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储备粮出入库管理制度

中央储备粮出入库管理制度
中央储备粮出入库管理制度

中央储备粮出入库管理制度

一、中央储备粮油出入库,要以分公司下达的中央储备粮出入库计划和《中央储备粮油出(入)库通知单》为依据。

二、对推陈储新时的出入库手续,根据分公司下达的轮换计划办理。

三、中央储备粮入库(收购、调入、进口、推陈储新)前,应对其质量等级和品质指标进行全面检验,储备粮必须是国家标准中等以上新粮,并符合粮油食品卫生标准,对不符合以上标准的粮食禁止入库。

四、对于检验合格的储备粮,积极组织入库,并将检测结果和收获年度等原始记录准确填入《中央储备粮(油)专卡》,并将《中央储备粮(油)专卡》及检验通知单送达保管统计,保管统计根据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出入库通知书和各级保管员的《中央储备粮(油)专卡》入账。

五、在出入库通知单第三联回单上,如实写中央储备粮实际完成出入库的品种、数量等。《中央储备粮(油)专卡》及时上报上级管理机构,汇总总公司作为记账依据。

六、储备粮出库时(如调出、出口、销售)要全面检测,大量出库时耍做好备载工作,做到质量合格,数量准确,货位清楚,形态标准,保证及时发送。粮食外调时.《中央储备粮(油)专卡》要随粮送给接收单位。

七、出库工作结束后,保管员将《中央储备粮(油)专卡》及出入库通知单检验单转交保管统计做支出帐面处理,同时标清出库去向(如调出、出口、销售),以便检查

中央储备粮保管员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和责任

1、承担粮食进出库任务,负责粮食数量真实准确。

2、承担粮食日常保管任务,负责粮食储藏安全。

3、承担科学保粮任务。通过对粮食实现科学保粮,使粮食平均粮温常年保持在15℃下,最高粮温不超过25℃(力争控制在20℃以下),实现低温储粮。使储粮达到保质、保鲜、保水、保值的目标。

4、承担分担区内的防火、防汛的任务,负责分担区内的安全工作。

二、日工作内容及程序

在每个工作日中,保管员要按以下工作内容和程序安排工作。

1、打扫分担区和库房内的卫生。

2、进行粮温检查并做记录

3、进行粮情检查(包括虫情、鼠情、结露、结顶、仓房设施等项)并做记录。

4、采取措施,处理相应情况(包括平整粮面或翻动粮面、密闭、通风、施放药剂、安放防虫、防鼠设施等)。本人处理不了的,要立即向库领导报告。

5、检查配备的工具、器材是否完好无缺。

6、检查库房门窗是否按要求密闭或开启。

7、检查电源、火源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四无”检查制度

一、无害虫。对现场库房要加强管理积极消灭虫源,现场库房要做到无积雪,无污水、无粪便、无散乱资材、无杂粮,做到清一仓,消一仓、不清仓,不装粮,储粮现场,储粮库房,四壁及地面要做到清洁干净。

二、无霉变。认真贯彻执行三级保粮检查制度,坚持保管员随时检查,保粮区组日查,科领导周查,做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不留死角,建立完整的粮情粮温检查记录,并按照要求认真填写。

三、无鼠雀。库房内要做到无雀迹、无雀洞、无鼠迹、无鼠粪。库房门要有防雀网,现场库房要有捕鼠工具,及时投放,鼠药、鼠饵,每月不低于两次,及时清理死鼠,现场库房不得有死鼠,各组要有捕鼠记录。

四、无事故。现场保管员要计片定岗,责任到人,并负责分担区内安全生产、防火、防盗等工作,现场作业严禁吸烟,力公室要严格执行“三不落地’’制度,收付专储粮要严格执行专储粮出入库管理制度。

1、温度是测定粮油中微生物、害虫进行生理活动和代谢能力和重工业指标。经常进行检查,

是确保储备粮安全的重要措施,每日要进行粮温检查。2、应检温度包括:粮食温度、库房温度、空气湿度。3、减温方式分为微机巡查每天进行一次并存盘,每周打印二次检温记录,发现异常粮温马上报告,人工检温每天进行,要按如下几条进行操作。4、房式仓内散积3粮分区划片,每区设东、西、南、北、中五个检温点,每个检温点设、上、中、下三个温层。5、筒仓、钢板仓、浅圆仓、应根据桶直径和高度及设备条件等确定测温点,在入粮口下及中心部位必须设点,平面测温点间距不能大于5米,纵向测温点间距不能大于2米。6、袋积垛形态采用三层四面十二点的检温方式。7、每天进行粮温检查,发现粮情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处理。8、认真填写检温记录,做到数据准确。9、保粮区长每周对所管辖区域内的粮食进行复检,考核保管员的检温工作,在符合要求的检温记录上签字。10、检温组以月为周期,对所辖区域的粮食形态进行彻底的检温工作,对死角部位集中排查,并写出普检报告,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报告。

质量管理制度

1、检验员必须以公正科学态度对粮谷进行质量检验,严格按国家标准检验,真正做到依质论价。

2、严格控制入仓粮食质量,水分超过安全存储标准的粮食,污染变质的粮食以及发热高温的粮食严禁入仓储存。

3、按规定周期对库存粮油进行质量管理。认真做好各项检验记录,认真绘制各种图表,并及时将普查情况反馈给有关部门,为安全保粮提供依据。

4、经常深入现场,掌握粮情的变化情况,随时对粮情进行检验。

5、严格把好质量关,若检验结果与发粮产生差异,必须立即汇报,经请示后,妥善处理对因检验工作失误造成库存粮油出现质量事故,追究其主要责任。

粮情检查制度

1、为确保中央储备粮油质量完好,保证安全,要经常进行粮情检查。

2、保管员日检查。逐库、区、垛、货位检查,查“三温”变化,虫、霉、鼠、雀、有无上漏下潮等情况,做好记录。

3、保粮组周查。检查粮情变化,复核粮温、卫生、虫鼠防治是否安全及防火安全和“四无”质量等。

4、仓储科自查,复查、发组的检查结果是否准确,对储粮形态进行抽查,重点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和防治措施是否完备。

5、库保粮安全委员会月检查,对各储粮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各项检查做出详细记录,分析、研究粮情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并决定奖惩。

6、专业人员随时查,好、各专业管理人员,按分工随时检查,考核各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做好记录,提出奖惩意见。

7、根据粮情检查情况,保管员每5天做一次粮情检查记录本。

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是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要坚持做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坚持“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安全工作逐级落实,对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使各项方针、政策、规定、操作程度都符合安全要求。

3、严格执行劳动安全规定及各项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用品,遵守劳动纪律,遵章作业。

4、对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对特种作业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必须进行新岗位、新操作办法的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

5、立即落实整改措施,消防不安全因素做到防范于未然。

中央储备粮管理奖惩制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