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学生关爱机制

留守学生关爱机制
留守学生关爱机制

Xxxx初中留守儿童关爱长效机制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惠民服务整体水平,切实呵护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结合学校具体实际,特建立留守儿童关爱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党支部负责人领导,党员教师、学生工作处、少先队(团委)负责人、各中层领导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职能作用,加强对全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管理。同时不断改善学校的条件,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二、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信息档案

每学期初要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全面调查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信息。根据新学期学生变化情况,领导小组成员通过家访、咨询村干部等形式,逐一做好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统计,汇总后上报到学校。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档案,重点记录“留守儿童”的现居住地、现监护人(或托管人)的姓名、关系及联系方式、父母工作单位及通讯方式等情况。

三、建立帮扶教师与学生帮扶结对制度

班主任、任课老师要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结对,要积极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等状况,并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指导,心理上的梳理引导。

四、建立心理咨询与谈心交心制度。

学校设立留守学生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教师,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交流,同时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定期与学生进行谈心交流,及时掌握留守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扎实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疏导及教育工作。

五、建立留守儿童家访制度。

重视留守儿童家访工作,班主任要坚持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每学期都走进每-一个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每学期都要走进每-一个留守儿童家庭,了解他们在家生活情况,代理监护人的教育管理情况,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与沟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成长。

六、建立亲情联系和互动制度

为留守学生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同时学校定期收集父母生活工作时和学生学习生活时的照片、视频等,让彼此了解最近的状况。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父母工作的地方体验生活。利用家长空闲时间,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七、建立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制度

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学实际,每周利用社团时间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学科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见闻。同时开展社会活动,要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九、建立开展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讲座制度。

学校定期举办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他们身心都健康。

十、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

定期开展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同时扩大学校的宣传力度。

十一、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激励制度

安学校排专门奖项,奖励责任心强、教育管理成效突出、留守学生工作落实到位的教师,对表现好、进步快的“留守儿童”优先进行表彰奖励,创造关爱留守儿童良好氛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