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目录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性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使用授权声明错误!未定义书签。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方法 (2)

1.3.1 调查法 (2)

1.3.2文献法 (2)

1.3.3 归纳分析法 (2)

1.3.4实证研究法 (3)

2.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基本内涵 (3)

2.2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内涵 (3)

3.1.1 四大名菜 (4)

3.1.2 临高乳猪 (5)

3.1.3 那大狗肉 (5)

3.1.4 琼海温泉鹅 (6)

3.1.5知名小吃 (6)

3.1.6热带海洋海鲜 (7)

3.1.7传统特色饮食方式 (7)

3.2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8)

3.3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8)

3.3.1饮食产品有待整合 (9)

3.3.2 增强品牌意识 (9)

3.3.3宣传力度不足 (9)

3.3.4文化内涵有待发掘 (9)

4.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对策与建议 (10)

4.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10)

4.2将美食与文化有机相结合 (10)

4.3增强营销力度、增强品牌意识 (10)

4.4以特色促发展 (11)

5.结语 (11)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3)

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摘要: 饮食是生命之本。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在解决果腹问题以后,必然要求吃得好、吃得美、吃得有品位,吃的文化也不断发展丰富起来.本文从饮食文化内涵出发, 研究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影响下的海南饮食文化的大体情况, 在海南地方菜、地方小吃、当地特色饮食种类及饮食方式等方面深入研究了了具有海南特色的饮食文化, 并根据海南饮食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海南饮食特色

Tourism products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Hainan’s Food

culture

Author:Li Han Tutor:professor Huang Yu (Geography and Tourism college,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Abstract: The diet is the origin life. The food culture of Hai Nan in the long-term dietary practice created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 People solve their problems,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eat well, have a good taste; eating culture has also developed continuously enriched. This paper from the diet culture connot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of Hain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et culture construction research, from the dishes, snacks, tropical marine food, dietary patterns and mining of Hainan characteristic diet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Hainan diet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HaiNan Food Specialties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以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切入点,围绕海南饮食文化产品,分析近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情况,进行产品及市场分析,列举出了海南餐饮文化资源,总结目前发展的优势和弊端,找到一种更好的发展路线,在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阶段发展的基础上,争取向更高层次的迈进,给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带来的更大收益。

1.2 研究意义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会对当地旅游、餐饮、住宿、就业、娱乐、文化、养殖、种植以及手工业等相关部门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因而,它的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开发,其产生的效益经济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饮食资源的开发促进海南餐饮业的发展,餐饮业不仅在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作出直接的贡献,而且对第三产业、农业等带动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2008年,海南全省住宿餐饮业零售额达到80.77亿元,增长25.17%,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17个百分点,逐渐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2]。

当今世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各打经济体,重点发展的对象,第三产业的比重在GDP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国际国内上很多专家学者都该方面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合考虑海南气候人文地理的先天优势,结合海南农业特点,较重综合全面的的概述了旅游一体化,对海南旅游的发展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本文通过对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概况的调查,对海南饮食文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了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便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3.2文献法

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从中选取信息,了解海南饮食文化的相关知识,对本文的研究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1.3.3 归纳分析法

在列举多个典型的论据之后,对这些论据比较分析,归纳分析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这种研究方法称之为归纳分析法。

本文对海南饮食品种进行归纳,分析其各自的特点,通过对其的归纳,总结出海南饮食文化现状。

1.3.4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研究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揭示客观现象的内在构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

本文第三部分对饮食文化开发现状的研究就运用了这种方法,对开发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为论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点。

2.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基本内涵

2.1饮食文化概念

饮食是生命之本[3]。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进而追求视频的质量、味道及品味,因此饮食文化由此成长起来。饮食文化也被称为烹饪文化,顾名思义,饮食包括“饮”和“食”两个方面。饮通常指酒、茶以及其他饮品;食则指主食和副食,其中最受人重视的是菜式。人们在吃出文化的同时,也把对饮食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美学的层面,即从味感美学的高度去欣赏和评价饮食[4]。

海南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并且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海南省社会经济及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使海南饮食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也小有名气;说到海南饮食文化的特点,近年来世界上爆发了几次“病从口入”的大型疫情,而海南省凭借其饮食安全卫生的特点幸免于难,树立了海南岛饮食远离公害并具有保健功效的大名。同时,海南岛在国际上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有椰岛、中国第二大岛、东方明珠之称。

2.2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内涵

王雪莲、吴忠军等认为美食旅游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美食旅游是

指在旅游过程中被美食及其文化风俗所吸引而产生的与饮食相关的旅游行为;狭义上的美食旅游概念为以特色美食、独特饮食文化为吸引物,旅游者前往该地参加各项美食活动、体验美食风情或考察而引起的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学者赵荣光认为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食生产、食生活、食事象、食思想、食惯制的总和。朱晓翔给饮食文化旅游下的定义是:将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以品尝美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游览所在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辅助内容的特色旅游。韦家喻认为饮食文是史自然或人类社会中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并可开发成旅游商品的各种食物、饮食过程、饮食方式和饮食礼仪习俗以及与饮食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称。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类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已渐渐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旅游模式,更多的倾向于新型、特别的旅游方向。因此,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不应单单重视饮食文化这一方面,还应发展饮食所附带的各种附加产品的开发,如探究饮食文化的深刻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带领旅客参与美食的制作过程、享受美食活动氛围等等。笔者认为:饮食文化旅游即以品尝异地美食为主要旅游动机,在美食的品尝过程中参与美食文化地探讨、美食地制作、感受美食文化氛围,利用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来辅助美食游的一种具有文化内涵和参与趣味性的旅游活动。

3. 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3.1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概况

3.1.1 四大名菜

(1)文昌鸡:是海南历史悠久的名菜, 号称四大名菜之首。因为产于文昌,因而起名文昌鸡。配有好的佐料是吃文昌鸡的前提。需要蒜泥,姜末,香菜等佐料。而且文昌鸡的鸡汤也可以用来煮米饭,称之为鸡米饭,味道极佳,文昌鸡可以作为宴席核心菜肴宴请宾朋,也可以作为便餐提供人们出行食用,在我国香港和东南亚地区备受亲睐。

(2)和乐蟹:和乐蟹得烹调方法多种多样,蒸、煮、炒、烤, 均具特色, 尤其以清蒸为佳, 既保持了其原味之鲜, 又兼原色形之美。清蒸和乐蟹的特点是: 突出了和乐蟹的原汁原味, 其蟹肉鲜嫩, 蟹膏为黄色, 似咸蛋黄, 配姜、醋佐料

而食, 味极鲜美, 极富营养。

(3)嘉积鸭: 嘉积鸭盛产于海南琼海市加积镇, 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相传嘉积鸭是良种鸭,当时国内并没有这种鸭,是当时的华侨从马来西亚引进的,故称番鸭。它身体扁平, 红头黄脚, 黑白相间的羽毛。嘉积鸭的肉质与其它鸭子的不同, 嘉吉鸭鸭肉肥厚、皮白滑脆, 在皮和肉之间更夹着一层薄薄的脂肪, 极度甘美, 且其烹制方法很多, 但以白切最为经典,更能体现其原滋味,因而最为出名。

(4)东山羊: 东山羊产于万宁县东山岭。并不是圈养的,而是放养与山中,因此毛色黑亮、皮嫩肉厚、且无腥味。相传早在宋代年间, 皇室贡品中就包括东山羊,。到民国期间,总统府膳单也还是有东山羊这个道菜, 而今更是极富盛名。东山羊的烹饪方法繁多, 包括红焖、清汤、椰汁、干煸及火锅涮等多种吃法。

3.1.2 临高乳猪

临高乳猪以其体小腰直, 皮薄肉瘦闻名全国。临高乳猪的食用方法繁多,众多方法中以烧烤为最佳[6]。烧烤前, 师傅将事先宰好的乳猪剖开、碎骨, 用佐料腌制, 然后用文火的炭火烤制。在烤制过程中不断的慢慢翻动, 在翻动的同时为了使猪皮不起泡,要不断的涂抹些花生油,这样就更加增加了乳猪的味道。四五个小时后,乳猪变的全身焦黄、油光锃亮、散发着浓郁香味。这样一只美味的临高乳猪就制成了,用刀将其切片食用, 皮酥肉香。这道美食在我国香港,澳门地区受到极大的好评,海南以此为出口产品,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认可。

3.1.3 那大狗肉

那大狗肉是顶级美食,甚至可以与四大名菜相媲美,但民间一直“狗肉不上席”的说法,认为狗肉难登大雅之堂,因此那大狗肉没能挤进名菜之列。那大狗肉产于儋州市那大镇, 当地的狗肉烹饪方法和所用佐料与其它地区的不大相同,狗肉吃法一般采用火锅。其汤料有红枣、党参、枸杞、胡椒、熟芝麻等补药和南国独特调料10多种, 将熟狗肉切块下到汤料中烫热即可食,风味独到,极度飘香。

3.1.4 琼海温泉鹅

琼海温泉鹅是万泉河沿岸农户饲养的本地杂交鹅,从小放养在万泉河边的沙滩上,靠食用生长在河边的鹅仔草、野草,以及农户家中的碎米和萝卜苗长大,等到长成羽毛交叉的时候,农户就不在放养,而是用家中的米饭、花生饼、番薯和米糠精心地混合填喂, 数天后就成了正宗的温泉鹅。因为其食用了以上食物,温泉鹅比图通鹅营养更丰富,且肥而不腻,清淡醇香,原味可口。琼海温泉鹅烹饪方法花样繁多,其中白切和烧烤最为常见,很多国内外游客专程慕名而来大快朵颐大饱口福,对其赞不绝口。使得琼海温泉鸭驰名中外。

3.1.5知名小吃

椰子饭:椰子饭,又名椰子船,在海南的文昌等地,这种食品不仅味道鲜美,更有被当地人预示为对幸福的向往,极具饮食文化。椰子饭的具体做法是,把椰子的硬壳去掉,留下整只肉瓢,在顶端切开小口留盖,倒掉椰子水,将糯米填入椰盅内,同时加入白糖及鲜椰汁,灌入淡鲜奶或沸水,用椰盖封口缚紧,放进盛有清水的锅中加盖煮熟,吃的时候用刀切成若干块两头尖、中间宽的船形,椰子饭装盘即成。饭粒晶莹半透明, 状如珍珠,故有珍珠椰子船之称。

海南粉开创了海南米粉大家族的先河[7]。它是用米粉与多种特别的佐料腌制而成的。海南粉起源于福建的闽南。传说是明末有一位陈姓的以加工米粉为业住户迁居澄迈老城,。因为所制米粉口味纯正,所经营的生意兴隆,所以想学习这个手艺的人特别的多,陈师傅广收门徒,将这种美食广泛发展,后期使得这种米粉遍布全岛,据史料记载,但是全岛有121个大中城市都设有这种米粉的加工厂和小吃摊。

鸡屎藤是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是野生的,据说鸡屎藤是的叶子有鸡屎的臭味鸡屎藤也是因此得名。将鸡屎藤手工制作成粑子,在水煮熟后,开始时是放入红糖姜汁,发展到现在,人们开始创新在里面加椰奶,食用起来味道更为香醇。鸡屎藤粑在琼海、海口、万宁一带有悠久的制作历史,也深受人们喜爱,在琼海一些大的酒店已经将其作为特色招牌菜供人们食用,备受食客们的好评。

3.1.6热带海洋海鲜

海南因其沿海的地理因素,其海洋水产资源极为丰富。海南的水产源料比其它海洋更丰富、更优质,以这些水产资源为原料可烹饪出数不胜数且令人馋涎欲滴的菜肴。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当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恩来总理宴请尼克松,一道“琼台金鱿”就让这位美国总统恋恋难忘[8]。由此足以见得海南水产资源的独特的地位,以其为原材料烹饪出来的菜肴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海南的海鲜驰名中外。

3.1.7传统特色饮食方式

老爸茶是海南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一种休闲方式,在海口的老爸茶馆里的客人,坐在海南任何一家老爸茶馆里,叫上一壶茶,一碟花生或小吃,就算两块钱的茶也可以从清早一直泡到下午黄昏,在老爸茶店里最常见的是三三两两的“老爸们”一边喝着老爸茶,一边研究彩票。

打边炉,又称火锅,是海南人对火锅的普遍叫法。如今海南本地人也越来越热衷于打边炉,因为其独特的水产资源,大多数人都以海鲜为打边炉的原材料,即海鲜火锅,这是内地食客很难感受到的。海南的海鲜火锅大多是以清淡为主,锅底基本上就是清水稍放一些葱、姜、蒜以及一些常用的佐料,这样的火锅清淡爽口,当然除了海鲜,什么都可以拿来打边炉,如鸡、鸭、羊肉、带皮小黄牛等,很受当地人的喜爱,打边炉的生意也异常的火爆。

表一海南饮食资源的列表

饮食种类饮食名称

海南名菜传统小吃水产品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那大狗肉、临高乳猪、三亚曲口青蟹、花蟹和陵水琵琶蟹

海南粉、抱罗粉、空心煎堆、清补凉、椰子糕、煎粽、椰汁板兰糕、萝卜糕、锦山牛肉干、海南干贝、椰丝包、椰丝糯米粑等。

龙虾、鲍鱼、海参、海胆、鲨鱼、海鳗、海蛇、海贝、海螺、海鲤、对虾、膏蟹、花蟹、石斑鱼、美女螺、红鱼、马鲛鱼、鱿鱼等

野菜资源

热带作物热带水果

饮品资源黎苗美食马齿苋、雷公笋、雷公根、白菜花、黄鹌菜、车前草、蒲公英、树仔菜等20多种。

橡胶、甘蔗、椰子、咖啡、胡椒、腰果等、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椰子、香蕉、芒果、菠萝、荔枝、红毛丹、杨桃、火龙果、木瓜、番石榴、鸡蛋果、人心果、莲雾、桃金娘、黄皮、包子瓜、番荔枝、油甘子

红茶、绿茶、水满茶、鹧鸪茶、苦丁茶、香兰茶、槟榔果荼、蜂蜜菊花茶、东果茶等特色茶种等。

黄色饭、竹筒饭、鱼茶、山兰酒、黎家酸菜、黎家腌鱼等。

3.2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随着海南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海南已经已经有四大菜系的融入,而且世界其他知名酒店也已经进入海南[9]。这些外来元素的给海南本土饮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虽然多元化的融入给海南带来了多彩的饮食文化。但同时由于海南本土饮食的文化的管理以及一些客观的因素制约,很多在外被津津乐道的饮食却很难被游客品尝到,饮食文化的短板因素也逐一暴露出来,这严重的制约了海南饮食文化的发展。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对海南的饮食文化的规划发展问题进行高度的重视。对于有利于旅游文化发展的因素一定大力弘扬;对于外来的一些优秀的值得我们借鉴的制度和饮食要大力学习,使其融入海南饮食文化。使得海南饮食文化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同时更能融合其他优秀的饮食文化,与时俱进,才能多元化发展,具有长远的生命力。

培养发展本土饮食资源,精心培养本土品牌。是发展海南饮食文化的重点。例如把椰果开发为新鲜的椰汁,问世后即成为国宴饮料,中外闻名。对于容易消失的资源开发一定要谨慎,比如九层糕、牛耳朵等。

3.3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海南具有开发价值的饮食资源丰富多彩,或寄托意蕴闳深,或人文情怀浓挚,或风土习俗醇厚,开发前景非常广阔,将在海南饮食文化的美锦上增添奇花异卉,使之更加色彩斑斓引人入胜。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在饮食文化方面,当务之急

是更新经营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并且统筹规划在适当的地方多打造一些雅致整洁的海南美饮美食街,让中外游客更好地品尝海南美味和欣赏海南饮食文化。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开发上的问题[10]。

3.3.1饮食产品有待整合

海南饮食文化种类繁多,但是分散区域也较为广泛,整合困难较大,由于分布区域较为大,游客想要在短时间内品尝所有的美食较为困难,只能品尝到某些旅游景点周边的美食。

3.3.2 增强品牌意识

前文中提到的大多都是民间美食,没有形成大的规模,没有品牌意识,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大潮中,品牌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海南饮食行业对品牌意识依旧很淡薄,因此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品牌饮食。如“四大名菜”中的嘉积鸭在已有150年以上的历史,早已形成规模[11]。且销售到岛内外, 但却在2004年被广东人以“嘉积”为商标进行注册。琼海市政府为阻止“嘉积”被注册,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质疑,但至今仍然没有定论。另外“五指山野菜”也被抢注。

3.3.3宣传力度不足

近些年海南市政府意识到宣传的重要性,也逐步加强宣传力度,在海南各地举办美食节,但由于其存在的局限性[12],参加美食节的大多都是海南本地人,这就使得这样的美食节存在局限性,对海南饮食文化走出海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实际起的作用不是很大,没有在根本上推动美食的发展。

3.3.4文化内涵有待发掘

菜肴存在的本身, 不单纯是其味道,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只有具备了文化,才能使食客在品美味的同时更能触及其文化的精髓[13],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美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能够让美食长时间存在生命力。

4.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对策与建议

4.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海南如果想大规模的饮食文化,以此促进海南旅游业发展,就必须真正建立完善可行的饮食文化圈,把零散的饮食宣传资料大大整合,形成有规模的宣传,让国内外的游客真正感受到海南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建立大规模的饮食文化圈是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加大资金的投入,以扶持饮食文化圈的建立,扶持名企名店,在保证规模大的同时更要能保证出精品,将海南饮食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以饮食带动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通过旅游业促进海南饮食迈向世界。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仅在资金方面,更要引导各级企事业单位大力支持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4.2将美食与文化有机相结合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类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已经不满足于传统旅游活动中的消费体验形式,所以以旅游提供的饮食不能只局限于美食品尝这个层面上,更要深度挖掘其文化的内涵,将美食与历史联系一起,以其固有的历史典故增加其文化底蕴,使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其深深的文化内涵,其中也可与当地民族风情相结合,感受当地特色文化,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将美食和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将文化视为美食迅速发展的灵魂。

4.3增强营销力度、增强品牌意识

当今社会已经不是那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如果要想将海南饮食文化推荐全国,推向世界,我们就必须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加大营销力度。以营销促发展。

21世纪是网络时代、电子时代,新一代的旅游爱好者更喜欢去网上搜寻各种旅游信息。因此,旅游部门除了要好好的利用传统的(如电视、广播、报刊杂

志等)宣传途径外,更要利用好电子网络资源,如建立微博,向广大网友宣传地道的海南饮食,通过网友的微博转发,将海南饮食文化宣传出去,这样不仅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其传播速度快,宣传力度强。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利用已有的饮食文化圈举办美食节活动,宣传美食品牌,营造美食旅游良好氛围。

4.4以特色促发展

无数事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没有特色的饮食终究不会长久受到世人的追捧的,如果海南饮食文化要想长足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发展其特色,让人想到海南旅游就马上能想到其特色的美食。挖掘海南民间菜肴,打造海南特色餐饮,传承乡土美食文化,关键的是要创造一个好的平台和一个好的园地。

一是举办民间菜肴和民间小吃烹饪大赛。比赛促进交流,比赛有利技术提高,有利扩大影响力。比赛是展现海南民间特色菜肴的一大平台[18]。通过比赛,充分利用丰富的民间饮食文化和民间菜肴资源,发展创新海南特色餐饮。我们要通过大赛发现一批民间大厨,推出一批民间精品菜肴、民间创新菜肴和小吃。

二是在乡村生态游和农家乐中推广海南民间特色美食。海南乡村生态游和海南农家乐正在全省推进,把这些旅游活动与推介海南乡土美食,弘扬海南乡土文化结合起来,实现每户农家乐都选定两三个本地农家特色菜作为自己的招牌菜[19]。要尽快帮助树立一批具有海南乡土饮食文化特色,经营海南民间精品菜肴的农家乐,作为宣传、推介海南特色餐饮的园地和基地。

5.结语

本文通过对海南饮食文化概念的解读,探究了饮食文化产品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海南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现状,得出了挖掘民间菜肴是弘扬海南饮食文化,发展海南特色餐饮的一项根本性工作,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挖掘、开发地方菜肴,保护、宣传民间美食,打造海南民间特色餐饮品牌,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服务的结论。随后,根据对海南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海南饮食文化产品开发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一些对策和建议,其中包括建立海南饮食文化圈、重视饮食文化深度内涵、打造海南美食中心、

提高营销及品牌意识等方面。虽然笔者对海南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进行了探讨,但是由于本人水平及参考资料的限制,文章尚存在诸多不足,希望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能够对如下问题进行探讨:

(1) 对如何将海南优秀的饮食文化资源转变成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和饮食

文化的共同可持续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2) 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理论研究体系和资源评价体系。

(3)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对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和精品游线

设计做出更细致的探讨和发展规划,以期望能接受实践的检验,为海南旅游资源的具体开发创造特色和亮点。

参考文献

1.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统计年鉴(2011)[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1.

3.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4.刘宁.从孤悬海外到不再遥远[D].海南专题报道,2009.

5.杨春华.发展旅游业以饮食为依托[J].经济视角,2009,(2).

6.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统计年鉴(2009)[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7.ROL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e14477564.html,MENTARY: GLOBALIZATION, CULTURE, BODY IMAGE, AND EATING DISORDERS. 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2010(57).

8.少霞,赵志忠,毕华.对旅游餐饮资源开发的思考—以海南旅游餐饮资源的开发为例[J].经济师,2009,(5).

9.马继刚.海南民族旅游餐饮开发初步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0.杨达鹏.海南美食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数据库,2009.

11.章采烈.中国美食特色旅游[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12:1.

12.朱桃杏,陆林,蒋秀兰.芜湖市美食旅游产品开发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

13.杨丽.云南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餐饮业发展浅议仁[J].经济问题探索,2009,(12).

14.何丽萍.论长沙的饮食旅游资源[J].长沙大学学报,2011,(3).

15.翁毅.福建省美食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数据库,2010.

16.王瑜.旅游餐饮文化资源的开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8).

17.王晓文.试论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18.韦家瑜.桂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9.张源.成都美食旅游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致谢

[特色旅游,饮食文化]试析饮食文化特色旅游

试析饮食文化特色旅游 一、前言 中国是一个讲究美食的国家,中国的餐饮文化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成为了中国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餐饮文化旅游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情结 1、饮食文化情结的定义 旅游饮食情结就是基于人们对异地饮食文化的认识及好奇,而产生的趋向他乡,品尝异地美味佳肴和欣赏异地饮食文化并借此满足或实现自己心境平衡的持续性愿望和情绪。 2、旅游者饮食文化情结的具体表现 (一)、品尝异地风味饮食的欲望 中国人对待旅游饮食,不把它仅仅看作是果腹的手段,而重在品尝和欣赏,而且很多旅游者同时也是美食家,品尝异国他乡的美食是旅游中的一大享受。由于地理环境,物产气候等方面的差异,加上民族传统烹饪技艺的不同,产生了饮食上的地区差异性。正是这些饮食上的地区差异性,才产生了饮食方面的旅游吸引力。 (二)、了解异地特色烹饪技艺的欲望 旅游者在品尝和欣赏了美味佳肴的同时,为了增长自己的烹饪技艺,更好的介绍目的地的美味佳肴,他们常常对菜肴的制作流程很感兴趣,经常向服务员和烹调师询问一些菜肴的制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得到满意的答复后,他们会感到特别愉悦。 (三)、感受异地奇特的就餐环境、进食方式的欲望 不同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包括吃什么,如何吃,和在哪里吃等多个方面。对于旅游者,这也是旅游饮食情结之所在。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项高档次的审美活动,好奇心是人们求知的理解的基本的精神需要,这种需要会驱使人们去探索周围的一切,并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量。 (四)、探求异地佳肴背景文化的欲望 旅游者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如果能了解到渗透与于饮食中的人文历史典故,不但他高了旅游品位,而且让其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心理满足。 三、中华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人文旅游的特点

人文旅游的特点: 1.综合性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旅游资源多是由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如山岳景观是由高耸挺拔的山体与林地、云雾等组成;峡谷景观是由谷地、河水及林地组成;一些气象、天象景观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彩虹、夕阳、佛光等,都是阳光光线与一定质量的大气作用的结果。由于这些景观形成因素都有相对不确定性,因此对其开发利用应注意不同因素作用条件的满足。人文旅游资源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如古村落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由多种物质或非物质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概括起来可称为生态、物态、文态、情态要素。生态要素是指影响村落与环境的关系的要素,如风水、地貌、水文条件等;物态要素指村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体系,如牌楼、民居、宗祠等;文态要素指形成古村落的文化艺术及思想内容,如牌匾、绘画、雕刻等;情态要素指村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上四方面在古村落整体景观的形成上缺一不可,某一方面的破坏,可能导致整个景观的破坏。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还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上。由于单一资源的开发往往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限,在实践过程中,常将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共同开发,以形成互补优势。如西湖风景区虽然以湖泊为主,但还包括山丘、林地、古建、古桥等一系列资源类型。这些资源类型上虽有所不同,但开发中都应服从于一致的主题,资源类型间达到协调统一。 综合性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都应具备整体的眼光,用联系的方法来看待问题。开发中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进行破坏式开发建设;保护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从联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旅游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存在地域差异,带有地方色彩。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是由以下方面引起的:首先,由于地域分异因素(纬度、地貌、海陆位置等)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貌、水文、动植物出现地域分异,从而导致自然旅游资源出现地域性。如赤道雨林景观、温带大陆内部的荒漠景观、南极的冰原景观等分别出现于不同的地表区域。其次,由于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有紧密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在农业社会及其以前的历史时期,甚至表现为强烈的依赖性,自然景观的地域性也导致了人文景观的地域性。如不同民族具有风格各异的文化活动、风俗习惯、村镇民宅等。 地域性是旅游流产生的根本因素。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自然与文化环境,而旅游者天生有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这使得旅游者在一定的条

浅析海南岛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学概论学习心得 <<浅析海南岛旅游业的发展>> 班级:艺设F1004 学号:xxxxxxxxxxx 姓名:xxx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政策发展对策 摘要:海南是个有独特旅游资源的胜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海南旅游业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海南应充分利用其资源,环境,市场,社会,经济,行政等有利条件,采取一系列有效对策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研究.海南省有必要,也有条件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让海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利弊,只有找到利弊才能求发展,才能走想繁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市场需求合理设计旅游产品,组织旅游开发,保持资源的吸引力和环境的舒适度,协调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关系,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这既是由海南旅游业的现状所决定的,也是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要求. 一,海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条件 海南以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属于易损型资源,而海岛生态和热带雨林生态也是比较脆弱的生态类型.游客的大量涌入,已经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景观破坏,环境污染,野生生物的生存繁衍遭受影响,社会风俗习惯被改变,游人感受性体验降低等许多问题,已在海南初露端倪:海口海滨泳场白沙门,原以其海水洁净,沙质白细而闻名.但是由于近年来缺乏科学的开发和管理,海水被污染浑浊,沙滩上到处可见瓦砾碎石.慕名而去的游客无不扼腕惊叹. 三亚的天涯海角,是海南的标志性景点,为游人必到之地.近年来客流量的剧增,尤其在旅游旺季,游览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遍地是垃圾,花草被折踩,景区管理无能为力.虽然1993年以后,该景点采取了扩大游览区范围的办法来分流游客,但仍无法满足迅猛增加的客流要求.目前该景点旺季时客流量为1—2万人/天,春节前后高峰期客流量通常超过3万人/天,远远高于景区的合理容量.过去,一哄而上的旅游开发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也逐渐暴露出来了.一些部门和地方从自己的局部小利益出发,在滨海及温泉地区大量兴建度假村,游乐城以及不伦不类的文化村,结果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淡化了风情,影响了观瞻,还加剧了不正当竞争,使整个行业处于低效益状态.以住宿业为例,1995年全省平均开房率

海南特色饮食文化研究

海南特色饮食文化研究 ——论其对旅游业的促进 摘要: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随着旅游事业的兴旺,游客的增多,与旅游行业息息相关的饮食业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从生活意义、现实意义以及经济意义来探讨海南特色饮食文化对餐饮业的发展和促进。 关键词:特色饮食餐饮业繁荣发展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为把海南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性的旅游地区,所以旅游事业的发展是整个海南岛建设的重中之重。海南岛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项目,有足够的魅力吸引世界各地、全国各地的游客的到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兴旺,游客的增多,与旅游行业息息相关的饮食业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中国有句老古话,“民以食为天”,所以吃、怎么吃、吃些什么,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游客来到海南岛后在一饱眼福之后,一饱口福就十分迫切。所以研究海南特色饮食有着广泛的生活意义、现实意义以及经济意义。 一、海南特有的饮食文化介绍 提到海南特色饮食我们就不能不说家喻户晓的“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鸡、嘉积鸭、东山羊、和乐蟹。这四道名菜可以说是海南地方特色饮食的一个集中代表,我们团队也就此出入各个饭馆、酒店去实际考察了一番。我们发现不管是在一般的小餐馆还是在几星级的大酒店,一般到海南岛旅游的游客都会必点这四道名菜。我们走访了解到,很多人都是冲这四大名菜的威名去的,当然他们也表示四大名菜名不虚传。 文昌鸡是四大名菜之首,以其色香味俱全闻名。首先文昌鸡是经过精挑细选,选择优良品种的优质育肥鸡,文昌鸡的特点呢是个头不大、毛色鲜艳、翅短脚矮、身圆股平、皮薄滑爽、肉质鲜美。其次呢是经过特殊的烹调加过处理,一般是白斩,这种吃法能够体现文昌鸡的原汁原味。最后再配上特殊的作料,作料是由白

民俗旅游中的饮食文化

探讨民俗旅游中的饮食文化的开发价值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饮食民俗,亦称食俗、食风、食性、食礼或食规,它是指有关食物和饮料,在加工、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及礼仪常规。饮食民俗隶属于生产消费民俗的范畴,是民俗中最活跃、最持久、最有特色,最具群众性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分支。饮食民俗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在长期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民俗,他们共同构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如今,随着民俗旅游业的兴起,饮食及民俗也成了重要的旅游资源。 中国各地饮食文化差异很大,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又极为讲究,而且长期以来,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迥然不同,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术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闽菜、川菜、粤菜、京菜、鲁菜、苏菜、湘菜、徽菜、沪菜、鄂菜、辽菜、豫菜等。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口味精美。而美味的产生,主要在于五味调和。同时,追求色、香、味、形、艺的有机统一。 中国饮食民俗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化,具有生生不息的神韵和魅力;中国饮食民俗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文化形态,独具特色;中国饮食民俗是中华文明的标尺,也是中华民族特质的体现。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现象,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有着巨大的旅游价值,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在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地独特的饮食文化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是一种旅游资源。 以合肥市最大惠民夜市—“罍(léi)街”为例,罍街以拯救、挖掘安徽老字号餐饮为己任,寻根安徽饮食文化;以发展壮大安徽传统特色餐饮为目标。在资深旅者兼饕客的旅行地图上,罍街已成为必去之处。罍街汇聚了合肥本地、大江南北、淮河两岸以及全国各地的特色知名小吃老字号餐饮。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耿福兴、刘鸿盛、同庆楼、庐州烤鸭店等安徽本土的中华老字号,更可以品尝到武汉热干面、上海亿方生煎、台湾美食、香港美食等30多家百余种全国特色小吃,体味各地风俗民情。今年5月6日下午,第四届中国(合肥)餐饮产业大会暨首届民俗餐饮文化旅游节在合肥罍街开幕,这不仅为我们展现出一场饕鬄盛宴,也带我们领略了一次民俗风情。 首先,民俗饮食可满足旅游者口腹之欲。罍街的地方饮食,不乏美味,旅游者对这些美酒佳肴的消费,可满足其口腹之欲,获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愉悦,从而增加旅游者在一次旅游活动中的积极体验。中国的饮食民俗历史悠久,定能让游客满意。 其二,地方特色饮食可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和好奇的心理。旅游者外出旅游,是希望得到一种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体验,这是旅游者最基本的动机。来到合肥,罍街的地方饮食,在旅游者日常生活中难以得见,即便有人移植而来,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变异,远不如原产地那么原汁原味,因此,旅游者对这些地方饮食充满新奇之情。加之许多地方饮食知名度颇高,旅游者早知其名,例如合肥的小龙虾、臭鳜鱼、八公山的豆腐等,这无疑会激发人们希望探究竟,以偿夙愿的心情。中国的许多饮食影响深远,被国内外的旅客所熟知。 其三,饮食文化可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要。地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受到了当地的地理环

2016年最新海南地域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共 6 道试题,共18 分。)得分:18 1.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很多地名是以方言命名的,“那”是()意思 A. 田 B. 水 C. 河 D. 村 满分:3 分 2. 鱼茶是海南()民族的食品。 A. 苗族 B. 黎族 C. 回族 D. 汉族 满分:3 分 3. ()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 A. 广东 B. 广西 C. 云南 D. 海南 满分:3 分 4. 中国最大的海洋省,最小的陆地省是() A. 海南 B. 福建

C. 浙江 D. 广东 满分:3 分 5. 打柴舞是海南()民族的舞蹈 A. 汉族 B. 回族 C. 黎族 D. 苗族 满分:3 分 6. 来自全岛各地的回族后裔,因为信仰、文化特征及其生活习俗上的一致和特殊需要,逐渐融为一体,以至形成为至今举世瞩目的我国“天涯海角”一隅的三亚市 ()回族聚居区。 A. 育才 B. 崖州 C. 羊栏 D. 海棠 满分:3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得分:20 1. 海南汉族人的饮食有 A. 打边炉 B. 老爸茶 C. 海南粉 D. 清补凉 满分:4 分

2. 苏东坡向儋州的居民传授的食品有 A. 东坡肉 B. 东坡酥 C. 万家春酒 D. 咖喱牛肉 满分:4 分 3. 汉武帝在海南设置两个郡 A. 儋耳 B. 南海 C. 桂林 D. 珠崖 满分:4 分 4. 黎族的信仰有 A. 自然崇拜 B. 图腾崇拜 C. 祖先崇拜 D. 冼夫人崇拜 满分:4 分 5. 海南的三大河流是 A. 南渡江 B. 昌化江 C. 万泉河

D. 太阳河 满分:4 分 三、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62 分。)得分:0 1. 2 你如何看待海南闲适从容的慢生活氛围? 2. 浅谈海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试题 02 一、单项选择题(共 6 道试题,共18 分。)得分:18 1. 距今7000~3000年前的新石器中晚期,来自中国南方的“骆越人”陆续迁入海南岛,成为海南岛最早的世居民族———()。 A. 苗族 B. 黎族 C. 回族 D. 汉族 满分:3 分 2. ()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 A. 广东 B. 广西 C. 云南 D. 海南 满分:3 分 3. 五色饭是海南()民族的食品。 A. 黎族 B. 汉族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文本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刘旭光 内容提要:人文旅游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由此出发来考察甘肃的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陇东、陇中、甘南、河西走廊以及敦煌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历史特点而具有了各自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人文旅游甘肃资源当代价值 一、关于“人文旅游”的构成 如果我们把“人文”两个字,理解为“人类文化”,那么从旅游源源学的角度来说,人文旅游就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这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也就是说,在自然物中去探寻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与实践过程;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文化历程与风神情态,甚至是不同的社会形态,这本身构成了对异民族与异社会形态中的人的好奇;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宗教、道德、审美、艺术等等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东西。 这就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多层次性与多样性。这种多层次性使得以下一些因素必然可以成为旅游资源。一、自然。这个自然并不因为其美而成为旅游资源,而是因为它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痕迹与文化的成果,它可以不美,但它必须饱含意蕴;二、风土人情。这是生活在文化中的人的形态,是地域性的、民族性的,说到底,必须是独特的;三、宗教生活、艺术、历史遗迹、奇特建筑等体现着审美趣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与民族性格的物质形态。

以上因素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让我们从这种基础出发,对甘肃省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一个宏观的分析,从而揭示其人文历史价值及当代旅游价值,并从当代人观游需求的角度对它的资源进行提炼。 二、甘肃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理与历史根基 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来讲,甘肃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东西狭长,南北较广,是我国南北跨度最长的一个省,从而也是跨气候带最多的一个省。其东部(通常称为陇东地区)的天水、庆阳与平凉地区,处黄土高原之上,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渭河与泾河穿过该地区,气候较为温润。南部为陇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是秦岭与岷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接地带,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因此多山而险峻,也是连接四川与陕甘的必经之路,在文化也是也是连接藏汉的中间地带。陇中地区是以兰州为中心,由渭河、洮河、黄河三河谷地为主体的地区,干旱少雨,但却处于中心,北接河西走廊,东连陇东,西通青海。甘肃西南部为青藏高原边缘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藏、回、土、东乡、保安等民族聚居于此,此地以高原风光胜,以民族文化胜,佛教和伊斯兰教在此地区有深厚的根基。陇中往北为河西地区,该地区延河西走廊展开,地貌丰富,高原、大山、冰川、草场、大漠、戈壁、绿洲相间而布,此地区因在黄河以西而得名,自古是汉区与西域地区的联结处,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地段。再向北是酒泉与敦煌地区,地处温带荒漠,地貌以沙漠与戈壁,还有绿洲为主。从地理上讲,甘肃省是一个从南向北,从亚热带向温带荒漠逐

第八章 中国饮食文化与旅游

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与旅游 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饮食文化指中华民族的饮食、饮食加工技艺、与饮食有关的美学思想、饮食器具的使用和饮食的习俗、风尚等的总称,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一、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 1.烹饪文化 2.茶文化 3.酒文化 4.饮食民俗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 (一) 烹饪技艺美 (二) 就餐环境美 (三) 饮食器具美 (四) 饮食礼仪美 (五) 诗文美 (六) 菜名美

一、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 1.烹饪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主体部分,它是指对食物进行加工,制成色香味俱佳菜肴的基本 原理、制作技术和方法的总称。 2.茶文化: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①物质层次上的,如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技术等; ②制度层次上的,如有关茶的法规(唐代的贡茶制、宋代的茶马交易、清代的茶禁等)和饮茶的礼仪风俗 等; ③精神层次上的,如茶道、茶德、茶史、茶诗、茶艺等,中国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人 们在品尝名茶、观看茶艺表演和从事茶事活动时,都可以得到一种轻松、愉快和美的享受。

一、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 3.酒文化:酒文化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 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和行为的现象的总和。 4.饮食民俗:人们传统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具体包括饮食品种、饮食 方式、饮食特性、饮食礼仪、饮食名称、饮食保存和饮食禁忌,以及在加工、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及礼仪常规。

中国饮食旅游文化

中国饮食旅游文化 基础医学院 2011级口腔系2班孙婧妍 201150162 【摘要】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是希望尽情的享受各地的佳肴美食,满足求新的心理和审美观念等多方面的需求。美食旅游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本文探讨了中国饮食旅游文化的现状以及以后的发展前景和策略。 【关键字】旅游;饮食文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单一的观光游览已不能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人们在欣赏自然人文景观的同时,希望了解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更加向往那些具有独特文化并传承至今渗透入生活每一个细节的旅游地点。我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旅游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因此,抓住这一契机,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开拓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促进饮食和旅游的双重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彪炳史册的中国饮食其中囊括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等诸多因素。中国饮食文化可有各种分类,例如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餐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众所周知,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都享有美味繁复的盛誉,讲究色香味俱全,有着五味调和的境界说,奇正互变的烹调法,畅神怡情的美食观。中国各地的饮食互不相同,有着“南米北面”“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还有这著名的八大菜系。 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饮食文化在旅游产业的开发中不是很理想,但也有成功之处。比如在2008年奥运会这一体育盛会期间,天下闻名的中国美食又一次让世界叹服。油而不腻的北京烤鸭一时间供不应求。对比2012伦敦奥运可见,我国在饮食这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财富。相对国外,我们对烹饪手法以及食物色香味的要求要更高一筹。这也鞭策着旅游事业对饮食文化的开发。现在大部分旅游城市都有小吃街美食城等餐饮聚集地招徕游客,旅游团也经常将其列为旅游必去文化景点之一。还有一些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名牌老店比如北京全聚德、张一元、六必居,杭州楼外楼,天津狗不理等也是众多游客必去品尝的美食站点。 存在问题 因为最近几年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才开始渐渐被发展,所以还有太多的缺陷,这让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感到很不方便。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小吃街的管理很不系统科学,首先卫生条件就不一定合格,其次在食物的烹调上也不尽如人意,往往让大多游客们满怀希望而来,扫兴而去。不正宗的味道很难在有回头客,并且不良的口碑给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那些百年老店有些可能因为原料的不同,或者在商业利益驱使下的偷工减料,也让曾经的招牌食物黯然失色。有些店因为拆迁等原因让游客找不到准确位置,还有些老店因为价格问题让大部分游客只能望而却步,失去了品味文化的机会。 在跟随旅游团进行观光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行程很满,不能留出太多时间去体验饮食文化,而是在参观不同景点之间抽出时间充饥,仅是吃饱而已。一日三餐只是旅行

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研究

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开发研究-旅游管理 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开发研究 张励智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旅游是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21世纪潜力最大的旅游方式。海南省处于我国南疆地区,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独具特色,其开发能对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开发进行研究分析。 海南省移民众多,属于文化交汇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具有一定的特色,文化旅游事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旅游业能带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因此,海南省应加强对文化旅游事业的规划,积极打造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发展休闲娱乐事业,增加产业链,以促进海南文化旅游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海南人文旅游资源概况 海南距离中原地区较远,其文化的发展自然与中原文化有一定差异。这也使海南人文旅游资源的特色十分鲜明。海南是历史名人的聚集地,不仅在本地涌现了大量的名人,如林世元、王文明、陈序经等,同时也是古代被贬官员的集中地,如杨伦、苏轼、赵谦等,这些名人无一例外都为海南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同时,海南也具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如天涯海角、文笔峰塔、永久磁石和崖州古城等。并拥有九个国家级的红色旅游基地,包括海瑞墓、万宁六连岭、中共琼崖一大旧址等。其竹墙屋、船形茅屋等建筑文化也扬名中外。歌舞文化也具有瞩目的成果,如黎族民歌、木偶戏、琼剧等,艺术创作上也产生了《三月三》《红

叶题诗》《山高水长》等优秀作品,同时也将刺绣、雕刻等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海南的民族众多,民族节庆文化也相当丰富,如三月三、军坡节、中国海南岛欢乐节等,都为海南提供了充足的文化旅游资源。 二、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开发 (一)开发特色旅游品牌 海南省拥有更丰富的热带海洋资源,是我国的度假圣地,海南省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开发热带海洋旅游品牌,将郑和下西洋、边防文化等作为文化背景,以西沙群岛为主要开发目标,安排游客进行相关岛屿的文化体验、海上探险、潜水等度假休闲活动。拓展海南邮轮旅游线路。加强海南省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 (二)大力发展康体旅游 体育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消费形式。这一旅游形式更注重游客的参与度和服务的互动性,能充分满足游客的自主性和对情感的需求。海南省由于其气候特色,现今已成为沙滩排球、田径、帆船等运动项目的重要训练基地,其高尔夫球场接待游客的数量也逐年增长,是人们进行康体旅游的好去处。在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开发中,海南省可以积极举办环岛自行车比赛、游泳比赛等赛事,并加强对体育训练基地的建设,实现康体旅游的快速发展。 (三)创建特色旅游镇 海南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地方文化,现阶段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利用率较低、资源被闲置、破坏的情况。因此,海南省应积极建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力度进行宣传,研究开发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使游客亲身体验到当地的少数民族风情、古镇村落、宗教信仰等的实际情况,并注重对历

“海南渔港”餐饮市场定位

“海南渔港”市场定位 整体概况 一、自然条件分析 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省会,位于贵州省中部,东经106°27′~107°57′,北纬26°25′~27°50′。东南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靠遵义市,西与安顺市接壤。面积8034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350多万,有汉、布依、苗、回、侗、彝、壮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0多万。 贵阳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被誉为“高原明珠”。 二、餐饮业现状分析 贵阳市近几年餐饮业发展如雨后春笋般趋势迅猛,特别是贵阳市中心地带的饮食业,从原有的零、散、乱,逐渐发展为有规模的饮食文化集散地。同时,一些有规模、有档次的餐饮业应运而生,其中有以海鲜为主的一批粤味餐饮和以川味为主的较有档次的餐饮企业。不过,大部分餐饮企业在饮食文化挖掘和企业品牌意识上没有很好的营销策划和品牌包装。 贵阳市的民俗民族食品具有多样性,因为在贵阳市居住的民族大多来自全国各地,给贵阳带来了他们的籍贯地的饮食习惯;而民族之间的信仰差异、文化差异、生产生活差异等因素,也给贵阳市的民族饮食结构带来很多变化。 近年来贵阳市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的进步,为民族特色餐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贵阳,得到的不仅是对贵阳风景的视觉欣赏,更是一次饮食文化之旅。

总体策划思路 一、策划任务: 1、以市场为导向,分析评价贵阳市餐饮文化,深度挖掘贵阳市的饮食文化内涵, 策划特色餐饮精品。 2、特色餐饮的形象定位及形象体系策划。 3、进行市场分析,细分消费市场,确定目标市场,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 的市场营销精品战略。 二、策划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充分考虑当地居民、地方政府、旅游者、旅游景区发展的需求,设计饮食文化发展互动参与平台,最大限度迎合餐饮消费者的饮食需求。 2、市场导向原则 运用先进的系统策划理念,把顾客需求、食品供给、特色餐饮文化作为“海南渔港”经营发展的基本要素,努力做到全面提升餐饮质量、品种,挖掘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餐饮等,同时结合市场的需求开发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餐饮。 三、策划目标 面向中高端消费市场,改变现有饮食的特色不足、特色饮食文化挖掘不够、服务质量不高、营销策划不到位的经营方式,以增加特色餐饮文化系列产品和海洋生态健康系列为目标,建造贵阳市餐饮新品牌。 活用文化,用活文化,以贵州旅游经济和民族文化利益为根本,在“用”之中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在积极的利用中推进饮食和文化的融合,形成多彩贵州旅游餐饮文化产业。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分类

第七讲人文旅游资源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别和内涵 [教学重点] 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别与内涵 [教学难点] 人文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价值如何通过旅游开发外显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对比分析 复习前面讲述的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分类 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旅游资源的特点:整体性、地域性、可创性、易损性 根据基本成因和属性划分,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是天然赋予的、具有美学、科学意义的自然遗产。 一、人文旅游资源概念 1、概念:所谓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人类历史长河中遗留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为有意识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具有人为性、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的特点。 1、人为性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人为建造的,不是自然形成的,是人类社会科技、生产方式、文学艺术等的结晶和体现,是人类发展史的载体,是研究人类发展史的主要资料。 2、时代性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因此,人文旅游资源的产生与它的时代有关,体现了当时的科学水平、生产能力、审美标准和道德风范。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资源的性质、风格和建筑方式是不同的,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 3、民族性 人文旅游资源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特征,不同民族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也有很大区别。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各民族都形成有各自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社会风俗习惯,从物质文化到精

浅论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

浅谈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 姓名:任志伟 学号:1100605007 班级:10级食品营养与检测 指导老师:郭瑞 论文完成时间:2013.3.30

浅谈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饮食和旅游更是中国文化中必不可少的,而饮食和旅游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旅游自然离不开吃,而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就开始存在了,早在我们的祖先猿人,就会把食物用火烤熟了吃,可以说饮食文化是先于人类文化而存在的文化,而饮食文化对现代旅游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人在去一个地方旅游的目的不止是为了欣赏美景,更想尝一尝地方的美食。本文认真分析了饮食文化对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和两者的关系,并对在现代旅游业中发展饮食文化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饮食文化,旅游业,发展 1.饮食文化的发展 古人郦其食说:“民事食为天”,可见饮食对人类的重要性。人类文明社会开始于饮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远古的人们对饮食只是单纯的满足自身的生理需要,不会对食物的颜色、形状、味道等有过多的要求,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饮食早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生理需要,成为一种文化,同书法、绘画、舞蹈、歌曲一样,都需要我们去弘扬去保护的一种文化。 饮食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民族性是指两个民族之间饮食上的差异。而地域性是民族中因为地域的不同也有差异。列如欧美等地区以吃肉、奶制品为主,而中国等亚洲地区主要以吃米、面为主,而在中国北方人大多爱吃面食,而南方人大多以吃米为主,这两种差异主要是因为民族文化上的差异和各地区生活习惯与生活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也正是这种各地区饮食文化差异,让饮食文化在现代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这种饮食文化差异具体的说是各地饮食文化的特色。 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提高,人们对充实精神世界的欲望也逐渐变

海南饮食文化的调研报告

海南饮食文化的调研报告 为了凸显海南饮食特色,挖掘其市场,宣传其文化。今日来,我对海南饮食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海南饮食文化市场概况及影响餐饮文化市场的因素; 1,海南拥有丰盛的物产资源,许多名特原料都可以制作特色菜品。海南不仅有海鲜菜、热带菜,更有绵延2000多年、由奇绝的百越菜演化而来的黎族菜。过去,作为粤菜的一个地域分支,海南菜的菜品总量在1000种左右。自1988年建省以来,海南菜的总量增加了大约1/3,在质和量上都有较大突破。但到目前为止,海南餐饮仍属于依赖型、封闭型市场,绝大多数饭店、酒楼集中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北东线和中南线上,出省出国经营海南菜的餐馆更是寥寥可数。如何激活海南餐饮市场?如何走出狭窄的经营空间、实现海南餐饮业在新世纪的腾飞?目前,武汉商业服务学院烹饪系教授陈光新在考察了海南餐饮市场后指出,海南餐饮市场要造大。 餐饮市场是指商品菜生产与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包括宾馆、饭店、酒楼、茶社、大排档等等。它们大多集中在城镇的闹市区、游乐区、风景区、高校区、会馆区或车船码头,与娱乐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以及金融、商贸行业成龙配套,形成繁华的街市和特异的民俗。现今中国的餐饮市场,具有4个鲜明的属性: 第一,90%的网点系民营或合资经营,属于中小型企业。它们同时具有物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兼有加工生产、产品销售、消费服务3项职能;而且经营服务过程与消费过程统一,并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进行,一般不存在菜品的包装、储存和远程运输环节。 第二,仍然具有手工作坊的特性。菜点是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工艺性强;从业人员是个体劳动者,技艺靠传承并形成门派;"迷宗菜"多,地方性和时令性强,毛利率低,大多坚持"大众化"的经营方针;还以"七名(店、师、料、技、菜、点、席)一优(服务)"作为手段,在市场营销中不断组合、翻新,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菜品流行潮,横向播布或纵向传承。 第三,主要服务对象是城镇居民和流动人口,其消长兴衰常被当地生活水平和客流量所制约。因此,除了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城镇规模、经济实力、饮食礼俗等要素形成的"本地市场"之外,还可通过输出名厨、推广名菜、连锁经营等策略吸引食客,凝聚"人气",缔造"外地市场"。如最近"三百琼厨闹红泉州",便是生动的例证。第四,近几年来,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长速度中,作为第三产业支柱的餐饮业,一直名列前茅。仅去年的销售额便超过3100亿元,增长幅度高达14%。它可以繁荣城乡经济,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国家积累,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改善群众生活。故而发展前途极大,经济学界称之为"朝阳产业",是下一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 那么,海南餐饮市场的状况怎样呢?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相当狭窄,老总和厨师的活动空间实在太小,施展不开拳脚,在激烈的商战中难免处于被动地位,经济效益不太理想。 2,从岛内看,仅有3.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由于经济文化基础薄弱,目前还属于不富裕地区;750万居民的消费能力十分有限,经常光顾餐馆的仅占1/3,人均消费不足40元。所以,绝大多数宾馆、酒楼都集中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北东线(如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和中南线(如儋州、通什、陵水、三亚),主要是接待钱包比较鼓的中外游客。这是 ―第1页共5页―

饮食文化与区域旅游发展关系研究

饮食文化与区域旅游发展关系研究

饮食文化与区域旅游发展关系研 究 饮食文化与区域旅游发展关系研究 饮食在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中所占比重较大,如人们常说吃、住、行、游、购、娱,吃排在首位。如今很多人愿意加入旅游活动,也积极响应着有人曾提出的“生活在别处”。而在开展旅游活动时,吃成为游客在旅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黄石小镇著名的风景区黄石公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且小镇在有关饮食方面的发展也迎合了众多游客的需求。丰富多样的美食可供众多不同饮食背景的人们进行选择,所以选择在西黄石小镇停留并开始旅游的游客众多。研究西黄石小镇的饮食文化,不仅有助于提升西黄石小镇自身的饮食文化发展,也有助于国内著名旅游景区的打造与建设。

引言 西黄石小镇坐落于落基山脉,是进入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较近的小镇之一,且距怀俄明州和爱达荷州较近。小镇虽小,但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既能满足当地人的日常需求,又能为前来旅游落脚的游客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小镇本身人种多样,不仅如此,依靠黄石公园发展起来的西黄石小镇,还吸引了很多其他地方的人前来务工,丰富了当地的饮食文化。而且小镇便利的交通和南来北往的车辆为这里提供了富足多样的食材。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时,也会带上自己民族的特色食物,久而久之,也会被当地的商人看到商机而进行销售和贩卖,因此也造就了当地丰富多样的饮食基础。 一、相关文献综述 在早期,人类有关饮食的关注只停留在吃饱,即果腹的层面,此时的人群出现群体迁移时,到一个新的地方不是为了游览观光,而是为了填饱肚子。当人们能够填饱肚子,便有闲暇的精力去研究如何让充足的食材满足人们的胃,人们不仅研究出可供饮食使用的器具,还尝试用不同的烹饪方法 来烹饪食材,逐渐形成饮食文化。有些学者认为,饮食真正形成文化应该从人类懂得用火以后算起,此时人类对饮食的 追求已不单单是维持生命,而且开始追求好吃。任梦池发现,由于汉唐时期铁器和种植技术的推广,很多少数民族饮食逐 渐由单一游牧饮食传统转向多元饮食习俗,而且最显著的特

民俗文化-海南饮食文化

支教小学:执教者:课目: 教学时间:2013.7.24 年级:五年级执教者:张三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课目民俗文化——海南饮食文化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学习海南饮食民俗的历史,掌握饮食的基本知识,了解海南饮食文化的点滴精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联想,增强对海南饮食文化的认知和体悟 3、情感与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激起学生对家乡文 化的热爱,提高文化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欣赏饮食图片,把握图片中对海南饮食文化的情感,从不同角度去学习体会 海南饮食文化的历史和内涵。 教学难点 1.注重学生自身对老师授课内容所体现的真、善、美的感受,切身体验海南饮食文化的魅力。 2.通过联系的方法(具体表现为学生和老师对授课内容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学校 迁移能力,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准备教学过程中会展示的图片,条件许可采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另外也在个人的mp4上准备图片 学生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没有系统的了解海南饮食民俗,要耐心的教学、解答,让他们充分调动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 教材分析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三个维度,人文科学注重情感性、客观性、和不确定性,以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教学要求 1.通过欣赏、学习海南饮食民俗的历史,掌握饮食的基本知识,了解海南饮食文化的点滴精华。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讨论、联想,增强对海南饮 食文化的认知和体悟,激起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提高文化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必须要呈现所要表达的内容,不是笼统的介绍首先要做什么,接着要怎么做,最后怎么着,这样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要把做什么这部分完整呈现出来) 课程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海南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海南风味菜肴属于粤 1 / 4

英国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

英 国 人 文 旅 游 资 源 的 特 征 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学号:1011224938 姓名:潘莉莉 成绩:

英国人文旅游资源特征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国家国内与国外旅游业发展迅速。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走出国门去体验外国的风土人情。而英国作为一个历史十分悠久、在历史上及在当今世界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国家,其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了解英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不仅能使我们更好的游览英国更能增长我们的眼界,本文将主要介绍英国英国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关键词:英国人文旅游资源交际礼仪民俗传统旅游景点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旅游业的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十分发达。旅行社、旅馆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都得益于发展迅速的旅游业。英国旅游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与它的多种有利条件是分不开的。首先它拥有巨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其次,英语是世界上主要的交际语言,外国游客到英国旅游语言障碍不大。再次,英国旅游资源十分的丰富,既有伦敦、伯明翰等著名的城市,又有风光绮丽的农村。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诸多古迹,对外国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最后,英国政府重视法展旅游业,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旅游发展的措施。政府及民间的旅游组织十分完善。英国对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十分的规范化,富有特色在英国任何一个名胜古迹,都设有“旅游者咨询中心”,负责想游客免费提供各种咨询、赠送图文并茂的旅游图,并帮助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预订旅馆和车票。为了适应不同消费层次旅游者的需要,英国旅游业也实现了多层次的、全面的服务。此外英国旅游部门还十分注意根据英国人的特点经营旅游点,注重文

旅游业与餐饮业的关系

旅游业与餐饮业的关系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旅游业与餐饮业的关系 目录: 一、.旅游业与餐饮业的特殊关系 旅游业影响餐饮业的发展餐饮业对旅游的影响 二.餐饮业是旅游业的重要发展基础餐饮消费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饮消费满意度影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 三、餐饮美食旅游与旅游文化的有效结合美食文化与旅游文化的互动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的可发展性 摘要:旅游业与餐饮业的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和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的提升。饮食不仅是旅游者旅游的基本需要,而且还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别对餐饮与旅游的重要性和发展性,以及对饮食质量与旅游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1.旅游业与餐饮业的特殊关系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以旅游服务为主的旅游产品的综合行产业(1)。餐饮业是指在一定场所,对食物进行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提供现场消费的活动服务产业(2)。旅游业促进带动餐饮业的发展,餐饮业影响旅游业的旅游质量。餐饮业发展程度和服务质量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旅游业影响餐饮业的发展旅游业涉及的餐饮业态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有赖于旅游者的存在而生存,包括旅游饭店的餐厅、旅游定点餐馆、旅游景区内及周边的餐馆和小吃摊、旅

游交通站点附近的餐馆等;另一类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当地居民,但也可为旅游者提供餐饮服务,包括各类正餐馆、快餐馆、小吃店、咖啡馆、茶馆、酒吧等。随着散客数量的增长,第二类餐饮业态对于旅游业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我们可以将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餐饮业称为旅游餐饮业,它是旅游业和餐饮业的交叉业态。显然,外来旅游者的数量、结构、消费能力、增长速度影响着当地餐饮业的客源数量、业态结构、经营收入和发展速度。 餐饮业对旅游的影响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最基本需要。旅游是集食、宿、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在旅游的六大要素中,食,即餐饮供应位于首位,在旅游业活动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旅游活动作为一种较高体力要求的特殊活动,需要较高或很高的能量,这当然更离不开餐饮的基本支持。 2.餐饮业是旅游业的重要发展基础 作为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饮与旅游业的关系十分密切。从产业要素配置的角度看,“食”作为旅游六要素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旅游产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旅游业的深度发展。旅游者在旅游中,需要进行餐饮活动,这是由人的生理需要所决定的。旅游餐饮业的产品也因此被旅游经济理论界纳入基本旅游产品的范畴。 餐饮消费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的消费在旅游六大要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国际旅游消费中仅次于购物消费,占据第二位,在国内消费中更是高居榜首(3)。因此,开发美食旅游在丰富旅游活动、愉悦旅游者的同时,也是增加旅游创收的很好途径,并且其潜在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旅游餐饮业如果旅游餐饮业的规模和结构合理,经营规范, 地方特色鲜明,适应旅游客源市场对于餐饮产品的需求,则会提升各类旅游者(包括饮食文化旅游者和其他旅游者)的旅游满意度,优化该旅游目的地的口碑效应,旅游客源市场进一步扩大,旅游业和餐饮业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