 1}, {A→01, A→ 0A1 , A→ 1A0 , B→BA , B→ 0}, A) (2)({A}, {0, 1}, {A→0, A→ 0A}, A) (3)({S}, {a, b}, {S → 00S, S → 11S, S → 00, S → 11}, S) (4)({A}, {0, 1}, {A→01, A→ 0A1, A→ 1A0}, A) 二、(15分)简答及证明题 (1)影响聚类结果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2)证明马氏距离是平移不变的、非奇异线性变换不变的。 (3)画出对样本集 ω1:{(0,0,0)T, (1,0,0)T, (1,0,1)T, (1,1,0)T,}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https://www.360docs.net/doc/e11911794.html,

复变函数试题汇总

复变函数试题汇总

————————————————————————————————作者: ————————————————————————————————日期: ?

《复变函数》考试试题(一) 一、 判断题(20分): 1.若f(z)在z 0的某个邻域内可导,则函数f(z)在z0解析. ( ) 2. 有 界 整 函 数 必 在 整 个 复 平 面 为 常 数 . ( ) 3 . 若 } {n z 收敛,则 } {Re n z 与 } {Im n z 都收敛. ( ) 4.若f(z)在区域D内解析,且 0)('≡z f ,则C z f ≡)((常数). ( ) 5.若函数f(z)在z 0处解析,则它在该点的某个邻域内可以展开为幂级数. ( ) 6.若 z 0是 )(z f 的 m 阶零点,则 z 0是 1/ )(z f 的 m 阶极 点. ( ) 7.若 ) (lim 0 z f z z →存在且有限,则z 0 是函数f(z)的可去奇点. ( ) 8.若函数f(z)在是区域 D 内的单叶函数,则)(0)('D z z f ∈?≠. ( ) 9. 若f (z )在区域D 内解析, 则对D 内任一简单闭曲线C 0)(=? C dz z f . 10.若函数f (z )在区域D 内的某个圆内恒等于常数,则f (z)在区域D 内恒等于常数.( ) 二.填空题(20分) 1、 =-?=-1||0 0)(z z n z z dz __________.(n 为自然数) 2. =+z z 22cos sin _________. 3.函数z sin 的周期为___________.

模式识别期末试题

一、填空与选择填空(本题答案写在此试卷上,30分) 1、模式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包括:模式采集、特征提取与选择 和模式分类。 2、统计模式识别中描述模式的方法一般使用特真矢量;句法模式识别中模式描述方法一般有串、树、网。 3、聚类分析算法属于(1);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属于(3)。 (1)无监督分类 (2)有监督分类(3)统计模式识别方法(4)句法模式识别方法 4、若描述模式的特征量为0-1二值特征量,则一般采用(4)进行相似性度量。 (1)距离测度(2)模糊测度(3)相似测度(4)匹配测度 5、下列函数可以作为聚类分析中的准则函数的有(1)(3)(4)。

(1)(2) (3)

(4) 6、Fisher线性判别函数的求解过程是将N维特征矢量投影在(2)中进行。 (1)二维空间(2)一维空间(3)N-1维空间 7、下列判别域界面方程法中只适用于线性可分情况的算法有(1);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的有(3)。 (1)感知器算法(2)H-K算法(3)积累位势函数法 8、下列四元组中满足文法定义的有(1)(2)(4)。 (1)({A, B}, {0, 1}, {A?01, A ? 0A1 , A ? 1A0 , B ? BA , B ? 0}, A)(2)({A}, {0, 1}, {A?0, A ? 0A}, A) (3)({S}, {a, b}, {S ? 00S, S ? 11S, S ? 00, S ? 11}, S) (4)({A}, {0, 1}, {A?01, A ? 0A1, A ? 1A0}, A) 9、影响层次聚类算法结果的主要因素有(计算模式距离的测度、(聚类准则、类 间距离门限、预定的类别数目))。 10、欧式距离具有( 1、2 );马式距离具有(1、2、3、4 )。 (1)平移不变性(2)旋转不变性(3)尺度缩放不变性(4)不受量纲影响的特性11、线性判别函数的正负和数值大小的几何意义是(正(负)表示样本点位于判别 界面法向量指向的正(负)半空间中;绝对值正比于样本点到判别界面的距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二○一五年七月

目录 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 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4) 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6) 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8)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0) 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4) 数学与统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7) 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9) 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21) 微电子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24) 软件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27)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29)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31) 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33)

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满足下述条件之一者可按期申请硕士学位。 1.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军队指挥学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至少1篇; 2.申报发明专利至少1项; 3.向国际或国内标准化组织提交并被认领标准化提案至少1项; 4.科研获奖(须持证)至少1项; 5.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至少1项(仅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6.获得软件著作权至少1项(仅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以上研究成果须在研究生入学后取得,研究生本人排名前二(第一学生作者)。 (二)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如不满足申请学位基本要求,则对其学位论文增加双外盲评审,评审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以第一学生作者、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数字电路模拟试题 ()

《数字逻辑分析与设计》模拟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只有在时钟的下降沿时刻,输入信号才能被接收,该种触发器是( )。 A. 高电平触发器 B.下降沿触发器 C. 低电平触发器 D. 上升沿触发器 2. 下列电路中,属于时序逻辑电路的是( ) A. 编码器 B. 译码器 C. 数值比较器 D. 计数器 3. 若将一个TTL 与非门(设输入端为A 、B )当作反相器使用,则A 、B 端应如何连接( ) A. A 、B 两端并联使用 B. A 或B 中有一个接低电平0 C. 不能实现 4. 在二进制译码器中,若输入有5位二进制代码,则输出有( )个信号。 A. 32 B. 16 C. 8 D. 4 5. 同步RS 触发器的“同步”时指( ) A. RS 两个信号同步 B. Qn+1与S 同步 C. Qn+1与R 同步 D. Qn+1与CP 同步 6. 不是最小项ABCD 逻辑相邻的最小项是( ) A. A BCD B. A B CD C. A B C D D. AB C D 7. 与A B C ++相等的为( ) A. A B C ?? B. A B C ?? C. A B C ++ 8. 测得某逻辑门输入A 、B 和输出F 的波形如图1所示,则F(A ,B)的表达式是( ) A. F=AB B. F=A+B C.B A F ⊕= D.B A F = 图1 9. 某逻辑函数的真值表见表1,则F 的逻辑表达式是( )。

A. AC AB F+ = B. C B AB F+ = C. AC B A F+ = D. AC B A F+ = 10. 要实现 n n Q Q= +1 )。 11. 可以用来实现并/( ) A. 计数器 B. 全加器 C. 移位寄存器 D. 存储器 12. 下列触发器中没有计数功能的是() A. RS触发器 B. T触发器 C. JK触发器 D. Tˊ触发器 13. 某逻辑电路输入A、B和输出Y的波形如图2所示,则此电路实现的逻辑功能是() A. 与非 B. 或非 C. 异或 D. 异 或非 图2 14. 若两个逻辑函数相等,则它们必然相同的是() A. 真值表 B. 逻辑表达式 C. 逻辑图 D. 电路图 15. 能将输入信号转变成二进制代码的电路称为() A. 译码器 B. 编码器 C. 数据选择器 D. 数据分配器 二、填空题 1. 完成下列数制之间的转换(25.25) 10 =() 2 =() 8 A B C F 0 0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2013年模式识别考试题和答案

2013–2014 学年度 模式识别 课程期末考试试题 一、计算题 (共20分) 在目标识别中,假定类型1ω为敌方目标,类型2ω为诱饵(假目标),已知先验概率P (1ω)=0.2和P (2ω)=0.8,类概率密度函数如下: ??? ??≤≤-<≤=其它021210)(1x x x x x p ω ?? ? ??≤≤-<≤=其它0323211-)(2x x x x x p ω 1、求贝叶斯最小误判概率准则下的判决域,并判断样本x =1.5属于哪一类; 2、求总错误概率p (e ); 3、假设正确判断的损失λ11=λ22=0,误判损失分别为λ12和λ21,若采用最小损失判决准则,λ12和λ21满足怎样的关系时,会使上述对x =1.5的判断相反? 解:(1)应用贝叶斯最小误判概率准则如果 )()()(2112ωω=x p x p x l <>)() (12ωωP P 则判 ???ωω∈21 x (2分) 得 l 12(1.5)=1 < )() (12ωωP P =4,故 x=1.5属于ω2 。(2分) (2)P(e)= 212121)()()(εω+εω=P P e P ??ΩΩωω+ωω=1 2 )()()()(2211x d x p P x d x p P = dx x x x ??-+- 1.2 1 2 1.2 10.8d )2(0.2)(=0.08 (算式正确2分,计算错误扣1~2分) (3) 两类问题的最小损失准则的似然比形式的判决规则为:

如果 ) )(())(()()(111212221221λ-λωλ-λω< >ωωP P x p x p 则判 ???ωω∈21 x 带入x=1.5得到 λ12≥4λ21 二、证明题(共20分) 设p(x)~N (μ,σ),窗函数?(x)~N (0,1),试证明Parzen 窗估计1 1 ?()( )N i N i N N x x p x Nh h ?=-= ∑ 有如下性质:22 ?[()](,)N N E p x N h μσ+ 。 证明:(1)(为书写方便,以下省略了h N 的下标N ) 22 22 22 2222222222 222211()()()()]22111exp[()()]2221111exp{[()2()]}221 1111exp[()]exp{()[2222y x y x y p y dy dy h h y x y dy h x x y y dy h h h x y h h μ?σμπσσ μμπσσσσ μπσσσ∞ ∞ -∞ -∞∞ -∞∞ -∞ ∞ -∞---=----=--= -+-+++=-+-+-? ??? ?2222()]}x h y dy h σμσ++ 222222 2222222222221 1()exp[(exp()22()2 11()exp[22()1()]2()x x h y dy h h h x h x h μσμπσσσσμπσσμσ∞ +=-+--+-=-+-=-+? (1-1) 121211?[()][()](,,...,)N i N N N i x x E p x p x x x dx dx dx Nh h ?∞ =-∞ -=∑??? 因为样本独立 121211?[()][()]()()...()N i N N N i x x E p x p x p x p x dx dx dx Nh h ?∞ =-∞ -=∑???

2017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申请国家奖学金操作手册

研究生申请国家奖学金操作手册 功能目的 国家奖学金申请功能是给学生提供网上申请国家奖学金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该功能申请每年的国家奖学金。对于以往年度申请的国家奖学金,还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历史记录。具体操作如下介绍: 操作步骤 1、登录研究生系统学生平台 在浏览器中输入研究生系统学生平台链接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911794.html,/student/index.jsp,进入统一身份认证页面,输入数字化校园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进入研究生系统学生平台,看到如下页面并且页面右上方的登录人正确说明登录成功。 图1研究生系统学生平台 2、进行国家奖学金申请 (1)点击主页面左下方资助下的国家奖学金申请,进入奖学金申请页面,页面如下图:

图 2 国家奖学金申请功能入口 图 3 进入国家奖学金申请页面 (2)查看个人信息,进入国家奖学金申请页面首先需要核对自己基本信息和理论知识水平是否正确,发现有误请及时进行修改,如果自己无法修改 某些信息时请联系管理员。

图 4 检查个人信息是否正确 (3)选择成果信息,需要选择的成果信息分为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成果、竞赛获奖、教学/论文获奖、科研获奖项目,点击不同成果模块的“添 加”按钮分别进入不同的选择成果页面。 图 5 添加成果入口

图 6 添加成果 重复操作(3),按要求添加对应类型的成果信息。(操作过程中随时可以使 用保存按钮进行临时保存) 图7 保存国家奖学金申请信息 (4)填写个人综述和其他成果信息,根据个人情况完善页面要求的申请 信息。

图8 完善申请信息 (5)提交国家奖学金申请,申请信息填写完成后请进行提交操作,因为只有提交后的国家奖学金申请管理员才可以看到,才可以进行评审,否则属 于无效的申请。申请提交后则不能再修改,只能进行查看。 图9 提交国家奖学金申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教数字逻辑电路模拟题资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教数字逻辑电路模拟 题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30分) 1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 ] 。 A ( 3.1 ) H B ( 3.1 ) D C (3.1) O D (11.1) B 2 、( 35.7 ) D 的余 3BCD 是 [ ] 。 A 00110101.0111 B 00111000.1010 C 00111000.0111 D 01101000.1010 3 、与非门的输出完成 F= , 则多余输入端 [ ] 。 A 全部接高电平 B 只需一个接高电平即可 C 全部接地电平 D 只需一个接地即可 4 、逻辑函数 F= + B 的最小项标准式为 [ ] 。 A F= B F= C F= D F= 5 、与 AB + AC +相等的表达式为 [ ] 。 A C B C + C D A + 6 、函数 F=(A + C)(B +) 的反函数是 [ ] 。 A G=( + B) ·+· B G=A + C + B · C G=(A +) · C + B · D G=(A ) ·+ (B+ ) 7 、逻辑函数的逻辑相邻项是 [ ] 。 A A C B A C B D D ABC

8 、已知输入 A 、 B 和输出 F 的波形如图所示, 其 F 与 AB 的逻辑关系为 [ ] 。 A 与非 B 或非 C 异或 D 同或 9 、下列逻辑部件属于时序电路的是 [ ] 。 A 译码器 B 触发器 C 全加器 D 移位寄存器 10 、数据选择器的功能是 [ ] 。 A 将一路输入送至多路输出 B 将输入二进制代码转换为特定信息输出 C 从多路输入选择一路输出 D 考虑低位进位的加法 11 、逻辑函数用卡诺图化简时,八个逻辑相邻项合并可消去 [ ] 。 A 一个变量 B 二个变量 C 三个变量 D 四个变量 12 、 JK 触发器从 0 1, 则激励端 J 、 K 的取值为 [ ] 。 A JK=1X B JK=X0 C JK=X1 D JK=0X 13 、移位寄存器的现态为 0110 ,经过左移一位后,其次态为 [ ] 。 A 0110 或 1011 B 1011 或 1010 C 0110 或 1110 D 1101 或 1100 14 、 4 级触发器组成计数器,组成 13 进制计数器,其无效的状态数为 [ ] 。 A 3 个 B 4 个 C 13 个 D 16 个 15 、 N 级触发器组成环形计数器,其进位模为 [ ] 。 A N B 2N C D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格雷码的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 。 2. F= =________________ 。

模式识别v试题库.doc

《模式识别》试题库 一、基本概念题 1.1 模式识别的三大核心问题是:、、。 1.2、模式分布为团状时,选用聚类算法较好。 1.3 欧式距离具有。马式距离具有。 (1)平移不变性(2)旋转不变性(3)尺度缩放不变性(4)不受量纲影响的特性 1.4 描述模式相似的测度有:。 (1)距离测度(2)模糊测度(3)相似测度(4)匹配测度 1.5 利用两类方法处理多类问题的技术途径有:(1);(2); (3)。其中最常用的是第个技术途径。 1.6 判别函数的正负和数值大小在分类中的意义 是:, 。 1.7 感知器算法。 (1)只适用于线性可分的情况;(2)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 1.8 积累位势函数法的判别界面一般为。 (1)线性界面;(2)非线性界面。 1.9 基于距离的类别可分性判据有:。 (1) 1 [] w B Tr S S - (2) B W S S (3) B W B S S S + 1.10 作为统计判别问题的模式分类,在()情况下,可使用聂曼-皮尔逊判决准则。 1.11 确定性模式非线形分类的势函数法中,位势函数K(x,x k)与积累位势函数K(x)的关系为 ()。 1.12 用作确定性模式非线形分类的势函数法,通常,两个n维向量x和x k的函数K(x,x k)若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都可作为势函数。 ①();

②( ); ③ K(x,x k )是光滑函数,且是x 和x k 之间距离的单调下降函数。 1.13 散度J ij 越大,说明ωi 类模式与ωj 类模式的分布( )。当ωi 类模式与ωj 类模式的分布相同时,J ij =( )。 1.14 若用Parzen 窗法估计模式的类概率密度函数,窗口尺寸h1过小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h1过大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1.15 信息熵可以作为一种可分性判据的原因 是: 。 1.16作为统计判别问题的模式分类,在( )条件下,最小损失判决规则与最小错误判决规则是等价的。 1.17 随机变量l(x ρ)=p( x ρ|ω1)/p( x ρ|ω2),l( x ρ)又称似然比,则E {l( x ρ)|ω2}= ( )。在最小误判概率准则下,对数似然比Bayes 判决规则为( )。 1.18 影响类概率密度估计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是 ( )。 1.19 基于熵的可分性判据定义为 )] |(log )|([1 x P x P E J i c i i x H ρ ρωω∑=-=,J H 越( ),说明模式的 可分性越强。当P(ωi | x ρ) =( )(i=1,2,…,c)时,J H 取极大值。 1.20 Kn 近邻元法较之于Parzen 窗法的优势在于 ( )。 上述两种算法的共同弱点主要是( )。 1.21 已知有限状态自动机Af=(∑,Q ,δ,q0,F),∑={0,1};Q={q0,q1}; δ:δ(q0,0)= q1,δ(q0,1)= q1,δ(q1,0)=q0,δ(q1,1)=q0;q0=q0;F={q0}。现有输入字符串:(a) 00011101011,(b) 1100110011,(c) 101100111000,(d)0010011,试问,用Af 对上述字符串进行分类的结果为( )。 1.22 句法模式识别中模式描述方法有: 。 (1)符号串 (2)树 (3)图 (4)特征向量

数字逻辑模拟试题

数字逻辑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表示任意两位无符号十进制数至少需要()二进制数。 A.6 B.7 C.8 D.9 2.余3码10001000对应的2421码为()。A.01010101 B.10000101 C.10111011 D. 11101011 3.下列四个数中与十进制数(72)10相等的是( ) A.(01101000)2 B.(01001000)2 C.(01110010)2 D.(01001010)2 4.某集成电路芯片,查手册知其最大输出低电平U OLmax=0.5V,最大输入低电平U ILmax=0.8V,最小输出高电平U OHmin=2.7V,最小输入高电平U IHmin=2.0V,则其高电平噪声容限U NH=( )

A .0.3V B.0.6V C.0.7V D.1.2V 5.标准或-与式是由( )构成的逻辑表达式。 A .与项相或 B. 最小项相或 C. 最大项相与 D.或项相与 6.根据反演规则,的反函数 为( )。 A. B. C. D. 7、对于TTL 或非门多余输入端的处理,不可以( )。 A 、接电源 B 、通过0.5k Ω电阻接地 C 、接地 D 、与有用输入端并联 8.下列四种类型的逻辑门中,可以用( )实现三种 基本逻辑运算。 A. 与门 B. 或门 C. 非门 D. 与非门 9. 将D 触发器改造成T 触发器,图1所示电路中的虚 () ()E DE C C A F ++?+=E )]E D (C C [A F ?++=E )E D (C C A F ?++=E )E D C C A (F ? ++=E )(D A F ?++=E C C

复变函数试题库(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复变函数论》试题库 梅一A111 《复变函数》考试试题(一) 1、 =-?=-1||00)(z z n z z dz __________.(n 为自然数) 2.=+z z 2 2 cos sin _________. 3.函数z sin 的周期为___________. 4.设 11 )(2+= z z f ,则)(z f 的孤立奇点有__________. 5.幂级数0 n n nz ∞ =∑的收敛半径为__________. 6.若函数f(z)在整个平面上处处解析,则称它是__________. 7.若ξ=∞→n n z lim ,则=+++∞→n z z z n n (i) 21______________. 8.= )0,(Re n z z e s ________,其中 n 为自然数. 9. z z sin 的孤立奇点为________ . 10.若0z 是)(z f 的极点,则___ )(lim 0=→z f z z . 三.计算题(40分): 1. 设)2)(1(1 )(--= z z z f ,求)(z f 在}1||0:{<<=z z D 内的 罗朗展式. 2. .cos 1 1||?=z dz z 3. 设 ? -++=C d z z f λ λλλ1 73)(2,其中}3|:|{==z z C ,试求).1('i f + 4. 求复数 11 +-= z z w 的实部与虚部. 四. 证明题.(20分) 1. 函数)(z f 在区域D 内解析. 证明:如果|)(|z f 在D 内为常数,那么它在D 内为常数. 2. 试证 : ()f z =在割去线段0Re 1z ≤≤的z 平面内能分出两个单值解析分支, 并求出支割线0Re 1z ≤≤上岸取正值的那支在1z =-的值. 《复变函数》考试试题(二) 二. 填空题. (20分) 1. 设i z -=,则____,arg __,||===z z z 2.设C iy x z y x i xy x z f ∈+=?+-++=),sin(1()2()(222,则=+→)(lim 1z f i z ________. 3. =-?=-1||0 0)(z z n z z dz _________.(n 为自然数)

数字逻辑电路试卷(附答案)

1.逻辑函数的两种标准形式分别为。 2.将2004个“1”异或起来得到的结果是(0)。 3.半导体存储器的结构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译码器)、(存储阵列)、(控制逻辑)。 4.A/D转换的四个过程是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其中采样脉冲的频率要求至少是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 5.8位D/A转换器当输入数字量10000000为5v。若只有最低位为高电平,则输出电压为(5/128)v;当输入为10001000,则输出电压为(5*136/128)v。 6.就逐次逼近型和双积分型两种A/D转换器而言,(双积分型)的抗干扰能力强,(逐次逼近型)的转换精度高。 7.(61. 5)10 == (3D.8)16 = (10010001.1000)5421BCD; 8.已知某74ls00为2输入4与非门,I OL=22mA,I OH=2mA,I IL=2mA,I IH=40μA,则其低电平输出的扇出系数N OL=(11),其高电平输出的扇出系数N OH=(50); 9.函数的最小项表达式为F=(4.5.7),最大项表达式为(0.1.2.3.6) 10. 根据对偶规则和反演规则,直接写出的对偶式和反函数, Fd =(),=(); 11. 12.已知X=(-17),则X的8位二进制原码为(10001001),其8位二进制补码为(11110111); 13.T' 触发器的次态方程是(Qn+1 = ~Qn); 14.D触发器的次态方程是(); 15.根据毛刺的不同极性,可以将逻辑险象分为0型险象和1型险象,对于一个逻辑表达式,若在给定其它变量适当的逻辑值后,出现F= ()的情形,则存在1型险象;

【模式识别】期末考试试卷02

《模式识别》期末考试试题( A ) 一、填空题( 15 个空,每空 2 分,共 30 分) 1 .基于机器学习的模式识别系统通常由两个过程组成 , 即( )和分类判决。 2 .统计模式识别把观察对象表达为一个随机向量 (即特征向量 ), 将 ( ) 表达为由有穷或无穷个具有相似数值特性的 模式组成的集合。 3 .特征一般有两种表达方法 : (1)将特征表达为 ( ); (2)将特征表达为基元。 4 .特征提取是指采用变换或映射实现由模式测量空间向 ( )的转变。 5 .同一类模式类样本的分布比较集中,没有或临界样本很少,这样的模式类称为 ( )。 6 .加权空间的所有 ( )都通过坐标原点。 7.线性多类判别: 若每两个模式类间可用判别平面分开, 在这种情况下, M 类有 ( )个判别函数 ,存在有不确定 区域。 8 .当取 ( )损失函数时 , 最小风险贝叶斯判决准则等价于最大后验概率判决准则。 9.Neyman-Pearson 决策的基本思想是 ( )某一错误率,同时追求另一错误率最小。 10.聚类 /集群:用事先不知样本的类别,而利用样本的先验知识来构造分类器属于 ( )学习。 11.相似性测度、 ( )和聚类算法称为聚类分析的三要素。 12. K/C 均值算法使用的聚类准则函数是 ( )准则,通过反复迭代优化聚类结果,使所有样本到各自所属类别的中 心的距离平方和达到最小。 13.根据神经元的不同连接方式,可将神经网络分为分层网络和相互连接型网络两大类。其中分层网络可细分为前向网 络、具有反馈的前向网络和 ( )三种互连方式。 14.神经网络的特性及能力主要取决于 ( )及学习方法。 15. BP 神经网络是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多层前向网络,其中,神经元的传输函数为 是一种 ( )映射关系。 二、简答题( 2 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S 型函数,网络的输入和输出 1.简述有监督分类方法和无监督分类方法的主要区别。 1 1/ 2 2.已知一组数据的协方差矩阵为 ,试问: 1/2 1 (1) 协方差矩阵中各元素的含义是什么? (2) K-L 变换的最佳准则是什么? (3) 为什么说经 K-L 变换后消除了各分量之间的相关性? 三、计算题(2 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 ) 1.设有两类样本,两类样本的类内离散度矩阵分别为 S 1 1/ 2 , S 1 1/ 2 ,各类样本均值分别为 1 1/ 2 1 2 1/ 2 1 T T μ1 2 0 和 μ2 2 2 ,试用 Fisher 准则求其决策面方程。 2.设有两类正态分布的样本集,第一类均值 μ1 T 1 1/ 2 T 20,方差 1 1/ 2 ,第二类均值 μ2 22,方差 1 1 1/ 2 p( 2 ) 。试按最小错误率 Bayes 决策求两类的分界面。 2 1/ 2 ,先验概率 p(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