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说明

明清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说明
明清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说明

明清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比较“散”,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涉及科学技术、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内容,有不少需要学生识记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尤其应注意不要平均分配教学时间,突出重点,合理分析、解决难点。

2.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制作的文化成就表,以使学生比较清晰的记忆。

3.注意梳理重要知识点,可制作一些表格,帮助学生记忆;对于理性知识内容,关键是要激活学生思维,对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注意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火花。

4.在教学过程中还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程大位、明安图的数学成就。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等的科学著作。

2.掌握明清时期的哲学成就:王阳明的心学及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民主进步思想。

3.掌握明朝戏剧的发展:明传奇。

4.掌握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明清小说。

5.掌握明清时期大型丛书和类书的编订:《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

6.掌握利马窦和西学东渐。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分析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由发展转为停滞的原因,培养学生联系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理学的演变及早期民主启蒙思潮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明清时期思想、文学等方面体现出反封建特点的原因,使学生认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献资料,培养学生对其中反映的观点进行正确分析并正确阐释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明清时期的文化,认识到明清的科学技术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一些在当时世界上领先的新成果,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但是,与同时期的欧洲相比,我国发展的主要是传统科学技术,而没有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一方面,我们落伍了。使学生充分认识腐朽的封建制度不仅阻碍着经济的发展,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阻碍着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

2.通过学习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使学生认识,王阳明创立心学是为了维护当时腐朽的封建统治,挽救当时的政治危机。而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3.通过学习明传奇和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使学生认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传奇和小说的蓬勃发展。

它们的反封建的特点,又反映了当时封建制度的衰落。这些传奇和小说,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科学技术新成就和科技巨著。

2.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3.明清小说。

【难点】

1.理学的演变。

2.对西方传教士利马窦的评价。

教学方法

1.讲解法:对于重要的理性分析内容,主要由教师讲解,应注意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和演绎思维的流畅性。

2.图表法:将一些具体的文化成就,制作成表格,便于学生学习、记忆。

3.开放式教学法:(1)课前指导学生查阅、搜集所涉及的一些著名科学家和科学巨著的有关资料,便于课堂讨论。(2)对于若干难点问题,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之后有学生陈述观点和理由,最后由教师点评。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媒体

1.投影仪。

2.自制图表:《明清时期文化特征》《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

教学结构和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之一:叙述式导入

[师]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这一时期,世界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相比之下,我国在政治上强化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加强了思想统治。在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却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严重阻碍而发展缓慢。在民族关系上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对外关系上一度交流频繁,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巩固了国家的统治。这些社会特点都在文化上反映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节,明清时期的文化。

之二:复习提问式导入

[师]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通过前面几节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明清的政治、经济等状况。谁来说说明清时期在政治上有什么特点?具体有哪些表现?

[生]明清时期的政治特点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得到强化。具体表现为:明朝中央废除丞相,地方三司分权,制订《大明律》,设立特务机构,清朝设立军机处,使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又通过八股取士和文

字狱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加强思想统治。

[师]好。谁再来说说明清时期在经济上有什么特点?

[生]明清时期的经济特点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发展极其缓慢。

[师]好。那么在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上,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在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加强。尤其是中央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对外关系上,一方面,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师]很好。明清时期的这些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的特点都反映到了文化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节,明清时期的文化。

[板书]第七节明清时期的文化

一、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特征

[教师提问]与以往的朝代一样,明清时期的文化也取得了比较辉煌的成就,但是由于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因此就体现出了与以往文化发展不一样的特征。请大家看书,先找出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明清时期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承古萌新,是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

[教师提问]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学生回答]具体表现在:科学技术取得新的成就,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理学走向极端,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戏剧和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充分显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西方传教士东来,使中国人了解到一些先进的外来文化。

[教师讲述]很好。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封建制度衰落。这些特征在文化方面明显地体现了出来。所以这一时期总结性的著作比较多,有总结性的科技著作,也有对古典文化进行总结的著作。另外由于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却因为封建制度的腐朽受到阻碍,所以这一时期还体现出了文学艺术繁荣兴旺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的特点,以及在思想上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和文学上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还有“西学东渐”的开始。

好。我们在来归纳一下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特征。大家看投影。

[投影显示]

[教师提问]那么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

[板书]二、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

[学生甲回答]明清时期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受到了腐朽封建制度的阻碍,封建制度的衰落。

[学生乙补充]还有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民族交流、民族融合的加强,对外交流的发展和停滞。

[教师讲述]很好。还有以前朝代文化发展的基础和统治者的政策。好,我们来归纳一下。

[投影显示]

[教师讲述]我们已经了解了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明清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首先,我们来学习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

[板书]三、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表现

l.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教师提问]请大家看书,然后回答当时的科学技术成就有哪些?

[学生回答]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主要有:数学上,明代有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的《算法统宗》,全部用珠算运算,反映了明代商业数学的水平;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证明了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求圆周率的三个公式,并且推导出六个新公式,并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一书。另外,出现了一批总结性的古典科技著作。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教师讲述]很好。明清的科技成就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是新成就。主要表现在数学上,有珠算算法著作《算法统宗》。由于明代社会经济发达,商业交往频繁,以解决应用题为特征的商业数学发展起来。商业要求计算方法简便化,这样,就出现了详细介绍珠算算法的著作。作者程大位本是商人,但他边经商,边研究数学,终于写成《算法统宗》一书。它反映了明代商业数学的水平,这不仅是一部“集明代以前珠算之大成”的著作.而且完善了珠算结构和算法,奠定了后世珠算法的基础。该书对明末乃至清代传统数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曾经反复翻印,广泛流传,很快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地,对这些国家和地区汁算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延用至今。

数学上的第二个新成就是《割圆密率捷法》。这是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田的著作。他经过自己的刻苦钻研,不仅证明了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求圆周率的三个公式,并且推导出六个新公式,人称“割圆九术”,充分显示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第二是对古典科技成就的总结。随着封建经济高峰的到来.随着前人在古典科技研究上,成果的不断积累。出现了一批对古典科技成就总结性的著作。在医学上,有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该书不仅对16世纪以前我国医药学进行了全面总结,是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之作,而且是一部生物分类学的经典之作。它所采用的药物分类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本草纲目》于16世纪末刻版印刷后,很快流传到日本、朝鲜,先后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该书是农学著作的集大成者。全书60卷,60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等12类,对有关农业生产问题,从政策、制度、生产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论述,该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吸收了西方的科技知识。

明朝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该书是一部地理学巨著,徐霞客三十余年间,走遍了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对祖国地理、地质进行深入考察,本书就是考察的科学记录。本书在科学上的最主要贡献是它记录和揭示了我国西南广大石灰岩地区溶蚀地貌的特征。徐霞客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此种地貌进行大规模考察的人,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这是一部综合性的著作,包括明代农业、手工业技术成就,被誉为“中国l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把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归纳、制作成表格来复习。大家在课前已经准备了,请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填写。

[板书由学生填写]

[教师提问]从远古到明清时期,我国的古代科技文化长期发达,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甲回答]因为,在古代史上,我国长时期地在政治、经济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是世界强国。

[学生乙回答]还因为,我国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学生丙回答]还有统治者比较开明、开放的政策。

[教师讲述]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长期发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有,①国家统一,疆域辽阔;②生产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文化进步;③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与不断加强:④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⑤清朝之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不断,中国人民吸取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

⑥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教师提问]那么到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文化是否还领先于世界呢?

[学生回答]到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文化已经落后于世界了。

[教师提问]那么,为什么到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文化落后于世界了呢?

[学生回答]因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

[教师讲述]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有,从中国方面看中国落后的原因是:①中国虽然在明朝中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传统,一方面使广大农民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使剥削者用钱去买田置地,束缚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这就阻碍和压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②封建闭关政策既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更隔绝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③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使读书人不讲究实际学问,清代的文字狱更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这些文化政策使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失去了客观条件。

从西方方面看西方领先的原因是:①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②文艺复兴运动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③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文化,而且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④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由于内容较多,可以投影显示或印发讲义)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第七节,明清时期的文化。明清两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承古萌新,是这一时期文化的特点。统一、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民族交流的加强;对外交流的发展是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明清时期,我国的传统科技依然走在世界前列。但是总的来讲,我国的科技文化已开始落后于西方世界。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之一:叙述式导入

[师]明清时期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一样,文化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而且由于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造成了当时文化发展具有总结性、反封建性、文学艺术繁荣、科学技术停滞、“西学东渐”的开始等特点。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另外,我们还学习了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明清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在科学技术方面,就体现了总结性的特征,例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数学方面还取得了一些新成就。明清时期的文化发展成就是全面的,今天我们就学习明清在哲学、文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之二:复习提问式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七节,明清时期的文化。大家还记得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生]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是具有总结性、反封建性、文学艺术繁荣、科学技术停滞、“西学东渐”的开始等特点。

[师]很好。那么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是:统一、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受到阻碍;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民族交流的加强;对外交流的发展和停滞;统治者的政策;前代文化的发展基础。

[师]非常好。上一节课我们还学习了明清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谁来说说具体的表现?

[生]在数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新成就,如程大位的《算法统宗》,明安图的《割圆密率捷法》;在医学、农学等方面出现了总结性的著作,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

[师]很好。明清时期的文化发展成就是全面的,今天我们就学习明清在哲学、文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板书]2.哲学:理学的演变

[教师提问]明朝初期,程朱理学盛行。大家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因为朱元璋想加强思想统治。

[救师讲述]对。明初,为了加强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教师提问]随着社会状况的变化,理学也发生了变化。那么理学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到了明中期,社会动荡不安,思想家王阳明深感“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他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观念,忍受封建统治的压迫。

[教师讲述]很好。明朝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明朝的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容易.消除人们心中的“私欲”却很难。如何帮助人们克服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他认为程朱理学祟尚空谈,不务实际,于是创立心学,

王阳明把“心”说成第一性,把“物”说成第二性.他认为人没有见到花时,并不知道花是什么颜色;看见花,才明白花的颜色,所以花在人的心中。这就是他的“心外无物”,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他还有“心外无理”“心外无善”的观点。他所说的“理”,即封建道德。他认为这种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他认为人性是善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用封建伦理道德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论统治者还是人民群众都按封建伦理道德办事,封建统治便可巩固。

这种观点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封建道德是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的,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又是由封建经济关系决定的。

[教师提问]好,那么王阳明的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什么异同点呢?

[学生回答]相同点是都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不同点是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

[教师讲述]很好。朱熹的观点是让人们接受封建道德观念(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则主张,封建道德观念存在于人们心中,只要恢复就可以。所以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这是他们的不同点。

他们的相同点是: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结果相同,都不能控制人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反理学思潮因此兴起。明朝后期出现了一批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家。

[教师提问]明朝后期出现一些进步思想家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教师讲述]对。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潮在慢慢产生、成长。

[教师提问]好,我们来看看具体有哪些人,他们都有怎样的观点?

[学生回答]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有:李贽,他指责儒家经典井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他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地批判。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他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把书本知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写出《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许多富有价值的著作。他反对君主专制政治。

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还提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

[教师讲述]非常好。李贽是我国明清时期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以“异端”自居。他的主要观点是:一,批判孔盂儒家思想。他认为,是非应随着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于说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因而表现了强烈的反传统、反教条的精神。二,批判程朱理学。他揭露了理学家的虚伪,提出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在当时独树一帜,引起轰动。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激烈地批判。他的主要观点是:一,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说,君主争夺帝位时“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君主得到帝位后,又只图个人享乐,“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激烈地揭露和大胆否定,不但在当时引起震动,而且推动了以后民主启蒙思想的兴起。二,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他主张限制君权。提出君臣共冶天下.反对将君主作为绝对权威,颇具民主色彩。三,他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反映了明清之际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

顾炎武学识渊博.他的主要观点是:一,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他注意对现实的迫切问题进行研究。每到一处地方,均详细调查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这种学风是值得提倡的。二,反对君主专制政治,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他把亡国和亡天下区分开来。他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贡焉耳矣!”这句话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王夫之是一个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主要观点是:一、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程朱理学关于物质实体之外,有所谓精神性的“理”存在的说法。在道、器关系上,他认为器是第一性的,道是第二性的。二、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他认为事物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三、具有发展的观点。他用发展的观点看历史,批判传统的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趋势,是有历史规律可循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是对理学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否定,闪烁着革新的光辉。

[教师提问]到明清时期,哲学思想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趋向成熟。尤其是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最为突出。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从战国到明清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学生回答]有战国时期的荀子,东汉时期的王充,南朝时期的范缜,唐朝的柳宗元、刘禹锅,清初的王夫之。

[教师提问]很好,我们一起来把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整理归纳成一张表格。

[学生填写并板书]

[教师过渡]明清时期的反封建思想,除了在思想领域表现出来,在戏剧文学领域也有表现。 [板书]3.戏剧、小说

[教师提问]在我国戏剧史上,与元杂居并称的是明传奇。明中期以后,传奇佳作层出不穷。那么主要的代表作有哪些?有什么主要内容?

[学生回答]汤显祖的《牡丹亭》从个性解放的高度描写爱情。歌颂热爱自由的年轻人对封建礼教的反叛。《清忠谱》反映了明末苏州市民抗议魏忠贤迫害东林党人的示威事件。《万民安》描写明末葛贤领导苏州染织工人反税监的斗争。 [教师讲述]对。《牡丹亭》

《清忠谱》《万民安》是明传奇中的精品,《牡丹亭》的主题主要是反封建礼教。《清忠谱》和《万民安》主要反映市民反阉党、反税监的斗争。

[教师提问]明传奇的这种内容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回答]是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这种社会现象的反映。

[教师讲述]很好。明传奇的新思想和新内容,是当时的社会现象——资本主义萌芽要求摆脱封建专制束缚,在戏剧舞台上的反映。

[教师过渡]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小说,明清小说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教师自问自答]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那么,明清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长篇小说呢?其实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话本是说书人的底本,在说书人口头创作过程中,不断增加生动的故事情节,加工后的底本就作为书写文学在社会上独立流传,成为小说,所以就成为长篇了。

[教师提问]好,谁来说说当时的著名小说主要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主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 [教师提问]这些优秀的长篇和短篇小说主要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主要有反封建的特点。

[教师讲述]很好。我们一起来把《明清时期的传奇和小说表》来填写一下。 [板书,由学生回答填写]

[教师过渡]我们知道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有总结性的特征,而这种总结性的特征除了在科学技术领域有表现以外,还表现在一些大型类书、丛书的编定。

[板书]4.类书、丛书

[教师提问]明清时期编撰的类书、丛书主要有哪些?

[学生回答)主要有《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

[教师讲述)《永乐大典》是在明成祖时,有解缙主持编纂的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规模很大,动用官员、文士两千多人,总计三亿七千万字,装成一万一千多册,比法国的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均早300年。可惜,由于数量太多,未能刻版,正本约毁于明亡之时,副本至乾隆时还存有9678册。后因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两次浩劫,只剩64册。解放后.经多方搜集,现藏215册(世界上现存370多册)。这是我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损失。

《古今图书集成》是清代官修的类书,该书是我国现存的一部规模最大、体例最好、用处最广泛的类书,全书一亿六千万字,比《大英百科全书》多三四倍,是查找康熙前各种资料最主要的工具书之一。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由纪昀主持编纂的。乾隆编此书的目的.在于他认识到继承和发扬封建道德文化,有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故提倡文治。此书是规模庞大的丛书,收有图书3461种,79309卷。篇幅之多可谓集我国古籍之大成。该书对以往学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保留了大量古籍,对古籍整理和总结文化遗产有重要贡献。但是,乾隆对不利于封建统治、不利于清朝的图书内容,大肆禁毁。修书期间。全毁两千四百多种,抽毁四百多种。即使收录其中,亦有很多文字被删削,窜改。

[教师提问]好,我们同样来制作一张表格,大家一起来填写一下。

[板书,学生回答填写]

[教师过渡]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还有一点是“西学东渐”。

[板书]5.西学东渐

[教师提问]“西学东渐”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西学东渐”的意思就是,西方文化渐渐向东方传播。

[教师提问]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西学东渐”的呢?

[学生回答]由于16世纪后期,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土来华,他们带来了西方文化。

[教师提示]好。那么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为什么会来华呢?大家应该联系世界史的内容来思考。

[学生回答]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一批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

[教师自问自答]对。新航路开辟后,随着欧洲传教士的东来,我国与西方思想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直接接触和交流。那么,西方传教士来华的目的是什么呢?大家是否还记得世界史上,我们学习过的西欧宗教改革?新教的传播对天主教的打击很大。随着天主教在西欧和北美势力的缩小,天主教建立了耶稣会作为传教组织,用来扩张势力。由于新教在西方势力比较大,耶稣会转向东方发展,

[教师提问]真正为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奠定基础的人是利玛窦。那么,利玛窦为何能在中国站稳脚跟呢?

[学生回答]因为利玛窦说汉语,穿儒服,同时宜传西方科学知识,赢得一部分开明封建士大夫的好感。他还向明朝的皇帝进献《坤舆万国全图》、八音琴、自鸣钟等,受到召见,获准留居北京传教。

[教师回答]好。利玛窦之所以能在中国站稳脚跟,主要是因为:(1)用西洋器物引起皇帝及官绅们的兴趣;(2)广泛结识朝野人士;(3)重视学习中国语言文化,顺应中国生活习惯;(4)介绍西方科学技术。

[教师讲述]很好。利玛窦在中国活动近三十年,他在传教的同时,把西方文化带到了中国。他与其他的传教士一起,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著作介绍给中国,最著名的是数学的《几何原本》。据统计,利玛窦在中国期间著书多达二十余种,其中自然科学方面的十余种,对西学东渐起了突出的媒介作用。

随着西方传教士大量来华,明清之际出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高潮。为了在中国传教,利玛窦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和儒家经典,井传回欧洲。他曾把《四书》翻译为拉丁文,寄回意大利。以后,在华传教士进一步把儒家介绍到西方。中国儒家经典和历史著作在当时欧洲有广泛的影响。

[教师提问]我们如何来评价“西学东渐”呢?

[学生回答]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了促进作用。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教师讲述]非常好。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一批传教士确实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宣传西方文化知识只是他们为了顺利传教而采取的方法,传教才是他们的目的。当然,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对我国思想界、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地冲击,是有进步作用的。

[课堂总结]我们用两节课时间学完了明清时期的文化。明清时期虽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是在文化上还是取得了比较辉煌的成就,特别是体现出了“承古萌新”的特点,“承古”表现在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等。“萌新”表现在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西学东渐”等方面。

【K12学习】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我们的风采》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我 们的风采》教案 《我们的风采》教案 课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一)认知: 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 (二)技能: 1.通过欣赏、评述,启发学生关注校园服装,体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学生装。 2.运用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学生装练习。 (三)情感: 通过对学生装的设计制作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的情感,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望。 教学重点:服装设计中的款式、色彩以及搭配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装”的设计和制作。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学生装设计作品欣赏多媒体课件。 (2)请数名学生课前穿好大小合体、款式新颖、色彩

搭配协调的学生装。 2.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学生装设计效果图、照片、图片等资料。 (2)铅笔、水彩笔、油画棒、各色布头或彩纸、剪刀、双面胶、白纸等。 教学设想 美来源于生活,服装也是如此,从学生生活说起,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容易自然而然地导入学生服设计这个主题。 这堂课容量很大,有很多服装款式设计知识必须让学生明白,而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课前复习)既可调动每个学生自主学习,又为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点的掌握争取了时间。而教师如何让学生的自学“活”起来,这一点也极为重要,教学活动必须紧凑、自然、活泼又不能紊乱。我想了很多方法,最后就以学生带着问题学,活动中遇到有关困难互相帮助解决或向教师求助,同时辅助以某一活动或小游戏,使设计的理论知识得以进一步加深和理解。 在模拟制作时,学生的构思由自己的着装展开,在感受不同的学生装的同时,学生更能有针对性地评说,而不知不觉中为自己的模拟制作提供了雏形。教师的范作,又无意中给他们以制作的方法提示,加上剪贴的方法简单又易出效果,学生容易带着兴趣操作。合作学习是很必要的,教师更多地是让学生在合作中能互相影响,使构思更丰富,更精彩,

浙美版初中美术6.青春风采教学设计

6.青春风采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服装色彩和花色搭配的基础知识。 2、尝试运用手绘方式进行简单色彩搭配练习,并展示设计作品。 3、进一步了解着装的意义和服装的文化内涵,提升对服装的鉴赏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增强美化生活的能力。 2学情分析 1.本课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侧重与服装的色彩和花色搭配的学习。教学设计要以学生自主活动展开,把看、想、说、练和分析、评论、展示、设计、创作、实践等方面结合起来,便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学生对于此课时的内容还是很生疏,因此教学中要循序渐进。 3.学生认知障碍点是如何设计出符合自身审美情趣、体现个人审美特点的着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服装设计中色彩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设计灵感,增强创新意识,展现符合自身审美的服装设计。 4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展示自身着装(师生互动) 提问1:“老师今天的上衣是什么颜色啊?”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活跃气氛。 提问2:“但是我的脖子有点儿冷,你们觉得我戴哪块围巾和衣服比较搭呢?” 教师展示不同色系的围巾,请学生帮忙挑选,并请学生说说理由。 2、教师小结,出示课题《青春风采——我要出彩》,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 1、结合课件中的图片,教师介绍色彩运用于服装的历史和用途。 2、课件展示多种色彩(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调整提问细节。) 提问1:“平时穿衣最喜欢哪些颜色?”学生回答。 提问2:“在自己搭配衣服时最希望有的怎样效果?”学生回答。 3、出示色环,教师引导学生分辨冷暖色调,近似色调、对比色调。 结合服装效果图,分析不同色调搭配后的视觉特性。

《传统节日》教案

2.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领孩子感悟学习汉字和课文的方法。 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和解读课文深化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各个传统节日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理解课文,熟知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培 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难点: 加深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 1.搜集我国各个传统节日的习俗。 2.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谈话法朗读法讲解法自主探究学习等 课型、课时: 新授课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2. 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 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新字。 3.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 4. 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层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 2. (1 (2 (3)每个节日都是怎样庆祝的? 3. (1)本文一共有8句话,共7 (2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和课文讲述,如春节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吃元宵。 四、总结,拓展。 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所得。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检查生字听写和背诵。 1. 2. 3.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课外拓展。 1 2、学习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及中国的传统文化 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画出句子中春节的活动。(贴窗花放鞭炮) (2)春节里还会有哪些活动?(守岁、贴对联、拜年……) 出示: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1)元宵节的风俗有: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 (2)“人如潮”是什么意思? 出示: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1)讲述清明节的习俗,及“先人墓前去祭扫”所表示的含义。 (2)补充古诗《清明》来理解这一句内容。 出示: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1)请同学讲述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2)“粽子艾香满堂飘”,从这句话你看出了什么?(端午要吃粽子,插艾

(完整版)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教案

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一、职业礼仪塑形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2)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3)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3.运用 养成遵守职业礼仪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从现实生活中看,一个知礼懂礼的人,是值得交往、能够赢得尊重,拓展个人发展空间的人;相反,则很容易遭到职场的淘汰。提高个人修养、强化职业礼仪,是中职学生立足于社会并求得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思想认识上看,只有理解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才能重视职业礼仪知识的学习。 2.教学难点 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 从学生接触的礼仪知识看,介绍性、规范性、操作性的内容较多,而只有深入一步理解了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才能从思想上重视职业礼仪要求的学习,从行动上更长久地践行职业礼仪。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职业礼仪塑形象”。教材从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入手,帮助学生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进而理解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一方面,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零乱,能力水平不高,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知识建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运用知识。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基本特征有:个性鲜明、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教师要避免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创新。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发现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展示材料: 1. 一天,某商场男装裤子区来了一位老大爷,营业员小夏热情地接待了他。当得知大爷想看一看裤子的时候,小夏便拿来了凳子,先让大爷坐下,然后又将适合大爷的裤子一一拿到大爷面前,让大爷挑选,并帮助大爷一一试穿。刚开始,大爷只是笑着试穿,并没有表示要购买,但是小夏自始至终都保持微笑,耐心、详细地回答大爷的每一个问题。在试过十几条裤子后,大爷问:“姑娘,我穿的这么破旧,身上又很脏,你却还是这么热情地对我,你就不怕我买不起吗?”小夏听后,笑着对大爷说:“我不怕,只要是来商场的顾客,我都会一样地对待,因为,让顾客满意,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您买不买都没关系的!”大爷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并起身指着两条刚刚试过的200多元的裤子说:“姑娘,这两条裤子我买了,帮我开票吧!我去过很多地方,但只有你们的服务最让我满意,你非但没有因为我的穿着破旧而瞧不起我,还对我像对家人一样,让我心里很温暖,以后,我买东西一定还来这里,一定还找你!” 2.某市的一家银行,一天上午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先生推门而入。老先生带来了一麻袋破破烂烂的纸币和硬币,要求存款。接待这位老先生的是一位新来的银行员工,他不但没有很好地接待这位老先生,反而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这里很忙,

《我们的风采》教学设计

《我们的风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服装设计基础知识,初步学习校服设计的基本方法。 2、过程和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探索,能运用服装设计知识和相关技能绘制出不同的效果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学生装练习。 难点:能否恰当地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创意服装设计作品、各种学生服装图片、学生范例作品等。 学生:铅笔、橡皮、画板、画纸、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PPT展示不同风格的校服。 提问: 我心目中的校服是什么样的? 2、引出课题:《我们的风采》。 (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畅谈心目中的校服。) 二、讲授新课 1、欣赏校园服装。 思考:校园服装设计都需要考虑哪些要素? 教师总结:款式、颜色、面料。 (1)服装设计要素。 款式:简洁大方、活泼新颖,如制服式、运动式。 分析与思考,区分下图服装的种类: ①礼仪装。 ②休闲装。 ③职业装。 ④运动装。 (2)色彩:稳重明快、清新柔和。

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分组讨论:红、橙、蓝、紫、绿、黑、白各有什么感觉? 教师总结: 红:热情、奔放、喜庆。 橙:华贵、活泼、任性。 蓝:沉静、深远、活泼。 紫:威严、冷艳、梦幻。 常用的色彩搭配: 同类色:大红、深红等。 类似色:黄色、橘黄、橘红等。 对比色:红对绿,黄对紫,蓝对橙。 (3)面料:透气性好、易洗易干、价廉物美。如棉、麻、牛仔布等。 2、服装设计过程。 (1)手绘校服设计。 ①设计草图. ②上色。 ③整理完成。 (2)纸贴校服设计。 3、学生作业。 学生分组:利用手绘、彩色纸粘贴完成你最喜欢的校服设计。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与评价 每组派一位代表展示作品,并做简要说明。学生上台自评,互评。 板书设计 我们的风采——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三要素: 款式 色彩 面料 服装设计过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我们的风采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我们的风采教 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我们 的风采》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我们的风采》教案 课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一)认知: 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 (二)技能: 1.通过欣赏、评述,启发学生关注校园服装,体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学生装。 2.运用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学生装练习。 (三)情感: 通过对学生装的设计制作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的情感,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望。 教学重点:服装设计中的款式、色彩以及搭配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装”的设计和制作。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学生装设计作品欣赏多媒体。 (2)请数名学生课前穿好大小合体、款式新颖、色彩搭配协调的学生装。 2.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学生装设计效果图、照片、图片等资料。 (2)铅笔、水彩笔、油画棒、各色布头或彩纸、剪刀、双面胶、白纸等。 教学设想 美于生活,服装也是如此,从学生生活说起,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容易自然而然地导入学生服设计这个主题。 这堂课容量很大,有很多服装款式设计知识必须让学生明白,而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课前复习)既可调动每个学生自主学习,又为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点的掌握争取了时间。而教师如何让学生的自学“活”起来,这一点也极为重要,教学活动必须紧凑、自然、活泼又不能紊乱。我想了很多方法,最后就以学生带着问题学,活动中遇到有关困难互相帮助解决或向教师求助,同时辅助以某一活动或小游戏,使设计的理论知识得以进一步加深和理解。 在模拟制作时,学生的构思由自己的着装展开,在感受不同的学生装的同时,学生更能有针对性地评说,而不知不觉中为自己的模拟制作提供了雏形。教师的范作,又无意中给他们以制作的方法提示,加上剪贴的方法简单又易出效果,学生容易带着兴趣操作。合作学习是很必要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培智生活语文《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上海卢湾区培智生活语文第九册第15课《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读会写生字“船、蛋、晚”能对三个生字组词,学习部首舟字旁、虫字底。 2、会读会认生字“墓、赏、划、烈、陵、沙”。 3、能熟练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传统节日,明白三个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底蕴。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写生字。2.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氛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三个生字“船、蛋、晚”; 教学目标:会读会写“船、蛋、晚”,能给“船、蛋、晚”三个字组词。 教学重点:会读会写“船、蛋、晚” 教学难点:舟字旁和虫字底的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扫墓、粽子、月饼的图片。 问:这张图片是在做什么啊?扫墓 那我们大家再来看下这张图片是什么啊?粽子 那大家知道什么时候要吃粽子吗?端午节 好,大家都很棒,那我们在来看下这张图片里面是什么东西啊?月饼。那大家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要吃月饼吧?中秋。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清明端午中秋》。

二、观看图片,朗读课文 根据三张图片让学生齐读两遍的“扫墓、赏月、划龙船”。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齐读这三个词语“扫墓、赏月、划龙船”。 三、默读课文,找出生字 让学生小声默读课文,找出课后的生字。 好,接下来同学小声默读课文,把课后的生字找出来。我们大家来比一比谁找得又快又准确。 四、学习生字,抄写生字 讲解生字的部首、笔画、结构、组两个词。在这里讲解舟字旁和虫字底 1、船字音:chuán 部首:舟字旁组词:轮船、小船结构:左右结构笔画:11画。 同学们,我们第一个生字读作什么?chuán。船的部首什么?舟。知道吗?这个读作舟字旁,跟老师读两遍舟字旁;它是什么结构啊?左右;一共有几画?11画,书空“船”字;我们给船组词呢?轮船、小船,齐读两遍船(轮船)(小船) 2、蛋字音:dàn 部首:虫字旁组词:鸡蛋、蛋糕结构:上下结构笔画:11画 我们的第二个生字读作什么?dàn。蛋的部首什么?虫字底。知道吗?这个读作虫字底,跟老师读两遍虫字底;它是什么结构啊?上下结构;一共有几画?11画,书空“蛋”字;我们给蛋组个词呢?鸡蛋、蛋糕。齐读两遍蛋(鸡蛋)(蛋糕) 3、晚字音:wǎn 部首:日字旁组词:晚上、夜晚结构:左右结构笔画:1 1画我们的第三个生字读作什么?wǎn。晚的部首什么?日字旁。它是什么结构的啊?左右结构;一共有几画?11画,书空“晚”字;我们给晚组个词呢?晚上、夜晚。齐读两遍晚(晚上)(夜晚)。 好,我们现在拿出生字簿把生字和组字扫一遍。 五、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船、蛋、晚”三个生字,而且同学们还给它们组了。真不错!现在我们先下课休息下。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解《清明端午中秋》的课文

青春风采教案

青春风采(服装设计) (共3课时)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服装搭配的基本要素,进行着装的审美体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难点:搭配出符合自身审美情趣、体现个人审美特点的着装,提高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身边有关服装设计的资料与图片。 (教师)收集一些我国不同时期的青年服装方面的资料和图片。农村学校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收集具有当地特色的着装资料,如蓝印花布做的服装,民族特色的服装等。 教学过程 1.从我国青年服装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了解服装文化。 教师:服装不但具有取暖御寒的作用,还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对服装美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展示中国不同年代的青年服装,有“封建时期”、“五四时期”、“文革时期”和当代青年的服装图片。) 教师:请同学们观赏我国不同时期的青年服装,这些服装的设计和搭配有什么不同点,产生这些不同点的原因是什么?与当时的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地理、审美标准等有什么联系?(鼓励学生观察对比、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服装设计领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服装设计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人们对着装审美标准的不同,是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经济的发展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2.欣赏成衣服与展示服,了解两大类服装的特点。 (1)(观赏教材上的校服)教师问:这些校服你喜欢吗,为什么?你认为学生穿校服好不好?你想穿硕士服和博士服吗?为什么? (2)作品欣赏。 教师:服装主要分展示服与成衣装两大类(见教材)。 ①成衣装主要用于日常生活,是根据人的体形和活动来进行设计的。像我们平时穿的服装都属于成衣装。 展示不同的成衣装图片:医生服、厨师服、军装、警服、消防服、环卫服、驾驶员服装等。教师问:这些服装分别与哪些职业有关?有什么不同特点?你还看见过哪些职业装、制服和特种服等?为什么要穿职业装,有什么意义? ②展示装主要用于体现设计师的一种最新设计理念和思想,一般请体形匀称的男女模特,结合灯光、音乐,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展示,展示装也称“艺术装”。 欣赏裘海索“春天的故事”系列之一。教师问:通过欣赏你能感觉到作者通过这套服装的设计和展示,向人们体现和表达她的哪些理念和思想?作者运用了哪些设计元素,来体现“春天”这个主题的?(引导学生从图案、款式、色彩等方面去考虑) 欣赏三宅一生的展示装。看到三宅一生设计的这套服装,你会联想到什么?(从服装的款式、穿戴的方法、布质、色彩、布的纹理褶皱等方面去考虑)你认为这两位设计师在理念、思想、性格、创作风格等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3.说一说。 (1)说出几种不同场合的服装穿着(如婚宴、运动会、季节、追悼会等)。 (2)谈谈中学生的穿着应该注意些什么? (第二课时)

《传统节日》公开课教学设计

《传统节日》公开课教学设计 《传统节日》是一首民谣,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过节习俗,表达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全文共八句,前七句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七个节日,最后一句和开头一句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课文句式长短相间,变化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还配了两幅插图,一幅贴窗花,一幅赛龙舟,体现了传统佳节的热闹与喜庆,能唤起学生的过节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教学本文的主旨,是增进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喜爱。 作为识字课文,教师要结合本课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巩固多样的识字方法,比如生字“传”和“转、砖”结

合,让学生巩固换偏旁识字,懂得触类旁通。“巷”看图片识字,引导学生留心在生活中识字。“祭”结合字理识字,让学生感受字形的演变,从而领略汉字的文化内涵。结合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持久的特点,采取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的策略,从而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提高学生识字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5个生字,会写“艾、舟、热、闹”这4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中提到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的先后给这些节日排序。 3.有感情朗读课文,当堂背诵一、二两句。 4.联系生活,选春节和元宵节,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激发对传统佳节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ppt、节日名称贴纸、节日对应时间贴纸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识“传统”,理解“传统” 1.观看学生背诵古诗《元日》的小视频。 2.引出“贴对联”,认识生字“贴”。 3.从贴对联引出“传统”,认识生字“传统” 读音指导:“传统”,一个前鼻音,一个后鼻音。 利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编口诀认识“传”。比如:车来就是转,转动的转。石来就是砖,砖头的砖。人来就是传,

《我们的风采》教案

《我们的风采——学生装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服装设计基础知识,初步学习校服设计的基本方法。过程和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探索,能运用服装设计知识和相关技能绘 制出不同的效果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望。 教学重点 运用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学生装练习。 教学难点 能否恰当地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展示不同风格的校服。 提问: 我心目中的校服是什么样的?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引出课题《我们的风采》 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畅谈心目中的校服 感受校园服装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欣赏校园服装 思考:校园服装设计都需要考虑哪些要素?了解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教师总结:款式、颜色、面料 二、讲解 1. 服装设计要素 款式:简洁大方、活泼新颖,如制服式、运动式 分析与思考,使学生初步了解服装的种类 区分下图服装的种类 (1)礼仪装 (2)休闲装 (3)职业装 (4)运动装 色彩:稳重明快、清新柔和 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分组讨论:红、橙、蓝、紫、绿、黑、白各有什么感觉?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同颜色的意义。 教师总结: 红:热情、奔放、喜庆 橙:华贵、活泼、任性

蓝:沉静、深远、活泼 紫:威严、冷艳、梦幻 常用的色彩搭配: 同类色:大红、深红等 类似色:黄色、橘黄、橘红等。 对比色:红对绿,黄对紫,蓝对橙。 (3)面料:透气性好、易洗易干、价廉物美。如棉、麻、灯芯绒、牛仔布三、服装设计过程 学生总结设计制作过程 了解手绘效果图的过程 (1)手绘校服设计 A.设计草图 B.上色 C.整理完成 (2)纸贴校服设计 总结纸贴校服设计的方法步骤 四,课堂练习 学生作业 学生分组:利用手绘、彩色纸粘贴完成你最喜欢的校服设计。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制作能力 五、展示与评价 每组派一位代表展示作品,并做简要说明。 教师总结 学生上台自评,互评展示与评价可以提升内化知识,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六、课堂拓展 我国百年校服史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小学三年级用)

《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的节日以其独特的过节方式逐渐占据了很多人的思想,重洋节而轻传统节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许多学生对国外的节日提起来就滔滔不绝,非常熟悉,然而提起中国的传统节日时,却知之甚少,连一共有几个传统节日都不清楚,更不要说为什么过这些节日、中国人如何过这些节日,甚至还有人觉得过这些节日又忙又累,实在没有必要。难道我们祖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礼节习俗就要在我们下一代人这儿逐渐消失、成为历史吗?不!过节,在中国,不仅是互相联系的纽带、人间真情交流的扭结,还蕴含着及其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因而,我们的节日不是单纯的节日,还是文化传承的一条纽带,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记得这种文化,是中国传统节日存在的最大意义。因而,我们有必要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让这种文化长盛不衰! 教学目标: 1、通过春节,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了解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 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3、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5、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 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1: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1: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小卡纸、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问法导入: 同学们,转眼一个学期就过去了一大半,还有一个多月就放寒假了,寒假里面有一个很隆重的传统节日,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让学生回答),嗯,这个节日就是“春节”,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过年”。那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学生回答),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个节日,那么大家知道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吗?来,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二、走入春节: (1)春节的由来:请同学们发言,根据他们的发言适时地补充(年三十是除夕,年初一才是春节的开始) (2)春节里的风俗:请同学们发言,根据他们的发言适时地补充(腊月二十三扫尘、年三十守岁、大年初一拜年、过了年初三后才 可以扫地、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 (3)春节与春联:询问学生知道怎么贴春联吗?春联应该怎么读,(用PPT举例子)福字怎么贴,为什么这样贴?(拿出事先做 好的道具演示),略说北方还要贴窗花,南方则以年画代替窗花。 三:(拓展延伸)交流其他传统节日: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已将了解了春节,像春节这样在我们中华民族

领略伟人风采(群文阅读教案设计)

领略伟人风采(群文阅读教案设计) 领略伟人风采,感受凡人情怀 ——《走近毛泽东》群文阅读课案设计射洪县太和四小:郭秀英 议题分析:毛泽东——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本组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清平乐.六盘山》《毛岸英》《难忘的小红马》《这思考的窑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是一位杰出的的诗人,更是一位伟大的领袖!选文情感细腻、真挚,毛主席的那种常人情感和不同常人的宽阔胸怀跃然纸上。 学情分析:于时代的原因,学生对毛泽东的了解不深,要真正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和凡人情怀,对学生而言,有诸多困难。这需要在课前学生认真学好教材的同时,大量查找与毛泽东相关的资料并整理成自己所得信息,以丰满人物形象。在阅读选文时不必追求理解得过深过透,学生有所感悟,大体读懂即可。选文分析:本次群文阅读课,是在学生学完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八单元课文——《七律.长征》《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开国大典》的基础上,补充阅读四篇文章。——《清平乐.六盘山》《毛岸英》《难忘的小红马》《这思考的窑洞》。《清平乐.六

盘山》表现红军长征的豪迈气概与毛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毛岸英》主要记叙了毛岸英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经过和作为父亲的毛主席对他的评价,表现了毛岸英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和毛主席的博大胸怀;《难忘的小红马》毛主席关怀同志的几件感人的事,表现了毛主席处处关心同志热爱同志的高尚品质;《这思考的窑洞》主要记叙了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工作、思考并创作了不朽巨著的事迹,展示了毛泽东作为伟大思想家的风采。这四篇选文分别与教材内容相对应,从诗人,凡人,伟人这三个不同的角度去感受毛泽东的伟人形象和凡人情怀。课时安排:一节课教学准备: 1、师生提前收集有关毛主席的资料。 2、课件 3、阅读卡教学过程:一、 诗词吟诵,引入话题。 1、课件出示《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学生吟诵。 2、师:孩子们知道,这两首诗词的作者是谁?相机板书课题:毛泽东 3、说一说,你了解到毛主席哪些信息。 4、师小结:是的,他就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 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这节课让我们走进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我们的风采》

《我们的风采》 教学设计 《我们的风采》教学设计 一、课型:设计·应用课(新授课) 二、课时:第二课时(共两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服装设计基础知识,初步学习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

2、过程和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探索,能运用服装设计知识和相关技能绘制或者用材料拼贴出不同的效果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学生装设计的款式及特点,通过绘画或拼贴等手法完成一套学生装设计。 难点:根据设计构思进行设计图的绘制表现。 五、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创意服装设计作品、各种服装图片、学生范例作品等。 学生:铅笔、橡皮、画纸、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服装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1、提问:你觉得这场秀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学生主动谈谈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可以从服装的颜色、样式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发言。 2、引出课题:《我们的风采》。 大家给我们的校服提出了很多建议,那如何设计一套合理、美观的服装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的风采》,一起为我们自己设计一套学生服。 (你想有自己的服装秀吗?激发学生学生兴趣。) (二)、讲授新课 1、分析与思考,练习服装搭配。 思考:如何来重新搭配使服装更合适?学生积极讨论思考,分别说出己搭配的服装,并且说出了理由。 教师总结:一套合适的衣服搭配,要考虑款式、颜色、面料等因素。下面我们来学习服装设计三要素: 服装设计三要素。 款式:X、H。从整体造型入手,用简单的几何形概括服装的轮廓,注意与人物的身份、年龄相适应。

色彩:常用的色彩搭配有以下三种,同类色(大红、深红等,色相环中两种颜色夹角为15-30度)、对比色(色相环中两种颜色夹角为120度)、互补色(色相环中两种颜色夹角为180度)。通常以一种色调为主,配以1-2种辅助色,但不破坏色彩的整体效果。 面料:透气性好、易洗易干、价廉物美。如棉、麻、牛仔布等。 2、服装设计过程。 (1)看视频,教师示范作画。 (2)教师示范纸贴画。 A.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概括衣服的轮廓,比如:领子、衣袖等,都可以用一些几何形体的造型; B.配色。稳重明快 C.细节装饰。如胸章、口袋的设计。 3、学生作业。 学生分组:利用手绘或者材料拼贴完成一套学生服设计图。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与评价 每组派一位代表展示作品,并做简要说明。学生上台自评,互评。 (四)、我的服装我的秀 每组派代表到台上走服装秀 七、板书设计 3、我们的风采 服装设计三要素:款式、色彩、面料 服装设计方法:手绘设计稿、材料拼贴 服装设计过程:设计草图、搭配色彩 八、教学反思 美术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由于一节课时间太短,在手绘设计图环节,学生有的没有完整地完成服装配色,如有的孩子还设计了帽子和鞋子,但是时间不

《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3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2传统节日(第1课时)人教(部 编版) 《传统节日》(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 《传统节日》是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语言轻快、极富韵律感,充满浓浓节日氛围的课文。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和重阳节这七大中国传统节日。这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展现了七大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这些习俗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又不失情趣,也更有仪式感,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传统节日的尊重。 课文共八句话,前七句话每一句分别介绍了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其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是春天里的节日;端午节、乞巧节是夏天里的节日;中秋节、重阳节是秋天里的节日。第八句话与第一句话前后呼应,表示新的一年的春节又来了。全文语言三字一顿,七字一停,读起来长短不一,很有韵律感,朗朗上口,学生乐读易记。 配合课文内容,文中安排了两幅插图:一幅图是几位小朋友欢天喜地贴窗花,一幅是几位小伙子锣鼓振天赛龙舟。那喜庆颜开的眉眼,那尽情挥舞的手臂,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

学情分析: 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文化情怀。可是,当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文化被人们所接受,重洋节而轻传统节日的现象日益严重时,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会深感不安。我们的学生,说起“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日那叫一个神采飞扬,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知之甚少,不是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习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知道它们的习俗、传说、相关诗词等,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数量多,而且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序。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重点: 正确识字、写字。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我们的风采》教案

《我们的风米》教案 课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一)认知: 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 (二)技能: 1通过欣赏、评述,启发学生关注校园服装,体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学生装。 2?运用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学生装练习。 (三)情感: 通过对学生装的设计制作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的情感,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望。 教学重点:服装设计中的款式、色彩以及搭配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装”的设计和制作。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学生装设计作品欣赏多媒体课件。 (2 )请数名学生课前穿好大小合体、款式新颖、色彩搭配协调的学生装。 2.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学生装设计效果图、照片、图片等资料。 (2)铅笔、水彩笔、油画棒、各色布头或彩纸、剪刀、双面胶、白纸等。 教学设想 美来源于生活,服装也是如此,从学生生活说起,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容易自然而然地导入学生服设计这个主题。 这堂课容量很大,有很多服装款式设计知识必须让学生明白,而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 自学(课前复习)既可调动每个学生自主学习,又为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点的掌握争取了时间。 而教师如何让学生的自学“活”起来,这一点也极为重要,教学活动必须紧凑、自然、活泼又不能紊乱。我想了很多方法,最后就以学生带着问题学,活动中遇到有关困难互相帮助解决或向教师求助,同时辅助以某一活动或小游戏,使设计的理论知识得以进一步加深和理解。 在模拟制作时,学生的构思由自己的着装展开,在感受不同的学生装的同时,学生更 能有针对性地评说,而不知不觉中为自己的模拟制作提供了雏形。教师的范作,又无意中给他们以制作的方法提示,加上剪贴的方法简单又易出效果,学生容易带着兴趣操作。合作学习是很必要的,教师更多地是让学生在合作中能互相影响,使构思更丰富,更精彩,同时能 培养其美术的综合、协调能力。 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可以使学生的美的冲击范围更广,同时让自己的作品更成熟,也更完美。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新课导入 校园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学生装是我们身份的标志之一。穿上一身自己所喜欢的学生装,不仅能使学生们显得更精神,而且对于他们的学习热情的提高也大有帮助。试想,有谁愿意穿上连自己也不喜欢的衣服还高高兴兴的呢?让我们奉献出我们的智慧和热情,为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到节日二字,你能想到中国最盛大最喜庆的节日是什么节?(春节)一提到春节,让你想到了什么呢?(放鞭炮、吃饺子……)(1分钟) 2、师:让我们伴着欢快的乐曲,走进春节。(PPT春节童谣,拍手读) 3、师:像这样,有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板书)。那么除了春节,中国还有很多传统节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齐读课题。(3分钟) 二、识字 1、打开书31页,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读大屏幕的词语。 2、师:谁来领读?(带拼音读字,读词) 3、师:去掉音节还认识么?自己读一读。 4、只剩下这节课的生字了,你都认识么?同桌查读,遇到他不会的,请你用好方法,教会他。 生:1、用熟字减偏旁的方法记住“巷”。东港的港减掉三点水,就是……师:方法真好,这里还有哪个字能用熟字减偏旁。 生:乞…… 师:还有其他字你教会了同桌么? 生:饼干的饼…… 师:带食字旁的字还有哪些?……都与食物有关,右边都表示他的读音,这一类字左表意右表音,称为形声字。 还有其他字需要识记么? 师: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祭拜”的“祭”,个别人识记困难。我倒是有个好方法。它是一个会意字表示手持肉,献于神灵。后来人们用月代表肉,又代表手,示代表祭台,演变成今天的汉字“祭”,表示对祖先或者对英雄的怀念、敬意。组词……。边说边画。

5、他们交了新朋友,组成新词,还认识么?(翻卡,全翻,男女生轮读,然后点读。大声读、小声读、男生、女生、一组、二组……) 6、生字回到童谣中,你还认识么,书立正。4人读,评价:读的字正腔圆,声音真好听。(10分钟) 三、感悟课文 1、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看看童谣告诉我们几个传统节日呢?请你圈出节日的名字。找个人帮我圈一圈。 2、(漫游圈出读订正)(提醒乞巧节又是七夕节) 3、小结:这篇童谣一共告诉我们7个传统节日,分别是——齐读七个节日。(3分钟) 4、你想和大家说说哪个节日呢? 我想说的是……因为……我来给大家读一读…… 我也想说……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 春节:2人说之后喜欢春节的一起读。 你还能再说出几个春节做的事情么?仿照童谣的格式。(翻番卡出示动词填空) 我们把它们连起来读一读。评价:大家真棒,都能编出小童谣啦! 元宵节:联想我们东港那一天,人山人海…… 端午节:粽子惊喜五彩绳 5、把你还想说的节日,说给同桌听。 6、刚才大家说的兴高采烈的,这些节日带给我们什么呢?(板书:开心、喜庆、祝福) 可是有一个节日却不是这样,他是(清明节),这一天更多的是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哀思(板书),这一天经常下雨,仿佛天地也在哭泣。

“我有我的风采”主题班会教案【可编辑版】

“我有我的风采”主题班会教案 “我有我的风采”主题班会教案 我有我的风采主题班会【活动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认识自我的重要性。2.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和接纳自我。3.学生明白与重视自我的发展,能够主动调整良好的自我心态。【活动重点】计学生懂得正确评价和接纳自我,展现良好的自我风采。【活动难点】学生能够对自我的认识进行反省与调整,形成良好的自我心态。【形式与方法】讲故事、活动、讨论。【手段与教具】运用多媒体形式辅助教学。【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7分钟)一个年老的富翁送他的儿子去闯天下。青年来到热带雨林中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木高十余米,在一大片雨林中只有一两株,青年觉得这种树木木质不错而且稀有,就准备故去贩卖。这种树木砍下之后,让外层腐烂,留下水头呈黑色的部分,会散发出无比香气,放在水中也不像其他树那样浮在水面上,而是沉到水底。青年把这带有香味的树木运到市场出售,月是没人买他的树,倒是旁边卖木炭的小贩生意很火。日子一天天过去,青年的树仍无人问津。他想:大概我的树真的不及那人的炭。于是他把香树烧成炭挑到市场上,结果一会儿就卖光了。青年很得意地回家告诉了老父,老父听了,忍不住落下泪来。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一小块,它的价值会超过一车木炭。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可惜?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都会像这位青年一样,手里有沉香却不知道它的珍贵,反而羡慕别人的木炭,最后竟丢了自己的珍宝。你们说,青年人为什么会犯

这样的错误?(学生发言)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充分认识白己所拥有的东西,而只看表面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于我的问题。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应该体会到充分客观地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一旦我们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可能会导致我们丢掉自己身上很珍贵的东西。因为人往往容易看到别人身上令人羡慕的优点,却忽略了对自己的认识。当你愿意静下心来好好审视自己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自身的潜力与优点。下面,我们看一幅图。 二、看图想像(13分钟)我们来看这幅图,根据你所看到的,给这幅图起个名字。(老师将学生们起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大家看到了,我们看到的是同一幅图,但是我们起的名字却是千差万别的。人家想一想,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人们的看法却有如此大的差异。(提问学生)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不同的人对我们的认识和看法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令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喜欢你、欣赏你。事实上最了解你的人只有你自己。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每一方面,给出自己客观的评价。别人的评价只是一个参考,我们要想完善自己,首先要自己充分认识自己。有一位画家把自己的画放在画廊上,请人们点评,第一天请人们把败笔之处圈出来,结果一天下来,几乎画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圈出来了。画家觉得非常沮丧。画家的老师对他说:不要沮丧,明天依然拿这幅画,让人们将精彩的部分都圈出来。结果一天下来,又是画的每个角落都被圈出来了。这时候这个画家终于明白了,世人的观点难以统一,最关键是要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画自己想画的。当我们自己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时,就会被别人所左右。

青春风采教案

青春风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服装色彩和花色搭配的基础知识,学习简单的服装设计方法。 2、尝试运用手绘线描、剪贴或材料拼贴,进行简单的服装设计和服装搭配练习,并尝试服装展示。 3、进一步了解着装的意义和服装的文化内涵,提升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激发创新意识,增强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服装搭配的基本要素,进行着装的审美体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难点:搭配出符合自身审美情趣、体现个人审美特点的着装,提高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欣赏视频,激发兴趣,导入教学。 教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着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有人说:装是无声的语言,服装是人的第二张面孔” ,服装的“美”能使自己显得更加美丽、大方,充满自信。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服装的欣赏。 1)请同学们看一段时装表演的录像。 教师:同学们,这是我校职高同学一年一度的服装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我们高中同学的艺术才华和创造能力。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片中所展示的服装能否在日常生活中穿着?为什么呢? 2)观赏片中服装,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你喜欢这样的服装吗?为什么?这种服装能 否在是常生活中穿着?为什么?这类服装被称为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3)教师小结:这类服装统称展示服,是服装设计师设计的,代表最新的理念和思潮 的服装,并利用音乐、灯光、模特在舞台上表演来展示。它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2、图片欣赏,深入探究。 1)既然展示服无法满足我们的日常穿着需要,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会穿什么样 的服装?请同学举例说明。

出示各类成衣图片, 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有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 点、不同的用途……人们都会穿着不同的服装出现。 2)作为成衣的一种,与我们学生关系密切的一类服装是 结合教材上的校服, 谈谈我们的校服: 你们喜欢怎样的校服?为什么?你对运动款式的 校服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学生穿校服好吗?怎样的校服最适合你?你现在的校服与理想中 的校服有没有差别? 2、看看身边的服装设计师,评评最佳服装搭配。 学生自由欣赏交流:观察班中同学的穿着,填写调查表 3、课后思考: 中学生的穿着应注意哪些方面?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色蜡光纸,各种花色的纸、碎布等 或一组大图。 教学过程 1、问题讨论,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请同学们思考了一个问题(中学生的穿着应注意哪些方面?) 学生:适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季节、配饰得体及所在环境的风俗习惯 教师: 对,服饰的美不美, 并非在于价格的高低, 关键在于能得体, 能穿出自己的风采, 使自己变得更加美丽、大方、充满自信。 2、出示图片,引发思考。 1)色彩搭配 出示手绘图片:暖色调的搭配、冷色调的搭配、对比色的搭配及不和谐色彩的搭配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些人物的衣着在色彩搭配上,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教师: 服装色彩是服装感观的第一印象, 它有极强的吸引力, 要想让色彩在着装上得到 淋漓尽致的发挥,必须了解色彩的特征。 A 色彩的主要特征:暖色调给人以运动、活泼的感觉,冷色调给人以沉着、冷静的感 觉,对比色调给人以强烈、醒目的感觉。深色给人收缩的感觉,而浅色则给人扩张的感觉。 校服。 教师)制作教学相关的课件(音乐、图片、知识点) ,为每一位同学准备一组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