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工程学院 过程控制系统 CS4000DCS实验指导书 廖远江 201402(4次实验)

宁波工程学院 过程控制系统 CS4000DCS实验指导书 廖远江 201402(4次实验)
宁波工程学院 过程控制系统 CS4000DCS实验指导书 廖远江 201402(4次实验)

过程控制系统

实验指导书

宁波工程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

目录

目录 ................................................................................................................................................. II 实验一、一阶单容水箱对象特性测试实验.. (1)

实验二、二阶双容水箱对象特性测试实验 (5)

实验三、单容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 (9)

实验四、双容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 (12)

宁波工程学院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一阶单容水箱对象特性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容水箱的数学模型及其阶跃响应曲线。

(2)根据由实际测得的单容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关的方法分别确定它们的参数。

二、实验设备

CS4000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PC机,DCS控制系统与监控软件。

三、系统结构框图

单容水箱如图1-1所示:

图1-1、单容水箱系统结构图

四、实验原理

阶跃响应测试法是系统在开环运行条件下,待系统稳定后,通过调节器或其他操作器,手动改变对象的输入信号(阶跃信号),同时记录对象的输出数据或阶跃响应曲线。然后根据已给定对象模型的结构形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模型中各参数。

图解法是确定模型参数的一种实用方法。不同的模型结构,有不同的图解方法。单容水箱对象模型用一阶加时滞环节来近似描述时,常可用两点法直接求取对象参数。

如图1-1所示,设水箱的进水量为Q

1,出水量为Q

2

,水箱的液面高度为h,

出水阀V

2

固定于某一开度值。根据物料动态平衡的关系,求得:

宁波工程学院 过程控制系统 实验指导书

h1( t ) h1(∞ )

0.63h1(∞)

0 T

在零初始条件下,对上式求拉氏变换,得:

式中,T 为水箱的时间常数(注意:阀V 2的开度大小会影响到水箱的时间常数),T=R 2*C ,K=R 2为单容对象的放大倍数,R 1、R 2分别为V 1、V 2阀的液阻,C 为水箱的容量系数。令输入流量Q 1的阶跃变化量为R 0,其拉氏变换式为Q 1(S )=R O /S ,R O 为常量,则输出液位高度的拉氏变换式为:

当t=T 时,则有:

h(T)=KR 0(1-e -1)=0.632KR 0=0.632h(∞) 即 h(t)=KR 0(1-e -t/T )

当t —>∞时,h (∞)=KR 0,因而有 K=h (∞)/R0=输出稳态值/阶跃输入

式(1-2)表示一阶惯性环节的响应曲线是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如图1-2所示。当由实验求得图1-2所示的 阶跃响应曲线后,该曲线上升到稳态值的63%所对应时间,就是水箱的时间常数T ,该时间常数T 也可以通过坐标原点对响应曲线作切线,切线与稳态值交点所对应的时间就是时间常数T ,其理论依据是:

图1-2、 阶跃响应曲线

宁波工程学院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

上式表示h(t)若以在原点时的速度h(∞)/T恒速变化,即只要花T秒时间就可达到稳态值h(∞)。

五、实验内容步骤

1)对象的连接和检查:

(1)关闭出水阀,将CS4000实验对象的储水箱灌满水(至最高高度)。

(2)打开以丹麦泵、电动调节阀、电磁流量计组成的动力支路至左上水箱的出水阀门,关闭动力支路上通往其他对象的切换阀门。

(3)打开左上水箱的出水阀至适当开度。

2)实验步骤

(1)打开丹麦泵、电动调节阀的电源开关。

(2)启动DCS与Advantrol Pro2.5上位机组态软件,进入主画面,然后进入实

验一画面。

(3)用鼠标点击调出PID窗体框,然后在“MV”栏中设定电动调节阀一个适当开度。(此实验必须在手动状态下进行)

(4)、观察系统的被调量:左上水箱的水位是否趋于平衡状态。若已平衡,应记录系统输出值,以及水箱水位的高度h1和上位机的测量显示值并填入下表。

系统输出值水箱水位高度h1 上位机显示值

0~100 cm cm

(5)、迅速增加系统输出值,增加5%的输出量,记录此引起的阶跃响应的过程参数,它们均可在上位软件上获得。以所获得的数据绘制变化曲线。

T(秒)

水箱水位h

(cm)

1

上位机读数(cm)

(6)、直到进入新的平衡状态。再次记录平衡时的下列数据,并填入下表:系统输出值水箱水位高度h1 上位机显示值

0~100 cm cm

宁波工程学院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7)、将系统输出值调回到步骤5)前的位置,再用秒表和数字表记录由此引起的阶跃响应过程参数与曲线。填入下表:

t(秒)

水箱水位h

(cm)

1

上位机读数(cm)

(8)、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六、实验报告要求

(1)作出一阶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2)根据实验原理中所述的方法,求出一阶环节的相关参数。

七、注意事项

(1)本实验过程中,左上水箱出水阀不得任意改变开度大小。

(2)阶跃信号不能取得太大,以免影响正常运行;但也不能过小,以防止因读数误差和其他随机干扰影响对象特性参数的精确度。一般阶跃信号取正常输入信号的5%~15%。

(3)在输入阶跃信号前,过程必须处于平衡状态。

八、思考题

(1)在做本实验时,为什么不能任意变化左上水箱出水阀的开度大小?

(2)用两点法和用切线对同一对象进行参数测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宁波工程学院 过程控制系统 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二阶双容水箱对象特性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双容水箱的数学模型及其阶跃响应曲线。

2)、根据由实际测得的双容液位阶跃响应曲线,分析双容系统的飞升特性。 二、实验设备

CS4000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PC 机,DCS 控制系统与监控软件。 三、实验原理

图2-1 双容水箱系统结构图

如图2-1所示:这是由两个一阶非周期惯性环节串联

起来,输出量是下水箱的水位h 2。当输入量有一个阶跃增加?Q 1时,输出量变化的反应曲线如图2-2所示的?h 2曲线。它不再是简单的指数曲线,而是就使调节对象的飞升特性在时间上更加落后一步。在图中S 形曲线的拐点P 上作切线,它在时间轴上截出一段时间OA 。这段时间可以近似地衡量由于多了一个容量而使飞升过程向后推迟的程度,因此,称容量滞后,通常以τC 代表之。设流量Q 1为双容水箱的输入量,下水箱的液位高度h 2为输出量,根据物料动态平衡关系,并考虑到液体传输过程中的时延,其传递函数为:

宁波工程学院 过程控制系统 实验指导书

式中K=R 3,T 1=R 2C 1,T 2=R 3C 2,R 2、R 3分别为阀V 2和V 3的液阻,C 1和C 2分别为上水箱和下水箱的容量系数。式中的K 、T 1和T 2须从由实验求得的阶跃响应曲线上求出。具体的做法是在图2-3所示的阶跃响应曲线上取:

1)、h 2(t )稳态值的渐近线h 2(∞); 2)、h 2(t )|t=t1=0.4 h 2(∞)时曲线上的 点A 和对应的时间t 1;

3)、h 2(t )|t=t2=0.8 h 2(∞)时曲线上的 点B 和对应的时间t 2。

然后,利用下面的近似公式计算式 2-1中的参数K 、T1和T2。其中:

图2-3、阶跃响应曲线

对于式(2-1)所示的二阶过程,0.32〈t 1/t 2〈0.46。当t 1/t 2=0.32时,可近似为一阶环节;当t 1/t 2=0.46时,过程的传递函数G(S)=K/(TS+1)2(此时T 1=T 2=T=(t 1+t 2)/2*2.18)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设备的连接和检查:

(1)、开通以丹麦泵、电动调节阀、电磁流量计以及右下水箱出水阀所组成的水路系统;关闭通往其他对象的切换。 (2)、将右下水箱的出水阀开至适当开度。 (3)、检查电源开关是否关闭。 2、实验步骤

t

h t

0.40.8200

( )h 00

( )h 00

( )1

t 2

B

A

h 22(t)2)55.074.1()T (T T T 2.16t t T T )(K 21

2

21212

1212-≈++≈

+=∞=

t t R h O 阶跃输入量输入稳态值

1)-2 ( *)

1*)(1*()()()(2112e s

S T S T K S G S Q S H τ-++==

宁波工程学院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

1)、开启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组态软件,进入实验系统相应的实验二。

2)、开启单相泵电源开关,启动动力支路。在上位机软件界面用鼠标点击调出PID窗体框,然后在“MV”栏中设定电动调节阀一个适当开度。(此实验必须在手动状态下进行)将被控参数液位高度控制在30%处(一般为10cm)。

3)、观察系统的被调量——水箱的水位是否趋于平衡状态。若已平衡,应记录系统输出值,以及水箱水位的高度h2和上位机的测量显示值并填入下表。

系统输出值水箱水位高度h2 上位机显示值

0~100 cm cm

4)、迅速增加系统手动输出值,增加10%的输出量,记录此引起的阶跃响应的过程参数,均可在上位软件上获得各项参数和数据,并绘制过程变化曲线。

T(秒)

(cm)

水箱水位h

2

上位机读数(cm)

5)、直到进入新的平衡状态。再次记录测量数据,并填入下表:

系统输出值水箱水位高度h2 上位机显示值

0~100 cm cm

6)、将系统输出值调回到步骤4)前的位置,再用秒表和数字表记录由此引起的阶跃响应过程参数与曲线。填入下表:

T(秒)

水箱水位h

(cm)

2

上位机读数(cm)

7)、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五、注意事项

1)做本实验过程中,阀10不得任意改变开度大小。

2)阶跃信号不能取得太大,以免影响正常运行;但也不能过小,以防止影响对象特性参数的精确性。一般阶跃信号取正常输入信号的5%~15%。

宁波工程学院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

3)在输入阶跃信号前,过程必须处于平衡状态。

六、实验报告要求

1)作出二阶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2)根据实验原理中所述的方法,求出二阶环节的相关参数。

3)试比较二阶环节和一阶环节的不同之处。

七、思考题

1)在做本实验时,为什么不能任意变化右下水箱出水阀的开度大小?

2)用两点法和用切线法对同一对象进行参数测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宁波工程学院 过程控制系统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三、单容水箱液位PID 整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悉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分析分别用P 、PI 和PID 调节时的过程图形曲线。 3)、定性地研究P 、PI 和PID 调节器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CS4000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PC 机,DCS 控制系统与监控软件。 三、实验原理

图3-1为单回路上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单回路调节系统一般指在一个调节对象上用一个调节器来保持一个参数的恒定,而调节器只接受一个测量信号,其输出也只控制一个执行机构。本系统所要保持的参数是液位的给定高度,即控制的任务是控制上水箱液位等于给定值所要求的高度。根据控制框图,这是一个闭环反馈单回路液位控制,采用DCS 系统控制。当调节方案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整定调节器的参数,一个单回路系统设计安装就绪之后,控制质量的好坏与控制器参数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合适的控制参数,可以带来满意的控制效果。反之,控制器参数选择得不合适,则会使控制质量变坏,达不到预期效果。一个控制系统设计好以后,系统的投运和参数整定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般言之,用比例(P )调节器的系统是一个有差系统,比例度δ的大小不仅会影响到余差的大小,而且也与系统的动态性能密切相关。比例积分(PI )调

DCS 控制器

电动调节阀

上水箱

液位变送器

+

给定 液位

图3-1、实验原理图

扰动

宁波工程学院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

节器,由于积分的作用,不仅能实现系统无余差,而且只要参数δ,Ti调节合理,也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器是在PI调节器的基础上再引入微分D的作用,从而使系统既无余差存在,又能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快速性、稳定性等)。但是,并不是所有单回路控制系统在加入微分作用后都能改善系统品质,对于容量滞后不大,微分作用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对噪声敏感的流量系统,加入微分作用后,反而使流量品质变坏。对于我们的实验系统,在单位阶跃作用下,P、PI、PID调节系统的阶跃响应分别如图3-2中的曲线①、②、③所示。

图3-2、P、PI和PID调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设备的连接和检查:

(1)将实验对象的储水箱灌满水(至最高高度)。

(2)打开以丹麦泵、电动调节阀、电磁流量计组成的动力支路至左上水箱的出

水阀门,关闭动力支路上通往其他对象的切换阀门。

(3)打开左上水箱的出水阀至适当开度。

2)实验步骤

1)启动动力支路电源。

2)启动DCS与Advantrol PRO2.5上位机组态软件,进入主画面,然后进入实验三画面。

3)在上位机软件界面用鼠标点击调出PID窗体框,用鼠标按下自动按钮,在“设

定值”栏中输入设定的上水箱液位。

4)比例调节控制

宁波工程学院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

(1)设定给定值,调整P参数。

(2)、待系统稳定后,对系统加扰动信号(在纯比例的基础上加扰动,一般可通过改变设定值实现)。记录曲线在经过几次波动稳定下来后,系统有稳态误差,并记录余差大小。

(3)、减小P重复步骤4,观察过渡过程曲线,并记录余差大小。

(4)、增大P重复步骤4,观察过渡过程曲线,并记录余差大小。

(5)、选择合适的P,可以得到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改变设定值(如设定值由50%变为60%),同样可以得到一条过渡过程曲线。

(6)、注意:每当做完一次试验后,必须待系统稳定后再做另一次试验。

五、实验报告要求

1)、作出P调节器控制时,不同P值下的阶跃响应曲线。

2)、作出PI调节器控制时,不同P和Ti值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3)、画出PID控制时的阶跃响应曲线,并分析微分D的作用。

4)、比较P、PI和PID三种调节器对系统无差度和动态性能的影响。

六、思考题

1)、试定性地分析三种调节器的参数P、(P、Ti)和(P、Ti和T

)的变化

d

对控制过程各产生什么影响?

2)、如何实现减小或消除余差?纯比例控制能否消除余差?

宁波工程学院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

实验四、双容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回路双容液位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研究系统分别用P、PI和PID调节器时的控制性能。

3)、定性地分析P、PI和PID调节器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CS4000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计算机、DCS控制系统与监控软件。

三、实验原理

图4-1、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4-1为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这也是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它与实验三不同的是有两个水箱相串联,控制的目的是使下水箱的液位高度等于给定值所期望的高度,具有减少或消除来自系统内部或外部扰动的影响功能。显然,这种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完全取决于调节器Gc(S)的结构和参数的合理选择。由于双容水箱的数学模型是二阶的,故系统的稳定性不如单容液位控制系统。

对于阶跃输入(包括阶跃扰动),这种系统用比例(P)调节器去控制,系统有余差,且与比例度成正比,若用比例积分(PI)调节器去控制,不仅可实现无余差,而且只要调节器的参数δ和Ti调节得合理,也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器是在PI调节器的基础上再引入微分D的控制作用,从而使系统既无余差存在,又使其动态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设备的连接和检查:

(1)、将实验对象的储水箱灌满水(至最高高度)。

宁波工程学院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

(2)、打开以丹麦泵、电动调节阀、电磁流量计组成的动力支路至下水箱的出水阀门,关闭动力支路上通往其他对象的切换阀门。

(3)、打开下水箱的出水阀至适当开度。

(4)、检查电源开关是否关闭。

2、启动实验装置

(1)打开电源,启动DCS与Advantrol PRO2.5上位机组态软件,进入主画面,然后进入实验四画面。

(2)在上位机软件界面用鼠标点击调出PID窗体框,用鼠标按下自动按钮,在“设定值”栏中输入设定的下水箱液位。

(3)在参数调整中反复调整P,I,D三个参数,控制上水箱水位,同时兼顾快速性,稳定性,准确性。

(4)待系统的输出趋于平衡不变后,加入阶跃扰动信号(一般可通过改变设定值的大小或打开旁路来实现)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实验系统的结构图。

2)、画出PID控制时的阶跃响应曲线,并分析微分D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六、思考题

1)、为什么双容液位控制系统比单容液位控制系统难于稳定?

2)、试用控制原理的相关理论分析PID调节器的微分作用为什么不能太大?

3)、为什么微分作用引入必须缓慢进行?这时比例P是否要改变?为什么?

4)、调节器参数(P、Ti和Td)的改变对整个控制过程有什么影响?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指导书 伟丰编写 2014年12月

实验一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简单运算器的组成以及数据传送通路。 2、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1)的组合功能。 二、实验容 运用算术逻辑运算器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三、实验仪器 1、ZY15Comp12BB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箱一台 2、排线若干 四、实验原理 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如图1-1所示。其中运算器由两片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两个锁存器(74LS273)锁存,锁存器的输入连至数据总线,数据输入开关(INPUT)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并经过一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数据显示灯已和数据总线(“DATA BUS”)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容。

图1-l 运算器数据通路图 图1-2中已将实验需要连接的控制信号用箭头标明(其他实验相同,不再说明)。其中除T4为脉冲信号,其它均为电平控制信号。实验电路中的控制时序信号均已部连至相应时序信号引出端,进行实验时,还需将S3、S2、S1、S0、Cn、M、LDDR1、LDDR2、ALU_G、SW_G 各电平控制信号与“SWITCH”单元中的二进制数据开关进行跳线连接,其中ALU_G、SW_G 为低电平有效,LDDR1、LDDR2为高电平有效。按动微动开关PULSE,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 五、实验步骤 l、按图1-2连接实验线路,仔细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图中箭头表示需要接线的地方, 2、用INPUT UNIT的二进制数据开关向寄存器DR1和DR2置数,数据开关的容可以用与开关对应的指示灯来观察,灯亮表示开关量为“1”,灯灭表示开关量为“0”。以向DR1中置入11000001(C1H)和向DR2中置入01000011(43H)为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使各个控制电平的初始状态为:CLR=1,LDDR1=0,LDDR2=0,ALU_G=1,SW_G=1,S3 S2 S1 S0 M CN=111111,并将CONTROL UNIT的开关SP05打在“NORM”状态,然后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006级用汇总

矿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学号: 班级: 姓名: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常用矿山压力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观测岩层移动的部分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 一、结构简介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是监测巷道在掘进和受采动影响的整个服务期间,围岩内部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包括孔内固定装置、孔中连接钢丝绳、孔口测读装置组成。每套位移计内有5~6个测点。其结构及其安装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两帮及顶板各钻出φ32的钻孔。 2.将带有连接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由远及近分别用安装圆管将其推至所要求的深度。(每个钻孔布置5~6个测点,分别为;6m、5m、4m、3m、2m、lm或12m、10m、8m、6m、4m、2m)。 3.将孔口测读装置,用水泥药圈或木条固定在孔口。 4。拉紧每个测点的钢丝绳,将孔口测读装置上的测尺推至l00mm左右的位置后,由螺丝将钢丝绳与测尺固定在一起。 三、测试方法 安装后先读出每个测点的初读数,以后每次读得的数值与初读数之差,即为测点的位移值。当读数将到零刻度时,松开螺丝,使测尺再回到l00mm左右的位置,重新读出初读数。 ☆顶板离层指示仪 一、结构简介: 顶板离层指示仪是监测顶板锚杆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大小的一种监测仪器,在顶板钻孔中布置两个测点,一个在围岩深部稳定处,一个在锚杆端部围岩中。离层值就是围岩中两测点之间以及锚杆端部围岩与巷道顶板表面间的相对位移值。顶板离层指示仪由孔内固定装置、测量钢丝绳及孔口显示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顶板钻出φ32的钻孔,孔深由要求而定。 2.将带有长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用安装杆推到所要求的位置;抽出安装杆后再将带有短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推到所要求的位置。 3.将孔口显示装置用木条固定在孔口(在显示装置与钻孔间要留有钢丝绳运动的间隙)。 4.将钢丝绳拉紧后,用螺丝将其分别与孔口显示装置中的圆管相连接,且使其显示读数超过零刻度线。 三、测读方法: 孔口测读装置上所显示的颜色,反映出顶板离层的范围及所处状态,显示数值表示顶板的离层量。☆DY—82型顶板动态仪 一、用途 DY-82型顶板动态仪是一种机械式高灵敏位移计。用于监测顶底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进行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预报,探测超前支撑压力高 峰位置,监测顶板活动及其它相对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特征 (1)灵敏度(mm) 0.01 (2)精度(%) 粗读±1,微读±2.5 (3)量程(mm) 0~200 (4)使用高度(mm) 1000~3000 三、原理、结构 其结构和安装见图。仪器的核心部件是齿条6、指针8 以及与指针相连的齿轮、微读数刻线盘9、齿条下端带有读 数横刻线的游标和粗读数刻度管11。 当动态仪安装在顶底板之间时,依靠压力弹簧7产生的 弹力而站立。安好后记下读数(初读数)并由手表读出时间。 粗读数由游标10的横刻线在刻度管11上的位置读出,每小 格2毫米,每大格(标有“1”、“22'’等)为10毫米,微读数 由指针8在刻线盘9的位置读出,每小格为0.01毫米(共200 小格,对应2毫米)。粗读数加微读数即为此时刻的读数。当 顶底板移近时,通过压杆3压缩压力弹簧7,推动齿条6下 移,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指针8顺时针方向旋转,顶底板每 移近0.01毫米,指针转过1小格;同时齿条下端游标随齿条 下移,读数增大。后次读数减去前次读数,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即得

《控制系统CAD》实验指导书

《控制系统CAD及仿真》实验指导书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系

实验一SIMULINK 基础与应用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Simulink 系统的界面、菜单、工具栏按钮的操作方法; 2、掌握查找Simulink 系统功能模块的分类及其用途,熟悉Simulink 系统功能模块的操作方法; 3、掌握Simulink 常用模块的内部参数设置与修改的操作方法; 4、掌握建立子系统和封装子系统的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0 ()(0.11)(0.0011) G s s s s = ++ 应用Simulink 仿真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2.PID 控制器在工程应用中的数学模型为: 1 ()(1)()d p i d T s U s K E s T s T s N =+ + 其中采用了一阶环节来近似纯微分动作,为保证有良好的微分近似效果,一般选10N ≥。试建立PID 控制器的Simulink 模型并建立子系统。 三、 预习要求: 利用所学知识,编写实验程序,并写在预习报告上。

实验二 控制系统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如何使用Matlab 进行系统的时域分析 2、掌握如何使用Matlab 进行系统的频域分析 3、掌握如何使用Matlab 进行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4、掌握如何使用Matlab 进行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5、掌握如何使用Matlab 进行系统的能观测性、能控性分析 二、 实验内容: 1、时域分析 (1)根据下面传递函数模型:绘制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在图上读标注出峰值,求出系统 的性能指标。 8 106) 65(5)(2 32+++++=s s s s s s G (2)已知两个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分别为1G (s)和2G (s),绘制它们的单位脉冲响 应曲线。 4 5104 2)(2 321+++++=s s s s s s G , 27223)(22+++=s s s s G (3)已知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和初始条件,绘制其零输入响应曲线。 ?? ??????????--=????? ???? ???212107814.07814.05572.0x x x x []?? ????=214493 .69691.1x x y ??? ???=01)0(x 2、频域分析 设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分别为1G (s)、2G (s)和3G (s),将它们的Bode 图绘制在一张图中。 151)(1+= s s G ,4 53.0)(22++=s s s G ,16.0)(3 +=s s G 3、根轨迹分析 根据下面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绘制系统根轨迹,并分析系统稳定 的K 值范围。 ) 2)(1()()(++= s s s K s H s G

机械工程学院xxxx年毕业设计工作计划.doc

机械工程学院2011 年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2011 年机械工程学院将有 3 个本科及相应的专升本专业、 2 个专科专业共774名毕业生参加毕业设计工作。人员分布情况见下表: 班级人数学历辅导员 09 材料成型(专升本)15本科 09 汽车服务工程(专升本)96本科李航 合计111 09 机制(专升本)214本科 吴长谦合计214 07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16本科 07 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81本科 张静 07 级汽车服务工程63本科 合计260 06 机械制造(五年制)383+2 08 级机电一体化技术151专科冯利民 合计189 总人数774 为搞好此次毕业设计工作,根据安阳工学院教务处下发的《安阳工学院毕业 设计(论文)工作规程》精神,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求 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撰写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具体地说,在知识要求方面,应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

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应学会依据课题的任务,进行资 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和撰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掌握实验及测试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在综合素质要求方面,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 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工程观点、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二、组织机构 成立“机械工程学院2011 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如下: 1、毕业设计工作小组 组长:张勇教授负责全面工作 副组长:苗晓鹏副教授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成员:朱艳芳教授负责 07 机制本科 116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科 50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66 人) 鲍雅萍教授负责 07 材料 81 名学生、09 材料专升本 15 名学生、 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36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 科 50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32 人); 王俊昌副教授负责 07 汽车 63 名学生、 09 汽车专升本 96 名学生 的管理工作(合计: 159 人); 赵成钢副教授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105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 科 51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56 人); 王曙光教授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73 名学生、 06 机制(五年制) 38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11 人); 2、资格审查工作小组 组长:康国强副教授负责资格审查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张新红负责学生成绩的审查和毕业设计资料的归档工作; 牛东亚负责日常工作; 成员:张静负责 07机制本科的管理工作; 吴长谦负责 09机制专升本的管理工作; 李航负责 09材料、 09 汽车专升本的管理工作; 冯利民负责 08 级机电一体化、 06 机制(五年制)的管理 工作;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碳四抽提丁二烯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学院名称: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摘要 丁二烯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工产品,其生产、制备的研究进行了数十年。目前仍然未停止对其工艺的调整与改进。工业生产中常用在碳四馏分中加入一种溶剂进行萃取的特殊精馏来实现对C4馏分的分离。本设计以从碳四中抽提丁二烯为目的,依据经济、节约、环保、科学的理念,制定出抽提段的工艺。目前世界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丁二烯-1 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乙腈法(ACN)、二甲基甲酰胺法 ,3 (DMF)和N-甲基砒硌烷酮法(BASF)。工艺采用DMF法,从碳四混合物中抽提出符合工艺要求的丁二烯。设计中对DMF法抽提丁二烯的原理、工艺、操作规范、物料衡算、废物处理等发面进行了阐述。DMF抽提丁二烯装置可分为两个部分:萃取部分和精馏部分。萃取部分包括第一萃取精馏系统和第二萃取精馏系统,碳四原料中的丁烷、丁烯等在第一萃取精馏系统中脱除,乙烯基乙炔、一部分乙基乙炔等组分在第二萃取精馏系统中脱除;精馏部分包括丁二烯净化和溶剂精制两系统,除去其中的二甲胺、甲基乙炔、水、顺丁烯-2等杂质,得到丁二烯成品;而溶剂精制系统是将循环溶剂中的水分,二聚物等轻组分及焦油等重组分除去,保持循环溶剂的质量。设计结果科学、合理,实用、经济,比较好的完成了当初所设定的目标任务。 关键词:碳四;丁二烯;抽提;DMF

ABSTRACT Butadiene is a widely used chemical products, its production, research on the preparation for decades. At present, still did not stop the process of adjustment and improvement. Special rectification common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four fractions of carbon with a solvent extraction to achieve separation of C4 fractions. The design for the purpose of butadiene extraction from carbon 4, on the basis of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ervation, scientific ideas, develop process extraction section. The large-scal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butadiene with -1, there are three main methods: acetonitrile (ACN), two methyl formamide (DMF) and N- methyl pyrrole azululanone method (BASF). Process using DMF method, is proposed to meet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of the butadiene extraction from carbon four mixture. The design of DMF butadiene extraction principle, process, operation, material balance, waste disposal and other aspects are discussed. DMF Extraction Butadiene devic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extraction and distillation. The extraction part includes the first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system and the second system of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carbon four of raw materials, such as butane butene in the first extraction distillation system removal, vinyl acetylene, a part of ethyl acetylene and other components removal in second extraction distillation system; distillation part includes the butadiene purification and solvent refining two system, remove the two -, methyl acetylene, water, CIS butene -2 impurities, butadiene get finished products; and solvent refining system is the circulation of water in the solvent, two dimers and other light components and tar and other restructuring removed, maintain the quality of circulating soluble agent. The design result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ractical, economic, better to complete the target mission set. Key Words:Butadiene;C4 Fractions;Extraction;DMF

PLC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三菱)(精)

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指导书 实验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个重要环节.实验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使用所学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基本理论并获得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 一 LC控制系统实验的目的和任务实验目的 1.进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2.巩固、加深并扩大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3.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细致踏实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将来从事生产和科学实验打下必要的基础。 4.直观察常用电器的结构。了解其规格和用途,学会正确选择电器的方法。 5.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6.初步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使用方法及程序编制与调试方法。 应以严肃认真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踏实细致的作风对待实验课,并在实验课中注意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实验方法 做一个实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实验前的准备;进行实验;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分及写出实验报告。 1.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内容、步骤,并复习有关理论知识,在实验前要能记住有关线路和实验步骤。 进入实验室后,不要急于联接线路,应先检查实验所用的电器、仪表、设备是否良好,了解各种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型号规格,熟悉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使用

方法,并合理选用仪表及其量程。发现实验设备有故障时,应立即请指导教师检查处理,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2. 联接实验电路 接线前合理安排电器、仪表的位置,通常以便于操作和观测读数为原则。各电器相互间距离应适当,以联线整齐美观并便于检查为准。主令控制电器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联接导线的截面积应按回路电流大小合理选用,其长度要适当。每个联接点联接线不得多余两根。电器接点上垫片为“瓦片式”时,联接导线只需要去掉绝缘层,导体部分直接插入即可,当垫片为圆形时,导体部分需要顺时针方向打圆圈,然后将螺钉拧紧,下允许有松脱或接触不良的情况,以免通电后产生火花或断路现象。联接导线裸露部分不宜过长。以免相邻两相间造成短路,产生不必要的故障。 联接电路完成后,应全面检查,认为无误后,请指导老师检查后,方可通电实验。 在接线中,要掌握一般的控制规律,例如先串联后并联;先主电路后控制电路;先控制接点,后保护接点,最后接控制线圈等。 3.观察与记录 观察实验中各种现象或记录实验数据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最主要的步骤,必须认真对待。 进行特性实验时,应注意仪表极性及量程。检测数据时,在特性曲线弯曲部分应多选几个点,而在线性部分时则可少取几个点。 进行控制电路实验时。应有目的地操作主令电器,观察电器的动作情况。进一理解电路工作原理。若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断开电源,检查分析,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 注意:运用万用表检查线路故障时,一般在断电情况下,采用电阻档检测故障点;在通电情况下,检测故障点时,应用电压档测量(注意电压性质和量程;此外,还要注意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管理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学习的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经学院教学管理委员会讨论,制定该管理规范。 1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与成果形式 1.1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基本要求 1.1.1主要任务 1)工程设计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地绘制机械与电气工程图纸或独立地撰写一份毕业设计(论文)论文。侧重于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试验以及嵌入式计算机、工控计算机在机电系统中应用的论文,还应绘制有关图表。 2)工业设计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任务书,并正确地绘制产品设计创意草图、产品电脑效果图、产品工程图及制作产品模型,以上都通过展板体现出来;并要求做出幻灯片以便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演示。 3)工业工程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地绘制机械图纸或独立地撰写一份毕业设计(论文)。 1.1.2知识要求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应综合运用多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得理论知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1.1.3能力培养要求 1)工程设计类学生应会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书;熟悉有关的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规范;锻炼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掌握实验、测试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工业设计类学生应会依据课题任务,进行市场调研,资料的收集、加工与整理;培养学生掌握有关的设计创意方法,产品设计的程序、方法,提高产品设计创意、表现、效果

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虚拟实验系统)

实验1 1位全加器 ?实验目的 ?掌握全加器的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熟悉组成原理虚拟教学平台的使用。 ?实验设备 与非门(3片)、异或门(2片)、开关若干、指示灯若干 ?实验原理 1位二进制加法器单元有三个输入量:两个二进制数Ai,Bi和低位传来的进位信号Ci,两个输出量:本位和输出Si以及向高位的进位输出C(i+1),这种考虑了全部三个输入量的加法单元称为全加器。来实验要求利用基本门搭建一个全加器,并完成全加器真值表。 ?实验步骤 各门电路芯片引脚显示于组件信息栏。 1. 测从组件信息栏中添加所需组件到实验流程面板中,按照图1.1所示搭建实验。 图1.1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流程图

2. 打开电源开关,按表1设置开关的值,完成表1-1。 表1-1 实验2 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简单运算器的组成以及数据传送通路 ?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1)的组合功能 ?实验设备 74LS181(2片),74LS273(2片), 74LS245(2片),开关若干,灯泡若干,单脉冲一片 ?实验原理 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图如图2.1所示,实验中的运算器由两片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两个锁存器(74LS373)锁存,锁存器的输入连至数据总线,数据开关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A和B),并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显示灯相连,显示结果。 ?74LS181:完成加法运算 ?74LS273:输入端接数据开关,输出端181。在收到上升沿的时钟信号前181和其 输出数据线之间是隔断的。在收到上升沿信号后,其将输出端的数据将传到181, 同时,作为触发器,其也将输入的数据进行保存。因此,通过增加该芯片,可以通 过顺序输入时钟信号,将不同寄存器中的数据通过同一组输出数据线传输到181 芯片的不同引脚之中 ?74LS245:相当于181的输出和数据显示灯泡组件之间的一个开关,在开始实验后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文献综述】宁波某中学教学楼设计

文献综述 土木工程 宁波某中学教学楼设计 一、课题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交流日益频繁,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教育也必将随之发生巨大变革。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作为21世纪的学生更要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在专业基础方面,掌握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岩土力学的基本结论;熟悉工程测量、工程材料试验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掌握有关建筑机械、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结构分析与设计等基本知识;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规;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因此,21世纪的教学场所作为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主要途径,更需适应新教学需要就应该提供相应的功能空间,以教学楼为例,传统以教室“一统天下”的状况应相应改变。此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进入教学过程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多媒体教材、远程教育以及交互网络系统等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大大地改善了传统的授课方式,21世纪的教学楼正在向能提供多种信息传递方式的智能化教学楼方向发展。教育方式的改变会引起建筑功能的调整,而建筑功能的变化也必然会导致整个建筑由内而外的变革。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学校教学楼建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地震7.1级。在这次地震中,由于地大部分都是土木结构房屋,所以地震到来时,当地居民的房屋90%都已经倒塌。而最让人通心的是有些小学、中学教学楼塌毁,中小学生因来不及逃难而被夺去生命。同样在08年的汶川地震中中小学教学楼的伤亡更加惨重。为何许多教学楼在地震一瞬间倒塌了,这是地震后人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的,就是因为学校教学楼抗震烈度不达标准,设计不合理,施工偷工减料让教学楼在地震中更快地倒塌了。地震后,国家有关部门提高了部分地区中小学教学楼设计抗震烈度。以后的中小学教学楼设计将更多地考虑安全方面,以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1][2][10] 二、研究现状 学校建筑是教育建筑的集中体现,其功能要在满足教学科研、师生相互交流和知识融汇等物质需要的同时,还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并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中学教学楼,因其所容纳的是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其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则在结构设计上,不仅量大面广,还应从各方面和角度上精心设计,才能设计出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建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解析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 王永昌 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系 2015.3

实验一先进智能仪表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YS—170、YS—1700等仪表的使用; 2.掌握控制系统中PID参数的整定方法; 3.熟悉Smith补偿算法。 二、实验内容 1.熟悉YS-1700单回路调节器与编程器的操作方法与步骤,用图形编程器编写简单的PID仿真程序; 2.重点进行Smith补偿器法改善大滞后对象的控制仿真实验; 3.设置SV与仿真参数,对PID参数进行整定,观察仿真结果,记录数据。 4.了解单回路控制,串级控制及顺序控制的概念,组成方式。 三、实验原理 1、YS—1700介绍 YS1700 产于日本横河公司,是一款用于过程控制的指示调节器,除了具有YS170一样的功能外,还带有可编程运算功能和2回路控制模式,可用于构建小规模的控制系统。其外形图如下: YS1700 是一款带有模拟和顺序逻辑运算的智能调节器,可以使用简单的语言对过程控制进行编程(当然,也可不使用编程模式)。高清晰的LCD提供了4种模拟类型操作面板和方便的双回路显示,简单地按前面板键就可进行操作。能在一个屏幕上对串级或两个独立的回路进行操作。标准配置I/O状态显示、预置PID控制、趋势、MV后备手动输出等功能,并且可选择是否通信及直接接收热偶、热阻等现场信号。对YS1700编程可直接在PC机上完成。

SLPC内的控制模块有三种功能结构,可用来组成不同类型的控制回路:(1)基本控制模块BSC,内含1个调节单元CNT1,相当于模拟仪表中的l台PID调节器,可用来组成各种单回路调节系统。 (2)串级控制模块CSC,内含2个互相串联的调节单元CNTl、CNT2,可组成串级调节系统。 (3)选择控制模块SSC,内含2个并联的调节单元CNTl、CNT2和1个单刀三掷切换开关CNT3,可组成选择控制系统。 当YS1700处于不同类型的控制模式时,其内部模块连接关系可以表示如下:(1)、单回路控制模式

CAD上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格式与要求 (试行) 一、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1、有实验教学手册,按手册要求填写,若无则采用统一实验报告封面。 2、报告一律用钢笔书写或打印,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3、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 4、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原始记录,须经实验指导教师签字或登记。 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采用统一的封面。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手写或打印,手写一律用钢笔书写,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三、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过程、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心得等方面内容。 2、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题目、实习任务与要求、实习具体实施情况(附上图表、原始数据等)、实习个人总结等内容。 3、课程设计报告或说明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总体方案、方案设计与分析、所需仪器设备与元器件、设计实现与调试、收获体会、参考资料等方面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教务处 2009-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CAD) 实验项目AutoCAD二维绘图实验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2016年11月日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DCS)课程实验指导书(详)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DCS)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单容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悉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分析分别用P、PI和PID调节时的过程图形曲线。 3、定性地研究P、PI和PID调节器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AE2000A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JX-300X DCS控制系统、万用表、上位机软件、计算机、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网线1根、24芯通讯电缆1根。 三、实验原理 图2-15为单回路水箱液位控制系统 单回路调节系统一般指在一个调节对象上用一个调节器来保持一个参数的恒定,而调节器只接受一个测量信号,其输出也只控制一个执行机构。本系统所要保持的参数是液位的给定高度,即控制的任务是控制水箱液位等于给定值所要求的高度。根据控制框图,这是一个闭环反馈单回路液位控制,采用SUPCON JX-300X DCS控制。当调节方案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整定调节器的参数,一个单回路系统设计安装就绪之后,控制质量的好坏与控制器参数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合适的控制参数,可以带来满意的控制效果。反之,控制器参数选择得不合适,则会使控制质量变坏,达不到预期效果。一个控制系统设计好以后,系统的投运和参数整定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般言之,用比例(P)调节器的系统是一个有差系统,比例度δ的大小不仅会影响到余差的大小,而且也与系统的动态性能密切相关。比例积分(PI)调节器,由于积分的作用,不仅能实现系统无余差,而且只要参数δ,Ti调节合理,也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器是在PI调节器的基础上再引入微分D的作用,从而使系统既无余差存在,又能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快速性、稳定性等)。但是,并不是所有单回路控制系统在加入微分作用后都能改善系统品质,对于容量滞后不大,微分作用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对噪声敏感的流量系统,加入微分作用后,反而使流量品质变坏。对于我们的实验系统,在单位阶跃作用下,P、PI、PID调节系统的阶跃响应分别如图2-16中的曲线①、②、③所示。 图2-16 P、PI和PID调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2016届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理工类)格式规范

(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机械工程学院理工类) 题目名 称: 学院 (部): 专 业: 学生姓 名: 班 级: 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助教职称的填写在第二 行;如只有一位指导教师理工类专业格式参 考规范,打印时请 题目名称如果只有一行文字则去掉第二行,如有三

职称 最终评定成绩: 湖南工业大学教务处 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 第一部分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名 称: 学 院(部): 专 业: 学 生 姓 名: 班 级: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职称 理工类专业格式参 考规范,打印时请 去掉此框!! 助教职称的填写在第二 行;如只有一位指导教师 则去掉第二行,如有三位教师,则再添加一行。

(注: )

湖南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章以明确方式注明。除此之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应承担的责任。 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摘 要 (空一行) ××××××××××××××××(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要求400字左右) (1)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2)结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3)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 (4)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空1行) 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最后一个关键词后面无 标点符号) (小四号黑体)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在前面)。 (三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倍行距)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上机实验指导

一、实验准备和实验注意事项 1.本课程实验使用专门的TDN-CM++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设备,使用前后均应仔细检查主机板,防止导线、元件等物品落入装置内导致线路短路、元件损坏。 2.完成本实验的方法是先找到实验板上相应的丝印字及其对应的引出排针,将排针用电缆线连接起来,连接时要注意电缆线的方向,不能反向连接;如果实验装置中引出排针上已表明两针相连,表明两根引出线内部已经连接起来,此时可以只使用一根线连接。 3.为了弄清计算机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前面几个实验的控制信号由开关单元“SWITCH UNIT”模拟输入;只有在模型机实验中才真正由控制器对指令译码产生控制信号。在每个实验开始时需将所有的开关置为初始状态“1”。 4.本实验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的指示灯亮时表示信号为“0”,灯灭时表示信号为“1”。 5.实验接线图中带有圆圈的连线为实验中要接的线。 6.电源关闭后,不能立即重新开启,关闭与重启之间至少应有30秒间隔。 7.电源线应放置在机内专用线盒中。 8.保证设备的整洁。

二、实验设备的数据通路结构 利用本实验装置构造的模型机的数据通路结构框图如下图。其中各单元内部已经连接好,单元之间可能已经连接好,其它一些单元之间的连线需要根据实验目的用排线连接。 图0-2 模型机数据通路结构框图

实验一运算器实验: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4.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l81)的组合功能。 二.实验设备 TDN-CM++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排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如图1-l所示。其中两片74LSl81以串行方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ALU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三态门由ALU-B控制,控制运算器运算的结果能否送往总线,低电平有效。 为实现双操作数的运算,ALU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二个锁存器DR1、DR2(由74LS273实现)锁存数据。要将数据总线上的数据锁存到DR1、DR2中,锁存器的控制端LDDR1和LDDR2必须为高电平,同时由T4脉冲到来。 数据开关(“INPUT DEVICE”)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经过三态门(74LS245)后送入数据总线,三态门由SW-B控制,低电平有效。数据显示灯(“BUS UNIT”)已和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上的内容。 图中已将用户需要连接的控制信号用圆圈标明(其他实验相同,不再说明),其中除T4为脉冲信号外,其它均为电平信号。由于实验电路中的时序信号均已连至“W/R UNIT”的相应时序信号引出端,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只需将“W/R UNIT”的T4接至“STATE UNIT”的微动开关KK2的输出端,按动微动开关,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 ALU运算所需的电平控制信号S3、S2、S1、S0、Cn、M、LDDR1、LDDR2、ALU-B、SW-B均由“SWITCH UNIT”中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来模拟,其中Cn、ALU-B、SW-B为低电平有效,LDDRl、LDDR2为高电平有效。 对单总线数据通路,需要分时共享总线,每一时刻只能由一组数据送往总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