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风波》赏析教案

风波

鲁迅

一、学习要点:

了解背景。

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分析人物形象。

运用对话和细节刻画人物。

二、出处

本文最初发表于1920年九月《新青年》月刊第八套第1号,收入《呐喊》

三、背景:

本文描写一九一七年,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风波。

张勋北洋军阀之一,原是清朝军官,辛亥革命后,他和部下官兵仍留着辫子,以示效忠清王朝,因称辫子统帅,1917年,他利用与北洋军阀政府内部矛盾(黎元洪为政府总统,段其瑞为国务总理,围绕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北洋军阀内部发生了“府院之争”,国务总理段其瑞在日本怂踊下主张参战,总统黎元洪在美国支持下反对参战,当段黎矛盾不可开交时,徐军督军,辫子军统帅张勋进京调停,乘机复辟了帝制,在北京扶持清废帝薄仪复辟,在举国上下一片声讨中,这场复辟只延续十二天,就以失败告终。

当时鲁迅正在北京教育部任职,为了抗议张勋的倒行逆施,他于七月三日愤然离职,事件结束令他才回到教育部。

鲁迅从这个事件中引发深刻教训,即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它的果实却被封建军阀所篡夺,中国的面貌和人民的命运

并没有根本改变,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下;愚昧落后,冷漠保守,缺乏民主主义觉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痛苦”包括农民的不觉悟;封建复辟的可能性;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以此告诫革命者:只有真正唤醒民众,才能进行彻底的革命。出于这种动机,鲁迅写了《风波》。

三、层次剖析。

本文中“辫子事件”是贯穿始终的结构主线和叙述中心。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了辫子危机的起因和开端。

这段文字采用了场面描写或环境描写, 写出江南农村宁静平和的气氛,

第二部分:写危机意识逐步深化

赵七爷:唯一出色人物兼学问家:讥、嘲、讽、贬等笔调

一个字一个字读《三国志》(细节)迂腐、浅薄

革命后:盘头顶上顽固不化,随机应变,善

今天: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于捣毁(收敛锋芒,隐

三次持竹布衬衫穿上脱下藏不露)时刻待机复辟的

封建顽固派(典型细节白描)

——从赵七爷的形象可以看出当时虽已民国多年,但封建复辟势力还很强大,复辟的危险性是很大的。

作者塑造赵七爷的形象主要暴露封建顽固派的丑恶心理,以引起民众和革命者的警惕,同时也是对辛亥革命不彻底的揭示。

七斤嫂:泼辣,粗俗,缺乏觉悟的性格。

七斤:愚昧落后、麻木保守,缺乏民主主义觉悟的农民典型。

九斤老太的口头禅说明了什么?是农村传统的保守、复旧心理的

浓缩,或是:眷念往昔,看不惯现实一切的保守、复旧心理。

第三部分:描述危机的消解

村人回避:不觉悟

七斤嫂叫“囚徒”:无知愚昧

不坐龙庭了:夫妇十分欢喜,自满与暂时能做稳努力。

赵七爷辨子又盘上了:随机应变的封建脑瓜依旧(细节描写)

第四部分:着重表现辨子危机过后一切又恢复从前的老样子。

结尾说明了什么,有身么作用?——这种状况不该变,类似风波还会再起,结尾深化了主题。

七斤嫂村人……尊敬〉恢复了原光受人尊敬的地位

九斤老太不平而健康〉象征封建保守复旧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细节、意蕴深)

六斤“新近裹脚,一瘸一拐的往来” 象征封建传统仍在一代一代往下传,仍在禁锢着年青一代,中国历史仍在痛苦地重复着老路(细节、意蕴深)

十八个铜钉的饭碗象征着人们仍在贫穷落后之中,修补着几千年的老例(细节、意蕴深)

主题思想:

小说描写了1917年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关于辨子的风波。这场风波展现了辛亥革命的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农村带来真正的变

革,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村肆虐,农民还处在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控制之下,愚昧落后,冷漠保守,缺乏民主主义觉悟,从而说明不真正推翻封建势,不启发农民群众的觉悟,任何社会改革,即使是剪辨子这样的改革,亦非易事,剪掉了,一不小心,辨子

又可以种起来的。

五、艺术特色:

1、通过大量富有个性色彩和乡土气息的人物对话刻画人物性格、思想和心态,展开矛盾冲突。

作品的主要情节冲突——辫子的风波和危机,通过人物对话展开鲁迅通过简约、生动的对话刻画性格,展开矛盾冲突,推动情节运转。

2、运用生动、贴切,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白描人物的内在心理和深刻的主题内涵。

“一个字一个字读《三国志》”写其迂腐浅薄

将辨子盘在顶上顽固不化,又随机应变,善于韬晦,

变成光滑头皮时刻想复辟。

忘却了吸烟,象牙嘴火光渐渐发黑发愁

3、富有浓郁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运用简洁生动的笔能,勾勒出鲜明的江南水乡风景和风俗画,交代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也为“风波”的骤起提供对比性衬托,并于结尾周而复始,一切照旧的隐患相呼应。

4、体现了短篇小说“借一斑略知全文,以一目尽传精神的特点。作者能通过一场不起眼的辫子风波揭示了广阔的社会现实,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