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传质设备设计指导书

气液传质设备设计指导书
气液传质设备设计指导书

填料精馏塔

一、填料塔工艺设计内容

1. 塔填料的选择;

2. 塔径的计算;

3. 填料层高度计算;

4. 液体分布器和再分布器的设计;

5. 气体分布装置的设计;

6. 填料支撑装置的设计;

7. 塔底空间与塔顶空间的设计; 8.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参数核算。

二、工艺设计详细介绍

1. 塔填料选择

须知:

相对处理能力:拉西环<矩鞍<鲍尔环<阶梯环<环鞍(填料尺寸相同,压降相同)

对于规整填料,分离能力:丝网类填料>板波纹类填料,板波纹填料较丝网类有较大的处理量和较小的压降。250Y ——250指的是填料的比表面积,Y 指的是波纹倾角为45o ,X Y 指的是波纹倾角为30o

填料选择的三步骤:选材质→选类型→选尺寸(径比应保持不低于某一下限值,以防止产生较大的壁效应,造成塔的分离效率下降。)

选尺寸说明:填料尺寸大,成本低,处理量大,但效率低。一般大塔常使用50mm 的填料。

塔径/mm 填料尺寸/mm D<300 20~25 300

D>900

50~80

2.塔径计算

D =(1)泛点气速法 ----散堆填料

(0.5~0.8) f u u =

a. Eckert 关联图法

20.5

0.2f u ()() Y=G G L V L L

W X W g ρφ?ρμρρ=

b. Bain-Hougen 泛点关联式

20.20.250.125f 3

u log[] 1.75()() G G L L L V L

W A g W ρραμερρ=- ---规整填料

a. Bain-Hougen 泛点关联式

20.20.250.125f 3u log[] 1.75()() G G L L

L V L

W A g W ρραμερρ=- 250Y 金属板波纹填料:A=0.297,CY 型丝网填料:A=0.30 b. 泛点压降法

Kister and Gill 等压降曲线(匡国柱.化工单元过程与设备课程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64-265)

泛点压降与填料因子间的关系:0.7/40.9p Z Fp ?= Pa/m; Fp —填料因子 等压降曲线: 0.50.50.50.05

p u (

)() Y=() F ()0.277G G L V L L G W X W ρρμρρρρ

=- (2) 气相负荷因子法——用于规整填料塔的计算

0.5max [/()]f G L G C u ρρρ=- (0.75~0.8) f u u =

校核:

---散装填料:

a. 径比D/dp 避免壁效应对传质的影响

b. 泛点率u/uf ∈(0.5~0.8) 保证塔在操作中不发生液泛 c .喷淋密度>最小喷淋密度 保证填料充分润湿

d. 每米填料层压降 为使填料塔性能良好的工况下操作,每米填料层的压降不能太大,一般正常压降/147~490 Pa p Z ?=,真空操作下/78.45 Pa p Z ?≤

---规整填料

注意:计算出塔径后一定要按压力容器标准圆整塔径。 3.填料层高度计算

---传质单元数法

填料层高度=传质单元数×传质单元高度 传质单元高度计算方法

a. 恩田关联式

b. Bolles and Fair 传质单元高度关联式 该关联式所得计算结果有时不太满意,要

慎重。

c. 注意:由于恩田关联式有±20%的误差,Z 实取(1.2~1.5)Z 计 ---理论板当量高度(HETP)法

理论板当量高度的值与填料塔内的物系性质、气液流动状态、填料的特性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源于实测数据或由经验关联式进行估算。在实际设计缺乏可靠数据时,也可取文献(匡国柱.化工单元过程与设备课程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64-265)

P273页所列数据作参考。

填料尺寸/mm 25 38

50

等板高度/mm

矩鞍环 430 550 750 鲍尔环 420 540 710 阶梯环

环鞍

430 530 650

以上关于HETP 的取法是基于一种认识,即填料塔的分离效率与被分离物系的物理性质无关或影响很小,显然这与实际情况相比,有时会出现较大的偏差,故在设计时应特别给予注意。

---填料层的分段

目的:使填料层内气液两相处于良好的分布状态。

一般情况:每经过10块理论板的当量高度设置一个液体收集装置,并进行液体的再分布。

散堆填料的分段:

规整填料的分段:

填料种类 孔板波纹250Y 丝网波纹500(BX) 丝网波纹700(CY)

每段填料最大高度/m

≤6

≤3

≤1.5

4.塔附属高度

塔附属高度包括:塔的上部空间高度、安装液体分布器和再分布器(包括液体收集器)的所需空间高度、塔的底部高度及塔的裙座高度。 a. 塔的上部空间高度

作用:塔的上部空间高度指塔填料层以上,应有一足够的空间高度,以使随气流携带的液滴能从气相中分离出来,该高度一般取1.2~1.5m.

b.安装液体分布器和再分布器(包括液体收集器)的所需空间高度 其高度值依据分布器的形式而定,一般取1~1.5m 的空间高度。

c.塔的底部空间高度 含义:指塔底填料支承板至塔底封头之间的垂直距离。该空间高度由釜液所占高度及釜液面上方的气液分离高度两部分。

釜液所占高度的计算:依据釜液流量、釜液的停留时间、塔径计算。 例:釜液体积流量为Ls m 3/s, 塔径为D m, 停留时间为t min

釜液所占高度 22

60

0.785s L t h D

??=

m 液面上方的气液分离高度要求:满足安装塔底气相接管所需空间高度和气液分离所需空间高度。

d.塔底裙座高度: 塔底封头至基础环之间的高度 5.填料塔流体力学参数计算

a.填料塔压力降

123p p p p ?=?+?+?

1p ?——气体进出口压力降;2p ?——填料层的压力降;3p ?——其他塔内件的压力降.

b.泛点率

c.气体动能因子 F =6.填料塔高度计算

传动轴设计及校核作业指导书

传动轴设计及校核作业指导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年 月 日 实施日期:年 月 日

前言 为使本中心传动轴设计及校核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设计的技术规范,结合公司标准和已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作业指导书。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起到指导操作的作用,提高设计的效率和成效。本作业指导书将在本中心所有车型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标准于2011年XX月XX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研发中心底盘总布置分院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研发中心底盘总布置分院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士华

一、传动系概述 (3) 1.1传动系功能 (3) 1.2传动系布置形式 (3) 1.3传动系的构成 (7) 1.4传动轴的主要结构形式 (8) 1.5驱动半轴的紧固方式 (12) 二、传动轴的设计流程 (15) 2.1传动轴的主要设计流程 (15) 2.2传动轴的设计过程及要求 (17) 三.传动轴的校核过程 (22) 3.1设计校核输入 (22) 3.2传动轴校核 (24) 3.3结论及分析 (25) 3.4传动轴跳动校核 (26) 3.5技术文件的编制 (26) 3.6传动轴图纸确认 (26) 四.试制装车及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28) 五.参考文献 (28)

一、传动系概述 1.1 传动系功能 A、保证汽车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所必需的牵引力与车速,使它们之间能协调变化 并有足够的变化范围。 B、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C、保证汽车能倒车及左右车轮能适应差速要求。 D、使动力传递能根据需要而顺利接合与分离 1.2 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 前置后驱动 ? 前置前驱动 ? 后置后驱动 ? 四轮驱动 ? 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 部分高级轿车也采用前置后驱布置 前置后驱整体桥

机电专业施工图设计指导书2013版讲解

肇庆恒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机电专业设计指导书 (毛坯板本) 肇庆恒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13年7月1日

总则 一、目的 为使肇庆恒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所开发的商住宅项目满足商居住舒适、造价经济、管理安全、维护方便、施工合理的要求,提高产品设计的质量,制订本《机电专业设计指导书》。 二、 本指导书作为恒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地区的商住宅施工图设计指导手册;是在国家相应标准及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房地产以往商住宅开发实践经验,主要针对住宅设计中的一般要求和常规做法,成本控制等进行必要的明确、补充和完善编而成。 三、适用范围 在地区开发的住宅项目的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中应参考本指导书,预防设计常见问题,统一设计做法、提高住宅设计质量。 四、内容说明 本指导书以建筑设计为基础,各专业设计人员可参考本专业设计指导书内容进行相关专业设计。本指导书中所列尺寸,如未标明单位则按毫米计,标明单位的以标明的单位为准。其次本专业所列的尺寸只是本专业功能需求,当与其他专业有相触抵的,则双专业应协调确认双方需在的尺寸。 五、解释权 本指导书的解释权属肇庆恒兆房地产开以有限公司工程及设计部。

第一部分设计配合 1、设计院应按合同约定的《施工图设计进度计划表》安排设计进度,并 每个阶段提供相应的设计图纸及电子文档等成果;提供的成果必须满足国家、地方政府相关规定、规范标准、要求以及甲方提供的《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2、每次提供成果必须电子成果有专业负责人审核后再各专业评审合格交 甲方设计部审核,审核合格后出蓝图,避免专业之间存在冲突和出现不匹配的地方。 3、每次有修改变更要求时,设计院专业必须对甲方专业相协调一至侍变 更事项、内容方案确定后联合通知甲乙其他工种认可后再出变更,避免建筑条件图修改后其他专业仍延用旧图,或有的专业未能及时知会出现相影响效果、漏洞等。 4、主要、重要的管线与立面处理、细部、颜色、材料需经甲方与设计单 位模型、效果图、现场及材料具体样板等共同确定;在设计时不能套用某项目成果,不能在设计成果中有反映在选用材料等方面有“指定” 设计现象。 5、燃气管道施工图由专业公司设计,但建筑专业图应预留管道穿墙孔洞 和管道位置、说明。 6、建筑设计院应考虑入户门、入户大堂门、单元室内的对讲门襟主机、 分机安装有合理的安装位置和示意,考虑大堂等室内监控器安装和预

最新DFMEA作业指导书.pdf

DFMEA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在产品设计阶段,预先发现、评价产品可能潜在的失效与后果,及早找出能够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 失效发生的措施,并将此过程文件化,为以后的设计提供经验与参考。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车辆产品设计FMEA 的开发。 3术语 3.1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是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的英文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 YSIS的缩写,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和过程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子系统、零部件,对构成过 程的各个工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所有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从而预先 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的一种系统化的活动。 3.2设计FMEA(DFMEA):简称DFMEA,是由负责设计的工程师或工程师小组在产品设计阶段采用的一 种分析技术,用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各种潜在的失效模式及相关的起因、机理在产品设计时得到充分 的考虑和说明。 3.3 顾客:在FMEA中所指的客户是通常意义的车主。但广义的讲也指后道工序(产品设计、生产、售后 服务)的工程师和操作人员。 4相关流程 4.1工作流程 4.1.1 项目选定 专业所/项目小组在新项目的初期(设计开始前)制定DFMEA分析的项目清单和计划,经部所长/项目经理批准后,报开发管理部备案。 4.1.2 成立小组 专业所/项目小组在DFMEA分析时应成立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进行DFMEA表单的填写。 4.1.3 实施 DFMEA小组根据“第5条(附录)”的规定,进行DFMEA的表单(附录1)的填写,并一直跟踪 到产品批量生产时为止;由供应商/协作设计单位负责的DFMEA项目,专业所/项目小组负责调 度。 4.1.4 管理 开发管理部负责确认DFMEA编号是否重复、表单填写是否符合编制规则、是否按照计划完成编 制任务,同时建立DFMEA数据库;“建议措施”中需进行设计更改的部分由DFMEA小组负责实

化工原理_第10章_气液传质设备

化工原理-第10章-气液传质设备 知识要点 用于蒸馏和吸收塔的塔器分别称为蒸馏塔和吸收(解吸)塔。通称气液传质设备。本章应重点掌握板式塔和填料塔的基本结构、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包括板式塔的负荷性能图)。 1. 概述 高径比很大的设备叫塔器。 蒸馏与吸收作为分离过程,基于不同的物理化学原理,但其均属于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有共同的特点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操作。 (1) 塔设备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 使气液两相充分接触,以提供尽可能大的传质面积和传质系数,接触后两相又能及时完善分离。 ② 在塔气液两相最大限度地接近逆流,以提供最大的传质推动力。 (2) 气液传质设备的分类 ① 按结构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 ② 按气液接触情况分为逐级式与微分式 通常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塔器,填料塔为微分接触式塔器。 2. 板式塔 (1) 板式塔的设计意图:总体上使两相呈逆流流动,每一块塔板上呈均匀的错流接触。 (2) 筛孔塔板的构造 ① 筛孔——塔板上的气体通道,筛孔直径通常为3~8mm 。 ② 溢流堰——为保证塔板上有液体。 ③ 降液管——液体自上层塔板流至下层塔板的通道。 (3) 筛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 筛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有鼓泡接触、泡沫接触、喷射接触,比较见表10-1。 表10-1 气液接触状态比较 项 目 鼓泡接触状态 泡沫接触状态 喷射接触状态 孔速 很低 较高 高 两相接触面 气泡表面 液膜 液滴外表面 两相接触量 少 多 多 传质阻力 较大 小 小 传质效率 低 高 高 连续相 液体 液体 气体 分散相 气体 气体 液体 适用物系 重 轻σσ< (正系统) 重 轻σσ> (负系统) 工业上经常采用的两种接触状态是泡沫接触与喷射接触。由泡沫状态转为喷射状态的临界点称为转相点。 (4) 气体通过塔板的压降 包括塔板本身的干板阻力(即板上各部件所造成的局部阻力)、气体克服板上充气液层的静压力所产生的压力降、气体克服液体表面力所产生的压力降(一般较小,可忽略

某项目施工图设计指导书

景观施工图设计指导书 工程名称:滨江公馆二期园林 设计单位:普梵思洛(亚洲)景观设计事务所深圳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部 二零一零三月八日 目录 第一部分总则 (1) 第二部分硬景 (3) 第三部分水景 (8) 第四部分软景 (11) 第五部分构筑物 (12) 第六部分部品 (13) 第七部分电气 (15) 第八部分图纸要求 (15) 第一部分总则 一、目的 为使深城投在滨江公馆二期园林项目设计满足景观舒适、造价经济、管理安全、维修方便的要求,提高住宅设计质量,制订本《景观施工图设计指导书》。 二、依据 本指导书作为深城投滨江公馆二期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指导手册,是在国家相应标准及规范的基础之上,结合深城投以往住宅项目开发的实践经验,对景观设计中的一般要求和常用做法进行必要的明确、补充和完善后编制而成。 三、适用范围 承接深城投滨江公馆二期园林项目的景观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宜参考本指导书,预防设计常见问题,提高景观设计质量。 四、内容说明 1、本指导书以景观施工图设计的分类及其他有关重点需要关注的方面划分章 节,各专业设计人员可参考本专业章节的内容进行设计。 2、本指导书中所列尺寸,未标明单位的按毫米计,标明单位的以所标单位为准。 五、解释权 本指导书的解释权属深城投规划设计部。

第二部分硬景 一、材料选择 1,花岗岩、青石板 ●人行道铺地、景墙压顶(经济型)、墙面、花池贴面、楼梯踢面:20mm厚(荔枝 面30mm厚) ●无特殊需要的楼梯踏面:≤30mm厚 ●花池、泳池、树池、景墙压顶≤30mm厚,最大不宜超过80mm厚 ●车行道:30mm厚 ●水中汀步:50-80mm厚 ●草中或卵石中汀步:30-50mm厚 2,文化石、黄木纹、砂岩、火烧岩 ●人行道铺地、景墙压顶(经济型)、墙面、花池贴面20mm厚 ●砂岩压顶最厚不宜超过80mm厚 3,木材(需做防腐、烘干处理) ●铺地30-50mm厚 4,鹅卵石 ●铺贴鹅卵石直径20-80mm ●水池底散置鹅卵石直径50-120mm 5,植草砖、植草格 ●植草砖≥60mm厚,植草格38mm厚 6,水泥砖、烧结砖 ●人行道铺地50~60 mm厚 ●车行道铺地60mm厚, 7,马赛克、瓷片(其余详见泳池部分) ●马赛克常规25×25mm ●瓷片100×100mm~150×150mm 8,橡胶垫 ●成品40厚; ●EPDM≤20mm厚,其中彩色颗粒厚为5mm。 9,洗米石 ●车行道:30mm厚 ●车行道铺地、墙面、花池贴面:20mm厚 10,地砖、陶砖 ●人行铺地、墙面、花池贴面:≤12mm厚 二、技术要求 (一)人行道路、木平台、木栈道等构造做法 1,底层结构做法——自然土(从上到下) ●80厚C15 混凝土 ●素土夯实>92% 2,底层结构做法——板上(从上到下), ●80厚C15 混凝土 ●填土夯实>92% ●滤水层及无防布

产品开发作业指导书

产品开发作业指导书 负责单位工作流程工作接口 《项目立项治理作业指导书》3.1.1 AM 公布立项通知《开发合同评审作业指导书》 产品立项通知 3.1.2 产品部 3.1.3 程序部 3.1.4 开发部 3.1.5 测试经理 3.1.6 技术支持部 3.1.7 产品部 3.1.8 程序 3.1.9 程序部 3.1.10 产品经理开发评审流程 评审结论 3.2.1 产品部市场打算 用户教育打算

3.2.2 程序部 功能说明书项目打算书 3.2.3 测试部测试打算 3.2.4 开发部开发打算 3.2.5 技术支持部安装打算 概念设计 3.2.6 程序经理逻辑设计 物理设计 3.2.7 产品经理 3.2.8 程序经理 测试打算 3.2.9 程序经理市场打算 设计打算 安装打算 3.2.9 程序经理 3.3.1 产品经理治理客户愿望/用户界面设计/风险治理 3.3.2 程序经理和谐沟通/打算跟进/风险治理概要设计方案3.3.3 开发经理详细设计/编码/风险治理 bug 治理流程

3.3.4 测试经理测试用例设计/测试/风险治理 bug 治理流程3.3.5 售后经理 3.3.6 程序经理 3.3.7 开发经理 alpha 版本 3.3.9 产品经理 3.3.10 测试经理 3.3.11 3.3.11 开发经理 3.4.1 产品经理 3.4.2 程序经理 3.4.3 开发经理 beta版 3.4.5 测试经理 bug报告 3.4.6 技术支持部安装运行报告 3.4.7 程序经理 3.4.8 产品经理《版本公布通知》 相关部门 3.4.9 测试经理 3.4.10 技术支持

样车整车姿态设定作业指导书_图文(精)

整车姿态设计作业指导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 前言 为使五中心现有整车姿态设定规范化,结合五中心已有开发车型的经验,特编制整车姿态设定作业指导书。旨在对五中心设计人员在整车姿态设定过程中有计划按规范准确无误进行;减少产生错误的环节,保证坐标的统一,控制误差;为下一步设计分析提供准确的基础性数据。 本标准于2011年XX月XX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研究院第五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技术标准分院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目录 一整车姿态概述 (1 二整车姿态设定流程 (2 三整车姿态设定过程 (2 3.1 地面线确定 (2 3.2 坐标系确定 (4

3.3 造型设计 (6 3.4 整车姿态设计 (7 3.5 ET阶段整车姿态复核 (13 四结论 (13 一整车姿态概述 整车姿态指空载(K、半载(D、满载(A、自由状态(R四种状态,是乘用车的重要参数, 涉及到重量控制、造型、整车视野、碰撞及通过性等诸多要素。在整车数字化设计过程中,整车的不同姿态是地面线通过和整车坐标系的相对关系体现的。整车坐标系指车辆制造厂在最初设计阶段确定的由三个正交基准平面组成的坐标系统,这三个基准平面是: Y基准平面:车辆纵向对称平面; X基准平面:垂直于Y基准平面并通过半载下前轮轮心连线与Y基准平面交点的铅垂平面; Z基准平面:垂直于Y和X基准平面的水平面。(地板纵梁下平面为Z0平面; 即在数字化设计过程中车身地板同整车坐标系是平行关系,所以在体现整车姿态的时候是以车身为基础,通过对悬架弹簧的调节来实现轮胎不同加载状态,然后通过轮胎和地面的相对关系,从而体现出不同的地面线状态,如下图1所示。 由于地面线的变化主要通过对悬架弹簧的调节来实现,在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确定前后悬架的弹簧参数, 然后通过相应的地面线状态, 再验证其是否能够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如果不满足则需要不断地反复直至满足为止。当弹簧的参数特性能够使各种载荷下的姿态满足各方面要求, 则该弹簧参数即为整车最终设计结果。因此整车姿态的设计过程其实就是前后悬架弹簧参数的设定过程。

沈阳高层住宅施工图设计指导书

施工图设计指导书 工程名称:文大路项目一期 设计单位: 沈阳保利溪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

目录 建筑专业部分----------------------------------------------------------3 结构专业部分---------------------------------------------------------12设备专业部分----------------------------------------------------------7 电气专业部分----------------------------------------------------------8智能专业部分----------------------------------------------------------9

建筑专业部分 一、建筑重点部位 1、结构类型: 1.1情景洋房、多层:框架结构,层高 2.9m; 1.2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层高 2.85m。 2、墙体: 2.1地上建筑外墙:小型粉煤灰轻质砌块(190mm厚度); 2.2地下建筑外墙:钢筋混凝土; 2.3户内隔墙:小型粉煤灰轻质砌块(90mm厚度); 2.4分户隔墙:小型粉煤灰轻质砌块(190mm厚度); 3、保温: 3.1外墙:外墙保温做法为外保温,按计算厚度采用硬质挤塑板; 3.2屋面:按计算厚度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 3.3地面:按计算厚度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厚度、密度与地热统一考虑; 3.4若有顶层带露台的户型,露台处的女儿墙应双侧保温; 3.5所有外墙面及屋面应考虑避免冷桥措施; 3.6门窗洞口及要求厚度较薄的线脚处应贴30mm厚硬质挤塑板; 4、外墙饰面: 4.1材料运用原则:经济、耐久、高品质; 4.2饰面砖:应按设计定; 4.3涂料:应按设计定; 4.4女儿墙、窗台、外墙开洞、阳台栏板部位一定要有压顶、滴水构造,压顶面朝内找6% 坡; 4.5变形缝、雨水管、冷凝水管、排水管的颜色应与该部位墙面相同;立管应避免挡窗和各 种留洞。 5、楼面: 5.1标高及降板要求: 5.1.1由于采用地热,结构需降板100mm; 5.1.2卫生间在原降板基础上,多降板50mm; 5.1.3露台和开敞阳台共降板200mm; 5.2采暖方式:地热采暖,分集水器原则不能布置在明显处且不能影响家具布置,可布置在 如厨房、卫生间、工作阳台等隐蔽处。 6、屋面: 6.1情景洋房、多层:坡屋面,采用陶瓦或水泥瓦,成品天沟,二级防水,RG防水卷材一道 设防; 6.2高层:上人屋面,二级防水,SBS防水卷材二道设防; 6.3所有排水均为有组织排水; 6.4排水管道尽量布置在平面凹槽内,以减少对立面的影响。 7、开敞阳台及露台: 7.1开敞阳台建筑标高: 7.1.1开敞阳台建筑找坡坡度为1%,露台建筑找坡坡度为2%,均由门位置向地漏方向找坡;

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新开发产品样件、试生产和生产控制计划的编制与使用管理。 2、引用标准和文件 2.1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 2.2 控制计划定义 控制计划是对受控零件和过程体系的书面描述,一个单一的控制计划可以适用于从相同过程、相同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一组和一个系列的产品,控制计划作为配套文件,反映当前使用的控制方法和测量系统。 3、职责 3.1 技术开发部是控制计划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控制计划的编制。 3.2各相关部门负责控制计划的实施。 3.3各相关部门对控制计划有更改需求时,用报告的形式反馈给技术开发部。 4、具体规定和要求 4.1控制计划编制时机 4.1.1样件控制计划应在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制定,并经过多方论证小组确认,由技术开发部负责制定样件控制计划。 4.1.2试生产控制计划应在过程开发阶段由技术开发部制定。 4.1.3生产控制计划应在产品和过程确认阶段制定,并经过质量策划认定,由技术开发部制定。 4.2控制计划编制原则 4.2.1样件控制计划应对样件制造过程中的尺寸测量和材料与性能试验作出描述,多方论证小组负责评审所有样件,以保证满足下列要求: a)符合所要求的规范和报告数据; b)已对特殊产品和过程特性给予特别的控制; c)使用数据和经验制定初始过程参数和包装要求。 4.2.2试生产控制计划应在APQP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制定,并经多方论证小组确认,多方论证小组成员在样件试选之后、投产之前应对所涉及的尺寸测量、材料性能试验做出描述(如:过程名称/操作的描述)。 4.2.3生产控制计划是试生产控制计划的逻辑扩展,应对控制零件和过程体系等

作出规定。 4.3控制计划编制论据 4.3.1过程流程图。 4.3.2 DFMEA、PFMEA。 4.3.3特殊特性明细表。 4.3.4相似零件和经验教训。 4.3.5设计评审结果。 4.4控制计划中典型的识别变差源和合适的控制方法及过程分析。 4.4.1对以机器加工为主要过程,机器的安装调整是主要影响输出变量,这些过程特性是需要控制和测量的变量,应采用X-R控制图进行统计过程分析。 4.4.2对以夹具或流水线为主的过程,夹具的变差导致产品的变差,因此要注意特殊特性的控制,须经常进行统计产品取样。 4.4.3对以工装(模具)为主的过程,工装寿命与设计是影响过程输出的变差,此过程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产品上,首件检验可以验证工装是否合格,巡回检验可以验证过程能力,产品特性是正常工装寿命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度量。 4.4.4对以操作人员为主的过程,系统对操作人员知识和控制具有较严格的要求,因此对特殊特性过程的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测量技术。 4.5控制计划的编制说明。 4.5.1样件、试生产、生产表示分类,用划“√”方式表示。 4.5.2控制计划编号,用年、月、日和控制计划顺序表示,当顾客要求时,控制计划编号应可追溯。 4.5.3零件编号,最新更改水平应将源于图样规范的最近一次工程变更及时间填入。 4.5.4零件名称/描述,填写被控制零件或工序的名称。 4.5.5供方/工厂,填写本公司全名或分厂(车间)名称。 4.5.6供方编码,填写不同主机厂给定的识别编码。 4.5.7主要联系人/电话,填写本公司经理或技术开发部长办公电话、手机。 4.5.8核心小组,将所有多方论证小组成员姓名、电话填入。 4.5.9供方/工厂批准/日期,按要求填写。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4版)(下册)章节题库(气液传质设备)【圣才出品】

第10章气液传质设备 一、选择题 1.以下参数中,属于板式塔结构参数的是();属于操作参数的是()。 A.板间距 B.孔数 C.孔速 D.板上清液层高度 【答案】AB;CD 2.设计筛板塔时,若改变某一结构参数,会引起负荷性能图的变化。下面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A.板间距降低,使雾沫夹带线上移 B.板间距降低,使液泛线下移 C.塔径增大,使液泛线下移 D.降液管面积增加,使雾沫夹带线下移 【答案】D 3.塔板上设置入口安定区的目的是(),设置出口安定区的目的是()。 A.防止气体进入降液管

B.避免严重的液沫夹带 C.防止越堰液体的气体夹带量过大 D.避免板上液流不均匀 【答案】A;C 4.填料的静持液量与()有关,动持液量与()有关。A.填料特性 B.液体特性 C.气相负荷 D.液相负荷 【答案】AB;ABCD 5.用填料吸收塔分离某气体混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气液两相流动参数相同,填料因子增大,液泛气速减小B.气液两相流动参数相同,填料因子减小,液泛气速减小C.填料因子相同,气液两相流动参数增大,液泛气速减小D.填料因子相同,气液两相流动参数减小,液泛气速减小 【答案】AC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等板高度是指分离效果相当于1m填料的塔板数 B.填料塔操作时出现液泛对传质无影响

C.填料层内气体的流动一般处于层流状态 D.液泛条件下单位高度填料层的压降只取决于填料种类和物系性质 【答案】D 二、填空题 1.在传质设备中,塔板上的气液两相之间可能的接触状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板式塔操作的转相点是指______。 【答案】鼓泡;泡沫;喷射;由泡沫状态转为喷射状态的临界点 2.在设计或研制新型气液传质设备时,要求设备具有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传质效率高;生产能力大;操作弹性宽;塔板压降小;结构简单(以上答案中任选三个) 3.对逆流操作的填料塔,液体自塔______部进入,在填料表面呈______状流下。 【答案】上;膜 4.液体在填料塔中流下时,造成较大尺度上的分布不均匀性的原因有:______ 和______ 。 【答案】初始分布不均匀;填料层内液流的不均匀性 5.填料操作压降线(Δp/Z-u)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即______ 、______和______。填料塔操作时应控制在______区域。此时,连续相是______,分散相是______。 【答案】恒持液量区;载液区;液泛区;载液区;气体;液体

悬架设计作业指导书

悬架系统设计作业指导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年 月 日 实施日期:年 月 日

前言 为使本中心悬架系统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设计的技术规范,结合公司标准和已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作业指导书。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起到一种指导操作的作用,让一些相关设计经验不够丰富的员工有所依据,提高设计的效率和成效。本作业指导书将在本中心所有车型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标准于201X年XX月XX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研发中心底盘总布置分院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研发中心底盘总布置分院负责归 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礼刚

目录 1 悬架系统概述 (1) 1.1悬架系统功能 (1) 1.2悬架系统构成 (1) 1.2.1独立悬架结构型式 (1) 1.2.2复合式悬架结构型式 (3) 1.3悬架的发展趋势 (4) 1.3.1液压调控悬架系统 (4) 1.3.2空气悬架系统 (5) 1.3.3电控磁性液体悬架系统 (6) 1.4主要零部件介绍 (7) 1.4.1弹性元件 (7) 1.4.2减振器 (8) 1.4.3缓冲块 (10) 1.4.4横向稳定杆 (11) 1.4.5控制臂和推力杆 (12) 2 悬架系统的主要设计流程及要求 (13) 2.1悬架系统的主要设计流程 (13) 2.2悬架系统设计要求 (16) 2.3相关设计标准 (16) 3 悬架系统设计过程 (17) 3.1设计输入及标杆车对比分析 (17) 3.1.1设计输入 (17) 3.1.2标杆车对比分析 (17) 3.1.3设计构想 (24) 3.1.4相关试验 (25) 3.2匹配计算 (27) 3.3开发方案确认 (27)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定稿)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述 1.1工程位置及建设意义 硅谷大街拓宽改造工程位于范家屯镇的东南部,为范家屯镇与长春市区联系的主要通道。该工程的建设将更近一步的推动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沿线开发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1.2设计主要内容及工程规模 本次设计研究范围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及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工程起点桩号K0+600,终点桩号K4+360,全长3760m。 主要工程项目如下: 道路:包含K0+600—K4+360段的道路工程、路内排水工程、土方工程。 道路标准横断为双幅路形式:中央分隔带8米,行车道16米×2,路肩0.5米×2。道路的右幅利用原有道路,本次设计只包括中中央分隔带和左幅路及左侧路肩。 排水管线:道路左侧新建雨水管线共3572.5米。 桥梁:新建2座中桥,K1+411中桥为4孔16米,K4+313.08中桥为3孔16米,桥右幅为原有桥梁,本次只设计包含左幅。 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1、道路平面、横断面设计;2、道路纵断面设计;3、路基、路面设计;4、排水设计;5、桥梁工程设计;6、附属工程设计。 2、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2.1设计依据 1、本设计委托单位: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人民政府。 2、道路工程中线规划坐标及横断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2012)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给排水标准图集》(2006年版)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CJTGD50-2006)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9、《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1、《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建设部 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3、《范家屯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20)》 14、《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5、《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 2.2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一及脸收规范》(GB50268-2008) 3、《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850141-2008) 2.3主要技术标准 2.3.1、道路工程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I级 (2)设计车速: 60Km/h (3)荷载标准: 双轮组单轴载BZZ-100 (4)结构设计年限: 15年 (5)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 (6)最大纵坡:1.958% (7)最小纵坡:0.014% (8)最小坡长:220米 (9)最小凸曲线半径:6000米 (10最小凹曲线半径:7700米 (11)最小竖曲线长度:68.6米

车架的改造与副车架的设计

车架的改装 主车架是汽车底盘上各总成及专用工作装置安装的基础,改装时受到的影响最大,因此,要特别引起注意。 主车架是受载荷很大的部件,除承受整车静载荷外,还要受到车辆行驶时的动载荷,为了保持主车架的强度和刚度,原则上不允许在主车架纵梁上钻孔和焊接,应尽量使用车架上原有的孔。如果安装专用设备或其它附件,不得不在车架上钻孔或焊接时.应避免在高应力区钻孔或焊接。主车架纵梁的高应力区在轴距之间纵梁的下冀面和后悬的上冀面处。因为这些部位纵梁应力较大,钻孔容易产生应力集中。 对于主车架纵梁高应力区以外的其余地方需要钻孔或焊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尽量减小孔径,增加孔间距离,对钻孔的位置和孔径规范,应满足图和表的要求。 主车架钻孔的孔径和孔间 距 2)在纵梁翼面高应力区外的其它部位钻孔,只能在中心处钻一个孔,如图所示。 3)在纵梁的边、角区域亦禁止钻孔或焊接,所示的区域即为不允许钻孔和焊接加的部位。因为在这些部位进行钻孔或焊接,极易引起车架早期开裂。 主车架纵梁禁止钻孔区主车架纵梁禁止焊接区 4)严禁将车架纵梁或横梁的男面加工成缺口形状。 本课题中由于主车架与副车架之间的连接选用止推连接板形式,故主车架不用考虑钻孔,只需考虑焊接的位置得当。 主车架的加长设计 因专用汽车法布置的需要,对主车架有时要进行加长。例如厢式零担货物运输车和轻泡货物运输车,若用普通汽车底盘改装.则需要将轴距加大,改装长货厢来提高运输效率,此时要将车架在其中部断开后再加长。也有将车架后悬部分加长的改装设计。 车架加长部分应尽量采用与原车架纵梁尺寸规格一样、性能相同的材料。车架的加长部分与车架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首先在纵梁腹板处,按与纵梁轴线成夹角45。或90。的方向把纵梁断开,然后把切口断面加工成坡口形状,如图3-4所示。最后将加部分与车架纵梁对接起来。为了获得v型焊缝对接接头的最佳强度,防止焊缝起点出现焊接缺陷,应朱用引弧焊法或退弧焊法。焊接时应根据纵梁的材料选择合适的焊条型号、直径及焊接

副车架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文是对侧倾式自卸汽车副车架总成设计的简要说明。 本文首先对自卸车的设计特点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做了相关的概述,简要介绍了自卸汽车的历史跟发展前景。文中通过对所给参数进行分析论证,对副车架纵梁的尺寸参数、材料选择,横梁的参数设计、材料选择,纵梁与横梁之间连接结构,举升机构在副车架上的安装方式进行了设计。在设计副车架总成纵梁的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自卸汽车的经济性跟使用功能。在其他部件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它们能够协调工作。 所设计的副车架总成能够满足预期期望。提供车厢、举升机构的安装位置,改善自卸汽车主车架的应力分布情况。 关键字:自卸汽车副车架总成,纵梁,横梁,连接结构安装位置,举升机构安装位置,设计

ABSTRACT That design specification is a simple explanation for the design of a subframe for a roll-type dump truck. In that design specification,a simple but clear view about the roll-type dump truck was given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the roll-type dump truck better. To achieve that target,in this design specification,the deputy frame rails,the subframe beams,the connection of the deputy frame rails and the subframe beams,the installation location of lifting mechanism must be well designed. This subframe can achieve the expectation of the roll-type dump truck as required.And that subframe also provide some place to install the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compartment.As people expect,it also can make the roll-type dump truck have a better work situation. When design the subframe beams,the economic effect and the function was considered.And so on the others. Key words: subframe for a roll-type dump truck,deputy frame rails,subframe beams,location of connection,location of lifting mechanism,design

化工原理_第10章_气液传质设备

化工原理-第10章-气液传质设备 知识要点 用于蒸馏和吸收塔的塔器分别称为蒸馏塔和吸收(解吸)塔。通称气液传质设备。本章应重点掌握板式塔和填料塔的基本结构、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包括板式塔的负荷性能图)。 1. 概述 高径比很大的设备叫塔器。 蒸馏与吸收作为分离过程,基于不同的物理化学原理,但其均属于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有共同的特点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操作。 (1) 塔设备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 使气液两相充分接触,以提供尽可能大的传质面积和传质系数,接触后两相又能及时完善分离。 ② 在塔气液两相最大限度地接近逆流,以提供最大的传质推动力。 (2) 气液传质设备的分类 ① 按结构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 ② 按气液接触情况分为逐级式与微分式 通常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塔器,填料塔为微分接触式塔器。 2. 板式塔 (1) 板式塔的设计意图:总体上使两相呈逆流流动,每一块塔板上呈均匀的错流接触。 (2) 筛孔塔板的构造 ① 筛孔——塔板上的气体通道,筛孔直径通常为3~8mm 。 ② 溢流堰——为保证塔板上有液体。 ③ 降液管——液体自上层塔板流至下层塔板的通道。 (3) 筛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 筛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有鼓泡接触、泡沫接触、喷射接触,比较见表10-1。 表10-1 气液接触状态比较 项 目 鼓泡接触状态 泡沫接触状态 喷射接触状态 孔速 很低 较高 高 两相接触面 气泡表面 液膜 液滴外表面 两相接触量 少 多 多 传质阻力 较大 小 小 传质效率 低 高 高 连续相 液体 液体 气体 分散相 气体 气体 液体 适用物系 重 轻σσ< (正系统) 重 轻σσ> (负系统) 工业上经常采用的两种接触状态是泡沫接触与喷射接触。由泡沫状态转为喷射状态的临界点称为转相点。 (4) 气体通过塔板的压降 包括塔板本身的干板阻力(即板上各部件所造成的局部阻力)、气体克服板上充气液层的静压力所产生的压力降、气体克服液体表面力所产生的压力降(一般较小,可忽略

副车架设计作业指导书

副车架设计作业指导书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发布日期:年 月 日 实施日期:年 月 日

前 言 为使本公司副车架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副车架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汽车副车架设计指导书。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副车架设计的过程中起到一种指导设计的作用,让副车架设计的员工有所依据,在设计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提高汽车副车架设计的效率和精度!本作业指导书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副车架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标准于2011年XX月XX日起实施。 本指导书由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研发中心底盘总布置分院提出。 本指导书由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研发中心底盘总布置分院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显

目录 一 副车架概述 (4) 1.1 副车架功能概述 (4) 1.2副车架主要结构形式 (6) 二 副车架设计流程 (9) 2.1 副车架主要设计流程 (9) 2.2 副车架设计要求 (11) 2.3 相关设计标准 (13) 三.副车架的设计过程 (13) 3.1 设计输入及标杆对比分析 (14) 3.2 副车架设计构想的确定 (19) 3.3副车架总成结构设计。 (21) 3.4 焊接流程确定、焊接定位关系确定及焊接总成公差尺寸保证 (24) 3.5 因成型分析而进行的调整 (26) 3.6 因CAE分析结果而对局部结构进行的调整 (26) 3.7 因工艺及零部件平台化而进行的调整 (27) 3.8技术文件的编制 (28) 3.9输出内容检查项目 (31) 四.试制装车及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31) 五 参考文献 (33)

万科施工图设计指导书

□□房地产有限公司 施工图设计指导书 □□房地产有限公司 2002年1月16日

目录 目录 准则 第一部分建筑专业 一.设计说明 二.住宅设计统一技术要求 (1)层高 (2)墙体 (3)楼地面 (4)门窗 (5)厨房 (6)卫生间 (7)屋面 (8)阳台及露台 (9)空调位 (2)外墙饰面 (3)室外环境 (4)楼梯间 (5)防水做法 (6)其它 三.装修标准 第二部分结构专业 第三部分给排水专业 第四部分暖通专业 第五部分电气专业 第六部分屋面楼地面构造做法第七部分设计配合 2 3 4 4 4 4 4 4 5 6 6 7 8 8 9 9 9 10 10 11 13 15 17 18 24 21

总则 一.二.三.四.五.目的 为使xx 房地产有限公司,所开发的住宅项目,满足居住舒适、造价经济、管理安全、维修方便、施工合理的要求,提高住宅设计质量,制订本《施工图设计指导书》。 依据 本指导书作为xxxx房地产有限公司,在地区的住宅施工图设计指导手册;是在国家相应标准及规范的基础之上,结合万科地产以往住宅开发的实践经验,对住宅设计中的一般要求和常用做法,进行必要的明确、补充和完善后编制而成。 适用范围 承接xxxx 房地产有限公司,在地区开发的住宅项目的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中应参考本指导书,预防设计常见问题,统一设计做法、提高住宅设计质量。 内容说明 本指导书以建筑设计的专业划分章节,各专业设计人员可参考本专 业章节的内容进行设计。 本指导书中所列尺寸,未标明单位的按毫米计,标明单位的以所标 单位为准。 解释权 本指导书的解释权属xx企业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部。

万科集团公司施工图设计指导书

?????????????Ε?????????????Ε ? ? ???? ?? ?λ?? ???? ???? ???? ???? ???? ?σ?? ??Ⅳ?? ???? ??????? ???? ????????ⅱ ???? ǎ? ???? ??????? ??ⅱ ???? ???ⅱ

???? ?? ???? ??????? ?????-????????????????ˊ??? ????????????????????????????к?? ???? ???к?????? ?????????????????????? ??П???????????-????????????Ё???????????? ????????????????? ?????? ?????? -??????????Ё??????к?8??? ???L?????????? ?????? ? ???к???????????????????????? ??????????????????????????? ? ???кЁ????? ???????????????????????? ????? ???к??????????????2??└??? ???? ???? ?????? ? ?????????-?????????????????? ?-????????????? ? ???????Ё?????????????? ╓??????????????????????????+??????5????? ??????????????????? ? ?????????????????? ╘????????????????Ё?????????????????????? ?????? ?????? ? ????????&% ??-??∈???????

软件开发作业指导书

软件项目开发作业指导书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 公司设计人员根据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设计大的方案和ppt文案,然后指定人员进行的前期调研工作,可行性研究负责人员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技术发展、市场定位、功能需求、经济效益、进度需求、风险分析等进行可行性研究,提供产品立项建议,拟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部门负责人指定市场营销部门配合可行性分析人员,技术负责人协助安排。可行性分析完毕后由综管部组织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由技术研发部进行安排立项工作。 本阶段提交的文档: 1、设计文案 2、PPT介绍 3、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技术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下达) 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人员编写) 二、立项阶段 可行性分析评审通过后,由研发部门经理下达立项任务,指定相关人员填写立项申请报告报批。报批通过后,由部门经理与技术负责人协商,下达开发任务书,经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后,报公司批准。批准立项后项目进度应以立项申请报告中的阶段进度为准,如果进度要调整,需填写进度调整申请报告报批。 本阶段提交的文档: 1、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2、开发任务书 三、需求分析阶段 承办单位根据交办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和相应的软件任务书以及其它有关文件,与交办单位协作,确定详细的软件需求,该阶段完成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经审 定和批准后将作为整个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列入配臵管理的基线,在本阶段可利用 快速原型法使比较含糊的具有不确定性的软件需求(主要是功能)明确化。能给本公司开发的软件的“需求基线”确定提供一个讨论、进一步完善的基础。在本阶段, 由产品经理负责,其他人员配合,编写产品规格说明书,此说明书面向最终用户和 领导,主要描绘产品的形状以及功能、性能、功能特性、性能特性。由项目经理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