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文/戴鑫随着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越来越多元化、科技的越来越进步,使得当今世上几乎没有不透风的墙。人们的自我意识、法律意识在不断的加深,使得新闻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在如此的大环境下,新闻媒体应该怎样看待自身的社会责任,值得我们再一次审视。

新闻媒体享有着采访权、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等等权力,受众也有着知情权和不受侵害权。在一个文明和健全的社会中,权力和责任是两个极为重要的,同时也是采用率极高的关键词。权力和责任是彼此相伴而生并且相承而行的,不负担责任的权力是极端危险的,没有权力的责任则是不牢靠的,这是周知的浅显道理。社会中的个体的人、个体的组织,概莫如此。新闻媒体作为一个相对比较独特的社会组织,同样拥有着独特的权利,所谓“第三力量”、“无冕之王”等等的形容或称谓,大致就是这样的指向。现代新闻传播理论对于媒体的权利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当然他们在更多的时候使用的词汇是“权力”,不过实际上,权力与权利基本上是分不开的。新闻媒体的权力被认为有三个方面: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文化权力,通过这样三个方面的权力,通过媒体自身握有的、看似先天的话语权,通过自身握有的舆论和传播工具,新闻媒体成为了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组织。并且,新闻媒体通过这些重要的、并且似乎是不容置疑的权力而“获利”。

尽管新闻媒体相对有其特殊性,但它也不可能离开社会制度的环境、离开政党与群众的要求而单独存在,它的权力更不可能游离于这样的大背景以外或凌驾于社会普遍利益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媒体的话语权来自于它所代表的政党集团或社会阶层,是这样的政党集团或社会阶层赋予了新闻媒体的话语权。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联系党和群众利益的桥梁和纽带的中国新闻媒体,其权力来自于党和人民的赋予,离开这一根本,一切权与利都是奢谈。不对民族和社会利益负责的权和利,也背离了责权利相对应的基本原则,更背离了党和人民的需要以及权力赋予的初衷。

新闻媒体具有怎样的社会责任

2007年3月,一则“香蕉致癌”的传言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至此海南香蕉被谣言缠身。一则“香蕉被加工化学剂催熟”的报道出现在媒体上,在报道中,作者把香蕉生产过程中正常的生理催熟环节人为地演绎为:存在安全隐患的化学加工过程;广州《信息时报》曾推出广州香蕉感染“蕉癌”的重头报道,把香蕉生产中一种叫“巴拿马”的病害比喻成蕉癌;广州日报曝光了12种常吃的“毒”水果,香蕉也赫然列入其中;一则“香蕉用氨水或二氧化硫催熟”的报道更是违背事实。面对突袭而来的一系列冲击,海南香蕉的命运可想而知。6月2日的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对此作了详细的报道。仅仅因为一则不负责任的手机短信,导致种植香蕉的农民亏损5000万元。

2007年7月8日晚七点,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深度调查新闻“纸做的包子”,节目一开始援引“业内人士马先生”爆料称,用废纸制作肉馅“已经成了行内公开的秘密”。这则“纸馅包子”的虚假电视新闻,在社会上掀起了更为巨大的波澜,其影响甚至广泛散播于海外。这一事件不仅为国外所谓中国食品安全威胁论提供了口实,加剧了矛盾,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人群当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新闻媒体也面临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困境,因而有一些媒体以淡化社会责任,用低俗来换取“眼球”和利润,甚至像“包子事件”、“香蕉致癌”那样不惜以造假来博取所谓的轰动效应。许多评论都指出了现实当中媒体责任淡化的主要表现,例如严肃新闻娱乐化、娱乐新闻低俗化、弱势人物妖魔化、反面人物人性化等等。而对于此,一些媒体又常常以“这

是媒体走向大众、走向通俗的努力,同时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适应市场的客观需要”等等说辞来为自己开脱。这些说辞虽然反映了一定的客观现实,但绝不能成为媒体忽视自己社会责任的理由。因为正是由于报刊、电视、图书、网络等媒体对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报道活动中才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也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为了所谓的“眼球效应”、经济利益忽视甚至彻底放弃承担这种责任。

媒体不是不讲经济效益,关键是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出现严重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确实面临着选择。媒体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需要生存和发展,通过类似于广告这样的经营手段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应该说无可厚非。因为,媒体具有双重属性的特点,既有其社会属性,也有其产业属性。各媒体不是都有广告等经营活动吗?但是,这些经营活动并非无章可循,随心所欲;而是有一系列“游戏规则”,需要严格遵守。可是,有一些媒体却无视规则,在新闻传播和广告经营过程中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发布虚假新闻,刊登虚假广告,把赢利作为重要目标,甚至于第一目标;为了争取广告客户,采取一些不妥当的做法以提高收视率、收听率,甚至不惜靠一些低俗的“噱头”,迎合一些观众、听众,淡化甚至忘记了媒体舆论引导的作用,节目娱乐化,娱乐节目低俗化,偏离了寓教于乐的原则。更有甚者,有些媒体出现了新闻娱乐化的现象。这无疑是非常危险的一种倾向,它不仅危害了整个媒体,同时也在危害它自己。虚假广告也许能使一个媒体短期内收到一些效果,但是如果多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最终将被社会所唾弃,整个老百姓身边的市场也会远离它,而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媒体是不会干这种事情的,这等于自掘坟墓。责任和利益也绝对不是两相决然对立、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社会责任和利益追求之间,媒体完全可以两者兼顾。在西方发达国家,最有社会影响、销售得最好的还是那些严肃类媒体,在中国,目前经济效益最好的媒体也都是那些内容非常讲究的严肃媒体。事实上,媒体在承担社会责任时,也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两者并非对立的关系。

鉴于中国新闻媒体制度及媒体性质的特性,中国新闻媒体的责任主要是定位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强人们的信心,保证中央的决策和措施能够落实。

新闻媒体怎样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新闻媒体要通过学习和教育,通过制度约束和媒体自律,都能够达到目的。难的是始终不渝地履行自己的责任,这就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探索总结,甚至是反省反思。从理论上说,新闻媒体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立场报道新闻、传播信息。而新闻、信息特性和传播规律又要求媒体的责任不仅要表现在传播的一般理性和道德层面,而且要自然地蕴含和体现在所有的传播行为之中,并通过遵守基本的传播原则得到贯彻落实。这些原则包括核准事实的原则、公开透明的原则、主流传导原则、审慎报道原则、科学监督原则以及和谐关系原则等等。实际上,这些也都是新闻媒体在现实操作层面上的一些基本法则,媒体的责任都是透过这些具体的操作体现出来的。而在指导思想上,有几个方面则是必须牢牢记取,并且用以指导上述的具体操作原则。

具体地说就是,新闻工作者要认识到自己的重要责任,新闻界的领导者要把教育队伍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而且,对新闻工作者的教育要经常化,不能只在员工进新闻单位时进行教育培训,以后就不管不问了。要教育新闻工者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像范长江、邹韬奋、穆青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学习。学习他们把党的事业和新闻事业结合在一起,从党的新闻工作角度出发,写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秀作品。我们在做报道时,既要考虑到普遍的新闻规律,又要照顾到新闻媒体自己的特点,所以说要潜心钻研宣传报道艺术,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以高超的业务水平,拿出无愧于时代和受众的作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据统计,我国现有2100多家报纸,拥有4亿台使用中的电视机,电视观众达13亿,其中通过电视了解新闻信息的更达到91%以上。新闻宣传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新闻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生活、社会舆论和群众情绪的最重要的媒介之一,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具之一。新闻媒体树立大局意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最主要的就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通过生动而真实的新闻报道,充分展示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和成就,展示人们的精神风貌,使百姓从中感受到鼓舞,从而更进一步增强信心,激发斗志。与此同时,新闻报道也要拓宽领域,丰富内容,把握群众所关心的热点。聚焦热点,不等同于炒作,应该善于把握尺度分寸,对热点话题进行冷静思考和准确分析。中央电视台今年播出的《岩松看日本》节目,是一个体现“服务大局,配合中心”的媒体责任的作品。《岩松看日本》节目以一家中央媒体理应具有的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为基点,以中日两国政府首脑互访为契机,以国际的视野、战略的高度和历史的纵深来看待中日国家关系与两国民众的深入了解和交往,通过对日本社会全貌的充分展示,促进了中国百姓对日本社会的进一步深入了解,增进和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消弭隔阂与障碍,为温家宝总理的顺利出访营造了良好的气氛。

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有其特有的规律。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提高引导水平,就是要致力研究传播规律,提高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和艺术性,使信息传播更为有效,更加深入人心,真正做到群众喜闻乐见。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和大众化,当然不能与主流新闻的娱乐化和边缘化画上等号。新闻娱乐化会严重地伤害新闻的公信力,悖离信息传播的根本规律和群众的真正需要。但新闻报道的严肃性、权威性并不妨碍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进行在真实基础上的艺术加工和处理。诸如在新闻报道中运用主题事实化、事实故事化、故事人物化等创作手段,使新闻报道或节目穿透事实表面以及画面的感官刺激和冲击,而直接拍打受众的心灵,也就是由表象而深入,将感性变理性。

主流媒体要想提高舆论的引导能力,必须围绕中心工作主动进取,以高度的新闻敏感性,抢占主旋律报道的制高点。同时电视新闻宣传报道要想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也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在吸引力和感染力上下功夫。而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三深入”是实践“三贴近”的有效途径,也是节目深入人心的根本所在。而这也正是《感动中国》走过五年之路,从一个普通的年度人物评选的电视节目,成长为今天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原因所在。

在现实当中,新闻媒体已经接近于一个社会的神经中枢和力量的聚合之地。它不仅以其特有的视角和特定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报道、解释和分析,还以其价值观及其贯彻意志影响和引导社会及舆论。因此,新闻媒体一方面必须勇敢地、心无旁骛地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但同时也不能片面或肤浅地理解媒体责任。毕竟,新闻媒体所能承载的社会责任还是有限的,只能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行事而不能超越。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也不能动辄以“社会责任”上纲上线。比如在对于案件的报道方面,新闻媒体有报道的权利,但没有对当事人进行判决的权利。如果媒体超越了这种限制,可能就是从承担社会责任走向了反面。

浅谈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浅谈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华中科技大学 自考生毕业设计(论文)浅谈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年级: 2011 姓名: 胡龙飚 专业: 新闻 指导老师: 彭松 二零一四年三月

摘要 舆论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新闻传播的力量有目共睹,这决定了舆论角色的重要性,新闻记者作为重要的舆论角色,他的社会责任感无疑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以及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媒体的质量以及舆论引导和新闻宣传的效应新闻工作是一项光荣的工作,新闻记者就是一种神圣的职业。本文旨在从新闻记者,社会责任的含义以及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上来阐述新闻记者良好社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关键词:社会责任新闻记者 Abstract Media rapid development today, people on the news spread of power be obvious to people, which determin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e of public opinion, news reporters as the important role of public opinion, hi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a very critical factor. Their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level of their quality determines the media quality and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and news propaganda effect of news work is a glorious work, the journalist is a sacred occupation. This

浅谈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汇总

浅谈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晋城人民广播电台郑纳兰 记者是一群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群体。狂风暴雨中、冰雹大雪下、地震废墟上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当感人的事发生时,他们会第一时间把人间的真、善、美传播给大众;当权利受践踏时,他们会站出来无情地揭露这些伪、恶、丑。也许你从没和记者打过交道,但每个人的生活和记者都息息相关。应该说绝大多数记者都能坚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道德底线。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新闻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新闻界的种种不正之风社会反映强烈,群众意见很大。通过参加“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自己对记者这一特殊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当好记者,必须具备能吃苦的基本职业素养

记者的职责就是报道新闻,一个好的记者,应该能用好的方式给受众讲述你看到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首先,用好的方式去讲述,这意味着记者要有很好的业务水平。要善于讲故事,要写出能够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的文章,需要长期的练习、实践和积累。其次,要看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记者就要到新闻现场去,去亲身感受和体会。 只有不怕苦、不怕累,深入新闻现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当中,与新闻事实面对面,与新闻对象心贴心,才能倾听到心灵的声音,才能使自己感动,才能激发热情、产生灵感,才能发现最本质、最真实的东西,才能写出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新闻作品。 我身边有位同事,这几年,无论“抗击非典”还是“两会报道”等重大事件他都参加过,也拿过不少奖。按她的说法,深入现场是出好稿的唯一途径。他说:“如果我没有到现场,我最多从有关方面获得很简单的一点信息,但更多的东西无法了

解也无从想象,更不会有深入心灵的感受。到了现场,就有了一辈子难以忘记的经历和磨练,有了对生命和职业更深刻的认识,有了深入骨髓、难以磨灭的感受,有了通宵达旦、夜不能寐的创作激情。” 在记者生涯中,深入现场和一线,往往会遇到困难,遇到艰苦,遇到意外,遇到感动,遇到震撼,遇到惊奇,甚至会遇到生命危险。当这一切都成为你生命中的印迹,记者增加的不仅仅是阅历,而是心灵的净化和对生命的感悟,这种东西可以穿越名利,穿越金钱,穿越生死,变成新闻作品的灵魂,终身受用不尽。 因此,能吃苦,为新闻报道经受考验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在新形势下,这种精神显得尤其重要。你要搞农村方面的通讯报道,好,请你到乡村去蹲点吧。认真跟村干部了解情况,跟村民谈心,知道农民的过去和现在,到田野及农家走走,深入观察一下,找出些细节、情节,这是深度报道必

社会责任感的话题作文

社会责任感的话题作文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与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下面是关于社会责任感的话题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篇一:谈社会责任感】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有社会责任感。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套用某人的话就应该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这句话强调的是每一个个体,都应具有社会责任感。当你坐在电脑前读这篇文章时,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有社会责任感? 请想一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好,社会的建设我们都不用管了,统统交给“匹夫”们吧。可是,“匹夫”们又会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的”匹夫“多得是,这责任为什么非要叫给我来完成呢?于是会有这样的情景:我们的城市臭气熏天,因为我们每一个环卫工人认为别的环卫工人会替他完成他的工作;我们的乡村杂草丛生,因为我们每一个农民认为别的农民会替他们种地;同样,我们的社会将会无人建设与管理,因为我们,我们每一个人认为同龄人会承担管理国家的责任,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所以,社会是一个整体,人的成长也是由自然人变为社

会人的一个过程。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与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么在社会中必定有不同的角色,也必定有不同的责任。我们对社会负责,社会也将为我们负责。 那么,我们该怎样承担社会责任呢? 第一,作为公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第二,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与尊严,显示出对国家与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第三,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度难关。 第四,我们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变为现实。 读者们,让我们振奋起来,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与社会而奋斗! 【篇二:背着责任上路】 在人生路上我们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应该先来了解“责任”这个词的意思,我想大家对责任这一词已经不陌生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付出责任,我们为何不去对当今社会负责呢? 杨利伟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成功地完成了国家与

新闻记者优秀演讲稿

新闻记者优秀演讲稿 新闻记者优秀演讲稿 新闻记者应该具备不断学习的习惯;追求真相的执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朴实的文风;甘于吃苦的精神;丰富广博的学识;宽容善良的情怀;尚俭守德的品格。你们对新闻记者有了解多少呢?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新闻记者优秀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新闻记者优秀演讲稿篇1 大家好! 做一名新闻记者是我从小的心愿,凭着见证历史、眼见为实的工作信念,我用新闻的眼光看世界,求真理、求知识、求进步。对未来,我的自我期许是:当大事发生时,就有我灵慧的思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敏锐的触角。正因为这样,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期间,我一直反省自己、审视未来,如何才能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当好人民公仆,我们新青年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我手里拿着的是我的对照检查材料,事实上我还在心里为自己写了另外一份心灵剖析书,这份剖析书的题目正是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撞击新青年!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一次该如何度过?这是很有讲究,很有学问的东西。花美美在外表,人美美在内心。内心者,鲁迅讲,魂灵也。通俗说就是有没有灵魂,再通俗说就是有没有积极的、热情的、向上的精神状态。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决定了你这个人的生存质量,也决定了你这个人是碌碌无为还是有所作为,还是大有作为,是骑在人民

头上作威作福,还是俯下身子甘当牛马。或者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来说,你是在燃烧还是在冒烟。燃烧就是激情永驻、热情不改,燃烧就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甘当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前些日子,我到里仁采访,发现为了让万德公司早日投产,镇政府把整个办公大楼让给了外商,干部们挤到了财政所办公,开会没有会议室,吃饭要到几里以外的地方吃,大家最多的是6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但一切井然有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是积极的、充满热情的精神状态!前不久,××市副市长、县委书记××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全方位抓开放,全社会抓招商,全过程抓服务,全身心抓落实,并带领全县人民把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发展县域经济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是一心一意干事业的、激情燃烧的精神状态! 撞击新青年,第一撞就是撞击精神状态!这第二撞撞击什么?我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人活着干什么?人活在世上就是"改造自己,改造世界"!在希腊有一座德尔菲斯神庙,这个庙的伟大,不在于菩萨多,也不在于它规模大,就是那里有五个字,箩大的字刻在德尔菲斯神庙巨大的岩石上,这五个字就是:"认识你自己"!有人会说,我怎么会连自己都不认识。古语道:"欲知人者,必先自知。"不错,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最大的障碍就是战胜自己。在"认识你自己"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对自己不满才是进步的开始!青年朋友们,孔老夫子尚且一日三省吾身,我们有哪一位昨天、前天曾经面壁思过?请你告诉我,你

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

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 作者:李良荣 【内容摘要】本文就中国新闻媒体兼具的“上层建筑”与“信息产业”双重属性的问题,进行了从理论到实际、从历史到现实的多重视角的观察与辨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要包括:一、误读双重性,困扰传媒业;二、党的喉舌:重回一报两台;三、双轨制:中国媒体的现实选择;四、分层发展,分级管理。 【关键词】新闻媒体;双重属性;双轨制;分层管理 1995年初,我在《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 ①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中国传媒具有上层建筑和信息产业双重属性的概念。当然,这一概念的提出只不过是对已经走向市场的中国传媒业实践的一种追认。中国新闻媒体双重属性的确立为新闻媒体走向市场提供了理论支撑,并由此引发媒体经济的起飞。从1991年到2000年的10年间,中国传媒广告经营额从35亿增长到712亿,年平均增长率达35%,远高于同期GDP年均8%的增速。传媒业不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而且,无论从产值看,还是从社会影响力看,传媒业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龙头老大。 突破禁区,对新闻媒体属性的重新认识导致了媒体产业的腾飞,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同 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对新闻媒体属性的认识再次陷入盲区,新闻媒体的发展开始“失速”。为此,我们不得不再次检讨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1995年初,我在《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 ①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中国传媒具有上层建筑和信息产业双重属性的概念。当然,这一概念的提出只不过是对已经走向市场的中国传媒业实践的一种追认。中国新闻媒体双重属性的确立为新闻媒体走向市场提供了理论支撑,并由此引发媒体经济的起飞。从1991年到2000年的10年间,中国传媒广告经营额从35亿增长到712亿,年平均增长率达35%,远高于同期GDP年均8%的增速。传媒业不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而且,无论从产值看,还是从社会影响力看,传媒业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龙头老大。 突破禁区,对新闻媒体属性的重新认识导致了媒体产业的腾飞,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对新闻媒体属性的认识再次陷入盲区,新闻媒体的发展开始“失速”。为此,我们不得不再次检讨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一、误读双重性困扰传媒业 “事业性质,企业化运作”是传媒业双重属性的具体运作模式。虽然这一模式造就了中国传媒业的10年繁荣,目前它却深深地困扰着中国的传媒业。 经过20余年的新闻改革,中国传媒业以不同的办刊(台)方针、不同的功能定位、不同的受众定位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但多样化的媒体正遭遇着单一管理模式、单一经营模式的捆绑。 作为事业单位,中国的传媒业无一例外都必须以党性原则统帅一切,无条件接受党政机关的直接领导,无条件地完成上级领导所确定的宣传任务,这使中国的传媒业成为“准行政部门”。 传媒的所有权归属于党政机关,上级领导部门可以任意处置任何一家媒体,就像在媒体集团化过程中所显示的,要并要拆,要办要关,全由领导决定。 传媒主要的人权、财权、事权归属于党政机关,包括重要的人事任免、重要的投资决策、重要的改版、最后审批权都在党政机关,甚至连报刊的发行定价、报刊的版面增减都得经党政领导批准。 传媒的报道方针、重要报道内容都由党政机关审批决定才能实施。一些重大的新闻,比如当地党政领导人的活动,几乎所有媒体都无一例外要求报道。 然而,传媒业作为事业单位,却得不到政府财政拨款,少数媒体有一点财政支持,也是象征性的,媒体必须自己去打拼市场,自己养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作为企业,中国传媒必须自负盈亏,依法纳税(营业税、所得税一项都不少)。为此,全国近万家媒体(约2000家报纸,约2000家电台,约3000家电视台,约3000家生活时尚、新闻财经类杂志)都齐步走向市场,以广告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其中电台、电视台95%以上收入来自广告,报刊除发行收入外,98%收入来自广告。广告市场僧多粥少,竞争之激烈近乎残酷。 但是,传媒业却享受不到企业的任何权利,不能自主经营、自主决策;它们的发展除了自我积累、银行借贷之外,不允许有业外资本注入。中国的传媒是产业却不允许产业化,是独立法人却不能独立行事,实行企业化管理却不能企业化。

记者的职业道德

记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媒体是大众公器,它之所以成为现代民主社会中一种不容抹煞的存在,是因为民众的利益、历史的进步,都需要它忠诚不贰的服务。 消息和言论是媒体上最有价值、最不可或缺的新闻产品。仅仅从理论层面来考量,媒体上的消息应该是一种不带偏见的客观报道;而言论,则是反映具有各种偏见或利益集团的人,对新闻事件和公众关心的问题的评说 眼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财富崇拜为兴奋点的社会风气,对一些记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凡事以经济效益为上,一心扑在钱眼里。此外,由于采访工作是一项高强度、快节奏的重脑力劳动,让很多人觉得记者是吃青春饭的。因此出现了部分记者只求眼前实际利益,放松了对自己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严格要求。一些媒体的领导也放松了对属下新闻记者的政治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有的单位一年到头难得开一次业务例会,政治学习例会就更少之又少。更有的媒体主管部门对记者操守的管理存在盲点,监督不严、监管不力,奖惩机制不够完善,一旦记者出现了事故也只能听之任之。 如何解决当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1、加强自身修养,坚持实事求是。 只有传播者、新闻工作者对自身素质坚持更高要求,才能不断地进步,加强自律。另外,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仔细核实新

闻,许多假新闻还是可以避免的。 2、强化监管职能,建立媒体信用等级评价机制。监管就是要发现假新闻,鼓励媒介之间互相举报假新闻。同时,建立一个媒介等级信用评价机制,发假新闻多的媒介信用等级相应降低。在这种机制的制约之下,权威性强的媒介、从不发假新闻或者极少发假新闻的媒介就会脱颖而出,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支持,得到更多的信任。 3、加强政治和业务教育。要加强政治、业务素质教育,使新闻工作者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进行自我约束,自觉地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记者就应该客观地报道,而且不要在新闻报道中掺杂个人的感情色彩。因为这个职业既平凡又特殊。平凡,是因为它是诸多职业中的一种,记者不是官,是普通老百姓;特殊,是因为它既直接接触上层,又直接深入下层,更为重要的是它传播新闻事实,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

(完整版)论职业道德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论职业道德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人总是在一定的职业中工作和生活,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他便会在职业生涯中更顺畅,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促进自身的发展。 一、职业道德已成为人才任用的重要标准 据多方考查显示:学历已不再是公司招聘最先重视的条件,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积极的工作态度是公司在任用员工时最优先考虑的,其次才是职业技能,接着是工作经验。毋庸置疑,工作态度已被视为组织录用人才时的重要标准,职业道德在个人的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缺乏职业道德的人任何工作都干不了。缺乏职业道德别说成功,再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一家餐馆打工,刷盘子的时候要求刷6遍,一开始还能照做,后来发现刷5遍也一样干净,就少刷了一遍。显然,这就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相信任何老板都不会用这种心态的员工。虽然只是简单的刷碗工作,缺乏职业道德也是做不好的。 三、职业道德是人们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一个人想要把事业做成,光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职业道德。在现代社会中,职业道德在人们从事的不同事业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得日益明显。一个人如果想在任何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四、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如比尔.盖茨、张瑞敏、董明珠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就拿张瑞敏砸冰箱的事情来说吧,发现问题冰箱后他敏锐的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毅然带头把问题冰箱当众砸了,正因为这一点,具备了行事魄力和强烈的质量意识,后来的海尔才能一步步发展成世界品牌,具备同国外品牌竞争的能力。 五、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 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反映着人的整体品德,从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可以看出其整体道德水平的高低。人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紧密联系,一方面的变化也会对另一方面产生影响。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是人格升华最重要的办法,努力提升职业道德水平也是一个塑造优秀人格的过程。 综上所述,职业道德不仅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个人人格的养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责任感论文

社会责任感论文 范文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下社会实践研究 社会责任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志等多种心理成分构成的一 个多层次、多维度的责任系统。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则是大学生对自己在承担社会发展责 任中的情况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而这种情绪体验关乎到大学生这一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中 坚力量能否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当前,绝大部分大学生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拥有高尚的爱国情怀,较强的集体主义意识,能胸怀祖国,关注 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富有正义感和主人翁意识,展现出当代大学生健康和积极向上的风采。但是,也不可否认,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命运和感受,注重自身 的发展机会和切身利益,甚至牺牲公众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思想上不了解什么是社 会责任,抱着无所谓的心态看待社会责任问题,理想信念模糊,生活视野狭隘;过惯了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优越生活,形成了只会索取不懂得回报的习惯,对家庭和父母 的感恩意识薄弱,过多的考虑别人要为我服务,而较少主观考虑自身能为家庭、父母、社 会贡献什么,缺乏担当的信心和勇气,社会责任感淡化。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已 经成为当前人才培养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 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是高等院校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不 可或缺的途径。目前各高等院校也积极按照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 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如何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从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行动、责任意志等角度积极培养大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当今各高等院校及社会需要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发挥社会实践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作用 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是指大学生能对自身的社会责任有清楚的认知和理解,即大学生 应明确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应该如何担当责任 及其后果和影响,这是社会责任感形成的首要条件。由于大学生从小以来接受认知教育的 来源主要是学校,很少接触社会,甚至脱离社会,生活圈子单一、狭小,对社会现象所持 有的看法常常只看到现象的表面,往往是一种比较肤浅的认知,无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缺乏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更无法深入剖析和分析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比如对于当前食 品安全、环保污染、房价飙升、腐败蔓延等典型社会问题,除了只会一味的埋怨、不满、 批判之外,却没有意识到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还有其改造社会主义不容辞 的责任。如何改变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的状况?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为大学生 社会责任认知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方向指南。具体来说,就是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相 应社会实践的契合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到社会实践过程中,引导大学生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摘要: 记者被称为社会的瞭望者,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近些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记者的职业道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新闻道德主要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它影响新闻从业人员的理念并规范他们的职业行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可以说,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主流是好的,但仍存在的大量的道德失范现象:有偿新闻、虚假新闻、媚俗新闻这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整顿新闻职业道德的失范,对搞好新闻事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记者职业道德失范原因措施 一、什么是记者的职业道德 (一)美国伦理学家麦金太尔在其名著《德性之后》中进行了考察和定义。他得出了3种德性观: 英雄时代即荷马史诗里的德性观。认为德性是一种品质,它的表现形式是某人能够完满履行他被明确规定了的社会角色所要求的义务。 亚里士多德《新约》中的德行观。认为德性是一种能够实现人的特有目的的品质,不论这种目的是自然的还是超自然的。 富兰克林的功利主义德性观。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得尘世和天堂成功的功能性品质。 (二)美国学者阿特休尔将新闻专业理念归纳为四条:新闻媒介摆脱外界干涉,摆脱政府,广告商甚至来自公众的干涉;新闻媒介为实现公众知晓权服务;新闻媒介探求真理,反应真理;新闻媒介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 (三)理想的记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政治素质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企业,热爱职工。

业务素质 : 新闻业务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是采访、写作、编辑,以及资料、校对等。 思想道德素质:新闻界同行有个说法,叫做“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新闻工作者除具有上述职业素质特点外,还应具有相应的个人素养。第一,要有一颗冷静而清醒的头脑。新闻是政治主张、政治观点的宣传和直白,同时又是思想情操、伦理道德、人文价值、审美观念的自然渗透。 第二,要有一腔充满正义的热血。主要表现为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正义感。为了维护党的权威、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有胆有识,无私无畏,做到理直气壮,挺身而出,讲事实,讲真话,讲真理,敢于开展舆论监督。 第三,要有一双敏锐而深邃的透视眼。要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 第四,要有一副善听八方的顺风耳。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新闻记者最致命的忌讳就是偏听偏信,以偏概全。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听觉器官,随时随地做生活的有心人,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掌握新闻线索,丰富自己的信息源和信息库。 第五,要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巴。新闻记者的职能就是传播信息,搞好宣传。第六,要有一双马不停蹄的铁脚板。 第七,要有一双乐此不疲的妙手。养成随手笔记的职业习惯,精心修改。多出精品。 (四) 新闻职业道德的定义:大众传播工作者和媒介机构自身,遵守一般社会公德和本行业工作的专业标准,对其职业行为进行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二、我国新闻媒体记者的道德水平现状

会计论文: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会计论文: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作用建设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指出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财会人员在其特定的财会工作中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其职业生活中的特殊要求,同时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是对财会工作实践中具有全局意义的基本道德关系的概括与反映。《会计法》第39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用下降问题备受关注,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会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会计职业道德好坏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会计信息的过失性失真,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密切相关,因为责任心、技能、心理素质均包括在职业道德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会计信用建设中,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 一、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各行各业财会人员所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自律标准,这既是贯彻执行《会计法》、整顿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也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有效措施。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爱岗敬业,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首要前提。它要求财会人员端正思想,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树立“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的良好职业荣举感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以高度的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要求财会人员在工作中自觉主动地履行岗位职责,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做好工作,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关系。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和核算规程,杜绝玩忽职守、失职、涣职,更不得搞账外账甚至做假账。偶尔发生失误,必须速查原因,拿出对策,杜绝类似错误再度发生。总之,要切忌患得患失,做到悟尽职守。 2.熟悉法规,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中,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的许多法律、法规,尤其是财经方

关于社会责任感的论文

大学生责任感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要求人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然而,当代部分大学生责任感出现淡化的现象令人担忧,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笔者通过对当代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甚至缺失的现状描述,剖析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内外在原因,并就高校如何培养构建其责任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所谓责任感,是指责任主体在一定责任认识的指导下,对责任对象履行一定的责任,并由此得到相关的内心情感体验,它是知、情、意、形相统一的过程。责任感是人才必备的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 首先应该肯定,当代大学生除了应当承担普通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之外,还由于其所受的高等教育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期待,而对社会负有更多的特殊责任。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及专业技能方面付出极大的努力,但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当前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非常令人担忧的责任感淡化甚至缺失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自我责任感迷惘 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前提。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三无”现象——“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情绪冷漠空虚,对一切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毫无意义。这部分“三无”学生,在行为上无所适从,在心理上失落无助,无法积极承担所必需承担的责任。表现出人生没有奋斗的方向,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可信任的朋友,没有生命的终极解释,自我责任感迷惘。这一切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生命质量的感受下降,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空虚感、孤独感,严重的就会出现行为失范,甚至是人格分裂和精神的绝望。 (二)对他人责任感淡漠 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往往容易出现夸大人际冲突的倾向,忽视或排斥他人的存在,甚至有的出现“极端功利化”的趋势,只知道关心自己的命运,重视个人的前途,而缺乏对他人的责任感。大学生这种过度关注自我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必然遭到社会的否定和排斥,从而使个人陷入孤立、孤独的境地。 (三)对家庭责任感减弱 “爱幼”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但这却造就了部分学生对父母、亲人的付出习以为常甚至漠然视之,对家庭的责任感减弱,只知道一味索取而没有考虑回报。 二、大学生责任感淡漠甚至缺失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这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乃至缺乏的内在原因。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出生在改革开放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所以上了大学后,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自身进入角色缓慢有很大关系。 (二)家庭原因

谈新闻媒体人的职业道德

谈新闻媒体人的职业道德 开课学期:2010年冬季学期 学生所在单位:管理学院 年级专业班级:09市场营销系 姓名:盼盼 学号:09513470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新闻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大潮对新闻产业强大冲击的背景下,许多媒体在报道新闻时,为了追逐利益一味的追求轰动效果,进行炒作,社会责任感缺失,导致新闻职业道德失范频频发生,从而使报道产生负面影响,大众媒体公信力下降,来自观众批评之声越来越多,媒体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良心受到质疑。 例如: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中11名记者受贿事件,2006年,广州“注水西瓜”事件,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2008年山西临汾矿难记者排队领取封口费事件,我们不得不反思职业道德哪里出了问题。 媒体失范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经济利益的驱使,媒体为了生存放弃职业操守,践踏新闻价值,去迎合大众口味,重利轻义。个别记者为了经济利益而夸张事实真相、捕风捉影,致使有偿新闻层出不穷。 二、新闻监督的缺失,媒体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与缺乏公共监督也有密切关系,当今社会,人们也对道德失范现象见怪不怪,记者拿红包现象,公众的监督也无法影响相关媒体,新闻监督制度不完善。

新闻媒体这个行当就是绞肉机就是名利场。不管是记者还是主持人总是面对各种各样的表扬和批评,应该把这些都看的淡一些,不用在意。对于该说的话一定要说而且必须要说,不能因为有些人不爱听而讨好那部分人,昧着自己的良心不说。 如何规范媒体行为? 一、加强媒体自律,通过新闻界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确立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传媒形象,从而影响公众。提高记者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提高新闻传播主题的道德意识。建立新闻自律制度,以便对实施职业道德不力的媒体机构及记者施加压力。 二、加强媒体批评对失范的行为进行剖析和批判,可以提高受众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价值判断能力。接受来自公众的批评,在互联网上开设媒体批评论坛,让公众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为防范道德缺失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三、保护记者讲真话目前,据调查记者已经成为了新的高危职业。为了让报道的记者免遭伤害,应该制定保护记者的特殊措施,对迫害记者的行为进行道德上的联合抵制并奖励为新闻自由付出代价的记者 我认为职业道德应该作为一门基本课程,在大学期间开设,大学毕业后大多数同学都将面临就业,当我们纷纷走向社会各个岗位应该对我们的职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

新闻记者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失范_兼论记者的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

第59卷 第2期2006年3月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Wuhan U niversity Journal (H um anity Sciences) V ol.59.No.2Mar.2006.235~239 收稿日期:2005210218 新闻记者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失范 ———兼论记者的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 罗以澄,侯迎忠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作者简介]罗以澄(19442),男,福建福州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师,主要从事新闻业务和媒介发展研究;侯迎忠(19662),男,湖南常德人,武 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讲师,主要 从事媒介经营管理和媒介发展研究。 [摘 要]记者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反映出社会力量及记者自身对记者职业 活动的不同把握与理解,在新闻实践中往往会造成记者的角色偏差与道德缺失。从微观上看,解决矛盾与冲突的办法可能在于:以古今中外的伦理道德观为理论依据,以新闻采集过程中面对的具体情况为现实依据,以不违背社会良知,不侵害公民的生命权、隐私权为行为原则。从宏观上来看,新闻业与记者角色的正本清源,新闻媒介的行业自律,社会控制体系对媒介的综,对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矛盾,使各方力量达至均衡,从而形成媒介权力与社会效应的和谐统一,是目前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冲突;职业道德;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81X (2006)022******* 近年来,新闻改革与媒介发展为新闻记者的职业活动提供了相当灵活的发展空间,也成就了许多既有专业素养,又兼具人文精神的职业记者。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媒介权力的扩张和记者活动范围的扩大,记者的职业行为与复杂的社会现实之间愈来愈多地发生冲突与矛盾,较为突出的就是记者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冲突与矛盾。记者的职业角色使其拥有了某些因为这种职业而附有的特殊的权力,记者的社会角色又要求其在社会大系统中承担作为社会人的义务与责任。这就有可能在记者的新闻实践中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使记者处于备受争议的风口浪尖,从而引申出记者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失范问题。 一、记者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失范 在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当一个人同时扮演两种或多种角色,或在执行专业任务时,往往面临个人利益、组织利益、社会利益与专业责任间的冲突,便会产生利益冲突问题,陷入角色忠诚度的困境,也就是“角色冲突”。从职业化的角度来看,记者的基本职责是发现新闻,捕捉信息,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真相,向公众传播有用的信息。改革开放后,新闻媒体虽然仍然隶属于政府,仍然是政治权力的工具,但不再仅仅是政治控制的工具,而开始具有了提供信息、普及知识、传达思想、凝聚公众意识、表达公众利益、

论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

教师·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论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 作者贺英 摘要: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50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在这起抗冰保卫战中,新闻媒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阐述了新闻媒体在类似危机事件中的功能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媒体应如何缓解社会危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危机;生命周期;安全阀;安全系数;危机缓解 一、危机的定义和危机的主要类型 危机的概念众说纷纭,简要概括,可以定义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一般情形下,危机不仅导致社会物质的损失,更使人们的精神价值体系遭受冲击,并引起社会秩序偏离正常轨道,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它和事物的常态相比,具有更多的偶然性、破坏性和继发性等特征,经常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的社会危机。 根据斯蒂文·芬克对危机生命周期的划分方式,危机存在若干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潜伏期,即有 迹象表明潜在有可能发生危机,显然这是量变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发生期,关键性的危机事件突然爆发,而且迅速演变。第三个阶段是蔓延期,危机的影响在存在的同时逐步扩大。第四个阶段是衰退期,危机的影响渐渐消退,但仍需保持警惕,以免危机重复。这四个阶段就是在大众传媒的作用下交替演绎,展示着危机生命周期的轮回。 危机事件有很多种产生和爆发机制,但是如果我们仅从事件产生的原因出发,可以简单地将其分为自然主导型危机事件、社会主导型危机事件和自然社会型危机事件。 1. 自然主导型危机事件 自然主导型危机事件主要是由自然环境的变化所导致的危机事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灾”。自然主导型事件,往往没有直接的人为责任,如地震、海啸、干旱、水涝、地质灾害等。自然主导型突发事件,人类自古以来就难以避免,今后仍然无法消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加大了事物的关联性,从而放大了自然主导型危机事件的破坏力。 2. 社会主导型危机事件 社会主导型危机事件,是在社会发展中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事物发展失序,从而发生的危机事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祸”。如果再从细致的原因考察,我们可以把社会主导型危机事件分为社会生产型、社会交往型和恶意破坏型三种。社会生产型是因为社会生产程序出现问题而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安全事故、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瓦斯爆炸、毒气泄露等就属于社会生产型。如2005年11月13日,吉林市石化公司的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成百吨苯流入松花江,引起下游沿岸的哈尔滨、佳木斯, 以及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等城市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交往型危机事件是因为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失序而产生的危机事件,其中以群体对抗性事件为主。而恶意破坏型则是指一些社会成员,因为种种社会原因,而采取的报复社会的行为。如刑事案件、绑架劫持、恐怖袭击等。 3. 自然社会型危机事件 自然社会型危机事件,原本属于自然型危机事件,在事件发生后,因为人们忽视了事件的发展,或在处理过程中措施不当,结果导致突发性事件进一步发展,从而使突发事件具有了很多的社会属性。如始发于2002年11月的非典,因为少数人处理不当,结果在2003年春天波及到了24个省、266个县市, 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从而使一起公共卫生事件演变成了全国性的公共安全事件。 危机事件对社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往往深不可测,难以估量。9·11事件给美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500亿美元。而据纽约《每日新闻》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11事件发生一年后,仍然有五分之

谈谈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看法

谈谈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得瞧法 中国自古就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从古至今对于道德得强调一直影响着每一位中国老百姓。且不说那些古代先贤得至理名言,单说现在得道德劳模就有不少。道德就是一种规范,一种约束,一种意识形态,它不就是特定于某些人、某些领域,而就是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都应该须具备得。现在我想谈谈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得一些瞧法,不过我了解得一些事实不多,只能就事论事,可能有些偏颇。 书中写到新闻工作者得职业道德有五点:(1)坚持真理,维护新闻得客观公正;(2)爱岗敬业,努力实现人生得价值;(3)遵纪守法,不侵犯公众得权益;(4)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与人为善,积极开展友好得竞争。这些理应就是每一个新闻传播者需做到得,不过在现实社会中,受到各种不定因素得影响,又很难做到。如今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得影响,一些新闻从业人员让新闻界形象折损得事件仍然时有出现。如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组委会最近再次“打假”取消两位摄影师得获奖资格,河北蔚县矿难中一些记者收取“封口费”等事件。当然,还有前几年得“纸馅包子”、“茶水发炎”、“有毒香蕉”、“注水西瓜”等问题报道与事件,都让新闻媒体得公信力受到严重侵害,极大地影响到新闻工作者得社会形象。这些事件所反映出得陷阱新闻、过度键入、疯狂炒作、浮躁与蓄意造假、超出道德底线、触犯法律等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道德有时也可等同于信仰,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可能大多数人对此会嗤之以鼻:我们怎么会没有信仰?我们信仰儒家学说,我们信仰

马克思主义,倡导科学发展观,我们有规模庞大得共产党员群体,我们会没有信仰吗?可有几个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得信仰(不绝对,党中央还就是值得我们去拥戴得),倒就是委曲求全、趋炎附势、争名逐利得例子不多,所以可以说我们绝大多数人谈不上有无“信仰”。而那些外国人不得不说,在信仰方面,确实做得比我们好。有人会说她们那些都就是带有宗教色彩得信仰,不科学,我们得信仰就是符合真理得马克思主义,就是不可相提并论得。对于马克思主义,我没有什么意见,可我们绝大多人就是否都做到了呢?做到了也不会有前面所举得例子了。相反那些有宗教信仰得外国人每当重要事件来临时都体现出了符合其信仰得理念,我们又该做何评论?信仰,哪怕带有迷信色彩得宗教信仰都就是一种价值观得坚持,就是任何胁迫都不能使之屈服得理念。比较中外记者,实在就是相形见绌,难以启齿。在我瞧来,每一个新闻人在走上这个职业时都会有像普罗米修斯为人类谋取幸福火种得理想,但却没有准备好像普罗米修斯那样忍受宙斯得惩罚与神鹰得啄食。在这里,或抛弃理想得火种,或继续忍受折磨与痛苦,成为每个传媒人不可回避得人生命题。 这里举个例子:据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西部时报驻山西记者戴骁军接到山西干河煤矿矿工举报,41岁得矿工吉新红在矿内被闷死。事故发生后,煤矿未向上级报告,反而为闻风而来得各地得所谓“记者”发放“封口费”。9月25日晚,记者戴骁军拍摄留下了中国新闻界耻辱得一幕:一场矿难发生之后,真假记者争先恐后地赶到出事煤矿去领取煤矿发放得“封口费”。什么职业道德,什么新闻信仰在此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我们看到,不少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加强当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工作研究者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是每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正文】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应深知自己身上所担负的历史重任,从而以此为动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能更好的建设伟大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全社会给予我们的期望。但是不得不承认,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体欠缺,更有甚者,彻底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并采取对策来应对这种现状。下面我就来浅谈一下我的看法与感悟。一.社会责任感的含义 何谓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具体点说就是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

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 1.思想上对社会责任感认识不足。部分学生不了解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对其认识不够全面,不够均衡,甚至把社会责任感与家庭责任感混为一谈。同时,也有一些大学生认为社会责任感与自己毫无关系,对其持无所谓的态度。 2.实践上重视权利的享受,轻视义务的履行。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分大学生在提到社会责任感时,总是苛求别人,苛求社会该怎样做。但在自身的义务履行方面,却又避之不谈,他们忘了自己有义务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很明显他们存在着从意识到实践的断裂,如缺少社会公德意识,缺少积极实践的行为。 3.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以“我”为中心。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惟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是,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在最近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考虑择业的因素时,有62%的大学生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