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实验四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实验四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实验四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或均技术的技术方法;

2、掌握食品细菌总数的测定报告方式。

二、实验材料

1、电热恒温培养箱、冰箱、恒温水浴锅、托盘天平、电炉、吸管、广口瓶、三角瓶、玻璃珠、平皿、试管、试管架、酒精灯、均质器或乳钵、灭菌刀或剪刀、灭菌镊子、75%酒精棉球、玻璃蜡笔、登记薄

2、培养基和试剂:75%乙醇、生理盐水、15%氢氧化钠溶液、营养琼脂培养基、检验方法

三、实验方法

1、检验程序

菌落总数检验程序:

检样→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各以1ml之量分别入灭菌平皿内→每皿内加入460C适量营养琼脂→菌落数→报告

2、检样稀释及培养

(1)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或25ml)剪碎以后,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先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r/min~10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下同),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3)另取1ml的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4)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平皿。

(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0C营养琼脂培养基[可放置在((46±1)0C)水浴锅内保温]注入平皿15ml~20mL,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6)等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0C恒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倍数,即得1g(1mL)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3、菌落计算方法

(1)菌落计数方法

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查,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总数。

(2)菌落计数的报告

①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

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数,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的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平皿内如有链状菌落生长时(菌落之间无明显界线),若仅有一条链,可视为一个菌落数;如果有不同来源的几条链,则应将每条链作为一个菌落计。

②稀释度的选择

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若有两上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两者之比如何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或等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数字。

若所有稀释度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其中一部分大于300或小于30时,则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③菌落数的报告

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其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

思考题及实验作业

微生物实验报告: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的代时; 2.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 3.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 4.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 5.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一定量的菌种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规律性,如以细菌活菌数的对数做纵坐标,以培养时间做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称为生长曲线。单细胞微生物发酵具有4个阶段,即调整期(迟滞期)、对数期(生长旺盛期)、平衡期(稳定期)、死亡期(衰亡期)。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的全过程动态。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细胞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本实验才用比浊法,由于细胞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菌液的浓度。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600)与对应的培养时间做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和死菌,因此所测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G=(t2-t1)/[(lgW1-lgW2)/lg2] 式中t2和t1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W1和W2分别为对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或OD。 三、实验器材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板; 培养基(100mL/250mL三角瓶×10瓶/大组):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 取液器(5000ul, 1000ul 各一支),无菌1000ul吸头若干,无菌5000ul吸头若干,比色皿10个及共用参比杯一个,培养箱3台,722s分光光度计; 四、实验步骤 1.活化菌种 将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三角瓶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8h,另外准备单菌落平板各1块; 2.接种 6人大组分为3个小组,按表1接种。 表1.各培养基接入菌种及培养条件

细菌总数的测定

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往往会使生活用水的水源水受到水中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而生活污水、人、畜粪便会使甚或用水的水源水受到腐生性微生物的污染。被污染的水都不宜饮用。当水体中含大量的病原问生物是往往会引起传染病的发生,人体和动物体的肠道中大约有400多种细菌,虽然,其中的腐生菌进入水体不会引发人类的疾病,但随着粪便一起排除的致病菌,如霍乱弧菌、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阿米巴虫、脊髓灰质炎病毒和传染性感染病毒等致病性微生物,则会引发人体的肠道传染病。为保护人体健康,防止因水源水污染而造成的疾病发生和流行,必须对生活用水及其水源水进行严格的水中细菌学检查。 测定水样是否合乎引用标准,一般包括:水中细菌总数测定和大肠菌群测定。本实验以自来水和天然水为水样进行细菌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水样的采取和水样中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 (2)了解和掌握平板菌落计数的原则 二、试验原理 水中的细菌数可反映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的程度。细菌总数越多,说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就越高,本试验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来测定水样中的细菌总数。由于水中细菌的种属不一,它们对营养成分和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设计出一种培养基在同一固定的条件下,能满足水中所有细菌的营养要求使其都能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然而,肠道中的绝大多数腐生性和致病性的细菌,可在营养丰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进行生长,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虽然这样设计出来的水中细菌的总数实际上是一种近似值,但它基本上能代表水样中细菌的数量。故而水中的细菌总数的测定和计算是指: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1ml水样,经37℃,24h培养后所生出来的总菌数(包括腐生和致病细菌),我国饮用水的 卫生学指标规定:在1ml自来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1×102)。 三、试验材料和用具 (1)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2)用具灭菌三角烧杯(体积为50ml或100ml),具玻塞的试剂瓶(体 积为250ml,需灭菌),灭菌培养基(Ф=9cm ),灭菌吸管或灭菌的 塑料吸嘴,稀释水样用无菌水(在Ф16mm×160mm试管中加9ml 蒸馏水,灭菌),酒精 四、试验方法 (1)以无菌操作、用10倍稀释法稀释水样。 (2)用平皿倾注制备待测水样平皿。 五、实验内容 1、水样的采取 (1)自来水先将自来水龙头用火焰(酒精灯火用长柄镊子夹酒精棉球)灼烧2-3min灭菌,再开启水龙头水水流出5min。以灭菌三角烧杯接取水样,待测(为节约用水,自来水龙头一次灭菌后,试验者依次采取水样)。 (2)池塘水、河水或湖水应取距水面10-15cm的深层水样。先将已灭菌具玻

食品中微生物细菌总数的测定

食品中微生物细菌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细菌的分离和活菌计数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2了解菌落总数测定在对被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别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菌落总数并不表示样品中实际存在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三、器材 食品检样营养琼脂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 1取样、稀释和培养 1.1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1.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 1.3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制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0ml吸管。 1.4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制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 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1.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 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 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1.6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2菌落计数方法 作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皿平均菌落数。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要超过24h。 3菌落计数报告方法 3.1平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每一个稀释度应采用两个平皿平均数,其中一个平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测定方法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测定(固体样品) 药品: 1、平板计数琼脂 2、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 3、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 4、氯化钠 设备材料: 烧杯、三角瓶、广口瓶、培养皿、刻度吸管、倒气管、玻璃 棒、试管、硅胶塞、洗耳球、棉花、布或报纸等。 一、准备工作 (指导书是按一个样品所需物品准备的,实验室可按样品量增加) 1、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准备----用于菌落总数测定 将三角瓶放在电子称上,去皮,按平板计数琼脂使用说明称量,加 200ml蒸馏水搅拌,放电炉上煮沸加热煮沸,充分溶解,盖上硅胶塞,用报纸或布包好,再用橡皮筋扎紧。 2、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用于大肠菌群测定 (a)将烧杯放在电子称上,去皮,按使用说明称量,加100ml蒸馏水搅拌,放电炉上煮沸,充分溶解。 (b)用10ml(毫升)的吸管分装到9支(18*180规格)试管中,每支试管加10ml的月桂基溶液LST (合计90毫升)。 (c)9支试管分别放入倒气管(开口向下),排气,盖上硅胶塞。

3、0.85%的生理盐水----用于样品稀释 将广口瓶去皮,称取氯化钠1.91g加225ml蒸馏水,摇匀,用报纸 或布包好,再用橡皮筋扎紧;同样配制第二瓶。 4、准备2个空试管,盖上硅胶塞----用于样品稀释。 5、准备8个培养皿,用布包扎好。 6、准备至少3支5ml和1支10ml带有刻度的吸管,用布包扎好(顶部可用棉球塞住,防止吸液时,液体不慎吸入洗耳球)。 7、准备操作的工具:剪刀1把、镊子1个、勺子等打开产品包装所需工具,用布包扎好。 二、使用灭菌锅灭菌 1、检查灭菌锅底部加热管水位是否正常,水位要高过加热丝。 2、将上面准备好的7步骤物品逐一放入锅内,注意:滴定管吸口向下,有棉球的向上。 3、盖上火菌锅盖子时,将排气管插到排气口内,注意从对角线开始拧紧螺丝,将排气阀打开(安全阀始终关闭),通电后,待排气阀放气3分钟后(锅内冷空气已经排完),关闭排气阀。 4、查看灭菌锅的压力表,当温度升到121°,压力升到0.1MP(兆帕)时,灭菌维持15分钟后(温度和压力不能过高或者过低),断电自然冷却到接近“ 0”度后,慢慢打开排气阀,再对角拧开灭菌锅。 三、无菌操作 进无菌室前的准备:放好工具(酒精灯,记号笔,消毒用75%酒精棉球,洗耳球,电子称),打开紫外线杀菌灯,杀菌30分钟后关闭,再等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方案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1 目的 1.1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点及测定原理 1.2 学习用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2 原理 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适合的新鲜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时测定培养液中的菌量,以菌量的对数作纵坐标,生长时间作横坐标,绘制的曲线叫生长曲线。它反映了单细胞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于液体培养时所表现出的群体生长规律。依据其生长速率的不同,一般可把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这四个时期的长短因菌种的遗传性、接种量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因此通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可了解各菌的生长规律,对于科研和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根据要求和实验室条件选用。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光密度(OD值)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并将所测的OD值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此法快捷、简便。 3 材料 3.1菌种 某细菌 3.2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3.3 仪器和器具 721分光光度计,比色杯,恒温摇床,无菌吸管,试管,三角瓶。 4 流程 种子液→标记→接种→培养→测定 5 方法 5.1种子液制备 取细菌斜面菌种1支,以无菌操作挑取1环菌苔,接入肉膏蛋白胨培养液中(液体培养基接种法),静止培养24h作种子培养液。 5.2标记编号 取盛有50mL无菌肉膏蛋白胨培养液的250mL三角瓶11个,分别编号为0、1.5、3、4、6、8、10、12、14、16、20h。

5.3接种培养 用2mL无菌吸管分别准确吸取2mL种子液加入已编号的11个三角瓶中,于37℃下振荡培养。然后分别按对应时间将三角瓶取出,立即放冰箱中贮存,待培养结束时一同测定OD 值。 5.4生长量测定 将未接种的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空白对照)倾倒入比色杯中,选用600nm波长分光光度计上调节零点,作为空白对照,并对不同时间培养液从0h起依次进行测定,对浓度大的菌悬液用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适当稀释后测定,使其OD值在0.10.~0.65以内,经稀释后测得的OD值要乘以稀释倍数,才是培养液实际的OD值。 6 结果 6.1 将测定的OD值填入下表: 时间(h) 对照 0 1.5 3 4 6 8 10 12 14 16 20光密度值(OD600) 0 6.2 以上述表格中的时间为横坐标,OD600 值为纵坐标,绘制细菌的生长曲线。 Point: 1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 2无菌操作技术 3直接计数法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测定食品中菌落总数的基本方法 (2)学会菌落总数的报告方式 二、实验材料 1、仪器与设备:恒温培养箱、托盘天平、电炉、吸管、三角瓶、平皿、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灭菌刀或剪刀、75%酒精棉球、玻璃蜡笔。 2、培养基和试剂:75%乙醇、0.85%生理盐水、琼脂培养基:胰蛋白胨5.0g、酵母浸膏2.5g、葡萄糖1.0g、 琼脂15.0g、蒸馏水1000mL、pH 7.0±0.2 3、检样:利乐包装鲜牛奶250ml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检验程序 菌落总数检验程序: 检样→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各以1ml之量分别入灭菌平皿内→每皿内加入46℃15-20ml营养琼脂→置36±1℃恒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菌落数→报告 2、检样稀释及培养 (1)以无菌操作,将检样包装打开,用吸管取25ml鲜牛奶,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500ml灭菌玻璃三角瓶内(瓶内预先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经充分振摇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下同),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3)另取1ml的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4)根据食品卫生检验标准要求和检样的菌落数量,选择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即10、10-1、10-2,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平皿。(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15ml~20mL,并转动平皿使与稀释检样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6)等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恒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倍数,即得1mL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四、检样中细菌菌落总数的计算与报告 1、菌落计算方法 (1)菌落计数方法 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查,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总数。 (2)菌落计数的报告 ①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 CFU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数, ②稀释度的选择 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 CFU之间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按以下公式计算:

微生物总数检测方法(真菌)

微生物总数检测方法(真菌) 一、检测用培养基配方与培养条件 1.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 配制:以北京路桥PDA培养基为例,按说明上配制需称取培养基4克,加水100毫升。 2. 培养条件:25℃-30℃;时间:72-96小时。 二、检测与计数方法 1. 梯度稀释 称取适量的样品,加入带玻璃珠的三角瓶中,加入100mL的无菌水(无菌水中事先加入了分散剂3—5滴,分散剂可以是吐温,OP—80,用来分散菌团),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吸水均匀后,上旋转式摇床200 r/min充分振荡60 min,,即成母液菌悬液(基础液)。 2. 用10mL无菌移液管分别吸取10mL上述母液菌悬液加入90 mL无菌水中,按1:10进行系列稀释,分别得到1:1×101,1:1×102,1:1×103,1:1×104……1:k稀释的菌悬液(每个稀释度应更换无菌移液管,每一个稀释度瓶种应放有适量的玻璃珠,以保证菌液分布均匀)。 3. 加样及培养 取1个适宜的稀释度,用移液枪吸取菌悬液0.1 mL,加至预先制备好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用无菌玻璃涂布棒将菌悬液均匀地涂于琼脂表面。此稀释度重复3次,同时以空白作对照,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4. 菌落识别 根据所检测菌种的技术资料,每个稀释度取不同类型的代表菌落通过涂片、染色、镜检等技术手段确认有效菌。当空白对照培养皿出现菌落数时,检测结果无效,应重做。 5. 菌落计数 以出现20—70个菌落数的稀释度的平板为计数标准,分别统计有效活菌数目和杂菌数目。 有效活菌数按式(1)计算,同时计算杂菌数: nm = x kv1/(m0v2) ×10-8或 nv = x kv1/(v0v2) ×10-8(1) 式中:

食品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效果

食品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9-05-14T11:09:08.1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3期作者:赵丽萍[导读] 食品卫生安全关乎国人的健康生活,采用快速、准确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制定安全、可靠的食品检验标准是保障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措施。 逊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449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测试片法(test piece method,TP)、计数琼脂平板法(counting Agar plate method,CAP)及琼脂倾注TTC平板法(2,3,5- chloride three phenyl tetrazole,TTC)对食品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测定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70例需进行菌落总数测定的食品样本,分别应用测试片法、计数琼脂平板法及琼脂平板法进行测定,对比三种方法的菌落总数超标样品检出率。结果 TTC 法菌落总数超标检出率为24.3%,显著高于测试片法(7.1%)及计数琼脂平板法(11.4%),P<0.05。结论与TP及CAP相比,TTC法对于菌落总数超标样品的检出率更高、灵敏度更好。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测试片法;计数琼脂平板法;琼脂平板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est piece method(TP),counting Agar plate method(CAP)and agar pouring TTC plate method(2,3,5-chloride three phenyl tetrazole,TTC)on the total number of food microbial colonies. Methods 70 food samples which need to be tested for the total number of colonies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The detection rates of the above three methods were compared by using the test sheet method,the counting agar plate method and the agar plate metho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TTC method was 24.3%,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est tablet method(7.1%)and Counting Agar plate method (11.4%),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P and CAP,TTC method has higher detection rate and better sensitivity for samples whos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exceeds the standard. [keywords] microbiological test;test tablet method;Counting Agar plate method;agar plate method 食品卫生安全关乎国人的健康生活,采用快速、准确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制定安全、可靠的食品检验标准是保障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措施。总菌落数可反映加工食品的整体卫生情况,且检验快速、准确性高,可作为食品卫生检验的独立性指标,为了比较TP、CAP、TTC 3种总菌落数计数方法的检验效果,特进行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试验时间:2017年1—9月。(2)试验材料:测试纸片(符合中国SN/T 1897-2007标准、美国AOAC OMA标准:986.33、989.10、990.12)、计数用琼脂培养基PCA(250 g)、TTC培养琼脂(在PCA中添加TTC,培养基中TTC终浓度为0.005%),上述材料、试剂均在效期内使用。(3)检验样本:所有样品由5个食品厂企业提供。 1.2 方法 (1)CAP:测定前对试验所用吸管、容器、耗材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无菌,制作琼脂培养基,取待测样本加入无菌磷酸缓冲液充分混匀后梯度稀释为10倍、100倍、1000倍、10000倍样本均液,选择适于计数的2~3个稀释浓度样本液,接种至无菌琼脂培养皿中恒温培养,并取磷酸缓冲液作对照接种,在(36±1)℃条件培养(48±2)h后,参照GB4789.1-2010规定进行菌落计数、换算。TP:取上述稀释后样本2~3个,将滴加在测试纸片中央,静置5 min后显微镜观察、计数。注意保证操作无菌性、操作台面水平、控制薄膜按压力度。(3)TTC:稀释、培养、计数过程同CAP,区别是向琼脂培养加入TTC观察显色反应并计数。 1.3 观察指标 检出总菌落数:严格按照TP、CAP及TTC 3种菌落计数操作方法对70例样本中的总菌落数(CFU,个/g)进行计数,纳入计数的菌落种类包括艾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霉菌等病原菌(详见GB4789.1-2010[1]中的要求)。(2)样本总菌落数超标率:将3种计数方法测定的总菌落数与国标GB4789.1-2010[1]中对于总菌落数超标标准进行对照,以样本检验总菌落数>1500个/g作为超标判断标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3种菌落计数方法的总菌落数超标样品检出率作配对χ2检验,若P<0.05,说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样本平均检出总菌落数(CFU)结果中,TP法检出(326±5)个/g,不合格品检出率为7.1%(5/70);ACP法检出(334±6)个/g,不合格品检出率为11.4%(8/70);TTC法检出(368±8)个/g,不合格品检出率为24.3%(17/70)。TP、ACP二者的不合格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3,P=0.382),而TTC对于不合格品的检出率则显著高于TP(χ2=7.766,P=0.005)以及ACP (χ2=3.944,P=0.047)。 3 讨论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备受社会关注。加工食品中的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可引发传染性疾病,危害生命健康,因此对加工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必不可少[2]。 总菌落数是评价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3]。TP及CAP属常见总菌落数计数方法[4],两种计数法的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然而,在样本因素(如颗粒物、固体残渣)[6]、计数精度(如不适于平皿菌落数>200个/g的情况)[7]等影响下,TP、CAP的检出灵敏度及准确度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相对而言,TTC作为灵敏性较高的指示剂,能特异性地对细菌进行染色,而检验人员则能对视野中的染色菌落数直观、准确地统计,并能排除杂质的干扰,因此TTC具有更高的检出灵敏度,更适用于菌落总数较多的样本的计数[8]。而该文的研究结果也显示,TTC法菌落总数超标检出率显著高于TP、CAP法,这也说明在上述3种方法中,TTC法对于总菌落数的计数结果更加精确、受到样品因素的影响也更小,值得在食品检验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综上,与TP及CAP相比,TTC法对于菌落总数超标样品的检出率更高、灵敏度更好。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

一、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数据原始记录: 随时间的变化大肠杆菌液吸光度的数据(括号内数字表示稀释倍数)

3.5 曲线图时间/h 0 1 3.75 6 7 8 8.5 9 10 OD600 0.073 0.073 0.079 0.282 0.456 1.105 1.168 1.662 2.284 时间/h 11 12 13 14 18.33 20.5 23 24 OD b。 2.564 2.016 3.020 2.605 3.315 2.860 3.024 3.324 时间/h 0 1 3.75 6 7 8 8.5 9 10 11 13 18.33 20.5 0应0 0.073 0.073 0.079 0.282 0.456 1.105 1.168 1.662 2.284 2.564 3.020 3.315 2.86 时间/h 0 1 3.75 6 7 8 8.5 9 10 11 OD6b0 0.073 0.073 0.079 0.282 0.456 1.105 1.168 1.662 2.284 2.564 前小时的大肠杆菌的吸光度数据 六?参考文献 前12小时的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图 [1] .牛天贵?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杨革.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 .何国庆,贾英民,丁立孝等.食品微生物学.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4] .周德庆,胡宝龙.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七?教师对实验方案设计的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实验报告 宴验现象验现象、实验结果的分析及其结论 分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培养基里的液体变得越来越混浊,所散发出来的味道也越来越浓,味道很难闻。实验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培养基里的液体变得越来越混浊,所散发出来的味道也越来越浓,味道大肠杆菌难培养基因为大肠杆菌增长迅越来越后来数量达一定数量后此时培养基内的营养物质已被进行营尽,养和空间肠杆菌进行营些大肠杆间的死亡争,最后数量肠杆菌死亡,直最后数量不断减尙,。直至变为0。 ②通过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了解了细菌生长 的特点,是:刚开始时细菌缓慢增长,后来增 长迅速,呈“ J”型,最后细菌生长缓慢,数量达到顶峰,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因实验测量的时间不够合理等各种因素,因此用原始数据绘制出来的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图不够有规律,经修正后生长曲线比较好。 结论: 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体内及自然界细菌的生长繁殖受机体 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多方面影响,不会出现象培养基中那样典型的生长曲线。掌握细菌生长规律,可有目的地研究控制病原菌的生长,发现和培养对人类有用的细菌。 这4个时期的长短因菌种的遗传性、接种量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通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可了解细菌的生长规律,对于科研和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纯化水中需氧菌总数检测方法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 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1.供试液制备 根据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宜的方法制备供试液。供试液制备若需加温时,应均勻加热,且温度不应超过45#C。供试液从制备至加人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时。 常用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如下。如果下列供试液制备方法经确认均不适用,应建立其他适宜的方法。 (1)水溶性供试品取供试品,用PH7.0无菌氣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PH7.2磷酸盐缓冲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溶解或稀释制成1:10供试液。若需要,调节供试液pH值至6?8。必要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试液进一步1 0倍系列稀释。水溶性液体制剂也可用混合的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 2.接种和稀释 按下列要求进行供试液的接种和稀释,制备微生物回收试验用供试液。所加菌液的体积应不超过供试液体积的1%。为确认供试品中的微生物能被充分检出,首先应选择最低稀释级的供试液进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1)试验组取上述制备好的供试液,加入试验菌液,混勻,使每lm l供试液或每张滤膜所滤过的供试液中含菌量不大于100cfu。 (2 )供试品对照组取制备好的供试液,以稀释液代替菌液同试验组操作。 (3)菌液对照组取不含中和剂及灭活剂的相应稀释液替代供试液,按试验组操作加人试验菌液并进行微生物回收试验。若因供试品抗菌活性或溶解性较差的原因导致无法选择最低稀释级的供试液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时,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供试%液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果供试品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无法以其他方法消除,供试液可经过中和、稀释或薄膜过滤处理后再加人试验菌悬液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 供试品检查

检验量即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g、m l或cm2)。 一般应随机抽取不少于2个最小包装的供试品,混合,取规定量供试品进行检验。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供试品的检验量为10g或10ml;膜剂为100cm2;贵重药品、微量包装药品的检验量可以酌减。检验时,应从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中抽取供品,大蜜丸还不得少于4丸,膜剂还不得少于4片。 供试品的检査 按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计数方法进行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用于测定需氧菌总数;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阴性对照试验以稀释液代替供试液进行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如果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査。 1.平皿法 平皿法包括倾注法和涂布法。除另有规定外,取规定量供试品,按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和菌数测定,每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板。 培养和计数除另有规定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在30?35°C培养3?5天,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在20?25°C培养5?7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点计平板上生长的所有菌落数,计数并报告。菌落蔓延生长成片的平板不宜计数。点计菌落数后,计算各稀释级供试液的平均菌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若同稀释级两个平板的菌落数平均值不小于15,则两个平板的菌落数不能相差1倍或以上。 菌数报告规则需氧菌总数测定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300cfu的稀释级、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测定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lOOcfu的稀释级,作为菌数报告的依据。取最髙的平均菌落数,ij*算lg 、lm l或10cm2供试品中所含的微生物数,取两位4效数字报告。

菌落总数测定

菌落总数的测定 基础知识: 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g(mL)检测样品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由于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其中的所有细菌总数,也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长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中国国家标准是国内常用的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测定的卫生学意义: 食品本身的新鲜程度 加工、贮存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 卫生学指标:食品中菌落总数越多,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大,食品质量越差;菌落总数越小,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小。须配合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的检验,才能对食品做出较全 面的评价。 细菌在平板计数琼脂上的菌落特征蔓延菌在平板计数琼脂上的菌落特征方法来源:

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菌落总数(Aerobic plate count)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2、术语和定义 菌落总数aerobic plate count 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3、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3.1 恒温培养箱:36℃±1℃。 3.2 冰箱:2℃~5℃。 3.3 恒温水浴箱:46℃±1℃。 3.4 天平:感量为0.1g。 3.5 无菌袋。 3.6 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 3.7 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3.8 放大镜或/和菌落计数器。 4、培养基和试剂 4.1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按照称取23.5g培养基溶于1000mL蒸馏水的比例进行配置,分装到锥形瓶,121℃高压灭菌15min。 4.2 0.85%无菌生理盐水 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一般用1000mL锥形瓶配置,称取6.8g的氯化钠,加入800mL蒸馏水,121℃高压灭菌15min。

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九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2.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注意事项。3.学习液体种子和固体种子的不同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4.利用细菌悬液浑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 [仪器和材料] 1.实验材料 (1)大肠杆曲,枯草杆曲培养液及大肠杆菌平板。 (2)牛肉膏蛋门胨葡萄糖培养基(150ml/250ml 三角瓶X 4瓶/大组),配方:牛肉膏5g,蛋白胨10g,NaCl 5g,葡萄糖10g,加水至1000ml,pH7.5。 2.实验仪器 取液器(5000μl,1000μl,200tμl 各一支);培养箱.摇床,722s分光光度汁;1000μl 无菌吸头100个;5000μl 无菌吸头2个;1ml或4ml玻璃或塑料比色皿4个,共用参比杯一个。 [实验原理] 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规律性,如以细菌活菌数的对数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称为生长曲线(图9 1)。 单细胞微生物发酵具有4个阶段,即调整(迟滞期)、对数期(生长旺盛期)、平衡期(稳定期)、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动态。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细胞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等。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浑浊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测OD550或OD620或OD600或OD420,可任选一波长)与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与死菌,因此所测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G=(t2-t1)/[(1gW1—lgW2)/lg2] 式中tl和t2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w1和w2分别为相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g/L)或OD。 [实验步骤] 1.准备菌种:将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分别接种到装有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的三角瓶中,37℃,200r/min振荡培养14-18h.另外准备大肠杆菌单菌落平板l块(37'C培养24h)。 2.接种:分别将1.5ml(1%接种量)和4-5ml(3%接种量)大肠杆菌菌液和一个大肠杆菌单菌落接人含150ml培养液的三角瓶中.37℃,200r/min振荡培养;把4.5ml枯草杆菌(3%接种量)接入含150ml培养液的三角瓶中,37℃,200r/min振荡培养。 3.测量;每培养1h取样一次.净培养(不包括取样时间)10h结束培养,测量培养液pH值。零小时也要测。 如果选用4ml比色皿取500μl培养液到2000μl蒸馏水中(稀释5倍),以蒸馏水为对照,测OD650。或OD620或OD600或OD420任选一波长),如果选用lml比色皿,可以取1000μl培养液,以蒸馏水为对照,直接测OD620 、OD600或OD420(任选一波长),当OD值大于0.6时,下一样品要稀释1倍测量. [实验结果].

水 中 细 菌 总 数 的 检 测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一、实验的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水的细菌学检测方法 2、了解水质状况与细菌数量在饮用水检测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卫生指标。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规定水样中细菌总数测定是1ml水样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中37℃经24小时培养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所测定的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生活废弃物污染,但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因此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水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 本实验应用平板计数技术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他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在一种条件下,使水中所有的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以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菌落,计算出来的水中细菌总数仅是一种近似值。目前一般是采用普通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优点: 能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此法常用于某些成品和生物制品检定以及食品、水源的污染程度的检定等。 缺点:手续较繁,而且测定值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生活饮用水细菌卫生标准 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 ≤3个大肠菌群/1L饮水,≤100个细菌总数/1ml饮水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1、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箱、冰箱、无菌接种间。 2、消毒酒精、消毒水。 3、试管、三角瓶、平皿、刻度吸管、涂布器等(实验前包扎灭菌处理好备用) 4、培养基 蛋白胨10g 牛肉膏3g 氯化钠5g 琼脂10~20g 蒸馏水1000ml 制备方法: 按照实际的需要量,按上述配方称取各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 为7.4~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用高压蒸汽灭菌锅121℃灭菌20min,倒制成平板后储存于冷处备用。 5、水样:自来水、中水。 四、实验内容: (一)、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前事先准备好培养基平板(方法见上),每小组2-4个平板。(二)、取水样: 1、自来水的取样:先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棉擦拭,再用酒精灯火焰灭菌, 打开龙头放水1-2分钟,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毫升。 2、纯净水取样:用消毒酒精棉擦拭纯水机出口后,先放走部分水,再用

菌落总数的测定

实验九菌落总数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学习掌握菌落总数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食品上微生物的分布和繁殖动态。 二、实验说明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每种细菌都有它一定的生理特性,培养时应用不同的营养条件及其他生理条件(如温度、培养时间、pH、需氧性质等)去满足其要求才能将各种细菌都培养出来。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只用一种常用的方法去作。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所得结果,只包括一君能在营养琼脂上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菌的菌落总数。 三、实验材料 (1)培养箱 36±1℃ (2)恒温水浴 46±1℃ (3)天平。 (4)可调式电炉。 (5)吸管 1.0ml、10.0ml,标有0.1ml单位刻度。 (6)广口瓶 500ml,有盖。 (7)玻璃珠直径5mm。

(8)平皿皿底直径9.0cm。 (9)试管 18×200mm。 (10)酒精灯。 (11)试管架。 (12)研钵。 (13)灭菌刀和剪刀。 (14)灭菌镊子。 (15)酒精棉球。 (16)玻璃蜡笔。 (17)营养琼脂培养基。 (18)灭菌生理盐水、分装于试管中,每管9.0ml。 (19)食品检样。 四、检验程序(图9-1) 五、方法步骤 (一)检验稀释和培养 1、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或25ml)剪碎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广口瓶内(瓶内置有适量玻璃珠)或灭菌研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用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用1.0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0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0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液面),振摇试管混合均匀,作成1:100的稀释液。 3、另取1.0ml灭菌吸管,按上述操作作10倍稀释,如此每递增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说明】蛋糕具有松软香甜,携带方便、食用简单等特点,因此成为人们居家生活特别是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美食,深受人们的喜爱。测定蛋糕中的菌落总数可以用来判定其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蛋糕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蛋糕产品质量的优劣,因此,测定蛋糕中的菌落总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应用于测定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方法有: 纸片法、电阻抗法等。本实验采用国标法(GB\T 对独立包装小蛋糕中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并与GB 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冷加工糕点中菌落总数≤10000(cfu/g)的数据对比初步判断样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测定蛋糕中菌落总数的方法及原理。 2、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冷藏对蛋糕的保鲜及抑菌作用。 3、了解菌落总数测定在食品卫生学评价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菌落总数即为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每种细菌都有它一定的生理特性,培养时应用不同的营养条件及其他生理条件(如温度、培养时间、pH、需氧性质等)去满足其要求才能将各种细菌都培养出来。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只用一种常用的方法。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能在营养琼脂上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菌的菌落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表示样品中实际存在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恒温培养箱:36 ℃±1℃,30℃±1 ℃。 冰箱:2 ℃~5 ℃。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 篇一: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九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2.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注意事项。3.学习液体种子和固体种子的不同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4.利用细菌悬液浑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 [仪器和材料] 1.实验材料 (1)大肠杆曲,枯草杆曲培养液及大肠杆菌平板。 (2)牛肉膏蛋门胨葡萄糖培养基(150ml/250ml三角瓶x4瓶/大组),配方:牛肉膏5g,蛋白胨10g,nacl5g,葡萄糖10g,加水至1000ml,ph7.5。 2.实验仪器 取液器(5000μl,1000μl,200tμl各一支);培养箱.摇床,722s分光光度汁;1000μl无菌吸头100个;5000μl 无菌吸头2(: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个;1ml或4ml

玻璃或塑料比色皿4个,共用参比杯一个。 [实验原理] 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规律性,如以细菌活菌数的对数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称为生长曲线(图91)。 单细胞微生物发酵具有4个阶段,即调整(迟滞期)、对数期(生长旺盛期)、平衡期(稳定期)、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动态。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细胞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等。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浑浊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测oD550或oD620或oD600或oD420,可任选一波长)与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与死菌,因此所测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