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二、学习重、难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自主学习:

〔问题与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呢?

1、阅读课本92页至93页,实际操作所选中的实验,观察并记录。

注: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只有40℃

[思考交流]

1、方案一中,为什么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小气球?如果不系,会有什么后果

2、分析比较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3、自学课本94页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并记忆。

4、冰融化后,得到水的质量与原来冰的质量相等,这个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观察与思考]

观察教师演示[实验5—1][实验5—2]观察并记录

[自学思考]课本95页,思考以下问题:

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是因为

,所以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在化学反应前后哪些量肯定没有变化,哪些量一定发生变化,哪些量可能发生变化?

[交流研讨]同桌相互检查记忆及判断情况。

四、达标体验:

1.a g白磷在b g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A.一定是(a+b)g B.一定不足(a+b)g

C.大于(a+b)g D.小于等于(a+b)g

2.在A+B→C+D反应中,反应物中A、B质量比为5:2,若反应生成的C和D总质量为28 g,则反应消耗反应物A的质量为()

A、14 g

B、8 g

C、20 g

D、16 g

3.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A.碱式碳酸铜受热 B.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C.在空气中加热硫粉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4.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5、加热a 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A、c-(a+b) B 、a+b-c C、a-c D 、a+b+c

七、课堂小结: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第二课时化学方程式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 学会读化学方程式。

二、重点、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三、自主学习:

问题1:关于化学变化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1、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

2: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3: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又;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问题2:怎样将水电解这一化学变化准确地表达出来呢?你有什么办法?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下面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

碳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

你能用化学式并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写出一个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式子吗?

问题3:如果以后让你将某一化学变化表达出来,你会用选择哪种方式?是用语言描述的方式还是文字表达式的方式?还是画微观图示?你认为哪种方法能最简便最直观的表示化学反应?

【展示·探究】

一、定义:

用等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涵义

问题4: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是;

2.表示生成物是;

3.表示反应条件是;

4.质:和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5.量:每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6.粒子:每个碳原子和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个二氧化碳分

及时巩固:根据课本P97讨论内容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份数写在化学式的下方。( H-1 O-16 S-32 Fe-56 Cu-64 )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2.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3.粗铜丝表面的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四、小结

1.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的

各物质的总和。

2.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不变的还有、和元素的质量。一定变的是、。可能变是。

3.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哪些物质反应;通过什么反应;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份数比;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检测·反馈】

1.化学方程式是指用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A. 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B.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C.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D. 化学反应速率

3. 之所以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是因为:。

A. 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这一客观事实。

B. 化学方程式简明、科学,而且通用。

C. 化学方程式能体现出化学反应的实质。

D. 化学方程式能体现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化学方程式 S+O

2SO

2

可读作()

A.硫加氧等于二氧化硫 B.硫加氧气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硫

C.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 D.一个硫和一个氧点燃后生成一个二氧化硫

5.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

A.4:5:2

B.31:24:47

C.31:32:142

D.124:160:284

五、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二、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三、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99-100页文字,能独立回答一下问题: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2、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标志:。

3、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说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是什

么?

4、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

如把点燃、加热(常用“△”来表示),催化剂等写在。

5、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6、如果,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四、精讲点拨:

1、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步骤:(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第一步“写”:根据事实,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

第二步“配”: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并使之成最简整数比),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都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切.

不可改动化学式中的数字

...........!一般用最小公倍数法或观察法。

第三步“标”:即标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气体用“↑”,液体中生成固

体用“↓”,但当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气体或固体时,不须注明!

........................第四步“等”:将短线改成等号。

五达标体验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Fe+O2→Fe3O4

(2)、KClO3→KCl+O2

(3)、Ca(OH)2 + Na2 CO3→CaCO3 + NaOH

(4)、Na2 CO3+HCl→NaCl+ CO2+H2O

2、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判断CO的含量,X的程化学式为。

3.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

A.Fe+O

2FeO B.3Fe+2O

2

Fe

3

O

4

C.4Fe+3O

22Fe

2

O

3

D.6Fe+4O

2

2Fe

3

O

4

4.硝酸铵可发生如下反应:2NH

4NO

3

2N

2

+O

2

+4X,则X为()

A.H

2 B.H

2

O C.H

2

O

2

D.HNO

3

5. 化学方程式a C2H2+ b O2 c H2O + d 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

A.15 B.14 C.13 D.10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 + O 2 = CO 2

B .CuSO 4 + 2NaOH = Cu(OH)2↓+Na 2SO 4

C .Fe + O 2 = Fe 2O 3

D .2H 2O = 2H 2↑+ O 2↑

八、小结: 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二、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三、自主学习

活动一:复习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 硫在氧气中燃烧

(3) 铁在氧气中燃烧

(4)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5)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6) 加热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

(7) 水通电分解

(8)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产生氧气

(9)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活动二:思维拓展:配平下面三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 4 + O 2 ---------- H 2O + CO 2

CH 3OH + O 2 ---------- CO 2 + H 2O

Fe 2O 3 + H 2 ------------- Fe + H 2O

活动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一、 考查原子数目守恒

例1.2011年5月初,我市某县一副长酒后驾车将受到法律追究。交警常

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 2H 5OH +

4CrO 3 + 6H 2SO 4==2X + 2CO 2↑ + 9H 2O,反应中红色的CrO 3转化为绿色的化

合物X,则的化学式为( )

A .Cr 2O 3 B. CrSO 3 C. Cr 2(SO 4)3 D. Cr 2S 3

二、考查质量总和守恒

例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

点燃

点燃 高温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乙、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待测质量一定为4g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三考查元素质量守恒

例3.已知4.6g酒精完全燃烧可生成8.8g和二氧化碳和5.4g的水。通过计算说明判断酒精中元素种类以及原子个数比。

例4: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1:1

B. 2:1

C.5:1

D. 4:1

四、考查元素种类守恒:

例5:亚硝酸钠(NaNO

2

)隔壁空气加热,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

气体可能是:() A. SO

2 B. NH

3

C. N

2

D. NO

2

【检测反馈】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

测得反应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 反应后甲的质量是0g

2. 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A.反应后的X质量为6g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

D.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

3. 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

4.8g氧气,同时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

则该化合物中()

A.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

C.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4. 蔗糖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黑色固体碳和无色液体水,由此推测蔗糖

由元素组成。

【归纳总结】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培养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

3、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和步骤。

难点: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认真自学课本102—103页例1、例2后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⑴;⑵

⑶;

⑷;⑸

3、计算类型:

例1——已知的质量计算的质量。

例2——已知的质量计算的质量。

练习:用氢气还原16克氧化铜可得到铜多少克?同时生成多少克水?你能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吗?(Cu—64、O—16、H—1)

三、知识准备: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制氧气

(2)氢气和氧化铜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3)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制氧气

2、在4P+5O22P2O5的反应中,份质量的磷跟份质量的氧气起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你能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吗?能否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来计算生成物(产品)或反应物(原料)的质量呢?

例:在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中,水和氢气的质量比为;那么,36克水完全分解能生成克氢气;18克水完全分解能生成克氢气。

2H

2O2H

2

↑+O

2

36 4

36克(?)

18克(?)

依据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四、达标体验:

1、要让3g镁条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是()

A、2g

B、1g

C、1.5g

D、无法计算

2、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3、在化学反应3X+4Y =2Z中,已知X和Z相对分子质量为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1、已知化学反应 2A + B = C + D,7克的A与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克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克A参加反应可生成D22克

B、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C、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

D、A、B、C、D 中 C的相对分子质

量最大

4、8g氧气能使多少克的氢气完全燃烧?同时生成多少克水?

5、碳在高温时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计算要使80克氧化铜完全反应,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九年级所有化学方程式总汇全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汇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 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催化剂)=2H2O+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 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会说出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通过观看视频,能指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 学习重点: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学习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预习导学:阅读活动与探究后思考: 方案一中: (1)白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什么? (2)描述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情况,并加以解释 (3)上述变化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4)如果白磷燃烧前后,小气球没有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5)如果玻璃管上没有系小气球,将可能出现什么后果? 方案二中: (1)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反应完成后,天平是否仍然保持平衡? (3)如何解释上述现象?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间有什么关系? 2、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3、(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 4、你能解释: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了,为什么? 辨析:有一则广告:“水变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请谈一谈你有何想法? 学习研讨 考试要求: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 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考点二): 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 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 点燃 点燃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非常重要)

化学方程式大全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 2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 + MnO2 + O2↑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 2H2O+ O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电解水: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九年级下册所有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从本单元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即量)的方面展开。本单元有3个课题。课题1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课题3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及关系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从微观角度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广口瓶、玻璃棒、酒精灯、气球、吸管、打磨铁钉用的砂纸等药品: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铁钉、碎鸡蛋壳、稀盐酸、石灰水等 一、导入新课 一天,福尔摩斯和华生在书房里研究一桩血案。此时,福尔摩斯往大烟斗中装烟丝,并将烟斗送入嘴里,点燃烟丝后开始大口大口地吸烟,烟斗上冒出缕缕青烟。华生问:“聪明的福尔摩斯先生,你知道青烟的质量是多少吗?”聪明的福尔摩斯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容易回答。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与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福尔摩斯认为: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与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为什么?在一个化学反应里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推进新课 质量守恒定律 活动与探究一:白磷燃烧 师:观察下列现象并思考: (1)白磷的燃烧现象;(2)m(P)+m(O2)=m(P5O5)? 生:(1)白磷燃烧现象跟红磷燃烧的现象相同。 (2)m(P)+m(O2)=m(P5O2) 即:参加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师:利用上述装置,将白磷改为木炭实验是否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否是一切化学

高中重要化学方程式(精编)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 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 3↓+ 3Na 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 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 2 + 2H2O + O2 = 4Fe(OH) 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 3△Fe2O3 + 3H2O↑

高中阶段所有化学方程式

无机化学部分 非金属单质(F2,Cl2 , O2 , S, N2 , P , C , Si)1.氧化性: F2 + H2 === 2HF 2F2 +2H2O===4HF+O2 Cl2 +2FeCl2 ===2FeCl3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Cl2+SO2 +2H2O===H2SO4 +2HCl

2. 还原性 S+6HNO 3(浓)===H 2SO 4+6NO 2↑+2H 2O 3S+4 HNO 3(稀)===3SO 2+4NO ↑+2H 2O C+CO 2===2CO (生成水煤气) (制得粗硅) Si+2NaOH+H 2O===Na 2SiO 3+2H 2↑ 3.(碱中)歧化 Cl 2+H 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 2+2NaOH===NaCl+NaClO+H 2O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X 2表示F 2,Cl 2,Br 2)

4Na+O2===2Na2O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Mg+H2SO4===MgSO4+H2↑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SO4(浓、热)===Al2(SO4)3+3SO2↑+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Al+4HNO3(稀)===Al(NO3)3+N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C.在降温加压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D.1L芝麻和1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L 2.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①分子的数目①元素的种类①物质的总质量①物质的种类①原子的种类 A.①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 D.①①① 3.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甲是单质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4.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 )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5.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式不可再分的 6.在M+RO2==2N的反应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已知1.2gM完全反应生成5.6gN。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C.参加反应的RO2质量为4.4g D.2.4gM与5g RO2反应生成7.4gN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1812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26212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8.氯气(Cl2)和氧气(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 https://www.360docs.net/doc/e18423016.html,l4和HCl https://www.360docs.net/doc/e18423016.html,l4和H2 C.CH2C12和H2 D.C和HCl 9.右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图的原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氢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前后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 二、填空题 1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高中重要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归纳

高中重要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归纳 1、钠在空气中被氧化4Na+0 2 = 2N Q O 2、钠在氧气中燃烧2Na+0丿* Na 2Q 3、钠与硫研磨爆炸2Na+S= NaS (爆炸) 4、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2H20+CuSG Cu(0H》J + Na z SO + H2T 5、钠与乙醇反应2CHCH0卅2Na-->2CHCH0N升Hd 6工业制钠2NaCl (熔融)命2Na+Cl 2 T 7、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Q+2H0= 4Na0H+0 8、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Q+2C0= 2NaC0+Q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Na2Q+S0= NaSQ 10、过氧化钠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4NaQ+6H0+4FeC2=4Fe(0Hp+8NaCI+0T (多种写法) 11、向氢硫酸中加入过氧化钠固体2H 2S+NQ= S J +NaS+2HQ(多种写法) 1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Q 仝Na 2 C0 + C0T + H2O 13、碳酸氢钠与强碱反应(写离子方程式) HC0+0H= C(3 +F20 14、碳酸氢钠与强酸反应(写离子方程式) HC0+H= CO T +H0 15、碳酸氢钠与少量石灰水反应Ca 2++20H+2HC0 = CaCQj +2HO+C0「 16、石灰水与少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Ca2++0H+HC0= CaCOj +HQ 17、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 2 CQ + CO + H 2 0 = 2NaHC0 18、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Na CO + HCI = NaHCQ+NaCI 19、向盐酸中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Na CO + 2HCI= CO2T+ H 2O +2NaCI 20、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eT+HC0+0H= CaC(J +H0 21、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CeT+2HC0+20H= CaC(J +2HO+C0 22、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I +2H 2O 血 2Na0H + CI 2 T +H T 23、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Na2S203+ 2HCI= 2NaCI+ SQ T+ H 2 0 +S J 24、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点Mg 3N2 25、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Q2Mg0+C 26、镁与沸水反应Mg+2H0匚Mg(0H) 2+IH T 27、氮化镁与水反应MgN+6140 = 3Mg(0H) J +2NHT 28、工业制镁MgCI 2 (熔融)二Mg + CI 2 T 29、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Mg +20H= Mg(0H) J 30、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Mg++2HCQ+40H= Mg(0H? J +2C?-+2H0 31、铝在氧气中燃烧4AI+30 2 2AI2Q 3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I+2Na0H+220= 2NaAIQ+3H T 33、铝热反应2AI+Fe 2O 丄AI 2C3+2Fe 34、铝与硫蒸气反应2AI+3S _ = AI2S3 35、硫化铝与水反应AI 2S3 +6H20= 2AI(0H)3 J +3HS T 36、氧化铝与酸反应AI 2Q+6H = 2AI3 ++3H0 37、氧化铝与强碱溶液反应AI 20+20H = 2AIO2-+H0 3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I3+ +3NH?H0= AI(0H)a J +3NM 39、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AICI 3 +3Na0H少量)=AI(0H)a J +3NaCI 40、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AICI 3+4Na0H过量)=NaAIQ +3NaCI+ 2H0 41、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NaAI0 2 +HCI(少量)+巴0 = AI(0H)a J +NaCI 42、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NaAIQ +4HCI(过量)=AICI 3 + NaCI + 2H 20 43、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铝溶液3NaAIQ + AICI 3 + 6H2O = 4AI(0H) 3 J + 3NaCI 44、向氢氧化铝沉淀中加入稀盐酸AI(0H) 3 +3HCI= AICI 3 +3H0

化学元素及化合物所有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元素及化合物所有化学方程式 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最全的化学方程式大全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高中的数学公式定理大集中 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所有重要的高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所有重要的高中化学方 程式汇总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高中化学专题之二-----高中化学方程式 一、非金属单质(F2,C l2,O2,S,N2,P,C,S i,H) 1、氧化性: F2+H2===2HF(阴暗处爆炸) F2+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XeF4是强氧化剂,能将Mn2+氧化为MnO4–) nF2+2M===2MFn(M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2H2O===4HF+O2(水是还原剂) 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 F2+2NaBr===2NaF+Br2 F2+2NaI===2NaF+I2 7F2(过量)+I2===2IF7 F2+Cl2(等体积)===2ClF(ClF属于类卤素:ClF+H2O==HF+HClO) 3F2(过量)+Cl2===2ClF3(ClF3+3H2O==3HF+HClO3) Cl2+H22HCl(将H2在Cl2点燃;混合点燃、加热、光照发生爆炸) 3Cl2+2P2PCl3Cl2+PCl3PCl5Cl2+2Na2NaCl 3Cl2+2Fe2FeCl3Cl2+Cu CuCl2 Cl2+2FeCl2===2FeCl3(在水溶液中:Cl2+2Fe2+===2Fe3++3Cl-) Cl2+2NaBr===2NaCl+Br2Cl2+2Br-=2Cl-+Br2 Cl2+2KI===2KCl+I2Cl2+2I-=2Cl-+I2 3Cl2(过量)+2KI+3H2O===6HCl+KIO3 3Cl2+I–+3H2O=6H++6Cl–+IO3– 5Cl2+I2+6H2O===2HIO3+10HCl 5Cl2+I2+6H2O=10Cl–+IO3–+12H+ Cl2+Na2S===2NaCl+S↓Cl2+S2–=2Cl–+S↓

初三化学酸碱盐所有化学方程式

初三化学酸碱盐所有化学方程式: (氯化物/盐酸盐) 氯化钾氯化钠(食盐) 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铜氯化锌氯化钡氯化铝 KCl NaCl MgCl2 CaCl CuCl2 ZnCl2 BaCl AlCl 322 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银 FeCl FeCl AgCl 32 (常见的酸) 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硫化氢溴化氢碳酸 HSO HCl HNO H3PO HS HBr HCO 3224432 (常见的盐) 硫酸铜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钾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铁 CuSO BaSO CaSO K2SO MgSO FeSO Fe2 (SO4) 34444 4 4 硫酸铝硫酸氢钠硫酸氢钾亚硫酸钠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银 Al2(SO4) NaHSO KHSO NaSONaNO KNO AgNO 33 333 4 4 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钙亚硝酸钠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钾 MgNO Cu(NO)2 Ca(NO)2 NaNO3 Na2CO CaCO MgCO K2CO 3333 333 (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钾氢氧化铝 NaOH Ca(OH) Ba(OH) Mg(OH) Cu(OH) KOH Al(OH) 3222 2 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 Fe(OH) Fe(OH) 23 化合价 初三的化合价一般都在那个表上面,上面的酸碱盐的化学式的化合价,大都遵循这个顺:)~口溜(我们老师教的,背下来会很好记的,推荐推荐. 一价元素钾钠银氢 二价元素钙镁钡锌 铜一二,铁二三

三价元素铝和金 那些都是常见的金属,掌握这些就差不多了。 还有OH根离子-1价,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2价,Cl根离子、硝酸根离子-1价。把这些记牢了,化学价就OK啦~ 一、氧化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MgO白色信号弹2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3FeO 42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CuO现象:铜丝变黑、用来检验是否含氧气。2=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Al2O 32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2H2O高能燃料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P2O5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SO现象:22 、在纯的氧气中 A 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 (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CO 2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CO 2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CO(是吸热的反应)2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CO 2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及参考答案

点燃 催化剂 △ 高温 撞击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基础梳理 1.质量守恒定律 ①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②运用这一定律时,特别要注意“参加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质量总和”等关键字词,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尤其是气体。 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 、 均未改变。 ④原子守恒是化学反应的实质决定的,由于原子守恒,也就有元素守恒,最后是物质的质量守恒。 2.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例如:S + O 2 ==== SO 2 ①质的方面: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②量的方面: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③粒子方面:每1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 ,不能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② 。 (4)书写步骤:①写,②配,③等,④标,⑤查。 3.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及方法 注意事项: (1)计算格式要规范,步骤可以分为“一设、二写、三关、四列、五解、六答”。 (2)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若物质不纯,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 (3)计算过程中同种物质的质量单位要相同。 (4)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 ①= 100%?已分解的物质的质量 分解百分率未分解时该物质的总质量 ②100%= ?纯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纯度不纯物质的质量 ③不纯物质的质量 = 纯物质的质量 + 杂质的质量 ④密度、质量、体积的关系:密度= ⑤单位换算:1L= ml 1mL= cm 3 ★名题点击 例1: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几年来又发现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 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工业上制得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 式为:4X + 5O 2===== 4NO+6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A .N 2 B .NO 2 C .NH 3 D .N 2O 5 【剖析】任何化学方程式都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 根据题给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后有氧原子10个,氮原子4个,氢原子12个。反应前应有与反应后相同数目的各种原子。由此分析,4X 个氮原子和12个氢原子,每个X 分子中应含有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应为NH 3。 【答案】C 例2:将4.6g 某化合物放入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问:这种化合物含有哪几种元素?4.6g 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剖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化合物中肯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且与生成的二 氧化碳和水中所含碳、氢两种元素质量相等。这样,便可迅速算出4.6g 该化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再与该化合物的总质量相比,即可知是否还含有氧元素,并计算出其质量。 4.6g 该化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别为:碳:8.8g ×12/44=2.4g ; 氢: 5.4g ×2/18=0.6g ;显然,4.6g >(2.4g+0.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化合物还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4.6g -(2.4+0.6g)=1.6g 。因此,该化合物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4.6g 该化合物中碳、氢、氧各元素的质量分别为2.4g 、0.6g 、1.6g 。 【答案】碳、氢、氧;碳为2.4g ,氢为0.6g ,氧为1.6g 。 例3:颗粒大小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俗称“纳米铁”。 (1)在高温条件下,用H 2与FeCl 2反应可生成“纳米铁”,和一种溶于水显强酸性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纳米铁”在空气中受撞击时会燃烧,其反应与铁在纯氧燃烧完全相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请你预测“纳米铁”其他化学性质,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 【剖析】由于氢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了一种溶于水的酸,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中 含有氢元素和氯元素,可知生成的酸应该是盐酸。 【答案】(1)H 2 + FeCl 2 ==== Fe + 2HCl (2)3Fe + 2O 2==== Fe 3O 4 (3)Fe + CuSO 4==== Cu + FeSO 4 例4:锌、铜混合物50g 跟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 21.0g 。求:(1)混合物中锌的质量;(2)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剖析】根据活泼金属与稀酸的反应规律,铜为不活泼金属,可以判定混合物中只 有锌可以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 21.0g 。题目给出的数据中,只有生成的H 2质量1.0g 是纯净物质,可以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由H 2质量能够求出参加反应的金属锌的质量,以及参加反应的H 2SO 4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和生成ZnSO 4的质量,还可以利用给出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得出硫酸溶液的质量,也可以求出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接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锌的质量 + 稀硫酸溶液质量 = 硫酸锌溶液质量 +氢气质量,求出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锌溶液质量(注意不能把没有溶解的杂质铜的质量算入总质量),进一步求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32.5g (2)35% (3)15.4% ★中考练兵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 氢气和1L 氧气反应生成2L 水 B .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与,就不遵守质 量守恒定律 C .10g 食盐溶解在100g 水中,形成110g 食盐水。这个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的质量之和 2.点燃H 2、O 2和N 2的混合物气体20g ,完全反应后生成18g 水,则剩余的气体不可能是( ) A .H 2、O 2和N 2的混合物气体 B .O 2和N 2的混合物气体

高中化学重要化学方程式

高中阶段重要化学方程式汇总 1、氧气的实验常用制法(三种) 2、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3、过氧化钠与CO2反应 4、过氧化钠与H2O 反应 5、过量 NaOH 与 CO2反应 6、 NaOH 与过量 CO2反应 7、碳酸钠溶液与CO2反应 8、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离子) 9、碳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盐酸(离子) 10、铝与烧碱溶液反应(离子) 11、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 12、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 13、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烧碱溶液(离子) 14、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离子) 15、偏铝酸钠溶液与少量盐酸反应(离子) 16、偏铝酸钠溶液与过量盐酸(离子) 17、氯化铝或硫酸铝溶液与偏铝酸溶液混合(离子) 18、用硫酸铝溶液与氨水制氢氧化铝(离子)

20、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离子) 21、铁与水蒸汽在高温下反应 22、铁与少量或过量氯气反应 23、 FeO 与盐酸反应(离子) 24、 Fe2O3与盐酸反应(离子) 25、 Fe3O4与盐酸反应(离子) 26、 FeO 与硝酸反应(离子) 27、 Fe2O3与硝酸反应(离子) 28、 Fe3O4与硝酸反应(离子) 29、硫酸亚铁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离子) 30、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离子) 31、氯化亚铁溶液滴加氯水(离子) 32、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离子) 33、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离子) 34、氯化铁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离子) 35、氯化铁溶液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离子) 36、氢氧化亚铁沉淀在空气中变质 37、工业制粗硅 38、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离子)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全)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 ====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点燃 ====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 ====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 ====2CO 现象:燃烧 4P+5O2点燃 ====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点燃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 ====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 △ ====2Hg+O2↑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 ====2KCl+3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 △ ====K2MnO4+MnO2+O2↑现象:同上,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2Al+3H2SO4 ==Al2(SO4)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 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 高温 2Fe2O3+3H2 =====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又是分割线——————————————————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 ====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 ====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高温 C+2CuO=====2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生成 高温 3C+2Fe2O3=====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 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O2+C 高温 ====2CO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3C+2H2O=CH4+2CO 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 ====CO2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CaCO3+CO2+H2O===Ca(HCO3)2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 △ ====CaCO3↓+CO2↑+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过渡:我们来看木炭燃烧这个化学方程式: 点燃 C + O2= = = CO 2 问:这个方程式中,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相等吗? 总结:原子种类相等,等号两边都有C、0两种原子;原子个数也相等,C原子都为1 个,0原子都为2个。 追问: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是这样简单吗?这个化学反应呢? P+0 2 P2O5 问:对于这个反应,左右两边的原子种类相不相同?追问:那原子数目呢?过渡:可见,这样的式子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它不遵寸质里寸恒疋律。右要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兀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就需要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这个过程称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配 平 师:我们可以从相对复杂的氧原子入手。左边氧原子是2 个,右边氧原子是5个,最小公倍数是10 ,因此用10 除以2是5,在02前的系数就是5 ; 10除以5是2,在P2O5前的系数就是2,要在化学式的前面添加系数。集体回答:相等 集体回答:不是 集体回答:相同,都是磷原子和氧 原子 学生回答:不相等。左边磷原子有 一个,右边有2个;左边氧原子有 2个,右边有5个。 边听讲解边在化学式系数前 添加系数 从书上简单的自然配平的化学方程 式入手,让学生知道质量守恒定律 在此的具体应用,为下面的配平打 下基础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现 在不相等,就需要配平,自然引出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让学生掌握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 方程式

板书:P+5O2——2P2O5 问:这样左右两边氧原子个数还相等了? 下面我们要配的是磷原子,如何配呢? 板书:4P+5O2——2P2O5 师:两边的原子总数相等了,因此要把这个横线变成等号。 板书:4P+5O2====2P 2。5 问:这个反应的条件是什么?点燃 板书:4P+5O2====2P 2O5 师:这样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就完成了。 师:当然可以。我们就从磷原子来配,大家试试看。 请一位同学来讲 板书:2P+O2——IP2O5 师:这个1我们通常都是可以省略不写的。 板书:2P+O2——P2O5 冋:下面怎么办? 再问:怎么配? 师:是多少呢?是不是整数? 师:5除以2是二分之五 5 板书:2P+—。2====卩205 2 师:在化学方程式中,是不能出现分数的,所以要两边同时扩大两倍。 板书:4P+5O2====2P 2。5 师:最后写上反应条件 点燃 板书:4P+5O2====2P 2。5 师:这样也配平了。 问:大家觉得哪个简单呢?集体回答:相等,都是10个回 答:右边有4个磷原子,因此在左 边磷的前面要加上系 数4 集体回答:点燃 有人提问:如果我以磷原子来 配平可不可以? 从磷原子入手配平化学方程 式 回答:左边一个磷原子,右边两个 磷原子,最小公倍数是 2,所以磷的前面是2, P2O5 前面是1 集体回答:配氧原子 回答:右边5个氧原子,左边 也要有5个,所以在O2的系数 是、、、、、、 回答:不是 学生自己配平 集体回答:用氧原子配平简单 配平要所有原子的个数都是相等的 最小公倍数法可以从任一种 原子入手 让学生自己体会配平的方法,并感 受选择的不同所带来的过程的不同 出现分数时学生不知道怎么办时引 导他们大胆写,只是最后要把分数 全部变成整数 教会学生多种角度配平,但是可以 选择相对简单方便的原子配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